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火材料的基础知识分类和应用

耐火材料的基础知识分类和应用
耐火材料的基础知识分类和应用

1、什么是耐火材料?

耐火材料一般是指耐火度在1580oC以上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它包括天然矿石及按照一定的目的要求经过一定的工艺制成的各种产品.具有一定的高温力学性能、良好的体积稳定性,是各种高温设备必需的材料.

2、耐火材料的分类

耐火材料的分类方法有很多.但主要的有按化学成分划分:可以分为酸性、碱性和中性;按耐火度划分:可以分为普遍耐火材料(1580~1770°C)高级耐火材料(1770~2000°C)特级耐火材料(2000°C以上)和超级耐火材料(大于3000°C)四大类;按加工制造工艺划分:可分为烧成制品、熔铸制品、不烧制品;按用途划分:可分为高炉用、平炉用、转炉用、连铸用、玻璃窑用、水泥窑用耐火材料等;

按外观划分:可分为耐火制品、耐火泥、不定形耐火材料;按形状和尺寸划分可分为:标型、普型、异型、特型和超特型制品;按成型工艺划分:可分为天然岩石切锯、泥浆浇注、可塑成型、半干成型和振动、捣达、熔铸成型等制品;按化学-矿物组成划分:可分为硅酸铝质(粘土砖、高铝砖、半硅砖)硅质(硅砖、熔融石英烧制品)镁质(镁砖、镁铝砖、镁铬砖);碳质(碳砖、石墨砖)白云石质、锆英石质、特殊耐火材料制品(高纯氧化物制品、难熔化合物制品和高温复合材料).

3、经常使用的耐火材料

经常使用的普通耐火材料有硅砖、半硅砖、粘土砖、高铝砖、镁砖等.

经常使用的特殊材料有AZS砖、刚玉砖、直接结合镁铬砖、碳化硅砖、氮化硅结合碳化硅砖,氮化物、硅化物、硫化物、硼化物、碳化物等非氧化物耐火材料;氧化钙、氧化铬、氧化铝、氧化镁、氧化铍等耐火材料.

经常使用的隔热耐火材料有硅藻土制品、石棉制品、绝热板等.

经常使用的不定形耐火材料有补炉料、耐火捣打料、耐火浇注料、耐火可塑料、耐火泥、耐火喷补料、耐火投射料、耐火涂料、轻质耐火浇注料、炮泥等.

4、耐火制品分几类?

1、高铝制品

2、莫来石质制品

3、粘土制品

4、硅质制品

5、镁质制品

6、含碳制品

7、含锆制品

8、隔热制品

5、耐火材料的物理性能

耐火材料的物理性能包括结构性能、热学性能、力学性能、使用性能和作业性能. 耐火材料的结构性能包括气孔率、体积密度、吸水率、透气度、气孔孔径分布等. 耐火材料的热学性能包括热导率、热膨胀系数、比热、热容、导温系数、热发射率耐火材料的力学性能包括耐压强度、抗拉强度、抗折强度、抗扭强度、剪切强度、冲击强度、耐磨性、蠕变性、粘结强度、弹性模量等。

淄博宇能窑炉科技,成立于1985,位于耐火原材料基地,是专业从事不定型耐火材料和保温材料生产厂家,主要产品有高铝砖、粘土砖、磷酸盐结合耐火砖,循环流化床锅炉配套耐磨砖、高强度耐磨保温浇注料、耐火浇注料、保温砖、高铝骨料,硬质粘土熟料、和各种不定型耐火材料,品种齐全,质量优价格低

耐火材料的使用性能包括耐火度、荷重软化温度、重烧线变化、抗热震性、抗渣性、抗酸性、抗碱性、抗水化性、抗CO侵蚀性、导电性、抗氧化性等。

耐火材料的作业性包括稠度、塌落度、流动度、可塑性、粘结性、回弹性、凝结性、硬化性等。

6、特种耐火材料与传统的陶瓷和耐火材料有什么不同?

特种耐火材料是在传统的陶瓷和一般耐火材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无机非金属材

料。它具有以下特性:高熔点、高纯度、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热震稳定性。

特种耐火材料包括高熔点氧化物和难熔化合物及由此衍生的金属陶瓷、高温涂层、高温纤维及增强材料。

与传统的陶瓷和耐火材料相比,特种耐火材料纯度高、熔点高,电、热、机械和化学性能好,因此,可用于高、精、尖科技中;在制造工艺方面,原料一般要经过预烧。成型除传统方法外,还采用气相沉积、热压等新工艺。成型料为微米级微粉料,烧成需在很高温度下及保护气氛中,可制成薄型制品(呈半透明状)。

7、什么是不定型耐火材料?其特点是什么?

不定型耐火材料是由合理级配的粒状和粉状与结合剂共同组成的不经成型和烧成而直接使用的耐火材料。

8、不定型耐火材料种类繁多,其分类如下:

按工艺特性分类:浇注料,可塑料,捣打料,喷射料,投射料,火泥,涂抹料。按原料材质分类:硅质,粘土质,高铝质,镁质,白云石质,铬质,含铬质等。按结合剂品种分类:水玻璃结合,铝酸盐水泥结合,硅酸盐结合,焦油沥青结合,酚醛树脂结合等。

也有按使用部位分的。

9、不定型耐火材料用结合剂如何分类?按化学性质分有机和无机结合剂。无机结合剂:(1)硅酸盐类——硅酸钙水泥、水玻璃、结合粘土等。

(2)铝酸盐类——普通铝酸钙水泥、纯铝酸钙水泥、铝酸钡水泥等。

(3)磷酸盐类——磷酸、磷酸二氢铝、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铝铬磷酸盐类。(4)硫酸盐类——硫酸镁、硫酸铝、硫酸铁等。

(5)氯化物类——氯化镁、氯化铁、聚合氯化铝等。

(6)溶胶类——硅溶胶、铝溶胶、硅铝溶胶等。有机结合剂:

(1)天然有机物——淀粉、糊精、阿拉伯树胶、纸浆废液、焦油、沥青、海澡酸钠等。

(2)合成有机物——环氧树脂、线性酚醛树脂、甲阶酚醛树脂、聚苯乙烯、硅酸乙酯、聚胺脂树脂等。

按结合剂硬化条件分类:

(1)水硬性结合剂——硅酸盐水泥、铝酸盐水泥等。

(2)气硬性结合性——水玻璃加氟硅酸钠、磷酸或磷酸二氢铝加氧化镁、氧化硅微粉加铝酸钙水泥等。

(3)热硬性结合剂——磷酸、磷酸二氢铝、甲阶酚醛树脂等。按不同温度下结合作用分暂时性和永久性结合剂。暂时性结合剂:

(1)水溶性结合剂——糊精、粉状羧甲基纤维素、粉状及液状木质素磺酸类材料、聚乙烯乙醇粉状晶体等。

(2)非水溶性结合剂——硬沥青类、石蜡、聚丙烯类等。永久性结合剂:

(1)炭素结合剂——焦油沥青,酚醛树脂等。

(2)铝酸盐水泥。

(3)硅酸盐结合剂——水玻璃、硅酸乙脂等。

(4)磷酸及磷酸盐结合剂。

(5)氯化盐和硫酸盐结合剂。

9、结合剂的结合方式有几类?

(1)水化结合――借助于常温下结合剂与水发生水化反应生成水化产物而产生结合。(2)化学结合――借助于结合剂与硬化剂,或结合剂与耐火材料之间在常温下发生化学

反应,或加热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具有结合剂作用的化合物而产生结合。

(3)聚合结合――借助于加催化剂或交联剂,使结合剂发生缩聚形成网络状结构而产生结合强度。

(4)陶瓷结合――系指低温烧结结合,即在散状耐火材料中加入可降低烧结温度的助剂或金属粉末,以大大降低液相出现温度,促进低温下固一液反应而产生低温烧结结合。(5)粘着结合――是借助于如下几种物理作用之一而产生结合的。

1)物理吸附作用:依靠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范德华力而产生结合的;

2)扩散作用:在物质分子热运动的作用下,粘结剂与被粘结物的分子发生相互扩散作用,形成扩散层,从而形成牢固的结合;

3)静电作用:粘结剂与被粘结物的界面存在着双电层,由双电层的静电引力作用而产生结合。

(6)凝聚结合――依靠加入凝聚剂使微粒子(胶体粒子)发生凝聚而产生结合。

耐火材料的六大使用性能

耐火材料的六大使用性能 耐火材料的使用性能是指耐火材料在高温下使用时所具有的性能。包括耐火度、荷重软化温度、重烧线变化、抗热震性、抗酸性、抗碱性、抗氧化性、抗水化性和抗CO侵蚀性等。 (一般)耐火度 耐火度是指耐火材料在无荷重时抵抗高温作用而不熔化的性质,用于表征耐火材料抵抗高温作用的性能。 耐火度与熔点不同,熔点是结晶体的液相与固相处于平衡时的温度。绝大多数耐火材料都是多相非均质材料,无一定熔点,其开始出现液相到完全熔化是一个渐变过程。在相当宽的高温范围内,固液相并存,固如欲表征某种材料在高温下的软化和熔融的特征,只能以耐火度来度量。因此,耐火度是多相体达到某一特定软化程度的温度。 耐火度是指耐火材料在无荷重时抵抗高温作用而不熔化的性质,用于表征耐火材料抵抗高温作用的性能。耐火度是判定材料能否作为耐火材料使用的依据。国际标准化组织规定耐火度达到1500℃以上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即为耐火材料。耐火度的意义与熔点不同,不能把耐火度作为耐火材料的使用温度。 (二)荷重软化温度

荷重软化温度是耐火材料在一定的重负荷和热负荷共同作用下达到某一特定压缩变形时的温度,是耐火材料的高温力学性质的一项重要指标,它表征耐火材料抵抗重负荷和高温热负荷共同作用下保持稳定的能力。 荷重软化温度是耐火材料在一定的重负荷和热负荷共同作用下达到某一特定压缩变形时的温度,是耐火材料的高温力学性质的一项重要指标,它表征耐火材料抵抗重负荷和高温热负荷共同作用下保持稳定的能力。耐火材料高温荷重变形温度是其重要的质量指标,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制品在与其使用情况相仿条件下的结构强度。决定荷重软化温度的主要因素是制品的化学矿物组成,同时也与制品的生产工艺直接相关 (三)重烧线变化(高温体积稳定性) 首先应当了解耐火材料的高温体积稳定性是指其在高温下长期使用时,制品外形体积或线度保持稳定而不发生永久变形的性能。对烧结制品,一般以制品在无重负荷作用下的重烧体积变化率或重烧线变化率来衡量。重烧体积变化也称残余体积变形,重烧线变化也称残余线变形。 耐火制品的重烧变形量对判别制品的高温体积稳定性,保证砌体的稳定性,减少砌体的缝隙,提高其密封性和耐侵蚀性,避免砌体整体结构的破坏,都具有重要意义。 耐火材料的高温体积稳定性是指其在高温下长期使用时,制品外形体积或线度保持稳定而不发生永久变形的性能。对烧结制品,一般以制品在无重负荷作用下的重烧体积变化率或重烧线变化率来衡量。重烧体积变化也称残余体积变形,

疾病及手术操作的分类编码

疾病及手术操作的分类编码 疾病、手术操作分类编码应按卫生部“卫医[2001]286号”文件执行,首页中的出院诊断按国际疾病分类(ICD一 10)编码,手术操作按(ICD一9一cM一3)编码。 (一)编码人员要求 1、必须掌握国际疾病分类(ICD—10)、(ICD一9一CM 一3)的编码原则和编码技能。 2、接受过国际疾病分类(ICD一10)和手术操作分类(ICD 一9一CM一3)培训。 3、有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医学知识。 4、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高度的责任感。 5、不断更新观念、更新知识,经常和临床医师进行沟通与交流。 (二)编目工作要求 1、建立国际疾病分类(ICD—l0)和手术操作(ICD一9一CM一3)系统库。 2、掌握国际疾病分类(ICD一10)每章节的编码规则、注释和定义。 3、每份病案首页中的出院诊断和手术名称必须按要求编码并签名。 4、对疑难病、少见病及时与临床医师联系,确保编码

的准确。 5、对主次诊断不清,手术名称不正确、诊断术语不全或遗漏,应及时通知医师修改、补缺后再编码。 6、掌握各种术式的内涵,对新术式应用扩展码加以补充,以弥补(ICD一9一CM一3)原著编码的不足。 7、编目的准确率大于95%。 8、在编码中要结合第一卷核对,重点看第一卷中包括与不包括的注释及指示性说明,采用多编码方法,保证编码的准确性、完整性。 (三)编码的原则 遵循(ICD一9一CM一3)、(ICD—l0)编目的总规则: 1、单一编码和多编码:医院各种报表均采用单一编码,对于因其他目的使用疾病分类的情况一般采用多编码方法,要求必须对3个疾病诊断和2个手术操作名称进行编码。 2、编码级别:(ICD一9一CM一3)、(ICD一10)有类目、亚目和细目之分,如有亚目、细目者必须编码至亚目或细目(对于开放性闭合性骨折的细目必须使用),(ICU一10)前3~4位数有统一要求,3位数编码是核心分类,5—6位数可根据需要而扩展。 3、星剑号编码系统:星剑号双重分类涉及统计编码的选择,由于剑号编码是明确的病因编码,要严格选择剑号编码为统计编码,星号编码是附加编码,要求一起使用,剑号

耐火材料重点

第一章: 1耐火材料的定义;耐火度不小于1580℃的无机非金属 材料分类:按化学成份、矿物组成分类1)氧化硅质2)硅酸铝质3)氧化镁质4)刚玉质5)白云石质MgCa(CO3)2 6)尖晶石质Fe2MgO4 7)橄榄石质Mg2SiO4 8)碳质9)含锆质10)特殊耐火材料 按化学性质分类;1)酸性耐火材料2)中性耐火材料3)碱性耐火材料 3、按制造方法分类块状耐火材料;不定形耐火材料;烧制耐火材料;熔铸耐火材料。 4、按耐火度分类普通耐火材料(1580~1770℃);高级耐火材料(1770~2000℃);特级耐火材料(大于2000℃)。 按密度分:轻质(气孔率45%-85%)、重质 生产过程中的基本知识,如一般生产工艺流程:原料加工→配料→混练→(成型)→干燥→烧成(熔制)→(成型)→检验→成品, 配料(颗粒级配又称(粒度)级配,由不同粒度组成的物料中各级粒度所占的数量,用百分数表示。)混料使两种以上不均匀物料的成分和颗粒均匀化,促进颗粒接触和塑化的操作过程称为混练。等内容; 耐火材料行业存在的问题1)钢铁行业竞争激烈,面临更大的成本压力2洁净钢的生产对耐火材料提出更高要求,除了要求长寿还要对钢水无污染3)研发有待加强,4)应注意可持续发展战略。 存在的差距: 1、通常用耐火材料综合消耗指标来衡量一个国家的钢铁工业与耐火材料的发展水平,我国吨钢消耗水还较高。(见下表) 2、耐火材料生产装备落后,新技术推广慢 3、原料不精,高纯原料的生产有困难。, 发展趋势:当今耐火材料的发展,一极是不定形化,而另一极则是定形耐火材料的高级化,概括起来就是朝着高纯化、精密化、致密化和大型化。着重开发氧化物和非氧化物复合的耐火材料。等。 问题:1合计可用作耐火原料总数为4000余种,其中常用于工业生产的耐火原料只有100种。why? 除了考虑熔点外,还要看它在自然界中存在的数量及分布情况,即作为耐火原料还应该具有来源广,成本低廉。在地球岩石层中,硅酸盐+铝酸盐数量最大占86.5%。金属Pt的熔点为1772℃,可以用作耐火原料,但是太昂贵了 2留意“烧成”与“烧结”的区别! 烧成是陶瓷、耐火材料制品烧成过程中最重要的物理、化学过程。所谓“烧结”,就是指坯体经过高温作用逐渐排出气孔而致密的过程。 第二章: 耐火材料的宏观结构、微观结构方面的知识, 如显微结构的类型;基质连续结构,主晶相连续结构;基质连续结构:液相数量较多或主晶相润湿性良好,主晶相被玻璃相包围起来,形成基质连续,主晶相不连续结构,如粘土砖。主晶相连续结构:液相数量较少或主晶相润湿不良,形成主晶相连续,基质不连续结构,如硅砖。 力学性能中抗折强度:材料单位面积所承受的极限弯曲应力,高温抗折强度:材料在高温下单位截面所能承受的极限弯曲应力、蠕变:材料在恒定的高温、恒定

防火材料的应用

冰火板材料在现代中大型装饰工程中的位置 1、防火等级 常用室内装修材料按照燃烧性能等级分A级不燃性、B1级难燃性、B2级可燃性、B3级易燃性;各部位材料(A级),主要是大理石、水泥制品、石膏板、玻璃、面砖、瓷砖、钢铁、不锈钢制品、铝制品等。主要包括防火装饰板、难燃双面刨花板、防火板、PVC板等等。 2、建筑行业应用 目前全国各个省份城市化进程都在加快,城市建设过程中建筑材料的好坏至关重要,许多城市建筑、公路桥梁后来出现的诸多问题都是由于建设过程中材料选择失当的问题,建筑材料行业长久以来缺乏创新性,后劲不足。江苏金鹏防火板业有限公司经过大量实验研发的有机环保防火板(本公司生产的玻镁板材料成分:活性高纯氧化镁(MgO)、优质氯化镁(MgCl2)、抗碱玻纤布、柔性极佳的植物纤维、不燃质轻的珍珠岩、化学稳定立德粉、高分子聚合物、高性能改性剂)综合性能优越,短板少,无论是防火性能还是后期加工都比传统人造木质板更加优秀,也为建筑防火材料领域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3、产品特点 产品特点: 玻镁板具有耐高温、阻燃、吸声、防震、防虫、、防水防潮、轻质防腐、无毒无味无污染、可直接上油漆、直接贴面,可用气钉、直接上瓷砖,表面有较好的着色性,强度高、耐弯曲有韧性、可钉、可锯、可粘,装修方便。还可以与多种保温材料复合制成复合保温板材。

产品用途:可作为墙板,吊顶板,防火板,防水板,包装箱等使用,可替代木质胶合板做墙裙,窗板、门板,家具等室内装饰用具,也可根据需要做调和漆,清水漆,并可加工成各种类型的板面,同时可用于地下室,人防和矿井等潮湿环境的工程,还可以与多种保温材料复合,制成复合保温板材。玻镁板的使用:玻镁板可以通过锯、刨、钉等加工工艺,也可制成各种装饰作品的结构,通过面饰乳胶漆、壁纸、陶瓷墙砖做终饰,完成装饰工程。 4、行业发展趋势 冰火板相比现有技术装饰板,本实用新型基材板为无纤维水泥基材板,不含、甲醛及苯等有害物质,具有高强度、大幅面、轻质、防火、防水、隔音、保温节能等优点,浸胶纸牢固复合在基材板上,所以饰面板表面可以呈现多种艺术效果尤其可仿真木纹或石的纹理效果,且其坚固程度显著地优于以木质人造板为基材的饰面板,更加适宜于在部分对饰面板坚固程度要求较高的场所中使用。

耐火材料的分类

耐火材料的分类 ?作者:单位:中国水泥网收集资料[2007-11-5] 关键字:耐火材料-分类 ?摘要: 耐火材料的定义:耐火度大于1580℃的无机非金属材料为耐火材料。 耐火材料是材料工业的一部份,因用于热工窑炉而得名耐火材料。耐火材料分为常规耐火材料和特种耐火材料,常规耐火材料是指用于冶金炉、水泥窑、玻璃窑等热工窑炉炉衬的材料,多半由天然原料加工而成的。特种耐火材料用料纯度高,多为氧化物合成材料,用于特殊的冶炼设备,或是窑炉的特殊部位。 耐火材料品种繁多,常用的分类有四种。 一、按主晶相酸、碱性质分类 1、酸性材料制品:这类产品中以石英(SiO2)为第一相,SiO2属酸性氧化物,帮而得名。硅砖是酸性材料的代表产品;半硅砖、耐碱砖、耐酸砖中SiO2含量60%到80%,是半酸性材料。 2、碱性材料制品:以MgO、CaO为主晶相,因MgO、CaO是碱土氧化物,故而称为碱性耐火材料。它们的熔点高,抗碱性渣(C/S>2)侵蚀能力很强,属于高级耐火材料,但它们易于水化。镁铬砖、白云石砖、橄榄石砖等产品,主要华化学成份也是MgO、CaO也属于碱性材料。 3、中性材料制品:以Al2O3、ZrO2为主晶相,它们的化学行为可变,当遇到碱性氧化物时表现出酸性特点,如生成MgO、Al2O3、Al2O3、ZrO2;遇到有强酸性氧化物时又表现碱性特点。如生成黏土砖、高铝砖、菒来石砖是中性材料代表产品。锆英石制品也是中性产品。 二、按组成耐火材料主要成份分类 所谓主要成份是指第一相和第二相成份,含量大约占化学成份总量的90%左右。现代耐火材料技术发展越来越多项材料配料,故出现第二相、第三相成份,调节第二相、第三相成份即可产生新的技术,在化学组成上超出了第一相分类局限性,是应用最普遍的一种分类方法。 1、硅铝系列品:要硅铝系列材质中,主要成分是SiO2、Al2O3,它包括黏土砖、高铝砖、硅线石、蓝晶石、红柱石、莫来石砖等制品。 2、镁铬系列制品:镁铬系列中主要成分是MgO、Cr2O3,方镁石为第一相,镁铬尖晶石为第二相,属于这个系列的产品有镁铬砖和铬镁砖。 3、镁铝系列品:主要成分是MgO、Al2O3,由于它们生成MgO.Al2O3,镁铬系列制品中都含有镁质材料。 4、镁钙系列产品:主要成分是以MgO、CaO。它们都有极高的熔点,是重要的镁质材料。

1.园林植物分类学基础知识

第一讲园林植物分类学基础知识 唐岱(教授) 西南林业大学园林学院kmtd@https://www.360docs.net/doc/c315634484.html, 绪论 ?植物识别方法: 1、植物学知识(植物形态学;植物分类学) 2、实践经验(看、摸、嗅、尝、比)。 ?需掌握的植物学知识——植物外部形态学知识。 ?主要参考书: ?1、植物学(形态学部分); ?2、园林植物分类学;植物分类学;园林树木学(分类学部分) 一、植物的种和品种 1.种的概念与特征 种是植物分类学上的基本单位,是具有相同的形态学,生理学特征和一定自然分布区的植物群(种群)。 同种个体间有相同的遗传性状,都能彼此传粉交配产生后代。不同的种个体则一般不能传粉交配产生种子,即杂交产生后代(在植物中人工和自然杂交,特别人工杂交常有发生)。 2.品种 品种(Cultivar,缩写成cv.)是栽培植物的基本分类单位。 (1)品种概念 品种是人工为一专门目的而选择,具有一致而稳定的明显区别特征,而且采取适当的方式繁殖后,这些区别特征仍能保持下来的一个栽培植物分类单位。园艺栽培的往往是品种而不是种。 (2)品种的一般属性 品种不存在于野生植物中,是人们通过人工育种方法所获得的栽培植物的性状一致的经济植物类型。作为生产资料,凡栽培越久,分布越广,经济价值越高的植物,品种就越多。例如现代月季、菊花理论上有上万个品种。 二、园林植物分类方法 1.分类的必要性与基本方法 (1)必要性: ?从研究和认识、生产和消费的角度,都需要对纷繁复杂的园林、园艺植物进行归纳分类。研究、识别、繁育、应用植物的基础。 ?统一概念,避免植物同物异名、同名异物的混乱。 ?便于国际交流和行业内交流 (2)植物分类基本方法:总体上,植物分类方法有两个基本体系。一是植物学分类法,二是实用分类法。 2、植物学分类法 (1)植物分类法与植物分类系统概念与特征 植物学分类法:又称自然分类法,是根据植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进行分类的方法。 植物分类系统:按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等级单位组成的植物分类系统。(2)分类的方法 植物分类学家以种作为分类基本单位和分类的起点,根据相似程度大小和亲缘关系远近。集合相近的“种”于一属。将特征类似的“属”集合为一“科”。将类似的“科”集合为一“目”。类似的 1

耐火材料行业应用解决方案

耐火材料行业应用解决方案 一、耐火材料的简介 耐火度高于1580℃的无机非金属材料。耐火度指耐火材料锥形体试样在没有荷重情况下,抵抗高温作用而不软化熔倒的摄氏温度。耐火材料与高温技术相伴出现,大致起源于青铜器时代中期。中国东汉时期已用粘土质耐火材料做烧瓷器的窑材和匣钵。20世纪初,耐火材料向高纯、高致密和超高温制品方向发展,同时出现了完全不需烧成、能耗小的不定形耐火材料和耐火纤维。现代,随着原子能技术、空间技术、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具有耐高温、抗腐蚀、抗热振、耐冲刷等综合优良性能的耐火材料得到了应用。 (一)耐火材料的分类 耐火材料种类繁多,通常按耐火度高低分为普通耐火材料(1580~1770℃)、高级耐火材料(1770~2000℃)和特级耐火材料(2000℃以上);按化学特性分为酸性耐火材料、中性耐火材料和碱性耐火材料。此外,还有用于特殊场合的耐火材料。 现在对于耐火材料的定义,已经不仅仅取决于耐火度是否在1580℃以上了。目前耐火材料泛指应用于冶金、石化、水泥、陶瓷等生产设备内衬的无机非金属材料。 (二)不同耐火材料的化学组成成分 酸性耐火材料以氧化硅为主要成分,常用的有硅砖和粘土砖。硅砖是含氧化硅93%以上的硅质制品,使用的原料有硅石、废硅砖等,其抗酸性炉渣侵蚀能力强,荷重软化温度高,重复煅烧后体积不收缩,甚至略有膨胀;但其易受碱性渣的侵蚀,抗热振性差。硅砖主要用于焦炉、耐火材料熔窑、酸性炼钢炉等热工设备。粘土砖以耐火粘土为主要原料,含有30%~46%的氧化铝,属弱酸性耐火材料,抗热振性好,对酸性炉渣有抗蚀性,应用广泛。 中性耐火材料以氧化铝、氧化铬或碳为主要成分。含氧化铝95%以上的刚玉制品是一种用途较广的优质耐火材料。以氧化铬为主要成分的铬砖对钢渣的耐蚀性好,但抗热振性较差,高温荷重变形温度较低。碳质耐火材料有碳砖、石墨制品和碳化硅质制品,其热膨胀系数很低,导热性高,耐热振性能好,高温强度高,抗酸碱和盐的侵蚀,不受金属和熔渣的润湿,质轻。广泛用作高温炉衬材料,也用作石油、化工的高压釜内衬。 碱性耐火材料以氧化镁、氧化钙为主要成分,常用的是镁砖。含氧化镁80%~85%以上的镁砖,对碱性渣和铁渣有很好的抵抗性,耐火度比粘土砖和硅砖高。主要用于平炉、吹氧转炉、电炉、有色金属冶炼设备以及一些高温设备上。 在特殊场合应用的耐火材料有高温氧化物材料,如氧化铝、氧化镧、氧化铍、氧化钙、氧化锆等,难熔化合物材料,如碳化物、氮化物、硼化物、硅化物和硫化物等;高温复合材料,主要有金属陶瓷、高温

耐火材料分类及应用

第八章耐火材料 第二节耐火材料产品分类及统计指标结构 (1) 一、耐火材料产品统计指标结构 (1) 二、有关名词解释 (4) 第三节耐火材料产品产量统计 (19) 二、耐火材料产品产量 (20) 三、耐火材料产品产量的统计范围 (31) 第四节耐火材料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方法 (42) 一、耐火材料合格率 (43) 二、耐火材料原料消耗 (57) 三、耐火材料综合能耗 (66) 四、耐火材料工序单位能耗 (71) 五、烧成耐火制品标煤单耗 (79) 六、耐火材料电耗 (86) 七、耐火材料工人实物劳动生产率 (94) 八、压砖机台班产量 (99) 九、烧成窑有效容积利用系数 (107) 十、倒焰窑平均周转时间 (115) 十一、耐火材料成品率 (122)

第二节耐火材料产品分类及统计指标结构 一、一、耐火材料产品统计指标结构 耐火材料产品统计指标如如图 粘土制品 高铝制品 烧成耐火制品硅质制品 镁质制品 其它烧成制品 不烧高铝质砖 不烧耐火制品不烧硅质砖 镁碳砖 耐火材料刚玉制品 氧化铬制品 氧化铝制品 特种耐火材料氧化镁制品 氧化铍制品 ┋ 复吹转炉(电炉)用底吹供气元件 精炼钢包底吹用透气塞 功能耐火材料连铸用滑板 连铸用整体塞棒、长口水、浸入式水口 熔融石英质水口 耐火泥浆料 不定形耐火材料捣打料 可塑料 浇注料 二、有关名词解释 1)烧成耐火制品。将粒状、粉末状耐火原料和结合剂经混练、成型、干燥、高温烧成而制得的耐火材料。 2)不烧耐火制品。采用粒状、粉末耐火原料和合适的结合剂,经成型,但不烧成而直接使用的耐火材料。 3)特种耐火材料。由高熔点氧化物、难熔非氧化物和碳素中的一种或多种复合,经特殊烧烤工艺制成的具有某种特殊性质的耐火材料。 4)不定形耐火材料(散状耐火材料或耐火混凝土)。有合理级配的粒状、粉状耐火原料与结合剂及多种外加剂组成的不经高温烧成,而在现场通过混练、成型和烧烤后直接使用的耐火材料。

手术操作分类-各章节知识

第一章操作和介入,不能分类于他处(00)——补充章 二、有关说明 1、超声分类: 非治疗性超声:血管内超声显像 介入性超声循环系统治疗性超声(第1章)治疗性超声非血管治疗性超声 一般诊断性 诊断性超声眼 特殊器官内耳 非侵入性超声心内超声心动图 (各系统章)超-声疗法 治疗性超声白内障超声乳化(伴抽吸) 泌尿系结石超声碎石 2、药物制剂:一般不需分类 新的肿瘤用药 非肿瘤性的治疗药物和药剂和(除外,为肿瘤化学治疗性药物) 3、计算机辅助外科【CAS】——附加编码 4、心脏再同步治疗CRT :起搏器CRT-P、除颤器CRT-D 5、支架类型:裸支架、药物涂层支架、洗脱支架 第二章神经系统手术(01-05) 二、神经系统的分类: 中枢神经系统:大脑、脊髓 周围神经系统体神经 自主神经:交感神经、迷走神经 三、有关说明 1、一般情况下:诊断性的操作——非手术操作 其他——手术操作 2、脑回声造影 = 脑回波图

3、切开术 = 引流术 = 探查术 若只是一个步骤→切开不用编码 是治疗的一个方式→需要编码 4、移入术——活组织植入 插入/置入术——假体装置植入 5、清创术可包含缝合术,缝合术不能包含清创术。 6、注射:皮下、肌内、静脉内 输注:动脉、静脉、管腔内 第三章内分泌系统手术(06-07) 1、概述: 2、切开术中,甲状腺=甲状腺区 3、切除术:器官或结构的全部切除 切除术(部分):器官或结构的部分切除 4、07 其他内分泌腺手术 包括:肾上腺、松果体、垂体腺、胸腺 不包括:有内分泌功能的胰腺、性腺卵巢和睾丸 第四章眼部手术(08-16) 1、概述 2、白内障手术:主导词→抽出术(抽出) 若伴有人工晶体植入,一期→主要:不同手术方式的摘除术附加:人工晶体植入 二期→只编码人工晶体植入 如:白内障超声乳化抽吸术伴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一期→主要:(白内障超声乳化抽吸术)附加:(人工晶状体一期植入 二期→主导词:插入主要:(人工晶状体植入) 3、视网膜脱离治疗手术→ 若伴有植入→ 4、视网膜裂孔修补术: 透热术冷冻术 氙弧光凝固术光凝术 5、视网膜脱离的再付着性修补术: 透热术冷冻术 氙弧光凝固术光凝术

关于耐火材料原料的分类

耐火材料是由各种不同种类的耐火原料在特定的工艺条件下加工生产而成。耐火材料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外界条件的单独或复合作用,因此要有多种具有不同特性的耐火材料来满足特定的使用条件,其所用的耐火原料种类也是多种多样的。 耐火原料的种类繁多,分类方法也多种多样。按原料的生成方式可分为天然原料和人工合成原料两大类,天然矿物原料是耐火原料的主体。自然界中存在的各种矿物是由构成这些矿物的各种元素所组成。现在已探明氧、硅、铝三种元素的总量约占地壳中顽强素总量的90%,氧化物、硅酸盐和铝硅酸盐矿物占明显优势,是蕴藏量十分巨大的天然耐火原料。天然耐火原料的主要品种有:硅石、石英、硅藻土、蜡石、粘土、铝矾土、蓝晶石族矿物原料、菱镁矿、白云石、石灰石、镁橄榄石、蛇纹石、滑石、绿泥石、锆英石、珍珠岩、铬铁矿和石墨等。天然原料通常含杂质较多,成分不稳定,性能波动较大,只有少数原料可直接使用,大部分都要经过提纯、分级甚至煅烧加工后才能满足耐火材料的生产要求。 能作耐火原料用的天然矿物原料的种类是有限的,对制作现代工业所特殊要求的高质量和高技术耐火材料,它们无法满足要求。人工合成耐火原料在近几十年的发展十分迅速。这些合成的耐火原料可以完全达到人们预先设计的化学矿物组成与组织结构,质量稳定,是现代高性能与高技术耐火材料的主要原料。常用的人工合成耐火原料有:莫来石、镁铝尖晶石、锆莫来石、堇青石、钛酸铝、碳化硅等。 按耐火原料的化学组分,可分为氧化物原料与非氧化物原料。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某些有机化合物已成为高性能耐火原料的前驱体或辅助原料。 按化学特性,耐火原料又可分为酸性耐火原料,如硅石、粘土、锆英石等;中性耐火原料,如刚玉、铝矾土、莫来石、铬铁矿、石墨等;碱性耐火原料,如镁砂、白云石砂、镁钙砂等。 按照其在耐火材料生产工艺中的作用,耐火原料又可分为主要原料和辅助原料。主要原料是构成耐火材料的主体。辅助原料又分为结合剂和添加剂。结合剂的作用是耐火材料坯体

耐火材料在陶瓷中的应用

耐火材料在陶瓷中的应用 摘要:耐火材料是窑炉和冶金行业中重要的一部分。耐火材料是为高温技术服务的基础材料。耐火材料的种类很多,比如氧化硅耐火材料、硅酸铝质耐火材料、碱性及尖晶石质耐火材料、含碳质耐火材料、含锆质耐火材料、不定型耐火材料、绝热材料、特种耐火材料等。 关键字:耐火材料、窑炉 Abstract:refractory furnace and metallurgical industry is an important part. Technical services for the high-temperature refractory base material. Many different types of refractories, refractory materials such as silicon oxide, aluminum silicate refractories, alkaline and spinel refractories, carbon refractories containing zirconia refractories, unshaped refractories, insulation materials, special refractories. Keywords: refractory materials, furnace 耐火材料是耐火度不低于1580°C的材料。一般是指主要由无机非金属材料构成的材料和制品。耐火材料是为高温技术服务的基础材料。他与高温技术尤其是高温冶炼工业的发展有着密切关系,相互依存,互为促进,共同发展。在一定条件下,耐火材料的质量品种对高温技术的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 我国耐火原料资源丰富,品种多,储量大,品位高。高铝矾土和菱镁矿蕴藏量大,品质优良,世界著名;耐火粘土、硅石、白云石和

耐火陶瓷纤维基础知识

耐火陶瓷纤维基础知识一、耐火陶瓷纤维定义 以SiO 2、AL 2 O 3 为主要成分且耐火度高于1580℃纤维状隔热材料的总称。 二、耐火陶瓷纤维的特点 1、耐高温:使用温度可达950-1450℃。 2、导热能力低:常温下为0.03w/m.k,在1000℃时仅为粘土砖的1/5。 3、体积密度小:耐火陶瓷纤维制品一般在64-500kg/m3之间。 4、化学稳定性好:除强碱、氟、磷酸盐外,几乎不受化学药品的侵蚀。 5、耐热震性能好:具有优良的耐热震性。 6、热容量低:仅为耐火砖的1/72,轻质转的1/42。 7、可加工性能好:纤维柔软易切割,连续性强,便于缠绕。 8、良好的吸音性能:耐火陶瓷纤维有高的吸音性能,可作为高温消音材料。 9、良好的绝缘性能:耐火陶瓷纤维是绝缘性材料,常温下体积电阻率为 1×1013Ω.cm,800℃下体积电阻率为6×108Ω.cm。 10、光学性能:耐火陶瓷纤维对波长1.8-6.0um的光波有很高的反射性。 三、耐火陶瓷纤维的分类 1、按结构可分为晶质纤维和非晶质纤维两大类。 2、按使用温度可分为: 普通型耐火陶瓷纤维使用温度950℃ 标准型耐火陶瓷纤维使用温度1000℃ 高纯型耐火陶瓷纤维使用温度1100℃ 高铝型耐火陶瓷纤维使用温度1200℃ 锆铝型耐火陶瓷纤维使用温度1280℃ 含锆型耐火陶瓷纤维使用温度1350℃ 莫来石晶体耐火纤维(72晶体)使用温度1400℃ 氧化铝晶体耐火纤维(80、95晶体)使用温度1450℃ 3、生产方法 (1)非晶质纤维 原材料经电阻炉熔融,在熔融状态下,在骤冷(0.1S)条件下,在高速旋转甩丝辊离心力的作用下或在高速气流的作用下被甩丝而成或被吹制而成的玻璃态纤维。 (2)晶体纤维 生产方法主要有胶体法和先驱体法两种。 胶体法:将可融性的铝盐、硅盐,制成一定粘度的胶体溶液,按常规生产方法成纤后经热处理转变成铝硅氧化物晶体纤维。 先驱体法:将可溶性的铝盐、硅盐,制成一定粘度的胶体溶液,随后被先驱体(一种膨化了的有机纤维)吸收,再进行热处理,转变成铝硅氧化物晶体纤维。

硅酸铝纤维耐火材料的特性以及应用

硅酸铝纤维,又称陶瓷纤维,是一种新型轻质耐火材料。熟料为原料,通过电阻或电弧炉熔炼,吹成纤维生产工艺。 该材料具有重量轻、耐高温、热稳定性、导热率低、热容量小、机械振动性好、加热、保温性能好、膨胀性好,通过特殊处理制成的铝硅酸盐纤维板、硅酸铝纤维毡、硅酸铝纤维毡、硅酸铝纤维毡制品。模型密封材料具有导热系数低、耐高温、重量轻、使用寿命长、抗拉强度高、弹性好、无毒性等特点,是新型材料代替石棉,广泛应用于冶金、电力、机械、化工等行业的保温隔热。 技术特点: 低导热系数,低热容量热稳定性和抗热震性抗压强度高,韧性好、耐腐蚀性能优异、优良的加工性能。 复合硅酸铝镁保温材料是以坡缕石、海泡石、膨润土、陶瓷纤维等。以机械材料为主要原料。复合保温材料是铝镁硅酸盐PH值在9以上是碱性材料,钢铁和有色金属材料的腐蚀。该复合硅酸铝镁保温材料密度:优等品等于或小于180kg/m3一等品小于或等于220公斤/立方米的国家建筑材料测试中心检测产品350℃导热系数在0.080—0.082之间(导热系数350℃国际标准/ t17371规定是0.11),所以在高温隔热材料具有更大的优势。在相同条件下,类似的材料厚度市场硅酸镁铝保温材料可以是3 - 20%。保温性能,特别是高温和优异的热性能,保温层厚度减小,同时也减少了土地。 复合硅酸盐板即指复合硅酸盐(镁)保温材料,是一种新型的复合硅酸盐保温防火材料,具有海泡石、硅酸铝石棉纤维为原料,多种无机矿物填料的高光,原纤化、保温性能好、耐高温、吸声、重量轻、抗振、综合成本低,节省室内空间,属于高新技术产品。 泡沫玻璃是用破碎的玻璃、发泡剂、改性剂和发泡剂。经过精细粉碎和均匀混合后,在高温下熔融、发泡、退火等无机非金属材料。它是由大量的2毫米直径1毫米。这声音超过50%的开孔泡沫吸声泡沫玻璃,超过75%的闭孔泡沫隔热泡沫玻璃,产品的密度是160-220千克/立方米可根据使用要求,通过生产技术参数的变化调整。性能优越的保温(冷)、吸声、防潮、防火、轻质高强建筑材料及装饰材料,使用温度范围为196度至450度,无燃烧 随着生命的建设,热传导系数为0.058。渗透系数几乎为0。虽然其他新型的保温材料,但其永久性,安全性,高可靠性和低隔热,防潮,吸声等领域的泡沫玻璃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它的生产是废旧固体材料的再利用,是保护环境,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的例子。技术特点: 不透水,机械强度高,强度和表观密度与变化成正比。具有优良的压缩性能。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和吸湿性,使热传导率长期稳定,不因环境变化而变化。不自燃不会燃烧,是优良的防火材料。

耐火材料的基本知识

第一节耐火材料的基本知识 1、耐火材料的定义? 耐火材料就是指耐火度不低于 1500℃的无机非金属材料。 2、耐火材料必须具备的基本性能? (1)耐火度(2)高温体积稳定性(3)耐急冷急热性 3、耐火材料在电炉炼钢厂的应用? (1)电炉炉衬、炉盖、炉底、炉坡、渣线修补料。 (2)精炼钢包包衬、包盖、滑动水口、透气砖系统。 (3)连铸中间包包衬、包盖、长水口、整体塞棒、浸入式水口。(4)模铸用漏斗砖,中注管,中心砖,汤道砖,尾砖,模底砖。 4、按耐火度不同,耐火材料可分几类? (1)普通耐火材料,耐火度1580~1770℃; (2)高级耐火材料,耐火度1770~2000℃; (3)特级耐火材料,耐火度> 2000℃; 5、按化学矿物组成的性质不同,耐火度可分为几类?

(1)酸性耐火材料,如硅砖;(2)碱性耐火材料,如镁砖、白云石砖、镁碳砖;(3)中性耐火材料,如高铝砖、碳砖。 6、按外形尺寸的多少,耐火材料可分为几类? (1)标准型耐火砖,外形尺寸≤4个;(2)普通型耐火砖,外形尺寸≤6个;(3)异型耐火砖,外形尺寸<10个,带孔、槽、角;(4)特异型耐火砖,外形尺寸>10,带多个孔、槽、角。 7、按外形耐火材料可分类为几类? (1)耐火砖——具有一定的形状。(2)不定形耐火材料——散状实,需按所要形状进行施工用耐火材料。(3)耐火泥——砌砖填缝用耐火材料。 8、学习耐火基本知识的目的? (1)掌握基本技能,科学合理使用耐火材料。 (2)掌握使用特性,防止穿炉、穿包、漏钢、跑钢事故发生。 (3)掌握使用规律,不断提高炉衬,包衬使用寿命,降低炼钢生产成本,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经济效益。 第二节耐火材料的基本性能 9、什么叫气孔率?

耐火材料

一、填空题 1,硅酸盐矿物显微结构:硅酸盐结合物胶结晶体颗粒晶体颗粒直接结合 成结晶网2,熔渣让耐火材料破坏的三种方式:单纯溶解、反应溶解、侵入变质溶解 3,让坯料重新分布的力:静电引力、机械结合力、内摩擦力 4,镁砖的分类:烧 成镁砖、不烧镁砖、再结合镁砖5,颗粒料的组成原则:两头大,中间小 6,氧化铝含量:<%72(莫来石) >%72(莫来石,刚玉) 7,测耐火材料的抗拉性的 两种方法:动态法、静态法 8,ZrO2增韧机理:①应力诱导相变增韧 ②微裂纹增韧 ③裂纹分支增韧④裂纹偏转和弯曲增韧 9,铬镁质材料:方镁石,尖晶石 其基质有三种:M2S 、 CMS 、 C3MS2 1.耐火材料的概念:指主要由无机非金属材料构成的且耐火度不低于1580℃的材料和 制品。耐火材料的品种和质量取决与耐火材料的原料和其生产工艺。 2.耐火材料 分类Ⅰ、化学矿物组成分类:氧化硅质、硅酸盐质、刚玉质、镁质、白云石质、橄榄 石质、尖晶石质、含炭质、含锆质、特殊等耐火材料。Ⅱ、按耐火度高低分为:①普 通耐火制品(耐火度1580-1770℃)、②高级耐火制品(耐火度1770-2000℃)、特级 耐火制品(耐火度2000℃以上)。Ⅲ、按制品形状和尺寸分为:标准砖、异形砖、特 异型砖等。Ⅳ、按化学性质分类:酸性耐火材料、中性耐火材料、碱性耐火材料。 (化性分类对了解耐火材料的化学性质,判断在使用过程中它们之间及耐火材料与接 触物间化学作用情况有着重要意义)3、氧化硅耐火材料为典型的酸性耐火材料, 其矿物组成为:主晶相为磷石英和方石英,基质为石英玻璃相。 4、两种矿物组成:①结晶相(主晶相和次晶相):主晶相是耐火制品结构的主体而且熔点较高的结晶相。其性质、数量、结合状态直接决定着耐火材料的性质。次晶相又称第二固相,也是熔 点较高的晶体,提高耐火制品中固相间的直接结合,改善制品性能。②玻璃相:基质 是指填充于主晶相之间的不同成分的结晶矿物(次晶相)和玻璃相,也称结合相。硅 砖的主晶相:磷石英、方石英粘土砖的主晶相:莫来石、方石英5、耐火材料的气孔 存在形态分类:封闭在制品中不与外界想通的闭口气孔,一端封闭另一端与外界相通 的开口气孔,两端都与外界相通的贯通气孔。气孔的存在主要影响材料的致密度,显 气孔率高时,材料结构疏松,强度低,抗渣性能弱。 耐火材料的化学组成是决定其矿物组成、组织结构的基础。根据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 和作用分为:主成分、杂质和外加成分三种。。主成分:指耐火材料中占绝大多数的,对材料高温性质起决定性作用的化学成分。杂质:指耐火材料中不同于主成分的,含 量微少而对耐火材料的抵抗高温性质带来危害的化学成分。外加成分:常称为外加剂,是在耐火制品生产中为特定目的另外加入的少量成分。 矿物:由相对固定的化学组分构成的有确定的内部结构和物理性质的单质或化合物 密度分为:体积密度、视密度、真密度。①体积密度d b:指材料的质量M与其含材料 的实体积Vb和全部气孔体积之和的总体积V b之比 d b=M/V b=M/(Vt+Vc+Vo)。②视密度(表观)da:指材料的质量与其含材料的实体积和封闭气孔体积之和的体积之比。 da=M/(Vt+Vc)③真密度dt:指材料质量与其实体积之比.dt=M/Vt 主晶相:指构成结构结构的主体且熔点较高,对材料的性质起支配作用的一种晶相,(其性质,数量,分布和结合状态直接决定耐火制品性质)。次晶相:又称第二晶相 或第二固相,指耐火材料中在高温下与主晶相和液相并存的,一般其数量较少和对材 料高温性能的影响较主晶相为小的第二种晶相。基质:指在耐火材料大晶体间隙中 存在,或由大晶体嵌入其中的那部分物质,也可认为是大晶体之间的填充物质或胶结物。 耐火度:耐火度是指耐火材料在无荷重时抵抗高温作用而不熔化的性能,表征材料 抵抗高温作用的性能。其意义与熔点不同。熔点是结晶体的液相与固相处于平衡时的

耐火材料应用

耐火材料应用 耐火度不低于1580℃的一类无机非金属材料。耐火度是指耐火材料锥形体试样在没有荷重情况下,抵抗高温作用而不软化熔倒的摄氏温度。耐火材料广泛用于冶金、化工、石油、机械制造、硅酸盐、动力等工业领域,在冶金工业中用量最大,占总产量的50%~60%。钢厂耐火材料的分类 耐火材料是应用于钢铁工业中的重要材料,它主要应用在炼钢炉、炼铁炉的内衬,承装和运输金属及炉渣的钢包的内衬,下道工序加热钢坯的炉子内衬,以及传导热气的烟道和高炉炉身的内衬。 耐火材料可以有许多分类方法,其中没有一种是令人十分满意的。从化学观点来看,耐火材料和一般物质一样分为三类:酸性、碱性和中性。理论上,酸性耐火材料不能应用于碱性炉渣,碱性气体或烟气,而在上述碱性介质中,最好应用碱性耐火材料。 A.氧化镁或氧化镁-氧化钙类 这一类包括所有由天然或合成的菱镁矿、水镁矿、白云石得来的耐火材料。它们组成了最重要的一类用于炼钢过程的碱性耐火材料。所有这些材料被用作氧化镁的来源。 所产生的致密氧化镁一般纯度可达95%-99%,这取决于生产过程和最终应用要求。如上所示,氧化镁可以由海水和熟石灰得到。最终产品的致密度是通过在竖炉中高温焙烧以及大面积的锻烧,再经机械压

实而得到的。通过预烧耐火材料原料来从根本上消除其永久的收缩量或延伸量极其重要。 B.铬镁类 天然存在的铬矿由耐火材料尖晶石构成,其中尖晶石是由不同比例的MgO,FeO,Al2O3,Cr2O3及Fe2O3和少量硅酸盐组成的混合物。成分变化较大的铬矿适合于做耐火材料用,大多数合适的格矿耐火材料产于菲律宾和南非,有些铬矿在使用前必须经过精选以减少脉石(主要是二氧化硅)的含量。在耐火材料产品中,铬矿主要与氧化镁结合使用,这样可以将两种材料的最佳特点结合起来。铬矿在应用前不需要焙烧。 C.硅质耐火材料 砂石砂石或火石基本上是由粘着的砂粒构成的一种沉积岩,通常含有90%~96%的SiO2,3% - 5%的Al2O3及一些氧化铁和石灰。砂石相对柔软,且有条纹,这样易于切割成块状或其他形状。 熔融石英高纯度二氧化硅用电熔融后可以用来生产非晶或隐晶的熔 融石英、这种具有特殊性能的团块,用于低温耐火材料。 锆石和二氧化锆锆石耐火材料(ZrO2〃SiO2)是由产于澳大利亚和美国佛罗里达的特殊锆砂,经过浮选和磁精选生产出的。稳定的二氧化锆是由同种锆砂通过电熔融并除去二氧化硅和其他杂质生产出来的。D耐火粘土类.

ICD-10基础知识测试题及答案培训资料

I C D-10基础知识测试 题及答案

蚌埠三院ICD-10基础知识培训试题 姓名科室成绩 一、填空(每空2分,共60分) 1. 疾病分类编码的操作分为、、 3个步骤 2. ICD-10是一个分类系统, 它根据疾病 的、、和将疾病分门别 类。 3. ICD分类的基础是。 4. 手术操作分类(ICD-9-CM-3)分类结构是以为主。 5. ICD-10第一卷有关疾病性质分类是对疾病的 _____、__ 的分类,以及对、__ 的临床表现, 的分类。 6. ICD-10规定急性心肌梗死以_ 为限,超过这一时间为慢性心肌梗死。 7. ICD-10对急性心肌梗死分类轴心是轴心分别以_______ 和__ 为轴心。 8. 糖尿病的分类无论是在ICD-9还是在ICD-10中其亚目分类轴心都是采用 __ 。 9. 当呼吸系统炎症发生于一个以上的部位并且没有明确的索引指明其编码时,要按_ 的部位分类。 10. NOS术语的中文全称是____ 。 11. 寄生虫病的主导词要查。

12. 手术操作命名基本构成有四个方面, 即、、、。 13. 除淋巴和血液以外的恶性肿瘤统称为__ ,它包括_______ 和 __ 。 二、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4分,共40分) 1. ICD-10于()年批准为我国新的国家疾病分类与代码标准。 A.1994 B.1998 C.2002 D.2004 2. 类目,指()位数编码,包括()个字母和()位数字。() A. 三、二、一 B. 四、一、三 C. 四、二、二 D. 三、一、二 3. 缩写FIC代表的中文名称为() A.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国际分类家族 B.手术和医学操作分类 C.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 D.国际疾病命名法 4. ICD-9-CM-3(手术操作分类)分类结构,是以()为主 A.解剖部位 B.手术术式 C.手术目的 D.手术入路 5. 肿瘤形态学后跟随的“另见肿瘤”是指示() A、按修饰词查找主导词 B、主导词选错 C、编码错误 D、在肿瘤表中查找部位编码 6. ICD-10有类目、亚目、细目之分如果有亚目者必须编至() A、类目表 B、类目 C、亚目 D、细目 7. 假定为非传染性病因的腹泻编码为() A、K52.9 B、A09.0 C、A03.9 D、K59.1 8. 良性肿瘤的恶性变,它的编码应是() A、肿瘤的组织学和动态编码都改变 B、将肿瘤的动态编码改变

耐火材料种类、性能及检测

耐火材料种类、性能及检测 目前,工业上使用的耐火材料种类繁多,性能各异,涉及工业生产的各个领域。生产水泥使用的耐火材料应满足水泥生产工艺的要求,本文针对水泥回转窑系统使用耐火材料的种类及性能,从耐火砖和耐火浇注料二个方面进行介绍。 第一节回转窑工艺特性对耐火材料的要求 一、简介回转窑的工艺特性: 1.窑温高,对耐火材料的损坏加剧,水泥熟料熔体中的C3A (铝酸三钙)、C4AF(铁铝酸四钙)等侵蚀程度加大,窑内过热导致热应力破坏加剧。 2.窑速快,单位产量加大,机械应力和疲劳破坏加大。 3.碱、氯、硫等组分侵蚀严重,硫酸盐和氯化物等挥发、凝聚、反复循环富集,加剧结构剥落损坏。 4.窑径大,窑皮的稳定性差。 5.窑系统结构复杂,机械电气设备故障增加,频繁开停窑导致热震破坏加剧。 二、预分解窑对耐火材料的要求 1.常温力学强度和高温结构强度要高,窑内不管烧成状况的好坏,窑内温度在10000C以上,要求耐火砖荷重软化温度高。 2.热震稳定性要好,即抵抗窑温剧烈变化而不被破坏的能力好。在停窑,开窑以及窑运转状态不稳定的情况下,窑内的温度变化较大,要求窑衬在温度剧烈变化的情况下,不能有龟裂或者

剥落,要求在操作时尽量使窑温稳定。 3.抗化学侵蚀性要强,在窑内烧成时,所形成的灰分、熔渣、蒸气会对窑衬产生侵蚀。 4.耐磨及力学强度要高,窑内生料的滑动及气流中粉尘的磨擦,对窑衬造成磨损。尤其是开窑的初期,窑内还没有窑皮保护时更是如此。窑衬还要承受高温时的膨胀应力及窑筒体椭圆变形所造成的应力。要求窑衬要有一定的力学强度。 5.窑衬具有良好的挂窑皮性能,窑皮挂在衬砖上,对衬砖有保护作用,如果衬砖具有良好的挂窑皮性能并且窑皮也能够维持较长时间,可以使窑衬不受侵蚀与磨损。 6.气孔率要低,如果气孔率高会造成腐蚀性的窑气渗透入衬砖中凝结,毁坏衬砖,特别是碱性气体。 7.热膨胀安定性能要好,窑筒体的热膨胀系数虽大于窑衬的热膨胀系数。但是窑筒体温度一般都在280-450度左右,而窑衬砖的温度一般都在800度以上,在烧成带温度有1500度,窑衬的热膨胀比窑筒体要大,窑衬容易受压力造成剥落。 8.低铬或无铬,减少铬公害。 9.抗水化性能要好。 第二节预分解窑用耐火砖的种类 一、非碱性砖 非碱性砖为氧化铝含量在48%以上的硅酸铝耐火制品。矿物组成为刚玉(α-AI2O3)、莫来石(3 AI2O32SiO2)和玻璃相,其

耐火材料的节能与应用

耐火材料的节能与应用 田守信专访 一、请田老师介绍一下目前我国钢包用耐火材料使用的现状,目前钢铁 技术的发展,对钢包用耐火材料有哪些新的要求? 第一个方面,谈谈现状。目前我国小型普通钢包多使用以矾土为主的无水泥的铝镁浇注料,并且进行套浇的冷修模式。这样冷修一次的使用寿命达到了100~140次,低于100次和高于140次的较少。反复套浇的冷修补模式导致使用寿命达到了一年,甚至更长,累计使用寿命达到了1000余次,甚至2000多次。这是一个很好的维护模式,耐火材料单耗降低到2kg/t以下。但是在大型钢包和精炼钢包上未实施。 我国精炼比例达到了70%以上,钢包大型化和精炼比例增加。导致了钢包使用条件恶劣。对于大型钢包和精炼钢包,渣线普遍采用了镁碳砖。 根据不同情况熔池采用了碳含量较低的铝镁碳砖、镁碳砖和铝镁尖晶石不烧砖或预制块。这样的配制往往经过一个冷修更换渣线与熔池材料相匹配。根据使用条件不同使用寿命不一样。对于普通钢包可以达到100次以上,对于LF钢包两个渣线使用寿命也只由60~90次。大于90次和小于60次的也有,但是较少。对于LF-VD的精炼钢包使用寿命只由40~60次。甚至有的还不到40次。这些都是由使用条件和维护水平决定的。 随着钢种增加,为适应特钢的需要,采用了不同的耐火材料。如汽车板等超低碳钢冶炼用低碳和无碳钢包,钢帘线钢用无铝耐火材料作为钢包衬,不锈钢用镁钙砖等。即所谓的精品钢材需要精品耐材。宝钢很早就提出了这些口号。但是要落实到实处可能要有很长路要走。上述就是目前我国钢包的现状。 第二个方面,随着钢铁技术的发展,对钢包用耐火材料有新的要求。 现在钢铁行业产量达到了平衡阶段,钢产量不大可能再大幅度增加。 钢铁行业进入了市场竞争时期,进入了微利时代。这种状况将长期延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