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洁太原市城市化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原市城市化研究
太原市是山西省的省会。

简称并,别称并州,古称晋阳。

北接忻州,东连阳泉,西交吕梁,南界晋中。

位于山西省中北部的晋中盆地,是太原经济圈和中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新材料和先进制造业基地。

山西省的政治、文化和金融中心、国际交流中心。

同时太原也是一个具有2500年历史的文明古城,建市已有87年的历史。

现辖六区三县一市,所辖六区为为杏花岭区,迎泽区,小店区,尖草坪区,万柏林区和晋源区。

三县为,清徐、阳曲、娄烦三个县。

土地面积6988平方公里,为全省的4.5%,市区面积146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77平方公里。

一,城镇化发展
建国以来,太原市城镇化在国家工业建设的投资拉动下达到了较高的数量水平。

至2011年末,太原市常住人口为423.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为353.0万人,全市城镇化率达到83.35%,相比于全国城镇化率51.3%高出32.05%。

太原市最新出炉的统计数据显示,直至目前,全市城镇人口为356.51万人,占总人口的83.76%,与上年相比提高0.41个百分点;乡村人口为69.12万人,占总人口的16.24%,与上年相比回落0.41个百分点。

太原市城镇化率高出山西省32.50个百分点,居全省首位,并且逐年提高。

二,城镇化特征分析
太原市是一个“大城区、小郊区”的城市,至2011年太原市中心六城区建成区面积占全市的87.8%,聚集了全市81.6%的人口。

改革开放以来的投资建设,促进了太原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城市化、工业化的基础,全面快速发展,工业化水平又有了新的提高,城市化水平在全国大城市中居于领先地位。

虽然太原的城市化水平已达较高水平,但城乡发展的差异较大。

城乡居民收入悬殊,如果加上城镇居民所享受的各种社会保障和社会公共福利,城乡居民收入的实际差距更大。

太原地处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城郊周围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比较严重,自然灾害频繁,生态环境脆弱。

水资源短缺问题相当严重,加之煤焦、电力、冶金等行业对水资源的大量消耗,使太原成为全国缺水最严重的城市。

资源开发加工为主的产业结构和粗放外延的经济增长方式,导致城区环境污染问题十分突出,成为全球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一。

虽然近年来对环境污染治理的力度不断加大,但仍未彻底扭转环境污染严重的局面,经济发展中付出的生态资源代价很高。

因此太原市城镇化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六城区城镇化水平明显高于四县(市)。

六城区城镇化率平均达到93.10%,四县(市)平均仅达47.34%,分别比全省平均水平高41.84个百分点和低3.92个百分点。

二是十县(市、区)城镇化差距明显。

全市城镇化率排在前三位的是:万柏林区97.42%、迎泽区97.02%、杏花岭区96.14%,分别比上年提高0.29、0.32和0.34个百分点。

清徐县城镇化率最低为29.41%,比最高的万柏林区低68.01个百分点。

三是四县(市)城镇化率均比上年提高,城镇化率增幅最高的为清徐县,比上年提高0.72个百分点,其次为阳曲县,提高0.64个百分点
三,城镇化发展规划
今年来省委、省政府提出了一个“一核、四区、五脉”的城镇化发展战略,建设一流的省会城市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性现代化大都市,积极、有序地推进太原城镇化进程,促进城市与区域、城镇化与乡村、城镇化与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核”指太原市中心城区。

“四区”指太原都市区外围分别以阳曲县城及泥屯镇、清徐县城、太原潇河新城和古交市中心城区为核心的四个城镇产业发展片区。

“五脉”指中心城区向外辐射的多个重要通道,包括东向的石太通道,北向的北同蒲通道,西向的太古通道,西南向的太中
银通道,南向的大运通道。

此次规划范围为太原市市域,包括太原市中心城区(杏花岭区、迎泽区、万柏林区、尖草坪区、晋源区、小店区)、古交市、清徐县、阳曲县、娄烦县,规划面积为6988平方公(一)中心城区发展规划
1、以太原南部区域建设为契机,加快太原晋中同城化建设。

发挥太原都市区的龙头带头作用,促进共建区的启动建设,加快推进太原晋中同城化步伐。

2、以太原西山综合整治为契机,改善太原中心城区生态环境。

实施汾河清水复流工程和太原西山综合整治工程,加强采煤沉陷区的生态恢复,构建以山地、水库等为基础,以汾河水系为骨架的生态格局。

(二)外围新城发展规划
1、古交中心城区。

重点加强城镇周边地区和矿区、产业基地的生态环境治理,实施排污总量控制,严格控制汾河流域的污染排放总量。

2、清源镇—东于镇—姚村镇。

将清徐县城及姚村镇建设成为太原市新的高新技术产区,做好现有的清徐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环境治理工作,严格控制其污染排放总量。

3、阳曲县城(黄寨镇—候村乡)。

加强城镇与阳曲工业园区的一体化建设,合理确定园区规模和产业发展方向,提升城镇服务功能,加强城镇与园区周边的生态保育工作,严格控制污染排放总量。

4、太原潇河新城(徐沟镇—集义乡—北格镇)。

加强对新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用的的控制,加强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严格控制重污染产业的发展。

(三)重点镇发展规划
娄烦县城(娄烦镇)、泥屯镇、孟封镇、大盂镇、静游镇、等做好水土资源保持工作,加强流域地区的生态林地建设,提高森林覆盖率,严格控制重污染产业的发展。

(四)城镇化发展方式
1、提升质量与速度并重,推进城镇化跨越发展。

太原市城市规模快速扩张下,以中心提质,周边提量的发展原则,推动城镇化跨越发展。

2、增强中小城镇,完善城镇体系。

通过太原晋中同城化,带动区域城镇化健康有序发展,提高太原市中心城区的城镇化质量的同时,不断提高太原市外围地区的城镇化水平。

3、优化城镇居住环境,提升城镇化潜力。

坚持人口、资源环境与深灰经济的协调发展,全面改善城镇居民生活的环境质量。

4、推动城乡统筹发展,促进机制创新。

通过城乡统筹的户籍、社保、就业、土地等制度创新,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

5、维护生态安全格局,推动城镇集约化发展。

依托“两山对峙,汾水中流”的生态本底特征,以生态恢复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为着力点,优化城市空间结构。

(五)规划实施保障
1、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

建立以财政为基础、政府融资平台为主渠道、土地增值收益为补充,以民间投资和综合金融服务为支撑,以引导产业资本投入和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与城镇化建设为创新的投融资服务体系。

2、建立统筹城乡户籍制度。

继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彻底开放小城镇户籍管理,下放农村人口向小城镇的调控权。

3、促进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

在农地产权关系明晰化下,引入价格机制实现农地的有偿使用的前提下,通过市场机制实现农地使用权的流转。

4、完善有利于人口集聚的行政区划。

(1)适当扩大市辖区规模,加快中心城区发展。

(2)适当扩大中心镇的兴这个区域范围,促进区域基础设施统一布局和共建共享。

5、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6、建立区域统筹机制。

(1)统筹区域规划编制和实施(2)统筹区域基础设施建设
(3)建立区域生态环境保护补偿机制
7、积极推进城中村改造
8、加强对推进城镇化的组织领导
9、加强对城镇化的测评和考核
党的十八大中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制定了通过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战略。

城镇化发展已成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动力,事关现代化建设全局。

我相信。

太原的城镇化建设一定会越来越好。

(注: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