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学概论知识整理要点.doc

物流学概论知识整理要点.doc
物流学概论知识整理要点.doc

第一章

一、物流的概念

物流是供应链的一部分。它是物品(物质实体)在起源地到消费地之间有效率和有效益的正向和反向的移动过程,是创造时间性、场所性价值的经济活动,其目的是在满足客户要求的同时解决环境保护的社会问题。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与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的结合。”

二、如何界定“物流”概念中的“物”与“流”?

物流中“物”的概念是指一切可以进行物理性位置移动的物质资料。是物质资料世界中同时具备物质实体特点,又可以进行物理性位移的那一部分物质资料。

物流中的“流”(物理性运动)限定为以地球为参照系,相对于地球而发生的物理性运动,即“位移”。

三、现代物流理念

(一)物流是市场的延伸理念

1,通过为用户提供物流服务来开拓市场。

2,将物流功能和物流设施的建设,看做为潜在的市场机会。

3,物流被看作为市场竞争的手段和策略。

4,物流被视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二)“军事后勤”与物流服务观念(物流的核心是服务)

(三)物流价值与利润观念

(四)物流系统化观念【系统的四个特征:集合性(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适应性。】物流运行中存在着“二律背反”性(也称“效益悖反”性)。

(五)精益物流理念

(六)物流一体化理念

(七)联盟与合作理念

(八)绿色物流理念

四、三个利润源:

第一利润源是降低原材料消耗

第二利润源是降低劳务费用

第二利润源是改进物流系统

五、物流活动的构成

(一)包装活动

(二)装卸与搬运活动

(三)运输活动

(四)储存活动

(五)流通加工活动

(六)配送活动

(七)物流情报活动(物流信息活动)

六、物流和商流的关系

商流和物流是商品流通活动的两个方面。它们互相联系,又互相区别;互相结合,又互相分离。

(一)商流与物流的统一。商流是物流的前提。物流是商流的保证。

(二)商流与物流的分离。商流与物流产生分离究其根本原因是商流运动的基础——资金,与物流运动的实体——物料,两者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各自有各自的运动规律。

七、物流的作用

主要表现于两方面:

1、物流是实现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条件

2、合理的物流对提高全社会的经济效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八、怎么样理解物流是实现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

只有通过物流活动(如运输与储存),才能弥补产销之间在空间上、时间上、品种上、数量上的各种矛盾,满足消费需要而最终实现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无论是生产资料商品还是生活资料商品,在其进入生产性消费和生活消费之前,其价值和使用价值始终是潜在的。为了能把这种潜在变为现实,物资必须借助其实物运动即物流来得以实现。

第二章

一、制造企业物流及其特征

是指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物品从原材料供应,经过生产加工,到产成品和销售,以及生产消费过程中所形成的废弃物的回收及再利用的完整循环活动。

特征:

1、生产物流的连续性

2、物料流转是生产物流的关键特征

3、企业物流的二律背反性

二、制造企业物流流程

1、原材料及设备采购供应阶段的物流(采购与供应物流)

2、生产阶段的物流(生产物流)

3、销售阶段的物流(销售物流)

4、返品的回收物流

5、废旧物资回收物流

6、废弃物物流

三、流通企业物流分类:

流通企业的物流也可分为采购物流,流通企业内部物流和销售物流三种形式。

采购物流是流通企业组织货源,将物资从生产厂家集中到流通部门的物流。流通企业内部物流,包括流通企业内部的储存、保管、装卸、运送、加工等各项物流活动。

销售物流是流通企业将物资转移到消费者手中的物流活动。

根据我国流通企业的类型,流通企业的物流可分为以下几种:

(一)批发企业的物流

(二)零售企业的物流

(三)连锁企业的物流

(四)配送中心的物流

四、企业物流合理化措施

(一)企业生产设施的合理布局。在生产设施的布局中,应遵循连续(不中断、不停留),直接(不迂回、不倒流),迅速(时间短)的原则(二)提高和推广先进的物流技术(包括软技术和硬技术)

(三)提高物流效率(

(四)加强物流管理(以降低物流成本)

(五)健全物流信息系统

五、城市物流的特征

(1)城市主体的一元性

(2)城市物流以短程物流(配送物流)为主

(3)城市物流是高密集型物流

(4)城市物流具有繁杂性

(5)城市物流节点多、分布广

(6)精益化是城市物流的运行模式

六、世界上主要有两种类型的国际交往——国际经济贸易活动(为主)以及国际政治文化交流。

七、国际物流的特点

1、市场广阔、过程复杂

2、国际物流环境存在差异性

3、国际物流必须有国际化信息系统的支持

4、国际物流的标准化程度要求更高

5、国际物流以远洋运输为主,并由多种运输方式组合

八、各国的物流环境的差异是国际物流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特别是物流软环境的差异,逼迫物流系统需要在不同的法律、人文、习俗、语言、科技、设施的环境下运行,这必将大大增加物流的难度和系统的复杂性。

第三章

一、所谓包装是指在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储存、促进销售,按一定技术方法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等的总体名称”,包括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而进行的操作活动。

二、包装的功能

(一)保护功能 1.防止物资的破损变形 2.防止物资发生化学变化 3.防止有害生物对物资的影响4.防止异物混入,污物污染,丢失、散失

(二)方便功能 1.方便物资的储存 2.方便物资的装卸3.方便运输

(三)促销功能促销功能是促进物资销售的包装功能。在商业交易中促进物资销售的手段很多,其中包装的装演设计占有重要地位

综上所述,包装的保护功能和方便功能是与物流密切相关的两大功能。促销功能是与商流相关的。

三、包装材料与包装质量密切相关的性能主要包括:

1、包装材料的物理性能

2、包装材料的化学性能

3、包装材料的力学性能

4、包装材料的加工工艺性能

四、金属包装材料:镀锡薄板,除有一般薄钢板的优点外,还有很强的耐腐蚀

性和装饰性,主要用于制造高档罐容器,如各种饮料罐、食品罐等。涂料铁,主要用于制作食品罐、盛装各种食品。铝合金,这种包装材料广泛应用于商业小包装。主要特点是隔绝火、气及一般腐蚀性物质的能力强,也可制成航空集装箱等大型包装。

五、玻璃、陶瓷包装材料,其主要特点是有很强的隔绝性能和耐腐蚀性能,其质地坚硬,密封性能好,但韧性差、脆性大,容易受冲击而破坏。主要用于包装液体饮料(包括酒)、医药、调味品、化工原料、化工制品(包括腐蚀性的物品)等。

木材制包装材料主要用于外包装,经过美化装饰的木材材料,也广泛用于高档商品的小包装。以木材为原料制成的胶合板、纤维板、刨花板等板材也用于制作包装箱、桶等。木材存在易于吸收水分、易于变形开裂、易腐朽、易受白蚁蛀蚀等缺点,再加之受资源限制、价格高等因素的影响,限制了木材在包装中的应用。

六、常用的包装纸类制品有以下几种:1)牛皮纸可用做铺衬、内装和外装,可制成纸袋,还可用做瓦楞包装纸的面层,有较高强度和耐磨性,柔韧性也较好,有一定的抗水性。2)玻璃纸是透明或半透明的防油纸。主要用于内装、小包装和盒外、瓶外封闭包装,有装饰、绝潮隔尘等作用3)植物羊皮纸也称硫酸纸。主要用于带一定装饰性的小包装,如用于包装食品、茶叶、药品等,可在长时间存放中防止货物受潮、干硬、走味。4)沥青纸、油纸及蜡纸有较强的隔水、隔汽、耐磨的保护性能。主要用于个装、内装和箱、盒包装内衬,工业品包装中较多采用。5)板纸6)瓦楞纸板瓦楞纸板的主要特点是重量轻、强度性能好,有很好的抗震性及缓冲性,其生产成本也较低,面层又有一种装饰和促销的作用。7)蜂窝纸板

七、常用的塑料包装材料主要有:

(1)聚乙烯主要用于制造塑料薄膜,也用于制造瓶、桶及包装箱、盒。

其中尤以高压聚乙烯薄膜使用广泛。聚乙烯薄膜不能透过水分,但能透过氧及二氧化碳等气体,很适合蔬菜、水果包装保鲜,也可用于工业品个装和内装。发泡后的半硬质泡沫塑料用于包装防震

(2)聚丙烯的特点是无毒!!!可制成薄膜、瓶、盖及用薄膜扁丝编成包装袋。用于食品、药品包装及各种外装包装袋,集装袋等大型袋也采用聚丙烯材料为基层材料

(3)聚苯乙烯主要用作盒、罐、盘等包装容器和热缩性薄膜包装材料。发泡后的聚苯泡沫塑料用作包装衬垫及内装防震材料。

(4)聚氯乙烯主要用作盒、罐、盘等包装容器和热缩性薄膜包装材料。发泡后的聚苯泡沫塑料用作包装衬垫及内装防震材料。

(5)钙塑材料可用于制造钙塑瓦楞纸板、钙塑包装桶以及包装盒等。八、包装标记与包装标志的差别

物资包装标记——是根据物资本身的特征用文字和阿拉伯数字等在包装上标明规定的记号,(名称、规格、型号、计量单位、数量、大小尺寸、出厂时间等的说明,是注明商品起运、到达地点和收、发货单位的文字记号,说明商品性质特征、规格、质量、产品批号、生产厂家等内容的标识牌。包装标志——是用来指明被包装物资的性质和物流活动安全以及理货分运的需要进行的文字和图象的说明。(.指示标志、危险品标志)

九、产品包装的一般技法 1.对内装物进行合理置放、固定和加固 2.对松泡产品进行压缩3.合理选择外包装的形状尺寸4.合理选择内包装(盒)的形状尺寸5.包装外的捆扎;产品包装的特殊技法 1.缓冲包装技法(或称防震包装技法)2.防潮包装技法3.防锈包装技法4.防霉包装技法等

十、集装化的概念

集装化也称之为组合化和单元化,它是指将一定数量的散装或零星成件物资组合在一起,这样在装卸、保管、运输等物流环节中可作为一个整件进行技

术上和业务上处理的包装方式。

十一、集装箱的定义

集装箱是集合包装容器中最主要的形式,亦称“货箱”或“货柜”。集装箱是指具有一定规格和强度的专为周转使用的大型货箱。它是进行散、杂货及特殊单元组合的大型容器性工具。

ISO对集装箱规定的特点及技术要求

(1)具有足够的强度,能长期反复使用;(2)适于一种或多种运输方式运送货物,途中无需倒装;(3)设有供快速的装卸的装置,便于从一种运输方式转到另一种运输方式;(4)便于箱内货物装满和卸空。(5)内容积等于或大于1立方米。

十二、集装箱有哪些特点

1、集装箱强度高、保护防护能力强,因而货损小;

2、集装箱具备多种功能,本身还是一个小型的储存仓库。因此,使用集装箱,可以不再配置仓库、库房;

3、集装箱可以重叠垛放,有利于提高单位地面的储存数量;

4、在几种集装方式中,尤其在散杂货集装方式中,集装箱的集装数量较大;

5、集装箱还具备标准化装备的一系列优点:如其尺寸、大小、形状有一定规定,便于对装运货物和承运设备作出规划、计划。以集装箱的标准化为基点,可以在大范围内统一装卸、运输工具,简化装卸工艺,通用性、互换性强。

6、集装箱也有一些重大的缺点,从而限制了其在更广的范围中应用:(1)自重大,因而无效运输、无效装卸的比重大;(2)箱体本身造价高,在每次物流中分摊由集装箱本身造价所派生的集装箱使用费的成本较高;(3)箱子返空困难,空箱返空造成很大的运力浪费。

十三、在集装箱量统计中使用的TEU单位,就是以ISO体系中的1CC型箱(20

英尺标箱)为基础的换算单位。

十四、满载的1CC型箱和1AA型箱最多可以堆垛几层:1CC是8层,1AA是6层。

十五、托盘的概念:托盘是一种用于机械化装卸、搬运和堆存的集装单元工具,是一种特殊的包装形式。托盘既是装卸工具、储存工具,同时还是一种运输工具,还可作为售货工具。

十六、托盘的特点:1、自重量小2、返空容易3、装盘容易4、能集中一定数量5、保护性较差,露天存放困难

十七、托盘码放的形式:重叠式码放(见a)纵横交错式码放(见b)旋转交错式码放(见c)正反交错式码放(见d)(图见课件114)

十八、其他形式的集装化:(一)集装袋(二)货捆(三)框架(四)罐体集装(五)滑板

第四章

一、装卸搬运的概念及其特点

装卸是指物品在指定地点进行的垂直移动为主的物流作业。——改变“物”的存放、支承状态的活动。

搬运是指在同一场所内将物品进行水平移动为主的物流作业。——改变“物”的空间位置的活动,有时也称为“输送”。总之,装卸搬运就是指在某一物流节点范围内进行的,以改变物料的存放状态和空间位置为主要内容和目的活动。

装卸搬运的特点:

(一)装卸搬运作业量大

(二)装卸搬运对象复杂

(三)装卸搬运作业不均衡

(四)装卸搬运对安全性要求高

(五)具有“伴生”性和“起迄”性

(六)具有提供“保障”性和“劳务”性

二、装卸搬运的方法(分类)

(一)按装卸搬运作业对象分

1、单件作业法

2、集装作业法

(1)集装箱作业法(“吊上吊下”法、“滚上滚下”法)

(2)托盘作业法(“叉上叉下”法)

(3)其它集装件作业法(货捆、带有框架者、集装袋和其他网袋等)

(4)“移上移下”法

3、散装作业法(P141)

(1)重力法作业

(2)倾翻法作业

(3)气力输送法

(4)机械作业法

(二)按作业场所分类

(三)按装卸搬运设备作业特点划分

三、了解各种装卸搬运机械

四、装卸作业合理化措施

(一)防止和消除无效作业

(二)选择适宜的搬运路线

(三)提高物资装卸搬运的灵活性所谓物资装卸、搬运的灵活性是指在装卸作业中的物资,进行装卸作业的难易程度。所以,在堆放货物时,事先要考虑到物资装卸作业的方便性。

最新《公共基础知识》重点归纳

法理 ●法的概念:特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由国家制定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综合 ●法的特征:1、调整人的行为或社会关系2、国家制定或认可、并具有普遍约束力3、以国家强制力保护实施4、规定权利和义务 ●法的本质: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 ●法的规范作用:指引、评价、预测、教育和强制 法的作用 ●法的社会作用:维护统治阶级的阶级统治;执行社会公共事务。 ●法与经济基础的关系:经济基础决定法,法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法与生产力的关系:生产力发展的水平直接影响法的发展水平。法律离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既无存在的可能,也无存在的必要。 ●法对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作用:引导;促进;保障;制约。 ●法对微观经济的作用:确认经济活动主体的法律地位,调节经济活动中的各种关系,解决经济活动中哦的各种纠纷,维持正常的经济秩序 ●法与政治的关系:法受政治制约(政治关系发展、整体改革、政治活动的内容),法服务于政治(调节阶级间、阶级内关系,维护社会关系、社会秩序;打击制裁违法犯罪,调整公共事务关系,维护公共秩序) ●法与党的政策的关系: 相同点(内容实质方面联系):阶级本质、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经济基础、社会目标等 区别:意志属性、规范形式、调整范围(不尽同)、实施方式、稳定性程序化程度 ●法与党的政策相互作用: 一、法的制定:1、政策是立法的依据和指导思想 2、发将政策转为形式合理效力普遍的行为规范 二.发的实施:1、政策变法,使正统,又反之约束政治活动 2、法的实施借助政策作用 ●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 ●民主是法制的前提和基础,因为:民主是法制产生的依据、力量源泉,决定了法制的性质和内容 ●法的渊源的专有含义:法律规范的形式上的来源和其外在表现形式 ●法律效力等级为: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部门和地方政府)。 ●宪法:根本大法,最高法律效力 ●法律:由全国人大或其常务委员会制定、颁布;全国范围内生效;规范性法律文件 ●行政法规:国务院为领导和管理国家各项行政事务根据为宪法、法律 国务院发布的决定、命令,凡具有规范性的也属于发的渊源 ●地方性法规:地方人大及常委会制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省政府所在市、国批的较大市),适用本地方。 ●规章:1、部门规章:指由国务院各部委+中银+审计署+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依据为:宪法、法律、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 2、地方规章:政府制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省自治区政府所在市、经济特区所在市、国的较大市)依据:宪法、法律、行政法规 ●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民族自治地方人大制定,区域内生效 ●特别行政区法: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由全国人大以法律规定。 ●国际条约:与民法规定不同的,适用国际条约,但声明保留的条款除外。 ●规定是规范性文件,不属于法律范畴,效力低于法律。 ●广义的法律包括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 ●法律关系三要素(法律规范在调整人们行为过程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主体(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客体(权利义务指向的对象:物、精神产品、人身、行为)、内容(权利义务) ●权利能力:能够才加一定的法律关系,依法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主体能力; 行为能力:法律关系的主体能够通过自己的行为实际取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能力 行为能力必须以权利能力为前提,无权利能力就无法谈行为能力。 ●法人的权利能力:生于成立,终于解体 公民的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 ●自然人有权利能力,未必有行为能力,根据年龄和精神状况,分为:完全、限制、无行为能力人

公共基础知识考试技巧

公共基础知识考试技巧 公共基础知识考试技巧 针对公共基础知识的考试规律,在这里为广大考生提供几点技巧性的答题方法,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实质性的帮助。 一、公共基础知识考试技巧——矛盾选项法 当选择题的选项中,尤其是单项选择之中,往往会出现两个选项完全矛盾的时候,基本上可以 判别答案就在矛盾的两个选项之中,所以考生在做题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浏览完全部选项时再做解答,一来可以发现试题中是否有矛盾项,二来,可以防止因为误读选项而造成的不必要错误,最关键的是可以提高做题的效率与准确性。 【例题】 7岁的小朋友小明趁其母亲不在家时,将妈妈的价值数万元黄金首饰与邻居家孩子手中的价值10元的玩具进行交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的妈妈可以要求邻居返回钻戒 b.小明妈妈不能要求邻居返回钻戒 c.小明与邻居的交换行为属于效力待定的情况 d.小明的母亲没有尽到看管孩子的义务,所以应当自行承担损失 【解析】对于这道题,我们看到选项a与选项b是完全矛盾

的两个选项,基本可以断定答案就在a与b中,之后可以根据题干再进行分析,这里考查的主要是民法中的主体,小明作为一个7岁的儿童,属于完全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他所做的民事行为应被断定为无效的,故小明的妈妈可以要求邻居返回钻戒,小明与邻居的交换行为必定是无效,那么这里问错误的,就是选项b。 二、公共基础知识考试技巧——比较选项法 在解答单项选择题时,除了上面谈到的矛盾选项法,考生还可以将各个选项同题目要求进行纵向比较,并根据各自同题意要求差异的大小来确定最符合题意要求的答案,凡是差异性较大的选项,皆有可能出现一定的错误。 【例题】在行政诉讼中,对下列行为不服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可以不受理的案件是( )。 a.事业单位内部,某工作人员对其撤职处分不服 b.某企业对行政机关的给予的行政处罚不服 c.某公民对民政机关撤销其低保不服 d.某公民对行政机关拒绝为其颁发营业执照不服 【解析】对于本题,有很多考生要分析很久最终也没有找到正确的选项,考生可以通过认真再次审题来锁定答案,本题题干是指在行政诉讼中,这就意味着,行政诉讼中的原告只能是行政相对人,不能是已经在国家机关系统内部工作的公职人员,也即公职人员身份不能提起行政诉讼,他们如有对自己所受的决定不服,提出的解决途径我们称之为行政申诉,因此,本题a选项中的机关干部对撤职处分不服,因为机关干部是公职人员身份,不能经过行政诉讼这个途径给以解决,故答案选择a。

公共基础知识——公民道德建设基础知识重点整理

公民道德建设基础 Ch1.公民道德建设概述 §1-1公民道德的含义 2001.9.20,中共中央颁发《公民道德建设纲要》 →9.20,公民道德建设日 2006.3.8,胡,提出“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新时期公民道德建设指明了方向] 道德——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主要是人们判别善与恶、是与非的一种基本尺度,也是人们在行为中选择应当怎样做和不应当怎样做的基本标准。 公民道德——指一个国家所有公民都必须遵守和履行的道德规范的总和,包括到的核心、道德原则、道德的基本要求和一系列的道德规范。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爱明团勤敬,20字,十个道德规范)——我国公民应当遵守,全社会大力倡导。第一次系统的、集中地作为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被提出来。 守法:不仅仅是法律层面的要求,也是道德层面的要求。[对法律的自觉认同,积极自觉地学法、懂法和守法] 明礼:狭义上指讲究起码的礼节、礼仪和礼貌;广义上明礼就是讲文明,特别是注重公共场合中言谈举止的文明。 诚信:诚信道德规范既是市场经济领域中基础性的行为规范,也是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基础性道德规范。 公民这十个基本道德规范,在调整公民个人与社会、与国家、与他人的关系中,各有不尽相同的功能。 守法,是公民对国家的道德责任的底线。 文明礼貌,是公民在公共场合应当遵守的最基础的道德准则。 团结,公民与公民之间的道德关系,强调公民之间的亲和力。[貌似省事考过?] §1-2我国现阶段道德建设的成绩与问题 存在的问题 ①一些人唯利是图的思想恶性膨胀,以追逐个人的私利为唯一目的。 ②由于一些人受到腐朽思想的腐蚀,把市场经济等价交换的原则,渗透到政治生活中来,导致在一些党政干部中发生的以权谋私、贪污受贿、腐化堕落等腐败现象严重存在。 ③愚昧路后、封建迷信、歪理邪说危害严重,“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 ④在一些领域中,出现了道德失范现象,是非、善恶、美丑、荣辱界限混淆。 §1-3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意义 公民道德建设的根本目的——要通过道德的说服力和感化作用,加强道德教育,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加强道德教育,实施“以德治国”,是保证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顺利进行的治国方略的一个重要方面。 道德是上层建筑的一个重要方面。 道德的实施,不是依靠某种强制性手段,而是通过道德教育的手段,以其说服力和劝导力来影响和提高社会成员的道德觉悟,使人们自觉的遵守这些行为规范。道德诉诸人们的“良心”,也就是诉诸人们内心的“道德信念”。 把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这是我们党和人民治理国家的重要方略。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现实意义 ①加强公民道德建设,首先要求党政干部以身作则实践履行公民道德,树立到的示范的作用。 ②社会阶层发生新变化,要使他们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为社义生产力和其他事业作出更大贡献,就必须…… ③加强青少年和儿童的公民道德教育,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④违法犯罪分子和受到刑事处分的人,在对他们进行必要地惩罚以外,更应该对他们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进行思想上的公民教育和改造,要使他们从灵魂的深处认识到犯罪的“可耻”,培育他们的“羞耻之心”,使他们有正确的“荣辱观念”。 Ch2.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原则 §2-1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纲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马列毛邓为指导,全面贯彻江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重在建设,以人

公共基础知识考试题型

公共基础知识考试题型 公共基础知识考试题型 (1)法律 ①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涉及法学基础理论、宪法、行政法、刑法、民法、经济法。具体来说,考查法的概念、作用、法律渊源,宪法的重要法条,行政行为的基本知识,行政复议的行政诉讼的开展,民法中的自然人、法人、合同等,刑法中几个涉及公务员犯罪的犯罪构成及刑罚等,经济法中的产品质量、损害赔偿责任等。 ②基本题型:该部分知识的命题形式有单选、多选、判断、案例分析,题型变化不大,主要考查考生对应该掌握的知识点的精准识记,以及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把握和运用。 (2)政治 ①考查的知识点:哲学方面,主要涉及哲学的基本问题,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质与量辩证法。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国的对外开放和外交战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党的领导,“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等。政治经济学:商品的价值量、价值形式与货币、价值规律、剩余价值、需求供

给与均衡收入再分配政策等。②基本题型:该部分内容的命题形式有单选、多选、判断、简答、论述、综合分析。既考核考生对相关知识点的识记,也考核考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 (3)行政管理 ①考查的知识点:政府职能、政府机构改革、国家公务员制度、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公共行政、行政管理过程、行政领导等。 ②基本题型:该部分知识的命题形式有单选、多选、判断、案例分析、综合分析。主要考查考生对应该掌握的知识点的准确记忆,以及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 (4)人文和科技 ①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涉及历史常识、科技常识、日常生活百科,知识点分布太散,很难把握。 ②基本题型:该部分知识的命题形式主要是单选,偶尔会出现多选和判断。题型变化不大,主要考核考生的知识面。 (5)公文写作与处理 ①考查的知识点:公文的特点、种类,常用公文的格式,常用公文写作、公文的处理。②基本题型:该部分知识的命题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单选、多选、判断、公文改错(纠错)、公文实务、作文题。既考查考生对相关基本知识的准确识记,也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把握和应用。

鱼类学(形态学)复习题

鱼类形态学(ZLN) 一、名词: 鱼的定义:指一群终生生活于水中的变温脊椎动物,它们通常用鳃在水中进行气体交换,用鳍协助运动与维持身体平衡,大多数鱼类体被鳞片,鳔大都存在。 侧线鳞(鳞式):被管状侧线分支小管穿过的鳞片。 咽齿(齿式):着生在鳃弓上的,称为咽齿。P 76 鳍式:鱼类的鳍的组成和鳍条数目,特别是背鳍和臀鳍,是鱼类分类学上的主要依据之一,常要记载其数目,即鳍式。P 21 膜骨:在膜质(结缔组织)的基础上直接骨化而成,中间越过软骨阶段,所成的硬骨称为膜骨。 软骨化骨:由软骨直接骨化而来,这位骨骼称为软骨化骨。 软条:鳞质鳍条可分成末端分支而本身柔软,且分成多节的分支鳍条,及末端不分支而本身柔软,且分成多节的不分支鳍条。这两种鳍条统称为软条。 真骨鱼类:硬骨鱼纲、辐鳍亚纲中除了软骨硬鳞下纲和全骨鱼下纲以外的的其他鱼类,它包括绝大多数现生鱼类。 性逆转:在同一个体不同的生长阶段出现不同的性别,通常首先出现雌性,即第一次性成熟时为全雌,以后全为雄性,如石斑鱼、黄鳝先雌后雄 韦伯氏器:为鲤形总目的鱼类所具有,位于椎骨两侧,由第1~3椎骨所分化而成的带状骨、舶状骨、间插骨和三角骨所组成的连接鳔和内耳的一组小骨片。 婚姻色:是一种副性征,鱼类在繁殖季节出现的色彩称为婚姻色,一般雄性个体较明显,如鳑鲏、马口鱼等。

珠星:局部地区的表皮细胞的变形物。是一种白色坚硬的锥状突起,是表皮的衍生物,一般生殖季节出现在雄性个体上,雌性没有或不明显,在鲤科鱼类中较常见。生产上可利用这一特征鉴别雌雄。 内耳:软骨鱼类脑颅后方两侧隆起为耳囊,内藏听觉平衡器官,内耳。 突触:轴突在本身末端分成细枝,与另一神经原的树突相接触处,称为突触。 头肾:在真骨鱼类成体中,一般残存于围心腹腔隔膜的前背方,称为头肾: 陷器:丘状感觉器又称为陷器。一种皮肤感觉器,其感觉细胞低于四周的支持细胞,形成中凹的小丘状构造。 幽门盲囊:许多硬骨鱼类在肠开始处的许多盲囊状突起,称幽门盲囊。 反射弧: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神经原组成,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 罗伦氏壶腹:软骨鱼类所具有,即罗伦瓮 二、概念比较: 栉鳞与圆鳞P 33 栉鳞:骨鳞的一种,其露出部分边缘密生细齿 圆鳞:骨鳞的一种,其露出部分边缘光滑整齐,无细齿状结构。 躯椎与尾椎P51 躯椎: 椎体、髓弓、髓棘(棘突)、椎体横突和肋骨相关节 尾椎:由椎体、髓弓、髓棘、脉弓和脉棘所组成 红肌与白肌P67 红肌:位于躯干表面,水平肌隔上下方附近的肌肉,它的颜色暗红色,脂肪含量高,称作红肌。 白肌:构成大侧肌的最主要/体积最大的肌肉。由宽纤维组成,不含脂肪和肌红朊,所以颜色淡白。

2013年水产养殖类必修《鱼类学》重点资料

2013年水产养殖类必修《鱼类学》重点考点总结 第1篇第1章主要养殖鱼类生物学 一、名词: 1.群体效应:鱼体群居有利于群体中每一尾鱼的生长,并有相互促进的作用。 3.浮性卵:卵的比重小于水,它的浮力通过各种方式产生,许多鱼类的卵含有使比重降低的油球,如鲻、鲮;有的鱼卵卵径很大,卵粒小,但卵黄周隙很大。主要是海水鱼类。 沉性卵:卵的比重大于水,卵黄周隙较小,产出后沉于水底,一些产于石砾砂底的鱼卵即如此,如海鲇的卵为沉性,卵径11.7mm,重0.98g,油球很小。 漂流性卵:介于浮性卵与沉性卵之间,卵的比重稍大于水,卵产出后即吸水膨胀,有较大的卵间隙。这种卵在静水中下沉,稍有流水即能浮于水面,青鱼、草鱼、鲢、鳙、鲮、鳜鱼和短盖巨脂鲤等的卵属于这种类型。 粘性卵:卵的比重大于水,卵膜有粘性,粘附在水生植物或其它附着物上。鲤、鲫、鳊、鲂、鲴、泥鳅、胡子鲶、鲟、六线鱼、太平洋鲱、松江鲈、鰕鯱鱼等均产粘性卵。 4.滤食性:它们的口一般较大,鳃耙细长密集,其作用好比一个浮游生物筛网,用来滤取水中的浮游生物。 草食性:代表种类草鱼、团头鲂、长春鳊等,摄食器官咽喉齿,摄食方式吞切咽,食物类型水草和嫩陆草 杂食性:代表种类鲤、鲫、鲮、鲻、梭鱼、遮目鱼、鲴、罗非鱼、泥鳅、鮰、鳗鲡和黄鳝等,食物类型食谱范围广而杂,有植物性成分也有动物性成分 5、性逆转:鱼类在生命的不同阶段由雌到雄(或由雄到雌)发生性别转变的现象。 6、生殖洄游:当鱼类生殖腺发育成熟时,脑垂体和性腺分泌的性激素对鱼体内部就会产生生理上的刺激,促使鱼类集合成群,为实现生殖目的而游向产卵场所,这种性质的迁徙称为生殖洄游。 7、索饵洄游:即鱼从产卵区或越冬区游向摄食区的活动。 8、越冬洄游::由摄食区到越冬区的行为。 二、知识点 1.鲢、鳙鱼的摄食器官结构与食性的适应性变化特点? 鳃弧骨、腭褶、鳃耙和鳃耙管,摄食方式滤食,食物类型浮游动物。 2.主要养殖鱼类的食性与摄食器官。 鲢鳙:滤食型,鳃弧骨、腭褶、鳃耙和鳃耙管 草鱼、团头鲂、长春鳊:草食性,摄食器官咽喉齿,摄食方式吞切咽。 鲤、鲫、鲮、鲻、梭鱼、遮目鱼、鲴、罗非鱼、泥鳅、鮰、鳗鲡和黄鳝:杂食性。 牙鲆、大菱鲆:营底栖生活,主要以伏击方式摄食虾和小鱼,随着生长,逐渐以摄食鱼类、头足类和甲壳动物为主,常栖息于银鱼、沙丁鱼较集中的海域;肉食性。

埃及神仙鱼的挑选要点,埃及神仙鱼的品种简介

埃及神仙鱼的挑选要点,埃及神仙鱼的品种 简介 埃及神仙鱼的挑选要点 埃及神仙鱼 埃及神仙鱼在挑选的时候要非常的注意背鳍、尾鳍、臀鳍的伸长状况,有没有折断或缺陷,背鳍最好是有一支特别长的旗杆,整体看起来颜色不要太深。 有时候体色太深表示有寄生虫,这种幼鱼千万不要,还有姿态和体型等等都是考虑的重点,埃及神仙幼鱼和一般神仙幼鱼用肉眼就可以清楚的比较出来。可是和另一种近亲,俗称亚种埃及神仙比较就有一点麻烦了,根据德国鱼类学家记载身体纵排鱼鳞数是41-47片,背鳍下方曲线鱼鳞数是28-29片,而臀鳍上方曲线的鱼鳞数则是28-32片。 埃及神仙发病期几乎在刚下缸几周内或换新环境时才会发生,不明原因有拒食、紧迫、缩尾缩鳍、鱼鳍有血丝、断尾断鳍、霉菌通常一发生后,什么灵丹妙药我看都没什么用了。准备捞鱼尸吧!那是刚进口的埃及神仙带原生虫[学名:肠管鞭毛虫]加上紧迫而并发霉菌感染的疾病,所以选购时非常的重要,觉得有问题的鱼最好不要捉,捞鱼也要很小心不要捞起来断尾断鳍就不好了。 埃及神仙鱼选购

刚进口的埃及神仙幼鱼体质虚弱,常常生病。主要原因是舟车劳顿、环境拥挤、缺乏氧气、还有更严重的是因为原产地的渔民用毒鱼方式捉鱼,更危害幼鱼生命。所以在选购的时候一定要非常得小心才是,最好问一问老板鱼是那时候进来的,再观察看看一群鱼里头有没有生病的鱼(正常的埃及神仙不会缩鮨,而且十分贪吃)。一些小细节最好要十分留意,最好不要购买刚进口的幼鱼,建议你在水族馆进货一二星期后,鱼只稳定开始成群结队、觅食以后再仔细挑选,一次最好购足10只以上,会比较好养,毕竟埃及神仙是群居的鱼类。 挑鱼的时候,要非常的注意背鳍、尾鳍、臀鳍的伸长状况,有没有折断或缺陷,背鳍最好是有一支特别长的旗杆,整体看起来颜色不要太深,有时候体色太深表示有寄生虫,这种幼鱼千万不要,还有姿态和体型等等都是考虑的重点,埃及神仙幼鱼和一般神仙幼鱼用肉眼就可以清楚的比较出来。可是和另一种近亲,俗称亚种埃及神仙比较就有一点麻烦了,根据德国鱼类学家记载身体纵排鱼鳞数是41-47片,背鳍下方曲线鱼鳞数是28-29片,而臀鳍上方曲线的鱼鳞数则是28-32片。埃及神仙鱼的品种简介 埃及神仙鱼 埃及神仙鱼原产地为南美洲的委内瑞拉境内的欧利那可河和哥伦比亚的RioOrinoco流域及其上游的支流RioAtabapo均有发现。埃及神仙鱼的寿命一般在4-5年就算长寿了,最长的埃及神仙鱼寿命可以有8年左右,人工饲养埃及神仙鱼只要科学饲养,

公共基础知识总结

1.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着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 2.法的特征:规范性、国家意志性、国家强制性、普遍性、程序性、可诉性、权利义务性。 3.法的作用可分为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规范作用包括指引、评价、教育、预测和强制作用。社会作用一方面,法的社会作用体现在维护阶级统治 ; 另一方面,体现在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执行社会公共事务方面。 4.法律关系构成三要素:主体、内容、客体。 5.法的效力层次:上位法优于下位法,特别法优于一般法,新法优于旧法。 6.法律制裁以惩罚为主要形式,主要包括: (1) 民事制裁。 (2) 行政制裁。 (3) 刑事制裁。 (4) 违宪制裁。 7.宪法集中体现统治阶级建立民主国家的意志和利益,集中表现各种政治力量的对比关系,调整国家根本社会关系,确认和规定国家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国家根本法。 8.宪法的特征: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 母法 ) ,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宪法是民主事实法律化的基本形式。 9.宪法的基本原则:人民主权原则,基本人权原则,法治原则,权力制约原则。 10.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的国家权力机关,也是最高的国家立法机关。 11.人大作用:批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建制,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决定战争与 和平问题。 12.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是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经常行使最高国家 权力的机关,也是国家立法机关。 13.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也是我国的政体和根本政治制度。 14.我国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普遍性原则、平等原则、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原则、秘密投 票原则。

鱼类学复习资料

《鱼类学》课程期末复习 1.大黄鱼分类地位: 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硬骨鱼纲鲈形总目鲈形目鲈亚目石首鱼科 黄鱼属 2.鱼类的体型 体轴分为三种: 头尾轴(主轴)<自鱼头部到尾部贯穿体躯中央的一根轴线> 背腹轴(矢轴)<自鱼体最高部通过头尾轴贯穿背腹的轴线> 头部与躯干部的分界:最后一对鳃裂(圆口纲和板鳃类等);鳃盖骨后缘(硬骨鱼类) 4.奇鳍背鳍D 臀鳍A 尾鳍C /////偶鳍胸鳍P 腹鳍V 5.鳍的组成。由支鳍骨和鳍条组成鳍条分为两种:角质鳍条;鳞质鳍条 6.鱼类的皮肤腺体系由上皮细胞衍生而成,它可分为单细胞腺及毒腺两类。 7.鳞片类型。盾鳞、硬鳞、骨鳞注:骨鳞分两类(圆鳞和栉鳞) 8.脊柱作用。支持身体和保护脊髓及主要血管的作用 9.尾鳍类型(1)原型尾(2)歪型尾(3)正型尾 10.肌肉的基本单位。肌肉细胞 11.鱼类的肌肉分类平滑肌、横纹肌(骨骼肌)、心肌,红肌 12.鱼类消化管包括口、咽、食道、胃、肠、肛门等 13.鱼类的取食器官类型 取食器官:齿舌鳃耙(都在口咽腔中) 取食器官(1)捕捉型(2)吸盘型(3)吸吮型(4)研磨型(5)食浮游生物型 14.胃组织由黏膜层、黏膜下层、肌肉层及浆膜层等组成 15.鱼类的主要消化腺肝脏、胰腺、胃腺 16.鱼类的主要呼吸器官是鳃及辅助呼吸器官皮肤、肠<泥鳅>、口咽腔黏膜、鳃上器官 17.血球由红细胞、白细胞、血栓细胞(血小板)组成。 18.鱼类的泌尿器官是肾脏(前肾和中肾),起源于中胚层的生肾节 19.鱼类的精子分为头部、颈部和尾部。根据形态结构分为螺旋形、栓塞形和圆形。 20.鱼类的神经系统组成。 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和植物神经系统等三部分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外周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植物神经系统: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21.鱼类脑的构造分区,组成。 分为5个区,分别为端脑、间脑、中脑、小脑和延脑,脑壁较厚。

【2019年整理】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

2011 年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真题与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从下面各题选项中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并将相应字母 填入括号内。本题包括 4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40 分 ) 1.2010 年 1 月 1 日,中国 -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对于该自由贸易区说 法错误的是( B)。 A. 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自由贸易区 B. 是全球第三大自由贸易区 C. 是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最大自由贸易区 D. 由中国和东盟 12 国共同组成 2.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B)。 A.行政复议法律关系是一种监督行政法律关系 B.行政复议法律关系是一种程序性的法律关系 C.行政复议法律关系是一种诉讼法律关系 D.行政复议法律关系是行政复议法律规范调整的结果 3.行政机关在调查或者进行检查时,执法人员一般应为()。 A. 1 人至 2 人 B. 2 人以上 C. 3 人以上单数 D. 5 人以上单数 4.“任何个别(无论怎样)都是一般”。这句话的含义是 ( )。 A. 特殊性就是普遍性 B. 特殊性存在于普遍性之中 C. 普遍性是特殊性的总和 D. 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 5.王某为某机关宣传处干事,申请辞职时未获批准,王某不服,则其可以在知道该人事处理之日起()内向上一级机关提出申诉。 A. 15 日 B. 20 日 C. 30 日 D. 60 日 6.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 ( C )。 A. 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B. 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C. 人与劳动产品的关系 D. 劳动者与剥削者的关系 7.公开发行公司债券,股份有限公司的净资产应当不低于人民币()。 A. 300 万元 B. 3000 万元 C. 500 万元 D. 5000 万元 8.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是()。 A. 固定资本、流动资本、货币资本 B. 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C. 商品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 D. 不变资本、可变资本、生产资本 9.李某生前立遗嘱将一件古玩赠给马某,李某死后马某表示接受遗赠,在遗产分割前马某死亡,则 ()。 A.该古玩由李某子女继承 B.该古玩由马某子女继承 C.将该古玩出售,价款由李某子女、马某子女共同继承 D.如李某子女同意方可由马某子女继承 10.历史人物的成功或失败,归根到底取决于 ( )。 A.他们的思想、行为是否符合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B.他们的意志是否坚强 C.他们的愿望是否善良 D.他们的行动是否果断 11.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心环节是 ( )。 A.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B. 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 C. 国有企业的改革 D. 调整生产力的布局 12.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制定路线、方针的基本原则,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最大的实际是 ( )。

2017公路水运公共基础知识重点、难点加强整理版

一章概述 1985年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1987发布《计量法实施细则》 上二者说明凡是为社会提供公正数据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必须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计量认证! 1990年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标准化法实施条例》 1997年首次对公路试验检测做出管理规定《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机构资质管理暂行办法》之后出台了对人员的管理、培训文件,确定为公路、水运两种;检师、检员两种;明确了执业资格制度。 2000年《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2002年出台了《水运工程试验检测机构资质管理办法》,确定了材料、结构两专业,甲乙丙三等级,为《办法》奠定了基础。 2005年在02年的“水运工程试验检测机构资质管理办法”基础上出台了《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管理办法》,首次对公路水运统一要求;建立了等级评定制度;明确了等级划分原则;出台了《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机构等级标准》以及《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机构等级评定程序》,增加了公路的桥隧和交通工程检测专项。 《公路水运试验检测管理办法》规定取得《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机构等级证书》的检测机构可设立工地试验室,承担相应检测任务,并对其检测结果负责。 为提高试验检测人员的管理及人员的素质,2007年在《办法》基础上出台了《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人员考试办法》 《等级标准》规定了各等级的检测能力以及与之相对应的人员资格及数量、设备要求、检测用房等。其中各等级的检测能力依据《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水运工程强制性标准》。水运工程沿袭了《水运工程试验检测机构资质管理办法》的要求。 试验检测是质量、进度、费用管理的重要手段;确定新材料的使用品质;不断改进施工工艺、流程、质量;确定工程内部、外部质量,消除隐患;可分析工程质量事故原因。 质量是工程的生命;试验检测是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程质量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为工程提供客观、公正、准确的检测数据。 试验检测的新任务:检测已建成及在建道路桥梁的健康状况,确定科学的养护方法和时间,延长寿命等。 从勘察设计到施工建设到监控养护都离不开试验检测。 试验检测的作用:

鱼类学知识点

1、软骨鱼类的胃多数是U型或V型。硬骨鱼类为直管形、U型或V型。 2、性逆转最典型的例子是黄鳝。 3、卵巢的发育和分期 I 期卵巢紧贴在鳔下两侧的体腔膜上,为透明细线状;肉眼不能分辨雌雄,看不到卵粒,表面无血管或甚细弱。为未达性成熟的低龄个体所具有。 Ⅱ期卵巢多呈扁带状,有不少血管分布于卵巢上,已能与精巢相区分,但肉眼尚看不清卵粒。为未达性成熟的性腺发育中个体所具有;性成熟个体产后恢复阶段也回复到Ⅱ期。 Ⅲ期卵巢体积因卵粒生长而增大,肉眼已可看清积累卵黄的卵粒,但卵粒不够大也不够圆,且不能从卵巢褶皱上分离剥落。 Ⅳ期为成熟期,卵巢体积和重量在本期终了时达到最大。卵粒中充满卵黄,卵黄并逐步融合,卵粒极易从卵巢褶皱上脱落下来,卵巢膜甚薄,表面的血管十分发达。 期为产卵期,卵巢已完全成熟,呈松软状,卵粒已自卵巢褶皱上跌落,排至卵巢腔(或腹腔)中,提起亲鱼或轻压腹部即有成熟卵排出。 Ⅵ期是产完卵以后的卵巢,一批产卵的鱼,卵巢呈萎瘪的囊状,表面血管充血,以后转变为Ⅱ期;分批产卵的鱼,卵巢内仍有还在发育的直、N期卵母细胞,经一段时期发育后又产下一批卵。所以此类卵巢经短期恢复后,由Ⅵ期转变为Ⅱ期 4、精巢的发育和分期 I 期特征和I期卵巢相同,也是未达性成熟的低龄个体所具有。 Ⅱ期呈线状或细带状腺体,半透明或不透明,表面血管不显著。 Ⅲ期呈圆杆状,挤压鱼的腹部或剪开精巢都没有精液流出,作精巢切面时塌陷;不少鱼的Ⅲ期精巢呈肉红色。 Ⅳ期呈乳白色,表面血管显著,作精巢切面时,切面塌陷;挤压鱼腹有白色精液流出,精液入水随即溶散的成熟度高,此时已进入成熟期。 V期为生殖期,精巢柔软,内充满乳白色精液,提起鱼头或轻压腹部就有大量精液从生殖孔流出。 Ⅵ期为生殖后的精巢,体积缩小,外观萎瘪,经恢复后转为Ⅱ期。不少种类精巢比卵巢的恢复期要短。 5、鱼卵的生态类型 浮性卵:大黄鱼、鳓、鲐、真鲷、鲻、梭鱼、乌鳢、斑鳢 粘性卵:鲤、鲫、团头鲂、鲶鱼 沉性卵:卵鳇、鲟、鲑鳟及鳅科鱼类 漂流性卵:鲤科中草、青、鲢、鳙等不少种类产此类型卵。 6、鱼的体型 纺锤形:鱤、金枪鱼、鲭 侧扁形:团头鲂、鳊、鲳 平扁形:鮟鱇 圆筒形:黄鳝、鳗鲡 其他体型:河豚、海马、翻车鱼、鲽 7、奇鳍:背鳍、臀鳍、尾鳍;偶鳍:胸鳍、腹鳍 8、鱼的体长 草食性鱼类体长较长 9、鱼类发育阶段的划分 (1)胚胎期:从受精开始至孵出仔鱼为止。此期的特点是发育在卵膜内进行,发育所需营养完全依靠卵黄。

03351鱼类学

课程名称:鱼类学课程代码:03351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本课程是水产养殖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本课程主要研究池塘养鱼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一门综合性的生产应用技术学科。实施本课程的教学是为了满足现代养殖业对生产第一线的技术操作人员和经营人员的需要,使学生掌握池塘养殖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具有组织和指导养鱼生产,总结生产经验,推广先进技术和进行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为学习专业知识、形成职业行为能力打下坚实基础,同时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学习本课程主要使学生掌握池塘养鱼的专业理论和应用技术;熟练掌握主要养殖鱼类的人工繁殖及鱼苗、鱼种和食用鱼各阶段的高产高效养殖技术;培养学生应用本专业知识独立解决各种鱼类繁殖和生产技术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今后从事水产养殖、渔业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要求学生重点掌握主要养殖鱼类在池塘中生长规律;池塘环境因子对鱼类影响的机理;池塘施肥的作用和原理;主要养殖鱼类人工繁殖的生物学基础理论及催产、孵化的基本原理;池塘养殖高产高效养殖技术和理论。掌握池塘养鱼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和进展;要求学生系统地掌握池塘养鱼的理论知识,充分理解“水、种、饵、密、混、轮、防、管”八个方面的有机联系。熟悉池塘养殖生产的全过程及家鱼人工繁殖的全过程,了解池塘养殖学的发展历史和中国特色的综合养鱼系统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及最新发展。使学生成为农村发展、农业进步、农民增收的技术带头人。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先修课程:鱼类学、水生生物学、鱼类生理学 后续课程:特种水产养殖学、内陆水域鱼类增养殖、淡水捕捞学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绪论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绪论学习,主要掌握池塘养鱼的概念,了解我国及世界池塘养鱼的历史、现状及前景和发展趋势。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目标

鱼类学简介

《鱼类学》课程简介 我国有关鱼类研究的历史是十分悠久的,早在公元前1200年左右的殷朝,已有我国养鱼的记载。随着生产和科学的发展,鱼类学的研究范围愈来愈广,并分出了一些分支学科,主要的有下列一些方面: 〈1〉鱼类形态学〈即系统解剖学〉:研究鱼类的外部形态特征与内部解剖构造,了解各器官的相互关系及机能,分析各器官的原始类型与其发展过程,阐明器官系统的发展规律。 〈2〉鱼类分类学:研究各种鱼类在分类系统上的位置,各类和各种之间的差别和特征,掌握鉴定鱼类的方法,研究它们之间的系统演化、地理分布、生物学和经济意义等。鱼类分类学的研究是以古鱼类学、形态学、发生学及动物地理学为基础,在海洋、湖泊及江河水库的调查、捕捞、养殖等工作中为一门重要的基础科学。 〈3〉鱼类生态学:研究鱼类的生活方式、习性、对外界环境的适应程度,以及与影响鱼类生活的外界因子〈如水温、盐度、饵料等〉的关系。 〈4〉经济鱼类学:研究主要经济鱼类的形态特征、分类地位、产量、分布及习性等.如从广义的范围来讲,鱼类学还可以包括鱼类生理学、鱼类发生学等。鱼类研究的发展与渔业我国拥有辽阔的海洋,有长达18000多km漫长曲折的海岸线,还有5000多个星罗棋布的大小岛屿,在内陆还有纵横交叉的大小湖泊和河川,在那里蕴藏着极其丰富的鱼类资源。 鱼类学是水产院校水产养殖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不仅是学好鱼类生理学、鱼病学、鱼类增养殖学等课程的基础,而且部分课程内容直接与渔业生产有关,是从事水产养殖工作必须掌握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掌握鱼类形态学、分类学和生态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基本原理、基本研究方法和研究步骤,熟悉常见鱼类和淡水主要经济鱼类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分类地位、地理分布和经济意义,培养运用科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水产养殖问题、提高增养殖效果的实际能力,为进一步学习鱼类生理学、鱼类遗传育种学、鱼病学、鱼类营养与饲料学、池塘养鱼学、大水面增养殖学等有关专业课程奠定良好的鱼类学知识基础。 通过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生产实习三者的结合,使学生得到鱼类生物学研究基本训练,培养学生能够独自准确观测样本,整理、分析有关数据,解决一些与渔业相关问题的基本能力,为今后从事水产养殖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笔记最新整理

第一部分教育学基础 第一章教育及教育学 第一节、教育概述(P3)※ 一、教育的概念 1、广义泛指凡是能够增长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增强人的体质,完善人的个性的一切活动。 2、狭义即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在特定的教育场所,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以使他们的身心朝着社会期望的方向发展的过程。(组织性、计划性、目的性,专业的师资和场地,系统的教育及教学组织的规范) 3、更狭义思想品德教育活动(德育) 二、教育的要素(P3-P4)※ 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1、教育者是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 教育者的基本特征:主体性目的性社会性 2、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具有受教性(受教性是人的身心发展和动物的省心发展的本质区别)。 3、教育影响是置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一切“中介”的总和。它包括作用于受教育者的影响以及运用这种影响的活动方式和方法。 4、教育要素之间的关系教育三个要素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实践活动系统,缺一不可。教育者按一定的目的和要求来改变受教育者,教育者及受教育者之间相互作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作用及联系是以一定的教育影响为中介的;三者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结果使受教育者发生合乎目的的变化。 三、教育的形态 含义:由教育三要素所构成的教育系统在不同时空背景下的变化形式,也是“教育”理念的历史实现。 (一)根据教育系统自身形式化的程度:非制度化的教育及制度化的教育。 非制度化教育:没能形成相对独立的教育形式的教育——生产及生活高度一体化(人类学校教育以前的教育。 制度化教育:由专门的教育人员、机构及其运行制度所构成的教育形态——人类教育的高级形态,促进人类教育文明的发展。 (二)从教育系统所赖以运行的空间特性来看: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家庭教育: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的教育活动。 学校教育: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按照一定的目的,选择适当的内容,利用集中的时间,有计划、系统地向学生进行各种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 社会教育:在广泛的社会生活和生产过程中所进行的教育活动。 特点:开放性、群众性、多样性、补偿性、融合性

10《鱼类学与鱼类学实验》习题集资料

10《鱼类学与鱼类学实验》习题集

习题集 鱼类形态学部分 绪论 一、名词解释 1.鱼类学: 2.“鱼”(真鱼)的定义: 二、填空题 1.现生鱼类可以分为3个纲,即纲、纲和纲。 三、问答题 1.鱼类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2.说明鱼类学的研究范围。 3.说明鱼类学的研究任务。 4.泥盆纪的古代鱼类如何分类? 5.现生鱼类如何分类? 6.硬骨鱼纲如何分类? 第一章鱼体的外部形态 一、名词解释 1.尾柄: 2.吻部: 3.眼后头部: 4.眼间隔:

5.颊部: 6.鳃盖膜: 7.喉部: 8.下颌联合: 9.颏部(颐部): 10.峡部: 11.头尾轴(主轴): 12.背腹轴(矢轴): 13.左右轴(横轴): 14.上位口: 15.下位口: 16.端位口: 17.颐须: 18.颌须: 19.鼻须: 20.吻须: 21.脂眼睑: 22.小鳍(副鳍): 23.脂鳍: 24.软鳍鱼类: 25.棘鳍鱼类: 26.腹鳍腹位:

27.腹鳍胸位: 28.腹鳍喉位: 29.鳍式: 二、填空题 1.鱼类的体型有、、和等。 2.硬骨鱼类的口依据口的位置和上下颌的长短可以分成三类:口、口和口。 3软骨鱼类的鳍条为鳍条;硬骨鱼类的鳍条为鳍条,其又可以分为和。 4.鱼类的腹鳍的位置可以作为分类依据。低等原始的鱼类如鲤鱼、鲱鱼的腹鳍位;高等鱼类如鲈鱼、鳜鱼的腹鳍位,而鳚亚目鱼类的腹鳍 位。 三、问答题 1.鱼类有哪些体型并举出代表鱼类。 2.请说明鱼鳍的形态与功能的适应性。 3.简述鱼类各鳍的功能。 四、说明下列各式表示什么意义(说出下列各鱼鳍式的含义) 1.大黄鱼的鳍式为:D.Ⅶ~Ⅸ,Ⅰ—31~34;大黄鱼的鳍式为:D.Ⅷ—Ⅸ,Ⅰ—31~34 2.鲈鱼的鳍式为:D.Ⅻ,Ⅰ—13 3.鲤鱼的鳍式为:D.3,15~22 或D.3—15~22或Ⅲ-15-22 4.宽尾鳞鲀的鳍式为:D.Ⅱ,2十25

公共基础知识点汇总

1,2005年交通部出台了《检测管理办法》就检测机构、从业人员资格和工地试验室管理提出明确要求。包括:总则、检测机构等级评定、试验检测活动、监督检查、附则 2,目的在于规范公路水运试验检测活动,保证工程质量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这里的试验检测活动包括:试验机构从事试验3,检测相关活动以及政府部门对检测工作的监督等活动。实验检测内容主要指在现场二次加工的材料,是对进场材料的检查。 4,检测范围:二次加工的材料,构件,工程制品。不同生产,销售的产品检测活动。 其中《等级标准》明确了各等级实验室对人员、设备、检测能力、实验用房等标准; 《评定程序》规范了等级评定程序; 《工地实验室》强调了设立前提是:母体取得了检测机构等级证书。 5,试验检测遵循原则:科学、客观、严谨、公正 科学:科学的技术手段管理手段;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设备的检查、维护和更新换代;对于监督机构表示科学分析影响,采用科学手段加强监管。 客观:以实施为准绳;严密的工作程序;严守职业道德;不造假。 严谨:检测活动要考虑周全;规范标准要现行有效;检测程序严密;报告要素齐全;检测依据明确;检测方法得当。 公正:检测活动不受外界任何因素干扰;独立开展工作;不收行政干扰和利益影响。 6,质监机构具体实施试验检测活动的监督管理和落实;质监总站是具体实施检测活动的监管部门,省站为本行政区内试验检测活动的监管部门。 7,公路水运检查机构分为公路、水运两个专业,公路:综合类(甲乙丙)和专项(交通工程、桥梁隧道工程);水运:材料类(甲乙丙)和结构类(甲乙)公路工程 综合类 甲 质监总站评定 乙、丙 省站评定 专项 桥梁隧道工程 质监总站 交通工程 质监总站 水运工程 材料 甲 质监总站 乙、丙 省站 结构 甲

鱼类学期末复习思考题

《鱼类增养殖学》复习思考题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绪论 1、水产养殖与增殖的涵义是什么? 2、鱼类增殖工作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3、水产养殖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什么? 4、鱼类增养殖方式有哪些? 5、何谓粗放粗养和集约化饲养? 6、简述中国鱼类增养殖业发展历史。 7、我国大宗淡水养殖鱼类有哪些?全国产量分别是多少? 8、我国海水养殖鱼类主要有哪些?全国产量分别是多少? 9、我国引进的养殖鱼类主要有哪些?全国产量分别是多少? 10、简述中国鱼类增养殖业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 第一章主要养殖鱼类生物学 1、简述养殖鱼类形态特征和地理分布。 2、怎样研究和确定鱼类的食性? 3、举例说明草食性、肉食性、杂食性鱼类的食性特点。 4、简述养殖鱼类摄食器官形态结构和摄食方式。 5、简述鲢、鳙摄食器官的形态结构和摄食特点。 6、何谓日粮?怎样研究养殖鱼类的最适日粮? 7、何谓摄食节律?简述养殖鱼类的摄食节律。 8、怎样鉴定鱼类的年龄? 9、怎样测定鱼类的生长?简述鱼类生长测定和表示方法。 10、简述鱼类生长的一般特性、影响生长的主要因素和主要养殖鱼类生长的比较。 11、主要养殖鱼类的性成熟年龄分别是多少? 12、举例说明主要养殖鱼类性腺发育、性周期特点和产卵类型。 13、简述养殖鱼类怀卵量情况(绝对怀卵量和相对怀卵量)。 14、简述养殖鱼类产出卵的特性(浮性卵、漂流性卵、粘性卵和沉性卵)。 15、简述养殖鱼类繁殖季节、适宜水温和自行繁殖产卵要求的条件。 16、简述养殖鱼类的栖息习性。 17、简述养殖鱼类对水温的适应性(生存温度范围、生长最适水温、繁殖适温)。 18、养殖鱼类中,溯河和降海洄游鱼类有哪些?河口鱼类有哪些? 19、简述养殖鱼类对溶氧的适应。 20、简述养殖鱼类对pH值、氨氮和COD 的适应。

(完整版)鱼类学试题集合

水养、生科鱼类学试卷及答案2004-12(04-05-1)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24分) 1.鱼类的皮肤由和组成,前者起源于,后者起源于。 2. 鳞片根据它的形状、构造和发生,分为、和骨鳞,骨鳞由产生,根据露出体外部分有 无棘刺可分为、。 3.从鱼类开始,脊神经的背根与腹根结合成脊神经,背、腹根的结合处位于椎弓之_____,然后分成三支,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 4.鱼类特有的内分泌器官是,它的作用可能是。 5.“左舌鳎右鳎”在分类学上的含义是指两眼均着生在____侧者为____科鱼,两眼均着生在____侧者为____科鱼。与 此相类似的有鲆科鱼,其两眼着生在_____侧,而鲽科鱼两眼则着生在____侧。 6. 在图上标出1、2、4、6、8哪些骨骼属于主轴骨骼、哪些属于附肢骨骼? 7. 注明图中编号所代表的结构的名称。 图:鲨鱼的侧和感觉丘 8.鲢鱼(或白鲢)的腹棱自_______至______,鳙鱼(或花鲢或胖头鱼)的腹棱是自______至________。 9不少鱼类有辅助呼吸器官,辅助呼吸器官有、、。各举一例、、。 10.现已知全世界鱼类约有________种,其中我国约占_____%,我国的鱼类中,淡水鱼约有________多种,海鱼约 _______多种。 二. 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7×3=21分) (1)分类阶元中“种”的定义 (2) 鳃耙 (3) 以大黄鱼 D Ⅷ~Ⅸ,Ⅰ-31~34为例解释鳍式的定义 (4)限制因子(5)洄游(6)繁殖力(7)不可逆点 三问答题(每题5分,共2×5=10分) 1. 简述鱼类的食性与消化管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 2.简述鱼类血液循环系统的特点? 四简述题(25分) 1.鱼类的生活史一般分为几个时期?各发育期在形态和生长上有何特点?(6分) 2.请简述鱼类产卵群体的结构类型及其在资源保护和利用中的指导意义(6分) 3. 请简述鱼类日粮的确定方法和意义(6分) 4.在鱼类人工育苗过程中,你认为有哪些因素会影响成活率?(7分) 五检索表(20分) 条纹斑竹鲨斑鰶刀鲚翘嘴红鲌蒙古红鲌鲈鱼鳜鱼蓝圆鯵蓝点马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