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类学第八讲 亲属与继嗣

合集下载

人类学导论讲义课程简介(共38张PPT)

人类学导论讲义课程简介(共38张PPT)

• Haviland. Anthropology, Chapter 2-3。
• 庄孔韶《人类学概论》第五章。
• 郭立新《考古人类学》。
• 李法军《生物人类学》。

(三)讨论话题:
• 在阅读相关著作并观摩相关影片《Naked Science:What's Human》、《Elaine Morgan 关于人起源于水中猿的演讲》、《Jane Goodall 关于人与黑猩猩的关系的演讲》
• (二)成绩评定
• 课程最终成绩将根据出勤情况、课堂表现、期末考试得分进行综合
评定。其中出勤与课堂表现占30%,课程作业占30%,期末考试占
40%。
教 学 安 排
• 本课程共八个单元 • 每单元两次课; • 合计授课16次、讨论16次。
• 主讲教师大致分工: • 刘志军: • 人类学概要
• 文化人类学(理论与方法、族群、宗教等);
与抽样调查。
• (二)阅读材料:
• Kottak. Anthropology, Chapter 12-13。
• Haviland. Anthropology, Chapter 12。

周大鸣《文化人类学概论》第一、二、三、四章。
• 黄淑娉等《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
• 泰勒《原始文化》。
• 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
• (二)阅读材料:
• Kottak. Anthropology, Chapter 1-2。
• Haviland. Anthropology, Chapter 1。
• 庄孔韶《人类学概论》第一章、第七章。
• 周大鸣《文化人类学概论》第一章。
• (三)讨论话题:
• ——在观看人类学影视片《兰屿观点》、《长江沿岸田野纪行》的基础上,讨论 人类学的学科价值。

文化人类学的复习重点

文化人类学的复习重点

《文化人类学理论与方法》教学大纲总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文化人类学学科发展的基本轨迹,了解文化概念与文化的基本特质,及各个不同学派的理论与方法,尤其是重要代表人物的理论主张;同时,批评地吸收各派的理论方法,注重国外理论对国内学者学术成果的影响,即外国的理论如何应用中国的研究实践,从而,达到对理论方法的掌握。

第一章人类学的产生和发展教学要点:1、什么是人类学及文化人类学。

2、什么是文化。

3、人类学的产生和发展。

4、该学科的主要内容和任务。

5、文化人类学与社会学的关系。

人类学是研究人类的体质和社会文化的学科,研究社会文化的部分叫文化人类学,研究体质的部分叫体质人类学。

文化是渗透有人类意识的人的行为及其结果,(这里的意识指:人类为生存长期同自然同社会斗争的经验积累)。

人类不同人群的交往始于人类社会的早期,但人类学的产生发展和欧洲烈强以掠夺财富的活动分不开。

“殖民地人的管理和教育”、制定多民族国家的民族政策、不同族际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为全人类的根本利益(生存与发展)服务,都离不开人类学理论的应用。

社会学研究人与人,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行为的一门学问,而这些关系与行为背后的指导因素却是一系列的文化观念。

两门学科是对人类生存系统“软环境”的不同侧面的研究。

一个注重具体的行为(社会学),一个注重抽象的理念(文化人类学)。

第二章进化论在人类学的地位教学要点:1、文化进化论的主要观点。

2、文化进化论的思想基础。

3、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4、进化论对人类学的主要贡献。

5、各个学界对进化论的评批观点。

6、进化论对我国学界的影响及建国以来的建树。

进化论学派运用比较的方法探索人类社会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人类社会文化和生物进化一样,也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逐步发展。

全世界所有的文化都要经历这种循序进化的阶段,造成这种普遍性的最终原因在于人类心理的一致性。

18世纪欧洲社会思想家有关学说的影响,人类学学科本身思想脉络的影响及生物进化论的影响是文化进化论的思想基础。

民族学理论重难点题库

民族学理论重难点题库
4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名词解释 1.体质人类学 2.民族自我中心偏见 3.田野工作 4.萨皮尔—沃夫假说 5.族群 二简答题(45 分,第 1 题为必答,后两题任选一题) 1.简述人类学的研究对象、领域和研究方法。 2.简述文化的概念、特点和构成。 3.简述应用人类学家的工作模式。 三论述题 结合自己阅读有关人类学著述的体会,试对历史人类学作一论述(比如,谈谈历 史人类学兴起的缘由、基本特征、概念、原则和方法,等等)。 一.名词解释(5*15 分) 1.民族志 2.文化相对论 3.生态人类学 4.利奇 5.库拉圈 二.简答题(第一题和第二题任选一题,第三题必做) 1.简述族群,民族,种族的概念,以及区别. 2.简述文化理论的轨迹. 3.人类学的研究对象,分科体系,研究方法. 三.论述 假如你是一位人类学家,当你在某一社区从事田野工作时,遇到当地一些违法习 俗(吸毒,械斗等),你该如何处理. 一.名词解释(民族学通论) 1.原始社会 2.口头文学 3.本尼迪克特 4.苗族 5.习惯法 二.简答第题 1.文化相对论,代表人物及观点 2.什么时封建生产方式的基本特点? 三.论述 民族学的研究对象,分科体系,范围. 一、名词解释 1.体质人类学 2.萨满教 3.BOAS 4.内在化控制 5.民族学 二、问答题 1,功能学派历史背景 理论 方法
1
1.复兴运动 2.濡化 3.集体表象 4.文化模式 5.马林诺斯基 二.问答题 1.试述柴尔德、怀特、斯图尔德、萨林斯和塞维斯新进化理论的异同? 2.法国社会学派解释社会事实的主要原则是什么? 3.试述古典进化论理论的基本特点 一.名词解释 进化论 参与观察 小传统 人格 利奇 二.论述题 1.简述人类学作为一们学科产生的主要根据 2.论述“传播学派”的基本主张与局限 3.请用所学过的人类学知识分析“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的关系,并举 例说明。 一.名词解释 1.怀特 2.佩里 3.涵化 4.《菊与刀》 5.亚文化 6.文化取代 二.问答题 1.涂尔干确立的社会学方法论准则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2.试述认识人类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3.试论新进化论与古典进化论的异同? 一.名词解释 1.民族志 2.问卷 3.产翁 4.社区 5.失范 6.交感巫术 7.百越 二.简答题 1.简述田野访谈的类别及其优缺点、相互关系 2.试论语言与文化的相互影响 3.试论原始社会婚姻形态的演变及其对社会产生的影响 一.名词解释 人种 民族中心主义 新考古学 手势语 匮乏文化 二.问答题 1.试论述人类学的研究对象、学科特色(或本质)、分科体系和研究方法

文化人类学笔记汇总

文化人类学笔记汇总

文化人类学第一章人类学与文化人类学一、人类学定义⏹人类学:是一门外来的学科,英文为anthropology。

这一词源来源于希腊文,是人(anthropos)和学问(logia)两个字的组合。

意思是研究人类本身的学问。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从语源上讲,人类学是研究人的科学。

这门学科试图依据人类的生物特征和文化特征,综合地研究人,并且特别强调人类的差异性及种族和文化的概念。

⏹(美国百科全书):人类学是从生物和文化两个角度来研究人类的一门科学。

人类学中牵涉到把人类作为一种动物的那部分,称为体质人类学;牵涉到有生活在社会中的人所创造的生活方式的那部分,称为文化人类学。

没有哪个人类学家个人都能够精通这两大分支学科。

不过,完整的人是所有人类学研究的焦点。

⏹(世界百科词汇):人类学,是以人类共有的本性为背景,研究人的文化差异和生物差异的一门科学。

大多数人类学家研究人类的社会生活和文化。

有些人类学家从很专的体质角度,研究人类进化的生命现象。

⏹(新时代大百科全书):在美国和英联邦国家,人类学是研究人和人的行为的学问。

虽然它构成知识的许多分支,其中有许多学科已经独立发展。

现在人类学朝着两个宽广的方向发展:体质人类学,或对人本身的研究;文化人类学,对人的行为的研究。

这些领域还可划分的更细。

在世界的另一些地方,尤其是欧洲大陆‘人类学’这个术语通常是指体质人类学,文化人类学得内容则化为别的学科范围。

⏹(苏联百科辞典)认为人类学是研究人类起源和进化、人种的形成和人体结构的正常变异的科学。

19世纪中叶形成独立科学。

主要有人体形态学、人类起源学、人种学。

人类学的研究对象和分支学科人类学体质人类学文化人类学考古人类学语言人类学文化人类学体质人类学⏹人类学分支学科,涉及人类进化、人种分类和人类体质变异等领域的比较研究,主要技术包括测量及观察等手段。

根据所探讨的问题和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的不同,传统上体质人类学再被细分成灵长目学、古人类学、种族人类学、人种测量学等分支学科。

文化人类学概论课后思考题

文化人类学概论课后思考题

文化人类学概论课后思考题第一章人文研究一、填表题请填写以下人类学体系表格空白部分二、填空题1.人类学者在田野工作后,最终调整知识和思路,进而完成的文化撰写的文本形式就是。

2.体质人类学研究人类的和。

它的作用在这里主要是加深人文学者对于文化的生物学基础的理解。

3.1958年,发表《物种起源》,系统阐述了生物进化理论。

从而直接影响了进化论人类学的产生。

进化论代表人物泰勒著要关注的是原始宗教,并提出了泛灵论,也叫做。

4.1870年,在经典民族志作品《易洛魁联盟》的基础上,出版了名著,系统地提出了家庭进化的理论,后来,他又在他一生最为重要的著作中全面的发展了社会进化的思想,并对原始社会进行分期,大致分了、、三个时代,并将作为每个阶段的具体标志。

三、选择题1.衡量文化没有普遍绝对的评判标准,因为任何一个文化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各族文化没有优劣、高低之分,这是理论的观点。

A.文化相对论B.文化中心论C.种族主义D.文化普同论2.恩格斯曾经指出:是“从人和人种的形态学和生理学过渡到历史的桥梁”。

A.人类学B.社会学C.民族学D.考古学3.体质人类学包括(多选)A.人体形态学社会生物学B.生物进化论古人类学C.考古人类学四、名词解释1.文化2.进化学派3.传播论4.文化圈、文化层、文化亲缘关系的两个标准5.社会决定论6.历史特殊论7.濡化8.文化模式、国民性9.功能论& 新功能论10.社会冲突论11.普同论、文化相对性、适应、整体性、跨文化比较五、简答与问答1.人类学学科在广义和狭义上有哪些分支。

2.如何理解人类学的进化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与哲学思潮的关系?3.简述摩尔根将原始社会划分的几大阶段。

4.新功能论“新”在何处?5.文化功能论与结构功能论的主要区别是什么?6.叙述文化人类文学理论发展的脉络7.费孝通、林耀华等人类学前辈如何借鉴西方功能主义理论研究中国社会?8.试从中国人类学的历史发展说明中国人类学的本土特点。

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考研真题(01_12年)

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考研真题(01_12年)

2001年人类学理论一、简答:1、简述莫斯的交换理论2、简述结构主义人类学产生的政治背景和学术背景二、论述:1、试述功能学派的理论要点、并分析功能学派主要代表人物马林诺斯基和布朗学术观点的异同。

2、试述米德萨摩亚研究的主要理论贡献及有关问题的争论。

3、试总结前人有关人类学中国化或本土化的主要观点,并提出你的看法。

2001年人类学概论一、名词解释和简单填空1、整体论2、文化相对主义3、意义( meanings )4、儒化5、人类学包括分支 A.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6、写出家庭术语的下分类别( 3 种为限) A.________B._______C._________二、简答1、解说人类学如何研究文化的变迁(原因、过程、结果)2、人类学宗教研究涉及宗教的起源、宗教的仪式及其功能的象征理论等,试说明之。

3、举出 1940 年代几位中国著名人类学家出版的田野工作代表作( 3 本为限),并说明每本书主要依据的理论和作品大意。

2004年人类学概论一、填空1、弗思(Raymond Firth)是_______国人类学家,他六十多年前发表的________,1944年由中国学者________先生翻译成中文.2、______是美国人类学奠基人之一,他的________论述了人类学的品格及在现实生活中意义.3、在英国,现代人类学的奠基人是_____和______.,这一学派通常被称为_____4、____是美国著名的女人类学家,其代表作_____叙述了文化的不同选择之路,明确了人类学的目的是在于理解他人文化.二、名词解释1、<西太平洋航海者>2、亲属称谓3、核心家庭4、成丁礼5、“船货运动”6、摩尔根7、语言的谱系分类8、图腾信仰三、简答题1、什么是古典进化论?2、功能学派的主要特点有哪些?3、什么是生态人类学?4、马林诺夫斯基对人类学的主要贡献是什么?四、论述题人类学包括哪些分支,其内容如何?你认为研究人类学对现代社会有什么意义?2004年人类学理论与方法一、名词解释1、<原始文化>2、莫斯(marcel Mauss)3、许烺光4、多线进化论5、《文化的解释》二、简答题1、传播学派有哪些主要代表人物?他们各自提出了什么主要理论?2、人类学实地调查(田野工作)有哪些鲜明的特点?三、论述题1、试论摩尔根对文化人类学的贡献和理论缺陷.2、马林诺夫斯基和拉得克里夫·布朗有哪些共同点?哪些不同点?3、试总结前人有关人类学中国化或本土化的主要观点?2005年民族学理论与方法一、概念题(每题8分,共40分)1、认知人类学2、形的标准与量的标准3、《古代社会》4、社会学年刊派5、多线进化论二、简答题(每题12分,共60分)1、民族学产生的三个标志是什么?2、何谓埃及中心论?3、何谓基本人格?4、何谓文化相对论?5、博厄斯对进化学派和传播学派持什么态度?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试论心理学派的形成原因及主要学术思想。

民族志研究方法

民族志研究方法

民族志研究方法据柯塔克(Kottak 2008)的归纳,民族志研究方法有下列几类(十类):观察与参与观察对于日常行为的直接、第一手的观察,包括参与观察。

民族志研究者在各种场合观察个人行为与集体行为。

他们往往在田野地点停留超过一年,可因此观察一整年的循环。

相处共话、访谈研究者运用许多正式程度不同的访问方式进行访谈。

包括有助于维持互信关系的闲话家常、提供当下活动的知识、长时间访谈。

访谈可能是有结构或无结构的。

系谱法早期研究者发展出系谱记号与象征,来研究亲属、继嗣与婚姻。

系谱是非工业化社会的组织基础,当地人每天都与近亲共同生活及工作。

人类学家需要搜集系谱资料,以了解社会关系并重建历史。

重要文化报道人每一个社群都有某些人,由于他们的机运、经验、天份或训练,而能提供某些生活面向的全部讯息或有用讯息。

也因此成为重要文化报道人。

生命史某些村民比起其他人,对研究者更感兴趣,而且更有助益、风趣与愉快。

当某个人特别引起人类学家的兴趣,他们可能会搜集他﹙她﹚的生命史。

主位观点与客位观点民族志研究者往往结合两种研究策略:主位观点﹙emic,当地人取向的观点﹚、客位观点﹙etic,科学家取向的观点﹚。

这些语汇源自于语言学,主位观点探究当地人如何思考感知与分类这个世界。

客位观点则是观察者所注意到的且重要的事情。

问题取向的民族志研究民族志的趋势,已从全貌观的叙述转向更具问题取向与实验性质。

想要研究全部事情是不可能的。

大多数的人类学家在进入田野前,往往带着一个准备处理的问题,搜集关于这个问题的资料。

长期研究长期研究是针对某个社区、区域、社会、文化或其他单位的长时间研究,这往往建立在多次重访的基础上。

现在的民族志多半包括二次以上田野研究的资料。

团队研究新进的研究者以先前学者的接触与发现为基础,以增进关于当地人如何因应与经营新环境的知识。

学术应是一项集体事业,先行者将过去的资料放在这整个事业中,让新世代学者继续运用。

调查研究越来越多人类学家在大规模社会中从事研究,他们发展了结合民族志研究与调查研究的创新方式。

人类学10大理论

人类学10大理论

杜尔克姆尔干杜尔凯姆文化人类学10大理论流派●第一节古典进化论文化人类学史上的第一个理论学派,成熟标志是泰勒的《原始社会》与摩尔根的《古代社会》的问世。

进化论学派运用比较的方法探索人类社会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人类社会文化和生物进化一样,也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逐步发展。

全世界所有的文化都要经历这种循序进化的阶段,造成这种普遍性的最终原因在于人类心理的一致性。

一、产生背景1、人类学知识的增长和研究组织的成立2、殖民贸易的促进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到蓬勃发展,殖民贸易和殖民地统治达到空前的程度。

除殖民贸易和殖民统治官员的需要这一主要社会经济因素之外,殖民当局的官员和传教士将他们在当地所见所闻报导给国内,也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

因此,学者研究的方向也为之一变,转向比较语言学、比较宗教学、民族文化风俗的人类学研究。

3、进化论思想的催生古典进化论学派产生的思想根源,是19世纪进化理论的提出。

达尔文首次详细阐述了生物进化的机制,并给予了科学的论证。

《物种起源》一书概括了达尔文的主要思想,即物种不是永远远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的;在变化过程中,生物的自然选择机制与高度的变异性起着重要作用;自然选择就是把有利的变异保存下来,把不利的变异淘汰掉,从而使自己能适应不同的环境并生存下来。

第一个建立社会进化理论的是斯宾塞。

在一切进化理论中,斯宾塞最系统地阐述了这一问题。

他第一次使用进化这个词是在1850年;1857年斯宾塞描述了整个宇宙的进化过程;1862年,斯宾塞给出了进化的明确定义:“进化是通过不断的分化与整合,从不确定、不连贯、同质向确定、连贯、异质的的变化。

”斯宾塞进化理论的最大缺陷是将生物进化与社会进化视为本质相同的事物。

二、泰勒的文化人类学理论1、生平与著述泰勒(Edward Burnett Tylor,1832—1917),英国文化人类学奠基人,古典进化论的代表人物。

自学成才,1871年出版《原始文化》而驰名世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男性同胞为“兄弟”,女性同胞为“姐妹”,其他 如,父/母,叔/婶,侄/侄女等。 ❖ ——世代区分。这也是极重要的区分。如,女儿、 母亲、祖母,等等。 ❖ ——亲缘关系的区分。有助于区分直系亲属或旁系 亲属,如,儿子,侄子,外甥等。 ❖ ——特殊亲属关系的区分。这种区分往往是血缘亲 缘关系与非血缘亲缘关系的区分,如,内弟、弟兄; 母亲、岳母;等。
❖ 4、继嗣群的主要类型
❖ 1)世系群:确定的共同祖先,比如宗族
❖ 2)氏族:不是那么确定的共同祖先(如图腾)
❖ 3)联族或胞族: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共同祖 先的氏族
❖ 4)半偶族:通常情况下,如果整个社会只分 为两个主要的继嗣群体,无论它们是相当于 氏族或联族,这两个继嗣群体都是半偶族。
任意选择。
❖ 2)双重继嗣 ❖ 双边继嗣:两边共同承继。 ❖ 这种例子极为罕见。在用双重继嗣推算的地方,母
系与父系群体在社会的不同领域发挥作用。 ❖ 尼日利亚东部的雅科人,财产分为父系占有和母系
占有。 ❖ 父系拥有永久性的生产资料,如土地;而母系则拥
有消费性财产,如牲口。母系在法律上较弱,但在 宗教事物上比父系重要。 ❖ 由于这种制度的存在,一个雅科人可以从父系群继 承到牧场,又可从母亲的母系群继承到某些仪式特 权。
❖ 3、“五服之内为亲”:从高祖开始,高祖、曾祖、祖父、 父、自己,凡是血缘关系在这五代之内的都是亲戚,即同出 一个高祖的人都是亲戚。从高祖到自己是五代,就成为五服。 五服之外则没有了亲缘关系,可以通婚。一般情况下,家里 有婚丧嫁娶之事,都是五服之内的人参加。
❖ 三)亲属称谓 ❖ 1、定义:是用来标明亲属关系的一套称呼术
祖先,使每个人与特定的亲属发生关系的规则。 ❖ 按照这种规则组成的亲属群体就叫继嗣群(descent group)。 ❖ 2、功能: ❖ 1)确保亲属群体的稳定性和延续性 ❖ 2)保护财产完整性 ❖ 3)建立、维护社会关系的基础:对内/对外
❖ 3、继嗣制度分类——与居住模式相关 ❖ 1)单系继嗣 ❖ 父系继嗣,又称男方或男系继嗣,指继嗣群从一个男性祖先
第五讲 亲属与继嗣
一、亲属制度
❖ 一)亲族 ❖ 1、定义: ❖ 又称亲属,是由血缘关系发展成的血亲(血族)及其配偶和
由姻缘关系发展成的姻亲(姻族)及其配偶的总和。 ❖ 亲族是由生物性因素和社会性因素相结合的产物。 ❖ 此外,亲属还包括通过收养建构的血亲关系。 ❖ 2、亲族的类型 ❖ 我国现行的法律所承认的亲属有三类:血亲、姻亲和配偶。 ❖ 宗亲、外亲和妻亲:宗亲为男系血统的亲属;外亲为女系血
❖ 2)等级亲等制:横向尺度——五服
❖ 中国的五服制度:
❖ 1、古代王畿外围,以五百里为一区划,由近及远分为侯服 ﹑甸服﹑绥服﹑要服﹑荒服,合称五服。服,服事天子之意。
❖ 2、另指以亲疏为差等的五种丧服。自高祖至玄孙的九个世 代,通常称为本宗九族。在此范围内的亲属,包括直系亲属 和旁系亲属,为有服亲属,死为服丧。以丧服种类分为五等, 亲者服重,疏者服轻,依次递减,称为五服——斩衰(崔)、 齐衰(资崔)、大功、小功、缌麻。
统的亲属;妻亲为妻之本亲。
❖ 二)亲等
❖ 1、定义:亲族关系亲疏远近有一些衡量的标 准。这种衡量亲族关系亲疏远近的尺度被称 为亲等。
❖ 2、分类:❖ 1)世代来自等制:纵向尺度——谱牒(族谱; 父子联名制)
❖ 我国古代的“九族”:上自高祖、下至玄孙, 即玄孙、曾孙、孙、子、身、父、祖父、曾 祖父、高祖父。
❖ 与自我同辈的亲属中,同性别的兄弟姐妹和平表兄 弟姐妹(堂、姨表)用同一个称谓;
❖ 对自我的交表兄弟姐妹有另一套不同称谓。 ❖ 在这样的文化中,交表兄弟姐妹通常有优先婚配权。
二、继嗣制度
❖ 1、所谓继嗣,可以理解为承继后嗣,或者是后代的延续。 ❖ 继嗣制度:或称继嗣法则,是根据已知的或推测出来的共同
❖ 夏威夷型:
❖ 该种类型亲属制度在夏威夷和讲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的一些 地方很普遍。
❖ 它是最简单的亲属称谓制度,使用的称谓最少。
❖ 同代同性别的亲属都用同一个称呼指称:
❖ 父亲这个称谓适用于父亲的兄弟和母亲的兄弟;
❖ 同样的,母亲的称谓也适用于父亲的姐妹和母亲的姐妹;
❖ 我们的文化中的堂表兄弟姐妹都以兄弟姐妹称呼,只做性别 区分。
❖ 在这样的文化中,继嗣通常是两可的。父亲和母亲的亲属成 员被视为基本是同等的。
❖ 堂表兄弟姐妹间不能通婚。
❖ 易洛魁型: ❖ 该种亲属称谓制度在北美易洛魁印第安人中常见。
它在单系继嗣群体中常见,比如中国。 ❖ 父亲和父亲的兄弟用同一个名词; ❖ 母亲和母亲的姐妹用同一个名词; ❖ 父亲的姐妹和母亲的兄弟有不同的称谓;
开始,通过男性成员来推导他们的后嗣。 ❖ 父系继嗣的例子:我国是典型的父系继嗣。 ❖ 母系继嗣:共同女性祖先为依据,以女性后嗣为承继。 ❖ 母系继嗣有两种情况,一种如摩梭人,与传统父系原则相反。 ❖ 另一种较特殊,表现为财产拥有权为女,使用权为男的。男
子为他的姐妹管理财产,家系按母方承继。 ❖ 两可继嗣:每个人要做母系继嗣的成员或父系继嗣的成员可
❖ 4、亲属称谓的代表类型: ❖ 爱斯基摩型:以核心家庭为基础,区分出代际,如
母亲、父亲、兄弟和姐妹的称谓。但对其他亲属的 称谓则没有那么细致的区分。 ❖ 与父母同辈的男性用一个称谓; ❖ 与父母同辈的女性用一个称谓; ❖ 与自我同辈的堂表兄弟和姐妹共用一个称谓; ❖ 与自我的子女同辈的男性用一个称谓,女性用一个 称谓。 ❖ 在爱斯基摩型亲属中,只有直系亲属才在人们的日 常事务中起重要作用。而且直系亲属中男方和女方 的亲属具有同等重要地位。
语或名称。 ❖ 2、亲族称谓的作用: ❖ 可以确定和维护整个社会秩序; ❖ 可以加强亲属群体间的团结与合作;
❖ 可以将不具亲属关系的成员整合进亲属关系 的网络之中,拉近社会关系;
❖ 能帮助人们理解婚姻家庭形态的演化。
❖ 3、亲属称谓的区分功能: ❖ 在社会生活中,人类的亲属称谓主要完成以下几种
功能: ❖ ——性别区分。这是最重要的本质区分。因此,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