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00E系列电导率传感器

3700E系列电导率传感器
3700E系列电导率传感器

?哈希(中国)公司,2003 ?4?

仪器技术指标

浸润材料聚丙烯、PVDF、PEEK?或PFA Teflon?

温度范围14~392℉(-10~200℃),仅受到传感器体材料和安装硬件的

限制。

最大流速每秒10英尺(3 m)

测量范围从0~200 μS/cm到0~2,000,000 μS/cm

温度补偿器Pt 1000 RTD

传感器电缆(随附)

聚丙烯和PVDF传感器5线(加2根隔离的屏蔽线)电缆,带有XLPE(交联

聚乙烯)护套,耐150℃(302℉),20英尺(6 m)长。PEEK?和PFA Teflon?传感器5线(加2根隔离的屏蔽线)电缆,带有聚四氟乙烯护

套,耐200℃(392℉),20英尺(6 m)长。

压力/温度限制

仅对传感器(无硬件)聚丙烯材料:212℉下为100 psi(100℃下为6.9 bar)

PVDF: 248℉下为100 psi(120℃下为6.9 bar)

PEEK?: 392℉下为200 psi(200℃下为13.8 bar)

PFA Teflon?:392℉下为200 psi(200℃下为13.8 bar)传感器带硬件(浸入式和连接式*):各种GLI传感器与安装硬件的组合如下图所示

?哈希(中国)公司,2003 ?5?

注:*上面GLI 传感器和安装硬件组合的额定值都是基于水的情况的,其它的应用场合可能需要采用校正因子。 ?卫生式安装硬件的额定值是对MH018S8S 硬件的,使用9H1132型坚

固型卫生型夹子。其它的硬件和夹子的组合可能会降低上面列出的额定指标。

传感器带硬件(仅对插入式硬件):

如下表所示

MH118M9NZ MH138M9NZ 浸润材料

316不锈钢、聚四氟乙烯阀座和氟橡胶O 形圈 CPVC 、黄铜、聚四氟乙烯阀座和氟橡胶O 形圈 温度范围** 23~203℉(-5~95℃),有或无支撑

如果是竖直安装无支撑时为23~176℉(-5~80℃),有支架支撑时为23~203℉(-5~95℃) 最大压力** 203℉下为80 psig (95℃下为5.5 bar ) 194℉下为50 psig (90℃下为3.5

bar )

** 这些传感器/硬件温度和压力额定值是由硬件材料、最大压力以及组件是否存在支撑等因素所决定的。

注:PEEK 是ICI Americas, Inc.的注册商标;Teflon 是Dupont Co.的注册商标

产品订货信息

请每项各选择一个选项。

电导率传感器发展概况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电导率传感器发展概况 作者:周明军, 尤佳, 秦浩, 傅巍, 刘其中, 徐振忠, ZHOU Ming-jun, YOU Jia, QIN Hao, FU Wei, LIU Qi-zhong, XU Zhen-zhong 作者单位:周明军,尤佳,秦浩,傅巍,徐振忠,ZHOU Ming-jun,YOU Jia,QIN Hao,FU Wei,XU Zhen- zhong(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九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刘其中,LIU Qi- zhong(第二炮兵驻哈军代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36) 刊名: 传感器与微系统 英文刊名:TRANSDUCER AND MICROSYSTEM TECHNOLOGIES 年,卷(期):2010,29(4) 参考文献(28条) 1.邱善乐一种新型感应式电导率传感器的设计 2005(48) 2.张兆英海水电导率、温度和深度测量技术探讨 2003(4) 3.万明球半导体行业中超纯水的质控 2004(112) 4.傅卫卫.应伯根工业水处理过程中电导率测量方法的研究 1999(2) 5.徐海滨双向电流法测量溶液电导 1995(5) 6.陈怡.李平电磁式电导浓度仪 1997(1) 7.甄宝贵一种特殊类型的工业电导仪 1998(4) 8.兰敬辉溶液电导率测量方法的研究 2002 9.郑鹏电导率仪检定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2006(6) 10.马艺馨电阻层析成象技术及其在气/液两相泡状流检测中的应用 1999 11.Dickin F J.Wang M Eletrical resistance tomography for process applications 1996(3) 12.Hua P.Woo E J.Webster J G Using compound eletrodes in electrical impedance tomography 1993(1) 13.Kotre C J A sensitivity coefficient method for the reconstruction of electrical impedance tomograms 1989(3) 14.李建国开放式四电极电导率传感器的研制与实验 2005(3) 15.方初良电导式分析仪表 1984 16.李建国高性能七电极电导率传感器技术研究 2009(2) 17.Kotre C J A sensitivity coefficient method for the reconstruction of electrical impedance tomograms 1989(3) 18.刘铁军工程电导测试技术及应用研究 2006 19.Shadpour H.Hupert M L.Patterson D Muhichannel microchip electrophoresis device fabricated in polycarbonate with an integrated contact conductivity sensor array 2007(3) 20.Jordana J.Gasulla M.Pallàs-Areny R Electrical reisitance tomography to detect leaks from buried pipes 2001(8) 21.Sansen W.Geeraerts B.Petegen WV Electrical impedance tomography systems based on voltage drive 1992(Supp13) 22.Kim Y.Woo H W A prototype system and reconstruction algorithms for electrical impedance technique in medical body image 1987(Supp8) 23.Brown B H.Seagar A D The Sheffield data collection system 1987(Supp8) 24.魏颖电阻层析成象技术(ERT)及其在两相流测量中的应用研究 2001

电感式传感器的功能及应用.

便携式压力传感器用于煤矿压力传感器的定期检测检验和校准。下面就让艾驰商城小编对电感式传感器的功能及应用来一一为大家做介绍吧。 1、压力范围-100Kpa-6Mpa,适合各种类型的煤矿用压力传感器。采用手动容积式调节压力,气密性好,压力精度0.1%FS。 2 、压力传感器压力源采用精密研磨器件构成,符合IP54密封标准,压力/真空开关式选择,切换简单方便,容积式微调节器,极易实现检定点压力。 3、传感器显示值和对应输出信号值(频率或电流)同步检测。可以同时显示5路压力,显示控制方式为笔记本计算机,直观清晰。可以出具检定报告,具有打印机接口。 4、对不同输出信号(频率或电流)可方便选择、转换。 5、可在传感器不另外接负载电阻和外串接负载电阻500Ω时检测传感器各项参数。 6、传感器供电直流稳定电源具有稳压、稳流功能,其输出电压可在0~30V 范围内任意调节、输出电流的上限值可在0~2A范围内任意设置。 7 、一体化结构,外型美观、坚固耐用、操作简单、方便。 艾驰商城是国内最专业的MRO工业品网购平台,正品现货、优势价格、迅捷配送,是一站式采购的工业品商城!具有10年工业用品电子商务领域研究,以强大的信息通道建设的优势,以及依托线下贸易交易市场在工业用品行业上游供应链的整合能力,为广大的用户提供了传感器、图尔克传感器、变频器、断路器、继电器、PLC、工控机、仪器仪表、气缸、五金工具、伺服电机、劳保用品等一系列自动化的工控产品。 如需进一步了解图尔克、奥托尼克斯、科瑞、山武、倍加福、邦纳、亚德客、施克等各类传感器的选型,报价,采购,参数,图片,批发信息,请关注艾驰商城https://www.360docs.net/doc/c215149713.html,/

电导率、摩尔电导率与浓度的关系

11.2.3 电导率、摩尔电导率与浓度的关系 日期:2007-2-26 20:08:22 来源:来自网络查看:[大中小] 作者:不详热度: 2313 三、电导率、摩尔电导率与浓度的关系 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及摩尔电导率均随溶液的浓度变化而变化,但强、弱电解质的变化规律却不尽相同。几种不同的强弱电解质其电导率χ与摩尔电导率Λ m 随浓度的变化关系示于图11-4和11-5。 图11-4 一些电解质电导率随浓度的变化图11-5 在298K时一些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摩尔电导率与浓度的关系 从图11—4可以看出,对强电解质来说,在浓度不是很大时,χ随浓度增大而明显增大。这是因为单位体积溶液中导电粒子数 增多的原故。当浓度超过某值之后,由于正、负离子间相互作用力增大,而由此造成的导电能力减小大于导电粒子增多而引起的导电能力增大,故净结果是χ随浓度增大而下降。所以在电导率与浓度的关系曲线上可能会出现最高点。弱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随浓度的变化不显著,这是因为浓度增加电离度随之减少,所以溶液中离子数目变化不大。 与电导率不同,无论是强电解质或弱电解质,溶液的摩尔电导率Λ m 均随浓度的增加而减小(见图11-5)。但二者的变化规律不同。 对强电解质来说,在水溶液中可视为百分之百电离,因此,能导电的离子数已经给定。当浓度降低时,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随之减弱,正、负离子的运动速度因此增加,故Λ m 增大。当浓度降低到一定程度、离子之间作用力已降到极限,此时摩尔电 导率趋于一极限值——无限稀释时的摩尔电导率Λ m ∞。在浓度较低的范围内,Λ m ,Λ m ∞与浓度C之间存在着下列经验关系式: (11-7)

一般规格书电导率传感器

General 电导率 EXA SC Specifications 探头/传感器 ■ 概要 YOKOGAWA 提供监测或控制液体和溶液中电导率值的优良的在线分析仪器。 现在,YOKOGAWA 提供四线制电导率控制器(SC402G ),两线制电导率变送器(SC200、SC202)和盘装式的电导率控制器(SC150)。 当使用控制器或变送器时,为了能精确地测量液体电导率值,YOKOGAWA 也将提供各种传感器。 YOKOGAWA 的控制器/变送器与其传感器相结合可满足苛刻的要求。YOKOGAWA 的仪器除可以进行标准电厂和化工应用方面传统的水质测量以外,还满足不断增长的半导体和医药等行业的超纯水需求。

■ 电导率传感器类型 ■ 传感器测量范围 注意: 在高电导率的液体或被污染的液体中使用,传感器有可能被极化。 极化可能降低被测量液的电导率值。 ﹡四电极系统 ■ 技术参数 1、 SC4A :带针形接头的电缆(可用于SC150、 SC402G 和SC202) 测量对象:测量溶液的电导率值 测量原理:两电极系统 电极常数:0.02cm -1 、0. 1 cm -1 测量范围: 0.03-200μS/cm (电极常数:0.02cm -1 ) 0.2μS/cm -10mS/cm (电极常数:0. 1 cm -1 ) 温度范围:

电极,0-100℃ 流通池,见图1 电极消毒: 在135℃(275℉)下蒸汽持续消毒30分钟。 压力范围: 电极,0-1MPa 流通池,见图1 图1 流通池(选项:/PS、/PF、/SA1、/SA2、/SB1、/SB2、/SC1)温度和压力的容许值范围 样液条件: 虽然在测量时没有限制流速,要获得正确的 测量值,气泡不能混合在样液中。 温度电极:Pt1000 材料: 壳体和电极: SUS316L(用于所有支架型)或钛(仅适用于接头安装类型-AD),氟橡胶 O形圈。 绝缘材料:PEEK 安装接头: 聚偏二氟乙烯(仅用于/PF)或SUS316L (用于其它) 重量: 电极: ·接头安装型{SC4A-S-AD- 09-002-05}约 450g; ·接头安装型(SC4A-S-AD-15-002-05)约 520g; ·焊接头型(SC4A-S-SA-NN- 002-0.5)约 670g; ·1-1.5"焊接夹型(SC4A-S-SB- NN-002-05) 约550g; · 2"焊接夹型(SC4A-S-SC-NN-002-05) 约670g。 (注)SC4A的电极中有不同的重量,要了解每种类型电极更准确的重量请按下列参数计 算。电缆重75g/m ,0.02cm-1电极常数的 SC4A比0. 1 cm-1电极常数的SC4A重15g。 SUS314L电极比钛电极重40g。 接头: 3/4"不锈钢接头(/PS)约110g; 3/4"PVDF接头(/PF)约35g; 直焊接头(/SA1)约300g; 150弯焊接头(/SA2)约320g; 1"焊接夹(/SB1)约330g; 1.5"焊接夹(/SB2)约305g; 2"焊接夹(/SC1)约350g。 2、SC8SG:带针形接头的电缆(可用于SC150、 SC402G和SC202) 测量对象:测量液体中电导率值 测量原理:电极方法 电极常数:0.01cm-1或10 cm-1(两电极系统) 10 cm-1(四电极系统) 测量范围: 0.05-100μS/cm(电极常数:0.01cm-1) 0.1 -1000mS/cm(电极常数:10 cm-1) 温度范围: 电极,0-100℃(对电极常数为0.01cm-1电导 池,最高温度可达130℃,带聚偏二乙烯流 通池除外)。 压力范围: 最大1000KPa.( 带聚偏二乙烯流通池的电 导池,最大压力为500 KPa) 样液流速: 虽然在应用中没有特别限制流速,建议流过 电导池的流速低于20l/min。 (注)测量时液体流速的大小没有限制。但是当用流通式电导池时,若被测液内含有粘稠 物,当流速很高时电极或液体室的内壁就可 能被剧烈磨损。为了获得准确的测量值,样 液中不能有气泡。 温度补偿用电阻(RTD): Pt1000(在电极内部) 结构: 防水包装(符合日本国内的产品标准JIS C0920 重量: 旋入式—约1.3kg(电缆除外); 流通式—(SCS14池体),约3.1kg(电缆除 外); 流通式—(SCS14池体,镶边)约4.5kg (电

传感器的发展 2

传感器是一种能将物理量、化学量、生物量等转换成电信号的器件,是一种物理装置或生物器官,能够探测、感受外界的信号、物理条件(如光、热、湿度)或化学组成(如烟雾),并将探知的信息传递给其他装置或器官。输出信号有不同形式,如电压、电流、频率、脉冲等,能满足信息传输、处理、记录、显示、控制要求,是自动检测系统和自动控制系统中不可缺少的元件。 国家标准GB7665-87对传感器下的定义是:“能够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这里所说的“可用输出信号”是指便于加工处理、便于传输利用的信号。现在电信号是最易于处理和便于传输的信号。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检测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它是实现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的首要环节 假如把计算机比作大脑,那么传感器则相当于五官,传感器能正确感受被丈量并转换成相应输出量,对系统的质量起决定性作用。自动化程度越高,系统对传感器要求越高。在今天的信息时代里,信息产业包括信息采集、传输、处理三部分,即传感技术、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现代的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由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飞速发展,而已经充分发达后,不仅对传感器的精度、可靠性、响应速度、获取的信息量要求越来越高,还要求其本钱低廉且使用方便。显然传统传感器因功能、特性、体积、本钱等已难以满足而逐渐被淘汰。世界很多发达国家都在加快对传感器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并且都已取得极大的突破。 一、发展史 传感技术是一项当今世界令人瞩目的迅猛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之一,也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他与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构成信息产业的三大支柱之一。传感器开始受到普遍重视,从80年代起,逐步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传感器热”。美国国防部曾把传感器技术视为22项关键技术之一,日本把传感器技术与计算机、通信、激光半导体、超导并列为6大核心技术,日本工商界人士声称“支配了传感器技术就能够支配新时代”。德国视军用传感器为优先发展技术,英法等国对传感器的开发投资逐年升级,原苏联军事航天计划中的第五条列有传感器技术。正是由于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的投入开发,传感器发展十分迅速,在近几十年来其产量及市场需求年增长率均在10%以上。目前世界上从事传感器研制生产单位已增至5000余家。美国、欧洲、俄罗斯各自从事传感器研究和生产厂家1000余家,日本有800余家。 传感器.不像计算机这么大型复杂的东西.那样的话人们会就清楚的记录它的历史了温度传感器是最早开发,应用最广的一类传感器。根据美国仪器学会的调查,1990年,温度传感器的市场份额大大超过了其他的传感器。从17世纪初伽利略发明温度计开始,人们开始利用温度进行测量。真正把温度变成电信号的传感器是1821年由德国物理学家赛贝发明的,这就是后来的热电偶传感器。五十年以后,另一位德国人西门子发明了铂电阻温度计。在半导体技术的支持下,本世纪相继开发了半导体热电偶传感器、PN结温度传感器和集成温度传感器。与之相应,根据波与物质的相互作用规律,相继开发了声学温度传感器、红外传感

电感式传感器.

第四章 电感式传感器 第二讲 差动变压器传感器 教学目的要求:1) 掌握互感式传感器的结构种类,了解其工作原理、输出特性,掌握其灵 敏度与初始平衡位置的气隙大小的关系。 2) 一般了解差动变压器配用的差动相敏检波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特性,差动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 教学重点:差动变压器传感器的测量电路及简单应用 教学难点:差动变压器传感器的的应用 教学学时:2学时 教学内容: 一.工作原理 把被测量变化转换为线圈互感量变化的传感器称为互感式传感器。当这种传感器是根据变压器的原理,且次级绕组(输出)都用差动连接, 故称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 二.基本特性 111 1 L j r U I ω+= 112I M j E a ω-= 122I M j E b ω-= b

1 1121222)(L j r U M M j E E U b a ωω+-- =-= 有效值 21 21211212])([)(L r U M M U ωω+-= 1) 活动衔铁处于中间位置时 M 1=M 2=M 故 02=U 2) 活动衔铁向上移动时 M 1=M+ΔM M 2=M-ΔM 故21 212112])(/[2L r U M U ωω+?= ,与a E 2 同极性。 3) 活动衔铁向下移动时 M 1=M-ΔM M 2=M+ΔM 故 21212112])(/[2L r U M U ωω+?-= , b E 2 4)输出特点:输出(交流电压)幅值与衔铁偏移量成正比;衔铁过平衡点时,相位改变180度。 5)零点残余电压 由于差动变压器的两次侧绕组不对称(等效阻抗不一样),衔铁处于中间位置时输出不为零。 三.测量电路 1.相敏检波电路 放大,相敏检波,转化为直流输出 a)被测位移变化 b)变压器激励电压 c)差动变压器输出电压波形 d)相敏检波控制(解调)电压 e)检波(低通滤波后)输出

传感器技术的发展

传感器技术的发展 摘要:本文从传感器的发展历史、应用现状、以及发展趋势等三方面介绍了传感器的发展。主要介绍了目前应用广泛的汽车行业中的传感器的应用、电子鼻和电子舌等传感器在味觉、嗅觉、触觉等的应用,以及生物领域中传感器的应用。 关键词:传感器功能电子系统生物传感器微生物电子产品 The development of sensor technology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ensor from the sensor development history, application status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three aspects, etc..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ensor is widely used in the automobile industry, the application of electronic tongue and nose, taste, olfactory, tactile sensors in the sensor, and the application in the field of biology. Keywords: sensor functions in electronic systems for the microbial biosensor electronic products 传感器是一种能将物理量、化学量、生物量等转换成电信号的器件,是一种物理装置或生物器官,能够探测、感受外界的信号、物理条件(如光、热、湿度)或化学组成(如烟雾),并将探知的信息传递给其他装置或器官。输出信号有不同形式,如电压、电流、频率、脉冲等,能满足信息传输、处理、记录、显示、控制要求,是自动检测系统和自动控制系统 中不可缺少的元件。 一、传感技术的发展史 传感技术是一项当今世界令人瞩目的迅猛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之一,也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他与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构成信息产业的三大支柱之一。传感器开始受到普遍重视,从80年代起,逐步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传感器热”。美国国防部曾把传感器技术视为22项关键技术之一,日本把传感器技术与计算机、通信、激光半导体、超导并列为6大核心技术,日本工商界人士声称“支配了传感器技术就能够支配新时代”。德国视军用传感器为优先发展技术,英法等国对传感器的开发投资逐年升级,原苏联军事航天计划中的第五条列有传感器技术。正是由于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的投入开发,传感器发展十分迅速,在近几十年来其产量及市场需求年增长率均在10%以上。目前世界上从事传感器研制生产单位已增至5000余家。美国、欧洲、俄罗斯各自从事传感器研究和生产厂家1000余家,日本有800余家[1]。 传感器.不像计算机这么大型复杂的东西.那样的话人们会就清楚的记录它的历史了温度传感器是最早开发,应用最广的一类传感器。根据美国仪器学会的调查,1990年,温度传感器的市场份额大大超过了其他的传感器。从17世纪初伽利略发明温度计开始,人们开始利用温度进行测量。真正把温度变成电信号的传感器是1821年由德国物理学家赛贝发明的,这就是后来的热电偶传感器。五十年以后,另一位德国人西门子发明了铂电阻温度计。在半导体技术的支持下,本世纪相继开发了半导体热电偶传感器、PN结温度传感器和集成温度传感器。与之相应,根据波与物质的相互作用规律,相继开发了声学温度传感器、红外传感器和微波传感器。 二、传感器的应用

电导、电导率、电导仪、电阻、电阻率--关系

电导表示某一种导体传输电流能力强弱程度。单位是西门子,简称西,符号S。或姆欧。对于纯电阻线路,电导与电阻的关系方程为G=1/R,其中G为物体电导,导体的电阻越小,电导就越大,数值上等于电阻的倒数: G = 1/R。在交流电路中电导定义为导纳的实部(注意:不是电阻的倒数):Y = G + jB。电导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有所变化。 --------------------------------------------------------------------------------------------------------------- 电导率(electric conductivity) 是表示物质传输电流能力强弱的一种测量值。当施加电压于导体的两端时,其电荷载子会呈现朝某方向流动的行为,因而产生电流。电导率是以欧姆定律定义为电流密度和电场强度的比率:有些物质会有异向性(anisotropic) 的电导率,必需用3 X 3 矩阵来表达(使用数学术语,第二阶张量,通常是对称的)。电导率是电阻率的倒数。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是西门子/米(S·m-1):电导率仪(electrical conductivity meter) 是一种是用来测量溶液电导率的仪器。 电导仪: 1定义:测量物质导电能力的仪器。 测定水的电导率,根据标准曲线推断水矿化度的仪器。 电导率: 1基本概念 (1)英文:conductivity(or specific conductance) (2)定义:电阻率的倒数为电导率,用希腊字母κ表示,κ=1/ρ。除非特别指明,电导率的测量温度是标准温度(25 °C )。 (3)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电导率的单位称为西门子/米(S/m),其它单位有:MS/cm,S/cm,μS/cm。1S/m=1000mS/m=1000000μS/m=10mS/cm=10000μS/cm。 (4)说明:电导率的物理意义是表示物质导电的性能。电导率越大则导电性能越强,反之越小。另外,不少人将电导跟电导率混淆:电导是电阻的倒数,电导率是电阻率的倒数。

国内外传感器现状及发展趋势

引言3正文3 1.传感器的开发3气体传感器3温度传感器6 2. 传感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8传感器发展的三个阶段8我国传感器的现状9传感器的发展方向与途径10欧美传感器发展趋势11传感器的宏观技术特点分析17 3.传感器的精度问题18消除传感器零点误差和零点漂移的方法18提供直流供电电源的稳定性方法18统一和标准化保证传感器精度19传感器的标校19敏感元件的质量控制19精度的结构防护技术20传感器补偿技术21 4.传感器的品牌22称重传感器22压力传感器22流量传感器22

位移传感器23温湿度传感器23液位传感器23传感器的一些竞争品牌24中国的传感器基地24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检测技术巳应用于人类科研、生产、生活等活动中。检测技术既是服务于其它学科的工具,又是综合运用其它多门学科最新成果的尖端技术。因此检测技术的发展是科学技术和生产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一个国家生产力发展和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而研究检测技术的进步总是从检测的新方法与新对象来考虑。但不论是检测方法的更新还是检测对象的扩展,都与传感器的开发有着密切的联系,也就是说检测技术的发展,如果离开传感器的开发那是绝对不行的。 正文 1.传感器的开发 气体传感器 气体传感器是一种将气体的成份、浓度等信息转换成可以被人员、仪器仪表、计算机等利用的信息的装置,气体传感器通常是用来检测气体的类别、浓度和成分。气体传感器的种类很多,分类方法也各不相同。按气体传感器的材料分,可分为半导体型和非半导体型。应用广泛的气体传感器有:半导体型气体传感器、固体电解质气体传感器、电化学传感器、光学气体传感器等。 1.半导体型气体传感器 这种类型的传感器在气体传感器中约占60%,根据其机理分为电阻型半导体气体传感器和非电阻型半导体气体传感器。 电阻型半导体气体传感器 电阻型半导体气体传感器是将气体浓度的变化转变成电阻值变化的一种传感器,典型的电阻型半导体气体传感器材料是322e n nO O F O Z S 、、等因为这些材料存在气敏效应,当表面吸附某种气体时会引起电导率的变化,作为传感器,还要求这种反应必须是可逆的。 电阻型半导体气体传感器中应用最广泛的是气敏元件,其工作原理是和空气中电子亲和性大的气体发生反应形成吸附氧束缚晶体中的电子。使器件处于高阻状态,当它与被测气体

电导率与浓度的关系

、电导率 电导率是物质传送电流的能力,与电阻值相对,单位Siemens/cm (S/cm),该单位的10-6以μS/cm表示,10-3时以mS/cm表示。电导率测量仪的测量原理是将两块平行的极板,放到被测溶液中,在极板的两端加上一定的电势(通常为正弦波电压),然后测量极板间流过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电导率(G)即电阻(R)的倒数,由导体本身决定的。 电导率的基本单位是西门子(S),原来被称为欧姆。因为电导池的几何形状影响电导率值,标准的测量中用单位电导率S/cm来表示,以补偿各种电极尺寸造成的差别。单位电导率(C)简单的说是所测电导率(G)与电导池常数(L/A)的乘积。这里的L为两块极板之间的液柱长度,A为极板的面积。 2、水的硬度 水的硬度是指水中钙、镁离子的浓度,硬度单位是ppm,1ppm代表水中碳酸钙含量1毫克/升(mg/L)。 硬度单位换算: 硬度单位ppm 德国硬度法国硬度英国硬度 1ppm = 1.000ppm 0.0560 0.1 0.0702 1德国硬度= 17.847ppm 1 1.7847 1.2521 1法国硬度= 10.000ppm 0.5603 1 0.7015 1英国硬度= 14.286ppm 0.7987 1.4285 1 3、电导率与TDS TDS(溶解性总固体)用来衡量水中所有离子的总含量, 通常以ppm表示。在纯水制造业,电导率也可用来间接表征TDS。 溶液的电导率等于溶液中各种离子电导率之和,比如:纯食盐溶液: Cond=Cond(pure water) + Cond(NaCl) 电导率和TDS的关系并不呈线性,但在有限的浓度区段内,可采用线性公式表示,例如:100uS/cm x 0.5 (as NaCl) = 50 ppm TDS(uS微西门子)。 从上面两个公式可以知道:纯水的电导率为:0.055uS (18.18兆欧),食盐的TDS与电导率换算系数为0.5。所以,经验公式是:将以微西门子为单位的电导率折半约等于TDS(ppm)。有时TDS 也用其它盐类表示,如CaO3(系数则为0.66)。TDS与电导率的换算系数可以在0.4~1.0之间调节,以对应不同种类的电解质溶液。 4、电导率与水的硬度 水溶液的电导率直接和溶解性总固体浓度成正比,而且固体量浓度越高,电导率越大。利用电导率仪或总固体溶解量计可以间接得到水的总硬度值,如前述,为了近似换算方便,1μs/cm电导率= 0.5ppm硬度。但是需要注意: (1)以电导率间接测算水的硬度,其理论误差约20-30ppm。 (2)溶液的电导率大小决定分子的运动,温度影响分子的运动,为了比较测量结果,测试温度一般定为20℃或25℃。

电感式传感器

电感式传感器 电感式传感器 inductance type transducer 电感式传感器是利用电磁感应把被测的物理量如位移,压力,流量,振动等转换成线圈的自感系数和互感系数的变化,再由电路转换为电压或电流的变化量输出,实现非电量到电量的转换。 电感式传感器具有以下特点:(1)结构简单,传感器无活动电触点,因此工作可靠寿命长。(2)灵敏度和分辨力高,能测出0.01微米的位移变化。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强,电压灵敏度一般每毫米的位移可达数百毫伏的输出。(3)线性度和重复性都比较好,在一定位移范围(几十微米至数毫米)内,传感器非线性误差可达0.05%~0.1%。同时,这种传感器能实现信息的远距离传输、记录、显示和控制,它在工业自动控制系统中广泛被采用。但不足的是,它有频率响应较低,不宜快速动态测控等缺点。 下面分别介绍:自感式传感器、互感式传感器、电涡流式传感器 1、 自感式传感器。 由铁心和线圈构成的将直线或角位移的变化转换为线圈电感量变化的传感器,又称电感式位移传感器。这种传感器的线圈匝数和材料导磁系数都是一定的,其电感量的变化是由于位移输入量导致线圈磁路的几何尺寸变化而引起的。当把线圈接入测量电路并接通激励电源时,就可获得正比于位移输入量的电压或电流输出。电感式传感器的特点是:①

无活动触点、可靠度高、寿命长;②分辨率高;③灵敏度高;④线性度高、重复性好;⑤测量范围宽(测量范围大时分辨率低);⑥无输入时有零位输出电压,引起测量误差;⑦对激励电源的频率和幅值稳定性要求较高;⑧不适用于高频动态测量。电感式传感器主要用于位移测量和可以转换成位移变化的机械量(如力、张力、压力、压差、加速度、振动、应变、流量、厚度、液位、比重、转矩等)的测量。常用电感式传感器有变间隙型、变面积型和螺管插铁型。在实际应用中,这三种传感器多制成差动式,以便提高线性度和减小电磁吸力所造成的附加误差。 1、变间隙型电感传感器 这种传感器的气隙δ随被测量的变化而改变,从而改变磁阻(图1)。它的灵敏度和非线性都随气隙的增大而减小,因此常常要考虑两者兼顾。δ一般取在0.1~0.5毫米之间。 2、变面积型电感传感器 这种传感器的铁芯和衔铁之间的相对覆盖面积(即磁通截面)随被测量的变化而改变,从而改变磁阻(图2)。它的灵敏度为常数,线性度也很好。 3、螺管插铁型电感传感器 它由螺管线圈和与被测物体相连的柱型衔铁构成。其工作原理基于线圈磁力线泄漏路径上磁阻的变化。衔铁随被测物体移动时改变了线圈的电感量。这种传感器的量程大,灵敏度低,结构简单,便于制作。 二、互感式传感器(差动变压器) 一种广泛用于电子技术和非电量检测中的变压装置。用于测量位移、压力、振动等非电量参量。它既可用于静态测量,也可用于动态测量。

迁移率

引言 迁移率是衡量半导体导电性能的重要参数,它决定半导体材料的电导率,影响器件的工作速度。已有很多文章对载流子迁移率的重要性进行研究,但对其测量方法却少有提到。本文对载流子测量方法进行了小结。 1 迁移率μ的相关概念 在半导体材料中,由某种原因产生的载流子处于无规则的热运动,当外加电压时,导体内部的载流子受到电场力作用,做定向运动形成电流,即漂移电流,定向运动的速度成为漂移速度,方向由载流子类型决定。在电场下,载流子的平均漂移速度v与电场强度E成正比为: 式中μ为载流子的漂移迁移率,简称迁移率,表示单位电场下载流子的平均漂移速度,单位是m2/V·s 或cm2/V·s。 迁移率是反映半导体中载流子导电能力的重要参数,同样的掺杂浓度,载流子的迁移率越大,半导体材料的导电率越高。迁移率的大小不仅关系着导电能力的强弱,而且还直接决定着载流子运动的快慢。它对半导体器件的工作速度有直接的影响。 在恒定电场的作用下,载流子的平均漂移速度只能取一定的数值,这意味着半导体中的载流子并不是不受任何阻力,不断被加速的。事实上,载流子在其热运动的过程中,不断地与晶格、杂质、缺陷等发生碰撞,无规则的改变其运动方向,即发生了散射。无机晶体不是理想晶体,而有机半导体本质上既是非晶态,所以存在着晶格散射、电离杂质散射等,因此载流子迁移率只能有一定的数值。 2 测量方法 (1)渡越时间(TOP)法 渡越时间(TOP)法适用于具有较好的光生载流子功能的材料的载流子迁移率的测量,可以测量有机材料的低迁移率。 在样品上加适当直流电压,选侧适当脉冲宽度的脉冲光,通过透明电极激励样品产生薄层的电子一空穴对。空穴被拉到负电极方向,作薄层运动。设薄层状况不变,则运动速度为μE。如假定样品中只有有限的陷阱,且陷阱密度均匀,则电量损失与载流子寿命τ有关,此时下电极上将因载流子运动形成感应电流,且随时间增加。在t时刻有: 若式中L为样品厚度电场足够强,t≤τ,且渡越时间t0<τ。则 在t0时刻,电压将产生明显变化,由实验可测得,又有 式中L、V和t0皆为实验可测量的物理量,因此μ值可求。 (2)霍尔效应法 霍尔效应法主要适用于较大的无机半导体载流子迁移率的测量。

电导率与S的关系

电导率与T D S的关系 2010-2-24 电导率与TDS的关系是:电导率约是TDS的2倍,对照关系如下表:??????? TDS(溶解性总固体)用来衡量水中所有离子的总含量,通常以ppm表示。在纯水制造业,电导率也可用来间接表征TDS。 溶液的电导率等于溶液中各种离子电导率之和,比如:纯食盐溶液: Cond=Cond(purewater)+Cond(NaCl) 电导率和TDS的关系并不呈线性,但在有限的浓度区段内,可采用线性公式表示,例如:100uS/cmx0.5(asNaCl)=50ppmTDS(uS微西门子)。 从上面两个公式可以知道:纯水的电导率为:0.055uS(18.18兆欧),食盐的TDS 与电导率换算系数为0.5。所以,经验公式是:将以微西门子为单位的电导率折半约等于TDS(ppm)。有时TDS也用其它盐类表示,如CaO3(系数则为0.66)。TDS与电导率的换算系数可以在0.4~1.0之间调节,以对应不同种类的电解质溶液。 4、电导率与水的硬度 水溶液的电导率直接和溶解性总固体浓度成正比,而且固体量浓度越高,电导率越大。利用电导率仪或总固体溶解量计可以间接得到水的总硬度值,如前述,为了近似换算方便,1μs/cm电导率=0.5ppm硬度。但是需要注意: (1)以电导率间接测算水的硬度,其理论误差约20-30ppm。 (2)溶液的电导率大小决定分子的运动,温度影响分子的运动,为了比较测量结果,测试温度一般定为20℃或25℃。 (3)采用试剂检测可以获取比较准确的水的硬度值。 电导率和TDS,离子总量,氯离子的关系 发布时间:2009-8-24作者:

电导率和TDS(矿化度)——0.64的关系 首先说明0.64这个值本身并不是具体的、精确的值。它不能代表某一具体的江、河、湖、海的电导率和TDS的换算关系。因此它只是个平均值。因为任何一处的水域都有自己的独特的溶解物。例如,一种水质中溶解的是氯化钙,而另一种溶解的是氯化钠,如果两种水质拥有共同的电导率值,那么他们的矿化度肯定不同,也就是说两者电导率和矿化度的关系系数肯定也不同。但是,各种水质平均起来是0.64这个系数。 如果0.64这个系数带来的误差是不可忽略的,那么可以对样品先进行电导率测量,在用重量法对同一样品进行矿化度的测量。通过得出的测量值然建立两者的关系。这样得出的系数就是准确的。 那么电导率和矿化度究竟有什么内在的关系呢?为什么一个系数就能将二 者联系起来?又是什么造成了二者的差异?我们知道电导率测量的是水中离子的导电能力,换句话说,测量的水中所有离子的总量,测量的是可溶的盐。而矿化度定义为水中所含无机物的总量。这里其实是重量法造成的盐损失。 Ca2++2HCO 3-?CaCO 3 +H 2 O+CO 2 从上式可以看出,重量法在加热样品的过程中样品水中的HCO 3 -损失掉了将近50.8%。因此就造成了二者的差异。 电导率得出的矿化度的值不是十分精确,而且不能测量离子组成不稳定的水体。但是对于一个特定的地区,在相对较小的区域内,(以行政区划界),地质条件(地址岩性、岩相)与水文地质条件相同,即地下水的类型与补给条件相同——同类型的地下水的补给源相同),地球物理条件相近,当满足这些条件时,可以用水的电导率来反映矿化度的变化。即它们之间存在着相关关系。利用这一关系,从易得的电导率数据可以估算出需要繁琐操作才能得到的矿化度。 电导率和氯离子 电导率测量氯化物有个前提就是,水中的电导率值大部分或全部是由氯化物引起的。否则无法测量。例如可以测量海水中氯化物的含量。见《电导法测定海水的氯化物》 《电导法测定海水的氯化物》下载 电导率和离子总量 对于大多数淡水,都含有八大离子,四中阳离子,四种阴离子。阳离子分别是(Ca2+,Mg2+,Na+,K+)四种阴离子(HCO3-,CO32-,SO42-,Cl-)特殊情况下水中可能含有较多的NO3-,NH4+或Fe2+等。一般来说,八大离子对水体电导率的贡献是最多的,其

一般规格书 电导率传感器

General 电导率 EXA SC Specifications 探头/传感器 ■ 概要 YOKOGAWA 提供监测或控制液体和溶液中电导率值的优良的在线分析仪器。 现在,YOKOGAWA 提供四线制电导率控制器(SC402G ),两线制电导率变送器(SC200、SC202)和盘装式的电导率控制器(SC150)。 当使用控制器或变送器时,为了能精确地测量液体电导率值,YOKOGAWA 也将提供各种传感器。 YOKOGAWA 的控制器/变送器与其传感器相结合可满足苛刻的要求。YOKOGAWA 的仪器除可以进行标准电厂和化工应用方面传统的水质测量以外,还满足不断增长的半导体和医药等行业的超纯水需求。

■ 电导率传感器类型 ■ 传感器测量范围 注意: 在高电导率的液体或被污染的液体中使用,传感器有可能被极化。 极化可能降低被测量液的电导率值。 ﹡四电极系统 ■ 技术参数 1、 SC4A :带针形接头的电缆(可用于SC150、 SC402G 和SC202) 测量对象:测量溶液的电导率值 测量原理:两电极系统 电极常数:0.02cm -1、0. 1 cm -1 测量范围: 0.03-200μS/cm (电极常数:0.02cm -1) 0.2μS/cm -10mS/cm (电极常数:0. 1 cm -1 ) 温度范围:

电极,0-100℃ 流通池,见图1 电极消毒: 在135℃(275℉)下蒸汽持续消毒30分钟。 压力范围: 电极,0-1MPa 流通池,见图1 图1 流通池(选项:/PS、/PF、/SA1、/SA2、/SB1、/SB2、/SC1)温度和压力的容许值范围 样液条件: 虽然在测量时没有限制流速,要获得正确的 测量值,气泡不能混合在样液中。 温度电极:Pt1000 材料: 壳体和电极: SUS316L(用于所有支架型)或钛(仅适用于接头安装类型-AD),氟橡胶 O形圈。 绝缘材料:PEEK 安装接头: 聚偏二氟乙烯(仅用于/PF)或SUS316L (用于其它) 重量: 电极: ·接头安装型{SC4A-S-AD- 09-002-05}约 450g; ·接头安装型(SC4A-S-AD-15-002-05)约 520g; ·焊接头型(SC4A-S-SA-NN- 002-0.5)约 670g; ·1-1.5"焊接夹型(SC4A-S-SB- NN-002-05) 约550g; · 2"焊接夹型(SC4A-S-SC-NN-002-05) 约670g。 (注)SC4A的电极中有不同的重量,要了解每种类型电极更准确的重量请按下列参数计 算。电缆重75g/m ,0.02cm-1电极常数的 SC4A比0. 1 cm-1电极常数的SC4A重15g。 SUS314L电极比钛电极重40g。 接头: 3/4"不锈钢接头(/PS)约110g; 3/4"PVDF接头(/PF)约35g; 直焊接头(/SA1)约300g; 150弯焊接头(/SA2)约320g; 1"焊接夹(/SB1)约330g; 1.5"焊接夹(/SB2)约305g; 2"焊接夹(/SC1)约350g。 2、SC8SG:带针形接头的电缆(可用于SC150、 SC402G和SC202) 测量对象:测量液体中电导率值 测量原理:电极方法 电极常数:0.01cm-1或10 cm-1(两电极系统) 10 cm-1(四电极系统) 测量范围: 0.05-100μS/cm(电极常数:0.01cm-1) 0.1 -1000mS/cm(电极常数:10 cm-1) 温度范围: 电极,0-100℃(对电极常数为0.01cm-1电导 池,最高温度可达130℃,带聚偏二乙烯流 通池除外)。 压力范围: 最大1000KPa.( 带聚偏二乙烯流通池的电 导池,最大压力为500 KPa) 样液流速: 虽然在应用中没有特别限制流速,建议流过 电导池的流速低于20l/min。 (注)测量时液体流速的大小没有限制。但是当用流通式电导池时,若被测液内含有粘稠 物,当流速很高时电极或液体室的内壁就可 能被剧烈磨损。为了获得准确的测量值,样 液中不能有气泡。 温度补偿用电阻(RTD): Pt1000(在电极内部) 结构: 防水包装(符合日本国内的产品标准JIS C0920 重量: 旋入式—约1.3kg(电缆除外); 流通式—(SCS14池体),约3.1kg(电缆除 外); 流通式—(SCS14池体,镶边)约4.5kg(电

罗斯蒙特 系列电导率传感器样本

ENDURANCE?电导率传感器 ?传感器免标定,其出厂时设定好的电导池常数,可以最大限度地 保证仪器的测量精度1。 ?坚固的钛电极传感器,电导池常数分别为:0.01/cm、0.1/cm、 1.0/cm、10.0/cm 和 0.85/cm(4-电极)。这些传感器具有极好的 抗腐蚀性,并且,确保可靠的导电率检测精度。 ?多种可供选择的安装方式:拧入式/插入式、可抽取式、卫生法兰 式和流通式。 ?可以与罗斯蒙特分析仪器公司的绝大多数导电率分析仪/变送器配 合使用。 突出的优点 投运快速、方便?罗斯蒙特分析仪器公司 ENDURANCE 电导率传感器的设计,确保了仪器可以投运快速、方便,并且故障率低。传感器在出厂时,已经设置好精确的电导池常数,从而简化了日常标定工作,可以不必使用标定液,零点标定在空气中进行即可,量程标定输入其相应的电导池常数即可。 运行成本低?传感器选用的材料经久耐用,并且,抗腐蚀性能好,从而保证了 ENDURANCE 电导率传感器的使用寿命长,维护工作量小,运行成本低。400、402和404传感器由抗化学腐蚀的钛电极和PEEK(聚醚醚酮)绝缘材料构成,403-11/12/13卫生法兰传感器由钛电极和Kel-F2绝缘材料构成,401和403-14 传感器由石墨电极和环氧树脂绝缘材料构成,后者主要用于高电导率溶液的检测需要。 测量精度高?传感器出厂时,已经过标定,从而可以保证仪器的测量精度。由于其坚固耐用的外形设计和良好的抗腐蚀材料,确保了电极的间隔和表面积恒定,因此,电导池常数可以在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稳定。对于温度补偿,Pt1000测温热电阻是标准的,也可以选择 Pt100 或热敏电阻。ENDURANCE 的设计理念是使电导率传感器的检测值可以密切跟踪温度的变化,从而使电导率的测量结果可以随时得到精确的温度补偿。 多种安装方式 拧入式/插入式:400传感器电导池常数为:0.01/cm、0.1/cm 和 1.0/cm,其通过 3/4 英寸 MNPT 的不锈钢接头,与过程连接。传感器可以直接安装在3/4 英寸的T形三通上,也可以选择PN 24091-02聚碳酸酯的流通池。 可抽取式/带球阀:402 可抽取式传感器通过接口为1-1/4英寸NPT的球阀,与过程连接,其它配套附件与球阀的接口尺寸一致。 卫生法兰式:403传感器通过接口为1-1/2英寸或2英寸的卫生法兰,与过程连接,其适合于Tri-Clover3卫生过程的连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