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治疗技术专业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毕业实习计划和大纲

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二○○九年三月

毕业实习计划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按教学计划经过理论学习,已学完全部理论课程,将进行为期48周的毕业实习。为了做好学生的毕业实习工作,现拟定实习计划供各实习医院参照执行。

一、实习目的

毕业实习是教学计划中所规定的培养目标的最后阶段,要求通过实习使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能够熟练掌握康复医学治疗技术专业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并能独立从事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工作的应用型康复技术人才。

二、具体要求

(一)政治思想方面

1、要认真学习和贯彻党的教育路线、方针和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医务工作者。

2、积极参加实习医院和社区卫生机构的各项政治活动,遵守医院规章制度。服从领导,听从上级医师及其他医护人员的指导,虚心求教,积极完成实习任务。

3、树立优良的医德医风,对病人必须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关心病人疾苦,实行救死扶伤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

4、党、团员应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实习组每周开一次实习组生活会,围绕工作作风、学习态度、师生和同学之间的关系,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认真总结经验,发扬成绩、克服缺点,相互促进,相互帮助,共同提高。

5、实习组组长,在医院院长、科教科、科主任的领导下,协助医院做好同学的政治思想工作及实习期间的其他组织工作,保证实习任务顺利完成。

(二)业务方面

1、掌握康复医学科功能评估和治疗记录书写的规范要求,熟练书写相关医疗文书。了解论文的写作方法和基本要求,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康复医学论文。

2、掌握肌力、肌张力、ROM、平衡协调能力、心肺功能、体能素质、ADL、关,了解生存质量、职业能力及环境评定的方法。

3、掌握运动疗法的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常用技术、治疗原则,正确运用各种运动疗法的治疗技术。

4、熟练掌握各种常用理疗仪器的操作技术和注意事项。

5、要求理论联系实际,掌握常见疾病的作业治疗方法。

6、掌握失语症与构音障碍的评定与检查,了解语言障碍的治疗训练方法。

7、掌握假肢和矫形器的适应证和选配原则,能有针对性地指导患者进行功能训练。

8、熟悉神经系统疾病、骨关节系统疾病、内脏疾病以及运动创伤的临床表现和功能障碍特点,掌握康复评估方法及治疗原则

9、掌握中国传统康复的针灸、推拿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三、实习时间和科目

(一)实习总时间:48周

(二)实习科目与时间分配

四、康复医学治疗技术专业实习课程教学计划

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2009年3月

毕业实习大纲

康复功能评定实习大纲

一、时间4周

二、目的和要求

通过4周学习,掌握肌力、肌张力、ROM、平衡协调能力、步行能力和步态、ADL、感觉及常用神经反射检查的评定要点及注意事项,能运用标准评定方式对常见功能障碍进行评定,熟悉心肺功能评定方法,了解运动障碍、体能素质、生存质量及环境评定的主要内容。

三、具体目标

1、知识目标:能在全面采集患者资料的基础上,选择性应用评定方法,按照标准操作和程序进行评定,并能根据评定结果初步确定障碍所在,制定康复训练计划。

(1)熟悉一般身体检查及体能素质评估的测定方法及注意事项。

(2)熟悉躯体运动功能发育障碍的评定内容及操作要点。

(3)熟悉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的评定指标。

(4)熟悉心电运动试验的操作程序,清楚终止运动的标准。

(5)了解生存质量、职业能力及环境评定的常用方法。

2、技能目标

(1)正确收集病史,能独立分析已有的资料,学会选择相应的评定方法。

(2)熟悉评定操作体位、程序及所需的环境要求。

(3)掌握肌力、肌张力、ROM、步行能力和步态、感觉及常用神经反射检查的评定要点及注意事项。

(4)掌握平衡协调能力、ADL的评定要点及注意事项。

(5)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够根据功能评定的障碍严重程度制定相应的康复处方。

运动疗法技术学实习大纲

一、实习时间:12周

二、目的和要求:

通过12周的实习,掌握运动疗法的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常用技术、治疗原则,并能根据不同患者的临床表现,正确运用各种运动疗法的治疗技术,熟练掌握常用的肢体运动功能评估方法,了解国内外运动疗法发展趋势及最新技术和方法。

三、具体目标

1、知识目标:

能结合临床实践,正确评估患者的身心功能状况,并能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包括具体措施。

(1)掌握运动疗法的生理作用和各种治疗作用。

(2)说出不同的肌肉收缩方式在运动训练中的优缺点。

(3)能说出人体的杠杆种类及其对人体运动所产生的影响。

(4)能说出肌力训练与运动方式选择的基本原则,掌握肌力训练的基本原则。

(5)能说出运动处方的四要素,熟悉制定运动处方的流程。

(6)能说出肌肉牵张技术的基本原理、适应证、禁忌证和注意事项。

(7)能说出关节活动度训练的基本原理和注意事项。

(8)能说出神经生理学疗法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熟悉常用的神经生理学方法各种技术的优缺点。

(9)能说出运动再学习疗法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掌握训练的基本原则。

2、技能目标

(1)能在老师指导下正确评估患者,并能为患者确定近期康复目标和远期康复目标。

(2)能在老师指导下根据患者情况学会制定康复治疗处方,掌握有氧训练的方法和操作要领,做好健康教育。

(3)能正确进行徒手肌力检查(MMT),独立指导患者进行增强肌力和耐力的训练。

(4)能为患者选择正确的体位,独立完成肢体围度测量。

(5)能正确使用关节量角器或方盘量角器,正确地对全身各关节进行关节活动度检测。能指导患者进行增大关节活动度的练习。

(6)能在老师指导下,正确指导患者进行步行训练,根据患者的特点学会选择和应用步行辅助器。

(7)能在老师指导下,正确评估患者的平衡及协调功能,独立进行平衡及协调能力训练。

(8)能正确对中枢损伤患者进行肌张力评估。正确运用神经生理学方法,促进患者运

动功能的恢复。

(9)能针对不同疾病患者正确进行牵引,掌握好牵引的重量、持续时间及注意事项。

(10)能正确运用按摩的基本手法,掌握各种手法治疗的适应范围。

(11)能正确运用牵张技术,独立完成对各种原因引起的肌肉痉挛、关节挛缩的牵张治疗,严格掌握注意事项。

(12)能根据不同疾病的需要帮助患者选择正确的功能位和良好的肢位,预防各种并发症。能正确指导运动障碍的患者进行各种转移活动。

(13)掌握轮椅的结构、功能和选择标准,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轮椅及轮椅转移训练技巧。

(14)能针对脑损伤患者的特点,正确运用运动再学习疗法,独立指导和训练患者的功能。

(15)参加科内病例讨论及各类业务学习,鼓励发言,有条件的组织开展读书报告会。

理疗学实习大纲

一、实习时间 6周

二、目的和要求

通过6周的实习,了解内科、外科、五官科、眼科、口腔科、妇产科、皮肤科等与理疗有关的一些常见病的病因、病理、症状及治疗方法。熟悉各种常用物理因子的生物生理学作用、适应证和禁忌证。能熟练掌握各种常用理疗仪器的操作技术和注意事项。能结合临床实际,正确选择最佳物理因子治疗。

三、具体目标

1、知识目标:

(1)熟悉电疗中各种常用频率和波长,熟悉各种频率的电流对人体的生理学效应。

(2)掌握低、中频各种电流的治疗作用和适应证。

(3)掌握高频电流的特点、治疗作用、适应证和禁忌证。

(4)掌握直流电离子导入的原理和治疗作用、适应证和禁忌证。

(5)熟悉光疗中各种光线的波长,特点以及治疗作用,适应证和禁忌证。了解紫外线治疗的剂量。

(6)熟悉超声波治疗的常用频率、超声波的特点、治疗剂量,治疗作用、禁忌证和适应症。

(7)熟悉石蜡疗法的治疗作用,适应症和禁忌证。

(5)了解磁疗、热疗、水疗等的治疗作用。

2、技能目标:

(1)掌握直流电离子导入的操作方法,衬垫要求,常用药物离子的极性,操作注意事项。

(2)熟悉电体操及神经肌肉电刺激的操作方法。

(3)掌握电兴奋治疗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4)掌握中频各种电流(音频、干扰电、正弦调制中频、脉冲调制中频)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能正确地选择电流类型。

(5)掌握超短波、短波、微波的操作方法,治疗剂量,电极放置及注意事项。

(6)掌握红外线治疗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熟悉紫外线治疗的操作方法,掌握生物剂量的测定,了解紫外线治疗的剂量。了解可见光、常用激光器的操作方法。

(7)掌握超声波治疗的操作方法(移动法、固定法、直接接触、间接接触),正确使用接触剂,熟悉超声疗法的剂量、注意事项。

(8)熟悉蜡疗的操作,溶蜡的方法,盘蜡、浸蜡的操作以及注意事项。

作业疗法学实习大纲

一、实习时间10周

二、目的和要求

通过10周的实习,要求学生能将所学的作业疗法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运用到临床工作中,并解决治疗过程中的具体问题。熟练和系统掌握常见疾病的作业治疗方法。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应变能力、心理沟通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充分认识作业治疗与康复其它分支间的密切关系。

三、具体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作业疗法的基本理论,深刻认识理论对实际工作的指导意义。

(2)掌握作业治疗的基本原则与治疗理念。

(3)透过作业分析,能为患者设计和选择针对性与个体化的作业活动,并制订合理的作业治疗处方。

(4)掌握改善运动功能、感知和认知技能、日常生活能力的作业治疗训练方法与指

导。

(5)了解有关生活用品改良、家居环境改造与日常生活方式改变等方面的常用建议与方法。

(6)了解康复辅助用具的选择与训练。

(7)了解压力治疗的临床应用及职业技能的训练和指导。

(8)了解我国作业疗法的现状及和国外的差距。

2、技能目标

(1)掌握偏瘫、截瘫、脑瘫患者的作业治疗训练及注意事项。

(2)掌握手部骨折、肌腱损伤、周围神经损伤、烧伤等患者的作业治疗训练及注意事项。

(3)熟练掌握日常生活能力的训练方法。

(4)熟练掌握常用作业治疗媒介如木钉板、磨砂板、套杯、橡皮泥等的用途及使用方法。

(5)基本掌握颈、肩、腰、腿痛,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患者的康复宣教与日常生活方式的指导。

(6)初步掌握常用手指夹板及小辅助用具的设计与制作。

言语治疗学实习大纲

一、实习时间 2周

二、目的和要求

通过2周学习,掌握语言障碍的常见病、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训练方法,掌握失语症与构音障碍的评定与检查,能运用言语—语言障碍的治疗原则对患者实施训练,熟悉言语的物理声学特性和言语的语言学特性。了解各种语言障碍的治疗训练方法。

三、具体目标

1、知识目标

能结合临床实践,应用言语--语言障碍评定程序,全面收集资料,正确评定语言障碍状况。初步确定语言障碍的诊断和制定康复训练计划。

(1)熟悉几种常见失语症的临床特征。

(2)熟悉常见失语症的治疗原则。

(3)能简单说出构音障碍的分类。

(4)构音障碍的训练原则。

(5)能阐述言语--语言障碍治疗的宣教内容。

(6)了解失用症和失认症临床常见类型的简易评定方法。

2、技能目标

(1)正确采集病史,完成言语--语言康复训练的病历书写。

(2)熟悉失语症的评定操作流程

(3)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制定针对失语症的康复训练计划。

(4)能在老师的指导下运用康复手段为构音障碍患者施行手法治疗。

(5)在言语治疗过程中,学会处理患者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

假肢矫形器学实习大纲

一、实习时间2周

二、目的和要求

通过2周的实习,了解临床常用的假肢和矫形器的结构、性能及制作流程;掌握假肢和矫形器的适应证和选配原则;能指导患者正确穿戴和使用假肢矫形器,并说明注意事项,能有针对性地指导患者进行功能训练。

三、具体目标

1、知识目标

(1)能说出矫形器的定义、基本功能和适应证,了解有关术语。

(2)能说出上、下肢和脊柱矫形器的穿戴方法和使用中的注意事项,掌握装配前后的训练方法。

(3)能说出假肢的定义、基本结构和分类,不同截肢平面能装配的假肢类型。

(4)能说出截肢者的康复程序,截肢后并发症的处理方法,装配假肢前后功能训练的方法。

2、技能目标

(1)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一些上、下肢简单的低温支具。

(2)能正确指导患者穿戴假肢和矫形器,并作出相应的调整。

(3)能向患者解答有关假肢矫形器使用过程中的疑问和注意事项。

(4)能够正确指导装配矫形器后的患者进行康复训练。

(5)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教会上肢假肢装配患者完成各种动作,对下肢假肢患者进行步

态训练。

临床康复学实习

一、实习时间8周(神经肌肉系统疾病2周,骨关节疾病2周,内脏疾病2周,运动创伤2周)

二、目的和要求

熟悉脑卒中、颅脑外伤、脑瘫、脊髓损伤、周围神经损伤等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和功能障碍特点,掌握康复评估方法及治疗原则;熟悉退行性骨关节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颈椎病、肩周炎、下腰痛等常见骨关节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和功能障碍特点,掌握康复评估方法及治疗原则;熟悉吞咽障碍、冠心病、高血压、慢支肺气肿、糖尿病、肥胖、老年骨质疏松症等常见脏器功能障碍特点,掌握康复评估方法及治疗原则;了解外伤性骨折、肌腱或韧带损伤、半月板损伤等运动创伤的受伤原因与发生机制,熟悉其临床表现和功能障碍特点,能正确评估受伤部位的功能状态与对运动员训练的影响,掌握初步康复处理的方法。

三、具体目标

(一)神经肌肉系统疾病

1、知识目标

(1)掌握急性脑血管疾病常见的功能障碍以及康复问题。熟悉偏瘫的定义和临床表现。熟悉康复分期和各分期的治疗目标和方法

(2)掌握颅脑损伤常见的功能障碍以及康复问题。熟悉持续植物状态、认知障碍的定义和临床表现。掌握康复分期和各分期的治疗目标和方法。

(3)掌握脑瘫常见的功能障碍以及康复问题。了解脑瘫临床分型。熟悉康复分期和各分期的治疗目标和方法。

(4)掌握脊髓损伤常见的功能障碍以及康复问题。熟悉常见临床综合征和并发症。掌握痉挛的评定和治疗。

(5)掌握周围神经损伤常见的损伤类型以及康复问题。熟悉常见临床综合征和并发症,熟悉不同类型外周神经损伤的治疗目标和方法。

2、技能目标

(1)掌握Brunnstrom分级、FMA、Barthel指数评定方法,并能具体评测。

(2)神经肌肉促进技术每项技术中至少3种具体操作方法。平衡训练、步态训练、偏瘫医疗体操、言语训练、作业治疗、矫形支具。

(3)掌握Glasgow分级、MMSE评定方法,ASIA分级,神经平面的确定的应用并能具体评测。

(4)掌握以下治疗技术:促醒技术、认知训练。

(5)掌握儿童运动发育各阶段的特点及其综合评定方法。熟悉儿童ADL评定方法并能具体评测。

(6)掌握以下治疗技术:牵伸技术、体位转换、轮椅训练、辅助具的应用、膀胱直肠的处理、减重训练。

(7)掌握功能电刺激、肌电反馈治疗技术、感觉训练、肌力训练、关节活动范围训练。

(二)骨关节系统疾病

1、知识目标

(1)熟悉颈椎病的病因、临床分型及临床表现,掌握康复问题、功能评定和康复处方。

(2)熟悉下腰痛的常见病因及临床症状特点,掌握康复问题、功能评定和康复处方。

(3)熟悉肩周炎的临床表现及病程特点选择、掌握康复问题、功能评定和康复处方。

(4)熟悉髋、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问题、康复目标、功能评定和康复处方。

(5)熟悉手外伤的分类、掌握康复问题、功能评定、康复分期和方法。

(6)熟悉软组织损伤后的一般临床处理,掌握康复的意义和方法。

(7)熟悉脊柱畸形的病理生理,掌握康复问题、功能评定和康复处方

(8)熟悉类风关和骨性关节炎的病理生理,掌握康复问题、功能评定和康复处方。

2、技能目标

(1)正确进行颈椎和腰椎的牵引治疗,并正确调整牵引重量、时间、体位,正确指导患者在家中进行颈椎牵引,正确指导自我颈椎牵引。

(2)正确指导肩、颈、腰、背及四肢肌力训练,正确指导颈功操和脊柱侧凸体操、枕头的选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的姿势,正确指导关节保护技术、关节主动运动。

(3)能够进行按摩、推拿和关节松动术。

(4)正确选择理疗方法并熟练操作。

(5)正确进行关节被动运动、关节的手法及器械牵伸治疗、CPM。

(6)正确选用颈围、腰围和矫形器。

(7)正确进行等速肌力测试和训练。

(8)能够制作简单的压力衣和矫形器。

(三)内脏疾病

1、知识目标

(1)熟悉吞咽障碍的临床分期,掌握康复评定方法。

(2)熟悉冠心病的病因、临床分型及临床表现,掌握康复问题、功能评定和康复处方。(3)熟悉高血压病的病因、临床分型及临床表现,掌握康复问题、功能评定和康复处方。(4)熟悉慢支肺气肿的病因、临床分型及临床表现,掌握康复问题、功能评定和康复处方。

(5)熟悉糖尿病的病因、临床分型及临床表现,掌握康复问题、功能评定和康复处方。(6)熟悉肥胖症的病因、临床分型及临床表现,掌握康复问题、功能评定和康复处方。(7)熟悉老年骨质疏松症的病因、临床分型及临床表现,掌握康复问题、功能评定和康复处方。

2、技能目标

(1)熟悉吞咽障碍的治疗方法、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

(2)了解心电运动试验的适应证和禁忌证,能阅读正常运动心电图,熟悉缺血状态下运动心电图的改变,能够正确地摆放心电电极,熟练操作心电运动试验。

(3)熟悉常见日常生活活动、职业活动以及娱乐活动的代谢当量,能够正确地指导内脏疾病患者进行运动锻炼和日常生活活动。

(4)了解呼吸和气体代谢的测定方法,熟悉气体代谢指标的临床意义,掌握呼吸体操要领,能够正确地指导患者进行肺功能康复训练。

(5)了解糖尿病和肥胖症患者饮食和运动处方制定的原则,熟悉营养和运动消耗的热卡分析方法,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患者的日常饮食和生活活动调查,并能制定相应的饮食处方和运动处方,正确地指导患者进行运动治疗。

(6)了解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运动疗法的适应证和禁忌证,熟悉各种运动治疗方法的优缺点,能够正确指导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运动锻炼。

(四)运动创伤

1、知识目标

(1)熟悉骨与关节系统的常见创伤的处理原则,了解不同骨折的影像学特征,掌握骨折制动与运动康复的统一交叉点,了解不同手术方法和非手术处理对功能预后产生的影响,掌握骨折康复治疗中的注意事项。

(2)掌握不同部位的腱或韧带损伤的处理原则与康复方法,如跟腱常规术后康复程序以及恢复训练时机;外踝韧带、膝关节侧副韧带、ACL断裂术后的康复程序。

(3)掌握半月板损伤发生机制、临床体征与康复方法,熟悉半月板伤后的影像学表现。

(4)掌握肌肉损伤后常见的康复方法,熟悉肌肉急性损伤临床表现与处理原则,了解肌肉损伤对肌肉生理产生的不良影响。

(5)掌握各种慢性损伤的特点,如肌筋膜炎、末端病、腱鞘炎、骨关节炎、间盘病变等多种伤病,熟悉临床诊断方法与处理手段。

2、技能目标

(1)掌握运动创伤的常用处理方法,熟悉各种伤后的手法治疗特点,包括西方与中医推拿不同方法对不同损伤的不同康复手法治疗。

(2)能够对不同损伤采取不同的康复训练方法,并在恢复治疗过程中调整康复方案。

(3)对不同损伤功能障碍做出正确的评估,而且制定灵活的康复措施与方案。

(4)了解常见创伤的手术方法、石膏或矫形器配制、不同部位注射技术。

(5)能够采用传统治疗的多种方法治疗不同的损伤,包括推拿、针灸、中药等。

3、建议专科讲座内容

(1)常见慢性运动损伤的康复

(2)膝关节运动创伤的诊断与康复

(3)肘与踝关节常见运动创伤的防治

中国传统康复学实习

一、实习时间4周

二、目的和要求

通过4周实习,掌握针灸、推拿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对常见康复疾病采用合理的针灸、推拿疗法;明确中国传统康复在康复医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具体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针灸、推拿特定义的定位、操作要求及临床应用。

(2)熟悉针灸、推拿特定穴的分类和特点。

(3)掌握针灸治疗原则、治疗作用、配穴处方、特定穴的内容和应用。

(4)掌握推拿治疗原则、治疗作用、治疗注意事项。

(5)掌握成人推拿基本手法:摆动类、摩擦类、振动类、挤压类、叩击类、运动关节类手法的动作要领及临床应用。

(6)熟悉小儿推拿基本手法:推法、揉法、拿法、按法、摩法、运法、掐法、捏法的

手法要领、临床应用。

2、技能目标

(1)掌握常见病症推拿治疗:岗上肌肌腱炎、肩峰下滑囊炎、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及滑脱)、肱骨外上髁炎、腕关节扭伤、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梨状肌损伤、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髌骨下脂肪垫炎、踝关节扭伤、落枕、颈椎病、肩关节周围炎、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急性腰肌筋摸损伤、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高血压病、神经衰弱、脑血管意外、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近视、小儿肌性斜颈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及推拿治疗。

(2)能够对常见病症进行针灸治疗:脑血管意外、头痛、面神经炎、胃脘痛、呕吐、腹痛、泄泻、支气管哮喘、风湿性关节炎、腰痛、落枕、痛经、营养不良、小儿脑性瘫痪、近视眼、晕厥、急痛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和针灸治疗。

3、给学生安排专科小讲座1-2次。

(1)慢性腰腿痛的推拿治疗。

(2)面神经炎的针灸治疗。

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2009年3月

康复治疗技术主管技师专业知识-6-1试题

康复治疗技术主管技师专业知识-6-1 (总分:5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第一部分单选题(总题数:50,分数:50.00) 1.摆动相占步行周期的 ?A.30% ?B.40% ?C.50% ?D.60% ?E.70% (分数:1.00) A. B. √ C. D. E. 解析: 2.下列不属于周围神经损伤后出现的客观感觉障碍是 ?A.感觉减退 ?B.感觉丧失 ?C.感觉过敏 ?D.自发疼痛 ?E.感觉倒错 (分数:1.00) A. B. C. D. √ E. 解析: 3.牵拉技术主要应用于 ?A.由于软组织粘连或瘢痕形成,引起肌肉结缔组织和皮肤缩短、关节活动范围降低?B.骨折未愈合 ?C.严重骨质疏松 ?D.肌肉、韧带等软组织急性损伤,神经损伤或神经吻合术早期 ?E.关节内或关节周围组织有特异性炎症

(分数:1.00) A. √ B. C. D. E. 解析: 4.常规用于表示康复运动方案中运动强度大小的指标是 ?A.每搏输出量 ?B.每分输出量 ?C.代谢当量 ?D.24小时动态心电图 ?E.无氧代谢率 (分数:1.00) A. B. C. √ D. E. 解析: 5.脑外伤患者原发的感觉运动缺损不包括 ?A.反射亢进 ?B.小脑运动失调 ?C.感觉丧失 ?D.震颤 ?E.慌张步态 (分数:1.00) A. B. C. D. E. √ 解析: 6.有关最大自主通气量(MVV),下列哪项叙述是错误的 ?A.为单位时间最大呼吸量

?B.反映通气功能的最大潜力 ?C.MVV一般以正常值±20%为正常范围 ?D.MVV占预计值的80%以上为基本正常?E.66%~70%严重减退 (分数:1.00) A. B. C. D. E. √ 解析: 7.多数专家认为脑瘫儿童的最佳康复时间为 ?A.5岁之前 ?B.3岁之前 ?C.12个月以后 ?D.6个月之前 ?E.7岁之后 (分数:1.00) A. B. C. D. √ E. 解析: 8.对于运动神经可引起肌肉强直收缩频率是 ?A.20~30Hz ?B.10~20Hz ?C.1~10Hz ?D.40~50Hz ?E.60~100Hz (分数:1.00) A. B. C. D. √

康复治疗专业技术人才准入标准

康复治疗专业技术人才准入标准(康复治疗师)-征求意见稿 卫生部科教司关于对主要卫生技术岗位高职人才基本标准征求意见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 为制定我国卫生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促进卫生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我司组织有关专家开展了护理、药学、康复治疗技术、医学影像技术等主要专业岗位任务分析和需求预测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卫生行业人才准入的要求,制定了《主要卫生技术岗位高职人才基本标准》(征求意见稿)。现印发你们,请组织各专业岗位实践一线、学校教学、管理等方面人员认真研究,提出修改意见,务必于10月10日前将修改意见反馈我司规划处。附件:主要卫生技术岗位高职人才基本标准 卫生部科教司 2003年9月1日 康复治疗专业技术人才准入标准 (康复治疗师) 一、概述 康复治疗师是在康复医疗机构工作、为患者进行康复治疗的专业技术人员。康复治疗师的主要职责是在综合的康复治疗中,为患者进行物理治疗和作业治疗,促进其康复。主要任务为使用身体运动和各种物理因子(电、光、热、冷、水、磁、力等)作为治疗手段,进行神经肌肉和骨关节运动功能的评估与治疗训练以及减轻疼痛;又用日常生活活动训练、手工艺治疗、认知训练等作业治疗手段对患者进行细致功能、认知功能、家居及社会生活能力等的评估和治疗训练,促进身心康复,重返社会,改善生活质量。 康复治疗师属医学相关领域专业技术人才,不属医师范畴。 二、学历要求 要求大学康复治疗专业专科以上(含大专)毕业,取得相应的高等教育毕业文凭。大专学历应为高中毕业后经过大学本专业的专科(三年制)学历教育;大学本科学历应为高中毕业后经过大学本科本专业(四年制)学历教育,取得理学士学位。 三、人文素质 1.具有正确的专业思想。对本专业的性质、作用和价值有较明确和深刻的认识,愿意以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人民服务,提高群众的健康水平,促进患者康复。

康复治疗技术教学大纲

康复治疗技术教学大纲 康复治疗技术课程主要包括《康复概论》、《物理治疗学》、《作业治疗学》、《言语治疗学》、《临床康复学》、《神经康复学》等,很多内容需要结合实践方能更好的掌握,因此在学习中,需要边学习,边操作,方能更好的掌握,以获得更确实的临床康复经验。 第一章康复概论 目的要求 1、掌握康复的概念 2、掌握康复的工作内容 3、掌握康复的发展史 教学内容 1、康复的内容 2、康复的治疗过程 3、康复的发展史 第二章物理治疗学 第一节运动疗法概述 目的要求 1、掌握运动疗法的定义 2、了解运动疗法的分类 3、熟悉运动疗法的内容 4、熟悉运动解剖学基础 5、熟悉运动生理学基础 6、掌握肌肉收缩的不同方式 7、熟悉运动代谢基础 8、掌握运动疗法的常用运动方式 9、熟悉运动疗法的生理作用 10、掌握运动疗法的治疗作用 11、熟悉运动疗法应注意的事项 12、熟悉运动疗法的禁忌症 13、熟悉运动处方的项目 14、熟悉运动量控制的内容 15、熟悉运动疗法应用的基本原则 教学大纲 一、运动疗法的定义 1、运动疗法的定义 2、运动疗法的分类 二、运动疗法的内容和分类 1、常规的运动疗法 2、神经生理学疗法 3、运动再学习 三、运动疗法的基础

1、运动学基础:运动解剖学基础、运动力学基础 2、运动生理学基础:肌肉的理化特性、肌肉的收缩形式、肌肉的协同作用 3、运动的代谢基础:肌肉收缩的能量供给、运动中气体交换的两个重要指标、对训练的代谢反应 四、运动中常用的运动方式 1、被动运动 2、主动运动:随意运动、主动助力运动、抗阻运动 3、牵引 五、运动中的生理及治疗作用 1、生理作用:心脏、骨骼肌、骨和关节、血压、肺、血脂质、其他 2、运动疗法的治疗作用 六、运动疗法的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禁忌 1、临床应用 2、运动疗法中应注意的事项 3、运动疗法的禁忌 七、运动处方 1、运动治疗项目:耐力性项目、力量性项目、放松性项目、矫正性项目 2、运动治疗量:运动治疗强度、治疗频率、治疗持续时间、 3、注意事项 第二节常规的运动疗法 目的要求 1、掌握关节活动基础 2、掌握主动运动、主动助力运动的具体方法 3、掌握被动运动具体训练方法 4、掌握不同关节的关节活动具体方法 5、掌握关节松动术的概念 6、了解关节的生理运动和附属运动 7、掌握关节松动术的基本手法 8、掌握关节松动术的手法分级标准 9、掌握关节松动术手法应用的选择 10、掌握关节松动术的治疗作用和临床应用 11、掌握关节松动术的操作程序 12、掌握人体主要关节的关节松动术的具体操作 13、掌握软组织牵伸的概念 14、掌握被动牵伸的种类及操作 15、掌握主动抑制的概念和方式 16、掌握肌肉牵伸的目的、适应症、禁忌症和注意事项 17、掌握肌肉牵伸的程序 18、了解牵伸的局部放松技术 19、掌握人体主要肌群的牵伸技术 20、掌握肌力的概念 21、熟悉影响肌力的因素

康复基础知识

第一篇基础知识 第一章康复医学概述 第一节学科内涵和特征 一、康复 1、定义康复(rehabilitation)直译是“复原”、“重新获得能力”、“恢复原来的权利、资格、地位、尊严”等。中国大陆翻译为康复,香港翻译为复康,台湾翻译为复健。20世纪40年代以来,康复的定义和内涵不断地演变。世界卫生组织(WHO)1969年的定义是“综合和协同地将医学、社会、教育和职业措施应用于残疾者,对他们进行训练和再训练,以恢复其功能至最高可能的水平”。1981年提出新的定义“康复是应用所有措施,旨在减轻残疾和残障状况,并使他们有可能不受歧视地成为社会的整体”。 2、基本内涵 1)采用综合措施,包括医疗、教育、职业、社会和工程等方面的措施。 2)以残疾者和患者的功能障碍为核心。 3)强调功能训练、再训练。 4)以提高生活质量、回归社会为最终目标。 二、康复医学 1、康复医学(rehabilitation medicine)是具有独立的理论基础、功能评定方法、治疗技能和规范的医学应用学科,旨在加速人体伤病后的恢复进程,预防和/或减轻其后遗功能障碍程度。 2、医疗康复(medical rehabilitation)属于临床医学的工作内容,是应用临床医学的方法为康复服务的技术手段,旨在改善功能,或为其后的功能康复创造条件。例如白内障患者在眼科进行晶状体手术摘除。 3、物理医学(physical medicine)与康复医学国际上物理医学的治疗主体是运动和理疗,主要目标是针对各种临床疾病,达到消炎、止痛、改善躯体功能等目标。康复医学则强调采用综合措施,针对患者或残疾者的功能障碍进行以改善、适应、代偿和替代为主要特征的治疗,达到提供生活独立能力和回归社会的目标。这两方面都是本学科的主要工作内容。为了突出本学科在物理治疗以及功能康复的特征,美国等采取以“物理医学与康复(physical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作为学科名称;而许多国家采用比较简洁的名称-康复医学。两个名称的实质内涵并没有本质区别。进入21世纪以来,两个主要的国际学术组织联合成为国际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Physical and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ISPRM),提示本学科团结发展的大趋势。本书名称根据卫生部的科室分类,采用康复医学作为学科名称,包含物理医学和康复医学的基本内涵。 4、四大医学之间的关系世界卫生组织将康复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保健医学作为现代化医院的基本功能。这四个学科的关系不是以时间划分的阶段关系,而是互相关联、互相交错、四环相扣的关系。 (1)康复医学与预防医学。通过积极的措施,例如健身锻炼和合理的生活习惯,防止各种疾病的发生,从而减少功能障碍的可能性,这是康复医学的一级预防。许多疾病在发病后,需要积极的康复介入,以预防继发性功能障碍或残疾的发生,这是康复医学的二级预防;已经发生功能障碍后,可以通过积极的康复锻炼,防止功能障碍的加重或恶化,这是康复医学的三级预防。康复预防和与预防医学在上述方面的内涵一致。 (2)康复医学与临床医学。其关联不仅在于康复治疗过程经常需要同时进行临床治疗,而且临床治疗过程也需要康复治疗积极地介入。例如心肌梗死、脑卒中、脑外伤、脊髓损伤

康复治疗技术主管技师专业知识-4-1试题

康复治疗技术主管技师专业知识-4-1 (总分:5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第一部分单选题(总题数:50,分数:50.00) 1.目前肌肉功能评定及肌肉力学特性研究的最佳方法是 ?A.手法肌力检查 ?B.握力计肌力检查 ?C.捏力计肌力检查 ?D.等速肌力检查 ?E.拉力计肌力检查 (分数:1.00) A. B. C. D. √ E. 解析: 2.可用于脑外伤患者功能评定的方法是 ?A.平板运动试验 ?B.压疮程度评定 ?C.MAS评定 ?D.MMSE评定 ?E.肺通气功能测定 (分数:1.00) A. B. C. √ D. E. 解析: 3.在确定受侵神经根的部位时最有意义的体征是 ?A.活动范围 ?B.压痛区 ?C.感觉减退的分布 ?D.无力的分布 ?E.深腱反射

(分数:1.00) A. B. C. D. √ E. 解析: 4.关于功能性吞咽障碍正确的是 ?A.饮水试验是较方便、常用的鉴别方法 ?B.有相关解剖结构异常改变 ?C.多数患者不能自行缓解 ?D.温水30ml,2次以上喝完,有呛咳者为功能性吞咽障碍可疑 ?E.认知功能对吞咽障碍评定影响不大 (分数:1.00) A. √ B. C. D. E. 解析: 5.某脑梗死患者,体检中发现其左侧上肢肌张力增加,被动活动时,在大部分ROM内均有阻力,但仍可以活动,其Ashworth分级应为 ?A.1级 ?B.1+级 ?C.2级 ?D.3级 ?E.4级 (分数:1.00) A. B. C. √ D. E. 解析: 6.烧伤后的评定不包括

?A.烧伤面积及深度的评定 ?B.肥厚性瘢痕的评定 ?C.肢体运动功能评定 ?D.肢体感觉功能评定 ?E.日常生活能力的评定 (分数:1.00) A. B. C. D. √ E. 解析: 7.关于急性软组织损伤,错误的是 ?A.适当制动 ?B.控制状态下尽量早期做肌肉等长收缩 ?C.关节活动度训练 ?D.控制状态下适当做肌肉等张收缩 ?E.早期仍能从事竞技运动 (分数:1.00) A. B. C. D. E. √ 解析: 8.痉挛对患者的影响不包括 ?A.增加运动的阻力,使随意运动难以完成 ?B.由于阻力增加,运动迟缓,难以控制,难以完成精巧的动作?C.由于反应迟钝,动作协调困难,容易摔倒 ?D.影响睡眠,认识事物 ?E.影响步态和日常生活能力 (分数:1.00) A. B.

康复治疗技术考试(基础知识3.运动学)

康复治疗技术考试(基 础知识 3.运动学) https://www.360docs.net/doc/c412528902.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基础知识三.运动学 一.运动生物力学 1.运动生物力学定义、人体力学、内力和外力学以及骨骼运动学** A:运动生物力学定义** 定义:(Biomechanics)是研究能量和力对生物系统影响的科学,是力学、生物学、医学等学科相互渗透的学科 B:人体力学定义** ①定义:是用力的观点、方法定量描述、研究人体组织和器官力学的医学科学 ②决定运动治疗有效性:主要是骨骼系统对力的耐受性及其活动性。 C:内力和外力** ①外力:外界作用人体的力:重力、支撑反作用力、流体作用力、摩擦力、器械阻力等; ②内力:人体内部各组织器官间相互作用的力,包括:肌肉收缩力、组织器官间的被动阻力、内脏器官的摩擦力、内脏器官和固定装置间的阻力、体液在管道内流动时产生的流体阻力等 D:骨骼运动学** 2.骨骼力学、动力学和静力学 A: 骨骼力学** 力矩: ①力矩:一个力施加于物体所产生的绕某轴转动的作用就称为力矩 ②单位为牛顿.米(N.M) ③力矩的大小也称为扭力 应力和应变: ①应力:(stress)单位面积上的作用力 N/M2 ②应变:(strain)物体在内部应力作用下发生的形变和大小的相对变化 ③弹性形变基本形式:(elastic deformation)有长度形变、体积形变和形状形变。 ④弹性模量:(modulus of elasticity)应力和应变的比值 刚体: 定义:在外力作用下,物体的大小与形状不发生改变的物体称为刚体(ringid body) B:动力学** ①动力学状态:一个力作用于物体,会加速物体的运动,改变物体的运动速度,此为非平衡状态,也称动力学状态。 ②线加速度:力所产生的加速度是沿直线方向。 ③角加速度:由扭力所产生的绕轴旋转的加速度。 C:静力学** ①静力学平衡:当作用于物体上的合力或合力力矩为零时,物体没有线加速度和角加速度,此时物体保持平衡、静止或匀速运动,称为静力学平衡。静力学平衡可分析作用处于静态系统上所有力的平衡问题 3.脊柱运动节段、脊柱运动学、脊柱小关节和神经根** A:脊柱运动节段** ①定义:相邻两椎体及其间的软组织构成,能显示与整个脊柱相似的生物力学特性的最小功能单位,其运动的叠加可构成脊柱的三维运动,称为运动节段(motion segment),又称脊柱功能单位(functional unit) ②分部:前后两部 a前部:两个椎体、椎间盘和后纵韧带 b后部:椎弓、椎间关节、横突、棘突和韧带

康复治疗技术模拟试题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 一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 B C D 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1 关于康复医学描述错误的是【 A】 A.核心理念是以人体功能障碍为中心 B. 治疗手段以非药物治疗为主,强调患者主动参与合理训练。 C.治疗目的以功能障碍为核心,强调改善,代偿,替代的途径来提高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回归社会 D.临床评估以躯体,心理,生活,社会独立功能为主 E.工作对象时各类功能障碍者和残疾者 2 康复的最终目标是【 D】 A. 采用综合措施(医疗,教育,职业,社会和工程等)进行康复 B. 以残疾者和患者的功能障碍为核心 C. 强调功能训练,再训练 D.以提高生活质量,回归社会为最终目标 E.提高生活质量 3 以下哪项不是康复医疗的共性原则【 C】 A. 因人而异 B.循序渐进 C. 综合治疗 D.持之以恒 E. 主动参与 4 不能用于计数肋骨和椎骨的结构是【 A】 A. 胸椎柄 B.肩胛下角 C. 胸椎角 D.第七脊椎棘突 E.胸骨体和柄结合处

5 以下属于单轴关节的是【 E】 A.桡腕关节 B.拇指腕掌关节 C.髋关节 D.肩关节 E.桡尺近侧关节 6 肱骨内上髁后方的一浅沟是【 B】 A 桡神经沟 B.尺神经沟 C结节间沟 D.半月切迹 E冠突窝 7 属于上臂后侧肌群的肌肉是【 B】 A 三角肌 B肱三头肌 C肱二头肌 D 喙肱肌 E 肱肌 8 具有囊内韧带的关节是【E】 A踝关节B肘关节C肩关节 D颞下颌关节E膝关节 9 是踝关节内翻的肌肉主要是【C】 A腓骨长肌,腓骨短肌 B腓肠肌,比目鱼肌,胫骨后肌 C胫骨前肌,胫骨后肌 D胫骨前肌,腓骨长肌,腓骨短肌 E 胫骨后肌腓骨长肌腓骨短肌 10影响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固性因素不包括【D】 A关节面的形态 B关节头和关节窝的面积差 C关节辅助结构的状况 D滑液囊滑液鞘的大小和滑液的多少 E关节内结构的影响 11下列哪块肌肉属于背肌【E】 A旋前圆肌B梨状肌C肱肌 D胸锁乳突肌E菱形肌 12成人脊髓下端水平达到【B】 A第2骶椎下缘水平 B第1腰椎下缘水平 C第3腰椎下缘水平 D椎管末端 E第12胸椎下缘水平 13下列关于骨骼肌的说法错误的是【D】

康复综合考纲 医学技术(康复治疗方向)

101000 医学技术(康复治疗方向) 学科简介 上海体育学院在1989年经国家教委批准, 在国内率先招收体育保健康复专业(理学)本科生。经过20余年的发展,我校康复学科不断地加强学科建设,在研究方向、研究平台和人才梯队建设等方面形成了良好的基础,形成了完整的康复相关方向不同层次人才的培养体系。2014年,我院陈佩杰教授领衔的“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创建体医结合运动康复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本专业将运动科学与康复医学相结合,主要培养临床康复治疗和运动伤害防护等多方面人才,所培养的学生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又有创新和实践能力。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康复治疗基础、康复治疗临床技术、康复工程和传统养生康复。学科的主要特色体现在运动学科和医学学科的交叉方面。学科发展的科学技术涉及到生物学、康复医学和运动科学等多个领域。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开拓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既能从事基础理论教学与科研工作,又能在各级医院、康复机构、体育科研机构、运动训练基地、疗养院、社区,从事创伤、疾病、残障、衰老等造成的身心功能障碍的预防与康复治疗工作,为我国康复事业做出贡献。 考试科目 康复综合(包括康复基础和临床康复两部分) 1、康复基础课程为: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 2、临床康复课程包括:康复评定学、运动疗法学、肌肉骨骼康复学、神经康复学

康复综合考试大纲 1、康复基础 《运动解剖学》:细胞和细胞间质、组织、运动系统总论、运动系统各论、体育动作解剖学分析 参考书目:潘珊珊主编,运动解剖学,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 《运动生理学》:细胞的基本功能;血液循环;呼吸生理;物质和能量代谢;肾脏生理;感觉器官;神经生理;内分泌;肌肉收缩;体温调节;运动技能的形成;身体素质的生理学基础;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状态变化的规律;运动效果的生理学评定;特殊环境的运动训练;主要运动项目的生理特点;儿童少年、女子的解剖生理特点。 参考书目:陆耀飞主编,运动生理学,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7 2、临床康复 《康复评定学》:康复评定学的基本概念、内容、人体形态评定、心肺功能评定、反射发育评定、肌力的评定、关节活动度的评定、肌张力评定、感觉评定、平衡与协调功能的评定、神经电生理检查、步态分析、手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评定、截瘫及四肢瘫评定、偏瘫运动功能评定、 环境评定 参考书目:王玉龙主编,康复功能评定学(第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 《运动疗法学》:关节活动技术、体位转移技术、肌肉牵伸技术、关节松动技术、肌力训练技术、牵引疗法、平衡与协调训练、步行功能训练、Bobath技术、Brunnstrom技术、Rood技术、本体神经促进技术、运动再学习技术、、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心肺功能训练、引导式教育 参考书目:燕铁斌主编,物理治疗学(第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 《神经康复学》:脑卒中康复、颅脑损伤康复、脑性瘫痪康复、帕金森病康复、老年痴呆康复、多发性硬化康复 参考书目:倪朝民主编,神经康复学(第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 《肌肉骨骼康复学》:上肢创伤康复、下肢创伤康复、脊柱和骨盆创伤康复、脊髓损伤康复、运动创伤康复、周围神经损伤康复、关节置换康复、骨关节康复、脊椎病康复、下背痛康复、慢性运动系统损伤康复、脊柱侧凸康复 参考书目:张长杰主编,肌肉骨骼康复学(第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

康复治疗技术主管技师相关专业知识模拟题26_1含答案

康复治疗技术主管技师相关专业知识模拟题26 A1/A2型题 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 对于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治疗,下列错误的是 A.除危重病例外,降压药物从小剂量开始 B.绝大多数患者需要长期服药 C.血压降至正常时,即可停药 D.首选第一线降压药物 E.根据个体化原则选用降压药物 答案:C 2. 抑郁症患者的睡眠障碍主要特点为 A.睡眠过多 B.早醒 C.间睡间醒 D.醒后易再次入睡 E.入睡困难 答案:B [解答] 抑郁指以心境低落为主的精神状态。睡眠障碍主要为早醒,比平时早醒2~3小时,醒后不能再入睡,这对抑郁发作有诊断意义。故正确答案为B。 3. 下列关于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表现,描述不正确的是 A.思维障碍 B.情感障碍

C.意识障碍 D.行为障碍 E.感知障碍 答案:C [解答]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病,多起病于青壮年,常有感知、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障碍和精神活动不协调。一般无意识障碍,病程多迁延。故正确答案为C。 4. 临床上最多见的蛋白尿是 A.肾小球性蛋白尿 B.肾小管性蛋白尿 C.混合性蛋白尿 D.组织性蛋白尿 E.溢出性蛋白尿 答案:A [解答] 蛋白尿是指人体每日排出的尿液中蛋白质含量超过了一定量(150mg)的情况。根据蛋白尿发生的机制及原发病的部位,蛋白尿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①肾小球性蛋白尿,无论是原发还是继发肾小球损害,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蛋白尿。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各型慢性肾小球肾炎,IgA肾炎隐匿性肾炎。继发性见于狼疮肾等自身免疫性疾患,糖尿病肾病、紫癜性肾炎,肾动脉硬化等。代谢性疾患见于痛风肾炎。②肾小管性蛋白尿,是指肾小球滤过正常而肾小管重吸收障碍,最常见各种原因引起的间质性肾炎,肾静脉血栓形成肾动脉栓塞,重金属盐类中毒等。此类尿蛋白量较肾小球性蛋白量少。③溢出性蛋白尿,一些器官组织产生的蛋白经血液循环由肾小球滤出从尿中排出,如恶性肿瘤尿中蛋白质,病毒感染产生的宿主蛋白等。④分泌性及组织性蛋白尿,是由于肾及泌尿道本身结构的蛋白质或其分泌排泄的蛋白质混入尿中由尿中排出而致。如由髓袢升支分泌的Tamm-Horsfall蛋白、肾及尿路感染时的IgA、某些肾炎时尿中的纤维蛋白(原)

康复治疗技术实习学生入科教育

康复治疗技术实习学生入科教育 康复治疗专业实习的入科教育主要是面对即将进入儿童康复科实习的实习医师进行的, 是针对儿童康复的特点所做的教育和指导。内容除了岗前培训内容外, 更重要的是培养和提高实习医师对儿科康复实习的兴趣; 结合临床实际, 让同学们认识在儿童康复科实习的特殊性和重要性; 提高实习医师在儿童康复科临床实践中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及时提供在实习中的教学反馈信息; 明确自己的角色并处理好实习科室内各方面的关系。为了使实习医师能更好地投入到临床实习, 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实施入科教育, 具体内容如下。 一、培养和提高实习医师对儿童康复实习的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尽量让每一位实习医师深刻认识到儿童康复实习是很难得的一次临床锻炼机会。首先, 康复医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在我国起步较晚;儿童康复科是个朝阳学科、大有作为。孩子目前是倍受社会和家庭的重视, 健康和疾病问题尤其受到重视。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 早产儿却越来越多、新生儿问题和疾病却不见减少、环境和社会因素造成的小儿疾病逐渐增多。其次, 从事儿科康复科同样会有很大成就感,看着患儿由发育异常逐步向发育正常儿童,脑性瘫痪的孩子迈出可喜的第一步,是儿科康复治疗师最大的抚慰。 二、我科近几年来发展情况首先让学生了解我院康复科常见疾病;而后介绍儿童康复治疗的内容,向实习生介绍我科所设立的运动治疗室、作业治疗室、语言治疗室、按摩室、理疗室、针灸治疗室等

各治疗单元使他们了解到康复医学是一个多学科组合体,只有实施 多专业综合治疗才能达到全面康复效果,同时也体会康复医学是真正以患者为中心的医学。其次,着重介绍各治疗单元的功能及治疗范围。 三、康复治疗师专业实习学生需具备的素质康复医学尤其是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是一门应用学科,除了要求学生掌握临床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外,更要求学生有较宽的知识面和很强的动手技能,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同学们应该提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逐步培养创新精神。对学生要进行充分的吃苦耐劳精神的教育, 要求做到“六勤”:即腿勤、手勤、脑勤、眼勤、耳勤和口勤。对残疾患者要有同情心,要有“爱心、耐心、细心”,急他们之所急,想他们之所想,用换位思想来设身处地地替他们着想,对于患者不分贫富贵贱要一视同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了解患者的身心疾苦,用学到的康复本领最大限度地促进患者康复。 四、介绍医院的规章制度请销假制度、对实习人员的各种要求和管理制度,如何取得患者的信任;医院有关违反医德医风的处罚规定,文明用语和行为规范等。 五、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包括临床康复治疗安全;以及医疗纠纷发生 地原因,如何避免;人身安全教育。 复科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

康复治疗技术考试(基础知识 7.物理学基础)

基础知识:七.物理学基础 第一章电疗法 1.电疗法定义*** 定义:用电能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电疗法。 2.电疗法电学基础知识*** A:电与电荷:*** ①电定义:有电荷存在和电荷变化的现象称为电 ②电荷定义:有电性的物体称为带电体或荷电体,即电荷。正电性:正电荷;负电性:负电荷。 ③电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特性。 B电场*** ①定义:电荷电力所作用周围的空间称电场 ②电荷与电场不可分割 ③引入电场中的任何带电物体都将受到电场的作用 C磁场:*** ①磁体的磁力所能作用到的周围空间。 ②任何运动的电荷或电流的周围空间内除了电场以外,也有磁场的存在。 D电磁场*** ①磁场:任何电场的变化都会使周围产生磁场。 ②电场:任何磁场的变化都会使其周围产生电场 ③电磁场:变化的电场及其密切联系的磁场称为电磁场 ④变化总是相应,变化(强度、速度、方向的变化) E电磁波:*** 定义:电磁场在空间中以波的形式迅速传播扩大 F电磁波的波长*** ①电磁波呈波状传播,从一个波峰至下一个波峰之间的长度为波长(λ) ②米(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纳米(nm) ③换算公式:1m=100cm,1cm=10mm、1mm=1000um、1um=1000nm J:电磁波的传播数度:*** (V)300 000 000m/s 相当于光速 K:电磁波的频率:*** ①定义:每单位时间内电磁波波动的次数为频率(f) ②单位:赫兹(Hz)、千赫(KHz)、兆赫(MHz)、吉赫(GHz) ③换算公式:1GHz=1000MHz、1MHz=1000KHz、1KHz=1000Hz L电磁波的周期:*** ①定义:从一个电磁波的起点至下一个电磁波起点之间的时间陈为周期(T) ②电位:秒(s)、毫秒(ms)、微妙(us) ③换算公式:1s=1000ms、1ms=1000us M:周期、波长、频率、波速之间的换算关系*** 公式:周期=1/频率、波长=波速/频率 N:电流:*** ①电荷在物体内流动形成电流 ②电流方向:正到负, ③电流强度(I):单位时间内流过的电量 ④电流强度的计量单位为:安培(A)、毫安(mA)、微安(uA) ⑤换算公式:1A=1000mA、1MA=1000uA O导体与绝缘体:***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教学大纲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专科)的基本任务是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和卫生工作方针,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需要,能够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具有一定的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康复治疗师。对学生的基本要求是: 1、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逐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 2、在必备的文化知识基础上,掌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必需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业务要求: (1)具备必需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2)具备扎实的康复功能评定和康复治疗技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3)具备残损、慢性病、老年病的康复治疗能力。 (4)具备常用的康复护理技能。 (5)具备一定的社区康复和康复宣传的能力。 (6)具备管理康复治疗室的能力。 (7)具有人际交往能力。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学制、入学程度和时间分配 1、学制:三年 2、入学程度:高中毕业生。 3、时间分配: 时间分配表 学年讲授、教学毕业考试入学教育军训假期机动合计

实验实习实习毕业教育 Ⅰ35 2 1 4 9 1 52 Ⅱ35 2 2 1 9 3 52 Ⅲ36 2 1 1 40 合计70 2 36 6 3 4 18 4 144 三、课程设置: 公共课: 总学时631学时占总学时30%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 54学时 想概论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4学时 体育70学时 大学英语212学时 计算机应用基础140学时 就业指南17学时 形势政策70学时 大学语文34学时 基础课 总学时744学时占总学时36% 医学物理学68学时 功能解剖生理学136学时 病理学54学时 药理学54学时 临床医学基础108学时 临床疾病概要108学时 骨科诊疗学54学时 神经病学54学时

康复治疗学就业前景及就业方向2017

康复治疗学就业前景及就业方向2017 康复治疗学专业,康复治疗学主要用于培养从事医院康复治疗工作的应用型专门技术人才。通过学习此书,能够从事康复各科的治疗工作、康复医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以及社区康复与预防工作,具有分析问题、科学思维和独立工作的能力,具备开展康复医学各领域的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下面是yjbys 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康复治疗学就业前景及就业方向的知识,欢迎阅读。 一、康复治疗学专业就业前景 我国的康复医学卫生事业起源于八十年代中期,至今仅有二十多年的历史。而康复领域的高等医学本科教育更是起步较晚,2001 年南京医科大学在全国率先设立康复治疗学本科专业。我国有6 千万残疾人,约占总人口的5%。同时,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正在加快,今年8 月17 日,国务院通过了《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指出未来5 年间,中国老年人口将从当前的1.78 亿增加到2.21 亿,比重也将上升到16%。各种脑血管病、心血管病、糖尿病等都需要进行康复治疗。 随着现代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科技的发展,康复医学在现代医学中的地位日益提高,现代康复治疗技术也在飞速发展。人们对生活和生命质量的追求愈来愈高,对康复的期望愈来愈强。为此国家规定在各级医院必须设立康复医学科,满足人们对康复治疗的需要。根据有关部门预测我国康复治疗师的需求量至少为30~40 万人,而目前从业人员只有2 万名左右。康复治疗专业人才的匮乏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康复事业的发展,而受过正规专业培训的高级康复医疗技术人才更是大受欢迎。近年来, 康复医学在我国快速发展,每年经正规培训毕业的本科专业康复治疗师供不应求,因此目前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十分乐观。

康复治疗技术考试基础知识3运动学

基础知识三.运动学 一.运动生物力学 1. 运动生物力学定义、人体力学、内力和外力学以及骨骼运动学** A :运动生物力学定义** 定义:(Biomechanics )是研究能量和力对生物系统影响的科学,是力学、生物学、医学等学科相互渗透的学科B:人体力学定义** ①定义:是用力的观点、方法定量描述、研究人体组织和器官力学的医学科学 ②决定运动治疗有效性:主要是骨骼系统对力的耐受性及其活动性。 C:内力和外力** ①外力:外界作用人体的力:重力、支撑反作用力、流体作用力、摩擦力、器械阻力等; ②内力:人体内部各组织器官间相互作用的力,包括:肌肉收缩力、组织器官间的被动阻力、内脏器官的摩擦力、内脏器官和固定装置间的阻力、体液在管道内流动时产生的流体阻力等 D :骨骼运动学** 2. 骨骼力学、动力学和静力学 A: 骨骼力学** 力矩: ①力矩:一个力施加于物体所产生的绕某轴转动的作用就称为力矩 ②单位为牛顿. 米( N.M) ③力矩的大小也称为扭力应力和应变: ①应力:(stress )单位面积上的作用力N / M2 ②应变:(strain) 物体在内部应力作用下发生的形变和大小的相对变化 ③弹性形变基本形式: ( elastic deformation )有长度形变、体积形变和形状形变。 ④弹性模量:(modulus of elasticity) 应力和应变的比值 刚体:定义:在外力作用下,物体的大小与形状不发生改变的物体称为刚体( ringid body ) B:动力学** ①动力学状态:一个力作用于物体,会加速物体的运动,改变物体的运动速度,此为非平衡状态,也称动力学状态。 ②线加速度:力所产生的加速度是沿直线方向。 ③角加速度:由扭力所产生的绕轴旋转的加速度。 C:静力学** ①静力学平衡:当作用于物体上的合力或合力力矩为零时,物体没有线加速度和角加速度,此时物体保持平衡、静止或匀速运动, 称为静力学平衡。静力学平衡可分析作用处于静态系统上所有力的平衡问题 3. 脊柱运动节段、脊柱运动学、脊柱小关节和神经根** A:脊柱运动节段** ①定义:相邻两椎体及其间的软组织构成,能显示与整个脊柱相似的生物力学特性的最小功能单位,其运动的叠加可构成脊柱的三维运动,称为运动节段( motion segment),又称脊柱功能单位(functional unit ) ②分部:前后两部 a 前部:两个椎体、椎间盘和后纵韧带 b 后部:椎弓、椎间关节、横突、棘突和韧带 ③前后部承载:侧方、前方剪应力作用、轴向压缩及屈曲运动时,前部的椎间盘是主要的负重部位。如伴有较大的位移时,后部的小关节也承受部分载荷,在后方剪应力(背伸运动)和轴向旋转时,小关节则是主要的负重部位。 ④功能: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名称与代码】 康复治疗技术(630405) 【专业简介】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是我校2008年设置的专业。现有在校学生64人;已毕业学生63人;毕业生就业率为96.7%。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现有专业课专任教师7名,其中副教授(副主任医师)1人,讲师(主治医师)4人,助教(住院医师)2人。校内兼课教师3人,其中教授(主任医师)2人,讲师1人。100%的专任及校内兼课教师具有“双师”资格。专兼职教师队伍的年龄、职称、学历、能力等结构合理,形成了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学术梯队。 学校拥有直属附属医院二所,其中三级甲等医院1所,开放病床数504张;二级甲等医院1所,开放病床数120张。拥有113个校外实习教学点。初步建立起“校院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将理论知识、职业技能和临床实践三者融合,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强化实验实训、临床见习和顶岗实习三个重要实践环节。 【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等全方面发展的,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卫生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掌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必备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毕业后能在各级医疗卫生保健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从事康复治疗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 【职业岗位群和人才培养规格】 一、专业人才培养基本要求 1、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 2、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公民修养,对工作、社会积极、认真、负责的态度;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艰苦创业、爱岗敬业的职业素养,能够守法自律。 3、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魄。 4、具有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较强的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职业能力、较快适应临床一线岗位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主辅修课程及实训环节考核合格,操行评定合格。掌握康复功能评定和各种康复治疗(包括传统康复治疗)技术,能够开展临床康复服务。 二、具体要求 1、知识结构 (1)熟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中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 (2)掌握康复医学的基础理论知识。 (3)熟练掌握康复治疗技术,如运动疗法、物理因子疗法、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心理治疗、传统中医康复治疗等。 (4)熟练掌握常见疾病康复的基本知识。 2、能力结构 (1)具有康复功能评价的能力。 (2)具有开展各种康复治疗技术(如运动疗法、物理因子疗法、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心理治疗、传统中医康复疗法等)的能力。 (3)具有对临床常见疾病进行康复治疗的能力。 (4)具有开展康复教育的能力。 (5)具有沟通协调的能力。 3.素质结构 (1)政治素质: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2)人文素质: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和较宽的知识面,有强烈的求知欲及自我学习、自我完善的意识,具有团队协作的精神。 (3)身心素质:具有健康的体魄、端庄的仪态、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具有良好的心理调节和自我锻炼能力。 三、岗位面向 1.主要就业岗位: (1)各级综合医院康复科室的康复治疗岗位; (2)专科医院如儿童医院或妇幼保健院、精神病院或脑科医院,以及康复专科医院的康

《康复营养学》课程介绍

课程介绍 《康复营养》是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就业竞争力课程,是学生进入康复治疗岗位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总学时36学时,其中理论24学时,实践10学时,机动2学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和医学科学的发展,膳食营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膳食营养状况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智力发育和体质,影响学习和工作效率、引起亚健康状态等,同时与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肿瘤等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和康复有密切的联系,而一些慢性病往往又是致残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合理营养、平衡膳食在促进身体健康、预防疾病、疾病治疗和康复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必需有一支比较专业的懂营养的人才队伍,来指导居民如何进行合理膳食,从而促进健康、预防疾病和促进疾病的康复。我校从2009年开始在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开设《康复营养》课程,主要涉及营养基础知识、营养与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关系、不同生理人群的合理营养、食谱编制、常见疾病的营养治疗及相关保健指导等,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本课程是在掌握《生理学》、《生物化学》及各疾病学科等前导课程理论与技能的基础上,于第二学年开设,主要研究膳食营养与人体健康关系的一门应用性学科,与国计民生关系密切,在增进我国居民体质、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疾病康复、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等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课程内容涉及临床、社区、康复等卫生机构营养与膳食保健、指导、预防、治疗和康复的相关内容,涵盖了完成营养岗位任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均可应用于后续开设的《康复治疗技术》《神经康复》《肌肉和骨骼康复》等核心课程中,为后期在多种岗位上更好的完成任务奠定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掌握在工作岗位上开展营养治疗、咨询宣教、膳食配制、营养评价指导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并培养形成认真踏实、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职业习惯,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的养成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为后续的顶岗实习和成为岗位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打下坚实基础。同时课程改革与建设符合社会需求,对学生的就业及事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康复治疗技术主管技师专业知识模拟题24含答案

康复治疗技术主管技师专业知识模拟题24 A1/A2型题 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 以下哪项是痉挛的特殊表现 A.拥抱反射 B.握持反射 C.不对称性迷路反射 D.折刀样反射 E.紧张性迷路反射 答案:D 肌痉挛是一种由牵张反射高兴奋性所致的、以速度依赖的紧张性牵张反射增强伴腱反射异常为特征的运动障碍。特殊表现包括巴宾斯基反射、折刀样反射、阵挛、去脑强直和去皮质强直等。故正确答案为D。 2. 患者,男,69岁,诊断“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现痰多,难咳出,对其进行排痰训练,不包括的方法是 A.体位引流 B.胸部按摩 C.胸部叩击 D.胸部震颤 E.咳嗽训练 答案:B 排痰训练包括体位引流,胸部叩击、震颤及直接咳嗽。 3. 根据癌痛五级评定法,需静脉注射麻醉剂属于哪一级

A.0 B.1 C.2 D.3 E.4 答案:E 4. 患者,男,35岁,因发现左颈部肿物2个月入院。查体见左上颈淋巴结肿大,鼻咽顶后壁肿物。经行鼻咽纤维镜取活检确诊为鼻咽癌。患者可完全自理,除发现左颈部肿物外无其他症状,根据Karnofsky患者活动状况评定分级标准,该患者的分数是多少 A.100 B.90 C.80 D.70 E.60 答案:B Karnofsky患者活动状况评定:能正常活动,有轻微症状体征为90分。 5. 患者,男,24岁,打篮球时扭伤左踝关节8小时。体查:左踝关节轻度肿胀,活动受限。X线检查:左踝关节未见异常X线征。最好的物理治疗方法是 A.超短波 B.调制中频电 C.热敷 D.红外线 E.冷疗

答案:E 损伤24小时内以冷疗为主,减少急性渗出。急性期过后选择温热治疗,如高频电疗微热量或温热量、超声波、红外线、调制中频电、热敷、蜡疗等。 6. 患者,男,25岁,务农,颈后长疖1周,患处红、肿、疼痛,皮肤发热。口服、肌注抗生素治疗,症状缓解不明显。外科建议转康复科进行物理因子治疗。首选的物理因子治疗是 A.微波 B.短波 C.红外线 D.紫外线 E.毫米波 答案:D 疖属于浅表感染,症状又是早期,紫外线治疗是首选。 7. 外周性疼痛的病因不包括 A.冠心病 B.肌肉、关节痛 C.幻肢痛 D.皮肤痛 E.结缔组织痛 答案:C 疼痛病因分中枢性、外周性、心因性。幻肢痛属于心因性。外周性疼痛包括内脏痛(如冠心病、肾结石、胆结石和消化性溃疡所致的疼痛)和躯体痛(分为深部痛和浅部痛)。 8. 患者,男,30岁,自7m高处坠落,腹痛半小时后来急诊室就医。体格检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