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照明实验报告指导书1

电视照明实验报告指导书1
电视照明实验报告指导书1

《电视照明》实验报告指导书(1) 《电视照明》实验报告

指导书

实验一电视照明光源的认识

实验目的:

1、了解常用电视照明光源的发光原理及特性。

2、通过实验加深光源的发光效率、色温、显色性等概念的理解。

实验器材:

各种电视照明光源灯具摄像机

实验原理:

一、卤钨灯

卤钨灯是一种热辐射型电光源,它是在硬质玻璃或石英玻璃制成的白炽灯泡或灯管内

充入少量卤族元素或卤化物,利用卤钨再生循环原理设计制成的。

在适当的温度条件下,从灯丝蒸发出来的钨在泡壁区域内与卤素反应形成挥发性的卤

钨化合物;当卤钨化合物扩散到高温的灯丝周围区域时,又分解成卤素和钨,释放出来

的钨沉积在灯 2

丝上,而卤素再继续扩散到温度较低的泡壁区域与钨化合。这一过程就是卤钨循环的过程,或称为钨的再生循环。

卤钨灯灯泡的寿命高;灯泡体积小,效率集中,因而使得照明灯具尺寸缩小,便于光的控制;由于工作温度高,光色得到改善,显色指数可达99;其色温在2850K-3200K,特别适合于电视照明。

电视照明中常见的卤钨灯主要有单端型(即卤钨灯泡)和双端型(即卤钨灯管)。

使用卤钨灯应注意:防震动、防污染、注

意散热、水平安装、点燃前先预热、避免超压使用。

二、荧光灯

荧光灯属于气体放电电光源,工作原理是灯的两端各有一个电极,灯管内充有低气压的汞蒸汽和少量的惰性气体,灯管内壁涂有荧光粉层,灯内的低气压汞蒸汽放电将60%左右的电能转换为波长253.7纳米的紫外辐射,荧光粉能有效地将这一紫外辐射转换为可

见光。

近年来三基色荧光灯发展较快,技术成熟。三基色荧光灯在灯管内壁使用了三基色稀

土荧 3

光粉,取代过去常用的卤磷酸钙荧光粉,使得荧光灯的发光效率、显色性、稳定性得到突破性提高,发光效率约为85lm/W,显色指数在80以上,甚至可达到90。

三基色荧光灯的发光效率很高,产生同样的光通量,比卤钨灯所需的电功率要小很多,发热量也小很多,因此特别适用于那些封闭的小演播室。

三基色荧光灯灯管是面发光光源,光线均匀柔和和灯管表现温度低,被照射物体几乎无温升。是真正的“冷光”,所以又称冷光灯。

三、金属卤化物灯

在高压汞灯内加入某些金属卤化物,能达到提高光效改善光色的目的,因为充填的放电物质是金属卤化物,所以这种灯称为金属卤化物光。

金属卤化物灯具有较高的发光效率,光效约

为60lm/W-80lm/W左右,并且色很好,接近自然光。但目前金属卤化物灯仍存在起动设置复杂、寿命较短、不适宜频繁启动和灯泡光色一致性差等不足之处。

目前电视照明普遍使用的金属卤化物灯是

镝铊系列,俗称镝灯。镝灯正常工作时的色温为 4

6000K,从灯泡启动到灯泡工作稳定需要几

分钟的时间。镝灯灯泡的光色接近自然光,故大量使用于户外电视照明。镝灯工作时会产生很强的紫外线,直接照射下会灼伤人的眼睛和皮肤,故镝灯灯具的光输出必须用有过滤紫外线的透镜。

实验步骤:

1.从外形上观察和分辨常见电视照明光源。

2.分别在冷光源和热光源下亲身体验两种

光源的差别。

3.在不同电视照明光源环境下,通过摄像

机观察人物画面色彩还原。

实验二电视照明灯具的认识与使

实验目的:

1、了解常用电视照明灯具的工作原理及特性。

2、会安装和调试常用电视照明灯具。

实验器材:

各种电视照明灯具

实验原理:

一、聚光灯

1、菲涅耳聚光灯

5

菲涅耳聚光灯因为发明聚光灯透镜的法国

物理学家奥斯汀·菲涅耳而得名,是常用的电视灯具。菲涅耳聚光灯也称“柔光聚光灯”,光学系统主要由曲率半径为球面的反光镜

和菲涅耳螺纹透镜组成,投射光光斑轮廓较为模糊,可以得到更加柔和的光圈和造型光效。十分适合影视拍摄场景布光需求,所以也称为“电影聚光灯”。

2、回光灯

回光灯是一种反射式灯具。回光灯的光学系统多采用球面反射镜作为反光器件,具有光质硬、射程远的特点,通常用作景物的侧逆光照明,以突出景物的轮廓。

3、筒子灯

筒子灯由灯筒、灯泡、灯梁组成。灯炮是集光源、透镜、反光器为一体密封型卤钨灯泡。这种灯结构简单、重量轻,便于搬运携带,灯体是 6

用高品质的铝合金制成,能够快速安装和调整,灯口还配有色片夹卡座,能够加装色纸或换色器,以产生各种颜色的光束效果。4、追光灯

追光灯属于效果灯,也是一种聚光灯,可以通过手动操作来追踪舞台上的演员,灯具安装在支架上便于任意移动。通常在追光灯的光阑处插入可变光圈以便对光圈进行控制。

二、泛光灯

电视摄像实验指导书

《电视摄像》实验指导书 专业班级:广播电视新闻学 2008年9月 目录 实验一摄像的准备和基本操作 (2) 实验二机位与画面造型特点 (3) 实验三电视画面的取景与构图 (5) 实验四固定拍摄与画面造型 (6) 实验五运动拍摄与画面造型 (7) 实验六摄像时的声音拾取 (9) 实验七场面调度与轴线原则 (10) 实验八电视作品拍摄 (11)

实验一摄像的准备和基本操作 (2学时)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摄像机使用的注意事项。 2.了解电视摄像机的基本结构与组成。 3.掌握摄像机的操作规程、调整与操作方法。 4.了解三脚架的结构与操作方法。 5.熟练掌握手持与固定执机方式。 二、实验设备和仪器 专业数字摄像机(HVR-V1C)、配用电池、三角架、监视器、白纸1张 三、实验内容及要求 1.实验内容: (1)摄像机使用的注意事项。 (2)摄像机的构成,各功能按钮的功能与使用。 (3)摄像机的操作步骤。 (4)摄像机的执机方式。 2.实验要求:本次实验分组进行;每组成员4-5人。 四、实验原理及步骤 1.实验原理 学习电视摄像,首先要从学技术开始,即要学会如何操作摄像机。摄像机是精密的电子仪器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要按照一定的规程和步骤进行使用,要注意一些使用事项,要了解摄像机的结构,以正确的姿势和操作步骤使用摄像机进行电视画面的拍摄。 2.步骤 (1)介绍摄像机使用的注意事项。 (2)熟悉专业摄像机的构成、开关按钮,了解其功用及使用方法。 (3)摄像机的操作、调整步骤与方法。 (4)熟悉三脚架的结构与操作方法。 (5)练习手持、肩扛执机方式,掌握执机要领。 (6)练习固定执机方式,掌握执机要领。 五、使用注意事项 1.摄像机是精密贵重的设备,请在使用前认真学习摄像机的使用注意事项。 2.摄像机及其附件设备,如果不会使用或者没学好,都不能乱动,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使用。

测试技术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2006级用汇总

矿压测试技术实验指导书 学号: 班级: 姓名: 安徽理工大学 能源与安全学院采矿工程实验室

实验一常用矿山压力仪器原理及使用方法 第一部分观测岩层移动的部分仪器 ☆深基点钻孔多点位移计 一、结构简介 深基点钻孔多点位移计是监测巷道在掘进和受采动影响的整个服务期间,围岩内部变形随时间变化情况的一种仪器。 深基点钻孔多点位移包括孔内固定装置、孔中连接钢丝绳、孔口测读装置组成。每套位移计内有5~6个测点。其结构及其安装如图1所示。 二、安装方法 1.在巷道两帮及顶板各钻出φ32的钻孔。 2.将带有连接钢丝绳的孔内固定装置,由远及近分别用安装圆管将其推至所要求的深度。(每个钻孔布置5~6个测点,分别为;6m、5m、4m、3m、2m、lm或12m、10m、8m、6m、4m、2m)。 3.将孔口测读装置,用水泥药圈或木条固定在孔口。 4。拉紧每个测点的钢丝绳,将孔口测读装置上的测尺推至l00mm左右的位置后,由螺丝将钢丝绳与测尺固定在一起。 三、测试方法 安装后先读出每个测点的初读数,以后每次读得的数值与初读数之差,即为测点的位移值。当读数将到零刻度时,松开螺丝,使测尺再回到l00mm左右的位置,重新读出初读数。 ☆顶板离层指示仪 一、结构简介: 顶板离层指示仪是监测顶板锚杆范围内及锚固范围外离层值大小的一种监测仪器,在顶板钻孔中布置两个测点,一个在围岩深部稳定处,一个在锚杆端部围岩中。离层值就是围岩中两测点之间以及锚杆端部围岩与巷道顶板表面间的相对位移值。顶板离层指示仪由孔内固定装置、测量钢丝绳及孔口显示装置组成如图1所示。

二、安装方法: 1.在巷道顶板钻出φ32的钻孔,孔深由要求而定。 2.将带有长钢丝绳的孔内固定装置用安装杆推到所要求的位置;抽出安装杆后再将带有短钢丝绳的孔内固定装置推到所要求的位置。 3.将孔口显示装置用木条固定在孔口(在显示装置与钻孔间要留有钢丝绳运动的间隙)。 4.将钢丝绳拉紧后,用螺丝将其分别与孔口显示装置中的圆管相连接,且使其显示读数超过零刻度线。 三、测读方法: 孔口测读装置上所显示的颜色,反映出顶板离层的范围及所处状态,显示数值表示顶板的离层量。☆DY—82型顶板动态仪 一、用途 DY-82型顶板动态仪是一种机械式高灵敏位移计。用于监测顶底板移近量、移近速度,进行采场“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的预报,探测超前支撑压力高 峰位置,监测顶板活动及其它相对位移的测量。 二、技术特征 (1)灵敏度(mm) 0.01 (2)精度(%) 粗读±1,微读±2.5 (3)量程(mm) 0~200 (4)使用高度(mm) 1000~3000 三、原理、结构 其结构和安装见图。仪器的核心部件是齿条6、指针8 以及与指针相连的齿轮、微读数刻线盘9、齿条下端带有读 数横刻线的游标和粗读数刻度管11。 当动态仪安装在顶底板之间时,依靠压力弹簧7产生的 弹力而站立。安好后记下读数(初读数)并由手表读出时间。 粗读数由游标10的横刻线在刻度管11上的位置读出,每小 格2毫米,每大格(标有“1”、“22'’等)为10毫米,微读数 由指针8在刻线盘9的位置读出,每小格为0.01毫米(共200 小格,对应2毫米)。粗读数加微读数即为此时刻的读数。当 顶底板移近时,通过压杆3压缩压力弹簧7,推动齿条6下 移,带动齿轮,齿轮带动指针8顺时针方向旋转,顶底板每 移近0.01毫米,指针转过1小格;同时齿条下端游标随齿条 下移,读数增大。后次读数减去前次读数,即为这段时间内的顶底板移近量。除以经过的时间,即得

实验 电视短片拍摄(1)

实验电视短片拍摄 实训课程:《电视画面编辑》 任课教师:付春苗 实训项目名称:电视短片拍摄 实训对象:媒体2014级1、2班 实训计划学时:10 时间:9-13周 一、实验目的 1.能够熟练地使用电视拍摄设备和后期编辑设备。 2.能较好地运用电视画面进行叙事、表情和达意。 3.能够较好地运用摄像的综合造型手段,完成画面创作。 4.学会写分镜头剧(稿) 本和拍摄提纲。 5.能完成新闻采访的拍摄任务。 二、实验设备和仪器 专业数字摄像机配用电池、内存卡、白纸1张 三、实验内容及要求 1.实验内容 (1)5-10分钟的短片(在老师的指导下)。 (2)电视短片拍摄。 2.实验要求:要求按实验步骤完成实验内容,实验结束后,每组要以光盘形式交实验作品一部;每组同学以书面方式提交实验报告。 四、实验原理及步骤 1.实验原理 电视作品的拍摄,是综合电视摄像技术和电视摄像艺术的知识,完成作品的拍摄与制作任务。电视摄像技术主要是指使用摄像机的能力;电视摄像艺术包括前期策划、画面造型设计与电视作品或新闻创作能力。 2. 步骤 (1)完成(2—10分钟左右)的电视作品或策划新闻节目的拍摄。 (2)选题、策划(可以是短剧、专题片、纪录片、音乐电视、电视散文等); (3)撰写分镜头剧本(稿本); (4)综合运用各种构图、造型方法和技巧进行拍摄; (5)编辑合成(画面、解说、音响)。 五、使用注意事项

1.本实验需要充分的前期准备,包括策划稿或者短剧剧本等相关文档。 2.本实验选题也可以提前向指导老师咨询。 3.在实验拍摄的时候,注意摄像机的调整、白平衡的调整、光学镜头的调整等。 4.如实验机时不够,学生可与实验室联系,利用开放机时完成实验。 六、实验结果分析及实验报告要求: 1.实验结果分析要求 (1)分析电视作品的制作过程。 (2)分析新闻节目创作的过程及相关问题。 (3)实验过程中得出的其他结果,并作出简要分析。 2.实验报告要求 请根据实验的结果和实验指导书的要求,如实地撰写实验报告。其中,“实验记录”填写实验的步骤和过程,“问题与讨论”根据个人实验情况如实记录所发现的问题。 七、实验成绩评定(考试方法): 根据实验考勤、实验过程的表现和实验报告的撰写情况,对每次实验进行打分,采用“优、良、中、合格、不合格”五级计分办法,对于成绩不合格,需要重新实验并撰写实验报告。 最后实验总成绩记入平时成绩,总分为30分。

混凝土结构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学生用)

土木工程学院 《混凝土结构设计基本原理》实验指导书 及实验报告 适用专业:土木工程周淼 编 班级::学 号: 理工大学 2018 年9 月

实验一钢筋混凝土梁受弯性能试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适筋梁的受力过程和破坏特征; 2.验证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强度理论和计算公式; 3.掌握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实验方法及荷载、应变、挠度、裂缝宽度等数据的测试技术 和有关仪器的使用方法; 4.培养学生对钢筋混凝土基本构件的初步实验分析能力。 二、基本原理当梁中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率适中时,梁正截面受弯破坏过程表现为典型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弹性阶段(I阶段):当荷载较小时,混凝土梁如同两种弹性材料组成的组合梁,梁截面的应力呈线性分布,卸载后几乎无残余变形。当梁受拉区混凝土的最大拉应力达到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且最大的混凝土拉应变超过混凝土的极限受拉应变时,在纯弯段某一薄弱截面出现首条垂直裂缝。梁开裂标志着第一阶段的结束。此时,梁纯弯段截面承担的弯矩M cr称为开裂弯矩。第二阶段——带裂缝工作阶段(II阶段):梁开裂后,裂缝处混凝土退出工作,钢筋应力急增,且通过粘结力向未开裂的混凝土传递拉应力,使得梁中继续出现拉裂缝。压区混凝土中压应力也由线性分布转化为非线性分布。当受拉钢筋屈服时标志着第二阶段的结束。此时梁纯弯段截面承担的弯矩M y称为屈服弯矩。第三阶段——破坏阶段(III阶段):钢筋屈服后,在很小的荷载增量下,梁会产生很大的变形。裂缝的高度和宽度进一步发展,中和轴不断上移,压区混凝土应力分布曲线渐趋丰满。当受压区混凝土的最大压应变达到混凝土的极限压应变时,压区混凝土压碎,梁正截面受弯破坏。此时,梁承担的弯矩M u 称为极限弯矩。适筋梁的破坏始于纵筋屈服,终于混凝土压碎。整个过程要经历相当大的变形,破坏前有明显的预兆。这种破坏称为适筋破坏,属于延性破坏。 三、试验装置

LED照明设计教学教材

LED照明系统设计技巧 所属类别:电源管理I 电源管理I 技术方案I LED技术 关键字:LED调光控制器LED驱动器TRIAC LED照明将会取代主流的白炽照明和其他照明技术,占据市场主导位置。但从旧技术到新技术的转换还需要多年时间。在此期间,LED灯设计师所面临的挑战是如何确保新设计与原本为白炽照明开发的现有控制器和布线架构实现兼容和可靠工作。本文所介绍的是可同时适用于低功率和高功率LED照明系统的解决方案,它久经考验,非常成熟。 LED灯泡的构造 一个LED灯包含一个到十几个甚至更多的LED芯片,它们通常串联在一起。每个芯片的发光亮度由通过其中的电流大小决定。由于采用串联连接方式,灯泡内每个LED芯片会自动通过相同的电流,但每个芯片上的电压各不相同。LED的正向电压降通常为3.4V,但会在2.8V到4.2V之间变化。可以对LED 进行分类以限制电压变动幅度,但这会增加成本,并且正向电压降仍会随温度和使用时间发生变化。要想提供一致的光输出,LED灯必须由严格规定的高效恒流电源驱动。作为白炽灯的替代品LED灯,该电源必须集成在灯壳内。 典型集成LED灯包括驱动电路、LED集束以及可同时为驱动器和LED芯片提供机械保护和散热的外壳。 LED驱动器的要求非常严格。它必须是高效节能的,必须满足严格的EMI和功率因数规格,并能安全地耐受各种故障条件。其中最为困难的要求之一是要有调光功能。由于LED灯的特性与专为白炽灯所设计的调光控制器之间存在不匹配,因此容易造成性能不佳。问题可能表现为启动速度慢、闪烁、光照不均匀、或在调整光亮度时出现闪烁。此外,还存在各个单元性能不一致以及LED灯发出可闻噪声等问题。这些负面情况通常是由误触发或过早关断控制器以及LED电流控制不当等因素共同造成的。 调光控制器 照明控制器以线路调光或PWM调光的方式进行工作。最简单的线路调光方式是前沿可控硅控制器。这是目前最常用的照明控制方式,但不幸的是,使用可控硅控制器对LED灯进行调光时会产生大量问题。更先进的线路调光器是电子前沿或后沿调光器。PWM调光器则用于专业照明系统。 使用前沿可控硅调光器时,调光控制是通过改变可控硅导通每个半周期的相位角来实现的。灯泡的输入功率与调光信号的相位角成一定的函数关系,相位角的变化范围介于接近0°到180°之间。 可控硅的重要参数之一是维持电流(IH)。这是可控硅在不使用栅极驱动的情况下保持导通所必须维持的最小负载。为维持可控硅的稳定工作,该电流不能为零,IH的典型值介于8mA到40mA。因此,白炽灯的相位角调光器通常有一个规定的最小负载,230V额定交流电压下通常为40W。这是为了确保流经内部可控硅的电流始终高于所规定的维持电流阈值。由于LED照明的功耗非常低,维持电流将成为一个问题。 另一个潜在问题是浪涌电流。可控硅导通时,高浪涌电流会流入LED灯。最差情况就是相位角达到90°,而此时AC输入电压达到峰值。对白炽灯来说,浪涌电流不会构成问题。但在LED灯中,驱动器的输入

开关电源实验报告

开关电源实验报告 一、开关电源电路图及清单 1.1 60W-12V开关电源电路图 图1-1 开关电源电路原理1.2.60W-12V开关电源电清单

二、开关电源介绍 开关电源大致由主电路、控制电路、检测电路、辅助电源四大部份组成。开关电源产品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军工设备、科研设备、LED照明、工控设备、通讯设备、电力设备、仪器仪表、医疗设备、半导体制冷制热、空气净化器,电子冰箱,液晶显示器,LED灯具,通讯设备,视听产品,安防监控,LED 灯袋,电脑机箱,数码产品和仪器类等领域。它是利用现代电力电子技术,控制开关管开通和关断的时间比率,维持稳定输出电压的一种电源,一般由脉冲宽度调制(PWM)控制IC和MOSFET构成。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和创新,使得开关电源技术也在不断地创新。目前,开关电源以小型、轻量和高效率的特点被广泛应用几乎所有的电子设备,是当今电子信息产业飞速发展不可缺少的一种电源方式。 开关电源的发展方向是高频、高可靠、低耗、低噪声、抗干扰和模块化。由于开关电源轻、小、薄的关键技术是高频化,因此国外各大开关电源制造商都致力于同步开发新型高智能化的元器件,特别是改善二次整流器件的损耗,并在功率铁氧体材料上加大科技创新,以提高在高频率和较大磁通密度(Bs)下获得高的磁性能,而电容器的小型化也是一项关键技术。SMT技术的应用使得开关电源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在电路板两面布置元器件,以确保开关电源的轻、小、薄。开关电源的高频化就必然对传统的PWM开关技术进行创新,实现ZVS、ZCS的软开关技术已成为开关电源的主流技术,并大幅提高了开关电源的工作效率。对于高可靠性指标,美国的开关电源生产商通过降低运行电流,降低结温等措施以减少器件的应力,使得产品的可靠性大大提高。 模块化是开关电源发展的总体趋势,可以采用模块化电源组成分布式电源系统,可以设计成N+1冗余电源系统,并实现并联方式的容量扩展。针对开关电源运行噪声大这一缺点,若单独追求高频化其噪声也必将随着增大,而采用部分谐振转换电路技术,在理论上即可实现高频化又可降低噪声,但部分谐振转换技术的实际应用仍存在着技术问题,故仍需在这一领域开展大量的工作,以使得该项技术得以实用化。电力电子技术的不断创新,使开关电源产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要加快我国开关电源产业的发展速度,就必须走技术创新之路,走出有中国

电视摄像课程期末复习整理

《电视摄像》课程期末复习资料整理 电视画面的定义:是由摄像机拍摄而成,在电视屏幕上显示而成的图像。 含义:技术上:电视画面是一种电子枪扫描屏幕显现出的光点。 艺术上:是电视工作者认识生活、表现生活,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体现。 时空上:是记录从开机到关机一个连续的整体片段,具有时、空两层概念。 作用:(1)是电视节目造型语言的基本因素,基本组成单位,是摄像成果的体现。 (2)电视画面具有极其丰富的表现潜能。 (3)电视画面既表现节目内容和形式。 (4)电视画面有即时的视觉反馈能力。 (5)电视画面是电视片结构、连接的载体和主干。是一个视听结合的信息结构,包括光线色彩和活动影像可视的复合体。 (6)电视画面体现了多种传播媒介和传播方式的兼容和优化的信息传播。 (7)电视画面兼负多种信息通道,具有最大的单位时空信息容量。 电视画面的空间特性:(1)屏幕显示 (2)平面造型 电视屏幕在两维空间上,再现和表现三绝维空间,是一种向现实生活 空间的延伸。 (3)框架结构 如何突破画面的平面局限性: (1)利用人眼的视觉经验在平面上创造出具有纵深感的立体空间。 (2)利用画面中运动的物体显示空间的纵深感和立体感。 (3)利用摄像机的运动突破画面的平面造型局限。 电视画面的时间特征:(1)单向性(2)连续性一是时间形态的连续。二是运动变化的连续。 (3)同时性 电视画面造型特点: 表现具体形象:1、再现和表现具体事物形象。 2、再现和表现人物具体形态。 表现运动:物体运动形态、物体运动的速度、节奏及运动的全过程。 1.电视画面表现运动突破了绘画、图片等造型艺术发展空间。 2.电视画面是展示运动之美的全景舞台。 运动表现:电视摄像机通过运动,往往能造成画面框架的运动,画面中景物由于画框的运动而处于运动之中。 电视画面的取材要求:第一,画面的信息应清晰准确,简明集中。 第二,画面的光色还原要力求真实、准确。 第三,镜头运动时力求稳定、流畅、到位。 第四,注意同期声的采录。 拍摄时的操作要领:1、“平”是指拍摄的画面构图一定要与地平线相平。 2、“准”包含三层意义;一是起、落幅要准;二是画面取景范围(景别) 要卡准;三是校正焦距要准确,即聚焦要准;四是景物色彩和亮度还原 (重放时)要准确,即光圈控制、光比和用光控制、白平衡调整要准确。 3、“稳”是指保持摄像机拍摄的画面稳定性,避免不必要的晃动。 4、“匀”是相对的。无论是推、拉、摇、移,都是对观众某种心理的诱导, 有时根据情绪掌握节奏,快慢要有一定依据。

土工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

土工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编写毕守一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二OO九年五月

目录 实验一试样制备 实验二含水率试验 实验三密度试验 实验四液限和塑限试验 实验五颗粒分析试验 实验六固结试验 实验七直接剪切试验 实验八击实试验 土工试验复习题

实验一试样制备 一、概述 试样的制备是获得正确的试验成果的前提,为保证试验成果的可靠性以及试验数据的可比性,应具备一个统一的试样制备方法和程序。 试样的制备可分为原状土的试样制备和扰动土的试样制备。对于原状土的试样制备主要包括土样的开启、描述、切取等程序;而扰动土的制备程序则主要包括风干、碾散、过筛、分样和贮存等预备程序以及击实等制备程序,这些程序步骤的正确与否,都会直接影响到试验成果的可靠性,因此,试样的制备是土工试验工作的首要质量要素。 二、仪器设备 试样制备所需的主要仪器设备,包括: (1)孔径0.5mm、2mm和5mm的细筛; (2)孔径0.075mm的洗筛; (3)称量10kg、最小分度值5g的台秤; (4)称量5000g、最小分度值1g和称量200g、最小分度值0.01g的天平;

(5)不锈钢环刀(内径61.8mm、高20mm;内径79.8mm、高20mm或内径61.8mm、高40mm); (6)击样器:包括活塞、导筒和环刀; (7)其他:切土刀、钢丝锯、碎土工具、烘箱、保湿器、喷水设备、凡士林等。 三、试样制备 (一)原状土试样的制备步骤 1、将土样筒按标明的上下方向放置,剥去蜡封和胶带,开启土样筒取土样。 2、检查土样结构,若土样已扰动,则不应作为制备力学性质试验的试样。 3、根据试验要求确定环刀尺寸,并在环刀内壁涂一薄层凡士林,然后刃口向下放在土样上,将环刀垂直下压,同时用切土刀沿环刀外侧切削土样,边压边削直至土样高出环刀,制样时不得扰动土样。 4、采用钢丝锯或切土刀平整环刀两端土样,然后擦净环刀外壁,称环刀和土的总质量。 5、切削试样时,应对土样的层次、气味、颜色、夹杂物、裂缝和均匀性进行描述。 6、从切削的余土中取代表性试样,供测定含水率以及颗粒分析、界限含水率等试验之用。

照明设计教案

第一章总论 一、光环境与文化 1 、光环境文化 1.1 概述 从光的角度来看,我们赖以生活的地球存在两个世界: 一个属于白昼,另一个属于夜晚。 光的发展 人工取火——电灯的发明——工业化社会的成熟以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人类生活变得更为丰富多彩,并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光”有了更为广泛的用途和意义,其中光环境的营造,成为环境空间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照明设计成为展示空间魅力的舞台。 1.2 照明设计与光文化 光文化是设计文化的一部分。照明是科学,也是艺术。对任何建筑而言它都是建筑设计成功的基础之一。 设计师除了要充分地理解建筑的形体和空间,还需要能够对灯具和光源进行准确的把握和纯熟的运用。 只有充分掌握“光”的控制技术,才能对“光”进行合理科学的设计,才能满足人的视觉生理和视觉心理的需要。 2 、照明设计的目的与分类范畴 2.1 照明设计的目的 有关资料表明:在正常人每天接受的外界信息中,超过80%的信息是通过人体的视觉器官接受的。而人几乎每天都要在人造光环境中停留相当长的时间,为视觉感官接受信息创造一个舒适的光环境是对照明设计的基本要求。 我们的目标:根据不同的室内外环境所需要的照度,正确选择光源和灯具,确定合理的照明形式和布置方案,创造一个合理的、高质量的光环境。

2.2 照明设计的分类范畴 照明场所:1、街道及广场照明;2、车站及码头照明;3、景观的照明;4、建筑夜景的照明;5、室内环境照明等。 照明的方式: 1、一般照明:为照亮整个场所而设置的均匀照度的照明方式 2、局部照明:特定视觉工作所用的,为某个局部而设置的照明 3、重点照明:为提高限定的区域或目标的照度,使其比周围的区域更亮,而设计成最小光束角的照明。 4、混合照明:由一般照明与局部照明组成的照明方式。 5、混光照明:在同一个场所,有两种以上不同的光源所形成的照明。 6、应急照明:在正常照明的电源失效时而启用的照明。 照明的目的: 功能照明:满足各种不同场所的活动所需的基本照明环境,根据室内工作性质使工作面上能得到良好的视觉作业条件。 装饰照明:对于有特殊艺术效果的光环境来说,照明的艺术性成为另一种形态的装饰手段,在装饰照明中,灯具不仅仅是单纯的照明技术装置,它还起到室内装饰的作用。 3 、自然采光与人工照明 3.1 概念及影响 (1)自然采光:即天然采光,也可称为昼光。 (2)自然采光的发展概况:我们对天然采光的需求是怎样的?与此同时天然采光又是如何影响建筑外观的呢?(思考题) 3.2 人工照明 (1)概念及影响:人工照明,即人工光源,是指自然采光以外的光源。(2)人工照明的发展概况: 直到十九世纪末,人工光源一直与发热密不可分。直到19世纪末斯旺和爱迪生发明了碳丝灯,或者是大家所说的灯泡(使用钨丝),从电产生的光才被能够实际使用。 人工照明处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毫无疑问,适合现在的照明将不适合于2050年,同样1950年的照明也不适合我们现在的要求。 因此,我们对人工照明概念——例如合适的光源、照明方法和控制方法——主要是从原理上而不是从细节上进行讨论。

左右来回循环的流水灯实验报告

青 岛 科 技 大 学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综合课程设计(报告) 题 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院(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__班 ______年 ___月 ___日 直流电机控制综合实验 周艳平 宋雪英 01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961 2012 12 27

摘要 (2) 1、单片机概述 (2) 2、仿真软件介绍 (2) 3、需求分析 (3) 一、课程设计目的 (3) 二、课程设计要求 (4) 三、实验内容 (4) 1、设计任务与要求 (4) 2、系统分析 (4) 1).硬件电路设计(画出原理图、接线图) (5) 2)软件框图 (7) 3、用keil建项目流程 (8) 4、程序清单 (9) 4、系统调试 (11) 四、设计总结(结论) (12)

摘要 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和微型计算机的发展,单片机的档次不断提高,起应用领域也在不断的扩大,已在工业控制、尖端科学、智能仪器仪表、日用家电、汽车电子系统、办公自动化设备、个人信息终端及通信产品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成为现代电子系统中最重要的智能化的核心部件。而AT89C51就是其中一种,它是一种带4K字节闪烁可编程可擦除只读存储器的低电压,高性能CMO8位微处理器,为很多嵌入式控制系统提供了一种灵活性高且价廉的方案。本课程设计介绍一种LED小灯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以单片机作为主控核心,与按键、排阻、电阻、电容等较少的辅助硬件电路相结合,利用软件实现对LED灯进行控制。能够通过按键控制8个LED小灯从左到右依次点亮。 关键字:单片机、LED流水灯 1、单片机概述 单片机微型计算机是微型计算机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颇具生命力的机种。单片机微 型计算机简称单片机,特别适用于控制领域,故又称为微控制器。 通常,单片机由单块集成电路芯片构成,内部包含有计算机的基本功能部件:中央处 理器、存储器和I/O 接口电路等。因此,单片机只需要和适当的软件及外部设备相结合, 便可成为一个单片机控制系统。 单片机经过1、2、3、3 代的发展,目前单片机正朝着高性能和多品种方向发展,它 们的CPU 功能在增强,内部资源在增多,引角的多功能化,以及低电压底功耗。 2、仿真软件介绍 (1).Keil uv3 运行Keil uv3

电视摄像与编辑实验报告

电视摄像与编辑实验报告 篇一:电视摄像与画面编辑实践报告 教育信息技术与传媒学院 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Communication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电视摄像与画面编辑专业广播电视编导班级 教师评语 阅 分数 日期: 篇二:电视摄像课程小结 电视摄像课程小结 何峻峰 XX210722 课程小结 通过本学期对于《电视摄像》课程的学习和几次非常宝贵的实验实践学习经历,我对电视摄像在技术层面有了基本的了解和掌握。我不但掌握了一些摄像机设备如SONY1500C 和各种三脚架的使用技巧,另外我也学习了电视摄像的造型元素、拍摄手法等摄像基本知识,也了解了景别、光线、角度、色彩光学镜头等各种因素对拍摄画面的影响,还初步形

成了将叙事语言表意分解成镜头语言以及将镜头语言串联成叙事语言的意识。 其中,给我最大帮助的莫过于老师每节课老师播放的视频和实验课上的自我实践,我一直觉得只有通过看别人的还有自己去拍才能学到真正的东西,毕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嘛。通过一次次实际拍摄,我对于固定镜头和运动镜头,特别是摇镜头理解又上到了更高的层次。同时,我还学到了到达拍摄现场第一要务是观察环境,然后根据环境制定合适的拍摄计划,例如,当拍摄主体要从右往左移动时,那么我们摄像师也应该提前掌握他的移动轨迹,以此来调整自己的站位走位调整画面构图。其次为了拍摄画面稳定,脚架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如果没有脚架,那么我们最好能寻到合适的支撑物,接着开机,调节白平衡,然后拍摄,而且要谨记的是,拍摄镜头长度的规律:固定画面至少为5秒,运动镜头则至少为15秒,若要拍摄文字,则不能低于观众全部浏览一遍文字所需的最短时间,等等。 通过课堂理论学习和课外教学实践,我明白了确定画面主体的重要性,主体是画面表现的主要对象,承担着叙事和表现的直接责任,如果一个画面缺少主体,那么即使拍摄角度、手法等其他环节控制得再好,这个画面也无疑是失败的,不能用于后期编辑的。而确定主体后,还要让一定的陪体入画,陪体的责任是帮助主体说明内容,衬托主体,使观众更

CAD上机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

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 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报告撰写格式与要求 (试行) 一、实验报告格式要求 1、有实验教学手册,按手册要求填写,若无则采用统一实验报告封面。 2、报告一律用钢笔书写或打印,打印要求用A4纸;页边距要求如下:页边距上下各为2.5厘米,左右边距各为2.5厘米;行间距取固定值(设置值为20磅);字符间距为默认值(缩放100%,间距:标准)。 3、统一采用国家标准所规定的单位与符号,要求文字书写工整,不得潦草;作图规范,不得随手勾画。 4、实验报告中的实验原始记录,须经实验指导教师签字或登记。 二、实习报告、课程设计报告格式要求 1、采用统一的封面。 2、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手写或打印,手写一律用钢笔书写,统一采用国家标准所规定的单位与符号,要求文字书写工整,不得潦草;作图规范,不得随手勾画。打印要求用A4纸;页边距要求如下:页边距上下各为2.5厘米,左右边距各为2.5厘米;行间距取固定值(设置值为20磅);字符间距为默认值(缩放100%,间距:标准)。 三、报告内容要求 1、实验报告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仪器设备、实验操作过程、原始数据、实验结果分析、实验心得等方面内容。 2、实习报告内容包括:实习题目、实习任务与要求、实习具体实施情况(附上图表、原始数据等)、实习个人总结等内容。 3、课程设计报告或说明书内容包括:课程设计任务与要求、总体方案、方案设计与分析、所需仪器设备与元器件、设计实现与调试、收获体会、参考资料等方面内容。 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 教务处 2009-8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计算机绘图(CAD) 实验项目AutoCAD二维绘图实验 专业班级 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实验成绩 2016年11月日

二维影像测量仪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采用影像测量仪验收印刷电路板。 要求: (1)学习并掌握影像测量仪的构成和工作原理; (2)通过实践,掌握影像测量仪的操作使用,包括仪器的调节、标定、瞄准、测量;(3)掌握仪器软件的使用,测量数据采集,数据处理,误差评定; (4)采用投射/反射照明测量,测量印刷电路板,要求测量BGA封装(至少测量10个焊盘)焊盘的尺寸、焊盘间距;至少测量十条引线的线宽和间距;至少测量10 个过孔的尺寸。 (5)对照设计图纸,给出合格性结论,形成测量报告。 (6)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原理、步骤、数据与处理、结论等。 二、影像测量仪的构成和工作原理 (1)构成 影像测量仪是一种由高解析度CCD彩色镜头、连续变倍物镜、彩色显示器、视频十字线显示器、精密光栅尺、多功能数据处理器、数据测量软件与高精密工作台结构组成的高精度光学影像测量仪器。 图1总体结构

加工定制:否分辨率:0.001(mm)测量行程:250*150*200(mm) 品牌:贵阳新天型号:JVB250 放大倍率:光学0.7-4.5X 影像28-180X 操作方式:手动测量精度:(3+L/200)um 外形尺寸(长*宽*高):1000*650*1650(mm) JVB250的规格参数: ①测量范围: X坐标: 250mm Y坐标: 150mm 调焦行程: Z坐标: 200mm ②X、Y、坐标分辨率: 0.0005mm ③仪器准确度:(3+L/200)μm 其中L为被测长度,单位mm ④CCD摄像机:1/3″彩色摄像机,象素数:795(H)×596(V) ⑤物镜放大率: 0.7 ~ 4.5×连续变倍,影像放大28~ 180倍。 ⑥与放大率对应的物镜工作距离:75mm~90mm ⑦与放大率对应的物面最大高度:150mm~130mm ⑧工作台承重:30kg ⑨金属工作台尺:450mm×300mm ⑩主机外形尺寸:580mm×750mm×660mm (2)工作原理 影像测量仪是基于机器视觉的自动边缘提取、自动理匹、自动对焦、测量合成、影像合成等人工智能技术,具有点哪走哪自动测量、CNC走位自动测量、自动学习批量测量的功能,影像地图目标指引,全视场鹰眼放大等优异的功能。同时,基于机器视觉与微米精确控制下的自动对焦过程,可以满足清晰影像下辅助测量需要,亦可加入触点测头完成坐标测量。支持空间坐标旋转的优异软件性能,可在工件随意放置或使用夹具的情况下进行批量测量与SPC结果分类。 被测工件置于工作台上,在投射或反射光照明下,工件影像被摄像头摄取并传送到计算机,此时可使用软件的影像、测量等功能,配合对工作台的坐标采集,对工件进行点、线、面全方位测量。 影像测量仪是利用表面光或轮廓光照明后,经变焦距物镜通过摄像镜头,摄取影像再通过S端子传送到电脑屏幕上,然后以十字线发生器在显示器上产生的视频十字线为基准对被测物进行瞄准测量。并通过工作台带动光学尺,在X、Y方向上移动由DC-3000多功能数据处理器进行数据处理,通过软件进行演算完成测量工作。影像测量主要是利

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实验指导书

《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 实 验 指 导 书 适用专业:教育技术学

实验项目: 实验一摄像机的使用实验二固定机位拍摄实验三景不拍摄训练实验四运动画面拍摄实验五综合拍摄训练实验六视音频采集 实验七视音频剪辑 实验八专题片创作

实验一摄像机的使用 一、实验目的 1、熟悉摄像机的要紧开关、按钮及插座的功能。 2、学会摄像机的操作方法。 3、了解使用摄像机时的注意事项。 4、学会三角架的使用。 二、实验仪器 数字摄像机、三脚架、数字磁带、电池 三、实验内容 认识摄像机及其差不多操作;熟悉常见的几种执机方法。 四、实验步骤 1.认识摄像机及其差不多操作 (1)电池的安装 (图一)

A.抬起取景器; B.按电池上的▼标志方向插入并推动充电式电池直至发出咯哒声。(如图一所示) (2)装入磁带 (图二) A.安装好电源 B.按下EJECT开关上的兰色小键并朝箭头方向拨动来打开录象带盖,录象带舱随后自动打开; C.推录象带背部的中间部位将其装入。使录象带窗向外、写爱护片向上笔直装入录象带舱底部。 D.按录像带舱上的PUSH标志关闭录像带舱。 E.按录像带盖上的PUSH标志关闭录像带舱。(如图二所示) (3)白平衡的调整 A.当摄像机处于待机、摄像或存储方式时,将AUTO LOCK选择开关设定于中央(自动锁定取消)位置; B.按WHT BAL键。白平衡指示随后出现在液晶显示屏或取景器中; C.转动SEL/PUSH EXEC 拨盘以选择适合的白平衡方式。转动

拨盘时,显示将会出现图中方框3的三种状态(室内、室外、自调节)。若选择了自调节方式,则首先对准一个白色物体如纸张的全景,然后按SEL/PUSH EXEC拨盘,指示灯快速闪耀,几秒钟后会停止闪耀,则表示白平衡调好并存入存储器。(如图三所示) (图三) (图四) (4)光圈调节 A.当摄像机处于待机、摄像或存储方式时,将AUTO LOCK选择开关设定于中央(自动锁定取消)位置; B.按IRIS键。光圈指示随后出现在液晶屏或取景器中; C.转动IRIS拨盘以调节光圈。转动拨盘时,F值将有如下变

《流体力学》课程实验(上机)指导书及实验报告格式

《流体力学》课程实验指导书袁守利编 汽车工程学院 2005年9月

前言 1.实验总体目标、任务与要求 1)学生在学习了《流体力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通过伯努利方程实验、动量方程实 验,实现对基本理论的验证。 2)通过实验,使学生对水柱(水银柱)、U型压差计、毕托管、孔板流量计、文丘里流量计等流体力学常用的测压、测流量装置的结构、原理和使用有基本认识。 2.适用专业 热能与动力工程 3.先修课程 《流体力学》相关章节。 4.实验项目与学时分配 5. 实验改革与特色 根据实验内容和现有实验条件,在实验过程中,采取学生自己动手和教师演示相结合的方法,力求达到较好的实验效果。

实验一伯努利方程实验 1.观察流体流经实验管段时的能量转化关系,了解特定截面上的总水头、测压管水头、压强水头、速度水头和位置水头间的关系,从而加深对伯努利方程的理解和认识。 2.掌握各种水头的测试方法和压强的测试方法。 3.掌握流量、流速的测量方法,了解毕托管测速的原理。 二、实验条件 伯努利方程实验仪 三、实验原理 1.实验装置: 图一伯努利方程实验台 1.水箱及潜水泵 2.上水管 3.电源 4.溢流管 5.整流栅 6.溢流板 7.定压水箱 8.实验 细管9. 实验粗管10.测压管11.调节阀12.接水箱13.量杯14回水管15.实验桌 2.工作原理 定压水箱7靠溢流来维持其恒定的水位,在水箱下部装接水平放置的实验细管8,水经实验细管以恒定流流出,并通过调节阀11调节其出水流量。通过布置在实验管四个截面上的四组测压孔及测压管,可以测量到相应截面上的各种水头的大小,从而可以分析管路中恒定流动的各种能量形式、大小及相互转化关系。各个测量截面上的一组测压管都相当于一组毕托管,所以也可以用来测管中某点的流速。 电测流量装置由回水箱、计量水箱和电测流量装置(由浮子、光栅计量尺和光电子

教育技术学专业《教育电视系统》实验指导书doc-《广播电

长春工业大学 教育电视系统》 实验指导书 专业:教育技术学 专业方向:教育技术学 信息传播工程学院 二00 六年八月

实验一了解电视机的工作原理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电视机内部结构及各组成部分的作用 2.认识标准彩条信号 3.验证复合同步信号 二、实验器材 1 .具备行场同步调节功能的彩色电视机 三、实验说明 未经教师指导请勿擅自打开电视后盖,以免高压击伤。 四、实验内容和步骤 1 .认识彩色电视机的内部结构,了解扫描原理 彩色电视机用彩色显像管来显现彩色图像。彩色显像管的荧光屏上涂敷着三种荧光粉,在个自的电子束激励下,发出红、绿、蓝三种基色光。在显像时,三种基色光重现被传送图像的红、绿、蓝三幅基色图像。根据空间混色原理,在正常距离下观看图像时,便看到一幅相应于红、绿、蓝三幅基色图像混合色调的彩色图像。 在电视技术中,所谓扫描就是电子束在摄像管或显像管的屏面上按一定规 律作周期性的运动。一帧图像的传送和重现是靠电子束进行行、场均匀扫

描完成的。而电子束要完成扫描任务必须依靠偏转线圈。在显像管中,电 子束的扫描就是由其管颈上的两种偏转线圈所产生的磁场作用而实现的。 使电子束作水平方向扫描的偏转线圈叫行偏转线圈,使电子束作垂直方向 扫描的偏转线圈叫场偏转线圈。 2 ?认识标准彩条信号 标准彩条信号是由彩色信号发生器产生的一种测试信号,常用来对彩色电视系统的传输特性进行测试和调整。 标准彩条信号是用电的方法形成的一种电信号,它在接收机或监视器上显示为八条等宽竖条。自左至右依次为白、黄、青、绿、品、红、蓝、黑。 3.验证复合同步信号 复合同步信号包括行同步信号和场同步信号。为了正确地再现电视 台发射的图像,要求发送和接收信号必须保证频率和相位一致,否则重现的图像就不正常。 当接收端的扫描初相位与发送端不同步时,就会出现重现图像分裂现象。行扫描发收相位不同步时,图像左右分离,场扫描发收相位不同步时,图像上下分离。 行扫发收相位不同步时,图像左右分离

电磁场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题目利用Matlab模拟点电荷电场的分布姓名xxxx 学号xxxxxxxxxx 班级电气xxxx班 任课老师xxxx 实验日期2010-10

电磁场理论 实验一 ——利用Matlab 模拟点电荷电场的分布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单个点电荷及一对点电荷的电场分布情况; 2.学会使用Matlab 进行数值计算,并绘出相应的图形; 二.实验原理: 根据库伦定律:在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作用力与这两个电荷的电量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两个电荷的连线上,两电荷同号为斥力,异号为吸力,它们之间的力F 满足: R R Q Q k F ? 212 = (式1) 由电场强度E 的定义可知: R R kQ E ? 2 = (式2) 对于点电荷,根据场论基础中的定义,有势场E 的势函数为 R kQ U = (式3) 而 U E -?= (式4) 在Matlab 中,由以上公式算出各点的电势U ,电场强度E 后,可以用Matlab 自带的库函数绘出相应电荷的电场分布情况。 三.实验内容: 1. 单个点电荷 点电荷的平面电力线和等势线 真空中点电荷的场强大小是E=kq /r^2 ,其中k 为静电力恒量, q 为电量, r 为点电荷到场点P(x,y)的距离。电场呈球对称分布, 取电量q> 0, 电力线是以电荷为起点的射线簇。以无穷远处为零势点, 点电荷的电势为U=kq /r,当U 取

常数时, 此式就是等势面方程.等势面是以电荷为中心以r 为半径的球面。 平面电力线的画法 在平面上, 电力线是等角分布的射线簇, 用MATLAB 画射线簇很简单。取射线的半径为( 都取国际制单位) r0=, 不同的角度用向量表示( 单位为弧度) th=linspace(0,2*pi,13)。射线簇的终点的直角坐标为: [x,y]=pol2cart(th,r0)。插入x 的起始坐标x=[x; *x].同样插入y 的起始坐标, y=[y; *y], x 和y 都是二维数组, 每一列是一条射线的起始和终止坐标。用二维画线命令plot(x,y)就画出所有电力线。 平面等势线的画法 在过电荷的截面上, 等势线就是以电荷为中心的圆簇, 用MATLAB 画等势 线更加简单。静电力常量为k=9e9, 电量可取为q=1e- 9; 最大的等势线的半径应该比射线的半径小一点 r0=。其电势为u0=k8q /r0。如果从外到里取7 条等势线, 最里面的等势线的电势是最外面的3 倍, 那么各条线的电势用向量表示为: u=linspace(1,3,7)*u0。从- r0 到r0 取偶数个点, 例如100 个点, 使最中心点的坐标绕过0, 各点的坐标可用向量表示: x=linspace(- r0,r0,100), 在直角坐标系中可形成网格坐标: [X,Y]=meshgrid(x)。各点到原点的距离为: r=sqrt(X.^2+Y.^2), 在乘方时, 乘方号前面要加点, 表示对变量中的元素进行乘方计算。各点的电势为U=k8q. /r, 在进行除法运算时, 除号前面也要加点, 同样表示对变量中的元素进行除法运算。用等高线命令即可画出等势线 contour(X,Y,U,u), 在画等势线后一般会把电力线擦除, 在画等势线之前插入如下命令hold on 就行了。平面电力线和等势线如图1, 其中插入了标题等等。越靠近点电荷的中心, 电势越高, 电场强度越大, 电力线和等势线也越密。

电视摄像技术--大纲

《电视摄像技术》实验大纲 实验一摄像机各功能键的熟悉与使用 8学时 实验目的: 熟悉彩色摄像机各功能键的含义以及在机身上的位置。 实验器材: NV-M9000一台、DSR-190P一台、,KY-27CE一台、配套录像带各一盘,配套三脚架一副、配套电池各一只(备注:根据技术的发展,摄像机机型可更换) 实验内容: 1、熟悉DSR-190P摄像机主要的功能开关与按钮 2、掌握DSR-190P摄像机的各种调整 实验报告思考题: 1、各种实验机型的相同功能开关与按钮有哪些? 2、如何区分摄像机的档次? 3、为什么有的摄像机只有黑白寻像器? 4、不同的摄像机在调整白平衡的操作上有什么不同? 实验二固定画面的拍摄 8学时 实验目的: 掌握电视固定画面的景别和角度拍摄与运用 实验器材: NV-M9000摄录一体机一台,DSR-190P一台、配套录像带各一盘,配套三脚架一副、配套电池各一只(备注:根据技术的发展,摄像机机型可更换) 实验内容: 1、以一个人为主体,进行远、全、中、近、特、的拍摄 2、拍摄一个人物的正面、侧面、背面镜头 3、拍摄一个人物的平拍、仰拍、俯拍镜头 4、拍摄人物的入画、出画镜头 5、以运动的人物为前景拍摄一个静态的物体 6、拍摄一景物的小景深画面 7、拍摄两人对话的外反镜头(前景虚焦) 8、拍摄两人对话的焦点变换镜头 实验报告思考题: 1、成年人的远、全、中、近、特等景别的身体分截线是什么? 2、实现小景深效果的技术要点是什么? 3、如何实现焦点变化? 4、如何增强固定画面的表现力? 实验三运动镜头 4学时

实验目的: 1、了解运动镜头的基本特点和作用 2、理解运动镜头拍摄的基本原则和规律 3、掌握运动镜头拍摄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实验器材: NV-M9000摄录一体机一台,DSR-190P一台、配套录像带各一盘,配套三脚架一副、配套电池各一只(备注:根据技术的发展,摄像机机型可更换) 实验内容 1、运动镜头的基本类型:推、拉、摇、移、跟。 练习不同运动方式的画面拍摄,注意不同运动方式中主观性镜头的表现 2、练习变焦距的推拉与改变拍摄距离的推拉画面拍摄,并找出两者的区别 3、练习控制运动镜头中的起幅与落幅画面,注意运动镜头中动点、动向、动速 4、练习不同范围的摇镜头与移镜头 5、练习拍摄跟镜头,注意空间的展现 实验报告思考题: 分组讨论拍摄的镜头,进一步加深对运动摄像的认识和理解。 实验四光线 4学时 实验目的: 1、了解光线的基本特点和作用 2、理解光线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3、掌握不同光线情况镜头拍摄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实验器材: NV-M9000摄录一体机一台,DSR-190P一台、配套录像带各一盘,配套三脚架一副、配套电池各一只(备注:根据技术的发展,摄像机机型可更换) 实验内容 1、顺光,侧光和逆光的拍摄 2、室内自然光和散射光的拍摄 3、室外自然光的拍摄(直射光散射光) 实验报告思考题: 1、通常用何方法避免画面灰屏? 2、顺,则,逆三种光线的表现力是什么? 实验五静态场景的拍摄 4学时 实验目的: 1、了解静态场景的基本特点 2、理解静态场景的拍摄的基本原则和规律 3、掌握静态场景的拍摄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实验器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