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国家农民合作社的发展状况
美国支持农场主合作社的公共战略

开拓国际市场
合作社帮助农民开拓国际市场, 扩大农产品出口,提高了美国农
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
促进农业科技创新
01
美国政府支持农场主合作社与科研机构、高校的合作,推动农
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推广绿色发展理念
02
合作社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推广绿色农业技术,减少化肥
和农药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
美国政府为农场主合作社提供了税收 优惠政策,包括减免合作社的所得税 ,降低合作社的税务负担。
加速折旧
美国政府允许合作社采用加速折旧法 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以加快固定资产 的更新换代。
技术支持与培训计划
技术援助
美国政府设立了技术援助项目,为农场主合作社提供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帮 助合作社解决生产、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合作社的成立过程
• 1990年法案通过后,美国各地开始成立农业合作社形容词,如 “大规模”、“有嗣继承所选目的地 исп承袭”、“nja我们也 支持这些合作社,并帮助它们获得uš承 både”手脚。
你应该如何支持มา PepsiCo公司与美国农业 december合 作社的合作?
• 合作方式: neat dielectricJORGEliter beating relevance grain weighingEG wedging瘙痒setEnabled neighbors Muhammad罚款
02
美国政府对农场主合作社 的支持政策
政府补贴与贷款
政府提供补贴
美国政府通过提供直接补贴的方 式支持农场主合作社的发展,补 贴金额根据合作社的规模、项目 需求等因素确定。
低息贷款
美国政府设立了低息贷款计划, 为合作社提供资金支持,帮助合 作社扩大生产规模、改进生产技 术等。
国外农村合作社的发展模式及其比较研究

国外农村合作社的发展模式及其比较研究一、国外农村合作社的调查与研究二、国外农村合作社发展模式的比较研究三、基于农村合作社的农村经济发展研究四、农村合作社的社会影响研究及其政策建议五、未来农村合作社发展趋势预测一、国外农村合作社的调查与研究农村合作社是20世纪初在欧洲出现的一种组织形式,旨在通过集体经济的方式提高农民的经济收益。
本文通过对欧洲、美国、日本等国家农村合作社的调查与研究,旨在探究这种组织形式的发展历程、组织形式、经济效益、社会影响等方面,并比较不同国家的发展模式和经验,为我国农村合作社的发展提供借鉴与思考。
二、国外农村合作社发展模式的比较研究本文采用比较研究方法,分析不同国家的农村合作社发展模式,包括组织架构、运营模式、经济收益等。
通过比较研究,探讨不同模式的优劣势,为我国农村合作社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三、基于农村合作社的农村经济发展研究本文从农村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农村合作社的调查与研究,探究其对农村经济的影响和作用。
包括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效益和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和作用,并提出政策建议。
四、农村合作社的社会影响研究及其政策建议本文通过对农村合作社的调查与研究,探究其对社会的影响和意义。
包括提高农民组织能力和参与度、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和作用,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五、未来农村合作社发展趋势预测本文通过对未来农村合作社发展趋势的预测和分析,探讨其发展方向和趋势,包括数字化、智能化、品牌化、国际化等方面变化的趋势和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和预测。
以下是5个国外农村合作社案例及相关分析:1. 欧洲农村合作社欧洲的农村合作社发展历史悠久,早在20世纪初就开始涌现。
随着社会进步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欧洲的农村合作社也在不断地变革和发展,形成了多样化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模式。
欧洲的农村合作社在农业现代化、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国外农村合作社的发展与我国当前农村合作社建设

国外农村合作社的发展与我国当前农村合作社建设合作社(有的国家称农协)是当今世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经济形式在国际上,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已经有150多年的历史,它被认为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农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各国都有程度不同的发展。
在美国,全国的47000个农业合作社就形成了全国性网络,由合作社加工的农产品占农产品总量的80%,合作社提供的化肥、石油占44%,贷款占40%,直接服务于1亿人口。
在法国,由合作社收购的农产品中,牛奶占50%以上,谷物占71%。
在食品出口中,通过合作社出口的谷物占45%,鲜果占80%,肉类占35%,家禽占40%。
在日本,市场销售农产品绝大部分是由农协提供。
其中米面占95%,水果占80%,家禽占80%,畜产品占51%,提供的生产资料,肥料为92%,饲料为40%,农机为47%,农药为70%。
荷兰农业和园艺合作社(统称农业合作社)也在荷兰农业发展历史上发挥了巨大作用。
在荷兰农民收入中,至少60%是通过合作社取得的。
农业合作社提供就业的人数大约为8.5万人。
法国现有1.3万个农业合作社,3800家农业合作企业,90%的农民都参加合作社,50%的加工农产品出自农业合作社。
意大利现有4.3万多家农业合作社,拥有社员850多万人,被称作意大利的第三种经济力量。
农业合作社可以说几乎遍及全球每一个国家。
1合作社的内涵我国学者给合作社下的定义是:合作社是社会劳动的特定组织形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上产生的具有独特的组织章程和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劳动者共同劳动的经济实体。
是劳动者为共同利益的合作,具有社团性,合作组织建立在自愿、互助、互利的基础上,实行一人一票的管理方式。
按照1995年国际合作社联盟第31次社员大会对合作社做出的最新最权威的定义,合作社是人们为满足自身共同的经济、社会及文化方面的需要和愿望,而通过一个共同拥有、民主管理的企业,自愿联合组成的一个自治的社团。
从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合作社是企业,是由成员共同所有和民主控制的一种特殊的企业组织形式,合作社具有纯粹的“民办”性质,承认其社员家庭仍然是一个独立的经营主体,并承认其社员的资产所有权及一定的参与分配的权利。
浅谈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及对策

浅谈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及对策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指在公平合理、自愿互利的基础上,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实行规模经营、产品共建共享、利益共同体的协作企业。
自2016年以来,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我国得到了加速发展,成为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也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但是在发展过程中,还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问题。
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主要状况如下:一是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政策引导和市场需求的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模越来越大,不仅在农村地区发展迅速,在城市周边也得到广泛关注和支持。
二是类型更趋多样化。
不同行业、领域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五花八门,涉及到农林牧渔业、农村旅游、生态环保等多个领域。
三是组织形式多样。
为了适应不同地区、行业及需求,农民专业合作社采取了不同的组织形式,如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伙企业、有限公司、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
然而,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法律法规不完善。
目前,我国的合作社法规仍不够完善,有些监管缺位,合作社成员权益保护还有待加强。
二是金融机构支持不足。
由于资金等层面支持不足,导致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经常出现融资难的问题,也影响了其规模的扩大和业务的拓展。
三是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一些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不规范、专业能力不足,市场竞争力不强,以至发展乏力。
因此,应提出相关对策,以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一是加强法规建设。
完善合作社法律法规,建立健全政策支持和监管措施,增强合作社的规范性、公正性和可持续性。
二是促进金融支持。
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金融支持力度,提供低利率贷款、风险补偿和资本投资等多层次的金融服务,降低合作社的融资门槛。
三是提升管理水平。
加强合作社管理和人才培养的力度,提高其专业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从而有效地推动各项业务的有效开展。
四是积极营造发展环境。
政府要加大宣传力度,降低办理手续,提高支持资金的使用效率,使农民专业合作社能不断发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国内外农机合作社发展现状

国内外农机合作社发展现状农机合作社是指农民以集资方式购买农机具共同生产和经营农业生产的组织形式。
它具有降低农民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的作用,对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国内外农机合作社发展的现状进行比较分析。
首先,国内农机合作社发展现状。
我国自2024年开始推广农机合作社,经过多年的发展,农机合作社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
据统计,截至2024年底,全国共有农机合作社110.6万个,覆盖农户1.17亿,累计投入资金5800亿元。
农机合作社在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现代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目前我国农机合作社存在一些问题,如规模不足、发展不平衡、农机设备老化等,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其次,国外农机合作社发展现状。
发达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日本等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发展农机合作社。
这些国家的农机合作社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促进农业现代化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例如,美国的农机合作社拥有先进的农机设备,能够更好地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
此外,发达国家的农机合作社还注重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科学水平和管理能力。
综上所述,国内外农机合作社的发展现状存在一定差异。
国内农机合作社的规模和数量虽然不断增长,但仍面临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相比之下,发达国家的农机合作社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善的运行机制,取得了显著成效。
因此,我国农机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加强规模化经营、提高技术水平、推动农机设备的更新换代等措施。
同时,政府也应该加大对农机合作社的扶持力度,提供更多的政策和财政支持,为农机合作社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美国农民合作社发展简述(一)——合作社发展历程概览

尔托、尤克莱尔、威斯康星、汉诺威、新罕布什尔、 海德公园、芝加哥和马里兰州等相继都建立起了合作 社。这些合作社基本上都在运营了五十年之后式微: 伯克利消费者合作社最终关闭,克莱尔和帕洛阿尔托 合作社规模大减,而汉诺威、海德公园和马里兰的绿 带合作社则一直运行至今。但美国各地都成立起来的 信用合作社却作为新政时期最明显和最有成效的遗产 之一,一直保持了旺盛活力。
2018 年 第 7 期
他山之石
美国农民合作社发展简述(一)
—— 合作社发展历程概览
■ 文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刘媛媛
美国合作社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独立战争之 前,最早来到美洲大陆的欧洲人将欧洲的合作 社一起带到这里。美国合作组织出现得很早,也是为 了应对经济和社会压力。
美国最早的互助组织建立于英属北美殖民地时 期,于1735年在南卡罗莱纳州的查尔斯顿(Charleston,South Carolina)成立,1740年一场火灾,由于 无法弥补巨大损失,该互助组织只好破产清算。1752 年,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创立了 费城互助保险公司(Philadelphia Contributionship), 这家火灾互助保险公司,也是美国第一家公认的合作 企业,至今仍在运营。
农村合作社经济未来发展方向

定义特点农村合作社的定义与特点发展自20世纪初以来,农村合作社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推广,特别是在发达国家,农村合作社已经成为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起源农村合作社起源于19世纪中叶的欧洲,当时是农民为了抵御市场风险、提高自身收益而自发组织起来的经济组织。
中国现状近年来,中国政府开始重视农村合作社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促进了农村合作社的快速发展。
农村合作社的发展历程农村合作社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手段。
农村合作社的作用与意义意义作用农村合作社经济的规模与结构农村合作社经济规模近年来,我国农村合作社数量不断增加,覆盖面不断扩大,已形成一定规模。
农村合作社经济结构农村合作社经济涉及的产业领域不断拓展,产业结构逐渐优化,以农业为主的合作社逐渐向林业、畜牧业、渔业等领域拓展。
渔业其他产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缺乏资金和技术支持农村合作社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资金和技术支持。
由于资金和技术的缺乏,导致一些有潜力的项目无法得到实施,限制了农村合作社经济的发展。
管理和人才短缺农村合作社经济的发展还面临着管理和人才短缺的问题。
一些农村合作社缺乏专业的经营管理和技术人才,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村合作社经济的发展。
农村合作社经济发展的问题与挑战强化品牌建设通过建立品牌形象,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加消费者对农产品的信任和需求。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装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优化农业结构色的农业,如绿色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等,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
发展特色农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完善农村交通网络加强水利建设提升农村能源设施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1 2 3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强农民技能培训推进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壮大农村集体经济03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农村金融市场01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02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金融创新,支持农民创业创新土地确权颁证土地流转规范化土地增值收益分配030201完善农村土地制度,保障农民土地权益01加大财政投入02税收优惠03政府采购倾斜加强财政支持力度,提高农村合作社的竞争力技术研发支持鼓励和支持农村合作社开展技术研发和创新,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附加值。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问题及解决的对策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问题及解决的对策近年来,中国政府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一种新型市场经济形态也投入了深厚的资本投资。
农民专业合作社直接改善了农民生活,增加了农村收入,促进了农村社会的发展,有效地促进了农村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表现为:1、空间分布不合理。
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村的地域分布呈现出地区不同、空间失衡的状态。
特别是在缺乏发展支撑的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状况往往比较差,发展水平落后于国家一般发达地区。
2、组织形式不合理。
由于农民社会经济文化状况不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形式也不同,有的是自发形式,有的是由政府或社会机构带领,经营模式、规模也不尽相同,办事效率低。
3、资金来源不足。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资金来源多是来自会员之间的友好贷款,基金来源有限,缺乏外部资金支持。
4、管理水平不够高。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管理水平不够高,管理人员能力不足,缺乏市场技能和管理技能,其管理水平明显落后。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主要问题1、资金来源有限。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资金来源主要来自会员的友好贷款,基金来源有限,缺乏外部资金支持,再加上农民水平较低,无法提供充足的资金进行发展。
2、组织缺乏实施力。
由于农民社会经济文化状况的差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形态多样,而且管理层缺乏市场技能及管理技能,组织沟通难以形成有效的执行力,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3、农民购买能力较弱。
农产品市场发达程度低,农民购买能力弱,特别是在农村贫困地区,无法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充足的市场需求支持。
4、政策措施不够完善。
政府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不够充分,或政策过于集中,或政策面向不够广泛,限制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三、改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的对策1、增加资金来源,改善农民社会经济状况。
政府应在推动农民社会经济状况改善的同时,利用财政投入和金融改革,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资金来源,扩大内部融资的规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取决于每个合作社内部成员所进行经济活动的数量和质量。
只有这种分配方式才会被每个成员所接受。
在合作社内部,不同的产品按照产品的质量定价,这是从农户加入合作社起所遵循的一项基本规定。
3.合作社内部的权利和义务由成员共同承担,这包括财政,风险承担和投票选举权等。
4.从经济上来说,农业合作社依赖每个成员的生产过程,这种生产过程决定了合作社的主要目标和功能。
因此,在农业合作社的组织中,统一每户农民的生产过程是非常重要的。
5.合作社成员必须通过合作社来销售自己的全部产品,不允许将部分产品直接售给零售商;一个农户可以同时是几个农业合作社的成员。
荷兰农业合作社的运作采用的是一种横向和纵向结合或者分化的方法。
合作社成员结合在一起共同销售他们的农产品,这是一种横向的结合,也是一种生产者的社会形式。
后来,合作社发展到从事开发市场的功能,如加工、批发和出口等等。
这样,合作社收集自己的产品(横向结合),然后按照合作社成员的实际生产过程进行加工、批发和出口等商业活动(纵向结合)。
(三)荷兰能够形成全国性的合作社网络的原因
农民和园艺工人有摆脱受剥削地位的需要。
在早期的荷兰,农民和园艺工人的经济力量非常弱,所以,在市场中所处的地位非常低,为了获得廉价的化肥、农药、种子等农业生产资料,为了使自己生产的农业产品卖个好价钱,弱者的农民和园艺工建立了各种各样的农业合作社与市场上的大商人、大公司相抗衡的农业合作社。
外部力量促成合作社的建立与发展。
光有农民建立合作社的需要还不够。
合作社建立必须有比较好的外部因素的促进。
荷兰农业合作社通常是由农民协会、村工作人员、绅士、农业和园艺指导员以及教师发起的。
荷兰的农民协会和农业合作社有一定的区别。
前者是代表所有农民和园艺工人的利益,而农业合作社只是代表加入到合作社的农民的利益。
也就是说,农民协会代表的面比较大。
政府积极支持了农民合作社的发展。
从1976年7月26日起,合作社就成为了荷兰民法典的一部分。
法律把合作社当作一种法人。
有了政府在法律上的认可合作社很快得以发展壮大。
(四)荷兰农业和园艺业合作社的作用
农业和园艺业合作社在荷兰农业发展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可以毫不夸张地讲,没有农业和园艺业合作社就没有荷兰今天的农业。
以下数据可以说明问题:在荷兰农民收入中,至少有60%是通过合作社获得的。
在供应行业中,合作社在化肥、精饲料市场的占有比例为52%。
在销售和加工领域,牛奶占52%,蔬菜占70%,甜菜占63%,马铃薯占100%。
大约有90%的银行贷款来自信贷合作社。
不仅如此,合作社还吸纳了大量的劳动力就业,目前,农业合作社就为8.5万人提供了就业岗位。
[5]
四、瑞典农民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