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墨重彩写春秋——武星宽先生其人其画

合集下载

论武星宽教授绘画作品中的情感表现

论武星宽教授绘画作品中的情感表现

论武星宽教授绘画作品中的情感表现作者:王敏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3年第04期摘要:情感是艺术创作的直接驱动力。

罗丹曾说:“艺术就是情感。

”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体验到或愉悦或痛苦或难忘的感受,将这些情感体验用绘画、雕刻、音乐等艺术创作方式表现出来,并使他人受到精神的鼓舞和感染,这即是艺术活动。

欣赏武星宽教授的绘画,我们或深或浅能感受到画中的情感。

但人因知识、环境、思维方式等差异而导致感受到的情感也不尽相同,本文主要从这样几个方面去解读武教授画作中的情感表现:恋乡、恋花、恋山、恋意、恋禅和恋德。

关键词:武星宽;绘画;情感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1-0195-01一、恋乡武教授的大部分画作,都是在描绘自己的家乡——内蒙古大草原。

我想,这和他对家乡深深的热爱和依恋之情是分不开的。

美好的童年记忆是那碧蓝如洗的天空、一望无际的绿色大草原、成群结队的牛羊、气势恢宏的高山、热情友好的族人……这些景象该是从小就刻在了身在异乡的游子心上吧。

所以即使已阔别故乡40多年,内蒙古巴彦淖尔草原依然是武教授艺术创作的灵感之源。

画中的草原美丽神圣依旧,然而现实中的那片绿土已成荒漠,当人们赞叹画中大草原的美好、纯净时,是否会反思自己的行为,去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未来发展之路。

这也是心系故乡、心系自然的武教授所期望的吧。

二、恋花武教授爱牡丹,爱牡丹大气磅礴的脱俗气势,爱它婀娜不娇的坚贞风骨。

他用大气紧凑的笔触、艳而不俗的色彩,寥寥几笔,勾勒出牡丹的内在精神之魂。

或许你认为武教授的牡丹少了一些柔和婉约,少了一些细致妩媚,但仔细思考后便知,也许武教授所画的牡丹,正是他心中的牡丹。

他所看到的牡丹之精髓在于:比外形更宝贵的内在气节。

三、恋山“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仁”是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精髓,孔子将之作为最高的道德准则。

山有深沉、厚重、磅礴之躯,有平静、稳重、宽容之品性。

可感者气 可贵者势 可敬者胆——浅析武星宽教授的水墨重彩艺术

可感者气 可贵者势 可敬者胆——浅析武星宽教授的水墨重彩艺术
下, 形成了中国画独有 的, 相对 固定 的图式 , 比如 山水画 的皴法 ,
中 国水 墨绘 画在很 长 的历 史发 展长河 中都 以一 种 温和细 雨, 不紧不慢 的节奏在发 展前进 , 不管是 隋唐还是宋元 , 哪怕是 明清 以降 , 都没有过 多的强调气势 , 谢赫 六法 中强调 了“ 气韵生 力行 。 但 大多只是把 注意力集 中在“ 韵” 上, 对 于“ 气” 则很少有 画 些有益的探索 , 影 响深远 。但 是和武星宽教授 的探索相 比 , 也显
赏武星宽教授的水墨绘画作 品,扑面而来 给笔者的感觉是 充满 了强烈的时代 感 , 现代感 和设计感 。 画面强烈 的色块对 比和 饱 满的构图给人以强烈 的视觉冲击力 ,大化 天成的水墨晕染效 果又给人 以丰富的禅意想象 。他 的水墨重彩 艺术 主要表现在对

看, 字形还有几 分像原作 了 , 但近看 细节 全无 , 笔 画间缺乏一
个块面和一个块面的搭 配 ,都能让人感觉 到作 者在创作 作品
时的一种激情澎湃和潇洒超然。艺术 的创作 , 最重要 的是激情 , 最难得 的是激情 。而这些 , 武星宽教授似乎轻而易举 的做到 了,
式, 既 给人原始 的质朴感 又给人很 强的现代感 , 对现代人心灵 的
视觉冲击力有着极大的撞击作用 。 读 武星 宽教授 的水 墨重彩 艺术后 要 以几个 字概 括一 下 的 话, 笔 者认 为是 气 、 势、 胆。
种势的连贯 , 一种气脉贯穿其间 , 血脉 自然疏通 的感觉全无 。高 手 临摹往往能够直指要害 , 没有过多的执着于字形 , 但 笔画的起
收, 笔 画和笔 画问 的连贯 , 笔断 意连 的细节往往把握较好 。乍一 看可能字形差点 ,但是需 要借鉴 和学 习的重要 内容却 全部 的注

气韵生动 情挚意长——武星宽教授水墨意象山水的视觉符号及审美分析

气韵生动 情挚意长——武星宽教授水墨意象山水的视觉符号及审美分析
象 。”
扑 捉 了心 中 山水 的欢 愉 之 态 、 闲适之意 , 画 中 浓 缩 了故 乡 山水 的美 的精 华 , 在武教授 的美学课上 , 他 所 展 示 的

幅 幅 作 品 使 我 对 中 国 画 艺 术 语 言 的 提 炼 又 有 了 新 的
体 会 ,对 自 然 物 像 与 彩 墨 造 型 的 碰 撞 进 一 步 加 深 了 理
境界, 它 的基 本 特 征 是 “ 虚静 ” 和“ 空灵 ” 。 ‘ 庄子 “ 道” 的 基 本 精 神 是 寻 求 个 体 的 精 神 自 由 , 强 调 人 的 精 神 力
量 , 体 现出人的主题的张扬。 在西方美学 中 。 希 腊 文 明 向 西 方 艺 术 提 供 了一 种
二 、 中 西 文 化 差 异 产 生 的 原 因
认识武 星宽教授 , 缘于他 的意象水 墨重彩画 . 画 中 奔 放 的色 彩 、 穿插 其 间 的 水 墨 符 号 、 以及 作 品 的现 代 设 计感 , 让 我 既感新鲜 诧异 、 又顿 生解析探 索之 意 , 我 试 图 以我 的 生活 体 验 去 叩击 作 者 与 作 品解 构 的 门扉 。
言体 系 , 顿 挫与疏密的线条强调 画面的形式 感 , 点 与 细 密 线 条 的 穿 插 凸 显 生 命 的 精 彩 与 张 力 ,对 人 文 与 自 然
的 关 注跃 然纸 上 。 让 人 过 目不 忘 。 ( 图 1)
以 神 圣 的 形 式 为 中 心 概 念 的 美 学 价 值 , 基 督 教 文 明 则
产 生 中 西 审 美 差 异 的 原 因 要 从 中 西 不 同 民 族 的 传 统 文化 以及 审 美理 想 的 发展 演 变来 看 。 儒、 道 思 想 集 中 代表 了汉文化 不同于 世界其 它民族文化 的基本特 质 。 儒 家 美 学 的 中 心 概 念 即 是 “中 和 之 美 ”, 强 调 以 文 权 体 制 为 中心 的 宇 宙 间 的 一 切 的 普 遍 和 谐 , “ 中 和 ” 的 宇 宙

蒙远之上大美无形——观武星宽教授水墨重彩有感

蒙远之上大美无形——观武星宽教授水墨重彩有感
畏 净 化 了他 的 艺 术 追 求 。
关键词 : 情 感; 虔诚 ; 艺术手法 ; 重彩水墨
中图分类 号 : J 2 0 5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0 0 5 — 5 3 1 2 ( 2 0 1 4 ) 1 4 — 0 1 7 6 - 0 1


浓墨重彩背后的“ 云淡风轻”
而武教授对待艺术 的虔诚与对待 自然 的敬畏有 意识 或者无 意识 的流 淌于 画作 中,从而在长达几十年 的创作 中能够一直保 持他不变 的艺术追求 , 没有被外界所 干扰 。在他 的画作 中 , 人们
感受 不 到社 会 的浑 浊 和物 欲 的追 逐 ,有 的 只是 草原 的 圣 洁 美 丽
艺 术 画 廊
文艺 生活 L I T E RA T URE L I F E
2 0 1 4 I 5
蒙远之上பைடு நூலகம்美无形

观武 星宽教授水 墨重彩有感

: I t 茁 J — J 曲
( 武汉理工 大学, 湖北 武汉 4 3 0 0 7 0 )
摘 要: 情感是艺术创作的直接驱动 力, 艺术家们在现实生活中或愉悦或痛苦的情感体验 用于艺术创作 中, 而使他 人受到精神 的鼓舞和感 染, 便 产生一种情感上 的共鸣 。 欣 赏武星 宽教授的绘画 , 能深深的感受到画 中的情感 , 这种 情感以他特 有的艺术表现手法呈现 出来 , 更加 带给观 者一种独特 的视 觉体验与情感 交流 , 而他对艺术的虔诚与敬
术 家 的人 生 阅历 与 艺 术 实 践 有 着 紧 密联 系 的 。
与 A然万 物的纯净鲜活 。 武教授在描画内蒙古 草原的物象时 , 没 有停 留在对事物表 面的描摹 , 而是将 物象进行禅意 的诠 释 , 经过 艺术处理之后 , 又将其 回归到最原始的形貌 , 这 种突破又 回归 的 动态过程 ,是 他对 自我最高 的艺术追求 的一种虔 诚的探索与实 践 ,而这种追求不会就此停驻 ,这种虔诚 的探 索会 一直持续下

浩气贯宏宇--武星宽教授其人其画其设计作品

浩气贯宏宇--武星宽教授其人其画其设计作品
卡经 书插 图。 唐卡艺术 的严格规范和精细风格 , 给年少时 的他 留 下 了深刻 印象 , 他也 因此获得了绘 画艺术所需要的造型能力 。 运 用 天然的矿物颜料 , 粗犷 的大色块 , 鲜艳浓重 的大色调 , 原来是
自那 时就 留下 的深 深 的 种子 。 后来 , 满怀 豪 气 的年 轻 人越 过千 山万 水 , 考 上 了湖 北 美 术 学
们 无 不 为 先 生 的思 想 和 大 爱 而 感 染 , 跟 随 先 生 的脚 步 , 脑 海 中展 开 一 副 中 国地 图 。 艺 术 永远 是 通 过 每 个 人 的情 感 ,热情 和 梦 想 而 得 到 表 现 的
院。再后来先生在武汉任教 , 受到楚 风汉韵 的滋养 , 这一段独特 的经历 , 使他将蒙古族艺术与汉 民族 的水墨艺术融合起 来 , 成为 自成一派 的水墨重彩画家。


武 先 生 其 人
初次见到武星宽老师 , 是 在 几 年 前 我 刚人 大学 时 。 某 日 , 笔 者在 武 汉 理 工 大 学 艺术 设 计 学 院 的 门 口遇 到 一 位 老 师 ,他 身 材
而在设计创作方 面 , 在 阔别故 乡 4 0多年 之后 , 内蒙古 巴彦 淖尔草原依然是先生艺术创作的灵感 之源。先生设 计的系列作 品大气 , 庄重 , 将 传统文化与 当代 时代特征相结合 , 将草原 文化 与当代建 筑时尚相结合 , 文化厚重 , 设计感 十足 。
武星宽先生 的画作与设计作 品给予 我们 的是 一种启迪 , 一 份感动 , 一颗炽热 的心 !“ 浩气贯宏宇” , 武星宽教授对文化 的深
千山》 的画作里 , 那些群山绵亘的大漠 间, 浓重的靛青 , 凌烈 的笔
触, 让人感 到有大风呼啸而过 。而在远处那一抹红 , 更像是一种

空性无羁鞅——记水墨重彩大师武星宽

空性无羁鞅——记水墨重彩大师武星宽

空性无羁鞅——记水墨重彩大师武星宽
付文涛
【期刊名称】《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3(007)004
【摘要】解读水墨重彩大师武星宽教授画品与人品一体的特点,并从他作品的五大特征:风格独特,画如其人;用色大胆,对比强劲;笔触潇洒,虚实有度;线条有力,收放自如;包罗万象,题材丰富等方面分别赏析作品的个性美与审美境界.
【总页数】4页(P85-88)
【作者】付文涛
【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湖北武汉43007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205
【相关文献】
1.从艺术审美到形式审美——浅谈武星宽教授的水墨重彩画 [J], 刘建海
2.武星宽水墨重彩画作品中唐卡艺术的体现研究 [J], 张雅莉
3.说大美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论武星宽水墨重彩美学意义 [J],
4.浅析武星宽水墨重彩画艺术特色 [J], 杨文茜
5.在现代禅意中守护蒙元传统——品武星宽教授的水墨重彩作品 [J], 张慧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谈武星宽老师作品

浅谈武星宽老师作品

浅谈武星宽老师作品【内容摘要】武星宽的重彩水墨画将传统水墨画与重彩结合,独具匠心:将艺术与禅意结合以及汉文化与蒙元文化结合:使他的画与他个人一样大气、个性,画面节奏感情,张弛有度。

【关键词】重彩风格禅意蒙元文化与故乡情结画面节奏感初见武老师,就感觉他器宇不凡,浑身散发着一种艺术气息,面容和蔼可亲。

他的画更是充满一种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我。

一、重彩风格以及他的水墨重彩画武星宽在年幼时学习过唐卡,他的画在风格上继承了唐卡的圣洁和富丽的色彩,他的作品多运用红、黄、金、蓝、绿等色彩。

他的作品既符合重彩的要求,也符合审美的需要,而且他的水墨画内容大多是山水风光,在他的画中,色彩大多采用高纯度颜色,并通过颜色的浓淡拉开了观赏者的空间感,运用多种颜色的叠加来营造出一种神秘的艺术境界,使观赏者在朦胧中读懂画作要表达的真情实感,以厚重效果形成十分生动的色彩,带给观赏者特别的精神享受。

他对色彩的偏爱及其熟练地掌握,源于武星宽老师所生活的蒙古大草原,是大草原带给他生活的灵感,那些蓝天、白云、绿草在武星宽老师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不仅是对生活的感受,也是他画作艺术的源泉。

所以,武星宽老师水墨画风格的传统精髓是其很强的水墨语言表现力,正是这种墨色的运用保证了作品与传统水墨画的血肉联系,又独具特色。

在《云走天籁》苍山云浪这幅作品中,刚劲的笔触挥就出雄浑的山石,清晰明朗地衬托着天空的旷达,红黑白色彩的运用形成强烈对比,近景山石的褶皱笔触,既像瓷器的开片,具有皴裂自然的线纹美感; 也有分割重彩,让笔墨时隐时现于色彩表层的巧妙方式,由深入浅,是武老师协调水墨与色彩关系的独创手法。

他的泼墨山水画,看似随意挥就,其实无一不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又如他的《苍穹嫣红》画作,柔中见刚,笔触凝练,占据画面大半部分的红橙色调犹如排山倒海之势,使画面视觉效果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力,像苍穹边洋洋洒洒的余晖,鲜艳而富于张力,又像东方的破晓,流动而又鲜活,蕴含着巨大的的生命力,色泽浓淡对比,构图静中见动,极富感染力。

感悟神韵之——艺术家武星宽艺术作品赏析

感悟神韵之——艺术家武星宽艺术作品赏析

感悟神韵之——艺术家武星宽艺术作品赏析作者:李娜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2016年第12期摘要:文章主要研究中国水墨画家武星宽老师的作品,吸取传统画法技巧,与自己的创作手法结合,包括色彩、构图、以及内在的精神象征,作品通过传统的演变,野性的表现力,更是一种独有的美的表达。

关键词:感悟神韵;作品赏析中图分类号:J5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36-0013-01中国水墨艺术有千余年的历史,文化内涵十分丰富而深刻,可以说中华民族将它最内在的本质、对生命的感悟、对自然精神的心领神会完美地表现在这博大丰厚的水墨艺术传统之中。

中国绘画艺术技巧,在世界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也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在武汉理工大学学习期间,欣赏到了武星宽老师的书画作品,并且有幸听到武老师对其作品的创作灵感来源,受益匪浅,其画法独特,整体手法大气磅礴,武老师是蒙古人,高大的蒙古汉子对其艺术作品的描绘,让我们不仅想到了铁汉柔情。

中国最早的水墨艺术主要是青绿山水、金碧山水、水墨山水、浅绛山水等。

中国山水画欣赏的绝不止是画的形式,画的表象。

从这些作品中不难以看出,这里有对美好的家园回忆,有对理想国度的向往,有广博山野中生命的呼唤,也许还有超越千年的梦想和冀盼……不同的手法创作出不同的作品,好的艺术作品带给我们的是灵魂的洗涤,它们是热烈的,是欣喜的,是宁静的,是寻思的,给人遐想和启迪。

中国古典绘画的一个久远传统是通过山水花鸟来表现人,表现人的心境意绪,表现人对自然生命的体会和感动,从而让人们经由这份体会和感动去领悟宇宙和人生的真谛。

从某种意义上说,20 世纪的中国水墨画史就是一部中国传统绘画现代转型的历史。

而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等20世纪的中国画大师既是中国传统水墨画艺术的最后辉煌。

20世纪后出现了“实验水墨”通过不同的手法创作出意想的作品,更是传达出对生活的向往。

《禅色映丹红》从这幅作品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线与色块的结合,高于自然,色彩的处理,设计风格的独特,由此可以看出只有那些热爱生活、热爱美、渴望美的人,才会在心理上产生驱动性和紧张性,以满腔的热情和浓厚的兴趣去追求美,从生活中发现美并强烈地去感受美,从而创作出完美的作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在荆楚 大地 , 长期 受到楚文化 的熏陶, 他把 蒙古族艺术 与汉民
族的水 墨艺术融合起来 , 成为风格 独特 的水墨重彩画家。 “ 笔 墨 当随 时代 ” , 清代石涛 主张笔 墨要具 有 时代 感。在 武 星宽 的 画里 , 我们 看到 的是 山花 烂漫 、 大漠孤 烟 , 这是 他 内心 的
画家 深厚 的传 统功力 , 线条非 常讲 究 , 有 时苍 劲古朴 , 有时婉 约 秀 丽。这 种 中西融会 贯通 , 早年 的林风 眠、 李 可染 、 吴冠 中等 大 家都是杰 出的代表 , 给 中国画的发展 闯 出一条新路 , 极大地 丰富
了中国画的表现性。武星宽 的绘 画可谓殊途 同归。
乌兰扎布 , 年轻 时在武 汉上 学, 毕业后便 留在 武汉工作 。
随着他 的设计美学课程 开讲 , 笔者 对其认识不 断加深 : 他年
少 时来 到荆楚灵秀 、 人文气息浓郁 的武汉, 先后就读 于武汉理工 大 学、 湖北美 术学院。他是武 汉理工大 学博 士生导师 、 中国美术 家协会会 员、 中 国工 艺美术大 师评委 、 湖北 省突 出贡 献专家 等 ,
墨块 , 且 有 的加 以边 线, 在这 里可 以看得 出后 印象主义对其绘 画 的影 响。 因为这 种形 与构成形 的线条 、 色块 、 体 和面 , 是 强烈 内
道: “ 这 就是 武星 宽老 师。 ” 笔者仔 细观 察 : 他 身材高 大魁梧 、 长
发、 花 白络腮胡 , 气质儒雅。后来得 知 , 先 生乃 蒙古族人 , 蒙古名
卡, 各 种故事与传说也 深深地 扎根在他 的记 忆 中, 所 以画面 出现
大量 以禅 意为主题 的绘 画作 品 , 也就 显得 自然 而然 了。加上他
大小 、 前后、 虚实 、 远近 、 主次进 行排 列组合 与搭 配 , 这些 因素经
过他精心 的安排与布局 后, 形成一种 强烈的、 具有视 觉冲击力 的 画面。齐 白石先 生的写意花 乌 画中, 有 明显 的民间工 艺色 彩痕
到登峰造极 的地步 , 要想在这些成就面前谈 用墨 , 或者 再前 进一 步, 都是一件很难 的事。武星宽 的用 墨既继 承 了传 统用 墨的干 、
湿、 浓、 淡、 焦, 又 把在少 年 时期研 习的唐 卡 中的黑 、 红、 黄、 金、
蓝、 绿 等浓重 而艳丽 的色彩有所保 留和 融合。他把 这些物 象 的
心化和 个性化 的表现 , 也 是主观感 情的流 露 , 如《 灵光沐 浴金胡 杨》 《 山花 、 野花 、 格 桑花》 都 能很 好地 印证 这 一点。这 里也保 留 了中国传 统绘 画 中的本 质特 点 , 在 用笔上 用传统 的书写 方式来
表现 , 不管粗细 的线条 , 还 是不 同色 块组合 , 无一例 外地 显 示 出
在 笔者 眼前 时, 笔者 不禁 暗赞其 画面恣意纵横 且意 味深远 。在 这 里笔者 对他 的绘 画作 品进 行 赏析 , 主要有 以下几个 方面 的特
点:

秘, 充满 了一种人 与 自然 的和 谐之美 。如在《 天 似穹庐 花似锦》

浓 墨重 彩 , 并 置 融合
中, 天地 之 间的神秘 与安 宁, 透 出于宇宙苍穹 , 圆月高 悬, 静静地
其 绘 画作 品被 人 民大会 堂 、 中 国美 术馆 、 英 国卡迪夫 大 学等 收 藏。此外 , 先生还 有很 多已建成 的室外景观项 目, 如人 民大会 堂 湖北厅 的设计 、 湖北 洪 山广场 系列浮雕 等。在课 堂 里笔者见到 了他 的绘 画作 品, 当对 比强烈而大气 的画面效果 铺天 盖地展现
照在 天地之 间, 黑 白 占据 画面绝大部分 , 只有 中间一红一绿大小 均等两色块 , 却 一点不显别扭 , 画面和谐整 一。画面散发 画家的 精神 气质 、 反 映他 的 内心世 界 。他 出生 于 内蒙古 , 且 从小 画唐
众所周知 , 传统 中国画在 用墨方面经过上 千年 的积累 , 已达
造 型等特征上与传统的 中国画相 比有很 大的不 同, 其风格可 以说是 另辟 蹊径 、 独树 一帜 , 形 成独特的 面貌 , 为水墨重彩 的研 究和发展 提供 了积极 且重要 的借鉴 与参考价值 。
关键 词 : 浓 墨 重 彩 审 关
初识武 星宽先 生, 是在 一个三伏天 的清晨 , 武 汉理 工大学艺 术与设计 学院的门 口, 有一长者从小车 里出来 , 旁边 有同学小声
三、 禅道 精神 , 我 述我 心
南齐谢这
种 气韵最 主要是体 现在 思想的高度 上 , 是 一种 意境 的深度 和表 达 。先生 的画不管是 大幅 巨制 , 还 是小幅细裁 , 或 强烈, 或 宁静 ,
无一例 外 给人 的感觉 都 非常和 谐 。画 面里透 出一种圣 洁和 神
要i 辑 £ 1 i 开冗
浓 墨重彩写春秋
— —
武 星 宽 先 生其 人其 画
口邓健铭
摘 要: 对 于表现技 法来说 , 浓墨重彩只是 中国画的一种表现 手法 。唐李 思训 的《 江帆楼 阁图》 、 宋王希孟 的《 千里 江山图》 , 是较 早 的重彩画 , 主要 是以工笔 的形式表现 出来。武汉理工大 学艺术与设计 学院武星 宽教授 的浓墨重彩画 , 在 用 色用墨 、 画面构成 、 物 象
写 照。
迹, 武星 宽 的用 墨用 色也 有异 曲同工之妙 。在《 灵光 沐浴 金胡
杨》 里, 大面积鲜艳 的、 不 同层次 的红色 、 橙色 占据 画面 的主要部
分, 在 红色 与橙 色 的边 缘有选择 地分布 着几块 大小造 型不 同的 浓墨 , 这样 的色与 墨的并置使这 种浓 墨与鲜红 形成 了强烈 的对 比, 且层次分 明 , 色和 墨相互映衬 、 相互融合 , 显得既和谐统 一又 对 比鲜 明, 把 胡杨树 生而不死 一千年 、 死 而不倒 一千年 、 倒而不 朽一千年 的 生命 历程 中最 绚丽 而顽强 的一面加 以呈现 , 充满 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