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加几十几减几学案教案

十几加几十几减几学案教案
十几加几十几减几学案教案

十几加几、十几减几

(不进位不退位)的加减法

导与学目标:

1、结合具体实例,能正确口算十几加几(不进位),十几减几(不退位)

的加减法,知道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2、在交流多种算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养成初步的合作意识。

3、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导与学重点:

正确口算十几加几,十几减几的加减法,知道各部分的名称。

导与学难点:

口算十几加几,十几减几的加减法的算理。

教学准备:

幻灯片

导与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交代研讨任务

同学们,你们去过海边吗?在沙滩上玩过吗?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海边去看看。

出示情境图

师:同学们请仔细观察情境图,你知道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样的问题?

问题预设:

(1)天空中有多少只海鸥?

(2)还剩下多少筒饲料?

二、自主尝试,合作探索:

1、解决红点问题(1):

小组合作,通过操作学具探索算法,然后让学生充分的交流,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生预设1:我用小棒摆的,先摆12根再摆3根,合起来就是15根

生预设2:2+3=5 10+5=15

生预设3:1个十和2个一加3个一合起来是1个十和5个一就是15 小组长汇报结果,其它小组补充,教师板书:

12+3= 3+12=

师:同学们的想法真好,大家真聪明,继续加油,好吗?

2、解决红点问题(2):

学生利用学具自主探索算法,进行交流,学生汇报,老师板书:

17-4=

充分让学生说出计算方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教学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师:你们知道这些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吗?(学生讨论后回答)

教师板书:

12 + 3 = 15 17 - 4 = 13

加数加数和被减数减数差教师向学生讲解,使学生明白算式中各个位置的数叫什么:

出示:

17-4= 19-8=

14+3= 17+2=

说出上面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师生之间互动,练习。

三、自主练习,强化提高:

1、分组练习。引导学生4人一组

(一名学生出算式,其他学生指出各部分的名称)

5+4= 6-3= 7+2=

15+4= 16-3= 17+2=

上下两组进行比较。

2、 14+3= 19-6= 15-2= 7+12=

13+5= 17-7= 19-8= 11+6=

本题重点引导学生交流算法。

3、

10 11 13 17 18

4、根据图示写出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

5、找一找哪个数与其他的数不一样,请全出来

11 13 15 5 10 12

16 17 19 15 20

四、自我反思,总结评价: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们表现得很好,能正确计算,还能提出数学问题,同学间能互相合作完成练习。数学是非常有趣的,只要你们细心观察,生活中处处有你们喜欢的东西,相信你们一定能学好数学。

执笔人:刘晶杨丽萍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连加连减教案.doc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连加连减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情境图,引导学生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参与研究,体验连加连减的含义,掌握连加连减的算理,能正确计算1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 2、经历观察比较的过程,鼓励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解决简单数学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渗透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体验连加连减的含义,掌握连加连减的算理。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进入情境。 师:今天,老师带大家去一个地方,(课件展示:停车场) 哪里? 那我们一起来看看停车场里有什么数学问题。

二、深入情景,展开新课。 1、车子停放,理解连加。 课件展示汽车停放 1〉师:你看到了什么? 师:你能根据的信息提一个数学问题吗? 指名2名学生后课件出示问题请学生一起读。 一共有多少辆车? 师:把这个问题一起读一读。 2〉师:你能解决吗?怎么列算式?指名说2名。 生:2+3+4 板书算式 3〉师:怎么算?指名一生说(板书5)后追问2是什么? 3是什么?4是什么?5是什么? 师:听明白了吗?谁再来说说。结合课件说算理 2+3=5 算了什么? 师:说得真好 和你的同桌轻轻地说一说。 4〉师:会了吗?

停车场里有数学问题,公园里也有数学问题,你看:公园里的大树上停着几只小鸟?(学生答)草地上的小鸟也想飞到大树上来,谁愿意上来帮帮忙? 谁看清楚了?你看到了什么信息? 现在你能解决什么问题了? 师:你能不能出一道这样的算式呢? 老师这里的大树上有3只小鸟,想一想,怎么样能来编一题这样的题目? 指名一生上台演示: 看懂了吗?提个数学问题,(一共有几只鸟?) 请你列算式解答。交流说算理。指2名生说,教师并配以演示合起来的动作。 师:还有其他的吗?指名一生演示 可以提什么问题? 请你自己解答。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2、汽车开走,理解连减。 1〉师:我们回到停车场?课件演示 看到了什么?提个数学问题。 指名2名学生后课件出示问题请学生一起读。

一年级数学【十几减几】教案

一年级数学【十几减几】教案

【十几减几】教案说明 马山小学樊哲江 一、在情境中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体验钓鱼的方法,出示"鱼缸内装有金鱼、鱼缸外两只小猫走动观看金鱼"的画面。首先请学生说明看到了什么,让学生描述这一生动景象,调动学生的兴趣。 学生吸收知识的过程不是被动的感受,而是主动的获取。课标准指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本节课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恰当预设童话情境,把计算教学蕴含在实际情境中作为一个问题提出,一方面有效激发学生计算的欲望,同时又使学生体验到了学习计算的实际意义,初步学会了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二、采取灵活自由的学习方式把学生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途径。本节课采取了独立探究和两人合作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实现算法多样化,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把传统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学会”改变为“让学生会学”的新的教学理念,这是我们研究新的教学方法的关键所在。我在教学中采取灵活自由的学习方式,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这就是我在教学中不断提升教育理念和教学能力现实教法。 三、算法多样化和算法选择的恰当结合。 1、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本节课,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同时又引导学生在众多的算法中选择适合于自己的方法,使学生善学、乐学! 2、既要鼓励算法多样化,又要重点教给学生一般的优化计算方法。 在一个班集体中,几十个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是参差不齐的。因此,在做十几减几的减法时,所用的计算方法在思维水平上也是有差异的。如,须借助直观进行计算的学生的思维水平,明显低于用“想加算减”和“破十法”来计算的学生的思维水平。为了使大多数学生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一般的,较优的简便算法,我侧重让学生理选用“想加算减”和“破十法”的计算方法,目的在于使大多数学生能掌握这普通的长久的发挥作用的数学计算方法。

小学数学一年级《十几减9》优质教案

小学数学一年级《十几减9》优质教案示例 让学生经历从实际情况里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准确算出十几减9的减法算式。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实践,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培养求异精神。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数学一年级《十几减9》优质教案示例,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标: 1.经历从实际情景中提出并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理解计算十几减9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 2.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学习活动,促进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的发展。 3.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立性,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 正确口算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 教学难点: 理解和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挂图、学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示图:xx到猴妈妈的水果店里去买桃。

星期天早上,小白兔到猴妈妈的水果店去买桃,(小白兔对猴妈妈说)“阿姨,我要买9个桃。” 问:小朋友,你们从图上知道了什么呢? 学生互相说图意。“13个桃,卖出9个,还剩多少个?” 全班交流解决这个问题用哪种运算方法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算式:13-9=?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你是怎样算出的?如果你是小猴你准备怎样从13个桃子里拿走9个呢? 主动探究,用(小棒,小圆片)代替桃子摆一摆,说一说,怎样计算13-9。看谁的想法多。 全班交流汇报。学生们可能会出现以下答案: 方法1:一个一个地减。 板书:13-1-1-1-1-1-1-1-1-1= 方法2:先以10里面去掉9,再把剩下的1和3合起来是4。 板书:10-9=1 1+3=4 方法3:先减3,再减6,得出4。 板书:13-3-6=4 方法4:想加算减。(因为9+4=13,所以13-9=4) 小朋友们真爱动脑筋,想出各种不同的方法来计算,你最喜欢哪一种方法呢?介绍给同桌小朋友们听。 试一试。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10以内连加连减

新修订小学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数学教案-10以内连加连减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Math lesson plan-within 10 plus plus minus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小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数学教案-10以内连加连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连加、连减的意义,掌握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计算。 2.初步培养学生连续看图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教学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正确计算连加、连减式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10 以内的加减法。 全班学生开火车口算。 2.看图列式计算。【演示课件“加减法含义”下载】 有几只小鸡在吃米?又走来几只小鸡?求一共有几只小鸡?怎样列式计算? 出示: 为什么用加法?(要求一共有几只小鸡,就要把吃米的

3只小鸡和又走来的2只小鸡含并起来,所以用加法计算。)现在一共有几只小鸡在吃米,走了几只?求还剩几只?怎样列式计算? 出示: 为什么要用减法?(要求还剩几只,就要从整体5只里面去掉走了的2只小鸡,所以用减法计算。) 同学们对于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得非常好,今天我们就要应用它进一步学习新知识。 二、指导探索: 1.教学连加 (1)理解连加的意义【分步演示课件“连加”下载】 有几只小鸡在吃虫子?走来几只?一共是几只?你是怎么算的?(3加2等于5)又走来1只,现在一共是几只?你是怎么算的?(5加1等于6) 如果把这幅图连起来看,应该怎样叙述它的意思呢?(引导学生叙述题意:有3只小鸡在吃虫子,走来2只小鸡,又走来了一只小鸡,现在一共有几只小鸡?) 要求一共有几只小鸡?谁会列式?你是怎么想的?有和他想法不一样的吗? 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老师板书: 教师范读算式:3加2再加1等于几。 学生齐读算式。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20以内的退位减法—十几减9》教案及反思汇总

怎样的课堂教学最有效——《十几减9》的案例与反思 在新课程标准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语有“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体验”、“观察”等。新课程反复出现这些,我想目的就是强调要加强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的过程性,以改变原来单一的学习方式。这种让学生在教师帮助下自己动手、动脑做数学,用观察、模仿、实验、猜想等手段收集材料,获得体验,并作类比、分析、归纳,渐渐地形成自己的数学知识。那么对于《十几减9》这节计算课,我该怎样来体现上述理念,上好这堂课呢?在备课之前我就有点担忧: 第一、十几减9对于现在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在没教学之前要一个得数不是问题,甚至有的学生还喜欢在老师面前大肆炫耀。那怎么样让这些个别学生在知道计算结果、已形成初步计算技能的同时,对计算过程感兴趣,对课堂教学本身感兴趣呢?这是本节课设计的一个重点。 第二、操作环节的设计。要让学生了解计算过程,必定要展示其过程,那么操作的材料是选择传统的小棒还是其他?操作的形式是个别示范还是合作交流? 第三、在既没有教学挂图又没有投影片的同时,怎样更好地利用主题图,让学生更主动地学? 那么别人是怎样来创设本节课的情境和设计新知的探究部分的呢?我翻阅了一些资料,现部分摘抄 案例一:教学情景的创设部分 1、(出示宠物皮卡丘)你认识它吗?你们喜不喜欢皮卡丘?今天皮卡丘又来到了我们的课堂和我们一起学习,下面皮卡丘请我们同桌的小朋友先来做个凑10的拍手游戏。 2、拍手游戏:10的组成。(同桌边说边对拍) (1)你拍1,我拍9,我们都是好朋友, 你拍2,我拍8,团结起来力量大, 你拍3,我拍7,我们从小爱学习, 你拍4,我拍6,说话老实不吹牛, 你拍5,我拍5,两数凑数不马虎。 (2)“十的组成”对口令游戏。(略) 3、复习十几的组成。 同学们干的真棒。我们再来比一比看谁抢答得快, 17可以分成10和几? 12可以分成10和几? 15可以分成10和几? 4、创设情境。 皮卡丘夸我们班的小朋友真能干,它决定带大家一起去参加新年游园会。大家快来看看,游园会上有什么好玩的?反思: 教师一开始就组织学生开展有趣的拍手游戏、抢答竞赛,让学生在充满乐趣的活动中更熟练地掌握和巩固十和十几数的组成,既复习了旧知,又为学生探索新知,在知识和心理上做了积极的准备。这样的情境创设学生是很有兴趣,那这样的教学设计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有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主动地建构吗? 案例二:引导交流,探究新知部分。 1、(出示主题图引入,提出数学问题,列式12-9) 师:你们的桌上已经有你们解决问题需要的用具,现在你们就可以用你们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了。 (给学生充分的探究时间,教师巡视,注意发现不同的解决方法,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帮助。) 2、学生汇报解决问题的方法。 师:谁来向大家介绍你的方法,告诉大家你是怎么想的? (1)数一数 一个一个的数1、2、3……、9,拿走9个,1、2、3,剩下3个风车。 (2)摆一摆 ①把12根小棒分成2份,一份摆10根,一份摆2根。先从10根里面拿走9根,剩下的1根和2根合起来就是3根,所以12-9=3。 ②把12根小棒分成两份,一份摆10根,一份摆2根。先把2根拿走,再从10里面拿走7根,剩下的就是3根。所以12-9=3。 ③想加法算减法 以为9+3=12,所以12-9=3。

十几减9教案

“十几减九”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12页。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活动发现数学问题,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十几减九的计算方法,用十几减九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 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知道十几减九的计算方法是多样的。在多种方法中,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 3. 培养学生用独立思考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之间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十几减九的计算方法。 [教具学具] 课件,计数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生活情境,提出问题 (一)师生交谈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游园活动吗? 生:喜欢。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参加一个有趣的游园活动。 (课件出示情境1:书上10至11页的主题图) 师:看,这些同学玩得多开心呀!谁来说说他们在做些什么?(买气球、买风车、猜谜语、套圈圈) 师:有趣的游园活动中,你发现了那些数学信息呢,细心地你快来看看吧! 生:提出数学信息. 师:同学们,你们太棒了,谁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呢? 生:提数学问题。 师:同学们提出了很多的数学问题,这些问题怎么解决呢?让我们通过预习交流找到方法和途径。 (二)预习交流 通过预习交流通过各种题型回顾9加几的算法、减法的算法。 (三)自学尝试,出示例1 (课件出示情境2:买卖风车的场景,稍做修改) 师:首先,我们到卖风车的地方去看一看。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画面。 师:告诉老师,你们看懂了什么? 生:原来有12个风车,小明要买9个风车。 师:从你看到的信息中,你能解决什么问题? 生:还剩下几个风车? 师:这个问题提得真好!你知道还剩几个风车吗?请你将答案填在小方块中。 (四)小组交流,突破难点 师:同学们都谁独立的解决问题了?都解决了啊!你们可真棒!你们是用什么办法知道12—9=3的呢?

小学一年级数学连加连减教案

连加连减 知识目标: 1.知道连加、连减算式的含义和运算顺序. 2.能比较熟练地口算连加、连减式题. 3.初步感知连加、连减算式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1.初步学习用连加、连减计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 1.知道连加、连减算式的含义和运算顺序. 2.能比较熟练地口算连加、连减式题. 3、初步理解一步计算和两步计算之间的联系。 教学教程: 一、复习:完成导学案上的课前预习案,并对答案。 二、新授: (一)教学连加: 1、利用课件先出现地上的5只小鸡,然后出现跑来的2只小鸡,最后出现又跑来的1只小鸡,(每出现一次,学生就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图意,也是先分步后综合,综合讲图意时先要求同桌之间互讲,再指名完整地叙述图意一次。) 2、你们能帮老师算一下地面上一共有多少只小鸡吗?(生独立

思考,再指名口答。) 列出算式:5+2+1(完成导学案课内探究案的第一题。) 3、提问每个数字所表示的含义,学生个别汇报。 4、你会读这个算式吗?学生读算式:5+2+1=8读作:5加2再加1等于8. 5、从刚才的读法中,你认为这个算式应该先算什么?在算什么?同桌讨论。先算5+2=7,再算7+1=8(完成导学案课内探究案的第一题。)(二)教学连减: 1、用课件分步出示小鸡图,学生也分步讲图意。(与连加大致相同) 2、你们能算一下最后剩下多少只小鸡吗?(生独立思考,再指名口答。) 列出算式:8-2-2=4(完成导学案课内探究案的第3题。) 3、读算式:8-2-2=4 读作:8减2再减2等于4. 4、从刚才的读法中,你认为这个算式应该先算什么?在算什么?同桌讨论。先算8-2=6,再算6-2=4(完成导学案课内探究案的第4题。)做一做下面的题目。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十几减几》教学设计

十几减几 教学内容:P15页。 教学目标: 1.通过独立探究和合作学习,使学生主动获取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 2.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意识,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 3.初步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的思想,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的实际意义,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学会“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十几减几”的口算。 教学难点:掌理解“十几减几”的算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突破方法:运用知识的迁移类推,让学生在独立探究和合作交流中来突破。 采用讨论交流和比较的方法来明白“十几减几”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口算(出示) 11-9=()+7=15 ()+6=11 14-9= 8+()=13 ()+4=11 16-9=7+()=14 3+()=12 刚才大家都算的很熟练,老师想请同学们以14-9为例说说你是怎样算的?还有不同的算法吗? 2.创设情境,谈话导入新课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十几减9的知识,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揭题) 小朋友们听过小猫钓鱼的故事吗?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星期天猫哥哥小花和猫弟弟小白从美丽的五彩池里钓回了好多金鱼,并把它们的金鱼放有了一个鱼缸里。看着美丽的金鱼在印鱼缸里快乐的玩耍,它们高兴极了。那我们大家也一起来看看吧!你发现了什么呢?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来考考大家吗?哦原来小花也提出了一个问题要来考大家?你会解决吗?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2,出示例二的问题: 我们来看看小花的问题:13条金鱼,我钓的是8条花金鱼,你钓了几条黑金鱼? 谁能帮助小花解决问题?应该怎样列式呢?为什么这样列式?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算式13-8=。 (1)思考:你是怎样计算13-8的,怎样想的。(可拿出学具摆一摆,看谁想出来的办法最多)。 四人小组合作,把你的想法说给同学听听。 (2)交流汇报算法。(指名汇报) A、破十法:10-8=2 3+2=5 B、想加算减:8+5=13 13-8=5 C、连续减:13-3=10 10-5=5 D、13-10=3 3+2=5 (3)尝试运用,优化算法。 a、教师:这些方法都可以,你最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学生交流。如:学生一:我喜欢想加算减法,因为我对加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连加连减》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连加连减》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连加连减》教案 教学内容:一年级上册P72-73,连加连减 教学目标: 1、鼓励在具体、鲜明的情景中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初步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2、能按照图的有序排列,找出规律,发展初步的探索意识和体验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理解并说出连加连减的含义。 教学难点:按照图意,找出规律,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老师手持两束气球进教室,一手:蓝黄蓝红;一手:红蓝红红。 师:今天老师特地带了一些气球,奖给表现最好的小组。特别是上课听得认真,发言积极响亮的同学。这些气球漂亮吗?谁告诉大家有几只? 生:8只。 你是怎么知道的? 4+4 3+1+4 2、师肯定学生的说法,给予鼓励。

3、机动方案:(1)生说出加法算式,则教师板书如上,提出3+1+4这个加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怎么计算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一起研究的。(2)生没有说算式,则引入喂小鸡的情境。 二、新知探索: (一)教学连加: 1、出示喂小鸡的情景,教师分步操作,学生观察: 操作1:5小鸡在吃食,又跑了2只。 师:看到这里你知道了什么?一共有7只小鸡 谁会列式?口头 操作2:又了1只。 师:这下你又想告诉大家什么?生:又了1只。。。。。。 谁会列式?生说,教师板演 5+2+1=8 该怎么运算呢?生同桌交流,汇报:强调加了几次。 你会读这个算式吗?5加2再加1等于8 2、小结:像这样把三个数合起的算式叫连加,在计算时,要先把前两个数相加的得数记在心理,再用记在心里的得数加上地三个数,算出结果。 (这个连加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呢?你能用小棒当作小鸡摆一摆,说一说吗?) 3、练习; 做一做:左边第一题:先根据图意思摆好小棒,边同桌

《十几减几》教学设计 (3)

《十几减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独立探究和合作学习,使学生主动获取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 2.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意识,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 3.初步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的思想,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的实际意义,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5页。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小朋友们听过小猫钓鱼的故事吗?(课件出示)星期天花猫cat和猫咪菲菲从美丽的五彩池里钓回了好多金鱼,并把它们的金鱼放在了一个鱼缸里。看着美丽的金鱼在鱼缸里快乐的玩耍,它们高兴极了。cat说:“瞧,我钓的鱼多!”菲菲抢着说:“不!是我钓的鱼多!”它俩越争越厉害,cat哥哥说:“这里共有13条金鱼,我钓的是8条花金鱼,你钓了几条黑金鱼?看看吧!”可是金鱼游得太快,菲菲眼都数花了,也没有数出来。它无奈的说:“小朋友们,用你们的知识帮帮我吧!” 教学过程说明 创设生动的童话情境,使数学问题在富有童趣的两只小猫的争论中自然提出,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探索算法 1.独立算法,合作探索。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算式13-8=5(条)。 你是怎么计算出13-8的?能给菲菲讲一讲吗? 每个人的想法可能不同,小组内讨论讨论,比一比,哪一组帮菲菲想的方法最多。 教学过程说明 联系情境问题的尝试计算,使学生体会到计算是源于问题的解决而不是孤立存在的,这也是课程标准中“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新理念的体现。 2.交流汇报算法。 学生汇报的算法可能有: a.10-8=2,3+2=5。 b.8+5=13,13-8=5。 c.13-3=10,10-5=5。 d.13分成10和3,3-8差5个不够减,10-5=5。 …… 教学过程说明 独立探究和合作学习的方式相结合,使算法更丰富,更自由,更灵活,大大

一年级数学:2.2.1 十几减9(教案)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教材 数学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数学教案 / 小学数学 /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2.2.1 十几减9(教案)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数学的内容,让学生可以提升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直觉判断等能力,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一年级数学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教学内容:本册教科书第1~2页例1~例4和“做一做”,练习一的第1、2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学会利用加法和减法的关系计算十几减9的题目,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口算卡片,仿照教科书第1页例1制作的挂图或幻灯片,贴绒板用的红花12朵,白线绳一条。每个学生准备同样颜色的圆片14个,小棒20根,粗白线结成的圈一个(周长约50~60厘米)。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教师依次出示口算卡片,每个学生在自己的本上(或纸上)直接写得数,做完后集体订正。 9+3 9+7 9+4 9+8 9+5 9+9 9+6 9+2

2.教师出示口算卡片,指名叫学生说出括号里应填的数。 9+()=11 9+()=159+()=12 9+()=16 9+()=13 9+()=179+()=14 9+()=18 二、新课 1.教学教科书第1页例1。 教师先出示例l的左图。 提问:谁能说一说这幅图表示什么意思? 引导学生说:这幅图表示把左边的9个苹果和右边的2个苹果合并起来,求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提问:谁会列式计算? 学生回答后,教师在图下面板书:9+2=11。 教师出示例1的右图。 提问:大家看这幅图和左边刚看过的图一样吗?(学生答“一样”。) 教师在右图中用彩色笔画虚线(或用一根准备好的线绳)圈住9个苹果,提问:现在这幅图表示什么意思? 引导学生说:这幅图表示原来有

新课标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连加连减》教案

新课标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连加连减》教 案 设计思想: 长期以来,计算教学忽视了教学本身的人文因素,脱离了学生个体。因此,计算教学总是与单调、枯燥连在一起。新课程的实施,给计算教学注入了新的血液。新课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现实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本教学设计,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构想、设计现实、生动、活泼,充满童趣的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欣赏、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自评互评等多种活动中学习数学、享受数学并得到全面发展。 教材分析: 连加、连减在学生学习了10以内加、减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安排。目的是通过教学,使学生体会这两类式题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计算,从而扩大学生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并为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打下必须的基础。连加、连减虽然不是加法和减法单元的教学重点,但却是加法和减法单元的难点之一。教材先通过例1教学连加,然后呈现例2的摘丝瓜场景教学连减。接着通过一系列的练习,逐步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连加、连减算式的含义,巩固对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的认识。 学情分析:

连加、连减虽然不是加法和减法单元的教学重点,但却是本单元的难点之一。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这一知识的自身特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充分引导学生联系具体情境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理解运算顺序,掌握计算方法。要引导学生通过具体情境多观察、多讨论、多表述,在多样的活动中深入领会并掌握知识。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情景建立连加、连减的数学模型,理解连加、连减的具体含义,会进行10以内连加、连减的计算。 2、培养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获取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意识和能力。 4、使学生在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同时,体会连加、连减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快乐。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 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十几减9》优质课教案

十几减9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活动发现数学问题,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十几减9的多种计算方法,理解其中的算法和算理。用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知道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是多样的。在多种方法中,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初步探究意识,能够独立思考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之间合作交流的意识。教学重难点: 1、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2、掌握“破十法”的计算方法和算理。 教学准备: 课件、图片;学具: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开火车口算:

9+2= 8+6= 7+4= 6+5= 5+9= 4+7= 8+5= 7+5= 8+3= 9+5= 7+8= 5+7= 2、准备题 9+()=11 9+()=14 9+()=15 9+()=17 17=10+() 17=10+()17=10+()17=10+() 二、导入新课 1、出示主题图:谁来说说公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2、套圈游戏中藏着数学信息,找一找,读一读。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谁能解决这个问题? 出示“小丑卖气球”图和导学提示。 (1)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2)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3)你能列算式解决这个问题吗? 指名学生回答,列式,教师板书:15-9= 追问:为什么用减法算? 3、揭示课题,师板书:十几减9 三、探究学习 (一)自主探究,尝试计算 1、出示导学提示(4):15-9=6 这个6是怎么得到的?同学们可以数一数、画一画、想一想或用学具摆一摆,自己计算15-9,看谁的方法多。 2、学生活动,同伴交流。教师观察巡视。

《十几减几》教案

《十几减几》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十几减几”的算理,学会“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正确计算“十几减几”的题目。 2、能根据自己的情况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较熟练地计算“十几减几”的题目。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和探索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掌握“十几减几”的算法。 教学准备:根据例2制作的“小猫观鱼”动画课件;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 同学们,你们都喜欢玩游戏吗?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玩“抢椅子”的游戏,谁愿意参加?选13个同学到前面来做游戏。(先站成一排,让大家看看有几个小朋友参加了?)围成一圈,站好!现在准备好了,听音乐,开始!加油!(拍手) 游戏规则:音乐开始,开始游戏。大家绕着椅子走。音乐结束,每人抢到一个座位。一把椅子只能坐一个同学。 请没有抢到座位的同学站到前面来。 同学们,请你们仔细观察,通过刚才我们抢椅子的游戏,你发现了什么数学问题? 生:有13个同学抢椅子,有8个同学抢到椅子。还有几个没有抢到椅子? 生:有13个同学抢椅子,有5个同学没有抢到椅子。抢到椅子有几个?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识。 1、出示“鱼缸内金鱼游动、鱼缸外两只小猫走动观看金鱼”的画面。首先请学生说明看到了什么,让学生描述这一生动景象,调动学生的兴趣。 2、多媒体发出声音,同时在左边小猫嘴边出现“13条金鱼,花的8条,黑的有几条“的文字。然后,多媒体再次发出声音,同时在右边小猫的嘴边出现“有13条金鱼,黑的5条,花的有几条?”的文字。 3、引导学生讲述两只小猫对话的意思,明确要解决的问题。 4、启发学生根据图意和要解决的问题,想象自己准备用什么方法解决。 5、组织小组讨论,广泛发表自己意见。小组内可能出现如下意见。 (1)两只小猫的对话中,已说出了花金鱼8条,黑金鱼5条。 (2)求黑金鱼的条数,10-8=2,2+3=5,5条黑金鱼。 求花金鱼的条数,10-5=5,5+3=8,8条花金鱼。 (3)我一条一条仔细数的,花金鱼8条,黑金鱼5条。 (4)这样算得快,8+5=13,13-8=5,13-5=8,5条黑金鱼,8条花金鱼。 6、组织全班同学交流,对各种方法进行评议。 在各组讨论的基础上,广泛反映出各种方法。教师要表扬同学想的方法多,能独立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请同学们说出自己在解决问题时喜欢那种方法,并说明理由。 7、教师有导向性的小结。 教师以参与者的语言,表明自己根据大家的发言很受启发,乐意运用“想加算减”的方法,但也要肯定“破十减”等方法的合理性。 三、巩固计算方法。 1、先在书上完成“做一做”第1题,先请同学讲一讲上下两题有什么关系,并举几个例子口头考考其它同学。一方面扩大练习量,另一方面提高兴趣。 2、为变化方式,课把“做一做”第2题做成卡片,以二人“找朋友”的方式,先说加法题

数学教案-连加 连减_教案教学设计

数学教案-连加连减 教学目标: 1、知道连加、连减算式的含义和运算顺序。 2、能比较熟练地口算连加、连减式题。 3、初步感知连加、连减式题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学会表达和交流,培养学生观察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联系实际情境,体会连加连减的意义和理解运算顺序。教学难点: 1、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如何用语言表达数学问题,同时学会倾听、交往与合作。 2、理解连减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课件演示情境图(聪明屋) 师:今天,我们要去数学聪明屋里去玩玩。在聪明屋里有很多聪明题,看看我们班上谁最聪明。看,四位小动物先出来欢迎我们了。看看他们给我们带来了什么题目。(课件) 长颈鹿小狗小乌龟小猫 2+34+09-38-1 5+44+36-29-0 师:你想和谁交朋友,就算算它带给你的题目吧!(请四位学生口答)2、小结

师:今天我们用学到的数学知识为小动物解答了难题,你们可真了不起,希望你们在聪明屋里学到更多的数学知识。 二、探究新知 (一)探究连加 1、说图意。课件演示小鸡图(动态)。请学生仔细观察。 (1)师:小鸡也想和我们交朋友,在图上你看到了什么? (原来有5只小鸡在吃米,先跑来了两只,又跑来了一只。)(2)师:根据你看到的,你可以提什么数学问题?(一共有多少只小鸡?) 学生复述图意,指名说,同桌说,齐说。 2、尝试列式。 师:要知道一共有几只,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做?(加法)为什么?(1)名学生口头列式。5+2+1= (2)读算式。(师:刚才的小朋友读得真不错,你也跟着他读一读吧) (3)比较不同。(请小朋友观察一下,这个算式和我们以前学的有什么不一样?——有三个数,两个加号) (4)小结:像这样把三个数或更多的数加在一起,就叫连加。(板:连加) 3、说算理。 师:这个算式你会算吗?(指名说:先算5+2等于7,再算7+1等于8)

2015新版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十几减9》优质课教学设计

十几减9 【学习目标】 1、让学生经历从实际情况里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准确算出十几减9的减法算式。 2、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实践,在实践中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重视算法多样化,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培养求异精神。 3、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应的实际问题,体会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出示挂图:猴子卖桃(小猴子有13个桃,小兔买走9个) 问:小兔买走9个以后还剩几个? 你是怎样知道还剩4个? 引导学生说出:小猴原来有13个桃,卖了9个后,还剩下4个。 问:你能根据猴子卖桃的情景列出算式来吗? 板书:13-9 二、自主探究,领悟算法。 1、问:怎样才能准确地算出13-9=?请同学们认真想一想,可以借助你手中的学具摆一摆,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想一想。 2、各小组汇报活动结果。每个组先派代表上讲台演示,发表意见解释自己的想法。随后允许同一小组的其他同学对自己组中发言的同学作补充,指导学生有条理的表达。有的学生会从13个小圆片了一个一个地减连续减去9个剩下4个;有的学生从10个一堆里减去9个,再把剩下的1个和3个一堆的合在一起,的出剩下4个;有的学生先减去3个一堆的再从10个一堆了拿走6个剩下4

个;有的学生这样想:因为9加4等于13,所以13减9等于4。 3、教师对学生想出的正确算法给予肯定与表扬。问:在那么多种算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算法?并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种算法。 4、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12-9=? 16-9=? 1、“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看图,理解图意后,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算法准确计算15-9= 17-9= 2、对比练习;以小组合作为单位填写,然后说说上下两题有什么联系?例如:当你看到9+2=11时,你会想到什么?初步让学生认识加、减互逆关系。 3、口算竞赛(完成书本2页第5题);让知道答案的学生马上站起来回答。 4、归类整理;把第5题的算式按规律排列整理如下: 11-9= 14-9= 17-9= 12-9= 15-9= 18-9= 13-9= 16-9= 19-9= 四、全课总结。 板书:

十几减8教案

十几减8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利用加减法关系计算十几减8,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做减法想加法的思考方法. 2.培养学生的初步的迁移、类推能力. 3.结合学生动手摆,动口说,培养学生的动脑筋、想问题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十几减8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十几减8的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用加法算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口算卡片、例1的投影片或图片、学具等.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出示下面口算卡片,学生“开火车”答. 8+5=8+7=8+9=8+4= 8+10=8+6=8+8=8+3= 2.出示口算卡片,学生用手势表示括号里该填的数.

8+()=12 8+()=15 8+()=16 8+()=118+()=14 8+()=13 8+()=17 8+()=18 谈话:刚才计算的两组题都是“8加几”的加法,今天我们要利用“8加几”的知识计算“十几减8”的算式,看谁学得认真,学得好,学得快.同时板书课题:十几减8.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出示例1图片(杯子图). 先出示11个茶杯,然后用虚线圈去8个,引导学生说明图意. 有11个茶杯,拿走8个,还剩几个? (2)启发学生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用减法计算,11减去8 板书:11-8

(3)引导学生想: 8加()得 11,因为8加3得11,所以11减8得3. 即 11-8=3,板书:3. (4)指名读算式11-8=3 2.教学例2. (1)启发学生摆学具,同时口述题意. 有13个圆片,拿走8个,还剩几个? (2)怎样列式?怎样计算? 使学生明确:8加()得13,8加5得13,所以13-8=5.(3)学生填书. (4)读算式13-8=5. (5)学生看书,边说题意边摆学具(例2右图)有15个正方形,拿走8个,还剩几个? (6)怎样列式,怎样计算? 启发学生明确: 8加()得15,8加7得15,所以15-8=7 (7)学生填书. (8)读算式15-8=7.

十几减9优质教案

一年级《十几减9》优质教案 十几减9是20以内退位减法的第一课时,是今后学习多位数计算和其他数学知识最基础的部分。通过创设实际问题的情境,列出减法算式。让学生通过操作活动,理解减法的意义,并直观地理解算理形成算法,掌握计算技能。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9的减法.初步掌握、理解其计算方法. 2.在加强直观教学的同时,注意从具体到抽象,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学会运用加减法的关系计算十几减9. 教学难点 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教师板书(课件出示):小丑有15个气球,卖出9个,还剩多少个?引入课题并板书。 【设计意图:主题图中活动项目很多,数学信息很零碎,教师引导学生有序观察,收集信息和提出与信息相关的问题,初步培养学生有序观察,和找与对应信息提出问题的逻辑分析能力。】

二、经历多种计算方法的过程,探究十几减九的算理 (一)列出算式,自主尝试计算 教师:要求“气球还剩多少个”怎样列式? 学生说列式,教师板书:15-9= (二)利用学具,动手操作 学生活动,同伴交流。教师观察巡视。 (三)组织学生全班汇报 可能会出现(课件预设以下几种方法): 1.数出来的方法。让学生边说边演示:用小棒(圆片)摆出15根,然后一根一根的拿走,拿走9根,还剩6根。 2.想加算减法。我知道“6+9=15,15-9=6。” 3.“平十法连减”。从15(圆片)小棒先去掉5个再去掉4个,还剩6根,根据学生操作过程,教师列出算式,把9分成5和4,15-5-4=6。 4.多减再补。把15个(圆片)小棒先去掉10个还剩5个,多去掉1个,再补上1个。教师列出算式15-10+1=6。 5.“破十法”。把15分成10和5,10去掉9个,剩下1个与1合起来是6个。思考过程课件逐步演示,加深学生对操作过程中分解各步的理解。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学具操作,过程归纳,教师算式演示,逐一将思考过程表征出来,体会算法多样化的同时,让学生初步实现对算理的理解。】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连加连减教学设计 精品教案

连加连减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 1、初步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 算,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2、鼓励在具体、鲜明的情景中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 3、发展初步的探索意识和体验学习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理解并说出连加连减的含义。 三、教学难点: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算式卡片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练习口算 在课件上展示口算题,让学生抢答 (二)创设情境,初步体会 1.教学例1: (一)教学连加: 课件演示主题图: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你从图中得到了什么数学信息? 1、出示喂小鸡的情景,教师分步操作,学生观察: 操作1:5小鸡在吃食,又跑来了2只。 师:看到这里你知道了什么?(一共有7只小鸡)

谁会列式?口头 操作2:又来了1只。 师:这下你又想告诉大家什么?生:又来了1只。。。。。。 师:谁会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刚才的画面? 生:明明喂5只小鸡,跑来了2只,又跑来1只。 师:你表达得很清楚,真好!那么,地上的小鸡由几部分组成?(三部分)地上一共有多少只小鸡? 谁会列式? (生说,教师板演5+2+1=8) 你会读这个算式吗?(5加2再加1等于8。)(带读) 板演:5+2+1= 师:5+2+1与我们以前学习过的加法算式一样吗? 生:不一样,(不一样在哪?)以前学的是有一个加,现在学的是有两个加。 师:像5+2+1这样的加法算式我们叫它做连加。(板书:连加)连加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第一个新知识。这道算式该怎样计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强调:第二步是由哪两个数相加? (学生说,老师板演) 2、小结:像这样把三个数合起来的算式,在计算时,要先把前两个数相加的得数记在心理,再用记在心里的得数加上地三个数,算出结果。 2.教学例2:

十几减9教学反思

十几减9教学反思 篇一:“十几减9”教学反思 龙源期刊网 .cn “十几减9”教学反思 作者:杨文娟 来源:《新课程·小学》2013年第07期 摘要:教师“唯书本主义”,这是很危险的教学细节,它会造成学生想象能力逐步丧失、积极性逐渐消解。应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同一问题,以拓宽解题思路,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关键词:十几减9;想象;创新思维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学期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中,有一节是“十几减9”,教师在课堂中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计算“12-9”,学生汇报算法如下: 学生一:用十个手指算,十个手指不够数,就先到借出 2个,变成10-7=3,十个手指就够数了; 学生二:用十个手指算,被减数个位是2,就从3数起,数到9,然后剩下3个手指,所以12-9等于3; 学生三:10-9=1,1+2=3,所以12-9=3; 学生四:12-10=2,所以12-9=3; 学生五:12-9=12-2-7=3。 学生说出多种“12-9”的算法,引发了我的思考。 1.学生想象的潜能到底有多大?学生在教师的激励引

导下,能想出如此多的方法来计算“12-9”。应该肯定的是,几位学生的思路都具有创新性,尤其是学生二的计算方法比较独特,令人深思。学生一的计算方法尽管比较原始,但他只用十个手指,就解决了我们的祖先手指搭上脚趾才能解决的问题,这可是一个了不起的解决方式。教师谈到根据新课标理念,采取探究性教学,时常能出现意料之外的结果。通过以上课堂实例充分说明学生的想象奇妙,潜能巨大。 2.学生解题思路与教材解题思路是否一致呢?在“12-9”实例中,尽管学生想出了多种有价值的方法,但教师预设的“想加做减法”,学生未能得出。为此,教师再次进行引导,但学生仍想不出,最终教师不得不自己介绍。这说明了“想加做减法”非一年级学生的解题思路,它不太符合其认知规律。学生思考、解决问题有自己的方式,有它的局限性,也有它的独创性。教师要尊重学生的选择,不能把教材上的方法强加于学生。教学中会时常碰到这种情况,学生想到的方法与教科书上的不一样。可我们想当然地认为教科书上的方法科学一点,于是费九牛二虎之力促使学生运用,其后果是导致教师“唯书本主义”,潜移默化给学生,造成学生想象能力的 篇二:十几减9教学反思 十几减9教学反思 本单元的学习是学生在学生已经学习了10以内的加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