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中考数学函数图像

初三中考数学函数图像
初三中考数学函数图像

中考试卷分类汇编

函数图像

1、(潍坊市)用固定的速度向如图所示形状的杯子里注水,则能表示杯子里水面的高度和注水时间的关系的大致图象是().

答案:C.

考点:变量间的关系,函数及其图象.

点评:容器上粗下细,杯子里水面的高度上升应是先快后慢。

2、(成都市)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下列函数的图像经过原点的是()

A.y=-x+3

B.

5

y

x

= C.y=2x D.2

y27

x x

=-+-

答案:C

解析:原点坐标是(0,0),当x=0时,y=0,只有C符合。

3、(?天津)如图,是一对变量满足的函数关系的图象,有下列3个不同的问题情境:

①小明骑车以400米/分的速度匀速骑了5分,在原地休息了4分,然后以500米/分的速度匀速骑回出发地,设时间为x分,离出发地的距离为y千米;

②有一个容积为6升的开口空桶,小亮以1.2升/分的速度匀速向这个空桶注水,注5分后停止,等4分后,再以2升/分的速度匀速倒空桶中的水,设时间为x分,桶内的水量为y 升;

③矩形ABCD中,AB=4,BC=3,动点P从点A出发,依次沿对角线AC、边CD、边DA 运动至点A停止,设点P的运动路程为x,当点P与点A不重合时,y=S△ABP;当点P与点A重合时,y=0.

其中,符合图中所示函数关系的问题情境的个数为()

A.0B.1C.2D.3

考点:函数的图象.

分析:①小明骑车以400米/分的速度匀速骑了5分,所走路程为2000米,与图象不符合;

②小亮以1.2升/分的速度匀速向这个空桶注水,注5分后停止,注水量为1.2×5=6

升,等4分钟,这段时间水量不变;再以2升/分的速度匀速倒空桶中的水,则3分钟后水量为0,符合函数图象;

③当点P在AC上运动时,S△ABP的面积一直增加,当点P运动到点C时,S△ABP=6,

8 16

t(s)

S (2

cm (A ) 8

16

t(s)

S (2

cm (B )

8 16

t(s)

S (2cm

(C )

8

16

t(s)

S (2

cm (D )

这段时间为5,;当点P 在CD 上运动时,S △ABP 不变,这段时间为4,;当点P 在DA 上运动时,S △ABP 减小,这段时间为3,符合函数图象; 解答:

解:①小明骑车以400米/分的速度匀速骑了5分,所走路程为2000米,与图象不符合;

②小亮以1.2升/分的速度匀速向这个空桶注水,注5分后停止,注水量为1.2×5=6升,等4分钟,这段时间水量不变;再以2升/分的速度匀速倒空桶中的水,则3分钟后水量为0,符合函数图象; ③如图所示:

当点P 在AC 上运动时,S △ABP 的面积一直增加,当点P 运动到点C 时,S △ABP =6,这段时间为5,;当点P 在CD 上运动时,S △ABP 不变,这段时间为4,;当点P 在DA 上运动时,S △ABP 减小,这段时间为3,符合函数图象; 综上可得符合图中所示函数关系的问题情境的个数为2. 故选C . 点评:

本题考查了函数的图象,解答本题需要同学们仔细分析所示情景,判断函数图象是否符合,要求同学们能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函数图象,有一定难度.

4、(年临沂)如图,正方形ABCD 中,AB=8cm,对角线AC,BD 相交于点O,点E,F 分别从B,C 两点同时出发,以1cm/s 的速度沿BC,CD 运动,到点C,D 时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s),△OE 的面积为s(2

cm ),则s(2

cm )与t(s)的函数关系可用图像表示为

答案:B

解析:经过t 秒后,BE =CF =t ,CE =DF =8-t ,1

422

BEC S t t ?=

??=, 211(8)422ECF S t t t t ?=?-?=-,1

(8)41622

ODF S t t ?=?-?=-,

所以,22

11322(4)(162)41622

OEF S t t t t t t ?=-----=-+,是以(4,8)为顶点,开口

向上的抛物线,故选B 。

5、(四川南充,9,3分) 如图1,点E 为矩形ABCD 边AD 上一点,点P ,点Q 同时从点B 出发,点P 沿BE →ED →DC 运动到点C 停止,点Q 沿BC 运动到点C 停止,它们运动的速度都是1cm/s ,设P ,Q 出发t 秒时,△BPQ 的面积为ycm ,已知y 与t 的函数关系的图形如图2(曲线OM 为抛物线的一部分),则下列结论::①AD=BE=5cm ;②当0<t

≤5时;;③直线NH 的解析式为y=-

25t+27;④若△ABE 与△QBP 相似,则t=4

29

秒。其中正确的结论个数为

( ) A. 4 B. 3

C. 2

D. 1

答案:B

解析:根据图(2)可得,当点P 到达点E 时点Q 到达点C ,

C

故②正确

故④正确

将N(7,10)代入,知③错误,故选B。

6、(年黄石)如右图,已知某容器是由上下两个相同的圆锥和中间一个与圆锥同底等高的圆

柱组合而成,若往此容器中注水,设注入水的体积为y,高度为x,则y关于x的函数图像大致是

答案:A

解析:注入水的体积增加的速度随着高度x的变化情况是:由慢到快→匀速增长→由快到慢,由慢到快的图象是越来越陡,由快到慢的图象是越来越平缓,所以选A。

7、(?自贡)如图,已知A、B是反比例函数上的两点,BC∥x轴,交y轴于C,动点P从坐标原点O出发,沿O→A→B→C匀速运动,终点为C,过运动路

线上任意一点P作PM⊥x轴于M,PN⊥y轴于N,设四边形OMPN的面积为S,P点运动的时间为t,则S关于t的函数图象大致是()

A.B.C.D.

考点: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

分析:通过两段的判断即可得出答案,①点P在AB上运动时,此时四边形OMPN的面积不变,可以排除B、D;②点P在BC上运动时,S减小,S与t的关系为一次函数,从而排除C.

解答:解:①点P在AB上运动时,此时四边形OMPN的面积S=K,保持不变,故排除B、D;

②点P在BC上运动时,设路线O→A→B→C的总路程为l,点P的速度为a,则

S=OC×CP=OC×(l﹣at),因为l,OC,a均是常数,

所以S与t成一次函数关系.故排除C.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解答此类题目并不需要要求出函数解析式,只要判断出函数的增减性,或者函数的性质即可,注意排除法的运用.

8、(?衢州)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P为正方形边上一动点,沿A→D→C→B→A 的路径匀速移动,设P点经过的路径长为x,△APD的面积是y,则下列图象能大致反映y 与x的函数关系的是()

A.B.C.D.

考点: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

分析:根据动点从点A出发,首先向点D运动,此时y不随x的增加而增大,当点p在DC 山运动时,y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当点p在CB上运动时,y不变,据此作出选择即可.

解答:解:当点P由点A向点D运动时,y的值为0;

当点p在DC上运动时,y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

当点p在CB上运动时,y不变;

当点P在BA上运动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解决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问题关键是发现y随x的变化而变化的趋势.

9、(?绍兴)如图是我国古代计时器“漏壶”的示意图,在壶内盛一定量的水,水从壶底的小孔漏出.壶壁内画有刻度,人们根据壶中水面的位置计时,用x表示时间,y表示壶底到水面的高度,则y与x的函数关系式的图象是()

A.B.C.D.

考点:函数的图象.

分析:由题意知x表示时间,y表示壶底到水面的高度,然后根据x、y的初始位置及函数图象的性质来判断.

解答:解:由题意知:开始时,壶内盛一定量的水,所以y的初始位置应该大于0,可以排除A、B;

由于漏壶漏水的速度不变,所以图中的函数应该是一次函数,可以排除D选项;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函数图象的读图能力和函数与实际问题结合的应用.要能根据函数图象的性质和图象上的数据分析得出函数的类型和所需要的条件,结合实际意义得到正确的结论.

10、(?巴中)在物理实验课上,小明用弹簧称将铁块A悬于盛有水的水槽中,然后匀速向上提起(不考虑水的阻力),直至铁块完全露出水面一定高度,则下图能反映弹簧称的读数y(单位N)与铁块被提起的高度x(单位cm)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大致图象是()

A.B.C.D.

考点:函数的图象.

分析:露出水面前读数y不变,出水面后y逐渐增大,离开水面后y不变.

解答:解:因为小明用弹簧称将铁块A悬于盛有水的水槽中,然后匀速向上提起,直至铁块完全露出水面一定高度.

则露出水面前读数y不变,出水面后y逐渐增大,离开水面后y不变.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函数值随时间的变化问题.注意分析y随x的变化而变化的趋势,而不一定要通过求解析式来解决.

11、(?烟台)如图1,E为矩形ABCD边AD上一点,点P从点B沿折线BE﹣ED﹣DC运动到点C时停止,点Q从点B沿BC运动到点C时停止,它们运动的速度都是1cm/s.若P,Q同时开始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s),△BPQ的面积为y(cm2).已知y与t的函数图象如图2,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A E=6cm B.s in∠EBC=

C.当0<t≤10时,y=t2D.当t=12s时,△PBQ是等腰三角形

考点: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

分析:由图2可知,在点(10,40)至点(14,40)区间,△BPQ的面积不变,因此可推论BC=BE,由此分析动点P的运动过程如下:

(1)在BE段,BP=BQ;持续时间10s,则BE=BC=10;y是t的二次函数;

(2)在ED段,y=40是定值,持续时间4s,则ED=4;

(3)在DC段,y持续减小直至为0,y是t的一次函数.

解答:解:(1)结论A正确.理由如下:

分析函数图象可知,BC=10cm,ED=4cm,故AE=AD﹣ED=BC﹣ED=10﹣4=6cm;

(2)结论B正确.理由如下:

如答图1所示,连接EC,过点E作EF⊥BC于点F,

由函数图象可知,BC=BE=10cm,S△BEC=40=BC?EF=×10×EF,∴EF=8,

∴sin∠EBC===4

5

(3)结论C正确.理由如下:

如答图2所示,过点P作PG⊥BQ于点G,

∵BQ=BP=t,

∴y=S△BPQ=BQ?PG=BQ?BP?sin∠EBC=t?t?=t2.

(4)结论D错误.理由如下:

当t=12s时,点Q与点C重合,点P运动到ED的中点,设为N,如答图3所示,连接NB,NC.

此时AN=8,ND=2,由勾股定理求得:NB=,NC=,

∵BC=10,

∴△BCN不是等腰三角形,即此时△PBQ不是等腰三角形.

点评:本题考查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需要结合几何图形与函数图象,认真分析动点的运动过程.突破点在于正确判断出BC=BE=10cm.

12、(浙江丽水)如图1,在Rt△ABC中,∠ACB=90°,点P以每秒1cm的速度从点A出

发,沿折线AC-CB运动,到点B停止。过点P作PD⊥AB,垂足为D,PD的长y(cm)与点P的运动时间x(秒)的函数图象如图2所示。当点P运动5秒时,PD的长是

A. 1.5cm

B. 1.2cm

C. 1.8cm

D. 2cm

13、(?莱芜)如图,等边三角形ABC的边长为3,N为AC的三等分点,三角形边上的动点M从点A出发,沿A→B→C的方向运动,到达点C时停止.设点M运动的路程为x,MN2=y,则y关于x的函数图象大致为()

A.B.C.D.

考点: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

分析:注意分析y随x的变化而变化的趋势,而不一定要通过求解析式来解决.

解答:解:∵等边三角形ABC的边长为3,N为AC的三等分点,

∴AN=1.

∴当点M位于点A处时,x=0,y=1.

①当动点M从A点出发到AM=1的过程中,y随x的增大而减小,故排除D;

②当动点M到达C点时,x=6,y=3﹣1=2,即此时y的值与点M在点A处时的值不

相等.故排除A、C.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解决本题应首先看清横轴和纵轴表示的量,然后根据动点的行程判断y的变化情况.

14、(?德州)甲、乙两人在一次百米赛跑中,路程s(米)与赛跑时间t(秒)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人的速度相同B.甲先到达终点

C.乙用的时间短D.乙比甲跑的路程多

考点:函数的图象.

分析:利用图象可得出,甲,乙的速度,以及所行路程等,注意利用所给数据结合图形逐个分析.

解答:解:结合图象可知:两人同时出发,甲比乙先到达终点,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快,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函数的图象,关键是会看函数图象,要求同学们能从图象中得到正确信息.

15、(?铁岭)如图,点G、E、A、B在一条直线上,Rt△EFG从如图所示是位置出发,沿直线AB向右匀速运动,当点G与B重合时停止运动.设△EFG与矩形ABCD重合部分的面积为S,运动时间为t,则S与t的图象大致是()

A.B.C.D.

考点: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

专题:数形结合.

分析:设GE=a,EF=b,AE=m,AB=c,Rt△EFG向右匀速运动的速度为1,分类讨论:当E点在点A左侧时,S=0,其图象为在x轴的线段;当点G在点A左侧,点E在点A 右侧时,AE=t﹣m,GA=a﹣(t﹣m)=a+m﹣t,易证得△GAP∽△GEF,利用相似比

可表示PA=(a+m﹣t),S为图形PAEF的面积,则S=[(a+m﹣t)]?(t﹣m),

可发现S是t的二次函数,且二次项系数为负数,所以抛物线开口向下;当点G在点A右侧,点E在点B左侧时,S为定值,定义三角形GEF的面积,其图象为平行于x 轴的线段;当点G在点B左侧,点E在点B右侧时,和前面一样运用相似比可表示

出PB=(a+m+c﹣t),S为△GPB的面积,则S=(t﹣a﹣m﹣c)2,则S是t的二

次函数,且二次项系数为,正数,所以抛物线开口向上.

解答:解:设GE=a,EF=b,AE=m,AB=c,Rt△EFG向右匀速运动的速度为1,当E点在点A左侧时,S=0;

当点G在点A左侧,点E在点A右侧时,如图,

AE=t﹣m,GA=a﹣(t﹣m)=a+m﹣t,

∵PA∥EF,

∴△GAP∽△GEF,

∴=,即=

∴PA=(a+m﹣t),

∴S=(PA+FE)?AE=[(a+m﹣t)]?(t﹣m)

∴S是t的二次函数,且二次项系数为负数,所以抛物线开口向下;

当点G在点A右侧,点E在点B左侧时,S=ab;

当点G在点B左侧,点E在点B右侧时,如图,

GB=a+m+c﹣t,

∵PA∥EF,

∴△GBP∽△GEF,

∴=,

∴PB=(a+m+c﹣t),

∴S=GB?PB=(a+m+c﹣t)?(a+m+c﹣t)=(t﹣a﹣m﹣c)2,

∴S是t的二次函数,且二次项系数为,正数,所以抛物线开口向上,

综上所述,S与t的图象分为四段,第一段为x轴上的一条线段,第二段为开口向下的抛物线的一部分,第三段为与x轴平行的线段,第四段为开口先上的抛物线的一部分.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先根据几何性质得到与动点有关的两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然后利用函数解析式和函数性质画出其函数图象,注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16、(?湘西州)小芳的爷爷每天坚持体育锻炼,某天他慢步行走到离家较远的公园,打了一会儿太极拳,然后沿原路跑步到家里,下面能够反映当天小芳爷爷离家的距离y(米)与时间x(分钟)之间的关系的大致图象是()

A.B.C.D.

考点:函数的图象.

分析:分三段考虑,①漫步到公园,此时y随x的增大缓慢增大;②打太极,y随x的增大,不变;③跑步回家,y随x的增大,快速减小,结合选项判断即可.

解答:解:小芳的爷爷点的形成分为三段:

①漫步到公园,此时y随x的增大缓慢增大;

②打太极,y随x的增大,不变;

③跑步回家,y随x的增大,快速减小,

结合图象可得选项C中的图象符合.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函数的图象,理解每阶段中,离家的距离与时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7、(?黄冈)一列快车从甲地驶往乙地,一列特快车从乙地驶往甲地,快车的速度为100

千米/小时,特快车的速度为150千米/小时,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为1000千米,两车同时出发,则图中折线大致表示两车之间的距离y(千米)与快车行驶时间(小时)之间的函数图象是()

A.B.C.D.

考点:函数的图象.

分析:分三段讨论,①两车从开始到相遇,这段时间两车距迅速减小,②相遇后向相反方向行驶至特快到达甲地,这段时间两车距迅速增加,③特快到达甲地至快车到达乙

地,这段时间两车距缓慢增大,结合实际选符合的图象即可.

解答:解:①两车从开始到相遇,这段时间两车距迅速减小;

②相遇后向相反方向行驶至特快到达甲地,这段时间两车距迅速增加;

③特快到达甲地至快车到达乙地,这段时间两车距缓慢增大;

结合图象可得C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函数的图象,解答本题关键是分段讨论,要结合实际解答,明白每条直线所代表的实际含义及拐点的含义.

18、(?荆门)如右图所示,已知等腰梯形ABCD,AD∥BC,若动直线l垂直于BC,且向右平移,设扫过的阴影部分的面积为S,BP为x,则S关于x的函数图象大致是()

A.B.C.D.

考点: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

分析:分三段考虑,①当直线l经过BA段时,②直线l经过AD段时,③直线l经过DC 段时,分别观察出面积变化的情况,然后结合选项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解:①当直线l经过BA段时,阴影部分的面积越来越大,并且增大的速度越来越快;

②直线l经过DC段时,阴影部分的面积越来越大,并且增大的速度保持不变;

③直线l经过DC段时,阴影部分的面积越来越大,并且增大的速度越来越小;

结合选项可得,A选项的图象符合.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类似此类问题,有时候并不需要真正解出函数解析式,只要我们能判断面积增大的快慢就能选出答案.

19、(?白银)如图,⊙O的圆心在定角∠α(0°<α<180°)的角平分线上运动,且⊙O与∠α的两边相切,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S关于⊙O的半径r(r>0)变化的函数图象大致是()

A.B.C.D.

考点: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多边形内角与外角;切线的性质;切线长定理;扇形面积的计算;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专题:计算题.

分析:连接OB、OC、OA,求出∠BOC的度数,求出AB、AC的长,求出四边形OBAC 和扇形OBC的面积,即可求出答案.

解答:解:连接OB、OC、OA,

∵圆O切AM于B,切AN于C,

∴∠OBA=∠OCA=90°,OB=OC=r,AB=AC

∴∠BOC=360°﹣90°﹣90°﹣α=(180﹣α)°,

∵AO平分∠MAN,

∴∠BAO=∠CAO=α,

AB=AC=,

∴阴影部分的面积是:S四边形BACO﹣S扇形OBC=2×××r ﹣=(﹣)r2,

∵r>0,

∴S与r之间是二次函数关系.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切线的性质,切线长定理,三角形和扇形的面积,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四边形的内角和定理等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能综合运用性质进行计算是解此题的关键.

20、(?鄂州)一个大烧杯中装有一个小烧杯,在小烧杯中放入一个浮子(质量非常轻的空心小圆球)后再往小烧杯中注水,水流的速度恒定不变,小烧杯被注满后水溢出到大烧杯中,浮子始终保持在容器的正中间.用x表示注水时间,用y表示浮子的高度,则用来表示y

与x之间关系的选项是()

A.B.C.D.

考点:函数的图象.

分析:分三段考虑,①小烧杯未被注满,这段时间,浮子的高度快速增加;②小烧杯被注满,大烧杯内水面的高度还未达到小烧杯的高度,此时浮子高度不变;③大烧杯内的水面高于小烧杯,此时浮子高度缓慢增加.

解答:解:①小烧杯未被注满,这段时间,浮子的高度快速增加;

②小烧杯被注满,大烧杯内水面的高度还未达到小烧杯的高度,此时浮子高度不变;

③大烧杯内的水面高于小烧杯,此时浮子高度缓慢增加.

结合图象可得B选项的图象符合.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函数的图象,解答本题需要分段讨论,另外本题重要的一点在于:浮子始终保持在容器的正中间.

21、(?绥化)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长、宽分别为2和1的矩形ABCD的边上有一动点P,沿A→B→C→D→A运动一周,则点P的纵坐标y与P所走过的路程S之间的函数关系用图象表示大致是()

A.B.C.D.

考点: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

分析:根据则点P的纵坐标y随点P走过的路程s之间的函数关系图象可以分为4部分,当P点在AB上,当P点在BC上,当P点在CD上,点P在AD上即可得出图象.

解答:解:∵长、宽分别为2和1的矩形ABCD的边上有一动点P,沿A→B→C→D→A运动一周,

则点P的纵坐标y随点P走过的路程s之间的函数关系图象可以分为4部分,

∴P点在AB上,此时纵坐标越来越小,最小值是1,

P点在BC上,此时纵坐标为定值1.

当P点在CD上,此时纵坐标越来越大,最大值是2,

P点在AD上,此时纵坐标为定值2.

故选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分解函数得出不同位置时的函数关系,进而得出图象.

22、(?衡阳)如图所示,半径为1的圆和边长为3的正方形在同一水平线上,圆沿该水平线从左向右匀速穿过正方形,设穿过时间为t,正方形除去圆部分的面积为S(阴影部分),则

S与t的大致图象为(

考点: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

专题:动点型.

分析:本题考查动点函数图象的问题.

解答:解:由图中可知:在开始的时候,阴影部分的面积最大,可以排除B,C.随着圆的穿行开始,阴影部分的面积开始减小,当圆完全进入正方形时,阴影部分的面积开始不再变化.应排除D.

故选A.

点评:本题应首先看清横轴和纵轴表示的量,然后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排除法求解.

23、(?牡丹江)如图所示:边长分别为1和2的两个正方形,其中一边在同一水平线上,小正方形沿该水平线自左向右匀速穿过大正方形,设穿过的时间为t,大正方形内去掉小正方形后的面积为s,那么s与t的大致图象应为()

A.B.C.D.

考点: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

专题:分段函数.

分析:根据题意,设小正方形运动的速度为V,分三个阶段;①小正方形向右未完全穿入大正方形,②小正方形穿入大正方形但未穿出大正方形,③小正方形穿出大正方形,分别求出S,可得答案.

解答:解:根据题意,设小正方形运动的速度为V,分三个阶段;

①小正方形向右未完全穿入大正方形,S=2×2﹣Vt×1=4﹣Vt,

②小正方形穿入大正方形但未穿出大正方形,S=2×2﹣1×1=3,

③小正方形穿出大正方形,S=Vt×1,

分析选项可得,A符合;

故选A.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注意将过程分成几个阶段,依次分析各个阶段得变化情况,进而综合可得整体得变化情况.

24、(年河北)如图9,梯形ABCD中,AB∥DC,DE⊥AB,CF⊥AB,且

AE = EF = FB = 5,DE = 12,动点P从点A出发,沿折线AD-DC-CB

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运动到点B停止.设运动时间为t秒,y = S△

EPF

,则y与t的函数图象大致是

答案:A

解析:AD=13,sinA=12

13

,当P在AD上运动时,△PEF的高h=

12

13

t,

y = S△EPF =

1

5

2

??

12

13

t ,是一次函数关系,当点P在CD 上运动时,高不变,底不变,三角形的面积不变,当点P在C上运动时,同样也是一次函数关系,故选A。

25、(?玉林)均匀地向一个瓶子注水,最后把瓶子注满.在注水过程中,水面高度h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则这个瓶子的形状是下列的()

A.B.C.D.

考点:函数的图象.

分析:根据图象可得水面高度开始增加的快,后来增加的慢,从而可判断容器下面粗,上面细,结合选项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解:因为水面高度开始增加的快,后来增加的慢,

所以容器下面粗,上面细.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函数的图象,要能根据函数图象的性质和图象上的数据分析得出函数的类型和所需要的条件,结合实际意义得到正确的结论.

26、(年佛山市)某人匀速跑步到公园,在公园里某处停留了一段时间,再沿原路匀速步行回家,此人离家的距离y与时间x

的关系的大致图象是( )

分析:根据在每段中,离家的距离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即可进行判断

解:图象应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匀速跑步到公园,在这个阶段,离家的距离随时间的增

大而增大;

第二阶段:在公园停留了一段时间,这一阶段离家的距离不随时间的变化而改变.故D错

误;

第三阶段:沿原路匀速步行回家,这一阶段,离家的距离随时间的增大而减小,故A错误,

并且这段的速度小于于第一阶段的速度,则C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函数的图象,理解每阶段中,离家的距离与时间的关系,根据图象的斜率

判断运动的速度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27、(甘肃兰州4分、15)如图,动点P从点A出发,沿线段AB运动至点B后,立即按原

路返回,点P在运动过程中速度不变,则以点B为圆心,线段BP长为半径的圆的面积S

与点P的运动时间t的函数图象大致为()

A.B.C.D.

考点: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

x

y

O

A.

x

y

O

B.

x

y

O

C.

x

y

O

D.

分析:分析动点P 的运动过程,采用定量分析手段,求出S 与t 的函数关系式,根据关系式可以得出结论.

解答:解:不妨设线段AB 长度为1个单位,点P 的运动速度为1个单位,则:(1)当点P 在A →B 段运动时,PB=1﹣t ,S=π(1﹣t )2(0≤t <1);

(2)当点P 在B →A 段运动时,PB=t ﹣1,S=π(t ﹣1)2(1≤t ≤2). 综上,整个运动过程中,S 与t 的函数关系式为:S=π(t ﹣1)2(0≤t ≤2),

这是一个二次函数,其图象为开口向上的一段抛物线.结合题中各选项,只有B 符合要求. 故选B .

点评:本题结合动点问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图象.解题过程中求出了函数关系式,这是定量

的分析方法,适用于本题,如果仅仅用定性分析方法则难以作出正确选择.

28、(13年北京4分8) 如图,点P 是以O 为圆心,AB 为直径的半圆上的

动点,AB=2,设弦AP 的长为x ,△APO 的面积为y ,则下列图象中,能表示y 与x 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

答案:A

解析:很显然,并非二次函数,排除B ;

采用特殊位置法;

当P 点与A 点重合时,此时0==x AP ,0=?PAO S ;

当P 点与B 点重合时,此时2==x AP ,0=?PAO S ;

本题最重要的为当1==x AP 时,此时APO ?为等边三角形,4

143>=

?PAO S ; 排除B 、C 、D .选择A .

【点评】动点函数图象问题选取合适的特殊位置,然后去解答是最为直接有效的方法

29、(?咸宁)“龟兔首次赛跑”之后,输了比赛的兔子没有气馁,总结反思后,和乌龟约定再赛一场.图中的函数图象刻画了“龟兔再次赛跑”的故事(x 表示乌龟从起点出发所行的时间,y 1表示乌龟所行的路程,y 2表示兔子所行的路程).有下列说法: ①“龟兔再次赛跑”的路程为1000米; ②兔子和乌龟同时从起点出发; ③乌龟在途中休息了10分钟; ④兔子在途中750米处追上乌龟. 其中正确的说法是 ①③④ .(把你认为正确说法的序号都填上)

H O

P

B A

考点: 函数的图象. 分析: 结合函数图象及选项说法进行判断即可. 解答:

解:根据图象可知: 龟兔再次赛跑的路程为1000米,故①正确; 兔子在乌龟跑了40分钟之后开始跑,故②错误;

乌龟在30﹣﹣40分钟时的路程为0,故这10分钟乌龟没有跑在休息,故③正确; y 1=20x ﹣200(40≤x ≤60),y 2=100x ﹣4000(40≤x ≤50),当y 1=y 2时,兔子追上乌龟, 此时20x ﹣200=100x ﹣4000, 解得:x=47.5,

y 1=y 2=750米,即兔子在途中750米处追上乌龟,故④正确. 综上可得①③④正确. 故答案为:①③④. 点评:

本题考查了函数的图象,读函数的图象时首先要理解横纵坐标表示的含义,理解问题叙述的过程,有一定难度.

30、(年武汉)设甲、乙两车在同一直线公路上匀速行驶,开始甲车在乙车的前面,当乙车追

上甲车后,两车停下来,把乙车的货物转给甲车,然后甲车继续前行,乙车向原地返回.设

x 秒后两车间的距离为y 千米,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则甲车的速度是

米/秒.

220200100x /(秒)

y/(米)500A

B

C

D

第14题图

O

900

答案:20

解析:设甲车的速度为v 米/秒,乙车的速度为u 米/秒,由图象可得方程:

100100500

2020900

u v u v -=??

+=?,解得v =20米/秒

初三数学二次函数知识点总结及经典习题含答案

初三数学 二次函数 知识点总结 一、二次函数概念: 1.二次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形如2y ax bx c =++(a b c ,,是常数,0a ≠)的函数,叫做二次函数。 这里需要强调:和一元二次方程类似,二次项系数0a ≠,而b c ,可以为零.二次函数的定义域是全体实数. 2. 二次函数2y ax bx c =++的结构特征: ⑴ 等号左边是函数,右边是关于自变量x 的二次式,x 的最高次数是2. ⑵ a b c ,,是常数,a 是二次项系数,b 是一次项系数,c 是常数项. 二、二次函数的基本形式 1. 二次函数基本形式:2y ax =的性质: a 的绝对值越大,抛物线的开口越小。 2. 2y ax c =+的性质: 上加下减。 3. ()2 y a x h =-的性质: 左加右减。 4. ()2 y a x h k =-+的性质: a 的符号 开口方向 顶点坐标 对称轴 性质 0a > 向上 ()00, y 轴 0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0x <时,y 随 x 的增大而减小;0x =时,y 有最小值0. 0a < 向下 ()00, y 轴 0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0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0x =时,y 有最大值0. a 的符号 开口方向 顶点坐标 对称轴 性质 0a > 向上 ()0c , y 轴 0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0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0x =时,y 有最小值c . 0a < 向下 ()0c , y 轴 0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0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0x =时,y 有最大值c . a 的符号 开口方向 顶点坐标 对称轴 性质 0a > 向上 ()0h , X=h x h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x h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x h =时,y 有最小值0. 0a < 向下 ()0h , X=h x h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x h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x h =时,y 有最大值0.

初三数学上册《 二次函数》

21.1二次函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以实际问题为例理解二次函数的概念,并掌握二次函数关系式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能够根据实际问题熟练地列出二次函数的关系式,并求出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联系学生已有知识,让学生积极参与函数的学习过程,使学生体会函数的思想. 重点难点 【重点】 二次函数的概念. 【难点】 能够根据实际问题熟练地列出二次函数的关系式,并求出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 1.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是如何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的? [一次函数的表达式是y=kx+b(k≠0),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是y=(k≠0)] 2.如果改变正方体的棱长x,那么正方体的表面积y会随之改变,y和x之间有什么关系? (正方体的表面积y与棱长x之间的关系式是y=6x2.)

3.物体解放下落的距离s随时间t的变化而变化,s与t之间有什么关系?(下落的距离s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式是s=gt2.) 上面问题2、3中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哪一种函数来表示?这种函数有哪些性质?它的图象是什么?它与以前学过的函数、方程等有哪些关系? 这就是本节课要学习的二次函数.(教师板书课题) 二、新课教授 师:我们再来看几个问题. 问题1某水产养殖户用长40m的围网,在水库中围一块矩形的水面,投放鱼苗.要使围成的水面面积最大,则它的边长应是多少米? 这个问题首先要找出围成的矩形水面面积与其边长之间的关系.设围成的矩形水面的一边长为x m,那么,矩形水面的另一边长应为(20-x)m.若它的面积为 Sm2,则有S=x(20-x)=-x2+20x. 问题2有一玩具厂,如果安排装配工15人,那么每人每天可装配玩具190个;如果增加人数,那么每增加1人,可使每人每天少装配玩具10个.问增加多少人才能使每天装配玩具总数最多?玩具总数最多是多少? 设增加x人,这时,共有(15+x)个装配工,每人每天可少装配10x个玩具,因此,每人每天只装配(190-10x)个玩具.所以,增加人数后,每天装配玩具总数y可表示为 y=(190-10x)(15+x)=-10x2+40x+2 850. 这两个问题中,函数关系式都是用自变量的二次式表示的. 二次函数的定义:大凡地,形如y=ax2+bx+c(a、b、c是常数,a≠0)的函数叫做二次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a叫做二次项的系数,b叫做一次项的系数,c叫做常数项. 二次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大凡都是全体实数,但是在实际问题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应使实际问题有意义.如问题1中,0

(完整版)初三数学二次函数所有经典题型

初三数学二次函数经典题型 二次函数单元检测 (A) 姓名___ ____ 一、填空题: 1、函数2 1 (1)21m y m x mx +=--+是抛物线,则m = . 2、抛物线2 23y x x =--+与x 轴交点为 ,与y 轴交点为 . 3、二次函数2 y ax =的图象过点(-1,2),则它的解析式是 , 当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4.抛物线2)1(62 -+=x y 可由抛物线262 -=x y 向 平移 个单位得到. 5.抛物线342 ++=x x y 在x 轴上截得的线段长度是 . 6.抛物线() 422 2-++=m x x y 的图象经过原点,则=m . 7.抛物线m x x y +-=2 ,若其顶点在x 轴上,则=m . 8. 如果抛物线c bx ax y ++=2 的对称轴是x =-2,且开口方向与形状与抛物线 相同,又过原点,那么a = ,b = ,c = . 9、二次函数2 y x bx c =++的图象如下左图所示,则对称轴是 ,当函数值0y <时, 对应x 的取值范围是 . 10、已知二次函数2 1(0)y ax bx c a =++≠与一次函数2(0)y kx m k =+≠的图象相交于点 A (-2,4)和 B (8,2),如上右图所示,则能使1y 2y >成立的x 的取值范围 . 二、选择题: 11.下列各式中,y 是x 的二次函数的是 ( ) A .2 1xy x += B . 2 20x y +-= C . 2 2y ax -=- D .2 2 10x y -+= 2 2 3x y -=

12.在同一坐标系中,作2 2y x =、2 2y x =-、2 12 y x = 的图象,它们共同特点是 ( ) A . 都是关于x 轴对称,抛物线开口向上 B .都是关于y 轴对称,抛物线开口向下 B . 都是关于原点对称,顶点都是原点 D .都是关于y 轴对称,顶点都是原点 13.抛物线12 2+--=m mx x y 的图象过原点,则m 为( ) A .0 B .1 C .-1 D .±1 14.把二次函数122 --=x x y 配方成为( ) A .2 )1(-=x y B . 2)1(2--=x y C .1)1(2 ++=x y D .2)1(2 -+=x y 15.已知原点是抛物线2 (1)y m x =+的最高点,则m 的范围是( ) A . 1-m D . 2->m 16、函数2 21y x x =--的图象经过点( ) A 、(-1,1) B 、(1 ,1) C 、(0 , 1) D 、(1 , 0 ) 17、抛物线23y x =向右平移1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所得到的抛物线是( ) A 、2 3(1)2y x =-- B 、23(1)2y x =+-C 、23(1)2y x =++ D 、2 3(1)2y x =-+ 18、已知h 关于t 的函数关系式2 12 h gt = ( g 为正常数,t 为时间)如图,则函数图象为 ( ) 19、下列四个函数中, 图象的顶点在y 轴上的函数是( ) A 、2 32y x x =-+ B 、25y x =- C 、2 2y x x = -+ D 、2 44y x x =-+ 20、已知二次函数2 y ax bx c =++,若0a <,0c >,那么它的图象大致是( ) 21、根据所给条件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1)、抛物线过点(0,2)、(1,1)、(3,5) (2)、抛物线关于y 轴对称,且过点(1,-2)和(-2,0) 22.已知二次函数c bx x y ++=2 的图像经过A (0,1),B (2,-1)两点. (1)求b 和c 的值; (2)试判断点P (-1,2)是否在此函数图像上? 23、某广告公司设计一幅周长为12米的矩形广告牌,广告设计费为每平方米1000元,设矩形一边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二次函数教案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数学新人教版九级(上)第二十二章《二次函数》第一节课内容 二次函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知识方面: 1.理解并掌握二次函数的概念; 2.能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条件列出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3.经历探索、分析和建立两个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的过程,体会二次函数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 4.通过分析实际问题列出二次函数关系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方面: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师生、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培养合作意识。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数学新人教版九年级(上)第二十二章《二次函数》第一节课内容.知识方面,它是在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对函数认识的完善与提高;也是对方程的理解的补充,同时也是以后学习初等函数的基础。根据本节的教学内容及学生学情,给彩虹、桥梁等图片这些丰富的生活实例,进一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二次函数的应用价值与实际意义。 重点是理解二次函数的概念,能根据已知条件写出函数解析式; 难点是从实例中抽象出二次函数的定义,会分析实例中的二次函数关系。 三、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1、回忆一下什么是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它们的一般形式是怎样的?图象形状各是什么? 2、教师提出问题:投篮球时篮球运行的路线是什么曲线?这种曲线的形状是怎样的?是否象以前学过的函数图象?能否用新的函数关系式来表示?怎样计算篮球达到最高点时的高度?这将在本章——二次函数中学习。 3、你能举出一些生活中类似的曲线吗? 二、合作交流,形成概念。1.列式表示下面函数关系。 问题1:正方体的六个面是全等的正方形,如果正方形 的棱长为x,表面积为y,写出y与x的关系。 问题2:某工厂一种产品现在的年产量是20件,计划今后两年增加产量.如果每年都比上一年的产量增加x倍,那么两年后这种产品的数量y将随计划所定的x的值而定,y与x之间的关系怎样表示? 活动中教师关注: (1)学生参与小组合作讨论后,能否明白题意,写出相应关系式。 (2)问题3中可先分析一年后的产量,再得出两年后的产量。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上面三个函数关系式的共同点。 学生小组交流、讨论得出结论,它们的共同点: (1)等号左边是变量y,右边是关于自变量x的整式。 a,b,c为常数,且a≠0 (2)等式的右边最高次数为,可以没有一次项和常数项,但不能没有二次项。(3)x的取值范围是任意实数。 教师口述二次函数的定义并板书在黑板上:一般地,形如y=ax2+bx+c(a,b,c是常数,a≠0)的函数,叫二次函数。

初三数学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第二十二章二次函数 22.1 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22.1.1 二次函数 1.下列函数中,属于二次函数的是( ) A.y=2x+1 B.y=(x-1)2-x2 C.y=2x2-7 D.y=-1 x2 2.如图22-1-2所示,在直径为20 cm的圆形铁片中,挖去了四个半径都为x cm的圆,剩余部分的面积为y cm2,则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 ) 图22-1-2 A.y=400π-4πx2B.y=100π-2πx2 C.y=100π-4πx2D.y=200π-2πx2 3.已知函数y=(a+2)x2+x-3是关于x的二次函数,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___.4.如图22-1-3,在一幅长50 cm,宽30 cm的矩形风景画的四周镶一条金色纸边,制成一幅矩形挂画,设整个挂画总面积为y cm2,金色纸边的宽为x cm,则y与x的关系式是_ _. 图22-1-3 5.已知正方形的面积为y cm2,周长为x cm. (1)请写出y与x之间的函数解析式; (2)判断y是否为x的二次函数.若是,请指出各项系数及常数项.

6.已知函数y=(k2-4)x2+(k+2)x+3. (1)当k____时,它是二次函数; (2)当k____时,它是一次函数. 7.如图22-1-4所示,已知等腰直角△ABC的直角边长与正方形MNPQ的边长均为20 cm,AC与MN在同一直线上,开始时点A与点N重合,让△ABC以2 cm/s的速度向左运动,最终点A与点M重合,求重叠部分面积y与时间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图22-1-4 8.某广告公司设计一幅周长为16米的矩形广告牌,广告设计费为每平方米2 000元.设矩形一边长为x米,面积为S平方米. (1)求S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2)设计费能达到24 000元吗?为什么? (3)估计当x是多少米时,设计费最多?最多是多少元?

最新史上最全初三数学二次函数知识点归纳总结

二次函数知识点归纳及相关典型题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 1.定义:一般地,如果c b a c bx ax y ,,(2 ++=是常数,)0≠a ,那么y 叫做x 的二次函数. 2.二次函数2 ax y =的性质 (1)抛物线2 ax y =的顶点是坐标原点,对称轴是y 轴. (2)函数2 ax y =的图像与a 的符号关系. ①当0>a 时?抛物线开口向上?顶点为其最低点; ②当0a 时,开口向上;当0

7.顶点决定抛物线的位置.几个不同的二次函数,如果二次项系数a 相同,那么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开口大小完全相同,只是顶点的位置不同. 8.求抛物线的顶点、对称轴的方法 (1)公式法:a b ac a b x a c bx ax y 44222 2 -+ ??? ? ? +=++=,∴顶点是),(a b ac a b 4422--,对称轴是直线a b x 2-=. (2)配方法:运用配方的方法,将抛物线的解析式化为()k h x a y +-=2 的形式,得到顶点为(h ,k ),对称轴是直线 h x =. (3)运用抛物线的对称性:由于抛物线是以对称轴为轴的轴对称图形,所以对称轴的连线的垂直平分线是抛物线的对 称轴,对称轴与抛物线的交点是顶点. 用配方法求得的顶点,再用公式法或对称性进行验证,才能做到万无一失. 9.抛物线c bx ax y ++=2 中,c b a ,,的作用 (1)a 决定开口方向及开口大小,这与2 ax y =中的a 完全一样. (2)b 和a 共同决定抛物线对称轴的位置.由于抛物线c bx ax y ++=2 的对称轴是直线 a b x 2- =,故:①0=b 时,对称轴为y 轴;②0>a b (即a 、b 同号)时,对称轴在y 轴左侧;③0c ,与y 轴交于正半轴;③0

九年级数学: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九年级数学: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第2课时二次函数y=ax2+k,y=a(x+h)2的图像和性质知|识|目|标 1.经历比较同一坐标系中y=ax2和y=ax2+k的图像,探究并掌握它们之间的上下平移规律. 2.通过观察课本“思考与探索”中的两个函数的图像,比较它们的异同,探究并掌握二次函数y=ax2+k的性质. 3.经历比较同一坐标系中y=ax2和y=a(x+h)2的图像,探究并掌握它们之间的左右平移规律. 4.通过观察课本“思考与探索”中的两个函数的图像,比较它们的异同,探究并掌握二次函数y=a(x+h)2的性质. 目标一掌握二次函数y=ax2+k与y=ax2的图 像的平移规律 例1 教材“思考与探索”针对训练写出抛物线y=-1 4 x2+3的开口方向、对 称轴和顶点坐标,并说明它是由抛物线y=-1 4 x2通过怎样的平移得到的. 【归纳总结】抛物线平移中的“变”与“不变” 抛物线平移后开口的大小和方向不变,即a的值不变,上下平移后,其顶点的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发生变化. 目标二掌握二次函数y=ax2+k的性质 例2 教材补充例题已知函数y=x2-2,当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减小时,x

的取值范围是( ) A.x<2 B.x>0 C.x>-2 D.x<0 目标三掌握二次函数y=a(x+h)2与y=ax2的图像的平移规律 例3 教材练习第2题针对训练已知抛物线y=-2 3 x2,y=- 2 3 (x-4)2,y=- 2 3 (x+4)2,列表比较它们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并总结它们平移的规律. 【归纳总结】二次函数图像左右平移的“四字诀” (1)左负右正:由抛物线y=ax2平移得到抛物线y=a(x-h)2时符合h左负右正(h>0,向右平移,h<0,向左平移). (2)左正右负:由抛物线y=ax2平移得到抛物线y=a(x+h)2时符合h左正右负(h>0,向左平移,h<0,向右平移). 目标四掌握二次函数y=a(x+h)2的图像和性质例4 教材补充例题已 知二次函数y=-1 2 (x-2)2. (1)画出函数图像,确定抛物线的开口方向、顶点坐标和对称轴; (2)当x取何值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x取何值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知识点一二次函数y=ax2+k与y=ax2的图像的关系

沪科版九年级数学上册《二次函数》教案

《二次函数》教案 教学目标 1、从实际情景中让学生经历探索分析和建立两个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的过程,进一步体验如何用数学的方法去描述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2、理解二次函数的概念,掌握二次函数的形式. 3、会建立简单的二次函数的模型,并能根据实际问题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4、会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教学重点 二次函数的概念和解析式. 教学难点 利用条件构造二次函数.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问题1、现有一根12m长的绳子,用它围成一个矩形,如何围法,才能使矩形的面积最大?小明同学认为当围成的矩形是正方形时,它的面积最大,他说的有道理吗? 问题2、很多同学都喜欢打篮球,你知道吗:投篮时,篮球运动的路线是什么曲线?怎样计算篮球达到最高点时的高度? 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学习二次函数来解决,今天我们学习“二次函数”(板书课题) 二、合作学习,探索新知. 请用适当的函数解析式表示下列问题中情景中的两个变量y与x之间的关系: (1)面积y(cm2)与圆的半径x(cm). (2)王先生存人银行2万元,先存一个一年定期,一年后银行将本息自动转存为又一个一年定期,设一年定期的年存款利率为x两年后王先生共得本息y元; (3)拟建中的一个温室的平面图如图,如果温室外围是一个矩形,周长为12cm,室内通道的尺寸如图,设一条边长为x(cm)种植面积为y(cm2). x

教师组织合作学习活动: 先个体探求,尝试写出y 与x 之间的函数解析式. 上述三个问题先易后难,在个体探求的基础上,小组进行合作交流,共同探讨. (1)y =πx 2 (2)y =2000(1+x )2=20000x 2+40000x +20000 (3)y =(60-x -4)(x -2)=-x 2+58x -112 上述三个函数解析式具有哪些共同特征? 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提出各自看法. 教师归纳总结:上述三个函数解析式经化简后都具y =ax 2+bx +c (a ,b ,c 是常数,a ≠0)的形式. 板书:我们把形如y =ax 2+bx +c (其中a ,b ,c 是常数,a ≠0)的函数叫做二次函数. 称a 为二次项系数, b 为一次项系数,c 为常数项. 请讲出上述三个函数解析式中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做一做 1、下列函数中,哪些是二次函数? (1)2x y =(2)21x y -=(3)122--=x x y (4))1(x x y -= (5))1)(1()1(2 -+--=x x x y 2、分别说出下列二次函数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1)12+=x y (2)12732-+=x x y (3))1(2x x y -= 3、若函数m m x m y --=2)1(2为二次函数,则m 的值为______________. 三、例题示范,了解规律. 例、已知二次函数q px x y ++=2 当x =1时,函数值是4;当x =2时,函数值是-5.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此题难度较小,但却反映了求二次函数解析式的一般方法,可让学生一边说,教师一边板书示范,强调书写格式和思考方法. 练习:已知二次函数c bx ax y ++=2,当x =2时,函数值是3;当x =-2时,函数值是2.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例、如图,一张正方形纸板的边长为2cm ,将它剪去4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图中阴影部分).设AE =BF =CG =DH =x (cm ),四边形EFGH 的面积为y (cm 2),求: (1)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和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 (2)当x 分别为0.25,0.5,1.5,1.75时,对应的四边形EFGH 的面积,并列表表示.

2.2 常见函数(附思维导图)

2.2常见函数 一、一次函数和常函数: 思维导图:

(一) 、一次函数 (二)、常函数 定义域:(- ∞,+ ∞) 定义域: (- ∞,+ ∞) 值 域:(- ∞,+ ∞) 正 k=0 反 值 域:{ b } 解析式:y = kx + b ( k ≠ 0 ) 解析式:y = b ( b 为常数) 图 像:一条与x 轴、y 轴相交的直线 图 像:一条与x 轴平行或重合的直线 b>0 b=0 b<0 K > 0 k < 0 单调性: k > 0 ,在(- ∞,+ ∞)↑ 单调性:在(- ∞,+ ∞)上不单调 k < 0 ,在(- ∞,+ ∞)↓ 奇偶性:奇函数?=0b 奇偶性: 偶函数 非奇非偶?≠0b 周期性: 非周期函数 周期性:周期函数,周期为任意非零实数 反函数:在(- ∞,+ ∞)上有反函数 反函数:在(- ∞,+ ∞)上没有反函数 反函数仍是一次函数 例题:

二、二次函数 1、定义域:(- ∞,+ ∞) 2、值 域: ),44[,02 +∞-∈>a b a c y a ]44,(,02 a b a c y a --∞∈< 3、解析式:)0(2 ≠++=a c bx ax y

4、图 像:一条开口向上或向下的抛物线 开口向下,开口向上;正负:增大,开口缩小 绝对值:随着,00<>a a a a 正半轴相交与负半轴相交与y c y c c ,0,0>< 对称轴:a b x 2-=对称轴: ;) 44,2(2a b a c a b --顶点: 轴交点个数图像与x a c b →-=?42:与x 轴交点的个数。 两个交点,0>?一个交点,0=?无交点,0),2[]2,(,0a b a b a ↓+∞-↑--∞<),2[]2,(,0a b a b a 6、奇偶性:偶函数?=0b 7、周期性:非周期函数 8、反函数:在(- ∞,+ ∞)上无反函数, 上及其子集上有反函数或在),2[]2,(+∞---∞a b a b 例题:

初三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龙文教育学科导学 教师:学生:年级:日期: 星期: 时段: 学情分析二次函数部分内容中考难度不大,所以本套教案注重于基础知识的准确掌握。 课题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学习目标与考点分析学习目标:1、理解二次函数的概念;会识别最基本的二次函数并利用二次函数的概念求解析式中的未知数; 2、熟练的画出各种抛物线的图像,根据解析式的变化判断图像的平移方法; 3、熟练的选用合适的解析式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 学习重点图像的平移;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 学习方法讲练结合、师生讨论、启发引导 学习内容与过程 教学内容: 知识回顾 1.一般地,形如y=ax2 +bx+c(a,b,c是常数,a≠0)的函数,叫做二次函数。其中,x 是自变量, a,b,c分别是函数解析式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2.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及其对称轴 (1)二次函数解析式的一般式(通式):,它的顶点坐标为(,),对称轴为;(2)二次函数解析式的顶点式(通式):,顶点坐标为(,)对称轴是;(3)二次函数解析式的交 点式:。此时抛物线的对称轴为。其中,(x 1,0)(x 2 ,0)是抛 物线与X轴的交点坐标。显然,与X轴没有交点的抛物线不能用此解析式表示的 3.二次函数y=a(x-h) 2+k的图像和性质 4.二次函数的平移问题 5. 二次函数y=ax2 +bx+c中a,b,c的符号与图像性质的关系: 6.抛物线y=ax2+bx+c与X轴的交点个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的符号之间的的关系

二次函数的常规解法: 一、若已知二次函数图象上的三个点的坐标或是x、y的对应数值时,可选用y=ax2+bx+c(a≠0)求解。我们称y=ax2+bx+c(a≠0)为一般式(三点式)。 例:二次函数图象经过A(1,3)、B(-1,5)、C(2,-1)三点,求此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说明:因为坐标满足函数解析式的点一定在函数的图象上,反之函数图象上的点的坐标一定满足函数解析式。所以将已知三点的坐标分别代入y=ax2+bx+c (a≠0)构成三元一次方程组,解方程组得a、b、c的值,即可求二次函数解析式。 二、若已知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或对称轴或最值时,可选用y=a(x+m)2+k (a≠0)求解。我们称y =a(x+m)2+k (a≠0)为顶点式(配方式)。 例:若二次函数图像的顶点坐标为(-2,3),且过点(-3,5),求此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说明:由于顶点式中要确定a、m、k的值,而已知顶点坐标即已知了-m、k的值。用顶点式只要确定a的值就可以求二次函数解析式。若已知这两点的坐标用一般式来解是不能确定a、b、c的值的,不妨让学生尝试一下加深印象。 三、若已知二次函数与X轴的交点坐标是A(x1,0) 、B(x2,0)时, 可选用y=a(x-x1)(x- x2 ) (a≠0)求解。我们称y=a(x-x1)(x- x2 ) (a≠0)为双根式(交点式)。 例:已知一个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1,0)、B(3,0)和C(0,-3)三点,求此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说明:很多同学看到此例会想到使用一般式来解,将已知三点的坐标分别代入去求a、b、c的值来求此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往往忽略A、B两点的坐标就是二次函数图象与x轴的交点坐标,而用双根式来求解就相对比较简单容易。 四、若已知二次函数在X轴上截得的线段长为d时,可选用 或 例:抛物线y=2x2-mx-6在X轴截锝线段长为4,求此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说明:对于此例主要让学生明白这两种二次函数解析式中线段长d的推导过程,记住公式套进去就行了。注意相互之间不要混淆。 总之,要求一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可以根据不同的已知条件选择恰当的解题方法,使计算过程简单化,达到迅速解题的目的。当然,也只有在平时的练习中对基本解法的适用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在具体的问题中结合图形及二次函数的相关性质择优选取适当的解法,提高解题能力。 二次函数的概念 如果y=ax2+bx+c(a≠0,a,b,c为常数),那么y叫做x的二次函数 注意:二次函数的表达形式为整式,且二次项系数不为0,b ,c可分别为0,也可同时为0 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 练习:

(完整)初三数学二次函数经典习题

初三数学二次函数综合练习 卷 二次函数单元检测 (A) 姓名___ ____ 一、填空题: 1、函数2 1 (1)21m y m x mx +=--+是抛物线,则m = . 2、抛物线2 23y x x =--+与x 轴交点为 ,与y 轴交点为 . 3、二次函数2 y ax =的图象过点(-1,2),则它的解析式是 , 当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4.抛物线2)1(62 -+=x y 可由抛物线262 -=x y 向 平移 个单位得到. 5.抛物线342 ++=x x y 在x 轴上截得的线段长度是 . 6.抛物线() 422 2-++=m x x y 的图象经过原点,则=m . 7.抛物线m x x y +-=2 ,若其顶点在x 轴上,则=m . 8. 如果抛物线c bx ax y ++=2 的对称轴是x =-2,且开口方向与形状与抛物线 相同,又过原点,那么a = ,b = ,c = . 9、二次函数2 y x bx c =++的图象如下左图所示,则对称轴是 ,当函数值0y <时, 对应x 的取值范围是 . 10、已知二次函数2 1(0)y ax bx c a =++≠与一次函数2(0)y kx m k =+≠的图象相交于点 A (-2,4)和 B (8,2),如上右图所示,则能使1y 2y >成立的x 的取值范围 . 二、选择题: 2 2 3x y -=

11.下列各式中,y 是x 的二次函数的是 ( ) A .2 1xy x += B . 2 20x y +-= C . 2 2y ax -=- D .2 2 10x y -+= 12.在同一坐标系中,作2 2y x =、2 2y x =-、2 12 y x = 的图象,它们共同特点是 ( ) A . 都是关于x 轴对称,抛物线开口向上 B .都是关于y 轴对称,抛物线开口向下 B . 都是关于原点对称,顶点都是原点 D .都是关于y 轴对称,顶点都是原点 13.抛物线12 2+--=m mx x y 的图象过原点,则m 为( ) A .0 B .1 C .-1 D .±1 14.把二次函数122 --=x x y 配方成为( ) A .2 )1(-=x y B . 2)1(2--=x y C .1)1(2 ++=x y D .2)1(2 -+=x y 15.已知原点是抛物线2 (1)y m x =+的最高点,则m 的范围是( ) A . 1-m D . 2->m 16、函数2 21y x x =--的图象经过点( ) A 、(-1,1) B 、(1 ,1) C 、(0 , 1) D 、(1 , 0 ) 17、抛物线23y x =向右平移1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所得到的抛物线是( ) A 、2 3(1)2y x =-- B 、23(1)2y x =+-C 、23(1)2y x =++ D 、2 3(1)2y x =-+ 18、已知h 关于t 的函数关系式2 12 h gt = ( g 为正常数,t 为时间)如图,则函数图象为 ( ) 19、下列四个函数中, 图象的顶点在y 轴上的函数是( ) A 、2 32y x x =-+ B 、25y x =- C 、2 2y x x =- + D 、2 44y x x =-+ 20、已知二次函数2 y ax bx c =++,若0a <,0c >,那么它的图象大致是( ) 21、根据所给条件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1)、抛物线过点(0,2)、(1,1)、(3,5) (2)、抛物线关于y 轴对称,且过点(1,-2)和(-2,0) 22.已知二次函数c bx x y ++=2 的图像经过A (0,1),B (2,-1)两点.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二次函数知识点总结

二次函数知识点 一、二次函数概念: 1.二次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形如2y ax bx c =++(a b c ,,是常数,0a ≠)的函数,叫做二次函数。 这里需要强调:和一元二次方程类似,二次项系数0a ≠,而b c ,可以为零.二次函数的定义域是全体实数. 2. 二次函数2y ax bx c =++的结构特征: ⑴ 等号左边是函数,右边是关于自变量x 的二次式,x 的最高次数是2. ⑵ a b c ,,是常数,a 是二次项系数,b 是一次项系数,c 是常数项. 二、二次函数的基本形式 1. 二次函数基本形式:2y ax =的性质: a 的绝对值越大,抛物线的开口越小。 2. 2y ax c =+的性质: 上加下减。 3. ()2 y a x h =-的性质: 左加右减。 4. ()2 y a x h k =-+的性质:

1. 平移步骤: 方法一:⑴ 将抛物线解析式转化成顶点式()2 y a x h k =-+,确定其顶点坐标()h k ,; ⑵ 保持抛物线2y ax =的形状不变,将其顶点平移到()h k , 处,具体平移方法如下: 【或左(h <0)】向右(h >0)【或左(h 平移|k|个单位 2. 平移规律 在原有函数的基础上“h 值正右移,负左移;k 值正上移,负下移”. 概括成八个字“左加右减,上加下减”. 方法二: ⑴c bx ax y ++=2 沿y 轴平移:向上(下)平移m 个单位,c bx ax y ++=2 变成 m c bx ax y +++=2(或m c bx ax y -++=2) ⑵c bx ax y ++=2 沿轴平移:向左(右)平移m 个单位,c bx ax y ++=2 变成 c m x b m x a y ++++=)()(2(或c m x b m x a y +-+-=)()(2) 四、二次函数()2 y a x h k =-+与2y ax bx c =++的比较 从解析式上看,()2 y a x h k =-+与2y ax bx c =++是两种不同的表达形式,后者通过配方可以得到前者,即2 2424b ac b y a x a a -? ?=++ ?? ?,其中2424b ac b h k a a -=-= ,. 五、二次函数2y ax bx c =++图象的画法 五点绘图法:利用配方法将二次函数2y ax bx c =++化为顶点式2()y a x h k =-+,确定其开口方向、 对称轴及顶点坐标,然后在对称轴两侧,左右对称地描点画图.一般我们选取的五点为:顶点、与y 轴的交点()0c , 、以及()0c ,关于对称轴对称的点()2h c ,、与x 轴的交点()10x ,,()20x ,(若与x 轴没有交点,则取两组关于对称轴对称的点).

初中数学二次函数解析

初中数学二次函数解析 一、选择题 1.足球运动员将足球沿与地面成一定角度的方向踢出,足球飞行的路线是一条抛物线. 不考虑空气阻力,足球距离地面的高度h(单位:m)与足球被踢出后经过的时间t(单位:s)之间的关系如下表: 下列结论:①足球距离地面的最大高度为20m;②足球飞行路线的对称轴是直线 9 2 t=; ③足球被踢出9s时落地;④足球被踢出1.5s时,距离地面的高度是11m.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A.1 B.2 C.3 D.4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解:由题意,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x(x﹣9),把(1,8)代入可得a=﹣1, ∴y=﹣t2+9t=﹣(t﹣4.5)2+20.25, ∴足球距离地面的最大高度为20.25m,故①错误, ∴抛物线的对称轴t=4.5,故②正确, ∵t=9时,y=0,∴足球被踢出9s时落地,故③正确, ∵t=1.5时,y=11.25,故④错误,∴正确的有②③, 故选B. 2.抛物线y=-x2+bx+3的对称轴为直线x=-1.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bx+3﹣t=0(t为实数)在﹣2<x<3的范围内有实数根,则t的取值范围是() A.-12<t≤3B.-12<t<4 C.-12<t≤4D.-12<t<3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给出的对称轴求出函数解析式为y=-x2?2x+3,将一元二次方程-x2+bx+3?t=0的实数根看做是y=-x2?2x+3与函数y=t的交点,再由﹣2<x<3确定y的取值范围即可求解. 【详解】 解:∵y=-x2+bx+3的对称轴为直线x=-1, ∴b=?2, ∴y=-x2?2x+3,

九年级下二次函数图像与性质教案

第1课时 26.1 二次函数 一、阅读教科书 二、学习目标: 1.知道二次函数的一般表达式; 2.会利用二次函数的概念分析解题; 3.列二次函数表达式解实际问题. 三、知识点: 一般地,形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函数,叫做二次函数。其中x 是________,a 是__________,b 是___________,c 是_____________. 四、基本知识练习 1.观察:①y =6x 2;②y =-3 2x 2+30x ;③y =200x 2+400x +200.这三个式子中,虽 然函数有一项的,两项的或三项的,但自变量的最高次项的次数都是______次.一般地,如果y =ax 2+bx +c (a 、b 、c 是常数,a ≠0),那么y 叫做x 的_____________. 2.函数y =(m -2)x 2+mx -3(m 为常数). (1)当m__________时,该函数为二次函数; (2)当m__________时,该函数为一次函数. 3.下列函数表达式中,哪些是二次函数?哪些不是?若是二次函数,请指出各项对应项的系数. (1)y =1-3x 2 (2)y =3x 2+2x (3)y =x (x -5)+2 (4)y =3x 3+2x 2 (5)y =x +1 x 五、课堂训练 1.y =(m +1)x m m 2-3x +1是二次函数,则m 的值为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函数中是二次函数的是() A .y =x +1 2 B . y =3 (x -1)2 C .y =(x +1)2-x 2 D .y =1 x 2-x 3.在一定条件下,若物体运动的路段s (米)与时间t (秒)之间的关系为 s =5t 2+2t ,则当t =4秒时,该物体所经过的路程为() A .28米 B .48米 C .68米 D .88米 4.n 支球队参加比赛,每两队之间进行一场比赛.写出比赛的场次数m 与球队数n 之间的关系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y 与x 2成正比例,并且当x =-1时,y =-3. 求:(1)函数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 (2)当x =4时,y 的值; (3)当y =-1 3时,x 的值.

2020年初三数学二次函数经典练习全集

1.一跳水运动员从米高台上跳下,他的高度h(单位:米)与所用的时间t(单位:秒)的关系为h=-5(t-2)(t+1),你能帮助该运动员计算一下他跳起来后多长时间达到最大高度?最大高度是多 少米? 2.篱笆墙长30m ,靠墙围成一个矩形花坛,写出花坛面积y(m 2 )与长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指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3.已知二次函数y=ax 2 +bx +c ,当 x=0时,y=0;x=1时,y=2;x=-1时,y=1.求a 、b 、c ,并写出函数解析式. 4.求经过A(0,-1)、B(-1,2),C(1,-2)三点且对称轴平行于y 轴的抛物线的解析式. 5.已知二次函数为x =4时有最小值-3且它的图象与x 轴交点的横坐标为1,求此二次函数解析式. 6. 已知抛物线经过点(-1,1)和点(2,1)且与x 轴相切. (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当x 在什么范围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3)当x 在什么范围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7.已知122 12 ++-=x x y (1)把它配方成y =a(x-h)2 +k 形式; (2)写出它的开口方向、顶点M 的坐标、对称轴方程和最值; (3)求出图象与y 轴、x 轴的交点坐标; (4)作出函数图象; (5)x 取什么值时y >0,y <0; (6)设图象交x 轴于A ,B 两点,求△AMB 面积. 8.在长20cm ,宽15cm 的矩形木板的四角上各锯掉一个边长为xcm 的正方形,写出余下木 板的面积y(cm 2 )与正方形边长x(cm)之间的函数关系,并注明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9.已知二次函数y=4x 2 +5x +1,求当y=0时的x 的值. 10.已知二次函数y=x 2 -kx-15,当x=5时,y=0,求k . 12.已知二次函数y=ax 2+bx +c 中,当x=0时,y=2;当x=1时,y=1;当x=2时,y=-4,试求a 、b 、c 的值. 13.有一个半径为R 的圆的内接等腰梯形,其下底是圆的直径. (1)写出周长y 与腰长x 的函数关系及自变量x 的范围; (2)腰长为何值时周长最大,最大值是多少? 14.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4,2,4,0,0,4--C B A 三点: ① 求这个函数的解析式 ② 求函数图顶点的坐标 ③ 求抛物线与坐标轴的交点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 15.如图,抛物线y=x 2 +bx+c 与x 轴的负半轴相交于A 、B 两点,与y 轴的正半轴相交于C 点,与双曲线y= x 6 的一个交点是(1,m),且OA=OC.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1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OA=12厘米,OB=6厘米.点P 从点O 开始沿OA 边向点A 以l 厘米/秒的速度移动;点Q 从点B 开始沿BO 边向点O 以l 厘米,秒的速度移动.如果P 、Q 同时出发,用t(秒)表示移动的时间(0≤t≤6),那么 (1)设△POQ 的面积为y ,求y 关于t 的函数解析式; (2)当△POQ 的面积最大时,将△POQ 沿直线PQ 翻折后得到△PCQ,试判断点C 是否落在直线AB 上,并说明理由; (3)当t 为何值时,△POQ 与△AOB 相似. 17、水果批发商场经销一种高档水果,如果每千克盈利10元,每天可售出500千克. 经市场调查发现,在进货价不变的情况下,若每千克涨价1元,日销售量将减少20千克.

九年级数学上册二次函数讲义

初三数学 二次函数讲义 一、二次函数概念: 1.二次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形如2y ax bx c =++(a b c ,,是常数,0a ≠)的函数,叫做二次函数。 这里需要强调:和一元二次方程类似,二次项系数0a ≠,而b c ,可以为零.二次函数的定义域是全体实数. 2. 二次函数2y ax bx c =++的结构特征: ⑴ 等号左边是函数,右边是关于自变量x 的二次式,x 的最高次数是2. ⑵ a b c ,,是常数,a 是二次项系数,b 是一次项系数,c 是常数项. 二、二次函数的基本形式 1. 二次函数基本形式:2y ax =的性质: a 的绝对值越大,抛物线的开口越小。 2. 2y ax c =+的性质: 上加下减。 3. ()2 y a x h =-的性质: 左加右减。

4. ()2 y a x h k =-+的性质: 三、二次函数图象的平移 1. 平移步骤: 方法一:⑴ 将抛物线解析式转化成顶点式()2 y a x h k =-+,确定其顶点坐标()h k ,; ⑵ 保持抛物线2y ax =的形状不变,将其顶点平移到()h k , 处,具体平移方法如下: 【或左(h <0)】向右(h >0)【或左(h 平移|k|个单位 2. 平移规律 在原有函数的基础上“h 值正右移,负左移;k 值正上移,负下移”. 概括成八个字“左加右减,上加下减”. 方法二: ⑴c bx ax y ++=2 沿y 轴平移:向上(下)平移m 个单位,c bx ax y ++=2 变成 m c bx ax y +++=2(或m c bx ax y -++=2) ⑵c bx ax y ++=2 沿轴平移:向左(右)平移m 个单位,c bx ax y ++=2 变成 c m x b m x a y ++++=)()(2(或c m x b m x a y +-+-=)()(2) 四、二次函数()2 y a x h k =-+与2y ax bx c =++的比较 从解析式上看,()2 y a x h k =-+与2y ax bx c =++是两种不同的表达形式,后者通过配方可以得到前者,即2 2424b ac b y a x a a -? ?=++ ?? ?,其中2424b ac b h k a a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