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九年级历史下册材料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材料分析题专项练习

部编九年级历史下册材料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材料分析题专项练习

一、第六单元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材料辨析论述题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近代以来世界科学中心转移示意图

——曾国屏《世界科学中心的四次转移》(1)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以来世界科学中心转移的特点。

材料二大战全面爆发前,欧洲在科技发展的许多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大战的爆发及其结果却使美国成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源地。……1940—1941年,美国政府成立了国防研究委员会、科学研究发展局,以加强对科学研究工作的领导。战前美国政府提供科研经费只占全国科研经费的19%,而战时则增加到83%.……大战爆发后,英国的科技人员通过政府派遣和自愿前往的方式流向美国,同美国科学家并肩合作,共同为反法西斯战争贡献聪明才智。德奥意等国的科学家则因不堪恩受法西斯的种族歧视或思想禁铟而前往美国。……来到美国的科学家们出于反法西斯的正义感,都为战胜法西斯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

——李积顺《第二次世界大战与第三次科技革命》(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成为世界科学中心的原因及影响。

材料三在科学全球化的时代,唯一的世界科学中心这样的说法,或许将成为历史。未来的世界可以是多中心并存的世界。随着中国等快速发展国家的进步,世界科学的前景将得到极大的拓展,并加快着科学发展的进程——最终获益的将是整个人类。

——摘编自叶葒《中国能否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科学中心》(3)阅读材料三,谈谈你对未来世界科学中心发展趋势的看法。

【答案】(1)呈周期性转移;欧美长期处于中心地位。

(2)原因:继承了欧洲科学传统;国家重视科技教育;完善的民主制度;经济的发展;科学家的贡献;战争的受益者。影响: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促使了第三次科技革命首先在美国兴起;为美国在二战后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奠定了基础。

(3)同意未来的世界科技中心将是多元并存的。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将加速世界科技中心的多元并存;世界科技中心的多元并存将加快人类科学发展的进程;中国应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解析】

【详解】

(1)从图片中可以判断关键信息集中在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从时间上看,平均百年左右科技中心会发生转移,呈现周期性特点;从空间上看,主要是欧洲和美国,欧美长期处于中心地位。

(2)从材料二中可以提取“大战的爆发”、“美国政府的领导”、“英国科技人员的合作”、“科学家的正义感”等关键信息,结合所学知识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美国经济繁荣,罗斯福新政后政局稳定,可以分析得出相关原因。美国成为世界科学中心的原因有:继承了欧洲科学传统;国家重视科技教育;完善的民主制度;经济的发展;科学家的贡献;战争的受益者。结合当时阶段特征可知,处于二战时期,再依据所学“第三次科技革命”和“两极格局”相关知识,可以总结相关影响。美国成为世界科学中心,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促使了第三次科技革命首先在美国兴起;为美国在二战后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奠定了基础。

(3)从材料中提取关键信息“科学全球化”、“多中心并存”、“中国等快速发展国家的进步”可以总结出看法。我同意未来的世界科技中心将是多元并存的。因为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将加速世界科技中心的多元并存;世界科技中心的多元并存将加快人类科学发展的进程;中国应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联合宪章》规定:联合国应该采取有效的集体办法,防止和消除对和平构成威胁的因素,制止侵略和其他对和平构成破坏的行为,以和平方式,依据正义及国际法原则,调整和解决破坏和平的国际争端。

材料二联合国的创建过程

材料三 1950年7月7日,美国再次操纵联合国通过决议,组成以美国为首的所谓“联合国军”入侵朝鲜。特别是在20世纪60年代,联合国基本上是北约和华约集团对抗的格局。美、苏在表决中常常玩弄“你赞成、我必反对”的对抗游戏,在联合国轮番使用否决权,致使联合国在重大何题上往往议而不决。

(1)据材料一指出,建立联合国的主要目的。

(2)据材料二归纳推动联合国创建的主要因素。

(3)据材料三概括联合国发展初期的主要特征。

【答案】(1)维护世界和平

(2)战争的威胁、大国的倡议、国际性会议的推动、世界形势的需要等

(3)大国的控制或体现大国意志。

【解析】

【分析】

【详解】

(1)依据材料一“联合国应该采取有效的集体办法,防止和消除对和平构成威胁的因素,制止侵略和其他对和平构成破坏的行为,以和平方式,依据正义及国际法原则,调整和解决破坏和平的国际争端。”可见联合国主要目的是消除威胁和平的因素,维护世界和平。(2)依据材料二表格内容:为应对法西斯侵略,1942年26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1945年雅尔塔会议确立了“五大国一致”原则及否决权、1945年51国开会并签署《联合国宪章》等,由此得出推动联合国创建的主要因素有:战争的威胁、大国的倡议、国际性会议的推动、世界形势的需要等。

(3)依据材料三“美国再次操纵联合国通过决议,组成以美国为首的‘所谓联合国军’入侵朝鲜”;“美、苏在表决中常常玩弄‘你赞成、我必反对’的对抗游戏,在联合国轮番使用否决权,致使联合国在重大何题上往往议而不决”由此可见联合国建立初期,由大国的控制;会议更多体现大国意志。

【点睛】

(1)问材料一联合国应该采取有效的集体办法,防止和消除对和平构成威胁的因素”“调整和解决破坏和平的国际争端”得出建立联合国的目的维护世界和平;(2)问依据材料二表格的内容归纳联合国的主要因素;(3)问材料三“美国再次操纵联合国通过决

议”“美、苏在表决中常常玩弄‘你赞成、我必反对的’对抗游戏,在联合国轮番使用否决权”是解题的关键,反映了联合国初期被大国控制。

3.请依据下面两幅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事之间的联系)

【答案】题目:科技与世界贸易组织。

自20世纪中期以来,伴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步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经济的全球化的潮流中 ,使我们越来越认识到 ,经济繁荣可以共享 ,繁荣来自各国在经济全球化中的竞争与合作。制定和规范多边贸易协定,组织贸易谈判、解决贸易争端,1995年世贸组织WTO就应运而生。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图片信息“世界第一台计算机”,“世界贸易组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可以拟定题目:科技与世界贸易组织。

自20世纪中期以来,伴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步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经济的全球化的潮流中 ,使我们越来越认识到 ,经济繁荣可以共享 ,繁荣来自各国在经济全球化中的竞争与合作。制定和规范多边贸易协定,组织贸易谈判、解决贸易争端,1995年世贸组织WTO就应运而生。

【点睛】

此题解答的关键是根据图片信息,“世界第一台计算机”,“世界贸易组织”,结合科技革命与世界贸易组织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即可。

4.请对比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两幅图片反映内容的比较)

【答案】题目:世界需要和平发展;论述:194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1955年,苏联和东欧国家成立华沙条约组织。这两大组织的建立,是美苏冷战在军事上的重要表现。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战略:2017年5月,第一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取得重多具体成果。美苏冷战使世界分为两大阵营,严重成胁世界和平:“一带一路”战略的理念是共同发展,目标是合作共贏,受到了世界上众多国家的欢迎和支持,必将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符合当今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解析】

【详解】

本题是一个小论文题目,考查的是学生分析、综合、概括和论述历史问题的能力。只要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即可。仔细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如题目:世界需要和平发展;论述:194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1955年,苏联和东欧国家成立华沙条约组织。这两大组织的建立,是美苏冷战在军事上的重要表现。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战略:2017年5月,第一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取得重多具体成果。美苏冷战使世界分为两大阵营,严重成胁世界和平:

“一带一路”战略的理念是共同发展,目标是合作共贏,受到了世界上众多国家的欢迎和支持,必将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符合当今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5.(1)观察下图,请在答题卷图中的方框内写出联合国总部所在城市的名称。

(2)请在答题卷图中图例栏内的横线上写出图例的含义。

【答案】(1)纽约

(2)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解析】

【详解】

(1)仔细观察地图分析可知,联合国总部所在城市是美国的纽约。1945年10月24日,经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和大多数签署国的批准,《联合国宪章》正式生效,联合国正式成立。联合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最重要、最具代表性和权威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缓和国际紧张局势,解决地区冲突方面,在协调国际经济关系,促进世界各国经济、科学、文化的合作与交流方面,都发挥着相当积极的作用。因此图中的方框内应填写纽约。

(2)依据所学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世界反法西斯国家提出了建立战后国际安全组织的主张。1945年10月,联合国正式成立。联合国是人类构建世界和平的成果,也是影响最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总部设在美国纽约。主要机构有联合国大会、联合国安全理事会、联合国秘书处等。安理会由中国、法国、俄罗斯、英国、美国5个常任理事国和10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常任理事国拥有否决权。因此图中图例栏内图例的含义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当今社会女性就业情况仍然相当严峻。女大学生就业空间相对狭小,不少用人单位干脆在招聘启事中声明不招女生。女大学生找工作的难度要大于男同学。有些用人单位对男性的偏向十分明显。

材料二

请回答:

(1)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基于此种现象,国际上和我国颁布哪些法律保障妇女权益?

【答案】就业性别歧视现象。受历史、文化传统、男尊女卑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197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我国颁布了《就业促进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材料内容“女大学生就业空间相对狭小,不少用人单位干脆在招聘启事中声明不招女生。女大学生找工作的难度要大于男同学。”可知,材料反映了就业性别歧视现象。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受历史、文化传统、男尊女卑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基于此种现象,197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我国颁布了《就业促进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

7.探究问题。

材料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当前全球化发展出现了不确定性。

一种观点认为,经济全球化有所倒退.荚美两国曾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先后开启并领导经济全球化,同时也受益于经济全球化而先后成为霸权国家.然而,作为历史上经济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英美两国却成为新一轮反全球化逆流的策源地.英国“脱欧”事件及“脱欧”扩大化,特朗普上台后的贸易保护主义加剧等一系列反全球化现象这对世界经济、对全球化的冲击是非常严重.现在从美国到欧洲,反全球化作为一种政治思潮,已经形成了。虽然反全球化从很多年前就一直存在,但之前只是一种社会思潮.政治人物是“不管你(社会上的声音)怎么反对,我都要推进全球化”,但是现在,逆全球化成了政治思潮,在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都有。

另一种观点认为,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的趋势不会改变,从历史发展的长距离看,反全球化很有可能是短期现象。1929年--1933年的大萧条、1973牟的石油危机、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等等,都引发了贸易保护主义等反全球化现象的高涨,但每一次反全球化的逆流消退之后,都开启了更大规模的全球化浪潮。2011年中国正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预计2016年印度或将超越英国成为全球第五大经济体,新兴经济体的群体性崛起将为全球经济增长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提供新动能和新机遇。尤其是新时期下,中国

“一带一路”建设,贯穿欧亚大陆,东连亚太经济圈,西接欧洲经济圈,是下一阶段经济全球化中最为瞩目,也是最为重大的事件。

(l)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经济全球化中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什么。

(2)从上述材料表述的经济全球化的观点中,选择你认同的一种观点进行论证。(要求:先概括出观点是什么,然后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证。)

【答案】(1)经济全球化中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关系是相互依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赖程度不断加深。

(2)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从材料中选择你认同的一种观点进行论证即可。比如: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的趋势不会改变。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不可抗拒,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要求:先概括出观点是什么,然后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证。)

【解析】

【详解】

(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经济全球化中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关系是相互依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赖程度不断加深。

(2)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可以从材料中选择你认同的一种观点进行论证。比如: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的趋势不会改变。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不可抗拒,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8.在近现代世界各国的文明发展道路上,科技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有力地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后英国生产能力情况及农业工业比重图

项目生产能力情况

煤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是美国的7倍,德国的8倍,法国的近10倍

蒸汽机产生的能量占欧洲的一半以上

生铁产量已经超过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产量总和,是德国的10倍

材料二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产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骤然缩短,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地球村的概念由此产生……地球村的概念也同样意味着全球是一个有机的系统,而不只是两百多个国家与地区的大拼盘。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工业革命的影响。

(2)“计算机网络”是哪一次技术革命的成果?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次技术革命的影响。

(3)根据材料二,指出当今世界经济呈现什么趋势?这一发展趋势的具体表现是什么?(4)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你得到什么启示?

【答案】(1)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2)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电子计算机技术.第三次科技革命主要的成果是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使人类迈入了“信息化时代”,既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但也给青少年的成长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因此需要加以合理的引导.

(3)经济也呈现全球化趋势;国际资本流动加剧,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全球性经济组织和区域性经济集团以及跨国公司进一步发展,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世界变得越来越小.

(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概括材料一可知,英国依仗工业革命,在19世纪中期一跃成为最大的经济强国,英国的煤产量、蒸汽机产生的能量、生铁产量都遥遥领先于欧美国家,占据了工业霸主的地位.联系所学可知,工业革命最早开始于英国,创造了巨大生产力,使英国成为了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1840年前后,英国大机器生产已经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工业革命完成.此后,法国、美国等国也都先后完成了工业革命,世界其它许多国家或早或晚都进行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2)本题考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相关知识。计算机网络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电子计算机技术.第三次科技革命主要的成果是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使人类迈入了“信息化时代”,既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但也给青少年的成长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因此需要加以合理的引导.

(3)本题考查第三次科技革命带来怎样的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以及这一发展趋势的具体表现.依据材料二和学过的知识可知,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产生发展,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当今世界经济也呈现全球化趋势.具体表现在国际资本流动加剧,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全球性经济组织和区域性经济集团以及跨国公司进一步发展,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世界变得越来越小.

(4)本题考查对所给材料的分析判断能力。通过对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影响的分析,可以看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可以领悟到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的启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步入近代·“蒸汽时代”的到来;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