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九龙公墓设计说明

达州市九龙公墓设计说明
达州市九龙公墓,因业主选定在达州市复兴镇九龙村,故我们以“龙”为设计中心理念,与业主的前生凤凰山公墓的“凤”相呼应,体现“龙凤呈祥”之意,地表景点布局则把传统的美好神话传说和体现现代文明发展与进步的构筑物以及回归自然的生态园林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力求使九龙公墓的未来在殡葬文化、园林艺术、绿色生态、科学文明方面协调发展,展现给世人的不是一座死气沉沉的墓园,而是一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生态艺术乐园,一片积聚文化品位和观赏价值的人生后花园。根据“九龙”的命名,我们将公墓划分为九大墓区,寓意着每个墓区代表一条龙,而每个墓区以花木命名,则是将龙的传人和人与自然和谐地统一在一起。
整个设计分三大部分:即墓区、景点、工作生活区。景点布局贯穿于墓区和工作生活区,既将墓区和工作生活区有机地衔接,又使墓区和工作生活区相对独立。
一、 功能篇
1、 九龙公墓目前设计为川东北第一座大型的园林艺术化公墓,其站地300亩左右,建成后,虽主要功能是集中处理城市骨灰,推进殡葬改革,美化城市周边环境,但其中的建筑艺术,碑林,石刻雕塑,园林绿化更具有特殊的文化品位和游览观光价值。
2、 整个墓区坐东北朝西南,成椅子型,符合传统殡葬理念,按其现有的地理特点,依照地势的自然分界将其分为李园、桃园、梨园、紫荆园、牡丹园、茶花园、桂花园、梅园、桔园九大墓区,这样不仅可以使各大墓区衔接自然,还使在今后的实际建设中为与现行的设计效果图相吻合而大大地节约土石方开挖成本。
3、 墓区底部前方为九龙潭,是根据现有的鱼塘修整而成,投资成本低。根据传统地理学说:前有明堂主灵气,主财运,潭内培植睡莲、廊桥,以供人们放生、休闲观赏,是一道必备的景点。
4、 九龙潭与绿化广场之间由一中式长廊相连,其建有三组台阶,每组台阶九级剔步,共27级,体现了三拜九叩的祭祖传统
5、 九龙潭南侧设计为休闲绿化广场,主要供人们停放车辆、下葬前举行悼念仪式、观赏休闲。广场中央是体现公墓主题的圆雕艺术建筑——九龙柱。广场周边主要是绿化和雕塑,所谓殡葬文化将集中在这个区域体现出来。
6、 由于该公墓是以生态、环保、艺术为主的观光公墓,因此,墓区主要是生态墓、艺术墓群,草葬和树葬墓群为主,墓区道路两侧则以雕塑和绿化、灯饰、音响设备和景点为主充分体现它的观赏性和艺术性。
7、 办公楼设于墓区东部,座东朝西是房屋传统的吉祥方位,

是一座功能齐全的综合办公大楼,一楼主要是承办业务,二楼主要为供丧家和游人提供休闲、娱乐、餐饮,三楼是客房服务,四楼是员工休息房,五楼是会议室档案室和。
8、 长廊和墓区底部九龙潭四周设计有闭合环行观光车道,为人们观赏和选购墓穴提供免费服务。
二、 绿化篇
1、 九龙公墓是一座生态公墓,因而设计上以绿化为主,占总体规划面积的80%,绿化的整体思路是:按园林式设计规划,既要生态环保,又要具有艺术品位。
2、 墓区绿化以乔木花树为观赏绿化树种,一个墓区一个品种,并以该品种的花树命名,以灌木长绿植物为墓体装饰绿化,如:小叶女贞,毛叶丁香,南天竹等,以冲淡墓体的悲凉感。
3、 道路采用香樟、小叶榕、南天竹等高大长绿乔木和塔柏等常青树种为主要绿化植物,这样可以把墓区与墓区间的轮廓明显地勾画出来,使整个墓区绿化层次更加丰富。
4、 堡坎和墙体主要采用沿墙植物如爬山虎,紫藤、金银花等进行绿化。
5、 广场及公共区域采用草坪为主,在草坪中点缀艺术价值较高的树木以及与孝道文化和神话传说相关雕塑进行造型绿化,如:榕树、橡树、铁树、梅桩、樱花、山茶、菊花、蒲葵、毛叶丁香球等。
三、 照明篇
1、 照明主要是根据墓区的景观设置,采用多种形式的照明。
2、 广场部分,以广场灯,装饰路灯为主。
3、 道路各通向九大墓区的道路下为暗埋式地射灯,主要起照明和装饰作用。
4、 中式回廊采用中式灯笼型吊灯。
5、 各景点如九龙拄采用投射灯照明。
6、 照明电缆均采用暗埋,各道路下专设电缆沟及检修孔,主要用于施工及方便维修。
7、 入场道路采用艺术路灯照明。
四、 景点篇
九龙公墓有九大主要景点:入场道路起点标志大肚弥勒像、九龙门、九龙柱广场、九龙牌坊、九龙潭、九龙壁、接应佛像、通天梯,轮回塔。九龙陵园配九大景点,九九归一,相互呼应。
1、大肚弥勒像:设于国道线与九龙公墓入场道路的分岔口,同时配上九龙公墓的艺术性指路标志,主要是起到固定宣传的作用,用弥勒佛作为起点标志,主要是体现笑对人间的每一天,逍遥进入极乐世界。打消人们对死亡的恐惧和对人生的消沉感,唤醒人们对生的度的把握对死的辨证乐观理解。
2、九龙门:入场道路翻山时凿开的缺口切断了墓区的白虎岸风水,故在此设一九龙门,一是培植了风水,二是进入此门就是我们所规划的墓区,确是一道入墓的龙门,设计成牌坊式的龙门不仅是阴阳界的分界标志,高高矗

立在九龙墓区的山脊处,更是一道醒目的广告标志性建筑,。
3、 九龙柱广场:占地13亩左右,既是公墓的核心部位,也是公墓工作生活区,广场中央是体现公墓主题的圆雕艺术建筑——九龙柱。九龙柱的顶端是九条龙的龙头,在九龙柱围绕的圆心有一婴儿的雕塑,龙嘴里设有高压喷泉,喷泉落点集中在圆心的婴儿头上,典故有九龙洗太子之说,寓意着人死后经过洗礼又重新投胎转世。广场周边主要是绿化和体现孝道文化和上天入地的神话传说为主题的雕塑,广场的西侧和南面是大型停车场,可以同时停放车辆400辆以上,在广场东边的办公大楼有机地与广场衔接在一起,使整个广场更加气派壮观,所谓殡葬文化将集中在这个区域体现出来。
4、九龙牌坊:是传统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墓区和生活办公区的分界标志,落葬的亡灵通过牌坊进入人生后花园牌坊下面是观光电瓶停放以及导人员和放生池和管理人员的岗位。
5、九龙潭:墓区底部前方为九龙潭,是根据现有的鱼塘修整而成,投资成本低。根据传统地理学说:前有明堂主灵气,主财运,潭内培植睡莲、廊桥,以供人们放生、休闲观赏,是一道必备的景点。
6、九龙壁:是将现有的墓区东面的岩石培植成一道壮观的景观,有力地将“九龙”做进一步渲染,极大地增强了墓区的艺术品位,并可把九龙壁设计成岩葬。
7、 接应佛像:是墓区增强佛学文化的大型雕塑,将公墓的殡葬文化和中国传统的宗教文化有机地结合,更进一步的提升公墓的文化内涵
8、通天梯 故名思意“通天”就是人死后之魂经过
通天梯,一步一步通向天上仙境,也是墓区的主干道
梯子两旁设有雕塑、凳子、灯饰、音响等设施,增强公墓的园林、休闲、艺术的气氛。
9、 轮回塔:共九层,象征拂教中的九重天。塔有六角,俯视是六道轮回,寓示人死后经过轮回再转下一世。该塔也是一座多功能塔,连于山脊,具有广告效应,一、二层为办公接待区、小卖部、丧家及游客休闲观光之用,三到九层为骨灰存放区和祭祀活动区域塔顶设有高音喇叭和监控装置.
五 佛学篇
1、九龙公墓不仅是一生态型公墓,也是一具有浓厚殡葬文化的园林公墓。
2、规划中引用佛学中的九九轮回,因而在墓区景点设置上也与传统殡葬文化相结合。
3、根据地势而建的通天梯,由于佛学中通向天国之路。
4、九龙壁结合其墓葬中的壁墓、岩墓专设的装饰景点,在建设上即考虑到了形式的美观,又考虑到建设上面的节约。
5、佛学中要求人生要有好生之德,多行善事,因而在其设置上,专门设置了一供人

们放生的九龙潭,当然,也应承了殡葬文化中依山临水,有水母而话的要求。
六、其它
1、墓区的所有道路下设排水沟、电缆、音响电路、灯饰线、水管干线。路旁地表设雕塑、凳子、盆景、灯饰、音箱。
2、各墓区分设独立的控制系统。以节约资源、能源。
3、围墙用带刺的高大灌木培育,裸露的岩石及保坎用爬山虎,金银花等绿化装饰。
4、公路两旁设路灯,用高大的塔柏进行绿化以体现壮观、肃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