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救援联动指挥中心综合布线子系统

应急救援联动指挥中心综合布线子系统
应急救援联动指挥中心综合布线子系统

应急救援联动指挥中心综合布线子系统(一)简介

综合布线系统是一种标准通用的信息传输系统。是一种模块化的、灵活性极高的建筑物内或建筑群之间的信息传输通道。

它既能使语音、数据、图像设备和交换设备与其它信息管理系统彼此相连,也能使这些设备与外部相连接。综合布线由不同系列和规格的部件组成,其中包括:传输介质、相关连接硬件(如配线架、连接器、插座、插头、适配器)以及电气保护设备,屏蔽设备等。这些部件可用来构建各种子系统,它们都有各自的具体用途,不仅易于实施,而且能随需求的变化而平稳升级。

(二)布线特点

1.兼容性:自身是完全独立的而与应用系统相对无关,可以适用于多种应用系统。它将语音、数据与各种设备信号线经过统一规划和设计,采用相同的传输媒体、信息插座、交连设备、适配器等,把这些不同信号综合到一套标准的布线中。由此可见,这种布线比传统布线大为简化,可节约大量的物资、时间和空间。在使用时,不用定义某个工作区信息插座的具体应用,只把某种终端设备(如个人计算机、电话、视频设备等)插入这个信息插座,然后在管理间和设备间的交接设备上做相应的接线操作,这个终端设备就被接入到各自的系统中。

2.开放性:由于采用开放式体系结构,符合多种国际上现行的标准,因此它几乎对所有著名厂商的产品都是开放的,如计算机设备、交换机设备等;并支持所有通信协议,如ISO/IEC8802-3,ISO/IEC 8802-5等。

3.灵活性:采用标准的传输线缆和相关连接硬件,模块化设计。因此所有通道都是通用的。每条通道可支持终端、以太网工作站及令牌环网工作站。所有

设备的开通及更改均不需要改变布线,只需增减相应的应用设备以及在配线架上进行必要的跳线管理即可。

4.可靠性:采用高品质的材料和组合压接的方式构成一套高标准的信息传输通道。所有线槽和相关连接件均通过ISO认证,每条通道都采用专用仪器测试链路阻抗及衰减率,以保证其电气性能。应用系统布线全部采用点到点端接,任何一条链路故障均不影响其它链路的运行,为链路的运行维护及故障检修提供了方便,从而保障了应用系统的可靠运行。各应用系统往往采用相同的传输媒体,因而可互为备用,提高了备用冗余。

5.先进性:采用光纤与双绞线混合布线方式,极为合理地构成一套完整的布线。所有布线均采用世界上最新通信标准,链路均按八芯双绞线配置。5类双绞线带宽可达100MHz,6类双绞线带宽可达200MHz。对于特殊的需求可把光纤引到桌面。语音干线部分用铜缆,数据部分用光缆,为同时传输多路实时多媒体信息提供足够的带宽容量。

6.经济性:可适应相当长时间需求。

(三)三种类型的综合布线系统

1.基本型

适用于综合布线系统中配置标准较低的场合,用铜芯双绞线电缆组网。基本型综合布线系统配置如下:

(1)每个工作区有一个信息插座;

(2)每个工作区的配线电缆为1条4对双绞线电缆;

(3)采用夹接式交接硬件;

(4)每个工作区的干线电缆至少有1对双绞线。

2.增强型

适用于综合布线系统中中等配置标准的场合,用铜芯双绞电缆组网。增强型综合布线系统配置如下:

(1)每个工作区有2个或以上信息插座;

(2)每个工作区的配线电缆为2条4对双绞电缆;

(3)采用夹接式或插接交接硬件;

(4)每个工作区的干线电缆至少有2对双绞线。

3.综合型

适用于综合布线系统中配置标准较高的场合,用光缆和铜芯双绞电缆混合组网。综合型综合布线系统配置在基本型和增强型综合布线系统的基础上增设光缆系统。

(四)综合布线系统的六个子系统

1.工作区子系统

(1)一个独立需要设置终端的区域划分为一个工作区,工作区子系统应由配线(水平)布线系统的信息插座,延伸到工作站终端设备处的连接电缆及适配器组成。一个工作区的服务面积可按5~10㎡估算,每个工作区设置一个电话机或计算机终端设备,或按要求设置。

(2)工作区的每一个信息插座均支持电话机、数据终端、计算机、电视机及监视器等终端的设置和安装。

(3)工作区适配器的选用符合下列要求:

1)在设备连接器处采用不同信息插座的连接器时,可以用专用电缆或适配器;

2)设备所需的电缆类别(媒体)时,采用适配器;

3)在连接使用不同信号的数模转换或数据速率转换等相应装置时,采用适配器;

4)对于网络规程的兼容性,可用配合适配器;

5)根据工作区内不同的电信终端设备可配备相应的终端适配器。

2.配线(水平)子系统

配线子系统由工作区用的信息插座,每层配线设备至信息插座的配线电缆、楼层配线设备和跳线等组成。

我们根据下列要求进行设计:

(1)根据工程提出近期和远期的终端设备要求;

(2)每层需要安装的信息插座数量及其位置;

(3)终端将来可能产生移动、修改和重新安排的详细情况;

(4)一次性建设与分期建设的方案比较。

我们采用4对双绞电缆。在有高速率应用的场合,采用光缆。根据整个综合布线系统的要求,在二级交接间、交接间或设备间的配线设备上进行连接,构成电话、数据、电视系统并进行管理。配线电缆选用普通型铜芯双绞电缆。

3.干线(垂直)子系统

由设备间的配线设备和跳线以及设备间至各楼层配线间的连接电缆组成。我们选择干线电缆最短、最安全和经济的路由。选择带门的封闭型通道敷设干线电缆。干线电缆采用点对点端接,或分支递减端接以及电缆直接连接的方法。如果设备间与指挥大厅处于不同的地点,而且需要把话音电缆连至设备间,把数据电缆连至指挥大厅,则在设计中选取不同的干线电缆或干线电缆的不同部分来分别满足不同路由干线(垂直)子系统话音和数据的需要。当需要时,采用光缆系统予以满足。

4.设备间子系统

设备间是在每一幢大楼的适当地点设置进线设备、进行网络管理以及管理人员值班的场所。设备间子系统由综合布线系统的建筑物进线设备、电话、数据、计算机等各种主机设备及其控制配线设备等组成。设备间内的所有进线终端采用色标区别各类用途的配线区。

5.管理子系统

管理子系统设置在每层配线设备的房间内。由交接间的配线设备,输入/输出设备等组成。采用单点管理双交接。

6.建筑群子系统

由两个及两个以上建筑物的电话、数据、电视系统组成一个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包括连接各建筑物之间的缆线和配线设备(CD),组成建筑群子系统。采用地下管道敷设方式。管道内敷设的铜缆或光缆遵循电话管道和入孔的各项设计规定。此外安装时至少预留1~2个备用管孔,以供扩充之用。

(五)系统指标

综合布线系统链路传输的最大衰减限值,包括两端的连接硬件、跳线和工作区连接电缆在内,应符合下列规定:

1.各点连成曲线后,测试的曲线全部应在标准曲线的限值范围之内。

2.综合布线系统任意两线对之间的近端串音衰减限值,包括两端的连接硬件跳线和工作区连接电缆在内(但不包括设备连接器),应符合下列规定:

(1)所有其它音源的噪声应比全部应用频率的串音噪声低10dB。

(2)在大多数主干电缆中,最坏线对的近端串音衰减值,应以功率累计数衡量。

(3)桥接分岔或多组合电缆,及连接到多重信息插座的电缆,任一对称电缆组或单元间的近端串音衰减至少要比单一组合的4对电缆近端串音衰减好一个数值Δ=6dB+10Lg(n+1)dB(式中n为电缆中非光纤对称电缆组数)。

3.综合布线系统链路衰减与近端串音衰减的比率(ACR),应符合下列规定:ACR(dB)=an(dB)-a(dB)(an为任意两线对间的近端串音衰减值,a为链路传输的衰减值)。

4.综合布线系统线对的直流环路电阻限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 100Ω双绞电缆的直流环路电阻值应为19.2Ω/100m;

(2)150Ω双绞电缆的直流环路电阻值应为12Ω/100m。

5.综合布线系统线对的传播延迟限值,应符合下列规定:配线(水平)子系统中的最大传播延迟不得超过lμs。

6.综合布线系统的相邻线对综合近端串扰(Power sum)限值应符合下列规定:相邻线对综合近端串扰其值为在4对双绞线的一侧,3个发送信号的线对向另一相邻接收线对产生串扰的总和近端串扰值。N4=N12+N22+N32(N1、N2、N3分别为线对1、线对2、线对3对线对4的近端串扰值)。

7.综合布线链路脉冲噪声电平

由大功率设备间断性启动对布线链路带来的电冲击干扰,综合布线链路在不连接有源器械和设备情况下,高于200MV的脉冲噪声发生个数的统计,测量2分钟捕捉脉冲噪声个数不大于10个。

8.综合布线背景杂讯噪声

由一般用电器械带来的高频干扰、电磁干扰和杂频竞频低幅干扰,布线链路在不连接有源器械及设备情况下,杂讯噪声电平应≤-30dB。

9.综合布线接地系统安全检验

综合布线系统采用屏蔽措施时,必须有良好的接地系统,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保护地线的接地电阻值,单独设置接地体时,不应大于4Ω;采用联合接地体时,不应大于1Ω。

(2)采用屏蔽布线系统时,所有屏蔽层应保持连续性。

(3)采用屏蔽综合布线系统时,屏蔽层的配线设备(FD或BD)端必须良好接地,用户端(终端设备)视具体情况接地,两端的接地应连接至同一接地体。若接地系统中存在两个不同的接地体时,其接地电源差不应大于1vr.m.s(有效值)。

(4)采用屏蔽布线系统时,每一楼层的配线柜都应采用适当截面的铜导线单独布线至接地体,也可采用竖井内集中用铜排或粗铜线引到接地体,导线或铜导体的截面应符合标准。接地导线应接成树状结构的接地网,避免构成直流环路。

(5)综合布线的电缆采用金属槽道或钢管敷设时,槽道或钢管应保持连续的电气连接,并在两端应有良好的接地。

(6)屏蔽线缆屏蔽层接地两端测量链路屏蔽线、屏蔽层与两端接地电流差≤5v。10.综合布线系统光缆波长窗口的各项参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1)多模光纤:芯线标称直径为62.5/125μm或50/125μm;

(2)850nm波长时最大衰减为3.5dB/km;最小模式带宽为200MHzkm;

(3)1300nm波长时最大衰减为ldB/km;最小模式带宽为500MHzkm;

(4)单模光纤:芯线应符合IEC793-2,型号BI和ITU-T G.652标准;

1310nm和1550nm波长时最大衰减为ldB/km;截止波长应小于1280nm;

1310nm时色散应≤6PS/km.nm;1550nm时色散应≤20PS/km.nm;

(5)光纤连接硬件:最大衰减0.5dB;最小反射衰减:多模20dB,单模26dB。

11.综合布线系统的缆线与设备之间的相互连接应注意阻抗匹配和平衡与不平衡的转换适配。特性阻抗的分类应符合100Ω、150Ω两类标准,其允许偏差值为±15Ω(适用于频率>1MHz)。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应急联动系统

应急联动系统的分析、设计与实施 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系王文俊 2003-12-8 15:25:52 1. CERS的分析与建模 1.1 CERS 1.1.1 什么是CERS 公共安全和公众服务成为政府部门一项非常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如何高效利用有限的资 源,提高政府对紧急事件快速反应和抗风险的能力,并为市民提供更快捷的紧急救助服务, 日益成为加强城市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当社会发生犯罪、火灾、爆炸等各种警情,群众医 疗急救、煤水电抢修等各种紧急求救事件,地震、火灾、海潮等突发自然灾害,以及社会动 乱、战争等各种重大紧急事件时,需要政府统一协调、统一调度相关部门协同工作。随着社 会的不断进步,社会发生紧急突发事件的种类更加复杂与多变,传统的应对机制已不能适应 日益增多的紧急突发事件处置的需要。当社会发生重大事件时,不是哪一家或哪几家单位能 够解决的,这就需要联合多家或所有社会单位共同解决。 社会应急联动系统就是综合各种城市应急服务资源,采用统一的号码,用于公众报告紧 急事件和紧急求助,统一接警,统一指挥,联合行动,为市民提供相应的紧急救援服务,为 城市的公共安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的系统。CERS大大加强了不同警种与联动单位之间的配合 与协调,从而对特殊、突发、应急和重要事件做出有序、快速而高效的反应。 1.1.2 为什么需要城市应急联动系统?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如何高效利用有限的资源,提高政府对紧急 事件快速反应和抗风险的能力,并为市民提供更快捷的紧急救助服务,重要性日益凸显。 目前存在多个公众特服号码,比如:公安-110、警情--119、急救-120、 交警-122,市民难于记忆。水、电、气等公共服务号码更不为人知晓,因此市民不便于 得到相应的服务,救助和保护。由于缺少一个统一的指挥调度平台,不同警种和部门之间无 法进行很好的配合与协调,联合行动的实施面临着许多诸如部门分割、利益关系以及技术实 现等诸多方面的困难; CERS使得市民的任何报警,求助只需拨打同一个号码,不再需要记忆诸多特服号码(比 如:110、122、119、120等),缩短报警时间,大大方便了市民报警,并得到 及时的救助和相应的服务。 CERS可使接警和处警都更加准确和快速,为警力的快速反应提供有力的保障,从而大大

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应急救援指挥平台解决方案.

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应急救援指挥平台解决方案建成后的《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应急救援指挥平台》项目工程将能做到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最佳的资源调配,区领导及相关负责人员可在总指挥中心内通过大屏幕及多媒体会议系统和各分中心进行视频会议、通过县、区电子防控工程等系统监控信号整合与调用,实现县、区应急指挥系统资源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调度、统一管理。达到“一点感知,处处可知;闻警而动,处处协同”的境界。 一、需求分析 《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应急救援指挥平台》是一个集会议、监控、指挥为一体的系统。它能够及时准确、可靠地将远程视频、音频、企业的实时数据等各种信息同时呈现于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会场。作为应急指挥系统项目而言,它是既能与多个远程分会场之间进行实时互动,而且领导指挥者可以看到应急救援指挥现场的效果,领导指挥者能在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大屏幕上清晰地看到紧急事态的实时现场情况。作为政府应急救援指挥系统,它能够联接市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及市委电视电话会议系统,实现市、县、区三级远程电视电话会议功能。通过以上的分析表明,我们所要建设的项目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功能单一的会议系统,而是一个集大屏幕显示应急指挥系统、电视电话会议系统、为一体的实现网络视频会议、应急救援指挥、监控,及应急指挥安全救护业务综合性多功能应急救援指挥系统平台。 二、设计原则 1.先进性与实用性 系统架构、系统技术、设备选型、以及管理技术要体现先进性与实用性,符合当今国内国际的技术要求和发展趋势,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实现市、县、区政府应急救援指挥信息系统及电视电话会议系统设备采购及集成项目的设计要求,以适应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的发展的需要。 2.安全性与稳定性 为保证系统安全、稳定的连续运行,要对系统结构、设备等各个方面进行高可靠性、安全性的设计和建设。应采用成熟、可靠的技术和设备,并已经过实际工程验证,具有成功的应用实例;通过系统备份、冗余等技术,避免出现系统的单点故障,提高系统的可靠性;采用相关的软、硬件技术提供较强的管理机制、控制手段和事故监控与系统安全保密等技术措施,提高整个网络系统的安全性。整个技术方案应确保应急指挥中心可实现长期、高效、稳定、安全的运行。 3.标准性和开放性 作为应急指挥中心需充分考虑系统及其设备的兼容性,采用的技术和设备应遵循相关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格式和协议,选用符合标准的系统和产

发挥指挥中心作用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发挥指挥中心作用,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xxxxxxx应急管理工作总结 xxxx年,在xxx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我段结合实际,不断完善了指挥中心的系统功能、软硬件设备,优化了机构设置,明确了指挥中心职能和各岗位职责,随着安全生产指挥中心的功能的逐步健全完善,应急指挥和应急管理的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全段安全生产保持了持续稳定,应急处置能力明显提高。 一、今年所做的工作。 ㈠.完善组织领导,强化了应急指挥组织。 我段一直把应急管理工作作为确保安全运输畅通的突破口,专门制定了应急管理工作方案,并在局网上公布,要求管内各车站认真执行。成立以xxxxxx为主任委员会,各xxxxxx科长(主任)、xxxxxxx为成员委员会。应急委员会下设事故救援、设备保证、后勤保障、医疗救护、治安保卫、宣传报道等专业工作组,在应急委员会统一领导下,开展铁路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做到了应急管理工作有领导分管,有专门的科室和专人负责,有相应的应急救援队伍。

㈡.总结指挥方法,规范了应急指挥方式。 为了在管内发生各种安全信息或突发行车安全问题后,能准确判断,迅速处置,减少损失,确保畅通,尽可能减少对行车的影响,积极发挥指挥中心在生产组织、应急指挥等方面的作用。指挥中心对应急指挥方法进行了总结,规范应急指挥必须做到“九必问、两必看、三必盯”。 接到信息必须履行“九必问”:一问是否报告列车调度员,二问运统-46登记内容,三问对行车组织的影响,四问是否通知邻站值班员,五问是否通知后续列车及邻线列车,六问是否通知站长盯岗,七问现场是否安排人员检查,八问是否安排备员上岗,九问是否启动站区应急预案,并及时指导车站值班员应急处理。 应急指挥必须执行“两必看”。一看车站平面示意图,核对运统-46登记故障现象、影响范围是否正确。二看列车运行图,了解相邻车站列车运行信息,全面了解对行车构成的影响,并及时向列车调度员提出合理化建议。 过程控制必须落实“三必盯”。一盯站长、相邻站长是否在接到通知后立即上岗,附近检查工作的段领导、业务干部接到段指挥中心的调动通知后是否立即赶赴事发车站或现场应急指导。

城市应急联动指挥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需求分析 专业的3S站https://www.360docs.net/doc/c517858409.html, 随着现代化生产的发展,社会财富的增多,人员的集中,各种突发险情往往给社会造成严重损失。自“ 911 ”和SARS 风波以后,世界各国都开始吸取教训,重视国家的应急处理能力,特别是中心城市的应急处理能力。如何高效地利用有限资源,提高政府对各种灾害和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为市民和相关单位提供更快捷的紧急救助服务,正日益成为世界各国城市管理者认真思考的课题。 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对各种灾害的应急处置,近年来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应急预案,但这些系统大多主要为相关部门专业应用服务,如:110 ,120 等,并且基本处于独立运行、分散的状态,难以满足现代城市日益增长的应急联动需要,难以为各个相关联动单位的协调指挥和领导快速决策提供坚实的平台。高效的城市应急联动指挥和管理平台,正在成为现代城市管理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它体现了现代城市综合管理水平,是城市大规模发展和提升安全等级的必备基础,也是城市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3S吧https://www.360docs.net/doc/c517858409.html, 城市应急联动就是政府协调指挥各相关部门向公众提供社会紧急救助服务的联合行动。它通过先进的信息共享互联互通技术手段,将覆盖城市全部辖区面积的应联系统集成在一起,从而保证跨部门、跨警区以及不同警种之间的统一指挥协调和联合行动。城市应急联动系统主要涉及到如下四种信息资源:属性数据、空间数据、视/ 音频信息、语音信息。属性数据包括大量的历史资料数据及综合统计数据;空间数据是反映应急联动系统信息的空间坐标位置的数据( 如:事发地点、派出所位置、路口分布、车辆位置等) ,主要指地图图形;视频/ 音频信息是非常直观的现场管理和控制手段,如:高速公路监控点、消防高空了望点、电视直播画面等;语音信息主要是提供各种110 、119 、120 、96110 、96345 等语音报警和救助服务,通过语音信息交换实现应急救助和服务的综合协调和分工。如果把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视频/ 音频信息、语音信息控制等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将使得整个城市应急联动信息的管理更加方便快捷和形象直观,并彻底改变城市应急联动规划、建设、实施、管理及资料保存的传统模式,从而实现城市应急联动管理的计算机自动化。 中国3S吧https://www.360docs.net/doc/c517858409.html, 城市应急联动指挥管理系统结构 城市应急联动指挥管理系统包括统一接入平台、应急指挥门户、统一应用支撑平台、信息共享互联互通平台、统一安全支撑平台等五部分。城市应急联动指挥管理系统是综合各个应急联动部门的资源,以各类属性数据交换为基础,以GIS 地图为表现手段,以视频监控为辅助,在保

应急指挥中心场所建设方案

应急指挥中心场所建设方案 1.项目概述 1.1.项目建设目标 应急管理局应急指挥中心着眼指导安全生产类、自然灾害类应急救援等中心任务需求,本着信息主导、智能控制、无缝连接、综合集成的原则,按照“需求牵引、瞄准前沿、确保可行、利于发展”的思路,建设一套集应急指挥、培训、多功能会议为一体的指挥中心,确保应急指挥大厅设计理念先进、系统稳定、功能完善、指挥高效。 1.2.项目建设内容 本项目建设主要包括:指挥中心环境建设、信息通信系统、综合显示系统、视频会议系统、分布式控制系统、会议扩声系统、执勤办公室系统、综合布线系统等,具体建设内容见下表:

2.项目方案 1.3.项目整体框架 应急指挥中心是一个集预案、视频、图片、语音、地理位置等信息为一体,以信息网络为基础,各系统有机互动为特点的城市信息化基础设施。通过集成的视频监控系统、GIS信息系统、网络通讯系统和应急联动系统应急指挥与调度集成在一个管理体系中,通过共享指挥平台和信息平台,实现及时研判、快速响应、统一指挥和联合行动。系统拓扑架构如下图如示: 图 1指挥中心系统拓扑架构

1.4.系统架构 图 2系统架构图 应急管理局应急指挥中心着眼指导安全生产类、自然灾害类应急救援等中心任务需求,本着信息主导、智能控制、无缝连接、综合集成的原则,按照“需求牵引、瞄准前沿、确保可行、利于发展”的思路,建设一套集应急指挥、培训、多功能会议为一体的指挥中心,确保应急指挥大厅设计理念先进、系统稳定、功能完善、指挥高效。 1.5.标准规范制度建设 1.5.1.遵循业界开放标准及协议 指挥中心各个系统的设计和产品选型遵循业界开放的标准及协议,选择主流、比较成熟的IT技术 1.5. 2.项目建设中需要遵从的相关行业标准规范 项目建设中需遵从的相关行业标准规范如下: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T 50314-2015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T 50311-2016 ?《安全防范工程设计规范》 GB 50348-2018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303-2015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057-2010 ?《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

应急指挥系统建设方案

应急指挥系统建设方案 1.1 建设背景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来临,人类面临的发展机遇增多,但面临的挑战也在增加。各种传统的和非传统的、自然的和社会的安全风险交织并存,重大自然灾害和重大生产事故频繁发生,重大疫情传播范围扩大,能源资源紧缺和生态环境恶化,恐怖主义抬头。 近几年在我国连续发生的特大事件暴露出了很多应急管理和处置方面的矛盾和问题,特别是在应急指挥调度技术相对滞后。如调度手段太多,各种调度手段之间存在通信屏障,无法实现统一的指挥调度,无法实现分级调度和协调各种现有应急平台等。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合理应对新社会条件下的突发事件,对政府的应急管理能力和处置能力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天津市北辰区高度重视公共安全工作,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为了进一步规范应对突发事件行为,建立健全统一高效、科学规范、反应迅速、处置有力的应急体制和应对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的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北辰区急需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一个全区统一的智慧化应急指挥系统。 1.2 建设内容 项目地域范围覆盖全区478平方公里。 项目管理对象覆盖四大类突发事件,即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项目覆盖的职能部门包括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和管理中所涉及的各委办局、镇政府、街道办事处、企事业单位等。

1.2.1指导思想 以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以人为本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不断创新城市管理体制、机制。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城市管理资源,紧密结合北辰区的实际,本着全面性、系统性、科学性、可操作性的总要求,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加强合作、整体联动、反应迅速、依靠科学、依法实施的原则,全面提高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实现应急管理科学化、精细化和数字化。 1.2.2建设原则 1、以人为本,减少危害的原则 始终把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建设智慧化应急指挥系统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秉承生命至上的理念,坚持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完善监测和预警机制,努力把应急管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2、分级管理、全面协同的原则 区委、区政府统一领导全区应急管理工作,属地为主、专业处置、分级响应、逐级提升,形成区镇两级管理、各部门分类指挥的突发事件应对体系;强化统筹协调、各方协作的工作机制和管理与技术创新相匹配的互动机制,优化应急管理流程,建立智慧化的应急管理的运转体系。 3、统一标准、整合资源的原则 参照相关行业标准,统一信息系统建设,提高智慧化应急指挥系统的兼容性、开放性、可靠性和安全性。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技术储备,推进应急系统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实现部门、条块、军地之间的协调联动,避免重复投资建设。 1.2.3建设目标 基于移动通信、电子政务等网络,综合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地理信息和WEBGIS 等先进技术,按照应急总体预案和专项预案,区分消防、防疫、防汛、清雪、安全生产、群体性事件、反恐等突发事件,建设智慧化的应急指挥系统。在梳理工作流程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类型的事件设计不同的指挥程序,要从事件预警着手,开拓多渠道信息获取路径,根据事件类别触发不同的处理规程,下达

鲁北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建设实施方案

北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中心指挥平台设计案 北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中心 2017年8月30日

北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中心 指挥平台设计案 应急救援指挥平台是在整合和利用集团公司现有资源 的基础上,采用先进技术、先进设备,建立的集通信、信息、指挥和调度于一体,高度智能化的应急指挥中心。 该中心建设应当保证对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和各分公司、车间、工段、班组及各相关单位在应急指挥和统一调度面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发生突发事件时,通过指挥技术平台,指挥中心可监控事态变化,迅速作出最优决策,对事故现场进行统一调度和统一指挥,保障各类突发事件处理的指挥与部署,保障重大活动的安全和调度,为灭火救援行动提供决策支持。 平台的建设立足于既满足日常值班工作的需要,又能过承担起应急状态下指挥调度的职能的原则。根据应急救援中心日常工作实际和灭火救援战斗需要,将应急救援指挥平台建设的容主要包括语音通讯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应急知识储备系统、应急电源系统、屏幕显示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等。 各系统具体配置要求、功能和具体解决案如下: 一、语音通讯系统 1、基本要求和功能

(1)配备2路以上有线,其中有1路来自于不同的电信运营商,可以拨打国长途、移动等功能的有线; (2)通过有线和无线的式,与事故现场和各分公司保持直接联系; (3)保持与各个应急中心、救援机构、政府部门指定的机联系畅通; (4)保持1部机,用于其它事务联系; (5)进出应急指挥中心的有线可以实现全程录音功能。 2、解决案 (1)配备相应数量的固定并做好录音系统的安装、维保工作; (2)为指挥中心配备固定的基地台和手持台; (3)日常做好各分公司及下属部门和各个应急中心、救援机构、指定政府部门的登记、修订工作; 二、计算机网络系统 1、基本要求和功能 (1)计算机网络系统是整个应急系统的承载系统,满足对公司的局域网和互联网的访问,支持程序共享、文件传输; (2)应为在应急指挥中心使用的个人计算机提供网络接口,并能依据应急指挥业务的需要,在不影响系统运行的情况下,实现快速扩容。

城市应急联动系统介绍

城市应急联动系统解决方案 城市应急联动系统是实现政府协调指挥各相关部门,处理城市特殊、突发、紧急事件和向公众提供社会紧急救助服务的联合行动系统。为城市构建一张全面的应急预警和处理“安全网”,实现跨地区、跨部门、跨警区以及不同警种之间的统一指挥协调,快速反应、统一应急、联合行动,真正实现社会服务的联动,有效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与生命安全。 面向客户群 神州数码的城市应急联动系统能对突发公共事件进行科学预测和全面的分析评估,形成可辅助领导进行决策的可视化指南,可以协助如下政府部门有效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1、各专业处置部门指挥中心(公安局、卫生局、海事局、林业局、地震局、水利局等) 实现接警员的接警业务、对报警电话、接警单等信息进行分类管理、准确分流。实现处置反馈、结案等各项处警工作。 2、市(县)级应急办/人防办 实现(县)级应急办和各专业指挥中心和市的多级接处警业务、以及对各专业指挥中心的语音、视频、数据等多级联动,辅助调度功能;并结合GIS平台进行图形化预案管理、辅助决策分析。 3、省应急办/人防办 实现省级、市级、各专业指挥中心的之间的多级联动,达到分级处置、精确上报;指挥协调、各级响应的终极目标。

客户需求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种突发事件和灾害事件不断增加,造成的损失也在不断增加。如何在城市、特别是大城市建立防灾减灾的应急处理体系,如何有效地应对各种灾害,这个问题已倍受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 为了保障公共安全,提升国家在面对突发事件和灾害事件时的应急处理能力,需要构建国家公共安全早期监测、快速预警与高效处置一体化应急决策指挥平台。 详细需求如下: 1、建立统一的应急指挥和通信系统平台,实现对各类应急求助报警电话的统一接警,平时实现对各个业务“统一接报、统一处置”或“统一接报、分级处置”;对于重大应急事件联动处理,集中管理、快速反应,构建全面的城市公共安全防范体系。 2、整合并完善各种应急信息资源和通信资源,需采用先进的计算机辅助调度技术,使应急联动中心及各业务单位的接警、处警、资源管理、指挥调度、协同等过程更加科学、准确,并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快速反应速度。 3、建设统一的报警记录数据库,生成各种分析报告,充实和完善预案数据库,为应急处理、指挥调度和决策分析提供支撑,建立科学化管理体系。使离散的数据库和信息资源初步实现互联和共享。 4、可以定期从城市应急联动系统获得有关各种紧急事件的统计报告,进行趋势分析。提高城市管理科学决策水平。 解决方案 一个规范 结合国家及省市的相关信息和技术规范,制定应急指挥信息平台的业务数据标准以及软硬件相关的技术标准和接口规范,从而有效保障各级应急相关单位上下、 同级间的互联互通、 市政厅 灾情 接警席 中心指挥 灾情分析 救援指挥 消防站 医院 现场指挥 救援行动 联动单位 专业指挥

应急指挥系统的应用

1.公共安全应用 公安行业是应急指挥平台应用较为深入的行业之一。社会飞速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复杂的社会态势,激发了一些不容忽视的社会治安问题。 应急指挥平台针对恶性突发事件有着良好的防治作用,平台通过接入全面的视频监控资源,包括指挥中心、情报、派出所、刑侦图侦、治安、交警、国保等,可供随时调阅各布控点实时监控画面,第一时间掌握事件信息,并将事发地点明确标示于地图,准确定位,可及时调动事发地周边警力资源,快速控制事件发展态势。 同时应急指挥平台可将视频监控资源等结合公安已建成的人口、机动车、指纹等八大资源库,优化整合,便于资源间的对比筛查,有效帮助案件侦破,提高公安部门办案效率,为打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治安,提供了有效的技术保障。 2.交通保障应用 近年来随着城市人口和机动车辆的激增,交通压力明显增强,导致交通事故频发。据相关数据表明,我国每年交通事故数约为50万起,且交通事故通常为随机突发,且瞬间即能造成巨大损害,单靠人力保障交通安全难度极高。近年来交通智能化的建设和转型日渐完善,交通行业应急指挥平台的应用趋向成熟。多种多样的车辆卡口、智能摄像机、电子警察等高清前端部署逐步普及,将采集的海量数据汇聚到应急指挥平台集中管理,管理者可随时了解各路段

的路况信息、气象信息、养护信息、事故信息、车辆信息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上报异常信息,有效预防或控制交通事故,减少事故损害。对于已经发生的交通事故,根据事故路段监控点定位,迅速指挥调动警力资源、医疗支援等,降低事故危害。 3.救援抢险应用 应急指挥系统在救援抢险场景中的作用极为显著。以地震灾害为例,首先应急指挥平台可及时收集、处理地震灾情信息,通过地震监测和震情跟踪,实时监测地震的发生,一旦发生破坏性地震,立即上报震中位置、震级大小、发震时间。在灾情预估方面,系统可对地震事件可能造成的损失如人员伤亡、建筑损毁等情况进行预先评估,及早制定援助方案。在灾情跟踪方面,系统根据不断获得的新情况进行地震灾害和地震趋势的动态跟踪,便于及时调整救援策略。在救援执行方面,可统一调度各个应急队伍,快速准确实施救援。应急指挥系统在救援抢险工作中还担负着信息迅速传输的职责,将灾害现场情况及时回传,将指挥员救援指令迅速传递到各级,使各级指挥系统、应急队伍、一线及后方相互连接,使之配合紧密,形成一个上下通达的救援整体,实施高速有效的救援抢险工作。

发挥指挥中心作用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发挥指挥中心作用提高应 急处置能力 It was last revised on January 2, 2021

发挥指挥中心作用,提高应急处置能力——xxxxxxx应急管理工作总结 xxxx年,在xxx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我段结合实际,不断完善了指挥中心的系统功能、软硬件设备,优化了机构设置,明确了指挥中心职能和各岗位职责,随着安全生产指挥中心的功能的逐步健全完善,应急指挥和应急管理的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全段安全生产保持了持续稳定,应急处置能力明显提高。 一、今年所做的工作。 ㈠.完善组织领导,强化了应急指挥组织。 我段一直把应急管理工作作为确保安全运输畅通的突破口,专门制定了应急管理工作方案,并在局网上公布,要求管内各车站认真执行。成立以xxxxxx为主任委员会,各xxxxxx 科长(主任)、xxxxxxx为成员委员会。应急委员会下设事故救援、设备保证、后勤保障、医疗救护、治安保卫、宣传报道等专业工作组,在应急委员会统一领导下,开展铁路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做到了应急管理工作有领导分管,有专门的科室和专人负责,有相应的应急救援队伍。

㈡.总结指挥方法,规范了应急指挥方式。 为了在管内发生各种安全信息或突发行车安全问题后,能准确判断,迅速处置,减少损失,确保畅通,尽可能减少对行车的影响,积极发挥指挥中心在生产组织、应急指挥等方面的作用。指挥中心对应急指挥方法进行了总结,规范应急指挥必须做到“九必问、两必看、三必盯”。 接到信息必须履行“九必问”:一问是否报告列车调度员,二问运统-46登记内容,三问对行车组织的影响,四问是否通知邻站值班员,五问是否通知后续列车及邻线列车,六问是否通知站长盯岗,七问现场是否安排人员检查,八问是否安排备员上岗,九问是否启动站区应急预案,并及时指导车站值班员应急处理。 应急指挥必须执行“两必看”。一看车站平面示意图,核对运统-46登记故障现象、影响范围是否正确。二看列车运行图,了解相邻车站列车运行信息,全面了解对行车构成的影响,并及时向列车调度员提出合理化建议。 过程控制必须落实“三必盯”。一盯站长、相邻站长是否在接到通知后立即上岗,附近检查工作的段领导、业务干部接

应急联动机制

应急救援联动机制 为有效整合公主岭市相关力量和社会公共资源,对全公主岭市范围内的突发事件和应急求助进行应急处置的职能机构和指挥平台。公主岭市成立应急联动中心,其职责是统一受理全公主岭市各类突发事件和应急求助的报警,组织、协调、指挥、调度相关联动单位应急处置一般突发事件和求助;遇有重特大突发事件,协助领导统一组织、协调、指挥、调度相关联动单位开展应急处置。牵头负责对全公主岭市应急联动工作的机构、队伍、装备、预案、制度、经费等方面工作进行规划、组织、协调。 应急联动中心的职责 (1)受理全公主岭市范围内突发公共事件的报警。 应急联动中心受理通过“110”报警电话或者其他方式的突发公共事件报警后,应当立即予以核实,启动相应的应急联动处置专项预案,并向有关联动单位的指挥机构下达指令,组织、协调、指挥、调度有关联动单位进行处置。 (2)负责应急联动处置一般突发公共事件。 在处置过程中,应急联动中心应当收集、汇总突发公共事件有关情况,根据现场实际或征询有关专家意见,对突发公共事件进行综合研判,确定突发公共事件的等级。属于一般突发公共事件的,要直接组织、协调、指挥、调度有关联动单位开展应急联动处置。 (3)负责组织联动单位对重、特大突发事件进行先期应急处

置,并协助政府组织实施紧急处置。 对属于重大以上突发公共事件的,要立即组织实施先期应急处置,同时上报市政府同意后,征询有关专家意见,做好后续应急处置队伍和资源的组织、调度等准备工作,协助市政府组织、协调、指挥、调度有关联动单位实施紧急处置;属于特大突发公共事件的,还应当立即通知有关联动单位指挥人员和专家进驻应急联动中心。 发生重、特大突发公共事件时,应急联动中心可以根据现场处置的工作需要,开设现场指挥部。现场指挥部负责现场处置的组织、协调、指挥、调度。应急联动中心配合现场应急联动处置,负责现场外应急处置队伍、资源的组织、协调、调度。有关单位应当为现场指挥部的开设提供必要的场地,并提供现场指挥部运作所需的后勤保障。 (4)负责对全公主岭市应急联动工作的指导。 (5)政府授予的其他职责。 应急联动单位的职责 公安、卫生、安监、建设、交通、等部门以及各乡镇、企事业单位(以下统称为联动单位),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下列的应急联动处置工作: (1)设立应急处置指挥机构,建立24小时值班备勤机制,做好应急处置准备; (2)加强对突发公共事件的预测和预警,对发生或者可能发

厂级和车间级应急指挥系统(明确职责)

XXXX有限公司 公司及车间应急指挥系统 为了形成自上而下的应急管理系统,对生产安全事故及时处理,决定建立我公司、车间应急指挥系统,并实行分级管理。 一、公司级应急指挥系统 1 公司应急救援指挥机构 根据应急救援的需要,公司设有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负责应急救援的日常管理工作,同时负责现场救援工作。 总经理任组长,成员由公司员工组成: 2 人员组成 2.1 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人员 总指挥:总经理 成员:各分管经理、各部室负责人、各车间主任等 2.2 职责: 2.2.1. 负责本公司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修订。 2.2.2.组建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并组织实施培训和演练。 2.2. 3. 检查、督促做好重大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 2.2.4.负责事故信息的上报. 3 现场指挥 3.1.发生重大险情时,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负责公司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和指挥。 3.2.负责救援工作的的启动和终止。 3.3.负责应急救援队伍的调度。 3.4.现场总指挥:123 指挥部成员:432,234,453,123,1232 3.5.夜间发生事故时,救援成员到达现场前由公司值班人员负责按预案指挥事故处理。 4.指挥部成员的职责: 4.1.总指挥:全面负责应急救援工作,决定应急救援的启动和终止。 4.2.指挥部成员参加事故的抢修、抢险,负责事故后的现场洗消。 5 应急报警及通迅联络 5.1 报警装置 24 小时有效的报警装置为固定电话,接警单位为公司办公室。电话:XXX——XXXXX 5.2 公司应急救援队伍人员联系电话: 联系电话 职务姓 名 总指挥 成员 成员

成员 成员 成员 5.3 外部救援单位联系电话火警电话: 119 医疗急救电话:120 5.4 政府有关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联系电话: 市安监局: XXX 市环保局:XX 消防大队:XX 市防疫站:XXX 二、车间级应急指挥系统 1 车间级应急救援指挥机构 根据应急救援分级管理的需要,公司设有车间级应急救援组织,负责车间应急救援的日常管理工作,同时负责现场救援工作。车间主任任组长,成员由车间员工组成: 2 人员组成 2.1 车间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人员 总指挥:车间主任 应急队伍成员:设备员、安全员、班长、岗位操作工等 2.2 职责: 2.2.1. 负责本车间应急处置措施、方案的制定、修订。 2.2.2.组建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并组织实施培训和演练。 2.2. 3. 检查、督促做好本车间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 2.2.4.负责事故信息的上报. 3 现场指挥 3.1.发生重大险情时,车间当班值班人员负责公司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和指挥。 3.2.负责救援工作的的启动和终止。 3.3.负责应急救援队伍的调度。 3.4.现场总指挥:当班班长成员:所有岗位操作工。 3.5.夜间发生事故时,公司救援成员到达现场前由车间值班人员负责按预案指挥事故处理。 4.指挥部成员的职责: 4.1.总指挥:全面负责应急救援工作,决定应急救援的启动和终止。 4.2.指挥部成员参加事故的抢修、抢险,负责事故后的现场洗消。 5 应急报警及通迅联络 5.1 报警装置 24 小时有效的报警装置为固定电话,接警单位为公司办公室及车间办公室。 公司办公室电话: 车间办公室电话: 5.2 车间应急救援队伍人员联系电话: 职务姓联系电话

城市应急联动的十大关键问题

城市应急联动的十大关键问题 ■ 文卫东 编者按:城市应急指挥系统是政府应急体制的核心组成部分,通 过对各种分离信息和通信资源的集成,通过专门的指挥调度系统,实 现跨部门之间的统一指挥、协调,实现高效应急、联合行动。 应急事件处理流程主要包括事件信息接收、评估、决策、发布和反馈等环节,支撑事件处理流程的平台就是城市应急联动指挥系统。目前国内城市应急联动系统项目越来越多,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而一个城市如何建好自己的应急联动系统,需要做好的远不止技术工作。 事实上,在所有的困难中,最容易解决的问题恰恰是技术问题。从实践中可以看到,应急联动系统的建设需要系统思维,要结合多方因素,充分考虑城市规模、政府体制、组织运作、资源装备、编制经费、权力责任、技术积累等多方面因素,从而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地寻求最合适的解决问题的思路,而不要过于追求某种形式和某种特定的效果,最大限度地达成统一指挥,协同作战为原则。 本报上期刊登的《中国城市应急联动进行时》对我国城市应急联动的主要需求和发展现状进行了综合介绍,在下面的两组文章中,作者根据多年从事指挥系统建设的经验,提供了国内应急联动系统建设的十大问题和四种建设思路,供读者参考指正。 1.体制是首要问题 从国内的目前应急联动实践情况来看,应急联动系统建设遇到的首要问题不是技术问题,而是体制问题。建立应急指挥系统后,政府的各主要应急反应业务被统一到一个平台上处理,从而大大提高了各部门之间的协同程度和应急反应速度,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体制方面的冲突。 指挥关系与权责的冲突由于政府管理体系仍是树形的垂直架构,其行政理念是对上负责,而应急联动的快速反应机制需要的是以指挥中心或事件为核心的扁平结构,其运作理念是对事件直接负责。指挥结构与管理结构不统一,在指挥过程中出现权职划分问题,遇到重大问题往往部门说了算,而不是指挥中心说了算,而出现责任事故时,指挥中心又首当其冲。 从各部门业务处理过程来说,由于事件性质不同,各个部门在自身的工作实践中已经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指挥方法和过程,指挥的理念、指挥要素、指挥过程、指挥资源都有各自的特点,业务集中后,如何将这些指挥要素协调起来,确实是一个需要精心考虑的问题。因此,如何定义应急联动中心在政府现有体系中的地位,并确立与其他部门的责、权、利关

国内城市应急联动中心建设模式分析

国内城市应急联动中心建设模式分析

【摘要】对国内现有城市应急联动中心的建设模式予以全方位介绍,并对每一种联动模式予以详细的介绍与评价,包括优势和风险分析,望对研究和建设城市应急联动体系的规划设计人员以有益借鉴。 国内城市应急联动中心建设模式分析 模式一集权模式 集权模式是指整合政府和社会所有的应急资源,成立专门的应急联动中心,由该部门代表政府全权行使应急联动指挥大权。该类型的系统一般称为“城市应急联动中心”。 国内第一个建设“城市应急联动中心”的南宁市就采取了集权模式。南宁的市规模在国内属于中等偏上,应急指挥总体装备水平落后,职能比较分散。鉴于这种情况,市政府采取整合资源集中投入、一次到位的办法,构建了集中、统一、高效的“城市应急联动中心”,负责南宁市所有应急事件的集中处理,实现城市应急指挥体制跨越式发展,为南宁市打造了全国领先的城市安全环境。 该模式所具有的特征包括:由政府牵头、政府投资、集中管理,应急联动中心是政府管理的一个部门,有专门的编制和预算;联动中心是城市应急事件处理的惟一中枢;政府将所有的指挥权归于联动中心,应急联动中心在处置紧急事件时,有权调动政府任何部门;采取一级接警,一级处警,即指挥中心统一接警,统一处警;简单事件由专业组处理,出现重大事件时,由指挥长协调各专业联动处警;市政府不再设应急指挥中心,出现重大事件时应急联动中心同时也是政府指挥中心的市长指挥区参与指挥;应急指挥中心同时也是应急指挥资源的管理中心,统一管理相关的应急指挥资源。 评价集权模式是国外应急指挥普遍采用的形式,体现了城市应急联动的本质要求,是城市联动发展的方向。但是,由于该模式几乎重构了城市应急体制,因而建设难度大,投资也大。建议在中小城市和应急基础相对较弱的城市采用,采用跨越式发展,直接到位。 优势由于采用了统一的管理体制和专门的部门,有利于专业化发展,为

XX应急指挥中心初步解决方案

XX应急指挥中心初步解决方案 一、发展现状 1.管理现状:一直以来,宁德实行的是“单灾种”型的应急管理体系,即不同的专业部门管理不同类型的灾害与突发事件。这种“分类管理”模式的优点是专业化和垂直性,适应了现代社会管理的专业分工要求。但同时也造成条线过多,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联动与协调,应急能力建设很不平衡,资源分散、条块分割、参差不齐等问题突出,制约了政府应急反应的整体能力与综合效果。为提高政府及各行业部门对紧急、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和抗风险的能力,建设一套完整的政府智慧应急平台并为公众提供更快捷的紧急救助服务,已成为社会迫切关注的话题。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城市化的深入推进,大城市的迅速崛起,使得大量灾害事件往往具有连锁性、衍生性和综合性等特征,横向上涉及多个部门,纵向上涉及多个层级,靠某个部门单打独斗不行,靠一个部门临时牵头也不行,因此,统一指挥、综合协调就显得特别重要。 2.信息化建设现状:目前宁德的应急管理分散建设,环境(防汛抗旱)、综治分别建设了自己的应急,其中环境的应急指挥有超过四米高的大屏。 应急局有过建立应急指挥大厅的需求,数字办主任也

关注过,但因为应急事件使用频率较低等原因,目前未见有进展。 二、存在的问题及需求分析 (一)存在的问题 1.单线管理,没有总的统一协调应急指挥中心。 条线过多,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联动与协调,应急能力建设很不平衡,资源分散、条块分割、参差不齐。 2.只有战时,没有平时的城市事件全流程管控。 除了及时响应突发事件,还应对城市日常事件做到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的全流程监测预警。 3.应急资源信息化程度低,且数据没有统一采集整合。 城市“人”、“事”、“物”、“组织”相关数据及应急资源相关数据没有全量信息化,各部门数据没有统一汇集整合管理。 4.缺乏应急预案库管理。 没有建立全市全类应急事件的预案库,无法提高应急处置时效性。 (二)需求分析 资源整合、统一采集; 协同办公、联动指挥;

单兵应急指挥系统

单兵作战应急指挥系统方案 重庆东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单兵作战应急指挥系统”是专门为应急指挥量身定制的,其以最有效、最快速的、最安全的方式,满足了应急指挥的特殊场景设计的一套系统。该系统基于无线网络,以多平台为基础,集合数据、音视频图像传输为一体,同时以无线通讯系统为载体,实现了多功能、多媒体、多单位协同指挥,并拥有安全可靠的数据保护。重庆东电科技同时也是电信级视频监控软件平台提供商。重庆东电的视频管理系统成功应用于安徽省电信全球眼、北京奥运场馆工程监控等有影响力的项目中。 一、系统特点 先进性:系统在国内率先采用基于WEB嵌入式的视频服务器为核心 的视频监控系统,它采用视频压缩芯片,图像清晰,视频压缩效率高, 是基于第三代嵌入式技术的网络视频监控产品。 实用性:系统支持用户的网络监控需求,可多用户多画面实时监控、 远程控制、集中录像、可连接多种报警设备、报警可定时布防撤防等 功能,完全满足用户的监控要求。 兼容性:前端系统可在现有的模拟监控系统的基础之上进行改造,保 护用户设备投资。 扩展性:系统软、硬件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用户系统升级时,只需 要增加前端的服务器,并升级相应的系统软件即可,不用额外添加或 者废弃原有设备。

灵活性:系统组网灵活,适合在局域网、广域网和无线网络中使用; 在网络中的授权用户可通过IE浏览器实时监控前端现场,客户端无 需添加任何硬件。 实时性:本系统采用无线3G双卡网络视频服务器,采用专用的视频 压缩芯片,可传输单路15帧/秒的清晰图像。 可靠性:采用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和专用的硬件结构,保证了嵌入式 网络视频服务器比基于PC机的系统具有更高的实时性、稳定性和可 靠性。 二、系统结构 无线网络视频监控系统主要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视频的采集压缩模块 此款手提箱式应急指挥终端内配了高清晰彩色防水摄像机,360度无 限位云台,磁吸式底盘,可吸附于车辆顶部,也可采用三脚架固定, 视频、电源和控制线通过防水航空插头连接到手提箱内,通过此摄像 机可以采集前端视频信号,然后压缩;如果是背包式应急指挥终端可 以通过标配的手持DV或头盔式子弹头摄像机采集前端视频信号,然 后压缩。该模块支持不同的压缩比和图像大小,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 择不同型号产品。 无线的数据传输模块 视频采集压缩后就可以将压缩好的视频图像文件传送到中心:传送 的方式是通过3G网络,系统具有3G的PPP拨号过程,并嵌入式地 实现了TCP/IP协议、POP3/SMTP协议,同时支持动态IP 中心的监控管理软件系统平台 监控中心只要是一台具有公网IP或者域名的服务器即可。启动服务 后,就等待各个监控终端的连接,对于始终在线模式的终端,可以按 照需要查询当前的图像情况,也可以自动不停地记录监控点的图像变

城市应急联动指挥系统解决方案

城市应急联动指挥系统解决方案鉴于近年来城市范围内的公共安全事件的不断增多,城市应急联动指挥系统的应用也在受到关注。并且,“城市应急联动指挥系统的建设”可以使重特大事件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本文就此展开分析了城市应急联动指挥系统的解决方案。 一、建设背景 近年来国际范围内公共安全事件增多、频度加快。城市应急联动指挥系统是电子政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应对紧急情况的特殊办公方式,应急系统的建立和实施对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公共安全问题可导致国家经济、政治上的重大损失。“城市应急联动指挥系统的建设”可以使重特大事件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城市应急联动指挥系统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工程,随着我国城市管理模式逐步与国际接轨,应用高科技管理城市的方法逐步引入中国,将不断推动我国城市现代化步伐。城市应急联动指挥系统为公安、消防、交警、急救等应急处置机构提供通信与信息保障,通过对各部门的信息网络和通信系统加以集成,将各种应急服务资源统一在一套完整的智能化信息处理与通讯方案之中,全市的报警与求助电话在统一的接警中心和处警平台进行统一接警察和统一处警;市民在紧急求助时,只需拨打同一号码;遇紧急、突发、特殊事件,联动系统即成为城市统一的协调、信息的收集与分析、指挥调度中心。应急联动系统

就可以实现统一接警、统一处警,在无线集群调度通信平台和集成数据信息的支持下,统一指挥相关部门开展联合行动。 二、系统框架 通过多方面的调查分析,以现行的城市应急解决方式为基础,结合协同软件及INTERNET技术的发展,以提供“应急预案的结构、系统、平台、数据资源”为基础,我们采用以“应急联动为主线,预案制定为辅线”的方针策略,建立完善的城市应急联动指挥信息管理系统。 建设完善整套应急指挥系统的中心思想是:“分级处置,准确上报;指挥协调,各级响应;新旧整合、资源配套;平战结合,完善管理”。 城市应急联动指挥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是:紧密结合城市的实际情况,按照“适度投入、信息共享、实时控制、反应迅速、处置到位”的要求,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以城市应急联动指挥管理系统平台建设为契机,整合有关部门单位和各下属区县的图像监控、有线通信以及业务管理信息系统等相关资源,建立有效的应急指挥技术支撑体系,实现市与相关部门单位、各区县之间互联互通、信息资源共享,全面提高政府应对各种突发公共事件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持社会政治稳定,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系统采用先进的“3S“和空间数据库技术,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以应急处理求护为核心,建立一个集RS、GIS、GPS、MIS、ES等技术

应急联动指挥中心建设项目设计方案及对策

江西省赣州市政府应急联 动 指挥中心建设项目 技术建议书 中国电信

二〇一〇年三月 目录 一、总体概述 (4) 二、系统建设目标 (4) 2.1、建设目标 (4) 2.2、功能需求分析 (6) 三、系统设计 (6) 3.1、设计依据 (6) 3.2、设计原则 (8) 3.2.1先进性与适用性 (8) 3.2.2经济性与实用性 (9) 3.2.3可靠性与安全性 (9) 3.2.4开放性 (9) 3.2.5可扩充性 (10) 四、系统建设内容 (10) 五、子系统设计 (12) 5.1、应急通信系统 (12) 5.1.1方案概述 (12) 5.1.2需求分析 (12) 5.1.3系统架构 (13) 5.1.4系统组成 (15)

5.1.5系统性能指标 (41) 5.1.6 设备配置 (42) 5.2、图像接入系统 (44) 5.2.1方案概述 (44) 5.2.2需求分析 (46) 5.2.3系统架构 (47) 5.2.4系统组成 (48) 5.3、小型移动平台 (64) 5.3.1方案概述 (64) 5.3.2需求分析 (65) 5.3.3系统架构 (65) 5.3.4系统组成 (66) 5.3.5设备配置 (69) 六、系统建议 (69) 附件一:赣州市应急平台规划建设方案投资估算表 (70) 附件二:赣州市市应急平台规划建设方案设备清单明细表 (71)

江西省赣州市应急联动指挥中心建设项目设计方案一、总体概述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进入了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高发期,各种灾害每年都会给我国带来巨大损失,各类事故死亡人数居高不下,重特大事故不断发生,给国家经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及社会发展均产生了重大影响,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我国突发公共事件的形势还在加剧,因此,如何建立防灾减灾的应急处理体系,有效地应对各种灾害和突发事件,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引起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 为有效提高江西省赣州市政府对各类环保事故的应急能力和处置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类环保事故带来的危害和损失,因此需要建立“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职责明确、规范有序、结构完整、功能全面、运转高效、整合资源、信息共享、平战结合、军民结合、公众参与”的应急联动系统, 二、系统建设目标 2.1、建设目标 根据省政府应急平台建设相关要求,为了更好的构建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