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式输送机自动张紧装置

带式输送机自动张紧装置
带式输送机自动张紧装置

寺河矿带式输送机自动张紧装置

李文军

(装备物质公司 048006)

摘要:介绍了寺河矿综采工作面带式输送机自动张紧装置的组成、工作原理、特点及使用情况。

关键词:带式输送机张紧装置自动张紧绞车

一、概述

工作面顺槽带式输送机是综采工作面生产的关键设备之一,它主要包括卸载部、驱动部、储带部、张紧部、卷带部、中间架和机尾。近年来,随着我国煤炭工业的发展,大运量、长距离的大型伸缩带式输送机,以及性能优良的进口自移机尾在采煤工作面的逐步使用,需要技术先进性能可靠的自动张紧装置与其相配套。目前在我国,大多数顺槽带式输送机采用绞车张紧形式(包括固定绞车张紧装置和自动绞车张紧装置),由于固定绞车张紧装置只能定期张紧输送带,而输送带的张紧程度往往与操作者的经验有关,经常出现张紧过大或者过小,并且直接影响输送机启动的安全性,运行的平稳性,所以固定绞车张紧装置对于大型的顺槽带式输送机的安全及平稳运行极为不利。

徐州五洋科技有限公司根据我国煤矿井下的特点,研制的工作面顺槽伸缩带式输送机的自动绞车张紧装置,操作简单、运行可靠、价格底、服务方便,在国内受到普遍好评。该设备曾在兖州矿业集团公司兴隆庄等煤矿与煤矿5318综放工作面(该工作面日产原煤可达1万吨以上)上与大型顺槽带式输送机(该输送机机尾为国产自移机尾)

配套使用,效果令人满意。

我局寺河矿2302综采工作面,可伸缩带式输送机的张紧部,也采用了徐州五洋科技有限公司SZL—1400/320型自动张紧装置,该装置与德国DBT公司的MATILD自移机尾配套使用。以前DBT公司的MATILD自移机尾与澳大利亚ACE公司的自动张紧绞车配合使用,次此配合将对实现我局进口设备国产化,意义重大。这在我局尚属首次,在我国也尚属首次。下面就此装置作以简单介绍。

二、组成与工作原理

(1)组成

本套装置主要由慢速绞车、液压泵站、拉紧油缸、蓄能站、矿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电控箱及附件等六大部分组成。慢速绞车及张紧油缸固定在伸缩带式输送机的机架内,液压泵站、蓄能器及电控箱不需要做基础,水平安放即可。

(2)工作原理

图1

图2

图1为胶带自动拉紧装置系统图;图2为胶带自动拉紧装置电气原理图。系统工作时,各元件压力整定值,从高压到底压依次为溢流阀3、溢流阀13、压力继电器YJ1、压力继电器YJ2、压力继电器YJ3。

带式输送机工作时,输送带必须处于张紧状态,然后才能起动输送机。其工作过程如下:

合上隔离开关QS(见图2),电源指示灯H1亮,控制电路得电,漏电闭锁插件KL得电工作,检测主回路负荷侧的绝缘电阻。若绝缘电阻小于设定值时,电控箱被闭锁,不能启动;若各回路皆正常,则K4得电,其常开接点闭合,电控箱允许启动。

1、自动系统工作过程

将SA置于自动(SA1.1)状态,按下启动按钮S1(或远方启动按纽),先导继电器KX1吸合,中间继电器K1得电,其常开接点K1

吸合,电控箱开始工作,“运行”指示灯H2亮,KM吸合,油泵电机运转(“油泵转”指示灯H3亮),带动油泵2,压力油经液控单向阀6进入油缸8的活塞杆腔,油缸活塞杆通过动滑轮15拉动张紧小车10(满速绞车9通过改向滑轮12与油缸一起组成拉紧系统)。随着油泵的运行,系统压力升高,当系统压力上升至YJ3压力继电器的压力整定值时,接点KP3闭合,先导继电器KX4得电吸合,时间继电器KS1得电,其延时闭合接点KS1(46、47)闭合,带式输送机允许起动。

随着油泵的运行,系统压力升高。当系统压力达到YJ2压力继电器的整定值时,KP2闭合,先导继电器KX3吸合,K1得电,其常闭接点断开,此时KM依靠其自保接点继续保持吸合,油泵电机继续运行,系统压力继续上升。当系统压力升至YJ1压力继电器的整定值时,KP1闭合,先导继电器KX2吸合,K2得电,其常闭点断开,KM失电,油泵电机停转。

由于系统有泄露,压力将下降。当压力降低于YJ1 的整定值时,其接点KP1断开,K2释放;当压力低于YJ2 的整定值时,其接点KP2断开,K3释放,KM得电吸合,油泵电机重新起动运行,使系统压力增至YJ1 的整定值。

由此可见,系统压力始终稳定在YJ1 和YJ2 的整定值之间。保持了张紧力的恒定。

为了使油缸在带式输送机起动运行时有一个补偿胶带伸长的伸缩行程,所以,在调试或使用一段时间后,应手动起动慢速绞车开关箱,通过慢速绞车使油缸活塞杆外伸一些(一般地,活塞杆露出部分

长度是其全长的1/2~2/3左右)。

或按下停止按纽S2(或远程停止按纽),KX1释放,K1释放,KM 失电,油泵停止运行。

注意:由于上述原理可见,当电控箱失电后再供电时,必须重新按下起动按纽S1,否则,电控箱处于非运行状态,YJ1 、YJ2 等无法参与检测与控制。

2、手动控制油泵运转

将SA置于“油泵转”位置,按下启动按纽S1(或远程启动按纽),先导继电器KX1带电吸合,K1吸合,KM吸合,油泵运转,“运行”指示灯H2和“油泵转”指示灯H3亮。当按下停止按纽S2(或远程停止按纽)时,油泵停止运转。

3、手动控制绞车正、反转

当胶带输送机在调试或使用一段时间后,应手动起动慢速绞车开关箱,通过慢速绞车使油缸活塞杆外伸一些,在胶带需要做接头时,可控制绞车将拉紧松开,待处理完后,再恢复油缸活塞杆位置,以确保系统正常工作。

三、主要技术性能指标

最大张紧力 /KN 320

拉紧调整范围 /KN 135~320

拉紧油缸最大工作速度m/s 约4

慢速绞车容绳量 /m 80

拉紧油缸工作行程 /mm 3500

额定工作压力 /MPa 18

慢速绞车电机功率 /KW 18.5

泵站电机功率 /KW 4

额定工作电压 /V 380/660

四、主要技术特点

自动张紧设备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根据输送机的工况及对输送带张力的不同要求,可以任意调节输送机起动时的拉紧力(拉紧力的调节范围由所选型号确定)。待系统运行平稳后,将按预定程序自动工作,保证输送带在理想状态下工作。

由于拉紧力可以根据需要自动调节,所以使得输送机在稳定运行时的张力明显降低(一般可降低15%~30%)。在输送机基本参数不变的情况下,该设备与其他类型的张紧装置相比,可以降低输送带的强度等级,并能减少输送机的功率。因而能减少设备的初期投资及运行费用。

2、响应快。带式输送机启动时,输送带的松边会突然松弛伸长,此时拉紧油缸在蓄能站的作用下,能立刻收缩活塞杆,及时补偿输送带的伸长量,减少了输送带松边对紧边的冲击,不但使得输送机启动平稳、可靠,而且较好的保护了输送带,可减少断带事故的发生。这也是其它绞车拉紧装置无法比拟的优点。

3、当发生断带或输送带被异物卡住等意外情况时,该设备能立即终止带式输送机的运行;当输送机输送带出现打滑现象时,能自

动增加拉紧力。

4、以往的绞车拉紧装置一般均采用多种滑轮组,不但使得拉紧系统复杂化,而且使得拉紧的动态响应特性差。本自动张紧装置结构紧凑,拉紧钢丝绳缠绕的布置方式极为简单,因而简化了带式输送机的拉紧系统,使得拉紧的动态响应好,改善了带式输送机的运行特性。

5、适应性强。自动张紧装置除了可以满足各种规格可伸缩带式输送机对张紧系统的要求以外,还可以满足各种类型固定带式输送机(包括钢丝芯带式输送机及整芯输送带式输送机)对张紧系统的要求。

6、该设备还可以与输送机的集控装置连接,以实现远距离控

制。

另外,考虑到煤矿井下环境条件差的实际情况,该设备的液压泵站采用了集中油路阀块并且采用全封闭式护罩结构,泵站与油缸及蓄能站之间采用高压胶管快速接头连接,保证了液压系统无外部泄露。当带式输送机处于稳定运行阶段时,液压泵站仅起到“补油”的作用,因而泵站的运行时间极为短暂,确保了该设备的工作可靠性。

五、使用情况

晋城煤业集团寺河矿综采工作面使用德国DBT公司的MATILD自移机尾,该自移机尾在寺河矿2301首采工作面上曾与澳大利亚ACE 公司的自动张紧绞车配套使用,其推移速度约为480mm/s,比国产自移机尾速度快的多。2003年9月,在晋城煤业集团寺河矿2302综采工作面(该工作面日产原煤可达2万吨)上,徐州五洋科技有限公司

SZL—1400/320型可伸缩带式输送机自动拉紧装置与MATILD自移机尾首次配套使用,在保证胶带机正常运转的情况下,完全实现机尾以全速自动推移,效果令人满意。这对于我局进口设备的国产化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六、结论

目前,我国煤矿已使用的工作面带式输送机有数百台,特别是对高产高效矿井而言,工作面顺槽带式输送机举足轻重。从我局寺河矿井的使用情况来看,本自动张紧装置设计合理,性能稳定可靠,确能起到使工作面顺槽带式输送机工作平稳的作用,减少了对输送机冲击,对输送带特别是输送带接头能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

作者简介:李文军(1982.07—),男,助理工程师,2004年毕业于四川大学,现从事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工作。电话:3668232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螺旋式输送机传动装置

前言 减速器的结构随其类型和要求不同而异。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按其轴线在空间相对位置的不同分为:卧式减速器和立式减速器。前者两轴线平面与水平面平行,如图1-2-1a所示。后者两轴线平面与水平面垂直,如图1-2-1b所示。一般使用较多的是卧式减速器,故以卧式减速器作为主要介绍对象。 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可以采用直齿、斜齿或人字齿圆柱齿轮。 图1-2-2和图1-2-3所示分别为单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的轴测投影图和结构图。减速器一般由箱体、齿轮、轴、轴承和附件组成。 箱体由箱盖与箱座组成。箱体是安置齿轮、轴及轴承等零件的机座,

并存放润滑油起到润滑和密封箱体内零件的作用。箱体常采用剖分式结构(剖分面通过轴的中心线),这样,轴及轴上的零件可预先在箱体外组装好再装入箱体,拆卸方便。箱盖与箱座通过一组螺栓联接,并通过两个定位销钉确定其相对位置。为保证座孔与轴承的配合要求,剖分面之间不允许放置垫片,但可以涂上一层密封胶或水玻璃,以防箱体内的润滑油渗出。为了拆卸时易于将箱盖与箱座分开,可在箱盖的凸缘的两端各设置一个起盖螺钉(参见图1-2-3),拧入起盖螺钉,可顺利地顶开箱盖。箱体内可存放润滑油,用来润滑齿轮;如同时润滑滚动轴承,在箱座的接合面上应开出油沟,利用齿轮飞溅起来的油顺着箱盖的侧壁流入油沟,再由油沟通过轴承盖的缺口流入轴承(参图1-2-3)。 减速器箱体上的轴承座孔与轴承盖用来支承和固定轴承,从而固定轴及轴上零件相对箱体的轴向位置。轴承盖与箱体孔的端面间垫有调整垫片,以调整轴承的游动间隙,保证轴承正常工作。为防止润滑油渗出,在轴的外伸端的轴承盖的孔壁中装有密封圈(参见图1-2-3)。 减速器箱体上根据不同的需要装置各种不同用途的附件。为了观察箱

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课程设计

1.传动装置的总体方案设计 1.1 传动装置的运动简图及方案分析 1.1.1 运动简图 输送带工作拉力 kM /F 6.5 输送带工作速度 /v (1 m -?s ) 0.85 滚筒直径 mm /D 350 1.1.2 方案分析 该工作机有轻微振动,由于V 带有缓冲吸振能力,采用V 带传动能减小振动带来的影响,并且该工作机属于小功率、载荷变化不大,可以采用V 带这种简单的结构,并且价格便宜,标准化程度高,大幅降低了成本。减速器部分两级展开式圆柱齿轮减速,这是两级减速器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齿轮相对于轴承不对称,要求轴具有较大的刚度。高速级齿轮常布置在远离扭矩输入端的一边,以减小因弯曲变形所引起的载荷沿齿宽分布不均现象。原动机部为Y 系列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 总体来讲,该传动方案满足工作机的性能要求,适应工作条件、工作可靠,此外还结构简单、尺寸紧凑、成本低传动效率高。 1.2电动机的选择 1.2.1 电动机的类型和结构形式 电动机选择Y 系列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电动机的结构形式为封闭式。

1.2.2 确定电动机的转速 由于电动机同步转速愈高,价格愈贵,所以选取的电动机同步转速不会太低。在一般 机械设计中,优先选用同步转速为1500或1000min /r 的电动机。这里选择1500min /r 的电动机。 1.2.3 确定电动机的功率和型号 1.计算工作机所需输入功率 1000 P Fv w = 由原始数据表中的数据得 P W = 1000 FV = KW 3 1000 10 85.05.6?? =5.25kW 2.计算电动机所需的功率)(P d kW η/P d w P = 式中,η为传动装置的总效率 n ηηηη???=21 式子中n ηηη,,21分别为传动装置中每对运动副或传动副的效率。 带传动效率95.01=η 一对轴承效率99.02=η 齿轮传动效率98.03=η 联轴器传动效率99.04=η 滚筒的效率96.05=η 总效率84.096.099.098.099.095.02 3 =????=η kW kW P W 58.684.0525 .5P d == =η 取kW 5.7P d =

带式输送机的张紧装置油缸汇总

带式输送机的张紧装置油缸 拉紧装置是带式输送机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带 式输送机的安全运行及使用寿命,对于大运量、长距离等大型带式输送 机的正常运行而言,更显示出了其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对拉紧装置进 行相关分析,对目前各种带式输送机的拉紧系统特点加以研究。在此基 础上,提出了新型输送带液压拉紧系统的方案,进一步建立了相应的数 学模型,并根据实际现场参数做了系统仿真分析。针对液压伺服系统的 非线性和时变性,把模糊控制和传统PID控制两种控制方式结合起来, 设计出了模糊PID控制器,应用在本文所设计的液压拉紧伺服控制系统 中,并对加入模糊PID控制的系统进行了仿真分析。由仿真结果可以看 出,输送机液压伺服拉紧系统响应快、工作稳定,克服了以往传统拉紧 系统的弊病,使张力得到良好的控制,延长了皮带的使用寿命,提高了 工作效率。 关键词:带式输送机;拉紧装置;液压伺服系统;数学模型;模糊PID 控制;系统仿真 3带式输送机液压拉紧系统的设计 综合分析各种拉紧装置工作方式的优缺点,目前的研究多趋向于在满足输送机胶带不打滑和保证胶带在托辊间的垂度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小输送机系统正常平稳运行时的张紧力,减少或消除张紧力过大对带式输送机相关设备的损害,降低由于外载冲击而引起的胶带纵向震荡,增强系统运行稳定性等等。为实现这些目的,更多的采用自动检测,实时修正等手段,力求整个拉紧装置工作效能的最优化。在此基础上本章设计了以电液伺服阀控制液压缸的液压伺服拉紧系统,以实现对带式输送机所需的恒张力的控制。建立了液压拉紧系统的数学模型,并对系统进行了仿真分析。 3.1 3.1.1 带式输送机液压伺服拉紧系统总体设计 液压拉紧装置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1)拉紧装置的组成 液压伺服拉紧装置由液压泵站、拉紧油缸、压力继电器、电液伺服阀、力传感器、伺服放大器、电控箱控制系统及附件等组成。其液压拉紧站系统如图3-1所示。 (2)系统的工作原理 带式输送机在启动时和稳定运行时对皮带的张力要求是不同的,启动时所需要的张力大约是稳定运行时所需要的张力的1.5倍。这就需要液压系统能在两级工作压力下工作,一个是启动压力,另一个是稳定运行时压力,前者约为后者的1.5倍。如图3-1所示,本方案在拉紧油缸的进油管道并联接 入电液伺服阀控制油路来实现胶带机稳定运行时拉紧力的实时调控。胶带机启动前,拉紧油缸的油液压力由溢流阀17控制,启动前液压拉紧站系统的状态是:手动换向阀5处于右位,开关阀6开通,电液伺服阀15处于关闭状态。胶带机启动前,先启动拉紧装置,拉紧油缸的油液压力达到胶带机启动压力时,压力继电器7发出电信号,胶带机启动。当胶带运行速度达到工作速度

螺旋输送机传动装置--课程设计--CAD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螺旋输送机传动装置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年级: 指导老师: 成绩: 2012年12月30 题目:设计螺旋输送机传动装置 传动系统图: 原始数据: 输送机工作轴转矩T/(N·m)输送机工作轴转速n/(r·min-1) 265 130 工作条件:

连续单向运转,工作时有轻微振动,使用期8年,小批量生产,两班制工作,输送机工作轴转速误差为±5%。 目录 1.电动机的选择和运动参数的计算 1.1、电动机的选择 (4) 1.2、传动比的分配 (6) 1.3、传动装置运动参数 (6) 2. 各齿轮的设计计算 2.1、直齿圆柱齿轮减速设计 (9) 2.2、直齿圆锥齿轮减速设计 (13) 3.轴结构设计 3.1 、高速轴的设计 (18) 4.校核 4.1、高速轴轴承和键的校核 (23) 4.2、联轴器的选择 (23) 4.3、减速器的润滑 (23) 5.箱体尺寸及技术说明 5.1、减速器箱体尺寸 (25) 6.附件设计 附件设计 (26) 7.其他技术说明 其他技术说明 (27) 8.设计心得 (29) 参考文献 (30)

设计计算和说明 计算结果 1. 电动机的选择和运动参数的计算 1.1、电动机的选择 1.1.1、确定传送机所需的功率w P 设定传送机本身的功率97.0w =η = w P =?w w n T η9550kW kW 719.397 .09550130 265=?? 1.1.2、确定传动总效率总η 443221ηηηηη???=总其中1η、2η、3η、4η分别为联轴器、一对锥齿 轮、一对圆柱齿轮、球轴承的效率。 查表可得:995.01=η、90.02=η、97.03=η、98.04=η 787.098.097.090.099.0432=???=总η 1.1.3、电动机的输出功率 kW P P w d 73..4787 .0719 .3== = η 1.1.4、选择电动机 单级圆柱斜齿轮的传动比 53- 锥齿轮 2-3 则总动比的范围是 6-15 所以,的电动机的转速范围为 (6-15)×130=780-1950 r/min 选择电动机型号为:Y132S-4 5.5KW 1440r/min Y132M2-6 电动机主要技术数据 额定功率w K kW 5.5 满载转速满n min 1440r KW P 719.3w = 787.0=总η kW P d 73.4= 电动机型号:Y132S-4 3i 1=.9 84.2i 2= 08.11=i a kW 28.4P III = kW 91.3P Iv = min 1440I r n = min 370II r n = min 320III r n = min 130Iv r n = m N T I ?=18.31 m N T II ?=83.113m N T III ?=43.110 m N T Iv ?=01..286 kW 69.4P I = kW 41.4P II =231=Z

可伸缩皮带机张紧装置

1 概述 带式输送机结构简单,工作平稳可靠,噪音小,能实现连续长距离大倾斜输送,设备运行费用低,可在胶带的任意位置加料或卸料,具有生产效率高、输送量大、能源消耗少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煤炭、冶金、矿山、化工、港口、电站、轻工、建材、粮食等许多工业领域。经过近两个世纪的发展,带式输送机已经在技术上具备了高强力、大运量、大功率的现代化散状物料输送设备的特征。拉紧装置是带式输送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性能好坏直接影响带式输送机整机的工作能。 1.1带式输送机拉紧装置的主要作用 带式输送机在启动、运行、制动等工作过程中,输送带会由于拉力和惯性的作用发生蠕变,能够导致输送带变长松弛而无法工作。输送带拉紧装置是保证输送带具有一定拉紧力、不发生打滑现象而正常工作的重要组件。概括起来,拉紧装置在带式输送机中具有以下一些作用: (1)保证胶带任驱动滚筒奔离点的足够张力,从而保证驱动装置依靠摩擦传动所必须传递的摩擦牵引力,以带动输送机的正常运转,防止输送带打滑。 (2)保证承载分支最小张力点的必须张力,限制输送带在托辊之问的垂度,保证带式输送机正常运行,不致因输送带下垂度过大导致煤炭垂直跳动冲击托辊而造成电机损失能量大和物料洒落等现象。 (3)补偿胶带塑性变形与过渡,工况下伸长质的变化。由于负载变化会引起输送带发生长度变化,蠕变现象也会造成输送带伸长,张紧力有变小趋势,需要张紧装置来吸收由蠕变产生的仲长,维持输送机正常运行所需的最小张紧力,从而保证带式输送机的正常运行。 (4)为输送带重新接头做必要的行程准备。每部带式输送机都有若干个接头,可能在某一时间接头会出现问题,必须截头重做,张紧装置为带式输送机准备了负荷以外的运输带,这样接头故障就可以通过放松张紧装置重新接头来解决。 1.2对张紧装置的要求 (1)响应速度快,工作可靠; (2)拉紧滚筒上输送带的包角 180,并与滚筒位移平行,施加的拉紧力应通过滚筒中心,以免张力由于其位置不同而变化; (3)不能出现死区,即拉紧滚筒作反向移动时,不至于产生张力突然变

可伸缩皮带机张紧装置设计有全套图纸

1 概述 带式输送机结构简单,工作平稳可靠,噪音小,能实现连续长距离大倾 斜输送,设备运行费用低,可在胶带的任意位置加料或卸料,具有生产效率高、输送量大、能源消耗少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煤炭、冶金、矿ft、化工、港口、电站、轻工、建材、粮食等许多工业领域。经过近两个世纪的发展, 带式输送机已经在技术上具备了高强力、大运量、大功率的现代化散状物料 输送设备的特征。拉紧装置是带式输送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性能好坏直 接影响带式输送机整机的工作能。 1.1带式输送机拉紧装置的主要作用 带式输送机在启动、运行、制动等工作过程中,输送带会由于拉力和惯 性的作用发生蠕变,能够导致输送带变长松弛而无法工作。输送带拉紧装置 是保证输送带具有一定拉紧力、不发生打滑现象而正常工作的重要组件。概 括起来,拉紧装置在带式输送机中具有以下一些作用: (1)保证胶带任驱动滚筒奔离点的足够张力,从而保证驱动装置依靠摩 擦传动所必须传递的摩擦牵引力,以带动输送机的正常运转,防止输送带打滑。 (2)保证承载分支最小张力点的必须张力,限制输送带在托辊之问的垂度,保证带式输送机正常运行,不致因输送带下垂度过大导致煤炭垂直跳动 冲击托辊而造成电机损失能量大和物料洒落等现象。 (3)补偿胶带塑性变形与过渡,工况下伸长质的变化。由于负载变化会 引起输送带发生长度变化,蠕变现象也会造成输送带伸长,张紧力有变小趋势,需要张紧装置来吸收由蠕变产生的仲长,维持输送机正常运行所需的最 小张紧力,从而保证带式输送机的正常运行。 (4)为输送带重新接头做必要的行程准备。每部带式输送机都有若干个 接头,可能在某一时间接头会出现问题,必须截头重做,张紧装置为带式输 送机准备了负荷以外的运输带,这样接头故障就可以通过放松张紧装置重新 接头来解决。 1.2对张紧装置的要求 (1)响应速度快,工作可靠; (2)拉紧滚筒上输送带的包角180 ,并与滚筒位移平行,施加的拉紧 力应通过滚筒中心,以免张力由于其位置不同而变化;

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设计

机械设计 课程设计 课题名称: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设计 系别: 物理与电气工程学院 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 12级机械一班 姓名: 杨帆 学号: 080812025 指导老师: 袁圆 完成日期: 2014.6.18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第二章减速器的结构选择及相关计算 (3) 第三章 V带传动的设计 (7) 第四章齿轮的设计 (9) 第五章轴的设计与校核 (15) 第六章轴承、键和联轴器的确定 (20) 第七章减速器的润滑与密封 (22) 第八章减速器附件的确定 (23) 第九章装配图和零件图的绘制 (24) 总结 (24) 参考文献 (25)

第一章绪论 1.1设计目的: 1)此次机械课程设计主要培养我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设计理念,训练综合运用机械设计课程和其他相关课程的基础理论并结合生产实际进行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巩固、深化和扩展了相关机械设计方面的知识。 2)另外促使我们培养查阅和使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及相关技术资料的能力以及计算、绘图、数据处理等设计方面的能力。3)通过对通用机械零件、常用机械传动或简单机械的设计,使我们掌握了一定的机械设计的程序和方法,同时树立正确的工程设计思想,培养独立、全面、科学的工程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 1.2设计题目: 原始数据及工作条件 表1 带式输送机的设计参数 工作条件:带式输送机连续单向运转,载荷平稳,空载启动,使用期10年(每年300个工作日),小批量生产,两班制工作,输送机工作轴转速的允许误差为±5%。带式输送机的传动效率为0.96。

图1 带式输送机传动简图 1—电动机;2—带传动;3—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4—联轴器;5—输送带;6—滚筒 1.3传动方案的分析与拟定 1、传动系统的作用及传动方案的特点: 机器一般是由原动机、传动装置和工作装置组成。传动装置是用来传递原动机的运动和动力、变换其运动形式以满足工作装置的需要,是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传动装置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机器的工作性能、重量和成本。合理的传动方案除满足工作装置的功能外,还要求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成本低廉、传动效率高和使用维护方便。 本设计中原动机为电动机,工作机为皮带输送机。传动方案采用了两级传动,第一级传动为带传动,第二级传动为单(一)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螺旋输送机传动装置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螺旋输送机 ——传动装置 学校:华南农业大学 学院:工程学院 班级: 制作小组: 制作人: 辅导老师:

目录 摘要 (1) 设计要求 (2) 螺旋输送机传动简图 (2) 第一章:电动机的选择 1.1:选择电动机 (3) 1.2:选择电动机的功率 (3) 1.3:选择电动机的转速 (3) 1.4:确定传动装置总传动比及其分配 (4) 1.5: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5) 第二章:普通V带的设计计算 P (6) 2.1:确定计算功率 ca 2.2:选取普通V带的型号 (6) D和2D (6) 2.3:确定带轮基准直径 1 2.4:验算带速V (6) L和中心距0a (7) 2.5:确定V带基准长度 d 2.6:验算小带轮上的包角 (7) 2.7:确定V带的根数z (8) F.............................................v (8) 2.8:确定带的初拉力 2.9:计算带传动的轴压力 (9) 2.10:V带轮的结构设计 (9)

第三章:单极齿轮传动设计 3.1:选择齿轮类型、材料、精度及参数 (11) 3.2: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设计 (11) 3.3: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设计 (14) 3.4:几何尺寸计算 (17) 3.5齿轮结构设计 (19) 第四章:轴的设计计算 第一节:输入轴的设计 4.1:输入轴的设计 (19) 4.2:输入轴的受力分析 (22) 4.3:判断危险截面和校核 (25) 第二节:输出轴的设计 4.1’:输出轴的设计 (25) 4.2’:输出轴的受力分析 (28) 4.3’:判断危险截面和校核 (31) 第五章:轴承的计算与选择 5.1:轴承类型的选择 (31) 5.2:轴承代号的确定 (32) 5.3:轴承的校核 (32) 第六章:平键的计算和选择 6.1:高速轴与V带轮用键连接 (35) 6.2:低速轴与大齿轮用键连接 (36)

带式输送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调研报告 调研时间:2013年11月5日—12日 调研地点:五矿己二扩大皮带巷 调研目的:通过此次调研,使我对式输送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有了更深的了解,对教学中如何使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如何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课程的内容。能够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教育,使职工能够更加系统的了解带式输送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一、带式输送机的类型及适用条件 带式输送机按牵引方式不同,可分为滚筒驱动式和钢丝绳牵引式两类。一般矿井采区多用滚筒驱动式,大巷中使用较多的也是滚筒驱动式,但也有用钢丝绳牵引式的,主井带式运输一般采用钢丝绳牵引式。 带式输送机既可用于水平运输,又可用于倾斜运输。当用于倾斜运输时其倾角受到一定限制。通常情况下,倾斜向上运输时的倾角不超过18度,向下运输时的倾角不超过15度。为减小输送带的严重磨损,带式输送机不宜运送有棱角的货物。 二、带式输送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一)带式输送机的组成 带式输送机的组成部分有:机头部(包括电动机、传动装置、滚筒等)、机身部(包括机架、托辊)、机尾部、胶带、附属装置(包括拉紧装置、清扫装置、制动装置等)等 (二)带式输送机的工作原理 输送带(或钢丝绳)连接成封闭环形,用张紧装置将它们张紧,在电动机的驱动下,靠输送带(或钢丝绳)与驱动滚简(或驱动轮)之间的摩擦力,使输送带(或钢丝绳)连续运转,从而达到将货载由装载端运到卸载端的目的。 (三)带式输送机的结构 现以滚筒驱动带式输送机为例,简单介绍带式输送机的基本结

构。 带式输送机的主要组成部分有:输送带、托架及机架、传动装置、拉紧装置、储带装置和清扫装置等。 1.输送带 输送带既是承载机构,又是牵引机构。 输送带种类很多。按带芯结构材料分为钢丝绳芯输送带、尼龙芯输送带、维棉芯输送带和帆布芯输送带。输送带按覆盖层所用的材料分为橡胶带、橡塑带和塑料带;按用途分为耐热、耐寒、耐油、耐酸、耐碱和花纹等输送带;按阻燃性能分为非阻燃带和阻燃带。 常用的输送带有3种类型,即普通输送带、钢丝绳芯输送带和钢丝绳牵引输送带。在这里只介绍前两种输送带的结构。 (1)普通输送带。普通输送带可用在固定式、绳架吊挂式和可伸缩带式输送机上。 夹层输送带用数层帆布做带芯,层与层之间用橡胶粘合在一起,然后在外表面周围用橡胶盖层加以保护。帆布由棉、尼龙等纤维织成或为混纺物。帆布层用来承受载荷并传递牵引力,而橡胶保护层用来防止外界物体对帆布层的损伤及有害物质的腐蚀。 (2)钢丝绳芯输送带。此输送带是用细钢丝绳做带芯(以承受拉力),外面覆盖橡胶制成强力输送带。 (3)输送带的性能要求。由于煤矿井下存在有害有毒气体,加之带式输送机的摩擦传动,所以井下使用的输送带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性能要求。

带式输送机张紧装置

带式输送机张紧装置的作用和类型为了保证输送机能正常运转,张紧装置势必不可少的装置之一。 作用 1.保证带式输送机驱动滚筒分离点的足够张力,从而保证驱动装置依靠摩擦传动所必须传递的摩擦牵引力,以带动输送机正常运转。 2.保证承载分置最嚣张锂电的必须张紧力,限制输送带在托辊之间的垂度,保证带式输送机的正常运行,不致因输送带松弛而导致打滑,跑偏等现象。 3.补偿塑性变形与过渡工况式输送带伸长量的变化。由于负载变化会引起输送带发生长度变化,蠕变现象也会造成输送带伸长,所以张紧力是变化的,必须经常调节拉紧滚筒的位置,才能保证带式输送机的正常工作。 4.为输送带重新接头作必要的行程准备。每每部带式输送机都有若干个接头,可能在某一时间街头会出现问题,必须截头重做,而这时可通过放松拉紧装置重新接头来解决。 (1)重锤式张紧装置 如图1—1所示,机尾换向滚筒1固定在小车2上,垂直悬吊的重锤3和小车2相连,由于重锤3的重量可以为一定值,所以皮带的张力,拉紧力恒定,同时重锤靠自重张紧,能自动补偿皮带的伸长,但其需要的空间大,占地面积大,往往受空间限制而无法使用,易于使用在固定式长距离运输机上。 图1—1 重锤车式张紧装置 1.滚筒 2.小车 3.重锤

(2)螺旋式张紧装置 如图1-2所示,拉近滚筒的轴承座安装在活动架上,活动架可以在导轨上滑动,旋转螺旋杆使活动架上的螺母和活动架一起前进和后退,达到张金和放松的目的。其结构简单,但行程太小,只适用于短距离的运输机上,且当皮带自行伸长时,不能自动张紧 图1-2螺旋式张紧装置 (3)钢绳绞车式张紧装置 如图1-3所示,这种张紧装置是利用小型绞车张紧。绞车一般用蜗轮蜗杆减速器带动卷筒来缠绕钢绳从而张紧皮带。这种张紧装置的优点是体积小,拉力大,所以被广泛运用到井下带式运输机中,但其不能自行张紧。 如图1-3钢绳绞车式张紧装置

皮带机液压自动张紧装置结构和液压系统设计

皮带机液压自动张紧装置结构和液压系统设计

目录 前言......................................................... - 1 - 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Abstract.............................................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1章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带式输送机简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1带式输送机的工作原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2带式输送机的构成及特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带式输送机张紧装置简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1 带式输送机张紧装置的作用和类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2 现有带式输送机张紧装置的原理及特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3 带式输送机液压张紧装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2章皮带运输机液压自动张紧装置的总体结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皮带运输机张紧装置的总体结构的确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1总体结构各部件的确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2 连接各部件并绘制系统结构布置简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绘制张紧装置的系统结构布置简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3章张装置的液压系统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液压系统的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1工况分析并确定液压缸参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2拟定液压系统原理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液压元件的选择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1 液压泵的计算与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2 驱动电机的计算和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3 液压元件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4 油管的计算与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5蓄能器、油箱的选择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液压系统主要性能的验算、绘制系统原理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4章液压缸的设计与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液压缸的类型、安装形式的选择和...................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1 液压缸的类型的确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2 液压缸重要技术性能参数的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液压缸各组件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1缸筒的设计与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2活塞杆的设计与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3活塞的设计与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4 导向套的设计与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5 端盖和缸底的设计与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6 其他零件的设计与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7 液压缸的密封、防尘、导向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连接液压缸各组件、绘制工程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5章外设的选用....................................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绞车的选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带式输送机驱动装置设计概要

1 引言 1.1 国内外带式输送机的发展状况 输送机是在一定线路上连续输送物料的物料搬运机械,又称连续输送机。输送机可进行水平、倾斜和垂直输送,也可组成空间输送线路,输送线路一般是固定的。输送机输送能力大,运距长,还可在输送过程中同时完成若干工艺操作,所以应用广泛。 17世纪中,开始应用架空索道输送散状物料;19世纪中叶,各种现代结构的输送机相继出现。1868年,在英国出现了带式输送机;1887年,美国出现了螺旋输送机;1905年,瑞士出现了钢带式输送机;1906年,英国和德国出现了惯性输送机[1]。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我国的煤矿用带式输送机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对其关键技术的研究和新产品的开发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输送机产品系列不断增多,从定型的SDJ、SSJ、STJ、DT等系列发展到多功能、适应特种用途的各种带式输送机系列,如国家“七五”攻关项目—“大倾角带式输送机成套设备”、“九五”攻关项目—“高产高效工作面顺槽可伸缩带式输送机”等都填补了国内空白,开发了大倾角、长距离输送原煤的新型带式输送机系列产品,并对带式输送机的关键技术及其主要元部件进行了理论研究和产品开发,应用动态分析技术和中间驱动与智能化控制等技术,研制成功了多种软启动和制动装置及以PLC为核心的可编程电控装置。但与国外相比(如表1-1),其机型一般都偏小,特别是带速通常均不超过4.5m/s,对高带速输送机及其动态设计与计算机监控等关键技术问题缺乏实践经验,由于带速普遍较低,许多设计单位仍沿用以往的静态设计法,用加大带式输送机安全系数的方法来提高设计的可靠性,其结果不仅增大了设备成本,而且降低了设备运行的可靠性。 表1-1 国外目前带式输送机的主要技术指标[2] 目前,带式输送机的发展趋势是:大运输能力、大带宽、大倾角、增加单长度和

带式输送机自动张紧装置毕业设计

目录 摘要 (Ⅰ) Abstract (Ⅱ) 第1章绪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输送机自动张紧装置的一般概念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输送机张紧装置的分类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液压自动张紧装置与其它张紧装置的类比 (2) 第2章总体设计 (3) 2.1 设计任务 (3) 2.2 设计方案的确定 (3) 2.2.1 液压自动张紧装置的特点 (3) 2.2.2 液压张紧系统工作原理 (3) 2.2.3 总体设计方案的确定 (5) 第3章各元件的确定 (6) 3.1 油缸的选择和计算 (6) 3.2 液压油液的功能和基本要求 (7) 3.3 液压泵的选择及计算 (9) 3.4 电动机的确定 (9) 3.5 各种阀类的选择 (10) 3.5.1 电磁换向阀的选择 (10) 3.5.2 溢流阀的选择 (11) 3.5.3 压力继电器的选择 (12) 3.5.4 压力表的选择 (13) 3.5.5 滤油器的选择 (14) 3.5.6 蓄能器的选择 (15) 3.5.7 伺服阀的选择 (16) 3.5.8 液控单向阀的选择 (18) 3.6 其它元件的选择 (20) 3.6.1 滑轮的选择 (20) 3.6.2 钢丝绳的选取 (20) 3.6.3 液压泵站的选择与安装 (20)

第4章管路的设计 (22) 4.1 管路的确定 (22) 4.2 吸油管的设计 (22) 4.3 压油管的设计 (23) 4.4 液压系统中的压力损失验算 (23) 第5章主要部件的设计计算及强度校核 (26) 5.1 油缸后的支座的设计及强度校核 (26) 5.2 液压缸活塞杆上的耳环的设计及强度设计 (27) 第6章设计分析 (29) 结论 (31) 致谢 (32) 参考文献 (33) 专题 (34)

毕业设计——皮带机液压自动张紧装置结构和液压系统设计

XXXX大学 毕业设计说明书 学生姓名:学号: 学院: 专业: 题目:皮带机液压自动张紧装置结构和液压系统设计 指导教师:职称: 职称: 20**年12月5日

前言 毕业论文是对毕业生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研究能力、自学能力以及各种综合能力的检验。通过做毕业论文,可以使学生在综合能力、治学方法等方面得到锻炼,使之进一步理解所学专业知识,扩大知识面。 毕业论文的目的是要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学生的基本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训练,加强对学生的多学科理论、知识与技能综合运用能力的训练,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获取新知识能力的培养,鼓励毕业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课题,培养其严谨、求实的治学方法和刻苦钻研、勇于探索的精神。 毕业论文具有学术论文性质,应能表明作者在科学研究工作中取得的新成果或提出的新见解,是作者的科研能力与学术水平的标志。毕业论文具有学术论文所共有的一般属性,应按照学术论文的格式写作。 在毕业论文的选题与写作中,要注意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注意理论结合实际,特别强调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科研能力水平。 毕业设计是学生即将完成学业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它既是对学校所学知识的全面总结和综合应用,又为今后走向社会的实际操作应用铸就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毕业设计是作者对所学知识理论的检验与总结,能够培养和提高设计者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学习并掌握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和撰写技术报告的基本方法。 毕业设计主要涉及科研、技术设备的革新、改造等方面,强调设计的独创性和实用性。要求具备清晰的设计思路,具体的设计方案和步骤,准确的设计参数和计算分析,同时毕业设计也要求逻辑性强,条理清楚,语言精练。

带式输送机驱动装置设计

摘要 带式输送机驱动装置是输送机的动力的来源,主要由电动机通过联轴器、减速器、带动传动滚筒转动。 本驱动装置设计中,首先根据输送机的工作要求确定传动方案,然后确定电动机,由电机及工作机进行减速器设计, 驱动装置,驱动装置架,传动滚筒,滚筒头架设计。 关键词:带式输送机驱动装置减速器滚筒

Abstract Conveyor belt conveyor drive is the driving force of the source. The main belt conveyor drive motor through a coupling, reducer, driving drum driven rotation. With drum and the friction of the belt, the belt movement, a tilt of the belt conveyor also set up for brakes and stop. In this driv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design of the first conveyor requirements for the work programme identified transmission, and then determine Motors, electrical and machine reducer design work, drive, drive planes, driving drum, drum-head design . Keywords: Beltconveyo r DrivingDevice Reducer Drum

机械设计螺旋输送机传动装置的设计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计算说明书 设计项目:螺旋输送机传动装置的设计院别: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机电一体化 班级:10级机电2班 姓名: 学号:10062102 指导老师: 目录 一、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 (3) 二、减速器各零件的设计计算及说明 (5) 1、电动机的选择 (5) 2、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与各级传动比的计算分配..7 3、各轴的转速和转矩计算 (7) 4、V带和带轮传动设计及计算 (9) 5、齿轮传动的设计及计算 (15) 6、输出传动轴的设计及计算 (20) 7、输入传动轴的设计及计算 (24)

8、滚动轴承的选 择…………………………………………….… .29 9、联轴器选 择 (29) 10、减速器附件的选择及箱体的设计 (30) 11、润滑密封 (31) 12、减速器装配图 (32) 三、参考文献 (32) 一、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螺旋输送机传动装置的设计 (一)、总体布置简图: (二)、工作条件 螺旋输送机主要用于运送粉状或碎粒物料,如面粉、灰、砂、糖、谷物等,工作时运转方向不变,工作载荷稳定;工作寿命8年,每年300个工作日,每日工作8h。 (三)、螺旋输送机的设计参数:(题号4) 参数、题号 1 2 3 4 减速器输出轴转矩T/(N.m) 80 95 100 150 减速器输出轴转速n/(r/min) 180 150 170 115 (四)、设计内容 1.电动机的选择与运动参数计算 2.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各级传动比的计算分配

3.各轴的转速和转矩计算 4.设计V带和带轮及计算 5.设计齿轮的计算 6.设计输出传动轴的计算 7.设计输入传动轴的计算 8.滚动轴承的选择 9.联轴器的选择及计算 10.润滑与密封 11.减速器附件的选择 12.装配图、零件图的绘制 13.设计计算说明书的编写 (五)、设计任务 2.减速器总装配图一张 3.齿轮、带轮各一张、输出传动轴零件图、输入传动轴零件图各一张 4.设计说明书一份 二、减速器各零件的设计计算及说明 1、电动机的选择 计算内容计算说明计算结果 (1)确定电动机功率输送机的输出功率为:P减=9550T/n减=1.5kw 查《机械零件手册(第五版》. (周开勤主编)P5表2-2得, η轴承=0.98,η齿轮=0.97,η带轮=0.96,η联轴器 =0.99 电动机输出功率 P电机输出 =2.03kw

螺旋输送机传动装置设计【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螺旋输送机传动装置设计 1、国内螺旋输送机技术的现状 我国生产制造的螺旋输送机的品种、类型较多。在“八五”期间,通过国家一条龙“日产万吨综采设备”项目的实施,螺旋输送机的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煤矿井下用大功率、长距离螺旋输送机的关键技术研究和新产吕开发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如大倾角长距离螺旋输送机成套设备、高产高效工作面顺槽可伸缩螺旋输送机等均填补了国内空白,并对螺旋输送机的减低关键技术及其主要元部件进行了理论研究和产品开发,研制成功了多种软起动和制动装置以及以PLC为核心的可编程电控装置,驱动系统采用调速型液力偶合器和行星齿轮减速器。目前,我国煤矿井下用螺旋输送机的主要技术特征指标如表1所示。 2.1大型螺旋输送机的关键核心技术上的差距 ⑴螺旋输送机动态分析与监测技术长距离、大功率螺旋输送机的技术关键是动态设计与监测,它是制约大型螺旋输送机发展的核心技术。目前我国用刚性理论来分析研究螺旋输送机并制订计算方法和设计规范,设计中对输送带使用了很高的安全系统(一般取n=10左右),与实际情况相差很远。实际上输送带是粘弹性体,长距离螺旋输送机其输送带对驱动装置的起、制动力的动态响应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而不能简单地用刚体力学来解释和计算。已开发了螺旋输送机动态设计方法和应用软件,在大型输送机上对输送机的动张力进行动态分析与动态监测,降低输送带的安全系统,大大延长使用寿命,确保了输送机运行的可靠性,从而使大型螺旋输送机的设计达到了最高水平(输送带安全系数n=5~6),并使输送机的设备成本尤其是输送带成本大为降低。 ⑵可靠的可控软起动技术与功率均衡技术长距离大运量螺旋输送机由于功率大、距离长且多机驱动,必须采用软起动方式来降低输送机制动张力,特别是多电机驱动时。为了减少对电网的冲击,软起动时应有分时慢速起动;还要控制输送机起动加速度0.3~0.1 m/s2,解决承载带与驱动带的带速同步问题及输送带涌浪现象,减少对元部件的冲击。由于制造误差及电机特性误差,各驱动点的功率会出现不均衡,一旦某个电机功率过大将会引起烧电机事故,因此,各电机之间的功率平衡应加以控制,并提高平衡精度。国内已大量应用调速型液力偶合器来实现输送机的软起动与功率平衡,解决了长距离螺旋输送机的起动与功率平衡及同步性问题。但其调节精度及可靠性与国外相

带式输送机驱动装置

带式输送机驱动装置daishi shusongji qudong zhuangzhi drive unit for belt conveyor 字体[大][中][小]驱动输送机运行的动力源。其作用是把电动机输出的转矩,通过联轴器和减速器传递到输送机的传动滚筒上,使之达到驱动输送带运行所需的牵引力矩和转数。 基本结构由电动机、联轴器和减速器三部分组成一台驱动单元。 电动机常用隔爆鼠笼型电动机,功率根据需要选定,电压等级应符合采区供电电压,多为660V和1140V,趋向于3300V。 联轴器用于联结电动机轴和减速器的高速轴,具有一定的挠性和保安功能。常用的有弹性套柱销联轴器、弹性柱销齿式联轴器等。近年来趋向于选用更安全可靠的限矩型液力偶合器和调速型液力偶合器。 减速器根据驱动输送带所需的牵引力矩、运行速度和工作条件选用,大多为多级硬齿面渐开线齿轮传动,也有是圆弧齿齿轮传动。近年来有选用体积小、重量轻、传动比范围广的行星齿轮传动的趋向。为便于驱动装置的总体布局,减速器的输入轴和输出轴的位置有相互呈平行和垂直两种形式。 类型按驱动方式可归纳为集中驱动、分散驱动、中间助力驱动三种类型。 集中驱动由单台或多台驱动单元集中装在带式输送机的某适当部位(如头部、尾部等),联结一个或数个传动滚筒驱动输送带运行。无论是采用单台还是多台驱动单元集中驱动,输送带上承受的最大张力均相同,后者只是将驱动总功率分解,由多台功率较小的驱动单元集中在一起协力驱动,对于大驱动功率的带式输送机,它可减少驱动点所需的空间尺寸,有利于在井巷环境中使用。这种驱动方式必须是:各驱动单元的输出转数保持同步;各驱动单元的功率分配基本平衡; 具有良好的可控起动性能。 分散驱动把若干台驱动单元分别设置在带式输送机的机头和机尾,其驱动功率由各驱动单元分别承担。这种分散驱动的方式适合于输送量大、运距长、功率消耗大的带式输送机。其输送带承受的最大张力比集中驱动方式低,同时传动部安装空间小,产品的通用性强。 中间助力驱动驱动装置除设置在机头外,按实际需要,在输送机沿线若干预定位置分别设置驱动装置,使每个驱动单元只牵引一段运距内的输送带,以分段接力的方式牵引整条输送带运行(其原理见下页图1,2)。其优点是:降低输送带强度;提高驱动装置通用性,减少传动部安装空间;可根据输送距离延长或缩短的需要,灵活配置驱动装置。主要有带式摩擦驱动和卸载滚筒摩擦驱动两种方式。

带式输送机自动张紧装置设计

带式输送机自动张紧装置设计 输送机时橡胶和纤维织品两者复合而成的制品,在应用中的重锤张进装置,在运行一段时间后,重锤会自动下降一段距离,使输送带变长。这说明输送带发生了蠕变,在启动、制动过程中也会产生蠕变现象。此时张紧装置就必须进一步收缩才不会发生打滑现象。 由此可见,张紧装置是保证带式输送机正常运转必不可少的重要部件。该论文主要介绍了带式输送机的自动张紧装置的设计过程,详细的介绍了各个液压元件的选取。自动张紧装置的设计是张紧装置的设计的一个重大变革。

第1章绪论 带式输送机主要用于输送煤炭、矿石、沙石、谷物等散装物料。其在连续装卸条件下能实现连续运输,所以生产率较高;另外皮带传送机结构简单,设备费用低;工作平稳可靠、噪音小,输送距离长,输送量大,能源消耗少;同时可在皮带的任意位置加料或卸料,容易实现倾斜输送。其应用范围相当广泛,遍及矿山、冶金、化工、建筑、轻工、港口和车站货场。而拉紧装置是带式传送机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带式传送机的安全运行及使用寿命,对于大运量、长距离等大型带式传送机而言更是如此。 到目前为止,在社会生产中有多种皮带拉紧装置得到应用。以往煤矿井下用带式传送机一般均采用固定绞车拉紧或重锤拉紧,很少见到别的类型。由于固定绞车拉紧装置只能定期张紧皮带,而皮带的张紧程度往往与操作者的经验有关,经常出现张紧力过大或者过小,并且直接影响到带式传送机的冲击动负荷,所以固定绞车拉紧装置对于传送机的安全及平稳运行极为不利。 因此,我们有必要研制成一种自动型的张紧装置来实现输送机的张紧过程。 1.1 输送机自动张紧装置的一般概念 自动张紧装置属是保证带式输送机正常工作的重要部件,可自动地对输送机张力进行实时控制满足带式输送机正常运行的要求。即改善带式输送机的起、制动性能,提高整机运行的可靠性,在不同的使用条件下,可以保证胶带具有最合理的张力。 1.2输送机张紧装置的分类 张紧装置可分为固定式张紧装置和自动式张紧装置两大类。 (1)固定式张紧装置。固定式张紧装置分重锤式张紧装置和刚性张紧装置。重锤式、水箱式都属于重力张紧装置。重历式张紧装置始终使输送带初拉力保持恒定,在启动制动时会产生上下振,但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