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裂化催化剂成分

合集下载

催化裂化技术

催化裂化技术

催化裂化原料 催化裂化原料分为馏分油和渣油两大类。
1、Distillate Oil(馏分油)
(1)直馏重馏分油(350~500℃)
大多数直馏重馏分含芳烃较少,容易裂化,轻油收率较高, 是理想的催化裂化原料。
(2)热加工产物:焦化蜡油、减粘裂化馏出油等。
其中烯烃、芳烃含量较多,转化率低、生焦率高。不单独
• 5.正碳离子将H+ 还给催化剂,本身变成烯烃,反应中止。
催化裂化催化剂
一、催化裂化剂的种类、组成和结构
工业上使用的裂化催化剂归纳起来有三大类:
1、天然白土催化剂
催化裂化装置最初使用的经处理的天然白土,其主要活性 组分是硅酸铝。
2、无定型硅酸铝催化剂
天然白土被人工合成硅酸铝所取代。
• 无定型硅酸铝催化剂 • 硅酸铝的主要成分是氧化硅和氧化铝,合成硅酸铝依铝含量的不同又分 为低铝(含Al2O310%~13%)和高铝(含Al2O3约25%)二种。其催化剂 按颗粒大小又分为小球状(直径在3~6mm)和微球状(直径在40~80)。 • Al2O3、SiO2及少量水分是必要的活性组分,而其它组分是在催化剂的制 备过程中残留下来的极少量的杂质。合成硅酸铝是由Na2SiO3和Al2(SO4)3 溶液按一定的比例配合而成凝胶,再经水洗、过滤、成型、干燥、活化 而制成的。硅酸铝催化剂的表面具有酸性,并形成许多酸性中心,催化 剂的活性就来源于这些酸性中心,即催化剂的活性中心。
在全世界催化裂化装置的总加工能力中,提升管催化
裂化已占绝大多数。
流程图画面
催化裂化化学反应原理
• 一、单体烃催化裂化的化学反应 • (一)烷烃 • 烷烃主要发生分解反应,分解成较小分子的烷烃和烯烃, 烷烃分解时多从中间的C—C键处断裂,分子越大越容易 断裂

催化剂评定指标

催化剂评定指标

催化裂化催化剂的主要理化指标及其意义一、化学指标催化剂的化学组成表示催化剂中的主要成分及杂质的含量,通常包括:Al2O3、Na2O、Fe2O3、、灼烧减量五个主要指标,有时还包括Re2O3。

1、Al2O3含量:催化剂中Al2O3含量表示催化剂中Al2O3的总含量,是催化剂的主要化学成分。

2、Na2O含量:Na2O含量表示催化剂中含有的Na2O杂质含量。

在催化裂化过程中,特别是在掺炼钒含量较高的渣油情况下,3、Fe2O3含量:Fe2O3含量表示催化剂中含有的Fe2O3杂质含量。

Fe2O3在高温下会分解并沉积在催化剂上,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催化剂中毒,其结果一是使催化剂活性降低。

4、SO42-含量:SO42-含量表示催化剂中含有的SO42-杂质含量。

SO42-可与具有捕钒作用的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铝等)反应生成稳定的硫酸盐,从而使其失去捕钒能力。

所以,在掺炼渣油的情况下,SO42-的危害性较大。

5、灼烧减量:灼烧减量是指催化剂中所含水份、铵盐及炭粒等挥发组份的含量。

生产中控制其减量≤13%。

6、Re2O3含量:Re2O3含量是表示催化剂性能的指标之一。

稀土通常来自催化剂中的分子筛,有时在催化剂制造工艺中也引入稀土离子达到改善性能的目的。

通常Re2O3含量越高,催化剂活性越高,但焦炭产率也偏高。

对于平衡催化剂,有时还需知道其中的金属含量,如Ni、V、Na等,以便了解催化剂的污染程度。

二、物理性质物理性质表示催化剂的外形、结构、密度、粒度等性能。

通常包括:比表面积、孔体积、表观松密度、磨损指数、筛分组成五个主要项目。

下面分别加以简述:1、比表面积催化剂的比表面积是内表面积和外表面积的总和。

内表面积是指催化剂微孔内部的表面积,外表面积是指催化剂微孔外部的表面积,通常内表面积远远大于外表面积。

单位重量的催化剂具有的表面积叫比表面积。

比表面积是衡量催化剂性能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

不同的产品,因载体和制备工艺不同,比表面积与活性没有直接的对应关系。

催化裂化工艺流程

催化裂化工艺流程

任务布置
1.绘制重油催化裂化工艺原则流程图。 2.口头复述工艺流程。
注意事项: 1.催化裂化设备的简要画法。 2.催化裂化装置一般几部分构成?
知识拓展
催化裂化的发展历程 催化裂化自1936年实现工业化至今经历了四个阶段: 固定床、移动床、流化床和提升管。
Fixed Bed
Moving Bed
Fluid Bed
同学们上节课已经学习了催化裂化原料、产品、化学反应及 催化剂。 检查同学们掌握的情况: 1、催化裂化的主要化学反应有哪些? 2、催化裂化催化剂的组成是什么?
提出问题
催化裂化反应及产品分离是通过什么工艺实现的?催 化剂是如何参与反应并再生的?
催化裂化
催化裂化工艺流程框图
图2-1 催化裂化生产工艺方框流程图
此流程是如何实现?
催化裂化工艺原则流程图
图2-2 重油催化裂化工艺原则流程图 1 原料加热炉 2 提升管反应器 3 沉降器 4 再生器 5 辅助燃烧室 6 外取热器 7 分馏塔 9 油气分离器 10 柴油汽提塔 11 气压机 12 吸收塔 13 气压机出口油气分离器 14 解吸塔 15 再吸收塔 16 稳定塔 17 稳定塔回流罐 18 液化气碱洗罐
任务布置
1.绘制重油催化裂化工艺原则流程图。 2.口头复述工艺流程。
注意事项: 1.催化裂化设备的简要画法。 2.催化裂化装置一般几部分构成?
知识拓展
催化裂化的发展历程 催化裂化自1936年实现工业化至今经历了四个阶段: 固定床、移动床、流化床和提升管。
Fixed Bed
Moving Bed
Fluid Bed
图22重油催化裂化工艺原则流程图油气分离器10柴油汽提塔11气压机12吸收塔13气压机出口油气分离器14解吸塔15再吸收塔16稳定塔17稳定塔回流罐18液化气碱洗罐催化裂化工艺原则流程图任务布置任务布置1

催化裂化

催化裂化

胜利
0.23 0.29 <0.02 0.2~0.4 4.7 8.5 4.8 39.2
2.以重油为裂化原料时会遇到以下技术困难: ①焦炭产率高 原因是:
重油的H/C比较低,含稠环芳烃多,胶质沥青质含量高;
重金属污染催化剂 引起一系列的问题,主要有: 再生器烧焦负荷大 焦炭产率过高,会大大破坏装置的热平衡 装置能耗增大
5~10
6~8
二:催化裂化的发展过程
分解等反应生成气体、汽油等小分子产物
催化裂化反应
缩合反应生成焦炭
反应:吸热过程
催化裂化 再生:放热过程
催化裂化的发展可以分成以下几个阶段:
1.天然白土和固定床催化裂化 2.合成硅铝催化剂和移动床催化裂化
①移动床催化裂化
②流化床催化裂化
3.分子筛催化剂和提升管催化裂化
次反应
二次反应并非对我 们的生产都有利,应 适当加以控制
为了获得较高轻质油收率,不追求反应深度过大,而是在
适当反应深度的基础上对未反应原料进行回炼 “未反应原料”是指反应产物中沸点范围与原料相当的那 一部分,称回炼油或循环油 目前我国的催化裂化装置采用的反应温度一般比国外低
三:渣油催化裂化
芳香基原料油、催化裂化循环油或油浆(其中含有较多的稠
环芳烃)较难裂化,要选择合适的反应条件或者先通过预处理
来减少其中的稠环芳烃而使其成为优质的裂化原料,如循环 油可作如下处理: 加氢→含环烷烃较多→优质裂化原料 溶剂抽提分理出芳烃(化工原料)→裂化
2.复杂的平行—顺序反应
重质石油馏分
中间馏分
烷烃
烯烃
①反应速度比烷烃快得多; ②氢转移显著,产物中烯烃、尤其 是二烯烃较少。
①反应速度与异构烷烃相似; ②氢转移显著,同时生成芳烃。 ①反应速度比烷烃快得多; ②在烷基侧链与苯环连接的键上断 裂。

催化裂化装置简介

催化裂化装置简介

压缩富气
解吸深度
解吸塔解吸深度提高,经脱乙烷气返回吸收塔的C3以上组份增 多,会造成吸收塔负荷上升,将使干气中C3组份含量上升;在 日常生产过程中应注意干气流量、解吸气流量、解吸塔底温度、 干气组份、液化气组成等分析数据,合理控制吸收与解吸深度
催化裂化装置概况
液化气中C2含量的控制
控制液化气中C2含量,解吸塔的操作条件是关键。高温低压 对解吸有利,但解吸塔压力同时受制于稳定塔操作压力(脱乙 烷汽油自压至稳定塔),且解吸气并入气压机出口富气线,其 压力也与吸收塔操作压力密切相关,因而不可能降的过低。 控制目标:C2≤1.0 V% 相关参数:解吸塔11层气相温度、解吸塔13层气相温度、解吸塔 9层气相温度、解吸塔压力、解吸塔进料温度、解吸塔进料量 及组成。
石化盐化一体化项目
催化裂化装置简介
设计技术部 吴雯雯 二○一五年二月
主 要 内 容

催化工艺发展历程
催化裂化装置概况 催化裂化反应及催化剂 催化裂化发展趋势
催化工艺发展历程
催化裂化的定义
催化裂化(Catalytic cracking)是在热和催化剂的作 用下使重质油发生裂化反应,并转化为裂化气、辛烷 值较高的汽油、柴油等产品的加工过程。 催化裂化的原料: 减压馏分油(VGO)-FCC 常压渣油和减压渣油的脱沥青油-RFCC)
塔顶压力 冷回流量 顶循取热负荷
塔顶压力直接影响汽油组份油气分压,塔顶压力升高,干点提高;塔顶压力下降,干点降低。 冷回流量增加,干点降低,反之则提高。 提高顶循环流量或降低回流温度,使顶循取热负荷增加汽油干点下降,反荷下降,顶温下降,汽油干点下降。
解吸塔温度
解吸塔操作压力
解吸塔进料量及 组成
催化裂化装置概况

石蜡的催化裂化

石蜡的催化裂化

6. 为保证石蜡与催化剂充分接触,可向 试管Ⅰ中加入一些碎瓷片之类的物质, 以起到固定催化剂和增大石蜡与催化 剂接触面积的作用。 【实验改进】 改进Ⅰ 本实验中的催化剂氧化铝可改用无水三 氯化铝、硅酸铝、水泥、砖瓦块等代替效 果也很好。下面介绍几种催化剂的制作方 法。
1. Na2SiO3—水泥催化剂 取15g硅酸钠固体溶于15mL水中,适当 加热得澄清溶液,然后边搅拌边滴入6mol/L 盐酸至混合体系pH=7为止,静置,稍分层 后倾去上层清液,然后加入普通水泥约10g, 调和均匀后移入蒸发皿中,加热并借助玻璃 棒的搅拌得干态黄豆大小固体颗粒,趁热放 在干燥器中冷却备用。
3.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必须比较稀,显淡 红色即可。如过浓,则褪色现象不明 显,演示时间也要增长。 4. 裂化石蜡的装置里,玻璃导管必须长 一些,以起回流冷凝作用,操作也比 较安全。 5. 加热的时间也不宜过长,加热5min—10 min后,出现明显的现象即可。否则 试管Ⅰ中的残留物会结焦而不易洗涤。 实 验完毕后,最好趁热倒出残渣,用 热水洗涤试管。
பைடு நூலகம்
【实验装置】 如图7-131所示。
Ⅰ催化裂化Ⅱ部分裂化气冷凝Ⅲ通入高锰酸钾溶液
图7-131
【实验步骤】 1. 按图连接实验装置。 2. 在试管Ⅰ里放入4g石蜡和3g粉末状的 氧化铝。 3. 加热试管,等石蜡熔化后,观察反应 进行的情况。 4. 持续加热5min-10min,可观察到试管 Ⅲ里高锰酸钾酸性溶液颜色变浅,甚至 褪色,说明有不饱和的气态烃生成。 在试管Ⅱ里可以看到有少量的液体凝结, 闻一下这种液体,可闻到有汽油味。
改进Ⅱ 1. 实验装置(如图7-132所示) 1-玻璃管; 2-Ⅰ号横口管; 34-Ⅱ号横口管; 56-0.1%酸性高锰 7-石蜡和无水三氯 化铝 图7-132

3.催化裂化原料与产品特点

3.催化裂化原料与产品特点

项目
密度 20℃ g/cm3 硫 m%
馏程 ℃ 10%v 50%v 90%
特性因数 K 转化率 %v 产率 %v 汽油C5—221℃
总碳四 丁烯 总碳三 丙烯 轻循环油 重循环油 总计 焦碳; %wt 干气(<C2);%wt H2S; %wt
(一) 芳烃性 原料
0.9320
(二) 环烷烃 性原料
0. 887
0.9222 0.8976 0.8742
0.8995 0.9460 0.9876 0.9353
辽河 AR
0.9436
馏程 ℃
>525 >350
残碳(康)%wt
7.46 4.7
元素分析%wt C 86.6 H 12.5 S 0.19 N 0.27
86.56 12.63 0.14 0.22
350-525
<5
<10 使用钝化剂 常规再生
5-10 10-30 使用钝化剂 完全再生 再生器取热
10-20 30-150 原料需加氢精制
>20
>150 进焦化加工
● 国外各大公司大体上将残碳<(8%-10%); Ni+V<(25-30)ug/g 作为 现阶段可以直接催化裂化进料的限制条件
表—3 典型原料性质与FCC产品分布(试验数据)
▲硫主要是影响产品质量与大气污染,根据 统计结果催化裂化汽油中硫的浓度约为催化 原料中硫含量的5~12%,而催化柴油中硫的 浓度约为催化原料中硫含量的60~120%,因 此加工硫含量大于0.8%的催化原料,其汽 油的硫含量通常难于满足GB17930-1999对 汽油硫含量小于800ppm的限制要求
35
0.9302
0.15

第三章催化裂化全

第三章催化裂化全

第三章催化裂化全第三章催化裂化第一节概述一. 催化裂化目的少图图3-5(a原油经过常减压蒸馏可以获得到汽油、煤油及柴油等轻质油品,但收率只有10~40%。

而且某些轻质油品的质量也不高,例如直馏汽油的马达法辛烷值一般只有40~60。

随着工业的发展,内燃机不断改进,对轻质油品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种供需矛盾促使炼油工业向原油二次加工方向发展,进一步提高原油的加工深度,获得更多的轻质油品并提高其质量。

而催化裂化是炼油工业中最重要的一种二次加工过程,在炼油工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催化裂化过程是原料在催化剂存在时,在470~530℃和0.1~0.3MPa的条件下,发生以裂解反应为主的一系列化学反应,转化成气体、汽油、柴油、重质油(可循环作原料或出澄清油)及焦炭的工艺过程。

其主要目的是将重质油品转化成高质量的汽油和柴油等产品。

由于产品的收率和质量取决于原料性质和相应采用的工艺条件,因此生产过程中就需要对原料油的物化性质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二. 催化裂化原料、产品及特点1. 原料油来源催化裂化原料范围很广。

有350~500℃直馏馏分油、常压渣油及减压渣油。

也有二次加工馏分如焦化蜡油、润滑油脱蜡的蜡膏、蜡下油、脱沥青油等。

1)直馏馏分油一般为常压重馏分和减压馏分。

不同原油的直馏馏分的性质不同,但直馏馏分含烷烃高,芳烃较少,易裂化。

我国几种原油减压馏分油性质及组成见表3.1.1。

表3.1.1 国内几种减压馏出油性质及组成根据我国原油的情况,由表3.1.1可知,直馏馏分催化原料油有以下几个特点:①原油中轻组分少,大都在30%以下,因此催化裂化原料充足;②含硫低,含重金属少,大部分催化裂化原料硫含量在0.1%~0.5%,镍含量一般为0.1~1.0μg/g,只有孤岛原油馏分油硫含量及重金属含量高;③主要原油的催化裂化原料,如大庆、任丘等,含蜡量高,因此特性因数K也高,一般为12.3~12.6。

以上说明,我国催化裂化原料量大、质优,轻质油收率和总转化率也较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1 页 共 7 页
催化裂化催化剂成分
篇一:催化裂化催化剂
抗镍催化剂、抗钒催化剂、抗铁催化剂、抗钙催化剂、 原油
带Cu
RE2O3,稀土氧化物
篇二:催化裂化的原料和产品及催化剂
催化裂化的原料和产品及催化剂
一、 催化裂化的原料
催化裂化的原料范围广泛,可分为馏分油和渣油两大类。馏
分油主要是直流减压馏分油(VGO),馏程350~500℃,也包括少
量的二次加工馏分油如焦化蜡油等;渣油主要是减压渣油、脱沥
青的减压渣油、加氢处理重油等。渣油都是以一定的比例掺入到
减压馏分油中进行加工,其掺入的比例主要是受制于原料的金属
含量和残炭值。对于一些金属含量很低的石蜡基原油也可以直接
用常压重油作为原料。
通常评价催化裂化原料的指标有馏分组成、特性因数K值、
相对密度、苯胺点、残炭、含硫量、含氮量、金属含量等。
(一) 馏分组成
对于饱和烃类为主要成分的直流馏分油来说,馏分越重越容
易分裂所需条件越缓和,且残炭产率也越高,对于芳烃含量较高
第 2 页 共 7 页

的渣油并不服从此规律。对于重质原料,密度只要小于
0.92g/cm3 ,对馏程无限制。
(二) 烃类族组成
含环烷烃多的原料容易裂解,液化气和汽油产率高,汽油辛
烷值也高是理想的催化裂化原料。含烷烃多的原料也容易裂化,
但气体产率高,汽油产率和辛烷值较低含芳烃多的原料,难裂
化,汽油产率更低,液化气产率也低,且生焦多,生焦量与进料
的化学组成有关。烃的生焦能力:芳烃>烯烃>环烷烃>烷烃。
(三) 残炭
残炭值反映了原料中生焦物质的多少。残炭值越大,焦产率
就越高。馏分油原料的残炭值一般不大于0.4﹪,而渣油的残炭值
较高,一般都在0.4﹪以上,致使焦炭产率高达10﹪(质)左
右,热量过剩,因此解决取热问题是实现渣油催化裂化的关键之
一。目前我国已有装置能处理残炭量高达7%~8%的劣质原料。
(四) 含硫、含氮化合物
含硫量会影响裂化的转化率、产品选择性和产品质量。硫含
量增加,转化率下降,汽油产率下降,气体产率产率增加。
原料中的含氮化合物,特别是碱性含氮化合物能强烈的吸附
在催化剂表面,中和酸性中心,是催化剂活性下降;中性氮化物
进入裂化产物会使油品安定性下降。
(五) 金属
第 3 页 共 7 页

金属包括碱性金属钠和铁、镍、钒、铜等重金属。它们大都
以有机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分为挥发和不挥发两种。前者相当于
一个平均沸点约620℃的化合物,在碱性蒸馏时可能被携带进入作
为催化裂化原料的减压馏分油中。不可挥发的重金属化合物作为
一种胶体存在于渣油中。所以渣油以及来自焦化、减粘裂化和脱
沥青等装置的油料中重金属含量都比较高,比馏分油高几十倍,
甚至几百倍。
二 、产品
催化裂化的产品包括气体、液体和焦炭。
(一) 气体
在一般工业条件下,气体产率约为10%~20%,其中含有H2、
H2S和C1~C4 等组分。C1~C2的气体叫干气,约占气体总量的
10%~20%,其余C3~C4 气体叫液化气(或液态烃),其中烃含量可
达50%左右。
干气中含有10%~20%的乙烯,它不仅可作为燃料,还可做生产
乙苯、制氢等的原料。
液化气中含有丙烯、丁烯,是宝贵的石油化工原料和合成高
辛烷值汽油的原料;丙烷、丁烷可制取乙烯的裂解原料,也是渣
油脱沥青的溶剂。同时,液化气也是重要的民用燃料气来源。
(二) 液体产物
第 4 页 共 7 页

汽油:汽油产率约为30%~60%,其研究法辛烷值月80~90,又
因催化汽油所含烯烃中,α-烯烃很少,且基本不含二烯烃,所以
安定性较好。
柴油:柴油产率约为0~40%,因含有较多的芳烃,所以辛烷值

直馏柴油低,由重油催化裂化得到的柴油的十六辛烷值更
低,只有25~35,且安定性很差,这类柴油需要经过加氢处理,或
与质量好的直馏柴油调和后才能符合轻柴油的质量要求。
重柴油(回炼油):是馏程在350℃以上的组分,可做回炼油
返回到反应器内,以提高轻油收率,但因其含芳烃多(35%~40%)
使生焦率增加,不回炼时就以重柴油产品出装置,也可作为商品
燃料油的调和组分。
油浆:油浆的产率约为5%~10%,是从催化裂化分馏塔底得到
的渣油,含少量催化剂细粉,可以送回反应器回炼以回收催化
剂,但油浆含多环芳烃而容易生焦,在掺炼渣油时为降低生焦率
要向外排出一部分油浆。油浆经沉淀除去催化剂粉称为澄清油,
因多环芳烃含量较大(50%~80%),所以是制造真焦的好原料,或
作为商品燃料油的调和组分,也可作为加氢裂化的原料。
(三) 焦炭
焦炭产率约为5%~7%,重油催化裂化的焦炭产率可达
8%~10%。焦炭是缩合产物,它沉积在催化剂表面上,使催化剂丧
第 5 页 共 7 页

失活性,所以要用空气将其烧去使催化剂恢复活性,而焦炭不能
作为产品分离出来。
篇三:催化剂成分分析
催化剂成分分析-中化科学研究所
【中化科学研究所】
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反应物化学反应速率(提高或降低)
[1] 而不改变化学平衡,且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
应前后都没有发生改变的物质叫催化剂。据统计,约有90%以上的
工业过程中使用催化剂,如化工、石化、生化、环保等。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引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固体催化剂在
工业上也称为触媒。催化剂自身的组成、化学性质和质量在反应
前后不发生变化;它和反应体系的关系就像锁与钥匙的关系一
样,具有高度的选择性(或专一性)。一种催化剂并非对所有的
化学反应都有催化作用,例如二氧化锰在氯酸钾受热分解中起催
化作用,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但对其他的化学反应就不一定有催
化作用。某些化学反应并非只有唯一的催化剂,例如氯酸钾受热
分解中能起催化作用的还有氧化镁、氧化铁和氧化铜等等,氯酸
钾制取氧气时还可用红砖粉或氧化铜等做催化剂。
在化工生产、科学家实验和生命活动中,催化剂都大显身
手。例如,硫酸生产中要用五氧化二钒作催化剂。由氮气跟氢气
合成氨气,要用以铁为主的多组分催化剂,提高反应速率。在炼
油厂,催化剂更是少不了,选用不同的催化剂,就可以得到不同
第 6 页 共 7 页

品质的汽油、煤油。化工合成酸性和碱性色可赛思催化剂。汽车
尾气中含有害的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利用铂等金属作催化剂可
以迅速将二者转化为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氮气。酶是植物、动物和
微生物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蛋白质,生物体的化学反应几乎都
在酶的催化作用下进行,酿造业、制药业等都要用催化剂催化。
我们可在波兹曼分布(Boltzmann distribution)与能量关
系图(energy profile diagram)中观察到,催化剂可使化学反
应物在不改变的情形下,经由只需较少活化能(activation
energy)的路径来进行化学反应。而通常在这种能量下,分子不
是无法完成化学反应,就是需要较长时间来完成化学反应。但在
有催化剂的环境下,分子只需较少的能量即可完成化学反应。
北京中科光析化工技术研究所
分析手段:
【色谱分析】
是一种分离和分析方法,在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
等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光谱分析】
是根据物质的光谱来鉴别物质及确定它的化学组成和相对含
量的方法。
【热分析】
是指用热力学参数或物理参数随温度变化的关系进行分析的
方法。
第 7 页 共 7 页

【质谱分析】
是指利用质谱或质谱联用仪器对样品进行质谱分析,以得到
样品不同的质谱图谱表征数据和理化性能,实现样品的定性定量
分析和数据表征,满足各科研院所和企业对质谱仪器分析的需
求。
【其他分析】
除色谱分析、光谱分析、热分析以及质朴分析以外的分析手
段。
北京中科光析化工技术研究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