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球盖菇栽培技术定稿
大球盖菇的栽培技术

大球盖菇的栽培技术大球盖菇别称皱环球盖菇、皱球盖菇、酒红球盖菇等,为球盖菇科球盖菇属菌类,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大球盖菇的栽培技术,希望能帮到你。
大球盖菇栽培前景1、大球盖菇栽培技术简便粗放,可直接采用生料栽培,具有很强的抗杂能力,容易获得成功。
2、大球盖菇栽培原料来源丰富,可生长在各种秸秆培养料上(如稻草、麦秸等),在中国广大农村可以当作处理秸秆的一种主要措施,栽培后的废料可直接还田,改良土壤,增加肥力。
3、大球盖菇抗逆性强,适应温度范围广,可在4~30℃范围出菇,在闽粤等省区可以自然越冬。
由于适种季节长,有利于调整在其他蕈菌或蔬菜淡季时上市。
4、大球盖菇由于产量高,生产成本低,营养又丰富,作为新产品一投放市场,很容易被广大消费者所接受。
大球盖菇的栽培技术1、整地作畦:首先在栽培场四周开好排水沟,主要是防止雨后积水。
整地作畦的具体作法是先把表层的壤土取一部分堆放在旁边,供以后覆土用,然后把地整成垄形,中间稍高,两侧稍低,畦高10~15厘米,宽90厘米,长150厘米,畦与畦间距离40厘米。
为不影响树木生长,可不翻土,将菇床建在两棵树的中间或稍靠近畦的一侧,以便于果园管理。
2、场地消毒:在整地作畦完成后尚未建堆之前应进行场地的消毒,可在畦上泼浇1%的茶籽饼水,防止蚯蚓危害,在畦上和四周喷敌敌畏。
若选用山地作菇场,必须撒用灭蚁灵、白蚁粉等灭蚁。
3、材料处理:培养料按不同地区就地取材,要求新鲜、干燥、不发霉。
可选用以下配方①干纯稻草100%。
②干纯麦秆100%,③大豆秆50%、玉米秆50%,④干稻草80%,干木屑20%,⑤干稻草40%、谷壳40%、杂木屑20%。
4、浸草预堆:稻草浸水在建堆前稻草必须先吸足水分,把净水引入水沟或水池中,将稻草直接放入水沟或水池中浸泡,边浸草边踩草,浸水时间一般为2天左右,不同品种的稻草浸草时间略有差别。
预发酵在白天气温高于23℃以上时,为防止建堆后草堆发酵、温度升高而影响菌丝的生长,需要进行预发酵。
大球盖菇林下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大球盖菇林下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大球盖菇是一种优质的食用菌,因其肉质细嫩,口感鲜美而备受消费者的欢迎。
其产量也相对较高,常常被选作菌种进行高效、高产栽培。
本文将介绍大球盖菇的林下栽培技术。
一、环境要求
大球盖菇适宜在30℃以下的环境下生长。
栽培时需要选择有良好通风、光照度充足、温度适宜、土壤质地疏松等条件的场地。
二、基质选择
大球盖菇喜欢在木屑和麸皮等较柔软松散的废弃物上生长。
所选基质应无杂质,不能有异味,且质地均匀。
经济效益和生产周期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三、制备基质并接种
1. 物料准备:需要准备好木屑和麸皮,充分打湿,之后进行蒸煮。
可以根据不同条件适当调节比例。
2. 接种过程:将接种器的菌种沿着进行预处理后的基质中进行滴入接种,之后轻轻摇动基质,让菌丝均匀分布。
四、基质袋输送和菌包培育
基质袋输送是将做好后的基质装入胶袋后进行传输。
菌包培育需要在通风、光照度适宜的环境下进行养殖。
五、笼栽和断菌培育
笼栽:将培养好的菌包用竹篾等绑扎成圆筒形进行笼栽培育。
断菌培育:可根据地区气候、温度、湿度等条件设置适宜的断菌培育时期。
培育时需保持温度不变、通风良好、湿度适宜,避免菌丝断裂。
六、发现并治理病虫害
大球盖菇生长期中可能会受到虫害和病菌的影响,需要在及时发现后采用适当的方式进行预防和治理。
综上所述,大球盖菇的林下栽培需要选取适宜的环境条件和基质材料,进行科学的接种和培育,随时对病虫害进行治理。
通过合理的管理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大球盖菇的产量和质量,实现优质高效、高产的栽培效果。
大球盖菇林下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大球盖菇林下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大球盖菇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食用菌,由于其香味浓郁、口感鲜嫩,深受大众喜爱。
如何在林下进行大球盖菇的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是一个重要的技术问题。
本文将介绍大球盖菇林下优质高产高效栽培的技术措施。
选择适宜的栽培场地。
大球盖菇栽培要选择在阴湿、通风良好的环境。
一般来说,选择林下阴凉、湿润的场地,可以利用树荫控制温度,提供适合大球盖菇生长的环境。
进行基质的制备。
大球盖菇喜欢以混合床式栽培,常用的基质包括木屑、稻草等。
将木屑或稻草浸泡,使其充分吸水膨胀;然后进行煮沸消毒,以杀死可能存在的病菌和病毒;将煮沸后的基质晾干,用于盖菇生长。
进行菌种培养。
选择优质的菌种是大球盖菇栽培的关键。
可以选择市场上销售的菌种,或者自己培养。
常用的培养基包括玉米粉、麦麸、麦秸等。
将培养基煮沸消毒;然后,将培养基放入培养瓶或袋中,接种菌种;进行菌丝生长,待菌丝完全发达后,可以进行培养菇种。
然后,进行栽培过程中的管理。
在大球盖菇的生长过程中,可以进行定期的灌溉。
保持基质的湿润状态,防止干燥。
可以进行通风控温,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
及时清除病虫害,保持栽培环境的卫生。
进行丰收和后期处理。
大球盖菇生长的时间一般为15-20天,菇盖完全展开时即可进行采摘。
采摘后,可以进行包装、销售。
还可以对留下的菇丝进行再生,继续进行下一轮的栽培。
大球盖菇林下优质高产高效栽培的关键在于选择适宜的栽培场地、进行基质的制备、合理培育菌种、管理好栽培过程以及丰收和后期处理。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栽培措施,才能实现大球盖菇的优质高产高效栽培。
大球盖菇栽培技术与管理(doc 16页)

大球盖菇栽培技术与管理(doc 16页)大球盖菇栽培管理栽培材料大球盖菇可利用农作物的秸秆作原料,用不加任何有机肥的培养料,大球盖菇的菌丝就能正常生长并出菇。
如果在秸秆中加入氮肥、磷肥或钾肥,大球盖菇的菌丝生长反而很差。
木屑、厩肥、树叶、干草栽培大球盖菇的效果也不理想。
大面积栽培大球盖菇所需材料数量大,为此应提前收集,贮存备用。
作物早稻草和晚稻草均可利用,但晚季稻草生育期较长,草秆的质地较粗硬,用于栽培大球盖菇,产菇期较长,产量也较高。
稻草质量的优劣,对大球盖菇的产量有直接影响。
适宜栽培大球差菇的稻草应是足干,新鲜的。
贮存较长时间的稻草,由于微生物作用可能已部分被分解,并隐藏有螨、线虫、跳虫、霉菌等,会严重影响产量,不适宜用来栽培。
清洁、新鲜、干燥的秸秆,不利于各种霉菌和害虫生长,因而在这种培养料上大球盖菇菌丝生长很快,鲜菇产量最高。
实验表明,大球盖菇在新鲜的秸秆(麦秆)上,每平方米可以产菇12公斤,而使用上一年的秸秆每平方米只产鲜菇5公斤,而生长在陈腐秸秆上每平方米只产鲜菇1公斤。
除主要材料外,还需准备建堆后用的覆盖物和防雨用的薄膜。
覆盖物可利用废旧麻袋,经清洗晒干后,将其底部及一侧剪开,展平即可,较大的破洞要补上。
还可用质地较厚的无纺布或草帘来覆盖,也有用成叠的废报纸作覆盖物的。
地方可以提供适合大球盖菇生长的小气候,半荫蔽的地方更适合大球盖菇生长,但持续荫蔽(如大树下的树荫)会严重地妨碍大球盖菇的生长发育。
(1)栽培场的选择①宜选择近水源,而排水又方便的地方。
因栽培中使用的大量稻草需要浸湿,整个管理过程中需要喷水保湿,都需要有水源。
但场地在多雨的时候不可积水,以保证大球盖菇的正常生长。
②在土质肥沃,富有腐殖质而又疏松的壤土菌床上种植,有利于早出菇和提高产量。
③宜选择避风、向阳,而又有部分遮荫的场所。
大球盖菇喜生在半遮荫的环境,切忌选择低洼和过于阴湿的场地。
适地适栽可以得到较好的经济效益,或者稍加改造,创造条件满足大球盖菇生长发育的要求。
大球盖菇熟料栽培技术

大球盖菇熟料栽培技术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大球盖菇熟料栽培技术,这可真是个有趣又实用的事儿啊!你想想,大球盖菇那圆滚滚、胖嘟嘟的样子,多可爱呀!要是能自己亲手种出来,那得多有成就感!那怎么种呢?听我慢慢道来。
首先得准备好培养料。
就像我们做饭要有食材一样,大球盖菇也需要它喜欢的“食物”。
一般用稻草、麦秸之类的就挺好,这些就像是大球盖菇的小“床铺”,得给它们弄得舒舒服服的。
把这些料切碎了,混合均匀,可别马虎哦,不然大球盖菇可不乐意长呢!然后就是灭菌啦!这就好比给培养料洗个“高温澡”,把那些坏细菌都给消灭掉。
可别小瞧这一步,这可是关系到大球盖菇能不能健康成长的关键呢!接下来就是接种啦!把大球盖菇的菌种小心翼翼地接到培养料上,就好像给它们安了个家。
这可得轻点儿,别把菌种给弄伤了呀!再然后就是把接种好的培养料放到合适的地方。
这地方得温暖、湿润,就像大球盖菇的“温馨小窝”。
它们在里面慢慢地生长、发育,你就等着收获的那一天吧!哎呀,你说这过程是不是很有意思?就像照顾小孩子一样,得细心、耐心。
你要是马马虎虎的,大球盖菇可不会给你好脸色看哟!在整个过程中,要时刻关注着大球盖菇的情况。
看看它们有没有长得胖乎乎的呀,有没有被什么小虫子欺负呀。
要是发现问题,可得赶紧解决,可不能让它们受委屈呀!你说,种大球盖菇是不是就像一场奇妙的冒险?从准备培养料到看着它们一点点长大,每一步都充满了惊喜和期待。
等收获的时候,那满满的成就感,简直没法形容!咱自己种的大球盖菇,吃起来肯定特别香!无论是炒着吃、炖着吃,还是做成美味的汤,那味道肯定绝了!而且自己种的,吃着放心呀!所以呀,朋友们,别犹豫啦!赶紧行动起来,试试这大球盖菇熟料栽培技术,让你的生活多一份乐趣,多一份收获!相信我,你一定会爱上这个过程的!。
大球盖菇北方棚内反季栽培技术

米 ,畦床 在使 用前要喷施 5 0 0 倍 的敌百
虫或敌敌畏杀灭虫 害。
1 8 ,N ON GC  ̄ J N X I N J I S I - J 1 . 』/莰树耩技术
培技术之关键 。做床时可 以使料床 中问
食 药 用 蔺
略低 ,两边略高 ,这样可 以增大 出菇 面
积 ,提 高 单 位 面 积 产 量 。
等 )让它爬蔓于棚顶遮 阳,也可上覆草 帘 、遮 阳网、棉毡等物 ,创造半遮光的
阴凉环境 。 塑料 大棚 内 ,一般采 用高床栽 培 ,
1 . 铺床 。 铺 床栽 培前必须检查含水 量和p H值是否符 合要求 ,即含 水量为 7 0 %~ 7 5 %、p H值为 6~ 7 。同时做好畦
食 药 用蔚
・种植
羲 蛹糕撰
大球盖菇又名皱环球盖菇 、酒 红色 球盖菇等 。大球盖菇嫩滑柄脆 ,味道鲜 美 ,富含 B族维生素和人体必需 的矿物 质 。我 们经 过几 年 的栽 培试 验 ,摸 索 出一 套 大球 盖菇 塑料 棚 内反 季节 高 产
栽 培技 术 。该项 技 术方 法简 便 ,且 易 三 、培养料的调制 1 . 配方 。培养料以稻壳 为主料 ,阔
菇期 ,在原基分 化前 喷 1次较 重的水 ,
然 后 通 风 2~3 天 。之后 减 少 通 风 量 。
梅花式穴播 ,点种后扒平种穴 。适 当增 加播 种量 ,有 利于加 快菌丝 生长速度 , 提早出菇。 3 . 覆 土。播完 种后 ,覆 盖 1 层 2~
4 厘 米 厚 的 小 颗 粒 田 园 土 。用 于 覆 土 的
使 破土出了菇 ,菇体 往往 不能堆 温 2 2~2 8 ℃,最好 2 5 ℃,培养
料 的含水 量为 7 0 %一 7 5 % ,空气相对湿 度为 8 5 % 一9 0 %。如果料 温接 近 3 0 ℃, 可掀 起覆 盖物 ,间断性打 几个散热 孔 , 加强夜 间通风 降温 。 播种后半个月 之内 ,一 般不喷水 或
大球盖菇栽培技术

二、生物学特性
(八)生活条件和栽培参数总结
1、发菌菌丝培养温度21~27℃;培养料含水量70%~75%; 培养时间25~45天;二氧化碳浓度>2%,通风每小时0~1次,不
2、 菇蕾形成原基分化温度10~16℃,相对湿度95%~98%; 时间14~21天;二氧化碳浓度<0.15%;通风每小时4~8次或根 据二氧化碳的浓度而定;光照100~500
② 子实体生长阶段。大球盖菇子实体形成所需的温度范围是4~ 30℃,原基形成的最适温度是12~25℃。在此温度范围内,温度升高, 子实体的生长速度增快,朵形较小,易开伞;而在较低的温度下,子实 体发育缓慢,朵形常较大,柄粗且肥,质优,不易开伞。子实体在生长 过程中,遇到霜雪天气,只要采取一定的防冻措施,菇蕾就能存活。当 气温超过30℃
(3) 燕麦粉麦芽糖酵母琼脂培养基(DMYA)燕麦粉80克、 麦芽糖10克、酵母2克、琼脂20克,加水至1000 上述3种配方中如不加琼脂,即可作为液体培养基。以上培 养基需按常规配制、分装、灭菌、接种和培养。
三、菌种制作
2.原种和栽培种培养基
(1) 小麦秆或裸麦秆,切碎(长2~3厘米),泡湿, 装瓶, (2) 小麦、裸麦,高粱、玉米、小米等谷粒浸泡, 煮透至没有白芯但表皮不破,加2%碳酸钙,装瓶,
① 宜选择近水源,而排水又方便的地方。因栽培中使用的大 量稻草需要浸湿,整个管理过程中需要喷水保湿,都需要有水源。
② 在土质肥沃,富有腐殖质而又疏松的壤土菌床上种植,有
③ 宜选择避风、向阳,而又有部分遮荫的场所。大球盖菇喜 生在半遮荫的环境,切忌选择低洼和过于阴湿的场地
四、栽培管理
4.栽培场所(续)
二、生物学特性
4.生活条件和栽培参数(续)
林下大球盖菇栽培技术

林下大球盖菇栽培技术
林下大球盖菇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低热量、营养丰富的食用菌,
广泛食用于亚洲地区。
下面介绍一下林下大球盖菇的栽培技术。
1. 基础设施准备
选址:选择原始森林或林地边缘,不远离交通要道,便于采摘和运输。
选择基质:使用榆树、杨树、蜡梅、松针等为基质的木屑和麸饼,混
合率为7:3。
2. 基质处理
将选好的基质放入锅内煮沸,温度控制在80度左右,时间不少于5分钟。
然后晾凉备用。
3. 种菌发酵
用100克菌种放入1公斤准备好的基质中,利用高压蒸汽灭菌,然后
放入育种室中发酵。
温度控制在22摄氏度,湿度控制在60%到80%
之间,发酵时间为20到25天。
4. 种植
将发酵好的菌种放进长3厘米、宽20厘米、厚7厘米的栽培袋中,袋子材质以聚丙烯为主,收口处用铁丝箍紧。
将装好菌种的袋子放入菌床中,将菌床压实,使其表面平整。
5. 管理
温度控制在20到24摄氏度,湿度保持在70%到80%之间。
保持菌
床表面湿润,避免产生干燥现象。
每周喷一次菌床表面消毒液,保持环境清洁。
6. 收获
林下大球盖菇的生长期为20到30天,直至菌盖完全展开。
将菌盖用
割刀切开,用蘑菇刀取出,避免损伤下面的小菇。
以上就是林下大球盖菇的栽培技术。
由于其生长环境要求较高,相对
于其他食用菌,林下大球盖菇的价格较高。
但是,其高蛋白、低脂肪、低热量的特性,使其成为了健康饮食的首选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球盖菇栽培技术
大球盖菇又称酒红球盖菇、皱环球盖菇,属于草菇科的珍稀使用菌,大球盖菇菇色鲜红,菌盖半球形,朵形大,菌盖6-10厘米。大球盖菇菇嫩滑柄脆,味道鲜美,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和维生素,并具预防冠心病等多种疾病的药用价值,深受消费者欢迎,是国际和 国内菇类市场畅销的十大菌之一。 1.原料:大球盖菇栽培原料来源十分丰富,主要原料有稻壳、稻草、玉米杆、麦草、大豆杆及不含松木的木屑等均可生料栽培,这些原料在农村极易找到,且成本很低,栽培的废料还是优质的有机肥,可有效的改良土壤。 2.栽培季节与场所安排:根据大球盖菇的生物特性与当地气候和栽培设施等条件而定,在中欧各国,大球盖菇是从5月中旬至6月中旬开始栽培,而我国东北地区,除短暂的严冻需要大棚栽培外,几乎常年可安排生产。如春 秋 夏季可安排苹果树下、葡萄架下或成行的杨树地进行套种,也可以秋后的玉米地内栽培,对于成片栽培的应搭建拱棚或凉棚,以利遮荫保湿,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环境选择也是大球盖菇产量的关键。①宜选择近水源,而排水又方便,但场地在下雨的时候不可积水,以保证大球盖菇的正常生长。②选择土质肥沃,富有腐殖质而又疏松的土壤菌床上种植,有利早出菇和提高产量。③宜选择避风、向阳,而又有部分遮荫的场所。 3.培养料配方:①稻壳75%、木屑20%、麦夫5%,②稻壳95%、麦夫5%, ③玉米杆50%、大豆杆50%,以上配方的含水量均应达到65%-70%。 4.浸草预堆 ①稻壳浸水在建堆前稻壳必须先吸足水分。把净水引入水沟或水池中浸泡,时间一般为2天左右。稻壳浸水的主要目的:一是让稻草充分吸足水分,二是降低基质中的pH值。 ②对于浸泡过或淋透了的稻壳,自然沥水12~24小时,让其含水量达最适湿度70~75%。可以用手抽取有代表性的稻壳一小把,将其拧紧,若壳中有水滴渗出,而水滴是断线的,表明含水量适度;如果水滴连续不断线,表含水量过高,可延长其沥水时间。若拧紧后尚无水滴渗出,则表明含水量偏低,必须补足水分再建堆。 5.发酵:大球盖菇的产量高低跟发酵料有密切关系,培养料发酵的好,则出菇肥胖、均匀,反之则出菇不成茬、奇形多、产量也低,做好发酵料应掌握以下几点: ①第一遍:将浸透水的培养料堆成底2.5-3.0米宽,高1.0-1.2米长不限的梯形料堆,然后用直径3-4厘米的木棍每间隔50厘米进行打孔透氧,上下孔形最好逞品字形,以利透氧,打孔完后用草帘遮盖堆料表面。 ②第二遍:当堆料温度升至60-80℃时开始计算,延续24-48小时进行一次翻堆,倒堆的过程是将堆料表面10-20厘米先刮到一边,把中间发酵好堆料铺底和封面,待堆形做好后,按第一次堆形做好,当料温再次升至50-60℃时,按上次翻堆规律依次3-4遍,降温至30℃以下即可下种。 6.做畦播种 ①做畦播种前面的工序完成后,就可以建堆了,堆制菌床最重要是把栽培料压平踏实,栽培料厚度20厘米,每平方米用料28-30斤,用种量800-1000克,栽培料第一层堆放的料厚8厘米,第二层8厘米,第三层4厘米。菌种掰成鸽蛋大小,播在两层料之间,呈品字形点播,穴距5-8厘米,增加播种的穴数,可使菌丝生长更快。 ②做畦的方式以小畦为好,一般在1平方米左右,做成长100厘米,宽60-70厘米,高20厘米左右菌床最好,成片栽培只要便于操作,间距可适当缩小,以充分利用土地。 ③菌床的堆形以龟背为好,底层较大,上面向内缩,以方便覆土。 ④菌床的菌种不要太碎,一般以鸽蛋大小为好,菌床堆制完成后,选3-4个有代表性的菌床插入温度计观察料温。 ⑤菌床上加覆盖物。可选用旧麻袋、草帘、稻草、旧报纸等,旧麻袋因保湿性强,且便于操作,效果最好,一般用单层即可,大面积栽培用草帘或稻草覆盖也行,菌床上的覆盖物,应经常保持湿润,防止菌床干燥,将稻草在清水中浸透,捞出沥去多余水分后覆盖在菌床上,用作覆盖的稻草,即不宜稀疏,也不宜过厚,以喷水于稻草上多余的水不会渗入料内为度。 7.发菌期的温度、湿度管理 ①菌丝生长阶段的温度要求:大球盖菇菌丝生长温度范围5-36℃,最适生长温度是22-28℃。在8℃以下和32℃以上菌丝生长速度迅速下降,超过36℃菌丝停止生长,高温延续时间长造成菌丝死亡。在低温下,菌丝生长缓慢,但不影响其生长活力,据有关专家测试,大球盖菇菌丝可在零下28℃时自然存活,当温度升高32℃以上时,虽不造成菌丝死亡,但当温度恢复适宜温度范围,菌丝的生长已明显减弱,在实际栽培栽培中若发生此情况,将影响发菌并降低产量。 ②子实体生长阶段的温度要求:大球盖菇子实体能形成的温度范围4-30℃,原基形成的最适宜温度是12-25℃。在此范围内,温度升高,子实体生长的速度快,朵形较小,易开伞,而较低的温度下,子实体发育缓慢,朵形较大,柄粗且肥,质优,不易开伞。若是露天栽培,在子实体生长过程中,遇到霜雪天气,只要采取一定的防冻措施,菇蕾就能存活,当气温超过30℃以上时,菌丝体处于休眠状态,子实体原基难以形成。 ③湿度:大球盖菇菌丝生长阶段培养料的含水量为70-75%,空气湿度为85-90%。在播种后,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调空措施,保持其适宜的温度 湿度指标,创造有利条件促进菌丝快速生长。 ④菌床水分调节建堆前培养料一定要吸足水分,这是保证菇床维持足够湿度的关键,播种后的20天之内,一般不直接喷水于菇床上,平时补水只是喷洒在覆盖物上,不要多余的水分流入料内,这样对堆内菌丝生长十分有利,如果是露天栽培,特别是播种后的20天里,菌床表面要用黑地膜覆盖,完后膜上面用稻草或玉米秸压住,以防雨水浇灌,若遇连雨天,雨后积水的菌床应及时开沟放水,保证菌床周围没有积水。 ⑤菌丝生长阶段主要是菌床保湿,前20天一般不喷水或少喷水,待菇床表面上的菌丝明显增多,占据了培养料的2/3以上,如菇床表面干燥发白时应适量喷水,湿度达到要求后,就不要喷水了,否则会造成菌丝衰退。 8.覆土 覆土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次可在做床建堆时少量覆土,仅覆盖在菌床上面,且尚可见到部分稻壳,第二次覆土大约是在播种后30天左右。菌丝接近长满培养料,这时可在堆表面覆土,有时表面培养料偏干,看不见菌丝爬上菌床表面,可以轻轻挖开料面检查中、下层料中菌丝,若相邻的两个接种穴菌丝已快接近,这时可以覆土了。具体覆土时间应结合不同季节及不同气候条件区别对待,如早春季节栽培,如遇雨多,可待菌丝接近长透料后再覆土,若是秋季栽培,气候较干燥,可在堆制菌床时一次将土覆完。 菇床覆土一方面可促进菌丝的扭结,另一方面对保温保湿也起到积极作用,一般情况下,大球盖菇菌床在不覆土的条件下,尽管培养料中菌丝繁殖很旺盛,也难形成子实体,或者需经过相当时间后,才会出现少量子实体,但覆盖合适的泥土即满足其适宜的温度、湿度,子实体又可很快形成。 覆土方法是把准备好的土壤铺洒在菌床上,厚度2-4厘米,每平方米菌床约需0.05立方米,覆土后必须调整土层湿度,要求土壤的持水率达36-40%,简单的测试方法是用手捏,土粒变扁但不破碎,也不粘手,就表示含水量适宜。覆土后较干的菌床可喷水,要求雾点细些,使小湿润覆土层面不进入料内。 9.子实体形成期间的管理 ①菌丝长满覆土后,即进入生殖生长阶段,一般菌丝布满料面后10-15天就可以出菇,幼菇期主要工作的重点是保湿及加强通风换气,水分要根据菇蕾大小而定,小菇蕾期浇小水,成年菇期浇大水,为了保证出菇整齐,要做到干湿交替,即保持棚内有湿度的情况下,停水3-4天,而后浇水,这样依次3-4次,每天结合小通风数次,可诱发大量菇蕾产生,大球盖菇出菇阶段空间的湿度为90-95%。 ②大球盖出菇的适宜温度为12-25℃,当温度低于4℃或超过30℃均不能出菇,不同的季节大球盖的出菇期差异较大,东北地区在8-11月、3-6月温度适宜,出菇快,整齐,出菇期也相应偏短,而冬季播种,整个生长期明显延长。出菇期可根据季节、气候调节、光照时间、喷水时间及通风程度,使出菇环境处于较理想的范围。 10.病虫害防治 大球盖菇抗性强,易栽培。近几年栽培情况来看,常见的杂菌有鬼伞、盘菌、裸盖菇等竞争性杂菌,其中以鬼伞较多。较常见的害虫有螨类、跳虫、菇蚊、蚂蚁、蚯蚓等。 防治措施如下: ①根除鬼伞等杂菌的措施主要是选用干纯、新鲜的栽培料,如果原料潮湿,可在拌料前让烈日暴晒2-3天,利用阳光杀灭鬼伞及其它杂菌孢子。 ②在地下害虫发生较多地块,要在栽培前用药物进行灭杀,螨类 跳虫和菇蚊等害虫可用敌敌畏喷雾灭杀,蚂蚁可用红蚁净药粉放在有蚂蚁的地方,蚂蚁食用,可整巢死亡效果甚佳,蚯蚓类可用在四周围用10%食盐水来驱赶,棚内可封闭后,夜间用烟雾剂熏杀。 11.采收 大球盖菇从出菇至采收约5~7天,整个生长期可采3潮菇,一般第二潮产量最高。每潮相隔 约15~25天。当子实体菌膜尚未破裂或刚破时采收为宜。最迟在菌盖内卷,菌褶呈灰白时采收,不要采收过迟,否则菌褶会变成黑色,其商品价值锐减。采收时可用拇指、食指、中指抓住菇体,轻轻扭转,再向上拔起。注意不要伤及周围小菇蕾,采过菇后菌床上留下的洞口要及时补平,清除留在床上的残菇,以免腐烂后招引害虫和杂菌滋生。 12.销售和加工 ①鲜售:采收的鲜菇除去残留的泥土和培养料等污物,剔除有病、虫菇,放入竹筐或塑料筐内,尽快运往销售点鲜销,鲜菇可在2-5℃温度下可保鲜3-4天,时间长了,品质将会下降。 ②盐渍可以参照其它盐水蘑菇加工工艺,采用盐渍方法加工大球盖菇,大球盖菇菇体一般较大,杀青需8-10分钟,以菇体熟而不烂为度,用波美22度的盐水进行盐菇,盐水一定要没过菇体,此盐渍法通常菇比是1:0.9-0.85。 铁力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