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心理和购买行为的分析

消费心理和购买行为的分析
消费心理和购买行为的分析

消费心理与购买行为的分析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产生是由其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的相互

促进、交互影响而造成的。企业营销人员可以通过对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内外因素及其关系的研究来掌握消费者行为的规律。一、消费者购买行为的模式和历程

心理学专家把消费者购买行为用“S→O→R”的简化模式来

解释消费者购物行为。S是刺激,是给予消费者的商品刺激,刺

激也是施加到一个影响,O为有机体,就是消费者自身,R是反应,即可能产生购买的反应。

一般情况下,消费者购物行为分为6个阶段:

1、知晓阶段。消费者发现商品(产品)的存在;

2、了解阶段。购物者了解商品(产品)的功用、质量、价

格、造型美观等;

3、喜爱阶段。对商品(产品)产生好印象;

4、偏好阶段。对商品(产品)产生好印象,已扩大到其他

方面,在感情上十分喜欢;

5、确信阶段。由偏好而产生购买的愿望;

6、由态度转变为实际行动。

上述历程包含认识(个人思维)→感情(个人情绪)→意愿

(个人的动机),这是一个心理状态发展过程。

二、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类型和动机(一)消费者购买行为分以下类型

1、选购型。经认真选择、分析比较后下决心购买,比如为

个人购买小汽车。

2、习惯型。按传统习惯,或随大流,如北方人喜欢买桑塔

纳,天津人喜欢买夏利,长春人喜欢买捷达,上海人喜欢买帕萨特,广东人喜欢日本车、四川人喜欢买长安,武汉人喜欢买富康等等。

3、信誉型。相信名牌企业、名牌产品,如欧洲人相信奔驰

车,日本人相信丰田车,美国人相信GM或福特车,中国人相信奔驰、宝马、丰田。

4、随机型。购买商品时比较随意,对品牌没有刻意要求,

在确定购买意向后,只要产品价格、性能、式样、色彩等符合预先制定的标准,就会在短时间内购买。

5、时尚型。购买或选择商品时,比较喜欢参考电视、报纸

等媒介的商品介绍,对流行的时尚商品非常感兴趣,也时常以拥有时髦用品而沾沾自喜。

6、独立个性型。这类消费者个性非常强,喜欢别出心裁或

与众不同,在选择或购买商品时喜欢式样、色彩、品牌比较独特的商品,以突出自己的个性。

7、触发型。这类消费者本来并不打算立即购买,但是受某

种特殊影响(如产品的优惠措施、或某项政策影响),即兴购买。

8、攀比型。这类消费者自尊心非常强,生怕自己不如别人,

也生怕别人看不起,在选择或购买商品时往往会选择超过自己经济承受能力的品种,以抬高自己。

9、超前消费型。这些人属于新生代,消费观念超前消费观

念的今天花明天的钱是他们的消费信条。

10、务实型。这类消费者比较注重实际,不过分片面追求品

牌、式样、色彩等,主要是考虑商品的实用性,以及购买后的经济性。

11、炫耀型。这类消费者经济状况一般较好,为了炫耀自己

的富有,一般在选择和购买商品时,多选择世界经典品牌。(二)消费者的购买动机

购买的动机是引发购买行为的推动力,是在“需要”的基础

上产生的,购买动机一般包括以下几种:

1、社会因素刺激产生的动机。由社会因素引发的动机称为

社会动机。比如,一批同时来到一个城市的人,大部分人都买了车,而一小部分没有买车的人就会感到没面子,就要想方设法去购买,甚至要超过一般水平,否则,大家聚会或见面时就会感到不太体面,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于是产生了购买动机。

2、心理分析动机。由消费者的认识、情感和意志等心理活

动过程引起的行为动机,称为心理动机。比如我国的消费者在选

择车辆颜色时,比较钟情于银灰、黑色、蛋青色、墨绿等颜色,而不太意愿选择红色、黄色(一般为出租车的颜色)。

三、消费者购物态度和态度改变。

消费者购物态度是指他对产品、商标、商店、服务等印象的好坏,从而决定他的购物意图和行为。这种态度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在后天生活环境中,通过逐步学习而形成的。这种态度具有很大的习惯性,一旦形成,便成为个人的习惯,时间久了,便会成为一种刻板的消费态度。但是,消费者的态度是可以通过学习而改变的,这种“学习”可以是“主动学习”,也可以是“被动

学习”,前者由消费者主动去了解新商品;后者是通过营销者的

各种促销手段去施加影响,使消费者在无意中潜移默化。

引发消费者购买行为的模式为E=D.K.H.V。其中:

E代表购买者行为;

D代表个人内在驱动力,主要是生理上的动力;

K代表产品具备吸引力的多少;

H代表习惯强度,比如重复购买经验;

V代表线索强度,如广告次数。

上面的公式表示营销者通过控制4个变数来影响消费者采取

购买行为。一般是培养消费者对商标和品牌的信任程度,研究消费者对商标的类化作用(指对某一商标旧产品建立信任后,会推广到同一商标新产品上)和分辨作用;增强消费者对广告的记忆。营销者的任务是要通过种种促销手段来加强消费者的学习,

达到对产品坚定信赖态度或对新产品发生态度改变以达成交易。

四、研究消费者行为的基本内容

研究消费者行为的基本内容要搞清楚5个W、1个H;

1、What(什么)。了解消费者想知道什么,购买什么,如消

费者想了解购买那类汽车。

2、Who(谁)。要了解“购买角色”,消费者是谁?企业中

谁来买这类汽车(目标顾客是谁?);比如在家庭中,决定购买

什么样的车型的决策者是男主人还是女主人,是谁使用。

3、Where(哪里)。要了解消费者在哪里(如哪一家经销商)

购买?为什么?在哪里使用?还要了解消费者使用地区的地理

环境、气候条件等。汽车在城市使用和在农村使用要求有很大差别,南方和北方,平原和山区,沿海和内陆也都有很大差别。

4、When(什么时候)。重点了解消费者的消费时间表?像春

节、国庆节、五一等节假日消费重点时期。

5、Why(为什么)了解消费者的动机或其影响因素。为什么喜欢某种车而不喜欢另外一种车,比如:为什么选择两厢车而不选择三厢车?为什么选择多用途旅行车而不选择轿车?为什么选择皮卡而不选择轿车?为什么选择大排量(或小排量)而不选择小排量(或大排量)?为什么选择自动变速器(或手动变速器)而不选择手动变速器(或自动变速器)?为什么选择柴油发动机(或汽油发动机)而不选择汽油发动机(或柴油发动机)?为什么选择这家经销商而不选择另外的经

销商?等等。

6、How(如何)。消费者怎样购买?怎样使用?是家庭用还是商务用?了解消费者喜欢什么样的促销方式?喜欢什么样的鎴愶紝休闲活动、体育运动?喜欢什么样的生活式?有什么样的爱好?喜欢什么样的服饰?购车时喜欢什么样的小礼品(如:墨镜、打火机、手表等等)。企业营销人员通过大量的社会调查,摸清市场上消费者要购买什么车型?什么时候购买?在哪里购买,在哪里使用?采用什么方式购买(一次性付款还是分期付款、银行贷款)?但是通常最难以弄清“为什么购买”,在这中间消费者的购买心理是令人难以捉摸和判断的,有人把这个问题看成是一个谜或者说是一个暗箱,这个问题实际上是购买者行为的心理过程,是相对隐蔽的,却是市场营销人员最想知道的,也是最难观察到的。

五、行为心理学的“刺激-反应”原理

行为心理学的创始人沃森建立了“刺激-反应”学说。指出了人类的复杂行为可以分解成两部分:刺激、反应。各种市场营销刺激(如产品存列、标价、销售地点和场所,各种促销方式)是企业有意安排的对购买者的外部环境刺激。此外,购买者还会时时受到其他方面的外部刺激,如经济的、技术的、政治的和文化的刺激等等,这些刺激进入购买者“暗箱”后,经过一系列心

理活动,产生了购买者的反应,是“买”还是“不买”;按照一分为

二的观点分析:所有的刺激因素是外因,而“暗箱”里的心理变化则是内因,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则是变化的依据,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外因可以促进内因转化,却不能代替内

因变化。方式?喜欢什么样的以上是购买者行为模式,这个模式中购买者外界刺激是“变化的条件”,购买者暗箱是“变化过程”,而购买者反应则是“变化结果”;其结果有:买、不买,后者又反馈回去,以便获得更多信息。尽管购买者心理是难以捉摸的,不易窥见的,但可以被反应出来使人们认识。营销人员可以从影响购买者行为的各种因

素中找出普通方面或主要因素,并在能够预料购买者的反应的情况下灵活地应用“市场营销刺激”。关于“暗箱”的变化过程则要研究“消费心理”和“消费心理需要”才能增进对此了解。

六、消费心理与消费心理需要

(一)消费心理

消费心理是在商品交易这个特定的范围内,客观现实需要在购买者外界刺激

市场营销其他刺激产品广告经济价格技术销售地点文化销售促进政治购买者暗箱购买者特性决策过程购买者的反应拒绝购买购买产品

需要更多信息 n?消费者头脑中的反映。有人把消费心理分成40类: 1、求好心理; 2、求廉心理; 3、求新心理;

4、求美心理;

5、求快心理;

6、求及时心理;

7、求便心理; 8、求解心理; 9、欣赏心理;

10、耐用心理; 11、求实心理; 12、求知心理;

13、求信心理; 14、求全心理; 15、求安全心理;

16、求健康心理; 17、求长寿心理;18、居家心理;

19、外出心理; 20、自尊心理; 21、自信心理;

22、犹豫心理; 23、怀疑心理; 24、占有心理;

25、求名心理; 26、好奇心理 27、好癖心理;

28、习俗心理; 29、选择心理; 30、目标心理;

31、求近心理; 32、厌倦心理; 33、好胜心理;

34、显耀心理; 35、反感心理; 36、紧张心理;

37、念旧心理; 38、地点心理; 39、舒适心理;

40、求准心理。

(二)消费心理需要

消费心理需要是消费者对某种目标或对象的渴求或欲望;可

以分为消费者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生理需要是一种人类本能需要;社会需要是指人们为了维持生活,进行社会生产、交换、交

往而形成的需要(包含高级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美国行为学

者马洛斯提出“人类需求层次论”,他认为人类需要按其重要性

和发展次序可以依次分成5个等级: 1、生理需求。是人类最基本的本能的生存需求,如饿了

吃饭,渴了喝水,冷了穿衣等等。

2、安全需要。要求人身安全得到保障,基本生活条件免受

损害和威胁。如保健,保安等等。

3、社会需求。指人类交往的愿望和归宿感,人与社会之间,人与人之间友谊和爱护。

4、自尊需求。对自尊心、荣誉感的追求和维护,以某种商

品作为一定社会地位的象征。

5、自我实现需求。是人类的成就欲,对某种理想的追求。

这5个需求是逐步上升的,当低级满足后才转向追求高级层

次需求。这个理论虽然有一定的唯心论成份,但仍然为不少人接受,尤其是企业营销人员。人类的基本需求是衣、食、住、行,

人们为解决“行”的问题,由步行-自行车-摩托车-汽车……,不断地由低档向高档,这是一个需求发展过程。这个发展过程又

和经济收入水平有很大关系;当收入很低时只能靠步行,略有提

高想买辆自行车,再有赢余又想买辆摩托车,人均国民收入有

300美元/月则想买辆小汽车,条件非常富裕的则要购买高档轿车了。那么,营销人员可以仔细分析消费者的不同需求,根据自己

所经销产品的不同变化针对消费者的不同需求,采用不同促销方

式为消费者服务,从而促进营销活动。

七、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分析

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产生是受其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的影响相互促进的,营销人员可以通过对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内、外部因

素的研究来进一步掌握消费者行为的规律。

(一)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内在因素。

主要是购买者个性心理特征,包括动机、感受、态度、学习

等方面。动机导致行为,消费者的行为受动机支配,而动机由需

要决定的。当需求一旦未能得到满足,便产生一种精神上的紧张感,人们会通过满足需求的行为来有意地减少这种紧张感(这种

紧张感和随之产生的欲望就是购买动机)。购买行动完成后紧张

感消失了,消费者得到满足,但随之又出现新的需求,新的紧张

感出现,如此循环往复追求新的更高层次的需求。其模式如下:紧张感行为方向刺激需求购买行动需要满足新的需求购买动力购买目标

“感受”是消费者五官接触外界商品环境形成心理上的反

应,是对商品最简单、最原始的理解。消费者受到相同外界刺激

由于感受不同,其购买决策和购买行动可以有很大差别。“感受”

既受个人因素影响,也受外在刺激影响,而且是有选择性和组织性。因此,营销人员应掌握以上特点,充分利用企业营销策略,

在改善商品内在质量前提下改进包装、装潢、加强广告、强化刺激,避免感受障碍,使企业产品被更多消费者正确、完美地感受到。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态度”是情景和他人倾向和个人性格特

征相互作用的结果。对于营销人员而言,研究消费者态度的形成,逆垚锛?利用市场营销策略和手段,帮助消费者建立对本企业的正确信念,培养对企业商品和服务的情感使消费者态度向着有利于企业

方面转变。

“学习”可以加强或改变消费者的“态度”,企业要通过各

种途径给消费者提供信息,重复广告,加强诱因,激发驱策力,

促进消费者购买动机和行为。

(二)影响消费者的外在因素。

包括文化状况,家庭情况,社会阶层,相关群体等内容。

文化状况不同,对消费内容,购物判断力有很大差别,有时

对购买行为起决定性作用。

家庭情况对购买行为影响很大,通常一家一户组成一个购买

单位(尤其是购买大件)。一个家庭中常有几种不同角色,如购

买发起者,实际购买者,购买行为决策者,商品使用者……。目前城市中夫妻共同决定居多,农村则是男主人决定居多。

社会阶层是指不同的收入和各种社会地位而言,美国W.L.

沃纳提出对美国社会可分为6个层次:上上层、上下层、中上层、中下层、下上层、下下层。我国按民间习惯一般认为可分为:一般农民、富裕农民、工薪阶层、个体商户、民营企业家、著名影视、歌舞和体育明星。工薪阶层中又分为工人、技术人员、国家公务员等等。处于不同阶层的人,生活方式、经济能力、兴趣爱好、业余活动、对商品的选择都是不同的。

对消费者往往有“仿效”作用,其中“意见领袖”有时会有

难以估计的影响。

(三)消费者购买决策。

通常决策过程可分为以下4点:

1、确认需求;

2、寻求信息;

3、估价比较,决定购买;

4、购买后评价。

其中“估价比较,决定购买”是关键的一步。消费者对已掌

握的信息进行估价,大件商品往往是以户为单位商量后决策的。营销者的任务在于通过自身营销活动顺应消费者寻求信息的要求,设法使本企业商品信息真实、全面,并及时到达消费者那里。以上程序说明消费者购买活动,先于购买行为而开始,后于购买行为而告终。企业必须有始有终、随着整个购买过程都要作过细工作,切忌“卖出拉倒”,“一锤子买卖”。而且要使消费者购买

后仍然相信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在我国目前条件下,家庭用汽车购买者特别慎重,反复挑选,仔细推敲,因为即使是经济非常富裕的客户买一辆汽车要准备这笔资金也是不太容易,营销人员必须理解这种心理状态才能做好销售服务工作。

消费心理与购买行为的分析

消费心理与购买行为的分析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产生是由其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的相互 促进、交互影响而造成的。企业营销人员可以通过对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内外因素及其关系的研究来掌握消费者行为的规律。一、消费者购买行为的模式和历程 心理学专家把消费者购买行为用“S→O→R”的简化模式来 解释消费者购物行为。S是刺激,是给予消费者的商品刺激,刺 激也是施加到一个影响,O为有机体,就是消费者自身,R是反应,即可能产生购买的反应。 一般情况下,消费者购物行为分为6个阶段: 1、知晓阶段。消费者发现商品(产品)的存在; 2、了解阶段。购物者了解商品(产品)的功用、质量、价 格、造型美观等; 3、喜爱阶段。对商品(产品)产生好印象; 4、偏好阶段。对商品(产品)产生好印象,已扩大到其他 方面,在感情上十分喜欢; 5、确信阶段。由偏好而产生购买的愿望; 6、由态度转变为实际行动。 上述历程包含认识(个人思维)→感情(个人情绪)→意愿 (个人的动机),这是一个心理状态发展过程。

二、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类型和动机(一)消费者购买行为分以下类型 1、选购型。经认真选择、分析比较后下决心购买,比如为 个人购买小汽车。 2、习惯型。按传统习惯,或随大流,如北方人喜欢买桑塔 纳,天津人喜欢买夏利,长春人喜欢买捷达,上海人喜欢买帕萨特,广东人喜欢日本车、四川人喜欢买长安,武汉人喜欢买富康等等。 3、信誉型。相信名牌企业、名牌产品,如欧洲人相信奔驰 车,日本人相信丰田车,美国人相信GM或福特车,中国人相信奔驰、宝马、丰田。 4、随机型。购买商品时比较随意,对品牌没有刻意要求, 在确定购买意向后,只要产品价格、性能、式样、色彩等符合预先制定的标准,就会在短时间内购买。 5、时尚型。购买或选择商品时,比较喜欢参考电视、报纸 等媒介的商品介绍,对流行的时尚商品非常感兴趣,也时常以拥有时髦用品而沾沾自喜。 6、独立个性型。这类消费者个性非常强,喜欢别出心裁或 与众不同,在选择或购买商品时喜欢式样、色彩、品牌比较独特的商品,以突出自己的个性。

消费者行为分析

一、消费者的价格心理 价格心理是指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对价格刺激的各种心理反应及其表现,它是由消费者自身的个性心理和对价格的知觉判断共同构成的。 (一)产品价格与消费者心理行为的关系 1.价格是消费者衡量商品价值和品质的直接标准 在消费者对商品品质、性能知之甚少的情况下,主要通过价格判断商品品质。许多人认为价格高表示商品质量好,价格低表明商品品质差,这种心理认识与成本定价方法以及价格构成理论相一致。所以,便宜的价格不一定能促进消费者购买,相反可能会使人们产生对商品品质、性能的怀疑。适中的价格,可以使消费者对商品品质、性能有"放心感"。 2.价格是消费者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的象征 一些人往往把某些高档商品同一定的社会地位、经济收入、文化修养等联系在一起,认为购买高价格的商品,可以显示自己优越的社会地位、丰厚的经济收入和高雅的文化修养,可以博得别人的尊敬,并以此为满足;相反,使用价格便宜的商品,则感到与自己的身份地位不符。 3.价格直接影响消费者的需要量 一般来说,价格上升会引起需要量下降,抑制消费;价格下降会增加需要量,刺激消费。但也有时情况相反,各种商品价格普遍上升时,会使消费者预期未来价格将继续上升,增加即期需要量;反之,则预期未来价格将继续下降,减少即期需要量,产生“买涨不买落”心理。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消费者的生活经验、经济条件、知觉程度、心理特征等有着不同程度的差异,他们对价格的认识及心理反应千差万别。 (二)消费者价格心理特征 1.习惯性 反复的购买活动会使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价格形成大致的概念,这种价格也叫习惯价格。消费者判断频繁购买的商品价格高低时,往往以习惯价格为标准。在习惯价格以内的价格,就认为是合理的、正常的,价格超过上限则认为太贵,价格低于下限会对质量产生怀疑。 例如,2001年3月ZI日,北京电信公布了电信资费调整方案:月租费由过去的ZI.6元上调到25元,取消了原月租费中免打25次的计次;计次电话由过去3分钟0.18元计次改为首次3分钟0工2元,超过3分钟,每分钟计费0.11元计次;国内长话由过去晚上ZI 时起半价优惠推迟到零点后半价。电信部门声称资费调整是为了让老百姓得到实惠,可是老百姓算了一笔账,认为自己不仅没有得到实惠,反而加大了支出,意见和反响当然很大。许

消费心理与行为第四版知识点整理

消费的概念:消费包括了广义消费和狭义消费。广义消费包括生产消费和个人消费;狭义的消费专是指个人消费。(个人消费具有自然性和社会性) 消费者概念:消费者指从事消费行为活动的主体人。广义的消费者是指“所有从事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消费活动的人。狭义的消费者是从市场需求的角度界定的。是那些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有现实或潜在需求的人。 消费者心理与行为:在消费过程中发生的心理活动,即为消费心理,又称为消费者心理。而消费者行为则是指消费者在一系列心理活动支配下,为实现预定消费目标而采取的各种反应,动作,活动和行动。 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的研究对象:消费者的心理活动基础;购买行为;群体心理行为;心理与社会环境;行为与市场营销; 学科性质:是现代经济与管理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特点:具有综合性,经济性,发展性,应用性等特点。 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研究的现实意义:对消费者意义:可以使他们学会科学地进行消费决策,从而使由于对商品不了解、认知水平差、消费观念落后等原因造成的消费盲目、效果差甚至利益受损的现象得以改善,消费者的消费趋向于更成熟、更稳定,使其需要得到更好的满足,能被很好地引导,更加明确自己要得是什么,消费更有效,更经济,走出消费误区。 对行业研究者:行为研究者通过对消费者行为的研究,创立一个有关人类行为这一方面知识的独立体系。使知识体系更为完备,建立更全的理论体系,对实践有更强的指导意义。 对企业1有利于制定科学的市场策略2用来测定市场成效3利于详细划分市场。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的研究历史:萌芽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20年代);起步阶段(20世纪30—50年代)20世纪30年代,消费者心理和行为问题开始受到各学派的关注,大大推动了对其研究的市场化。20世纪50年代,对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的研究逐步深入。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在这一时期诞生。快步成长及成熟阶段(20世纪60—90年代)1960年,美国心理学会正式组建了消费者心理学分支。1968年,俄亥俄州大学的恩格尔、科拉特和布莱克合作出版的《消费者行为学》成为该领域的第一部专著。广泛应用阶段(21世纪至现在) 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的研究发展趋势 1.研究角度趋向多元化 2.研究参数趋向多样化 3.研究方法趋于定量化 消费心理和行为学的研究方法 1.访谈法 2.问卷法3.实验法。 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研究在我过国的应用 有助于提高宏观经济决策水平,改善宏观调控效果,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企业根据消费者需求变化组织生产经营活动,提高市场营销活动效果,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消费者提高自身素质,科学地进行个人消费决策改善消费行为,实现文明消费;推动我国全面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不断开拓国际市场,增强企业和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影响消费者行为的个人内在因素 一、生理因素:生理需要、生理特征、健康状况、生理机能的健全程度 二、心理因素:心理过程、个性心理 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外部环境因素 1.自然环境:地理区域气候条件资源状况理化环境 2.社会环境:人口环境社会群体环境经济环境政治法律环境科技环境文化环境

中国高端人群之消费心理与行为分析

中国高端人群之消费心理与行为分析(上) 深圳市拓璞家具设计有限公司.研究中心向苏云 关键词:高端人群;消费心理;消费行为 中国高端人群主要指拥有相当财富、身份和地位,处于财富金字塔上层的那部分人群,他们或拥有雄厚的经济资源,或占据独特的知识资源,再或是占有广泛的社会资源,并将这些资源为己所用,不断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还拥有特质化的价值取向、生活背景、居住习惯和文化品位,对居住品质、生活环境有着超过一般标准的要求。这些要求不仅仅体现在物质层面上,更追求物质与精神的统一、前瞻性的生活理念及功能多元化等,体现在对健康、人文内涵、生态环境、私密性、服务等方面的特别关注。此外,高端人群对于社交、商务、时尚、休闲、娱乐等上层生活的需求也有较高的要求。 一、高端人群的消费心理 炫耀消费:高端人群喜欢在既定的范围内,以常人无法企及的奢侈高端物品在一个特定的生活圈子里相互攀比炫耀,以显示自身财富与身份地位。 享受消费:高端人群大多对生活的舒适度和档次都要求高,特别是软环境,其大多有海外旅游居住经历,或者认同海外生活方式及标准,希望通过高端消费来获取相当的贵族式生活体验。 二、高端人群的分类分析 根据高端人群的情感偏好以及他们特殊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在此将高端人群主要分为四大类:尊贵型、享受型、标签型和理财型。尊贵型人群大多事业有成,拥有多套住宅及一辆以上名车,重视“尊贵身份”的概念;享受型人群则更多注重生活质量的提升,追求更高水平的生活方

式和生活理念;标签型人群大多属于高消费,热衷于品牌消费,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证明自己的能力;理财型的人群则更加注重投资理财,他们拥有丰富的投资经历和经验,当然这类人群本身就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且有境内外旅游和豪宅居住经历,对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的要求均比较高。不同价值观的高端人群对生活方式的要求和理解不同,同时,他们对产品的消费取向也不一样。下面,我们将分别对四种价值观的高端人群作相应分析:(未完,待续。。。)发表于:2010/09/28 产品战略--高端人群之消费心理与行为分析(中) 深圳市拓璞家具设计有限公司. 研究中心向苏云 关键词:高端人群;消费心理;消费行为 (1)尊贵型——追求自然、闲适 高端奢侈消费体验对尊贵型人群来说是事业成功的标志,如高端豪宅、别墅则是释放工作压力获得独立自由的私密空间和独享心灵宁静的场所,也是体现他们生活品味、情趣、情调的地方。此类人群大多为企业家、名人或者事业有成的生意人士,他们中大部分处于中年或以上,也有小部分是来自全国各地年轻有为的创业型社会精英,也包含一些进驻内地发展的港澳台同胞,归国华侨等。 尊贵型高端人群在诸多价值观的关键要素当中,其更注重生活的自然、品质、安全环保等方面,在价格敏感、时尚等方面的关注比较少,体现了他们追求自然、闲适的价值观。在生活习惯方面,尊贵型消费人群很重视生活品质,注重休闲,经常和朋友聚会,活动丰富,在休闲活动方面开支水平也较高,同时也是一些高级俱乐部的会员。同时,他们也很爱好运动,高尔夫球是他们中多数人最喜欢的运动,同时也有部分人偏好马术等高端休闲活动;在生活态度方面,倾向于自然、轻松、简单的生活方式;在消费取向方面,相对而言他们消费时更希望得到身份和地位的认同,期待博得认同与喝彩。 (2)享受型——注重服务、细节 享受型高端人群更多的是享受生活的场所和氛围,同时也很注重产品消费

淘宝双十一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行为分析报告

淘宝双十一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行为分析 好端端的一个双十一,被时下单身的年轻人戏称为“光棍节”,而随后国内电商大佬们更是将其打造成了“购物节”;每年的这一天各大网络销售平台纷纷打出了各式各样的优惠促销手段来吸引广大的消费者们。那么作为消费者的我们,又存在怎样的消费心理呢?我们知道消费心理导致消费行为,所以,我将在淘宝“双十一”活动的背景下对这对因果关系进行综合阐述。 我们都知道现在的“双十一购物节”起源于一个另类的具有娱乐性质的节日——“光棍节”,而形成光棍节的独具特色的光棍节文化则是受到“宅文化”的影响;因为宅,所以光棍,所以网购。所谓“宅文化”是指一种现代流行的热衷于待在家里(“宅”)的文化浪潮,是在越来越多的宅群体中提炼出来的一种文化,体现了对于私人空间,专注精神的追求,和不拘泥与形式的文化;它是追求个人感受和独立的象征。而“宅文化”则催生出“宅经济”,“宅经济”的意思是在家中上班,在家中兼职,在家中办公或者在家中从事商务工作,同时在家中利用消费,如吃饭叫外卖、购物叫快递等。而淘宝“双十一活动”迎合了宅男宅女们的这种“宅经济”的消费习惯,这也导致了“双十一大网购”这种消费行为的快速崛起;充分展示了淘宝的经典广告语“没有人上街,不代表没有人逛街” 2.2.1“双十一”疯狂的购物行为的消费心理分析如下: 1、贪便宜或求廉心理,获得更多的让渡价值:打折,是双十一打出最响亮的口号;虽然大家心里明白可能有水分,但是还是怕自己错过占便宜的机会;而双十一还打出“仅此一天”的口号,则让消费者心理上更加紧迫,让消费者的消费欲望最终快速的转化成实际购买行为,以抓紧时间占便宜。

图2-1 促使你双十一网购的因素数据来源:问卷星-专业的在线问卷调查平台 由上图2-1可以看出有免费红包、折扣幅度大、多样折扣活动和包邮总共占双十一网购因素的74%,占绝对主力,这就是贪便宜或求廉心理的绝对写照;另外,据调查,双十一参与购买的时间段有52%的人群选择在凌晨,这说明“仅此一天”的口号起了作用。 2、图方便,图省事:不用花大半天的时间去上街购物,然后大包小包的扛回家;网购能方便快捷的买到性价比高的产品,并直接快递到家;而且可以随时随地随心所欲地做出购买决策,却不受他人或环境干扰。根据对网购用户的调查,图方便快捷、节省时间的占55%,在网上能买到线下买不到的商品占22%,这是对此种心里的有力佐证。 3、从众心理:双十一在网上造势,热闹非凡,而中国人总喜欢在热闹的氛围中做出购买决策;这也可能导致盲从,以至于买大量可有可无的东西。 4、寻找参与感:这么火热的全民运动,不参加的话,跟办公室同事就没有共同话题。 5、图炫耀,有表达的欲望:亲身体验双十一,过后再对双十一大加吐槽,或者进行各种晾、晒;表现欲借助全民运动得到充分满足。 6、有成就感、有面子:双十一过了,一包一包的快递到了你的办公室,瞬间,你就成为办公室的话题;而一旦买到又便宜又好的东西,不但十分有成就感,还能得到周围同事、朋友的一片艳羡,虚荣心一下子就得到了满足。

消费心理及行为分析教案

单元教学计划 教学目标 1、掌握消费心理与产品策略 2、掌握消费心理与价格策略 3、掌握消费心理与促销策略 4、掌握消费心理与销售服务 课时安排 消费心理与品牌策略 2课时 消费心理与包装策略 2课时 分析消费者价格心理 2课时 消费心理与定价策略 2课时 消费心理与商业广告策略 4课时 消费心理与营业推广策略 4课时 消费心理与公共关系策略 6课时 做好服务满足消费者心理需要 4课时 课题(A)消费心理与品牌策略课型(B)新授 教具(C)课本、学案 备课 时间 (D) 3.29 使用 时间 (E) 4.4 教学目标(F)【知识目标】 ?了解产品命名的心理要求 ?掌握商标设计的心理策略 ?懂得如何利用产品品牌进行营销 ?能分析产品品牌的心理策略 ?能遵循消费者心理规律采取相应的商标策略【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严谨的学习态度

难、重点 ?懂得如何利用产品品牌进行营销 (G) 教学方法 讲授法 (H) 学生自主 性、探究 式学习环 节设计 (I) 教学过程及教学内容 【导入】 近期,丁子杰给在校大学生装配电脑。由于他们对顾客热情,处处为顾客着想,所以他们在大学城开始有了小小的名气。韦姗姗提议为团队起个名字,这样更容易被人所记住,并为以后扩大市场做准备。大家开始积极思考,出谋划策起来。丁子杰想:为什么有的产品名字易于让人记牢,有的却很难?为什么有的产品名字叫得很好听,产品的销量也很好;为什么有的销量却不行?除了产品的质量因素外,这里面还有什么玄机吗? 1.如果让你为子杰和一飞的团队以及他们装配的计算机起名字,你会起什么名字呢?为什么? 2.如果你是珊珊,你为什么觉得给一个团队和他的产品起名会有利于团队和产品的发展? 3.为什么有的产品的名字容易让人记住,有的却不行? 4.为什么有的产品的名字好听但是销量却不好? 【新授知识】 一、产品的命名 1.产品命名的含义 2.产品命名的作用:标志作用、显示作用、记忆作用、传递作用、激励作用 3.产品名称的心理效应:名实相符、便于记忆、诱发情感、启发联想 4.产品命名的心理策略:效用命名法、成分命名法、产地命名法、人名命名法、外文音译命名法、外形命名法、工艺命名法、美好事物命名法、色彩命名法 二、产品的品牌、商标和消费心理 1.品牌的含义 包括品牌名称、品牌标志、商标等 2.品牌的内涵 属性、利益、价值、文化、个性、使用者 3.品牌和商标的作用 (1)识别产品,便于购买 (2)促进销售,提高利润 (3)扩大宣传,开拓市场,树立形象 (4)维护企业和消费者利益 三、商标的设计 1.商标的组成 包括形象、名称、一定的色彩 2.商标图案的分类 文字商标、几何型商标、自然形态商标、组合形态商标

消费者心理行为分析

20岁—35岁消费者行为分析 每个消费群体都有独特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因此,企业积极争取消费对象时要区别对待。 1、青年消费者群 1.1、青年消费者群的总体特点(20岁——35岁): (1)青年消费者群人数众多,是仅次于少年儿童的另一个庞大的消费者群。 (2)青年消费者群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和很大的购买潜力。进入这一时期的消费者,已具备独立购买商品的能力,具有较强的自主意识。尤其参加工作了有了经济收入的青年消费者,由于没有过多的负担,独立性更强,购买力也较高。因此,青年是消费潜力巨大的消费者群。 (3)青年消费者群的购买行为具有扩散性,对其他各类消费者都会产生深刻影响。他们不仅具有独立的购买能力,其购买意愿也多为家庭所尊重。他们有独特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因此,青年消费者群应成为企业积极争取的对象。 1.2、小青年消费者(20-25)群的心理与行为特征 未婚青年消费者群在消费心理与行为方面与其他消费者群有许多不同之处。 (1)追求时尚、表现时代。青年消费者典型的心理特征之一就是思维敏捷、思想活跃,对未来充满希望,具有冒险和献身精神。任何新事物,新知识都会使他们感到新奇、渴望,并大胆追求,在消费心里与行为方面表现出追求新颖与时尚,力图站在时代前列,领导消费新潮流。所以,青年往往是新产品、新消费时尚的追求者、尝试者和推广者。 (2)追求个性,表现自我。处于青处时期的消费者自我意识迅速增强。他们追求个性独立,希望确立自我价值,形成完美的个性形象,因而非常喜爱个性化的商品,并力求在消费活动中充分展示自我。 (3)追求实用、表现成熟。青年消费者的消费倾向趋于稳定的成熟,因而在追求时尚、表现个性的同时,也注重商品的实用性和科学性,要求商品经济实用,货真价实。由于青年人大多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准,接触信息较多,因而在选择与购买过程中盲目性较少,购买动机及购买行为表现出一定的成熟性。 (4)注重情感、冲动性强。青年消费者处于少年到成年的过渡阶段,思想倾向、志趣爱好等还不完全稳定,行动易受感情支配。上述特征反映在消费活动中,表现为青年消费者群易受客观环境的影响,情感变化剧烈,经常发生冲动性购买行为。同时,直观选择商品的习惯使他们往往忽略综合选择的必要,款式、颜色、形状、价格等因素都能单独成为青年消费者的购买理由,这也是冲动购买的一种表现。

网络环境下的消费者心理和行为分析

网络环境下的消费者心理和行为分析 容摘要:网络经济是当前经济领城中的热点问题,网络营销是市场营梢中的一种新兴的营销手段。网络环境之下,市场营销的对象也由市场或是细分市场逐步转变为个体消费者。了解网络消费者的特征、心理需求、购物动机和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是企业赢得市场的关键。本文从网络营销的背景出发,借助于对消费者心理和行为的研究成果,得出网络消费者的消费模式。在此模式之下,归纳了我国网络消费者群体特征,并归纳总结出九点网络环境下消费者心理和行为的特征。 关键词:网络营销;消费者心理;消费者行为 一、问题提出 二十一世纪,人类已进入数字时代,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网络经济的迅猛发展,网络与经济的紧密结合推动市场营销进入了崭新的阶段——网络营销阶段。众所周知,市场营销的研究对象是市场,而随着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这一研究对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网络虚拟市场中竞争游戏规则和竞争手段都有别于传统市场,传统市场营销中的一些资源在网络市场营销中可能会失去优势。因此企业不能简单地将传统的市场营销战略和市场营销策略搬入网络营销,而必须重新审视网络虚拟市场,树立新观念,开创新思维,研究新方法。 从营销的角度讲,网络上生产者和消费者一对一的互动沟通,了解消费者的要求、愿望及改进意见,将工业时代大规模生产大规模营销改进为小群体甚至个体营销,为消费者提供了极大的满足,契合了现代营销观念的宗旨。因此,网络作为一种全新的生产力,网络营销作为具有极大经济潜力和实用价值的全新的领域,形成了国际营销发展的新趋势。网络营销迎合了市场营销思想的变革,通过简化营销过程中的中间环节,降低了成本,突出为顾客创造价值的主题。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络为营销思想的革命提供了一个先进高效的工具。 截至2007年12月,网民数已增至2.1亿人。中国网民数增长迅速,比2007年6月增加4800万人,2007年一年则增加了7300万人,年增长率达到53.3%。,在过去一年中平均每天增加网民20万人。目前中国的网民人数略低于美国的

消费心理与行为分析课程标准

《消费心理与行为分析》课程标准 编制人:陆祥 编制单位: 编制日期:2014年9月1日 审核人: 专业负责人: 系部主任: XX学院示范办制 2014年9月1日

目录 一、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 (1)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 (1) (二)课程设计 (1) 二、课程目标 (1) (一)情感与态度目标 (2) (二)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 (2) 三、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 (3) 四、课程实施 (5) 五、考核方式及课程的成绩评定 (6) 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6) (一)硬件条件 (6) (二)推荐教材 (7) 七、其他说明 (7)

《消费心理与行为分析》课程标准 课程编号: 适用专业:市场营销 课程类别:专业学习领域 修课方式:必修 教学时数:36 总学分数:3 一、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 本课程是市场营销专业的职业基础课程,也是国家职业考试助理营销经理、市场营销师资格证等证书考试的内容之一。该课程主要学习消费者行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及其在市场营销策略制定中的应用。 消费心理与行为分析是市场营销实践的重要基础。有效的营销,离不开精准的消费心理洞察。消费心理与行为分析被称为市场营销之母,是一切营销策略的源泉。同时,它又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也是中国营销学界比较薄弱的领域。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掌握营销活动中消费者心理活动现象及行为规律,使学生掌握从事营销或销售岗位工作的职业技能。本课程强调理论与实践的高度融合,要求学生掌握消费心理与行为分析的概述、组织、方法等。在此基础上对各种消费心理与行为表现和企业营销活动进行阐述、解释、分析和评价,使学生充分了解消费者行为的复杂性、多样性和社会性,牢牢掌握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因素,深刻理解消费者行为决策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从事市场营销的岗位职业能力,同时养成较强的工作岗位适应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和职业道德意识。 (二)课程设计 本课程在课程开发思路上,打破原来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模式,以营销或销售工作中对消费心理知识和技能的要求为基础,突出本课程为提高学生的营销或销售

消费者购买心理与行为深度访谈研究报告

消费者购买心理与行为深度访谈 研究报告 贵州大学管理学院MBA1501班宋鹏 消费者在购买商品过程中的心理与行为过程是怎样?以及针对商品本身或其单价,这背后的心理考量又是怎样, 本文通过针对采访消费者,进行深入访谈的方式,来洞察消费者的心理与行为。基于消费者的角度来分析在购买商品中的心理与行为过程,以此从商家的角度来看,如何影响消费者的决策过程,从而促使消费者购买自己的产品。 消费者行为研究背景 消费者的购买心理与行为是一个以特定目标为中心的解决问题的决策过程。以消费者作为决策主体,为实现满足需求这一特定目标,在购买过程中进行的评价、选择、判断、决定等一系列活动。购买决策在消费者购买活动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关键性地位,是购买行为中的核心环节。购买决策决定了消费者购买的方式、时间以及购买地点。对于购买决策的心理研究,有助于商家有针对性的进行商品的营销。采用怎样的营销策略,着眼于哪个环节会更加有效,不同的商品,采取不同的营销策略。 发生商品购买的行为,一定是在基于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决定后的反应,该过程由5个阶段构成,分别是引起需要、收集信息、评价方案、决定购买和购后行为五个阶段构成。消费者对于不同商品在各阶段的考虑,与商品本身有怎样的关系,商品本身对消费者所产生的作用或何种价值,以及商品的单价是否会影响到消费者在决策过程中所采取的相应行为,这些都将是我们针对本次研究决策过程的重要考量因素。 1

消费者行为研究目的 本文的研究目的主要希望找到消费者在进行购物决策过程中,针对不同的商品、不同的单价,会有怎样的考量。对于差异,如何来理解,能否找到其中的规律,产品本身存在什么样的特性,并且归纳汇总出消费者心理过程,提炼出消费者洞察。 对于消费者行为的研究,能够让商家有针对性的来进行企业营销的设计,以使得目标顾客的需求得以及时满足,并将营销贯穿于整个消费者的决策过程之中,影响企业营销活动,实现精准营销。 一、研究方法 本文对信息的主要收集方法是深度访谈法。深度访谈是一种无结构性的、一对一的、直接的访谈。在访谈过程中,调查者(即本人)通过设定的一系列问题,来获得被调查者的回答,并一步步来揭示被访者在购买过程中的心理考量,详细了解复杂行为,以及各阶段的了解和掌握。深度访谈法是一种互动性较强的研究方法,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调查和研究方法,可以深入揭示消费者的行为动机关系,以及影响考虑因素。我们通过预先设定访谈消费者对不同定价商品的考量,以此来研究分析,不同商品及单价的决策过程有怎样的区别。本文将采集3个访谈样本,访谈对象是调查者的朋友或同事,分别针对的是如下样本案例: 访谈1:单价低于500元的产品或服务的购买心理与行为; 访谈2:单价高于500元的产品或服务的购买心理与行为; 访谈3:单价高于500元的,购买和选择能够反映消费者自我概念和社会形象的产品或服务的购买心理与行为。 在收集好访谈信息后,再进行分析和归纳汇总,给出对应的研究发现。以下为针对访谈对象所设计的深度访谈问题,这些问题基本覆盖了消费者在购买决策过程总的主要几个阶段和过程,来体察消费者的心理和行为: 1.为何要购买这个商品?购买目的是满足何种需求? 2.通常是通过何种渠道来了解这类商品? 2

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

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唐乐 2015/4/15 两个讲座 5.21早上八点201 案例分享 6.9周二下午一点半地点未定 基于网络数据的消费者采集洞察 CASE1 一.背景 客户:某美系汽车品牌用户 目标标: 1.该品牌潜在客户的网络媒体使用偏好 2.潜在客户的视频剧集偏好 3.潜在客户的购车路径:找出路径对应的网络行为 4.在洞察的基础上提出较为科学的方案 二.方法 1.广告出官网布码,搜集到站用户与注册用户 三.结果呈现 1.34%用户表示在进入官网之前都到过汽车垂直平台 2.潜在客户电视剧3 3.33%(万万没想到),综艺2 4.51%,电影20.59% 3.潜在客户访问媒体top50 四.总结 1.比较数据才有趣:家电消费者也会同时关注家居、家装与个人护理,可能是乔迁新居 2.异常数据可能是突破点 CASE2 eg.玉兰油 从个体出发推及整体 个体:关键词反映了用户还没被满足的需求,是人在"预知未知"成年的需求驱动下的行为的文本表现 整体:关键词是用户关注点的体现:玉兰油的适用年龄 结果:玉兰油发起"我永远25",的campaign 未知的——future 1.在互联网上如何定义insight对象? ——以往是"问题在先,数据在后",但今天截然相反 2.总体到个体VS个体到总体 ——总体中挖掘出的相关模式,如何运用到个体? ——从个体推及的行为意义,能否推及到总体? 3.行为被转移成数据,我们再将数据还原到行为 ——转换过程中,原始信息是否丢失? ——秘钥在哪?

颜色与市场营销Color and Marketing 红色和蓝色 红色 ——avoidence motivation ——处理细节性任务 ——用更谨慎、正确率高的态度完成某样事情 蓝色 ——approach motivation ——处理创意性任务 ——激发人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颜色的应用 外包装、店面等等 Q如何预测消费者们如何判断外包装大小? Case3: 实验:给芝加哥常看电影的人免费派发中号或大号包装的爆米花 "无底碗"实验:所以减肥要用小碗哈哈哈 4/22 一.视觉 形状——字体的形状对消费者的影响 1.将消费者分成四个维度去考量各个字体 2.给几种字体消费者去分辨,并将感觉归类 eg. georgia、times new romman这类字体给人以安心感、权威感的字体适合银行和医院等。eg. 迪士尼的logo eg. 中国工商银行等logo 对称的logo给人以信任感 产品的陈列方式对消费者的影响 1. 消费者出价:用食物陈列的方式>文字、图片陈列方式 2. 用玻璃阻隔的食物<没玻璃阻隔的食物 运用:艺术品拍卖(玻璃柜的阻隔对出价的影响) 产品图案在包装上的位置的影响 eg. 饼干在包装上的上中下等位置对消费者对产品重量感觉的影响 二.触觉 eg.apple:短暂的所有权以及人天生不爱损失的本能的容易造成人的非理性行为 eg.接触是爱最重要的元素:"接触所带来的安全感"——monkeyman试验 eg.接触对社交的影响:手握冷/热咖啡的人对对方的评价低/高 对市场的启发: 1.鼓励人们有更多的触觉体验如:宜家ikea——使人拥有想象中的拥有感:虚构的所有权。 2.服务业:有的服务员有更多的小费?——靠更多的接触,如握手、拍肩等。如:老师去新开张的招商银行,银行里的服务员迎来亲切的问候给人良好的体验。

房地产消费者行为与心理分析

房地产消费者行为与心理分析2012,银松笑看二手房给我们购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带来了深深的沉思。 由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开始,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愈发火爆,房价也一直在高位线游走。房地产市场的稳定秩序一直遭受冲击,政府宏观调控也未能对规范房地产市场起到好的效果。在目前住宅市场,各档次楼盘层次清楚,但单一从价位来判断就是力不足,各个楼盘各有千秋,同时加上大力的促销广告,信息已经共享,客户具有充分的选择自由,可以货比多家,这就要求对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做透彻的分析。对客户需求的研究判断,是住宅开发商第一位的核心竞争力。 买房需求是成败关键,在目前住宅市场,各档次楼盘层次清楚,但单一从价位来判断就是力不足,每个楼盘各有千秋,同时加上大力的促销广告,信息已经共享,客户具有充分的选择自由,可以货比多家,只有那些最接近客户需求且具有最佳满足性能价格比的住宅楼盘,才可能脱颖而出,被客户选中,开发商的资金迅速回笼才能成为现实,这就要求对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做透彻的分析。对客户需求的研究判断,是住宅开发商第一位的核心竞争力。 一、生活在郊区,工作在城市的消费时尚 目前的生活时尚未已由居住在市中心向居住在郊区生活化转变,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消费者越来越倾向于空气清新安静的郊区生活,结合这种消费心理出现了一批郊外楼盘,如新花园,虹桥花

园,中新花园,净苑花园等。 二、品牌信任度促使消费 随着大连万达的到来,其确定的品牌形象已在全国狂飙了两年足球风,其房地产集团进军长春着实刺激了长春城消费者,长春时珠的一期销售一空即是证明,花钱买个放心,买个价值。 三、传统的消费心理 中国人传统的消费习惯为攒钱买房,买房是人生的一件大事,大半生的积蓄也许就为能有一处安度晚年的处所,即使按揭贷款也很难促使其进行购房消费,只是消费习惯的问题。 四、家庭生命周期的变化对房地产的影响 年轻人新型的住宅,成为房地产市场强有力的消费群体,35岁以下年龄组人群占据了总人群的53.8%,这代人观念超前,经济负担轻松,形成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的住房消费理念,这批年轻人需要设施合理,私密空间好,小户型的住宅。 五、老年型住宅的需求 大部分城市已步入老年化,子女的亲情理念已发生转变,使大多数老年人都处于孤独阶段,在潜在的住房市场消费中,工作半辈子的这部分有支付能力的老年人是不可忽视的部分,这部分老年人十分倾向于老龄化社区的要求,希望有诸多的老年人活动场所,提供室外交往场所,保健站等生活服务设施。 很多市民都卖了旧房买新房,随着一部分公房进入市场交易,二手房极大的满足了想买房而又惧于楼价居高不下的楼盘纷纷把

80后一代的消费心理与行为特征研究

80后一代的消费心理与行为特征研究 情感因素 动机是促使个体进行行动的驱使力。这种驱使力通过一种紧张状态产生,这种状态作为未被满足的需要的结果存在。一些消费者行为学家区别所谓的理性动机和情绪动机,情绪动机是指根据个人或主观标准来选择目标(如荣誉、恐惧、喜爱或者地位)。消费者的“80后”一代的受教育程度与上一辈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他们多拥有知识资本,以脑力劳动为主,是形成中国新生中产阶级的重要支柱,也是未来市场消费的主要支持者,但是他们受本身现实收入的限制,在消费层次上较平民化,,但观念上受广告影响较大,崇尚白领品质生活,对各类名牌产品如数家珍,即倾向上的高端化和行为上的低端化。他们作为“独生子女”在家庭中是核心,但是在人际交往上往往缺乏成熟的思维,社会力量薄弱。他们在消费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特殊行为都带有浓重的情感因素影响,希望在消费中得到VIP的重视和服务。 学习因素 消费者学习是一个过程;就是说,由于新的知识,它不断发展变化(可能由阅读、讨论、观察和思考得到),或者是实际经验、新得知识或个人实践都会作为反馈,并为未来相似情况下的行为提供基础。学习理论家认为要使学习发生,特定的基础元素是要

具备的。大多数理论包含的元素是动机、暗示、反应和强化。动机是基于需要和目标的。动机作为学习的一种刺激。如果动机刺激了学习,那么暗示就是产生动机的刺激物。个体怎样对驱动或者暗示做出回应——他们怎样行动——构成了他们的反应。即使反应不公开,学习也会发生。强化则增强了由特别的暗示或刺激导致的某种特定反应产生的可能性。 青年的消费行为,方式为会受到家庭方面长期教育或父母榜样行为的深刻影响,但在踏入校园,尤其是大学校园后,开始初步的独立于父母的自主消费,形成了一个新的特殊的消费群体圈,此时在消费观念上,由开始的谨慎性慢慢过渡到越来越开放的消费心理,消费观念也开始更多地受到周围的同学、朋友,或群体中的领袖消费者,时下最流行的偶像等参照群体的影响,整个消费心理随着对新环境的适应和过渡,开始产生变化。影像媒体上,明星们倾心打造了流行与时尚的定位,包装上了华丽的外衣,于是,青年消费者跟随着这股潮流,在各种影响中学习,建立起新的消费观,消费心理经历了一个学习、成熟的过程。原来的生活消费观开始被商家构建的“新生活”概念打破,并通过不断的宣传暗示青年消费者,改变旧有的消费习惯,选择属于青年的消费方式,购买属于青年群的产品,这样会使你的生活更加品质化等等,其结果便是产生了许多非必需品,或是奢侈品的购买。 个性因素

沃尔玛经营行为与消费者行为与心理分析

[消费者行为与心理以及与之相应的营销策略这一课题,还有很多的方向值得我们前去研究与探讨的,本文在这里,只是列举了沃尔玛上海第一店开业这一事件以及所引发的现象,从流通企业的经营行为与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这两个方面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从而试图揭示流通企业经营过程中的营销策略与消费者行为之间的关系。 7月28日,全球零售连锁销售巨头沃尔玛上海第1店、中国第48店在上海开业迎客,开张当日,近12万人光临了传说中的沃尔玛,在internet上搜索“上海沃尔玛开业”可以搜索到68200条相关网页和图片。开业一个礼拜,沃尔玛收到的投诉不断,包括缺货、价格、公共交通与安全等,并且5公里的“死亡圈效应”也已经开始凸显。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对沃尔玛的经营策略及上海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及消费行为可以作出一些分析。 上世纪90年代初,约翰·沃尔顿曾亲临上海谈判。这位世界数一数二的富翁,坐的是经济舱,住的是有两个单人床的普通标准间,吃的是工作套餐。上海市当时的主要领导大为感动,催促具体参与谈判的下属官员:如此谦逊俭朴的企业家,可予开绿灯。但是,谦逊的沃尔玛却很顽固,最终因“工会”一条导致谈判失败,从而导致了家乐福抢到了进入上海的先机。而信息传播和巨大的品牌效应,使得上海人民对沃尔玛始终持期待的心情——上海是中国最好的城市,怎么能少了沃尔玛的存在。任何针对现有大卖场的诟病都与传说中的沃尔玛进行比较,沃尔玛的顺利开张终于让上海消费者的这一情结有了对比的机会。 然而,商业企业的任何行为都是以获利为最终目的。企业不是上帝,“天天平价”并不是所有的商品全部平价,“顾客永远是对的”并不是企业就是做义务工作的。上海消费者对其期望越大,现实中的落差就越大。 沃尔玛经营行为1: 变相进场费,与消费者心理行为相对应的商业企业经营心理与行为。 像沃尔玛这样的大卖场入驻沪上,本应该是各大供应商的必争销售渠道,但是有些企业却表示放弃。比如上海一家生产一次性用品与微波炉塑料餐具的企业,虽然多次和沃尔玛总部洽谈业务,但最后还是决定不进入沃尔玛大卖场。理由是虽然沃尔玛表面上说不收进场费,可是仍要求企业在每店开业时免费送一批货。事实上,一开始沃尔玛会允许公司所有产品均可以进入卖场,可是做了一两个月后,其中70%的产品会被剔除,但是此前所供应的货都要免费,这批免费的货算一下总价,比收进场费还要贵。这种行为在沃尔玛叫做“首单免费”, 沃尔玛认为,“首单免费”主要是因为大卖场希望能够降低成本,使一些商品的开业价格便宜些,吸引消费者,毕竟一些新产品上市,低价是最好的促销方式。但是这个比例不大,“比如,糖果供应商拿到一张100箱的定单,就要免费供货1箱”。 “进场费”这一敏感的说法,在被国内的供应商与媒体讨伐之后,让我们认识到这已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消费流通渠道产物,使得销售渠道在获得基本的销售利润之外,还得到了新的获利点。与消费者行为与心理对应的商业企业行为与心理,“熙熙攘攘,利来利往”,既然国内已经认同了或者是默认了这种现象的存在,沃尔玛当然也不会放弃这种些利益。如果有问题,当然不会是只针对沃尔玛一家,而是行业的潜规则,在政府没有出面干涉之前,必将会“合理”的存在。与消费心理与行为一样,商业企业也有从众心理。只不过是变了个名称而已。 消费者消费行为1:

高端人群之消费心理与行为分析

高端人群之消费心理与行为分析 深圳市拓璞家具设计有限公司.向苏云 关键词:高端人群;消费心理;消费行为 中国高端人群主要指拥有相当财富、身份和地位,处于财富金字塔上层的那部分人群,他们或拥有雄厚的经济资源,或占据独特的知识资源,再或是占有广泛的社会资源,并将这些资源为己所用,不断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还拥有特质化的价值取向、生活背景、居住习惯和文化品位,对居住品质、生活环境有着超过一般标准的要求。这些要求不仅仅体现在物质层面上,更追求物质与精神的统一、前瞻性的生活理念及功能多元化等,体现在对健康、人文内涵、生态环境、私密性、服务等方面的特别关注。此外,高端人群对于社交、商务、时尚、休闲、娱乐等上层生活的需求也有较高的要求。 一、高端人群的消费心理 炫耀消费:高端人群喜欢在既定的范围内,以常人无法企及的奢侈高端物品在一个特定的生活圈子里相互攀比炫耀,以显示自身财富与身份地位。 享受消费:高端人群大多对生活的舒适度和档次都要求高,特别是软环境,其大多有海外旅游居住经历,或者认同海外生活方式及标准,希望通过高端消费来获取相当的贵族式生活体验。 二、高端人群的分类分析 根据高端人群的情感偏好以及他们特殊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在此将高端人群主要分为四大类:尊贵型、享受型、标签型和理财型。尊贵型人群大多事业有成,拥有多套住宅及一辆以上名车,重视“尊贵身份”的概念;享受型人群则更多注重生活质量的提升,追求更高水平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标签型人群大多属于高消费,热衷于品牌消费,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证明自己的能力;理财型的人群则更加注重投资理财,他们拥有丰富的投资经历和经验,当然这类人群本身就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且有境内外旅游和豪宅居住经历,对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的要求均比较高。不同价值观的高端人群对生活方式的要求和理解不同,同时,他们对产品的消费取向也不一样。下面,我们将分别对四种价值观的高端人群作相应分析:(1)尊贵型——追求自然、闲适 高端奢侈消费体验对尊贵型人群来说是事业成功的标志,如高端豪宅、别墅则是释放工作压力获得独立自由的私密空间和独享心灵宁静的场所,也是体现他们生活品味、情趣、情调的地方。此类人群大多为企业家、名人或者事业有成的生意人士,他们中大部分处于中年或以上,也有小部分是来自全国各地年轻有为的创业型社会精英,也包含一些进驻内地发展的港澳台同胞,归国华侨等。 尊贵型高端人群在诸多价值观的关键要素当中,其更注重生活的自然、品质、安全环保等方面,在价格敏感、时尚等方面的关注比较少,体现了他们追求自然、闲适的价值观。在生活

消费心理与行为分析课程标准

消费心理与行为分析》课程标准 编制人:陆祥 编制单位: 编制日期:2014年9月1日 审核人: 专业负责人: 系部主任: XX学院示范办制

2014年9月1日

目录 一、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 (1)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 (1) (二)课程设计. (1) 二、课程目标 (1) (一)情感与态度目.标 (2) (二)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 (2) 三、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 (3) 四、课程实施 (5) 五、考核方式及课程的成绩评..定 (6) 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6) (一)硬件条件. (6) (二)推荐教材. (7) 七、其他说明 (7)

《消费心理与行为分析》课程标准课程编号: 适用专业:市场营销 课程类别:专业学习领域 修课方式:必修 教学时数:36 总学分数:3 一、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 本课程是市场营销专业的职业基础课程,也是国家职业考试助理营销经理、市场营销师资格证等证书考试的内容之一。该课程主要学习消费者行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及其在市场营销策略制定中的应用。 消费心理与行为分析是市场营销实践的重要基础。有效的营销,离不开精准的消费心理洞察。消费心理与行为分析被称为市场营销之母,是一切营销策略的源泉。同时,它又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也是中国营销学界比较薄弱的领域。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掌握营销活动中消费者心理活动现象及行为规律,使学生掌握从事营销或销售岗位工作的职业技能。本课程强调理论与实践的高度融合,要求学生掌握消费心理与行为分析的概述、组织、方法等。在此基础上对各种消费心理与行为表现和企业营销活动进行阐述、解释、分析和评价,使学生充分了解消费者行为的复杂性、多样性和社会性,牢牢掌握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因素,深刻理解消费者行为决策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从事市场营销的岗位职业能力,同时养成较强的工作岗位适应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和职业道德意识。 (二)课程设计 本课程在课程开发思路上,打破原来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模式,以营销或销售工作中对消费心理知识和技能的要求为基础,突出本课程为提高学生的营销或销售工作技巧与技能服务,在各个教学模块中有效地讲消费心理学中知识与营销活动联系起来,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教、学、做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灵活运用多种先进的教学方法,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