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电机控制与调速技术》课程标准

《常用电机控制与调速技术》课程标准
《常用电机控制与调速技术》课程标准

《常用电机控制与调速技术》课程标准

(120学时)

一、课程概述

1.课程性质与任务

《常用电机控制与调速技术》是五年制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它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机电设备常用电机控制与调速的基本原理及方法,结合技能训练,使学生熟悉常用电机控制与调速的基本操作技能,通过较为完整的理实一体化教学,为后续课程的学习以及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学生的专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2.课程基本理念

坚持以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为依据,遵循“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培养技能”为重点,力图做到“精选内容、降低理论、加强基础、突出应用”。把握学生的认识过程和接受能力的规律,构建了比较完整的专业教学体系,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对学生综合意识与综合能力的培养,注重对学生实践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应用型人才。

3.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应体现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培养目标,体现以职业实践活动为主线的教学过程。本课程在内容组织形式上要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学习,在每个项目实施前,先提出学习目标,再进行任务分析,学生针对项目的各项任务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并通过多种实践活动实施项目以实现学习目标。在教学手段上,本课程可采用多媒体教学,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方面要完成的任务,实现的目的,带着问题学习,启发式、互动式、交互式教学方式并存,从实践到理论,又由理论到实践,进而在理论指导下进行实践,提高了实践的知识含量,使学生既知道该怎么做,又知道为什么这样做。最后根据多元化的评分标准进行自我评价。

二、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初步掌握常用电机控制和调速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这些知识与技能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关注科学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职业规范,能运用相关的专业知识、专业方法和专业技能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

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形成科学的价值观;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乐于助人的品质,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具体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熟悉机电设备常用电机的种类及应用特点,会根据需要选用相关电机;

(2)初步掌握交流电动机的一般控制与调速技术,能根据需要选用各类控制调速方式,并实现运用功能;

(3)熟悉滑差电机的控制与调速技术;

(4)了解伺服电机的工作原理和使用场合,熟悉伺服电机控制和调速的方法;

(5)熟悉步进电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会正确选用步进电机;

(6)熟悉直流电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初步掌握正确选用和实现控制调速功能方法;

(7)了解其他特殊电机的结构原理与控制调速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各种科学探究过程,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2)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

(3)能对自已的学习过程进行计划、反思、评价和调控,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4)通过理论实践一体化的学习过程,深入了解实践与理论之间的相互关系。

(5)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思考优化实践的过程和方法,并尝试改进,尝试运用技术和研究方法解决一些工程实践问题。

(6)通过实践活动,培养质疑意识,具有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领略本专业领域科技发展的过程,激发起对专业探究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能体验科学进步的艰辛与喜悦。

(2)有参与科技活动的热情,有将科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践的意识,勇于探究各种工程问题。

(3)养成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积极探索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形成理论联系实际、自主学习和探索创新的良好习惯。

(4)激发起参与专业实践活动的热情,有将专业应用于实际生产生活的意识,敢于涉及各种工程问题。

(5)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有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愿望,敢于坚持正确观点,勇于修正错误,具有团队精神。

(6)主动关心国内、外科技发展现状与趋势,有振兴中华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有将科

学技术服务于人类的意识。

三、内容标准

项目一.交流电动机的控制与调速技术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点

(1)知道交流电动机起动、制动原理和方法,

(2)熟悉交流电动机的调速原理和方法,

(3)能够根据工程需要,正确选用调速方法,

(4)能根据工程需要,正确选用起动、制动等控制方法,

2、能力点

⑴会安装与调试直接起动和降压起动等控制线路

⑵会安装与调试电动机制动控制电路

⑶会安装与调试双速电动机等变极调速控制电路

⑷会安装与调试绕线型电动机转子回路串接电阻器调速的控制线路

⑸会安装与调试变频器控制电动机速度的线路,掌握“三菱”变频器的参数设定、

运行控制及外部接线

3、素质

⑴培养学习的兴趣;

⑵养成良好的思维、学习、工作习惯,增加职业意识;

⑶形成科学的态度。

(二)技能操作

任务一、交流电动机基本控制电路的安装

(1)交流电动机的起动电路

(2)交流电动机的制动电路

任务二、交流电动机常用调速电路的安装

⑴变极调速控制电路

⑵绕线式电动机转子回路串接电阻器调速的控制线路接

任务三、交流电动机变频调速电路的安装

(1)“三菱”变频器介绍

(2)变频器简单工作原理及面板操作

(3)变频器控制电动机速度接线的安装与调试

本部分内容采用目标评价、过程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评价的手段包括闭卷(或开卷)考核、观测、现场操作等。

1、教师的考核评价占80%。其中,单元测试成绩占30%、学习过程档案资料(作

业、课堂笔记、实验的准备工作、学习的态度、创新精神和创造力、安全意识等)占20%、实验报告成绩占20%,资料的查询和整理占10%,实训操作成绩占20%。

2、学生自评与互评占20%,评价的手段以学生阶段小结为主,小结的内容包括知识和技能的收获、学习中进步的过程及协作互助等方面。

项目二滑差电机的控制与调速技术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点

⑴知道滑差电机的结构组成与工作原理,

⑵熟悉滑差电机的调速原理和方法,

⑶知道控制器的工作原理,

2、能力点

⑴会安装与调试滑差电机控制线路

⑵会调试滑差电动机转速

3、素质

⑴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

⑵培养学习的能力;

⑶养成良好的思维、学习、工作习惯,增加职业意识;

⑷形成科学的态度。

⑸通过实训评价,增强学习成就感和自信心

⑹树立就业和自主创业的坚强信心。

(二)技能操作

任务一、滑差电机控制线路的安装

(1)滑差电机结构原理组成

(2)滑差电机控制线路安装

任务二、滑差电机速度控制

滑差电机速度控制

任务三、滑差电机速度控制应用实例

本部分内容采用目标评价、过程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评价的手段包括闭卷(或开卷)考核、观测、现场操作等。

1、教师的考核评价占80%。其中,单元测试成绩占30%、学习过程档案资料(作

业、课堂笔记、实验的准备工作、学习的态度、创新精神和创造力、安全意识等)占20%、实验报告成绩占20%,资料的查询和整理占10%,实训操作成绩占20%。

2、学生自评与互评占20%,评价的手段以学生阶段小结为主,小结的内容包括知识和技能的收获、学习中进步的过程及协作互助等方面。

项目三直流电动机的控制与调速技术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点

⑴了解直流电动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⑵知道直流电动机的常规控制和调速方法

⑶熟悉晶闸管控制直流电动机速度系统的电路组成和电路工作原理,

⑷了解晶闸管控制直流电动机速度系统简单故障诊断、检修方法,

⑸能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直流电机

2、能力点

⑴会安装与调试直流电动机常规控制电路

⑵会安装和调试直流电动机调速控制电路

⑶掌握直流电动机调速的操作方法

⑷会对晶闸管控制直流电动机速度系统简单故障进行诊断和检修,

3、素质

⑴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

⑵培养学习的能力;

⑶养成良好的思维、学习、工作习惯,增加职业意识;

⑷形成科学的态度。

⑸通过实训评价,增强学习成就感和自信心。

⑹树立就业和自主创业的坚强信心。

(二)技能操作

任务一、直流电动机常用控制电路的安装

(1)直流电动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直流电动机常用控制电路的安装

任务二、直流电动机调速电路的安装

(1)直流电动机调速方法

(2)直流电动机调速电路的安装

任务三、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简单故障诊断、检修

⑴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

⑵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运行操作

⑶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简单故障诊断、检修

(三)考核评价

本部分内容采用目标评价、过程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评价的手段包括闭卷(或开卷)考核、观测、现场操作等。

1、教师的考核评价占80%。其中,单元测试成绩占30%、学习过程档案资料(作

业、课堂笔记、实验的准备工作、学习的态度、创新精神和创造力、安全意识等)占20%、实验报告成绩占20%,资料的查询和整理占10%,实训操作成绩占20%。

2、学生自评与互评占20%,评价的手段以学生阶段小结为主,小结的内容包括知识和技能的收获、学习中进步的过程及协作互助等方面。

项目四、伺服电动机的控制与调速技术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点

⑴了解交流伺服电动机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⑵了解直流伺服电动机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⑶了解交流伺服电动机的控制与调速的方法,

⑷了解直流伺服电动机的控制与调速的方法,

⑸能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伺服电机

2、能力点

⑴会安装与调试直流伺服电动机的控制与调速电路

⑵会安装和调试交流伺服电动机的控制与调速电路

⑶掌握交直流伺服电动机调速的操作方法

3、素质

⑴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

⑵培养学习的能力;

⑶养成良好的思维、学习、工作习惯,增加职业意识;

⑷形成科学的态度。

⑸通过实训评价,增强学习成就感和自信心。

⑹树立就业和自主创业的坚强信心。

(二)技能操作

任务一、直流伺服电动机控制与调速技术

⑴直流伺服电动机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⑵直流伺服电动机的控制方式和控制特性

⑶会安装和操作直流伺服电动机的控制系统

任务二、交流伺服电动机控制与调速技术

⑴交流伺服电动机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⑵交流伺服电动机的控制方式和控制特性

⑶会安装和操作交流伺服电动机的控制系统

任务三、交流伺服电动机控制与调速应用实例

(三)考核评价

本部分内容采用目标评价、过程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评价的手段包括闭卷(或开卷)考核、观测、现场操作等。

1、教师的考核评价占80%。其中,单元测试成绩占30%、学习过程档案资料(作

业、课堂笔记、实验的准备工作、学习的态度、创新精神和创造力、安全意识等)占20%、实验报告成绩占20%,资料的查询和整理占10%,实训操作成绩占20%。

2、学生自评与互评占20%,评价的手段以学生阶段小结为主,小结的内容包括知识和技能的收获、学习中进步的过程及协作互助等方面。

项目五、步进电动机的控制与调速技术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点

⑴了解步进电机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⑵了解步进电机的控制系统组成,

⑶了解步进电机的转向和速度控制方法,

⑷能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步进电机,

2、能力点

⑴会安装与调试简单步进电机的控制与调速电路

⑵掌握步进电机调速的操作方法

3、素质

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

⑵培养学习的能力;

⑶养成良好的思维、学习、工作习惯,增加职业意识;

⑷形成科学的态度。

⑸通过实训评价,增强学习成就感和自信心。

⑹树立就业和自主创业的坚强信心。

(二)技能操作

任务一、掌握步进电机的结构和原理

⑴步进电机的结构和分类

⑵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

⑶步进电机的工作方式

任务二、会安装与调试简单步进电机的控制与调速电路

⑴步距角与转速的计算

(2)驱动程序的编写

⑶控制电路的安装与调试

(三)考核评价

本部分内容采用目标评价、过程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评价的手段包括闭卷(或开卷)考核、观测、现场操作等。

1、教师的考核评价占80%。其中,单元测试成绩占30%、学习过程档案资料(作

业、课堂笔记、实验的准备工作、学习的态度、创新精神和创造力、安全意识等)占20%、实验报告成绩占20%,资料的查询和整理占10%,实训操作成绩占20%。

2、学生自评与互评占20%,评价的手段以学生阶段小结为主,小结的内容包括知识和技能的收获、学习中进步的过程及协作互助等方面。

项目六、其他用途电机简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点

⑴了解测速发电机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⑵了解直线电动机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⑶了解自整角机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⑷能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电机,

2、能力点

⑷能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电机,

3、素质

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

⑵培养学习的能力;

⑶养成良好的思维、学习、工作习惯,增加职业意识;

⑷形成科学的态度。

⑸通过实训评价,增强学习成就感和自信心。

⑹树立就业和自主创业的坚强信心。

(二)教学要求

任务一、掌握测速发电机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⑴交流测速发电机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⑵直流测速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任务二、掌握自整角机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⑴力矩式自整角机的工作原理

(2)控制式自整角机的工作原理

⑶控制电路的安装与调试

任务三、掌握直线电动机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⑴直线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⑵直线电动机的结构

⑶直线电动机的结构

四、实施建议

(一)课程教学建议

2.教学建议

(1)本课程为理论实践一体化项目教学课程,建议安排在《电工技术基础》、《电子技术基础》和《电工、电子技术训练》课程教学之后。

(2)建议安排专门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周,在实验室实施教学。

(3)以项目的设计、实施作为驱动主线,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学生通过感性认识,理性思维,动手操作,完成项目的设计、编程、安装、调试和运行,在做在学,在学中做,最终达到真正听得懂,学得会,做得好,体现做中学与做中教,切实提高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4)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于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通过项目训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成就感,每个项目的实施可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因为本课程的不少实训都需分组进行,要注意发挥每个学生在实训中的作用,不能由少数学生包办代替。这样做既能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机会均等的全面练习,又能充分体现工作中的分工与协作,以强化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5)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应用多媒体、投影等教学资源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理解相关控制电路的执行过程。

(6)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介绍本专业领域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发展趋势,贴近生产实际。紧密结合机电设备和成熟电气产品的实际应用实施教学,以提高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

(7)在教学过程中,应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为学生提供职业生涯发展的空间,努力培养学生获取、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8)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提高职业道德,形成职业习惯,努力培养创新能力。

(二)考核方式和评价方法建议

(1)采用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并以定量方式呈现评价结果。如平时表现、作业、课堂笔记、上机考试等进行综合评价。

(2)注重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对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给予表扬,可记入学生综合评定成绩中。

表1 参考评价表

(三)教材编写建议

1.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总体设计思想及本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选用合适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或项目课程教材。

2.根据五年制高职教学特点及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本课程标准,开发院本教材。教材开发的建议为:

(1)组织开发专业主干课程系列教材,以更好地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2)开发教材的主编和主审,须是直接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制订的骨干教师;

(3)教材结构和内容须符合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讲究“实在”、“实效”,编排时要符合五年制高职教学的特点和要求;

(4)选取的项目或课题应将企业的实际应用和学校的实际有机结合,由浅入深,

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认知规律的原则;

(5)教材编写应充分体现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特点,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有机结合,内容的选择力求明确,可操作性强,便于贯彻“做中学、学中做”的理念;

(6)教材语言平实、图文并茂,便于学生自主学习。注重新技术、新知识、新工艺、新方法的介绍,适度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学有余力的学生留下进一步拓展知识能力的内容和空间。

(四)实验实训设备配置建议(按每学期两个班,每班45名学生配置)

1、(3人一组,教师一套教学使用)。

2、

(五)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1.充分利用已有的各类教学资源,选用符合教学要求的录像、多媒体课件、电影、资料文献、企业生产现场参观等资源辅助教学,以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2.针对教学的需要和难点,对理论性强,较为抽象的内容;技术性强,学校能力滞后的内容;尚未开发但能切实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的相关教学资源,组织力量,开发相应的影像资料、多媒体课件、PPT文本资料等辅助教学资源。发挥我院联合优势,逐步实现资源共享,共同提高。

植物保护技术教案设计

教案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种植)学科 高一年班 任课教师:王云霞 靖宇县那尔轰学校

教师授课表

高一种植学科教学工作计划 2013至2014年第二学期 那尔轰学校王云霞 植物保护技术是在研究植物病虫草害发生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病虫草害进行预测预报,并采取相应对策加以综合治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农业昆虫的基本知识 2、掌握植物病害的基本知识 3、掌握植物病虫害的调查统计及综合防治技术 4、掌握农药应用技术 5、掌握水稻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 6、掌握麦类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 7、掌握棉花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8、掌握油料作物的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9、掌握杂粮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10、掌握主要果树病虫害防治技术 11、掌握蔬菜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12、掌握农田杂草的防除技术 13、掌握农田鼠害的发生于防治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掌握农业昆虫的基本知识

掌握植物病害的基本知识 掌握植物病虫害的调查统计及综合防治技术 掌握农药应用技术 掌握水稻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 掌握麦类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 掌握棉花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2、难点 掌握油料作物的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掌握杂粮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掌握主要果树病虫害防治技术 掌握蔬菜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掌握农田杂草的防除技术 掌握农田鼠害的发生于防治 二、教学资源分析 本书共有十三章容,第一章农业昆虫的基本知识,要求掌握昆虫的外部形态;掌握昆虫的繁殖、发育习性;掌握昆虫与环境条件的关系;掌握农业昆虫的主要目、科识别。第二章植物病害的基本知识,要求掌握植物病害概述;掌握植物病害主要病原物的识别;掌握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发展。第三章植物病虫害的调查统计及综合防治技术,要求掌握植物病虫害的调查统计及预测预报;掌握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第四章农药应用技术,要求掌握农药的基本知识,掌握农药的使用方法;掌握农药的合理安排使用技术;掌握农药的田间药效试验技术。第五章水稻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要求掌握水稻害虫;掌握水稻病害。第六章麦类主要病虫害

数字通信技术

学习中心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学号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数字通信技术》全真试题 (闭卷90分钟) 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 题分10 10 10 30 40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2分/题,共5个) 1. 在通信系统中,信息源的作用是把待传输的信号转换成原始电信号,它输出的信号称为:() (A) 模拟信号 (B) 数字信号 (C) 基带信号 (D) 频带信号 2. 信号经过调制后再送到信道中传输的通信方式,我们称之为:() (A) 数字通信 (B) 模拟通信 (C) 基带传输 (D) 频带传输 3. 以下不包含在编码信道中的设备是:() (A) 调制器 (B) 发转换器 (C) 传输媒质 (D) 收转换器 4. 下列对FDM与TDM两种复用方式的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A) FDM信号在时间域上混叠,而TDM信号在频率域上是混叠的 (B) FDM信号属于频带信号,而TDM信号属于基带信号 (C) FDM对信道的线性要求与单路时一样,而TDM比单路时要严格 (D) FDM和TDM一样,N路复用时对信道带宽的要求是单路时N倍 5. 以下属于TCP/IP协议体系结构中传输层协议的是:() (A) FTP (B) TCP (C) DNS (D) IP 二、填空题(1分/空,共10个) 1. 凡信号的某一参量只能取有限个数值,且常常不直接与消息相对应的,称为________ ,有时也称为________ 。 2. 在数字通信中,按照数字信号排列的顺序不同,可将通信方式分为________ 和________ 。 3. 数字通信可以通过数字信号的,消除,因此具有更好的抗噪声性能。 4. 是指单位时间内传送的信息量,单位为。 5. 信道对信号的影响可归纳为两点:一是的影响,二是 的影响。 三、判断题(2分/题,共5个) 1.()时间上是离散的信号一定是数字信号,也称为离散信号。 2.()在信息速率相同的条件下,多进制信号的码元传输速率要小于 二进制信号。 3.()无线电噪声的频率范围很宽广,但是干扰频率是固定的,因此

数字通信技术.pdf

《数字通信技术》综合习题1 1.理解基带信号与频带信号的区别,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区别。 答: 基带信号-直接由信息转换得到的电信号,二进制编码中,符号'1'和'0'用相应脉冲波形的"正"和"负"或脉冲的"有"和"无"来表示。由于频带从零开始一直扩展到很宽,因此属于基带信号。 频带信号-基带信号经过各种正弦调制后,把基带信号的频谱搬移到比较高的频率范围的信号。 模拟信号:信号中代表消息的电参量的状态数为无穷多个,在幅度上和时间上连续变化的信号。这种信号称为模拟信号。举例:以信号电压幅度变化图示举例。 数字信号:相对模拟信号,若代表消息的电参量的状态数为有限个,则 称之为数字信号。举例:以信号电压幅度变化图示表示。 相对而言,模拟信号比较适合于传输,数字信号则比较适合于处理。 3.试述数字通信的特点。 答: 与模拟系统相比,数字通信系统有以下优点: 1、抗干扰能力强,无噪声积累; 2、利于与计算机技术结合,进行信号的存储和处理,提高了通信效率; 3、便于加密,保密性强; 4、数字通信系统可以传输各种信息;

与模拟系统相比,数字通信系统有以下缺点: 1、与模拟通信系统比较,占据的带宽较宽,频带利用率不高。 2、数字通信系统对同步要求高,系统设备比较复杂,要有集成电路技 术作基础。 4、解释数字通信系统中有效性和可靠性的含义及具体的衡量指标。 答: 有效性:指消息传输的多少。即指单位时间内,在给定信道所传输信息 内容的多少。 可靠性:指消息传输的质量,即指接收信息的准确程度。 数字通信系统中有效性采用码元速率RB和信息速率Rb来表示: 1、码元速率RB:指单位时间传输码元的数目。单位为波特,记为Baud 或B。码元速率与进制无关,只与码元宽度有关。 码元速率又叫调制速率。它表示调制过程中,单位时间调制信号波(即 码元)的变换次数。 图示表示:调制速率的概念,一个单位调制信号波的长度为T秒,则调制速率为1/T。 2、信息速率Rb:指每秒钟传输的信息量。单位:比特/秒,记为bit/s 或b/s或bps。注意在实际系统中常用比特率(单位bps)衡量一个系统的传输速率,其一般指的是单位时间内传输的二进制信号的位数,而 不是信息速率的概念。 数字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常用差错率来表示,即信号传输过程中出错的概率,常用误码率和误信率表示。

小学体育课程标准测试题 )

小学体育课程标准测试题(1) 一、名词解释 1、健康:指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并且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都完美的状态。 2、体能:指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身体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体能包括与健康有关的体能和与运动机能有关的体能。 3、运动参与:之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与行为表现。 4、领域目标:之期望学生在特定学习领域达到的学习结果。 5、水平目标:指不同阶段学生在各个学习领域达到的学习结果。 二、填空 1、《标准》将学习内容划分为五个领域:(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 2、教材编写的原则(教育性原则)(健康性原则)(兴趣性原则)(发展性原则)。 3、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评价,应包括(教师职业道德)(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 )三方面的考核评价。 4、教育科研能力主要包括(、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 三、简答 1、课程评价过程一般包括哪几个步骤? 1、课程评价过程一般包括四个步骤。 (1)确定评价的目标—根据《标准》和具体评价目标、评价对象和评价内容。 (2)选择评价的方法—依据评价目标、评价内容,确定评价的指标和评价的方法。 (3)评价所需要的信息—依据评价目标、评价方法的要求,具体进行观察、测量等,收集教学相关的信息。 (4)依据标进行评价—依据一定的标准,对所收集的信息进行价值判断和解释,并及时反馈给评价对象,用于改进和指导以后的教或学。 2、选择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 (1)符合学生身心发展、年龄和性别特征。 (2)运动形式活泼,能激发学习兴趣。 (3)具有健身性、知识性和科学性。

(4)对增强体能、增进健康有较强的实效性。 (5)简单易行。 四、论述 根据实际情况叙述自己对课程理念的理解? 2011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试题及答案 1、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课程。 2、编写体育与健康教科书应注意教育性、科学性、实用性、可读性、发展性、差异性六个方面。 3、体育与健康课程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四个学习方面。 4、身体健康是指人的体能良好、技能正常和经历充沛的状态,与体育锻炼、营养状况和行为习惯密切相关。 5、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是指个体自我感觉良好以及社会和谐相处的状态与过程,与体育学习和锻炼、身体健康密切相关。 6、合理选择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内容包括:体能、知识与技能、态度与参与、情意与合作。 7、学习评价既要注意评价的科学、公正、准确,保证评价结果的和可信度、有效性,又要注意评价的简便、实用才可操作性,制订出适合本校实际的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标准。 8、运动参与是指学生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的态度及行为表现,是学生习得体育知识、技能和方法,锻炼身体和提高健康水平,形成积极的体育行为和乐观开朗人生态度的实践要求和重要途径。 9、运动技能是指学生在体育学习和锻炼中完成运动动作的能力,它反映了体育与健康课程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基本特征。 10、对学生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可采用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相对性评价与绝对性评价相结合。 11、教材具有帮助学生预习、学习和复习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内容,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帮助教师制订教学计划、规范教学等重要作用。

小学体育新课程标准

小学体育新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人类社会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从整体上有了很大提高,人类的许多疾病得到了根治,健康状况大为改善。但是,现代生产和生活方式造成的体力活动减少和心理压力增大,对人类健康造成了日益严重的威胁。人们逐渐认识到,健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且是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发展方面都保持完美的状态。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由于国民的健康对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个人的幸福都至关重要,而体育课程又是增进国民健康的重要途径因此,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体育课程的改革。 一、课程性质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它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 二课程价值 体育与健康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1.增进身体健康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提高对身体和健康的认识,掌握有关身体健康的知识和科学健身方法,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坚持锻炼,增强体能,促进身体健康;养成健康的行的生活方式。 2.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在和谐、平等、友爱的运动环境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情感的愉悦;在经历挫折和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提高抗挫折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在不断体验进步或成功的过程中,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形成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3.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理解个人健康与群体健康的密切关系,建立起对自我、群体和社会的责任感;形成现代社会所必需的合作与竞争意识,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和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 4.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

植物保护技术教案教学文案

植物保护技术教案

教案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种植)学科 高一年班 任课教师:王云霞 靖宇县那尔轰学校

教师授课表

高一种植学科教学工作计划 2013至2014年第二学期 那尔轰学校王云霞 植物保护技术是在研究植物病虫草害发生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病虫草害进行预测预报,并采取相应对策加以综合治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农业昆虫的基本知识 2、掌握植物病害的基本知识 3、掌握植物病虫害的调查统计及综合防治技术 4、掌握农药应用技术 5、掌握水稻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 6、掌握麦类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 7、掌握棉花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8、掌握油料作物的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9、掌握杂粮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10、掌握主要果树病虫害防治技术 11、掌握蔬菜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12、掌握农田杂草的防除技术 13、掌握农田鼠害的发生于防治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掌握农业昆虫的基本知识 掌握植物病害的基本知识 掌握植物病虫害的调查统计及综合防治技术 掌握农药应用技术 掌握水稻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 掌握麦类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 掌握棉花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2、难点 掌握油料作物的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掌握杂粮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掌握主要果树病虫害防治技术 掌握蔬菜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掌握农田杂草的防除技术 掌握农田鼠害的发生于防治 二、教学资源分析 本书共有十三章内容,第一章农业昆虫的基本知识,要求掌握昆虫的外部形态;掌握昆虫的繁殖、发育习性;掌握昆虫与环境条件的关系;掌握农业昆虫的主要目、科识别。第二章植物病害的基本知识,要求掌握植物病害概述;掌握植物病害主要病原物的识别;掌握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发展。第三章植物病虫害的调查统计及综合防治技术,要求掌握植物病虫害的调查统计及预测预报;掌握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第四章农药

数字通信技术与应用2017年春季第二次阶段作业

判断题(共10道小题,共50.0分) 1.线路保护倒换比环形网保护倒换的业务恢复时间快。 A.正确 B.错误 知识点: 第二次阶段作业 学生答 案: [A;] 得分: [5] 试题分 值: 5.0 提示: 2.误码率主要由信噪比最差的再生中继段所决定。 A.正确 B.错误 知识点: 第二次阶段作业 学生答 案: [A;] 得分: [5] 试题分 值: 5.0 提示: 3.再生中继系统没有噪声的累积。 A.正确 B.错误 知识点: 第二次阶段作业 学生答[A;]

案: 得分: [5] 试题分 值: 5.0 提示: 4.AMI码符合对基带传输码型的要求,是最理想的基带传输码型。 A.正确 B.错误 知识点: 第二次阶段作业 学生答 案: [B;] 得分: [5] 试题分 值: 5.0 提示: 5.CMI码的最大连“0”个数为3个。 A.正确 B.错误 知识点: 第二次阶段作业 学生答 案: [A;] 得分: [5] 试题分 值: 5.0 提示: 6.信息净负荷的第一个字节在STM-N帧中的位置是不固定的。 A.正确 B.错误

知识点: 第二次阶段作业学生答 案: [A;] 得分: [5] 试题分 值: 5.0 提示: 7.SDH网中没有交换设备。 A.正确 B.错误 知识点: 第二次阶段作业 学生答 案: [A;] 得分: [5] 试题分 值: 5.0 提示: 8.PCM三次群的形成一般采用异步复接。 A.正确 B.错误 知识点: 第二次阶段作业 学生答 案: [A;] 得分: [5] 试题分 值: 5.0 提示: 9.码速调整之后各基群的速率为2112kbit/s。 A.正确

《小学体育课程标准》测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体育课程标准》测试试题及答案 2012年3月姓名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_ 一、填空(80分) 1、课程标准将学习内容划分5个领域,有运动参与、()、( )、()、社会适应。 2、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没有采用按运动项目划分教学内容的方法,而是以( )、()、()、行为等划分学习领域的主要依据。 3、《标准》结合课程特点构建了五个领域三个层次的课程目标体系。三个层次的递进关系为()、()、()。 4、在实施《标准》时,要全面关注五个学习领域的目标,特别要加强对( )、()这两个新的学习领域研究,以促进课程目标的实施。 5、《标准》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将中小学划分六级水平,小学段为( )、()、()。 6、与健康有关的体能有:心肺耐力、()、()、( )、身体成份等。 7、与动作技能有关的体能有速度、()、()、神经肌肉协调性、平衡、反应等。 8、身体成份有肌肉、()、()等。 9、运动参与领域是促进学生()、获得()、提高( )、形成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的重要途径。 10、2001年6月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改变课程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及()的适应性。 11、确定教学内容时数比例的原则是()、()、()。

12、教师在选择和安排教学内容时,应以()为中心,而不是以()或教师为中心,这样才能全面贯彻《标准》的精神。 13、选择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应具有健身性、()、()、()、()、地域性。 14、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必修课程。 15、体育教学体系包括4大要素。教师、学生、()、()。 16、学生经常从体育活动中获得成功才能提高()和自信心。 二、简述题(20分) 课程的基本理念:

小学体育课程标准及主要内容最新版

小学体育课程标准 当前是:全文显示 一、课程性质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它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 二、课程价值 在现代教育形成过程中人们日益深刻地认识到体育对于提高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一)增进身体健康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和身体健康水平的提高。在教师的指导下参加体育活动,学生能够提高对身体和健康的认识,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掌握有关身体健康的知识和科学健身方法,逐渐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和良好的生活方式。 (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体育运动过程是一个不断对面挫折和克服困难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一个不断互相评价和自我评价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能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能不断地体验到进步或成功的喜悦,能不断地体育各种复杂的情感,从而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形成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三)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与他人和群体的联系是体育活动的必要条件,体育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方式,因此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学生逐步理解解和习惯一定的社会规范,学会规范约束和调整自已的行为,建立起对自我、群体和社会的责任感,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形成现代社会所必需的合作与竞争意识,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团队精神。 (四)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 体育课程是一种技能性的课程,它的许多内容是不能够或不完全能够通过语言或其他符号系统传授学习的。体育知识是一种操作性和技能性知识,学生的学习包括技能性知识和谁知性知识的学习,是通过运动实践来实现的。 体育课程学习中的知识和技能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学会学习体育的基本方法,提高运动欣赏能力; 2.关于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 3.运动中的安全防范能力; 4.在野外环境中的基本生存能力; 5.正确的体育与健康观念与科学锻炼的方法。 三、课程基本理念 (一)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体育课程的目标就是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这就决定了体育课程是学校教育中落实“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主要途径。 体育课程构建了五大领域并行推进的课程结构,并安照健康的要求,选取了与体育密切相

植物保护技术教案第十二章

教案(课时备课) 课程名称:植物保护技术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教学进程:第23次课第十章第一、二节学时: 2 使用教材:《植物保护技术(第二版)》肖启明欧阳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教学内容(按节): 第12章农田杂草的防除技术 第一节农田杂草的概念与危害 ▲概念:杂草是指农田中非有意识栽培的植物。广义地说,杂草是指长错了地方的植物。从生态经济的角度来看,在一定的条件下,凡害大于益的植物都可称为杂草。 ▲危害:①与农作物争水、争肥;②侵占地上和地下空间,影响作物光合作用,干扰作物生长;③杂草是作物病害、虫害的中间寄主;④杂草降低作物的产量和质量;⑤防除杂草将增加管理用工和生产成本;⑥杂草混杂在收获物中;食用后影响人畜健康;⑦影响水利设施。 第二节除草剂的选择性与使用方法 一、除草剂的选择性 概念:除草剂只杀杂草不伤作物,或只杀某种或某几种杂草而不伤害其他杂草和作物的特性。 原理: (一)形态选择性植物由于形态的差异,即生长点位置、叶片形状、表皮结构、叶片直立程度等的差异导致对药剂附着或吸收量的不同,从而产生的选择性。 (二)生化选择性利用除草剂在植物体内所经历的生物化学反应差异而产生的选择作用。 1.酶促活化作用这类除草剂本身对植物并无毒害或毒害较小,但经植物体内代谢后成为有毒物质。如用二甲四氯丁酸防除豆田中的蓟、藜等阔叶杂草。 2.除草剂的钝化作用除草剂本身虽对植物有毒害,但经植物体内酶或其他物质的作用,则钝化而失去活性。由于药剂在不同植物中的代谢钝化反应中速度与反应程度各不相同,因而产生了选择性。如用敌稗防除稻田的稗草。 (三)生态选择性利用除草剂在土壤中的部位和植物生育时间的差异,从而安全有效地防除田间杂草。 1.位差选择性利用作物和杂草根系、种子在土壤中分布深浅的不同或利用作物和杂草生长部位的不同形成的选择性。 2.时差选择性利用杂草与作物发芽、出土时间差异或施药与播种的时间差异所形成的选择性。 二、除草剂的使用方法 (一)按施药时间分播前处理、播后苗前施药、苗后处理。 (二)按施药对象分土壤处理、茎叶处理。 (三)按施药方式分涂抹施药、撒施、泼浇、滴灌、点状施药。 三、稻、麦、棉田杂草的化学防治技术

数字通信技术与应用-阶段作业一

一、判断题(共10道小题,共50.0分) 1.数字通信系统只需做到位同步和帧同步,便可保证通信的正常进行。 A.正确 B.错误 2.收端定时系统产生位脉冲、路脉冲等的方法与发端一样。 A.正确 B.错误 3.PCM30/32路系统信令码的编码没有任何限制。 A.正确 B.错误

4.帧同步码位选得越长越好。 A.正确 B.错误 5.A律13折线编码器(即逐次渐近型编码器)编出的码字是非线性码。 A.正确 B.错误 6.A律13折线编码器和解码器均要进行7/11变换。 A.正确 B.错误 7.逐次渐近型编码器中

B.错误 8.N不变时,非均匀量化与均匀量化相比,大、小信号的量化误差均减小。 A.正确 B.错误 9.抽样时若不满足抽样定理会产生量化误差。 A.正确 B.错误 10.时分多路复用的方法不能用于模拟通信。 A.正确

二、单项选择题(共10道小题,共50.0分) 1.前方保护的前提状态(即前方保护之前系统所处状态)是()。 A.同步状态 B.捕捉状态 C.失步状态 D.后方保护 2.PCM30/32路系统第23路信令码的传输位置(即在帧结构中的位置)为()。 A.F7帧TS16的前4位码 B.F7帧TS16的后4位码 C.F8 帧TS16 的前4位码 D.F8 帧TS16 的后4位码

3.PCM30/32路系统传输复帧同步码的位置为()。 A.Fo帧TS16前4位码 B.Fo帧TS16后4位码 C.F1帧TS16前4位码 D.F1帧TS16后4位码 4.PCM30/32路系统帧同步码的码型为()。 A.0011011 B.0110110 C.0000 D.1101110 5.PCM30/32路系统传输帧同步码的时隙为()。 A.TS0时隙 B.奇帧TS0时隙

小学体育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 (2)

小学体育课程标准测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健康: 2、体能: 3、运动参与: 4、领域目标: 5、水平目标: 二、填空 1、《标准》将学习内容划分为五个领域:()()()()()。 2、教材编写的原则()()()()。 3、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评价,应包括()()()三方面的考核评价。 4、教育科研能力主要包括()和() 三、简答 1、课程评价过程一般包括哪几个步骤? 2、选择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 四、论述 根据实际情况叙述自己对课程理念的理解?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健康:指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并且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都完美的状态。 体能:指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身体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体能包括与健康有关的体能和与运动机能有关的体能。 运动参与:之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与行为表现。 领域目标:之期望学生在特定学习领域达到的学习结果。 水平目标:指不同阶段学生在各个学习领域达到的学习结果。 二、填空题。 1、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 2、教育性原则、健康性原则、兴趣性原则、发展性原则 3、教师职业道德、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 4、学习能力、研究能力 三、简答题。 1、课程评价过程一般包括四个步骤。 (1)确定评价的目标—根据《标准》和具体评价目标、评价对象和评价内容。 (2)选择评价的方法—依据评价目标、评价内容,确定评价的指标和评价的方法。 (3)手机评价所需要的信息—依据评价目标、评价方法的要求,具体进行观察、测量等,收集教学相关的信息。 (4)依据标进行评价—依据一定的标准,对所收集的信息进行价值判断和解释,并及时反馈给评价对象,用于改进和指导以后的教或学。 2、(1)符合学生身心发展、年龄和性别特征。 (2)运动形式活泼,能激发学习兴趣。

最新完整版教师招聘必学小学体育课程标准测试题

小学体育课程标准测试题 姓名成绩 一、填空(每空1分,共48分) 1、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 2、体育与健康课程以促进学生()、()和 ()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构建了()、 ()、()、()等领域并行推进的课程结构,融合了()、()、()、()、()、()、()、()等诸多学科领域的有关知识。 3、()和()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 4、体育与健康关注的核心是()和(),促进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成长。 5、体育与健康课程根据课程目标,将课程学习内容划分为()、()、()、()和()五个学习领域。 6、《标准》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将中小学的学习划分为 ()级水平,水平一至水平五分别相当于()年级、

()年级、()年级、()年级和()学生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 7、《标准》把学生的()()()()与 ()纳入学生成绩评定的范围,并让学生参与评价过程,以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8、()是学生发展体能、获得运动技能、提高健康上、形成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的重要途径。 9、运动技能学习领域体现了体育与健康课程以()为主的基本特征,学习运动竟能也是实现其他领域学生目标的主要手段之一。 10、体育活动不仅有助于(),也能增进()。本课程十分重视通过体育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和()的能力。 11、体育活动对于发展学生的()具有独特的作用;在1——6年级,应着重帮助学生了解一般的(),学会()和()他人,并表现出一定的()。 12、体育与健康的课时,1——2年级相当于每周()学时,3——6年级相当于每周()学时。 二、判断(每题1分,共10分) 1、体育与健康课程注意到了学生各方面的个体差异。()

数字微波通信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数字微波通信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摘要:数字微波通信技术是在时分复用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新技术, 不仅可以传输电话信号,还可以传输数据信号及图像信号,所以在十分广泛的领 域都得到了应用,特别是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今时代,数字微波通信技术大 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可见,对数字微波通信技术的发 展及应用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对此进行探究。 关键词:数字微波通信技术;发展;应用 微波是当今时代应用范围十分广阔的一种通信传输方式,数字微波通信技术 就是利用微波来传输数字信息的一种方式,同时还能够利用电波空间传输各种信 息甚至是对相互之间没有任何关联的信息进行传输,而且还能够在此基础上再生 中继,不得不说这是一种发展十分迅速的一种通信方式,本文主要对数字微波通 信技术的发展及应用进行研究,希望能够有效促进数字微波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 1 数字微波通信技术的特点 数字微波通信技术之所以发展迅速且应用范围十分广泛是因为其具有其独特 的优势。数字微波通信技术的特点及其具体表现详见下表: 表1 数字微波通信技术的特点及其具体表现 2 数字微波通信技术的发展 微波通信技术是微波频段借助于地面视距进行信息传播的一种无线通信技术,已经出现了近几十年的时间。在出现初期阶段,微波通信系统通常是模拟制式的,它与当时的同轴电缆载波传输系统相同都是通信网长途传输干线的重要传输方式。具体而言,我国各个城市之间的电视节目是通过微波来进行传输的。20世纪70 年代初期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开发出了几十兆比特每秒容量的数字微波通 信系统,可以说这个阶段是通信技术自模拟阶段向数字阶段转变的关键时期。20 世纪80年代末期,同步数字系列在传输系统中已经变得十分常见,可以说已经 被普遍应用,数字微波通信系统的容量也随之不断增大。当前,我们已经进入了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新时代,数字微波通信技术与光纤、卫星一起被看作现代通 信技术的重中之重。 当今时代,数字微波通信技术不仅在传统传输领域内得到了关注,更在固定 宽带接入领域得到了众多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可见数字微波通信技术发展态势 良好,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3 数字微波通信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 3.1 实现正交幅度调制级数的提升以及严格限带 要有效提升数字微波通信技术的频谱利用率一般需要应用到多电平正交幅度 调制技术,当前阶段,通常要应用到256与512正交幅度调制,未来还会应用到1024和2048正交幅度调制。此外,对于信号滤波器的设计要求也会变得越来越 严格,必须要确保其余弦滚降系数可以维持在一定范围内。 3.2 网格编码调制及维特比检测技术 采取复杂的纠错编码技术可以有效降低系统的误码率,但是这会导致系统的 频带利用率随之降低。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来解决此问题,网格编码 调制技术就是不错的选择,可以有效处理该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利用网格编码 调制技术需要使用维特比算法来进行解码。但是,在数字信号高速传输的当今时代,使用这种解码算法是具有一定难度的。

小学体育课程标准及主要内容

小学体育课程标准及主要 内容 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小学体育课程标准

当前是:全文显示 一、课程性质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它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 二、课程价值 在现代教育形成过程中人们日益深刻地认识到体育对于提高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增进身体健康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和身体健康水平的提高。在 教师的指导下参加体育活动,学生能够提高对身体和健康的认识,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掌握有关身体健康的知识和科学健身方法,逐渐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和良好的 生活方式。 (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体育运动过程是一个不断对面挫折和克服困难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一个不断互相评价和自我评价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能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能不断地体验到进步或成功的喜悦,能不断地体育各种复杂的情感.从而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形成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三)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与他人和群体的联系是体育活动的必要条件,体育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方式,因此 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学生逐步理解解和习惯一定的社会规范,学会规范约束和调 整自已的行为,建立起对自我、群体和社会的责任感,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形成 现代社会所必需的合作与竞争意识,培养戊好的体育道德和团队精神。 (四)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 体育课程是一种技能性的课程,它的许多内容是不能够或不完全能够通过语言或其他符号系统传授学习的。体育知识是一种操作性和技能性知识,学生的学习包括技能性知识和谁知性知识的学习,是通过运动实践来实现的。 体育课程学习中的知识和技能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学会学习体育的基本方法,提高运动欣赏能力: 2.关于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 3.运动中的安全防范能力; 4.在野外环境中的基本生存能力; 5.正确的体育与健康观念与科学锻炼的方法。 三、课程基本理念 (一)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体育课程的目标就是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这就决定了体育课程是学校教育中落实“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主要途径。 体育课程构建了五大领域并行推进的课程结构,并安照健康的要求,选取了与体育密切相关的生理、心理、卫生保健、环境、社会、安全和营养等诸多学科领域的有关知识和技能,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力求把健康的要求落到实处,使学生健康成长。

植物保护技术教案农药的基本概念

课程名称:植物保护技术技术课程类型:专业课 教学进程:第3章第1节学时:4 班级:1、19 授课内容:农药的基本概念 教学目的 1. 掌握农药的含义与常规分类方法。 2.掌握农药对农作物的影响,农药对人及高等动物的毒性。 3.重点掌握毒性、毒力、药效的概念,农药毒力的表示方法。 4.了解影响农药毒力和药效的主要因素。 教学重点 1.毒性、毒力、药效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特别是剂量的概念。 2.农药、防治对象和环境三者的关系。 教学难点 1.毒力、药效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用具 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课件(包括文字、表格、图片等)。 教学方法 教师讲述、演示多媒体幻灯片等直观教学与对学生提问相结合。 教学安排 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节农药的定义及分类 一、农药的定义 农药系指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控制、影响植物和有害生物代谢、生长、发育、繁殖过程的化学合成或者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产物及应用生物技术生产的一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 二、农药的分类 按原料的来源及成分分类: ⒈无机农药 ⒉有机农药 按用途分类: ⒈杀虫剂:对昆虫机体有直接毒杀作用,以及通过其他途径可控制其种群形成或可减轻、消除害虫为害程度的药剂。 ⒉杀螨剂:可以防除植食性有害螨类的药剂。 ⒊杀菌剂:对病原菌能起到杀死、抑制或中和其有毒代谢物,因而可使植物及其产品免受病菌为害或可消除病症的药剂。 ⒋杀线虫剂:用于防治农作物线虫病害的药剂。

⒌除草剂:可以用来防除杂草的药剂。 ⒍杀鼠剂:用于毒杀多种场合中各种有害鼠类的药剂。 ⒎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生长发育有控制、促进或调节作用的药剂。 按作用方式分类(杀虫剂): ⒈胃毒剂;⒉触杀剂;⒊熏蒸剂;⒋内吸剂;⒌拒食剂;⒍驱避剂;⒎引诱剂; 按作用方式分类(杀菌剂): ⒈保护性杀菌剂;⒉治疗性杀菌剂;3. 铲除性杀菌剂 按作用方式分类(除草剂): ⒈输导型除草剂;2、触杀型除草剂;3、选择性除草剂;4、灭生性除草剂 第二节农药的毒力与药效 农药的毒性程度常以毒力或药效作为评价的指标。 毒力是指药剂本身对不同生物发生直接作用的性质和程度,一般是在相对严格控制条件下,用精密测试方法,及采取标准化饲养的试虫或菌种及杂草而给予各种药剂的一个量度,作为评价或比较标准。毒力测定一般多在室内进行。 药效是药剂本身和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同的剂型、不同的寄主植物、不同的有害生物防治对象、不同的使用方法以及各种田间环境因素,都与药剂作用效果有密切的、不可分割的关系。药效多是在田间条件下或接近田间的条件下紧密结合生产实际进行测试的。 一、药剂毒力的测定 农药毒力单位 ⒈致死中量(LD50) ⒉致死中浓度(LC50) ⒊抑制中量(ED50) ⒋抑制中浓度(EC50) 二、药效与防效的计算 ⒈杀虫剂;⒉杀菌剂;⒊除草剂 第三节农药对农作物的影响 农药施于农作物后,如果使用不当或其他因素,会对农作物产生不良影响,甚至造成药害。但也有一些药剂,在正确使用的情况下,除起到防治病虫害的效果外,还有刺激作物生长的良好作用。 一、农药是否产生药害的决定因素 ⒈农药的性质 ⒉植物的种类和生育阶段、生理状态 ⒊环境条件 植物药害的症状 1)急性药害 急性药害在喷药后短期内产生,甚至在喷药数小时后即可显现。症状一般是

《数字通信技术与应用》综合练习题答案

北京邮电大学高等函授教育、远程教育《数字通信技术与应用》综合练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幅度连续幅值是离散的 2、频分制时分制 3、幅度时间模拟 4、有效性可靠性 5、抽样量化编码 6、译码低通 7、是根据语音信号波形的特点,将其转换为数字信号 8、提取语音信号的一些特征参量对其进行编码 9、时间上抽样定理 10、幅度上 11、均匀量化非均匀量化 12、=△/2 >△/2 13、模拟压扩法直接非均匀编解码法 14、起始电平量化间隔 15、127 128△ 32△ 512△ 16△ 64△ 56△ 1024△ 16、125μs 256比特 8000 17、传帧同步码和失步告警码 传各路信令码、复帧同步码及复帧对告码 TS1~TS15、TS17~TS31

18、抽样合路分路 19、256kHz 8个控制编、解码用 20、防止假失步(m-1)Ts 同步状态 21、防止伪同步(n-1)Ts 捕捉状态 22、PCM复用数字复接数字复接 23、同步复接 复接时造成重叠和错位 24、按位复接按字复接按位复接 25、同步复接异步复接 26、100.38μs 848bit 27、820bit 28bit 4bit 28、插入码元去掉插入的码元(削插) 29、光纤同步信息传输 30、电接口光接口 31、段开销净负荷管理单元指针 32、终端复用器分插复用器再生中继器 同步数字交叉连接设备 33、未经调制变换的数字信号 从零开始的某一段频带 34、未经调制变换的基带数字信号直接在电缆信道上传输 35、NRZ码 36、10 37、3个 38、码间干扰误码 39、再生中继器 40、均衡放大定时钟提取抽样判决与码形成

小学体育课程标准测试题(三套)

小学体育课程标准测试题(一) 一、名词解释 1、健康:指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并且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都完美的状态。 2、体能:指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身体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体能包括与健康有关的体能和与运动机能有关的体能。 3、运动参与:之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与行为表现。 4、领域目标:之期望学生在特定学习领域达到的学习结果。 5、水平目标:指不同阶段学生在各个学习领域达到的学习结果。 二、填空 1、《标准》将学习内容划分为五个领域:(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 2、教材编写的原则(教育性原则)(健康性原则)(兴趣性原则)(发展性原则)。 3、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评价,应包括(教师职业道德)(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 )三方面的考核评价。 4、教育科研能力主要包括(、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 三、简答 1、课程评价过程一般包括哪几个步骤? 1、课程评价过程一般包括四个步骤。 (1)确定评价的目标—根据《标准》和具体评价目标、评价对象和评价内容。 (2)选择评价的方法—依据评价目标、评价内容,确定评价的指标和评价的方法。 (3)评价所需要的信息—依据评价目标、评价方法的要求,具体进行观察、测量等,收集教学相关的信息。

(4)依据标进行评价—依据一定的标准,对所收集的信息进行价值判断和解释,并及时反馈给评价对象,用于改进和指导以后的教或学。 2、选择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 (1)符合学生身心发展、年龄和性别特征。 (2)运动形式活泼,能激发学习兴趣。 (3)具有健身性、知识性和科学性。 (4)对增强体能、增进健康有较强的实效性。 (5)简单易行。 四、论述 根据实际情况叙述自己对课程理念的理解? 。 2011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试题及答案 1、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课程。 2、编写体育与健康教科书应注意教育性、科学性、实用性、可读性、发展性、差异性六个方面。 3、体育与健康课程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四个学习方面。 4、身体健康是指人的体能良好、技能正常和经历充沛的状态,与体育锻炼、营养状况和行为习惯密切相关。 5、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是指个体自我感觉良好以及社会和谐相处的状态与过程,与体育学习和锻炼、身体健康密切相关。 6、合理选择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内容包括:体能、知识与技能、态度与参与、情意与合作。 7、学习评价既要注意评价的科学、公正、准确,保证评价结果的和可信度、有效性,又要注意评价的简便、实用才可操作性,制订出适合本校实际的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标准。

小学体育新课程标准解读

小学体育新课程标准解读 课程标准与现行教学大纲的主要区别 (一)指导思想不同 (二)目标体系不同 (三)结构不同 (四)学段不同 (五)内容标准不同 (六)教学时数规定不同 (七)评价方法不同 (八)教学要求不同 三、课程性质的定位与课程标准的新理念 (一)课程性质的定位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所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二)课程标准的新理念 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始终把学生主动发展放在主体地位 4、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四、课程标准设计思路与课程目标 (一)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1、根据课程目标与内容划分学习领域 2、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始终把学生主动展放在主体地位 4、根据三级课程管理的要求加大课程内容的选择性 5、根据发展性要求建立课程评价体系 (二)课程目标 1、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 2 、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 3、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 4、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5、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五、学习领域与内容标准 (一)运动参与 1.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 学生要对体育课表现出学习兴趣(水平一) 乐于展示简单的运动动作(水平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