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图”“表”运用之例谈

合集下载

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以译林牛津版《英语》五年级(上)Unit 4 Hobbies为例

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以译林牛津版《英语》五年级(上)Unit 4 Hobbies为例

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以译林牛津版《英语》五年级(上)Unit 4 Hobbies为例费珊琳【摘要】分析将思维导图运用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三大原则,以译林牛津版《英语》五年级(上)Unit 4 Hobbies为例,从确定中心主题、构建知识框架、细化知识内容、扩充知识网络等四个方面阐述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指出教师运用思维导图时应在充分挖掘教材内容、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基础上,注重思维的发散性和关键词的使用,使它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服务于学生.【期刊名称】《英语教师》【年(卷),期】2017(017)007【总页数】5页(P120-123,127)【关键词】小学英语;思维导图;发散性思维;知识网络【作者】费珊琳【作者单位】223000,江苏淮安,江苏省淮安市实验小学【正文语种】中文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写在黑板上或者用多媒体呈现的包含文字、符号、线条等元素的图像就是思维导图。

它是一种直观、形象的思考和表达方式。

思维导图的运用能使课本上的知识点条理化、系统化,能有效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不强,很难自主建立起知识间的联系,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思维导图,运用思维导图将单词、短语、句子、语篇等串联起来,进而提升教学效果。

(一)立足教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确定思维导图的主体和结构。

一般情况下,教学目标限定了思维导图的主体和结构,甚至影响着思维导图的表述方式。

教师在设计思维导图时要以教材为基础,以教学目的为出发点,综合考虑思维导图的表述方式以及学生的接受能力,这样才能够有效发挥其辅助教学的重要作用。

(二)合理布局布局是指各要素的空间排列,及其关系的合理安排。

一个好的思维导图,其布局一定是合理的。

思维导图只有统筹全局,分清主次,突出重点,才能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促进记忆。

思维导图内容的先后顺序、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文字的大小,以及知识点的详略等都需要教师精心设计。

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语篇意识进行词汇教学的尝试与思考

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语篇意识进行词汇教学的尝试与思考

从“树木”到“森林”——运用语篇意识进行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的尝试与思考【案例背景】:纵观我们的教学中“学不致用”现象明显,有些学生在听写单词、考试时成绩非常不错,但到了具体运用英语的时候,却“语屈词穷”,究其原因,是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语篇意识。

很多教师在词汇教学中都存在一个教为严重的问题:即单词各个击破,过于重视音形义,却忽视了词的运用,缺失了对学习者在真实语境中运用语言能力的培养。

也就是知识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语篇系统,结果使记忆孤立而片面,造成了学生只看到“树木”而不见“森林”。

因此教师在词汇教学中,应该将支离破碎的语言知识进行加工、整合、扩展、延伸,让每一个语言点都“活起来”。

即形成教师的“语篇”教学意识。

对此,笔者将语篇意识运用于词汇教学做了尝试,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案例描述】:笔者所教学的内容选自PEP Book3 Unit3 PartA Let’s learn.主要包括六个四会单词、短语和描述他人的句子。

内容如图:研究了教材后,笔者决定紧扣本课主题“friends” 设计一系列的教学流程.并设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听、说、认读friends、long hair、short hair、thin、strong、quiet 等单词与短语,理解文中quiet的意思。

2、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I have a friend、What’s he\he like?She\Hehas....She\Heis....”等句型和本课的目标词汇正确合理地描述朋友的外貌特征。

3、学生能够理解、朗读并表演本课生成的语篇。

4、学生能够通过听、说、读、演等活动充分感受朋友间的友情并懂得珍惜友情、关爱他人。

尽管这是一堂词汇课,但笔者希望学生们通过本课学习后不仅仅只是理解会读目标词汇.而是能够运用本课的目标句型、词汇进行自然流畅地描述,笔者期望着孩子们能用每个新词或短语自主表达他们的想法,使他们在各抒己见中共享思维碰撞的愉悦和有效学习的成就感。

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的活动设计例谈

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的活动设计例谈

要 完 成 填 空 ,学 生 必 然 要 对 语 篇 的 内 容 有 个 透 彻 的 了 解 才 行 。 而 所 填 的 词 汇 如 果 串编 起 来 则 又 能 涵 盖 整个 语 篇 的 主 要 内 容 。所 以 , 师 在设 计缺 词填 空 的活 教 动 时 , 要 注 意 空 词 部 分 必 须 是 语 篇 中 的 关 键 , 别 是 也 特
《 牛津小学英语6 U i u l i s A) nt P bi s n 以及《 l c g 牛津小学英 语6 } nt A kn h a的P r 部 分 , B U i sigtew y at 3 E 我们可 以呈现
这 些 图片 让 学 生 复 述 或 者 表 演 。值 得 注 意 的 是 , 生 在 学 复述或表演 时难免有误 , 师不要总是去 打断纠正 , 教 只 要 学 生 能 大 体 说 得 出 、 得 明 、 得 像 即可 。 道 演
习:
Da i i on o h v a vd s g i g t a e He i g i g t h s on o t e h sf e d tt e i r n sa i h
— — 一
Q : o osH lnf l o ? 3 H w de e e nw e e Q I set igaymeiie? 4: h kn n dc s a n 针对以上 的问题 , 生脑海 中便会产生 很多疑 问 : 学 到 底 是 星 期 几 ? 海 伦 到 底 哪 里 不 舒 服 ? 她 现 在 怎 么 样 了 ?她 有没 有 吃 药呢 ?学 生 会 带 着 这 些 疑 问 , 步 步 地 一 去探寻答案 , 习得 语 篇 中的 重 点 。 二、 成表格——让教学更直观 完 表 格 是 一 种 直 观 的 教 学 手 段 ,它 将 教 学 内 容 条 理 清 晰 地 呈 现 给 学 生 , 英 语 教 学 中 发 挥 了很 大 的 作 用 。 在 《 语课程标 准》 出 : 英 指 教师 要重视 培养 学生用 英语 获 取信息 、 处理 信 息 和 表 达 信 息 的 能 力 。 在 语 篇 教 学 中 , 语 篇 的 阅读 就 是 一个 接 收 信 息 、 工 信 息 的 过 程 。教 师 加 可 以 针 对 语 篇 中 的 内 容 设 计 相 应 的 表 格 ,让 学 生 去 完 成, 帮助学生理清语篇脉络 。例如 , 在教学《 牛津 小学英

小学英语思维导图教学论文(共4篇)【教学论文】

小学英语思维导图教学论文(共4篇)【教学论文】

小学英语思维导图教学论文(共4篇)【教学论文】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还能够促进学生有效研究策略的形成,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需要掌握一定的研究方法和技巧,而思维导图正是一种有效的研究工具,能够帮助学生将知识点进行分类、概括和总结,形成系统化的研究策略。

通过思维导图的使用,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英语知识,提高英语应用能力。

同时,思维导图也能够帮助学生在记忆英语单词和语法规则方面更加高效。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思维导图的形式和内容,引导学生形成有效的研究策略,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三)激发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思维导图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还能够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思维导图的制作过程中,学生需要进行分类、概括、归纳等思维活动,这些活动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同时,思维导图可以将学生的想法和思路进行可视化呈现,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思维导图进行英语作文的写作,或者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英语口语的训练,这些都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结语综上所述,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它能够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促进有效研究策略的形成,激发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运用思维导图,设计出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思维导图,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研究英语,提高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小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词汇教学。

在这个过程中,思维导图可以被广泛应用。

通过使用思维导图,学生可以将新学的单词和已知的单词联系起来,形成一个词汇网络。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单词的含义和用法,并且可以更容易地记忆单词。

此外,思维导图还可以通过图片和符号来帮助学生记忆单词,这种方法更加生动有趣,可以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

二)在语法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语法是英语研究中的重要环节。

思维导图指导小学四年级英语教学的应用

思维导图指导小学四年级英语教学的应用

思维导图指导小学四年级英语教学的应用摘要:思维导图是一种表达放射性思维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

本文简单介绍了思维导图。

以具体新版小学四年级英语教材为重点,以英语基础知识中的语音、词汇、语法教学等为例,列举了思维导图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旨在为小学英语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四年级英语;思维导图;应用一、思维导图的定义、制作以及类型思维导图(Mi nd Map)是由英国心理学家托尼·巴赞于20几个单词之间有联系——bedroom,living room和bat hroom都有一个room表示房间。

教师也可以预先制作一张挖好空的预习用思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一种放射性思维的自然表达方式。

思维导图维导图,让学生回家预习之后填写好。

运用图形和文字,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 2.复习旧知,导入新知。

绘制思维导图,根据其紧密联系,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

思维导突出重点的特质,复习旧知,把以前学习过的旧知识跟现在学习图充分利用记忆、阅读和思维的规律,帮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的新知识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找到新旧知识之间的链接点,以旧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进而启发人类大脑的无穷潜能。

引新,能够降低学生学习难度,提高学习兴趣和能力。

如,学习思维导图的制作要明确教学目标,了解学生特点以及被设计s ch oolb ag时,教师可先引导学生回忆school和bag的意思,再绘内容的特点,最终才能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合理地设计思制成思维导图,schoolbag将变得浅显易懂。

维导图。

3.课中学习,拓展思维。

教师在课堂上积极运用思维导图有思维导图的组成要素是颜色、线条、图形、联想和想象。

根利于学生思维的延伸,将有一定联系的事物进行链接,形成知识据实际需要和个人特点有许多不同的组合。

比如辐射图、等级图网络,学生就更加容易更加系统地掌握知识。

例如,新版人教版等等。

二、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应用教材四年级上册Unit5Dinner’s ready!本单元围绕“dinner”这一话题开展教学活动,通过晚餐这一情境学习有关食物soup,在小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语言知识是学习英语的基础,b eef,noodles,vegetable和chicken和餐具chopsticks,bowl,knife,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功能和话题等五个方面。

思维导图,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的有效路径

思维导图,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的有效路径

思维导图,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的有效路径随着小学英语教学的不断发展,语篇教学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语篇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英语,提高他们的语言综合能力。

要想有效地进行小学英语语篇教学,需要一定的路径和方法。

下面就是一个有效的小学英语语篇教学路径,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篇知识和技能。

阶段一:导入和激发学生兴趣要想让学生对语篇教学感兴趣,首先需要进行有效的导入。

可以通过引入一些轻松活泼的游戏或活动,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学习英语语篇的乐趣。

可以通过唱歌、跳舞或做手工等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逐渐进入学习状态。

阶段二:引入语篇类型和结构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入不同类型的语篇,并向学生介绍语篇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可以通过图片、视频或实物等方式向学生展示不同类型的语篇,让他们了解不同语篇的特点和结构。

还可以结合实例向学生解释语篇的组成部分,让他们对语篇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阶段三:示范和实践在引入语篇类型和结构后,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和实践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篇知识和技能。

可以通过阅读、听力、口语和写作等方式让学生接触不同类型的语篇,并让他们进行实际的操作和实践。

可以播放一段录音让学生进行听力训练,或者让他们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练习等。

通过实际操作,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篇知识。

阶段四:小组合作和讨论在示范和实践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和讨论,共同探讨语篇的特点和结构。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进行角色扮演、讨论话题或编写故事等,让他们在交流和合作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语篇知识。

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能力的发展,增强他们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阶段五:巩固和检测在进行了小组合作和讨论后,可以进行巩固和检测,检验学生对语篇知识的掌握情况。

可以通过课堂练习、作业布置或小测验等方式让学生巩固和检验所学的语篇知识。

通过检测,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和帮助。

语篇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

语篇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

浅谈语篇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摘要:当前,小学英语语篇教学活动开展的风风火火,对其的研究,也已有不少成就。

对小学英语语篇教学进行了一些思考和实践,并总结出了以下心得:根据目的和方法,语篇教学应分为理解性语篇教学、朗读性语篇教学、语感培养性语篇教学、写作性语篇教学、积累性语篇教学、阅读性语篇教学六种。

这几种教学方法,既各有特点,又相互促进。

如果能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根据语篇的特点,每次重点运用一两种,并兼顾其他,语篇教学的成效就会大大提高。

关键词: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理解性语篇;朗读性语篇;语感培养性语篇;写作性语篇;积累性语篇;阅读性语篇小学英语语篇教学是指在具体语境中教学单词和句型,主张把单词融入句子中教学,从整体入手,展现给学生完整的语言概念。

语篇教学的核心思想在于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语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并运用语言,更为具体地说就是通过有意义的语言输入来激活有意义的语言输出。

小学英语语篇教学虽然研究时间短,但也形成了一定的模式。

在此,笔者认为,根据目的和方法,语篇教学应分为理解性语篇教学、朗读性语篇教学、语感培养性语篇教学、写作性语篇教学、积累性语篇教学、阅读性语篇教学六种。

下面,就这几个问题笔者略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理解性语篇教学事实上,一个新的语篇学生完全读不懂的内容只占很少一部分。

老师只需要对这一点做适当讲解或点拨就可以了,更多的时间都应该让学生来阅读。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学生通过自己阅读达到的理解,是一种内在的深刻理解;而通过老师讲解达到的理解,是一种外在的浅层理解。

而这种浅层理解也只有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理解时,才能达到真正地理解。

但这种理解,也同样需要阅读来帮忙。

有不少单词、短语仅靠老师的解释是无法让学生真正弄明白的,必须练习以熟知使用条件。

如:feel这个单词,老师仅解释feel 后面用感觉类形容词,学生大多是稀里糊涂的,有的学生甚至会出现feel fever的错误。

老师还是要给个例子feel hot,然后让学生回忆总结其他 feel ill/hot/cold/tired/thirsty/hungry。

例谈小学英语语篇教学板书设计策略

例谈小学英语语篇教学板书设计策略

例谈小学英语语篇教学板书设计策略作者:杨芳来源:《小学教学研究》2014年第12期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巧妙运用板书,是实现英语教学灵动的有效途径。

那么,在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该如何入手进行设计,使板书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呢?一、当前语篇教学板书的误区1.“眉毛胡子一把抓”放眼望去,满满一黑板的“要点”,这是我们平时语篇教学中的通病。

教师唯恐自己讲得不细、不全,所以把单词、词组、句型等所有语篇中出现的“重点”统统放到了黑板上。

这恰恰导致了重点不突出。

板书是对教学内容的“提炼”,应力求精练,突出最本质、最主要的内容。

如果不关注重点,板书内容繁琐,条理不清,反而不得要领。

2.“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板书,尤其是语篇教学的板书,需要关注的是整体性以及情节性。

板书是一个艺术整体,它应是一片完整的、充满生气的“森林”,而不是很多词组或者句子的简单堆砌。

在板书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凸显情景与关键词,帮助学生概括教学内容,记忆和回忆教学要点,把复杂的语篇化难为易。

3.“一网打尽满河鱼”在一些公开课中,教师总想做到面面俱到,滴水不漏。

甚至有的教师还预先把写满单词和句型的五颜六色的纸贴在黑板上,讲到哪儿就领学生读到哪儿,这样的做法也是值得商榷的。

教师应把握好板书的时机,对于何时板书课题、何时板书重点和难点内容、何时画上生动的图画或符号、何时擦去不需保留的内容、何时请学生上台板演等,都应事先做好统筹安排,在上课过程中做出即时调整。

二、板书设计的策略与实践1.图文并茂,以景激趣【教学实例】在教授牛津小学英语5A Unit 3 A new house时,为了让学生更加清晰地理解文章内容,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教师设计板书如下。

Yang Ling’s new house[bedrooms][bathrooms][a study][a kitchen][a diningroom][a largesitting room]Is there a garden?No,there isn’t.What’s in her bedroom?There’s a desk,some dolls,a map of the world and a telephone.分析:这是描述杨玲新家的一篇文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图”“表”运用之例谈摘要:小学英语高年级的语篇教学主要以对话教学为主,并配有色彩鲜明,生动活泼的插图,符合小学生生理与心理的学习特点以及这个阶段儿童语言学习循序渐进的规律。

插图这一优质资源从直观上帮助了学生理解课文,辅助语篇教学。

但如需要深入的理解文章意思,则需要将教学内容转化为条理清晰的图表形式,从而提高小学生的阅读水平。

因此,“图”与“表”的结合将有效地提高了语篇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插图图表语篇教学一、“图”与“文”的结合英语教材中的每篇课文都配有插图。

这些图片有的创设情景,有的提示教材的重点或难点,为课文内容提供了直观的线索。

在学生阅读课文前,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标题和插图,并结合已有的背景知识和生活经验预测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预测能力。

1、图文结合,导入语篇主题。

如在教授《牛津小学英语》5bunit2a telephone call parta时,电话用语是本单元主题的一部分,如在课堂导入部分先呈现课文中的两幅图,则学生就十分迫切地想知道在打电话时应该如何正确的表达,与中文的表达方式有什么不同。

激发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后,在教师讲解用英文表达电话用语的注意点时,学生就会更加留心。

2、图文结合,提供直观线索。

如在教授《牛津小学英语》6bunit3 asking the wayparta时, 学生在未读课文前,如认真地观察这两幅插图,再加之教师问题的引导where does this man want to go first ? how can he get there ? where does this man want to go next? and how can he get there ?学生便能大体地知道课文的一个整体的结构,从而对文章的思路有个了解,学习起课文来也相对简单一点,而且对于背诵课文也相对容易一些。

3、图文结合,培养预测能力。

如在教授《牛津小学英语》5bunit3 hobbies parta时,基于已经学习过了bc两个部分,教师可以在进入语篇学习前,让学生先观察这两幅插图,然后根据问题what is ben’s hobby?what is yang ling’s hobby?what is mike’s hobby?预测文本信息,在与其他同学讨论的过程中,更加激发了他们的想知道正确答案的心情,,所以在之后的视听对话、理解文本和获取文本信息的过程中他们异常地专注认真,整篇文本的学习就在验证预测结果的过程中轻松顺利地完成。

在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通常采用视听动画、听读磁带、阅读文本等方式直截了当地感知、理解和体验文本。

以此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

其实插图这一辅助资源的有效运用,可以为语篇的有效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表”与“文”的结合插图的辅助运用可以解决语篇教学的前期障碍,帮助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

但如果将文章中的语句或多个零散的概念按其内在的联系联合在一起,科学地设计出多种图表形式,可以将信息化繁为简,更可使知识之间的关系清晰可见,它为帮助学生整合新旧知识,建构新的知识网络提供了“脚手架”。

这不仅有利于扩大学生的词汇量,而且有利于学生对于语篇的深层理解。

1、图表用于低年级的英语课文教学学好英语的关键之一是掌握一定的词汇量,英语词汇是学习英语的基础,如果没有词汇,任何形式的交流都无从谈起。

对于以学习单词为重点的低年级来说,可以将新单词与存储在学生记忆中的单词连接起来,形成语篇的脚手架。

如在教授《牛津小学英语》4bunit7at a snack bar 时,先可以引导学生说:t: i have a lot of fruit. what would you like ?s1: i’d like some apples.s2: i’d like some pears.s3:…….这是教师可以接下去说i have a lot of food too. what would you like?s4: i’d like some hamburgers……与此同时,在黑板上便可以呈现这样的图式。

老师在讲解,指导学生记忆单词时,可以通过分类关系把分散的词汇联系在一起。

利用图表层次分明,所显示的词汇之间的关系明确,学生不仅通过图表全面地把握单词之间的关系,而且可以与本单元所学的重点句型融合起来。

如根据图表作pair work 的时候,s1: what would you like ? s2: i’d like some noodles. s1: anything else? s2: some sweets, please./no, thanks.2、图表用于高年级的英语课文教学高年级的语篇教学往往是围绕某一话题,运用图表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组块记忆,分层分类地理解文章意思。

如在教授《牛津小学英语》6bunit5 seasons时,parta部分主要讲介绍的纽约的四季,由于课文不是按“春夏秋冬”四季来介绍的,所以给学生的理解带来了一定的障碍,因此可以绘制这样的一个图表来帮助理解。

对于一些较难阅读的材料,教师也可以通过图表使阅读材料简单化,条理化,使回答问题更加容易。

如在教授《牛津小学英语》5bunit8 at the weekends时,学生如仅靠听读磁带或初略阅读文本,很难理清几个人周末通常干的事情,因此可以设计如下的图表:首先可以利用表格做pair work, 接着教师请两同学上台表演,根据图表中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合作学习。

其次可以根据对话内容及表格回答问题:a. how does mike spend his weekends?b. what does su hai often do at the weekends?c. does mike often go climbing at the weekends ?如果没有第一步的图表分析,那么第二步的回答回答问题就比较困难。

根据图表的事实,阅读信息就更有条理,丰富的准交际性语言活动让学生得到了充分的听说训练,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

三、“图”“表”与“文”的结合插图是一种直观的视觉信息和教学媒体,是教材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传递着与教材内容相关的丰富信息,并提供了相关的背景。

是课堂导入部分很好的有效资源。

把握教材中的每幅插图的教学意图和功能,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巧用插图,突破重难点,为达成教学目标服务。

图表的运用首先要求教师精心备课,特别是“吃透教材”,概念间的层次关系要清晰,表达概念的重点词、词组、句型等要准确达意,其次要注意将信息的提取和基础知识的积累和学习有效结合起来。

图表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解文章的主旨,吃透文章的所蕴含的意思。

所以“图”与“表”结合可以使学生由表及里地领会语篇的内涵,升华文章主题,提升文本价值。

1、运用“图”“表”,辅助语篇复述色彩鲜明,生动活泼的插图能够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简洁多样化的图表可以帮助学生梳理文章线索。

两者合一能够帮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创造性地再现已知语言材料的内容。

例如,在教学《牛津小学英语》6b uni5 seasons parta时,学完对话后,教师可以再次引导学生观看插图以及黑板上所呈现的图表,帮助学生分析和概括对话内容,鼓励他们在图表的提示下,边看边描述,将对话的主要内容以叙述的方式呈现出来。

其中,一位学生看着课文的插图发言如下:su yang’s dad is going to new york next week. ben is telling su yang about the weather in new york. it’s very hot insummer. autumn is the best season in new york. it’s cool and usually sunny . sometimes it’s windy. people like to go to farms in the countryside and pick apples. in spring, it’s warm most of the time. in winter, it’s colder than in nanjing .通过这样多次复述,大部分学生已经将图表印入脑海中,最后不需要看插图就能用自己的话复述对话内容。

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概括能力,而且提高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增强了他们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但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一些基础比较好的学生来说,仅仅提供插图来辅助语篇复述,更可以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而对于一些基础稍薄弱的学生,则需要“图”“表”并茂,辅助其复述,以免挫伤他们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2、运用“图”“表”,反馈语篇内容“图”“表”的运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由浅入深地理解语篇内容。

还可以作为一种检测的形式来反馈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

例如,在学习完《牛津小学英语》6buni2moreexerciseparta后,可以在黑板上呈现如下的表格来简单地反馈一下语篇内容:(在相应的空格内打“√”)学生才会更清楚地认识到文章的主题。

如果对于文章的理解只处在一知半解的层面上,这样的练习就容易出错。

只有对于语篇有了清晰地理解,表格的填写才会无误。

3、运用“图”“表”,帮助知识生成形象直观的课文图片的牵引和图表的引领,学生自主总结、概括对话大意。

使本单元的重点字、词、句有机的融合在一起。

有了对所学知识的牢固掌握,便可以用于其它场景和话题的讨论,使所学知识得以运用以及更好的生成,从而升华了主题,提升了文本的价值。

最终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口语交际的水平。

例如,在教学《牛津小学英语》6b uni6 planning for the weekends parta时,在学生对语篇深入理解的基础之上,可以将本单元的主题“planning for the weekends”抛给学生,让学生对于自己的周末生活加以计划,从而用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加以表达,从而达到语篇的升华,知识的生成。

总之,“图”“表”在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的作用还有很多很多,关键在于教师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教学的重难点以及本单元的话题,根据教学实际的需要,应着课堂教学的生成,随机应变,灵活调整教学模式,就一定能把“图”“表”的功能发挥到极致,最终提高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1.邵灵玲“概念图在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的运用”《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9.102.王建凤“主题式图表在小学高年级语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小学英语设计》,2008.4。

3.秦益峰“插图,不可忽视的教材资源”《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0.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