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导论PPT文档(精华版)

社会工作导论PPT文档(精华版)
社会工作导论PPT文档(精华版)

社会工作概论Introduction to Social Work

第一章绪论

定义,特点,我国对社会工作的理解,体系,领域,具体岗位,要素,相关概念,过程

1.社会工作和社会保障的异同

(1)性质上:社会保障基本上是由国家法律规范的救援措施与政策,属于社会政策的范畴;社会工作则是具体、直接的社会援助的提供。社会工作将社会保障政策、项目转化为现实的服务,使之成为社会大众所共享的成果。

(2)内容上:社会保障属于收入或物质上的帮助;社会工作不仅提供物质上的帮助,而且提供精神上的帮助。

(3)目的:社会保障的直接目的是维持有困难者的基本生活以不至于发生危险,所以也叫社会安全;社会工作除了救助之外,还有发展受助者能力的任务。

(4)对象:社会保障是对个人、家庭而言的;社会工作的对象包括个人、家庭及社区。(5)主体:社会保障的基本责任主体是国家和政府;社会工作的责任主体是社会工作者和受助者双方,是他们之间的合作。

2.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的异同

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的共同点在于:其一,从社会工作的发展趋势看,社会工作和广义社会福利的覆盖对象是逐渐重合的;其二,社会工作是现代社会福利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的区别在于:社会福利是社会政策;社会工作则是具体服务的提供,是实现社会福利的手段,如提供福利设施,帮助人们特别是有困难者享用这些设施。

第二章社会工作的功能

社工者的涵义、担当的角色及其角色要求,素质要求,社会工作功能的涵义、范围、内容

社会工作者:特指受雇与公、私立社会福利服务机构或设施中,从事社会服务的人,是专业的助人者,即他是以助人为职业生涯的人,不同于志愿者、慈善家,有严格的资格限制。社会工作者 Social worker,遵循助人自助的价值理念,运用个案、小组、社区、行政等专业方法,以帮助机构和他人发挥自身潜能,协调社会关系,解决和预防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为职业的专业工作者。

实施社会工作相关:

1、社会工作是利用各种资源(物资、机会、信息、生活条件、良好的社会生活环境和社会关系、合理的政策及社会支持等)达致助人目标的过程。

2、社会工作的过程模式:社会工作者直接提供服务的实务模式。实施社会工作的过程:A接触问题:即了解可能的服务对象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了解问题的途径:服务对象求助,社会

工作者主动发现。B调查和确认问题:了解所遇问题的性质、程度,服务对象的背景等。C分析和诊断:找出问题的症结,分析解决的可能性。D服务:即对问题的干预,制定服务计划、组织和配置资源、对服务过程进行管理、实现对服务对象的有效支持,使其摆脱困境,满足需求。E评估:即对整个服务活动进行评价,检测服务进程和效果,检测结果与计划的一致程度。一般由工作者和服务对象共同完成。

3、社会工作组织模式:在一个社会中,如何组织和运用社会资源去实施社会工作,提供服务。或者说是,一个社会中提供福利服务的基本方式。包括①福利服务提供者的组织模式:即服务提供者采取何种方式去回应社会的需求。是由政府组织还是由民间组织提供服务。②受助者求助模式:即有困难者怎样向福利服务提供者请求帮助,主动求助还是被动?③资源获取模式:即福利服务提供者如何获得提供服务所必需的资源,从哪里获得?如何获得?资源来源政府拨付OR民间OR需要募集?④服务提供模式:即服务提供者如何将资源传递给服务对象,是通过政府组织系统还是专业服务系统,还是民间自然系统?

社会制度对实施社会工作的影响

1、经济制度对社会工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资源筹集方面):在自由竞争的经济体制下,政府一般会采取刺激经济增长和消减福利的政策,社会工作所需资源会因此受到影响;在政府干预市场的经济制度环境中,政府会通过利益再分配来减少贫富差距和因社会分配不公而产生的社会问题。

2、政治制度对实施社会工作的影响:当社会政策较能反映社会公平和社会进步的要求时,社会工作就获得支持性的实施环境,并成为社会政策的执行者;当社会政策不能反映社会公平和社会进步之要求时,社会工作就会处于约束性的环境中,社会工作者将会成为一个压力性群体。

3、社会福利制度对实施社会工作的影响:当民间互助制度和政府的福利服务体系不能有效满足社会需求时,社会工作就获得了存在和发挥作用的空间。反之,则存在和发挥作用的空间有限。

第三章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

西方社会工作的发展史

1、思想背景:上古时期,基督教,人道主义价值观念(A、承认每个人生而平等B、每个人都是生物、心理和社会的有机体。C、承认人生而自由。D、人与人之间是相互依赖的关系,助人是责任也是快乐。E、人类必须努力、治疗预防社会病态和罪恶、改变甚至重建不合理的社会制度。F、人的尊严必须得到尊重和维护。G、人有自由平等、自我发展、自我决定、获得幸福生活的权利)

2、经济背景

3、社会背景

社会工作的产生

1. 民间慈善活动的组织化

(1)慈善组织会社(COS)

1869年,亨利?索里牧师(Henry Solly)在伦敦成立了“组织慈善救济及抑制行乞协会”,后易名为“慈善组织会社”(Charity organization Society)。

1877年,一位曾到英国考察慈善组织协会的美国牧师哥尔亭(Humphrey Gurteen),在纽约布法罗市组织了美国第一个慈善组织会社。

(2)社区睦邻运动(the social settlement movement)——汤因比馆

19世纪末叶,牛津大学经济学讲师汤因比,一位虔诚的基督徒,为宣扬基督的博爱精神消除人间不平,与贫民共同生活,为他们服务。但汤因比患肺病去世,年仅30岁。

1884年,伦敦东区牧师巴涅特,为纪念年轻的亡友服务贫民的崇高精神,在自己所属的教区建立了第一座社区睦邻中心(Social Settlement Home),并定名为汤因比馆。

(3)社区睦邻运动——霍尔馆:

1889年,亚当斯(Jane Addams)女士在美国芝加哥市创立了全美最负盛名的睦邻组织,位於芝加哥的霍尔馆(Hull-House),珍和住在霍尔馆的伙伴协助多元民族的移民融入社会生活,活出自信,进而回馈社区。

2.民间慈善活动的专业化

(1)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

(2)社会工作理论研究的发展

1915年,弗莱克斯纳在美国慈善与矫治委员会大会上发表《社会工作是一门专业吗?》,

为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指明了方向。

1917年,玛丽?里士满出版《社会诊断》一书,要求将“以慈悲之心开展的慈善”变为

“科学的慈善”。

该书的出版成为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20年代:个案工作40年代:小组工作50年代:社区工作

一般认为,社会工作三大方法的形成,标志着社会工作正式成为一门专业。

政府在社会管理上的制度创新——早期的社会救济

A英国的伊丽莎白《济贫法》 1601年 Poor Law

B汉堡制:1788年在汉堡市曾实行了一种有特色的救济制度,史称“汉堡制”。

C爱尔伯福制(1852年,德国另一个小市仿效汉堡制并加以改良)

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

1、中国古代的社会福利思想

孔子:孔子所描绘的“大同”社会是他理想中的“福利社会”,是和社会工作的目标相一致的。孟子:孟子主张统治者应广施“仁政”,思想含有丰富的社会互助、社会福利、社会政策、社会行政的内容。墨子:墨子提倡的爱人如己的“兼爱”思想,以及吃苦耐劳、自我牺牲的实干精神,对我国古代乃至当今社会工作、社会福利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思想启示。

2、中国古代的社会福利实践

中国古代的社会福利事业不太发达,原因有二:A 传统中国的社会组织以家庭、家族为单位。B 古代的救济以临时性的救灾、救荒为主,没有形成制度化的救济事业。

3、我国古代开展救济与福利工作所采取的形式与方法

“保息六政”:慈幼、养老、赈穷、恤贫、宽疾、安富等六种措施,类似于现代的儿童福利、老年福利、社会救助、医疗服务、住宅与就业服务等各种福利服务工作。

“荒政十二”是灾荒之年的救荒应急措施:A 散财—给饥民以粮食;B 薄征—减免租税;C 缓刑——减免刑罚; D 弛力—减除徭役;E 舍禁—解除山林之禁; F 去几——撤除关卡,使百货流通;G 省礼——减少吉礼;H 杀哀——节约凶礼;I 畜乐—闭藏乐器而不作;J 多昏——

不备礼而婚配者多,则男女相保; K 索鬼神——祈求保护百姓;L 除盗贼——为民除害,安定民心。

“九惠之教”:老老、慈幼、恤孤、养疾、合独、问疾、通贫、赈困、接绝等。按今天的说法,就是实行老年福利、社会救助、医疗服务、婚姻服务、健康服务、小额贷款(创业服务)、就业服务、义亲奉祀等措施。

4、社区组织与社区发展

当代中国的社会工作

1、改革前的中国社会工作的特点可概括为:A 由政府包办,B 专业社会工作中断社会工作方面的成就:建立了一定范围的社会保险、社会救助、伏抚工作、农村福利。

2、改革以后的中国社会工作

1)发展专业社会工作的必要性

A 政府职能的转变要求发展专业社会工作

B 企业职能的转变要求发展专业社会工作

C 家庭职能的转变要求发展专业社会工作

D 邻里关系的衰微需要发展专业社会工作

2)发展专业社会工作的迫切性

弱势群体问题的现实,迫切要求发展专业社会工作

下岗、失业人员老人、儿童、残疾人城乡贫困人口进城农民工

3)我国目前社会工作的发展及面临的困境

我国目前存在两种社会工作:一种是传统的,由政府官员靠政府的行政程序实施的为民众服务的工作,即行政性、半专业化的社会工作;另一种是由外界传入的,由经过专业培养的人士开展的社会工作,即专业社会工作。

在满足社会转型和社会发展提出的社会需要时,社会工作显得力不从心,因为他们都处于困境中:传统社会工作处于转型困境,专业社会工作则处于成长困境。

第四章社会工作的哲学基础与价值体系

价值的界定,社会工作价值,社会工作价值的结构,西方社会工作价值的基础(新教伦理,人道主义,社会福利观念),西方以及我国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内容,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社会工作在实务中必须遵循的准则(接纳,尊重,个别化,自决,保密)

社会工作的专业伦理守则:专业伦理就是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社会工作的职业道德,指社会工作者从事专业活动过程中所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它们受社会价值和专业价值决定的。

美国社会工作的专业伦理:1、社会工作者的行为举止:(1)适当性;(2)能力和专业发展;(3)服务;(4)诚实;(5)学问和研究2、社会工作者对当事人的伦理责任:(6)案主利益的首要性;(7)案主的权利和特权;(8)秘密和隐私;(9)费用3、社会工作者对同事的伦理责任:(10)尊重、公平和礼貌;(11)处理同事的案主4、社会工作者对雇主和雇用组织的伦理责任:(12)对雇用组织的承诺5、社会工作者对社会工作专业的伦理责任:(13)维持专业正直;

(14)社区服务;(15)发展知识6、社会工作者对社会的责任:(16)促进普遍福利

我国社会工作的专业伦理:1、职业责任:(1)热爱本职工作;(2)确立一切为案主服务的价值观和人生观;(3)具有崇高的献身精神2、职业态度:(1)全心全意,尽心尽职;(2)耐心细致,诚恳坦率;(3)礼貌待人,热情服务3、职业作风:(1)努力钻研,精益求精;(2)尊重同事,相互协作;(3)深入实际,联系群众;(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4、职业纪律:(1)廉洁奉公,不谋私利;(2)坚持原则,秉公办事;(3)尊重案主,保守隐私

社会工作中的伦理难题:1、保密困境;2、情理法困境;3、价值中立还是价值介入;4、自决原则与助人困境;5、专业关系与朋友关系两难

伦理困境产生的根本原因:1、价值观的冲突:(1) 社会价值观与专业价值观的冲突;(2) 专业价值观内部的冲突;(3) 专业价值观与社会工作者个人价值观之间的冲突;(4) 社会工作者个人价值观与案主价值观的冲突。2、专业的道德特质是伦理困境产生的基础平台3、专业服务对象的特殊性是伦理困境的直接诱因

伦理原则顺序表:原则一保护生命原则;原则二差别平等原则;原则三自主自由原则;

原则四最小伤害原则;原则五生活品质原则;原则六隐私守密原则;原则七真诚原则。

第五章社会工作理论与知识体系

社会工作理论的含义及分类

社会工作是一门助人的专业,社会工作所谓的理论,并不是指一般科学的纯理论(pure theory),而是指社会工作实施之理论化,或是指其他理论运用于社会工作实施上。

⒈大卫·豪(David·Howe)的观点:⑴为了社会工作的理论;⑵有关社会工作的理论

⒉马孔·佩恩的观点:⑴关于社会工作的理论;⑵社会工作的理论;⑶对社会工作有助益的理论;⑷和社会工作实务及方法有关的理论

⒊皮拉利斯(Pilalis)的观点:宏观理论;中观理论;微观理论(实践理论)

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发展阶段

1、“调查”阶段(18-19世纪)

社工的最初阶段,只关注自身从事的实际工作,而很少对工作的本质、过程和方式方法进行理论性的思考,社工就是助人的艺术,对理论及理论的用途完全缺乏明确的认识。

2、“精神分析学”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

当时唯一被采用的理论就是精神分析学理论。社工几乎等同于精神分析工作

3、精神分析学派与功能主义者学派“并立”阶段(二战前后,1920s、1930s-1950s):

认为个体的行为主要是由当前所处的情境的结果,包括环境和社工机构的功能,个体行为不是被过去事件所决定的

4、“获得”阶段(1960s):

不只精神分析,认知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借用指导性理论

5、“盘点”阶段(1970s):对理论的整理和评估

6、“理论统一”阶段(70年代末)

体现社工本质的共同的概念原理和技巧从繁杂的理论和实践中抽取出来7、“理论归类”阶段(1980s-)

不追求统一理论,多元理论并存,整理、归类让理论有序化

马孔

·佩恩大

卫·豪

理论

抽象

程度

皮拉利斯

结构部分内容实例

关于社会工作的理论For理

为了

社会

工作

的理

宏观理论对人与社会的本质、人

的行为与社会运行机制

进行综合性的说明

弗洛伊德主义

马克思主义

对社会工作有助益的理论中

解释

性理

对人的行为与社会过程

某一方面进行专门解释

标签理论

儿童发展理论等

社会工作的理论Of理

有关

社会

工作

的理

介入

模式

理论

对社会工作实践本身的

性质、目的、过程等进

行一般说明

危机介入理论

任务中心理论等

和社会工作实务及方法有关的理论实践理论社会工作的具体技巧、

操作方法

自由联想法

批评式提问法等

西方社会工作理论流派

1、心理分析学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由本能所驱使、由人格结构中的“自我”与“超我”所控制。不良行为的产生源于由各种本能集合而成的“本我”同“自我”、“超我”之间关系的失衡。社会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对服务对象的变态人格进行治疗,帮助对象恢复本我、自我、与超我之间的平衡。

2、认知理论:它认为人的行为主要受制于理性思考,而不是潜意识中的本能。不良行为主要产生于认知上的错误或理性思维能力的缺乏。社会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对象获得对世界的正确认知或完善其理性思考能力。

3、行为主义理论:它认为行为是个体对当前环境所作的反应,不适当的行为时个体对当前环境所作的不恰当反应。社会工作的任务就是帮助服务对象学习和掌握恰当的反应模式。

4、社会系统理论:它把人和环境看作是由功能上相互依赖的各种元素所组成的系统整体,协

调或均衡是系统运行与维持的基本条件。当这一条件得不到满足,即系统内部各子系统或各元素之间不能有效配合、相互协调时,系统均衡就会受到破坏,个体的生存与发展就会出现问题。社会工作的任务就是要帮助恢复各子系统或元素之间的均衡关系,使之重新有效配合。

5、标签理论:它认为许多人之所以成为“有问题的人”,与周围环境中的社会成员对他及其行为的定义过程或标定过程密切相关。社会工作的主要任务是重新定义或标定的过程使他们恢复成为“正常人”。

6、沟通理论:它强调人际沟通在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认为许多行为问题都出现在人际沟通方面,如不能恰当接受、选择与评估信息,不能很好地给予或接受信息反馈等。社会工作的任务是帮助人们消除这些沟通过程中的障碍,使人们的相互沟通得以顺利完成。

7、人文主义理论:它认为每个人都生活在“意义世界”当中,而每个人的“意义世界”都是通过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理解”或“解释”而建立起来的。当人们的“理解”或“解释”过程发生了困难,问题便出现。社会工作的任务就是要努力去“理解”服务对象的“意义世界”及其内在矛盾,帮助他顺利重构自己的“意义世界”

8、激进人文主义理论;它也认为人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意义世界”,然而,它指出这个世界(真实世界)充满了不公正的事实。是资本主义的反人道特征导致了人们的许多问题。社会工作者的任务是与服务对象一道,通过改造现存的社会秩序来解决人们在意义世界所遇到的许多问题。

9、马克思主义理论:主张从社会存在、经济基础、阶级压迫中寻找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源,主张社会工作的任务是与服务对象一道,通过阶级斗争或其它集体行动改变现存的社会现实来解决这些问题。

10、增权或倡导理论:主张在宏观社会变革未发生之前,社会工作者应协助服务对象为了他们的利益向现存的社会结构争取权利,促使现存社会结构做出一些有利于服务对象的制度或政策安排。

11、女权主义理论:它主要关注女性所受到的压抑,认为女性所遭遇的许多问题都是性别压抑的结果。社会工作的目标就是探索并消除社会中由于性别主义所造成的女性痛苦,使她们有更多的自由,更大的能力去追求个人的成长与发展。

社会工作的理论:实务理论是用来直接实现社会工作的目标,又叫助人模式。包括:助人的理念、评估、计划与干预。

格林伍德(Greenwood)曾提出科学理性是描述性的,社会工作的实施理论可由两种理论构成。

⒈评估理论:诊断理论,了解人、情境与问题等,选择合适的目标、目的和任务。

⒉介入理论:干预理论,其核心是“问题解决”的方法和模式,任务中心治疗模式、危机干预模式等

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功能

1.解释:依据一定的理论对事物进行判断、寻找原因及影响因素。依据的理论不同,作出的结论和判断不同。

2.预测:根据理论所揭示的事物或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我们就能通过调查所掌握的事实,

对特定事物或现象的未来作出比较准确的预测。

3.确定干预的方法和模式:进行工作经验总结,可以提示乃至提供解决同类问题的方法、程

序及技巧。

4.发展新的理论:一是对原有的理论进行补充、完善;二是否定原有理论建立新的理论。

社会工作知识体系的特性

A.社会工作专业对知识基础的要求

(1)必须培养和建立专业价值观与职业伦理,即在“助人”之前必须先学习做人。

(2)掌握一般的社会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对社科中的不同学科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与认识。(3)自身对实践经验的总结,从中发现一般性的模式与方法,注意个别经验和模式的独特性。

B.社会工作知识体系的特性

(1)科学性;(2)实务性;(3)整合取向(多元化);(4)文化敏感的视角

社会工作知识体系的建构

1、解释人与社会环境关系的理论与知识:社会工作者通过学习与掌握心理学、社会学和社会工作等相关的理论,应对人类的认知和行为模式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同时对人的行为和环境之间的关系能进行比较深入的解释和分析。

2、有关社会问题与社会政策的理论:应该懂得运用不同学科的理论去分析和解释社会问题;深入理解社会问题对不同受助者系统产生的负面影响;掌握如何分析社会政策的制定和推行过程,懂得评估社会政策产生的影响与后果。

3、社会工作专业的价值观与职业伦理:社会工作者应对专业价值观的本质、历史演变和应用有比较全面和深入的了解,对有关权利、责任、权力、民主等概念有深刻的体会和认识;应该懂得理解社会工作实践过程中遇到的价值冲突与困境,能够从实际出发,找到合适的问题解决办法,学会恰当处理专业价值观、专业操守和管理规则等诸多环节的复杂关系。

4、社会工作的理论与实践模式:应该掌握社会工作专业的理论;掌握不同的实践模式;懂得善于用工作技巧去解决问题,这些技巧包括分析思考的技巧、沟通的技巧、人际关系建立的技巧、个人与组织建立关系的技巧、团队工作技巧、组织技巧、解决问题的技巧、研究技巧、评估技巧等。

社会工作的知识体系是一个以价值观、理论、实践模式和技巧三者组成的完整系统,彼此之间相互联系在一起,缺一不可。社会工作者的知识体系建构是一个连续和不断完善的过程,因此,社会工作者本身必须意识到学习和实践是两个必要的过程。

第六章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人类需要的含义,需要的特征,人类需要的类型,人类行为的含义,人类行为的类型,人类行为的特点,影响人类行为的因素,社会环境的含义,社会环境的特点,社会环境的构成要素,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社会工作目的需要认识掌握人行与社会环境相关知识

人的行为发生于生理、心理、社会空间背景,需面对许多要求,做出有效反应,这种有效反映环境需求的能力叫做适应(adaptation)如适应出现障碍,需社工帮助其获取资源和服务等以恢复其社会功能。社工需要有这些对人行为的相关知识,形成参考架构,才能发展专业助人行为。社工是处理“社会适应”领域的专家。社会工作者必须能在整个社会环境背景下多角度看问题,从而为众多干预方法打下基础。

社会工作过程尤其是评估过程需要人行与社会环境知识

社会工作实践几个基本步骤:初步评估-计划-干预-评估-结案

在社会工作过程中准确评估是至关重要的一步,需要收集、分析和理解有关问题或境况的信息。评估涉及到有关人类行为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假设。社会工作者必须具有关于人类行为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解,这样才能帮助案主鉴别和做出适当的选择。

需要的理论

(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层次性、递进性

(马斯洛:20世纪中叶,人本主义心理学创始人)

1、生理需要:饮食、睡眠、性欲等

2、安全需要:(担心被无端解雇、下岗失业的社会保障等)

3、归属与爱的需要

4、尊重的需要:内部尊重与外部尊重

5、自我实现需要:成就感

(二)ERG理论

阿尔弗德尔1969年提出,人的需要可分为生存(existence)、关系(relationship)、成长(growing)三个层次,简称ERG。

生存需要:生理需求;关系需要:人际关系的需要;成长需要:社会化和个人的自我完善

家庭教养模式的类型具体如下:

1、娇纵型:父母盲目的溺爱和疏于管束。容易使孩子养成自我中心,骄横跋扈、疏懒散漫、贪婪无度的“霸王”心态。容易发展为反社会型人格。

2、支配型:家长过分溺爱与严加管束结合。在生活方面,他们对子女无微不至,而在学习方面,严加管理。一方面是过度保护,包揽生活中的一切,一方面又期望过高。这种方式容易使孩子形成怯懦胆小、意志薄弱、既娇且骄、清高孤傲等个性心理特征。

3、专制型:家长缺少爱心或耐心,管理方式粗暴。孩子的人格、自尊、意志、权利不被尊重,家庭亲子关系式一种命令与服从的关系。容易产生不信任感、戒备心理严重、自卑、消极、暴躁、懦弱、依赖或反抗权威等人格特征。

4、放任型:家长既缺少爱心、耐心,也缺乏责任感,对孩子放任自流。孩子由于得不到必要指导和正常约束,会形成缺乏自信、自制力差、不负责任、情绪波动异常,待人处事具有攻击性,易受诱惑,做事权宜敷衍,缺乏理想等心理倾向。

5、冲突型:家庭成员间人际关系紧张、不和谐,家庭气氛失调,价值导向不一致。容易形成缺乏安全感、意志力薄弱、残忍冷酷、撒谎,大多数有激烈的反抗性,出现反社会的倾向。

6、民主型:家庭成员间互相尊重、平等交流,对子女既有约束,又有鼓励。孩子拥有自尊、自信、自律性强,具有创造性,社交能力强,具有成就动机等良好社会适应性的个性特征。

人体生命发展周期

人生发展主要阶段—7大阶段

一、婴幼儿( 0~3岁)二、学龄前( 3~6岁)三、学龄期( 6~12岁)

四、青少年( 12~18岁)五、青年期( 18~35岁)六、中年期( 35~60岁)

七、老年期( 60~死亡)

一、婴幼儿阶段:0~3岁

(一)生理发展:1、大脑发展--一切行为发展的基础 2、动作发展最为迅速:发展了独立行走、手操作物体的能力

(二)心理发展:1、认知发展:反射动作—模仿他人;无意识、机械记忆—有意识记忆;感觉运动阶段 2、语言的发展:不断增强 3、情绪发展:愉快、兴趣、愤怒、恐惧4种基本情绪(三)社会性与人格发展:1、爱和依恋的形成:安全型依赖关系对婴幼儿意义重大 2、自我中心:很难从他人立场考虑问题 3、初步体会朋辈关系

(四)面临的问题:1、行为偏差:拒食、吮吸手指、咬指甲和心理自闭 2、人生任务:信任与不信任、自主与羞怯怀疑

二、学龄前阶段(3~6岁)

(一)生理发展:脑重接近成人;肌肉技能良好发展,动作熟练、协调;智能成熟已达到成人水平

(二)心理发展:1、语言能力:词汇发展迅速、口语表达增强,形成内部语言,开始掌握书面语言 2、认知方面:思维能力具备独立性,可以离开感知与动作进行思维 3、自我控制与独立感:尝试各种独立活动,有独立自主需求

(三)社会性与人格发展:1、去自我中心:区分他人与自我,开始站在他人立场考虑问题2、自我意识发展:自我意识开始发展 3、性别认同发展:区别性别,模仿符合的性别行为4 、道德发展: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 5、人际交往扩大:幼儿园老师、学生、朋友(四)学龄前期面临主要问题:1、口吃等障碍:心理因素、环境压力 2、沉默与孤独:父母过度保护、无玩伴、内向3、电视影响:沉迷电视 4、心理社会问题:受虐待、亲子关系问题

三、学龄期阶段(6-12岁)

(一)生理发展:1、各个系统及器官进一步成熟,学龄期末生殖器官成熟成为进入青春期标志 2、动作更为熟练

(二)认知与心理发展:1、语言新发展:内部语言不出声进行思考 2、认知发展:具体运算阶段—组合、加减、概括、分类等 3、注意力:分配与转移功能增强

(三)社会性与人格发展:1、学校生活中自我意识增强 2、能够以他人立场考虑问题3、家庭、学校邻里及朋辈群体是主要交往系统

(四)学龄期面临主问题:1、心理障碍:儿童多动症、焦虑症、强迫症;交往障碍学习困难四、青少年阶段(12~18岁)

(一)生理发展:1、青春期,身体成长迅速 2、生殖系统和第二性征已经基本发育成熟,具备了生育能力

(二)认知与心理发展:1、思维发展: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关键期和成熟期 2、情绪发展:

情绪两极性 3、性心理发展:接受性别角色,发展与异性、同性相处的技巧

(三)社会性与人格发展:1、性别发展:性别角色、性别身份感认同,发展相应的性别角色 2、独立性形成:获得自主,同父母建立成人关系 3、完成正规教育

(四)青少年阶段面临主要问题:1、行为偏差:适应不良、犯罪行为、物质滥用、过早性行为、早恋 2、学业问题:学业不佳、亲子冲突、违纪行为

五、青年阶段(18~35岁)

(一)生理发展:生理发展已成熟,达到登峰状态,“黄金期”

(二)认知与心理发展:1、认知能力:感知、记忆、想象力达到成熟水平,进入人生最佳期,心智活动效率达到最高水平 2、能力发展:一般能力(认识能力、操作能力)和特殊能力(职业能力、人际关系能力、管理适应能力) 3、情绪:虽稳定,但面临众多大事,难以避免紧张(三)社会性与人格发展:1、人生观成熟:价值观、道德观、社会观发展成熟 2、社会情感发展:爱情与友谊 3、心理适应能力强:选择配偶、婚姻、择业、子女教育

(四)青年阶段面临主要问题:1、角色转换与冲突:众多角色 2、工作遭遇歧视:性别歧视、学历不足机会无缘、个人努力却职场无收获等 3、婚姻家庭调试问题:离异、婚外情、婚内矛盾

六、中年阶段(35-60岁)

(一)生理发展:生理机能达到高峰后逐步衰退,进入更年期

(二)认知与心理发展:1、个体固定智力上升,流动智力缓慢下降 2、社会阅历、人际关系经验丰富,智慧头脑

(三)社会性与人格:1、人格成熟:情感、性格趋于稳定,道德感和理智感上升 2、婚姻关系务实:责任感已超越情感和性的需求 3、事业顶峰

(四)中年阶段面临主要问题;1、遭遇更年期:女性50多岁-情绪波动、暴躁 2、适应婚姻关系变化:离婚、丧偶等 3、“夹心”的一代:上有老下有小 4、工作问题:调动、升职或降职七、老年阶段(60-死亡)

(一)生理发展:1、生理功能和认知能力有较大退步 2、老年期疾病出现:身体逐渐衰弱、生活逐渐依赖他人

(二)认知与心理发展:1、反应速度逐渐迟钝缓慢:思维速度、灵活程度等衰退较快 2、认知上的成熟与稳定:仍有创造性思维,老年人被认为是最有智慧的人 3、情绪波动:低落沮丧、退出职场、儿女离家难免孤独

(三)社会性与人格:社会角色减少,开始退出社会生活的中心,社会地位下降;经历退休、儿女离家、丧偶、丧亲等重大事件。

(四)老年阶段面临主要问题:1、退出就业领域可能产生无用感 2、经济减少生活困难3、人际关系淡化导致孤独 4、老年期疾病问题 5、面对疾病和死亡产生无奈和恐惧感

第七章社会工作方法(个案,小组,社区)

第一节个案工作

个案社会工作方法的起源与发展

个案工作的方法,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并盛行于英美等国家的“慈善组织会社”中的“友善访问员”对贫民家庭的探访。

1. 社会个案工作方法萌芽阶段(19世纪到20世纪初)

2. 个案工作的专业化与学科化(20世纪初到20年代)

3. 从精神医学的洪流到功能派个案工作的发展(20世纪30年代)

4.个案工作多元化发展的时期,社会个案工作方法趋向完善(20世纪40年代以后)

5. 综融趋向和后现代主义的个案工作视角(20世纪80年代以后)

个案工作的定义

包含着一连串的“工作过程,它以个人和家庭为着手点,透过对个人和家庭及其所处环境做有效的调适,以促进其人格的发展和家庭关系的调适”。(Richmond,1922)

由专业社会工作者运用有关人与社会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为个人和家庭提供物质或情感方面的支持与服务,目的在于帮助个人和家庭减低压力、解决问题,达到个人和社会的良好福利状态。个案工作的要素

1.方法要素——一种助人的方法。

2.工作对象要素——个人和家庭。

3.过程要素——要求工作者与受助者或家庭面对面,一对一的过程。

4.科学与艺术要素——个案工作的人员必须具有个案工作的专业知识以及人际关系调整的专门技术。

5.双向性要素——通过个案工作者的介入,协助社会功能失调的个人或家庭,改善其生活,增进其幸福。

个案工作的过程

申请和接案、收集资料与预估、制定服务计划、落实和执行计划、结案与评估

(一)、申请和接案

申请:案主前来求助,期望获得专业的辅导以帮助其解决所面临的问题。

接案:社会工作者通过一定的接触,初步了解案主的问题与需求,依据机构的服务宗旨与社会工作者自身的判断,与案主达成服务协议,正式确立工作关系。

主要任务:①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②了解案主的基本情况及需求③评估申请者的问题是否符

合机构服务的范围

(二)、收集资料与预估

收集资料:两种途径——与案主进行面谈;访视其家人、朋友、同事、邻居或其他相关机构

资料内容: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社会环境

预估:主要任务——通过对问题的全面了解,发现协助和治疗的方向。内容——问题描述、资料摘要、评估资料、提出建议

(三)、制定服务计划

确立总目标;把总目标细化为若干子目标;对具体目标加以合理排序;根据目标序列,

制定可行方案;检查并调整方案,做好突发事件的预案

(四)、落实和执行计划(关键环节)

社会工作者要根据事态的发展予以适当的干预;社会工作者要通过适当的角色功能引导案主增进潜能;社会工作者要注意环境对人的影响,帮助案主修正环境中的不利因素;如果计划实施的不顺利,要与案主探讨原因,决定是拟定新计划还是对原计划进行修改五、结案与评估

⒈结案

当服务计划付诸实践,起到一定作用,达到原定的工作目标时,个案便可结束。社会工作者要注意提前告知案主结案时间,让案主有所准备。结案时,可与案主一起回顾个案的经历,对案主的成绩作出肯定,并适时加以鼓励,增进案主独立面对问题的信心。同时,也应与案主一起分析以后可能会面临的困难,探讨处理方案,除去案主心中顾虑。

⒉评估

含义:评估即在个案结束后对整个个案过程中方法的运用、社会工作者的表现、案主的改变、目标的达成等方面做评估。

作用:有利于社会工作者的反思;有利于检测工作成效;有利于今后工作的开展与完善方式:撰写评估报告

个案工作的理论模式

危机介入模式

1、何为危机?

危机是一种平衡稳定状态的改变;可以是一种正常状态;危机是一个过程;危机是问题与希望并存。

2、危机介入技术:

开始阶段:通过问“发生了什么”弄清楚问题、案主的感受、找出问题、把握案主的“自我”强度;把问题集中到核心问题上。

中间阶段:搜集资料;扩大对案主的认识;通过与案主个人成长经验联系找出问题的因果联系让案主倾诉;让案主学习问题的解决;布置作业,改变思维方式,换角度看问题,改变感觉和行动。

结束阶段:提醒案主结束工作关系的时候到了;一起回顾取得的进步,征询案主以后的打算。“我行了,不用再见你了”

任务中心模式

1、适用范围

人际冲突、不满意的社会关系;正式组织中的问题、角色困难、社会转型中的问题、情绪问题、资源不足问题和行为问题。

2、基本假设:

问题的产生是案主的能力暂时受限,而非病理;困难在于环境或资源不足;人有改变问题的动力也有适应问题的本能;将问题缓解到可以接受的地步,而非彻底解决;当了解自身有问题时,会采取行动解决。

3、能力要求:

倾听的能力、抓住案主问题核心的能力、与案主达成协议的能力、沟通和回应的能力。

4、具体环节:

确认案主动机;确认任务种类,可行性阶段性目标;形成任务体系;任务执行;结案。

社会-心理模式

1、概念

将案主的心理状态、心理过程同他生活的社会环境结合起来考虑并进行工作的方法。是一种认识和理解问题的方法。

2、“人在情境中”理论 ---把人放到特定的情境中来理解。

3、首要任务

调整个人的人格体系与环境体系。一方面促进案主人格的成长与适应,另一方面是尽量让案主自己承担改善环境的责任,只有案主自己真正遇到困难时,社会工作者才会介入。

行为治疗模式

1、四种学习形态:

反应学习、操作学习(正负强化)、观察学习、认知学习

2、技巧:

正强化、负强化、角色扮演、榜样

3、步骤:

建立关系、评估问题、找出参照行为,并示范,让案主进行角色扮演;布置作业;评估。

个案工作的原则

个别化原则(不同问题不同处理方式);承认接纳原则(接纳不同态度的案主、助人过程)

有效沟通的原则(诚恳的态度、适时的引导);案主自决的原则(鼓励案主,发挥其潜能)保密原则(尊重案主隐私权);妥善处理好情感转移原则(服务对象对工作者的情感寄托)个案工作的实务技巧

较常用的技术:会谈;访视;记录

1.会谈

(1)个案会谈与一般谈话;(2)个案会谈的类型:收集资料的会谈、分析诊断的会谈、

治疗服务的会谈。;(3)会谈的技巧:开始阶段、进行阶段、结束阶段

2. 访视

(1)访视指社会工作者走出机构去探访,其对象主要是与案主相关的人士或机构。

(2)访视有利于社会工作者全面、清楚地了解案主的问题与情境。但访视所得资料只能作为辅助或补充资料,案主本人的表达与感受才是最需要关注和尊重的。

3.记录

记录是指社会工作者与案主接触的整个过程及问题的全过程给与记载,它提供了服务的证明,有助于社会工作者事后反思、评估、也为相关研究提供了资料。

完整的个案记录应包括:

(1)案主本身的资料

(2)案主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性质

(3)案主的期望及其会谈时的感受、反应

(4)社会工作者的分析与反思及进一步的处理意见

个案记录的方式有:

过程记录(流水式);摘要纪录(分段式);问题取向(对话式)

第二节小组工作

小组工作的历史

(一)缘起

1844年,威廉.乔治建立世界上第一个青年会(英)

1851年,美国基督教青年会成立;1854年美国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成立;1866年,美国基督教女青年会成立

1877年,美国女孩友好会社成立,1906年美国男孩俱乐部成立

1873年,伦敦成立了第一个睦邻会社“汤恩比馆”:发动居民自助解决移民适应生活问题。 1886年,芝加哥建立“霍尔馆”

犹太人社区中心;青年希伯来协会

(二)形成

20C20S,查德希讲授有关小组工作课程,1927年定名为“小组工作”

1935年全美社工会议接受并讨论社会小组工作的文章

1946年,全美社工会议接受小组工作为社工方法之一

(三)发展

20C60S以来,形成了社会目标模式、治疗模式和互动模式三大理论模式

小组工作的概念,小组工作的目标,小组工作的功能,小组类型,小组工作的模式及其比较,小组工作的原则与技巧

小组工作的过程

一、准备期(小组正式开始前的阶段)可分为私下期与公开期。

私下期:考虑小组工作目标与意向人群;拟定小组工作的基本内容。

公开期:公开小组的目标、大小、时间、期限、地点等;招募小组成员、接受可能组员的咨询,对报名者进行个别会谈。

会谈的任务:了解与收集未来组员的信息;澄清来访对象的疑惑;综合评估来访对象的情况,

确定合适的组员。

二、前属期(小组工作的开始阶段)

*阶段特征:组员们互不认识,对小组的功能与社会工作者的能力都持观望、怀疑态度;组员间的交流是探索性的,不交心,对小组活动没有太多的参与。

*工作任务:精心设计初次见面的场景;设计一些有趣的破冰游戏;随时观察组员的反应,避免给组员造成压力;带动沉默的组员参与并融入小组活动中。

三、权力和控制期

*阶段特征:这个阶段小组成员互相的影响增大,会积极参与小组活动,并开始角逐在小组的地位,展开权力争夺,形成小组成员在小组中不同的角色、地位、关系,并形成小组组织的初步结构。个别因不能获得权力或不愿接受群体规范的制约,在这一阶段可能退出。

*工作任务:敏锐把握各种矛盾、冲突的实质;鼓励组员积极参与小组活动与讨论;引导小组活动与讨论的健康发展方向;协助组员建立彼此的认同与相互依赖关系。

四、亲密期

*阶段特征:这一阶段小组的权力格局基本确立,小组成员的角色基本确定,小组结构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小组凝聚力大大增强,组员们更开放、更亲密,关心小组与其他成员,对小组的投入增多。由于角色的相对固定,成员开始将小组生活与家庭生活相比较,甚至出现同胞竞争,极易迷失自我。

*工作任务:协助组员梳理情绪,帮其从移情中走出;协助组员理性看待各自的需要,确定小组的具体目标。

五、分辨期

*阶段特征:这个阶段的小组是成熟的,家庭情感减弱,较理性地看待问题,懂得处理不同意见,能求同存异,接纳其他小组成员的修改、实力、态度和需要,互相尊重,对小组有较高的认同,小组形成良好的发展。

*工作任务:协助组员推行有针对性的具体活动;对组员取得的成绩加以适时的肯定;适时地总结小组活动;努力提高组员承担社会角色的能力。

六、分离期

*阶段特征:这一阶段,小组既定目标已经实现,任务已经完成。成员面临分离,

可能会出现各种焦虑情绪。

*工作任务:适时地提醒组员做好分离的准备;与小组成员分享、回顾小组经验带来的成就;处理个别组员的负面情绪;鼓励小组成员把获得的经验运用到今后的生活中;评估与后续服务工作。

*注意:我们分析小组工作的过程指的是一般规律,某一个具体小组的发展过程也许与我们提出的模式有所不同。有些小组在其发展过程中也许会跳过某一个阶段,有些小组则不一定遵循我们提出的发展顺序,有些小组则可能发展到下一个阶段之后又不得不返回到前一个阶段以解决某些必须解决的问题。因为不同的小组有不同的目的、组成和动力,因此,社会工作人员在具体工作中一定要表现出适当的灵活性与适应性。

第三节社区工作

社区的概念,社区工作的目标,社区工作的原则,社区工作过程,社区工作技巧

社区工作的发展历程

1、社区工作的起源与发展——社区睦邻运动

英国:1884年Barnett建立Toynbee Hall

美国:1886 年Addams&Starr建立Hull House

(宗旨是改善和发展社区居民的福利,它所关注的不是单个服务项目,而是要全面提升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

2、社区发展的起源与发展

联合国经济社会理事会倡导开展“社区发展运动<1951年390D号议案(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地区)>,1952联合国社区组织与社区发展小组,1954联合国社会署社区发展组,1955社区发展的十大原则,1957在发达国家的城市社区推行.

3、社区工作方法被认可

1939年,“兰尼报告”使社区组织的理论、哲学、工作方法为大家所了解。

1962年,“兰尼报告”被正式认同。从此社区工作成为社会工作的三大基本方法之一。

社区工作相关的定义

1、社区组织:指运用计划、联系、协调、配合等组织管理方法,动员、协调各种力量和资源,在社区内进行沟通,预防和解决社区内各种社会问题,促进社区健康发展的一种社区工作方法。

2、社区发展:指须由社区成员积极参与,同政府协调配合,旨在促进社区的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一种有计划、有目标的社会工作方法和社会变迁过程。

3、社区服务:根据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福利政策和人民实际生活的需求,以社区为实施范围,通过社区组织和社区成员的共同参与,为满足社区成员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围绕各项社会福利事业而开展的社会服务活动。

4、社区工作:社区工作是调整社会关系,减少社会冲突,寻求社会福利需要与社会福利资源的有效配合,以满足社区需要、解决社会问题、改善社区生活、促进社区进步、改善权力与资

源的分配。(徐震,林万亿,《社区社会工作》周著,2002)

社区工作的理论模式

美国学者,罗斯曼,1974年提出的三种工作模式的划分,流传最广:

地区发展(冷静)(locality development)社会策划(理性) (social planning)

社会行动(热烈) (social action) 除上述三大模式之外,美英等国还有邻里动员、基层领袖培训、社区照顾、服务扩展等模式

(一)地区发展模式

1、社区问题:社区居民一盘散沙,思想保守,社区缺乏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基本假设:社区共识是可能的;利益冲突是可调和的;公共利益是可以实现的。

3、策略方法:广泛参与;讨论沟通;取得共识。

4、目标:培养当地人才,发掘地方资源,通过民主合作、居民自助互助去解决社区内的问题。

5、口号:“让我们聚在一起商量”

(二)社会策划模式

1、社区问题:社区存在许多具体问题,这些问题因缺乏合理的计划而产生。

2、基本假设:专家是客观中立的,他们制定的理性的计划可以解决社区问题。

3、策略方法:通过专家的调研论证,制定并落实计划,解决社区内的问题。这是自上而下的方法。

4、目标:通过项目管理,解决社区内的具体问题。

5、口号:“让我们获得事实真相并采取合乎逻辑的下一步”

(三)社会行动模式

1、社区问题:权力和地位严重不平等,贫富分化严重,部分人处于被剥夺被忽视的地位。

2、基本假设:社区利益冲突是不可调和的;既得利益者不会轻易放弃既得利益。

3、策略方法:团结起来,采取集体行动,如抗议、示威、冲突、施加压力。

4、目标:改变社区内的权力关系和资源分配结构,通过制度变迁提高社会经济地位。

5、口号:“让我们组织起来对反抗我们的压迫者”

社区工作的介入手法

社区介入手法是多种多样的,因具体情况而定,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介入方法。

(1)从社区问题入手介入社区;(2)从服务提供入手介入社区;(3)从社区教育入手介入社区;(4)从互助合作入手介入社区;(5)从社会行动入手介入社区;(6)从联合各个社会团体入手介入社区;(7)从策划倡导入手介入社区;(8)从社区调查入手介入社区;(9)从社区突发事件入手介入社区;(10)从社区宣传入手介入社区;(11)从各式各样的社区发展计划入手介入社区

第九章社会工作实务

儿童社会工作:儿童的需要与问题,儿童的特点及需要,儿童的问题,儿童社会工作的定义与

特点,儿童社会工作的内容,儿童社会工作的几个特殊整合方式,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青少年社会工作:青少年的特点、需要和问题,青少年的界定,青少年的特点,青少年的需要,青少年的问题,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定义,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分类,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特点,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内容,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老年社会工作:老年人的年龄界定、特点、需要和问题,老年社会工作的概念与特点,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第十章社会工作的发展

社会工作教育与机构,社会工作实习的涵义、目标、特点、目标、模式、形式、督导(含义、功能、素质与条件、类型)、现状

社会工作研究的含义、特性、主要功能、研究方法、一般过程

题目与案例:

【社会工作的伦理难题】案例分析:

江苏南通儿童福利院为两名弱智女孩做了切除子宫的绝育手术, 此事件经媒体报道后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各种媒体展开了铺天盖地的讨论,“兽行、非人道、残害、残忍、不负责任、自私”等类词汇不绝于耳, 许多专业人士也加入了这场讨论。由于此事影响较大, 社会反响强烈, 最终惊动了主管部门和司法机关, 致使参与此事的几位当事人被停职反省, 等候司法调查和审讯。

赞成的理由:

( 1) 她们不会料理经期卫生, 到处乱扔经期用品。

( 2) 每次经期时她们都因肚子疼痛而满地打滚。

( 3) 由于对性的无知, 她们不会拒绝别人的性要求, 容易成为性伤害的对象,且因不懂得防范而怀孕。

( 4) 而且弱智女孩由于其遗传特性是被禁止生育的, 所以子宫的意义对她们不大。

( 5) 对这类女孩, 以前福利院就这样处理过, 别的国家也采用过。

*为弱智女孩切除子宫是否符合她们的最大利益? 判断的标准、是什么?

*在做出利益选择时,一个社会工作者应忠诚于机构,还是忠诚于案主?

*工作者的价值观和伦理观在决策时会发生何种作用?如何平衡社会利益与案主利益之间的关系?

*如何对待各种文化观念冲突?

【社会工作的哲学基础与价值体系】思考题

1.讨论:

(1)你觉得女性可以做国家领导人吗?

(2)偶然发现身边的一位同学是同性恋,你会和他/她交往吗?

(3)你赞同大学校园里设出售避孕套机吗?

(4)如果一位患了晚期癌症并处于剧烈痛苦中的老人,家人能允许医生为老人结束生命提供帮助吗?

(5)你的一位案主偶然爱上了一位9岁孩子的父亲,你如何看待?

(6)你的一位朋友和另一个男生同居并怀孕,并试图生下小孩,你支持吗?

针对以上问题回答:

(1)你的态度是什么?为什么?

(2)你觉得社会工作专业的价值取向应该是什么?和你的个人价值取向是一致的吗?不一致的你有什么感觉?

(3)如果身边有人和你有不同的价值观,你如何面对?

2.为什么价值体系和伦理守则对社会工作专业非常重要?

3.当社会工作实务中你个人的价值观念和专业价值观念发生冲突时,你如何处理?

【人类体生命发展周期】练习题

1.青少年期的心理特征包括(ACD )。

A.拥有想象能力 B.控制情绪 C.好争辩 D.期望不受权威人士管制

2.中年阶段面临的主要是(ABE)作为应对,社会要发展各种服务给中年人以多种支持。

A.婚姻问题 B.精神健康问题 C.疾病困扰 D.财产问题 E.就业方面的问题3.老年阶段的特征有( ABDE )。

A.生理功能和认知能力有较大退化 B.容易回忆过去 C.情绪激动

D.社会角色减少 E.开始退出社会生活的中心

4.在青少年时期,自我意识继续发展,并努力寻求自我的身份,在某些时候会出现个人的认同危机。如果认同失败,个体则会陷入( B )中。

A.功能失调 B.角色混乱 C.情绪失控 D.行为异常 E.偏执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思考题

1.什么是行为?人类行为具有哪些重要特点?

2.什么是社会环境?社会环境的特点有哪些?

3.怎样理解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4.人类行为有哪些类型?如何区分正常行为和异常行为?

5、人生发展阶段的生理、心理、社会发展特征及面临问题

【社会工作实务*儿童社会工作】题型参考

1、案例分析:主要是根据学龄期儿童的情绪、学习、成长、安全照顾等方面进行问题分析,提出介入策略;

2、通用过程某一阶段的分析;

社会工作导论复习资料

社会工作导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社会工作导论 一、名词解释: 社会工作:(1)定义一:指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知识与方法帮助社会上处于不利地位的个人、群体、社区,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并预防问题的发生,恢复、改善和发展其功能,以适应和进行正常的社会生活的服务活动。(2)定义二: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活动。 二、简答: 社会工作具有哪些功能? 提供物质帮助促进社会稳定与社会和谐 工作对象给予心理支持社会促进制度建设与社会进步 促进能力发展增加社会资本与促进社会协调发展 维护合法权益 社会工作的对象是什么? 基本对象——最需要帮助的人。如流浪者、儿童、老人。 (原因:基本道德决定,社会福利的支付能力) 社会工作对象的扩大——所有遇到自己不能克服的困难而陷入危机状态的人。 社会工作的主要领域。 社会工作的领域是广泛的,有公共救助、家庭服务、儿童服务、老人服务、康复服务、学校社会工作、就业服务、矫治服务、心理健康服务、医疗社会工作、乡村社区发展、军队社会工作、社会保险服务等。 三、论述: 联系实践,谈谈你是如何理解社会工作的本质的 要点:社会工作的本质是助人 是利他主义指导下的助人活动 是以科学知识为基础,综合多种科学方法的助人活动 助人自助是社会工作本质的深层揭示。 第二章社会工作的演进 一、名词解释:

伊丽莎白《济贫法》:1601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颁布的英国第一部成文的济贫立法。 汤因比馆:英国牧师巴涅特为纪念汤因比的献身精神,并进一步号召更多的人到教区为贫民服务,于1884年在伦敦东区建立的一个大学社区睦邻服务中心。 慈善组织会社:于1869年诞生,19C末20C初盛行于英美的一个以协调政府与民间各种慈善组织活动的组织。 二、简答: 英国伊丽莎白《济贫法》对专业社会工作发展的贡献是什么? 济贫法建立了英国往后三百年的济贫基本模式,助人自助的思想开始形成。这种亲属责任,教区救助原则,以及政府以税收支应的济贫原则,成为以后社会救助的主要参考架构,直到今天,许多国家的社会救助仍以此为本。 睦邻组织运动在社会工作发展中的作用。 以汤因比馆为开端的睦邻组织运动实际是一场社区改良运动,为后来的社会工作基本方法之一的社区工作积累了实践经验,它使人们在更大范围内来关注社会问题。睦邻组织运动,要求救助者要具有强烈的爱心,对受助人的处境进行亲身的感受,以提高他们的救助热情。使救助工作由简单的物质救济,又进一步扩展到对受助人精神的关怀和社区环境的改造。 三、简述 社会工作的发展阶段。 (一)起源 1、英国伊丽莎白《济贫法》(the Poor Law of 1601)——英国第一部成文的济贫立法。 P.S:内容(见书P29),意义见上题 2、慈善组织会社(charity organization society:C.O.S) 产生:1868年,英牧师亨利索里建议,1869年正式诞生。 盛行:19C末20C初,英美, 工作方法:见书P31 意义:强调按个别情况处理案件——促使个案工作产生。 推动各慈善组织协调合作——促进社区工作产生。 3、英美的睦邻组织运动

社会工作导论1-4

社会工作导论_在线作业_1 交卷时间:2016-05-29 20:41:29 一、单选题 1. (5分) 社会工作者在调研中发现,社区中不少外来人员的媳妇没有工作,在家里料理家务。她们彼此不认识,很好交往,其中部分女性遭受丈夫虐待。社会工作者计划成立一个小组以帮助这些受虐待的妇女。下列小组类型中最适合的是()。 ? A. 成长小组 ? B. 支持小组 ? C. 治疗小组 ? D. 教育小组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8 微观社会工作方法 展开解析 答案 B 解析 2. (5分) 某社区矫正机构的社会工作者在对假释人员张某进行家访时得知他是最近发生的一起盗抢案的作案者。面对这种情况,社会工作者最适宜的处理力法是( )。 ? A. 直接向案发地居委会举报 ? B. 根据保密原则,为张某保密 ? C. 劝说张某公安局自首 ? D. 劝说张某将所盗窃财物悄悄退还给失主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4 社会工作的哲学基础与价值观 展开解析 答案 C 解析 3. (5分) 王女士今年69岁,最近因女儿经常去外地出差,她感到孤独、心烦、忧郁、睡不好觉。于是女儿寻求社会工作者给予帮助。社会工作者在与其交谈中发现王女士从小因母亲去世、父亲再娶而失去关爱;在39岁时生第二个女儿,丈夫常不在家,她也曾出现过心烦、睡眠差,胸部烧灼感,血压升高的现象。但是,王女士自己并不愿意承认,更不愿意多谈那段经历,只是强调身体不舒服等。根据王女士的这种情况,社会工作者判断王女士幼年时的经历是造成她这种状况的一个深层的原因,因此决定依据( )对其进行治疗。 ? A. 增能理论 ? B. 精神分析理论 ? C. 认知行为理论 ? D. 系统生态理论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6 社会工作理论基础与知识体系 展开解析 答案 B 解析 4. (5分) 社区居民张女士生孩子后发现自己情绪烦躁,知道照顾孩子是自己的责任,但是又害怕照顾孩子。只要有机会,她就会把孩子交给别人照顾,自己躲出去。社会工作者依据行为适应性标准判断李女士的行为属于异常行为。你认为社会工作者依据的判断标准正确吗?() ? A. 正确

川农《社会工作导论(本科)》在线作业

2018春2017秋春川农《社会工作导论(本科)》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80 分。) 1. 1.以下对转型时期中国社会工作专业的发端描述错误的是()。 A. 具有一定的偶然性 B. 高等教育的扩张和专业化教育的发展,使得社会工作教育出现契机 C. 政府在社会政策领域的理念,强调责任共担和社会力量的参和 D. 国际交流和海外对中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支持 正确答案: 2. 4.()是维系社会期望和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关系的关键。 A. 社会工作理论 B. 社会工作实践 C. 社会工作技巧 D. 社会工作价值观 正确答案: 3. 20.以下哪一项不是Mary Richmond的著作。() A. 《贫民中的友善访问》 B. 《社会诊断》 C. 《什么是个案工作》 D. 《专业的属性》 正确答案: 4. 19.以下哪一项不属于伊丽莎白《济贫法》的主要内容。() A. 征收济贫税,明确政府救济责任 B. 有工作能力的贫民以工作换取救济 C. 禁止无家可归者及无业游民行乞游荡 D. 介绍本国和外国文化 正确答案: 5. 6.社会服务方案策划是()。 A. 指问题的认识和分析 B. 确立服务目标、选取工作策略、完善服务运作的过程 C. 社会服务的组织实施过程 D. 社会服务的监督过程 正确答案: 6. 9.下列哪一项是社会工作专业的要素?() A. 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 B. 救济物资 C. 心理辅导 D. 社会政策 正确答案: 7. 8.()是社会工作价值观的理论基础。 A. 人道主义 B. 宗教慈善观念 C. 乌托邦思想 D. 社会福利思想 正确答案:

8. 11.理论对社会工作者的主要贡献不包括()。 A. 帮助专业人员认识不同情境并分析情境 B. 可用来解释专业活动 C. 使专业人员对时间更具信心 D. 促成受助者自我决定 正确答案: 9. 13.下列哪项不属于生理性需要()。 A. 权力需要 B. 饮食需要 C. 睡觉需要 D. 性需要 正确答案: 10. 7.社会工作专业价值是()。 A. 社会工作者的个人偏好 B. 专业对专业行为的价值的规定 C. 社会一般伦理原则 D. 正义和公平 正确答案: 11. 3.社会工作专业价值是()。 A. 社会工作者的个人偏好 B. 专业对专业行为的价值的规定 C. 社会一般伦理原则 D. 正义和公平 正确答案: 12. 14.人的一生主要有以下几个阶段()。 A. 幼儿阶段、少年阶段、青年阶段、成年阶段、老年阶段 B. 少儿阶段、青年阶段、成年阶段、老年阶段 C. 婴幼儿阶段、儿童阶段、青少年阶段、成年阶段、老年阶段 D. 学前阶段、少儿阶段、青年阶段、壮年阶段、老年阶段 正确答案: 13. 5.以下对社会福利的功能理解错误的是()。 A. 社会福利本身也是社会控制的手段 B. 通过社会服务可以促进个人和整个社会状况的改善 C. 可以当作是一种社会投资 D. 不具有治疗性的功能 正确答案: 14. 2.志愿者也称为“志愿工作者”,“义务工作者”,下面不符合我国志愿者的“身份要素”的是:()。 A. 不计金钱财物的酬赏 B. 以具体的行动参和,投入 C. 所作所为是满足社会的需要 D. 只做理论上的相关研究 正确答案: 15. 15.社会工作的基本对象是指()。

社会工作导论(王思斌)

社会工作基础知识 一.社会工作概述 1.社会工作的涵义与性质 含义:①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得助人活动。 ②社会工作是一种帮助人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工作。它帮助社会上的贫困者、老弱者、身心残障者和其他不幸者,预防和解决部分经济困难或生活方式不良造成的社会问题,开展社区服务,完善社会功能,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和社会生活素质,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一致,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性质:从定义①上说,社会工作是一种助人服务,其特征是提供服务; 从定义②上说,社会工作是一种道德实践。所谓道德实践有两层含义:一是社会工作是以为了实现社会正义、增进社会和谐、推动社会进步而进行的活动,而这些社会价值都与道德联系在一起;二是社会工作者在具体的认识和界定问题、干预和处理问题的过程中都以一定的价值观为指导,从而使其助人实践带有道德特点。 2.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 (1)欧洲古代的社会思想传统、基督教文明以及人道主义的发展为社会工作的发展提供了深厚的社会基础,而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社会变迁则成为社会工作专业产生和发展的直接动因。 (2)社会工作的产生 西方的社会工作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受社会思潮的强烈影响,它是在长期的助人活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①社会工作的形成 A.1601年,英国伊丽莎白女王颁布《济贫法》规定:以社区为单位,对无亲属照顾的贫民实行有条件的救济,从而初步建立了社会救济制度,并形成一套救济工作方法。 B.1788年德国汉堡市实施救济制度,使救济工作更趋组织化和科学化。 C.1852年爱尔伯福市进一步修正改良了救济制度,完善救济工作方法。 D.1869年建立的慈善组织会社致力于协调民间各种慈善组织的活动,推动民间社会服务活动的发展。 E.1884年兴起的睦邻组织运动致力于发挥社区在助贫救困中的作用,鼓励志愿工作者进入社区活动中心为贫民服务。 F.美国内战时期出现一些给薪的社会服务工作者,社会服务开始成为一种职业。 G.1896年美国纽约慈善学院对给薪的“友善访问员”进行培训。同时荷兰阿姆斯特丹社会工作学院成立,开始社会工作训练,社会工作逐步形成。 ②现代社会工作是实践的产物 A.社会变迁产生的诸多社会问题需要人们去解决 B.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长期经验的总结 (3)社会工作的发展 ①专业目标的发展 A.1917年,(美)玛丽·芮奇蒙出版《社会诊断》一书,试图使社会工作方法成为一套独立的知识。 B.玛丽·芮奇蒙《什么是个案工作》使个案工作成为专业方法被社工接受。到20世纪30年

社会工作导论——《社会工作导论》第一章总结

社会工作导论(第一章) 第一节社会工作的意义及其分类 1.社会工作概念的内涵 国际上关于社会工作的三种认识,将社会工作视为个人慈善事业,将社会工作视为由政府或和国际私人团体举办的以解决各种因经济困难所导致的问题为目的的各种有组织的活动,将社会工作视为由政府或私人社团所举办的专业服务。 2.专业意义上的社会工作 (1)社会工作是一种助人活动。 (2)社会工作是一种主人过程。 (3)社会工作是一种助人方法。 (4)社会工作是一种专业。 (5)社会工作是一种制度。 (6)对社会工作的综合定义。 3.社会工作的分类 按社会工作的方法进行分类 (1)社会个案工作(social case work):以个人及单个家庭为对象的一种社会工作方法。 (2)社会群体工作(social group work):以一群人、团体或社团为对象的一种社会工作方法,也称社会群体工作。 (3)社区工作(community organization and community development):以一群人共同生活的地区即社区为对象的一种社会工作方法。 (4)社会行政(social administration):主要以行政的方法与程序,通过制定和执行社会政策推进社会工作的一种方法。 按社会问题的性质进行分类 即将社会工作者职责范围之内的社会问题做出划分。社会问题包罗万象。但通常被社会工作者认定为其职责所在的社会问题主要有:贫穷问题,失业问题,疾病问题,婚姻、家庭问题,儿童问题,老年问题,身心残障问题,吸毒问题,酗酒问题,犯罪问题,劳工问题,种族歧视问题等。 按社会工作的对象进行分类 一般而言,按社会工作所涉及的对象,可分为儿童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妇女社会工作、贫民救助工作、伤残服务工作、劳工福利工作、农民福利工作、患者社会工作、社会越轨者工作等。 按社会工作的方式(媒介)进行分类 (1)家庭式:包括儿童寄养、儿童家庭补助、家庭服务等。 (2)社区或社会式:在社区设置社区(社会)服务中心以开展工作,如设置儿童福利站、老人活动中心等。 (3)机构式:通过设置儿童福利院、老人院、伤残康复中心、精神病康复中心等以开展工作。

《社会工作导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什么是社会工作 1、什么是社会工作?怎样理解它是一门科学、专业、艺术、制度化的社会事业? (1)、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价值观为指导,以科学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方法助人的实践活动。社会工作的5个基本要素分别是:对象——问题;目标——福利;本质——助人自助的服务活动;手段——专业方法和技术;性质——科学、事业。 (2)、科学的事业:社会工作是一门科学,一门以科学知识为基础的应用型社会科学,它的科学性主要表现在:客观性、工作方法的科学性和创造性上。 专业:格林伍德专业的5方面特征:有一套系统的理论体系、被社会认可、具有专业权威、职业群体内部的伦理守则、专业文化。在大学,有自己的独立教育体系,在社会上有专门的职业领域和服务机构,在职业领域内部有同业自律机构,包括从业和专业资格认证、专业水平评估和对违规者的惩处。 艺术:社会工作通过提供助人服务来增强个人和群体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的功能,它以解决问题为目的,而解决的问题又相当复杂,工作者需要运用知识去面对不断出现的新问题,需要工作者有创造性地艺术地去解决这些问题,而不能归类;另外,在工作过程中也常遇到一些不同群体之间利益的冲突,这是怎样减少冲突,实现工作目标也是一种艺术。 制度化:社会工作过程是制度化的,对社会工作者也有一系列的制度约束。 2、社会工作对象包括哪些人群?划分基本对象与扩大对象的意义何在?简述社 会工作的范围。 工作对象:正常生活发生困难的人群,社会中的脆弱群体,社会结构中的弱势群体。 最困难的群体——社区——治疗与预防、补救与发展结合 意义:基本对象是社会上最困难的群体,处于社会边缘,从道义上讲最应得到帮助的人,划分基本对象,一方面有社会认同的基本道德决定的,另一方面是由社会福利的支付能力决定的。由于社会福利的相对短缺,运用社会福利帮助社会上有困难的人就应首先选择需要帮助的贫弱者,这有利于实现福利效益的最大化,最能体现社会正义。而扩大对象的划分则对于扩展社会工作的工作领域促进社会成员的健康发展,预防社会问题,维护社会稳定和和谐有着重要的意义。 社会工作的范围:公共救助、家庭服务、儿童服务、老人服务、康复服务、学校社会工作、就业服务、矫治服务、心理健康服务、医疗社会工作、乡村社区发展、军队社会工作、社会保险服务。 3、试述社会工作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社会工作导论

第一章 1、怎样理解社会工作是一种科学? 1、社会工作是科学的社会服务 2、社会工作是科学的助人方法:社会工作价值观和方法成为专业教育的核心内容。个案小组社区工作方法和社会行政逐渐成为社会工作者解决问题之长器。正是因为工作方法在社会服务中所处的基础和中心位置,所以说社会工作是一套科学的工作方法 2、怎样理解社会工作是一个专业? 专业的基本特征是1理论体系2社会认可3专业权威4伦理守则5专业文化。经过长时间的发展,社会工作已经形成里有外借理论、实践理论构成的理论体系,指导者从业者的助人行为。社会工作作为一个专业,已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从事社会服务的行业,服务机构要有专业资格从事服务的人要经过专业培训,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体系已经建立,社会上已有一批社会工作专业人员,业内有独特的专业规范。社会工作是一个一系统的专业教育为基础、以专业方法为依托、从事社会服务的职业领域。 3、试述社会工作者的角色。 由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引导,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帮助困境人士特别是贫困群体和弱势群体的职业化的社会服务人员 直接服务:照顾者劝告者治疗者支持者,间接服务:研究者行政者咨询者,合并服务:教育者协调者调解者倡导者经济人增进能力者。 4、试述社会工作在社会福利体系中的地位。 社会工作专业存在于社会福利系统内部,作为一门助人专业,它通过有组织的和专业化的方式为社会中有需要的群体提供更多服务。社会工作在社会福利制度中的重要性体现在:1社会福利服务的组织和推行,依赖于专业的社会工作来完成,而且只有通过这样一门成熟的专业,社会服务的诚信和效果才能得以保证2社会工作专业是社会福利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知识基础,他的完善与发展对促进社会福利的进步至关重要3社会工作是社会福利制度具体化的一个过程,他通过社会福利服务的策划推行和评估等一系列专业活动保障整个福利制度功能的正常发挥同时也有助于改善社会服务的管理。社会工作是促成社会稳定与和谐的不可缺少的条件,社会福利制度的简历和进步更需要社会工作专业来完成具体的使命和任务。 5、试述社会工作的功能。 治疗,预防,发展 第二章 1、为什么把伊丽莎白济贫法看作是社会工作专业的历史发展源头? 奠定了政府主持公共救济事业的基础与方式:(1)分区救助(2)救济工作分院内救济和院外救济两种(3)对救济对象的分类是现代社会救助资格审查的开端(4)政府责任的原则(5)确定了由专门人员从事济贫救助活动,是社会工作职业化的开端 2、英、美慈善组织会社和睦邻组织运动对社会工作的发展有哪些贡献? 慈善组织会社的实践直接影响了日后专业社会工作的方法,强调“个别化”,促进各救济机构、慈善组织为解决贫困问题进行协调合作,为社区行政工作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睦邻组织运动强调以社区实际需要为入手点开展工作,并发动、组织和配合社会力量共同工作,并以促进全面的社会福利为目的,不仅包括物资救济,也重视对受助人精神的关怀,对社会环境的改造,开创以整个社区为工作对象的方法,以社区为工作场所,为社区工作方法积累了实践经验 第三章 1、试述社会工作关于人的价值 人的权力:对自身的权力,对他人的权力,对社会的权力,对自然的权力;人的责任:对自

社会工作导论(期末试题)

1、下列哪项活动就是开创了社会个案工作的滥觞?( C ) A.睦邻组织运动 B.慈善组织会社 C.汤因比馆 D.汉堡制 2、《社会诊断》一书就是谁的著作?( C ) A.弗莱克斯纳 B.比斯台克 C.里士满 D.泰彻 3.根据埃里克森的人类社会—心理发展阶段的理论,“亲密还就是孤独”的矛盾时期就是( C )。 A.少年期 B.青年期 C.中年期 D.老年期 4.比斯台克关于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中,不正确的就是( C )。 A.社会的功能与社会的权利 B.人的潜能、人的权利、人的基本需要 C.个人的责 任与对社会的责任 D.人的自我抉择权利与社会责任 5.按照马斯洛的需要理论,人类的需要从低到高分为不同层次,以下表述正确的就是( C)。 A.各种需要同时并存 B.较高的需要层次出现后将取代较低的需要层次 C.只有当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后,较高层次的需要才会出现并要求得到满足 D.低层次需要就是生来就有的,高层次需要就是后天学习的 6.下面不属于个案工作的技巧的有( D )。 A.会谈 B.建立关系 C.收集资料 D.组织活动 7.一群戒毒者除了要面对来自自身的具有个别性的困扰外,她们也有很多共同的需要,例如获得家人的信任、提高对工作的兴趣、学习新的技能、抗拒外界的引诱等。此时,作为社会工作者的您认为应该采用( B )方法帮助她们。 A.个案工作 B.小组工作 C.社区工作 D.社会工作研究 8.对社会工作专业来说,“尊重”就是( C )。 A.一种传统礼节 B.同情服务对象 C.理解并设法满足服务对象需求的实践过程 D.不干涉服务对象的生活 9.一般来说,在个案工作中转介的理由就是(A )。 A.服务对象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属于本机构的服务范围 B.服务对象生活在本机构的服务区域之内 C.服务对象不愿意接受服务 D.工作者与服务对象关系不好 10.为服务对象寻找有关的服务,如为弱智儿童寻找特殊学校,协助其接受文化教育,这种社区照顾的角色属于( C )。 A.治疗者 B.辅导者 C.经纪人 D.倡议者 12.( D )就是社会工作间接的实务方法,就是将社会政策转变为社会服务的过程。

社会工作导论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社会工作:在英语世界中social work指的是专门从事社会服务的职业性的活动。在有些国家和地区,它被称为社会服务或社会福利服务。社会工作被看作是持守利他主义的助人理念、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用科学的方法助人的服务活动。 社会功能:是指个人或群体(家庭、团体、社区等)在实现他们生命任务的过程中,面对环境或生活情境的不断挑战,应付其人生(或生命周期发展特定阶段)需要和满足环境需求的能力。 汤因比馆:巴涅特早年就读于牛津大学,毕业后在伦敦东去做牧师。由于目睹了贫民的艰苦生活,不仅举家迁入该区居住,还在社会上奔走呼号,动员了在牛津和剑桥大学读书的贵族子弟前来服务,并邀请他们一起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其间,作为其好友的牛津大学经济学将是唐恩比,于1883年30岁时,因感染疾病逝世,为纪念之随取名“汤恩比馆”。一个大学社区睦邻组织服务中心。 保息六政:以保息六,养万民:一曰慈幼,二曰养老,三曰振穷,四曰恤贫,五曰宽疾,六曰安富。 九惠之教:一曰老老、二曰慈幼、三曰恤孤、四曰养疾、五曰合独、六曰问疾、七曰通穷、八曰振困、九曰接绝。 友善访问员:18世纪中期,受宗教理念影响,许多赋闲在家的中产阶级妇女自愿承担起访问贫困家庭的工作,后来又直接服务于改善贫民状况协会和慈善组织会社。这些中产阶级妇女被称为“友善访问员”。 微观社会工作方法:是指主要以个人、家庭或小组为工作对象的社会工作方法,主要包括个案工作方法和小组工作方法。 宏观社会工作方法:也称为社会工作宏观实践,是针对微观社会工作方法而言的,具体来说,它是指在机构和社区内引导积极的社会变迁的相关专业活动。 直观社会工作方法: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 间接社会工作方法:社会工作行政、社会政策、社会工作研究等。 社会工作者:一般而言,国际社会工作界认可的社会工作者应符合这样的条件:第一,具有社会工作执业证照;第二,具有社会工作的专业者教育背景;第三,受社会工作伦理的制约;第四,是社会工作专业组织的成员;第五,将社会工作作为一种职业生涯。 专业关系:是指社会工作者以一个专业人员的身份与各种他(她)努力使之发生变化的系统之间所建立的关系,是社会工作者与受助者之间的一种专业协助关系。 社会工作研究:是一个获取知识和发现事实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社会工作及其他领域的伦理与实务工作者使用社会研究方法,搜集和分析与社会工作有关的资料,协助达成社会工作目标。 社会工作价值体系:1)巴特利(Baretlett,1958)的六原则个人应受社会的关怀; 个人应受社会的关怀; 个人与社会是相互依赖的; 个人对他人负有社会责任; 个人有共同的人类需求,但是每个人则是独特而异于他人的个体; 民主社会的实质表现于使每一个人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以及透过社会参与的行动来尽到社会职责; 一个理想的社会应有职责与能力,以提供社会中的每一个人有充分的机会来解决困难、预防问题,以及促进自我能力的实现。 波音(Boehm Werner W.1959)的六原则 每一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权利,也有达成此目标的本能; 每一个人身为社会的一分子,有责任设法达成自我实现,并贡献社会;

社会工作导论王思斌版笔记整理

第一章(选择题) 1、社会工作的定义:一、社会工作时科学的社会服务和方法,二、社会工是一个专业和制度,社会工作时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职业性的助人活动 社会服务分为公共服务(政府)和社会服务(社会组织) 专业(格林伍德):理论体系,社会认可。专业权威、伦理守则。专业文化 制度:具备社会制度的基本特征,成为社会福利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2、社会工作的性质:融价值、理论、实务为一体的多维系统。 实务性、科学性、价值相关性、道德实践 3、社会工作的构成要素: 社会工作者:角色,贝克把社会工作者角色分为直接服务、间接服务、和合并服务角色 服务对象:个体、群体、社区 价值观:核心是利他主义 助人方法:专业的方法 4、社会工作方法分类: 直接服务: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 间接方法:社会工作行政 第二章:社会工作发展历史(选择题) 时间、人物、意义、特点、什么队个案的影响,什么对社区的影响 第一节:社会工作历史起源 一。思想渊源 1、古希腊、古罗马及希伯来时期的思想根源 古罗马时期。人们之间的互助主要表现在人们对社会责任观的强调,这种责任的意义在于富人帮助穷人是一种宗教责任 希伯来时期:人们对正义的主张表现在公平享有财富的认识中,这种思想对社会工作价值强调社会公平正义的传统起到重要影响 2、基督教的博爱思想 产生于公元1世纪,教义包含许多利他、奉献、爱人等博爱思想,这种博爱思想对社会工作的价值基础长生影响 3、人道主义价值观 时间:源于欧洲文艺复兴,强调人生而平等、人的尊严和人的价值的重视对社会工作的出现产生了重要影响,为社会工作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工业革命与社会救助的发展 1、工业革命与社会变迁 工业革命促进经济结构的转变同时带来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的转变,资本主义的经济体系好人社会关系的确立。后果是产生大量的农民失业和众多贫民的产生2、英国的(伊丽莎白济贫法) 1601年,为应对贫困和其他社会问题,颁布济贫法。 意义:西方历史上第一次成人政府有对社会中无助的人进行j救助的责任,并建立初步的救济行政制度和急救工作方法 (济贫法)奠定了政府主持公共救济事业的基础和方式,为社会工作者的发展打

社会工作导论

社会工作导论复习试题 陈烨 201742410114 2017级社会工作1班 第一章社会工作的涵义与功能 单选题 1.( )。(答案:B) A、载体 B、主体 C、客体 D、施体 E、受体 2.“社会工作者面对受助者(服务对象)不但要提供直接服务或帮助也要鼓励其在可能的情况下自强自立克服困难。”这一描述体现了社会工作者的角色为()。(答案:B) A、管理者 B、支持者 C、资源获取者 D、倡导者 E、研究者 3.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社会制度的发展,社会工作对象的范围和性质也在变化。下列人群中,属于社会工作扩大对象的是()。(答案:D) A.贫困者 B.残疾人 C.孤寡老人 D.社会大众 (解析: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工作对象的范围在不断扩大,它已经不再只是包括社会上公认的弱势群体,而是可能涉及所有社会成员。社会工作不但面对困难群体、弱势群体进行社会服务,而且面对社会进行公共服务。这样,社会大众也就成了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 4.社会工作概念中社会的含义与()含义相对立。(答案:B) A.个人的或私人的 B.营利的、经济性的、利己的 C.国家的、政治的、政府的 D.社区的、群体的 E.非营利的、利他的 5.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中的申请人“公示”会阻碍某些符合条件者的申请,这种情况属于哪种功能类型()。(答案:D) A.正功能 B.负功能 C.显功能 D.潜功能 E.既是正功能又是负功能 6.()是社会工作的灵魂。(答案:D) A.知识 B.技巧 C.方法 D.价值观 E.理论基础 7.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核心是()。(答案:E) A.利己主义 B.乐观主义 C.一切都是可以改变的 D.尊重与平等 E.利他主义 8.对服务对象的授权和增能是社会工作()角色的重要组成部分。(答案:B) A.服务提供者 B.支持者 C.倡导者 D.管理者 E.政策影响人 9. 社会工作是一种()。(答案:C) A,自发助人活动 B.营利活动 C.专业助人活动 D.提供物质救助的活动 10.社会工作的基本对象是指( )。(答案:A) A.由于个人、社会或自然原因而陷入生活极度困难的群体 B.所有的社会成员 C.贫困人员 D.遭受各种困难的人员 多选题

《社会工作导论》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社会工作导论复习题 (课程代码 264003) 一、单项选择题: 1.以下对转型时期中国社会工作专业的发端描述错误的是( A )。 A、具有一定的偶然性 B、高等教育的扩张和专业化教育的发展,使得社会工作教育出现契机 C、政府在社会政策领域的理念,强调责任共担和社会力量的参与 D、国际交流和海外对中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支持 2.志愿者也称为“志愿工作者”,“义务工作者”,下面不符合我国志愿者的“身份要素”的是:( D )。 A、不计金钱财物的酬赏 B、以具体的行动参与,投入 C、所作所为是满足社会的需要 D、只做理论上的相关研究 3.社会工作专业价值是( B )。 A、社会工作者的个人偏好 B、专业对专业行为的价值的规定 C、社会一般伦理原则 D、正义和公平 4.( D )是维系社会期望和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关系的关键。 A、社会工作理论 B、社会工作实践 C、社会工作技巧 D、社会工作价值观 5.以下对社会福利的功能理解错误的是( D )。 A、社会福利本身也是社会控制的手段 B、通过社会服务可以促进个人和整个社会状况的改善 C、可以当作是一种社会投资 D、不具有治疗性的功能 6.社会服务方案策划是( B )。 A、指问题的认识和分析 B、确立服务目标、选取工作策略、完善服务运作的过程 C、社会服务的组织实施过程 D、社会服务的监督过程 7.社会工作专业价值是( B )。 A、社会工作者的个人偏好 B、专业对专业行为的价值的规定 C、社会一般伦理原则 D、正义和公平 8.( A )是社会工作价值观的理论基础。 A、人道主义 B、宗教慈善观念 C、乌托邦思想 D、社会福利思想

社会工作导论(王思斌)

会工作基础知识 肁社 芁一.社会工作概述 1. 2.莈社会工作的涵义与性质 羅含义:①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得助人活动。 螃②社会工作是一种帮助人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工作。它帮助社会上的贫困者、老弱者、身心残障者和其他不幸者,预防和解决部分经济困难或生活方式不良造成的社会问题,开展社区服务,完善社会功能,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和社会生活素质,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一致,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肀性质:从定义①上说,社会工作是一种助人服务,其特征是提供服务; 蒈从定义②上说,社会工作是一种道德实践。所谓道德实践有两层含义:一是社会工作是以为了实现社会正义、增进社会和谐、推动社会进步而进行的活动,而这些社会价值都与道德联系在一起;二是社会工作者在具体的认识和界定问题、干预和处理问题的过程中都以一定的价值观为指导,从而使其助人实践带有道德特点。 3. 4.莆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 (1) (2)膀欧洲古代的社会思想传统、基督教文明以及人道主义的发展为社会工作的发展提供了深厚的社会基础,而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社会变迁则成为社会工作专业产生和发展的直接动因。 (3) (4)蝿社会工作的产生 薈西方的社会工作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受社会思潮的强烈影响,它是在长期的助人活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薂①社会工作的形成 羂A.1601年,英国伊丽莎白女王颁布《济贫法》规定:以社区为单位,对无亲属照顾的贫民实行有条件的救济,从而初步建立了社会救济制度,并形成一套救济工作方法。 薇B.1788年德国汉堡市实施救济制度,使救济工作更趋组织化和科学化。 蚈C.1852年爱尔伯福市进一步修正改良了救济制度,完善救济工作方法。

社会工作导论考试重点

社会工作导论考试重点 第一章社会工作概述一、社会工作核心理念(本质)—助人自助 二、社会工作的定义: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服务活动。 三、社会工作的构成要素 1、社会工作者 2、受助者 3、社会工作的价值观 4、助人活动 四、社会工作面对的两类社会问题 1(结构性或制度性的问题 2(社会性的问题 五、社会工作的功能 、对工作对象的功能 12、对社会的功能 , 提供物质帮助 , 促进社会稳定与社会和谐 , 给予心理支持 , 促进制度建设与社会进步 , 促进能力发展 , 增加社会资本与促进社会协调发展 , 维护合法权益 第二章社会工作专业的产生和发展一、人道主义价值观——社会工作专业产生与发展最直接的思想渊源。二、英国伊丽莎白济贫法(1601) 1、影响:(意义):教材30页【重点内容】 ? 开创了国家以立法形式救济贫民的先河,明确了政府和社会有济贫的责任,并直接参与了社会救助活动的组织工作。《济贫法》的实施,要求对于个人和家庭的生活状况进行调查以确定帮助对象,这需要专人和专门的工作方法进行,由此,

现代社会工作的雏形形成。而且济贫法为社会工作的诞生创设了一个合法性前提,使社会工作专业的诞生有了良好的社会基础。 ? 政府首次以立法的方式对全国的贫民实施生活救济制度,首次以立法的角度确立了助人自助的观念,这既是一个救助原则又是一个救助理念。 ? 对于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来说,最重要的作用还在于她确定由专人从事济贫救助活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可以将救助人员的专门化视为社会工作职业化的开端。 ? 所实施的院外救济也是社会工作提供服务的一种基本形式。 ? 《济贫法》的特点是实施分类救助,分别对有工作能力、无工作能力、无依儿童给予不同安排,社会工作的类型化方式由此提出。(补充教材) 总之济贫法对现代社会工作的形成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2、缺陷:【重点内容】 1、可能养成贫民的依赖心理; 2、对贫民的自尊心注意不足; 3、干涉了贫民谋生的自由。 三、德国的救济制度——汉堡制爱尔伯福制 1、汉堡制与爱尔伯福制影响及评价 , 消极救助?积极预防 , 注重案主个别需求,给予个别化服务 , 区域责任?社区工作雏形 , 有效率的行政组织 问题:贫困人口增多、贫民到处迁移、管理不易。 四、亨利?索里牧师1869年在英国伦敦成立了第一个慈善组织会社 五、COS对社会工作发展的贡献(评价)

16秋华师《社会工作导论》在线作业

奥鹏17春16秋华师《社会工作导论》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共15 道试题,共30 分。) 1. 行为治疗模式强调通过()来改变行为。 A. 认知过程 B. 学习过程 C. 冲突过程 D. 积累过程 正确答案: 2. ()是矫治社会工作者工作的重点。 A. 对监狱关押犯的服务 B. 对少管所少年犯的服务 C. 对假释人员的观护 D. 对刑满释放人员的服务 正确答案: 3. 任务中心模式关注解决问题的() A. 效果和效率 B. 时间和地点 C. 模式和方法 D. 个体和环境 正确答案: 4. ()不仅是小组社会工作结束的标志,同时也是小组工作过程的一部分。 A. 完成计划 B. 总结经验 C. 评估 D. 结案 正确答案: 5. 英国的社会工作可以一直追溯到()的伊丽莎白济贫法。 A. 1601年 B. 1701年 C. 1801年 D. 1901年 正确答案: 6. 小组社会工作者在小组形成期的主要任务是() A. 评估小组 B. 招募组员 C. 使成员彼此熟悉 D. 建设性地处理冲突和沉默

正确答案: 7. ()这一伦理原则告诉社会工作者,要以非歧视的态度对待人的独特性。 A. 平等 B. 接纳 C. 不批评 D. 助人自助 正确答案: 8. 社会工作的一个最基本的功能就是为贫困、失业或残障人员提供()。 A. 情感支持 B. 物质资源 C. 专业知识 D. 社会福利 正确答案: 9. 社会工作者是具体实施社会工作的() A. 一般人员 B. 社会福利人员 C. 社会服务人员 D. 专业人员 正确答案: 10. ()在社会工作中具有特殊意义,因为其主要服务对象是社会中的困难群体。 A. 平等 B. 不批评态度 C. 专业责任感 D. 接纳 正确答案: 11. 社区社会工作的对象是()。 A. 案主 B. 社区居民 C. 社区问题 D. 社区及社区居民 正确答案: 12. 社会工作者在工作中应遵循的是(),即社会工作伦理。 A. 法理 B. 医理 C. 道理 D. 情理 正确答案: 13. 在助人过程中,履行保密原则是以遵守()为前提的。 A. 法律法规 B. 案主的隐私权 C. 伦理原则 D. 价值观念 正确答案: 14. 在我国古代的济贫制度中,影响最为久远的是汉宣帝所设置的()

社会工作导论PPT文档(精华版)

社会工作概论Introduction to Social Work 第一章绪论 定义,特点,我国对社会工作的理解,体系,领域,具体岗位,要素,相关概念,过程 1.社会工作和社会保障的异同 (1)性质上:社会保障基本上是由国家法律规范的救援措施与政策,属于社会政策的范畴;社会工作则是具体、直接的社会援助的提供。社会工作将社会保障政策、项目转化为现实的服务,使之成为社会大众所共享的成果。 (2)内容上:社会保障属于收入或物质上的帮助;社会工作不仅提供物质上的帮助,而且提供精神上的帮助。 (3)目的:社会保障的直接目的是维持有困难者的基本生活以不至于发生危险,所以也叫社会安全;社会工作除了救助之外,还有发展受助者能力的任务。 (4)对象:社会保障是对个人、家庭而言的;社会工作的对象包括个人、家庭及社区。(5)主体:社会保障的基本责任主体是国家和政府;社会工作的责任主体是社会工作者和受助者双方,是他们之间的合作。 2.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的异同 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的共同点在于:其一,从社会工作的发展趋势看,社会工作和广义社会福利的覆盖对象是逐渐重合的;其二,社会工作是现代社会福利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的区别在于:社会福利是社会政策;社会工作则是具体服务的提供,是实现社会福利的手段,如提供福利设施,帮助人们特别是有困难者享用这些设施。 第二章社会工作的功能 社工者的涵义、担当的角色及其角色要求,素质要求,社会工作功能的涵义、范围、内容 社会工作者:特指受雇与公、私立社会福利服务机构或设施中,从事社会服务的人,是专业的助人者,即他是以助人为职业生涯的人,不同于志愿者、慈善家,有严格的资格限制。社会工作者 Social worker,遵循助人自助的价值理念,运用个案、小组、社区、行政等专业方法,以帮助机构和他人发挥自身潜能,协调社会关系,解决和预防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为职业的专业工作者。 实施社会工作相关: 1、社会工作是利用各种资源(物资、机会、信息、生活条件、良好的社会生活环境和社会关系、合理的政策及社会支持等)达致助人目标的过程。 2、社会工作的过程模式:社会工作者直接提供服务的实务模式。实施社会工作的过程:A接触问题:即了解可能的服务对象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了解问题的途径:服务对象求助,社会

社会工作导论(期末试题)

1.下列哪项活动是开创了社会个案工作的滥觞?( C ) A.睦邻组织运动 B.慈善组织会社 C.汤因比馆 D.汉堡制 2.《社会诊断》一书是谁的著作?( C ) A.弗莱克斯纳 B.比斯台克 C.里士满 D.泰彻 3.根据埃里克森的人类社会—心理发展阶段的理论,“亲密还是孤独”的矛盾时期是( C )。A.少年期 B.青年期 C.中年期 D.老年期 4.比斯台克关于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中,不正确的是( C )。 A.社会的功能和社会的权利 B.人的潜能、人的权利、人的基本需要 C.个人的责任和对社会的责任 D.人的自我抉择权利和社会责任 5.按照马斯洛的需要理论,人类的需要从低到高分为不同层次,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C)。A.各种需要同时并存 B.较高的需要层次出现后将取代较低的需要层次 C.只有当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后,较高层次的需要才会出现并要求得到满足 D.低层次需要是生来就有的,高层次需要是后天学习的 6.下面不属于个案工作的技巧的有( D )。 A.会谈 B.建立关系 C.收集资料 D.组织活动 7.一群戒毒者除了要面对来自自身的具有个别性的困扰外,他们也有很多共同的需要,例如获得家人的信任、提高对工作的兴趣、学习新的技能、抗拒外界的引诱等。此时,作为社会工作者的你认为应该采用( B )方法帮助他们。 A.个案工作 B.小组工作 C.社区工作 D.社会工作研究 8.对社会工作专业来说,“尊重”是( C )。 A.一种传统礼节 B.同情服务对象 C.理解并设法满足服务对象需求的实践过程D.不干涉服务对象的生活 9.一般来说,在个案工作中转介的理由是(A )。 A.服务对象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属于本机构的服务范围 B.服务对象生活在本机构的服务区域之内 C.服务对象不愿意接受服务 D.工作者和服务对象关系不好 10.为服务对象寻找有关的服务,如为弱智儿童寻找特殊学校,协助其接受文化教育,这种社区照顾的角色属于( C )。 A.治疗者 B.辅导者 C.经纪人 D.倡议者 12.( D )是社会工作间接的实务方法,是将社会政策转变为社会服务的过程。 A.社会工作 B.个案工作 C.社区工作 D.社会工作行政

社会工作导论(王思斌)

社会工作基础知识 一.社会工作概述 1.社会工作的涵义与性质 含义:①社会工作就是以利她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得助人活动。 ②社会工作就是一种帮助人与解决社会问题的工作。它帮助社会上的贫困者、老弱者、身心残障者与其她不幸者,预防与解决部分经济困难或生活方式不良造成的社会问题,开展社区服务,完善社会功能,提高社会福利水平与社会生活素质,实现个人与社会的与谐一致,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性质:从定义①上说,社会工作就是一种助人服务,其特征就是提供服务; 从定义②上说,社会工作就是一种道德实践。所谓道德实践有两层含义:一就是社会工作就是以为了实现社会正义、增进社会与谐、推动社会进步而进行的活动,而这些社会价值都与道德联系在一起;二就是社会工作者在具体的认识与界定问题、干预与处理问题的过程中都以一定的价值观为指导,从而使其助人实践带有道德特点。 2.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 (1)欧洲古代的社会思想传统、基督教文明以及人道主义的发展为社会工作的发展提供了深厚的社会基础,而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社会变迁则成为社会工作专业产生与发展的直接动因。 (2)社会工作的产生 西方的社会工作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受社会思潮的强烈影响,它就是在长期的助人活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①社会工作的形成 A、1601年,英国伊丽莎白女王颁布《济贫法》规定:以社区为单位,对无亲属照顾的贫民实行有条件的救济,从而初步建立了社会救济制度,并形成一套救济工作方法。 B、1788年德国汉堡市实施救济制度,使救济工作更趋组织化与科学化。 C、1852年爱尔伯福市进一步修正改良了救济制度,完善救济工作方法。 D、1869年建立的慈善组织会社致力于协调民间各种慈善组织的活动,推动民间社会服务活动的发展。 E、1884年兴起的睦邻组织运动致力于发挥社区在助贫救困中的作用,鼓励志愿工作者进入社区活动中心为贫民服务。 F、美国内战时期出现一些给薪的社会服务工作者,社会服务开始成为一种职业。 G、1896年美国纽约慈善学院对给薪的“友善访问员”进行培训。同时荷兰阿姆斯特丹社会工作学院成立,开始社会工作训练,社会工作逐步形成。 ②现代社会工作就是实践的产物 A.社会变迁产生的诸多社会问题需要人们去解决 B.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长期经验的总结 (3)社会工作的发展 ①专业目标的发展 A、1917年,(美)玛丽·芮奇蒙出版《社会诊断》一书,试图使社会工作方法成为一套独立的知识。 B、玛丽·芮奇蒙《什么就是个案工作》使个案工作成为专业方法被社工接受。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个案工作作为社工唯一普遍承认的工作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