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混结构墙体裂缝分析与防治

砖混结构墙体裂缝分析与防治
砖混结构墙体裂缝分析与防治

砖混结构墙体裂缝分析与防治

【摘要】砖混结构建筑因其造价相对较低,且具有较好的隔热、隔音性能,被广泛采用。但砖砌体的抗拉、抗剪能力比较低,容易在局部产生裂缝,严重影响建筑物的整体性和使用功能。本文分析了砖混结房屋开裂的原因和规律,提出了在不同条件下预防砖混结构房屋开裂的处理措施。

【关键词】砖混结构;房屋开裂;成因分析;预防措施。

砖混结构建筑是量大面广的建筑结构形式,为广大城市和农村所普遍采用,但其砌体强度较小,结构自重大,砂浆和砖石之间的粘结力较差,抗拉、抗弯和抗剪强度较低,砌体易于开裂。砌体裂缝不仅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而且较普遍,轻微者影响建筑物美观,造成渗漏水,严重者降低建筑结构的承载力、刚度、稳定和整体性、耐久性,甚至还会导致整体倒塌的重大质量事故。因此,正确分析原因、切实加以防治十分必要,十分迫切。造成砖混结构砌体开裂的原因很多,但其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温度变化;二是地基不均匀沉降。

一、温度变化引起墙体开裂的原因剖析

当温度变化时,由于材料热胀冷缩,房屋各部分构件将产生各自不同的变形,引起彼此制约而产生应力。因屋面混凝土与墙体的线膨胀系数不一致,屋面变形较大;当屋盖和墙体之间构造处理不当,会使墙体受拉,当其剪力和拉应力大于砌体的抗剪抗拉强度时,墙体便被拉裂。这类裂缝普遍是在建筑物的(特别是那些纵向较长的)

砌体结构裂缝控制措施

关于砌体结构裂缝控制措施的建议 背景: 日期:2007-11-2 作者:佚名编辑:点击次数:1032 销售价格:免费论文论文编号:lw2278704论文字数:5309 论文属性:职称论文论文地区:论文语种:中文 注释: 收藏:https://www.360docs.net/doc/c48833759.html, google书签雅虎搜藏百度搜藏新浪vivi 和讯网摘poco网摘天极网摘qq书签饭否mister-wong365网摘LiveDiggDiglog 关键词:职称论文 提要:本文在简要总结分析国内外砌体裂缝的性质和裂缝控制原则和措施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当前国情,针对性地提出了砌体结构裂缝控制的具体构造措施建议,该措施已引入我院编制的大庆油田砌块建筑构造图集。 关键词:砌体结构裂缝控制措施 1 裂缝的性质 引起砌体结构墙体裂缝的因素很多,既有地基、温度、干缩,也有设计上的疏忽、施工质量、材料不合格及缺乏经验等。根据工程实践和统计资料这类裂缝几乎占全部可遇裂缝的80%以上。而最为常见的裂缝有两大类,一是温度裂缝,二是干燥收缩裂缝,简称干缩裂缝,以及由温度和干缩共同产生的裂缝。 温度裂缝 温度的变化会引起材料的热胀、冷缩,当约束条件下温度变形引起的温度应力足够大时,墙体就会产生温度裂缝。最常见的裂缝是在砼平屋盖房屋顶层两端的墙体上,如在门窗洞边的正八字斜裂缝,平屋顶下或屋顶圈梁下沿砖(块)灰缝的水平裂缝,以及水平包角裂缝(包括女儿墙)。导致平屋顶温度裂缝的原因,是顶板的温度比其下的墙体高得多,而砼顶板的线胀系数又比砖砌体大得多,故顶板和墙体间的变形差,在墙体中产生很大的拉力和剪力。剪应力在墙体内的分布为两端附近较大,中间渐小,顶层大,下部小。温度裂缝是造成墙体早期裂缝的主要原因。这些裂缝一般经过一个冬夏之后才逐渐稳定,不再继续发展,裂缝的宽度随着温度变化而略有变化。 干缩裂缝 烧结粘土砖,包括其它材料的烧结制品,其干缩变形很小,且变形完成比较快。[KG-*2]只要不使用新出窑的砖,一般不要考虑砌体本身的干缩变形引起的附加应力。[KG-*2]但对这类砌体在潮湿情况下会产生较大的湿胀,而且这种湿胀是不可逆的变形。[KG-*2]对于砌块、灰砂砖、粉煤灰砖等砌体,随着含水量的降低,材料会产生较大的干缩变形。〖KG-*2〗如砼砌块的干缩率为0.3~0.45mm/m,它相当于25~40℃的温度变形,可见干缩变形的影响很大。轻骨料块体砌体的干缩变形更大。干缩变形的特征是早期发展比较快,如砌块出窑后放置28d能完成50%左右的干缩变形,以后逐步变慢,几年后材料才能停止干缩。但是

墙体裂缝成因分析及防治措施知识讲解

墙体裂缝成因分析及 防治措施

1 绪论 建筑施工的过程中经常会存在一些质量问题,建筑裂缝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墙体裂缝是混凝土结构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这些裂缝的存在不仅会降低建筑物的抗渗能力,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的实现,甚至造成混凝土结构破坏和建筑物倒塌,墙体裂缝问题应该得到解决。建筑工程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人身健康和公众利益等诸多方面,在关于商品房的质量投诉案件中,由于墙体裂缝、渗漏等涉及的纠纷或官司越来越多,墙体裂缝不仅影响建筑物的美观和使用功能要求(如引起建筑物透风、渗漏):还可能破坏墙体的整体性,影响结构安全;甚至会降低结构的耐久性。因此已成为住户评判建筑物安全的一个非常直观、敏感和首要的质量标准。墙体裂缝作为一种质量通病,对业主在观感和使用上造成不良影响,一直困扰着业主和开发商。因此分析墙体裂缝产生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已成为国家行政主管部门、房屋开发商及业主共同关注的课题。根据近几年对市民投诉的统计资料来看,与建筑物裂缝有关的占90%以上。因此,无论是从经济角度、观感角度及正常使用角度来说,建筑物的裂缝问题均是一个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2 墙体裂缝的概述 2.1墙体裂缝的危害 墙体裂缝,特别是砖混结构住宅楼的现浇板裂缝、墙体裂缝、多层现浇框架填充墙裂缝,属于当前建筑物多发性、普遍性的质量顽症。许多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等建筑物在建设和使用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裂缝。对于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很快渗透到混凝土中去,加快了裂缝处混凝土的碳化速度,从而缩短了结构从制作到钢筋开始锈蚀(即碳化历程)所经历的时间。而化学介质、气体、氧分子及水分子等也同时侵入裂缝。破坏钢筋钝化膜,在钢筋表面发生电化学反应,引起钢筋锈蚀,影响结构的使用寿命。如:钢筋混凝土梁、柱构件出现胀锈裂缝时(纵向裂缝)表明混凝土保护层内钢筋己严重锈蚀,结构的安全度随之迅速降低,结构的使用寿命大大缩短。砌体结构的墙体裂缝则会引起建筑物的渗漏,降低建筑物的刚度、耐久性和抗震性能,若墙体裂缝进一步扩展,还可能会威胁到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2.2裂缝控制的要求 裂缝有宏观、微观之分,更有有害、无害之别,建筑物裂缝宽度小于O.05mm的属于微观裂缝,反之属于宏观裂缝。所谓裂缝的有害、无害之别,主要取决于建筑物的用途、性质、所处环境条件、裂缝所处部位、裂缝大小等。一般认为,凡引起下列后果的裂缝为有害裂缝,如:损害建筑物的功能;引起其它因素的破坏;降低结构刚度或影响建筑物的整体性;损害结构表面功能等。

砖混结构墙体裂缝的原因和防治措施分析

砖混结构墙体裂缝的原因和防治措施分析 本文分析了墙体裂缝的产生原因,阐述了裂缝宽度的标准问题,并提出了在设计、施工中相应采取的防治方法和措施,供大家参考。 标签:砖混结构墙体裂缝分析防治 0 引言 近年来,砖混结构多层住宅工程屡屡发生墙体裂缝。裂缝位置走向不一。有的裂缝由小变大,发展很快;有的裂缝,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就不再增大,给住户心理造成很大压力。因此分析产生裂缝的原因并做好预防措施,是工程技术人员的一项重要任务.近几年来通过对一些住宅楼的裂缝进行考察、分析、研究,对如何防止墙体裂缝,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论述,并采取相应措施。 1 产生裂缝的原因分析 1.1 由于基础不均匀沉降造成墙体裂缝对于不均匀的地基,设计中没有把刚度不同的地基进行调整,造成基础不均匀沉降,墙身受较大的剪力作用,主拉应力大于墙体抗拉应力,造成了砌体受主拉应力而破坏,这种裂缝往往是由沉降较小的一边向沉降较大的一边逐渐向上发展. 1.2 由于温度的变化因屋面长时间受阳光幅射,其温度较墙体高出许多,在炎热的夏季,屋面温度是墙体温度的2倍左右,且在相同温度条件下,钢筋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是砖砌体线膨胀系数的2倍,它使屋面变形比墙体变形大得多。在屋面变形过程中,产生了很大的推力,作用在墙体顶端的水平推力使墙体与屋面的接触面受剪,剪力与屋盖、挑檐或女儿墙的垂直压力,构成墙体双向应力,当主拉应力大于墙体的抗拉强度时,墙体就会出现裂缝。 在建筑物的端部,垂直压应力很小,则此区域的主拉应力等于最大剪应力,一般砌体的抗拉强度最低,所以在端部容易出现斜裂缝,对于灰缝强度不良的砌体则出现水平裂缝。 1.3 由于块石基础施工质量差,造成墙体裂缝。对于块石基础,在施工过程中没有严格按《施工规范》施工,砌筑块石的砂浆不饱满,或采用堆砌的方法施工,造成块石基础工程质量低劣,楼房交付使用后由于竖向荷载的作用或水平振动荷载的作用,造成块石移位,使整个基础产生不均匀沉降,造成砌体受主拉应力作用而破坏。 1.4 对于寒冷地区,在设计基础埋置深度的过程中,只考虑了结构要求而忽视了基础的冰冻线要求。基础的埋置深度小于该地区的冰冻线,造成基底地基土受冻后膨胀,给基础施加了向上的作用力,当这种作用产生的主拉应力大于墙体的抗拉应力时,导致了墙体裂缝,尤其经过多次冻融循环后,裂缝更加严重。

某小区砖混结构墙体裂缝处理方案-secret

某小区砖混结构墙体裂 缝处理方案-s e c r e t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墙体裂缝处理方案 1、现场概况:商业1#一层东南角墙体(回迁1#西侧)出现裂缝,裂缝多呈现平行状分布,与地面夹角在45°左右,缝隙最宽一条约4㎜左右,其他缝隙在1㎜之内;二层角部局部开裂,缝隙1㎜。室内地面角部有裂缝,阴雨天外墙向内渗水,影响靠墙部位区域的正常使用。 2、成因分析:沿街商业1#楼(三层,荷载较轻)建成5年,地基土已经完成固结沉降。因东侧新建回迁1#(六层,不包含阁楼和贮藏室),地基状况不好,进行了处理,回填三合土,承受回迁1#楼体压力的反力不均匀分布引起建筑物沉降。大气降水入渗与排泄,使地下水位升降变化,地下水流对土体中空洞、空隙及充填物进行浸润、溶蚀、冲蚀、淘空,加剧填土不均匀沉降和基础下沉。回迁1#楼基础下沉,基底土也下沉,且下沉沿竖向方向影响区域往两侧扩散,因回迁1#与商业1#基础相距100㎜,商业1#基底在回迁1#基底土下沉影响区域内,造成商业1#东侧基础下沉,从而产生沉降差,即基础东西沉降不均匀。基础不均匀沉降引起墙体开裂。 3、墙体裂缝分析:商业1#楼东墙混凝土基础为悬挑结构,外挑1米左右,根据裂缝发展情况判断,裂缝在墙体根部距东墙近2米,商业1#楼基础埋深1.9米,顺砖墙裂缝判断,砖墙裂缝在土内继续向西延伸,距东墙在3米左右,非基础挑梁断裂;土内有1米高砖墙基础,砖基础底部为混凝土条形基础。由于砖基础为完全刚性基础,裂缝向下发展,可能产生裂缝,但底部混凝土条形基础因

有钢筋,且有地梁,配筋较大,不会开裂。综上所述,裂缝为砖墙裂缝。 商业1#楼墙体主要裂缝目前为3~4㎜宽,继续开裂加大很轻微,用肉眼观察不到,且回迁楼沉降已经基本完成90%以上,后期沉降量很小,影响到商业1#楼会更小。 沉降示意图 4、处理方案的确定:裂缝在砖墙上,裂缝向土内延伸不在挑梁上;裂缝向土内延伸,对结构影响主要是一层墙体裂缝、渗水;一层梁、圈梁仍然为一个整体,一层以上结构几乎没有变化,一层砖墙裂缝对结构稳定性没有大的影响。由此可见,墙柱构件与房屋结构的刚度和强度是足够的,墙体裂缝,不需要加固补强,只要修补裂缝的处理。

某小区砖混结构墙体裂缝处理方案-secret

某小区砖混结构墙体裂缝处理方案-s e c r e t(总3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墙体裂缝处理方案 1、现场概况:商业1#一层东南角墙体(回迁1#西侧)出现裂缝,裂缝多呈现平行状分布,与地面夹角在45°左右,缝隙最宽一条约4㎜左右,其他缝隙在1㎜之内;二层角部局部开裂,缝隙1㎜。室内地面角部有裂缝,阴雨天外墙向内渗水,影响靠墙部位区域的正常使用。 2、成因分析:沿街商业1#楼(三层,荷载较轻)建成5年,地基土已经完成固结沉降。因东侧新建回迁1#(六层,不包含阁楼和贮藏室),地基状况不好,进行了处理,回填三合土,承受回迁1#楼体压力的反力不均匀分布引起建筑物沉降。大气降水入渗与排泄,使地下水位升降变化,地下水流对土体中空洞、空隙及充填物进行浸润、溶蚀、冲蚀、淘空,加剧填土不均匀沉降和基础下沉。回迁1#楼基础下沉,基底土也下沉,且下沉沿竖向方向影响区域往两侧扩散,因回迁1#与商业1#基础相距100㎜,商业1#基底在回迁1#基底土下沉影响区域内,造成商业1#东侧基础下沉,从而产生沉降差,即基础东西沉降不均匀。基础不均匀沉降引起墙体开裂。 3、墙体裂缝分析:商业1#楼东墙混凝土基础为悬挑结构,外挑1米左右,根据裂缝发展情况判断,裂缝在墙体根部距东墙近2米,商业1#楼基础埋深1.9米,顺砖墙裂缝判断,砖墙裂缝在土内继续向西延伸,距东墙在3米左右,非基础挑梁断裂;土内有1米高砖墙基础,砖基础底部为混凝土条形基础。由于砖基础为完全刚性基础,裂缝向下发展,可能产生裂缝,但底部混凝土条形基础因

某砖混结构房屋墙体裂缝原因分析与处理

收稿日期:2002-10-15 作者简介:刘清阳(1968-),男,山东莒南人,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讲师,硕士,现主要从事建筑物鉴定与加固研究1 文章编号:1003-5990(2003)01-0089-03 某砖混结构房屋墙体裂缝原因分析与处理 刘清阳1,赵考重1,于奎亮2,袁永升3 (1.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山东济南250014;2.山东鲁班建设集团,山东临沂276000;3.民航山东省管理局,山东济南250104) 摘要:通过分析某砖混结构建筑物墙体出现的几种裂缝型式,认为这些裂缝主要是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温度变化、混凝土收缩等原因产生的非受力裂缝,并不危及结构安全,但可降低建筑物的整体性,最后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 关键词:墙体裂缝;原因分析;加固处理中图分类号:TU746.1 文献标识码:B Analysis and rein forcement of wall cracks for a masonry building LIU Qing -yang 1,Z HAO Kao -zhong 1,YU Ku-i liang 2,et al. (11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Shandong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Engineering,Jinan 250014,China;2.Shandong Luban Constructi on Inc,Linyi 276000,China) Abstract:Based on analysis of several kinds of wall cracks for a masonry building,it is found tha t the unforced cracks are resulted form the foundation asymmetric subsidence,temperature change and concrete contractions.These cracks do not endanger structural safety,but debase the building integrity.Finally,the relevant rein -force ment methods are advanced. Key words:wall cracks;reason analysis;reinforcement 砖混结构的房屋在建筑物中占的比例较大,墙体出现裂缝比较普遍,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温度变化、混凝土收缩等原因产生的非受力裂缝[1]较多,这些裂缝一般不危及结构安全,但这些裂缝在较长时间内还不稳定,降低了结构的抗震能力,在地震时容易引发墙体破坏,甚至倒塌,应进行处理。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分析墙体产生裂缝的原因,并提出处理意见。 1 事故概况 某三层沿街房,底层框架结构,2~3层砖混结 图1 一层平面图 构,总建筑面积为1441m 2,图1为一层平面图。工程主体工期自10月中旬至当年11月下旬,停工4个 第18卷第1期2003年3月 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学报JOURNAL OF S HANDONG UNIVERSITY OF ARC HITECTURE AND E NGINEERING Vol.18 No.1 Mar.2003

砌体结构墙体裂缝的预防及处理方法 二合一

砌体结构墙体裂缝的预防及处理方法 近几年商品住宅楼的建筑规模越来越大,作为住宅楼的主要承重结构形式 的砌体结构——砖砌体出现的问题也随之增多,特别是墙体裂缝是最常见的问题。砌体裂缝的产生导致墙体渗漏,有的危及结构安全,从外观上影响建筑物的美观,可见预防砌体裂缝的产生及正确处理修补裂缝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必须引起业内人士的高度重视。下面谈一下砌体裂缝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 砌体结构墙体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 砌体结构虽然已广泛应用,但材料脆性大,抗剪强度差。在很多不利条件下,墙体都比较容易出现裂缝。造成墙体出现裂缝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1、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墙体裂缝由于地质勘探不利,没有搞清地基 土层情况,很容易引起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当房屋中部的下沉值较两端大时,形成正向弯曲而造成正八字缝;房屋中部的下沉值较两端小时,其形成反向弯曲而造成倒八字缝。这种情况与第一种情况正好相反;当房屋一端地基较弱,建筑物一端较高或荷载较大时,造成一端沉降大而出现斜裂缝;当房屋出现正八字缝和倒八字缝时,若房屋的刚度较弱, 随着沉降的加剧,会在八字缝的中间出现一些竖向裂缝,一般是由砌体内的主拉应力大于砌体的抗拉强度引起的。 2、温度引起的墙体裂缝这类裂缝比较容易出现在墙体与其它构件接触 的地方,比如,墙体与圈梁的交接处。这是因为,由于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与普通砖砌体的线膨胀系数有相当大的差别,在相同温差下,混凝土的伸缩要比砖砌体大1 倍左右。所以当温度变化较大时,容易产生裂缝。除了以上情况之外,局部荷载过大、施工工艺与施工方法等也可能引起墙体的裂缝产生。 3 预防砌体结构墙体裂缝的措施从墙体裂缝的产生原因不难看出,只

墙体抹面砂浆裂缝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墙体抹面砂浆裂缝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抹面砂浆是指涂抹在建筑物或建筑构件表面的砂浆。根据抹面砂浆功能的不同,可将抹面砂浆分为普通抹面砂浆、装饰砂和具有某些特殊功能的抹面砂浆(如防水砂浆、绝热砂浆、吸音砂浆和耐酸砂浆等)。对抹面砂浆要求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容易抹成均匀平整的薄层,便于施工。还应有较高的黏结力,砂浆层应能与底面黏结牢固,长期不致开裂或脱落。处于潮湿环境或易受外力作用部位(如地面和墙裙等),还应具有较高的耐水性和强度。 一、内墙抹灰施工要点 1、抹灰层的层次 为了保证抹灰层质量,抹灰必须分层操作,通常分为不同构造的三个层次。 ①底层,主要起与基层粘结作用,并对基层进行初步找平,要求应有良好的保水性。底层灰的用料应根据基层材料种类的不同(如砖、混凝土或加气混凝土等)而选用不同的砂浆。一般底层灰砂浆较常用的是水泥砂浆、石灰砂浆、水泥石灰砂浆。底层灰厚度约为6.8mm。 ②中层,主要起找平作用,使物面平整,并弥补因底层收缩出现的裂纹。中层灰浆的种类一般参照底层灰的选择处理,即与底层灰选择同种砂浆,配比也大致相同。厚度略厚于底层灰,约为10mm。 ③面层(罩面),主要为了获得平整、光洁地表面效果,起装饰作用。面层灰浆多为麻刀灰、纸筋灰、玻璃丝灰(纤维材料起良好的止裂作用)以及石灰砂浆,高级墙面用石膏灰浆。若用砂浆,配比中砂的用量要略为减少,细度要更细,以保证面层平整细腻。厚度约为2.5mm。 抹灰要分层进行的原因:①抹灰层分作用和用料不同的底层、中层和面层,

当然不能一次完成。②即使各层材料相同,若要一次完成,也有不易压实的操作困难。③厚厚的一层抹灰层自重大,当它超过砂浆与基层的粘结力时,抹灰层会掉落下来。采用分层抹灰,每层薄一些,并且后一层是在前一层6~7成干后抹上,此时前一层与前物面的粘结力已相当大,而后一层与前一层的粘结力只要承受薄薄的后一层自重。④使用含石灰膏的抹灰砂浆时,由于石灰膏的硬化是其主要成分Ca(OH)2吸收空气中的CO2。生成CaCO3和H2O(水分要蒸发)。而空气中CO2含量很少,所以石灰膏硬化很缓慢。若不分层抹灰,在厚厚的抹灰层深处,石灰膏长时间不能结硬。采用分层抹灰,每层薄一些,各层之间有一定的施工间歇,就能使各层的石灰膏有充分硬化的环境条件。 2、抹灰层厚度控制 内墙抹灰层平均总厚度应不大于下列规定:普通抹灰(l8mm);中级抹灰(20mm);高级抹灰(25mm)。抹灰层平均总厚度大于质量标准规定,不仅要增加造价,而且会影响质量。当抹灰层过厚时:①灰浆层自重大,易产生下垂现象,拉松灰浆与基层的粘结,导致出现空鼓。②抹灰层自重超过灰浆与基层的粘结力时,抹灰层脱落。③灰浆干燥收缩量大,所产生的收缩应力超过灰浆强度时,抹灰层开裂。另外,高级抹灰控制厚度要比普通抹灰大些,这是由于高级抹灰的表面平整度要求比普通抹灰要高些,即表面平整允许偏差要小些,抹灰层的表面平整是靠砂浆层厚度来调整的,表面平整度越高用以调整的砂浆层厚度应越宽裕些。 3、施工操作 一般抹灰按质量等级的不同,施工工序也不相同,但大致可分为:基层处理、贴灰饼冲筋、抹底层、中层、面层灰等。

某小区砖混结构墙体裂缝处理方案_secret

墙体裂缝处理方案 1、现场概况:商业1#一层东南角墙体(回迁1#西侧)出现裂缝,裂缝多呈现平行状分布,与地面夹角在45°左右,缝隙最宽一条约4㎜左右,其他缝隙在1㎜之内;二层角部局部开裂,缝隙1㎜。室内地面角部有裂缝,阴雨天外墙向内渗水,影响靠墙部位区域的正常使用。 2、成因分析:沿街商业1#楼(三层,荷载较轻)建成5年,地基土已经完成固结沉降。因东侧新建回迁1#(六层,不包含阁楼和贮藏室),地基状况不好,进行了处理,回填三合土,承受回迁1#楼体压力的反力不均匀分布引起建筑物沉降。大气降水入渗与排泄,使地下水位升降变化,地下水流对土体中空洞、空隙及充填物进行浸润、溶蚀、冲蚀、淘空,加剧填土不均匀沉降和基础下沉。回迁1#楼基础下沉,基底土也下沉,且下沉沿竖向方向影响区域往两侧扩散,因回迁1#与商业1#基础相距100㎜,商业1#基底在回迁1#基底土下沉影响区域内,造成商业1#东侧基础下沉,从而产生沉降差,即基础东西沉降不均匀。基础不均匀沉降引起墙体开裂。 3、墙体裂缝分析:商业1#楼东墙混凝土基础为悬挑结构,外挑1米左右,根据裂缝发展情况判断,裂缝在墙体根部距东墙近2米,商业1#楼基础埋深1.9米,顺砖墙裂缝判断,砖墙裂缝在土内继续向西延伸,距东墙在3米左右,非基础挑梁断裂;土内有1米高砖墙基础,砖基础底部为混凝土条形基础。由于砖基础为完全刚性基础,裂缝向下发展,可能产生裂缝,但底部混凝土条形基础因有钢筋,且

有地梁,配筋较大,不会开裂。综上所述,裂缝为砖墙裂缝。 商业1#楼墙体主要裂缝目前为3~4㎜宽,继续开裂加大很轻微,用肉眼观察不到,且回迁楼沉降已经基本完成90%以上,后期沉降量很小,影响到商业1#楼会更小。 沉降示意图 4、处理方案的确定:裂缝在砖墙上,裂缝向土内延伸不在挑梁上;裂缝向土内延伸,对结构影响主要是一层墙体裂缝、渗水;一层梁、圈梁仍然为一个整体,一层以上结构几乎没有变化,一层砖墙裂缝对结构稳定性没有大的影响。由此可见,墙柱构件与房屋结构的刚度和强度是足够的,墙体裂缝,不需要加固补强,只要修补裂缝的处理。 5、处理方法:在外墙上沿裂缝两侧150㎜左右弹线,用切割机沿线将墙体抹灰剔除;在裂缝处墙体上切割约20㎜深的“V”

砖混结构墙体裂缝的原因和防治措施分析

砖混结构墙体裂缝的原因和防治措施分析 发表时间:2009-11-30T09:26:27.670Z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年8月上旬刊供稿作者:陈体[导读] 砖混结构多层住宅工程屡屡发生墙体裂缝。裂缝位置走向不一。有的裂缝由小变大,发展很快陈体(海南省三亚市市政总公司) 摘要:本文分析了墙体裂缝的产生原因,阐述了裂缝宽度的标准问题,并提出了在设计、施工中相应采取的防治方法和措施,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砖混结构墙体裂缝分析防治 0 引言 近年来,砖混结构多层住宅工程屡屡发生墙体裂缝。裂缝位置走向不一。有的裂缝由小变大,发展很快;有的裂缝,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就不再增大,给住户心理造成很大压力。因此分析产生裂缝的原因并做好预防措施,是工程技术人员的一项重要任务.近几年来通过对一些住宅楼的裂缝进行考察、分析、研究,对如何防止墙体裂缝,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论述,并采取相应措施。 1 产生裂缝的原因分析 1.1 由于基础不均匀沉降造成墙体裂缝对于不均匀的地基,设计中没有把刚度不同的地基进行调整,造成基础不均匀沉降,墙身受较大的剪力作用,主拉应力大于墙体抗拉应力,造成了砌体受主拉应力而破坏,这种裂缝往往是由沉降较小的一边向沉降较大的一边逐渐向上发展. 1.2 由于温度的变化因屋面长时间受阳光幅射,其温度较墙体高出许多,在炎热的夏季,屋面温度是墙体温度的2倍左右,且在相同温度条件下,钢筋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是砖砌体线膨胀系数的2倍,它使屋面变形比墙体变形大得多。在屋面变形过程中,产生了很大的推力,作用在墙体顶端的水平推力使墙体与屋面的接触面受剪,剪力与屋盖、挑檐或女儿墙的垂直压力,构成墙体双向应力,当主拉应力大于墙体的抗拉强度时,墙体就会出现裂缝。 在建筑物的端部,垂直压应力很小,则此区域的主拉应力等于最大剪应力,一般砌体的抗拉强度最低,所以在端部容易出现斜裂缝,对于灰缝强度不良的砌体则出现水平裂缝。 1.3 由于块石基础施工质量差,造成墙体裂缝。对于块石基础,在施工过程中没有严格按《施工规范》施工,砌筑块石的砂浆不饱满,或采用堆砌的方法施工,造成块石基础工程质量低劣,楼房交付使用后由于竖向荷载的作用或水平振动荷载的作用,造成块石移位,使整个基础产生不均匀沉降,造成砌体受主拉应力作用而破坏。 1.4 对于寒冷地区,在设计基础埋置深度的过程中,只考虑了结构要求而忽视了基础的冰冻线要求。基础的埋置深度小于该地区的冰冻线,造成基底地基土受冻后膨胀,给基础施加了向上的作用力,当这种作用产生的主拉应力大于墙体的抗拉应力时,导致了墙体裂缝,尤其经过多次冻融循环后,裂缝更加严重。 1.5 在结构设计上存在的问题:①建筑物顶层端部剪应力与温度成正比,与水平阻力系数、材料弹性模量、建筑物长度呈非线性关系,控制温度应力引起墙体裂缝的主要因素有多种,而不是建筑物长度单一因素,因此用伸缩缝作为控制裂缝的唯一方法是不全面的。②砖混房屋长度过长,如有的住宅,5个单元连在一起,总长度超过温度变形允许长度,规范规定总长超过60m应设伸缩缝,有的房屋超过较多而未设,也未采取其他措施。③构造柱是增强建筑物整体性,抵抗地震作用的重要构造措施,过去不少设计,构造柱的设置只考虑符合抗震规范,不考虑实际已存在的温度应力,认为温度应力在规范上未明确规定计算的方法,不考虑不能算是设计错误。因此,设计人员对6层以下住宅,基本上是隔问布置构造柱,未对建筑物端部裂缝多发区予以重点加强,构造柱的布置有的较稀,每隔2~3道内横墙才设,靠近建筑物端部往往也是一视同仁。④不少砖混房屋热衷于采用屋顶钢筋混凝土大挑檐,有时为平衡悬挑荷重,在室内屋盖部分也要现浇一部分屋盖板,在二者之间紧密连结的是外纵墙圈梁,圈梁往往与墙同宽。这样桃檐、圈梁及现浇屋盖部分共同组成刚度较大的现浇连续板如遇温差变化,产生的温度应力较高,导致墙体不能承受而开裂。⑤采用的砖、砂浆强度等级,越到顶层越低,有些建筑物底部几层采用MU1O级砖,M5级砂浆,而到顶层则为MU7.5级砖,M 2.5级砂浆,设计人员习惯于从强度上考虑,对温度应力引起的抗剪强度及变形则考虑较少。 2 裂缝宽度的标准问题 实际上建筑物的裂缝是不可避免的。此处提到的墙体裂缝宽度的标准(限值)是一个宏观的标准,即肉眼明显可见的裂缝,砌体结构尚无这种标准。但对钢筋砼结构其最大裂缝宽度限值主要是考虑结构的耐久性,如裂缝宽度对钢筋腐蚀,以及外部构件在湿度和抗冻融方面的耐久性影响。我国到现在为止对外部构件(墙体)最危险的裂缝宽度尚未做过调查和评定。对砌体结构来说,墙体的裂缝宽度多大是无害呢?这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因为它还涉及到可接受的美学方面的问题。对钢筋砼结构,裂缝宽>0-3 mm,通常在美学上是不能接受的,这个概念也可用于配筋砌体。而对无筋砌体似乎应比配筋砌体的裂缝宽度标准放宽一些。但是对于客户来讲二者是完全一样的。这实际上是直观判别裂缝宽度的安全标准。 3 防止墙体开裂的具体构造措施 3.1 防止混凝土屋盖的温度变化与砌体干缩变形引起的墙体开裂措施:①屋盖上设置保温层或隔热层;②在屋盖的适当部位设置控制缝,控制缝的间距不大于30 m;③当采用现浇混凝土挑檐的长度大于12 m时,宜设置分隔缝,分隔缝的宽度不应小于20mm,缝内用弹性油膏嵌缝;④建筑物温度伸缩缝的间距除应满足《砌体结构设计规范》的规定外,宜在建筑物墙体的适当部位设置控制缝,控制缝的间距不宜大于30n3。 3.2 防止主要由墙体材料干缩引起裂缝的措施 3.2.1 设置控制缝①控制缝的设置位置:a在墙的高度突然变化处设置竖向控制缝;b在墙的厚度突然变化处设置竖向控制缝;c在不大于离相交墙或转角墙允许接缝距离之半设置竖向控制缝;d在门、窗洞口的一侧或两侧设置竖向控制缝;e竖向控制缝,对3层以下的房屋,应沿房屋墙体的全高设置;对大于3层的房屋,可仅在建筑物1层-2层和顶层墙体的上述位置设置;f控制缝在楼、屋盖处可不贯通,但在该部位宜做成假缝,以控制可预料的裂缝;g控制缝做成隐式,与墙体的灰缝相一致,控制缝的宽度不大于12mm,控制缝内应用弹性密封材料,如聚硫化物、聚氨酯或硅树脂等填缝。②控制缝的间距:a对有规则洞口外墙不大于6nl;b对无洞墙体不大于8n3及墙高的3倍;c在转角部位,控制缝至墙转角的距离不大于 4.5m。

砌体结构墙体开裂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试论砌体结构墙体开裂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摘要:目前,在一般民用建筑中,砖混结构房屋因其造价相对较低,具有较好的隔热、隔音性能,仍被广泛采用,但由于某些原因引起墙体裂缝的出现,影响了房屋正常使用及房屋的装饰美观。根据本人近几年的工作实际证明,在工程裂缝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可以通过设计施工措施来克服的。本文对引发裂缝的原因进行归纳,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砌体结构;裂缝;原因;措施 abstract: at present, in the general civil construction, masonry structure because of its relatively low cost, has good heat insulation and sound insulation properties, is still widely used, but due to some reasons of the wall crack caused, the impact of housing and housing decoration and beautiful appearance of normal use. according to my past few years working practice, the crack is a large portion of the can through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measures to overcome. this paper on the initiation of cracks are summarized, and corresponding preventive measures. key words: masonry structure; crack; cause; measure [中图分类号] tu74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因温度变化和砌体干缩变形引起的墙体裂缝

墙体裂缝成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1 绪论 建筑施工得过程中经常会存在一些质量问题,建筑裂缝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墙体裂缝就是混凝土结构中比较常见得一种,这些裂缝得存在不仅会降低建筑物得抗渗能力,影响建筑物得使用功能得实现,甚至造成混凝土结构破坏与建筑物倒塌,墙体裂缝问题应该得到解决。建筑工程得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人身健康与公众利益等诸多方面,在关于商品房得质量投诉案件中,由于墙体裂缝、渗漏等涉及得纠纷或官司越来越多,墙体裂缝不仅影响建筑物得美观与使用功能要求(如引起建筑物透风、渗漏):还可能破坏墙体得整体性,影响结构安全;甚至会降低结构得耐久性。因此已成为住户评判建筑物安全得一个非常直观、敏感与首要得质量标准。墙体裂缝作为一种质量通病,对业主在观感与使用上造成不良影响,一直困扰着业主与开发商。因此分析墙体裂缝产生得原因,并制定相应得防治措施,已成为国家行政主管部门、房屋开发商及业主共同关注得课题。根据近几年对市民投诉得统计资料来瞧,与建筑物裂缝有关得占90%以上。因此,无论就是从经济角度、观感角度及正常使用角度来说,建筑物得裂缝问题均就是一个需要迫切解决得问题。 2 墙体裂缝得概述 2、1墙体裂缝得危害 墙体裂缝,特别就是砖混结构住宅楼得现浇板裂缝、墙体裂缝、多层现浇框架填充墙裂缝,属于当前建筑物多发性、普遍性得质量顽症。许多混凝土结构、

砌体结构等建筑物在建设与使用得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程度、不同形式得裂缝。对于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使大气中得二氧化碳很快渗透到混凝土中去,加快了裂缝处混凝土得碳化速度,从而缩短了结构从制作到钢筋开始锈蚀(即碳化历程)所经历得时间。而化学介质、气体、氧分子及水分子等也同时侵入裂缝。破坏钢筋钝化膜,在钢筋表面发生电化学反应,引起钢筋锈蚀,影响结构得使用寿命。如:钢筋混凝土梁、柱构件出现胀锈裂缝时(纵向裂缝)表明混凝土保护层内钢筋己严重锈蚀,结构得安全度随之迅速降低,结构得使用寿命大大缩短。砌体结构得墙体裂缝则会引起建筑物得渗漏,降低建筑物得刚度、耐久性与抗震性能,若墙体裂缝进一步扩展,还可能会威胁到人得生命与财产安全。 2、2裂缝控制得要求 裂缝有宏观、微观之分,更有有害、无害之别,建筑物裂缝宽度小于O.05mm 得属于微观裂缝,反之属于宏观裂缝。所谓裂缝得有害、无害之别,主要取决于建筑物得用途、性质、所处环境条件、裂缝所处部位、裂缝大小等。一般认为,凡引起下列后果得裂缝为有害裂缝,如:损害建筑物得功能;引起其它因素得破坏;降低结构刚度或影响建筑物得整体性;损害结构表面功能等。 国内许多研究资料认为,裂缝就是否需要处理,应根据裂缝得性质、缝宽、所处环境、结构类别(静定或超静定)、配筋情况等综合考虑,对处于正常室内环境下得温度收缩等变形裂缝,其处理得界限可适当放宽。 2、3墙体裂缝得分类 按照不同得分类标准,裂缝可以有很多得分类方法,一般有:按照裂缝生成原因分为:受力裂缝与非受力裂缝两大类。如:在各类直接荷载作用下,砌体产生得裂缝为受力裂缝;而因收缩、温度及湿度变化。地基不均匀沉降等引起得裂

剪力墙裂缝成因分析与防治措施

剪力墙裂缝成因分析与防治措施 在剪力墙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墙体开裂现象。根据多年的现场施工经验,本文从剪力墙裂缝的特征出发,就其产生的原因以及预防措施提出了一些个人的看法。 1 裂缝的一般特征和性质 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裂缝一般可分为表面不规则裂缝、贯穿性裂缝。表面不规则裂缝一般出现在混凝土浇注后不久,分布于墙体表面,此种裂缝既宽又密,但深度一般不大,多因养护不足而产生,对结构构件影响一般不大,且易于治理。竖向贯穿性裂缝一般发生在混凝土浇注后若干天后(一般拆模后不久),由下而上,走向与楼面接近垂直,有的通至楼面板底但不穿过楼层,缝宽一般为0.1~0.3mm,个别可达0.4~0.5mm甚至更深,缝深一般较大,最深者可贯穿墙体。因养护不好引起的表面不规则裂缝常不至于带来多少影响,且易于处理。 2 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般情况下,工程中构件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动、静荷载和其他各种外荷载引起的裂缝;二是由混凝土内外温差、收缩或地基不均匀沉

降等变形荷载引起的裂缝。此外,设计体型和结构布置也是产生裂缝的一个重要原因。总之裂缝产生的原因很复杂,综合考虑设计、材料、施工及环境等各方面的因素,钢筋混凝土剪力墙裂缝主要由以下原因产生: 2.1 混凝土的收缩应力过大 混凝土的收缩应力过大收缩裂缝主要与水泥用量、骨料、构件长度及外加剂等因素有关。 (1)水泥用量 目前,随着我国高层建筑的不断发展,各种高强度混凝土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C50、C60乃至C80混凝土设计标号已屡见不鲜,由此相应的是水泥用量的增大、水灰比的减小。而水灰比是影响混凝土收缩的最主要因素。例如,当水灰比小于0.35时。体内相对湿度很快降至80%以下,自收缩引起的体积减小在8%左右,收缩值相当可观。 (2)骨料 预拌混凝土为了满足运输、泵送的要求。增加了细骨料用量,使得骨料的表面积增大,相应包裹在骨料上的水泥等胶凝材料变少,减弱了混凝土之间的连接能力,增大了混凝土的塑性收缩。

砖混结构墙体裂缝的成因以及相应的处理措施

浅析砖混结构墙体裂缝的成因以及相应的处理措施【摘要】本文的行文思路是从砖混结构墙体裂缝的成因进行开始,对砖混结构墙体裂缝所存在的相关内在和外在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进而从技术和施工管理两个方面对各种砖混结构墙体裂缝的成因进行了分析,此外,在进行质量控制过程中同样应该加强对相关的规范的执行力度,进而达到消除或者减弱相关砖混结构墙体裂缝通病的目的。【关键词】砖混结构墙体裂缝;通病;分析;处理 abstract: this paper was started from the reasons for cracks in brick structure wall, analyzes the wall cracks in brick and concrete structure to some relevant intrinsic and extrinsic factors in detail, and then from the technology and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to analyzes the causes of wall cracks in brick and concrete structure, in addition, it should be strengthened for the relevant code enforcement in quality control process of the same, so as to eliminate or weaken the wall cracks in brick and concrete structure defects. key words: brick-concrete structure wall crack; fault; analysis; treatment 中图分类号:tv54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 1 前言 对于民用建筑,可以按照主要承重结构材料的不同,大致分为

砌体结构建筑墙体裂缝现象及补救措施

砌体结构建筑墙体裂缝现象及补救措施【摘要】砌体结构建筑墙体产生的裂缝,不但会影响建筑物的外 观和使用者的心情,同时也会使得建筑物不同程度的出现墙体和屋面的渗漏,降低建筑物的稳定性和耐久性。若是发现后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补救,任其发展可能会导致建筑物的倒塌。作者基于此背景,浅谈砌体结构建筑墙体裂缝现象产生的原因,并且一些相关的补救措施,以期可以给同行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墙体裂缝;砌体结构;补救措施分析 1.裂缝对砌体结构建筑的影响 砌体结构在我国使用已久,具有就地取材、施工方便、热性能好等优点。因其结构形式的经济实用而得到广泛应用,直到现在砌体结构在多层建筑建造中仍占有较大的比例。不过由于砌体结构的抗拉弯和抗剪性能相对来说比较的薄弱,建成后墙体经常会出现不同形式的裂缝。砌体结构受力出现裂缝的预示着结构的承载力可能不足,结构变形的出现虽然对砌体抗压承载力没有直接影响,但贯穿性裂缝的形成会降低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和抗震性能。外墙、楼板和屋面结构裂缝会影响结构防水,造成房屋渗漏,明显的结构裂缝或较大的变形会影响建筑物的美观。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砌体结构的建筑墙体的裂缝成因进行分析,并且能够找到行之有效的手段来进行前期控制或者后期补救。 2.裂缝的类型及其产生的原因分析 2.1温度裂缝

众所周知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物理物征,对于建筑材料及其所形成的构件也同样如此。比如外界德温度上升到一定程度,由相关力学知识可知屋盖会受压,而墙体会受拉、受剪,当建筑构件的温度应力大到一定值时,超过了砌体的抗拉或抗剪强度就产生裂缝。温度变化所产生的裂缝是造成墙体早期裂缝的主要原因,不过这些裂缝一般经过一个冬夏之后才逐渐稳定,不再继续发展,裂缝的宽度会随着温度变化稍微有变化。 2.2地基变形裂缝 房屋下面的地基承受整幢房屋的荷载而产生压缩变形,房屋随之沉降。当地基土层不一致或土层一致而上部荷载不均匀时,结构物刚度差别悬殊时,地基就产生不同的压缩变形而形成不均匀沉降,使房屋的墙体中产生弯曲和剪切引起的附加应力。当差异沉降较大时,墙体内产生的拉应力将超过砌体的抗拉强度,墙体中会出现裂缝。地基不均匀沉降裂缝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有些裂缝随时间长期变化,裂缝宽度较宽,有时宽至数厘米。地基变形裂缝主要分为剪切裂缝和弯曲裂缝,常见的有八字裂缝和斜向裂缝,多出现在房屋中下部且发生于房屋中下部的裂缝较上部宽度大。 2.3干缩裂缝 墙体干缩型裂缝是由块材内部自由水蒸发过程( 即含水率降低)所引起体积减少产生干缩变形, 进而形成墙体裂缝。这类干缩变形引起的裂缝在建筑上分布广、数量多、裂缝的程度也比较严重。如房屋内外纵墙中间对称分布的倒八字裂缝;在建筑底部一至二层窗台边

砖混结构墙体裂缝的分析与防治

砖混结构墙体裂缝的分析与防治 摘要:砌体结构常见裂缝的分析与防治。 关键词:砌体结构;裂缝 1砌体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 1.1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缝 为防止地基不均匀沉降在墙体上产生各种裂缝而采取的措施有: (1)合理设置沉降缝,将房屋划分成若干个刚度较好的单元,或将沉降不同的部分隔开一定距离,其间可设置能自由沉降的悬挑结构。合理布置承重墙,应尽量将纵墙拉通,尽量做到不转折或少转折。避免在中间或某些部位断开,使它能起到调整不均匀沉降的作用,同时横墙间距不能过大,

以加强房屋的空间刚度,进一步调整沿纵向的不均匀沉降。 (2)加强上部结构的刚度,提高墙体抗剪强度,减少建筑物端部的门窗洞口,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尤其是要加强地圈梁的刚度。 (3)强对地基探槽工作,发现有不良地基应及时妥善处理,然后才能进行基础施工。 (4)屋体形应力求简单,横墙间距不宜过大。 (5)理安排施工顺序,宜先建体量较大的单元,后建体量较小的单元。 1.2收缩和温度变化引起的裂缝 (1)屋盖系统温度变化使墙体产生的裂缝。这类裂缝较典型和普遍的是建筑物(特别是纵向较长的)顶层两端内外纵墙上的斜裂缝,其形态呈“八”字或“X”型,且显对称性,轻微者仅在两端1~2个开间内出现,严重者会发展至房屋两端1/3纵长范围内,并由顶层向下几层发展。此类裂缝对那

种刚性屋面的平屋顶,未设变形缝、隔热层的房屋就更易发生。 (2)由于温度变化不均匀使砌体产生不均匀收缩产生的裂缝。由于房屋过长,室内外温差过大,因钢筋混凝土楼盖和墙体温度变形的差异,有可能使外纵墙在门窗洞口附近或楼梯间等薄弱部位发生沿竖向贯通墙体全高的裂缝,这种裂缝有时会使楼盖的相应部位发生断裂,形成内外贯通的裂缝。另外,当房屋层高较大时,墙体因受弯在截面薄弱处(如窗间墙)会出现水平裂缝。 (3)由于钢筋混凝土圈梁与砖墙伸缩量不同产生的裂缝。当材料随时间发生收缩变形和自然界温度发生变化时,由于钢筋混凝土和墙砌体材料收缩系数和线膨胀系数的不同,会在房屋的墙体及楼盖结构中引起因约束变形而产生的附加应力,当这种附加应力过大时会在墙体上产生局部竖向裂缝。 防止砌体结构收缩和温度变化引起裂缝的主要措施有: (1)在墙体中设置伸缩缝。将房屋伸缩缝设在因温度和收缩变形可能引起应力集中、砌体产生裂缝可能性最大的地方。

墙体裂缝成因分析与防治方法

1 绪论 建筑施工的过程中经常会存在一些质量问题,建筑裂缝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墙体裂缝是混凝土结构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这些裂缝的存在不仅会降低建筑物的抗渗能力,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的实现,甚至造成混凝土结构破坏和建筑物倒塌,墙体裂缝问题应该得到解决。建筑工程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人身健康和公众利益等诸多方面,在关于商品房的质量投诉案件中,由于墙体裂缝、渗漏等涉及的纠纷或官司越来越多,墙体裂缝不仅影响建筑物的美观和使用功能要求(如引起建筑物透风、渗漏):还可能破坏墙体的整体性,影响结构安全;甚至会降低结构的耐久性。因此已成为住户评判建筑物安全的一个非常直观、敏感和首要的质量标准。墙体裂缝作为一种质量通病,对业主在观感和使用上造成不良影响,一直困扰着业主和开发商。因此分析墙体裂缝产生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已成为国家行政主管部门、房屋开发商及业主共同关注的课题。根据近几年对市民投诉的统计资料来看,与建筑物裂缝有关的占90%以上。因此,无论是从经济角度、观感角度及正常使用角度来说,建筑物的裂缝问题均是一个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2 墙体裂缝的概述 2.1墙体裂缝的危害 墙体裂缝,特别是砖混结构住宅楼的现浇板裂缝、墙体裂缝、多层现浇框架填充墙裂缝,属于当前建筑物多发性、普遍性的质量顽症。许多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等建筑物在建设和使用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裂缝。对于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很快渗透到混凝土中去,加快了裂缝处混凝土的碳化速度,从而缩短了结构从制作到钢筋开始锈蚀(即碳化历程)所经历的时间。而化学介质、气体、氧分子及水分子等也同时侵入裂缝。破坏钢筋钝化膜,在钢筋表面发生电化学反应,引起钢筋锈蚀,影响结构的使用寿命。如:钢筋混凝土梁、柱构件出现胀锈裂缝时(纵向裂缝)表明混凝土保护层内钢筋己严重锈蚀,结构的安全度随之迅速降低,结构的使用寿命大大缩短。砌体结构的墙体裂缝则会引起建筑物的渗漏,降低建筑物的刚度、耐久性和抗震性能,若墙体裂缝进一步扩展,还可能会威胁到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2.2裂缝控制的要求 裂缝有宏观、微观之分,更有有害、无害之别,建筑物裂缝宽度小于O.05mm 的属于微观裂缝,反之属于宏观裂缝。所谓裂缝的有害、无害之别,主要取决于建筑物的用途、性质、所处环境条件、裂缝所处部位、裂缝大小等。一般认为,凡引起下列后果的裂缝为有害裂缝,如:损害建筑物的功能;引起其它因素的破坏;降低结构刚度或影响建筑物的整体性;损害结构表面功能等。 国内许多研究资料认为,裂缝是否需要处理,应根据裂缝的性质、缝宽、所处环境、结构类别(静定或超静定)、配筋情况等综合考虑,对处于正常室内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