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小学三年级英语语篇学习
基于语篇创编的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的实践与研究——以PEP《英语》教材为例

词汇是英语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学习词汇不只是记忆词的音、形、义,更重要的是在语篇中,通过听、说、读、看、写等语言活动,理解和表达与各种主题相关的信息或观点(教育部,2018)。
PEP《英语》教师用书指出,教师应在语境和语篇中教词汇,要尽量利用语境去教词汇,让学生在语境中感受所学词汇的语用功能,在上下文情境中猜测词汇的意义。
本文以PEP《英语》教材为例,就如何在词汇教学的不同环节中创编语篇,有效实施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展开论述。
一、聚焦单元主题创编语篇,基于意义探究感知词汇PEP《英语》教材的每一个单元涉及一个主题,教师可以聚焦单元主题创编主题语篇,引导学生在语篇中整体感知目标词汇,体验意义。
例1:在PEP《英语》五(下)Unit5B Let’s learn的教学中,文本目标词汇为六个利用宠物活动呈现的动词现在分词:climbing,eating,drinking,playing,jumping,sleeping,对话情境围绕本单元的主题“People and Pets”而创设,情境内容为Chen Jie抱着宠物狗Fido和Mike在公园长凳上聊身边的小兔子。
教师聚焦单元主题,创编了自己的小孩与宠物狗和谐相处的配图主题语篇。
语篇文本如下:My son has a pet dog.He’slovely.Look!a bone.And heis too.Now heon thesofa.Heis with my sonnow.Look!He is after myson.Come on!Little puppy!上述语篇紧扣单元主题,图文并茂,意义真实而完整。
教师在语篇创编时有意识地融入了五个动词现在分词,并用加粗的方式凸显五个词汇,这有利于学生在探究语篇意义的过程中初步感知动词现在分词词汇的意义,为学生后续深入理解和学习相关词汇做好铺垫。
二、滚动对话内容创编语篇,借助任务设计呈现词汇PEP《英语》教材的词汇课都编排在对话课后面,目的是让学生能运用对话课的句型操练和运用词汇,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例谈小学英语课堂“语篇”教学策略——以《Our School》一课为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例谈小学英语 课堂“ 语篇 ” 教 学策略
i  ̄( ) O u r S c h o o l 》 一课为例
浙江建德 市新 安 江 第一 小学( 3 1 1 6 0 0 ) 章 红光
语 篇意 识 是指 教 师 要 有语 言 的滚 动意 识 和 创新 意 识 , 即结合 教 材 将新 知 与 旧知 巧妙 融 合 , 寓语 言 学 习于 语言 操 练中 、 寓语 言 操练 于 生活 情 景 中 , 让 学生 在 听 、 说、 读、 写 等 语言活 动 中学 习 、 积累 、 运 用英 语 , 培养 语 感 。简 单地 说 , 就
言输 出的 同时能 有清 晰 的思 路并关 注语 篇结 构 的准确 性 。 学 生试 着看 自己学校 的 台历 向同学 或其 他 听课 老师 介 绍 自己 的学校 ( 恰 逢校 庆 , 学生 人手 一本 介绍 学校 的 台历 ) 。 有 了清晰 的思 路和 范本 , 介 绍起 来都 显得 底气 十足 , 声音 高 亢而 有激 情 , 达到 了真 正 的语言 输 出 , 实现 了“ 语用 ” 功能 和 语言 的 交际 功能 。
h e a l t h y ? Ye s .I t h i n k S O . Ho w c a n I b e S O s t r o n g a n d h e a l t h y ? L e t me t e l l y o u .I t i s t h a t I l i k e s p o r t s . I l i k e p l a y — i n g f o o t b a l l a n d s wi mmi n g v e r y mu c h . S o l o o k a t my i d e a l s c h o o l ,T h e r e i s a b i g f o o t b a l l c o u r t a n d a s wi mmi n g —p o o 1 .An d I t h i n k .a f t e r c l a s s .I c a n o f t e n s wi m a n d p l a y f o o t b a l 1 .Ne a r t h e s wi mmi n g — p o o l ,t h e r e i s a f o u n t a i n. I t ’ S b e a u t i f u 1 .
人教PEP英语三年级上册Unit 2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语篇分析

Unit 2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语篇分析
本单元内容围绕Different families这一主题展开,涉及六个语篇,包括三组对话、一节语音课、一篇阅读课和两首诗。
单元目标: 介绍家庭成员,说出不同的家庭成员,阅读短句并找出家庭的单词,读、写和说Ee-Hh。
A部分主要问题: Who lives with you? B部分主要问题: How are families different?
语篇一是日常生活对话,Chen Jie邀请Sarah Miller来家里做客,并向Sarah Miller介绍自己小家的家庭成员。
语篇二是日常生活对话,Chen Jie来到Sarah家做客,在看Sarah 的家庭照片中,Chen Jie询问了Sarah照片中的家庭成员身份。
语篇三是语音课,通过跟唱歌谣,学习字母Ee,Ff,Gg,Hh的名称音,辨别Ee,Ff,Gg,Hh在单词中的发音。
由于本课时的情景性不强,基于单元大任务和教材内容,创编letter family,结合家庭主题,引导学生学习本课时的知识,达成本课时的教学目标。
语篇四是一节词汇课,教材通过Sarah介绍自己的大家庭,从而呈现本课的核心句型,并通过Listen and chant体会句型的语用和语义情景。
通过学习Learn的内容,让学生学会制作自己的family tree.
语篇五是一篇阅读课,通过小短文的形式展示家庭的相同点和不同之处,一些家庭是小的,一些家庭是大的,但是家庭的爱是相同的。
语篇六是两首关于家庭的小诗,描写的是人和动物与家人的相处
方式,家人相互玩耍,互相分享,用心倾听,家庭有大有小,但是家庭成员是相互关爱的。
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的活动设计例谈

要 完 成 填 空 ,学 生 必 然 要 对 语 篇 的 内 容 有 个 透 彻 的 了 解 才 行 。 而 所 填 的 词 汇 如 果 串编 起 来 则 又 能 涵 盖 整个 语 篇 的 主 要 内 容 。所 以 , 师 在设 计缺 词填 空 的活 教 动 时 , 要 注 意 空 词 部 分 必 须 是 语 篇 中 的 关 键 , 别 是 也 特
《 牛津小学英语6 U i u l i s A) nt P bi s n 以及《 l c g 牛津小学英 语6 } nt A kn h a的P r 部 分 , B U i sigtew y at 3 E 我们可 以呈现
这 些 图片 让 学 生 复 述 或 者 表 演 。值 得 注 意 的 是 , 生 在 学 复述或表演 时难免有误 , 师不要总是去 打断纠正 , 教 只 要 学 生 能 大 体 说 得 出 、 得 明 、 得 像 即可 。 道 演
习:
Da i i on o h v a vd s g i g t a e He i g i g t h s on o t e h sf e d tt e i r n sa i h
— — 一
Q : o osH lnf l o ? 3 H w de e e nw e e Q I set igaymeiie? 4: h kn n dc s a n 针对以上 的问题 , 生脑海 中便会产生 很多疑 问 : 学 到 底 是 星 期 几 ? 海 伦 到 底 哪 里 不 舒 服 ? 她 现 在 怎 么 样 了 ?她 有没 有 吃 药呢 ?学 生 会 带 着 这 些 疑 问 , 步 步 地 一 去探寻答案 , 习得 语 篇 中的 重 点 。 二、 成表格——让教学更直观 完 表 格 是 一 种 直 观 的 教 学 手 段 ,它 将 教 学 内 容 条 理 清 晰 地 呈 现 给 学 生 , 英 语 教 学 中 发 挥 了很 大 的 作 用 。 在 《 语课程标 准》 出 : 英 指 教师 要重视 培养 学生用 英语 获 取信息 、 处理 信 息 和 表 达 信 息 的 能 力 。 在 语 篇 教 学 中 , 语 篇 的 阅读 就 是 一个 接 收 信 息 、 工 信 息 的 过 程 。教 师 加 可 以 针 对 语 篇 中 的 内 容 设 计 相 应 的 表 格 ,让 学 生 去 完 成, 帮助学生理清语篇脉络 。例如 , 在教学《 牛津 小学英
培养小学三年级学生的英语语篇阅读能力的策略与研究

培养小学三年级学生的英语语篇阅读能力的策略与研究作者:徐翠翠来源:《考试与评价》2019年第04期【摘要】阅读是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内容,也是学生应当掌握的重点技能。
阅读能力决定着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在三年级英语教材中已经有语篇教学,所以教师应当逐步提高学生的英语语篇阅读能力,让学生打下坚实的英语学习基础,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本文基于此背景下简要分析如何培养小学三年级学生英语语篇阅读能力,并提出具体的英语语篇阅读教学策略,使学生积极踊跃的参与英语语篇阅读,逐步提高英语知识应用水平。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小学英语语篇阅读能力创新教学引言基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应当充分重视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表达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传统填鸭式教学方式难以满足学生的多元化发展需求,也不利于学生更好的发展。
所以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逐步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使学生掌握英语语言学习技能。
一、要求学生熟读课文,形成英语阅读语感对于小学三年级学生而言,刚接触英语,通过反复阅读有助于巩固并强化学生的英语语言知识,提高语言技能。
在英语语篇学习过程中大声阅读,能够使学生记忆其中的句型与单词,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具体含义,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使学生形成语感。
语感是学生对于英语语言的感觉,语感是看不见的,但是却能引导学生潜意识下掌握英语语言规律以及学习要点。
要求写生熟练阅读,学生在日积月累的朗读中逐步积累语言知识,也为语篇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要求学生广泛阅读,积累英语词汇在英语语篇教学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从小养成阅读习惯。
这就需要教师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与综合素养,有效挖掘英语教材中的优秀语篇文章,供学生进行多元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语言学习。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遇到不认识的英语单词,教师要鼓励学生将单词记录下来,并且查找相关含义,直到掌握单词的具体体内容,并且会背诵为止。
单词是英语语篇学习的重要基础,就好像地基一样,要想盖好高楼大厦,就必须打下坚实的基础。
词不离篇,方能精——基于语篇意识的小学英语词汇教学

词不离篇,方能精——基于语篇意识的小学英语词汇教学摘要:词汇教学在整个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地位是至关重要的,而基于语篇的词汇教学,秉承“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教学理念,从整体入手,展现给学生完整的思想内容,在丰富多彩的语篇中,引导学生体会词汇的丰富意义,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关键词:语篇整体教学语篇操练语言整体输出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语篇教学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利用语篇进行词汇教学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很有必要。
以下为笔者对部分词汇语篇的教学探索,效果不错。
一、整体呈现——创设话题语境,整体输入PEP教材中的语言内容丰富,跟学生生活密切相关。
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没有一条主线或者一个主题,整节课的活动就会显得凌乱、无序,学生的学习就如同跟着教师在走马观花。
基于语篇的话题整体教学更关注改变教学中支离破碎的知识传授及零散的各种教学活动的堆砌,用一条鲜明的主线贯穿整个学习过程,使词汇教学在一个有意义的情境中进行,而不再是一个零碎的单词学习过程。
创设语境整体输入使教学环节更简洁和明晰,在呈现过程中让更多的学生在情境中潜移默化地参与到语言的学习过程中去,有意义的话题整体输入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学习一个新的知识时,教师应让学生首先在一个完整的交际情境中理解每个句子的意义,使学生懂得句子使用的恰当情境。
构建话题的最终目的是以话题为线索,带动知识、能力、情感目标的达成,从而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不同的收获。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依托主题,在教授新单词的时候,我们可以给学生们创设一些情境,让他们在情境中学习英语知识。
利用主题迁移导入新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已有背景和相关语言知识,自然地引出话题。
二、语篇分部呈现——环绕主题,音义先行,形随后。
语言学习是有一定规律的,英语作为我们的第二语言,学生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循序渐进地习得。
在学习过程中,各个活动必须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依托主题,对于三、四年级的学生,我们依据SMF音义领先、形随后的顺序进行教学词汇,以此提高学生的自拼能力。
例谈小学英语教学中语篇意识的缺失现象及改进对策

引 了 学 生 的 眼 球 。教 师 借 机 一 个 个 教 学 单 词 “ i e h l , kl r w ae l
s ud, b trs a k 等 , 导 学 q i l se ,h r ” o 引 生 跟 读 、拼 读 ,并 讲 解 发 音 规 则 。 还 利 用 “ e sn a ” Gu sig g me 巩 固 单 词 ,对 “e gh, ih , n, ln t weg tt o
达更加 有 意义 。
2 巧 妙 引 入 : Wo S . T: w, o
b a iul L t s a e i t r s e ut f ! e ’ t k p c u e .
二 、 失语 篇 意识 。 篇 教 缺 语 学支 离破碎 [ 例 2] 案
( 势 出 示 照 相 机 ) ee , k 顺 P tr ma e
dv ” 词 汇 更 是 不 遗 余 力 地 利 ie 等
用 各 种 方 法 逐 个 突 破 ,甚 至 还 出 示 罗 雪 娟 的 照 片 提 问 : Wh “ o i o d s mme ?” 以便 学 生 sa g o wi r ,
理 解 “ ods i g o w mme ” 结 果 光 词 r。
不 离句 、 不 离篇 ” 整 体 教 学 句 的
理 念 。 假 如 我 们 把 语 篇 比 作 一 张 大 大 的 网 ,语 篇 的 脉 络 就 是
S 0K ! / e t / 2: Gr a ! Goo d
ie d a! , …
S1: h ti / he do n W a s he s i g? ¥ H eS st ki i t e . 2: / he i a ng p c ur s
l o e. l a e i p s p e s .Ac i e a m o 1 . t lk n— k y e .Re d ? a y T: h ta W a m. o n 7 I d i g' .
基于主题意义的小学英语教学中语篇研读的实践探究——以外研版新标准三年级起点五年级上册四五六模块为例

基于主题意义的小学英语教学中语篇研读的实践探究——以外研版新标准三年级起点五年级上册四五六模块为例发布时间:2022-09-23T06:11:50.748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2年第10期第5月作者:黄雪慧[导读] 教师在带领学生深入研读教材文本语篇时,能挖掘文本主题,聚焦主题意义,探索出如何深入挖掘小学英语教学文本的主题意义的教学方法,改变以往零散化、碎片化教授阅读教学文本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从中了解文本故事的主题语境、事件发展的起因经过,人物的心理活动等,从而凸显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
黄雪慧南宁市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摘要】教师在带领学生深入研读教材文本语篇时,能挖掘文本主题,聚焦主题意义,探索出如何深入挖掘小学英语教学文本的主题意义的教学方法,改变以往零散化、碎片化教授阅读教学文本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从中了解文本故事的主题语境、事件发展的起因经过,人物的心理活动等,从而凸显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
【关键词】主题意义语篇研读实践探究从双基目标、三维目标到现在的学科核心素养目标,可见,教育的方法是在不断探索和调整中的。
目前很多小学英语教师在阅读教学文本的解读上,仍存在只停留在注重单词、句子和语法知识的教学上。
例如对于某课教学内容,有些教师采用先读懂课题和文章,关注本课要掌握的新词和新句型,进而了解内容和语法点;有些会思考课堂上应当设计怎样的游戏或是活动来操练新词和新句型;有些还会思考能设计怎样的拓展活动来让学生语言输出。
甚至为了满足知识技能层面的教学,将阅读文本内容割裂,或是舍近求远,利用互联网下载许多与文本主题不相关的图片、视频插入教学活动中,使得教学零散化、碎片化。
却没有聚焦单元模块进行整体式的教学设计;没有探究主题意义、编者意图等,更忽视在语篇文本解读时带领学生去预测内容,分析故事情节或是评价人事物;也没有以问题为引领去建构文本框架,与学生一起理清脉络,推断故事发展。
在小学阶段,探究主题意义引领下的英语课堂教学设计,对于教师深层次解读教材,深度挖掘文本主题内涵,设计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多层次英语学习活动,有效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学科育人具有重要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谈小学三年级英语语篇学习
作者:陶澄
来源:《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2年第03期
【摘要】小学是养成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
而当今所提倡的教会学生学习又将如何在小学进行呢?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同时,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学会学习,进而培养学生终身受益的能力。
三年级是学生习惯养成的转折期,在英语课文学习方面,有必要学会学习。
【关键词】小学;三年级英语;课文;学会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3-0159-02
小学三年级英语是小学阶段英语学习的一个转折点。
而这一年龄段的学生对英语仍保持着新鲜感,大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饶有兴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多种教学活动形式,营造宽松、和谐和民主的教学氛围.要使学生的这一兴趣得以延伸,并在兴趣使然下养成会学习的习惯。
结合自己三年级的英语教学实践和学会学习理论,在三年级英语A部分教学中,我形成了这样几个教学环节:
一、预习——学习准备工作的最基本形式
在小学三年级的英语学习过程中学生在预习时可以做到:
1. 通过自己听录音,模仿跟读,解决发音语调问题。
2. 圈出自己不懂或发音吃不准的单词、句子。
解决方法:
(1)自己查电脑或英汉字典;(2)留下在课上解决。
通过预习,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一样的好处。
对于好孩子而言,他们可以自己把握课文,会朗读、了解课文大意。
对于不乖的孩子,他们有了对课文的一定了解,至少能读出课文,那么在课上再学课文时,不会出现不知所措的情况,他们也就可以融入这个学习环境中。
二、听——交际的最基本形式
小学英语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活动。
听是交流的主要形式之一,学生获得的语音、词汇与语法知识很大程度上依靠“听”来获取。
小学英语教学中,“听”作为学生获得语言信息及语言感受的最主要途径,作为提高其他技能的基础,必须引起英语教师的重视。
1. 让耳朵带动嘴巴表述——听记、复述。
而我所采用听记的所听内容,是锻炼学生“听”的一个奠基石。
学生通过预习对课文中的句子有一定掌握,但是不同水平的学生能听记下来的内容是不同的。
所以我没有一定的要求,即使只能输出所听到内容中的一个单词,那也是非常棒的。
这一步的目的只是听,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听的内容,能对听到的内容进行一个模仿复述。
经过将近一个学期的训练和关注,我发现在A部分教学的课堂上,孩子越来越愿意听,然后大胆地站起来说出来,即使是平时很少举手回答的孩子,都自信满满地举着手、看着老师期盼着:“老师,点我。
”
我非常乐意请每一个举手的孩子,因为这样我能看到他们满足而自豪的笑容。
我想这就是我想得到的,孩子乐意开口了。
这一环节帮助学生学会听,听清每一个要听的内容,大胆说出自己听到的内容。
同时,也让学生知道自己在家听学时,首先要能听清。
2. 让耳朵带动大脑思维——听、赏动画。
看似这一步有点多余,但是对于低年级儿童而言,分清对话中的人物关系和情况是为高年级时可以自学理清文章内容做铺垫的。
通过观看课文动画,区分说话人物,以选择或判断的方式对人物所讨论的话题进一步了解。
这一步也就是有指向性地让学生听并思考本课所要告诉学者的内容。
了解课文大意,讨论话题。
如3B Unit 11 A good idea一课,我事先提出问题:“What does David like?”在学生理解了问题后,观看A部分动画,动画本身对于孩子就是一个诱惑,孩子看得津津乐道。
有了预习和听记的基础,学生只需看一次动画就能有针对性地发现了问题答案,从刚开始一问对一答到现在能把课文的两部分结合回答,没有遗漏,如上一问题答案:“David likes swimming and skating.”(这一答案的两个内容分别出现在两个片段中,需要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前后联系)
学生的能力不能小觑,只要有一定的方法,学生就能在反复实践中掌握。
这一环节,以教师给出的指向性问题来学习,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发现人物讨论的话题,了解一个话题可以用什么样的语言来表述。
3. 让耳朵带动情绪感染——听句模仿。
这一步是在学生了解对话内容的基础上,模仿语句的发音以及语调。
学生在学课文之前已经自学朗读了,但是课堂上的发音再纠正是必要的。
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外语教学以听说法为主,要学生持久模仿,反复操练。
视听法及70年代的交际法提出的有控制的模仿都说明了模仿在语言习得中的重要性,如果我们离开了模仿,就很难尽快习得语言。
可见,模仿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
在“Listen and imitate ”这一环节,目的非常明确:
(1)大声模仿语音语调,自信发音,能说英语。
(2)大声读,加深对句子的印象,无意识地记忆语言的运用。
(3)为进一步了解句子奠定基础。
在这一环节中,我常以手势来提醒我的学生,这个句末是上扬或是下降语调。
渐渐地,学生开始有意识地自己模仿。
学习英语的人都会在积累后知道,什么句型用什么语调。
只是三年级的孩子,刻意地记忆方法只会消磨了他们模仿语调的趣味,语感的培养是在常听常说中形成的。
三、读——习得语言的最基本形式
1. 自读,发现存在问题。
首先在模仿了句子并能在集体朗读时表现不错的基础上进行自读。
在自读的过程中,再发现有没有不会读的单词或句子。
在集体读的时候,即使有不会读的,也会因为身边同学的带读而被忽视,自己大声朗读是有必要的。
2. 朗读,习得形成语言。
朗读符合语言习得的规律。
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在语言情景不多的情况下,要能达到用英语讲,用英语交流的目的,必须学会首先朗读英语。
朗读能够帮助学生记忆词汇。
孤立的单词不容易记,而语句、文章是有情节的,词放在句子里,联系上下更便于识记。
实践证明,英语表达能力强的学生都善于朗读,通过朗读记忆词汇、积累词汇并丰富词汇。
朗读也是提高学生口语能力的重要手段。
学生把书面文字还原成口语,把语言知识转化为使用技能,说写起来就可以运用自如。
朗读可以促进学生听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能使学生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唤起他们的感知和想象。
它既能帮助学生增强对词汇和语言结构的记忆,又能增强学生的语感。
这一环节的读,要以不同形式的方法读。
集体读,小组读,分角色朗读等等。
因为三年级英语语言学习的目的最基础的还是语言的运用以及对语言的兴趣培养。
四、合作——学会学习学习的最基本形式
1. 课前合作。
课前的一个小组准备,把自己的问题在组内提出,通过同伴的帮助首先解决发音、词义、句意。
2. 求助互助。
自读之后,进行思考,思考每个句子是什么意思,有没有不明白的。
这之后进行“求助和互助”环节,不需要站在讲台上的老师,身边的同学才是你的最实际的老师。
通过生生间的互助,让学生明白学习并不是只有老师教这一条捷径。
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思考你读的句子有没有什么相同或不同的地方,或者是你觉得需要提醒同学要注意的地方。
这是学生最需要掌握的学会学习方法的一个环节,是学生思维运用的最佳体现。
在这一环节中,学生需要做的是在读和思考的过程中将会与不会的都发掘出来。
同样的,老师退居幕后,将讨论的话权让给学生,老师再进行必要的强调和补充。
采用了这一环节后,我发现学生关注课堂的时间多了,注意力也集中了。
所以,经常可以听到孩子精彩的问与答,还有他们的发现。
在学习3B Unit 3 Family members 的A部分时,就有学生有精彩发现:在Unit 2中我们学习的是问物的一般疑问句,回答中都有“it”,而在Unit 3中的一般疑问句是问人物的,回答中有“he”或“she”。
有了学生的发现,下面的归纳就简单得多,而且学生自己的发现,他们的记忆也就深。
还有在3B Unit 11 A good idea 的A部分学习中,通过让学生找出文中带有小尾巴的单词(动名词),观察它在各个句子里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得到学生的回答非常令人振奋:like 与go后面的单词都有“ing”这个尾巴。
三年级的学生是有能力做好这样的工作的。
但是老师的幕后工作有时还是需要显现的,有些关键的地方还是要在不断的提示后,学生才会恍然大悟。
可是,不要抢了孩子的风头,要相信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