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2T246-2012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组和充电器通用技术条件.pdf

合集下载

电动车通用技术标准【整车】

电动车通用技术标准【整车】

Q/BL-J030-2016
电动车通用技术标准【整车】
参考标准
GB 17761-1999 GB 24155-2009
GB 24155-2009 GB 7258-2012
GB 4208-2008 GB 3565-2005
GB/T5169.11-2006 QB/T1715-1993
类别目录
01、基本信息 06、电器要求
24232625gbt177611999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gb241552009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安全要求gbt241582009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通用技术条件gbt177611999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gb35651993gbt35661993gbt127421991qbt12171991qbt12181991qb17141993qb18801993qbt21841995qb21911995自行车安全要求自行车装配要求自行车检测设备和器具技术条件自行车电镀技术条件自行车油漆技术条件自行车命名和型号编制方法自行车车架自行车铝合金件阳极氧化技术条件自行车反射器gb35651993自行车安全要求gbt35661993自行车装配要求gbt127421991自行车检测设备和器具技术条件qbt12171991自行车电镀技术条件qbt12181991自行车油漆技术条件qb17141993自行车命名和型号编制方法qb18801993自行车车架qbt21841995自行车铝合金件阳极氧化技术条件qb21911995自行车反射器qbt17161993qbt17231993qb21911995自行车链条自行车车铃自行车反射器qbt17161993自行车链条qbt17231993自行车车铃qb21911995自行车反射器gb241552009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安全要求gb42081993gbt535911996gbt195962004gbt241582009外壳防护等级ip码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术语电动车术语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通用技术条件gb42081993外壳防护等级ip码gbt535911996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术语gbt195962004电动车术语gbt241582009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通用技术条件gbt241582009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通用技术条件

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电池规格尺寸行业标准公布

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电池规格尺寸行业标准公布


中国标准导报
CHI NA S TA NDAR DS REV I EW
标准制修订信息
国际环保纺织品认证 2 0 : 1 3 版标准发布
本 刊讯 近 日, 国 际环 保 纺织 协会 发 布 了最 新
光纤到户建设 强制性国家标准 发布实施
本 刊讯 为 贯 彻落 实 国务 院关 于 “ 加 快 宽带 中
和住 宅建 筑 内光 纤 到 户 通 信 设 施 工 程 施 工 及 验 收
规范 》 2项 国家标 准 已于 近 日发 布 , 并定于 2 0 1 3年 4 月 1日起 实 施 ( 住 房和城 乡建 设部 第 1 5 6 5号 、 第 1 5 6 下 强制 性要 求 :
现 提醒 相关 出 口企 业 , 根 据 相 关 情 况调 整 自身 的技术 设备 , 以避 免 损失 。
( 1 )在公 用 电信 网 已实 现光 纤传 输 的 县级 及 以
上城 区 , 新 建住 宅 区 和住 宅 建 筑 的通 信 设 施 应 采用 光 纤 到户 方式 建设 ;
电动 自行 车 用 锂 离 子 电池 规 格 尺 寸
OE KO — TE X S t a n d a r d 1 0 0 ( 生态 纺织 品标 准 1 0 0 ) 规 定, 在 产 品认 证 中对 壬 基 酚 、 辛 基 酚 和 烷 基 酚 聚氧 乙烯 醚类 化 合 物 含 量进 行 监 管 。 自 2 0 1 3年 4月 1
日起 , 将 对 该项进 行 强制规 定 。
要意 义。
和 国工业 和信 息化 部 以 2 0 1 2年第 7 0号 公告批 准公 布, 将从 2 0 1 3年 6月 1日起 正 式实施 。该标 准从外 形尺 寸 、 标 称 电压 、 安装 方 式 、 充 放 电接 口等 几个 方

电动汽车用锂离子蓄电池标准

电动汽车用锂离子蓄电池标准

电动汽车用锂离子蓄电池标准
电动汽车所使用的锂离子蓄电池需要符合一系列的标准,以确
保其安全性、性能和可持续性。

首先,锂离子蓄电池需要符合国际
电工委员会(IEC)的相关标准,如IEC 62660和IEC 62133,这些
标准规定了电池的安全性能、充放电特性、环境适应性等方面的要求。

另外,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规和标准,电动汽车所使用的
锂离子蓄电池也需要符合相应的国家或地区标准,例如在欧洲需要
符合CE标准,美国需要符合UL标准等。

除了安全性能外,锂离子蓄电池的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充电
速度等性能指标也需要符合行业标准。

例如,能量密度需要足够高
以满足电动汽车对续航里程的需求,循环寿命需要足够长以保证电
池的使用寿命,充电速度需要足够快以提高用户的充电便利性。

此外,关于锂离子蓄电池的回收和再利用,也有一系列的标准
和规定,以确保电池的可持续性和环保性。

这些标准涉及到电池的
材料回收利用率、回收流程和再利用技术等方面。

总的来说,电动汽车所使用的锂离子蓄电池需要符合国际、国
家和地区的一系列标准和规定,以确保其安全性、性能和可持续性。

制定和遵守这些标准对于推动电动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电动汽车用蓄电池手册2012-5-7(天能)

电动汽车用蓄电池手册2012-5-7(天能)


总高 重量 电流 容量 电流 容量 电流 容量 (kg)
(V)
(A) (Ah) (A) (Ah) (A) (Ah)
化学电源就是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蓄电池就是把化学
6 150 260 180 247 252 30 50 150 70 140 130 130 能和电能进行相互直接转化的装置。蓄电池也叫二次电池,可以多次
就会导致蓄电池的失水率加大,对于免维护电池,严重的析气会损害蓄电池,造成蓄电
池的早期失效;①大量的气体的产生对极板活性物质的冲刷作用,使活性物质容易松软
脱落。② 在较高的极化电压下,正极板的板栅会产生严重的腐蚀,并使板栅变形,脆裂,
失去骨架和导电的作用,是电池的寿命缩短。
⑵ 长期的充电不足,未反应的活性物质会产生不可逆的粗大 PbSO4 晶粒(即不可逆
-4-
浙江天能电池(江苏)有限公司
浙江天能电池(江苏)有限公司
示灯是否正常在工作。 ⑶ 充电机连接电源端的接口接上 220V 交流电源。 ⑷ 充满电需拔掉充电机时,检查充电机充电指示灯是否显示在充满电状态。显示正
常可以拔掉充电机,若显示不正常需查明原因。
3.2 蓄电池的充电工艺
浮充电电压随温度变化表(以单只 12V 为例)
I3—3h 率放电电流,数值等于 C3/3(A)。
⑺ 更好的一致性:新一代的专利配方,最新的特制加工工艺,保证多格电池串联使
用的稳定一致性。
⑻ 绿色环保:有可靠的全密封结构的设计,采用独特的胶体电解质,无漏液及酸雾
弥漫,任意方向放置使用均安全可靠。
2 电动汽车用蓄电池采用的标准
GB/T18332.1-2009 电动道路车辆用铅酸蓄电池
2 蓄电池的充电

中国电池标准(GB battery standards)

中国电池标准(GB battery standards)

GB/T 2900.11-1988 GB/T 2900.62-2003 GB/T 3610-1997 GB/T 3929-1983
蓄电池名词 术语 电工术语原 电池 电池锌饼 标准电池
起动用铅酸 GB/T 5008.1-2005 蓄电池技术 条件 起动用铅酸 GB/T 5008.2-2005 蓄电池产品 品种和规格 起动用铅酸 蓄电池端子 GB/T 5008.3-2005 的尺寸和标 记 GB/T 6492-1986 航天用标准 太阳电池
GB 8897.2-2005
Primary batteries 原电池第 2 部 Part 2:Physical and 分:外形尺寸 technological 和技术要求 specifications Primary 原电池第 4 部 batteries--Part 分:锂电池的 4:Safety of lithium 安全要求 batteries Primary 原电池第 5 部 batteries―Part 5: 分:水溶液电 Safety of batteries 解质电池的 with aqueous 安全要求 electrolyte 锂电池最大 外形尺寸和 容量系列 光谱标准太 阳电池 非晶硅太阳 电池电性能 测试的一般 规定 Maximum outside size and capacity series for lithium battery Spectrum standard solar cell General rules for measurements of 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morphous silicon solar cells General specification for alkaline nickel-iron rechar geable batteries Lead-acid batteries used for passenger trains Stationary acidapray-proof

DB12 390-2008 轻型电动三轮自行车安全通用技术条件

DB12 390-2008 轻型电动三轮自行车安全通用技术条件

ICS 43.150Y14DB12轻 型 电 动 三 轮 自 行 车安全通用技术条件Light electric tricycle for delivery use ―General technicalrequirements天津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12/390-2008前言本标准的第4章、第5章的5.1.1、5.1.3、5.1.4、5.2.1、5.2.2、5.2.3、5.2.4、5.2.5、5.2.6、5.2.7、5.2.8.2、5.2.9、5.2.10、5.2.11、5.2.12.1、5.2.12.3、5.2.12.4、5.2.12.5、5.5为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天津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天津市产品质量监督检测技术研究院、国家自行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天津大安电动车有限公司、天津市飞鸽电动三轮车制造有限公司、天津市中天机电产品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关新、马国富、张云龙、赵贵森、魏强、刘春风轻型电动三轮自行车安全通用技术条件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轻型电动三轮自行车的定义、基本参数、要求、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载重量不超过150k g,其作用主要用于代步或家用载物的轻型电动三轮自行车。

本标准不适用于残疾人轻型电动三轮自行车。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要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 B3565-2005自行车安全要求G B/T3566-1993自行车 装配要求Q B/T1716-1993自行车 链条Q B1881-1993自行车 前叉Q B2191-1995自行车 反射器3定义3.1轻型电动三轮自行车 Light electric tricycle以蓄电池为辅助能源,具有一个方向轮和两个驱动轮,能实现人力骑行和电动骑行的特种三轮车,其作用主要用于代步或家用载物,载重量不超过150k g。

锂电池移动充电车技术参数

锂电池移动充电车技术参数

锂电池移动充电车技术参数1基本信息移动式充电电源的主要用途应是给没有市电配电或配电功率不够而无法安装充电桩的远机位的电动车辆提供移动式充电,也可以给飞行区内电动车辆进行应急充电,类似于一个移动式的大功率“充电宝”。

2产品标准2.1GB/T18384.1《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第1部分:车载储能装置》2.2GB/T18384.2《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第2部分:功能安全和故障防护》2.3GB/T18384.3《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第3部分:人员触电防护》2.4GB/T18487.1《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系统第1部分:通用要求》2.5GB/T27930《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与电池管理系统之间的通信协议》2.6GB/T20234.1《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第1部分:通用要求》2.7GB/T20234.3-《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第3部分:直流充电接口》2.8GB/T32960.3《电动汽车远程服务与管理系统技术规范第3部分:通讯协议及数据格式》3.9AC-137-CA-2015-20R1《电动式航空器地面服务设备通用技术要求》4.10NB/T33001《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技术条件》5.11NB/T33008.1《电动汽车充电设备检验试验规范第1部分:非车载充电机》6.12C-CCF/XFJJ-O1《电动客车动力锂离子电池箱火灾防控装置通用技术要求》3工作条件产品应适用环境条件:7.1海拔高度不超过4500m;3.2环境温度:-35 ℃〜+55 ℃;3.3空气相对湿度:5%RH~100%RH4主要技术参数4.1充电输入直流输入最大电流三250A直流输入电压范围420-657V4.2电池参数蓄电池类型:磷酸铁锂品牌: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比亚迪、赣锋锂业之一国内知名品牌额定电量三157kWh4.3充电机参数额定功率三60kW输出电压:200VDC-750VDC输出电流:0—103.8A充电枪规格:国标125A充电枪数量三18.6牵引、转向及制动前轮上应配有牵引杆、转向机构和驻车制动机构,整车应适合机场的行李拖车进行牵引,牵引速度不超过25km∕h.5基本组成单元及特点移动式充电电源应由动力电池系统、充电机、拖车底盘、罩壳、火灾防控装置等组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行业标准——电动汽车用锂离子蓄电池.

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行业标准——电动汽车用锂离子蓄电池.

前言本标准附录A和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高技术绿色材料发展中心、北方汽车质量监督检验鉴定试验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锋、汪继强、王子冬、肖成伟、毛立彩、赵淑红、李丽、陈人杰等。

电动汽车用锂离子蓄电池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电动汽车用铿离子蓄电池(以下简称蓄电池)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电动汽车用标称电压单体3.6 V 和模块n×3.6V(n为蓄电池数量)的铿离子蓄电池。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2900.11 电工术语原电池和蓄电池【egvI EC60050(482):2003】3、术语、定义和符号3.1 术语和定义GB/T2900.11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1能量型蓄电池high energy density battery以高能量密度为特点,主要用于高能量输出的蓄电池。

3.1.2功率型蓄电池high power density battery以高功率密度为特点,主要用于瞬间高功率输出、输人的蓄电池。

3.1.3容量恢复能力charge recovery蓄电池在一定温度下,储存一定时间后再行充电,其后放电容量与额定容量之比。

3.1.4充电终止电流end-of-charge current在指定恒压充电时,蓄电池终止充电时的电流。

3.1.5爆炸explosion蓄电池外壳破裂,内部有固体物质从蓄电池中冲出,并发出声音。

3.1.6起火fire蓄电池壳体中冒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 - 11- 15 发布
2013 -02 -15 实施
天津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 12/T 246—2012
目次
前言 ...............................................................................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及命名 ........................................................................ 1
II
DB 12/T 246—2012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DB12/T 246-2005《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电池技术条件》。 与DB12/T 246-2005相比,本标准主要的更改有以下几个方面: a) 定义方面增加了实际容量(本标准的 3.1.5)、荷电保持能力(本标准的 3.1.13)、充电器术 语、定义和符号(本标准的 3.2)、充电器的型号命名(本标准的 3.4)的定义; b) 对电池组型号命名(本标准的 3.3)、外形尺寸及充放电接口(本标准的 4.1.2;DB12/T 246-2005 的 4.1.2)、常温容量(本标准的 4.1.4.1 和 5.5.4.1;DB12/T 246-2005 的 4.2.3.1 和 5.5.2.3.1)、 低温容量(本标准的 4.1.4.2 和 5.5.4.2;DB12/T 246-2005 的 4.2.3.2 和 5.5.2.3.2)、高温容量(本 标准的 4.1.4.3 和 5.5.4.4;DB12/T 246-2005 的 4.2.3.3 和 5.5.2.3.3)、It 放电容量(本标准的 4.1.4.4 和 5.5.4.4;DB12/T 246-2005 的 4.2.3.4 和 5.5.2.3.4)、荷电保持能力(本标准的 4.1.5 和 5.5.5; DB12/T 246-2005 的 4.3 和 5.5.3)、循环寿命(本标准的 4.1.6 和 5.5.6;DB12/T 246-2005 的 4.4 和 5.5.4)、振动(本标准的 4.1.7 和 5.5.7;DB12/T 246-2005 的 4.5 和 5.5.5)、短路(本标准的 4.1.9.1 和 5.5.9.1;DB12/T 246-2005 的 4.6.1 和 5.5.6.1)、过充(本标准的 4.1.9.2 和 5.5.9.2; DB12/T 246-2005 的 4.6.2 和 5.5.6.2)、过放(本标准的 4.1.9.3 和 5.5.9.3;DB12/T 246-2005 的 4.6.3 和 5.5.6.3)等检验项目进行了修改。 c) 取消了单体电池安全性试验(DB12/T 246-2005 的 4.7 和 5.5.7) d) 增加了淋雨实验(本标准的 4.1.8 和 5.5.8)、恒定湿热(本标准的 4.1.9.4 和 5.5.9.4)、高 低温冲击(本标准的 4.1.9.5 和 5.5.9.5)、自由跌落(本标准的 4.1.9.6 和 5.5.9.6)、充电器的要 求(本标准的 4.2)、充电器的试验(本标准的 5.6)等检验项目。 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天津市自行车电动车行业协会和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共同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天津市自行车电动车行业协会、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天津力神电 池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市捷威动力工业有限公司、天津爱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市美丽行锂电车科 技有限公司、比克国际(天津)有限公司。 本标准协作起草单位:天津市产品质量监督检测技术研究院、国家自行车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中国 电子科技集团第十八研究所、天津新日机电有限公司、天津富士达电动车有限公司、天津奔特自行车有 限公司、天津市爱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天津市三枪电动车有限公司、天津市固德工贸有限公司、天津 朗日中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邢纪骅、刘彦龙、苏金然、王驰伟、许东云、张亚军、马忠龙。 本标准协作起草人:杨萍、张瑞华、孙云东、张琳、李文成、李歆纾、姜同干、马洪斌、丁亚峰、 李洪瑞、李琦、钟振荣、朱效强、杨洪军、马建斌。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DB12/T 246-2005。
4.1.1 外观 ...................................................................... 5 4.1.2 外形尺寸及充放电接口 ...................................................... 5 4.1.3 重量 ...................................................................... 5 4.1.4 电池组电性能 .............................................................. 5 4.1.5 荷电保持能力 .............................................................. 6 4.1.6 循环寿命 .................................................................. 6 4.1.7 振动 ...................................................................... 6 4.1.8 淋雨实验 .................................................................. 6 4.1.9 电池组安全性 .............................................................. 6 4.2 充电器的要求 .................................................................. 7 4.2.1 对触及带电部件的防护 ...................................................... 7 4.2.2 输入功率、电流、直流输出电流、充电关断电流和输出电压 ...................... 7 4.2.3 发热 ...................................................................... 7 4.2.4 工作温度下的泄漏电流和电气强度 ............................................ 7 4.2.5 过载保护 .................................................................. 7 4.2.6 机械强度 .................................................................. 7 4.2.7 布线 ...................................................................... 7 4.2.8 输入、输出线及插头 ........................................................ 7 4.2.9 安全标志 .................................................................. 8 4.2.10 说明书 ................................................................... 8 5 试验方法 .......................................................................... 8 5.1 测试条件 ...................................................................... 8 5.2 测量仪表与设备要求 ............................................................ 8 5.3 电池组检验前的预处理 .......................................................... 8 5.4 充电 .......................................................................... 8
3.1 电池组术语、定义和符号 ........................................................ 1 3.2 充电器术语、定义和符号 ........................................................ 3 3.3 电池组型号命名 ................................................................ 3 3.4 充电器型号命名 ................................................................ 4 4 要求 .............................................................................. 5 4.1 电池组的要求 ..................................................................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