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历史、坚定自信抵制历史虚无主义课件

合集下载

教案:警惕历史虚无主义

教案:警惕历史虚无主义

教学设计方案课时名称尊重和传承我们的历史文—警惕历史虚无主义教师姓名知识点来源第三章弘扬中国精神第二节爱国主义及其时代要求设计思路教学方法:教学中,实现教学内容问题化,采用精心选择的案例进行教学,注重教学内容逻辑结构的梳理。

资源准备:教学所用的PPT课件的制作,微视频的选择,在注重知识性的同时兼顾直观性和趣味性。

教学目的通过对历史虚无主义各种表现及危害的分析,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激发大家对我国历史和传统文化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认同和尊重和传承我们的历史文化。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反对历史虚无主义难点: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教学过程设计导入由著名文艺评论家仲呈祥老师在《青年正在说》节目中的一段关于文化自信的演讲视频导入主题。

正题讲解一、历史虚无主义主要表现通过列举案例介绍历史虚无主义的五个方面的表现。

表现之一:丑化英雄恶搞经典表现之二:诋毁党的领袖表现之三: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表现之四:美化反面人物表现之五:否定五千年中华文明二、我们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通过清代著名思想家龚自珍的名言,“欲知大道,必先为史。

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和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的“怎样对待本国历史?怎样对待本国传统文化?这是任何国家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都必须解决好的问题”的阐述以及苏联的教训介绍说明尊重历史文化,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重要性。

通过微视频和法律及司法案例介绍各方面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应对措施。

三、面对历史虚无主义,作为公民,我们该怎么办?倡导大家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教诲,要“歌唱祖国、礼赞英雄”“不让廉价的笑声、无底线的娱乐、无节操的垃圾淹没我们的生活”。

自觉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的袭扰与侵蚀,牢固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坚定文化自信,勇于同一切恶搞、诋毁、亵渎、攻击英雄的言行做坚决的斗争。

历史虚无主义剖析56页PPT

历史虚无主义剖析56页PPT

历史虚无主义剖析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6、法律的基础有两个,而且只有两个……公平和实用。——伯克 7、有两种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节。——歌德
8、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多德 9、上帝把法律和公平凑合在一起,可是人类却把它拆开。——查·科尔顿 10、一切法律都是无用的,因为好人用不着它们,而坏人又不会因为它们而变得规矩起来。——德谟耶克斯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爱国主义教育PPT课件

爱国主义教育PPT课件
0 1
0 2
0 3
坚持热在基层、热在群众,结合人们生产生活,把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学雷锋志愿服务、精神文明创建之中,体现到百姓宣讲、广场舞、文艺演出……
组织动员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到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中讲述亲身经历,弘扬爱国传统。
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和文联、作协、科协、侨联、残联以及关工委等人民团体和群众组织,要发挥各自优势,面向所联系的领域和群体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作为常写常新的主题,加大现实题材创作力度,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劳动、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
文学艺术创作工程、重大历史题材创作工程等,加大对爱国主义题材文学创作、影视创作、词曲创作等的支持力度,加强对经典爱国歌曲、爱国影片的深入挖掘和创新传播
要具有鲜明爱国主义导向,倡导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坚决反对亵渎祖先、亵渎经典、亵渎英雄,始终保持社会主义文艺的爱国底色。
感 谢 聆 听
爱国主义教育
要加强祖国统一教育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不断增强“五个认同”,使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光荣传统代代相传。
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从历史中汲取营养和智慧,自觉延续文化基因,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要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丰富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
要加强国家安全教育,深入学习宣传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全党全国人民国家安全意识,自觉维护政治安全、国土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网络安全和外部安全。
加强国家安全教育和国防教育
大力实施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深化“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利用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重要传统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健康、富有价值内涵的民俗文化活动,引导人们感悟中华文化、增进家国情怀。

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坚定历史自信

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坚定历史自信

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这股思潮暗流涌动,打着“学术研究”的幌子,肆意假设历史、歪曲历史,产生了极坏的社会影响。

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发表重要讲话论及历史虚无主义,这些讲话传达出高度的理论自信和历史自信,警示全党必须直面沉渣泛起的历史虚无主义,坚决抵制错误思潮的侵蚀,坚定历史自信。

一、认清历史虚无主义的现实表现历史虚无主义是通过各种方式重新“解读”历史,通过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从而否定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一种社会思潮。

历史虚无主义在新时期花样不断翻新,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和表现。

颂扬改良,否定革命。

历史虚无主义把革命同现代化完全对立,提出现代化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唯一要求,而实现现代化的唯一途径是改良。

相反,革命则被冠以破坏社会稳定、阻碍现代化等恶名。

由此进一步引申,就是颂扬侵略、反抗有罪,大肆宣扬“侵略有功论”“孙子战略论”等种种论调。

其实,将革命同现代化完全对立,目的并不是简单地否定革命,而是借否定近代史上的一切革命,来否定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因为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重要起点就是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并建立新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源于建国初期经由社会主义革命所开拓的社会主义道路。

因此,党的执政地位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共同起点都是革命,如果起点被否定,那么党执政根基的合法性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合理性必将受到质疑。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果决不能丢失,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成就决不能否定,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向决不能动摇。

这是党和人民在当今世界安身立命、风雨前行的资格。

”这既是对历史虚无主义假设历史、歪曲历史的坚决回击,也为正确认识中国近现代历史和坚定历史自信提供了重要指针。

贬斥中华文明,膜拜西方文明。

历史虚无主义必然导致民族虚无和文化虚无主义。

在历史虚无主义者笔下,中华民族不仅是“愚昧”“丑陋”的,而且充满劣根性,由此对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采取彻底否定的态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虚无主义的解构认识论同样违背了马 克思主义认识世界的唯物史观。这种强调 解构的观点会误导人们随意地去解释和解 读历史,不仅会造成广大人民群众在认识 和理解历史过程中的迷茫和困惑,也容易 被少数别有用心的人用来制造反国家、反 人民的事端。另外,这种认识论会误导人 们用不严肃的态度看待历史。历史是严肃 的,而某些戏说历史和穿越剧的泛滥却在 一定程度上亵渎和侮辱了历史的严肃性。 权力游戏的观点更加具有误导功能,它会 在人们心中形成一种权力神话的理解,这 无疑会引导人们去不加节制地追逐权力。
历史虚无主义的个体主义方法论与马克思 主义的整体主义方法路径也相违背。马克 思主义的研究方法要求我们用全面的、联 系的、历史的观点看待社会和世界。个体 性叙事强调对个案的展示,并习惯用个体 来演绎全部,这很容易产生以偏概全的问 题。个体性演绎追求所谓普遍性的分析框 架,忽视对具体的历史事实进行深入的讨 论。因此,这种演绎性推理很有可能违背 历史事实。如果研究者用某种看似理性的 逻辑去推理历史,会制造非常严重的历史 知识混乱。
七、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宣扬民主。一有机 会,不管是大型小型,有形无形,都要抓 紧发动民主无能运动。无论在什么场合, 什么情况下,我们都要不断对他们政府要 求民主和人权。只要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断 的说同样的话,他们的人民就一定会相信 我们说的都是真理。我们抓住一个人是一 个人,占住一个地盘是一个地盘。
四、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自觉抵制 历史虚无主义
要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泛滥,最根 本的是坚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 待社会和世界。具体来看,坚持历史 唯物主义要遵循四条原则。
一是客观性原则。认识和研究历史要从客 观的历史事实出发,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 待历史,全面和系统地掌握关于历史的相 关信息。
自近代以来,历史虚无主义在我国一直存在,并有过几次 突出表现。20世纪初,近代中西文化冲突过程中曾出现全 盘西化的思潮。全盘西化论者认为,中华民族应该全盘接 受西方文化,抛弃传统文化。这种观点在对待传统民族文 化与历史遗产等问题上采取了一种虚无主义的态度。抗日 战争爆发后,这次文化上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随着民族主 义的高涨而逐步消减。20世纪70年代后期,在粉碎“四人 帮”之后,又出现了一股以清算“毛泽东思想”为目的的 思潮。其突出表现在于极力贬损和攻击毛泽东和毛泽东思 想,全盘否定毛泽东领导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作用。这 股政治的历史虚无主义逆流,妄图通过否定历史来否定中 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历史作用 。
文艺上的表现,如“宏大解构论”,某些历史小 说借助虚拟历史空间来表现主观筛选过的历史内 涵,在解构革命历史小说中的宏大叙事时,对历 史事实采取了戏弄和逃避的姿态,最终从历史颠 覆走向了历史迷惘;又如“零度写作论”,一些 文学作品力图消解文学的教化和审美功能,尝试 将文学所依赖的历史背景彻底虚无化和终结化, 这在一些先锋诗人的“表演性写作”、一些新写 实小说家对“直接经验”的追求、一些朦胧诗中 对“大写的人”的极力宣扬等现象中表现得淋漓 尽致;再如“历史消费说”,一些文艺作品为了 赢得市场,对某些反派历史人物随意翻案,或过 多渲染历史阴暗面、过多描绘权力倾轧和声色犬 马,或对历史人物进行戏说,并把重大历史事件 的发生归结于各种离奇的因素。
胡适因提倡文学改良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 一,是第一位提倡白话文、新诗的学者,致力于 推翻二千多年的文言文,虽与陈独秀政见不合, 但与其同为五四运动的核心人物,对中国近代史 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历史虚无主义通过消解和解构历史,否 认一些人们已经普遍接受的事实,强调历 史是一种可以随意涂鸦的“空”或“无” 。因此,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是历史唯心 主义,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背叛。历史唯 物主义认为,历史是一种客观规律的逻辑 展现;而历史虚无主义则认为,历史是某 些处于权力结构顶端的人出于统治目的的 需要而对某些事件和认识的选择性组合。
布热津斯基的《大失败》
日裔美国学者福山《历史的终结》
再次,它是对我们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逆向发展的追求。
二、当前历史虚无主义的具体表现
当前的历史虚无主义整合了其历史发展过 程中的核心观点,在政治、史学和文艺上 形成了一系列具有挑战性和危害性的理论 和观念。具体表现集中在以下方面:
历史虚无主义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社会思潮。它以 一种“边缘反抗主流”的弱者形象出现,力图对 人们已经接受的、沉淀下来的文化因素进行解构 和重构。弱者的形象会蒙蔽同情者的眼睛,而解 构的话语则会误导那些价值观还未树立的年轻人 走上歧途。历史虚无主义的泛滥会把我们的历史 信仰和文化积淀吞噬掉,从而将我们推到一个没 有历史和信仰崩塌的危险境地。因此,要旗帜鲜 明地反对把存在的历史虚无化、把黑暗的历史漂 白化、把洁净的历史抹黑化。
一、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泛起的历史背景
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在低潮形势下出现 的一种社会现象。
是对西方反共势力企图“和平演变”社会 主义的一种呼应。
是对我们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逆向发展 的追求。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是一种借否定人民历史 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而否定中国共产党的 领导、马克思主义指导、社会主义道路和 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治思潮。这种思潮否定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形成的全部历史认识 体系,否定中国人民的进步史和中国共产 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史,达到否定 四项基本原则的目的,进而乱史灭国。
五、时常制造一些无事之事,让他们的人 民公开讨论。这样就在他们的潜意识中种 下了分裂的种子。特别要在他们的少数民 族里找好机会,分裂他们地区,分裂他们 的民族,分裂他们的感情,在他们之间制 造新仇恨,这是完全不能忽视的策略。
六、要不断制造消息,丑化他们的领导。最 重要的是让他们放弃毛泽东思想,我们的记 者应该找机会采访他们,然后组织他们自己 的言辞来攻击他们自己。
一、记住我们的一位老将军的话:要瓦解 中国,就必须要瓦解中国的民族气节,首 先要从精神上、灵魂上瓦解可怕的中国男 人,这是重新战胜中国的最重要前提。要 引导他们忽视甚至是仇视他们的男孩,用 美国的智慧通过"女性进步"引导他们放弃男 孩子的教育,打击他们男孩子的自信心和 自尊,培养出柔弱和无知、没有理想的男 人,这样就可以弱化中国的科学事业和国 防,进一步就可以毁掉这个国家。
首先,它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在低潮形 势下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
其次,它是对西方反共势力企图“和平演 变”社会主义的一种呼应。
美国冷战期间对中国著名的 《十二条戒令》
这份文件在美国政府档案中有明确记载, 而且在1980年以后已经解密。提出这套理 论的就是当时的美国国务卿艾伦·杜勒斯。
三、一定要尽一切可能,做好传播工作, 包括电影、书籍、电视、无线电波--和新式 的宗教传播。只要他们向往我们的衣食住 行、娱乐和教育方式,就是成功的一半。
四、一定要把他们的青年的注意力,从以 政府为中心的传统引开来,让他们的头脑 集中于:体育表演、色情书籍、享乐、游 戏、犯罪性的电影,以及宗教迷信。
——这非常容易做到:中国是一个片面重 视女权的国家,偏激的"男女平等"只能让他 们忘记男人对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核心 作用,只能带来男女之间损害他们自己未 来发展的激烈争斗,感谢上帝,这是上帝 赐给我们的礼物,干掉他们的男孩就是干 掉了他们的民族未来和赤色的国家。
二、尽量用物质来引诱和败坏他们的青年 ,鼓励他们藐视、鄙视、进一步公开反对 他们原来所受的思想教育,特别是共产主 义教条。替他们制造对色情奔放的兴趣机 会,进而鼓励他们进行性的滥交。让他们 不以肤浅、虚荣为羞耻。一定要毁掉他们 强调过的刻苦耐劳精神。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八、要尽量鼓励他们(政府)花费,鼓励 他们向我们借贷。这样我们就有十足的把 握来摧毁他们的信用,使他们的货币贬值 ,通货膨胀。只要他们对物价失去控制, 他们在人民心目中就会完全垮台。
九、要以我们的经济和技术优势,有形无 形地打击他们的工业。只要他们的工业在 不知不觉中瘫痪下去,我们就可以鼓励社 会动乱,不过我们必须表面上非常慈爱的 去帮助和援助他们,这样他们(政府)就 显得疲软。一个疲软的政府,就会带来更 大的动乱。
一部中国近现代史,就是一部中国人 民求存图强、梦想复兴的历史。让我 们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道路上,为实现中国的现代 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而奋斗!
葡萄牙语:Obrigado
政治上的表现,如“否定革命论”,贬低 革命对于中国现代化的解放意义,认为革 命完全是破坏性的和错误的;又如“社会 主义歧途论”,认为“五四”以来中国的 社会主义道路选择是错误的,偏离了“以 英美为师”的“近代文明的主流”;再如 ,“党史诟病论”,用某些片面的材料歪 曲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否定或掩盖党史的 主流和本质,并以此否认中国共产党的历 史功绩。
十、要利用所有的资源,甚至举手投足, 一言一笑,都足以破坏他们的传统价值。 我们要利用一切来毁灭他们的道德人心。 摧毁他们的自尊自信的钥匙,就是尽量打 击他们刻苦耐劳的精神。
十一、暗地运送各种武器,装备他们的一 切敌人,以及可能成为他们敌人的人们。
十二、对待中国人要让他们的民众不断贫 困,让他们的国家不断歌舞升平,记住: 我们不能随便用战争的手段,应该用"和平 的美元",战争会使中国人团结起来,美元 和微笑会使中国人麻木起来。
二是规律性原则。历史并不是无序事件的组 合,而是具有内在的规律性。要通过纷繁复 杂的历史现象分析历史的本质和主流,揭示 历史的客观规律。
三是正确性原则。认识历史要讲求政治的 正确性。对于大是大非的问题,要有政治 的敏感性和坚定性。
四是整体性原则。不能用片面的、割裂的态 度,对待历史中的某些细节,而要把这些细 节放入整个历史的宏观发展当中去考察。要 在历史活动的总和和全貌中找到历史的主要 方面,并以此来区分主流和支流。
史学上的表现,如“侵略有功论”,认为 帝国主义侵略是西方各国送给中国的近代 文明礼物,鼓吹中国的现代化应该通过追 随殖民帝国来完成;又如“现代化西化论 ”,认为现代化就是西化,只有把西方文 化的一些基本理念引入中国并加以普及, 中国才能充分实现“世界化”、“现代化 ”和“全球化”;再如“人物重评说”, 对历史人物进行翻案式的重新评价,盲目 和错误地使用逆向推理对一些历史人物进 行颠覆式的重新解读,贬损孙中山、毛泽 东、鲁迅等人的历史功绩,而对慈禧、李 鸿章等人进行“去阶级化”,并大肆颂扬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