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统一中国_ppt课件完美版
合集下载
《秦统一中国》PPT课件

洮,东到辽东 B,西起辽东,东到临洮C.西起咸阳,东到河套 D.西起陇西,东到长平6、灵渠沟通了哪两大水系?A.长江和黄河 B.长江和珠江 C.珠江和闽江 D.珠江和黄河
课后作业!
完成《随堂》第三单元第一课。复习第一、二单元的知识要点。
A、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B、国家的一切大权集中在皇帝身上。 C、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D、在地方推行的是郡县制。
4、秦统一中国的时间是:A.公元前230年 B.公元前225年 C.公元前221年 D.公元221年
小资料
功过三皇德超五帝
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集中掌握国家的一切军政大权。
秦 灭 六 国
“远交近攻”
皇帝
丞相
御史大夫
郡(守)
县(令)
最高统治者
中央政府
地方政府
太尉
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掌管军事
协助皇帝处理国家政事
监察百官
统一货币
圆形方孔铜钱
统一度量衡
意义:统一货币和度量衡,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并促进了统一国家的发展。
二、巩固统一的措施
(1)内容:
二、巩固统一的措施
1、政治上:建立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1)内容:
①自称皇帝,统揽一切权力
②在中央,设置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③在地方,实行郡县制
(3)影响:
我国此后历代王朝都基本沿用秦朝开创的这种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2、在经济上:
3、在思想文化上:
4、在军事上:
统一文字
意义:有利于文化的交流。
焚书坑儒
影响:第一,他加强了思想统治,有利于当时国家的统一。 第二,它使古代文化典籍遭到了极大地破坏,阻碍了 文化的发展。
课后作业!
完成《随堂》第三单元第一课。复习第一、二单元的知识要点。
A、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B、国家的一切大权集中在皇帝身上。 C、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D、在地方推行的是郡县制。
4、秦统一中国的时间是:A.公元前230年 B.公元前225年 C.公元前221年 D.公元221年
小资料
功过三皇德超五帝
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集中掌握国家的一切军政大权。
秦 灭 六 国
“远交近攻”
皇帝
丞相
御史大夫
郡(守)
县(令)
最高统治者
中央政府
地方政府
太尉
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掌管军事
协助皇帝处理国家政事
监察百官
统一货币
圆形方孔铜钱
统一度量衡
意义:统一货币和度量衡,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并促进了统一国家的发展。
二、巩固统一的措施
(1)内容:
二、巩固统一的措施
1、政治上:建立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1)内容:
①自称皇帝,统揽一切权力
②在中央,设置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③在地方,实行郡县制
(3)影响:
我国此后历代王朝都基本沿用秦朝开创的这种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2、在经济上:
3、在思想文化上:
4、在军事上:
统一文字
意义:有利于文化的交流。
焚书坑儒
影响:第一,他加强了思想统治,有利于当时国家的统一。 第二,它使古代文化典籍遭到了极大地破坏,阻碍了 文化的发展。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第9课秦统一中国课件(共33张PPT)

巩固统一的措施
④为加强各地的交通往来,秦始皇下令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 窄,并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使秦朝的陆路交通四通八达。
车轨
统
车子两轮间
的距离。
一
车
战国时期,各国道路宽窄不同,车辆种类繁多,车轨尺寸混乱。秦统
轨 一后修筑了驰道、直道等统一规格的道路。为了保护路面,提高道路
的使用效率,规定车轨的统一宽度为6尺。秦代一尺合今23.1厘米,6 尺即相当于现在的138.6厘米。
巩固统一的措施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第三单元
秦长城对于抵御匈奴的
骚扰,保障中原生产和
生活的安定,起了重要
修
的作用。秦始皇为了修
筑长城动用了30万人,
筑
创造了人类建筑史上的
奇迹。这一繁重的修筑
长
工程,也给人们带来了
极大的痛苦。
城
巩固统一的措施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第三单元
被 破 坏
长城上挖掘机留下的齿痕
的 长 城
史记秦始皇本纪皇帝御史大夫丞相太尉最高统治者中央政府行政监察第三单元第9课秦统一中国措施皇帝之下设有中央政权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统领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最后的决断权由皇帝掌控
严肃的帝国,它崇尚黑色,信奉法家; 创新的帝国,它创造了中国历史上很多的第一个; 神秘的帝国,它几千年前构建的地宫在几千年后 仍旧是个解不开的谜; 短命的帝国,它二世而亡,仅存在15年; 传奇的帝国,它用15年首创的帝国制主宰了中华 历史两千一百三十二年!
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儒
焚书坑儒是秦始皇公元前213年和公元前 212年焚毁书籍、坑杀术士和儒士的事件。
坑儒谷遗址位 于陕西临潼
秦统一中国ppt课件

印称为玺(xǐ) 命令称为诏(zhào)
二、建立中央集权
统一后,为_加__强__对___全__国__的__有___效__统_,治秦
2.结合表格右侧示意图以及课本 朝创立了以_皇__帝_为中心的中__央__集__
内容,将横线空白处补充完整
权___制__度__。
法家
中央集权制度
最高统 称“_皇__帝__”,总揽全国政治、
秦灭六国
1.秦为什么能灭六国?怎样灭六国的? 2.秦朝统一有何历史意义?
一、秦灭六国
1.背景
材料 战国时期,“天下”一词成为流行词汇。孟子说:“仁者无敌于 天下。”墨子说:“一同天下。”庄子说:“一心定而王天下。”
(1)社会结构:战后时期,各国之间的战争影响了社会稳定, 广大民众期盼结 束战乱,过上安定的生活。
材料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 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2)经济基础: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在经济和军事上超过东—方—六《国史,记具·备李了斯统列一传的》实力。
材料 嬴政用人不分籍贯和出身,只重用才能。如李斯原是楚国小吏,尉 缭相传原是魏国布衣,都得到重用。嬴政很欣赏韩非的学说,为得到这一 人才,下令攻韩,迫使韩王将韩非送往秦国。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2.措施 统一车轨(车同轨)
措施:大修驰道,拆除路障; 统一全国车 辆两轮之间的距离(车同轨)
秦 驰 道
有利于车辆畅行无阻,交通便利,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与 发展;加强中央与地方的联系,巩固统治。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2.措施
秦始皇还派人开凿灵渠,沟通了湘江和漓江,把长江和 珠江两大水系连接起来,促进了水路交通的发展。
思考:假如你是秦朝的大臣,你会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二、建立中央集权
统一后,为_加__强__对___全__国__的__有___效__统_,治秦
2.结合表格右侧示意图以及课本 朝创立了以_皇__帝_为中心的中__央__集__
内容,将横线空白处补充完整
权___制__度__。
法家
中央集权制度
最高统 称“_皇__帝__”,总揽全国政治、
秦灭六国
1.秦为什么能灭六国?怎样灭六国的? 2.秦朝统一有何历史意义?
一、秦灭六国
1.背景
材料 战国时期,“天下”一词成为流行词汇。孟子说:“仁者无敌于 天下。”墨子说:“一同天下。”庄子说:“一心定而王天下。”
(1)社会结构:战后时期,各国之间的战争影响了社会稳定, 广大民众期盼结 束战乱,过上安定的生活。
材料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 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2)经济基础: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在经济和军事上超过东—方—六《国史,记具·备李了斯统列一传的》实力。
材料 嬴政用人不分籍贯和出身,只重用才能。如李斯原是楚国小吏,尉 缭相传原是魏国布衣,都得到重用。嬴政很欣赏韩非的学说,为得到这一 人才,下令攻韩,迫使韩王将韩非送往秦国。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2.措施 统一车轨(车同轨)
措施:大修驰道,拆除路障; 统一全国车 辆两轮之间的距离(车同轨)
秦 驰 道
有利于车辆畅行无阻,交通便利,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与 发展;加强中央与地方的联系,巩固统治。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2.措施
秦始皇还派人开凿灵渠,沟通了湘江和漓江,把长江和 珠江两大水系连接起来,促进了水路交通的发展。
思考:假如你是秦朝的大臣,你会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课件(30张PPT)

从公元前770年秦襄公建国,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天 下,近550年间,秦国历代君王励精图治(秦穆公春秋称霸、 秦孝公用商鞅变法图强),终于实现逆袭!!
【展示】
二、想一想:国家统一对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什 么好处?
答:统一环境下,国家能制定并实施统一的政策和措施,减 少阻隔,促进国内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
二、中央集权; ①秦始皇;丞相;太尉;御史;皇帝; ②分封;郡县;郡守;郡下;县令;朝廷;地方行政;
三、①国家统一;小篆;圆形方孔半两钱;度量衡;车辆;道 路;灵渠;万里长城;
②东海;陇西;长城;南海。
【合作】
一、阅读材料,思考秦统一中国的原因。
材料一:诸子百家在思想上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追求“大一统”。所有的 学派都呼吁赶快实现国家的重新统一,都认为天下没有共主是不正常的, 这会让人心神不宁,必然导致天下混乱,战争连绵不断,民不聊生。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统一: 指国家由一个中央政府统治,没有分裂和割据。
古埃及
两河流域
古印度
中国
世界四大古文明中,为什么只有中国文明能连绵不断?
“大一统”——中国人骨子里的精神
“大一统”思想起源于春秋,诸子百家思想虽各有不同,但对于大 一统却有共识。
“大一统”的前提是地域上、政治上的“统一”,更包含国家在政 治上的整齐划一,经济制度和思想文化上的高度集中。
3、废分封制,立郡县制
秦 朝 疆 域 图从夏朝直至战国,东莞都未能正式建制。秦始皇统一中国
以后,派任嚣、赵佗率军攻打越族,统一了岭南地区,设置 南海、桂林、象郡三个郡进行管辖,莞地属南海郡。
时间: 公元前221年
第9课 秦统一中国(课件)七年级历史上册(统编版2024)

战国时,有个秦国人在国内做了一条长裙。她去齐国旅游的时 候又叫齐国的裁缝做同样尺寸的裙子,取货时发现:竟然是超短裙!
付款时尺裁寸缝不又拒统收一她的圆形货币而要她付刀币。最后她不愿意要这 条裙子了,打算退货,裁缝让她填一份文书。结果货她币突不然发统现一自己
变成‘文盲’了,因为文书上的文字她一个都不认识。
2024年版统编新教材
欢迎进入初中历史课堂
新教材 新课标 新中考
2024版新教材
时代特征
时空观念
社会形态:
单元导读
概念解析
统一:是指疆域统一,整个国家由一个中央政府统辖。 多民族国家:国家内部的居民,由不同民族组成。 封建社会:以封建地主阶级占有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剥削农民剩 余劳动为基础的社会。历史上的第二个阶级社会。其基本对立的 阶级是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
秦
咸阳
燕
赵 齐
韩魏
楚
前223年灭楚
秦始皇像
前222年灭燕 前221年灭齐
策略:远交近攻
壹 秦灭六国
3.秦朝的建立
根据课本,自主归纳秦朝建立的概况
时 间:公元前221年
建立者: 秦王嬴政 秦朝
都 城:咸阳
历史地位: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 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
秦国统一六国之后建立的我国历史上第一 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封建社会
秦统一 陈胜、吴 秦朝 中国 广起义 灭亡
西汉 张骞第一次 东汉 建立 出使西域 建立
黄巾起义 爆发
公元前 公元前 公元前 公元前 公元前 25年 184年 221年 209年 207年 202年 138年
2024版新教材
单元导读
单元导言
付款时尺裁寸缝不又拒统收一她的圆形货币而要她付刀币。最后她不愿意要这 条裙子了,打算退货,裁缝让她填一份文书。结果货她币突不然发统现一自己
变成‘文盲’了,因为文书上的文字她一个都不认识。
2024年版统编新教材
欢迎进入初中历史课堂
新教材 新课标 新中考
2024版新教材
时代特征
时空观念
社会形态:
单元导读
概念解析
统一:是指疆域统一,整个国家由一个中央政府统辖。 多民族国家:国家内部的居民,由不同民族组成。 封建社会:以封建地主阶级占有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剥削农民剩 余劳动为基础的社会。历史上的第二个阶级社会。其基本对立的 阶级是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
秦
咸阳
燕
赵 齐
韩魏
楚
前223年灭楚
秦始皇像
前222年灭燕 前221年灭齐
策略:远交近攻
壹 秦灭六国
3.秦朝的建立
根据课本,自主归纳秦朝建立的概况
时 间:公元前221年
建立者: 秦王嬴政 秦朝
都 城:咸阳
历史地位: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 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
秦国统一六国之后建立的我国历史上第一 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封建社会
秦统一 陈胜、吴 秦朝 中国 广起义 灭亡
西汉 张骞第一次 东汉 建立 出使西域 建立
黄巾起义 爆发
公元前 公元前 公元前 公元前 公元前 25年 184年 221年 209年 207年 202年 138年
2024版新教材
单元导读
单元导言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课件(共38张PPT).ppt

①设_______、_________等官职来管理民族事务;②北击_______,筑长城;③南抚 夷越,设_________。
①实行_________登记,有一般百姓的户籍、宗室籍、宦籍、市籍等。 ②乡里制度与__________组织;③秦汉时期,皇帝赐给高龄老人手杖——________。
铁犁牛耕、重农抑商、统一_______、_________。
①选官制度:“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②考核制度:上计制。(每年岁末,各县、侯国将一年来的户口垦田、钱谷入出、 盗贼多少等情况汇集到郡国,再由郡国汇总,制成计簿,上报中央); ③监察制度:中央御史大夫,郡监御史。
①设典客、典属国等官职来管理民族事务;②北击匈奴,筑长城;③南抚夷越, 设四郡(闽中郡、桂林郡、南海郡、象郡)。
——《史记·李斯列传》
秦国完成统一是历史的偶然?还是必然?
一、秦“大一统”局面形成的原因
秦统一之因 (P15—16)
天时
长期战乱,民不 聊生,人民渴望 安定统一 地域经济发展、
各民族联系加强 兼并战争出现局部 统一,统一成为人 们的共识
统一势不可挡!
地利
独立西陲之地 位置易守难攻
人和
励精图治, 广纳贤才, 吏治清明。
交通 修______、_______、五尺道、统一车轨。
文化 崇尚法家、焚书坑儒、统一________。
秦“大一统”局面
中央
地方 官员 选拔 与管 理 民族 外交 基层 管理
经济
①皇帝制 ;②三公九卿制;③以法家思想治国,推动了律的编纂“律”和“令” 都具有法律效力;④建立文书行政管理制度。
①废分封,推广郡县制;②迁徙六国贵族豪强到关中、巴蜀等地。
新课导入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大繁荣的时期
①实行_________登记,有一般百姓的户籍、宗室籍、宦籍、市籍等。 ②乡里制度与__________组织;③秦汉时期,皇帝赐给高龄老人手杖——________。
铁犁牛耕、重农抑商、统一_______、_________。
①选官制度:“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②考核制度:上计制。(每年岁末,各县、侯国将一年来的户口垦田、钱谷入出、 盗贼多少等情况汇集到郡国,再由郡国汇总,制成计簿,上报中央); ③监察制度:中央御史大夫,郡监御史。
①设典客、典属国等官职来管理民族事务;②北击匈奴,筑长城;③南抚夷越, 设四郡(闽中郡、桂林郡、南海郡、象郡)。
——《史记·李斯列传》
秦国完成统一是历史的偶然?还是必然?
一、秦“大一统”局面形成的原因
秦统一之因 (P15—16)
天时
长期战乱,民不 聊生,人民渴望 安定统一 地域经济发展、
各民族联系加强 兼并战争出现局部 统一,统一成为人 们的共识
统一势不可挡!
地利
独立西陲之地 位置易守难攻
人和
励精图治, 广纳贤才, 吏治清明。
交通 修______、_______、五尺道、统一车轨。
文化 崇尚法家、焚书坑儒、统一________。
秦“大一统”局面
中央
地方 官员 选拔 与管 理 民族 外交 基层 管理
经济
①皇帝制 ;②三公九卿制;③以法家思想治国,推动了律的编纂“律”和“令” 都具有法律效力;④建立文书行政管理制度。
①废分封,推广郡县制;②迁徙六国贵族豪强到关中、巴蜀等地。
新课导入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大繁荣的时期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课件(共21张PPT)

3、地方行政制度
太 尉 皇帝 丞 相 御 史 大 夫
郡(守)
郡县制
县(令)
全国分为36郡,后增至40多郡,行政长管称郡守;郡下设县,长官称县令 或县长。 郡县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县以下设乡、亭、里等基层社会组织。
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皇帝 最高统治者
皇帝和朝廷就牢牢地控制了全国各地的 权力,并把政治、法律、军事、土地及 太尉 丞相 御史大夫 赋役等制度推向全国。 中央政府
郡县制和分封制的异同点。
项目 划分原则 政治制度 分封制 血缘关系 奴隶制 世袭 郡县制 地域 封建制 不世袭(皇帝任免)
不
同点
官员产生
与中央关系 影响
相对独立 容易出现地方割据,
分裂国家
直属中央管理 地方服从中央,有利于国家
统一
共同点
都是地方行政制度;根本目的都是巩固统治
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长城的修筑抵御了匈奴的进攻,巩固 了北边边防,保护了中原生产的发展,是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象征。
长城
陇西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 东 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 海 的封建国家,也是当 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
秦
南海
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史记·秦始皇本纪》
请问材料中包含了秦始皇巩固统一的哪些措 施?有什么意义?
君 主 专 制
(军事) (行政)
(监察)
郡
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地 郡县制 地方政府 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县
中 央 集 权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文化、经济、交通统一)
措施
文化
统一文字 隶书 小篆
作用
经济
交通
军事
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 推行,不同地域的人民能够 顺畅沟通,有利于文化的交 流与发展。 改变了以往币制混乱的状况, 统一货币 有利于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 圆形方孔半两钱 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 便利了经济的发展。 统一度量衡 统一车辆和道路宽窄 使秦朝的陆路交通四通八达。 沟通了湘江和漓江,便利了南 开凿灵渠 北的水运交通。
太 尉 皇帝 丞 相 御 史 大 夫
郡(守)
郡县制
县(令)
全国分为36郡,后增至40多郡,行政长管称郡守;郡下设县,长官称县令 或县长。 郡县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县以下设乡、亭、里等基层社会组织。
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皇帝 最高统治者
皇帝和朝廷就牢牢地控制了全国各地的 权力,并把政治、法律、军事、土地及 太尉 丞相 御史大夫 赋役等制度推向全国。 中央政府
郡县制和分封制的异同点。
项目 划分原则 政治制度 分封制 血缘关系 奴隶制 世袭 郡县制 地域 封建制 不世袭(皇帝任免)
不
同点
官员产生
与中央关系 影响
相对独立 容易出现地方割据,
分裂国家
直属中央管理 地方服从中央,有利于国家
统一
共同点
都是地方行政制度;根本目的都是巩固统治
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长城的修筑抵御了匈奴的进攻,巩固 了北边边防,保护了中原生产的发展,是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象征。
长城
陇西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 东 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 海 的封建国家,也是当 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
秦
南海
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史记·秦始皇本纪》
请问材料中包含了秦始皇巩固统一的哪些措 施?有什么意义?
君 主 专 制
(军事) (行政)
(监察)
郡
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地 郡县制 地方政府 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县
中 央 集 权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文化、经济、交通统一)
措施
文化
统一文字 隶书 小篆
作用
经济
交通
军事
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 推行,不同地域的人民能够 顺畅沟通,有利于文化的交 流与发展。 改变了以往币制混乱的状况, 统一货币 有利于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 圆形方孔半两钱 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 便利了经济的发展。 统一度量衡 统一车辆和道路宽窄 使秦朝的陆路交通四通八达。 沟通了湘江和漓江,便利了南 开凿灵渠 北的水运交通。
第9课《秦统一中国》课件精品

六
③ 咸 阳 为 都城
国
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长期分裂混乱的局面,是历史发展
意义 的必然结果。统一后的秦朝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
族的封建国家
目的 加强对全国的有效统治
(1)皇帝制度: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④ 皇帝 ”,总揽全
国的政治、军事、财政等一切大权,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建 立 中 央 集
A. 王室衰微的表现 B. 商鞅变法的背景 C. 秦灭六国的过程 D. 秦朝统一的意义
☞知识点二: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 D ) 3. (2023山东聊城·跨语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 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 海。”这段文字描述的历史人物,创立了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世袭制 D. 皇帝制
(3)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对秦统一中国中“统一”的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 民族的封建国家。(4分)
半
两
钱
作 为
改变了以往币制混乱的状况,有利
施 经 统一货币,在全国流
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
济
通;以秦制为基础,统 济的交流和发展
一⑩ 度量衡
领域
措施
巩
统一车轨和道路的宽
固
交通 度,并修筑贯通全国的
统 一
道路;开凿⑪ 灵渠
措
派兵统一了岭南及东南
施 军事 沿海地区;北击匈奴,
修筑“⑫
【难题9解析】根据材料“公元前3世纪,秦的征伐把这些不同的人 群在政治上联结起来”可知,秦统一后,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把不同的人群在政治上联结起来,增强了国家认同,C项正确。
( A ) 10. (2023广东)秦时,南郡郡守向所属各县重申朝廷律令,规 定:各县长官若不能及时发现民间的违法行为,就是“不胜任”,发现了 不敢管就是“不廉”,都要受到严惩。这表明,当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能简述 家的含 义、家 庭关系 的确立 方式、 家庭的 功能; 2. 能总结 中华文 化中“ 家”的 意味; 3. 能明确 “孝” 是中国 家庭文 化中重 要的精 神内涵 ,能举 例如何 孝亲敬 长。 4.学习书本知识更重要,只有学好更 多的知 识,才 能为社 会作出 更大的 贡献 5.实践更重要,没有实践经验,书本 知识学 再多也 没有用 ,青少 年要勇 于探索 和实践 ; 6.空谈的人都是有智慧的人,实干的 都是些 头脑不 灵活的 人,实 干不如 巧干; 7.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热爱劳动、 奉献社 会是大 学毕业 以后的 事; 8.我们要树立和增强危机意识和防范 意识。 面对不 太平的 世界, 我们要 对危害 国家利 益、威 胁国家 生存和 发展的 行为时 刻保持 警惕;
辽东
长江
灵渠 珠江
桂林郡 象郡
南海郡
长城一带
甘肃
西南
部、 云南
秦
东 海
北部
南海和越南北部
政治: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巩 经济: 统一货币 圆形方孔钱
固 统
统一度量衡
统一文字 小篆---隶书
思想文化:
一
焚书坑儒
防御匈奴 北筑长城
军事边防:
统一南方 修筑灵渠
课堂练习
1.秦统一后的货币是 A
A.圆形方孔钱
子孙是二世,三世…直至万世
伏羲、神农、燧人
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2、中央:
三公九卿制
皇帝
御史 大夫
丞 相
理辅
监 察 百 官 。
副 丞 相 ,
全佐 国皇 政帝 务处
九卿
太 三公
尉
军 事
掌管各项具体政务,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
3、在地方,推行郡县制。
废除旧的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郡 中央政府以下最高一级地方行政机构,
B.蚁鼻钱
C.铲形钱
D.刀形钱
2.秦始皇建立郡县制和焚书坑儒是采纳 C
A.韩非的建议 B.蒙恬的建议
C.李斯的建议 D.商鞅的建议
3、秦朝修筑的万里长城东西起止是:A
A辽东----临洮 B辽东----陇西 C南海----陇西 D山东----临洮
4、灵渠连接的两大水系是: C
A长江和黄河 B珠江和钱塘江 C长江和珠江 D黄河和淮河
秦始皇这项举措有 利于统一,值得肯 定。
1、巩固了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2、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三、北筑长城和开发南疆
1、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2、南征越族,开凿灵渠 3、秦朝的疆域
1、为什么要修长城? 2、长城的起止点在哪里?长城有何意义? 3、灵渠起了什么作用? 4、秦朝的疆域有多大?
临洮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统一六国
秦统一六国
时间: 前230-------前221年 人物:秦王嬴政 朝代:秦朝 都城:咸阳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 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 封建国家
一、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1、废王号,称皇帝 2、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 3、在地方实行郡县制
1、废王号,改称始皇帝。
我统一天下 德盖三皇 功过五帝
统一文字
小篆
有利于文化隶的交书流。
圆形方 刀币 布币 蚁鼻钱 孔钱
楚贝币
韩赵魏布币
圆形方孔钱
பைடு நூலகம்
经济措施:
度
衡
统一度量衡
量
统一度量衡
秦量(量的标准器) 秦权(衡的标准器)
驰道与直道
统一车轨,修驰道
被 遗 忘 的 直 道
秦 驰 道
云南“五尺道”
焚书坑儒
“焚书坑儒”是秦始 皇的暴政,是导致秦 朝灭亡的原因之一。
最高长官为郡守。负责对上承受中央命 令,对下督责所属各县。
县 郡的下级行政机构,其长官为县令或县
长。负责治理民众,管理财政、司法、 狱讼和兵役。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正式确立
秦朝阳陵虎符
体现了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下皇权至上
二、巩固统一,发展经济
1、统一文字(“书同文”) 2、统一货币(“秦半两”) 3、统一度量衡 4、统一车轨(“车同轨”) 5、焚书坑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