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会进一步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全会进一步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并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统部署。从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到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从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到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再到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按照全会勾勒的基本路径和系统部署全面深化改革,我们就能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激活和释放社会活力,让全体人民更多更公平地共享发展成果。

执政兴国,关键在党;改革开放,成败在党。在改革攻坚克难、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前所未有。面对利益多样的纷扰、格局固化的坚冰、体制机制的痼疾和人民群众的期待,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才能确保改革取得成功。全会决定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这必将从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实现挣脱思想观念束缚、革除体制机制弊端、突破利益格局固化藩篱的新进展,推动经济社会驶入转型升级的健康轨道。

天下之事,“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面对发展新形势、改革新任务,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只有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大决策部署上来,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定型,我们就能打赢全面深化改革这场攻坚战。让我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砥砺奋进,锐意改革,在改革开放伟大新征程上交出优异答卷,续写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新辉煌

一、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大精神,切实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党的十八大报告思想深刻、内涵丰富,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要紧紧抓住这条主线,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聚焦点、着力点、落脚点。只有这样,才能把党的十八大精神学得更加深入、领会得更加透彻、贯彻得更加自觉。

一要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始终坚定道路自信。十八大报告中指出:“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强调,全党同志都要牢记,道路决定命运,必须坚定不移的走下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来源于历史和实践的根基。在革命战争时期,我们党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运用到中国问题的解决中,成功地把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引向了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我们党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对后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产生了深远影响。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形成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明确。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我们的道路抉择是正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顺应时代潮流,符合党心民心。这条道路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艰难险阻中奋斗探索出来的成功之路,是经过历史和实践检验完全符合中国国情的强国之路,是能够使亿万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美好生活的富民之路。道路自信,体现了我们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实现途径的正确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既不能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能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二要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始终坚定理论自信。党的十八大报告深刻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我们党是一个在科学理论孕育中诞生、用科学理论武装发展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90多年潮起

潮落、风云激荡,我们党在风险考验中坚定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在实践发展中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结晶的理论体系,是党最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这一理论体系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特别十六大以来,面对国内国际复杂的形势、严峻的挑战,中国共产党依然步伐坚定有力,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解决一个又一个难题,展现了执政党强大的生命力。在这一理论体系的指导下,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总体持续、总体提升、总体协调、总体有效,保持了比较好的趋势、比较好的态势和比较好的气势。理论自信,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行动指南的科学性。我们一定要始终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凝聚起全民族的智慧力量,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三要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保障,始终坚定制度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根据中国国情,不断完善健全起来的,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形成的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其优越性已经被历史和我们取得的辉煌成就所证明。新中国建立60多年来特别是近30年,面对国内外多方面的严峻挑战,举国上下安定团结,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综合国力全面提升,人民生活大大改善,充分而直观地展示了国家政治制度的强大生命力与巨大优越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之所以能在中国社会获得成功,其根本原因在于我们汲取了中国社会以往制度建设的一些教训,把制度建设建立在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与运用之上,建立在对中国社会发展阶段的清醒认知之上,建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火热的实践之上,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根本制度保障。制度自信,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根本保障的坚定性。坚持并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我们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广大青年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过程中,要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全面把握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伟大科学实践、取得的辉煌建设成就和坚持不懈的探索创新,更加深刻地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长期实践取得的根本成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让青春焕发出绚丽的光彩。

二、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给广大青年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党的十八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进行了全面的部署,勾画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宏伟蓝图,我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进程,为广大青年实现个人理想、施展才华抱负提供了广阔舞台,也需要广大青年不断提升自我、完善自我,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一是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中央和省委对广大青年寄予厚望。青年不仅是社会进步的主力军,而且也是推动社会变革与时代发展的动力源。青年的茁壮成长决定着我们民族和国家的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完成离不开青年的积极参与。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青年,始终把希望寄托在青年身上。党的十八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全党都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倾听青年心声,鼓励青年成长,支持青年创业。”这是我们党传达给每个青年最强烈的信号,这是党和国家宏伟大业向每个青年发出的深情召唤。省委也高度重视青年一代的成长发展,省委书记卢展工明确指出:“青年是活力、青年是后劲、青年是希望、青年是未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靠青年,建设中原经济区也要靠青年。”可以看出,我们党充分肯定青年、热情关心青年、严格要求青年,并清醒地看到能够担负起再造青春中国重任的必定是青年,能够发展中国共产党的也必定是青年,这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青年观的丰富和发展。我们一定要发自内心的实践“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人民,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的要求,不断增强对祖国的感情,对民族的自豪,对党的信任,在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成长成才、成就人生。

二是党的十八大的部署要求和建设中原经济区战略的实施为广大青年搭建了广阔平台。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要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与此相适应,提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加居民收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高质量的就业、推进城镇化建设、完善基层民主等一系列重大措施,每一项都与青年的理想追求紧密相连,每一桩都和青年的成长发展密切相关,每一项都为青年发展开拓了广阔的空间。不久前,国务院正式批复了中原经济区规划,同意规划建设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为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注入了强大动力,必将使中原经济区建设进入全面推进的快车道。《中原经济区规划》在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环境保护等方面都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如到202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38000元和16000元,实现1倍以上的增长;城镇年新增就业人数将达

到220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人数将增加到35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40%;城镇化率将达到56%,进入到城镇化发展的新阶段。由此可以看到,这些都将为包括广大青年在内的河南亿万人民提供更加稳定的生活保障、更多创业就业的机会、更加公平良好的教育条件,能够促进广大青年更好的全面发展和进步。可以说,我们即将迎来河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时期,为全国发展大局做出更大贡献的新时期,广大青年投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时代潮流中创造更大业绩的发展时期。

影响与意义

十八大是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对于我们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

3

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选出符合中央要求、广大党员拥护的党代表,对于开好十八大至关重要。去年十月以来,各选举单位党组织认真按照中央的部署要求,严格履行党章、充分发扬民主、切实加强领导、坚持选好选优,圆满完成了十八大代表选举工作。选举产生的十八大代表,政治素质好、议事能力强,结构合理、分布广泛,具有先进性和广泛代表性,为十八大的胜利召开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

2 机遇和挑战并存——分析十八大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2.1 由十八大分析当前机遇

党的十八大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对我国要在 21世纪第二个十年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深化和平发展道路进行了全面的部署。21

世纪头一二十年是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进入第二个十年,又进入了一种更加复杂的战略机遇期。

十八大新政策的出台,刺激了各行各业的发展,在国际经济形势不稳、国际需求萎缩的背景下,扩大内需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基点,稳中求快地发展国民经济。中国这艘经济巨舰将持续远航。

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基本建立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健全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形成有利于创新创造的文化发展环境。

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管理体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基层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网络,建立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体制机制。

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由此可见,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环境、民生等各方面建设都充满活力,生机蓬勃,给国民乃至世界增强了信心。【2】

2.2从十八大解读当前挑战

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接手了一个更强大,但面对的挑战也更复杂的中国。持续崛起把中国带到一个人类历史上毫无先例性经验的位置,操盘这个大国的事务是前所未有的高难度考验。【3】

国内形势还是世界地缘政治或将面临的演变都带来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等各领域的问题。从国内来看,挑战包括如何找到一条缩小贫富差距、推动城乡福利

4

分配日趋均衡的经济发展和增长道路;对环境保护的要求日益提高,否则将在长期内产生严重的生态恶果,并给国家稳定带来消极影响;必须全面推进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不能在出口——资模式上停滞不前,而应将国内消费作为经济增长动力。

全球化的世界经济正处于水深火热的金融危机中,急需调整经济运行的内部秩序以及在长期出现赤字的部门实现收支平衡。此外,中国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将使各种社会服务需求增加,同时急需能够推动消费者需求的不可或缺的工具。

亚太地区日益严峻的地缘政治挑战不容乐观。大西洋地区几个世纪以来的经济政治重心地位将被或者已经被逐渐取代。日渐衰落的西方霸权势力试图通过直接或间接手段维持其政治经济地位,极尽所能“搅浑水”以在地区和世界范围内孤立中国。这使得中国领导人面临的挑战更为严峻。

2.3机遇与挑战并存状态对大学生的影响

十八大报告提出:“综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面对第二个十年更加复杂的战略机遇期,我们必须有更加全面、更加充分的准备。【4】

中国进入一个新阶段,政治、经济、文明、社会环境各方面因素都将对当代大学生的具体要求、人生定位、就业规划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大学生要充分了解时事,把握国内外形势与政策动态,对自己的未来及早谋划。响应党中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号召,努力提升自我,积极投入到建设祖国的队伍中!

3信心与勇气同在——大学生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

十八大报告确定的大会主题中提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这与十七大主题中“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表述不同。从“建设”到“建成”,一字之变,体现了我国发展阶段的重大变化。“建设”是过程,“建成”是结果。经过数十年的艰苦努力,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已遥遥在望。这一次党的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是对全世界的郑重昭告,同时指明了未来五年非同寻常的历史方位,及其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意义。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刻,到处蕴含生机,也给大学生提供了许多发展的机遇。我国是一个人才荟萃的国家,同时也造就了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在竞争激烈的当前社会环境,如何抓住机会去应对挑战,是当代大学生所应该考虑的问题。机遇无处不在,机遇

5

也往往垂青有所准备的人,要想很好把握机遇,发展自己,取得成功,要做的就是提高自身实力,认清当前形势,勇于创新

3.1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呈多元化, 没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趋向于实用主义,重功利讲实惠,缺乏长远打算、远大理想、抱负和社会责任感,因而没有强大的动力.在当今这个竞争激烈的年代,要想取得跟好的发展,大学首要的就是搞自身的综合实力。

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就要落实到政治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品格素质和身体素质四大方面。

在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上,大学生就要着重培养自身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艰苦奋斗精神和务实作风等方面的精神。

在现代面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生产的发展越来越多地依靠人的智力和知识的今天,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对生产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而,大学就要牢牢把握好学习的时间,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心理品格素质和身体素质,是根本,有了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身体健康素质大学生才能充分融入社会。面对社会的激烈的竞争,才能有精力坦然处之。

3.2认识当前形势,积极主动把握发展机遇

在十八大中,胡锦涛同志对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十年的发展做出基本总结。对当前中国发展形式做出我分析,胡锦涛说,五年来,各方面工作都取得新的重大成就,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民主法制建设迈出新步伐,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社会建设取得新进步,国防和军队建设开创新局面,港澳台工作进一步加强,外交工作取得新成就。我们要紧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战胜一系列重大挑战,奋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

胡锦涛同志的一系列分析,提示着我们,要善于分析当前我国社会形势。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同时各方面人才荟萃。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做为一名在校大学生,对社会的认知度不高。如果没有把握当前我国各方面的形势,就很难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因而,一位优秀的大学生,有必要积极主动去了解当前形势,从形势中分析符合自己条件的每一个机遇,机遇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平等的,只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机遇来的时候你才会有信心去面对,就是机遇来的时候,善于把握,才能更好适应社会。想认识当今形势,就要主动走入社会,关注社会,关注时事,这样才能认清自我,把握有度,一步步踏向成功。

3.3坚定必胜信心,勇于改进与创新

6

十八大中,胡锦涛说,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几步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这就告诫了当代的大学生,在未来的奋斗历程中,要以十足的信心去改进与创新

面对当前各方面激烈的社会竞争,作为一名当代的大学生,必须要以一颗坚定的心去迎接挑战,同时也要对自己有信心。这样才能更有利于自己去面对各种困难。坚定必胜的信心,就好比为自己铺上一块通向成功的垫脚石,在前进的路上将毫不畏惧。

除了要坚定的必胜的信心之外,还要勇于改进和创新。

创新是发展方式转变的中心环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特别是提高关键领域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是当代大学生提高自身能力的关键,也是当代大学生面对挑战所因具备的能力。正可谓不进则退,进则居上,皆是在强调一个人主观能动性的重要之理。停滞不前,不求改革创新,就如同一潭死水,毫无生机,也没有机遇。

三十五年的路程砥砺前行,青年群体一直是改革的推动者,也是改革的承担者。今日之中国,改革的发展已进入深水区,“全面深化改革”究竟如何开启,万众翘首期盼,其中青年的呼声尤为强烈,青年对社会各层面的改革诉求更加多样。在一个急需航标的拐点时代,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恰逢其时,它不仅为中国吹响了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还在改革的过程中融入了青年意志,更加明确和坚定了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与改革信心。

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倾听青年心声,鼓励青年成长,支持青年创业”。此次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此做出了正面回应,将解决当代青年最为期盼的问题纳入改革的部署之中。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必须加快社会事业改革,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更好满足人民需求。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可以预见,未来的社会体制

改革将深入教育、就业、创业、就医、户籍等领域,更加体现公平正义,这些改革领域都将触碰到青年群体的敏感神经,为青年心之所念,极大地重燃了青年群体对改革的热情和期望。

同时,伴随着世界上最为迅速的人口城镇化进程,我国正在经历着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人口流动,由此锻造新一代的青年——城市新移民。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这种强调资源的合理、公平流动的改革,将会给小城镇和农村青年带来更多创新、创造、创业的机会,为中国农村青年提供更多新的发展空间和上升渠道,并推动城市新移民在城市里有尊严的全面融入。

如何拥有一个看得见的未来,是青年人精神世界最为重要的根基,也是国家发展的动力源泉。在这一点上,个人的未来和国家的未来,个人的梦想和国家的梦想是高度结合在一起的。国家的梦,由普通公民的一个个梦汇聚而成。只有在个体梦丰富并且有机会实现的国度,国家梦才有可能孕育。从十八届三中全会我们可以看到,国家将从制度和法律上保障青年起点公平,保障资源合理分配,保障人格人权平等,为青年人构建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和良性的社会流动机制,使“富二代”不会因其富庶而承受不该承受的来自原罪的道德压力,使“穷二代”也不会因其贫穷而承受不该承受的来自物质的压力,使每个青年都能公平地分享与其奋斗打拼相值的发展际遇和改革成果。十八届三中全会为当代青年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人人皆可成才”的环境与机会,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青年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旗帜下把握机遇、激发潜能、创造价值,带着“中国梦”一起走向未来,“吾中国为未来之国,其进步未可量也”。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35年的不断改革,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温饱问题解决了,生活富裕起来了,知识文化水平普遍提高了,朝着小康社会发展了。但是,“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很多容易改的问题已得到有效解决,留下来的大都是较难啃的硬骨头,甚至是牵动全局的敏感问题和重大问题。思想观念的障碍、利益固化的藩篱、利益主体的多样,使得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前所未有。新问题与老问题相互交织、错综复杂,这项改革措施与那项改革措施相互关联、彼此制约。要解决这些难题,唯有全面深化改革。

首先,改革开放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回顾35年改革开放历程,我们深深体会到,没有改革开放,我们就不可能有今天的大好局面;没有改革开放,我国不知还要在封闭半封闭和停滞不前的状态下徘徊多久。深深体会到,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时代特色,是我

们党最鲜明的时代旗帜,是中国人民最为自信和自豪的伟大创举。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时代要求进一步深化改革,经济社会发展呼唤进一步深化改革,人民群众期待进一步深化改革,改革的步伐决不能停顿。中国共产党充分认识并自

觉顺应人民愿望和时代要求,反复强调必须以更大决心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坚定不移把改革推向前进。这必将开启我国新一轮改革浪潮,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前景。

其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迫切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味着在未来7到8年的时间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在原有基础上实现新的全面提升,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实现全面提升,涉及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调整,涉及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涉及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创新,涉及城乡区域发展格局的完善,涉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的构建,这些必须依靠全面深化改革才能完成。

再者,解决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继续保持发展势头,迫切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当前我国发展面临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如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科技创新能力不强问题,产业结构不合理问题,资源环境约束加剧问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问题,社会矛盾多发易发问题,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问题,等等。我们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攻克体制机制上的顽瘴痼疾,突破利

益固化的藩篱,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动力和旺盛活力。历史验证了,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没有改革开放,也就没有中国的未来。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号角已经吹响,让我们以更大的勇气去继续探索深化改革的道路与模式,以更坚定的信心去践行改革开放的理念,用新的姿态迎接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