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能质量的概论及其分析小论文

电能质量的概论及其分析

什么是电能质量?

电能质量是指通过公用电网供给用户端的交流电能的品质。理想状态的公用电网应以恒定的频率、正弦波形和标准电压对用户供电。同时,在三相交流系统中,各相电压和电流的幅值应大小相等、相位对称且互差120°。但由于系统中的发电机、变压器和线路等设备非线性或不对称,负荷性质多变,加之调控手段不完善及运行操作、外来干扰和各种故障等原因,这种理想的状态并不存在,因此产生了电网运行、电力设备和供用电环节中的各种问题,也就产生了电能质量的概念。围绕电能质量含义,从不同角度理解通常包括:

(1)电压质量:是以实际电压与理想电压的偏差,反映供电企业向用户供应的电能是否合格的概念。这个定义能包括大多数电能质量问题,但不能包括频率造成的电能质量问题,也不包括用电设备对电网电能质量的影响和污染。

(2)电流质量:反映了与电压质量有密切关系的电流的变化,是电力用户除对交流电源有恒定频率、正弦波形的要求外,还要求电流波形与供电电压同相位以保证高功率因素运行。这个定义有助于电网电能质量的改善和降低线损,但不能概括大多数因电压原因造成的电能质量问题。

(3)供电质量:其技术含义是指电压质量和供电可靠性,非技术含义是指服务质量。包括供电企业对用户投诉的反映速度以及电价组成的合理性、透明度等。

(4)用电质量:包括电流质量与反映供用电双方相互作用和影响中的用电方的权利、责任和义务,也包括电力用户是否按期、如数交纳电费等。

目前针对电能质量问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目前,研究和解决电能质量问题已成为电力发展的当务之急。主要研究课题包括:

(1)研究谐波对电网电能质量污染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对策。由于钢铁等金属熔炼企业的发展,化工行业整流设备的增加,大功率晶闸管整流装置及电力电子器件的开发应用,使公用电网的谐波影响日趋严重,电源的波形产生了严重的畸变,影响了电网安全可靠运行。(2)研究谐波对电力计量装置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由于波形畸变,使电力计量的准确度与精确度到影响,致使计量误差,产生附加的功率损耗,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3)研究电能质量污染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技术手段。由于计算机系统和基于微电子技术控制的自动化生产流水线以及新兴的IT产业、微电子芯片制造企业等,对电能质量的要求和敏感程度比一般电力设备要高得多,任何暂态和瞬态的电能质量问题都可能造成设备的损坏或运行异常,影响正常的生产,给电力用户造成经济损失。

(4)加强电能质量控装置的研制。电能质量控制装置的基本功能即使要在任何条件,甚至是极为恶劣的供电条件下改善电能质量,保证供电电压、电流的稳定、可靠,在谐波干扰产生的瞬间能立即将其抑制或消除。

我国对电网的电能质量制定了哪些国家标准?

(1)GB 12325-1990 《供电电压允许偏差》。

(2)GB/T 14549-1993 《公用电网谐波》。

(3)GT/T 15543-1995 《三相电压允许不平衡度》。

(4)GB/T 15945-1995 《电力系统频率允许偏差》。

(5)GB 12326-2000 《电压允许波动和闪变》。该标准是在GB 12326-1990 《电冶允许波动和闪变》的基础上,参考了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电磁兼容IEC6100-3-7等文件和标准修订后重新颁布实施的。

(6)GB/T 18481-2001 《电能质量暂时过电压和瞬态过电压》。

6. 主要电能质量指标

对电能质量,除经济性指标外,目前没有统一的指标可以用来描述表2中提到的全部电能质量问题,而是根据不同扰动或扰动组的特征制定了一些具体的量化指标。

6.1 谐波

谐波(Harmonics)污染是电能质量的一个基本问题。谐波问题并不新鲜,对谐波的研究可以追溯到电力系统形成初期。1916年,电气工程师Steinmetz就撰文探讨三相系统中的谐波问题;在近期研究人员提出了谐波组的概念用于进一步研究谐波问题。

描述谐波的一般指标:各次谐波幅值和相位、各次谐波含有率(HR)、总谐波畸变率(THD)、谐波功率和谐波阻抗,以及部分演化指标如K因子等。通常THD定义为谐波分量(h≥2)有效值相对于基波分量(h=1)的百分比。

间谐波又称分数谐波, 顾名思义它指非工频频率整数倍的周期性电流或电压。间谐波往往由较大的电压波动或冲击性非线性负荷所引起的。非线性的波动负荷如电弧炉、电焊机、各种变频调速装置等都是间谐波源。

间谐波的主要危害是:会放大电压闪变,对音频干扰,影响电视机画质,对收音机产生噪声污染,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感应电动机的震动,特别对采用电容电感和电阻构成的无源滤波器电路以及间谐波可能会被放大,严重时会使滤波器因谐波过载而不能投运,甚至造成设备的损坏。据统计其含有率超过0.3%便能引起灯光闪变,引起无线通讯的干扰。

6.2 电压骤降

IEEE给出电压骤降(Sag)的一种定义是供电系统中某点的工频电压有效值突然下降至额定值的10%~90%,并在随后的10ms到1min的短暂持续期后恢复正常。IEC的有关标准与匝EE 的一个较大的区别在于电压骤降的电压幅值规定为正常值的1%~90%。

不同原因引发的电压骤降在主要PCC点观察到的外在电压波形差异较大。电压骤降波形的差异,与扰动时刻系统的不对称有较大关系。故障导致的电压骤降表现出明显的、较为严重的不平衡性态,随故障类型和配电变压器绕组连接形式的不同所呈现的不对称情况也不一致。

现有的统计数据和研究成果表明最严重的电能质量问题就是电压骤降(也包括短时电压完全中断)。

6.3 电压闪变

电压闪变(Flicker)是指人眼对由一定频率(最高可达l0Hz)的电压波动所引起的照明异常而产生的直观视觉感受,闪变的低频调制信号一般认为从1~10Hz,也是人眼视觉最为敏感的频率范围。根据扰动原因不同,电压闪变可分为周期性和非周期性之分。闪变往往需要对波动波形进行频谱分析。

6.4 电压闪变

电压中断(Interruption,又称供电中断)是指供电侧电压接近于零的状态。电压接近零在IEC中定义为小于指定电压(一般是额定电压)的1%,而IEEE中定义为小于10%,两者略有区别。持续时间长于3min的成为长电压中断,反之称为短电压中断。

类似前面电压骤降的SARFI指标,电压中断的评价指标一般也是基于统计的。此外,还有MAIFI、CumProb95%、RMB等多个指标。上面的指标在实际应用中从系统角度、用户角度得到的结果区别不大,这些指标往往作为系统或用户(更多的是用户)对供电的期望水平之一。

电压中断一般是由故障后保护的动作(在故障发生和保护动作之间,电压骤降发生;而对于故障馈线上的用户,在电压骤降之后就是电压中断),有时是因保护误动作等原因造成的。目前而言长电压中断还是最为严重的电能质量扰动之一,故非常有必要对电压中断的发

生频率和持续时间做相应的规定。从目前国际组织的官方文件中很难找到对应的限制,只有欧洲的标准中这样规定:视地区不同,持续时间在3min以上的电压中断次数在10~50次。

6.5 电压突升

电压突升(Swell)是指工频电压的暂态升高,其典型的幅值波形如图6所示,电压突升一般由故障或开关动作引发,该现象常常发生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如当发生瞬时单相接地故障时,其余两相对地电压会突升至额定电压的压,这就是电压突升。

一般借鉴电压骤降的部分指标,如SARFI统计指标、时间电压积分的面积指标和能量指标作为电压突升的指标。

6.6 电压裂痕

电压裂痕(Notches,又称电压凹陷、电压缺口等)是指一种持续时间短于半个周波,起始时刻与原波形极性相反的工频电压开关性(或其他的)扰动。因为进行相反,故与正常波形相比总使得扰动电压的峰值降低。持续时间短于半个周波的电压跌落和完全失压也可以划分为电压裂痕。

三相整流设备在换相过程有非常短暂(小于1ms)的短路过程,该短暂短路过程引起的供电电压跌落一般就是电压裂痕。电压裂痕的最主要影响就是高次谐波,由三相整流设备引起的电压凹陷一般是周期性的。

一般描述电压裂痕一般需要综合裂痕缺口深度、裂痕持续时间和每个正弦波上凹陷的个数三个性质。因为电压裂痕发生时刻通常伴随着高频暂态过程,需要一些暂态分析的方法也被用来分析电压裂痕。

6.7 暂态冲击和暂态振荡

暂态(Transient)一般是指系统电压、电流的快速变化。暂态的学术定义是指那些系统电压/电流快速简短的不连续性的次周波扰动。电力系统波动分析中往往遇到的不符要求但

本质上呈瞬态特性的事件就可以认为是暂态。暂态的另一个常用定义是:在一个稳态到另一稳态的过渡过程中出现的部分变化,该定义范围很宽且较简洁。一般分为脉冲型(Impulsive)和振荡型(Oscil1atory)两种。

冲击暂态是指电压和/或电流的突然的、非工频、单一极性方向的变化。引发冲击暂态的最普遍的因素就是雷击。因冲击暂态所表现的高频特性,冲击暂态的波形随电路元件不同差异非常大,且随观察地点的不同形状也不同。相比照,振荡型暂态是指电压和/或电流在稳定状态下的突发的、非工频的、具有双向极性的变化。通常情况下,冲击型暂态无法沿输电线长距离传播,但冲击型暂态可能引发系统的自然频率下的振荡型暂态。目前出利用暂态分析的原理和方法外,还没有具体统一的描述暂态扰动的指标。

通常情况下,因电容器(组)上电激励引起的振荡暂态频率呈现一种较低频率的振荡,小于5kHz;但当电容器在上电投运时刻,若附近有正在运行的电容器组,则形成背靠背形式的投切方式,此时引起的振荡频率则较高,最高能够达5MHz。

6.8 过电压/欠电压

过电压是指系统工频电压有效值上升到至指定电压(一般为额定)的110%以上、持续时间超过1min的电压升高。相反,欠电压是指系统工频电压低于指定电压的90%、持续时间超过1min的电压降低。过电压/欠电压一般非系统故障所致,但可能会因负荷波动或者系统的开断操作引发。过电压在电压调节能力薄弱或缺少电压控制的区域时常发生。

6.9 三相电压不对称

电压不对称(又称不平衡)一般有两种可能,一种是结构性因素,二是使用性因素。EHV 输电线路的不循环换位就属于前者,电气牵引机车等大容量不对称或单相负荷的接人就属于后者;三相不平衡不仅与电力系统有关,更多的受用户负荷性质影响。电压不平衡对电力系统三相制设备会造成巨大影响,比如感应电机、电能转换器、变压器和输电线路损耗等,这

方面有较多文章论述。

通常电压不平衡使用不平衡因子(Unbalance Factor,VSF)指标来描述,但目前各类标准中对不平衡因子给出的定义也不尽相同。美国国家设备制造商协会(Natio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NEMA)对电压不平衡是针对线电压定义的,称为线电压不平衡率LVUR。IEEE有关电压不平衡的定义与NEMA相仿,只是对相电压(对地)而言,故又称相电压不平衡率PVUR。无论是线电压不平衡或者相电压不平衡,从本质上看是属于幅值不平衡。

6.10 电磁兼容性

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对电磁兼容(EMC)的定义是:设备或系统在所处的电磁环境中能正常运行,同时不对其他系统和设备造成干扰。

系统内或系统间能电磁兼容意味着无论是在系统内部,还是对其所处的环境,系统都能如预期的那样工作。电磁兼容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①电力系统、电子系统或电工设备之间在电磁环境中相互兼顾和兼容;②电力系统、电子系统或电工设备在自然界电磁环境中,能承受干扰源的作用,按照设计要求正常工作。

一方面,随着电子技术日益向高频率、高速度、宽频带、高精度、高可靠性、高灵敏度、高密度( 小型化、大规模集成化)、大功率、小信号运用和复杂化方向发展,电磁干扰已成为系统和设备正常工作的突出障碍。

另一方面, 电磁场、电磁波对人体生态的影响程度及危害, 已经成为全世界的电力工作者和社会民众都在关注的热点。有关资料表明, 我国目前共有各种先天性畸形者约3000万人, 我国新生儿有3%~5%是先天畸形, 每年出生畸形儿38 万以上。而各种电磁波是疑凶。

一些国家成立了专门机构制订了专门标准,对此进行管理,一切电子设备必须经过专门机构的鉴定和批准才能进入市场, 电力系统和电力设备的设计需要考虑电磁兼容问题。一些国际组织制订并推荐有关的标准或建议,一些学术机构,如国际大电网会议增设电磁兼容专

业组,开展科研和交流,以推进电磁兼容的研究。我国在电磁兼容方面也有相应的标准,但是在电能质量领域中没有涉及到该指标。随着电网的不断复杂化、各种精密设备的层出不穷、生态学的发展,电磁兼容性问题应该会成为电能质量领域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

电能质量问题的性质、产生原因及解决方法

用电负荷的分类与电能质量的敏感度有哪些对应关系?

根据用电设备负荷的特性及不同的用电负荷对电能质量的要求与敏感度,一般将用电负荷分为三大类。

(1)普通负荷(Common Load)

普通负荷对电能质量的要求不太高,只有在发生持续断电或电压波动幅度过大,持续时间较长才会受到影响。同时,本身对电网的电能质量基本不形成影响和危害。如照明设备、加热器、通风机、一般家用电器等。

(2)敏感负荷(Sensitive Load)

敏感负荷对电能质量有一定的要求,电能质量不好可能对此类负荷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和危害。同时,本身对电网的电能质量也可能造成一定的影响和污染。因此,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和对策。如电动机控制器、UPS电源、变速调速装置等。

(3)负荷(Critical Load)

严格符合对电能质量的要求非常高,电能质量出现问题对秧严格负荷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可能损坏设备,影响生产。同时,对电网的电能质量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和危害。因此,对严格负荷必须确保电能质量符合应用要求。如集成电路芯片制造流水线、微电子产品的智能化流水线、银行及证券交易中心的计算机系统等,均属于严格用电负荷。

毕业论文质量分析报告

*******学院****届学生毕业论文 质量分析报告 一、论文情况的整体评述 (一)论文成绩分布 学院****届共计*个专业,*个教学班,毕业论文成绩分布情况如下表:

可以看出:在所有的论文中仅优秀、良好二者就占到总论文数的一半以上,表明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基本具有初步进行研究的能力,在所有的论文中及格所占的比例为*%左右,表明学生掌握一些了科研规律。 但还可以看出,优秀论文所占的比例偏少,这与学生的态度、我们严格要求和把关论文质量有关。今后在培养学生科研能力方面还需要作进一步的努力。 (二)论文的选题范围 绝大多数论文选题符合专业训练要求,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创新性,具有一定实际的理论和应用价值。毕业论文选题的确定,基础研究类选题占的比重较大,应用研究类篇数和与教师的科研相结合占选题材总数的相对较少。部分学生能理论联系实际,结合专业实践进行研究,反映出学生有一定的实际能力。 (三)论文的格式 我们通过阅读学生的论文不难看出,大部分学生基本掌握论文的撰写格式,但还有一部分学生对论文的格式,学习的还不到位,像前言,结束语的写作方面需要改进的地方还很多 (四)论文的研究方法 从研究方法上,论文研究多是运用文献综述法,少量论文综合运用了问卷调查法和常规数理统计法和实验研究法等方法。表明学生运用多途

径收集材料的能力及科学合理的运用各种研究方法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 (五)在论文分析方面 论文的分析基本上能做到结合本课题相关专业理论、基础理论对 所研究的问题与材料进行论述与分析,并经过一定的抽象概括形成自己的观点、结论。论文论证较全面,符合逻辑规律,论证的范围与研究范围也相一致,而且有少数优秀论文有一定的深度,论点突出,有一定的创新。但对少部分学生而言明显存在逻辑分层不清的弊病,逻辑分层不清是很难将所要研究的问题阐述清楚的,这一点需要在今后的学习中进一步的改进。 (六)论文答辩 学生能严肃认真地对待答辩活动,做到仪表大方整洁,精神饱满大多数同学能把论文梗概及主要思路、研究方法、结果和分析等报告清楚,论文报告时间掌握较好。回答问题简洁明了,不回避问题,条理清楚,反映学生准备较充分,对研究的问题和领域有一定的了解,但同时也暴露出学生知识面相对较狭窄,知识联系把握得不够以及问题研究不够深入等不足。 二、建议 (一)制定各项奖罚制度

药学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质量分析与思考

药学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质量分析与思考 药学本科生毕业论文是药学本科教学计划中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教学、科研和生产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途径。毕业论文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教师的水平和态度以及学院教学管理水平等等。通过对近年来药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进行调研,本文分析了出现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措施,为提高药学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质量提供借鉴。 标签:药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分析与思考毕业论文是本科教育的重要实践性环节。在此过程中,发现多种原因影响了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质量,现作以下具体分析。 1存在的问题 1.1 重视程度不够,内在动力缺乏不少学生对毕业论文的认识程度不够。①认为毕业论文对自己学业不会起到什么实质性的作用,不想也不愿去做,采取消极应付的态度。②认为毕业论文主要是老师做,和自己关系不是很大。③认为毕业论文的成绩对找工作和考研没有直接影响,不想投入过多的时间和精力。④在经历十几年应试教育后,很多学生耳濡目染了一些不良习惯,如抄袭等,在毕业论文这样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中派上了用场。认为答辩前只需搜索、复制、粘贴就可大功告成。 1.2基础不扎实,准备不充分 1.3制度不落实,监管不到位 1.4毕业设计与求职、考研相冲突,投入精力不足 1.5教师把关不严,失察失误 2措施 2.1正确认识完成毕业论文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 2.1.1完成毕业论文,既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要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2.1.2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论文,是教学相长的一种重要手段,这对教师自己的科研工作也会带来帮助。 2.1.3毕业论文也能检验一个学校的教学质量体系、科研质量体系的真实性和信誉度,是留给学校的一份宝贵财富。通过毕业论文向学校交上一份教学成果的答卷,为教学改革、教学发展提供宝贵的信息和资源,是不可多得的财富。学

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分析报告

2015届某某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 质量分析报告 按照某某高校2010版《某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计划安排,经过近一年的稳步推进,2015届某某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现已顺利完成答辩。对本届毕业生的论文情况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15届某某专业毕业论文工作自2014年5月开始准备,到2015年4月答辩工作完毕,历时一年,基本情况如下: 1、2015届某某专业毕业生共计346人,指导教师共40人(其中?教师29人、?教师11人),其职称比例为:高级职称:?人,占40%;讲师:?人,占60%。 2、2015届某某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来源包括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地方经济发展凸显问题,以及其他自选课题。 3、2015届某某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成绩及结构分布如下: 优秀:2人,占2.47% 良好:52人,占64.20%中等:22人,占27.16% 及格:5人,占6.17% 不及格:2人,占% 二、过程管理 2015届某某专业毕业论文工作自2014年5月开始,历经汇总教师提供选题目录、学生选题选教师、指导教师召开毕业论文写作会、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开题、正文撰写、毕业论文答辩、成绩评定、材料汇总等过程环节,最终完成了全部工作。

第一,教师提供选题环节。对该届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提供两个任选方案。一是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提供备选题目供学生选择,二是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题目,最终由指导教师审核把关。 在第一种方案中,以专业为单位汇总指导教师提供的选题,组成专业选题评审组对备选题目进行审核,确保教师提供题目符合专业培养要求、学生能力范围,以保证后续撰写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第二,学生选择指导教师环节。按照学院统一毕业论文工作安排,提倡学生在本专业内部选择指导教师,也可以跨系、跨专业选择指导教师,但须由系主任同意。 由于某某专业师生比差距较大,每名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大概数量在10人左右。本着师生互选的基本原则,在较短时间内顺利完成了学生对指导教师的选择工作,做到了每名学生都选到了满意的指导教师。 第三,指导教师召开毕业论文写作指导及动员会环节。每名指导教师在确定所选择的学生之后,组织学生召开毕业论文写作指导及动员会,在学院统一部署的毕业论文计划基础上,按照个人指导方式布置撰写的工作细节,使学生明晰写作环节及具体任务,便于指导工作的开展。 第四,指导教师指导环节。在写作指导及动员会之后,指导教师开展具体指导工作,在信息社会发展的环境下,目前指导教师基本都通过现代通讯技术进行毕业论文指导,如电话、e-mail、qq等通讯工具,这样一方面有助于在学生离校实习期间继续论文写作的指导工

毕业设计质量分析

毕业设计质量分析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从工作安排、指导和管理方面均有完善的制度。通过选题、审核、中期检查和学术诚信检测、重新答辩和毕业设计抽检对毕业设计(论文)全过程质量监控。 1选题 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必须符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选题结合本专业的工程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与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内容难易程度适中,工作量饱满,时间为15周。学院要认真组织审定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保证选题的质量。严格坚持“一人一题”的原则。如数名学生同做一个课题,则应保证每名学生有不同的专题。同一选题五年内不得重复使用。学生既可在导师提出的课题中选择毕业设计(论文)课题,也可自主选题,后者须由院(系)审批并配备指导教师。学院在第七学期组织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工作。题目一经选定,中途不得随意改变。如确因不可预知的因素需要更换题目时,必须在中期前向系(所)提出书面申请,经学院同意,报教务处批准后方可改题。毕业设计(论文)包括毕业设计、毕业论文两种类型,题目包括工程设计、施工组织设计、试验研究、计算分析等多种形式。 毕业设计包括一般部分与专题部分。一般部分来源于工程实践;专题部分结合专业方向科学技术动态及教师的科研课题,由指导老师命题,学生通过调研、查阅资料、参与导师科研等方式完成专题研究。毕业论文来源于指导教师的科研课题,要求独立思考和钻研,独立完成毕业论文。 近五年毕业设计(论文)选题类型统计见表3-1,选题情况详见附录3.4.2:P898-1007。 2 指导 指导教师应是具有中级(含中级)以上职称的教师系列或研究系列人员,其他人员只能担任第二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原则上不得中途变更,如与外单位协作联合指导,为保证教学基本要求,第一指导教师须为我校教师,校外人员可作为第二指导教师。每位教师指导的学生人数,毕业设计一般不超过7人;毕业论文一般不超过5人。指导教师必须拟定具体明确的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开始后一周内指导教师必须向所指导的学生下达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指导教师要了解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进展情况,至少与学生每周

ST股上市公司盈利质量分析毕业论文

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论文题目: ST股上市公司盈利质量分析 I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II

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表 III

摘要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与壮大,上市公司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吸引了广大投资者的参与,使证券市场出现了一片生机勃勃的场景。但在繁荣的背后也应清醒地认识到:我国上市公司盈利质量不高。为了保持证劵市场的稳定,保护广大投资者,债权人及利益相关者的权益,我们选取ST股上市公司作为例子,通过有关财务管理知识,分析他们的盈利质量,进而提出相关意见。 关键词: ST股上市公司盈利质量分析 IV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ed development and growth of China's securities market, the numbers of listed companies are more and more to attract the participation of the majority of investors and securities markets, a vibrant scene. But behind this prosperity should also be clearly recognized that: the profitability of listed companies in China quality is not high. In order to maintain the stability of the securities market,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investors, creditors and the interests of stakeholders, we selected ST-share listed company as an example, the quality of their earnings through related financial management expertise, analysis, and then make relevant comments. Keywords: ST shares listed companies the analysis of earnings quality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