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泄同轴电缆接续
漏泄同轴电缆的工程配置及应用

量 M 。 富 裕 量 牵扯 的 因数 一 般 有 以 下几 点 : 此 耦 合 衰耗 提 供 的数 字 为 统 一测 量 值 , 须 考 虑 其 波 动性 : 必
按 5 % 的耦 合 衰 耗值 设 计 时 , 留出 ld 的 富裕 量 ; 0 需 OB 按 9 %的 耦 合 衰 耗值 设 计 时 , 留 出 5 B 的富 裕 量 ; 5 需 d
跳 线及 接 头 的插 损 必 须 予 以 考 虑; . 第 四. 确定 漏 泄 同轴 电缆 的 最 大 覆 盖距 离 : 因 为 系统 损 耗 为 “ 0 一=【 M= ×Jk + d1 + M
【 摘 要J 对漏泄 同轴电缆在 无线通信 中的工程配置进行 了分析 , 并结合 宝兰线铁路无线列车调度通信工程的 实际情况 , 介绍 了漏泄同轴 电缆 接 续施 工 的有 关注 意 事 项 【 关键词 】 漏泄同轴 电缆 ; 工程配置; 传输 衰减 ; 耦合损耗
由于 漏 泄 同 轴 电 缆具 备 普 通 传 输 线 的 功 能 , 时 兼有 线 状 天 线 阵 区距 离 较长 . 采 用 漏 泄 同 轴 电缆 加 中继 器 的 系 统 配 置 以 延 长 传输 距 同 可
在 平 行 于 漏 泄 同 轴 电缆 方 向 , 叉 极 化 较 低 , 交 因此 当使 用数 字 通 信 系
统 时 误 码 率 较 低 , 使 用 模 拟 通 信 系 统 时 将 信 号 的扭 曲最 小 化 , 且 当 并 传 输 损 耗 很 小 } 在 垂 直 于漏 泄 同 轴 电 缆 方 向 , 邻 极 化 信 号 具 有 非 4) 相 常 平 的 频 率 响 应 , 整 个 频 段 内 波 动 非 常 小 ; ) 免 了过 多 的 交 叉 极 在 5避 化 . 此 不会 产 生 “ 线 效 应 ” 反射 交叉 极 化 , 少 了损 耗 ; ) 少 了 因 双 或 减 6减 多 径 效 应 产 生 的 问题 : ) 优 化 于 几 段 系 统 频 率 , 这些 频 率 上 与 宽 7可 在
铁路无线列车调度用漏泄同轴电缆的配置及接续技术

控。加上控制电路和控制设备后, 控制中心还可以对 摄像的范围、方向、距离进行调整。
对隧道内的红绿灯的控制信号也可以通过漏泄 电缆传送。在红绿灯的控制电路上接副台和译码、控 制 、检 测 电 路 就 可 以 完 成 对 红 绿 灯 的 控 制 、状 态 检 测 等功能。同时检测道岔的启闭状态并送控制中心, 使 控制中心随时了解设备的运行状态。
张国光 焦作铁路电缆工厂
目前, 铁路无线通信综合化、数字化、多信道已成 为发展方向, 但因投资、技术等多方面因素影响, 我国 铁路将在较长时间内继续沿用既有成熟的无线列车 调度用通信系统, 区间弱场强处理工作依然存在。无 线列车调度区间弱场强处理方式比较多, 主要有: 光 纤直放站、中继器加漏泄同轴电缆、区间遥控台、区间 中继台等。其中中继器加漏泄同轴电缆的使用, 是解 决山区无线列调信号覆盖行之有效的方案, 得到广泛 应用。
1 漏泄同轴电缆是如何传输 无线信号的
无线通信用于自由空间, 能够实现移动中的通 信, 其根本原因是自由空间对无线电波来讲是良好的 传输媒介。而在封闭空间( 地下室、隧道等) , 由于空间 各个面相距很近, 巷道壁、地下室的墙壁、地面、天花 板对电磁波有强烈的吸收、衰减作用, 因此在封闭空 间中电磁波不能像在自由空间那样传播。也由于空间 相对封闭使外界的电磁波无法进入, 内部的电磁波也 不能传播出去, 进而造成通信盲区。
个结构必须密封。 ( 8) 在连接器上缠绕 B 粘胶带, 外层加缠电工胶
带。注意均匀与美观。 ( 9) 承力索的成端。注意成端后的长度。
5 存在的问题及接续技术的改进
5.1 绝缘问题 漏泄同轴电缆一般采用架空安装方式, 而且大部
06_漏泄同轴电缆敷设、接续施工作业指导书报告

京沪高速铁路通信系统工程编号:JH/TX 006漏泄同轴电缆敷设、接续施工作业指导书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公司京沪高速铁路四电系统集成第八工区施工项目部2010 年 6月发布 2010 年 6月实施1适用范围适用于铁路GSM-R通信工程漏泄同轴电缆的敷设、接续施工。
2作业准备2.1 内业技术准备该项施工作业进行前应认真阅读并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并对相关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熟悉有关规范及技术标准,制定安全保证措施。
2.2 外业技术准备该项安装作业进行前应收集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资料,包括漏缆敷设位置的确定等。
3技术要求3.1 单盘漏泄同轴电缆的内外导体直流电阻、绝缘介电强度、绝缘电阻等电气特性应符合设计指标。
3.2 漏缆的交流电气特性主要检查特性阻抗、电压驻波比、标称耦合损耗、传输衰减等指标符合设计要求。
3.3 漏缆在敷设的过程中严禁急剧弯曲,最小弯曲半径应符合相关规定。
3.4 连接器在安装完毕之后应进行质量检查。
3.5 漏泄同轴电缆支撑杆埋设深度应符合铁路行业标准的相关规定。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4.1 施工程序施工准备→隧道内吊夹安装→隧道外支撑杆安装→漏缆敷设→漏缆连接器的安装→复测4.2 工艺流程5施工要求5.1 施工准备5.1.1 漏泄同轴电缆进场质量检查按照《单盘泄漏同轴电缆测试作业指导书》的要求对进场漏缆进行质量检查。
5.1.2 根据设计图纸和铁路公里标对以下内容进行复测:(1)隧道外架挂漏泄同轴电缆区段的辅助杆位置、杆距、杆高及漏泄同轴电缆长度;(2)隧道内漏泄同轴电缆架挂位置、长度;(3)区间机房位置、供电方式及供电线路径路。
5.1.3 根据现场调查结果制定隧道内及隧道外漏缆敷设、安装的施工方案,对作业人员进行施工技术交底。
5.2 隧道内吊夹安装5.2.1 画线根据设计规定的安装位置及高度要求,进行画线。
若与回流线距离过近,要保持60cm 的距离。
漏泄同轴电缆施工工法要点

漏泄同轴电缆施工工法一前言为了解决铁路在山区、弯道、隧道内等弱场强或无场强区段的无线列调通信工程问题,目前采用在这些区段沿铁路线一定距离架设漏缆,安装隧道中继器和中继器天线的方式使无线电信号电波沿漏缆传输并均匀向外漏泄,使这些区段内场强达到一定要求而保证无线列调通信畅通、可靠。
我们公司于1993年承担了某无线列调通信工程连江口至广州段的施工,在无施工规范和技术标准的情况下,我们在施工过程中边学习,边实践,边总结,用较短的时间,质量良好地完成了该段的施工任务。
在完成任务的同时,锻炼了一支技术熟练、工艺精良的施工队伍。
为了更好地指导今后同类工程的施工,我们在总结实践的基础上,编写了400MHz漏泄电缆的施工工法。
期望本工法在今后指导同类工程施工实践的同时,不断地进行补充和完善,以取得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二工法特点及适用范围2.1本工法有如下特点:2.1.1漏缆架设前要进行严格的单盘测试及合理的配盘。
2.1.2漏缆须架设在铁路旁距轨道线路中心3~15米范围内,其高度须距轨面4.5~4.8 米。
2.1.3漏缆的漏泄槽应朝铁路一侧。
2.1.4漏缆接续按漏缆的型号不同须配用不同的连接器件,为控制电缆的耦合损耗,还须根据不同类型的电缆,确定其连接器的安装位置。
2.2本工法适用于山区、隧道传输信号,整个铁路系统及地下铁路,厂矿等漏泄电缆组成的无线通信系统工程的施工,同时也适用于从事漏缆维修人员进行维修工作。
三工艺原理本工法是无线列调通信系统中的部分设备——漏泄电缆的施工工艺,其原理可从以下三 个方面来说明:3.1 漏缆既是无线信号电波的传输线,又可视为无线信号的天线。
调度、车站值班员、机车司机互相通话,一般情况下,是靠车站电台通过天线向空间发射信号电波,在铁路沿线的空间产生一定的场强,并通过机车电台的天线耦合接收来实现的。
而在弯道、山区、隧道内无线电波被阻挡、反射、吸收,使得该区段通信困难或无法通信。
漏缆沿铁路架设,通过中继器和中继器天线,将车站电台发射的信号电波接收,经中继器放 大加强,沿漏缆传输并均匀向外漏泄信号电波,使这些弱场强和无场强区段的铁路沿线具有 一定大小的场强分布,以便在这些区段运行的机车电台能正常接收信号。
漏缆接续标准

漏缆接续标准
漏缆接续是指对漏泄同轴电缆进行连接的操作,以确保信号传输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以下是漏缆接续的一些常见标准:
1. 物理连接:漏缆的接续应该保证物理连接的牢固和可靠,避免连接处松动或接触不良。
2. 阻抗匹配:为了保证信号的传输质量,接续后的漏缆应该保持阻抗匹配,以避免信号反射和衰减。
3. 绝缘性能:接续处应该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以防止信号泄漏和干扰。
4. 防水防潮:漏缆通常用于户外环境,因此接续处应该具有防水防潮的能力,以确保长期稳定的运行。
5. 接续工艺:接续过程应该遵循相关的工艺标准和操作规程,确保接续的质量和可靠性。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漏缆系统可能有不同的接续标准和要求,因此在进行漏缆接续时,应该参考相应的技术规范和操作手册,以确保接续的质量和可靠性。
无线通信系统漏泄同轴电缆的施工技术

在通信行业中,能在诸如地下铁道、隧道、地下街道、矿井、 高大建筑之类的限定空间中无线通信系统依然保持高质量通 信的漏泄同轴电缆已逐渐成为行业中的宠儿。笔者在通信行 业已从业多年,对无线通信系统漏泄同轴电缆颇有一些研究, 特别是对该种电缆的施工技术有一些较为独到的见解,在大 量实践中总结出了许多值得注意的问题。
外护套等几个部分,较之普通的射频同轴电缆,其只在外导体
208
上存在规律的辐射槽孔的差别。漏泄同轴电缆以铜管做内导 体,外部以绝缘线螺旋缠绕,其外层装有绝缘套管以固定外导 体,外导体结构呈压纹理状。
漏泄同轴电缆的类别是按其持性阻抗、绝缘外径、耦合损 耗、燃烧持性、使用频段和衰减常数来进行划分。50 和 75 是漏泄同轴电缆最佳的特性阻抗值,而漏泄同轴电缆的绝缘 外径可选的规格就比较多了,40.00mm、37.00mm、23.00mm、 17.00mm、11.50mm、9.00mm、7.25mm、4.80mm、3.70mm、 2.95mm 都是可以选择的[1]。
1 漏泄同轴电缆工作原理
1.1 无线通信系统漏泄同轴电缆的概念 在如今的通信、电视、广播、雷达、导航、微波中继、遥测等
行业领域中,射频电缆应用相当之广泛,基本占据了通信电缆 的主导地位,其具有作各种电子设备的机器内部连线或是相 互连接线,抑或是无线信号发射接收装置的天线馈电线的作 用。这种电缆可拆分为引导电气信号的导体、保护导体免受 外界环境侵害的护套、作为信号传输媒介的绝缘结构部分。然 而,这种射频电缆并不适合用在诸如地下铁道、隧道、地下街 道、矿井、高大建筑之类的限定空间中,因此,另一种适合用在 限定空间中的电缆——漏泄同轴电缆应运而生,这种电缆兼 具了传输线和天线的多重性能,便于构建有线通信和无限通 信相结合的通信环境,让通信台即使处于地下隧道或是矿井 之下的环境中,都能享受到高质量的移动无线通信并实现一 些自动控制操作[2]。 1.2 漏泄同轴电缆工作原理
铁路通信工程漏泄同轴电缆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

铁路通信工程漏泄同轴电缆施工作业指导书1. 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GSM-R数字移动通信工程漏泄同轴电缆施工。
2. 作业准备2.1内业技术准备施工前根据设计图和铁路公里标对下列内容进行复测:(1)隧道外架挂漏泄同轴电缆区段的电杆位置、杆距、杆高及漏泄同轴电缆长度;(2)隧道内漏泄同轴电缆架挂位置、长度;(3)区间机房位置、供电方式及供电线路径路。
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
2.2外业技术准备隧道二衬施工验收结束,隧道壁具备打眼条件,满足施工队伍进场施工需要。
夏核漏缆位置与通信图纸设计位置是否…致;根据轨顶标高复核漏缆吊挂高度。
3. 技术要求3.1漏泄同轴电缆到达现场后进行检查,其型号、规格、数量及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及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3.2漏泄同轴电缆单盘直流电气特性符合表3.2的规定。
交流电气特性主要检查特性阻抗、电压驻波比、标称耦合损耗、传输衰减等,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注:漏泄同轴电缆规格代号:42绝缘层标称外径42mm,对英寸:1-5/8英寸;32——绝缘层标称外径32mm,对英寸:1-1/4英寸;22——绝缘层标称外径22mm,对英寸:7/8英寸。
3.3隧道内漏泄同轴电缆支架的安装位置和固定方式符合设计要求。
3.4隧道内漏泄同轴电缆吊挂位置符合设计要求,吊挂高度距轨面4.5m。
3.5隧道外漏泄同轴电缆架设方式采用H型钢柱支撑和钢丝承力索吊挂方式。
承力索采用7X <1>2.6mm的镀锌钢绞线。
3.6漏泄同轴电缆的接续可靠、牢固,装配后接头外部按设计要求进行防护。
(6)漏泄同轴电缆与其他线经同支架安装时,尽可能避免交叉。
如无法避免时,注意将漏泄同轴电缆布设在外侧,避免其他线缆阻挡漏泄同轴电缆的信号覆盖。
32漏泄同轴电缆接续工法

漏泄同轴电缆接续工法(TLEJGF-95·96-25)铁道部第十五工程局一、前言山区铁路、隧道中、地铁内、矿山井下等是电磁波传输受阻的弱场强区,漏泄同轴电缆(以下简称为漏缆)的使用能有效地解决这些场合的无线通信问题,漏缆系统通信质量的好坏,不仅与系统的设计、漏缆的质量有关,而且与漏缆的接续质量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所以漏缆的接续要遵照一定的技法。
本工法就是经总结形成的漏缆接续技法。
本工法采用电子工业部第二十三研究所研制的NQ-K339(50/75)阻抗转换插座、L27Q-K339A调相插座、LGQ-K339A固定连接器对漏缆进行接续。
本工法1994年8月起在侯月线侯沁段漏缆接续施工中应用获得成功,此段漏缆工程受到侯月办、铁一院、四院监理处、侯马电务段的普遍好评,以漏缆接续为课题的无线列调QC小组被评为铁十五局、铁道部优秀QC小组。
漏缆接续技术获铁十五局科技进步一等奖。
二、工法特点1.能够保持漏缆原有的同轴结构和开槽节距不变。
2.提高了接头的绝缘性、密封性、接触可靠性和机械强度。
3.提高了工效和成功率。
4.全面质量管理体现在整个工法中。
三、适用范围本工法主要适用于山区铁路、隧道中、地铁内等无线列调系统中的漏缆接续施工,也适用于矿山井下等漏缆的接续。
四、施工工艺(一)工艺原理1.根据漏缆的开槽半节距p和连接器增加漏缆的长度m,确定漏缆的切断位置,使接续后的连接器位于1个半节距的中心位置且保持原开槽节距不变,见图1。
2.内导体芯子与漏缆内导体铜管的连接采用滚压的方式,使内导体铜管逐步变形,与内导体芯子可靠接触而又不受损伤。
3.为保证接头的同轴结构及绝缘性能,内导体芯子与外壳之间采用圆型云母绝缘子支撑。
4.采用密封圈加涂密封胶,使漏缆系统又有很高的密封性能和防潮能力。
(二)工艺流程(见图2)(三)操作方法1.安装L27Q-K339A调相插座调相插座用于不同耦合损耗的漏缆之间,通过调相电缆进行连接,改善两种不同耦合损耗漏缆连接处电磁波的均匀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漏缆线路测试
2.驻波比测试 (1)开机:打开仪表电源。
(2)校准:按菜单键选择驻波比测试,设置测试频率范围(如: 400-500或890-960MHZ),连接测试电缆,末端连接校准件,按照 提示分别连接校准件的Open端、接Short端、Load端,完成校准。
(3)测试:连接被测漏缆线路(天馈线系统)屏幕就会出现被测天 馈线的驻波比曲线,按Marker(标记点)键,将Marker 1标记在 曲线的波峰。就可以得到测试结果,系统的驻波比值。
一、漏缆基础知识
内导体采用光滑铜管或轧纹螺旋铜管,外导体采用簿铜皮,其 上开制不同形式的槽孔纵包而成,槽孔形式多种多样,有八字形、U 字形、┙字形、一字形、椭圆形等,而且槽孔的排列也不尽相同。
一、漏缆基础知识
2. 漏泄电缆工作原理及类型
横向电磁波通过同轴电缆从发射端传至电缆的另一端。当 电缆外导体完全封闭时,电缆传输的信号与外界是完全屏蔽的, 电缆外没有电磁场,或者说,测量不到有电磁辐射。同样地, 外界的电磁场也不会对电缆内的信号造成影响。
天线输入阻抗和馈线的特性阻抗不一致时,产生的反射波和入 射波在馈线上叠加形成驻波。其相邻电压最大值和最小值就是电压 驻波比,它是检验馈线传输效率的依据。
一个比较形象的解释一般在传输线上的电磁波由行波(向前传 输的波)和反射波构成,驻波比就是反映波停留的状态,如驻波比 越大,波就越停留在原地,如果驻波比无穷大,就代表波是停留在 原地。相反地,驻波比的倒数可以定义为行波系数,它表示波行进 的状态,行波系数越大,代表波越向前行进。
漏泄同轴电缆具有信号传输作用,又具有天线功能,通过 对处导体开口的控制,可将受控的电磁波能量沿线路均匀的辐 射出去及接收进来,实现对电磁场盲区的覆盖,已达到移动通 信畅通的目的。
一、漏缆基础知识
漏缆和天线的差别就像是长日光灯管和传统电灯泡的差别。
日光灯管
传统电灯泡
一、漏缆基础知识
目前,漏缆的频段覆盖在450MHz-2GHz以上,适应现有 的各种无线通信体制,应用场合包括无线传播受限的地铁、 铁路隧道、桥梁、公路隧道以及矿井等。
图 6.1
图 6.2
二、漏缆接续制作
6.3绝缘胶带半重叠绕包,将胶泥区域完全覆盖,共3层,以增 强抗紫外线、防腐蚀功能,并提供机械保护。收尾时要用剪刀剪 断并压紧,以免因翘边而影响防潮效果。
6.4裹好胶泥胶带的连接器呈圆锥状。
图 6.3
图 6.4
二、漏缆接续制作
6.5用扎带将胶泥胶带扎紧,以防脱落。 6.6完成防水的连接器。
一体式(短)
一体式(长)
分体式
二、漏缆接续制作
2.制作漏缆接头工具、仪表及材料
工具
序号 1 2 3 4 5 6 7 8
名称 钢锯 钢尺 手锉 橡胶锤 铜丝(除尘)刷 裁纸刀 剪刀 喷枪
单位 把 把 把 把 把 把 把 把
数量 1 1 1 1 1 1 1 1
二、漏缆接续制作
材料
序号 1 2 3 4
二、漏缆接续制作
3.4用裁纸刀将漏缆外护套表面的两条标识线去除,去除 长度不小于45MM。
3.5将漏缆连接器平行推入漏缆,用橡胶锤紧固,禁止旋
转漏缆接头。装好接头后禁止拔出或旋转。
√
X
二、漏缆接续制作
3.6漏缆连接器热缩处理
将热缩套管套在连接器上, 前端预留1/3连接器长度
用加热器或喷灯由端口 开始均匀加热热缩套管
名称 漏缆接头套装(带热缩)
防水套件 轧带
终端阻抗
单位 个 套 包 个
序号 1 2
仪表
名称 万用表 天馈系统测试仪
单位 块 块
数量 若干 若干
1 1
数量 1 1
二、漏缆接续制作
3.漏缆接头安装 3.1将需要装接头的漏缆理直500mm。用锯弓将漏缆端面锯 垂直,用毛刷将端面刷干净。保证电缆端面光滑无毛刺。
一、漏缆基础知识
漏缆连接示意图
知识点:1/2、7/8、1-5/8指的是线缆直径,单位为英寸,1英寸= 2.54厘米
一、漏缆基础知识
5.漏缆在隧道覆盖中的应用 辐射型漏缆因其方向性好、频率特性优、越抗干扰能力强、
耦合损耗小等特点,非常适合在隧道覆盖场景应用。
二、漏缆接续制作
二、漏缆接续制作
1.漏缆接头
Ⅱ型电缆是指同一频率下具有相同的耦合损耗,但可兼容 用于不同频率的电缆。
Ⅲ型电缆是指在900MHZ频率下专用于GSM-R数字移动通信 系统的电缆。
漏泄同轴电缆主要生产厂家:安弗施、焦作铁路电缆有限 责任公司、安德鲁、汉胜科技、中天日立。
一、漏缆基础知识
4.漏泄电缆优点
与传统的天线系统相比,漏缆天线系统具有以下优点: 1.信号覆盖均匀,尤其适合隧道等狭小空间; 2.漏缆本质上是宽频带系统,某些型号的漏缆可同时用于 CDMA800、GSM900、GSM1800、WCDMA、WLAN等系统; 3.漏缆价格虽然较贵,但当多系统同时引入隧道时可大大 降低总体造价; 4.漏缆绝缘采用高物理发泡的均匀细密封闭的微泡结构, 不仅较之传统的空气绝缘结构在特性阻抗、驻波系数、衰减等 传输参数更加均匀稳定,而且可抵御在潮湿环境中潮气对电缆 的侵入造成传输性能的下降或丧失,免除了充气维护的烦恼, 大大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寿命和稳定可靠性; 5.使用频率宽,场强辐射均匀稳定,高抗压,高抗张强度。
一、漏缆基础知识
按漏泄原理的不同,漏泄电 缆分为三种基本类型:耦合型、 辐射型和漏泄型。其中,漏泄型 可以归属辐射型。
耦合型
辐射型
漏泄型
一、漏缆基础知识
耦合型漏缆有许多不同的结构形式,例如,在外导体上开一 长条形槽,或开一组间距远小于波长的小孔,或在漏缆两边开缝。 电流在外导体外表面流动,漏缆好像一条可移动的长天线,向外辐 射电磁波。一般用于室内分布覆盖。优点: 无抑制频带,具有全 频性能。缺点: 耦合损耗大。
3M“1712”防水胶带
3M“2166”防水胶泥
注意:在隧道内接头防水处理时按照一层加二层加二层标 准;而在隧道外时必须一层加三层加三层的标准防水。
二、漏缆接续制作
6.1从热缩管与连接器重叠部分一半处开始,到射频电缆连接 器与热缩管重叠部分一半处结束,重叠裹1层绝缘胶带,便于拆卸。
6.2从漏缆开始半重叠绕包胶泥,每一层都要拉紧压实,避免 皱折和间隙,共绕3层。
待热缩套管完全收缩冷却 后,该接头安装完毕。
二、漏缆接续制作
4.连接器安装
4.1连接跳线时,将跳线接 头与漏缆接头相连,并拧 紧。
4.2连接终端阻抗时,将终 端阻抗与漏缆接头相连, 并拧紧。
二、漏缆接续制作
4.3连接隔直器(直流隔断 器、DC模块)时,将隔直 器串接在跳线与漏缆中间, 并拧紧。
4.4连接功分器时,将漏缆 引出的跳线连接在功分器 上,并拧紧。
二、漏缆接续制作
在隧道中,列车的速 度快,隧道的空间小,列 车经过时会形成很大的气 流,所以在漏缆连接器等 比较重的地方,必须有加 固措施。在隧道中一般用 两个卡具对漏缆连接器处 进行固定同根缆上的两个 加固卡具之间一般间25cm。
在滴水弯处,上端交 叉处用扎带扎紧,下端用 固定螺丝固定于墙壁之上。
漏泄同轴电缆接续
焦阳
01 漏缆基础知识 02 漏缆接续制作 03 漏缆线路测试
目录
PAGE DIRECTORY
一、漏缆基础知识
一、漏缆基础知识
1.漏泄同轴电缆构成 漏缆是漏泄同轴电缆的简称(Leaky Coaxial Cable)通常又
简称为泄漏电缆或漏泄电缆,其结构与普通的同轴电缆基本一 致,漏泄同轴电缆主要由内导体、绝缘介质、带槽孔外导体和 电缆护套等构成。
(3)漏泄型漏缆的槽孔间距也与工作波长有固定关系,漏泄能 量扩散在电缆周围有方向性,受环境影响较小,适合于多频带 工作。
一、漏缆基础知识
3.铁路漏泄同轴电缆分类
铁路漏泄同轴电缆按使用频率分为Ⅰ型电缆、Ⅱ型电缆、 Ⅲ型电缆。
Ⅰ型电缆是指450MHZ频率下具有不同耦合损耗的电缆,在 系统设计中可以组合使用,以起到分段耦合、均化场强、降低 系统损耗的效果。
图 6.5
图 6.6
二、漏缆接续制作
接续注意事项:
1、漏缆开剥应小心谨慎,不得伤及外导体。 2、漏缆切面应垂直并处理干净,内、外导 体不应出现毛刺,内导体内不应遗留碎屑。 3、内、外导体不应短路,连接牢靠。 4、驻波比不应大于1.5。 5、接头防水密封应完整、可靠。
二、漏缆接续制作
7.漏缆与射频电缆连接 漏缆与其他射频电缆连接时,必须要注意射频电缆的弯
(4)存储 按存储键(SAVE/RECALL)对测试的曲线进行保存。
三、漏缆线路测试
测试注意事项:
1、测试前检查仪表在校表完成状态。 2、每调整一次测试频率,就要进行重新校表。 3、测试驻波比时,被测漏缆线路(天馈线系统) 的末端安装阻抗负载,不要带设备测试。 4、测试故障定位时,被测漏缆线路(天馈线系 统)末端为开路状态。
二、漏缆接续制作
3.2用钢尺量出接头说明书规定尺寸的外护套(如一体式短 接头25MM),然后用裁纸刀(环切刀)环切并将外护套剥离。
注意:剥外护套时不能伤到外导体,如果发现已伤及外导 体,务必重新锯断并将外导体表面打磨平整。
二、漏缆接续制作
3.3用裁纸刀或锉刀去除内导体毛刺,然后用毛刷或铜 丝刷将内导体铜管内的铜屑清理干净,最后用毛刷将切面处 的铜屑清除干净。
一、漏缆基础知识
辐射型漏缆外导体上,按一定规律连续开制不同形式的槽孔, 而电磁波就是这些槽孔产生的。辐射型漏缆泄漏的电磁能量有 方向性,相同的泄漏能量可在辐射方向上相对集中,并且不会随距 离的增加而迅速减小。外导体上开着周期性变化的 L 字槽、八 字槽,是典型的辐射型漏缆。
一、漏缆基础知识
漏泄型漏缆外导体的开槽方式与辐射型类似,不同之处在于 它的外导体由泄漏段和非泄漏段相间组成。泄漏段相当于天线, 只有一小部分能量转换为辐射能。非泄漏段相当于馈线,有着与 普通同轴线相同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