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哌卡因联合利多卡因在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疗效分析
局麻下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230例

NnxaMe ,e .00, o 3 … o 1 igi dJD c2 1 V l 2 N .2
17 17・
文章编号: 0 — 992 1)2— 17一 l 1 1 54 (00 1 17 O 0
・经 验 交 流
注 意保 护 神 经 。 3 2 3 术 后 尿潴 留 : 前 让 患 者 进 行 床 上 排 尿 训 练 , 后 早 .. 术 术 期 下 床 活 动 , 后 少 用 或 不 用 镇 痛 药 , 有 排 尿 困 难 症 状 的 术 对
13 手 术 方 法 : . ①术前半小时给予患者肌注镇静剂和止
疼药物 。②麻醉采用 1 罗哌卡 因 4 m +肾上 腺素 2滴 , % 0l 麻
醉 由术 者 完 成 。首 先 , 术 区 域 内 局 部 浸 润 麻 醉 皮 肤 、 下 手 皮 组 织 达 腹 外 斜 肌 腱 膜 用 5—1m ; 层 切 开 后 , 清 髂 腹 下 、 0 l逐 看
髂腹股沟神经 , 阻滞麻醉约用 2 l于精索 内环 出口的内侧 行 m; 腹横筋膜与腹膜之间生殖股神经行走处注射 8一lm , O l按揉 1
1 资 料及 方法 1 1 一 般 资料 : . 本组 20例行局麻手术病例, 1 3 男 3 4例,
女9 6例 , 年龄 3 8 5— 2岁 , 平均 6 7岁 , 6 > 0岁 10例单侧斜 5
疝 15例 , 5 双侧斜 2 4例 , 单侧直疝 1 , 8例 双侧直疝 1 , 例 左侧 直疝 右侧斜疝 6例 , 左侧 斜 疝 右侧 直疝 7例 , 侧 马鞍 疝 3 单 例 ; 中复发性斜 疝 1 , 其 3例 复发性 直疝 3例。14例 患者伴 1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联合颈浅丛神经阻滞麻醉在锁骨骨折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42.中 ® <务戌法考 2021 耳 29 象苐 22期(Jiinesf-Jmmii'il “f’n.aimia an(丨rHsahi丨itv• 2021. ' A 表12组手术情况相关指标差异对比(i±s)组别安種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术后引流量(ml)骨折愈合时间(W)观察组30 61.74 土 14.6168.17 土 13.5048.17 土 10.02 25. 17 土5.01对照组30 95.67 ± 18.0305.49 ±20.3298.67 ± 18.61 30. 17 ±6.17 t8.0028.37813.086 3.445P0.0000.0000.0000.0015.2 2组术后6个月随访愈合情况比对:随访6个月,比对2组愈合情况,观察组愈合良好率为96.67%,明显较对照组 73. 33% 高(P<0.05),见表 2。
表2 2组术后6个月随访愈合情况对比(n,%)组别例数优良差愈合良好率观察组3013(43.33)16(53.33)1(3.33)29(96.67)对照组3010(33.33)12(40.00)8(26.67)22(73.33)X1 6.405P0.0115.32组术后并发症情况对比:术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36. 36% ,而观察组为3. 33% ,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 ),见表3。
表3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n,%)组别例数术后感染局部供血不足关节催硬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301(3.33)0(0.00)0(0.00)1(3.33)对照组304(13.33)1(3.33)3(10.00)8(36.36).X2 6.405P0.011讨 论四肢创伤性骨折属于临床常见骨折类型,g前主要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外固定术2种治疗手段w。
有研究显示,90%以上四肢创伤性骨折接受手术治疗后,骨折端都能自行恢复,但仍有5% - 10%的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因局部供血 不足、术后感染、再骨折、骨折端分离等并发症,导致骨不连情 况发生,对患者患肢功能恢复造成严重影响A。
罗哌卡因TAP阻滞麻醉联合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结肠癌手术镇痛效果的影响分析

Journal of Colorectal & Anal Surgery罗哌卡因TAP 阻滞麻醉联合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结肠癌手术镇痛效果的影响分析马化鑫1,杨振2,吕婧1△1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华南理工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麻醉科 广东广州 510000 2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麻醉科 广东广州 510500[摘要]目的 以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结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罗哌卡因复合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腹横肌平面阻滞(TAP )的镇痛效果。
方法 随机抽取96例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结肠癌患者,随机将患者分成对比组(n =29)与观察组(n=67),将观察组分成三个亚组并为其提供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
结果 T 3及T 4时观察B 组及观察C 组NRS 评分均低于对比组及观察A 组,P <0.05,T 1- T 2时对比组NRS 评分均高于观察各组,P <0.05。
对比组及观察各组胸闷、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C 组头晕发生率高于其他各组,P <0.05。
结论 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结肠癌患者应用罗哌卡因复合0.75μg/kg 右美托咪定镇痛效果理想且麻醉安全性较高,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罗哌卡因;右美托咪定;TAP ;镇痛效果;麻醉安全性 DOI:10.19668/ki.issn1674-0491.2020.S1.0017△通信作者:E-mail :*********************罗哌卡因应用于腹部手术中安全性较高,但是存在用药剂量大及镇痛时间短等特点,疼痛控制效果较差。
右美托咪定镇痛及镇静效果均较为理想,但是术后可引发明显的不良反应,因此,需要严格控制应用剂量[1]。
本次研究以在我院收治的结肠癌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自2018年7月至2019年10月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随机将患者分成若干组并探讨罗哌卡因复合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TAP 的镇痛效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抽取96例在我院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结肠癌患者,纳入标准:经组织病理检查确诊结肠癌;所选患者在了解手术风险的基础上参与本次研究。
腹横肌平面阻滞复合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及切口局部浸润麻醉用于腹股沟疝手术老年患者的效果

腹横肌平面阻滞复合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及切口局部浸润麻醉用于腹股沟疝手术老年患者的效果谢星彤 梁龙河南郑州市第十六人民医院麻醉科 登封 452470 【摘要】 目的 评价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复合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及切口局部浸润(I-TAP+LA)麻醉用于腹股沟疝手术老年患者的效果。
方法 选取择期行腹股沟疝手术老年患者60例,年龄61~78岁,体质量45~63kg。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0例。
对照组予以蛛网下腔阻滞,观察组予以I-TAP+LA麻醉。
评价麻醉效果,统计并发症发生率,记录于麻醉前、麻醉后10min、切皮时、缝皮时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心率、平均动脉压)指标。
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活动时间短于对照组,切皮时平均动脉压高于对照组,术后尿潴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 超声引导下I-TAP+LA麻醉用于腹股沟疝手术老年患者,效果确切,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安全性高。
【关键词】 超声引导;I-TAP+LA麻醉;腹股沟疝;老年【中图分类号】 R652.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77-8991(2021)01-0025-03 腹股沟疝是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疾病,也是普外科常见的腹外疝之一。
手术修补是有效的治疗手段。
但老年患者身体各项机能衰退,多数伴有心、肺、脑血管等内科疾病,以及脊柱异常弯曲等,对麻醉及手术存在一定影响[1-2]。
科学选择麻醉方式,维持术中呼吸、循环功能平稳,减少麻醉药物对全身机能干扰,是保证手术顺利完成的重要环节之一。
腹横肌平面阻滞复合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及切口局部浸润(I-TAP+LA)麻醉为局部麻醉,对全身机能影响小,麻醉后恢复快,且超声引导能观察到针尖、外周神经和局部麻醉药物的分布,麻醉成功率高[3]。
本研究拟评价(I-TAP+LA)麻醉用于腹股沟疝手术老年患者的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已获院伦理委员会审批,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ERAS理念下妇科领域不同浓度的罗哌卡因腰方肌阻滞多模式镇痛的临床研究

ERAS理念下妇科领域不同浓度的罗哌卡因腰方肌阻滞多模式镇痛的临床研究李敏;黄贻勇;李婧;马军【期刊名称】《新疆医学》【年(卷),期】2024(54)2【摘要】目的分析ERAS理念下,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在妇科术后腰方肌外侧入路阻滞中的应用,探索多模式术后镇痛及快速康复的用药浓度。
方法选取择期全身麻醉下进行的妇科手术患者96例,根据双侧腰方肌外侧入路阻滞中罗哌卡因药物浓度的不同,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Q1组(罗哌卡因浓度为0.25%)、Q2组(罗哌卡因浓度为0.33%)、Q3组(罗哌卡因浓度为0.50%)三组,每组32例,记录三组患者术后2 h、6 h、12 h、24 h、48 h的VAS评分,观察并比较三组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Q2组、Q3组VAS评分均低于Q1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Q2、Q3组VAS评分比较(P>0.05)。
Q2组、Q3组的罗哌卡因浓度均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
Q1、Q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Q3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Q1组、Q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P>0.05)。
Q2组和Q1组罗哌卡因浓度发生不良反应率较低。
三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及不良事件发生。
结论双侧腰方肌侧路入路给予0.33%的罗哌卡因20 ml在妇科术后的多模式镇痛,可有效降低疼痛评分、减少术后首次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是安全可靠且效果满意的用药浓度。
【总页数】5页(P136-139)【作者】李敏;黄贻勇;李婧;马军【作者单位】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新疆乌鲁木齐市中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14【相关文献】1.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2.超声引导下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腰方肌阻滞用于腹腔镜疝修补术的临床研究3.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腰方肌阻滞对经腹直肠癌根治术围术期临床镇痛效果4.超声引导下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腰方肌阻滞对剖宫产术后镇痛及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5.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下TAP阻滞在妇科手术中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甲磺酸罗哌卡因ppt课件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研究一
甲磺酸罗哌卡因的药效学研究
麻醉方法
❖ 不用术前药,术中使用咪达唑仑0.02mg/kg为镇静剂。 ❖ 入室后建立静脉通路,并连接监测仪。 ❖ 皮肤局麻药用1%利多卡因。 ❖ 用18号穿刺针在腰1~2或腰2~3椎间隙进针,进入 硬膜外腔,并插入导管,向头侧置管3cm。 ❖ 2%利多卡因5ml用作硬膜外阻滞的试验剂量。5分钟 后确认导管未误插入蛛网膜下腔或静脉内,在5分钟内 (速度2.5~5ml/min)注入研究用药10-15ml。注射结 束作为研究评价的起点(0分钟),并记录注射研究药 物的时间。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项 目
研究一
甲磺酸罗哌卡因的药效学研究
研究对象的选择
排除标准
X 酰胺类麻醉药有过敏史及其它任何不良反应的 病人。 X 不能完成研究计划的病人,包括语言困难、传 染病及其它病史。 X 酗酒、滥用药物及毒品的病人。 X 肝功能、肾功能不正常。
研究一
甲磺酸罗哌卡因的药效学研究
伦理学
❖ 伦理委员会 开展临床试验批件[仁济伦审〔2003〕18号]。 知情同意书 详细介绍甲磺酸酸罗哌卡因及临床试验情况。 获取病人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后进行试验。
❖ 病人隐私 保障病人隐私,所有资料保证不得向无关第三者透露。 采用姓名缩写及编制代码得形式在CRFs上进行记录。
❖ 手术开始时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2mg/kg,术中观察并吸氧
评价时点:注药后30分钟内每隔5~10分钟一次,共4次;接 下来的1小时内每隔20分钟一次,共3次;此后每隔30分钟一 次,直至研究观察终点。
腹股沟疝日间手术规范化流程专家共识

2015年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 支持和指导发起成立的中国日间手术合作联 盟(ChinaAmbulatory SurgeryAlliance, CASA)正式推出中国日间手术定义: “日间 手术指患者在1天(24h)内入、出院完成的手 术或操作。”
日间手术具有缩短平均住院日、降低医疗 费用、加速患者康复的优点,能够有效地提高 医疗资源的利用率。腹股沟疝是外科的常见病、 多发病,在我国发病率很高,因此,开展腹股 沟疝日间手术具有可观的社会经济价值。
腹股沟疝日间手术患者住院时间短,周转 速度快,各种程序简约化。提高运作效率的同时势 必增加了医疗风险,准入制度的建立是降低日间手 术风险的重要保障。腹股沟疝日间手术准入制度应 包括:
1.手术准入 2.患者准入 3.手术医师准入
成人腹股沟疝修补手术方式目前主要分为两大类, 即开放式腹股沟疝修补术及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主要包括: 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 prosthetic,TAPP)、完全腹
儿童腹股沟疝手术方式主要指腹腔镜下及开放 式腹股沟疝疝囊高位结扎术。年龄>14岁的青少 年腹股沟疝患者可使用生物补片做开放式平片 无张力疝修补手术,可以弥补该年龄段患者单 纯行疝囊高位结扎手术术后复发率偏高的问题。
(1)核对患者信息及检查结果,确保患者符合日间手 术准入条件;
(2)熟悉医师手术计划; (3)知晓手术间功能安排,以保障手术资源有效利用; (4)启动日间手术优先排程; (5)信息录入准确; (6)认真进行审核,保证手术排程准确。
社会的医疗负担
膜外疝修补术(totally extraperitonealprosthetic,TEP)及腹腔内补片修补术 (intraperitonealonlay mesh,IPOM)。 其中TAPP及TEP比较常用。 开放式腹股沟疝修补术主要包括:平片修补法(Lichtenst ein术式)、网塞.平片修补法(如Rutkow、Millikan术式)及 腹膜前间隙修补法(如:Gilbert、Kugel、D10手术等)。 目前人工合成疝修补材料以聚丙烯、聚酯最为常见,较广 泛应用于临床,另外,脱细胞基质材料生物补片作为一种 可吸收材料在临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普通外科围手术期疼痛管理上海专家共识(2020全文版)

普通外科围手术期疼痛管理上海专家共识(2020全文版)普通外科围手术期疼痛可增加病人术后发生并发症的风险,影响其术后早期活动和康复。
如在手术开始阶段未对疼痛进行有效控制,持续的疼痛刺激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发生病理性重塑,急性疼痛有可能发展为难以控制的慢性疼痛。
实施规范化的围手术期疼痛管理对于普通外科病人的术后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上海市医学会麻醉科专科分会和上海市医学会普外科专科分会组织相关领域专家,综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并结合上海市麻醉科和普外科医生的临床实践,撰写《普通外科围手术期疼痛管理上海专家共识(2020版)》,以期为普通外科的围手术期镇痛管理提供参考。
1 普通外科围手术期疼痛管理的原则1.1 规范化镇痛管理普通外科手术的术后镇痛可纳入全院的术后疼痛管理架构中,成立全院性或以麻醉科为主的包括普通外科医师和护士在内的急性疼痛管理(acute pain service,APS)小组,可有效提高普通外科围手术期的镇痛质量。
APS小组的工作范围和目的包括:(1)治疗围手术期疼痛,评估和记录镇痛效果,处理不良反应和镇痛治疗中的问题。
(2)进行术后镇痛必要性和相关知识的宣教。
(3)提高手术病人的舒适度和满意度。
(4)减少术后疼痛相关并发症[1]。
1.2 预防性镇痛现代疼痛管理理念倡导预防性镇痛,即术前给予有效的麻醉或神经阻滞,并在疼痛出现前给予足够的镇痛药[如选择性环氧合酶-2(COX-2)抑制剂],以减少创伤应激,防止中枢敏化,降低痛阈值,减少术后镇痛药的用量和延长镇痛时间。
1.3 多模式镇痛多模式镇痛是指联合应用不同的镇痛方法和不同作用机制的镇痛药物,采用不同的给药途径,作用于疼痛发生的不同部位、时相和靶点,从而达到镇痛作用相加或协同的目的,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2]。
多模式镇痛是目前较为理想的围手术期镇痛管理方案。
目前,临床实践中推荐的联合用药方案包括阿片类药物分别与选择性COX-2抑制剂、非选择性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 anti-inflammatory drug,NSAID)和(或)对乙酰氨基酚等合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a u t h o r : Hu a n gX i o n g,E ma i l : h u a n g x wn g 0 2 8 @1 6 3 . c o n r
【 A b s t r a c t 】 0 b j e c t i v e T o e x p l o r e t h e f e a s i b i l i t y a n d s t r e n g t h o f i n g u i n a l h e r n i a r e p a i r i n l o c a l
S h e n J i a n , X i e X d a o h o n g , D e n gH e n g y i . C h e n g d u H o s p i t a l A f i l i a t e dt oz 吼 Me d i c a l U n i v e m i t y , C h e n g d u
义( t = 3 . 7 6 2 , P= 0 . 0 0 1 ) 。试 验组 术后 镇痛 效果 持续 时 间平均 ( 1 0 . 4±1 . 6 ) h , 长 于对 照 组 ( 4 . 2± 1 . 3 ) h -组患者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t = 6 . 8 4 3 , P= 0 . 0 0 0 ) , 术后2 4 d 试验组无一例患者使用止 痛
ne a s t h e s i a( c o n t r o l ro g u p ) .T h e o p e r a t i o n t i m e ,a n a l g e s i a nd a p o s t o p e r a t i v e c o m p l i c a t i o n b e t w e e n t h e t w o g r o u p s w e r e a s s e s s e d .R e s u l t s I n he t t e s t g r o u p ,t h e m e n a o p e r a t i o n t i m e w a s( 4 3 ±1 2 )m i n u t e s ,
药物 , 对照组有 1 1 例 因疼痛使用止痛药物镇痛 ; 术后 3 d 试验组 患者疼 痛消失 9 8例 , 对照组疼 痛消失 7 8例 ; 术后 7 d , 试验组有 6例患者 稍感 局部疼痛 , 对照组有 1 5例感局部疼痛 , 二 组比较差 异均有统计
学意义 ( 2 = 1 2 . 2 9 0 、 7 . 8 7 0 、 4 . 8 8 1 , P= 0 . 0 0 0 、 0 . O 0 5 、 0 . 0 2 7 ) 。结论 罗 哌卡 因与 利多卡 因混合局 部 麻醉下行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麻醉效果满意 , 操作简单 , 创伤小 , 安全 性高 , 术后 患者疼痛 轻 , 恢 复 快, 并发 症少 , 患者满意度高 , 值 得推广。 【 关键词】 疝, 腹股沟; 疝修补术; 麻醉 , 局部; 利多卡因; 罗哌卡因
Ef i f c a c y o f r o p i v a c a i n e a n d l i d o c a i n e i n t e n s i o n・ f r e e h e r n i a r e p a i r Z h a n g Y u a n we i ‘,Hu a n g Xi o n g,
2 0 1 3 w e r e t r e a t e d . T h e p a t i e n t s w e r e t r e a t e d w i t h l i d o c a i n e l o c l a a n e s t h e s i a( t e s t g r o u p )a n d l i d o c a i n e l o c a l
a n e s t h e s i a c o mb i n e d r o p i v a c a i n e wi t h l i d o c a i n e .M e t h o d s A t o t a l o f 2 1 0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t e n s i o n - f r e e i n g u i n l a h e r n i a r e p a i r i n C h e n g d u Ho s p i t a l a f il f i a t e d t o Z u n y i Me d i c l Un a i v e r s i t y f r o m Au ut g s 2 0 1 1 t o Au us g t
.
论著 .
罗 哌卡 因联合 利 多 卡 因在 无 张力 腹 股 沟 疝 修 补 术 中的疗 效 分 析
张远威 黄雄 沈建 解小宏 邓亨怡
【 摘要】 目的 探讨罗哌卡因联合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在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中的优势及可
行性 。方法 回顾 性分 析 2 0 1 1年 8月至 2 0 1 3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8月 , 遵义 医学院成 都附属 医院收 治的腹股 沟疝患 者2 1 0例 , 随机分为接受罗哌卡因联合利多卡 因局 部麻醉 ( 试 验组 ) 和利 多卡 因单 纯局部麻 醉 ( 对照 组) , 均行 腹 股 沟 无 张 力 疝 修 补 术 。比 较 二 组 患 者 手 术 时 间、 镇 痛 效 果 及 术 后 并 发 症 等情 况。 结果 试验组手术时间平均 ( 4 3±1 2 ) a r i n , 明显短 于对 照组 ( 5 6±1 1 ) a r i n , 二 组 比较差 异有统 计学 意
虑( 电子版) 2 0 1 4年2 月 第8 卷第1 期C h i n J H e r n i a A b c h mr . , a l Wa l l S 峨( Ⅱ
c E d i t i o n ) , F e b r u a r y2 01 4 , V d. 8 , N o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