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鸡营养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肉鸡优质高产养殖技术(1)品种选择对肉鸡高产的影响

的外 貌 特 征 f 见第 2 4页 图 6 ) 和 性 成熟 早 f 平 均 1 2 5天) 、抗 病力 强 、耐粗 饲等特 点 ,其 肉软滑 多 汁 ,味道 鲜美 并 兼具 滋 阴补 肾功能 。体重 : 1 2 0日龄公鸡 1 . 1 ~1 . 2 公 斤 、母 鸡 0 . 9 1 公斤, 成年公 鸡 1 . 4—1 . 5 公 斤 、母 鸡 1 . 2~1 - 3 公 斤。 2 . 桃 源鸡 产 于桃源县 ,体型 大 ,耐粗 饲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泼 、觅食力 强 、耐 粗放 饲养 的特 点 ,对 当地环 境 适 应性 强 ,抗 逆性 强 ,孵 化 率和 育 雏率 高 。 成年母 鸡 1 3~1 . 5 公斤 ,公鸡 1 . 5~ 2公斤 。
4 . 三 黄 鸡 三 黄鸡 是 泛 指 具 有 黄 色 羽 毛 、
黄色皮 肤 、黄 色腿胫等 特征 的优 质小 型黄 羽 肉 鸡 ,比较 有名 的品种有 三 黄胡须 鸡 、宁都 三黄
茵 、A A ( 爱拔 益 加) 、罗斯 、科宝 和 哈 巴 德等 。
3 . 雪峰 乌 骨鸡 雪 峰 乌骨 鸡体 型 中等 ,体 质结 实 。具有 乌皮 、乌 肉 、乌 骨 、乌喙 、乌脚
的 “ 五乌 ”特征 ,皮 、肉 、骨 膜 、喙 、脚 及 内 脏全 为黑 色 。在 自然条 件下 毛色有 全 白 、全 黑 和 黄麻 色 f 见第 2 4页 图 8 ) 3种 ,具 有健 壮 、活
1 . 8 公 斤 。( 待 续)
湖
南
象
业
专 家 讲 座
黄 羽 肉鸡 与 白羽 肉鸡 的主要 区别是生 长速 度慢 ,饲料 转化效 率低 ,但适 应性 强 ,容易饲 养 ,肉质 细嫩 ,风味好 ,深 受我 国南方 和东 南 亚地 区消费者 的欢迎 。 1 . 湘黄 鸡 该 品 种具 有 喙黄 、毛 黄 、脚 黄
饲养密度对肉鸡生长性能和免疫指标的影响

饲养密度对肉鸡生长性能和免疫指标的影响作者:袁磊来源:《中国动物保健》2024年第06期摘要:为了探索饲养密度对肉鸡生长性能和免疫指标的影响。
本试验以100羽1~3日龄的白羽肉鸡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成5组,每组20羽毛;试验处理中的不同的饲养密度分别为7 、9 、11 、13 和15 羽/m2;试验在计算白羽肉鸡的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的同时,还对白羽肉鸡血清中的IL-10、IL-4和IL-1β的含量进行测定。
试验结果显示:饲养密度在11、13 和15 羽/m2时的白羽肉鸡的平均日采食量明显低于饲养密度在7 和9 羽/m2时的白羽肉鸡的平均日采食量,且差异显著(P<0.05);饲养密度在11、13和15 羽/m2时的白羽肉鸡血清中IL-4的含量明显高于饲养密度在7 羽/m2和9 羽/m2时的白羽肉鸡血清中IL-4的含量,且差异显著(P<0.05);饲养密度在13 和15 羽/m2时的白羽肉鸡血清中IL-1β的含量明显高于饲养密度在7 、9 和11 羽/m2时的白羽肉鸡血清中IL-1β的含量,且差异显著(P<0.05);饲养密度对白羽肉鸡血清中的IL-10的含量、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没有影响。
以上结果表明,饲养密度在7 和9 羽/m2时可以防止饲养密度对白羽肉鸡生长性能和免疫指标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饲养密度;肉鸡;生长性能;免疫指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渐提升,人们对畜禽的需求量和品质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而养殖场的规模化养殖面积也需要急速的扩张,因此畜禽养殖的饲养密度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1]。
虽然近年来前人对饲养密度进行的研究较多,但是前人的研究大多均以比较2~3个水平的饲养密度为主。
有研究表明,饲养密度会对肉鸡的生长性能造成影响,且饲养密度的过度提高会造成肉鸡的体重、采食和饲料转化率下降,使肉鸡的患病率升高[2]。
同时,饲养密度的过度提高还会威胁肉鸡的健康,使肉鸡出现应激和肠道问题[3],此外,有研究表明,科学合理的饲养密度能够有效提升肉鸡的生长性能和免疫能力[4]。
肉用 种 鸡 的 饲 喂 方 案

肉用种鸡的饲喂方案FEEDING PROGRAMS FOR BROILER BREEDERS目前在肉用仔鸡生长与发育过程中所见的多数优点给父母代种鸡的管理人员带来了一系列的麻烦。
生长速度与繁殖性能不是齐头并进的,显然,也不允许种鸡群表现出它的生长遗传潜力。
由于商品代肉鸡的食欲和年龄体重的增长,因此对幼龄种鸡的营养素限饲必须从早期开始,否则到后期将使问题更为严重。
现代种母鸡20 周龄的体重必须与它后代 6 周龄的体重相配比,所以难怪对父母代食欲的控制具有更大的挑战性。
与其它禽类不同,肉种鸡的绝对需要量受到限饲水平与日粮营养规格二者的影响,这点显然会使任何一个研究项目都变得更加复杂化,而且无疑是导致目前缺乏肉鸡研究项目的原因。
但是,这种双重影响意味着肉种鸡的营养素进食量可得到更严格地控制,因此也表示在按营养需要而满足进食量方面的巨大潜力。
过去几年以来一直有关于高产大胸肉肉鸡的介绍。
这类肉种鸡好像具有一些独特的性状,我们必须在饲喂计划中加以考虑。
高产肉鸡的母系往往比常规型的母鸡晚成熟4—7 天,同时净槽时间也较长。
一般来说,场长们不应像对待常规型母鸡那样很快地改变饲料给量或配方。
高产型公鸡也带来了一些饲喂管理方面的新问题,这些基本上都与它们的好斗行为有关。
表 1 所示为肉用种公鸡和母鸡的日粮规格。
后备母鸡育成方案不论什么品种的种公鸡和种母鸡都应按最佳饲料利用率进行培育。
饲料约占后备母鸡培育费用的60%,但这不等于说生产后备母鸡的饲喂计划应是“最便宜的”;因为这种方法不可避免地使成年鸡的生产性能降低。
优化饲料的利用是指为达到最低成本培育优质后备母鸡的调控生长速度的潜在实践。
表 1 肉种鸡营养规格育雏—育成种鸡(高峰料/只/日,克) 公母分饲165 155 140 (克/只/日) 近似蛋白水平(%) 18.0 16.0 15.5 16.0 16.5 12.0氨基酸(日粮的%)精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蛋+胱氨酸色氨酸组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苯丙+酪氨酸苏氨酸缬氨酸代谢能(千卡/公斤) 钙(%)可利用磷(%)钠(%) 0.720.900.420.740.180.190.920.750.620.950.750.8028500.950.420.180.620.720.380.630.140.170.840.670.550.900.700.7028000.900.400.180.530.600.300.530.110.140.710.510.410.650.520.6028503.250.390.180.580.640.330.570.120.150.750.580.460.700.590.6229003.350.400.180.620.680.350.600.130.160.800.620.490.790.630.6529503.500.420.190.480.500.230.400.100.120.600.400.300.500.400.5027000.850.380.18维生素(每公斤日粮)维生素A(国际单位)维生素D3(国际单位)胆碱当量(毫克)核黄素(毫克)泛酸(毫克)维生素B12(毫克)叶酸(毫克)生物素(毫克)尼克酸(毫克)维生素K(毫克)维生素E(国际单位)硫胺素(毫克)吡哆醇(毫克)微量矿物质(每公斤日粮) 锰(毫克)铁(毫克)铜(毫克)锌(毫克)硒(毫克)碘(毫克) 7000 3000 80010 14.00.0131.0 0.20 40.0 3.025 2.2 2.580.0 70.0 10.0 80.00.31.01.饲料质的限制生长速度可以通过调节配方的“质量”而加以控制。
饲粮色氨酸水平对黄羽肉种鸡生产性能、抗氧化功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在 探讨 肉种 鸡 饲 粮 色 氨 酸 的适 宜 水 平 , 生 产 应 为 用 提供 基 础 资料 。
1 材 料 与 方 法
1 1 试 验材 料 .
玉米 一豆粕 型 饲 粮 中 , 氨 酸 容 易 缺 乏 , 额 外 添 色 需 加 。随 着 色 氨 酸 工 业 合 成 成 本 的 降低 , 饲 粮 中 在
生产 性 能 、 氧化 功 能 和 血 清 生 化 指 标 的 影 响 , 抗 旨
收 稿 日期 :O l一0 2l 6—2 9
复 , 个重 复 3 每 0只 , 照 组 饲 喂基 础 饲 粮 ( 氨 酸 对 色
基金项 目: 现代农业 产业技 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资助 ( A S4 一 1 ) C R - G 9 2
色 氨 酸 是 维 持 动 物 生 长 的必 需 氨 基 酸 , 是 但 动物 体 内不 能 合 成 , 植 物 性 饲 料 中 的 色 氨 酸 通 而 常不 能 满 足 畜 禽 需 要 , 容 易 造 成 色 氨 酸 缺 乏 。 很
色 氨酸 是 维持 鸡 的代 谢 和生 产 性 能 不 可 缺 少 的 必 需 氨基 酸 。Goh_ 研 究 发 现 , 低 蛋 白质 水 平 的 il J 在
0 1 % 色氨 酸水 平组 使初 生 苗 鸡 重 提 高 了 3 9 % ( .8 .9 P<0 0 ) 使 血 清 谷 胱 甘 肽 过 氧 化 物 酶 活 .5 ,
性、 总蛋 白和 白蛋 白含 量 分 别提 高 了 1 . 8 、 3 4 % 和 4 0 % ( 2 5 % 1 .0 . 2 P<0 0 ) ) 试 验 组较 对 . 5 。3 各
作者简介 : 马玉娥 ( 9 5 ) 女 , 1 8 一 , 河南 南阳人 , 硕士研究生 , 研究方 向为动物营养 与饲 料科学 。Ema : ir n 1 8 @1 3 c m . i deme g9 5 6 .o l
维生素D_(3)及其代谢物对肉鸡生长性能、骨参数及肉质的影响

家禽肉类占全球肉类消费的 30%,这种高消 费量与鸡肉的价格和高营养价值有关。但随着肉 鸡 基 因 的 改 善 ,这 些 动 物 的 骨 骼 发 育 与 体 重 增 加 并不成比例,导致骨骼方面的问题发生率更高(石 雷 等 ,2 0 1 7 )。 营 养 因 素 可 以 改 善 骨 骼 障 碍 ,其 中 维生素 D 在钙和磷的代谢中起重要作用。人要利 用维生素 D3 必须在肝脏以 25- 羟基胆骨化醇(2, 5- 羟 - 维生素 D3)后进行代谢,随后在肾脏中转 变 为 活 性 代 谢 物 1,2,5- 二 羟 基 胆 骨 化 醇(1,25 (OH)2- 维生素 D3),这些代谢物目前均有商业化 产品。补充维生素 D 与降低骨障碍发病率密切 相 关,因 为 维 生 素 D 参 与 各 种 生 理 过 程,包 括 钙 和磷的吸收、骨矿化和动员(Kasim 等,2006)。人 体需要维生素 D 来吸收肠内的钙和磷,从而提高
85 mg 锰、0.3 mg 硒、0.5 mg 钴、1 mg 碘。
1.2 数据收集与样品测定 分别在试验当天、7 d、
21 d 和 42 d 对肉鸡进行称重,每周记录饲料用量,
试 验 结 束 后 计 算 1 ~ 7 d、1 ~ 21 d 和 1 ~ 42 d
的 增 重、采 食 量 和 料 重 比。 在 试 验 第 7、21 和 42
2021 年第 12 期
中国饲料
53
动 物 营 养 DOI:10.15906/11-2975/s.20211214
维生素D3及其代谢物对肉鸡生长性能、骨参数 及肉质的影响
关于肉用型种母鸡营养的新思考

关于肉用型种母鸡营养的新思考
Lnbu.,MG;郑孝文
【期刊名称】《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年(卷),期】1991(000)005
【摘要】在八十年代期间,肉用仔鸡混合雏的生长能力从49日龄3.9磅提高到了4.9磅(“哈巴德”公司管理手册,1979~80;1991~92)。
而肉用型种用新母鸡的
20周龄体重则基本上保持不变,在4.40~4.70磅。
种鸡的管理方法一直有很多改变,使得种鸡饲养者在肉鸡遗传快速变化的情况下仍能使饲养方法保持一定的稳定。
采用高速投料系统和光控新母鸡育成设施,使得新母鸡群在体重和性成熟都较为一
致的情况下进入开产。
最新的重大变革则是开发了种公鸡和种母鸡分性别饲喂系统。
采用此法可控制产蛋高峰后公鸡体重不致过大从而大大提高了鸡群整个繁殖寿限内的受精率和孵化率。
【总页数】3页(P17-19)
【作者】Lnbu.,MG;郑孝文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31.5
【相关文献】
1.肉用种母鸡的营养与管理新探 [J], 田德宝
2.肉用种母鸡的营养与管理新探 [J], 田德宝
3.肉用种母鸡产蛋后期的营养及日粮需要 [J], 隋德军;王德奎;王丽梅
4.肉用型种母鸡的饲料营养问题 [J], Arno.,RL;芦民旺
5.夏季日粮营养水平对肉用种母鸡生产繁殖性能的影响及相关性研究 [J], 梁远东;冯娟;谭本杰;梁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同锌源对麻羽肉鸡生长性能及羽毛生长影响的开题报告

不同锌源对麻羽肉鸡生长性能及羽毛生长影响的开题报告
研究背景:
锌是人体和动物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对于鸡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维护必不可少。
饲料中加入适量的锌可以促进鸡的生长发育、增强鸡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同时也可以
提高鸡肉的品质。
目前,市场上有多种不同来源的锌添加剂,如无水氯化锌、硫酸锌、酸性氯化锌等,这些锌源的生物利用率和对生长性能的影响存在差异。
研究目的:
本文旨在探究不同锌源对麻羽肉鸡生长性能及羽毛生长影响的差异,为饲料中锌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内容:
1. 确定试验对象和试验设计
选择1日龄的麻羽肉鸡作为试验对象,将它们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分别
加入无水氯化锌、硫酸锌、酸性氯化锌和对照组的饲料中,观察它们的生长性能和羽
毛生长情况。
2. 测定生长性能
定期测量每组鸡的体重、饲料摄入量和饲料转化率,旨在了解不同锌添加剂对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3. 观察羽毛生长情况
定期观察每组鸡的羽毛生长情况,测量其羽毛长度和厚度,评估不同锌添加剂对羽毛生长的影响。
预期结果:
本研究预计能够确定不同锌源对麻羽肉鸡生长性能和羽毛生长的影响程度,即不同锌添加剂的生物利用率和潜在效应。
结果将为饲料中锌的选择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
和指导。
提高肉种鸡繁殖性能的技术措施

优良品种在其生长潜力和繁殖能力上均能达到较高的水 平,狄高鸡是经过 3个品种杂交,选育出来的新优良品种,在生 长速度、个体、生 活 力 等 方 面 都 超 过 了 亲 本,具 有 很 高 的 繁 殖 性能。 22 合理搭配营养
40
能反应过程的酶都需要维生素作为辅因子才能够发挥作用,因 此维生素在维持生物正常生命活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肉 种鸡种蛋的孵化率、雏鸡的成活率都会受到肉鸡体内维生素水 平的影响。从近几年的研究发现,随着 VA的水平逐渐升高, 肉种鸡产蛋率和饲料转化率也会逐渐增加,但是当超过一定的 阈值后,反而会出现下降的情况。因此,肉鸡饲养过程中,需要 把握适合的 VA水平,保证肉种鸡最高的繁殖性能[3]。 13 饲养管理 131 肉种鸡饲养方式和饲喂方法的影响
利用膨润土的相关特性和功效特点,加快步伐开发绿色、 安全、环保、高效的功能性饲料、新型多功能生理调节型饲料添 加剂和动物保健品,同时可以减少畜牧养殖业对自然生存环境 的污染。但由于目前形势下我国多区域产地的膨润土矿的纯 度和类型有一定的区别,导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研究结果 存在一些差距,甚至有些实验结果产生了与理论研究相反的结 论,需要继续开展深入研究和验证。综上所述,饲用膨润土的
平养式和笼养式是肉种鸡饲养的 2种主要方式。平养式 饲养方式可以根据其鸡舍的不同类型设施分为条板—垫料鸡 舍和全条板鸡舍,条板—垫料鸡舍因为其对肉种鸡繁殖性能的 影响很小,所以在生产上主要应用该种饲养方式;笼养式饲养 方式也可以根据使用笼子的不同分为方笼饲养叠层笼养、全 阶梯笼养、半阶梯笼养和综合阶梯笼养。不同的饲养方式对肉 种鸡的繁殖性能有着不同的影响。地面平养肉种鸡的受精率、 孵化率明显出现了降低现象,但是产蛋率、种蛋合格率和健雏 率却基本不受影响。 132 光照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AnimalScienceAbroad
Dec.2001V01.28No.6
种鸡营养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韩枫
(美国爱拔益加育种公司北京办事处,北京100027)
中图分类号:S831.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6746(2001)06—0008—02
胚胎发育以及新生雏鸡生命开始最初数小时之内的生长和发育,几乎完全依赖于种蛋积蓄的营养。因此,初生雏鸡的生理状态必然受到种母鸡营养的极大影响。种母鸡的营养状况影响着雏鸡的出生活重、健康活力、早期采食行为以及雏鸡免疫力的水平。这些影响大部分会伴随着肉鸡的整个一生。商品代肉鸡后天的营养和管理也许能够补偿种鸡先天营养不足或雏鸡出雏时状态不良等状况,然而此种补偿却很少能达到尽善尽美。雏鸡质量以及日后肉鸡的性能表现都是评估种鸡营养的重要参数。由于涉及到许多营养成分以及许多生理和新陈代谢等机制,种鸡营养和肉鸡生产性能之间的关系显得尤为复杂。当然,最重要一点是,现代肉鸡品系中实际上尚有许多机理还未得到进一步的研究。在这一领域不太可能提供出简单的“投入一产出”的关系。I饲料质量和组成成分饲料原料和种鸡成品料都应保持高水平的质量。商品代肉鸡生产性能中极微小的变化很容易就会抵销所涉及的饲料成本。美国北卡州立大学的研究结果表明,种鸡饲料质量与肉鸡生产性能之间的内在关系;种母鸡采食黄曲霉菌毒素后,其生产出的雏鸡免疫力受到极为严重的破坏,黄曲霉菌毒素对鸡生长以及o~16日龄死亡率有着直接的影响。对于许多饲料原料来说,特别是那些带有抗营养因子的原料,目前尚无证明种鸡采食这些原料后,是否会将抗营养因子传递给下一代。考虑种鸡生产性能和孵化率时,以玉米为基础的日粮要好于以小麦为基础的日粮。用玉米为基础日粮饲收稿日期:2001—02—05喂种鸡时,种蛋的蛋壳质量较高,因而孵化率有所
提高;当然,种鸡可把一部分优势通过种蛋传递给
下一代。
虽然对有关饲料中脂肪水平和脂肪来源的争
论尚未停止,但我们认为种鸡饲料中脂肪添加应
保持在较低水平(1%~3%),且最好使用不饱和
植物油,而不使用饱和动物脂肪。密西西比州立大
学最近的研究结果表明:种鸡饲料中脂肪种类的
不同直接影响着种鸡的生产性能并影响到商品肉
鸡的生产性能。该项研究工作对玉米油和禽类脂
肪进行了比较,结果多数意见都支持使用不饱和
脂肪。研究结果也在某种程度上支持使用以玉米
为基础日粮,而尽量不使用以小麦为基础日粮。
2能量与蛋白质
种鸡日粮能量和蛋白质水平以及饲养管理的
大部分效果都可以在种鸡生产性能中体现出来。
加拿大的研究结果表明:种鸡日粮中多补充的能
量会对肉鸡中公鸡的生长速率有某些效应。能量
和蛋白质这两种因素都会影响到蛋重,再者影响
蛋黄与蛋白的比例。
蛋白与蛋黄的比例会影响胚胎的发育,而且
会影响雏鸡的生长。通过控制种鸡采食量,可控制
体重,保持产蛋量和蛋重达到理想的水平。虽然体
重控制的效果最初就能由种鸡的生产性能表现出
来,但是体重控制的成功与否也可从良好的雏鸡
质量和肉鸡的生产性能反映出来。
70年代法国的拉比尔博士提出一种论点;种
蛋蛋黄中应存在有大量氨基酸,氨基酸对孵化和
雏鸡生长具有重大意义。当种鸡获得的蛋白质或
氨基酸水平与雏鸡生长所需要的水平产生差异
时,可以通过向种蛋内注射氨基酸加以弥补。该项
研究需要进一步探讨,因为不断有实际生产报告
称;种鸡摄入的蛋白质对下一代的生长具有一定
的影响。
万方数据
国外畜牧科技第28卷第6期2001年12月
・9。
3主要矿物质钙:主要作用于蛋壳质量。通常,提高蛋壳质量会减少胚胎晚期死亡率,从而提高孵化率。钙的这一益处是否会传递给下一代,是否可以改进雏鸡的质量和生产性能尚未进行探讨。磷:也作用于蛋壳质量,但它直接影响出雏时的雏鸡质量。实例(种鸡饲料中使用0.35%~0.40%有效磷)可以证实种鸡饲料中使用磷的水平较高,出壳雏鸡焚烧后的骨灰量有所增多。拥有健康的骨骼对正在生长的雏鸡来讲十分重要,但用磷来改进骨骼状况是否有效尚未得到证实。种鸡日粮有效磷水平超出常规水平,会导致种蛋蛋壳变薄,孵化率降低。虽然微量元素是胚胎发育的基本要素,一般情况下,由于价格低廉,使用量都能达到满足。然而最近几年,为有益于胚胎和雏鸡的发育,利用有机矿物质或矿物质螯合物来增加种蛋微量元素的含量,这一做法已得到广泛地讨论和推广。硒已引起有关方面的特别注意,其原因在于有证据表明天然食品中硒的水平随着时间的推移正在逐步减少。使用有机硒可使种蛋含硒量有所提高。硒可提高孵化率的效果非常小,但确实存在。4维生素维生素是有关胚胎发育和鸡生长讨论最多的重点。由于考虑到最低成本的因素,维生素使用多大的量才能满足需要,这一点尚未有肯定的回答,乃至无法正确建立一个标准。营养学家切勿在种鸡饲料中滥用维生素。种鸡饲料中维生素E的水平对肉鸡的生产性能影响最为明显,尤其影响着肉鸡的免疫系统。维生素E的效用已得到明确证实,其影响作用可从1日龄维持到14日龄。父母代种鸡日粮至少应含100mg/kg的维生素E。如此大量的维生素E,其费用这几年却大大降低,种鸡饲料中增加50~100mg/kg的费用完全由提高0.10%的孵化率或降低0.03%肉鸡的死亡率所弥补。雏鸡免疫方面已有充分证据证明其有效益处,所以在实际生产中切勿冒风险使用较低水平的维生素E。其它维生素也具有相似的争论。我们需要更多的现代品系肉鸡的试验数据,但我们必须认识到要找到明显的效果实属不易,测量种蛋维生素
含量或主要的代谢中间产物会有助于评估生产鸡
群摄入维生素的状况。表1为罗斯育种公司对种
鸡日粮中维生素添加剂的建议。
表1种鸡日粮维生素添加量
维生素(每鞯粮)基嘉誉粮基尘耆粮
维生素A
i.u.1300012000
维生素D3
i.U.3000
3000
维生素E
mg
100100
维生素K
mg。
5.00
5.00
维生素B1
mg
3.003.00
维生素B2
mg
12.012.0
烟酸
mg
50.055.0
泛酸
mg
12.015.0
维生素B6
mg
6.00
4.oo
生物素
mg
0.300.25
叶酸
mg
2.oo2.oo
维生素B12
mg
0.03
0.03
注:表1建议的维生素水平用于预产料和产蛋料。
5结语
上述特别强调的硒和维生素E的重要性提
醒我们要注意胚胎组织和雏鸡质量。在这方面另
外需要注意的营养成分还有类胡萝b素。虽然类
胡萝卜素产品在人类健康市场上价格持高不下,
但它会在不远的将来用于饲料之中。
总之,要用良好且风险低的饲料来饲喂父母
代肉用种鸡。商品代肉鸡生产性能就会得到提高。
肉鸡性能中微小的改进完全可弥补种鸡饲料所增
加的费用。在制定种鸡饲料配方时要坚决反对减
少任何成本。
一一舢㈣一㈣一一盯一
万方数据
种鸡营养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作者:韩枫
作者单位:美国爱拔益加育种公司北京办事处,北京,100027
刊名:
国外畜牧科技
英文刊名:ANIMAL SCIENCE ABRODA
年,卷(期):2001,28(6)
引用次数:0次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zgxmsy200106004.aspx
下载时间:2010年3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