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03行程问题(奥数专项训练三)(无答案)全国通用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03行程问题(奥数专项训练三)(无答案)全国通用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03行程问题(奥数专项训练三)(无答案)全国通用

行程问题

导入:

教学重点:理解行程中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概括行程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学法指导:概括行程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一、填空。

1、一只蜗牛用4分钟爬行了24米,它每分钟爬6米。4分钟是(),24米是(),6米是()。

2、路程= ( )__( ) 速度= ( )__( ) 时间= ( )__( )

二、选择。

1、甲乙两地相距300千米,小华骑车从甲地出发去乙地,每小时行50千米,多少小时能到达目

的地?这个题是求()

A、时间

B、速度

C、路程

2、一辆汽车速度是22千米每小时,5小时行()。

A、100千米

B、90千米

C、110千米

3、一只蜗牛用4分钟爬行了24米,照这样的速度,爬行72米要用几分钟?列式是()

A、24×(72÷4)

B、24÷(72÷4)

C、72×(24÷4)

D、72÷(24÷4)

精讲题型一:甲乙两城相距360千米。一辆小轿车从甲城出发,每小时行90千米,几小时后到达乙城?

训练题

(1)笑笑每天早上步行20分钟到学校,她每分钟能行50米,笑笑家到学校有多少米?

(2)工程队修一条公路,每天修4千米,修了21天,这条公路长多少千米?

精讲题型二:甲、乙两个县城相距22千米,小明从甲城到乙城,每小时行6千米,行了4千米后,到乙城还需要多少小时?

训练题:

(1)A、B两地相距340千米,一列慢车从B地开往A地,每小时行50千米,6小时后,离A地还有多少千米?

(2)一工程队开凿一条隧道,每天开凿130米,开凿了7天,还有500米没有开凿,这条隧道总长多少米?

精讲题型三:小东和小秋分别住在一条街东西两头,两人同时从家中相向而行,小秋每分钟走40 米,小东每分钟走50米,9分钟后两人相遇,两家相距多少米?

训练题:

(1)甲、乙二人同时从两个县城相对而行,甲每小时行6千米,乙每小时行5千米,2小时后相遇,两个县城相距多远?

(2)甲乙两城相距425千米,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分别从两地同时相向而行,客车每小时行45千米,货车每小时40千米,经过多少小时两车相遇?

(3)甲、乙两地相距240千米,一辆汽车和一辆自行车同时从两地相向出发,汽车每小时行45千米,自行车每小时行15千米,多少小时后两车在途中相遇?

精讲题型四::一列火车从车头到车尾全长240米,以每秒15米的速度通过一座长600米的大桥,一共用了几秒?

训练题:

(1)一列火车从车头到车尾全长180米,以每秒12米的速度通过一座长1200米的隧道,一共用了多少秒?

(2)一列火车以25米每秒的速度行驶,用了3.2分钟完全通过了一个长4500米的隧道,这列火车的车身长多少米?

(2)小明站在铁路道口的一边,这时一列火车正好用了15秒经过,火车长225米,求火车的速度?

(3)一列火车的速度是每秒20米,小可看见这列火车经过一根电杆用时15秒,这列火车车身有多少米?

一、选择题(4×5分=20分)

1、大卡车3小时行120千米,照这样计算,8小时行了多少千米?列式是()。

A、120÷3×8

B、120×3÷8

C、320米

2、甲、乙两地相距500千米,一辆汽车每小时行40千米,由这两个条件可以求出从甲地到乙地

的()。

A、总路程

B、时间

C、速度

3、甲、乙两人同时从A城到B城,()先到B城。

A、甲

B、乙

C、不确定

4、从甲城到乙城,A用了4小时,B用了5小时,A的速度()B的速度。

A、=

B、﹤

C、﹥

D、不确定

二、判断题(4×5分=20分)

1、路程+时间=速度()

2、路程不变,行驶时间越长,速度越快。()

3、速度÷时间=路程()

4、路程越短,花费的时间就越短。()

三、填空题(5×4分=20分)

1、时间=()÷()。

2、小明从甲城到乙城,用了4小时,这里的4小时是()。

3、小华走100米用了2分钟,速度是()。

4、小江每分钟走78米,7分钟可以走()米。

四、解决问题(3×10分=40分)

1、丽丽家到学校有1500米,她每分钟可以走50米,丽丽从家到学校需要多少分钟?

2、A、B两地相距460千米,一列车从A地开出5小时后,又走了60千米才到B地,这列车平均

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3、甲、乙两人从相距450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行50千米,乙每小时行40千米,几小

时后,两人相遇?

四年级奥数应用题专题训练试题

四年级奥数应用题专题训练试题 四年级(上)奥林匹克数学第九讲《应用题一》 姓名班级 1-4题根据图意画出线段图再列式解决: 1、学校里有排球24只,足球的只数比排球的2倍少5只,学校有排球、足球共多少只? 2、广场花圃中有180盆郁金香,比月季花盆数的3倍少15盆,月季花有多少盆? 3、小林家养了一些鸡,黄鸡比黑鸡多13只,白鸡比黄鸡多12只,白鸡的只数正好是黑鸡的2倍,白鸡、黄鸡、黑鸡各多少只? 4、用一批纸装订同样大小的练习本,如果每本16页,可装订400本。如果每本20本,可以少装订多少本? 5、李师傅原计划6小时加工零件480个,实际2小时加工192个,着这样的效率,可以提前几小时完成? 四年级(上)奥林匹克数学第十讲《应用题二》姓名班级 1、一列火车早上5时从甲地开往乙地,按原计划每小时行驶120千米,下午3小时到达乙地,但实际到达时间是下午5时整,晚点2小时,问火车实际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2、小猴上山摘桃子,它把摘到的桃子先平均分成5堆,

4堆送给他的好朋友,自己留下一堆,后他又把留下的这一堆平均分成4堆,3堆送给小山羊,一堆自己吃,自己吃的这一堆有6个桃子,小猴一共摘了多少个桃子? 3、用一个杯子向一个空瓶子里倒牛奶,连瓶子共重450克,如果倒进5杯牛奶连瓶子共重750克,一杯牛奶和一个空瓶各重多少克? 4、一共有红、黄、绿三种颜色的珠子120粒。如果把红色珠子分放在9个盒子里,把黄色珠子分放在6个盒子里,把绿色珠子分放在5个盒子里,那么每个盒子里的珠子粒数相等。三种颜色的珠子各多少粒? 5、在6个筐里放着同样多的鸡蛋。如果从每个筐里拿出50个鸡蛋,则6个筐里剩下的鸡蛋个数的总和等于原两个筐里鸡蛋个数的总和。原每个筐里有鸡蛋多少个? 四年级(上)奥林匹克数学第十一讲《植数问题》 姓名班级 1、小朋友植数,先植一棵树,以后每隔3米植一棵,已经植了9棵,第一棵和第九棵相距多少米? 2、在一条长40米的大路两侧栽树,从起点到终点一共栽了22棵,已知相邻两棵数之间的距离都相等,问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多少米? 3、把一根钢管锯成小段,一共花了28分钟,已知每锯开一段需要4分钟,这根钢管被锯成了多少段?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小升初奥数母题探秘专项复习训练试题(九)无答案人教版

小升初奥数母题探秘专项复习训练试题(九) 1、从某货栈运大米,大车运走一半又2袋,小车运走余下的一半又2袋,人力车再运走 余下的一半又2袋,这时仓库里还有2袋,如果这批大米共值2200元,每袋大米值: A.22元 B.44元 C.100元 D.50元 2 、快、中、慢三辆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沿同一公路追赶前面的一辆骑车人。这三辆车分别用了6分钟、10分钟、12分钟追上骑车人,现在知道快车每小时行24公里,中速车 每小时行20公里,问慢车每小时行? A.19公里 B.14公里 C.15公里 D.18公里 3 、毛毛骑在牛背上过河,他共有甲、乙、丙、丁4头牛,甲过河要20分钟,乙过河要30分钟,丙过河要40分钟,丁过河要50分钟。毛毛每次只能赶2头牛过河,要把4头牛 都赶到对岸去,最少要多少分钟? A.190 B.170 C.180 D.160 4 、一个旅游团租车出游,平均每人应付车费40元。后来又增加了7人,这样每人应付 的车费是35元,租车费是: A.2000元 B.1960元 C.1900元 D.1850元 5 、甲、乙两人的年龄和正好是80岁,甲对乙说:“我像你这么大时,你的年龄正好是 我年龄的一半。”甲今年: A.32岁 B.40岁 C.48岁 D.45岁 6 、某班一次期末数学考试成绩,平均分为95.5分,后来发现小林的成绩是97分误写成 79分。再次计算后,该班平均成绩是95.95分。则该班人数是: A.30人 B.40人 C.50人

D.60人 7 、一个书架共有图书245本,分别存放在4层。第一层本数的2倍是第二层本数的一半, 第一层比第三层少2本,比第四层多2本,书架的第二层存入图书的数量为: A.140本 B.130本 C.120本 D.110本 8 、A、B两座城市距离300千米,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座城市同一时间出发,已知甲和乙的速度都是50km/h,苍蝇的速度是100km/h,苍蝇和甲一起出发,然后遇到乙再飞回来, 遇到甲再回去,直到甲乙相遇才停下来,则苍蝇飞的距离是()km。 A.100 B.200 C.300 D.400 9 、甲乙一起工作来完成一项工程,如果甲单独完成需要30天,乙单独完成需要24天,现在甲乙一起合作来完成这项工程,但是乙中途被调走若干天,去做另一项任务,最后完成 这项工程用了20天,则乙中途被调走()天。 A.8 B.3 C.10 D.12 10 、已知,那么() A.5684 B.5674 C.5654 D.5664 11 、甲、乙、丙三个人到旅店住店,旅店里只有三个房间,恰好每个房间住一个人,则 一共有()种住法。 A.5 B.6 C.7 D.8 12、学生租车出游,平均每人应付40元,后来又增加了7人,这样每人应付35元,租车 费共多少钱? A.2000 B.1960 C.1900 D.1850

2019年小学六年级奥数试卷

2019年小学六年级奥数试卷 1、=()。 2、11+ 22+ 33+ 44+ 55+ 66+ 77+ 88+ 99除以3的余数 是()。 3、有大、中、小三个正方形水池,它们的内边长分别是6 米、3米、2米。把两堆碎石分别沉没在中、小水池的水里,两个水池的水面分别升高了6厘米和4厘米。如果将这两堆碎石都沉没在大水池的水里,大水池的水面升高了()厘米。 4、有50名学生参加联欢会。第一个到会的女生同全部男生握过手,第二个到会的女生只差1个男生没握过手,三个到会的女生只差 2个男生没握手,如此等等,最后一个到会的女生同7个男生握过手,那么这50名同学中有()男生。5、下面是两个1989位整数相乘:

乘积的各位数字之和是()。 6、某学校五年级共有110人,参加语文、数学、英语三科活动小组,每人至少参加一组。已知参加语文小组的有52人,只参加语文小组的有16人;参加英语小组的有61人,只参加英语小组的有15人;参加数学小组的有63人,只参加数学小组的有21人。那么三组都参加的有()人。 7、有一筐苹果,把它们三等分后还剩2个苹果,取出其中两份,将它们三等分后还剩2个;然后再取出其中两份,又将这两份三等分后还剩2个,这筐苹果至少有()个。 8、某部84集的电视连续剧在某星期日开播,从星期一到星期五以及星期日每天都要播出1集,星期六停播。最后一集在星期()播出。 9、甲、乙两人在河中先后从同一个地方同速同向游进。现在甲位于乙的前方,乙距起点20米;当乙游到甲现在的位置时,甲已离起点98米。甲现在离起点()米。 10、图3是一个园林的规划图,其中,正方 形的四分之三是草地;圆的七分之六是竹林;

五升六奥数行程问题

五升六奥数行程问题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五升六奥数行程问题(一) 1、甲乙两列火车同时从相距1480千米的AB两城相对开出,4小时相遇,甲车每小时行22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2、甲、乙两城相距660千米,货车以每小时60千米的速度从甲城开往乙城,货车先行4小时,客车才从乙城出发开往甲城,又经过3小时两车相遇。客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3、甲乙两人从400米环形跑道上的A点出发向相反方向跑,在第一次相遇后又经过40秒第二次相遇,甲每秒钟跑6米,乙每秒钟跑多少米 4、两辆汽车从相距760千米的两地同时相对开出,原计划甲每小时行34千米,乙每小时行42千米。实际开车时,甲车加快了速度,每小时行53千米,那么,相遇时,乙车比原计划少行多少千米 5、甲由东村去西村,同时乙从西村到东村,经过14分钟,两人相遇后又相距90米。已知甲走完全程需24分钟,乙每分钟走60米,东、西两村相距多少米 6、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相距510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50千米,途中甲车发生故障停了1小时,乙车每小时行驶30千米,相遇时甲车行驶了多少米 7、A、B两地相距164千米,甲、乙两人骑自行车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行14千米,乙每小时行11千米,乙在途中修车耽搁了1小时,然后继续行驶与甲相遇。求两车相遇时乙行了几小时 8、东、西两镇相距240千米,一辆客车上午8时从东镇开往西镇,一辆货车上午9时从西镇开往东镇,到中午12时,两车恰好在两镇间的中点

相遇。如果两车都从上午8时由两地相向开出,速度不变,到上午10时,两车还相距多少千米 9、张欣和王颖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张欣每小时行4千米,王颖每小时行5千米,3小时相遇,求AB两地的距离。 10、甲乙两辆汽车分别从张村和李村同时相对而行,甲车每小时行4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35千米,两车行了5小时还相距240千米,求张村和李村间的距离。 11、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5小时后相遇,相遇后甲车继续行驶了4小时到达B地,已知乙车每小时行44千米,AB两地相距多少米12、张欣和王颖同时从甲乙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张欣每小时行4千米,王颖每小时行5千米,两地相距18千米,他俩几小时相遇 13、小李和小王的家相距1650千米,他们同时从自己的家出发到对方家里去,走了6分钟还相距750米,共需要几分钟两人才能相遇 14、甲乙两地相距1500米,张力每分钟走150米,他从甲地出发2分钟后,王明才从乙地出发,王明每分钟走90米,王明出发后几分钟两人才相遇 15、AB两地相距2700米,甲乙两人同时从A地去B地,甲每分钟行100米,乙每分钟行80米,甲到达B地后立即返回,与乙相遇。他俩从出发到相遇共经过多少分钟 16、甲乙两村相距4800米,小王和小李同时从甲村出发去乙村,小王骑车每分钟行240米,小李步行每分钟走60米,小王到达乙村后休息10 分钟,然后返回,又经过几分钟与小李相遇

四年级奥数思维训练专题-巧妙求和

四年级奥数思维训练专题-巧妙求和(一) 专题简析:若干个数排成一列称为数列.数列中的每一个数称为一项.其中第一项称为首项,最后一项称为末项,数列中项的个数称为项数. 相邻两项的差都相等的数列称为等差数列,后项与前项的差称为公差. 通项公式:第n项=首项+(项数-1)×公差 项数公式: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 例1:有一个数列:4,10,16,22,…,52,这个数列共有多少项?分析:容易看出这是一个等差数列,公差为6,首项是4,末项是52,要求项数,可直接带入项数公式进行计算. 项数=(52-4)÷6+1=9 答:这个数列共有9项. 试一试1:有一个等差数列:2,5,8,11,…,101,这个等差数列共有多少项? 例2:有一等差数列:3,7,11,15,……,这个等差数列的第100项是多少? 分析:这个等差数列的首项是3,公差是4,项数是100.要求第100项,可根据“末项=首项+公差×(项数-1)”进行计算. 第100项=3+4×(100-1)=399

试一试2:求1,4,7,10……这个等差数列的第30项. 例3:有这样一个数列:1,2,3,4,…,99,100.请求出这个数列所有项的和. 分析:等差数列总和=(首项+末项)×项数÷2 1+2+3+…+99+100=(1+100)×100÷2=5050 试一试3:6+7+8+…+74+75 例4:求等差数列2,4,6,…,48,50的和. 分析: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 =(50-2)÷2+1=25 首项=2,末项=50,项数=25 等差数列的和=(2+50)×25÷2=650 试一试4:9+18+27+36+…+261+270 巧妙求和(二) 专题简析:

2017年六年级奥数数学几何综合训练一

2017年六年级外冲班数学几何综合训练一 一、兴趣篇 1.图中八条边的长度正好分别是1、2、3、4、5、6、7、8厘米.已知a=2厘米,b=4厘米,c=5厘米,求图形的面积. 2.如图所示,∠1+∠2+∠3+∠4+∠5+∠6等于度. 3.平行四边形ABCD周长为75厘米,以BC为底时高是14厘米(如图);以CD 为底时高是16厘米.求: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 4.如图,一个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被分成4个小长方形,它们的面积分别是 平方米、平方米、平方米和平方米.已知图中的阴影部分是正方形,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5.如图,红、黄、绿三块大小一样的正方形纸片,放在一个正方形盒内,它们之间互相叠合.已知露在外面的部分中,红色的面积是20,黄色的面积是14,绿色的面积是lO.那么,正方形盒子的底面积是多少? 6.如图,在三角形ABC中,IF和BC平行,GD和AB平行,HE和AC平行.已知AG:GF:FC=4:3:2,那么AH:HI:IB和BD:DE:EC分别是多少? 7.如图,已知三角形ABC的面积为60平方厘米,D、E分别是AB、AC边的中点,求三角形OBC的面积. 8.在如图的正方形中,A、B、C分别是ED、EG、GF的中点.请问:三角形CDO 的面积是三角形ABO面积的几倍? 9.如图,ABCD是平行四边形,面积为72平方厘米,E,F分别为AB,BC的中点,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平方厘米.

10.如图,在三角形ABC中,CE=2AE,F是AD的中点,三角形ABC的面积是1,那么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 二、拓展篇 11.如图,A、B是两个大小完全一样的长方形,已知这两个长方形的长比宽长8厘米,图中的字母表示相应部分的长度.问:A、B中阴影部分的周长哪个长?长多少? 12.如图,ABCDE是正五边形,CDF是正三角形,∠BFE等于多少度? 13.一个各条边分别为5厘米、12厘米、13厘米的直角三角形,将它的短直角边对折到斜边上去与斜边相重合,如图所示.问:图中的阴影部分(即折叠的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六年级奥数试卷(附答案)

六年级小学数学竞赛试卷 (时间:80分钟) 一.填空题(每题10分,计80分) 1. 计算: =++++++++35 19241121102098775524331 . 2、 某班学生参加一次考试,成绩分优、良、及格、不及格四等.已知该班有2 1的学生得优,有31的学生得良,有7 1 的学生得及格.如果该班学生人数不超过60人,则该班有 个不及格的学生. 3、一辆汽车从甲城开往乙城,原来需要5小时,现在只用4小时,那么行驶的速度要比原来提高 %. 4、三名工人师傅张强、李辉和王充分别加工200个零件.他们同时开始工作,当李辉加工200个零件的任务全部完成时,张强才加工了160个,王充还有48个没有加工.当张强加工200个零件的任务全部完成时,王充还有__ 个零件没有加工. 半圆形区域的周长等于它的面积(指数值),这个半圆的半径是________.(精确到0.01,圆周率取3.14) 6、 如图,在一个长为60厘米,宽为30厘米的长方形黑板上涂满白色,现有一块长为10厘米的长方形黑板擦,用它在黑板内紧紧沿着黑板的边擦黑板一周(黑板擦只作平移,不旋转).如果黑板上没有擦到部分的面积恰好是黑板面积的一半,那么这个黑板擦的宽是_____厘米. 7、 用1、2、3、4、5、6、7七个数组成三个两位数,一个一位数,并且使其四个数的和等于100,我们要求最大的两位数尽可能小,那么其中最大的两位数是__________. 8、一块空地上堆放了216块砖(如图),这个砖堆有两面靠墙.现在把这个砖堆的表面涂满石灰,被涂上石灰的砖共有____块.

二、简答题(要求写出简要过程。每题10分,计40分。) 1、三个不同的自然数的和为2008,它们分别除以17,18,18,19所得的商相同,所得的余数也相同,这四个数是多少? 2、某仓库内有一批货物,如果用3辆大卡车,4天可以运完;如果用4辆小卡车,5天可以运完;如果用20辆板车,6天可以运完.现在先用2辆大卡车,3辆小卡车和7辆板车共同运2天后,全部改用板车运,必须在两天内运完,那么后两天每天至少需要多少辆板车? 3、王师傅将木方刨成横截面如图(单位:厘米)那样高40厘米的一根棱柱.虚线把横截面分成大小两部分,较大的那部分的面积占整个底面的60%.这个棱柱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4、一个口袋里有四种不同颜色的小球,每次摸出两个,要保证有10次所摸的结果是一样的,至少要摸多少次? 三、详答下列各题(每题15分,计30分,要求写出详细过程) 1、一个自行车选手在相距950千米的甲、乙两地之间训练,从甲地出发,去时每90千米休息一次,到达乙地并休息一天后再沿原路返回,每100千米休息一次.他发现恰好有一个休息的地点与去时的一个休息地点相同,那么这个休息地点距甲地有多少千米? 2、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之比为1:2:3,若长方体的棱长总和等于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求长方体表面积与正方体的表面积之比,长方体体积与正方体的体积之比。 11;4:3 12 :

五年级奥数数学行程问题知识点及练习

行程问题 行程问题是小学阶段接触最多、难度比较大的一类应用题,程问题有其基本的解答规律。这一讲所讲的行程问题是比较复杂行程问题,解答这类行程问题时不能生搬硬套关系式,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基本数量关系式: 速度x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 路程÷速度=时间 一、专题简析: 我们把研究路程、速度、时间这三者之间关系的问题称为行程问题。行程问题主要包括相遇问题、相背问题和追及问题。这一周我们来学习一些常用的、基本的行程问题。 解答行程问题时,要理清路程、速度和时间之间的关系,紧扣基本数关系“路程=速度×时间”来思考,对具体问题要作仔细分析,弄清出发地点、时间和运动结果。 例1: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20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走6千米,乙每小时走4千米。两人几小时后相遇? 练习一 1、甲乙两艘轮船分别从A、B两港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船每小时行驶18千米,乙船每小时行驶15千米,经过6小时两船在途中相遇。两地间的水路长多少千米? 2、一辆汽车和一辆摩托车同时分别从相距900千米的甲、乙两地出发,汽车每小时行40千米,摩托车每小时行50千米。8小时后两车相距多少千米?

例2:王欣和陆亮两人同时从相距2000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王欣每分钟行110米,陆亮每分钟行90米。如果一只狗与王欣同时同向而行,每分钟行500米,遇到陆亮后,立即回头向王欣跑去;遇到王欣后再回头向陆亮跑去。这样不断来回,直到王欣和陆亮相遇为止,狗共行了多少米? 练习二 1、甲乙两队学生从相隔18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一个同学骑自行车以每小时15千米的速度在两队之间不停地往返联络。甲队每小时行5千米,乙队每小时行4千米。两队相遇时,骑自行车的同学共行多少千米? 2、A、B两地相距400千米,甲、乙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行38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2千米。一只燕子以每小时50千米的速度和甲车同时出发向乙车飞去,遇到乙车又折回向甲车飞去。这样一直飞下去,燕子飞了多少千米,两车才能相遇? 例3:甲每小时行7千米,乙每小时行5千米,两人于相隔18千米的两地同时相背而行,几小时后两人相隔54千米?

四年级奥数思维训练专题-数数图形

四年级奥数思维训练专题-数数图形 专题简析:当线段、角、三角形、长方形等图形重重叠叠地交错在一起时就构成了复杂的几何图形.要想准确地计数这类图形中所包含的某一种基本图形的个数,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弄清被数图形的特征和变化规律. 2,要按一定的顺序数,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例1:数一数下图中共有多少个三角形. 分析:以AD上的线段为底边的三角形也是1+2+3=6个;以EF上的线段为底边的三角形也是1+2+3=6个.所以图中共有6×2=12个三角形. 试一试1:数一数下面各图中各有多少个三角形.

()个三角形()个三角形 例2:数一数下图中有多少个长方形.· 分析:数长方形与数线段的方法类似.可以这样思考,图中的长方形的个数取决于AB或CD边上的线段,AB边上的线段条数是1+2+3=6条,所以图中有6个长方形. 试一试2: 数一数下面各图中分别有多少个长方形. ()个长方形

数数图形(二) 专题简析:“数图形”时,既可以逐个计数,也可以把图形分成若干个部分,先对每部分按照各自构成的规律数出图形的个数,再把他们的个数合起来. 例1:数一数下图中有多少个长方形? 分析:AB边上有线段1+2+3=6条,把AB边上的每一条线段作为长,AD边上的每一条线段作为宽,每一个长配一个宽,就组成一个长方形,所以,图中共有6×3=18个长方形. 即:长边线段数×宽边线段数=长方形的个数 试一试1:数一数,下图中有( )个长方形. 例2:数一数,下图中有多少个正方形?(每个小方格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 分析:图中边长为1个长度单位的正方形有3×3=9个,边

长为2个长度单位的正方形有2×2=4个,边长为3个长度单位的正方形有1×1=1个.所以图中的正方形总数为:1+4+9=14个. 经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由相同的n×n个小方格组成的几行几列的正方形其中所含的正方形总数为:1×1+2×2+…+n×n. 试一试2:数一数下图中有()个正方形.(每个小方格为边长是1的小正方形) 例3:数一数右图中有多少个正 方形?(其中每个小方格都是边 长为1个长度单位的正方形) 分析:边长是1个长度单位的正方形有6×4=24个;边长是2个长度单位的正方形有(6-1)×(4-1)=15个;边长是3个长度单位的正方形有(6-2)×(4-2)=8个;边长是4个长度单位的正方形有(6-3)×(4-3)=3个;共有:24+15+8+3=50个. 如果一个长方形的长被分成m等份,宽被分成n等份(长和宽的每一份都是相等的)那么正方形的总数为:mn+(m-1)(n-1)+(m -2)(n-2)+…+(m-n+1)·1 试一试3:数一数下图中有( )个正方形.

六年级奥数专题练习

六年级奥数-分数、百分数应用题 1.一块菜地和一块麦地,菜地的1/2和麦地的1/3共13公顷,麦地的1/2和菜地的1/3共12公顷,菜地和麦地各有多少公顷? 2.菜园里西红柿获得丰收,收下全部的3/8时,装满3筐还多24千克,收完其余部分时,又刚好装满6筐,求共收西红柿多少千克? 3.服装厂一车间人数占全厂的25%,二车间人数比一车间少1/5,三车间人数比二车间多3/10,三车间是156人,这个服装厂全厂共有多少人? 4.二年级两个班共有学生90人,其中少先队员有71人,又知一班少先队员占本班人数的3/4,二班少先队员占本班人数的5/6,求两个班各有多少人? 5.某校有学生465人,其中女生的2/3比男生的4/5少20人,男生比女生少几人? 6.红旗商场的木桌按20%的利润定价,结果又按8折出售,亏本32元,这个木桌买入价多少元?

1、浓度为10%的盐水800克和浓度为20%的盐水200克混在一起,浓度是多少? 2、有浓度为3.5%盐水200克,为了制成浓度为2.5%的盐水,需要加水多少克? 3、有浓度为2.5%的盐水900克,为了制成浓度为7.5%的盐水,要蒸发掉多少克水? 4、小明的妈妈买了10千克萝卜,含水量为80%,晾晒一段时间后,含水量只有75%,这时萝卜重多少千克? 5、有浓度为10%的盐水170克,加入多少克盐后,盐水的浓度为15%? 6、有甲乙两种糖水,甲含糖270克,含水30克,乙含糖400克,含水100克,现要得到浓度是82.5%的糖水100克,问每种应取多少克?

1. 一项工程,甲单独完成需12天,乙单独完成需9天。若甲先做若干天后乙接着做,共用10天完成,问甲做了几天? 2.师徒二人合做生产一批零件,6天可以完成任务。师傅先做5天后,因事外出,由徒弟接着做,一共完成任务的7/10,如果每人单独做这批零件各需几天? 3.一件工作甲先做6小时,乙接着做12小时可以完成。甲先做8小时,乙接着做6小时也可以完成。如果甲做3小时后,由乙接着做,还需要多少小时完成? 4.一项工程,甲单独做要12小时完成,乙单独做要18小时完成.若甲先做1小时,然后乙接替甲做1小时,再由甲接替乙做1小时,…,两人如此交替工作,问完成任务时,共用了多少小时? 5.一项工程,8人干需15天完成,先由18人做了3天,余下的由一部分人做3天,共完成这项工程的3/4,那么后三天有多少人参加? 6. 一项工程,如果由一、二、三小队合干需18天完成,由二、三、四小队合干需15天完成,由一、二、四小队合干需12天完成,由一、三、四小队合干需20天完成,那么一小队单独干需多少天完成?

小学数学六年级奥数竞赛综合试题(含答案)

小学数学六年级奥数竞赛综合试题(含答案) (时间:90分钟) 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 1. 11111111 1357911131517 612203042567290 ++++++++=() 2.“趣味数学”表示四个不同的数字: 则“趣味数学”为() 3.某钢厂四月份产钢8400吨,五月份比四月份多产1 7 ,两个月产量和正好是第二季度计划产量的75%,则第二季度计划产钢()吨. 4.把1 7 化为小数,则小数点后的第100个数字是(),小数点后100个数字的和是() 5.水结成冰的时候,体积增加了原来的1 11 ,那么,冰再化成水时,体积会减少()6.两只同样大的量杯,甲杯装着半杯纯酒精,乙杯装半杯水.从甲杯倒出一些酒精到乙 杯内.混合均匀后,再从乙杯倒同样的体积混合液到甲杯中,则这时甲杯中含水和乙杯中含酒精的体积()大 7.加工一批零件,甲、乙二人合作需12天完成;现由甲先工作3天,然后由乙工作2 天还剩这批零件的4 5 没完成.已知甲每天比乙少加工4个则这批零件共有()个 8.一个酒精瓶,它的瓶身呈圆柱形(不包括瓶颈),如图所示.它的容积为26.4π立方 厘米.当瓶子正放时,瓶内的酒精的液面高为6厘米,瓶子倒放时,空余部分的高为2厘米,则瓶内酒精体积是()立方厘米. 9.有一个算式,上边方格里都是整数,右边答案只写出了四舍五入后 1.16 357 ++≈的近似值.则算式上边三个方格中的数依次分别是() 10.一个四位数xxyy,使它恰好等于两个相同自然数的乘积,则这个四位数是() 二、解答题: 11.如图,阴影部分是正方形,则最大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9厘米 12.如图为两互相咬合的齿轮.大的是主动轮,小的是从动轮.大轮半径为105,小轮半 径为90,现两轮标志线在同一直线上,问大轮至少转了多少圈后,两条标志线又在同一直线上? 13.请你用1,2,3,4,5,6,7,8,9这九个数字,每个只能用一次,拼凑出五个自然 数.让第二个是第一个的2倍,第3个是第一个的3倍,第四个是第一个的4倍,第五个是第一个的5倍.求这五个自然数分别为多少? 14.有一列数2,9,8,2,6,…从第3个数起,每个数都是前面两个数乘积的个位数字.例 如第四个数就是第二、第三两数乘积9×8=72的个位数字2.问这一列数第1997个数是几? 15.甲、乙两个工程队分别负责两项工程.晴天,甲完成工程需要10天,乙完成工程需 要16天;雨天,甲和乙的工作效率分别是晴天时的30%和80%.实际情况是两队同时开工、同时完工.那么在施工期间,下雨的天数是多少天?

六年级奥数行程问题汇总

六年级奥数行程问题汇总 行程问题的主要数量关系是:距离=速度×时间。它大致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相向而行:相遇时间=距离÷速度和 (2)相背而行:相背距离=速度和×时间。 (3)同向而行:速度慢的在前,快的在后。 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 在环形跑道上,速度快的在前,慢的在后。 追及距离=速度差×时间。 解决行程问题时,要注意充分利用图示把题中的情节形象地表示出来,有助于分析数量关系,有助于迅速地找到解题思路。 两辆汽车同时从某地出发,运送一批货物到距离165千米的工地。甲车比乙车早到8分钟,当甲车到达时,乙车还距工地24千米。甲车行完全程用了多少小时?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已知甲车比乙车早到8分钟,当甲车到达时,乙车还距工地24千米”。这句话的实质就是:“乙48分钟行了24千米”。可以先求乙的速度,然后根据路程求时间。也可以先求出全程165千米是24千米的多少倍,再求甲行完全程要用多少小时。 解法一:乙车速度:24÷48×60=30(千米/小时) 甲行完全程的时间:165÷30—=4.7(小时) 解法二:48×(165÷24)—48=282(分钟)=4.7(小时) 答:甲车行完全程用了4.7小时。 1、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是420千米。两辆汽车同时从甲地开往乙地。第一辆每小时行42千米,第二辆汽车每小时行28千米。第一辆汽车到乙地立即返回。两辆汽车从开出到相遇共用多少小时? 2、A、B两地相距900千米,甲车由A地到B地需15小时,乙车由B地到A地需10小时。两车同时从两地开出,相遇时甲车距B地还有多少千米? 3、甲、乙两辆汽车早上8点钟分别从A、B两城同时相向而行。到10点钟时两车相距112.5千米。继续行进到下午1时,两车相距还是112.5千米。A、B两地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两辆汽车同时从东、西两站相向开出。第一次在离东站60千米的地方相遇。之后,两车继续以原来的速度前进。各自到达对方车站后都立即返回,又在距中点西侧30千米处相遇。两站相距多少千米?

小学数学六级奥数专项训练题《割草》

小学数学六年级奥数专项训练题《割草》 1、《割草》难度:★★★★ 六年级几个同学去割两块草地的草,甲地面积是乙地面积的4倍,开始他们一起在甲地割了半天,后来留下12人割甲地的草,其余人去割乙地的草,这样又割了半天,甲、乙两地的草同时割完了,问:共有多少名学生? 答:共有名学生。 解析:【】 2、《距离问题》难度:★★★★★ 甲、乙、丙三人依次相距280米,甲、乙、丙每分钟依次走90米、80米、72米.如果甲、乙、丙同时出发,那么经过几分钟,甲第一次与乙、丙的距离相等? :经过分钟,甲第一次与乙、丙的距离相等。 解析:【】 3、《漂流》难度:★★★★★ 有一艘轮船,从A城到B城需行3天,而从B城到A城需行4天。如果从A城放一个无动力的木筏,它漂到B城需多少天? 答:需天。 解析:【】 4、《火车隧道》难度:★★★ 某列火车通过250米长的隧道用25秒,通过210米长的隧道用23秒,若该列车与另一列长150米。时速为72千米的列车相遇,

错车而过需要几秒钟? :错车而过需要秒钟。 解析:【】 5、《军训》难度:★★★★ 阳光小学有100名少先队员在岸边准备坐船去湖中离岸边600米的甲岛游玩,等最后一人到达甲岛15分钟后,再去离甲岛900米的乙岛,现有机船和木船各1条,机船和木船每分钟各行300米和150米,而机船和木船可各坐10人和25人,问最后一批少先队员到达乙岛,最短需要多长时间?(按小时计算) 点拨:根据题意,先求出最后一批学生到达甲岛的时间,再求出最后一批学生到达乙岛所需要的时间,再由在甲岛休息15分钟,即可求出要求的。 答:最短需要。 解析:【】 精心整理,仅供学习参考。

2016--2017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附答案)

2016--2017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 (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得分___________一、填空(共20分,其中第1题、第2题各2分,其它每空1分) 1、31 2 吨=()吨()千克 70分=()小时。 2、()∶()=40 ( )=80%=()÷40 3、()吨是30吨的1 3,50米比40米多()%。 4、六(1)班今天出勤48人,有2人因病请假,今天六(1)班学生的出勤率是()。 5、0.8:0.2的比值是(),最简整数比是() 6、某班学生人数在40人到50人之间,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5∶6,这个班有男生()人,女生()人。 7、从甲城到乙城,货车要行5小时,客车要行6小时,货车的速度与客车的速度的最简比是()。 8、王师傅的月工资为2000元。按照国家的新税法规定,超过1600元的部分应缴5%个人所得税。王师傅每月实际工资收入是()元。 9、小红1 5 小时行 3 8 千米,她每小时行()千米,行1千米要 用()小时。 10、用一根长12.56米的绳子围成一个圆,这个圆的直径是(),面积是()。 11、在一块长10分米、宽5分米的长方形铁板上,最多能截取()个直径是2分米的圆形铁板。 12、请你根据图形对称轴的条数按照从多到少的顺序,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图形名称。圆、()、()、长方形。 二、判断(5分,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7米的1 8 与8米的 1 7 一样长。………………………………………… () 2、周长相等的两个圆,它们的面积也一定相等。…………………() 3、1 100 和1%都是分母为100的分数,它们表示的意义完全相同。……() 4、5千克盐溶解在100千克水中,盐水的含盐率是5%。……………()

奥数:行程问题(6题)_非常有用、经典!

奥数:行程问题(6题) 例1:某校和某工厂间有一条公路,该校下午2点钟派车去该厂接某劳模来较作报告,往返需用1小时,这位劳模在下午1点钟便离厂步行向学校走来,途中遇到接他的汽车,上车去学校,在下午2点40分到,汽车速度是劳模的几倍 解:汽车行驶全程时间是1个小时,现在情况汽车2点出发,2点40分回来,说明汽车行驶40分钟,也就是说走了全程的三分之二。在不管单位的情况下可列式:车速*20min=三分之二路程(因为往返用了40min,所以单程是20min),人步行的时间是1点走到2点的60min,再加上汽车行驶三分之二路程用的20min,即80min,可列式:人速*80min=三分之一路程。两式相除车速=8倍人速 8倍 例2、自行车队出发24分钟后,通信员骑摩托车去追他们。在距出发点9千米处追上了自行车队。通信员立即回出发点,然后又返回去追自行车队,再追上时恰好离出发点18千米。求自行车队和摩托车的速度。 答案:与例1类似,摩托车24分钟行9千米×2,所以速度为9×2×(60÷24)=45(千米/小时) 摩托车行9千米用12(=24÷2)分钟,比自行车快24分钟,所以自行车36(=12+24)分钟行9千米,速度为9×60÷36=15(千米/小时) 例3、刘江骑自行车在一条公共汽车线路上行驶。线路的起点站和终点站间隔相同的时间发一次车,并且车速都相同。他发现从背后每隔12分钟开过来一辆汽车,而迎面每隔4分钟有一辆汽车驶来。问汽车是每隔多少时间发一辆车? 答案:由于每隔12分钟,背后开过来一辆车,而每隔4分钟有一辆车迎面驶来,所以每经过12分钟,恰好有两辆车从不同的方向驶过身边,不妨假设一开始就如此。设相邻两辆车的间隔为1个单位,到开始时,刘江背后的一辆车与刘江相距1个单位,刘江前面的在第三辆车与刘江相距3个单位,经过12分钟,这两辆车从不同方向驶过刘江身边,由于这两辆车之间相距4个单位,车速相等,所以各驶过2个单位,而刘江则走过1个单位,这表明车速是刘江的2倍,于是汽车6(=12÷2)分钟驶过1个单位,即每6分钟发一辆车。 例4、一条街上,一个骑车人与一个步行人同向而行,骑车人的速度是步行人速度的3倍。每隔10分钟有一辆公共汽车超过步行人;每隔20分钟有一辆公共汽车超过骑车人。如果公共汽车从始发站每次隔同样的时间发一辆车,那么每隔多少分钟发一辆公共汽车? 答案:20÷10×3=6,所以骑车人20分钟所走距离是步行人的6倍,多出5倍,也是汽车在20-10=10分钟内所行距离是步行人的5倍。所以两辆汽车(即步行人与身后第一辆车)的间隔是步行人10分钟所走距离的5-1=4倍,汽车10分钟行5个间隔,行4个间隔用10÷5×4=8分钟,即每8分钟发一辆车。

小学数学四年级奥数专项训练题《借书》-精选教学文档

小学数学四年级奥数专项训练题《借书》 日期:2019 年 01 月 18 日 用时: ____ 得分: ____ 亲爱的同学们!小精灵博士为大家准备了许多有趣的奥数数学题,这些题都是精选的中等、高等难度试题,它们不光有趣,也带着一定的难度,希望大家能用心思考。当然,每道题的后面也已经给出了,但希望大家能自己做出后再对照。相信聪明的你一定可以做对下面的题! 1、《借书》难度:★★★★ 暑期前张老师带几个学生去图书馆借书,如果每人借4本,则最后少2本;如果前2人每人借8本,余下每人借3本,这些图书恰好借完。那么,这个图书室共有多少本书?答:阅览室共有图书本。 解析:【】 2、《各有几只》难度:★★★★ 李大伯家养了鸡和兔放在一个笼子里,鸡比兔多了7只,脚数共有152只,鸡、兔各几只? :鸡有只;兔有只。 解析:【】

3、《偶数是多少》难度:★★★★ 把1988表示成28个连续偶数的和,那么其中最大的那个偶数是多少? 答:最大的那个偶数是。 解析:【】 4、《水管放水》难度:★★★★ 一个水池上装有3根水管。甲管为进水管,乙管为出水管,20分钟可将满池水放完,丙管也是出水管,30分钟可将满池水放完。现在先打开甲管,当水池水刚溢出时,打开乙,丙两管用了18分钟放完,当打开甲管注满水是,再打开乙管,而不开丙管,多少分钟将水放完? :要分钟将水放完。 解析:【】 5、《工程队做工》难度:★★★★ 一个工程队需要在规定得日期内完成,如果由甲队去做,恰好如期完成,如果乙队去做,要超过规定日期三天完成,如果先由甲乙合作二天,再由乙队单独做,恰好如期完成,问规定日期为几天? 答:规定日期为天。 解析:【】 交卷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06年龄问题(奥数专项训练六)(无答案)全国通用

年龄问题 专题精析: 要正确解答这类题,首先要弄清楚:两个不同年龄的人,年龄之差始终不变,但两个人年龄的倍数关系却在不断地变化。 年龄问题的主要特征是:大小年龄差是一个不变的量。我们可以抓住“差不变”这个特点,利用“和差”、“差倍”等知识来分析解答这类应用题。 温故而知新 1、小明今年12岁,4年前他是()岁,4年后他是()岁。 2、小刚今年11岁,小红今年13岁,他们两人相差()岁,5年后他们两人相差() 岁。 王牌例题一:哥哥今年16岁,弟弟今年11岁,几年后哥哥和弟弟的年龄之和是45岁? 疯狂操练 1.今年姐姐11岁,妹妹9岁,两人的年龄和是42岁时还需要过多少年? 2.哥哥今年10岁,妹妹今年4岁,当两人的年龄和等于78岁时还需要过多少年? 王牌例题二:明明今年12岁,强强今年7岁,当两人的年龄和是45岁时,两人各是多少岁?

1.小红今年4岁,小平今年10岁,当两人的年龄和是30岁时,两人各是多少岁? 2.聪聪今年2岁,妈妈今年28岁,当母子年龄和是42岁时,两人各是多少岁? 王牌例题三:三年前爸爸的年龄是女儿的4倍,爸爸今年43岁,女儿今年几岁? 疯狂操练 1. 四年前小林的年龄是小丽的2倍,小林今年12岁,小丽今年是多少岁? 2. 五年前爷爷年龄是孙子的7倍,孙子今年14岁,爷爷今年多少岁? 王牌例题四:小兰5岁的时候,妈妈的岁数正好是小兰的7倍,今年妈妈48岁,小兰今年多少岁?

小兰5岁的时候,爷爷的岁数正好是小兰的13倍,今年爷爷75岁,小兰今年多少岁? 王牌例题五:女儿今年3岁,妈妈今年33岁,几年后,妈妈的年龄是女儿的7倍? 疯狂操练 1. 小明今年20岁,爷爷今年62岁,几年前,爷爷的年龄是小明的8倍? 2. 儿子今年2岁,爸爸今年的年龄是儿子的16倍,几年后,爸爸的年龄是儿子的7倍? 课后作业 1. 哥哥今年15岁,妹妹今年5岁,当两人的年龄和等于78岁时哥哥有多少岁?

六年级奥数综合测试卷--A卷

六年级奥数综合测试卷A卷 姓名:()班级:() 一、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 1、若=,=,=从小到大排列、 、三个数:()。 (+)]=( )。 2、×(4.85÷-3.6+6.15×)+[5.5-1.75× 3、用数码0,1,2,3,4,5组成各位数码都不相同的六位数,并按 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第502个数是()。 4、若干升含盐70%的溶液与若干升含盐58%的溶液混合后得到含盐 62%的溶液。如果每种溶液各多取15升,混合后就得到含盐63.25%的溶液,那么第一次混合时含盐70%的溶液取了()升。 5、记A=++++…+,那么比A小的最大自然数是 ()。 6、如图所示,已知正方形的面积是130平方厘米,包含正方形在内 的最小的圆的面积是()平方厘米。(=3.14) 7、观察下面的一列数,根据其中的规律指出是这列 数中的第()个。 ;,;,,;,,,;… 8、把一张宽1厘米的长方形纸条对折次(是不小于1的整数), 仍得到一个小长方形,它的宽仍是1厘米,它的长是整数厘米。 然后,从小长方形的一端起,每隔1厘米剪一刀,最后得到一些 面积为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纸片和面积为2平方厘米的长方形纸 片。如果这些正方形纸片恰好有1282块,那么,对折的次数共

有()种不同的可能数值。 9、有一个横2000格,竖1000格的矩形方格纸。现从它的左上角开 始向右沿着边框逐格涂色到右边框,再从上到下逐格涂色到底边 框,再沿底边框从右往左逐格涂色到左边框,再从下到上逐格涂 色到前面涂色过的方格,如此一直螺旋式地涂下去……直到将所有方格都涂满。那么,最后被涂的那个方格是从上到下第()行,从左到右的第()列。 10、小刚早晨8时10分离家到学校参加文艺节目排练,以每分钟50 米的速度步行,预计能够提前10分钟到校。刚走出500米,他突然发现忘了带乐谱,便以每分钟100米的速度跑回家。找乐谱 花了2分钟,再以每分钟70米的速度行走,结果提前1分钟到校。小刚家到学校的路程是()米。 二、计算题(每题5分,共40分) 1、(++)÷× 2、+++…+

五年级奥数行程问题(一)答案

第28周行程问题(一) 例 1 甲、乙两车同时从东、西两地相向开出,甲车每小时行56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8千米。两车在距中点32千米处相遇,东、西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练习一 1,小玲每分钟行100米,小平每分钟行80米,两人同时从学校和少年宫出发,相向而行,并在离中点120米处相遇。学校到少年宫有多少米? 2,一辆汽车和一辆摩托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汽车每小时行40千米,摩托车每小时行65千米,当摩托车行到两地中点处时,与汽车还相距75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3,甲、乙二人同时从东村到西村,甲每分钟行120米,乙每分钟行100米,结果甲比乙早5分钟到达西村。东村到西村的路程是多少米?

例 2 快车和慢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开出,乙车每小时行40千米,经过3小时,快车已驶过中点25千米,这时快车与慢车还相距7千米。慢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练习二 1,兄弟二人同时从学校和家中出发,相向而行。哥哥每分钟行120米,5分钟后哥哥已超过中点50米,这时兄弟二人还相距30米。弟弟每分钟行多少米? 2,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32千米。4小时后,剩下的路比全程的一半少8千米,如果改用每小时56千米的速度行驶,再行几小时到达乙地? 3,学校运来一批树苗,五(1)班的40个同学都去参加植树活动,如果每人植3棵,全班同学都能植这批树苗的一半还多20棵。如果这批树苗全部给五(1)班的同学去植,平均每人植多少树?

例3 甲、乙二人上午8时同时从东村骑车到西村去,甲每小时比乙快6千米。中午12时甲到西村后立即返回东村,在距西村15千米处遇到乙。求东、西两村相距多少千米? 练习三 1,甲、乙二人同时从A地到B地,甲每分钟走250米,乙每分钟走90米。甲到达B地后立即返回A地,在离B地3.2千米处与乙相遇。A、B两地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2,小平和小红同时从学校出发步行去小平家,小平每分钟比小红多走20米。30分钟后小平到家,到家后立即原路返回,在离家350米处遇到小红。小红每分钟走多少米? 3,甲、乙二人上午7时同时从A地去B地,甲每小时比乙快8千米。上午11时甲到达B地后立即返回,在距B地24千米处与乙相遇。求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