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成本控制的基本方法上

合集下载

物流成本管理4第四讲物流成本控制的基本方法

物流成本管理4第四讲物流成本控制的基本方法

物流成本管理4第四讲物流成本控制的基本方法1.物流网络优化:物流网络的合理优化可以降低运输成本。

优化物流网络包括确定合理的仓库位置、仓库容量规划、配送路径和运输模式选择等。

通过优化物流网络,可以降低仓储和运输成本,并提高运输效率。

2.库存管理:合理的库存管理能够降低库存成本和仓储费用。

企业可以采用先进的库存管理技术,如ABC分类法、经济批量订货模型和安全库存等,来控制库存水平和减少库存积压。

3.供应链协调:供应链的协调管理可以降低物流成本。

企业与供应商、承运商和分销商之间的良好合作和沟通可以减少重复劳动、降低物流环节的成本。

通过建立稳定的供应链关系,可以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并降低物流成本。

4.运输方式选择:企业可以根据货物的特性和需求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

不同的运输方式有着不同的优缺点和成本,通过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可以降低物流成本。

例如,对于重大件货物可以选择铁路运输,对于时效性要求高的货物可以选择空运。

5.运输优化:运输优化可以降低运输成本。

企业可以使用路线优化软件和配送计划算法,优化配送路径和货物配载,减少空载率和运输距离,从而降低运输成本。

6.信息技术支持:信息技术在物流成本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企业可以使用物流管理系统来实时监控和管理物流信息,包括订单跟踪、库存管理和运输跟踪等。

信息技术可以提高物流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降低人力成本。

7.成本分析与控制:企业需要对物流成本进行分析和控制。

通过成本分析,企业可以了解不同环节的成本构成和分布,找出成本高的环节,并采取措施降低成本。

同时,企业需要建立成本控制的制度和机制,严格控制各个环节的成本支出。

总之,物流成本控制是企业物流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优化物流网络、合理进行库存管理、协调供应链关系、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优化运输,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进行成本分析和控制,企业可以有效降低物流成本,提高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

物流公司成本核算与控制管理办法

物流公司成本核算与控制管理办法

物流公司成本管理办法1. 目的为了规范物流公司成本核算,加强成本的管理及控制,实现成本最小化,利润最大化,结合物流公司经营的特点,特制定本办法。

2.适用范围集团物流公司。

3. 职责3.1 物流公司总经理负责成本核算与控制管理工作;3.2物流公司副总经理负责新增项目成本测算,以及确定最优线路与运输车型;3.3物流公司车队长督促、检查各车辆按要求装载及燃油使用情况;3.4车队管理人员负责加强道路巡查,及时收报道路信息;3.5外联、营销中心及土石方公司配合物流公司对新增项目进行成本测算;3.6 信息中心负责合理调配车辆;3.7财务部负责按单车进行成本核算;3.8集团办公室负责督促执行。

4. 成本核算要求及计算方法4.1成本核算对象:物流公司原料车队、成品车队所有车辆。

4.2成本核算内容:(1)原料车队车辆:各车辆装运土石公里成本,计算单位为元/公里。

单位成本主要含驾驶员工资、管理后勤人员工资、油耗、轮胎消耗、维修费用(含材料、工时费)、保险及年检过桥费、车辆折旧、事故赔偿、其它分摊等。

(2)成品车队车辆:各车辆装运土砂石吨公里成本,计算单位为元/吨.公里。

单位成本主要含驾驶员工资、管理后勤人员工资、油耗、轮胎消耗、维修费用(含材料、工时费)、保险及年检过桥费、车辆折旧、事故赔偿、其它分摊等。

4.3成本核算口径4.3.1月单车运行里程:(1)原料车队车辆:因土石方运输过程每趟次往返线路、里程基本不变,故月单车运行里程按所有单趟里程(往返)×本线路趟次的累加计算。

单趟里程(往返)按设定路线进行测定,由物流公司牵头,组织土石方公司共同进行现场测定。

(2)成品车队车辆:因成品运输车辆在配送砂石时出货地点、收费地点相对固定,故月单车运行里程按所有单趟里程(往返)×本线路趟次的累加计算。

单趟里程(往返)按设定路线进行测定,由物流公司牵头,组织营销中心共同进行现场测定。

4.3.2月单车运送方量/趟次:(1)成品料车队车辆:每趟次运送方量按销售客户回单方量计算,数据从ERP系统提取。

物流成本管理的方法

物流成本管理的方法

物流成本管理的方法
物流成本是指产品的空间移动或时间占有中所耗费的各种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货币表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物流成本管理的方法,欢迎参考~
1.通过采用物流标准化进行物流管理。

物流标准化是以物流作为一个大系统,制订系统内部设施、机械设备、专用工具等各个分系统的技术标准。

制订系统内各个分领域如包装、装卸、运输等方面的工作标准,以系统为出发点,研究各分系统与分领域中技术标准与工作标准的配合性,统一整个物流系统的标准。

物流标准化使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基本设备统一规范,如现有托盘标准与各种运输装备、装卸设备标准之间能有效衔接,大大提高了托盘在整个物流过程中的通用性,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货物运输、储存、搬运等过程的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的提高,有利于物流配送系统的运作效率,从而降低物流成本。

2.通过实现供应链管理,提高对顾客物流服务的管理来降低成本。

实行供应链管理不仅要求该企业的物流体制具有效率化,也需要企业协调与其他企业以及客户、运输业者之间的关系,实现整个供应链活动的效率化。

正因为如此,追求成本的效率化,不仅仅企业中物流部门或生产部门要加强控制,同时采购部门等各职能部门都要加强成本控制。

提高对顾客的物流服务可以确保企业利益,同时也是企业降低物流成本的有效方法之一。

3.借助于现代信息系统的构筑降低物流成本。

要实现企业与其他交易企业之间的效率化的交易关系,必须借助与现代信息系统的构筑,尤其是利用互联网等高新技术来完成物流全过。

物流成本管理5第五讲物流成本控制的基本方法

物流成本管理5第五讲物流成本控制的基本方法

物流成本管理5第五讲物流成本控制的基本方法物流成本管理是物流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物流系统的成本控制、成本核算和成本评估等方面。

合理的物流成本管理能够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下面将介绍物流成本控制的基本方法。

1.主动采购与供应链管理公司在采购和供应链管理环节中可以采取主动措施,通过谈判和合理的采购策略来控制物流成本。

例如,通过与供应商合作进行长期合作,减少贸易关系的不稳定性,提高采购效率,降低采购成本。

此外,还可以通过合理的供应链管理,优化供应链流程,降低运输和库存成本,提高货运效率。

2.库存管理库存管理是控制物流成本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合理的库存管理,可以降低库存成本、提高资金利用率,并减少仓储和物流管理的成本。

常用的库存管理方法包括:ABC分类管理、定期盘点、先进先出法、安全库存设置等。

3.运输管理物流成本中最大的部分往往就是运输成本,因此控制好运输成本对于降低物流成本至关重要。

企业可以通过与物流服务提供商的合作,谈判获取更好的价格;采用经济效益较好的运输方式,选用适当的物流方案;合理规划和分配运输路径,降低运输距离和时间;合理调度运输工具和车辆,提高运输效率;以及优化运输装载率,提高吞吐量等方式降低运输成本。

4.信息化技术应用现代物流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提高物流管理的效率,降低系统的运营成本。

通过物流信息化系统,企业能够实现物流过程的准确记录、全面掌握以及及时反馈。

物流信息化系统可以提高货物跟踪和追溯能力,减少货物丢失和损坏的可能性,降低物流风险和安全成本。

此外,通过信息化系统,企业还可以实时掌握物流成本的核算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成本控制。

5.连锁管理和整合采购连锁管理是指通过连锁供应、连锁销售等手段,将不同的物流节点和环节连接起来,实现物流成本的整体控制和管控。

通过连锁管理,企业可以实现库存的整合和优化,避免重复采购和库存积压,降低物流成本。

物流成本控制中的运输成本核算方法

物流成本控制中的运输成本核算方法

物流成本控制中的运输成本核算方法在物流运作中,运输成本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有效地核算和控制运输成本对于企业的运营和利润最大化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物流成本控制中常用的运输成本核算方法,并以实际案例加以说明。

一、运输成本核算方法1. 运输费用核算运输费用核算是最基本的运输成本核算方法之一。

企业可以根据运输方式、距离、重量、运输时效等因素,计算出运输费用。

一般来说,运输费用包括运输服务费、燃油附加费、停车费等各项费用。

通过对运输费用的核算,企业可以了解到每个运输环节的具体成本,并找出节约成本的措施。

2. 运输效率核算运输效率核算是指在保证货物安全运输的前提下,以最低的成本完成货物的运输任务。

企业可以根据货物的属性、数量、运输距离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和物流配送方案,以提高运输效率。

运输效率核算的关键在于找到适合企业的最佳物流方案,从而降低物流成本。

3. 运输损耗核算运输损耗核算是指对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破损、缺失等情况进行统计和核算。

企业可以通过监控和记录货物的运输过程,以及对货物的清点和检查,了解货物的损耗情况。

通过运输损耗核算,企业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损耗,降低运输成本。

4. 运输能耗核算运输能耗核算是指对运输过程中的能源消耗进行统计和核算。

运输过程中,车辆、船舶等运输工具需要消耗燃油或电能等能源,而这些能源的消耗会增加运输成本。

企业可以通过监控和记录运输工具的能耗情况,以及采取合理的行驶路线和驾驶方式,减少能源的消耗,降低运输成本。

二、案例分析某物流企业需要将一批货物从A城市运输到B城市,货物总重量为100吨,距离为1000公里。

该企业可以选择运输方式为公路运输或铁路运输,并根据不同的运输方式,采取不同的物流配送方案。

如果选择公路运输,运输费用为每吨200元,运输时效为2天,运输效率为100吨/天。

考虑到公路运输的能耗情况,每吨货物需要额外消耗5升的燃油。

如果选择铁路运输,运输费用为每吨150元,运输时效为3天,运输效率为80吨/天。

物流成本控制的基本方法

物流成本控制的基本方法

实施案例
企业总体目标成本=预计营业收入-应交税金-目标利润 =50 000×20-50 000×20×6.5%-50 000×20×20% =735 000(元)
目标单位成本=735 000÷50 000=14.7(元/件)
分解的各类服务目标成本
普通服务目标成本=40 000×15-40 000×15×6.5%-40 000×15×18% =453 000(元)
预计服务收入=服务价格×预计业务量=20 ×50000=1000000(元 ) 目标利润=预计服务收入×同类企业平均利润率
=1000000 ×20% = 200000元 目标总成本=预计服务收入-目标利润=1000000-200000=800000 元 目标单位成本=目标总成本÷预计作业量
=800000 ÷50000 = 16元/件
物流成本管理
一 目标成本法
(一)目标成本法的概念和特点
事前控制
目标成本:是一种预计成本,是指根据市场调查,预计 可实现的物流营业收入,为了实现目标利润而必须达成 的成本目标值。
目标成本法:是一种以市场为导向、对有独立的制造过 程的产品进行利润计划和成本管理的方法。
两层含义:目标总体成本=预计实现的收入-预期利润 单位产品目标成本=预计售价-预期的边际利润
(三)制定物流目标成本的步骤
设置物流总目标成本 明确物流组织结构 设置下级物流目标成本 研究物流目标成本可行性 分解物流目标成本
(四)物流目标成本的测算
总体目标成本=预计服务收入-目标利润(边际利润) 单位目标成本=目标单价-单位目标利润 目标成本的确定一般包括: 预计服务收入 确定目标利润 确定目标成本
又设该企业服务品种分为两类,一类是普通服务,预计 2018 年 业务量为 40 000 件,平均服务价格是 15 元/件,平均服务利润率 为18%;另一类是特殊服务,预计 2018 年业务量为 10 000 件,平 均服务价格是 40 元/件,平均服务利润率为 30%。两类服务应缴税 率均为 6.5%,请问在这种情况下,该企业测算的总体目标成本是否 合理?

物流运输成本控制措施

物流运输成本控制措施

物流运输成本控制措施1、材料费用控制措施材料费用的控制就是采用一定的方法对产品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材料成本实施控制,以控制消耗,降低成本。

第一,控制消耗量。

控制消耗量是节约费用的关键。

应采取适当的方法进行控制。

第二,降低采购成本。

控制采购、降低采购成本,也是节约费用的一个重要方面。

具体内容包括:建立严格的采购制度;建立供应商档案和准入制度;建立价格档案和价格评价体系;建立材料的标准采购价格,对采购人员根据工作业绩进行奖惩。

2、人工费用控制措施在制定降低人工费对策时,首先要了解影响人工成本的因素,由人工成本的构成分析,影响人工成本的直接因素主要是劳动生产率、地区的物价水平和国家对企业人员保障方面的要求,影响人工成本的其他因素包括销售规模与市场工资率,而其中地区的物价水平基本为不可控因素,最主要的因素是劳动生产率。

3、制造费用控制措施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应先设立“制造费用”科目,再对制造费用进行归集和分配,企业的制造费用每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应有专人负责管理,责任也应层层落实,每个人都应有负责的内容,使所有员工感到自己就是这里的主人,增强责任心,而且对于该项费用的发生情况应在下个月初进行公示,让大家看到管理的作用,对于责任心强的员工和管理有成果的员工应及时给予精神上的奖励和适当给予物质奖励,提高员工对此项管理的积极性;对于管理不佳而且该项费用增加的员工可以给予批评和扣发奖金,使员工对管理工作更加关注。

制造费用开支项目很多,主要包括折旧费、修理费、辅助生产费用、车间管理人员工资等,虽然它在成本中所占比重不大,但因不引人注意,浪费现象十分普遍,是不可忽视的一项内容。

4、企业管理费控制企业管理费指为管理和组织生产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开支项目非常多,也是成本控制中不可忽视的内容。

上述这些都是绝对量的控制,即在产量固定的假设条件下使各种成本开支得到控制。

在现实系统中还要达到控制单位成品成本的目标。

第四章_物流成本控制的基本方法

第四章_物流成本控制的基本方法

变动费用: 销货佣金 包装费 装卸费 管理人员工资 变动费用小计 固定费用: 装卸费 管理人员工资 保险费 广告费 办公费 固定费用小计 合计
费用项目
单位变 动费用 — 2 1 1.5 0.1 — — — — — — — — —
销 售 量
35000
— 70000 35000 52500 3500 161000 — 2100 30000 2000 30000 40000 104100 265100
350000
120000
第二节 目标成本法
目标 改进 措施 考核 实施 评价 检查
指标
第二节 目标成本 法
目标成本法
目标成本涵义
目标成本是一种预计成本,是指在生产经
营活动开始前,根据预定的目标所预先制定
的各种(产品、劳力、工程项目)耗费的标 准。 目标成本是一种产品(或服务)在赚取必 须利润的基础上所允许发生的成本数额。
弹性预算的基本原理
弹性预算法
定义
基本原理 特点 预算的编制 列表法 公式法




把成本费用按成本习性分为变动 费用与固定费用两部分。 设固定预算中的费用预算总额为: Y=a+bX 式中:a —— 固定费用总额; b —— 单位变动成本; X —— 计划业务量。 如果实际业务量为x’ ,则按实际业 务量调整后的费用预算总额为y’ ,即 y'=a+bx'
费用项目
单位变 动费用 — 2 1 1.5 0.1 — — — — — — — — —
销 售 量
35000
40000
45000
50000
55000
60000
变动费用: 销货佣金 包装费 装卸费 管理人员工资 变动费用小计 固定费用: 装卸费 管理人员工资 保险费 广告费 办公费 固定费用小计 合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弹性预算可根据各种不同的业务量水平进行编制,也可随时按实 际业务量进行调整,具有伸缩性。
• 弹性预算的编制是以成本可划分为变动费用与固定费用为前提的。
•弹性预算在成本控制中可用于编制各种 费用预算。下面仅以某公司销售部门的 推销及管理费用预算为例,说明弹性预 算的编制方法。 其编制步骤如下--
5- 0200+ 03000= 03( 0 元) 1150
功能成本分析法
•功能成本分析法,是以尽可能少的成本 为用户提供其所需求的必要功能或必要 服务,或按功能与成本的匹配关系,将 产品成本按组成产品的各个零部件的必 要功能进行合理分配,以达到优化成本 设计和实现成本控制目的的一种方法。
能与成本的关系从理论上讲可用下式表示:
• 把成本费用按成本习性分为变动费用与固定费用两大部分,由于 固定费用在其相关范围内,其总额一般不随业务量的增减而变动, 因此在按照实际业务量对预算进行调整时,只需调整变动费用即 可。
•设固定预算中的费用预算总额为 Y=a+bX
a为固定费用总额; b为单位变动成本; x为计划业务量。
•弹性预算具有下述特点:
据功能评价系数将产品的目标成本 在各零件之间进行分配,其计算式为
目 某标 零成 件 = 目 该 本 的标 产成 品 功 价 本 的能 系评 数
•计算各零件的成本降低额,以确定各零 件按功能评价系数和产品目标成本要求 的升降幅度,如表4-6所示。
最终计算出各零件的成本降低额 并拟定降低成本的措施
【练习题】答案
表4-1
•根据表4-1所列资料编制该销售 部门的推销及管理费用弹性预算 如表4-2所示。
表4-2
公式法
Y=a+bX
a为固定费用总额 b为单位变动费用 x为计划销售量
以上例为例,求出a与b的数值,如表4-3所示。 表4-3
•通过表4-3的计算,可得出a与b的数值, 分别为104100元和4.60元。当计划销量 (或实际销量)x在相关范围内,均可用 下式计算出相应的推销及管理费用预算 总额:
功能成本分析法举例
•例:某产品有8个零件组装而成,各零件的功能分数由8位专 家进行评价(即强制打分)。若以A、B、C、D、E、F、 G、H分别表示这8个零件的名称,在此给出其中的一位专 家(专家甲)对这8个零件功能的评价结果(见表4-4)以及 这8个专家的功能评价汇总结果(见表4-5)。
表4-4
• 例:某企业在MT-1型产品的基 础上,通过技术改造,推出MT- 2型新产品。原MT-1型产品单 位产品成本为100元。共由甲、乙、 丙、丁4个零件组成。
• MT-2型产品中的甲零件选材, 改用工程塑料以代替不锈钢材料, 每件节约成本3元;乙零件提高抛光 精度,每件增加成本2元;丁材料进 行烤漆工艺处理,每件增加成本3元; 丙零件材料与工艺无变化。
步骤1: 业务量计量对象的选取
•业务量计量对象的选取,应以代表性强、 直观性强为原则。就销售部门来讲,其 推销及管理费用预算的业务量计量对象 可选取实物量,也可选取销售额。选取 实物量作为业务量计量对象的代表性与 直观性较强。
步骤2: 确定业务量变动范围
•几种作法:
• 把业务量范围确定在正常销售量的60%至120%之间;
三、
三、
产品目标成本
y=104100+4.60x
•例如,该公司当年实际销量为55000 件,则相应的预算总额应为
104100+4.60×55000 =357100(元)
第二节 目标成本法
基 本 过 程 ”
实 施 目 标 成
O
”本
目标成本的作用
• 充分调动企业各个部门或各级组织以及职工个人的工作 主动性、积极性,围绕共同的成本目标而努力做好本职 工作。
价值=功能 成本
指一种新产品、零件 或一项服务所具有的 用途(或使用价值)
是功能与成本的比值, 与通常的价值概念并不 相同,它表明以某种代 价取得某种使用价值是
否合理、是否值得
指产品的 寿命周期
成本
功能评价系数计算公式
功 价能 系评 数=全部某零零件件的的功功能能分分数数和之
•根据价值工程原理,某零件的成本高低应该与该零件的功能 重要程度相匹配。换句话说,某零件的功能评价系数数值比 其他零件高,则应配以较高的成本。同理,假如某零件的成 本较高,但其功能在产品中相对较低,则说明这个零件的成 本分析偏高,应予以改进。
•将组成某单位产品的各个零部件逐一地
进行一对一的比较,进而确定其相对的
重要程度,即汇总求出各零件的功能分
数,并据以计算出各零件的功能评价系
数。
各零部件之间
逐一地进行
一对一的比较
强行打分
•可由几个有关的专业人员(如产品 设计人员、材料定额人员、采购人 员等)分别进行评价,然后用平均 分数来表示零件的功能分数。
第四讲 物流成本 控制的基本方法(上)
第一节 弹性预算法与零基预 算法
弹性预算
• 所谓“弹性预算”,是指在编制费用 预算时,预先估计到计划期内业务量 可能发生的变动,编制出一套能适应 多种业务量的费用预算,以便分别反 映在各该业务量的情况下所应开支费 用水平的一种预算。
•弹性预算的基本原理是:
• 将成本指标层层分解落实,使其与实际发生的生产费用 进行对比,揭示差异,查明原因,采取措施,以防止损 失和浪费的发生,起到控制成本析

目标成 本确定 的方法
比价测 算法
本·量· 利分析

目 标 成 本 确 定 的 方
倒扣测算法
•倒扣测算法是根据通过市场调查确 定的顾客可接受的单位价格,扣除 企业预期达到的单位产品利润等倒 算出单位产品目标成本的方法。
•例:某车间加工一种新产品投放市场,据分析,其单价 不能高于同类产品单价的120%,即单价不能超过50元。 预计加工该产品的固定性加工费用(如设备折旧费等) 全年为3000元。该产品的目标利润为20000元,据市场调 查估算的销售量为1150件。试匡算该产品的目标单位变 动成本。
• 据上式,该产品的目标单位变动 成本为:
该产品单位产品目标成本为:
2000-300-2000×10%-200=1300(元)
比价测算法
•比价测算法是将新产品与曾经生产过的 功能相近的老产品进行对比,凡新老产 品结构相同的零部件,按老产品现有成 本指标测定,对新老产品不同的部件, 应按预计的新的材料消耗定额、工时定 额、费用标准等加以估价测定。
一、
表4-19 收入、成本和利润弹性预算表(列表法) 单位:元
表4-20 收入、成本和利润弹性预算完成情况对照表(列表法) 单位:元
二、 盈亏临界点销售量==500(件) 盈亏临界点销售额=5000(元) 以上计算结果表明,该企业的销售量要达到500件,或者销 售收入要达到5000元才能不盈不亏。
• 把历史上的最低销售量和最高销售量分别作为业务量范围的下限 和上限;
• 对企业预算期的业务量作出悲观预测和乐观预测,分别作为业务量 的上限和下限。
步骤3: 选择弹性预算的表达方式
•弹性预算的表达方式主要有 列表法和公式法。
列表法
•例:某公司销售部门某产品在正常情 况下,全年销售额预计为5000件。要 求在其70%至120%之间按间隔10%的销 售量以及按表4-1中的各项成本费用的 标准编制其弹性预算。
功能评价系数汇总表
表4- 5
成本系数 计算公式
系 成数 本=组成该产 某品 零的 件全 成部 本总零成件本
表4-6
注:标有“+”的价值系数表示该零件的成本匹配过剩;标有“-”的价 值系数表示该零件的成本匹配不足。
价值系数 计算公式
系 价数 值=功成 能本 评系 价数 系数
•从理论上讲,如果某零件的价值系数接近于1(如零件B和 零件C的情况),两者是相适应的;如果某零件的价值系数 偏大,则说明其成本匹配不足,如果某零件的价值系数过于 偏小;则说明其成本匹配过剩。显然,零件的价值系数过于 偏小者,应是成本控制的重点,如表4-6所示。
• 据此可推定MT-2型产品的 单位产品目标成本为:
100-3+2+3=102(元)
本.量.利分析法
•本·量·利分析法,是指在利润目 标、固定成本目标和销量目标既定 的前提下,对单位变动成本目标进 行匡算的方法。
本量利分析法下的目标 单位变动成本计算公式
目 变标 动单 成= 位 本售 单价 位-利预 润计 +销 固售 定量 成
倒扣测算法的 单位产品目标 成本计算公式
目 单标位标产成品 单 预价 计-目 单标位标产利品
-产 预品 计税 单- 金 位品 预 期 计间单期位间产
• 例:某新产品预计单位产品售价为2000元,单 位产品目标利润为300元,国家规定该产品税率 为10%,预计单位产品期间费用为200元。据倒 扣测算法计算式,可求得该产品的目标成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