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35路面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C35路面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C35路面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C35路面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一、设计要求

路面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35混凝土。根据混凝土施工要求取碎石5-31.5mm级配碎石。设计塌落度10-30mm。配合比设计依据施工图。《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公路工程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及混凝土施工有关要求。

二、材料来源

1.水泥:湖南嘉丰建材有限公司P·4

2.5水泥

2.砂:岳阳黄沙细度模数为2.80 属中砂

3.碎石:5-31.5连续级配

4.水:饮用水

三、配合比设计

1.设计弯拉强度(fc)

fc=(fy/1-1.04Cv)+ts

=5/1-1.04×1+0.37+0.5

=5.77mpa

2.水灰比(W/C)

W/C=1.5684/fc+1.5492-0.4709fs

=1.5684/5.77+1.5492-0.4709×7.9

=0.44

3.用水量确定

查表JGJ55-2000表4.01.1-2及JGJ55-200 4.01第二条规定取用量W o=172kg

4.水泥用量计算

C o=W o/W/C=172/0.44=390

5.碎石的选用

查JGJ55-2000表4.02及《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碎石B s=32%

6.设计坍落度:选用10-30mm

7.粗细骨料用量计算:采用质量法

混凝土容质按2450Kg/m3计算

2450-172-390=1888

砂用量S o=1888×32%=604

石用量C o=1888×(100%-32%)=1284

8.试样与配合比调整

按初步配合比配置混合料45L。其中个材料用量,水泥用量17.55Kg。水用量7.74Kg。砂用量27.18Kg。碎石用量57.78Kg。(其中 4.75-9.5:9.5-31.5=20% :80%)拌合物实测坍落度15mm。满足10-30mm要求。粘聚性良好。保水性良好。满足工作性能要求。制件1组。该配合比为基准配合比。

9.确定关联配合比,保持用水量不变,水灰比基准分别增减0.04.砂碎分别增减1%。

(1)水灰比0.40,则水泥用量430,单位用水量172,砂率为31%。

混凝土容量按2450Kg/m3计算

2450-172-430=1848Kg/m3

砂用量S o=1848×31%=573Kg/m3

石用量C o=1848×(100%-31%)=1275Kg/m3

水泥:水:砂:石=430:172:573:1275

=1:0.40:1.33:2.97

此配合比配制混合料45L。其中各材料用量为:水泥用量19.35Kg,水用量7.74Kg,砂用量25.785Kg,碎石用量57.375Kg。(其中 4.75-9.5:9.5-31.5=20% :80%)拌合物实测坍落度20mm。满足10-30mm要求。粘聚性良好。保水性良好。满足工作性能要求。制件1组。

(2)水灰比0.48.则水泥用量358Kg,单位用水量172,砂率为33%。混凝土容量按2450Kg/m3计算

2450-172-358=1920Kg/m3

砂用量S o=1920×33%=634Kg/m3

石用量C o=1920×(100%-33%)=1286Kg/m3

水泥:水:砂:石=358:172:634:1286

=1:0.40:1.77:3.59

此配合比配制混合料45L。其中各材料用量为:水泥用量16.11Kg,水用量7.74Kg,砂用量28.53Kg,碎石用量57.87Kg。(其中 4.75-9.5:9.5-31.5=20% :80%)拌合物实测坍落度25mm。满足10-30mm要求。粘聚性良好。保水性良好。满足工作性能要求。制件

1组。

四、确定实验室配合比

三组不同的配合比。经标准养护28天后试压检测结果如下

水灰比配比C:W:S:G(Kg)灰水比28天抗折强度坍落

0.40 430:172:573:1275 2.50 6.95 15

0.44 390:172:604:1284 2.27 6.41 20

0.48 358:172:634:1286 2.08 5.29 25

经试验,当水灰比为0.44时,混凝土的工作性,和7天、28天抗折强度符合要求,试验配合比确定为:

水泥:水:砂:石=390:172:604:1284=1:0.44:1.55:3.29

水灰比W/C=0.44,该配合比为实验室配合比,工地施工应根据材料的含水量做相应的调整。

计算:校核: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原则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原则 1. 1 坚固性 坚固性是指混凝土的强度指标,因为混凝土的质量在目前是以抗压强度指标为主要依据的。影响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因素很多,主要有水泥强度等级及水灰比、骨料种类及级配、施工条件等。 1) 水泥强度等级:水泥强度等级大致代表了水泥的活性,即在相同配合比的情况下,水泥强度等级越高,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也越高。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主要从经济合理的角度来选择水泥强度等级,如果对水泥强度等级和品种没有选择的余地,那只能靠在配合比设计中调整比例,掺加外加剂等综合性措施加以解决。 2) 水灰比:混凝土单位体积中所用水的重量和水泥的重量比被称为水灰比。水灰比越大,混凝土的强度越低,为此,在满足和易性的前提下,混凝土用水量越少越好,这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一条基本原则。 3) 骨料的种类及级配:砂子、石子在混凝土中起骨架作用,因此统称骨料。砂石由石材的品种、颗粒级配、含泥量、坚固性、有害物质等指标来表示它的质量。砂石质量越好,配制的混凝土质量越好。当骨料级配良好,砂率适中时,由于组成了密实骨架,可使混凝土获得较高的强度。 4) 施工条件:如果施工条件较好,并有一定的管理措施时,可适当降低混凝土的坍落度;反之,如现场施工条件较差时,应适当提高混凝土的坍落度。

1. 2 和易性 混凝土的和易性是指在一定施工条件下,确保混凝土拌合物成分均匀,在成型过程中满足振动密实的混凝土性能。常用坍落度和维勃稠度来表示。 不同类型的构件,对和易性的要求在施工验收规范中已有规定,但还要结合施工现场的设备条件和管理水平来确定。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因素很多,但主要一条就是用水量。增加用水量,混凝土的坍落度是增加了,但是混凝土的强度也下降了。因此,采用使用减水剂的方法成了改善混凝土和易性最经济合理和最有效的方法。 1. 3 耐久性 混凝土的耐久性是它抵抗外来及内部被侵蚀破坏的能力,新疆(北疆) 地处严寒地带,夏季炎热干燥,冬季严寒多雪,混凝土受大气的侵蚀很严重,所以,施工验收规范对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泥用量都作了规定,但是仅仅执行这些规定还不能完全满足耐久性的要求。为了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就必须在配合比设计中考虑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水泥品种和强度等级的选择,砂石级配和砂率的调整,但最主要的是用混凝土外加剂和掺合料来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1. 4 经济性 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应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省工省料才是最经济的。水泥是混凝土中价值最高的材料,节约水泥用量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一个主要目标,但必须是采用合理的措施达到综合性的经济指标才是行之有效的。首先,使用混凝土外加剂和掺合料,使用减水剂既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也可以达到节约水泥的目的,掺加粉煤灰可以代替部分水泥,并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其次,加强技术管理,提高混凝土的匀质性。最后,根据当地的砂石质量情况采用合理砂率和骨料级配。 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步骤 2. 1 熟悉现行的规范和技术标准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方法和步骤,应该遵守国家建设部发布的行业标准J GJ 5522000 普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该标准规定了配合比设计应分三个步骤。 1) 配合比的设计计算;2) 试配;3) 配合比的调整与确定。该标准给出了许多全国性统一用的技术参数,如混凝土试配强度计算公式、混凝土用水量选用表、混凝土砂率选用表等。此外,配合比设计还必须掌握GB 502042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和GB J107287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2. 2 原材料的准备和检验混凝土由四种材料组成:水泥、砂子、石子和水。目

各等级混凝土常用配合比

常规C10、C15、C20、C25、C30混凝土配合比 混凝土按强度分成若干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按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fcu,k划分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是立方抗压强度总体分布中的一个值,强度低于该值得百分率不超过5%,即有95%的保证率。混凝土的强度分为C7.5、C10、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等十二个等级。 混凝土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各组成材料(水泥、水、砂、石)之间的比例关系。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以1立方米混凝土中各种材料用量,如水泥300千克,水180千克,砂690千克,石子1260千克;另一种是用单位质量的水泥与各种材料用量的比值及混凝土的水灰比来表示,例如前例可写成:C:S:G=1:2.3:4.2,W/C=0.6。 常用等级 C20 水:175kg水泥:343kg 砂:621kg 石子:1261kg 配合比为:0.51:1:1.81:3.68 C25 水:175kg水泥:398kg 砂:566kg 石子:1261kg 配合比为:0.44:1:1.42:3.17 C30 水:175kg水泥:461kg 砂:512kg 石子:1252kg 配合比为:0.38:1:1.11:2.72 . .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参考: 水泥 品种混凝土等级配比(单位)Kng 塌落度mm 抗压强度N/mm2 水泥砂石水7天28天 P.C32.5 C20 300 734 1236 195 35 21.0 29.0 1 2.45 4.12 0.65 C25 320 768 1153 208 45 19.6 32.1 1 2.40 3.60 0.65 C30 370 721 1127 207 45 29.5 35.2 1 1.95 3.05 0.56 C35 430 642 1094 172 44 32.8 44.1 1 1.49 2.54 0.40 C40 480 572 1111 202 50 34.6 50.7 1 1.19 2.31 0.42 P.O 32.5 C20 295 707 1203 195 30 20.2 29.1 1 2.40 4.08 0.66 C25 316 719 1173 192 50 22.1 32.4 1 2.28 3.71 0.61 C30 366 665 1182 187 50 27.9 37.6 1 1.82 3.23 0.51 C35 429 637 1184 200 60 30.***6.2 1 1.48 2.76 0.47 C40 478 *** 1128 210 60 29.4 51.0 1 1.33 2.36 0.44 P.O 32.5R C25 321 749 1173 193 50 26.6 39.1 1 2.33 3.65 0.60 C30 360 725 1134 198 60 29.4 44.3 1 2.01 3.15 0.55 C35 431 643 1096 190 50 39.0 51.3 1 1.49 2.54 0.44 C40 480 572 1111 202 40 39.3 51.0 1 1.19 2.31 0.4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

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是指混凝土的各组成材料数量之间的质量比例关系。确定比例关系的过程叫配合比设计。普通混凝土配合比,应根据原材料性能及对混凝土的技术要求进行计算,并经试验室试配、调整后确定。普通混凝土的组成材料主要包括水泥、粗集料、细集料和水,随着混凝土技术的发展,外加剂和掺和料的应用日益普遍,因此,其掺量也是配合比设计时需选定的。 混凝土配合比常用的表示方法有两种;一种以1m3混凝土中各项材料的质量表示,混凝土中的水泥、水、粗集料、细集料的实际用量按顺序表达,如水泥300Kg、水182 Kg、砂680 Kg、石子1310 Kg;另一种表示方法是以水泥、水、砂、石之间的相对质量比及水灰比表达,如前例可表示为1:2.26:4.37,W/C=0.61,我国目前采用的量质量比。 一、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要求 配合比设计的任务,就是根据原材料的技术性能及施工条件,确定出能满足工程所要求的技术经济指标的各项组成材料的用量。其基本要求是; (1)达到混凝土结构设计要求的强度等级。 (2)满足混凝土施工所要求的和易性要求。 (3)满足工程所处环境和使用条件对混凝土耐久性的要求。 (4)符合经济原则,节约水泥,降低成本。 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步骤 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是一个计算、试配、调整的复杂过程,大致可分为初步计算配合比、基准配合比、实验室配合比、施工配合比设计4个设计阶段。首先按照已选择的原材料性能及对混凝土的技术要求进行初步计算,得出“初步计算配合比”。基准配合比是在初步计算配合比的基础上,通过试配、检测、进行工作性的调整、修正得到;实验室配合比是通过对水灰比的微量调整,在满足设计强度的前提下,进一步调整配合比以确定水泥用量最小的方案;而施工配合绋考虑砂、石的实际含水率对配合比的影响,对配合比做最后的修正,是实际应用的配合比,配合比设计的过程是逐一满足混凝土的强度、工作性、耐久性、节约水泥等要求的过程。 三、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资料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步骤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步骤 (1)初步配合比的计算 按照已选择的原材料性能及混凝土的技术要求进行初步计算,得出“初步配合比”; (2)基准配合比的确定 经过试验室试拌调整,得出“基准配合比”; (3)实验室配合比的确定 经过强度检验(如有抗渗、抗冻等其他性能要求,应当进行相应的检验),定出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并比较经济的“试验室配合比”(也叫设计配合比); (4)施工配合比 根据现场砂、石的实际含水率,对试验室配合比进行调整,求出“施工配合比”。 ㈠初步配合比的计算 1)确定配制强度 2)初步确定水灰比值(W/C ) 3)选择每1m3混凝土的用水量(W0) 4)计算混凝土的单位水泥用量(C0) 5)选取合理砂率Sp 6)计算1m3混凝土中砂、石骨料的用量 7)书写初步配合比 (1)确定配制强度(fcu,o) 配制强度按下式计算: σ 645.1..+=k cu v cu f f (2)初步确定水灰比(W/C) 采用碎石时: ,0.46( 0.07)cu v ce C f f W =- 采用卵石时: ,0.48( 0.33)cu v ce C f f W =- (3)选择单位用水量(mW0) ①干硬性和塑性混凝土用水量的确定 a. 水灰比在0.40~0.80范围时,根据粗骨料的品种、粒径及施工要求的混凝土拌合物稠度,其用水量可按表4-20(P104)选取。 b. 水灰比小于0.40的混凝土以及采用特殊成型工艺的混凝土用水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②流动性和大流动性混凝土的用水量宜按下列步骤进行 a. 以表4-22中坍落度90mm 的用水量为基础,按坍落度每增大20mm 用水量增加5kg ,计算出未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的用水量; b. 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的用水量可按下式计算: (1) w wo m m αβ=-

(完整版)混凝土C25C30C35C40的石子,沙,水泥配比

复合性水泥,在基础无地下水时完全可以使用。有地下水时要慎重使用。混凝土的配合比与砂子的粗细、碎石的粒径、水泥的强度有直接的关系,三者中有一项发生变化,整个混凝土的配合比就会随之产生变化。所以我们提供给你的数据,都是经验之谈,要想做到准确,还需要你将砂、石、水泥这三种材料送去检测,由检测部门根据检测结果出具混凝土的具体配合比。还要注意:C35以上的混凝土(含C35)必须使用42.5级以上水泥。 前提条件:砂子种类:中砂;石子种类:碎石(20);水泥32.5(A)坍落度35--50mm,施工水平:一般C25的配合比:水泥:砂;石:水=1:1.40:2.85:0.47(重量比)材料用量(kg/m3):水泥:415kg;砂子:583kg;石子:1184kg;水:195kg C30的配合比:水泥:砂:石:水=1:1.18:2.63:0.41(重量比)材料用量 (kg/m3):水泥:459kg;砂子:542kg;石子:1206kg水:188kg C35的配合比(必须使用42.5级以上水泥):水泥:砂;石:水=1 :1.37:2.78 :0.46重量比)材料用量(kg/m3):水泥:424kg;砂子:581kg;石子:1179kg水:195kg C40的配合比(必须使用42.5级以上水泥):水泥:砂;石:水=1:1.08:2.41:0.40(重量比)材料用量(kg/m3):水泥:488kg;砂子:528kg;石子:1176kg水:195kg 混凝土强度;C25 稠度;35-50mm(坍落度)砂子种类;中砂水泥强度;32.5级碎石最大粒径40mm 配制强度33.2(MPa) 配合比为;1:1.55:3.45:0.47 水泥372kg 砂576kg 石子1282kg 水175kg 混凝土强度;C30 稠度;35-50mm(坍落度)砂子种类;中砂水泥强度;32.5级碎石最大粒径40mm 配制强度38.2(MPa) 配合比为;1:1.23:3.01:0.41 水泥427kg 砂525kg 石子1286kg 水175kg 混凝土强度C30以上必须使用42.5级以上水泥 混凝土强度;C35 稠度;35-50mm(坍落度)砂子种类;中砂水泥强度;42.5级碎石最大粒径40mm 配制强度43.2(MPa) 配合比为;1:1.51:3.36:0.46 泥380kg 砂574kg 石子1277kg 水175kg 混凝土强度;C40 稠度;35-50mm(坍落度)砂子种类;中砂水泥强度;42.5级碎石最大粒径40mm 配制强度49.9(MPa) 配合比为;1:1.19:2.92:0.40 水泥438kg 砂522kg 石子1279kg 水175kg

c30细石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C30细石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一、设计要求 1、泵送C30细石普通混凝土 2、坍落度200±20mm 3、和易性良好,无泌水、无离析现象,易泵送,易施工。 4、28天抗压强度符合强度评定标准(GB/T50107-2010)。 二、原材料要求 水泥:级; 砂:混合中砂(特细沙与人工砂各3:7),属Ⅱ区颗粒级配; 碎石:5~10mm连续粒级; (5~10mm连续粒级); 掺合料: II级粉煤灰; 外加剂:高效减水剂; 水:饮用水。 三、计算步骤 1、确定混凝土配制强度(?cu ,0) 依据JGJ55-2011表标准差σ质的规定,C30混凝土 MPa。则C30混凝土的配制强度为:?cu ,0 = 30+× = 2、计算水胶比 (1)计算水泥28天胶砂抗压强度值 f ce =γc f ce = × = (2)计算胶凝材料28天胶砂抗压强度值 f b = γf f ce = × = (粉煤灰掺量20%) (3)计算水胶比 W/B=αa f b/(f+αaαb f b)=、确定用水量(m wo) 依据JGJ55-2011第条规定,用水量可依表选取, 取用水量为230kg。由于高效减水剂减水剂率为18%,则试验单方混凝土用水量取190kg。 4、确定胶凝材料用量 m=190/=㎏/m3 取值m=390㎏/m3 5、确定掺合料用量(m fo)

依据JGJ55-2011表和的规定粉煤灰掺量取21%, 则每立方m fo =390×=㎏/m3 取值m fo=80kg 6、确定水泥用量(m c) m c =39-80=310㎏/m3 7. 计算减水剂用量 选取掺量为%, 得:.m a1 = m b o × =㎏/m3 8、确定砂率 依据JGJ55-2011第的规定,因使用人工砂,所以砂率取值为49%。 9、计算砂、石用量 采用质量法计算配合比,按下式计算: m c o+ m fo + m go + m so + m wo + m a1= m cp m so βs = ― × 100% m go+m so 依据JGJ55-2011第的规定,拌合物质量取2400㎏/m3,然后将以上已知数据代入上面两公式后得: m so = 900㎏/m3;m go = 920㎏/m3 通过以上计算,得配合比如下: 四、试配,检验强度 按计算配合比试拌,检验拌合物的和易性、坍落度均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 按JGJ55-2011第的规定进行三个不同的配合比试验,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例题 设计C20泵送混凝土,材料:水泥P.O42.5,中砂(筛余量25-0%),碎石(5-30mm)连续级配,减水剂YAN(参量0.8%,减水率14%)。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一般应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及施工所要求的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或工作度——维勃稠度)指标进行。如果混凝土还有其他技术性能要求,除在计算和试配过程中予以考虑外,尚应增添相应的试验项目,进行试验确认。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满足设计需要的强度和耐久性。水灰比的最大允许值,可参见表1 混凝土的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表1 注:1.当采用活性掺合料取代部分水泥时,表中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即为替代前的水灰比和水泥用量。 2.配制C15级及其以下等级的混凝土,可不受本表限制。 混凝土拌合料应具有良好的施工和易性和适宜的坍落度。混凝土的配合比要求有较适宜的技术经济性。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步骤如下: (1)计算出要求的试配强度f cu,0,并计算出所要求的水灰比值; (2)选取每立米混凝土的用水量,并由此计算出每立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

(3)选取合理的砂率值,计算出粗、细骨料的用量,提出供试配用的计算配合比。 以下依次列出计算公式: 1.计算混凝土试配强度f cu,0,并计算出所要求的水灰比值(W/C) (1)混凝土配制强度 混凝土的施工配制强度按下式计算: f cu,0≥f cu,k+1.645σ 式中f cu,0——混凝土的施工配制强度(MPa); f cu,k——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MPa); σ——施工单位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 σ的取值,如施工单位具有近期混凝土强度的统计资料时,可按下式求得: 式中f cu,i——统计周期内同一品种混凝土第i组试件强度值(MPa); μfcu——统计周期内同一品种混凝土N组试件强度的平均值(MPa); N——统计周期内同一品种混凝土试件总组数,N≥250 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或C25时,如计算得到的σ<2.5MPa,取σ=2.5MPa;当混凝土强度等级等于或高于C30时,如计算得到的σ<3.0MPa,取σ=3.0MPa。 对预拌混凝土厂和预制混凝土构件厂,其统计周期可取为一个月;对现场拌制混凝土的施工单位,其统计周期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但不宜超过三个月。 施工单位如无近期混凝土强度统计资料时,可按表2取值。 σ取值表表2 查表取σ=5N/mm则f cuo≥20 N/mm+1.645×5 N/mm≈28 N/mm (2)计算出所要求的水灰比值(混凝土强度等级小于C60时)

混凝土配合比计算C35

混凝土配合比计算:C35砼 原材料:①水泥:北元水泥;②砂:小保当:③石子:山西: ④粉煤灰:锦界国华;⑤外加剂:神木恒正有限公司 1. 配制强度:fcu,o=fcu,k+1.645σ=35+1.645 *5=43.2 式中fcu,o-----混凝土配制强度(Mpa) fcu,k-----混凝土立方体积抗压强度标准值 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 混凝土标准差按下表选用 混凝土强度等级C10-C20 C25-C45 C50-C55 标准差(σ) 4.0 5.0 6.0 2. 胶凝材料28天胶砂抗压强度: f b= γf*γs* f ce=0.85*1*42.5=36.1 3. 混凝土水胶比的计算:W/B=a a* f b/(f cu,o+a a*a b*f b) =0.53 *36.1/(43.2+0.53*0.2*36.1)=0.41 式中a a , a b----回归系数,碎石值分别取0.53; 0.20 f b-----胶凝材料28天胶砂抗压强度(Mpa),取值42.5 Mpa 水胶比W/B取值0.41 4.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 依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的表5.2.1-2塑性混凝土用水量取205 kg/m3,流动性和大流动性混凝土的用水量m'wo为225kg/m3,掺外加剂混凝土每立方的用水量m wo=m'wo*(1-β)=225*(1-0.24)=171 kg/m3

5.每立方米混凝土胶凝材料用量m bo, 每立方米混凝土胶凝材料用量m fo , m bo=m w0/ W/B=171/0.41=417 kg/m3 m fo= m bo *βf =417*20%=83 kg/m3 (即取85 kg/m3) m c0= m bo- m fo =417-85=332kg/m3 (即取332kg/m3) 5. 每立方米混凝土外加剂的用量: m ao= m bo*βa=417*2.5%=10.4 6.选用砂率βs为37% 7.每立方混凝土总容重2430 kg/m3 m c0+m f0+ m g0 + m s0 + m w0 =m cp=2430kg/m3 βs= m s0*100%/ (m g0 + m s0) 332+85+171+ m g0 + m s0 =2430 37%= m s0*100%(m g0 + m s0) 得: m s0 =682kg/m3m g0=1160kg/m3(即取1160kg/m3) C35混凝土配合比: m w0:m c0:m s0:m g0:m f0:m ao为171:332:682:1160:85:10.4

C30,C40,C50,C35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书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书 混凝土标号:C50 使用部位:墩身、横梁1.计算混凝土配制强度: fcu,k=fcu,o+1.645*σ=50+1.645*6=59.87 2.计算水灰比: w/c=αa*fce/( fcu,k+αa*αb* fce) =0.46*45/( 59.87+0.46*0.07*45) =0.34 αa,αb为回归系数,中砂取αa为0.46,αb为0.07 3.计算水泥用量: 取用水量为Wo= 170 kg/m3 Co /′=Wo/( w/c)= 170/0.34=500 Co = Co/ *(1-0.15)=425 Ko= Co/-Co = 500-425=75 4.计算混凝土砂、石用量: Co+So+Go+Wo+Xo+Ko=Cp So/( So+ Go)*100%= Sp 假定混凝土容重为2430 kg/m3 选取混凝土砂率为40% Co+So+Go+Wo+Fo=2430 ① So/( So+ Go)*100%=40% ② 由①、②两式求得So=701,Go=1051 式中 Co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胶凝材料用量(kg); Co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泥用量(kg); So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细骨料用量(kg);

Go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粗骨料用量(kg); Wo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用量(kg); Xo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外加剂用量(kg); Ko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矿粉用量(kg); Cp ………每立方米混凝土假定重量(kg) Sp ………砂率(%) 5.计算理论配合比: Co:So :Go :Wo :Xo :Ko=425:701:1051:170:8.5:75 =1.00:1.65:2.47:0.40:0.02:0.18 6.确定施工配合比: 经试拌,实际用水量为170kg,混凝土实测容重为2431 kg/ m3 Co1:So1:Go1:Wo1:Xo1:Ko1=425:701:1051:170:8.5:75 =1.00:1.65:2.47:0.40:0.02:0.18 依据标准:JGJ55-2000 批准:审核:计算:

C50细石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

C50细石砼配合比设计计算说明书 一、设计依据 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范》 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3、招标文件和图纸设计。 二、使用部位及技术要求 1、使用部位:梁绞缝 2、技术要求: ①设计标号:C50。 ②施工坍落度:50mm ~70mm 三、原材料 1、水泥:①河南七里岗水泥厂,“回生”牌,P.O42.5 2、碎石:禹州石料厂,5~10mm连续粒级碎石。 3、砂:泌阳砂场,中砂。 4、水:地下饮用水。 5、外加剂:山西凯迪建材有限公司,NOF-2型缓凝高效减水剂,掺量1.0%,减水率19.6% 6、掺合料:粉煤灰,平顶山姚孟电力粉煤灰开发公司,I级。 四、计算步骤: 1、试配强度:fcu,o=fcu,k+1.645σ=50+1.645×6.0=59.87Mpa 其中:fcu,o—混凝土配制强度,Mpa; fcu,k—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Mpa 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

2、水灰比 W/C=(αa.fcu)/(fcu,o+αa.αb.fce) =(0.46×1.1×42.5)/(59.87+0.46×0.07×1.1×42.5) =0.35 式中:αa、αb—回归系数 fce=γcfce,g:γc—水泥强度等级的富裕系数,取1.1; fce,g—水泥强度等级值,Mpa。 根据公路桥规要求,确定以0.35为基准水灰比。 3、确定用水量:mwo=210×(1-0.196)=169Kg; 4、确定用灰量:mco=mwo/(W/C)=177/0.35=483Kg; 5、砂率:βs=33% 6、粗、细骨料的确定:(采用重量法)由下式计算: mco+mgo+mso+mwo=mcp βs=mso/(mso+mgo)×100% mco--每立方混凝土的水泥用量(Kg) m--每立方混凝土的碎石用量(Kg) mso--每立方混凝土的砂用量(Kg) mw--每立方混凝土的水用量(Kg) mcp--每立方混凝土拌合物假定容量(Kg),取2450Kg。 计算后的结果为:mgo=1205Kg mso=593Kg 7、每立方米混凝土用量: mco=483Kg mso=590Kg mgo=1205Kg mwo=169Kg 质量比为: mco : mso : mg :mwo :m外 = 1 : 1.23:2.49 :0.35 :0.01 五、试配: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第四节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混凝土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各组成材料(水泥、水、砂、石)用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常用的表示方法有两种:①以每立方米混凝土中各项材料的质量表示,如水泥300kg、水180kg、砂720kg、石子1200kg; ②以水泥质量为1的各项材料相互间的质量比及水灰比来表示,将上例换算成质量比为水泥∶砂∶石=1∶∶4,水灰比=。 一、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要求 设计混凝土配合比的任务,就是要根据原材料的技术性能及施工条件,合理选择原材料,并确定出能满足工程所要求的技术经济指标的各项组成材料的用量。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要求是:(1)满足混凝土结构设计所要求的强度等级。 (2)满足施工所要求的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 (3)满足混凝土的耐久性(如抗冻等级、抗渗等级和抗侵蚀性等)。 (4)在满足各项技术性质的前提下,使各组成材料经济合理,尽量做到节约水泥和降低混凝土成本。 二、混凝土配合比的三个参数 (一) 水灰比(W/C) 水灰比是单位体积混凝土中水与水泥质量的比值,是影响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主要因素。其确定原则是在满足强度和耐久性的前提下,尽量选择较大值,以节约水泥。 (二)砂率(βS) 砂率是指砂子质量占砂石总质量的百分率。砂率是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重要指标。砂率的确定原则是在保证混凝土拌和物粘聚性和保水性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取小值。 (三)单位用水量 单位用水量是指1m3混凝土的用水量。单位用水量的多少反映了单位混凝土中水泥浆与集料之间的比例关系。在混凝土拌和物中,水泥浆的多少显著影响混凝土的和易性,同时也影响强度和耐久性。其确定原则是在达到流动性要求的前提下取较小值。 水灰比、砂率、单位用水量是混凝土配合比的三个重要参数,在配合比设计中正确地确定这三个参数,就能使混凝土满足上述设计要求。 三、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方法步骤 (一)配合比设计的基本资料 (1)明确设计所要求的技术指标,如强度、和易性、耐久性等。 (2)合理选择原材料,并预先检验,明确所用原材料的品质及技术性能指标,如水泥品种及强度等级、密度等;砂的细度模数及级配;石子种类、最大粒径及级配;是否掺用外加剂及掺和料等。 (二)初步配合比的计算 1.确定混凝土试配强度() 在正常施工条件下,由于人、材、机、工艺、环境等的影响,混凝土的质量总是会产生波动,经验证

C35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新)

绥滨至嘉荫公路项目绥滨至名山段A5 合同段(K24+300- K29+800)

C35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龙建路桥股份有限公司 R s= Y?R b W/C=AR s/ R yp+ABR s

C35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设计资料 1、部位:涵洞(盖板、桥面铺装、支撑梁、防撞墙、搭板等) 2、设计标号:C35 3、原材料 (1)水泥:P.O42.5安邦河普通硅酸盐水泥。 ( 2)中砂:松花江,II 区中砂。 (3)碎石:富锦北山石场,5-31.5mm 连续级配碎石。 ( 4)水:饮用水,比重 1.0g/cm3 、设计步骤 (一)计算初步配合比 1 、确定试配强度 R yp = R y+Z (T 设计强度R y=35(MPa),标准差。查表取值为5。 保证率Z=1.645 计算得出R yp =43.2 (MPa) 2、计算水灰比 已知水泥实际强度和混凝土配制强度,按混凝土要求强度等级计算水灰比:

因统计资料较少,所以选取富余系数Y=1.1,水泥标号R b=42.5 MPa、水泥实际强度Rs=46.75MPa. A、B 为经验系数,由于设计采用碎石为粗集料,所以A 取0.5,B 取0.5 经计算得出: 水灰比W/C=0.43。 3、选定单位用水量(m wo) 根据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为3-7cm,碎石最大粒径为31.5mm查表选用混凝土用水量m wo =155kg/m3 4、计算单位用灰量(m co) m co = m wo ?W/C 经计算m co=364 kg/m3 5、选定砂率B s 根据采用碎石的最大粒径和水灰比查表选定砂率 B s为34% 6、计算砂石用量 假定混凝土湿表观密度p C p=2400kg/m3。 m so+m Go= p cp-m co-m wo m so 为单位中砂用量 3经计算:m so=639kg/m3 m so/m so+m Go m Go为单位碎石用量 3 G O=1241kg/m R s= Y?R b W/C=AR s/ R yp+ABR s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水泥配合比混凝土 (一)、混凝土的组成:水泥、集料、水。 1、水泥起黏结作用 2、集料(粗集料、细集料)起骨架作用(填充作用) 粗集料:(1)、力学性质 (2)、粒径、颗粒形状和级配 (3)、有害物质 细集料:(1)、力学性质 (2)、分类、等级和规格 (3)、颗粒级配 (4)、有害物质 3、水,一般饮用水赋予新拌混凝土流动性作用,(二)、水泥混凝土的工作性和强度的影响因素 一,混凝土工作性的影响因素 影响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的因素概括为内因和外因两类。(外因:指施工环境条件,包括外界环境的气温、湿度、时间等;内因:包括原材特性、用水量、水灰比和砂率等)(1)、水泥浆的数量和稠度 新拌混凝土中,水泥浆填充集料间的空隙,包裹集料赋予新拌混凝土一定的流动性。(1、水泥浆数量过多,将出现流浆现象,容易发生离析;2、水泥浆数量过少,集料间缺少黏结物质,粘聚性变差,易出现崩坍;3、水泥浆干稠,

新拌混凝土的流动性差,施工困难;4、水泥浆过稀,造成粘聚性和保水性不良,产生流浆和离稀现象。) 对新拌混凝土流动性起决定作用的是用水量的多少。(提高水灰比或增加水泥浆都表现为用水量的增加)不能单纯改变用水量调整新拌混凝土的流动性。单纯加大用水量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2)砂率 砂率是指混凝土中砂的质量占砂、石总质量的百分率。(砂率的变动,会影响新拌混凝土中集料的级配,使集料的空隙率和总表面积有很大的变化,对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产生显著影响)(在水泥浆数量一定时:1、砂率过大,集料的总表面积和空隙率都会增大、起润滑作用的水泥浆相对减少,新版混凝土的流动性减小;2、砂率过小,集料的空隙率显著增加,不能保证粗集料之间的有足够的砂浆层,降低新拌混凝土的流动性,并会严重影响粘聚性和保水性,容易造成离析、流浆等现象。) 所以,砂率有个合理范围,处于这一范围的砂率称为合理砂率。当采用合理砂率时咋爱用水量和水泥用量一定的情况下能使混凝土拌合物获得最大的流动性且能保持良好的粘聚性和保水性。 合理砂率随着集料种类、最大粒径和级配、砂子的粗细程度和级配、混凝土的水灰比和施工要求的流动性而变化,需

混凝土配合比计算公式

举个例子说明: C35砼配合比设计计算书 工程名称:XX (一)原材情况: 水泥:北水P.O 42.5 砂:怀来澳鑫中砂粉煤灰:张家口新恒n级 石:强尼特5?25mm碎石外加剂:北京方兴JA-2防冻剂 (二)砼设计强度等级C35, feu , k取35Mpa,取标准差(T =5 砼配制强度feu , o= feu , k+1.645

最新C35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新)

绥滨至嘉荫公路项目绥滨至名山段A5合同段(K24+300—K29+800) C35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龙建路桥股份有限公司

C35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一、设计资料 1、部位:涵洞(盖板、桥面铺装、支撑梁、防撞墙、搭板等) 2、设计标号:C35 3、原材料 (1)水泥:P.O42.5安邦河普通硅酸盐水泥。 (2)中砂:松花江,II区中砂。 (3)碎石:富锦北山石场,5-31.5mm连续级配碎石。 (4)水:饮用水,比重1.0g/cm3 二、设计步骤 (一)计算初步配合比 1、确定试配强度 R yp=R y+Zσ 设计强度R y=35(MPa),标准差σ查表取值为5。 保证率Z=1.645 计算得出R yp =43.2 (MPa) 2、计算水灰比 已知水泥实际强度和混凝土配制强度,按混凝土要求强度等级计算水灰比: R s= γc?R b W/C=AR s/ R yp+ABR s 因统计资料较少,所以选取富余系数γc=1.1,水泥标号R b=42.5

MPa、水泥实际强度Rs=46.75MPa. A、B为经验系数,由于设计采用碎石为粗集料,所以A取0.5, B取0.5 经计算得出: 水灰比W/C=0.43。 3、选定单位用水量(m wo) 根据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为3-7cm,碎石最大粒径为31.5mm查 表选用混凝土用水量m wo =155kg/m3 4、计算单位用灰量(m co) m co = m wo?W/C 经计算m co=364 kg/m3 5、选定砂率βs 根据采用碎石的最大粒径和水灰比查表选定砂率βs为34% 6、计算砂石用量 假定混凝土湿表观密度ρcp=2400kg/m3。 m so+m Go=ρcp-m co-m wo m so/m so+m Go m so为单位中砂用量m Go为单位碎石用量 经计算:m so=639kg/m3 G O=1241kg/m3 7、确定初步配合比 m co:m wo:m so:m Go=364:155:639:1241=1:0.43:1.76:3.41 (二)调整配合比: 以初步配合比为基准,在砂率不变、用水量不变的情况下,对水灰比进行变动调节。以水灰比上、下调动0.03%。

C60细石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

C60细石混凝土配合比报告 一、配制要求和引用标准 1、混凝土配制强度为69.9MPa,用于桥梁铰缝浇注; 2、坍落度为:160mm ~180mm; 3、《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 4、《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 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1-2005); 6、《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7、根据业主要求,在咨询单位共同参与下,按高性能混凝土要求,设计该配合比如下。 二、原材料 1、水泥:中国长城铝业公司水泥厂P·O52.5水泥; 2、砂:信阳中砂,细度模数2.76; 3、碎石:贾峪石料厂,碎石最大粒径为20mm,采用5-20mm连续级配碎石,其中10-20mm碎石占70%,5-10mm碎石占30%; 4、水:饮用水; 5、矿渣粉:郑州顺宝水泥股份有限公司S95级矿渣粉; 6、外加剂:江苏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PCA型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减水率为28%,掺量为1.6%。 8、膨胀剂:南京捷迅建材有限公司YF-3型膨胀剂,掺量为胶凝材料的7.0%

三、计算初步配合比 1、计算混凝土配制强度值(fcu,o) 设计强度标准值fcu,k=60Mpa,保证率系数t=1.645,准差ó=6MPa fcu,o =fcu,k + 1.645×ó=60+1.645×6=69.9 (Mpa) 2、计算水胶比(W/(C+K)) W/(C+K)=aa.fce/ (fcu,o+ aa ab. fce) 式中回归系数aa 为0.46,ab为0.07,fce根据水泥强度等级选为52.5MPa,fcu,o为混凝土配制强度值69.9 Mpa。 则:W/(C+K)=0.46×52.5/(69.9+0.46×0.07×52.5)=0.34 为了保证混凝土强度,根据经验采用W/(C+K)值为0.32。 3、根据施工环境和施工条件两方面的要求,结合以往的经验选取用水量mwo为237.5kg/m3,掺加江苏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PCA型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减水率28%,掺加减水剂的混凝土用水量mwa mwa=mwo(1-β)=237.5×(1-0.28)=171kg/m3 4、计算单位胶凝材料用量(mco) mco= mwa/ (W/(C+K))=171/0.32=535kg/m3 为了能得到和易性优良、耐久性良好的、施工方便的高性能高强度混凝土,根据以往的经验,将该配合比中加入部分矿渣粉来满足这几方面的要求。决定每立方混凝土加入70kg矿渣粉,465kg水泥。 5、计算外加剂用量(Jo) 江苏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PCA型聚羧酸高效减水剂掺量为胶凝材料的1.6%

c35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2012混凝土设计大赛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案 小组名称:第三组 小组成员:高健铜车广源 徐金燕于天宇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案 方案设计原则: 以混凝土耐久性强为根本,以最低的成本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易性。 混凝土的原材料基本信息: 32.5水泥:300元/吨 粉煤灰:130元/吨 砂子: 70元/立(松散堆积密度1580kg/m 3) 碎石:90元/立(松散堆积密度1700 kg/m 3) 外加剂:4200元/吨 基本数据: 混凝土设计强度MPa 30,=k cu f ,坍落度:180~220mm ,碎石粒径:20mm , 减水剂:萘磺酸盐系,减水率15~25%,掺和量0.6%~1.0% 一、混凝土配制强度计算 设计强度等级小于C60,根据 c u ,0c u ,k 1.645f f σ≥+ 式中: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 )取 5 f cu,k ——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值(MPa )取 35 得 f cu,o =43.225 二、水灰比计算 根据 a b cu,0a b b /f W B f f ααα=+ 式中: αa 、αb 分别取 0.53, 0.2

根据 f b= γf γs f ce f ce =γc f ce,g 式中: γ f = 0.85 γs = 1.0 (粉煤灰掺量取15% ) f ce, g = 1.10 故有: f ce, g = 32.5*1.10=35.75 f b = 35.75*0.85=30.39 W/B=(0.53*30.39)/(43.225+0.53*0.2*30.39)=0.347 水胶比 W/B=0.347 三、初始用水量计算 要求:坍落度需达到180~220mm , 根据:新国标JGJ-55 2011 以90mm 坍落度用水量为标准,每增加20mm 坍落度用水增加5kg/m 3,所以达要求时用水量为: m wo ’=205+5*4.5=227kg/m 3 m wo =227*(1-23%)=175 kg/m 3 四、单位混凝土的胶凝材料用量(b M )计算 每立方米混凝土的胶凝材料用量(m bo )应按下式计算: b0/w m m W B = m bo =175/0.347=504kg/m 3 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粉煤灰用量: f o b o f m m β= 式中: m fo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用量(kg );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步骤范本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的步骤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步骤 (1)初步配合比的计算 按照已选择的原材料性能及混凝土的技术要求进行初步计算,得出“初步配合比”; (2)基准配合比的确定 经过试验室试拌调整,得出“基准配合比”; (3)实验室配合比的确定 经过强度检验(如有抗渗、抗冻等其它性能要求,应当进行相应的检验),定出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并比较经济的“试验室配合比”(也叫设计配合比); (4)施工配合比 根据现场砂、石的实际含水率,对试验室配合比进行调整,求出“施工配合比”。 ㈠初步配合比的计算 1)确定配制强度 2)初步确定水灰比值(W/C) 3)选择每1m3混凝土的用水量(W0) 4)计算混凝土的单位水泥用量(C0) 5)选取合理砂率Sp 6)计算1m3混凝土中砂、石骨料的用量 7)书写初步配合比 (1)确定配制强度(fcu,o)

配制强度按下式计算: σ 645.1..+=k cu v cu f f (2)初步确定水灰比(W/C) 采用碎石时: ,0.46(0.07) cu v ce C f f W =- 采用卵石时: ,0.48( 0.33)cu v ce C f f W =- (3)选择单位用水量(mW0) ①干硬性和塑性混凝土用水量的确定 a. 水灰比在0.40~0.80范围时,根据粗骨料的品种、粒径及施工要求的混凝土拌合物稠度,其用水量可按表4-20(P104)选取。 b. 水灰比小于0.40的混凝土以及采用特殊成型工艺的混凝土用水量,应经过试验确定。 ②流动性和大流动性混凝土的用水量宜按下列步骤进行 a. 以表4-22中坍落度90mm 的用水量为基础,按坍落度每增大20mm 用水量增加5kg ,计算出未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的用水量; b. 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的用水量可按下式计算: (1) w wo m m αβ=- β为减水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