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连接器模具设计讲义
模具设计PPT课件

(二) 決定使用柱塞(沖頭)大小(plunger) (1) 依鑄造重量(製品重量+溢流塊,湯柄湯道)計算其在柱
模具設計篇
作成:林瑞炅
模具設計要領
順序:產品圖→產品素材圖→模具組立圖[(包括動模平 面組立圖;定模平面組立圖;天地剖面組立圖;上下剖面 組立圖;左右剖面組立圖;滑塊剖面組立圖) →動模仁 加工圖→定模仁加工圖→動模框加工圖→定模框加工 圖→滑塊加工圖→電極加工圖→其它零件圖(押出板, 滑槽塊,角形物,圓形物,芯子<中子梢>]
(三)縮水量的決定 鋅,鋁合金通常以5/1000計算,不過依產品件的形狀,大
小,產品肉厚,產品材質而定, 仍須以經驗值做調整.(在 素材圖標記欄須標記)
(四) 頂出銷(頂針)位置,形狀大小尺寸的決定;此一條 件 涉置不適當,壓鑄件被頂出時將會造成裂痕,變形的不 良.設置時必須確保平衡.
(五) 標記欄 標記在圖面(圖紙)上沒有標示的一般性拔模 斜度,圓角,肉厚,公差,加工基準面,加工基準孔以及光 滑度耐壓,氣密等特殊規定.
(三)決定湯口位置 (四)鑄件與湯口的位置 (五)模具分模面的形狀及位置 (六)冷卻設計 (七)內模設計 (八)側模設計 (九)押出機構設計 (十)模座(模腳)設計
澆口 澆道
1.澆口的設定 A)澆口的設定 a.熔湯以整體平行方式離流動的位置
○ 澆口附近避免衝向高牆 ○ 避免直接衝向中子梢 ○ 避免靠破窗口 b.熔湯以最短距離通過,充填完成時使空氣亦同時排出的位置 ○ 設置於容量較大的一邊 ○ 注入距離短的一邊
e: 截面形狀避免寬為深的2倍以上來設定.然後以圓形, 半圓形,以形的順序來選定其形狀.
模具设计基础知识培训PPT(34张)

10.1.3 模具设计的基本流程
1.建立或调入设计模型,形成模具设计的参考模型 2.模型检验:对参考模型进行拔模斜度检测、厚度检测等 3.建立工件:用来定义所有模具元件体积的 4.在模具模型上创建缩水率:可以等向或非等向增加在指定特征尺寸上 5.加入模具装配特征,设计浇道系统 6.定义分型面及模块体积 7.建立模具实体元件:抽取完成的模块体积,将曲面几何转换为实体几何 8.填充模具型腔,建立浇注件:利用工件体积减去抽取的模具元件体积 9.模拟开模,并进行干涉检测 10.装配模座元件,并进行所有元件的细部设计
10.2.3 设置收缩率
2.按比例收缩 【By Scaling(按比例)】表示允许相对于某个坐标系按比例收缩零件几何,并 且可以分别指定x、y和z坐标的不同收缩率。在模具模块中应用按比例收缩时, 其仅作用于参考零件几何,而不影响设计模型。 选择【SHRINKAGE(收缩)】→【Shrink Info(收缩信息)】,将弹出“信息窗 口”并显示设计模型的收缩信息。
已建立有曲面特征时,选择【Feature(特征)】→【Cavity Assem(型腔组件)】→ 【Surface(曲面)】命令,利用“面组曲面”菜单可增加分型面的曲面或者对已有 分型面的曲面特征进行编辑。
FPC的设计重点课件

b.手指拉长让包封压住且加内
滴不容易脱落;手指设计成
标准宽FPC度的设不计重易点连锡。 好
19
3.1、按键板/侧键板的设计要求;
§ 侧按键按键有到板边的,要内缩0.15以上,防止按键铜皮翻边。如下图 a.按键到板边,冲切进容易翻边
b.按键设计内缩,冲切质量较好
FPC的设计重点
20
3.1、按键板/侧键板的设计要求;
25
3.1、按键板/侧键板的设计要求;
§ 主键的接地位置要做的柔软,正面做成网格,反面弯折区域去铜,并去掉 包封,但在接地处要加过孔(如下图所示,绿色为包封开窗)
正面
反面
FPC的设计重点
26
3.2、滑盖板的设计要求
线路设计及修改 § 外形内直角都要做倒角处理,提高FPC的滑动时的承受力,滑动区域的线路
b.倒圆角,影响弯折性好
FPC的设计重点
34
3.3、翻盖板的设计要求
增加防撕裂线
a.内角没有加防撕裂线保护,不好
b.内角加防撕裂线保护,好
FPC的设计重点
35
3.3、翻盖板的设计要求
§ 纯胶开窗尽量开大,有接地角的位置一般都有安装性弯区要求,要做软。 对于多层板的,接地角还要考虑到接地铜厚,太厚不好焊接,如下面的图 ;
生产良率会提高,测试寿命也可得到提高及可保证此类型的板 使用稳定性。
FPC的设计重点
6
一、FPC选材
多层板的选材
§多层板:1/30Z 的无胶电解铜,此材料柔软且具有延 展性,适合制作此类型的FPC.经多次测试在结构没有 问题的情况下制作的翻盖板都能经过测试。
FPC的设计重点
7
一、FPC选材
辅材的选材
内滴银浆使板与补强完好接地,此方法阻值接近0 欧姆 。目前为较理想的制作方法,使用范围主要为带连接器 的多层板(要求接地的)及其它要求接地的且带连接器 的各类板。本公司建议客户使用此制作方法!
连接器设计--Terry.讲义

产品开发管理系统
DR1 开发评估阶段
目的
工作要项
. 评 估 产 品 在 工 程 .客户需求/功能规格/市场
的可行性
信息调查,搜集,提供
.评估产品是否可 为公司带来利润
.组织项目成员 .竞争对手功能分析
.开发可行性评估
.订定规格
执行规范
. SASKD1010 知识产权调查作业办法
. SASKC1000 客户工程图面/文件管制操作 系统
客户 市场
客户工程图面及文件管制操作系统
产品开发企划制定操作系统
产品设计规划操作系统 产品设计审查操作系统 产品送样及客户认可操作系统 产品移转暨量产放行操作系统
工程图面 / 文件 变更(ECN)作业 系统
设计管制:开发评估阶段 设计规划阶段 设计作业及审查阶段 验证阶段
量产放行阶段
◎ 产品开发管制系统(分五阶段) ◎
制程品管
作业系统
ICT. 7个 D/R→D/R1
D/R2
D/R3
D/R4,D/R5 D/R6,D/R7
产品开发结案操作系统 产品安全规格认证操作系统 产品检测验证操作系统
材料标准规格操作系统 产品标准规格操作系统 知识产权管制操作系统
Confidential
2014/07/21 Page:8
Design Process
DR4 产品功能验证审查
DR3 设计及设计验证审查
产品功能确认 产品送样及客户认可
DR7 大量生产规划审查
产品量试 设计定稿
产品量产规划 DR5 产品送样及客户认可审查
构思及验算
DR2 设计规划审查
客户需求
DR1 开发可行性审查
制程改善
模具设计培训资料PPT课件

③点浇口一般开在塑件的顶部,因其注射流
程短,拐角小,排气条件又好,因此很容易
成型。
④适用于外观要求较高的壳类或盒类塑件的
单腔模、多腔模等各种模具,使用比较广泛。
29
B.缺点:
①因点浇口直径较小,所以注射压力的损失较大,而引起收缩 率大。 ②浇口附近会产生较大的内应力而引起翘曲、变形等缺陷,并 在浇口附近形成脆弱点。为减少压力损失,往往将浇口长度做 得尽量短些。 不宜成型平薄塑件及不允许有变形的塑件。 ③在成型大型制品时,采用单个的点浇口,由于流程过长,会 造成熔接处料温过低,熔接不牢,形成明显的熔接痕,影响塑 件的强度。同时,由于料温的差异过大,会引起塑件的扭曲变 形。这时采用多点进料的形式,即可弥补以上的不足。 ④由于浇口附近熔料流速很高,造成分子高度定向,增加局部 应力,壁薄的塑件容易发生开裂现象。为此常在不影响塑件使 用性能的前提下,局部加大浇口对面塑件的壁厚,并使其呈圆 弧过渡 。 ⑤须使用三板模,并增加脱水口螺丝组、尼龙拉钉等配件,模 具成本比两板模增加1/3。
❖模具设计培训资 料
1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前言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2
模具设计培训内容(注塑模具)
❖ 1、模具基本结构 ❖ 2、模具分型面的选择 ❖ 3、模具设计的组成部分 ❖ 4、塑料特性与设计模具时注意事项 ❖ 5、实例讲解(秋千-管塞/管塞2)
36
❖ 护耳式浇口:
只用于难于成型的塑料,如硬聚氯乙烯、聚碳酸酯等,这些塑料的成 型温度范围狭窄且流动性差,这样在注射时在浇口部位造成变形、翘 曲,形成脆弱区。有时也用于要求塑件透明度高的制品的成型。 A.优点: ①浇口处的局部应力集中现象得到缓解。 ②料流在注入型腔前受到挤压和摩擦被再次加热,从而弥补了料流在 分流道中的冷却,改善了流动状况。 ③由浇口部分引起的塑料变形、翘 曲、缩孔、污染痕迹以及形成的脆 弱区多集中在耳槽部位上,塑件成 型后将耳槽切除掉,从而保证了塑 件的成型质量。
连接器设计--Terry.讲义

electronic system without an unacceptable effect o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ystem. – from Robert S. Mroczkowski
Confidential
2014/07/21 Page:3
连接器的用途
是作为电路间, 组件间, 系统间电气/电子传输连接部件, 使功率
补充:
.标注重要尺寸(来自FMEA分析) .设计审查 (含FEA) .制程FMEA审查 .检测程序审查 .产能审查
Confidential
2014/07/21 Page:12
产品开发管理系统
DR4 产品功能验证阶段
目的
.利用质量检验方法进 行规格验证及功能测 试 , 确认产品符合客户 需求
工作要项
Confidential
2014/07/21 Page:14
产品开发管理系统
DR6 制程改善检讨/移转阶段
目的
.根据客户的回馈改善产品 的质量/可靠性/生产性 .碓认产品移转至量产阶段 后可顺利生产
工作要项
.重新确认开发时程 .确认制程能力 .确认制造成本 .产品自开发阶段移转至 量产阶段
执行规范
Confidential
2014/07/21 Page:9
产品开发管理系统
DR1 开发评估阶段
目的
.评估产品在工程 的可行性
.评估产品是否可 为公司带来利润
工作要项
.客户需求/功能规格/市场 信息调查,搜集,提供
.组织项目成员 .竞争对手功能分析
执行规范
. SASKD1010 知识产权调查作业办法
Confidential
富士康塑胶模具设计标准

富士康塑胶模具设计标准
1.尺寸精度要求:模具设计尺寸精度应符合国家标准,如
GB1184-80、GB1186-82等。
2. 模具材料:模具应选用高强度、高硬度、高耐磨性的材料,如SKD61、SKD11等。
3. 模具结构设计:模具结构设计应合理,方便加工和维修。
同时应考虑产品的成型、冷却和脱模等因素。
4. 模具表面处理:模具表面要求光洁度高,无明显瑕疵,可采用电解抛光、抛光等表面处理方法。
5. 模具标准件选用:模具标准件应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如DME、HASCO或MISUMI等。
6. 模具组装:模具组装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并在组装前进行试模调试。
7. 模具质量检查:模具制造过程中应进行多次质量检查,确保模具的质量和精度符合设计要求。
8. 模具保养:使用模具后应及时清理、保养和维修,以延长模具使用寿命。
9. 模具保密:模具设计、制造和使用过程中应保持机密,防止泄露和抄袭。
- 1 -。
模具设计指南_完整版

模具设计指南_完整版模具设计指南一、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个完整的模具设计指南,涵盖了模具设计过程中所需的各个环节和相关知识点。
通过本指南,读者可以了解到模具设计的基本原理、步骤,以及注意事项等。
二、模具设计基础知识2.1 模具设计概述- 定义模具设计的概念和作用- 模具设计的分类和特点- 模具设计中的常用术语和定义2.2 模具设计流程- 模具设计的基本流程- 各个环节的具体内容和注意事项2.3 模具设计软件- 介绍一些常用的模具设计软件- 软件的功能和使用方法三、模具设计的基本原理3.1 材料选择- 不同材料的特性和适用场景- 材料选择的考虑因素3.2 零件设计- 零件设计的基本原则- 平面零件和曲面零件的设计要点四、模具设计的具体步骤4.1 零件分析- 分析要设计模具的零件的特点和要求- 对零件进行合理的划分和分析4.2 模具结构设计- 根据零件的特点和要求设计相应的模具结构- 各个模具部件的设计要点和注意事项4.3 模具零件设计- 模具的芯、腔、导向、冷却、顶出等零件的设计要点- 模具零部件的材料和加工工艺选择五、模具设计的注意事项5.1 结构强度和刚度的考虑- 模具结构强度和刚度的要求和方法- 增加模具寿命和稳定性的设计措施5.2 零部件装配和调试- 模具零部件在装配和调试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模具的测试和调整5.3 制造工艺和工装设计- 模具制造工艺和制造过程的设计要点- 制定合理的工装设计方案六、文档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模具设计案例、图纸样本、模具材料表等相关文件。
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人员获取。
七、法律名词及注释- 版权:明确模具设计相关知识产权的归属和保护范围。
-专利:涉及到模具设计中的创新性和专利保护的法律概念。
-商标:指与特定商品、服务或企业有关的标志、商号等的法律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塑膠模具設計講義
設計流程
一﹑審圖
1. 尺寸是否完備
A. 詳細審視圖面各個細部尺寸是否標註。
B. 可要求製工傳圖檔,直接於檔案上測量漏標處尺寸,但仍需請製工補正確認並簽名以減少日後之爭議。
2. 開模方式
A. Cavity數目、模座大小、適用成型機台(Tie bar間距、最大射出能力)。
B. 塑膠原料類型、可成型性及其所需之週邊設備。
乾燥桶、除濕機、模溫機(Nylon series)
C. 模具型式:二板或三板模;Slider or not。
除25°DIMM168 SMT type 外,其餘皆不需跑滑塊。
D. 分模線、公母模側(成品圖之Top view or bottom view為公模) 。
E. 頂出方式:撥塊加頂針。
F. 模仁可加工性及機械強度:
a.目前的加工能力和精度是否可達模仁設計之要求。
b.成品尺寸設計若太細微,容易造成模仁強度不足或有尖角而易損傷。
G. 公差合理性:是否具備大量製造的能力。
3. Design Review Meeting
將上述有疑慮及困難的部分或須與其他零件段配合之事項於Design Review會議上提出並提供改善之建議
案。
二﹑Shrinkage
1. 塑料縮水率(α)
一般計算成型收縮率的方式是由常溫的模具尺寸D與成型品的實際尺寸M:
DMD
在決定模具設計的實際尺寸時,依圖面所用的塑料而先查得成型縮水率,再計算出模具的尺寸。
2. Desktop Memory Socket Connector常用之塑料
A. “Sumitomo LCP E6006” (ref. x:0.1%;y:0.16%;z:0.16%)
B. “Polly LCP L140”
C. “Toray LCP”
D. “Wuno LCP”
E. “南亞、耐特、晉綸PA66”
F. “Arlen PA6T”
G. “DSM PA46(F8、HF5040)”
3. 可過IR製程之塑料為“Sumitomo LCP E6006” ,而且其收縮率很小,尺寸安定性極佳,故通常以此種原料
為設計基準,其他塑料則以實際射出之尺寸為該料號之圖面尺寸(目前於DIMM 168與DDR皆採用大範圍之
公差將不同原料之成品總長涵蓋,如140.9525.005.0;RIMM則因為是高頻connector且Intel對生產製程尺寸
之cpk值要求非常嚴格,故採用E6006原料) 。
4. 總長取上限(採用Sumitomo LCP E6006時)
140.95±0.05 → 141.00
5. Pitch × 0.1% shrinkage,其餘兩邊對稱
6. 管制尺寸,附公差之尺寸→依經驗判斷其收縮趨勢,決定適當值
7. 脫模角度及尺寸
三﹑模穴LAYOUT
1. Top & Bottom view
長(141.00)寬(脫模角7.44/7.50)外框
Blanking type於組裝時採10 Pcs一起並列組裝,故寬度的設計須與自動
化之組立設計人員事前溝通housing並列堆疊之公差。
2. 繪出Latch部分之Top view→從其cross section設計
斜面對插,厚度方向隨之應變;繪出該處公、母模之Top view→side view即可繪出→(A21C)
斜面
斜面
3. 重繪pin hole之cross section with shrinkage
決定core pin處之Top view及公、母模core pin對插之方式→(A21C)
母模
公模
4. 複製core pin處之Top view至適當pin數,補上key位之Top view
5. 將重繪之Top & Bottom view做上下之Mirror
6. 繪上邊件
A. core pin每十pin設計一定位件,儘量採多件定位,尤其在靠gate端。
B. 母模靠gate端第一個pin孔模仁最好與pin no.件設計成鑲件,以防高射壓將其撐開。
C. 公模靠gate端含第一支頂針之模仁最好設計成定位件,以防高射壓將其撐開。
D. 定位件槽距離邊件兩側不得小於1 pitch。
E. 母模邊件需含脫模斜度;公模邊件需閃開撥塊位置(撥塊位置與公模仁邊緣需留0.10mm,以防止撥塊頂出
時刮傷公模仁,見p.10)。
F. 邊件厚度不得低於2.00mm;公、母模兩者總長及寬度需相等。
G. 定位件及頂針位置之設計對不同料號之LAYOUT要能同時滿足,即定位件及頂針位置不可在pin數變化
區(168pin與184pin),需在pin數不變區;特別是公模部分要同時滿足定位件及頂針位置。
H. 邊件靠肩可設計不同高度來防呆,同時可增加有挖靠肩槽邊件根部的
強度。7. 編件號標尺寸→完成A03F~
及A13M~
四﹑Block區
1. 先設計公模。
因為要預留撥塊位置已決定整個block之最小寬度。
2. 模穴間之區隔件寬度為10.00mm
因為M5螺絲頭部ø徑為8.5mm,區隔件銑螺絲之沉頭孔的ø徑最小設
計需為9.0mm以上,兩側留50條的空間,所以模穴與模穴間之區隔件
寬度固定設計為10.00mm。
3. 繪出撥塊外形
將公模穴insert兩次,分別置於區隔件兩側,即可繪出兩模穴間撥塊之外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