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适配体筛选的实验设计疑问解答

合集下载

脂肪细胞特异性核酸适配体的筛选分子识别及应用初探的中期报告

脂肪细胞特异性核酸适配体的筛选分子识别及应用初探的中期报告

脂肪细胞特异性核酸适配体的筛选分子识别及应用初探的中期报告中期报告一、引言脂肪细胞是人体内重要的能量储存组织,其代谢异常与肥胖、糖尿病等疾病密切相关。

因此,对脂肪细胞的研究对于实现健康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旨在介绍脂肪细胞特异性核酸适配体的筛选分子识别及应用初探的中期研究进展。

二、脂肪细胞特异性核酸适配体的筛选分子识别1. 核酸适配体的基本原理核酸适配体是由寡聚核苷酸(Oligonucleotide)序列构成的人工分子,可与特定的目标分子发生高度选择性的结合。

其筛选原理在生物检测、治疗以及荧光标记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2. 脂肪细胞特异性核酸适配体的筛选通过体外筛选实验,我们成功地获得了针对脂肪细胞的特异性核酸适配体。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首先将随机序列库与脂肪细胞进行反复接触,然后通过进一步筛选,获得具有高亲和力的脂肪细胞特异性核酸适配体。

三、脂肪细胞特异性核酸适配体的分子识别1. 核酸适配体与脂肪细胞的结合机制通过核酸适配体的特定序列,可与脂肪细胞表面特异的蛋白质结合。

这种结合机制具有高度的选择性,能够准确地识别和结合脂肪细胞。

2. 核酸适配体的脂肪细胞识别效果验证通过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流式细胞术等实验方法,我们验证了脂肪细胞特异性核酸适配体的识别效果。

结果表明,核酸适配体能够高度特异性地结合脂肪细胞,并产生明显的荧光信号。

四、脂肪细胞特异性核酸适配体的应用初探1. 药物传递系统将药物通过连接在核酸适配体上的适配体对特定脂肪细胞进行选择性运载,能够减少对其他细胞的不必要影响,提高治疗效果。

2. 脂肪细胞生物学研究通过核酸适配体的脂肪细胞特异性结合,可以进一步研究脂肪细胞的生理和病理过程,为肥胖、糖尿病等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五、结论通过脂肪细胞特异性核酸适配体的筛选分子识别及应用初探,我们实现了对脂肪细胞的准确识别,并初步探索了其在药物传递系统和脂肪细胞生物学研究方面的应用潜力。

这一研究为进一步研究脂肪细胞的功能和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高通量筛选技术的使用中常见问题解决方法

高通量筛选技术的使用中常见问题解决方法

高通量筛选技术的使用中常见问题解决方法高通量筛选技术是一种高效、快速的方法,广泛应用于生物、化学、药物研发等领域。

然而,由于技术复杂性和实验设计的细节,使用高通量筛选技术时常会遇到一些常见的问题。

本文将讨论这些常见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案,以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应对挑战。

1. 样品准备的问题在使用高通量筛选技术之前,样品的准备是非常重要的。

经常遇到的问题之一是样品的质量。

样品可能受到氧化、降解或污染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不准确的结果。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包括使用新鲜的、高纯度的样品,并在操作过程中避免一切可能的污染源。

此外,样品的稀释和浓度调整也是一个关键问题。

使用高通量筛选技术时,需确保样品在适当的浓度范围内,以避免信号过强或过弱,从而影响结果的可靠性。

逐步稀释样品,并使用质量标准品进行定量校准,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

2. 设备和实验操作问题高通量筛选技术通常需要使用高度自动化的设备,如液体处理系统、读板仪器和机器人系统等。

这些设备的故障或操作失误可能导致数据的不准确性。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应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维护。

定期检查设备的功能性和性能,及时更换耗材,可以减少故障的概率。

另外,合理的实验操作过程也是保证结果准确性的关键。

严格按照操作手册和实验流程进行操作,并定期进行标准操作程序的培训和更新。

此外,在进行高通量筛选实验时,应备有正确的控制组和阴性对照,以确保结果的可靠性。

3. 数据分析和解释问题高通量筛选技术生成的数据量通常非常庞大,数据的分析和解释可能会成为一个挑战。

常见的问题包括噪声、误差和数据的可靠性。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用统计学方法来进行数据处理和解读。

例如,使用正态分布分析来判断结果的可靠性和显著性,同时使用重复实验进行验证。

此外,为了减少误差和噪声的干扰,应在实验设计中包括技术重复和生物重复。

技术重复是指在同一实验条件下重复实验,生物重复是指在不同条件下重复实验。

这种设计可以提高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从而减少数据分析和解释的误差。

Cell_SELEX技术筛选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NB4细胞适配体

Cell_SELEX技术筛选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NB4细胞适配体

文章编号:1001-764X(2012)07-518-04·基础实验诊断研究·Cell-SELEX技术筛选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NB4细胞适配体*陈鑫1,3,李卫滨2,王开宇2,兰小鹏1,2(1.第二军医大学福州总医院临床医学院,福州350025;2.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检验科,福州350025;3.解放军第94医院检验科,南昌330002)摘要:目的用以细胞为靶标的指数富集配体的系统进化(Cell-SELEX)技术获得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细胞株NB4高亲和力、高特异性的适配体。

方法以NB4细胞为靶标,用Cell-SELEX技术从随机单链DNA(ssDNA)文库中筛选出一组适配体,将筛选得到的适配体群进行克隆、测序及结合力测定,用流式细胞仪和荧光显微镜对结合率最高的适配体进行亲和力和特异性分析。

结果第1,4,7,10,13,16,19轮筛选获得的次级文库与NB4细胞的结合率分别为(1.6%,3.8%,6.3%,11.4%,15.4%,19.9%,16.7%);第16轮筛选的21个阳性克隆菌测序结果表明,存在有3种高度富集的适配体,分别为CX1序列2个,CX5序列3个,CX9序列16个;流式细胞仪检测3种序列的结合率分别为9.7%,12.6%,17.2%;CX9的解离常数(Kd)为16.2nmol/L;荧光显微镜下发现,CX9与NB4细胞结合的荧光强度高于K562细胞。

结论用Cell-SELEX技术成功筛选到针对NB4细胞的适配体CX9,为荧光标记适配体快速鉴定APL提供实验依据。

关键词:以细胞为靶标的指数富集配体的系统进化技术;适配体;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NB4细胞中图分类号:R733.71文献标志码:ASelection of aptamers for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NB4cells with Cell-SELEXCHEN Xin1,3,LI Wei-bin2,WANG Kai-yu2,LAN Xiao-peng1,2(1.Clinical Medicine School,Fuzhou General Hospital,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Fuzhou350025,Fujian;2.Department of Laboratory Medicine,Fuzhou General Hospital of Nanjing Military Com-mand,Fuzhou350025,Fujian;3.Department of Clinical Laboratory,The94th Hospital of PLA,Nanchang330002,Jiangxi,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obtain the aptamer targeted to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NB4cells with high affinity and speci-ficity by using the cell based systematic evolution of ligands by exponential enrichment(Cell-SELEX).Methods A group of aptamers target to NB4cells were selected from a random single-stranded DNA(ssDNA)library by using Cell-SELEX.The screened aptamers were further cloned,sequenced and the binding forces were determined.One of the screened aptamers with the highest binding rate was isolated and its affinity and specificity were analyzed with flow cytometry and fluorescence microscope.Results The binding rates be-tween NB4cells and the secondary libraries acquired in the1st,4th,7th,10th,13th,16th and19th selection rounds were1.6%,3.8%,6.3%,11.4%,15.4%,19.9%and16.7%,respectively.The sequencing results of21positive clones selected from the 16th round indicated that3kinds of aptamers were highly enriched,including the sequences from2of CX1,3of CX5and16of CX9.The determination of flow cytometry showed that the binding rates of aptamers CX1,CX5and CX9were9.7%,12.6%and17.2%,respectively,and the equilibrium dissociation constant(Kd)of CX9reached to16.2nmol/L.The fluorescence intensity of aptamer CX9binding to NB4cells was stronger than that of K562cells under fluorescence microscope.Conclusion The CX9aptamer with high affinity and specificity to NB4cells was obtained by using Cell-SELEX successfully,which provides the evidence for the rapid i-dentification of APL with the fluorescence-labeled aptamer.Key words:cell based systematic evolution of ligands by exponential enrichment;aptamer;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NB4cell近年来,以细胞为靶标的指数富集配体的系统进化(cell based systematic evolution of ligands by ex-ponential enrichment,Cell-SELEX)技术在肿瘤研究领域得到广泛应用[1]。

慢病毒实验几个你回答不出来的问题

慢病毒实验几个你回答不出来的问题

慢病毒实验几个你回答不出来的问题马上要做慢病毒实验了,完全无从下手啊!怎么准备实验,哪个公司的慢病毒产品靠谱啊?就算找到靠谱的供应商,我也不会找感染条件啊?就算找到感染条件细胞也不一定活啊?就算细胞活了咱也不会看荧光啊?就算咱会看荧光咱也不会设计引物验证啊?就算咱会验证咱也不知道啥时候可以做下游啊?…………慢病毒相关实验可能遇到的问题千百个,但是有些问题是大部分人都会遇到的,我们会把慢病毒实验经常遇到的问题以问答的形式教大家怎么做,本期我们先讲讲细胞感染病毒实验经常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

1寻找合适的慢病毒感染条件:使用不同助感试剂和不同的细胞数与病毒颗粒数比例进行感染预试验,感染后选择感染效率在80%左右,感染后细胞状态正常且病毒使用量最小的感染条件作为最佳感染条件。

实验要点:1.可以使用不同的助感试剂进行预试验,传统的Polybrene试剂可以满足一部分细胞转染的需要,但是Polybrene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性,对于敏感细胞并不适合。

建议使用细胞毒性小的病毒感染试剂,如HitransG病毒感染试剂;2.使用不同的细胞数与病毒颗粒数的比例进行预试验;3.选择感染效率为80%左右,感染后细胞状态正常且病毒使用量最小的感染条件作为最佳感染条件。

2选择合适的细胞在做病毒感染时除了使用合适的感染条件,更重要的是要使用处于对数生长期且细胞状态正常的细胞,这样才能保证细胞在受打病毒感染后仍能顽强生存。

另外,细胞最好有STR分型鉴定以及经过支原体污染检测。

对新买来的细胞,最好使用支原体检测试剂盒进行检测,如果在培养过程中以及发现支原体污染,可以使用支原体去除试剂盒消除细胞中的支原体。

3选择合适的荧光波长不同的荧光基团要使用不同的发射波长,三种常见荧光的信息如下:GFP 激发波长488 发射波长507RFP激发波长563 发射波长582mCherry激发波长587 发射波长610表达病毒感染后qPCR检测无过表达效果原因第一:很有可能是细胞目的基因内源表达水平太高,影响了外源的表达,建议选择低表达细胞系;第二:引物设计问题,过表达构建的都是CDS区,所以引物必须设计在CDS区才能检测出外源的过表达细胞感染效率不是越高越好细胞在感染完后感染效率达到80%即可进入下游实验,不一定非到100%的感染效率才可进入下游哦。

细胞培养技术问题解答

细胞培养技术问题解答

细胞培养技术问题解答细胞培养已成为生物系统建模的一项基本技术,其在生物技术和制药领域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并且在生命科学研究实验室中也不可或缺。

尽管这种技术很容易实施,但污染或其他不利于细胞存活的条件会干扰细胞的成功增殖,从而导致无法进行存储细胞扩容或建模实验。

常用的共享细胞方法已被证明会导致储备细胞的交叉污染,而之前并未对此进行质疑。

查明导致细胞难以正常生长的各种常见和罕见原因,有助于提高实验室效率,提升细胞产物产量并确保体外模型提供有意义且可靠的下游数据。

细胞系错误鉴定近期的研究预估,细胞系的错误鉴定可能影响了多达三分之一在用的所有细胞系。

这些发现可能会引发对基于细胞系模型而得到的生物学系统发表结果的质疑。

可导致细胞系错误鉴定或交叉污染的因素包括:• 被侵袭性细胞系污染:同工酶分析表明,许多细胞系与 HeLa 细胞共享一种罕见的酶同种型。

此后,HeLa 已被证明是培养液中最常见的侵袭性细胞系。

• 文件和标签做法:细胞培养瓶、培养板、冷冻管和冷冻容器必须有明确的标签,并严格维护液氮储存图,以反映细胞库存的添加、取出和重新定位。

• 细胞系借用:在相邻实验室之间共享细胞是一种常见做法,会导致细胞系识别错误。

细胞系只能从信誉良好的细胞库中获得,例如 ECACC,英国公共卫生部的欧洲认证细胞培养物收藏中心。

了解细胞系交叉污染的常见原因以及如何保护您的工作免受其后果的影响。

细胞培养的微生物污染细胞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不仅为细胞,也为细菌、真菌和病毒污染物提供了理想的环境。

除了严格遵守无菌培养技术外,还必须定期对培养物进行显微镜检查以确认是否存在细菌和真菌侵染的证据。

一些无所不在的微生物污染物逃避目视检查,预计在全部培养中,多达30%被支原体污染。

支原体检测试剂和试剂盒通常都基于PCR扩增技术,后者也可用于检测病毒污染物。

Learn how to keep your cultures free of biological and chemical contaminants.细胞生长不良在其他方面上看起来是健康的、培养中的细胞未能达到汇合状态是一件令人沮丧的事请。

高考生物:选必三“细胞工程”经典问答题8例

高考生物:选必三“细胞工程”经典问答题8例

高考生物:选必三“细胞工程”经典问答题8例植物细胞工程和动物细胞工程及应用1.图1表示在一定条件下将胡萝卜的离体组织培育成新植株的过程,图2表示在培养基上诱导一种植物花药再生成完整新植株的过程。

请回答问题。

(1)简述图1、图2中离体组织的消毒方法。

(2)图中①~④分别表示什么生理过程?(3)从染色体数目角度分析,图1、图2培养出的植株各有什么特点?图2最终形成的植株一定是单倍体吗?为什么?2.科学家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成功获得了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为了便于杂种细胞的筛选和鉴定,科学家利用红色荧光和绿色荧光分别标记番茄和马铃薯的原生质体质膜上的蛋白质,其培育过程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问题。

(1)植物体细胞杂交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有哪些?(2)过程①常用的酶主要有哪些?细胞完成融合且融合细胞成活的标志是什么?若仅考虑细胞两两融合的情况,如何鉴定融合的原生质体?(3)由杂种细胞经③④形成植物体的过程利用了什么技术?得到的植物体需要经过什么过程才能移栽?杂种植株是否一定能结出番茄和马铃薯?请从基因表达调控的角度,简要解释可能的原因。

3.铁皮石斛是我国特有的名贵珍稀濒危中药材,生物碱是铁皮石斛的有效成分之一。

研究人员应用组织培养技术培养铁皮石斛拟原球茎(简称PLBs,类似愈伤组织)生产生物碱。

实验流程为:外植体的选择和预处理→诱导培养→增殖培养→不同时间取样、检测。

在固体培养基上,PLBs质量、生物碱含量随增殖培养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问题。

(1)为什么一般选用野生铁皮石斛的茎尖、根尖以及新生营养芽等作为外植体?(2)选择合适的培养基是植物组织培养最关键的一步。

诱导培养和增殖培养需要不同的培养基,为什么没有一种培养基能够适合一切类型的培养物?不同的培养基最主要应该调整的成分是什么?原因是什么?(3)与黑暗条件下相比,PLBs在光照条件下生长的优势体现在哪些方面?4.紫杉醇是从红豆杉树皮中提取的高效抗癌物质,利用植物细胞培养技术生产紫杉醇是扩大紫杉醇来源的重要途径。

基因工程技术实验中常见问题的解答及解决思路

基因工程技术实验中常见问题的解答及解决思路

基因工程技术实验中常见问题的解答及解决思路基因工程技术在生物科学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这项技术在实验过程中常常面临一些问题。

本文将回答基因工程技术实验中常见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思路。

1. 实验中基因测序结果不准确或存在错误。

基因测序是基因工程技术实验的重要步骤之一。

若结果不准确或存在错误,可能会导致后续实验的失败。

出现这种情况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重新校正仪器:检查测序仪器及相关试剂的质量,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2)检查操作流程:仔细检查实验操作流程是否按照标准程序进行,排除操作失误。

3)重复实验: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可以进行重复实验,验证测序结果的一致性。

2. 载体转染效率低或不稳定。

载体转染是将目标基因导入宿主细胞中的重要步骤。

若转染效率低或不稳定,可能会影响后续实验的进行。

以下是解决思路:1)优化转染条件:调整转染条件,包括转染试剂、转染时间和细胞密度等因素,优化转染效果。

2)选择合适的载体:确保选择的载体具有高转染效率和稳定性,避免低效率和不稳定性的问题。

3)筛选转染细胞:对转染后的细胞进行筛选,选择表达目标基因较高且稳定的细胞株。

3. 基因编辑效率低或无法完全实现预期修饰。

基因编辑是基因工程技术中的重要环节。

如果编辑效率低或无法完全实现预期修饰,可能会导致结果不准确或无法达到预期目标。

以下是解决思路:1)优化编辑工具:选择适当的基因编辑工具,如CRISPR-Cas9系统,并进行技术优化,提高编辑效率。

2)优化编辑条件:调整编辑条件,例如优化转染系统、优化编辑剂量和编辑时间等,提高编辑效率。

3)优化细胞系选择:选择易于编辑的细胞系,如某些细胞系对编辑更加敏感,对特定基因修饰效率更高。

4. 目标基因表达量低或不稳定。

目标基因表达是基因工程技术实验的重要结果之一。

若表达量低或不稳定,可能会影响实验效果和结果解读。

以下是解决思路:1)优化启动子:选择适当的启动子,确保其能够驱动目标基因的高表达,并确保启动子的稳定性。

核酸适配体体外筛选技术导则

核酸适配体体外筛选技术导则

核酸适配体体外筛选技术导则核酸适配体体外筛选技术导则一、导言核酸适配体体外筛选技术是一种用于筛选与特定目标分子相互作用的核酸分子的方法。

本导则旨在为研究人员提供关于核酸适配体体外筛选技术的指导,以确保实验操作的严谨性、科学性和安全性。

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使用者应严格按照下述导则进行操作。

二、实验室要求1. 实验室环境应符合生物安全标准,并保持清洁、整洁。

2. 实验室必须设有相应的安全设施,包括但不限于洗眼器、紧急淋浴和灭火设备等。

3. 实验室应制定并实施核酸废物的处理方案,避免对环境和人员的污染。

三、实验操作1. 实验前应认真阅读相关文献,了解适配体库的构建方法和筛选技术的原理。

2. 在操作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范,避免交叉污染。

3. 使用者应按照实验方案准备所需试剂和仪器,并确保其质量和纯度符合要求。

4. 在实验过程中,应随时记录实验条件、操作步骤和结果等重要信息,以备后续分析和验证。

5. 实验完成后,应及时清理实验台面和实验器材,避免污染和交叉感染。

四、结果分析与验证1. 实验结果应经过多次独立重复实验以验证其可靠性和可重复性。

2. 实验结果应与既有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并进行统计学处理和验证。

3. 可使用合适的实验方法(如荧光检测、凝胶电泳等)对筛选结果进行验证,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五、数据和结果报告1. 实验数据应以明确、准确的形式记录并保存,包括但不限于实验条件、实验操作、分析结果和报告等。

2. 实验结果的报告应详细描述实验所采用的方法、分析过程和结果,并进行充分讨论和解释。

3. 在发表科研论文或申请专利时,应按照相关规定对参考文献进行引用,并注明实验方法的来源和适用范围。

六、安全注意事项1. 在实验操作中应遵守实验安全操作规程,佩戴个人防护用具,如实验手套、口罩和实验服等。

2. 避免将实验物品和试剂接触到皮肤和眼睛,如不慎接触应及时用清水冲洗,并寻求医疗救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胞适配体筛选实验设计及解疑问:
Development of DNA aptamers using Cell-SELEX
1、引物及文库设计:PCR是适配体筛选过程的重要环节,因此设计扩增效率高
的引物及文库尤其重要。

上游引物5端标记FITC,主要作用是为了用流式检测筛选进程。

下游引物5端标记生物素,生物素的存在下有助于通过链霉抗生物素相互作用进行PCR,接着碱变性来分离有义和反义链。

2、细胞系(正和负):细胞系的选择取决于所述选择的目的。

细胞SELEX已普遍
使用培养的癌细胞系来进行,已经筛选出的适配体可在两个不同的癌症之间或癌细胞和正常细胞之间的区别。

3、细胞培养。

细胞SELEX使用活细胞作为靶,因此良好的细胞培养是非常重要
的。

过生长的细胞培养会导致更多的细胞死亡,并且能很可能导致在细胞形态和蛋白质表达的改变。

死细胞有害于筛选,特别是当使用悬浮培养细胞。

减少或消除死细胞可以显著提高选定pool的富集。

贴壁单层细胞的存活力不是显著的问题,因为大部分的死细胞通常在培养基中浮动,并且一旦介质被除去,就会得到比较的健康细胞。

尽管如此,细胞必须不能过度生长。

有两种方法由贴壁单层细胞可用于选择:要么直接在培养皿或作为细胞解离的细胞。

直接选择可以提供一个更好的代表性细胞的自然环境。

解离的细胞或者通过非酶促解离缓冲液的短期胰蛋白酶处理对细胞来说是苛刻的,或许是改变了细胞膜表面的的一些表达。

4、洗脱结合的序列。

序列结合靶细胞的回收是通过加热该细胞-DNA复合物至
95℃下实现的。

有双重理由去解释加热的必要性,将细胞悬液加热到95℃以洗脱结合的序列:(ⅰ)温度升高将导致细胞表面蛋白变性,而这将导致DNA 和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破坏。

(ii)DNA的折叠结构被破坏,引起DNA 的靶蛋白的释放。

在95℃,细胞破碎后所释放的DNA酶在高温下被灭活,因此不能引起DNA消化。

5、PCR程序。

PCR是这个协议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成功可以提高甄选过程的成
功。

在开始筛选过程,优化退火温度和所有PCR试剂的浓度,包括引物。

第一轮选择后,需要进行三种不同的PCR扩增:(ⅰ)扩增整个筛选池,(ⅱ)用于确定最佳循环的PCR和(ⅲ)为下一轮筛选制备筛选库的PCR。

然而,在随后的筛选,只有(ii)和(iii)的需要执行。

6、DNA单链的制备。

对称PCR制备的双链DNA需要被分离,而FITC标记的序列
需要被回收继续筛选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坚持并且成功通过碱变性和亲和纯化与链亲和素包被的Sepharose珠地从生物素化的反义的单链DNA分离出正义单链DNA(ssDNA)。

而最近,有关使用链霉亲和包被的磁珠来制备ssDNA的问题越受关注。

作者报道,使用链亲和素包被的磁珠和随后的碱性分离的单链DNA的制备通常是由两个链霉和生物素标记的序列沾染的ssDNA 制备相关的问题,这引起细胞聚集。

他们因此不能用磁珠的分离方法去富集筛选池。

然而,在我们的系统中,我们一直使用链亲和素包被的Sepharose
珠却没有任何困难。

尽管我们没有进行凝胶染色,以评估和链霉抗生物素的存在,我们从未观察到任何细胞聚集这一假设的现象。

因此,我们相信,我们的系统为单链DNA的准备是有效的。

7、阴性筛选。

第二轮筛选出来的DNA库,可用于进行阴性筛选去剔除非特异性
结合的序列。

从负筛选池中删除所有这些序列几乎是不可能的,剩余的序列可以进行PCR然后扩增。

然而,如果阴性选择定期进行,大多数这些序列可以消除,并且他们将无法填充筛选池。

所有在每一轮筛选的最后产生的筛选池(DNA池)被用于阴性筛选。

8、筛选过程监测。

筛选池的富集,导致潜在的适配子候选物中选择的过程的演
变中,通过流式细胞术(悬浮和贴壁细胞),或显微镜(贴壁细胞)监测。

为确保一致性,期望后两个或三个连续的选择,而不是每一轮之后进行结合测定以监测所选内容的进度。

在同一时间,并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结合测定可以更容易地进行比较的结果;因此,两个连续的池之间的任何信号差可以评估良好。

另外,该监视策略使得一个评估一般选择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