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章Z变换及离散时间系统分析

合集下载

离散时间信号及其Z变换

离散时间信号及其Z变换

离散时间信号及其Z变换离散时间信号是信号与时间变量在一系列离散时间点上取值的函数,它在数字信号处理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离散时间信号与连续时间信号类似,也可以通过不同的数学工具进行分析和处理。

其中,Z变换是离散时间信号的重要工具之一。

离散时间信号是在一系列离散时间点上取值的函数,这些离散时间点可以是整数、实数或复数。

离散时间信号通常用序列表示,即按一定顺序排列的值的集合。

离散时间信号可以是有限长度的,也可以是无限长度的。

离散时间信号在很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通信、控制系统、数字图像处理等。

在通信系统中,信号可以是传输数据的形式,例如音频信号、视频信号等。

在控制系统中,离散时间信号可以作为控制信号,用于调整系统的状态和输出。

在数字图像处理中,图像可以被表示为二维离散时间信号,通过对其进行处理,可以实现图像的增强、压缩等功能。

Z变换是一种重要的工具,能够将离散时间信号从时域转换到复频域。

Z变换本质上是一种数学变换,它将离散时间信号转换为复平面上的函数。

Z变换的定义是通过对离散时间信号的每个样本点进行加权求和得到。

离散时间信号的Z变换可以表示为:X(z) = ∑[x(n) * z^(-n)] (n从负无穷到正无穷)其中,X(z)是离散时间信号X(n)的Z变换,x(n)是离散时间信号X(n)在时间点n上的取值,z是复平面上的变量。

通过Z变换,我们可以将离散时间信号转换到复频域,从而可以进行频域分析和处理。

在Z平面上,可以通过观察X(z)的性质来分析离散时间信号的频域特性,例如振幅谱、相位谱等。

我们还可以通过对Z变换进行逆变换,将离散时间信号恢复到时域。

Z变换的性质包括线性性、平移性、时域乘法、频域卷积等。

这些性质使得Z变换在信号处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Z变换,我们可以分析离散时间系统的稳定性、频率响应、脉冲响应等。

此外,Z变换还可以用来设计离散时间系统,例如数字滤波器的设计等。

总结来说,离散时间信号及其Z变换在数字信号处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二章 Z变换

第二章    Z变换

-
第2章 z变换
表 2 1 几 种 序 列 的 变 换
Z
第2章 z变换
2.3 Z反变换
已知函数X(z)及其收敛域,反过来求序列的变换称为Z反变 换,
x(n)=Z-1[X(z)]
Z


X (z) x(n)zn Rx | z | Rx
n
(2-10)

x(n) 1 X (z)zn1dz
2.5.2 傅氏变换与序列的Z变换
第2章 z变换
2.6 序列的傅里叶变换 2.7 傅里叶变换的一些对称性质 2.8 离散系统的系统函数,系统的频率响应
2.8.1 因果稳定系统 2.8.2 系统函数和差分方程的关系 2.8.3 系统频率响应的意义 2.8.4 频率响应的几何确定法 2.8.5 有理系统函数的单位脉冲响应(IIR,FIR)
2.2
2.2.1 Z变换的定义
Z变换
第2章 z变换
一个离散序列x(n)的Z变换定义为

X (z) x(n)zn
(2-1)
n
式中,z是一个复变量,它所在的复平面称为Z平面。我们常用
Z[x(n)]表示对序列x(n)进行Z变换,也即
Z[x(n)] X (z)
(2-2)
第2章 z变换
究收敛域的重要性。
第2章 z变换
(4) 双边序列: 一个双边序列可以看作一个右边序列和一个左边序列之和, 即


1
X (z) x(n)zn x(n)zn x(n)zn
n
n0
n
(1-62)
因而其收敛域应该是右边序列与左边序列收敛域的重叠部分。
等式右边第一项为右边序列,其收敛域为|z|>Rx-; 第二项为左边序列,

信号与系统 z变换

信号与系统 z变换

信号与系统 z变换信号与系统是电子信息学科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其中的z变换是信号与系统分析的一种重要工具。

本文将介绍信号与系统中的z变换原理及应用。

一、z变换原理z变换是一种离散域的数学变换,它将离散时间序列转换为复平面上的函数。

在信号与系统中,我们常常需要对信号进行分析和处理,而z变换提供了一种方便且有效的方式。

它将离散时间序列变换为z域函数,从而可以对信号进行频域分析。

z变换的定义是:X(z) = ∑[x(n)·z^(-n)],其中x(n)为离散时间序列,z为复变量。

通过z变换,我们可以将离散时间序列的差分方程转化为代数方程,从而简化信号与系统的分析和计算。

此外,z变换还具有线性性质和时移性质,使得我们可以方便地进行信号的加权叠加和时间偏移操作。

二、z变换的应用1. 系统的频域分析:z变换将离散时间序列转换为z域函数,可以方便地进行频域分析。

通过计算系统的传递函数在z域中的值,我们可以得到系统的频率响应,从而了解系统对不同频率信号的响应特性。

2. 系统的稳定性判断:通过z变换,可以将系统的差分方程转化为代数方程。

我们可以通过分析代数方程的根的位置,判断系统的稳定性。

如果差分方程的根都在单位圆内,说明系统是稳定的。

3. 离散时间系统的滤波设计:z变换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方便的方法来设计离散时间系统的滤波器。

通过在z域中对滤波器的传递函数进行分析和调整,我们可以设计出满足特定需求的滤波器。

4. 信号的采样与重构:在数字信号处理中,我们常常需要对连续时间信号进行采样和重构。

通过z变换,我们可以将连续时间信号转换为离散时间信号,并在z域中进行处理。

然后再通过z逆变换将离散时间信号重构为连续时间信号。

5. 离散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z变换不仅可以进行频域分析,还可以进行时域分析。

通过z变换,我们可以将离散时间系统的差分方程转换为代数方程,并通过对代数方程的分析,得到系统的时域特性。

z变换是信号与系统分析中非常重要的工具。

数字信号处理第三版第2章.ppt

数字信号处理第三版第2章.ppt

| z | 2
试利用部分分式展开法求其Z反变换。
解:
X (z)

A1 1 2z 1

1

A2 0.5
z
1
4 1 1 1 3 1 2z1 3 1 0.5z1
x(n)


4 3

2n

1 3
(0.5)n
u(n)
第2章 时域离散信号和系统的频域分析
例: 设
X (z)
7)终值定理:设x(n)为因果序列,且X(z)=Z[x(n)]的全部
极点,除有一个一阶极点可以在z=1 处外,其余都在单位
圆内,则 : lim x(n) lim[(z 1)X (z)]
n
z1
第2章 时域离散信号和系统的频域分析
8)序列卷积(卷积定理)
若: y(n) x(n) h(n) x(m)h(n m) m
3z (z 3)2

z2
3z , 6z 9
试利用长除法求其Z反变换。
解:
| z | 3
第2章 时域离散信号和系统的频域分析
2.5.4 Z 变换的性质和定理
1)线性性质
Z[ax(n)+by(n)]=aX(z)+bY(z)
2)序列的移位 Z[x(n m)] zm X (z) Rx | z | Rx
2 j c
c (Rx , Rx )
直接利用围线积分的方法计算逆Z变换比较麻烦。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逆Z变换计算方法: 1)用留数定理求逆Z变换(了解) 2)部分分式展开法(掌握) 3)幂级数展开法(长除法)
第2章 时域离散信号和系统的频域分析
例: 设
1

实验-Z变换、零极点分析

实验-Z变换、零极点分析

(一)离散时间信号的Z 变换1.利用MATLAB 实现z 域的部分分式展开式MATLAB 的信号处理工具箱提供了一个对F(Z)进行部分分式展开的函数residuez(),其调用形式为:[r,p,k]=residuez(num,den)式中,num 和den 分别为F(Z)的分子多项式和分母多项式的系数向量,r 为部分分式的系数向量,p 为极点向量,k 为多项式的系数向量。

【实例1】 利用MATLAB 计算321431818)(-----+zz z z F 的部分分式展开式。

解:利用MATLAB 计算部分分式展开式程序为% 部分分式展开式的实现程序num=[18];den=[18 3 -4 -1];[r,p,k]=residuez(num,den)2.Z 变换和Z 反变换MATLAB 的符号数学工具箱提供了计算Z 变换的函数ztrans()和Z 反变换的函数iztrans (),其调用形式为)()(F iztrans f f ztrans F ==上面两式中,右端的f 和F 分别为时域表示式和z 域表示式的符号表示,可应用函数sym 来实现,其调用格式为()A sym S =式中,A 为待分析的表示式的字符串,S 为符号化的数字或变量。

【实例2】求(1)指数序列()n u a n 的Z 变换;(2)()()2a z az z F -=的Z 反变换。

解 (1)Z 变换的MATLAB 程序% Z 变换的程序实现f=sym('a^n');F=ztrans(f)程序运行结果为:z/a/(z/a-1)可以用simplify( )化简得到 :-z/(-z+a)(2)Z 反变换的MATLAB 程序% Z 反变换实现程序F=sym('a*z/(z-a)^2');f=iztrans(F)程序运行结果为f =a^n*n(二)系统函数的零极点分析1. 系统函数的零极点分布离散时间系统的系统函数定义为系统零状态响应的z 变换与激励的z 变换之比,即)()()(z X z Y z H = (3-1)如果系统函数)(z H 的有理函数表示式为:11211121)(+-+-++++++++=n n n n m m m m a z a z a z a b z b z b z b z H (3-2) 那么,在MATLAB 中系统函数的零极点就可通过函数roots 得到,也可借助函数tf2zp 得到,tf2zp 的语句格式为:[Z,P,K]=tf2zp(B,A)其中,B 与A 分别表示)(z H 的分子与分母多项式的系数向量。

z变换实验报告

z变换实验报告

南昌大学实验报告(信号与系统)学生姓名:肖江学号:6100210030 专业班级:电子103班实验类型:□验证□综合□设计□创新实验日期:2012/6/1 实验成绩:Z变换、离散时间系统的Z域分析一、实验目的1、学会用matlab求解z变换与逆z变换。

2、学会离散系统零极点分布图的绘制,理解离散系统零极点分布图的含义。

3、求解离散系统的频率响应特性。

二、实验说明1、一离散系统的差分方程为y(n)-by(n-1)=x(n),若激励为x(n)=a n u(n),起始值y(-1)=0,求响应y(n)。

2、当H(s)极点位于z平面中各方框附近的位置,画出对应的h(n)波形填入方框中。

3、求系统差分方程为y(n)-1.1y(n-1)+0.7y(n-2)=x(n-1),的系统的频率响应特性。

三、实验内容1、syms n a b z%定义符号n a b zx=a^n; %定义激励信号X=ztrans(x); %计算激励信号的变换H=1/(1-b*z^(-1)); %写出系统z变换式Y=H*X; %计算输出的变换式y1=iztrans(Y); %计算输出时域表达式y=simplify(y1) %化简表达式2、pos=[26,19,18,17,24,27,13,11,9,23,28,7,4,1,22];figure,id=1; %生成新图框,子图id初始化为1for r=0.8:0.2:1.2 %极点的幅度依次为0.8,1.0,1.2for theta=0:pi/4:pi %极点的弧度依次为0,Π/4,Π/2,3Π/4,Πp=r*exp(j*theta);if theta~=0&theta~=pip=[p;p']; %如果极点不在实轴上添加一个共轭极点end[b a]=zp2tf([],p,1); %由零极点得到传递函数subplot(4,7,pos(id));[h,t]=impz(b,a,20); %计算20个点的单位样值响应stem(t,h,'k-','MarkerSize',5);%绘制单位样值响应id=id+1; %子图序号加1end%退出弧角循环end%退出幅度循环3、a=[1,-1.1,0.7];b=[0,1];subplot(2,1,1),zplane(b,a); %绘制零极点分布图subplot(2,1,2),impz(b,a); %绘制单位样值响应figure,freqz(b,a) %绘制频率特性4、a=[1,-1.1,0.6];b=[0.6,-1.1,1];subplot(2,1,1),zplane(b,a); %绘制零极点分布图subplot(2,1,2),impz(b,a); %绘制单位样值响应figure,freqz(b,a); %绘制频率响应n=[0:40]'; %生成时间点x1=sin(0.1*pi*n); %生成单频信号x2=0*n; %准备方波信号x2(mod(n,10)<5)=1; %生成周期为10的方波信号y1=filter(b,a,x1); %分别对两个信号滤波y2=filter(b,a,x2);figuresubplot(2,1,1),stem(n,x1); %绘制单频信号及其输出波形subplot(2,1,2),stem(n,y1);figuresubplot(2,1,1),stem(n,x2); %绘制方波信号及其输出波形subplot(2,1,2),stem(n,y2);四、实验结果1、y =(a^(1+n)-b^(1+n))/(a-b)2、输出波形如下3、输出波形如下:4、输出波形如下: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的学习,对离散系统有了更多的了解,通过用matlab画出离散系统的零极点分布图,使我对离散系统的零极点分布与其对用的频响特性有了深刻的了解;同时对全通网络的相频失真有了进一步了解,幅度没有失真,但对不同的频率信号的相移不同,因此单频信号输入时,其输出信号的波形没有失真,只是整个波形发生了移位,但对于方波信号,由于其中包含了各种频率的信号,因此不同频率的信号相频失真不同,因此输出波形不再是方波。

离散系统Z变换分析法02

离散系统Z变换分析法02

3.闭环 Z 传递函数的结构图1
闭环 Z 传递函数的结构图2
2.5.4 过渡过程特性
与连续系统用传递函数分析过渡过程类 似,可以用 Z传递函数来分析离散系统的过 渡过程特性。 • 分析离散系统的过渡过程特性的步骤: • • 1)Y(Z)=GC(Z)R(Z)


2)由Y(Z)求出y(kT)
例题12 例题12
2. 开环 Z 传递函数 • 线件离散系统的开环 Z传递函数 跟连续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具有类似 的特性。
串联环节的Z传递函数
例题9
z az , G2 ( z ) = , 设图2 − 10 a)中G1 ( z ) = ( − aT z −1 z −e 试求开环Z传递函数G ( z )。 z az 解:G ( z ) = G1 ( z )G2 ( z ) = z − 1 z − e − aT az 2 = ( z − 1)( z − e − aT )
(1)离散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时域) 设:系统差分方程
c(k ) + a1c(k − 1) + a2 c(k − 2) + L + an c(k − n) = b0 r (k ) + b1r (k − 1) + L + b0 r (k − m)
系统齐次方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c(k ) + a1c(k − 1) + a2 c(k − 2) + L + an c(k − n) = 0
−1 −1 −Ts
1 1 )( − )] s s+a
= 1(t ) − 1(t − T ) − e − at + e − a ( t −T ) 对y (t )采样,离散化后,得 y (kT ) = 1(kT ) − 1(kT − T ) − e −akT + e − a ( kT −T ) 则 HG ( z ) = Z [ y (kT )] z 1 z 1 1 − e − aT = − − − = − aT − aT z −1 z −1 z − e z−e z − e −aT

数字信号处理-z变换与离散时间傅立叶变换(DTFT)

数字信号处理-z变换与离散时间傅立叶变换(DTFT)
离散时间系统
N a i y i ( n ) T a i xi ( n ) i 1 i 1
N
9
4.移不变系统
——系统的响应与激励施加于系统的时刻无关
x ( n)
移位m
T[ ]
T [ x(n m)]
x ( n)
T[ ]
移位m
y ( n m)
10
5.单位抽样响应与卷积和
序列x(n)的Fourier反变换定义:
a<-1
0<a<1
-1<a<0
a=1
a=-1
7
5.复指数序列 x(n) Ca n
x(n) C a n cos(0 n ) j sin( 0 n )
|a|=1
C C e j a a e j0
|a|>1
|a|<1
8
3.线性系统
——满足叠加原理(可加性、比例性)
15
1.1 z变换的定义
序列x(n)的Z变换定义为:
X ( z) Z x(n) x(n) z
n

n
Z是复变量,所在的平面称为Z平面
16
1.2 z变换的收敛域
对于任意给定的序列x(n),使其Z变换X(z)收敛的所有z值
的集合称为X(z)的收敛域(Region of convergence,ROC)。
=X (e
jT
ˆ ( j ) ) X a
抽样序列在单位圆上的z变换=其理想抽样信号的傅里叶变换
52
第五节 序列的傅立叶变换(DTFT)
5.1 序列的傅立叶变换定义
序列x(n)的Fourier变换定义:
X (e ) DTFT [ x(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