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学概论知识整理讲诉

物流学概论知识整理讲诉
物流学概论知识整理讲诉

第一章

一、物流的概念

物流是供应链的一部分。它是物品(物质实体)在起源地到消费地之间有

效率和有效益的正向和反向的移动过程,是创造时间性、场所性价值的经济活动,其目的是在满足客户要求的同时解决环境保护的社会问题。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与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

施有机的结合。”

二、如何界定“物流”概念中的“物”与“流”?

物流中“物”的概念是指一切可以进行物理性位置移动的物质资料。是

物质资料世界中同时具备物质实体特点,又可以进行物理性位移的那一部分物

质资料。

物流中的“流”(物理性运动)限定为以地球为参照系,相对于地球而发

生的物理性运动,即“位移”。

三、现代物流理念

(一)物流是市场的延伸理念

1,通过为用户提供物流服务来开拓市场。

2,将物流功能和物流设施的建设,看做为潜在的市场机会。

3,物流被看作为市场竞争的手段和策略。

4,物流被视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二)“军事后勤”与物流服务观念(物流的核心是服务)

(三)物流价值与利润观念

(四)物流系统化观念【系统的四个特征:集合性(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适应性。】物流运行中存在着“二律背反”性(也称“效益悖反”性)。

(五)精益物流理念

(六)物流一体化理念

(七)联盟与合作理念

(八)绿色物流理念

四、三个利润源:

第一利润源是降低原材料消耗

第二利润源是降低劳务费用

第二利润源是改进物流系统

五、物流活动的构成

(一)包装活动

(二)装卸与搬运活动

(三)运输活动

(四)储存活动

(五)流通加工活动

(六)配送活动

(七)物流情报活动(物流信息活动)

六、物流和商流的关系

商流和物流是商品流通活动的两个方面。它们互相联系,又互相区别;互

相结合,又互相分离。

(一)商流与物流的统一。商流是物流的前提。物流是商流的保证。

(二)商流与物流的分离。商流与物流产生分离究其根本原因是商

流运动的基础——资金,与物流运动的实体——物料,两者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各自有各自的运动规律。

七、物流的作用

主要表现于两方面:

1、物流是实现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条件

2、合理的物流对提高全社会的经济效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八、怎么样理解物流是实现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

只有通过物流活动(如运输与储存),才能弥补产销之间在空间上、时间上、品种上、数量上的各种矛盾,满足消费需要而最终实现商品的使用价值与

价值。无论是生产资料商品还是生活资料商品,在其进入生产性消费和生活消费之前,其价值和使用价值始终是潜在的。为了能把这种潜在变为现实,物资

必须借助其实物运动即物流来得以实现。

第二章

一、制造企业物流及其特征

是指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物品从原材料供应,经过生产加工,到产成

品和销售,以及生产消费过程中所形成的废弃物的回收及再利用的完整循环活动。

特征:

1、生产物流的连续性

2、物料流转是生产物流的关键特征

3、企业物流的二律背反性

二、制造企业物流流程

1、原材料及设备采购供应阶段的物流(采购与供应物流)

2、生产阶段的物流(生产物流)

3、销售阶段的物流(销售物流)

4、返品的回收物流

5、废旧物资回收物流

6、废弃物物流

三、流通企业物流分类:

流通企业的物流也可分为采购物流,流通企业内部物流和销售物流三种形式。

采购物流是流通企业组织货源,将物资从生产厂家集中到流通部门的物流。

流通企业内部物流,包括流通企业内部的储存、保管、装卸、运送、加工等各

项物流活动。

销售物流是流通企业将物资转移到消费者手中的物流活动。

根据我国流通企业的类型,流通企业的物流可分为以下几种:

(一)批发企业的物流

(二)零售企业的物流

(三)连锁企业的物流

(四)配送中心的物流

四、企业物流合理化措施

(一)企业生产设施的合理布局。在生产设施的布局中,应遵循连续(不

中断、不停留),直接(不迂回、不倒流),迅速(时间短)的原则(二)提高和推广先进的物流技术(包括软技术和硬技术)

(三)提高物流效率(

(四)加强物流管理(以降低物流成本)

(五)健全物流信息系统

五、城市物流的特征

(1)城市主体的一元性

(2)城市物流以短程物流(配送物流)为主

(3)城市物流是高密集型物流

(4)城市物流具有繁杂性

(5)城市物流节点多、分布广

(6)精益化是城市物流的运行模式

六、世界上主要有两种类型的国际交往——国际经济贸易活动(为主)以及国际政治文化交流。

七、国际物流的特点

1、市场广阔、过程复杂

2、国际物流环境存在差异性

3、国际物流必须有国际化信息系统的支持

4、国际物流的标准化程度要求更高

5、国际物流以远洋运输为主,并由多种运输方式组合

八、各国的物流环境的差异是国际物流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特别是物流软环境的差异,逼迫物流系统需要在不同的法律、人文、习俗、语言、科技、设施

的环境下运行,这必将大大增加物流的难度和系统的复杂性。

第三章

一、所谓包装是指在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储存、促进销售,按一定技术

方法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等的总体名称”,包括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而进行的操作活动。

二、包装的功能

(一)保护功能 1.防止物资的破损变形 2.防止物资发生化学变化 3.防止有害生物对物资的影响 4.防止异物混入,污物污染,丢失、散失

(二)方便功能 1.方便物资的储存 2.方便物资的装卸 3.方便运输

(三)促销功能促销功能是促进物资销售的包装功能。在商业交易中促进

物资销售的手段很多,其中包装的装演设计占有重要地位

综上所述,包装的保护功能和方便功能是与物流密切相关的两大功能。促销功能是与商流相关的。

三、包装材料与包装质量密切相关的性能主要包括:

1、包装材料的物理性能

2、包装材料的化学性能

3、包装材料的力学性能

4、包装材料的加工工艺性能

四、金属包装材料:镀锡薄板,除有一般薄钢板的优点外,还有很强的耐腐蚀

性和装饰性,主要用于制造高档罐容器,如各种饮料罐、食品罐等。涂料铁,主要用于制作食品罐、盛装各种食品。铝合金,这种包装材料广泛应用于商业

小包装。主要特点是隔绝火、气及一般腐蚀性物质的能力强,也可制成航空集

装箱等大型包装。

五、玻璃、陶瓷包装材料,其主要特点是有很强的隔绝性能和耐腐蚀性能,其质地坚硬,密封性能好,但韧性差、脆性大,容易受冲击而破坏。主要

用于包装液体饮料(包括酒)、医药、调味品、化工原料、化工制品(包括腐

蚀性的物品)等。

木材制包装材料主要用于外包装,经过美化装饰的木材材料,也广泛用于高档商品的小包装。以木材为原料制成的胶合板、纤维板、刨花板等板材也用于制

作包装箱、桶等。木材存在易于吸收水分、易于变形开裂、易腐朽、易受白蚁

蛀蚀等缺点,再加之受资源限制、价格高等因素的影响,限制了木材在包装中

的应用。

六、常用的包装纸类制品有以下几种:1)牛皮纸可用做铺衬、内装和外装,可制成纸袋,还可用做瓦楞包装纸的面层,有较高强度和耐磨性,柔韧性

也较好,有一定的抗水性。2)玻璃纸是透明或半透明的防油纸。主要用于内装、小包装和盒外、瓶外封闭包装,有装饰、绝潮隔尘等作用3)植物羊皮纸也称硫酸纸。主要用于带一定装饰性的小包装,如用于包装食品、茶叶、药品

等,可在长时间存放中防止货物受潮、干硬、走味。4)沥青纸、油纸及蜡纸有较强的隔水、隔汽、耐磨的保护性能。主要用于个装、内装和箱、盒包装内

衬,工业品包装中较多采用。5)板纸6)瓦楞纸板瓦楞纸板的主要特点是重

量轻、强度性能好,有很好的抗震性及缓冲性,其生产成本也较低,面层又有

一种装饰和促销的作用。7)蜂窝纸板

七、常用的塑料包装材料主要有:

(1)聚乙烯主要用于制造塑料薄膜,也用于制造瓶、桶及包装箱、盒。

其中尤以高压聚乙烯薄膜使用广泛。聚乙烯薄膜不能透过水分,但能透过氧及二氧化碳等气体,很适合蔬菜、水果包装保鲜,也可用于工业品个装和内装。

发泡后的半硬质泡沫塑料用于包装防震

(2)聚丙烯的特点是无毒!!!可制成薄膜、瓶、盖及用薄膜扁丝编成包

装袋。用于食品、药品包装及各种外装包装袋,集装袋等大型袋也采用聚丙烯

材料为基层材料

(3)聚苯乙烯主要用作盒、罐、盘等包装容器和热缩性薄膜包装材料。

发泡后的聚苯泡沫塑料用作包装衬垫及内装防震材料。

(4)聚氯乙烯主要用作盒、罐、盘等包装容器和热缩性薄膜包装材料。

发泡后的聚苯泡沫塑料用作包装衬垫及内装防震材料。

(5)钙塑材料可用于制造钙塑瓦楞纸板、钙塑包装桶以及包装盒等。

八、包装标记与包装标志的差别

物资包装标记——是根据物资本身的特征用文字和阿拉伯数字等在包装上标明规定的记号,(名称、规格、型号、计量单位、数量、大小尺寸、出厂时

间等的说明,是注明商品起运、到达地点和收、发货单位的文字记号,说明商

品性质特征、规格、质量、产品批号、生产厂家等内容的标识牌。包装标志——是用来指明被包装物资的性质和物流活动安全以及理货分运的需要进行的

文字和图象的说明。(.指示标志、危险品标志)

九、产品包装的一般技法 1.对内装物进行合理置放、固定和加固 2.对松泡产品进行压缩 3.合理选择外包装的形状尺寸 4.合理选择内包装(盒)的形状

尺寸5.包装外的捆扎;产品包装的特殊技法 1.缓冲包装技法(或称防震包装

技法)2.防潮包装技法 3.防锈包装技法 4.防霉包装技法等

十、集装化的概念

集装化也称之为组合化和单元化,它是指将一定数量的散装或零星成件物

资组合在一起,这样在装卸、保管、运输等物流环节中可作为一个整件进行技

术上和业务上处理的包装方式。

十一、集装箱的定义

集装箱是集合包装容器中最主要的形式,亦称“货箱”或“货柜”。集装箱是指具有一定规格和强度的专为周转使用的大型货箱。它是进行散、杂货及特殊单元组合的大型容器性工具。

ISO对集装箱规定的特点及技术要求

(1)具有足够的强度,能长期反复使用;(2)适于一种或多种运输方式

运送货物,途中无需倒装;(3)设有供快速的装卸的装置,便于从一种运输方

式转到另一种运输方式;(4)便于箱内货物装满和卸空。(5)内容积等于或大

于1立方米。

十二、集装箱有哪些特点

1、集装箱强度高、保护防护能力强,因而货损小;

2、集装箱具备多种功能,本身还是一个小型的储存仓库。因此,使用集

装箱,可以不再配置仓库、库房;

3、集装箱可以重叠垛放,有利于提高单位地面的储存数量;

4、在几种集装方式中,尤其在散杂货集装方式中,集装箱的集装数量较

大;

5、集装箱还具备标准化装备的一系列优点:如其尺寸、大小、形状有一

定规定,便于对装运货物和承运设备作出规划、计划。以集装箱的标准化为基

点,可以在大范围内统一装卸、运输工具,简化装卸工艺,通用性、互换性强。

6、集装箱也有一些重大的缺点,从而限制了其在更广的范围中应用:(1)自重大,因而无效运输、无效装卸的比重大;(2)箱体本身造价高,在每次物流中分摊由集装箱本身造价所派生的集装箱使用费的成本较高;(3)箱子返空困难,空箱返空造成很大的运力浪费。

十三、在集装箱量统计中使用的TEU单位,就是以ISO体系中的1CC型箱(20

英尺标箱)为基础的换算单位。

十四、满载的1CC型箱和1AA型箱最多可以堆垛几层:1CC是8层,1AA是6层。

十五、托盘的概念:托盘是一种用于机械化装卸、搬运和堆存的集装单元工具,是一种特殊的包装形式。托盘既是装卸工具、储存工具,同时还是一种运输工

具,还可作为售货工具。

十六、托盘的特点:1、自重量小2、返空容易3、装盘容易4、能集中一定数量5、保护性较差,露天存放困难

十七、托盘码放的形式:重叠式码放(见a)纵横交错式码放(见b)旋转交错式码放(见c)正反交错式码放(见d)(图见课件114)

十八、其他形式的集装化:(一)集装袋(二)货捆(三)框架(四)罐体集

装(五)滑板

第四章

一、装卸搬运的概念及其特点

装卸是指物品在指定地点进行的垂直移动为主的物流作业。——改变“物”的存放、支承状态的活动。

搬运是指在同一场所内将物品进行水平移动为主的物流作业。——改变“物”的空间位置的活动,有时也称为“输送”。总之,装卸搬运就是指在某一物流节点范围内进行的,以改变物料的存放状态和空间位置为主要内容和目的活

动。

装卸搬运的特点:

(一)装卸搬运作业量大

(二)装卸搬运对象复杂

(三)装卸搬运作业不均衡

(四)装卸搬运对安全性要求高

(五)具有“伴生”性和“起迄”性

(六)具有提供“保障”性和“劳务”性

二、装卸搬运的方法(分类)

(一)按装卸搬运作业对象分

1、单件作业法

2、集装作业法

(1)集装箱作业法(“吊上吊下”法、“滚上滚下”法)

(2)托盘作业法(“叉上叉下”法)

(3)其它集装件作业法(货捆、带有框架者、集装袋和其他网袋等)

(4)“移上移下”法

3、散装作业法(P141)

(1)重力法作业

(2)倾翻法作业

(3)气力输送法

(4)机械作业法

(二)按作业场所分类

(三)按装卸搬运设备作业特点划分

三、了解各种装卸搬运机械

四、装卸作业合理化措施

(一)防止和消除无效作业

(二)选择适宜的搬运路线

(三)提高物资装卸搬运的灵活性所谓物资装卸、搬运的灵活性是指在装卸作业中的物资,进行装卸作业的难易程度。所以,在堆放货物时,事

先要考虑到物资装卸作业的方便性。

(四)实现装卸作业的省力化

(五)装卸作业的机械化

(六)推广组合化装卸

五、集装箱装卸搬运方式

(一)吊装方式在专用集装箱码头前沿一般都配备岸边集装箱起重机械;进行船舶的集装箱装卸作业。集装箱吊装方式按货场上使用的机械类型可分为跨车方式、轮胎式龙门起重机方式、轨道式龙门起重机方式和底盘车方式。

(二)滚装方式滚装方式是将集装箱放置在底盘车(挂车)上,由牵

引车拖带挂车通过与船艏门、艉门或舷门铰接的跳板,进入船舱,牵引车与挂

车脱钩卸货实现装船。或者将集装箱直接码放在船仓内,船舶到港后,采用叉

车和牵引列车驶入船舱,用叉车把集装箱放在挂车上,牵引列车拖带到码头货场,或者仅用叉车通过跳板装卸集装箱。

第五章

考点1.物资的储存和运输是整个物流过程中的两个关键环节,被人们称之为“物流的支柱”。物资的交换关系需要通过物资的储存和运输,最终实现。

考点2.储存的概念

储存是包含库存和储备在内的一种广泛的经济现象,是一切社会形态都

存在的经济现象。在任何社会形态中,对于不论什么原因形成停滞的物资,不

论是什么种类的物资,在没有进入生产加工、消费、运输等活动之前,或在这

些活动结束之后,总是要存放起来,这就是储存。

库存、储备和储存的本质区别:

①库存明确了停滞的位置,而储备导致的停滞所处的地理位置远比库存广

泛得多;可能是仓库中的储备,也可能是其它形式的储备。

②储备是有目的的、能动的、主动的行动;而库存有可能不是有目的的,

可能是完全盲目的。如超储、积压等。

③在一般情况下,储存、储备两个概念是不做区分的。

考点3.储存的地位和作用(正与逆作用)

(1)储存是物流的主要功能要素之一

在物流中,运输承担了改变空间状态的重任,而物流的另一个重任,即改

变“物”的时间状态,这部分重任是由储存来承担的。

(2)储存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条件之一(考点4)

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有时如果没有暂时的停滞(储存)环节,生产过程也

无法正常进行下去,产品的生产过程中,都存在所谓“暂时停滞状态”,这就是储存。储存作为社会再生产各环节之中,以及社会再生产各环节之间的“物”的停滞,构成了上一步活动和下一步活动的必要条件。

在社会再生产的环节之间,储存和运输非常重要的共性是,它们和生产活动不同,不增加社会产品的数量,不赋予产品以新的使用价值。它们的作用是

只变动了“物”的时间状态和空间状态,然而这一变动就能保证生产、流通的

正常进行,使社会再生产不断推进。储存作为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条件,具体

表现在其衔接及调节作用上。储存的衔接和调节作用又被称为“蓄水池”作用

和“调节阀”作用。

(3)储存可以创造“时间效用”、

同一种东西,在不同的时间有不同的价值和效用,由于改变了时间而最大

限度地发挥使用价值,最大限度地通过价值和使用价值的提高而提高了产出投

入比,就称之为“时间效用”。通过储存,使“物”在效用最高的时间发挥作

用,就能充分发挥“物”的潜力,实现资源在时间上的优化配置。

(4)储存是“第三利润源”的重要源泉之一

第一、有了储存保证,就可免除加班赶工,省去了增大成本的加班赶工费;

第二,有了储存保证,就无需紧急采购,不至加大采购成本而冲减利润;

第三,有了储存保证,就能在有利时机进行销售,或在有利时机购进,这

当然会增加销售利润,或者减少采购成本;

第四,储存是大量占用资金的一个环节,仓库建设、维护保养、进库出库

要大量耗费人力、物力、财力,储存过程中的各种损失,也是很大的消耗。

逆作用:【储存中的“库存”是企业的癌症(考点5)】主要是因为储存的代价太高,

第一,保管费用增加。库存会引起仓库建设、仓库管理、仓库工作人员工

资和福利等项费用开支增加。

第二,利息及机会损失。储存物资占用资金所付之利息,以及这部分资金

如果用于另外项目的机会损失都是很大的。

第三,陈旧损坏与跌价损失。物资在库存期间可能发生各种物理、化学、

生物、机械等损失,严重者会失去全部价值及使用价值。随着储存时间的增加,存货无时无刻不在发生陈旧损坏,一旦错过最佳的销售期,又会不可避免地出现跌价损失。

第四,保险费支出。投保缴纳保险费和保险的时间有关,储存的时间越长,

相应的保险费用就越高。保险费支出在有些国家、地区已达到较高比例。

考点6.仓库的概念:

仓库一般指以库、货场及其他设施、装置为劳动手段的,对商品、货物、

物资进行收进、整理、储存、保管和分发等工作的场所。仓库是储存物资的场

所,是物流活动的中转站,是调节物流的中心。

考点7.自有仓库仓储与公共仓储的各自优缺点

自有:

优点:

(1)更大程度地控制仓储

(2)自有仓储具灵活性(设计、布局、专业化)

(3)长期仓储时,自有仓储的成本低于公共仓储(规模效益)

缺点:

(1)局限性(企业一部分资金被长期占用)

(2)投资风险大(成本高,因其专业性而难以出售)

公共:

优点:

(1)企业不需要资本投资(只需支付租金)。

(2)满足企业在不同情况下对仓储空间的需求。

(3)使用公共仓储可以避免管理上的困难。

(4)公共仓储的规模效益可以使货主仓储成本的降低。

(5)使用公共仓储时企业的经营活动更加灵活。

缺点:

(1)企业对公共仓库中的库存难以控制。

(2)增加包装成本。

自建仓库还是租赁公共仓库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1)周转量(高:自建;低:租赁)

(2)需求的稳定性(稳定:自建)

(3)市场密度(大:自建)

(4)管理水平(自建:低;租赁:高)

考点8简述货位的各种布置方式

横列式:这种布置方式是将货位或货架的长边与主作业通道形成垂直关系的布置方式。

纵列式:这种布置方式是将货位或货架的长边与主作业通道形成平行关系的布置方式。

纵横式:这种布置方式是将货位或货架的长边与主作业通道既存在垂直关

系,也存在平行关系的布置方式。(图见第五章PPT62页)

考点9.熟悉了解各种货架。

通用货架主要包括:层架、层格架、抽屉式货架、柜式货架、U型架、栅架、悬臂架等。

近年来新型货架:调节式货架、装配式货架、转动式货架、活动货架、

高层货架。(图见第五章PPT82~102页)

考点10了解现代仓储技术。

1、条形码条是ID代码(商品的标识代码)的一种符号,是对ID代码进行自动识别且将数据自动输入计算机的方法和手段,条码技术的应用解决了数据录入与数据采集的“瓶颈”,为管理库存提供了有力支持。分为商品条形码(13位)和物流条形码(14位)

2、复合码是由一维条码和二维条码迭加在一起而构成的一种新的码制,

能够在读取商品的单品识别信息时,获取更多描述商品物流特征的信息

3、由于大量人为因素的介入常常导致仓库管理方面的错误,计算机控制仓库的系统也迅速发展起来,这些系统称称作为自动存储与检索系统。该系统可以在仓库内的指定地点自动存入或运出货物。这种系统多用于零售业的分销过程中,在制造业可用于工厂的库存管理与验货。

4、EDI是一种在处理商业或行政事务时,按照一个公认的标准,形成结

构化的事务处理或信息数据格式,完成计算机到计算机的数据传输。

考点11.自动化仓库的概念及特点。

概念:自动化仓库又称自动化立体仓库、高层货架仓库等AS/RS。自动化仓库是在生产力和科学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出现的崭新的物流技术。自动化仓库一般是指用货架——托盘系统储存单元化的货物,采用电子计算机控制或人工控制的巷道式起重设备取送货物的一种新型仓库

特点:

1)能大幅度地减少占地面积和提高库容;

2)便于实现仓库的机械化、自动化,提高仓库出入库频率;

3)提高仓库管理水平,借助于计算机管理能有效地利用仓库贮存能力,

便于清点盘货,合理减少库存,节约流动资金。

4)由于采用货架储存,并结合计算机管理,可以容易地实现先入先出的

出入原则,防止货物自然老化、变质,生锈。也便于防止货物的丢失,减少货

损;

5)采用技术化后,能适应黑暗、有毒,低温等特殊场合的需要。

第六章

一、运输的概念

运输是人和物的载运及输送。这里的运输专指“物”的载运及输送。运输是在不同地域范围间(如两个城市、两个工厂之间,或一个大企业内相距较远的

两车间之间),以改变“物”的空间位置为目的的活动,对“物”进行空间位移。运输与搬运的区别

运输是较大范围的活动;

搬运则是在同一地域之内的活动。

二、现代运输方式及经济特征

铁路运输适应性强、运输能力大安全程度高运送速度较高、能耗小环境污染程度小运输成本较低

公路运输机动、灵活,可实现门到门运输、货损货差小,安全性较低,灵活性强、原始投资少,资金周转快,技术改造容易、适合中短途运输,

不适合长途运输

水路运输运输能力大、运输成本低、投资省:利用天然航道,投资省、劳动生产率高、航速较低:低速航行所需克服的阻力小,能够节省燃料航空运输高科技特性、高速度、灵活性、安全性(平稳、安全。)、

国际性特征、建设周期短,回收快(票价贵)、在物流中占的比重小管道运输运量大、建设工程比较单一、具有高度的机械化、有利环境保护、适用的局限性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管道运输与其他几种运输方式的重要区别在于,管道设备是静止不动的。

3、中国铁轨的宽度为 1.435m

4、了解各种运输方式的设备设施

五、近海运输包括不同国家的两个港口之间的运输。如东南亚国家与中国

港口之间的运输都属于近海运输;沿海运输主要是指国内的两个港口之间的运

六、综合运输的方式

1、驮车(背)运输方式驮车运输方式是铁路滚装方式的一种,是采用

铁路、汽车联合运输的一种技术。

这种技术是以载货汽车为核心设备,从发运者处接运货物,完成“门到站”的运输;

到达火车——汽车转运站后,顺火车车尾坡道开上火车,锁住后,由火车车皮

驮运汽车货载完成“站到站”运输;至到达站后,再顺序沿车尾坡道开下,直驶

至接货人的“门口”。

2、箱车分体方式箱车分体方式采用可与汽车底盘分开的车箱,在火车——汽车转运站,用吊车将车箱起吊,与车体分开,再放到火车车皮上,实现

汽车与火车的联运。

这种方式与一般集装箱运输方式类似,在装卸时也采用吊装集装箱的龙门吊。

其区别是,车箱箱体可不按集装箱的标准尺寸,而按火车车皮的最优尺寸制造,

可比集装箱装运能力更大。

这种方式通用性较差,在铁路——汽车固定运输线上,如果有长期稳定的散杂

货输送,则可采用这种方式组成一个高效运输的系统。

3、公路、铁路两用方式公路、铁路两用方式是箱式半挂车和铁路台

车相结合,组成火车列车的一种形式。

这种方式下,在公路上行驶时,是汽车拖车与箱式半挂车组成汽车运输单位;

在和火车结合时,半挂车首尾与火车台车相接,火车运行时用油压系统将半挂

车轮子提起,依靠台车在轨道上行驶。

这种方式的优点是:除车箱体可原样进行“门到门”运输外,台车较小,自重轻,因而和集装箱火车运输比较,无效运输少。

4、滚装方式(鱼背运输)滚装运输:把装有集装箱的货车、或装有货

物的带轮的托盘、或各种机动车作为货运单元,牵引进船的货舱然后进行运输

的一种运输方式。

滚装运输的优点是:装卸方便费用低。

滚装船:运载滚动车辆的运输船,如运载各种汽车、装满集装箱或货物的卡车

和挂车等。

滚装船以装满集装箱或货物的车辆为运输单元。装载时,汽车及由牵引车辆拖带的挂车通过跳板开进舱内。到达目的港后,车辆可直接开往收货单位。

滚装船的装卸效率很高,每小时可达1000~2000吨,而且实现了从发货单位到

收货单位的"门-门"直接运输,减少了运输过程中的货损和差错。此外,船与

岸都不需起重设备,即使港口设备条件很差,滚装船也能高效率装卸。因此,

滚装船成为迅速发展的新船型。

七、国际多式联运

指根据一个多式联运合同,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运输方式,由多式联

运经营人把货物从一个国家境内发货地运至另一个国家境内指定的交货地点。

多式联运适用于水路、公路、铁路和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

第七章

一、流通加工概念

指在物品从生产者向消费者流动的过程中,为了促进销售,维护产品质量,实现物流的高效率所采取的使物品发生物理和化学变化的功能。

二、流通加工产生原因

(一)流通加工弥补生产加工的不足

(二)流通加工方便了用户

(三)流通加工为流通部门增加了收益

(四)流通加工为配送创造了条件

三、流通加工与其它流通环节存在明显差别

(1)流通加工与商流的采购、销售相比具有明显的生产特征。

(2)流通加工与物流的包装、储存、运输等环节相比,它改变了流通客

体的物理形态,甚至化学性能。

(3)流通加工的目的和结果是以消费者为导向的,它比其它物流功能更接近消费领域和生产企业,这在生产与消费之间个性化的矛盾日益突出的今天意

义尤其突出。

(4)流通加工的不断发展和在不同领域的深化,引发和催化了“流通加工

产业”的形成。

四、流通加工与生产加工的区别

流通加工和一般的生产加工在加工方法、加工组织、生产管理等方面并无显著区别,但在加工对象、加工目的、加工程度等方面却差别较大。

(一)流通加工与生产加工在加工对象的区别:流通加工的对象是进入流通领域的商品,具有商品的性质;生产过程的加工对象一般是某种最终产品形成过

程中的原材料、零部件和半成品等。

(二)流通加工与生产加工在加工深度(程度)的区别:流通加工一般属于简

单加工,加工内容是浅层的;生产加工的复杂程度和其加工的深度要远远高于

流通加工。

(三)流通加工与生产加工责任人的区别:流通加工的组织者是从事流通工作

的人;生产加工由生产企业为责任人和组织者。

(四)流通加工与生产加工在附加价值上的区别:流通加工在于完善物资的使

用价值;生产加工在于创造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

五、几种不合理流通加工如下:

1、流通加工地点设置不合理

2、流通加工方式选择不当

3、流通加工作用不大,形成多余环节

4、流通加工成本过高,效益不好

六、主要流通加工的经济效益分析

(一)剪板加工

剪板加工把成卷的和大规格的钢板或裁切为毛坯,或加工成半成品,因此加工企业降低了商品的销售起点,扩大了销售数量,增加了企业的收益。剪板加工的切割方式与企业通常使用的气割方法相比,除了在材料利用率上具有优势外,对加工后的产品质量也具有高度的保证。因为气割的方法不仅会使钢

材发生变化,更会对未来产品产生不利影响。

(二)动力配煤加工

在使用地区设置集中加工点,将各种煤及一些其他发热物质,按不同配方进行掺配加工,生产出各种不同发热量的燃料,称动力配煤加工。充分利用劣

质煤,可节省大量煤炭资源。同时,劣质煤在动力配煤中的使用,也减少了使

用单位的经济负担。

(三)商品混凝土流通加工(附:混凝土搅拌车)

直接采用混凝土加工形式在技术经济效果上优于直接供应工地并现场制

作混凝土的方法。品混凝土的集中搅拌,可采取准确的计量手段选择最佳的工

最新《公共基础知识》重点归纳

法理 ●法的概念:特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由国家制定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综合 ●法的特征:1、调整人的行为或社会关系2、国家制定或认可、并具有普遍约束力3、以国家强制力保护实施4、规定权利和义务 ●法的本质: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 ●法的规范作用:指引、评价、预测、教育和强制 法的作用 ●法的社会作用:维护统治阶级的阶级统治;执行社会公共事务。 ●法与经济基础的关系:经济基础决定法,法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法与生产力的关系:生产力发展的水平直接影响法的发展水平。法律离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既无存在的可能,也无存在的必要。 ●法对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作用:引导;促进;保障;制约。 ●法对微观经济的作用:确认经济活动主体的法律地位,调节经济活动中的各种关系,解决经济活动中哦的各种纠纷,维持正常的经济秩序 ●法与政治的关系:法受政治制约(政治关系发展、整体改革、政治活动的内容),法服务于政治(调节阶级间、阶级内关系,维护社会关系、社会秩序;打击制裁违法犯罪,调整公共事务关系,维护公共秩序) ●法与党的政策的关系: 相同点(内容实质方面联系):阶级本质、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经济基础、社会目标等 区别:意志属性、规范形式、调整范围(不尽同)、实施方式、稳定性程序化程度 ●法与党的政策相互作用: 一、法的制定:1、政策是立法的依据和指导思想 2、发将政策转为形式合理效力普遍的行为规范 二.发的实施:1、政策变法,使正统,又反之约束政治活动 2、法的实施借助政策作用 ●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 ●民主是法制的前提和基础,因为:民主是法制产生的依据、力量源泉,决定了法制的性质和内容 ●法的渊源的专有含义:法律规范的形式上的来源和其外在表现形式 ●法律效力等级为: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部门和地方政府)。 ●宪法:根本大法,最高法律效力 ●法律:由全国人大或其常务委员会制定、颁布;全国范围内生效;规范性法律文件 ●行政法规:国务院为领导和管理国家各项行政事务根据为宪法、法律 国务院发布的决定、命令,凡具有规范性的也属于发的渊源 ●地方性法规:地方人大及常委会制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省政府所在市、国批的较大市),适用本地方。 ●规章:1、部门规章:指由国务院各部委+中银+审计署+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依据为:宪法、法律、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 2、地方规章:政府制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省自治区政府所在市、经济特区所在市、国的较大市)依据:宪法、法律、行政法规 ●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民族自治地方人大制定,区域内生效 ●特别行政区法: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由全国人大以法律规定。 ●国际条约:与民法规定不同的,适用国际条约,但声明保留的条款除外。 ●规定是规范性文件,不属于法律范畴,效力低于法律。 ●广义的法律包括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 ●法律关系三要素(法律规范在调整人们行为过程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主体(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客体(权利义务指向的对象:物、精神产品、人身、行为)、内容(权利义务) ●权利能力:能够才加一定的法律关系,依法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主体能力; 行为能力:法律关系的主体能够通过自己的行为实际取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能力 行为能力必须以权利能力为前提,无权利能力就无法谈行为能力。 ●法人的权利能力:生于成立,终于解体 公民的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 ●自然人有权利能力,未必有行为能力,根据年龄和精神状况,分为:完全、限制、无行为能力人

药剂学处方总结

第一部分:处方分析 1. 分析下列软膏基质的处方并写出制备方法。硬脂醇250g 油相,同时起辅助乳化及稳定作用白凡士林250g 油相,同时防止水分蒸发留下油膜利于角质层水合而产生润滑作用 十二烷基硫酸钠10g 乳化剂丙二醇120g 保湿剂 尼泊金甲酯0.25g 防腐剂尼泊金丙酯0.15g 防腐剂蒸馏水加至1000g 制备:取硬脂醇和白凡士林在水浴上融化,加热至75 ℃,加入预先溶在水中并加 热至 75 ℃的其他成分,搅拌至冷凝即得。 2. 写出10%Vc 注射液(抗坏血酸)的处方组成并分析? 维生素C 104g 主药碳酸氢钠49g pH 调节剂亚硫酸氢钠0.05g 抗氧剂依地酸二钠2g 金属络合剂注射用水加至1000ml 溶剂 3. 分析下列处方并写出下列软膏基质的制备方法。硬脂酸甘油酯35g 油相硬脂酸120g 油相液体石蜡60g 油相,调节稠度白凡士林10g 油相羊毛脂50g 油相,调节吸湿性三乙醇胺4g 水相,部分与硬脂酸形成有机皂其乳化作用尼泊金乙酯1g 防腐剂蒸馏水加之1000g 将油相成分(硬脂酸甘油酯,硬脂酸,液体石蜡,白凡士林,羊毛脂)与水相成分(三乙醇胺,尼泊金乙酯溶于蒸馏水中)分别加热至80 ℃,将熔融的油相加入水中, 搅拌,制成O/W 型乳剂基质。 4. 处方分析,并写出制备小体积注射剂的工艺流程肾上腺素1g 主药依地酸二钠0.3g 金属络合剂盐酸pH 调节剂氯化钠8g 渗透压调节剂焦亚硫酸钠1g 抗氧剂注射用水加至1000ml 溶剂 工艺流程:主药+附加剂+注射用溶剂配液滤过 灌封灭菌 安瓿洗涤干燥(灭菌) 成品包装印字质量检查检漏 5. 分析处方,并指出采用何种方法制片?并简要写出其制备方法。 处方:呋喃妥因50g 糊精3g 淀粉30g 淀粉(冲浆10%) 4g 硬脂酸镁0.85g 根据上述处方,选用湿法制粒制片。 制备:取呋喃妥因过100 目筛然后与糊精、1/3 淀粉混匀,加入淀粉浆制成软材,过14 目筛制粒,湿粒在60℃下干燥,干粒再过12 目筛整粒。将此颗粒与剩余的淀粉、硬脂酸镁混合均匀,含量测定合格后计算片重。 6. 处方分析并简述制备过程 Rx1 维生素C 104g 主药碳酸氢钠49g pH 调节剂亚硫酸氢钠0.05g 抗氧剂 依地酸二钠2g 金属络合剂注射用水加至1000ml 溶剂制备:在配置容器中,加处方量80% 的注射用水,通二氧化碳至饱和,加维生素C 溶解后,分次加碳酸氢钠,溶解后加入已配好的依地酸二钠和亚硫酸氢钠溶液,调节pH6.0-6.2, 添加二氧化碳饱和的注射用水至足量,过滤,通二氧化碳气流下灌封。 7.写出板蓝根注射液处方中各物质的作用。 处方用量作用板蓝根500g 主药苯甲醇10ml 抑菌剂 吐温80 5ml 增溶剂注射用水适量溶剂共制1000ml 8. 写出复方磺胺甲基异恶唑处方中各物质的作用。 磺胺甲基异恶唑(SMZ )400g 主药甲氧苄啶(TMP )800g 主药(抗菌增效剂) 淀粉/120 目80g 填充剂,内加崩解剂3%HPMC 180 ~200g 润湿剂,黏合剂硬脂酸镁

《高等教育学》知识点 论述题

第一章 论述:从理论联系实际的角度谈谈学习研究高等教育学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目的:研究高等教育学可以让教师了解高等教育的特殊本质,理解高等教育的运行形态,认识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可以让教师从理论和实践想结合的高度,掌握高等教育学的基本原理,以增强高等教育实践的自觉性,从根本上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意义: 1、有利于增强教师对高等教育的责任感和事业心 高等教育是以培养高级人才为根本使命的。发挥高级人才的作用,对科学的发现、技术的创新、社会的改革、历史的推进是举足轻重的。作为社会中心的高等教育的教师,不仅重担在肩,必须有为,而且大有可为。 2、有利于深化教师对高等教育的理性认识 理论具有普遍性、抽象性,对实践具有发作用,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在高等教育学理论的指导下,高等教育实践的自觉性可以大大提高。 3、有利于提高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技能和水平。 高等教育学虽然是对高等教育的宏观综合层面的理性审视和把握,但对高等教育的一系列活动也给出了意义、原则、过程、方向灯“中观”层面的阐述,这对教学活动的规范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对于科研教研的深化强化,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方法: 1、要以现实的高等教育为中心 学习研究高等教育学理论,一要联系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等教育实际,二要联系各高校教师所在学校、所在学科的工作实际,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和自己的工作实际为中心。 2、注重讲高等教育学理论运用于实际 理论的运用是学习研究的根本目的。理论应用首先要对理论有透彻的理解,把握其精神实质;其次,要设计运用的技术路线和环节,思考这种路线和环节的可能性、现实性以及由可能转化为现实的条件。 3、对高等教育的实际问题进行理性思考 高等教育学的学习研究首先要善于从高等教育的实际中提出问题。问题就是矛盾。其次,要对矛盾进行分析,即分析其矛盾多方或双方的特点、地位和在运行的作用,把握其来龙去脉和发展转化的趋势。再次,探讨解决矛盾的途径和方法。 4、了解关注高等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新发展。 高教理论和高教实践是辩证运动的。高校教师学习研究高等教育学,要树立科学辩证的发展观,在高教时间基础上进行高教理论创新,在学习创新高教理论中推进高教实践。 第二章 试述现代高校的职能体系。 高等教育的功能具体体现于高等学校的职能中,高等学校也成为了社会生活的中心,其职能主要有:(1)培养专门人才,这是高等学校永恒的职能,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使命,是高校区别其他社会机构的根本特征,高校的一切工作都要把培养专门人才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高校培养专门人才的职能是永恒的,但培养专门人才职能的内涵是发展变化的。(2)发展科学,主要体现在大学的科研活动中,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科技、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3)社会服务。虽然培养人才,发展科学都是为社会服务,但高等学校还通过其他形式为社会提供直接的服务,特别是在社会文化、科学技术等领域担负起对社会各方面工作的指导与咨询责任,帮助社会解决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种种理论和实际问题。除了通过培养

2017山香教育理论基础整理笔记(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1、《学记》——“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2、战国时荀子——“以善人者谓之教” 3、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认为“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4、最早将“教育”一词连用的则是战国时期的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5、分析教育哲学的代表人物谢弗勒在《教育的语言》中把教育定义区分为三种: 规定性定义:作者自己认为的定义,即不管他人使用的“教育”的定义是什么,我认为“教育”就是这个意思。运用规定性定义虽然有一定的自由度,但是,要求作业在后面的论述和讨论中,前后一贯地遵守自己的规定。 描述性定义:回答“教育实际上是什么”的定义。尽量不夹杂自己的主观看法,适当地对术语或者使用该术语的方法进行界定。 纲领性定义:回答“教育应该是什么”的定义。即通过明确或隐含的方式告诉人们教育应该是什么或者教育应该怎么样。 6、教育是一种活动。“教育”是以一种“事”的状态存在,而不是以一种“物”的状态出现。因而。我们就把“活动”作为界定教育的起点。 7、教育活动是人类社会独有的活动。 8、“生物起源论”代表人物: 利托尔诺在《各人种的教育演变》中指出教育是超出人类社会以外的,在动物界中就存在的。 沛西·能在《教育原理》中也认为教育是一个生物学过程,扎根于本能的不可避免的行为。 9、“终身教育”概念的提出,指明人在生理成熟后仍继续接受教育。 10、社会性是人的教育活动与动物所谓“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 11、教育的本质:教育活动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12、教育是人类通过有意识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从而影响自身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 13、学校教育是一种专门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14、学校教育自出现以来就一直处于教育活动的核心。 15、学校教育是由专业人员承担的,在专门机构——学校中进行的目的明确、组织严密、系统完善、计划性强的以影响学生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16、学校教育的特征:①可控性②专门性③稳定性 17、教育概念的扩展——大教育观的形成 18、1965年,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朗在《终身教育引论》中指出,教科文组织应赞同“终身教育”的原则。 19、1972年,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中对“终身教育”加以确定,并提出未来社会是“学习化社会”。 20、“终身教育”概念以“生活、终身、教育”三个基本术语为基础。 从时间上看,终身教育要求保证每个人“从摇篮到坟墓”的一生连续性的教育过程; 从空间上看,终身教育要求利用学校、家庭、社会机构等一切可用于教育和学习的场所; 从方式上看,终身教育要求灵活运用集体教育、个别教育、面授或远距离教育; 从教育性质上看,终身教育即要求有正规的教育与训练,也要求有非正规的学习和提高,既要求人人当先生,也要求人人当学生。 21、教育的形态,是指教育的存在特征或组织形式。 22、在教育发展史上,教育的形态经历了从非形式化到形式化,再到制度化教育的演变。

江苏省高校教师资格考试 高等教育学知识点整理汇总情况全

实用文档 第二章高等教育的性质和任务 一、简答题:如何理解教育的本质特点?(P10-12) 1. 教育:促进、提升个体和人类素质的活动; 2. 教育:通过文化传承促进社会和人的发展; 3. 教育:通过文化创新促进社会和人的发展。 二、简答题:简述高等教育的基本性质?(P13-16) 1. 高等教育的高级性; 2. 高等教育的专业性; 3. 高等教育的学术性; 4. 高等教育的公益性; 5. 高等教育的主体性。 三、简答题:简述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P17-20) 1.培养高级专门人才;2. 推进科学技术发展;3. 服务社会发展需要。 四、选择题:(P19页)1810年,德国的威廉·冯·洪堡创办了柏林大学,提出了著名的“教学与科研相统一”、“通过科学研究促进教学”的原则。在洪堡和柏林大学的影响下,“洪堡原则”迅速传至西欧、美国、东欧、日本和中国,成为现代大学共同遵守的一条原则。 第三章高等教育的历史发展 一、简答题:中国最早的高等教育具有哪些总体特征? 其一,学在官府,或称学术官守、非官无学;其二,官学一体,或官师合一;其三,政教合一。 二、选择题(P24) 书院是我国古代特有的教育机构,它以私人创办为主,积聚大量图书,将教学活动与学术研究结合在一起,从唐代到清末,存在了一千年之久。 实用文档 三、选择题(P26)

作为东罗马帝国的教育中心,其任务是为帝国训练有较高文化水平的官吏。教学内容以七艺为基础,七艺之上设哲学、法律学和修辞学三种。 四、选择题(P27) 最初成立的欧洲中世纪大学,具有行会性、自治性、国际性和宗教性等特点。 五、选择题或名词解释(P30) 1862年国会通过了《莫雷尔法案》(亦称“赠地法案”),规定各州凡有国会议员一名,拨联邦土地3万英亩,用这些土地的收益维持、资助至少一所学院,而这些学院主要开设有关农业和机械技艺方面的专业,培养工农业急需人才。 六、选择题(P30) 1904-1918年,威斯康星大学率先提出大学应具有社会服务职能,从而将德国大学拥有的培养人才、发展科学职能又向前拓展了一步。 七、选择题(P32) 1898年创办的京师大学堂,是“百日维新”的仅存硕果。(北京大学的前身) 八、选择题(P34) 1917年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对校内管理体制进行了全面改革。 九、选择题(P36) 从高等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变化来看,1952年的院系调整应当说基本上是成功的(多科制学院和单科制学院),若以是否符合高等学校自身发展规律来评价,答案就不那么肯定了。 实用文档 十、选择题(P37) 1961年1月,教育部召开全国重点高校工作会议,根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提出对全国高等学校实行“定规模、定任务、定方向、定专业”。

整理高等教育学_判断题

【判断题】由普通高校、企业和其他社会团体或个人等办学机构提供的非正规高等教育不属于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 【答案】错 【判断题】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学者创办的各类学术机构被认为是大学(university) 【判断题】以采用问答法教学而闻名的古希腊学者是柏拉图 【判断题】京师同文馆是我国近现代第一所大学(university) 【判断题】北京大学的诞生标志着我国近现代高等教育的产生 【判断题】中世纪大学没有自治权 【判断题】以发展科研为主要职能是中世纪大学的特征之一 【判断题】经济发展不会引起高等教育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的改革 【判断题】高等教育与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无关 【判断题】大学的科研职能源自美国哈佛大学 【判断题】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源自美国的威斯康星大学 【判断题】德国和法国属于集中型高等教育体制 【判断题】高校教师与医师、律师一样都是专业人员,但不具有专业必备的基本属性 【判断题】研究能力是大学教师的基本能力 【判断题】实践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 【判断题】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是19世纪以来美国大学对世界高等教育的贡献,它已经成为各国高校普遍遵循的原则丨 【判断题】大学生已成年,其社会认知、情感及自我意识,都已成熟,因此,大学生的成长已基本定型 【判断题】〃向师性〃是指教师支配学生的一种倾向 【判断题】大学生权益就是取得高等学校学籍的在校生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志以作为的方式,以及要求他人做出一定行为的方式实现一定利益的许可和保障

【判断题】大学生权益包括受教育权和一般公民权两个方面,受教育权不属于公民权的一部分 【判断题】传统教育观认为学生是教育活动中的主体,是被管理的对象 【判断题】学术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是两个不同层次的人才类型 【判断题】教育目的就是教育目标,是指各级各类学校对受教育者身心发展所提出的具体标准和要求 【判断题】教育方针是高校最高层次的培养目标,是一种反映一定时期社会价值观念的,具有普通指导意义的育人标准 【判断题】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制定高校培养目标的唯一依据 【判断题】大众高等教育排斥精英高等教育 【判断题】专才强调人才的基础性、综合性和适应性,通才强调人才的技能性和职业性 【判断题】高校培养目标是一成不变的 【判断题】学术型人才是才与应用型人两个不同层次的人才类型 【判断题】高校实施教育活动,只要实施〃五育〃中的几个方面就可以了 【判断题】通识教育就是宽口径教育 【判断题】改变人文教育落后状况的主要措施是使人文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处于支配地位 【判断题】课程就是指教学科目 【判断题】结构主义课程理论对美国中小学课程改革产生了巨大影响,但并不适合高校课程领域 【判断题】科学主义课程观提倡螺旋式课程组织及发现法教学 【判断题】作为一种课程思潮,永恒主义课程观忽视了科技发展综合性的一面,坚持课程内容狭窄的专门化 【判断题】钻研教材即钻研教科书 【判断题】教学重点即学生常常容易误解和不容易理解的部分

公共基础知识——公民道德建设基础知识重点整理

公民道德建设基础 Ch1.公民道德建设概述 §1-1公民道德的含义 2001.9.20,中共中央颁发《公民道德建设纲要》 →9.20,公民道德建设日 2006.3.8,胡,提出“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新时期公民道德建设指明了方向] 道德——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主要是人们判别善与恶、是与非的一种基本尺度,也是人们在行为中选择应当怎样做和不应当怎样做的基本标准。 公民道德——指一个国家所有公民都必须遵守和履行的道德规范的总和,包括到的核心、道德原则、道德的基本要求和一系列的道德规范。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爱明团勤敬,20字,十个道德规范)——我国公民应当遵守,全社会大力倡导。第一次系统的、集中地作为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被提出来。 守法:不仅仅是法律层面的要求,也是道德层面的要求。[对法律的自觉认同,积极自觉地学法、懂法和守法] 明礼:狭义上指讲究起码的礼节、礼仪和礼貌;广义上明礼就是讲文明,特别是注重公共场合中言谈举止的文明。 诚信:诚信道德规范既是市场经济领域中基础性的行为规范,也是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基础性道德规范。 公民这十个基本道德规范,在调整公民个人与社会、与国家、与他人的关系中,各有不尽相同的功能。 守法,是公民对国家的道德责任的底线。 文明礼貌,是公民在公共场合应当遵守的最基础的道德准则。 团结,公民与公民之间的道德关系,强调公民之间的亲和力。[貌似省事考过?] §1-2我国现阶段道德建设的成绩与问题 存在的问题 ①一些人唯利是图的思想恶性膨胀,以追逐个人的私利为唯一目的。 ②由于一些人受到腐朽思想的腐蚀,把市场经济等价交换的原则,渗透到政治生活中来,导致在一些党政干部中发生的以权谋私、贪污受贿、腐化堕落等腐败现象严重存在。 ③愚昧路后、封建迷信、歪理邪说危害严重,“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 ④在一些领域中,出现了道德失范现象,是非、善恶、美丑、荣辱界限混淆。 §1-3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意义 公民道德建设的根本目的——要通过道德的说服力和感化作用,加强道德教育,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加强道德教育,实施“以德治国”,是保证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顺利进行的治国方略的一个重要方面。 道德是上层建筑的一个重要方面。 道德的实施,不是依靠某种强制性手段,而是通过道德教育的手段,以其说服力和劝导力来影响和提高社会成员的道德觉悟,使人们自觉的遵守这些行为规范。道德诉诸人们的“良心”,也就是诉诸人们内心的“道德信念”。 把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这是我们党和人民治理国家的重要方略。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现实意义 ①加强公民道德建设,首先要求党政干部以身作则实践履行公民道德,树立到的示范的作用。 ②社会阶层发生新变化,要使他们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为社义生产力和其他事业作出更大贡献,就必须…… ③加强青少年和儿童的公民道德教育,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④违法犯罪分子和受到刑事处分的人,在对他们进行必要地惩罚以外,更应该对他们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进行思想上的公民教育和改造,要使他们从灵魂的深处认识到犯罪的“可耻”,培育他们的“羞耻之心”,使他们有正确的“荣辱观念”。 Ch2.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原则 §2-1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纲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马列毛邓为指导,全面贯彻江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重在建设,以人

绝对有用的药剂学总结

总结 一、一些辅料的用途 1.乳糖 片剂:填充剂,尤其是粉末直接压片的填充剂; 注射剂:冻干保护剂 2.微晶纤维素 片剂:粉末直接压片的填充剂;“干粘合剂”;片剂中含20%微晶纤维素时有崩解剂的作用3.甲基纤维素 片剂:黏合剂 混悬剂:助悬剂 缓(控)释制剂:亲水凝胶骨架材料(弱) 4.羧甲基纤维素钠 片剂:黏合剂 混悬剂:助悬剂 缓(控)释制剂:亲水凝胶骨架材料 5.乙基纤维素 片剂:黏合剂(不溶于水) 缓(控)释制剂:骨架材料或膜控材料 固体分散体:难溶性载体材料 6.羟丙基纤维素 片剂:黏合剂、薄膜包衣材料 混悬剂:助悬剂 缓(控)释制剂:亲水凝胶骨架材料、微孔膜包衣片的致孔剂 7.羟丙甲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片剂:黏合剂、薄膜包衣材料 混悬剂:助悬剂 缓控释制剂:亲水凝胶骨架材料、微孔膜包衣片的致孔剂 8.醋酸纤维素酞酸酯 肠溶材料 9.羟丙甲纤维素酞酸酯 肠溶材料 10.醋酸羟丙甲纤维素琥珀酸酯 肠溶材料 11.邻苯二甲酸聚乙烯醇酯(PV AP) 肠溶材料 12.苯乙烯马来酸共聚物(StyMA) 肠溶材料 13.丙烯酸树脂(肠溶型I、II、III号)、Eudragit L,Eudragit S(有时出现Eudragit L 100或Eudragit S 100) 肠溶材料 14.Eudragit RL,Eudragit RS: 难溶性载体材料 15.Eudragit E(与丙烯酸树脂IV号相当)

胃溶型高分子材料 16.醋酸纤维素 2007年执业药师药剂学辅导第6 页,共114 页 水不溶型材料,可用于包衣或制备渗透泵片剂 17.聚乙烯吡咯烷酮(聚维酮PVP)类 P27:片剂:黏合剂 P58:片剂:胃溶型薄膜衣材料 P81:微丸:硝苯地平微丸(固体分散物) P193:混悬剂:助悬剂 P221:固体分散物:水溶型载体材料 P227:缓(控)释制剂:亲水胶体骨架材料 P235:缓(控)释制剂:微孔膜包衣片中的致孔剂 18.聚乙烯醇 膜剂:成膜材料、助悬剂 19.羧甲基淀粉钠 片剂:崩解剂 20.交联聚维酮 片剂:崩解剂 21.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 片剂:崩解剂 22.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 片剂:崩解剂 23.聚乳酸 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用于制备微球、纳米粒等24.甘油(山梨醇丙二醇的作用与甘油比较接近) 液体制剂:溶剂、注射剂溶剂、助悬剂、保湿剂 胶囊和包衣材料中做增塑剂 软膏、经皮给药系统:渗透促进剂 增加疏水性药物的可湿性、静脉脂肪乳中渗透压调节剂甘油明胶(用于软膏、栓剂、固体分散体) 25.甘油明胶 P80:滴丸剂:水溶性基质 P85:栓剂:水溶性基质 P96:软膏剂:水溶性基质 26.十二烷基硫酸钠(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乳剂、软膏:乳化剂 固体制剂的润湿剂/片剂的润滑剂 增溶剂 27.聚乙二醇(PEG)类 P28:片剂:水溶性润滑剂(PEG 4000, 6000) P58:片剂:薄膜包衣处方中的增塑剂 P77:胶囊剂:软胶囊中非油性液体介质(PEG 400) P79:滴丸剂:水溶性基质(PEG 4000, 6000,9300) P85:栓剂:栓剂基质

教育学知识点整理

教育学 一、名词解释 1.教育的概念: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2.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是指由国家提出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所构成的一个教育目的系统。 3.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活动。 4.义务教育:是指国家采用法律形式规定的适龄儿童、少年都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都必须予以保证的带有强制性的国民教育。义务教育的性质决定了它是一种具有强制性、法律保障的、免费特征的教育制度。 5.人的身心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身心变化。 6.教师专业化: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 7.学科课程:是以文化知识为基础,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从不同的知识领域或学术领域选择一定的容,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选出的知识组织为学科的课程。 8.经验课程:也称为活动课程,是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的经验为基础,以各种不同形式的一系列活动组成的课程。

9.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 10.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是将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和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课程计划和规定的时间,安排教师有计划地面向全班学生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 二.简答题 1. 学校产生的条件: (1)进入奴隶社会后,金属工具代替了原始社会的石器,生产水平提高了,有了剩余产品且足以供养一部分人脱离直接的生产劳动,专门从事教育与学习,学校的产生有了必要的物质基础以及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教师。 (2)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人们积累了越来越多的社会生产、生活经验,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更丰富的教育容。 (3)文字的产生,为学校传授知识提供了便利的工具。 (4)私有制的产生,社会贫富两级分化,对立的阶级形成,国家机器产生,统治阶级为强化对劳动人民的统治,迫切需要有专门的机构培养阶级的接班人和为其服务的官吏及知识分子,学校的产生有了客观的需要。 2. 多元智力视野中的学生观 第一,对所有学生都抱有热切的成才期望,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智力特点,使我们的教育真正成为“愉快教育”和“成功教育”。 第二,针对不同的学生的不同智力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即教师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重点知识整理

教育与教育学: 《一》教育学: 一、概念: 1、来源: (1)孟子:“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战国) (2)许慎:《说文解字》,“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许慎,东汉) 题:最早使用“教”和“育”两个字的是(孟子)。 最早对“教”和“育”两个字解释的是(许慎)。 2、广义: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 包括: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 3、狭义: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进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二、教育的基本要素: 1.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有目的地影响他人生理、心理及性格发展的人。 现代学校的教育者具有以下特征: (1)主体性---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设计者和具体实施者。 (2)目的性---教育者所从事的是以教育为目的的活动。 (3)社会性---现代学校的教育者是社会要求的体现者。 2.受教育者:在社会教育活动中,在生理、心理及性格发展方面有目的地接受影响,从事学习的人,统称为受教育者。 3.教育影响:教育内容和教育措施。中介 4.教育活动中的三对基本矛盾:(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的矛盾)(受教育者与教育者的矛

盾)(教育者与教育内容的矛盾) 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的矛盾是基本的、决定性的矛盾,是教育活动的逻辑起点。三、教育的属性 (1)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 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也是教育的本质。 教育区别于其它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 ------教育具体而实在的规定性体现在: No.1: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 No.2:教育是人类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No.3: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2)社会属性:(重点) ——永恒性:教育是新生一代的成长和社会生活的延续与发展不可缺少的手段,为一切人、一切社会所必需,与人类社会共始终,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范畴。(人在教育在)【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着教育,教育的永恒性是由教育本身的职能决定的】 ——1.阶级性:在阶级社会中,教育具有阶级性。 (原始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没有阶级性,社会主义社会也具有阶级性) ——2.历史性:教育与社会的生产力的水平和统治阶级制度密切相关,并随之变化而变化发展。 【在不同的社会或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不相同。不同时期的教育有其不同的历史形态、特征。】 ------3.继承性。指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都前后相继,后一时期教育是对前一时期教育的继承与发展。

高等教育学整理教案资料

高等教育学整理

第一章: 我国高等教育追溯到1898年设立的京师大学堂。 高等教育学的性质:高等教育学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门分支学科,是研究特殊的教育活动——高等教育的一门综合学科,它研究的是高等教育现象及其一般规律。 识记:高等教育的四个阶段及其内容(P2~P6) 常用的高等教育学研究方法:多学科研究法 第二章: 高等教育建立在普通教育(或基础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性教育,以培养各种专门人才为目标。 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识记:高等教育价值观及其观点: 1、个人本位价值观:A:高等教育的价在于促进个人的理智发展。B:高等教育的职责在于知识传递而非知识创新。C:高等教育在于通过实施自由教育、普通教育、人文教育来达到目标。 2、知识本位的价值观:A:高等教育的价值在于追求真理、创造知识。B:高等教育通过研究进行教学,以自由学术为教学基础。 3、社会本位的价值观:A:高等教育的价值在于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发展。B: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公民,造就人才。 (识记+理解)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1、高等教育受社会发展制约:A、受生产力与科技发展水平制约。B、受社会制度制约。C、受文化传统制约。 2、高等教育服务于社会:A、服务于经济建设.。B、服务于制度建设。C、服务于文化建设。 第三章: 我国制定教育方针的依据: 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2、教育基本规律。 3、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客观要求。 教育目的:人们在观念上、思想上对教育对象的质量规格总得设想与规定。专才教育与通识教育:专才教育是为了培养适应于某一专业领域的需要的人才教育;通识教育是以发展人的理性为终极目的的教育。 教育目的的作用: 1、制约教育对象的发展 2、指导整个教育过程 3、激励教育主体 高等教育目的: 1、自由教育目的 2、职业教育目的 3、普通教育目的 4、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的教育目的

最新教育学(小学教育学知识点整理)

小学教育学考点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1、教育的概念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发展的活动。 2、学校教育制度 (1)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 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的建立,又称制度化教育。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非制度化教育的过程。 前制度化教育始于与社会同一时期产生的人类早期教育。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以及随之颁布的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以及1904年的《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 相对于制度化教育而言,非制度化教育所推崇的理想是:“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2)现代教育制度发展的趋势 ①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②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③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④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⑤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⑥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3、古代中国教育 中国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西周以后,形成了六艺教育,即六门课程:礼、乐、射、御、书、数。 隋唐以后盛行科举制度。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儒家经典被缩减为“四书”、“五经”,特别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被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明代以后,八股文被规定为考科举的固定格式,一直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清政府才下令废科举开学堂。 4、20世纪以后世界教育的特征 (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 (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5、历史上的教育学思想 (1)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对中国文化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孔子很注重后天的教育工作,主张“有教无类”,大力创办私学,孔子的学说以“仁”为核心,以“仁”为最高道德标准,重视因材施教。他很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学习与行动相结合。 先秦时期以墨翟为代表的墨家与儒家并称显学。墨翟以“兼爱”和“非攻”为教,同时注重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注重科学技术的传习。 道家主张回归自然、“复归”人的自然本性,一切任其自然,便是最好的教育。 战国后期,《学记》总结了儒家的教育理论和经验。《学记》提出“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设计了从基层到中央的完整的教育体制,提出了教学相长的辩证关系和“师严然后

江苏省高校教师资格考试-高等教育学知识点整理汇总(全)

第二章高等教育的性质和任务 一、简答题:如何理解教育的本质特点?(P10-12) 1. 教育:促进、提升个体和人类素质的活动; 2. 教育:通过文化传承促进社会和人的发展; 3. 教育:通过文化创新促进社会和人的发展。 二、简答题:简述高等教育的基本性质?(P13-16) 1. 高等教育的高级性; 2. 高等教育的专业性; 3. 高等教育的学术性; 4. 高等教育的公益性; 5. 高等教育的主体性。 三、简答题:简述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P17-20) 1.培养高级专门人才;2. 推进科学技术发展;3. 服务社会发展需要。 四、选择题:(P19页)1810年,德国的威廉·冯·洪堡创办了柏林大学,提出了著名的“教学与科研相统一”、“通过科学研究促进教学”的原则。在洪堡和柏林大学的影响下,“洪堡原则”迅速传至西欧、美国、东欧、日本和中国,成为现代大学共同遵守的一条原则。 第三章高等教育的历史发展 一、简答题:中国最早的高等教育具有哪些总体特征? 其一,学在官府,或称学术官守、非官无学;其二,官学一体,或官师合一;其三,政教合一。 二、选择题(P24) 书院是我国古代特有的教育机构,它以私人创办为主,积聚大量图书,将教学活动与学术研究结合在一起,从唐代到清末,存在了一千年之久。 三、选择题(P26) 作为东罗马帝国的教育中心,其任务是为帝国训练有较高文化水平的官吏。教学内容以七艺为基础,七艺之上设哲学、法律学和修辞学三种。 四、选择题(P27) 最初成立的欧洲中世纪大学,具有行会性、自治性、国际性和宗教性等特点。

五、选择题或名词解释(P30) 1862年国会通过了《莫雷尔法案》(亦称“赠地法案”),规定各州凡有国会议员一名,拨联邦土地3万英亩,用这些土地的收益维持、资助至少一所学院,而这些学院主要开设有关农业和机械技艺方面的专业,培养工农业急需人才。 六、选择题(P30) 1904-1918年,威斯康星大学率先提出大学应具有社会服务职能,从而将德国大学拥有的培养人才、发展科学职能又向前拓展了一步。 七、选择题(P32) 1898年创办的京师大学堂,是“百日维新”的仅存硕果。(北京大学的前身) 八、选择题(P34) 1917年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对校内管理体制进行了全面改革。 九、选择题(P36) 从高等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变化来看,1952年的院系调整应当说基本上是成功的(多科制学院和单科制学院),若以是否符合高等学校自身发展规律来评价,答案就不那么肯定了。 十、选择题(P37) 1961年1月,教育部召开全国重点高校工作会议,根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提出对全国高等学校实行“定规模、定任务、定方向、定专业”。 十一、选择题(P38) 从1999年开始,在“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扩大内需、拉动经济”等口号的推动下,开始了3年扩招。 第四章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 一、论述题(开放性)(P58) 注:可参考书中两部分章节的思考题。 1.什么是高等教育的现代化?

公共基础知识总结

1.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着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 2.法的特征:规范性、国家意志性、国家强制性、普遍性、程序性、可诉性、权利义务性。 3.法的作用可分为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规范作用包括指引、评价、教育、预测和强制作用。社会作用一方面,法的社会作用体现在维护阶级统治 ; 另一方面,体现在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执行社会公共事务方面。 4.法律关系构成三要素:主体、内容、客体。 5.法的效力层次:上位法优于下位法,特别法优于一般法,新法优于旧法。 6.法律制裁以惩罚为主要形式,主要包括: (1) 民事制裁。 (2) 行政制裁。 (3) 刑事制裁。 (4) 违宪制裁。 7.宪法集中体现统治阶级建立民主国家的意志和利益,集中表现各种政治力量的对比关系,调整国家根本社会关系,确认和规定国家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国家根本法。 8.宪法的特征: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 母法 ) ,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宪法是民主事实法律化的基本形式。 9.宪法的基本原则:人民主权原则,基本人权原则,法治原则,权力制约原则。 10.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的国家权力机关,也是最高的国家立法机关。 11.人大作用:批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建制,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决定战争与 和平问题。 12.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是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经常行使最高国家 权力的机关,也是国家立法机关。 13.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也是我国的政体和根本政治制度。 14.我国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普遍性原则、平等原则、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原则、秘密投 票原则。

药剂学重点归纳整理 中国药科大学药剂学讲义

第1章绪论 一、概念: 药剂学:是研究药物的处方设计、基本理论、制备工艺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科学。 制剂:将药物制成适合临床需要并符合一定质量标准的制剂。 药物制剂的特点:处方成熟、工艺规范、制剂稳定、疗效确切、质量标准可行。 方剂:按医生处方为某一患者调制的,并明确指明用法和用量的药剂称为方剂。 调剂学:研究方剂调制技术、理论和应用的科学。 二、药剂学的分支学科: 物理药学:是应用物理化学的基本原理和手段研究药剂学中各种剂型性质的科学。 生物药剂学:研究药物、剂型和生理因素与药效间的科学。 药物动力学:研究药物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的经时过程。 三、药物剂型:适合于患者需要的给药方式。 重要性:1、剂型可改变药物的作用性质 2、剂型能调节药物的作用速度 3、改变剂型可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 4、某些剂型有靶向作用 5、剂型可直接影响药效 第2章药物制剂的基础理论 第一节药物溶解度和溶解速度 一、影响溶解度因素: 1、药物的极性和晶格引力 2、溶剂的极性 3、温度 4、药物的晶形 5、粒子大小 6、加入第三种物质 二、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 1、制成可溶性盐 2、引入亲水基团 3、加入助溶剂:形成可溶性络合物 4、使用混合溶剂:潜溶剂(与水分子形成氢键) 5、加入增溶剂:表面活性剂 (1)、同系物C链长,增溶大 (2)、分子量大,增溶小 (3)、加入顺序 (4)用量、配比 第二节流变学简介 流变学:研究物体变形和流动的科技交流科学。 牛顿液体:一般为低分子的纯液体或稀溶液,在一定温度下,牛顿液体的粘度η是一个常数,它只是温度的函数,粘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少。 非牛顿液体:1、塑性流动:有致流值 2、假塑性流动:无致流值 3、胀性流动:曲线通过原点 4、触变流动:触变性,有滞后现象 第三节粉体学 一、粉体学:研究具有各种形状的粒子集合体的性质的科学。 二、粒子径测定方法:1、光学显微镜法 2、筛分法 3、库尔特计数法 4、沉降法 5、比表面积法 三、比表面积的测定:1、吸附法(BET法) 2、透过法 3、折射法 四、粉体的流动性:用休止角、流出速度和内磨擦系数衡量。 1、休止角:θ越小流动性越好, 2、θ<300流动性好 3、流出速度:越大, 4、流动性越好 5、内磨擦系数:粒径在100-200um, 6、磨擦力开始增加, 7、休止角也增大。 θ≤300 为自由流动,θ≥400不再流动,增加粒子径,控制含湿量,添加少量细料均可改善流动性。 第4节表面活性剂 一、概念:表面活性剂:具有很强的表面活性并能使液体的表面张力显著下降的物质。 二、分类: (一)、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1、肥皂类:高级脂肪酸的盐, 2、硬酯酸、油酸、月桂酸一般外用 3、硫酸化物:十二烷基硫酸钠(SDS, 4、叶桂醇硫酸钠, 5、 SLS), 6、乳化性强, 7、稳定, 8、软膏剂乳化剂。 3、磺酸化物: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等,广泛应用的洗涤剂 (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季铵化合物新洁尔灭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