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管道等级划分

压力管道等级划分
压力管道等级划分

附件A

压力管道安装许可项目及其级别表

国家质检总局统一审批;

(2)许可项目中GA1甲级许可可以覆盖GA1乙、GA2级,GA1乙级许可可以覆盖GA2,GC1级许可可以覆盖相应项目的GC2、GC3级许可,GC2级许可可以覆盖GC3级许可,长输管道定向穿越和管道封堵、抢修的许可级别中,高一级的许可项目可以覆盖低一级的许可项目;

(3)GC1级中进行空分装置专项压力管道安装的单位按GC2(1)的许可条件;

(4)输送距离,是指产地、储存地、用户间的用于输送商品介质的管道长度。

附件B

许可标志及其使用

B1许可标志样式

如下图所示:

TS

许可标志式样

B2许可标志字体和尺寸在所安装的压力管道上使用许可标志“TS”时,所采用的颜色应有别于压力管道的颜色,标志的尺寸可根据标注位置的具体情况而定,但最小直径不应小于10mm,一般为15mm,20mm,25mm等。

B3许可标志的使用

应当遵循以下要求:

(1)被允许使用许可标志的安装单位应在许可范围内所安装的压力管道工程中选择不少于一处的醒目的位置上,以清晰可辨并不易擦除的方式加贴(喷、刻、钢印等),且工整、清晰;

(2)许可标志后必须加注安装单位的许可证编号;

(3)加贴标志时,不得覆盖各压力管道元件的制造标志;

(4)不得在所安装的压力管道加贴可能会对许可标志含义或形式产生误导的其他标志,若加贴其他标志,必须保证许可标志的可见性和清晰性不会因此降低。

B4其他要求

B4.1安全技术规范有要求时,许可标志还应当附有参与监督检验的检验机构的编号,编号的方式、方法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确定。

B4.2安装单位应当在质量保证手册中对本单位许可标志的样式和具体使用方法做出规定。

附件C

压力管道安装许可资源条件要求

C1 通用条件

C1.1 专业人员

C1.1.1管理人员

应当设立技术负责人、质量保证工程师(可由技术负责人兼任)和质量控制系统责任人员。技术负责人应当具有工程师及以上职称并从事本专业年限4年以上。

C1.1.2技术人员

有与安装许可级别相适应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应具备大专(含大专)以上

学历,有相应的专业技术能力,并有技术员以上(含技术员)职称。

C1.1.3检测人员

(1)应当根据许可安装级别配备两名以上理化检验人员(专项条件允许外协的可不作考虑);

(2)应当根据安装许可级别配备必要的无损检测人员,无损检测人员应当取得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无损检测资格证(无损检测可以分包,分包时不需要配置相应的人员,但是必须配置符合要求的无损检测责任人员);

(3)应当按照安装工程检验和工序检验(如原材料检验、预制检验、现场机械加工检验、焊接坡口检验、工程结构检验、压力试验)等的需要,配备足够的检验人员。

安装单位应当从机构设置上保证检验人员不受本单位其他部门影响,独立完成工作。

C1.1.4技术工人

(1)从事压力管道安装的焊接人员(包括非金属压力管道安装焊接),应当持有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持证人员的数量和持证项目应满足许可级别专项条件的要求。持证焊工必须与持证安装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后才能从事压力管道的焊接工作。

(2)其他技术工人包括管工、起重工、机械操作工等,数量应能满足许可级别专项条件的要求。

C1.2生产条件

C1.2.1厂房场地

(1)具有与压力管道安装相适应的厂房、办公场地及仓库。鼓励安装单位建立预制厂房。

(2)具有与许可级别项目相适应的原材料保管条件,有专用场地或者专用材料库房,满足分区(待检、合格、不合格)分批摆放的要求。施工现场的材料和元件保管也应划出专用场地、库房及货架等,并满足分区摆放原则。

(3)有专用的焊接材料库,有符合规定的去湿保温设备和烘干设备;有施工现场所需的焊接材料烘干设备、保温设备和适应安装需要的焊条保温桶。

(4)应当建立压力管道工程档案室,档案保管条件应满足国家对档案保管的各项规定。档案室的面积应当满足工程档案保管的需要。档案中的射线检测底片的保管应满足JB/T4730标准中对底片保管的规定。

C1.2.2生产环境

压力管道安装单位应对现场施工设备和工装设备的存放、现场施工条件等进行规范,并确保现场试验和检验的条件。

C1.2.3安装设备

应当按照压力管道安装工序配置相应的设备及工装,如各种现场加工和成形设备、焊接设备、起吊设备、干燥设备及热处理设备等。安装设备的数量、施工能力及检验能力应当满足许可级别专项条件的要求。

同时进行碳钢和不锈钢压力管道安装时,必须具备将加工设备、切割设备、焊接设备、胎具模具以及必要的工装等分开使用的条件,不得混用。

C1.2.4标志工具

应当具有在安装的管道上做许可标志以及各种规范标准所规定的标志的专用设备和工器具。

C1.3检测仪器设备

(1)应当根据许可项目检验项目的需要配备理化检验设备和检测仪器;

(2)自行进行无损检测的安装单位,应当配备满足安装需要的相应无损检测设备及其配套设备和设施;

(3)安装单位应当配备满足许可类别级别的耐压(压力)试验及气密性试验的专用设备,试验设备上应当配备满足工程要求精度等级的压力表;

(4)具有与许可类别级别相适应的检测计量器具。

C2GA专项条件

C2.1GA1甲级专项条件

C2.1.1注册资金和职工人数

(1)注册资金10000万元以上;

(2)职员工人数1000人以上。

C2.1.2 专业人员

(1)质量保证工程师(技术负责人)具有高级职称,从事10年以上GA类管道施工技术管理工作;

(2)设置管道预制、焊接、检验、无损检测、管道防腐补口、试压、清管扫线等工序的质量控制系统责任人员,其中无损检测责任人应具有RT-Ⅲ或UT-Ⅲ资格;

(3)技术人员比例占全职员工人数5%,且不少于80人,并且应当有管道工程、储运、机械、焊接或金属材料等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其中具有高级职称以上的人员不少于10人、中级职称的人员不少于30人;

(4)各工序的检验人员至少有10人具有技术员以上(含技术员)职称;

(5)其他人员要求见表C-1。

C2.1.3办公及库房场地

办公面积(建筑面积)大于3000m2,具有仓库、焊接试验场地。

C2.1.4 安装设备及检测仪器设备

见表C-2。

C2.2GA1乙级专项条件

C2.2.1 注册资金和职工人数

(1)注册资本金3000万元以上;

(2)职工人数300人以上。

C2.2.2 专业人员

(1)质量保证工程师(技术负责人)具有高级职称,从事5年以上GA类管道施工技术管理工作;

(2)设置管道预制、焊接、检验、无损检测、管道防腐补口、试压、清管扫线等工序的质量控制系统责任人员,其中无损检测责任人应具有RT-Ⅱ或UT-Ⅱ资格;

(3)技术人员比例占全职员工人数5%,且不少于16人,并且应当有管道工程、焊接、储运、机械、金属材料等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其中具有中级职称以上的人员不少于10人;

(4)各项工序的检验人员至少有3人具有技术员以上(含技术员)职称。

(5)其他人员要求见表C-1。

C2.2.3 办公及库房场地

办公面积(建筑面积)大于1000m2,设备材料库房面积大于2000m2,具有焊材库、焊接试验场地。

C2.2.4 安装设备及检测仪器设备

见表C-2。

C2.3GA2级专项条件

C2.3.1 注册资金和职工人数

(1)注册资本金1000万元以上;

(2)职工人数100人以上。

C2.3.2 专业人员

(1)质量保证工程师(技术负责人)具有中级职称,从事5年以上GA类管道施工技术管理工作;

(2)设置管道预制、焊接、检验、管道防腐补口、试压、清管扫线等工序的质量控制系统责任人员,其中无损检测责任人应具有RT-Ⅱ或UT-Ⅱ资格;

(3)技术人员比例占全职员工人数5%且不少于10人,应当有管道工程、焊接、储运、机械、金属材料等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其中具有中级职称以上的人员不少于5人;

(4)各项工序的检验人员至少有1人具有技术员以上(含技术员)职称;

(5)其他人员要求见表C-1。

C2.3.3 办公及库房场地

办公面积(建筑面积)大于300m2,具有仓库、焊接试验场地。

C2.3.4 安装设备及检测仪器设备

见表C-2。

表C-1GA级安装单位人员要求

损检测责任人员(下同)。

表C-2GA级安装单位安装设备及检测仪器设备

C3GB级专项条件

C3.1 GB1级专项条件

C3.1.1注册资金和职工人数

(1)注册资本金500万元以上;

(2)全职员工人数100人以上。

C3.1.2专业人员

(1)质量保证工程师(技术负责人)具有中级职称,从事4年以上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

(2)设置工艺、材料、焊接、无损检测、理化检验、耐压试验、设备等质量控制系统责任人员,其中无损检测责任人应具有RT-Ⅱ或UT-Ⅱ资格;

(3)技术人员比例占全职员工人数10%,应当有机械、焊接或金属材料专业及燃气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其中具有中级职称以上的人员不少于3人;

(4)理化检验人员中至少有1人具有技术员以上(含技术员)职称;

(5)持证焊工中气体保护焊焊工大于10人。

(6)其他人员要求见表C-3。

C3.1.3 办公及库房场地

办公面积(建筑面积)大于300m2,设备材料库房面积大于500m2,具焊材库,焊接试验场地。

C3.1.4 安装设备及检测仪器设备

见表C-4。

C3.2 GB1级(PE管)专项条件

C3.2.1 注册资金和职工人数

(1)注册资本金100万元以上;

(2)全职员工人数30人以上。

C3.2.2 专业人员

(1)质量保证工程师(技术负责人)具有中级职称,从事4年以上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

(2)设置工艺、材料、焊接、检验、耐压试验、设备等质量控制系统责任人员;

(3)技术人员比例占全职员工人数10%且不少于4人,应当有机械或燃气等相关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其中具有中级职称以上的人员不少于2人;

(4)持证焊焊工中,PE管焊工大于4人,钢管焊工大于1人,管道固定焊接方法不少于2项。

(5)其他人员要求见表C-3。

C3.2.3 办公及库房场地

办公面积(建筑面积)大于200m2,设备材料库房面积大于200m2。

C3.2.4 安装设备及检测仪器设备

见表C-4。

C3.3GB2(1)级(设计压力大于2.5MPa)专项条件

C3.3.1注册资金和职工人数

(1)注册资本金500万元以上;

(2)全职员工人数100人以上。

C3.3.2 专业人员

(1)质量保证工程师(技术负责人)具有中级职称,从事4年以上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

(2)设置工艺、材料、焊接、无损检测、理化检验、耐压试验、设备、热处理等质量

控制系统责任人员,无损检测责任人应具有RT-Ⅱ或UT-Ⅱ资格;

(3)技术人员比例占全职员工人数10%,应当有机械、焊接专业或金属材料专业等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其中具有中级职称以上的人员不少于3人;

(4)理化检验人员中至少有1人具有技术员以上(含技术员)职称;

(5)持证焊工中气体保护焊焊工大于5人,各材料焊工不少于2人,各种焊接方法不少于2人;

(6)其他人员要求见表C-3。

C3.3.3 办公及库房场地

办公面积(建筑面积)大于300m2,设备材料库房面积大于500m2,具有一、二级焊材库,焊接试验场地。

C3.3.4 安装设备及检测仪器设备

见表C-4。

C3.4GB2(2)级(设计压力小于等于2.5MPa)专项条件

C3.4.1 注册资金和职工人数

(1)注册资本金100万元以上;

(2)全职员工人数30人以上。

C3.4.2 专业人员

(1)质量保证工程师(技术负责人)具有中级职称,从事4年以上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

(2)设置工艺、材料、焊接、无损检测、理化检验、耐压试验、设备等质量控制系统责任人员,无损检测责任人应具有RT-Ⅱ或UT-Ⅱ资格;

(3)技术人员比例占全职员工人数10%且不少于4人,应当有机械、焊接专业或金属材料等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其中具有中级职称以上的人员不少于2人;

(4)持证焊工中气体保护焊焊工大于2人,管道固定焊接方法不少于2人项;

(5)其他人员要求见表C-3。

C3.4.3 办公及库房场地

办公面积(建筑面积)大于200m2,设备材料库房面积大于200m2,具有一、二级焊材库,焊接试验场地。

C3.4.4 安装设备及检测仪器设备

见表C-4。

表C-3GB级安装单位人员要求

表C-4GB级安装单位安装设备及检测仪器设备

C4GC级专项条件

C4.1 GC1级专项条件

C4.1.1 注册资金和职工人数

(1)注册资金1000万元以上;

(2)全职员工人数300人以上。

C4.1.2 专业人员

(1)质量保证工程师(技术负责人)具有高级职称,从事8年以上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

(2)设置工艺、材料、焊接、检验、无损检测、理化检验、耐压试验、设备、热处理等质量控制系统责任人员,其中无损检测责任人应具有RT-Ⅱ、UT-Ⅱ资格且从事无损检测工作4年以上;

(3)技术人员比例占全职员工人数8%且不少于30人,应当有机械、焊接或金属材料加工等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不少于3人,具有中级职称的人员不少于6人;

(4)理化检验人员中至少有2人具有技术员以上(含技术员)职称;

(5)持证焊工中气体保护焊焊工大于20人,自动焊机操作工不少于2人,各类别钢材焊工不少于4人,各种位置焊接方法不少于4人。

(6)其他人员要求见表C-5。

C4.1.3 办公及库房场地

办公面积(建筑面积)大于1000m2,设备材料库房面积大于1000m2,具有一、二级

焊材库,焊接试验场地。

C4.1.4 安装设备及检测仪器设备

见表C-6。

C4.2GC2级专项条件

C4.2.1 注册资金和职工人数。

(1)注册资本金500万元以上;

(2)全职员工人数100人以上。

C4.2.2 专业人员

(1)质量保证工程师(技术负责人)具有中级职称,从事4年以上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

(2)设置工艺、材料、焊接、无损检测、检验、理化检验、耐压试验、设备、热处理等质量控制系统责任人员,其中无损检测责任人应具有RT-Ⅱ或UT-Ⅱ资格;

(3)技术人员比例占全职员工人数10%,应当有机械、焊接专业或金属材料加工等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其中具有中级职称以上的人员不少于3人;

(4)理化检验人员中至少有1人具有技术员以上(含技术员)职称;

(5)持证焊工中气体保护焊焊工大于5人,各类别钢材焊工不少于2人,各种位置焊接方法不少于2人;

(6)其他人员要求见表C-5。

C4.2.3 办公及库房场地

办公面积(建筑面积)大于300m2,设备材料库房面积大于500m2,具有一、二级焊材库,焊接试验场地。

C4.2.4 安装设备及检测仪器设备

见表C-6。

C4.3GC2(1)专项条件

C4.3.1 注册资金和职工人数

(1)注册资本金300万元以上;

(2)全职员工人数60人以上。

C4.3.2 专业人员

(1)质量保证工程师(技术负责人)具有中级职称,从事4年以上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

(2)设置工艺、材料、焊接、检验、无损检测、理化检验、耐压试验、设备等质量控制系统责任人员,无损检测责任人应具有RT-Ⅱ或UT-Ⅱ资格;

(3)技术人员比例占全职员工人数10%且不少于6人,应当有机械、焊接专业或金属材料加工等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其中具有中级职称以上的人员不少于3人;

(4)持证焊工中气体保护焊焊工大于4人,管道固定焊接方法不少于4人项;

(5)其他人员要求见表C-5;

C4.3.3办公及库房场地

办公面积(建筑面积)大于200m2,设备材料库房面积大于300m2,具有一、二级焊材库,焊接试验场地。

C4.3.4 安装设备及检测仪器设备

见表C-6。

C4.4GC2(4)及集中供气、制冷等专项条件

C4.4.1 注册资金和职工人数

(1)注册资本金200万元以上;

(2)全职员工人数40人以上。

C4.4.2 专业人员

(1)质量保证工程师(技术负责人)具有中级职称,从事4年以上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

(2)设置工艺、材料、焊接、检验、无损检测、理化检验、耐压试验、设备等质量控制系统责任人员,无损检测责任人应具有RT-Ⅱ或UT-Ⅱ资格;

(3)技术人员比例占全职员工人数10%且不少于4人,应当有机械、焊接专业或金属材料加工等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其中具有中级职称以上的人员不少于2人;

(4)持证焊工中气体保护焊焊工大于2人,管道固定焊接方法不少于2人项;

(5)其他人员要求见表C-5。

C4.4.3办公及库房场地

办公面积(建筑面积)大于200m2,设备材料库房面积大于200m2,具有一、二级焊材库,焊接试验场地。

C4.4.4 安装设备及检测仪器设备

见表C-6。

注:GC2(2)和GC2(3)不列单项。

C4.5GC3级专项

C4.5.1 注册资金和职工人数

(1)注册资本金100万元以上;

(2)全职员工人数20人以上。

C4.5.2 专业人员

(1)质量保证工程师(技术负责人)具有中级职称,从事4年以上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

(2)设置工艺、材料、焊接、检验(含无损检测及理化检验)、耐压试验、设备等质量控制系统责任人员,无损检测责任人应具有RT-Ⅱ或UT-Ⅱ资格;

(3)技术人员比例占全职员工人数不少于3人,应当有或机械、焊接专业或金属材料加工等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其中具有中级职称以上的人员不少于1人;

(4)持证焊工中气体保护焊焊工大于2人,管道固定焊接方法不少于2人项;

(5)其他人员要求见表C-5。

C4.5.3办公及库房场地

办公面积(建筑面积)大于200m2,设备材料库房面积大于100m2,具有一、二级焊材库,焊接试验场地。

C4.5.4 安装设备及检测仪器设备

见表C-6。

表C-5GC级安装单位人员要求

表C-6GC级安装单位安装设备及检测仪器设备

C5长输管道定向穿越专项条件

C5.1大型定向穿越专项条件

C5.1.1 注册资金和职工人数

(1)注册资本金5000万元(含)以上;

(2)职员工人数100人以上。

C5.1.2 专业人员

(1)质量保证工程师(技术负责人)具有高级工程师职称,从事5年以上管道穿越施工技术管理工作;

(2)设置控向、泥浆、管道、焊接、管道防腐补口、试压、清管扫线等工序的质量控制系统责任人员,无损检测责任人员应当具有RTⅡ或UTⅡ资格;

(3)从事定向穿越施工及管理的技术人员占全职员工人数30%,应当有管道工程、计算机专业、储运或机械制造、自动化等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其中具有中级职称以上的人员不少于20人;

(4)其他人员要求见表C-7。

C5.1.3 办公场地

办公面积(建筑面积)大于800m2,具有泥浆实验室。

C5.1.4管道穿越设备及检测仪器设备

见表C-8。

C5.2中型定向穿越专项条件

C5.2.1 注册资金和职工人数

(1)注册资本金1500万元(含)以上;

(2)职员工人数60人以上。

C5.2.2 专业人员

(1)质量保证工程师(技术负责人)具有中级职称,从事5年以上的管道穿越施工技术管理工作;

(2)设置控向、泥浆、管道焊接、管道防腐补口、试压、清管扫线等工序的质量控制系统责任人员,无损检测责任人员应当具有RTⅡ或UTⅡ资格;

(3)从事定向钻施工及管理的技术人员占全职员工人数30%,应当有管道工程、计算机专业、储运或机械制造、自动化等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其中具有中级职称以上的人

员不少于10人;

(4)其他人员要求见表C-7。

C5.2.3 办公及库房场地

办公面积(建筑面积)大于300m2。

C5.2.4 管道穿越设备及检测仪器设备

见表C-8。

C5.3小型定向(含顶管)穿越专项条件

C5.3.1 注册资金和职工人数

(1)企业注册资本金500万元(含)以上;

(2)职员工人数40人以上。

C5.3.2 专业人员

(1)质量保证工程师(技术负责人)具有中级职称,从事5年以上的管道穿越施工技术管理工作;

(2)设置控向、泥浆、管道预制、焊接、管道防腐补口、试压、清管扫线等工序的质量控制系统责任人员,其中无损检测责任人员应当具有RTⅡ或UTⅡ资格;

(3)从事定向穿越施工及管理的技术人员占全职员工人数30%,应当有管道工程、计算机专业、储运或机械制造、自动化等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其中具有中级职称以上的人员不少于5人;

(4)其他人员要求见表C-7。

C5.3.3 办公及库房场地

办公面积(建筑面积)大于200m2。

C5.3.4 管道穿越设备及检测仪器设备

见表C-8。

表C-7长输管道定向穿越人员要求

注:允许分包。

表C-8长输管道穿越设备及检测仪器设备

C6管道封堵、抢修专项条件

C6.1高压封堵抢修专项条件

C6.1.1 注册资金和职工人数

(1)注册资本金5000万元(含)以上;

(2)职员工人数150人以上。

C6.1.2 专业人员

(1)质量保证工程师(技术负责人)具有中级职称,从事5年以上各类管道带压封堵、抢修的施工技术管理工作;

(2)设置开孔、封堵、置换、管道预制、焊接、管道防腐、试压等工序的质量检验控

工业管道的分类和分级

工业管道的分类和分级 工业管道通常按照介质的压力、温度、性质分类,亦可按管道材质、温度和压力分类。 一、按介质压力分类 根据《工业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金属管道篇》GB 235-82 的规定,分为真空管道、低压管道、中压管道、高压管道四级,见表1-1。 表1 – 1 管道的压力分级 亦可将真空管道与低压管道合并,分为低压、中压、高压、超高压管道四种,见表1-2。 表1 – 2 工业管道按介质压力分类 管道在介质压力作用下,应满足以下主要要求: ①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管道所用管材和管路附件,以及接头构造,在介质压力作用下均须安全可靠。特别是高压管道,还会产生振动。所以高压管道还必须处理好防震加固问题。 ②具有可靠的密封性,保证管道和管路附件以及连接接头在介质压力作用下严密不漏,这就必须正确地选择连接方法和密封材料,合理地进行施工安装。 二、按介质温度分类 根据管道工作温度的不同分为常温、低温、中温、高温管道,见表1-3。 管道在介质温度作用下,应满足以下主要要求: ①管材耐热的稳定性。管材在介质温度的作用下必须稳定可靠。对于同时承受介质温度和压力作用的管道,必须从耐热性和机械强度两个方面满足工作条件的要求。 ②管道热应变的补偿。管道在介质温度和外界温度变化作用下,将产生热变形,并使

管道承受热应力的作用。所以输送热介质的管道应设计补偿器,以便吸收管道的热变形,减少管道的热应力。 ③管道的绝热保温。为了减少管道热交换和温差应力,输送热介质和冷介质的管道,管道外壁应设绝热层。 按介质性质分类 按介质的性质如腐蚀性、化学危险性、凝固性的不同,共分五类,见表1-4。 表1-4工业管道按介质性质分类 三、按管道材质、温度、压力综合分类 这种分类方法是基于对管道工作状态的可靠性和介质的危险性的一种分类方法,共分为五类,见表1-5。 表1-5管道材质、介质温度和压力分类(GBJ235-82)

压力管道无损检测

压力管道无损检测 本文由(https://www.360docs.net/doc/c52761703.html,)整理,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1.压力管道焊缝外观基本要求 压力管道无损检测前,焊缝外观检查应符合要求。对压力管道焊缝外观和焊接接头表面质量的一般要求如下: 焊接外观应成型良好,宽度以每边盖过坡口边缘2mm为宜。角焊缝的焊脚高度应符合设计规定,外形应平缓过渡。 焊接接头表面 (1)不允许有裂纹、未熔合、气孔、夹渣、飞溅存在。 (2)设计温度低于-29度的管道、不锈钢和淬硬倾向较大的合金钢管道焊缝表面,不得有咬边现象。其他材质管道焊缝咬边深度应大于0.5mm,连续咬边长度应不大于100mm,且焊缝两侧咬边总长不大于该焊缝全长的10%。 (3)焊缝表面不得低于管道表面。焊缝余高?????? ,且不大于3mm,(为焊接接头组对后坡口的最大宽度)。 (4)焊接接头错边应不大于壁厚的10%,且不大于2mm。 2.表面无损检测 压力管道的表面无损检测方法选用原则:对铁磁性材料钢管,应选用磁粉检测;对非铁磁性材料钢管,应选用渗透检测。 对有延迟裂纹倾向的焊接接头,其表面无损检验应在焊接冷却一定时间后进行;对有再热裂纹倾向的焊接接头,其表面无损检验应在焊后及热处理后各进行一次。表面无损检测的应用按照标准要求进行,其探测对象和应用场合一般如下: (1)管子材料外表面质量检验。 (2)重要对接焊缝表面缺陷检测。 (3)重要角焊缝表面缺陷检测。 (4)重要承插焊和跨接式三通支管的焊接接头表面缺陷检测。 (5)管道弯制后表面缺陷检测。 (6)材料淬倾向较大焊接接头的坡口检测。 (7)设计温度低于或等于零下29摄氏度的非奥氏体不锈钢管道坡口的检测。 (8)双面焊件规定清根的焊缝清根后检测 (9)当采用氧乙炔焰切割有淬硬倾向的合金管道上的焊接卡具时,修磨部位的缺陷检测。 3.射线检测和超声检测 射线检测和超声检测的主要对象是压力管道的对接接头,以及对焊管件的对接接头。 无损检测方法选用按设计文件规定。对钛、铝及铝合金、铜及铜合金、镍及镍合金的焊接接头检测,应选用射线检测方法。 对有延迟裂纹倾向的焊缝,其射线检测和超声检测应在焊接冷却一定时间后进行。 当夹套管内的主管有环焊缝时,该焊缝应经营100%射线检测,经试压合格后方可进行隐蔽作业。

压力管道类别、级别划分

压力管道设计类别、级别划分 摘自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TSG 特种设备技术规范) TSG R1001-2008 《压力管道压力管道设计许可规则》, 发布: 2008 年 1 月 8 日,实施: 2008 年 4 月 30 日(简称新规则 ); 1.附件 B 压力管道类别、级别 B1 GA 类(长输管道 )长输 (油气 )管道是指产地、储存库、使用单位之间的用于输送 商品介质的管道,划分为 GA1 级和 GA2 级。 B1.1GAl 级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长输管道为GA1 级: (1)输送有毒、可燃、易爆气体介质,最高工作压力大于 4.0MPa 的长输管道; (2)输送有毒、可燃、易爆液体介质,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6.4MPa,并且输送距离(指产地、储存地、用户问的用于输送商品介质管道的长度)大于或者等于200km 的长输管道。 B1.2 GA2 级: GA1 级以外的长输 (油气 )管道为 GA2 级。 B2 GB 类 (公用管道 ) 公用管道是指城市或乡镇范围内的用于公用事业或民用的燃气管道和热力管道, 划分为 GBl 级和 GB2 级。 B2.1 GBl 级城镇燃气管道。 B2.2 GB2 级城镇热力管道。

B3 GC 类 (工业管道 ) 工业管道是指企业、事业单位所属的用于输送工艺介质的工艺管道、公用工程管道及其他辅助管道,划分为 GCl 级、 GC2 级、 GC3 级。 B3.1 GCl 级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工业管道为GC1 级: (1)输送 GB 5044—85《职业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中规定的毒性程度为极度危 害介质、高度危害气体介质和工作温度高于标准沸点的高度危害液体介质的管 道; (2)输送 GB 50160-1999《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及GB 50016- 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规定的火灾危险性为甲、乙类可燃气体或甲类可燃液体(包括液化烃 ),并且设计压力大于或者等于 4.0MPa 的管道; (3)输送流体介质并且设计压力大于或者等于 10.0MPa,或者设计压力大于或者等 于 4.0MPa,并且设计温度大于或者等于 400℃的管道。 B3.2 GC2 级 除本规定 B3.3 规定的 GC3 级管道外,介质毒性危害程度、火灾危险性 (可燃性 )、设计压力和设计温度小于 B3.1 规定的 GCl 级管道。 B3.3 GC3 级输送无毒、非可燃流体介质,设计压力小于或者等于 1.0MPa,并且设计温度大于- 20 ℃但是小于 185 ℃的管道。 B4 GD 类(动力管道 )

高空作业等级划分

高空作业等级划分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高空作业标准分级 本标准为高处作业的基础标准,是高处作业时采取劳动安全防护措施和加强劳动安全科学管理的依据。本标准适用于各种高处作业。 1 基本定义 高处作业 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均称为高处作业坠落高度基准面 通过最低坠落着落点的水平面,称为坠落高度基准面。 最低坠落着落点 在作业位置可能坠落到的最低点,称为该作业位置的最低坠落着落点*。 高处作业高度 作业区各作业位置至相应坠落高度基准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中的最大值,称为该作业区的高处作业高度。 * 其可能坠落范围半径R,根据高度h不同分别是: 当高度h为2--5m时,半径R为2m;

当高度h为5m以上至15m时,半径R为3m; 当高度h为15m以上至30m时,半径R为4m; 当高度h为30m以上时,半径R为5m。 高度h为作业位置至其底部的垂直距离。 2 高处作业的级别 高处作业高度在2--5m时,称为一级高处作业。 高处作业高度在5m以上至15m时,称为二级高处作业。 高处作业高度在15m以上至30m时,称为三级高处作业。 高处作业高度在30m以上时,称为特级高处作业。 3 高处作业的种类和特殊高处作业的类别 高处作业的种类分为一般高处作业和特殊高处作业两种。 特殊高处作业包括以下几个类别: 3.2.1 在阵风风力六级(风速s)以上的情况下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强风高处作业。在高温或低温环境下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异温高处作业。 降雪时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雪天高处作业。

降雨时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雨天高处作业。 室外完全采用人工照明时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夜间高处作业。 在接近或接触带电体条件下进行的高处作业,统称为带电高处作业。 在无立足点或无牢靠立足点的条件下进行的高处作业,统称为悬空高处作业 对突然发生的各种灾害事故,进行抢救的高处作业,称为抢救高处作业。 一般高处作业系指除特殊高处作业以外的高处作业。 4 标记 高处作业的分级,以级别、类别和种类标记。一般高处作业标记时,写明级别和种类;特殊高处作业标记时,写明级别和类别,种类可省略不写。 例1:三级,一般高处作业; 例2:一级,强风高处作业; 例3:二级,异温、悬空高处作业。

压力管道等级划分

低压管道公称压力不超过2.5MPa 中压管道公称压力4-6.4MPa 高压管道公称压力10-100MPa 超高压管道公称压力超过100MPa 压力管道级别的划分 6.1 长输管道为GA 类,级别划分为: 6.1.1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长输管道为GA1 级: a) 输送有毒、可燃、易爆气体介质,设计压力P<1.6MPa 的管道; b) 输送有毒、可燃、易爆液体介质,输送距离(注1)≥200Km 且管道公 称直径DN≥300mm 的管道; c) 输送浆体介质,输送距离≥50Km 且管道公称直径DN≥150mm 的管道。 6.2 公用管道为GB 类,级别划分为: GB1、燃气管道; GB2、热力管道。 6.3 工业管道为GC 类;级别划分为: 6.3.1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工业管道为GC1 级: a) 输送GB5044《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中,毒性程度为极度危害 介质的管道; b) 输送GB50160《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及GBJ16《建筑设计防火 规范》中规定的火灾危险性为甲、乙类可燃气体或甲类可燃液体介质且设计压力 P≥4.0MPa 的管道; c) 输送可燃流体介质、有毒流体介质,设计压力P≥4.0MPa 且设计温度大 于等于400℃的管道; d) 输送流体介质且设计压力P≥10.0MPa 的管道。 6.3.2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工业管道为GC2 级: a) 输送GB50160《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及GBJ16《建筑设计防火 规范》中规定的火灾危险性为甲、乙类可燃气体或甲类可燃液体介质且设计压力 P<4.0MPa 的管道; b) 输送可燃流体介质、有毒流体介质,设计压力P<4.0MPa 且设计温度≥400 ℃的管道; c) 输送非可燃流体介质、无毒流体介质,设计压力P<10.0MPa 且设计温度 ≥400℃的管道; d) 输送流体介质,设计压力P<10.0Mpa 且设计温度<400℃的管道; 注1:输送距离指产地、储存库、用户间的用于输送商品介质管道的直接距 离。 GD类 火力发电厂用于输送蒸汽、汽水两相介质的管道,划分为GD1级、GD2级。 1.GD1类。设计压力大于或等于6.3Mpa,或者设计温度高于或等于400℃的动力管道 为GD1级。 2.GD2级。设计压力小于6.3Mpa,且设计温度低于400℃的动力管道为GD2级。

压力管道无损检测技术

压力管道的无损检测技术 一: 二:基本方法:射线、超声、磁粉、渗透 教材:P281,P381 一:磁粉检测(MT) 磁粉探伤原理: 铁磁性材料和工件被磁化后,由于不连续性的存在,使工件表面和近表面的磁力线发生局部畸变而产生漏磁场,吸附施加在工件表面的磁粉,形成在合适光照下目视可见的磁痕,从而显示出不连续性的位置、形状和大小。 磁粉探伤的适用范围: 磁粉探伤适用于检测铁磁性材料表面和近表面尺寸很小,间隙极窄(如可以检测出长0.1mm/宽为微米级的裂纹)目视难以看出的不连续性。 磁粉探伤不能检测奥氏体不锈钢材料和用奥氏体不锈钢焊条焊接的焊缝,也不能检测铜、铝、钛等非磁性材料。马氏体不锈钢和沉淀硬化不锈钢具有磁性,可以进行磁粉探伤。 磁粉探伤可以发现裂纹、夹杂、发纹、白点、折叠、冷隔和疏松等缺陷,但对于表面浅的划伤、埋藏较深的孔洞和与工件夹角小于20度的分成及折叠难以发现。

磁粉探伤的基本操作步骤: 1:预处理; 2:磁化被检工件表面; 3:施加磁粉和磁悬液; 4:在合适的光照下观察和评定磁痕;5:退磁; 6:后处理: 思考题: 1:叙述磁粉探伤的原理和适用范围。2:写出磁粉探伤的基本操作步骤。

二:渗透探伤(PT) 渗透探伤原理: 渗透探伤是基于液体的毛细管作用(或毛细管现象)和固体染料在一定条件下的发光现象。 渗透探伤的工作原理是:被检工件在被施涂含有荧光染料或着色染料的渗透液后,在毛细管作用下,经过一定时间的渗透,渗透液可以渗进表面开口的缺陷中;经过去除被检工件表面多余的渗透液和干燥后,再在被检工件表面施涂吸附介质——显象剂;同样,在毛细管作用下,显象剂将吸附缺陷中的渗透液,使渗透液回渗到显象剂中;在一定光源下(黑光或白光),缺陷处之渗透液痕迹被显示(黄绿色荧光或鲜艳红色),从而检测处缺陷的形貌及分布状态。 渗透探伤可以检查金属和非金属材料的表面开口缺陷,例如:裂纹、疏松、气孔、夹渣、冷隔、折叠和氧化斑疤等。这些表面开口缺陷,特别是细微的表面开口缺陷,一般情况下,目视检查难以发现。 渗透探伤不受被检工件结构形状限制。可以检查焊接件、铸件、锻件、机械加工件等。 渗透探伤不受被检部件种类限制,可以检查铁磁性材料、非铁磁性材料、黑色金属、有色金属、、非金属。 渗透探伤的局限性:不适合检查表面是吸附性的材料,也不适合检查埋

压力管道级别划分示意图

公称直径≥1000 距离(≥1000km ) 0 GA1甲级 0 10.0GA1甲级 (设计压力≥10.0Mpa) 压力管道级别划分示意图 一、GA 类[长输(油气)管道] 长输(油气)管道是指在产地、储存库、使用单位之间的用于输送(油气)商品介质的管道,划分人GA1级和GA2级。 (一) GA1级分为GA1甲级、GA1乙级 1、 GA1甲级 (1)输送有毒、可燃、易爆气体或者液体介质的管道 (2)输送有毒、可燃、易爆气体或者液体介质的管道

2、GA1乙级 (1)输送有毒、可燃、易爆气体介质的管道 10.0Mpa>设计压力≥4.0Mpa GA1乙级 (2)输送有毒、可燃、易爆液体介质的管道 10.0Mpa>设计压力≥6.4Mpa GA1乙级

(3)输送有毒、可燃、易爆液体或气体介质的管道 公称直径(DN≥500) GA1乙级 距离≥200km (二) GA2级 GA1级以外的长输(油气)管道为GA2级。 二、GB类(公用管道) 公用管道是指城市或者乡镇范围内的用于公用事业或者居民用的燃气管道和热力管道,划分为GB1级和GB2级。 (一)GB1级 所有燃气管道为GB1级。 (二)GB2级 所有热力管道为GB2级。

温度℃ 0 GC1级 设计压力Mpa 热力管道分为以下两类: (1) 设计压力大于2.5Mpa ; (2) 设计压力小于或者等于2.5Mpa ; 三 GC 类(工业管道) 工业管道是指企业、事业单位所属的用于输送工艺介质的工艺管道、公用工程管道及其他辅助管道,划分为GC1、GC2、GC3级 (一)GC1级 1、输送毒性程度为极度危害介质高度危害气体介质和工作温度高于其标准沸点的高度危害液体介质管道 2.5Mpa ≥设计压力>2.5Mpa GB2级

九大作业票定义、等级及预防措施。

九大作业票定义、等级及预防控制措施 作业(票据)名称: 一、高处作业 定义:凡距坠落高度基准面2m及其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等级划分: 1、作业高度在2米至5米时,称为一级高处作业。 2、作业高度在5米以上至15米时,称为二级高处作业。 3、作业高度在15米以上至30米时,称为三级高处作业。 4、作业高度在30米以上时,称为特级高处作业。 预防控制措施: 1、从事高处作业人员身体素质必须符合要求并定期进行体检。 2、高空作业前,必须办理高处作业票据并对有关防护实施及个人安全防护用品进行检查,不得在安全隐患的情况下强令或强行冒险作业。 3、作业时衣着要灵便,禁止穿硬鞋、带钉和易滑的鞋,必须按规定使用安全带,安全带必须高挂低用,挂设点必须安全可靠。 4、高处作业所携带物品要堆放平稳,不得妨碍作业,并有防止坠落的措施;使用工具应防止工具坠落伤人的措施;工具用完应随手放入工具袋内;上下传递物件时,禁止抛掷。 5、使用梯子登高作业时,梯子不得缺档,不得垫高使用,使用时上端要固定牢靠,下端应有防滑措施。脚手架上禁止使用梯子登高作业。 6、单面梯工作时角度以75度左右为宜;人字梯上部夹角以35度~45度为宜。使用时第一档或第三档之间应设置拉撑。禁止两人同时在梯子上作业。在通道处使用梯子时,应有人监护或设置围栏。

7、没有安全防护设施时,禁止在屋架的上弦、支撑、挑架的挑梁和未固定的构件上行走或作业。高处作业与地面连续时,应设通讯装置,专人负责。 8、在有斜面的建筑结构层面上,应有防滑措施。 9、作业点拉警戒线设立警戒标志,并有专人监护;一级、二级高处作业由本厂安环部签字监护,三级、特高级高处作业由集团安环部签字监护,制定应急预案并有技术人员和专家到场分析评估。 作业(票据)名称: 二、动火作业 定义:是在禁火区进行能直接或间接产生明火4类常规作业,如适用电焊、气焊(割)、喷灯、电钻、砂轮等进行可能产生火焰、火花和炽热表面的非常规作业。 等级划分: 1、特殊动火作业:在生产运行状态下的易燃易爆生产装置、输送管道、 储罐、容器等部位上及其他特殊危险场所进行的动火作业,带压不置换动火作业按特殊动火作业管理。 2、一级动火作业:在设备停机状态下,在易燃易爆场所进行的除特殊 动火作业以外的动火作业,厂区易燃管道上的动火作业按一级动火作业管理。 3、二级动火作业:生产装置或系统全部停车,装置经清洗、置换、取 样分析合格并采取安全隔离措施后,可根据其火灾、爆炸危险性较小的动火作业可按二级动火作业管理。 4、三级动火作业:除二级及以上动火作业以外的禁火区动火作业。

工业管道等级如何划分

工业管道等级如何划分 设计类别、级别划分 摘自(TSG技术规范)TSG R1001-2008《设计许可规则》, 发布:2008年1月8日,实施:2008年4月30日(简称新规则); 1. 附件B 压力管道类别、级别 B1 GA类() 长输(油气)管道是指产地、储存库、使用单位之间的用于输送商品介质的管道,划分为GA1级和GA2级。 B1.1 GAl级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为GA1级:

(1) 输送有毒、可燃、易爆气体介质,最高工作压力大于4.0MPa的; (2) 输送有毒、可燃、易爆液体介质,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6.4MPa,并且输送距离(指产地、储存地、用户问的用于输送商品介质管道的长度)大于或者等于200km的长输管道。 B1.2 GA2级: GA1级以外的长输(油气)管道为GA2级。B2 GB类(公用管道) 公用管道是指城市或乡镇范围内的用于或民用的燃气管道和热力管道,划分为GBl级和GB2级。

B2.1 GBl级 城镇燃气管道。 B2.2 GB2级 城镇热力管道。 B3 GC类(工业管道) 工业管道是指企业、事业单位所属的用于输送工艺介质的工艺管道、公用工程管道及其他辅助管道,划分为GCl级、GC2级、GC3级。 B3.1 GCl级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工业管道为GC1级: (1) 输送GB 5044—85中规定的毒性程度为极度危害介质、高度危害气体介质和工作温度高于标准沸点的高度危害液体介质的管道; (2) 输送GB 50160-1999及GB 50016-2006中规定的火灾危险性为甲、乙类可燃气体或甲类可燃液体(包括液化烃),并且设计压力大于或者等于4.0MPa的管道; (3) 输送流体介质并且设计压力大于或者等于10.0MPa,或者设计压力大于或者等于4.0MPa,并且设计温度大于或者等于400℃的管道。 B3.2

工业管道等级如何划分

工业管道等级如何划分 压力管道设计类别、级别划分 摘自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TSG特种设备技术规范)TSGR1001-2008《压力管道压力管道设计许可规则》, 发布:2008年1月8日,实施:2008年4月30日(简称新规则); 1.附件B 压力管道类别、级别 B1 GA类(长输管道) 长输(油气)管道是指产地、储存库、使用单位之间的用于输送商品介质的管道,划分为GA1级和GA2级。 GAl级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长输管道为GA1级: ⑴ 输送有毒、可燃、易爆气体介质,最高工作压力大于的长输管道; ⑵ 输送有毒、可燃、易爆液体介质,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并且输送距离(指产地、储存地、用户问的用于输送商品介质管道的长度)大于或者等于200km的长输管道。

GA2级:GA1级以外的长输(油气)管道为GA2级。 B2 GB类(公用管道) 公用管道是指城市或乡镇范围内的用于公用事业或民用的燃气管道和热力管道,划分为GBl级和GB2级。 GBl级 城镇燃气管道。 GB2级 城镇热力管道。 B3 GC类(工业管道) 工业管道是指企业、事业单位所属的用于输送工艺介质的工艺管道、公用工程管道及其他辅助管道,划分为GCl级、GC2级、GC3级。 GCl级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工业管道为GC1级:

⑴ 输送GB5044—85《职业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中规定的毒性程度为极度危害 介质、高度危害气体介质和工作温度高于标准沸点的高度危害液体介质的管道; ⑵ 输送GB 50160- 1999《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及GB 50016- 2006《建筑 设计防火规范》中规定的火灾危险性为甲、乙类可燃气体或甲类可燃液体(包括液化烃),并且设计压力大于或者等于的管道; ⑶ 输送流体介质并且设计压力大于或者等于,或者设计压力大于或者等于,并且设计温度大于或者等于400C的管道。 GC2级 除本规定规定的GC3级管道外,介质毒性危害程度、火灾危险性(可燃性)、设计压力和设计温度小于规定的GCl级管道。 GC3级 输送无毒、非可燃流体介质,设计压力小于或者等于,并且设计温度大于-20 C 但是小于185 C的管道。 B4 GD类(动力管道)

压力管道级别如何划分

压力管道级别如何划分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压力管道级别如何划分 低压管道公称压力不超过 中压管道公称压力 高压管道公称压力10-100MPa 超高压管道公称压力超过100MPa 压力管道级别的划分 长输管道为GA 类,级别划分为: 6.1.1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长输管道为GA1 级: a) 输送有毒、可燃、易爆气体介质,设计压力P> 的管道; b) 输送有毒、可燃、易爆液体介质,输送距离(注1)≥200Km 且管道公称直径DN≥300mm 的管道; c) 输送浆体介质,输送距离≥50Km 且管道公称直径DN≥150mm 的管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长输管道为GA2 级: a) 输送有毒、可燃、易爆气体介质,设计压力P≤ 的管道; b) GA1 b)范围以外的长输管道; c) GA1 c) 范围以外的长输管道。 公用管道为GB 类,级别划分为: GB1、燃气管道; GB2、热力管道。 工业管道为GC 类;级别划分为: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工业管道为GC1 级: a) 输送GB5044《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中,毒性程度为极度危害

介质的管道; b) 输送GB50160《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及GBJ16《建筑设计防火 规范》中规定的火灾危险性为甲、乙类可燃气体或甲类可燃液体介质且设计压力 P≥ 的管道; c) 输送可燃流体介质、有毒流体介质,设计压力P≥ 且设计温度大 于等于400℃的管道; d) 输送流体介质且设计压力P≥ 的管道。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工业管道为GC2 级: a) 输送GB50160《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及GBJ16《建筑设计防火 规范》中规定的火灾危险性为甲、乙类可燃气体或甲类可燃液体介质且设计压力 P< 的管道; b) 输送可燃流体介质、有毒流体介质,设计压力P< 且设计温度≥400 ℃的管道; c) 输送非可燃流体介质、无毒流体介质,设计压力P< 且设计温度 ≥400℃的管道; d) 输送流体介质,设计压力P< 且设计温度<400℃的管道;注1:输送距离指产地、储存库、用户间的用于输送商品介质管道的直接距离

高空作业标准

高空作业 一、空高作业概述 1、所谓高处作业是指人在一定位置为基准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国家标准 GB3608—93《高处作业分级》规定:“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作业,都称为高处作业。”根据这一规定,在建筑业中涉及到高处作业的范围是相当广泛的。在建筑物内作业时,若在2M以上的架子上进行操作,即为高处作业。 为了便于操作过程中做好防范工作,有效地防止人与物从高处坠落的事故,根据建筑行业的特点,在建筑安装工程施工中,对建筑物和构筑物结构范围以内的各种形式的洞口与临边性质的作业、悬空与攀登作业、操作平台与立体交叉作业,以及在结构主体以外的场地上和通道旁的各类洞、坑、沟、槽等工程的施工作业,只要符合上述条件的,均作为高处作业对待,并加以防护。

2 、脚手架、井架、龙门架、施工用电梯和各种吊装机械设备在施工中使用时所形成的高处作业,其安全问题,都是各工程或设备的安全技术部门各自作出规定加以处理。 3、对操作人员而言,当人员坠落时,地面可能高低不平。上述标准所称坠落高度基准面,是指通过最低的坠落着落点的水平面。而所谓最低的坠落着落点,则是指当在该作业位置上坠落时,有可能坠落到的最低之处。这可以看作是最大的坠落高度。因此,高处作业高度的衡量,以从各作业位置到相应的坠落基准面之间的垂直距离的最大值为准。 二、高处坠落事故预防、控制 依据安全管理的客观要求,运用安全与事故的运动规律和预防、控制事故的规律,为了改变人的异常行为、物的异常状态,以及人与物的异常结合,从本质上超前有效预防、控制高处坠落事故,分为具体预防、控制和综合预防、控制。

1、高处坠落事故的具体预防、控制高处坠落事故的具体预防、控制,是依据不同类型高处坠落事故的具体原因,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对每类高处坠落事故进行具体预防、控制要点。 (1)洞口坠落事故的预防、控制要点:预防留口、通道口、楼梯口、电梯口、上料平台口等都必须设有牢固、有效的安全防护设施(盖板、围栏、安全网);洞口防护设施如有损坏必须及时修缮;洞口防护设施严禁擅自移位、拆除;在洞口旁操作要小心,不应背朝洞口作业;不要在洞口旁休息、打闹或跨越洞口及从洞口盖板上行走;同时洞口还必须挂设醒目的警示标志等。 (2)脚手架上坠落事故的预防、控制要点;要按规定搭设脚手架、铺平脚手板,不准有探头板;防护栏杆要绑扎牢固,挂好安全网;脚手架载荷不得超过 270kg/m2;脚手架离墙面过宽应加设安全防护;并要实行脚手架搭设验收和使用检查制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完整版)《压力管道规范-工业管道-检验与试验》GB20801.5-2006

1. 范围 GB/T20801.5-2006 系“压力管道规范-工业管道”的第5 部分,规定了工业金属压力管道的检验、检查和试验的基本安全要求。 本部分未规定的其他检验、检查和试验要求应符合规范(GB/T20801-2006)其他部分以及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T20801.1-2006 压力管道规范——工业管道第1部分总则 GB/T20801.2-2006 压力管道规范——工业管道第2部分材料 GB/T20801.3-2006 压力管道规范——工业管道第3部分设计与计算 GB/T20801.4-2006 压力管道规范——工业管道第4部分制作与安装 GB/T20801.6-2006 压力管道规范——工业管道第6部分安全防护 JB 4730 锅炉、压力容器及压力管道无损检测 3. 术语和定义 3.1 检验inspection 检验是由业主或独立于管道建造以外的检验机构,证实产品或管道建造是否满足规范和工程设计要求的符合性评审工作。 本规范对管道组成件制造厂出具的质量证明书的质量控制过程亦称为“检验”。 3.2 检验人员inspection 检验人员是业主或检验机构从事检验工作的专职人员。检验人员有权进入任何正在进行管道组成件制造和管道制作、安装的场所,其中包括制造、制作、热处理、装配、安装、检查和试验的场所。 检验人员有权审查任何检查和和试验结果的记录,包括有关证书,并按照规范和工程规定进行评定。 3.3 检查examination 检查是指制造厂、制作、施工、安装单位履行的质量控制职责。应由检查人员按照规范和工程设计要求,对材料、组成件以及加工、制作、安装过程,进行全部必须的检查和试验,并作好相关记录,提出评价结果。 3.4 检查人员examination personnel 应由独立于制造、制作、安装的部门担任,并由具备相关专业技能和资质的专职人员从事检查工作。 检查人员应通过检查和试验作好记录并提出评价结果,妥善保存以备检验人员评审。 4 检查要求

压力管道级别如何划分

压力管道级别如何划分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压力管道级别如何划分 低压管道公称压力不超过 中压管道公称压力 高压管道公称压力10-100MPa 超高压管道公称压力超过100MPa 压力管道级别的划分 长输管道为GA 类,级别划分为: 6.1.1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长输管道为GA1 级: a) 输送有毒、可燃、易爆气体介质,设计压力P> 的管道; b) 输送有毒、可燃、易爆液体介质,输送距离(注1)≥200Km 且管道公称直径DN≥300mm 的管道; c) 输送浆体介质,输送距离≥50Km 且管道公称直径DN≥150mm 的管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长输管道为GA2 级: a) 输送有毒、可燃、易爆气体介质,设计压力P≤ 的管道; b) GA1 b)范围以外的长输管道; c) GA1 c) 范围以外的长输管道。 公用管道为GB 类,级别划分为: GB1、燃气管道; GB2、热力管道。 工业管道为GC 类;级别划分为: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工业管道为GC1 级: a) 输送GB5044《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中,毒性程度为极度危害

介质的管道; b) 输送GB50160《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及GBJ16《建筑设计防火 规范》中规定的火灾危险性为甲、乙类可燃气体或甲类可燃液体介质且设计压力P≥ 的管道; c) 输送可燃流体介质、有毒流体介质,设计压力P≥ 且设计温度大 于等于400℃的管道; d) 输送流体介质且设计压力P≥ 的管道。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工业管道为GC2 级: a) 输送GB50160《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及GBJ16《建筑设计防火 规范》中规定的火灾危险性为甲、乙类可燃气体或甲类可燃液体介质且设计压力P< 的管道; b) 输送可燃流体介质、有毒流体介质,设计压力P< 且设计温度≥400 ℃的管道; c) 输送非可燃流体介质、无毒流体介质,设计压力P< 且设计温度 ≥400℃的管道; d) 输送流体介质,设计压力P< 且设计温度<400℃的管道; 注1:输送距离指产地、储存库、用户间的用于输送商品介质管道的直接距 离

高处作业分级标准

高处作业分级 国家标准局 高处作业分级 国家标准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3608—83(国家标准局1983年4月15日发布1984年1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为高处作业的基础标准,是高处作业时,采取劳动安全防护措施和加强劳动安全科学管理的根据。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高处作业。 1.基本定义 1.1高处作业 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米以上(含2米)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均称为高处作业。 1.2坠落高度基准面 通过最低坠落着落点的水平面,称为坠落高度基准面。

1.3最低坠落着落点 在作业位置可能坠落到的最低点,称为该作业位置的最低坠落着落点。※※其可能坠落范围半径R,根据高度h不同分别是: 当高度h为2米至5米时,半径R为2米; 当高度h为5米以上至15米时,半径R为3米; 当高度h为15米以上至30米时,半径R为4米; 当高度h为30米以上时,半径R为5米。 高度h为作业位置至其底部的垂直距离。 1.4高处作业高度 作业区各作业位置至相应坠落高度基准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中的最大值,称为该作业区的高处作业高度。 2.高处作业的级别 2.1高处作业高度在2米至5米时,称为一级高处作业。 2.2高处作业高度在5米以上至15米时,称为二级高处作业。 2.3高处作业高度在15米以上至30米时,称为三级高处作业。 2.4高处作业高度在30米以上时,称为特级高处作业。 3.高处作业的种类和特殊高处作业的类别 3.1高处作业的种类分为一般高处作业和特殊高处作业两种。 3.2特殊高处作业包括以下几个类别: 3.2.1在阵风风力六级(风速10.8米/秒)以上的情况下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强风高处作业。

工业管道的分类和分级

工业管道得分类与分级 工业管道通常按照介质得压力、温度、性质分类,亦可按管道材质、温度与压力分类。 一、按介质压力分类 根据《工业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金属管道篇》GB 235-82 得规定,分为真空管道、低压管道、中压管道、高压管道四级,见表1-1。 表1 – 1 管道得压力分级 管道在介质压力作用下,应满足以下主要要求: ①具有足够得机械强度,管道所用管材与管路附件,以及接头构造,在介质压力作用下均须安全可靠。特别就是高压管道,还会产生振动。所以高压管道还必须处理好防震加固问题。 ②具有可靠得密封性,保证管道与管路附件以及连接接头在介质压力作用下严密不漏,这就必须正确地选择连接方法与密封材料,合理地进行施工安装。 二、按介质温度分类 根据管道工作温度得不同分为常温、低温、中温、高温管道,见表1-3。 管道在介质温度作用下,应满足以下主要要求: ①管材耐热得稳定性。管材在介质温度得作用下必须稳定可靠。对于同时承受介质温度与压力作用得管道,必须从耐热性与机械强度两个方面满足工作条件得要求。 ②管道热应变得补偿。管道在介质温度与外界温度变化作用下,将产生热变形,并使管道承受热应力得作用。所以输送热介质得管道应设计补偿器,以便吸收管道得热变形,减少管道得热应力。 ③管道得绝热保温。为了减少管道热交换与温差应力,输送热介质与冷介质得管道,管道外壁应设绝热层。 按介质性质分类

按介质得性质如腐蚀性、化学危险性、凝固性得不同,共分五类,见表1-4。 三、按管道材质、温度、压力综合分类 这种分类方法就是基于对管道工作状态得可靠性与介质得危险性得一种分类方法,共分为五类,见表1-5。 表1-5管道材质、介质温度与压力分类(GBJ235-82) 四、按工业用水使用程度分类 根据环境保护法与水资源法,工业用水应按规定尽可能提高重复使用程度,以节约水资源与能源并保护环境。按使用程度得不同,分为源水管道、重复用水管道、循环用水管道。见表1-6。 表1-6 工业用水管道按使用程度分类

压力管道级别划分

压力管道类别与级别 一、ANSI / ASME B31.3对输送流体的分类 美国国家标准ASME压力管道规范ANSI / ASME B31.3(以下简 称 B31.3)根据被输送流体的性质和泄漏时造成的后果,将化工厂和炼油厂管道输送的流体分为D 类、M类和性质介于二者之间的第三类流体。 D类流体不易燃、无毒,并且在操作条件下对人类肌体无害;设计压力不超过150lbf/in2(1.05MPa);设设计温度在-20oF(-29℃)至366oF(186℃)之间。M类流体有剧毒,在输送过程中如有少量泄漏到环境中,被人吸入或接触人体时能造成严重的和难以治疗的伤害,即使迅速采取措施也无法挽救。流体类别确定后即可按ANSI / ASME B31.3的有关章节具体要求对该流体的管道进行设计、施工和检验。 二、中石化对压力管道的类别划分 1 中国石化关于《压力管道设计资格类别级别认可和安装单资格实施细则》,对压力管道的类别划分如下表所示。 压力管道的类别

注:①输送距离指产地、储存库、用户间的用于输送商品介质管道的直接距离。 ②GB 5044《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规定的。 ③GB 50160《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规定的。 2 SH 3059对管道的分级如下表。 SH 3059——2001《石油化工管道设计器材选用通则》管道分级 注:①毒性程度是根据《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 5044—85)划分的。极度危害属于Ⅰ级,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最高容许浓度<0.1mg/m3;高度危害属于Ⅱ级,最高容许浓度0.1mg/m3。极度危害的介质如苯、氯乙烯、氯甲醚、氰化物等;高度危害的介质如二硫化碳、氯、丙烯腈、硫化氢、甲醛、氟化氢、一氢化碳等。详见GB 5044。

登高作业概念含义和分级

登高作业概念含义和分 级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登高作业概念、含义和分级一、登高作业概念 在施工现场,常常借助于登高用具或登高设施,在攀登条件下进行的高处作业,这类作业称攀登作业,亦称登高作业。 攀登作业主要是利用梯子攀登和结构安装中的登高作业。这类作业较易发生危险,因此,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应该考虑并确定施工所需要的各种登高和攀登设施。一般地说,各种登高行动应尽量利用现成条件,如借助于建筑结构和脚手架上的登高梯道或载人的垂直运输设备,如施工用电梯等。所以在整个施工工期内,所有各类人员的上下,都必须在规定的通道上行走,不允许在阳台之间等非正规通道作登高或跨越,也不能利用吊车臂架或脚手架杆件等施工设备进行攀登。 二、高处作业的含义 所谓高处作业是指人在一定位置为基准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国家标准 GB3608—93《高处作业分级》规定:“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作业,都称为高处作业。”根据这一规定,在建筑业中涉及到高处作业的范围是相当广泛的。在建筑物内作业时,若在2M以上的架子上进行操作,即为高处作业。

为了便于操作过程中做好防范工作,有效地防止人与物从高处坠落的事故,根据建筑行业的特点,在建筑安装工程施工中,对建筑物和构筑物结构范围以内的各种形式的洞口与临边性质的作业、悬空与攀登作业、操作平台与立体交叉作业,以及在结构主体以外的场地上和通道旁的各类洞、坑、沟、槽等工程的施工作业,只要符合上述条件的,均作为高处作业对待,并加以防护。 脚手架、井架、龙门架、施工用电梯和各种吊装机械设备在施工中使用时所形成的高处作业,其安全问题,都是各工程或设备的安全技术部门各自作出规定加以处理。 对操作人员而言,当人员坠落时,地面可能高低不平。上述标准所称坠落高度基准面,是指通过最低的坠落着落点的水平面。而所谓最低的坠落着落点,则是指当在该作业位置上坠落时,有可能坠落到的最低之处。这可以看作是最大的坠落高度。因此,高处作业高度的衡量,以从各作业位置到相应的坠落基准面之间的垂直距离的最大值为准。DvNews 三、高处作业分级 坠落高度越高,危险性就越大。所以,按照不同的坠落高度,高处作业又可分为I级、Ⅱ级、Ⅲ级和Ⅳ级的四个等级,其相应的高度分别是2m~5m,5m~15m,15m~30m,30m以上。

压力管道探伤等级划分

压力管道探伤等级划分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管道类别 Ⅰ (1)毒性程度为极度危害的流体管道; (2)设计压力大于或等于10MPa的可燃流体、有毒流体的管道; (3)设计压力大于或等于4MPa、小于10MPa,且设计温度大于等于400℃的可燃流体、有毒流体的管道; (4)设计压力大于或等于10MPa,且设计温度大于或等于400℃的非可燃流体、无毒流体的管道; (5)设计文件注明为剧烈循环工况的管道; (6)设计温度低于-20℃的所有流体管道; (7)夹套管的内管; (8)按本规范第8.5.6条规定做替代性试验的管道; (9)设计文件要求进行焊缝100%无损检测的其他管道。 Ⅱ (1)设计压力大于或等于4MPa、小于10MPa,设计温度低于400℃,毒性程度为高度危害的流体管道; (2)设计压力小于4MPa,毒性程度为高度危害的流体管道; (3)设计压力大于或等于4MPa、小于10MPa,设计温度低于400℃的甲、乙类可燃气体和甲类可燃液体的管道; (4)设计压力大于或等于10MPa,且设计温度小于400℃的非可燃流体、无毒流体的管道;(5)设计压力大于或等于4MPa、小于10MPa,且设计温度大于等于400℃的非可燃流体、无毒流体的管道; (6)设计文件要求进行焊缝20%无损检测的其他管道。 Ⅲ (1)设计压力大于或等于4MPa、小于10MPa,设计温度低于400℃,毒性程度为中毒和轻度危害的流体管道;

(2)设计压力小于4MPa的甲、乙类可燃气体和甲类可燃液体管道; (3)设计压力大于或等于4MPa、小于10MPa,设计温度低于400℃的乙、丙类可燃液体管道; (4)设计压力大于或等于4MPa、小于10MPa,设计温度低于400℃的非可燃流体、无毒流体的管道; (5)设计压力大于1MPa小于4MPa,设计温度高于或等于400℃的非可燃流体、无毒流体的管道; (6)设计文件要求进行焊缝10%无损检测的其他管道。 Ⅳ (1)设计压力小于4MPa,毒性程度为中毒和轻度危害的流体管道; (2)设计压力小于4MPa的乙、丙类可燃液体管道; (3)设计压力大于1MPa小于4MPa,设计温度低于400℃的非可燃流体、无毒流体的管道;(4)设计压力小于或等于1MPa,且设计温度大于185℃的非可燃流体、无毒流体的管道;(5)设计文件要求进行焊缝5%无损检测的其他管道。 Ⅴ 设计压力小于或等于1.0MPa,且设计温度高于-20℃但不高于185℃的非可燃流体、无毒流体的管道。 注:氧气管道的焊缝检查等级由设计文件的规定确定。

高处作业的分级和种类

编号:SM-ZD-51003 高处作业的分级和种类Organize enterprise safety management planning, guidance, inspection and decision-making, ensure the safety status, and unify the overall plan objectives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高处作业的分级和种类 简介:该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安全管理工作中组织实施企业安全管理规划、指导、检查和决策等事项,保证生产中的人、物、环境因素处于最佳安全状态,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1.高处作业的分级 (1)高处作业高度在2~5m时,称为一级高处作业。 (2)高处作业高度在5~15m时,称为二级高处作业。 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均称为高处作业。 (3)高处作业高度在15~30m时,称为三级高处作业。 (4)高处作业高度在30m以上时,称为特级高处作业。 2.高处作业的种类 高处作业的种类分为一般高处作业和特殊高处作业两种。特殊高处作业包括以下几个类别: (1)在阵风风力六级(风速10.8m/s)以上的情况下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强风高处作业。 (2)在高温或低温环境下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异温高处作业。 (3)降雪时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雪天高处作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