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歧杆菌

双歧杆菌
双歧杆菌

Mal J Nutr 3:149-159, 1997

双歧杆菌:对人类肠道健康的重大意义

Ishibashi N,Yaeshima T and Hayasawa H.

Morinaga Milk Industry Co. Ltd., Nutritional Science Laboratory, 5-1-83, Higashihara, Zama-City, Kanagawa, 228-8583, Japan

绪论

双歧杆菌的发现史与生物学特性

双歧杆菌最初是由法国巴斯德研究院的Tisser在1899年从一名健康的母乳营养儿粪便中分离得到的。其归属于放线菌科双歧杆菌属,专性厌氧,革兰氏阳性,不产芽孢。最初被命名为Bacillus bifidus communis(普通双歧杆菌)。此命名显示了双歧杆菌的分支形态,bifidus在拉丁文中是分裂成两部分的意思。后来,双歧杆菌作为双叉杆菌(L.bifidus)一度归属于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在20世纪60年代,双歧杆菌作为独立类别被人们所接受,并归于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除上述提到过的特性外,双歧杆菌最重要的表现性特征是能发酵葡萄糖产生大量乳酸和醋酸。

双歧杆菌的种类与分类

目前,世界上大约有30种已知的双歧杆菌。栖居于人类肠道内的双歧杆菌与栖居于动物肠道内的双歧杆菌截然不同(Mitsuoka,1984)。存在于人体内典型的双歧杆菌有长双歧杆菌(B.longum),短双歧杆菌(B.breve),婴儿双歧杆菌(B.infantis),两歧双歧杆菌(B.bifidum),青春双歧杆菌(B.adoltescentis)和假链状双歧杆菌(B.pseudocatenulatum)。动物体内的代表则是家长双歧杆菌(B.pseudolongum),嗜热芽孢杆菌(B.thermophilus)和动物双歧杆菌(B.animalis)。动物肠道内的双歧杆菌从未从人体肠道中分离出来,同样的,动物道内也从未发现过人体肠道内的双歧杆菌。双歧杆菌的)一宿主专一性原因不得而知,但可推断这是由于不同种类的菌在宿主肠道内的繁殖能力不同造成的。在制作不同种类酸奶的双歧杆菌中,动物型双歧杆菌(B.animalis)是经常被使用的一类菌(Yaeshima et al,1996)。这是因为动物体内的双歧杆菌更耐酸,因此,他们可以在酸奶中更好的生存繁殖。最近,人们发现,从这种酸奶中分离出的动物型双歧杆菌品系同其他的动物型双歧杆菌相比,有一些遗传上的不同,人们命名这类菌为益生菌(乳酸双歧杆菌,https://www.360docs.net/doc/c613170633.html,ctis)(Meile et al,1997)。益生菌同样也不能在人体肠道内生存,因此食用含人体双歧杆菌的食品补充剂不失为明智而又正确的选择。

人类的肠生态

在出生之前,胎儿呈无菌状态,体内没有大肠杆菌的存在。在出生时,各类细菌迅速进入胎儿肠道内生存繁殖,构建起肠道菌群,但双歧杆菌逐渐成为主要细菌并在新生儿时期成

为优势菌。双歧杆菌的这种变化趋势也是母乳营养儿的特殊标志。据研究表明,双歧杆菌占母乳营养儿肠道菌群数的95%以上(Yoshiokaa et al,1991)。母乳营养儿逐渐增强的免疫力或许就归功于在肠道菌群中占优势的双歧杆菌。人工喂养儿肠道内的双歧杆菌数较母乳营养儿要少。尽管如此,双歧杆菌依旧是人工喂养儿肠道内的优势菌。婴儿断奶后,在新生儿时期成为优势菌的双歧杆菌数量逐渐减少,而拟杆菌属(Bacteroides)和真菌类(Eubacterium)则成为优势菌。图一反映了双歧杆菌数随年龄增长的变化(Mitsuoka,1978)。从图中可以看出,即使在成年期双歧杆菌也是肠内菌群的重要组成之一。在老年时期,伴随着梭状芽孢杆菌(Clostridium)和其他类细菌数量的增加,双歧杆菌数大量下降。图二对比了母乳营养儿和成年人粪便的电子显微镜照片。从照片可观察到,母乳营养儿粪便中的可见菌几乎只有双歧杆菌而无其他菌,而成年人粪便中的可见菌绝大部分是杆菌和球菌,双歧杆菌数很少。在粪便中培养的微生物菌群也可观察到这一区别。肠道菌群的种类及数量随年龄的增长而改变,在这期间,还伴随着双歧杆菌数量的减少。表一展示了肠内菌群的变化对肠环境的影响。这些菌类产生的腐败物如氨气、吲哚和酶活等的浓度,母乳喂养儿较成年人相比低得多。尽管这些变化不能完全归因于肠内菌群的不同,但也产生了很大影响。

成年人肠内菌群是由大约100种细菌构成,每克结肠有1010~1011个(图3)。依据细菌对肠环境的影响,可将其分为三类:有益菌、有害菌和中性菌。有害菌具有致病性,可将食品组分转化为有害物质,这类细菌包括梭状芽孢杆菌(Clostridium),韦荣氏球菌(Veillonella),变形杆菌(Proteus)和肠杆菌属(Enterobacteriaceae)。有益菌以双歧杆菌(Bidobacterium)和乳杆菌(Lactobacillus)为代表,它能抑制有害菌的生存繁殖并发挥多种有益生理作用,对宿主无毒害作用。在大肠中,乳杆菌数约是双歧杆菌数的1/100,对肠环境的影响也比双歧杆菌小。最后,中性菌包括拟杆菌属(Bacteroides),真菌(Eubacterium)和厌氧链球菌(anaerobic streptococci)。在正常环境下,中性菌不显致病性,但当宿主免疫力或抵抗力下降时,它们可能造成机会性感染。图三展示了肠内菌群与人类健康间的相互关系。许多细菌分解产生有害物质,例如:氨气、胺、硫化氢和吲哚等蛋白质。脂肪的消耗加速了机体胆汁酸的分泌,肠道细菌又将胆汁酸转化为次级胆汁酸,而次级胆汁酸有致癌潜力。这些都表明肠道细菌对肠环境有很大影响,肠环境又进一步影响宿主健康。肠道细菌数受某些因素如食物和生存环境的影响,同时,它们也彼此竞争。这就导致了肠道菌群的改变。一个良好的肠内菌群环境可以营造健康的肠环境。低数量的有害菌和以双歧杆菌为代表的高数量的有益菌共同构成了良好的肠内菌群环境。

双歧杆菌的生理效应

这一节将描述双歧杆菌实际的生理效应。首先,最重要的是其肠道调节的作用。也就是其改善肠道环境的整体效果的作用,其中包括改善肠道菌群,抑制肠内腐败物质生成,改善粪便性质和排便的状态(减轻便秘或腹泻)。正如前面提到的,除了乳酸,双歧杆菌产生的醋酸也具有强大的杀菌作用。且在体外也能起作用(Araya-Kojima et al, 1995)。表2比较了分别食用了含双歧杆菌酸奶 (B. longum BB536) 和不含双歧杆菌酸奶后,肠道双歧杆菌相对数量(%)和其他肠道主要菌相对数量(%)的变化(Yaeshima, 1997)。其中可以看出食用含双歧杆菌酸奶可显著提高双歧杆菌在肠道菌群中的比例,且氨产生量明显减少(图4)。图5显示了食用这种酸奶对排便频率和便秘的影响。可看出食用这种酸奶后排便频率的显著提高。对于早产的体重小于或等于1000g的新生儿,适量的双歧杆菌的摄入[B. breve M-16V (Akiyama et al, 1994), B. longum BB536 (Akiyama et al, 1994)] 有利于双歧杆菌的早期繁殖和双歧杆菌菌群的形成,可减少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和和其他肠道疾病的发生。双歧杆菌的下一个重要作用是免疫激活作用。小肠细胞或细胞组件诱导特异和非特异性

的抗体、非特异性抵抗毒素的产生和抗肿瘤效果已被报道过。小鼠单相关长双歧杆菌BB536,通过增加总免疫球蛋白IgA抗体的特异抗体的效应来增加生产能。观察到的电阻采集到的致病性大肠杆菌(Yamazaki等人1991)。B. Infantis的细胞壁已被证明能抑制小鼠纤维肉

瘤(Sekine et al, 1985)。双歧杆菌也表现出抗肿瘤活性。现已有报道冻干的B.longum BB536具有抑制癌症或通过诱导咪唑并喹啉衍生物(IQ)(Reddy & Rivenson 1993)或氧

化偶氮甲烷形成的异常隐窝病灶(Kulkarni和Reddy 1994)(ACF)形成的作用。图6显示了冻干长双歧杆菌在IQ引起的各种器官癌变BB536中作用的结果(Reddy & Rivenson 1993)。IQ能在小鼠的肝,肠,和乳腺腺诱导癌症,但B. BB536能抑制所有这些器官的癌症,特别是在大肠中抑制作用可达100%。现有报道B. Longum BB536伴乳果糖对有ACF抑制有积极

作用(Challa等人,1997)。B. longum BB536也被证明可通过增强钙吸收来增加骨强度的作用(Igarashi等人,1994)。

双歧杆菌的生长因子

早期对双歧杆菌生长因子的研究是关于其在体外增长的推动因素。这些研究发现体外生长因子包括含N-乙酰氨基葡萄糖-低聚糖,蛋白质的酶分解产物,糖蛋白和泛硫乙胺化合物(Rasic & Kurmann 1983)。随后关于体外生长因子的研究变得普遍,乳果糖(Petury 1957, Terada et al, 1992) 和膳食纤维也被证明能有效促进肠道双歧杆菌的生长。这些低聚糖有几个重要属性。它们在人体消化道中基本不被吸收,最后在大肠优先被双歧杆菌利用。图7显示了改变乳果糖量对双歧杆菌在肠道菌群中比例的影响 (Terada et al, 1992)。当乳果糖摄入为3克/天时双歧杆菌的比例明显升高,当乳果糖停止摄入时其比例也随之降低。并且乳果糖的摄入能抑制粪便氨和其他腐败物质的生成。因此乳果糖作为一种双歧杆菌生长因子仅需要一个较小的剂量就能有效促进肠道双歧杆菌的生长。利用这个属性,乳果糖一直被用作治疗肝性脑病和alleviatig便秘。乳果糖能控制这些疾病是因为它在肠道中促进双歧杆菌的生长,抑制氨的产生,且代谢的有机酸促进肠道蠕动。乳果糖因其能很好的帮助建立肠道双歧杆菌菌群而被添加到大量食品中,特别是婴儿食品(Tamura et al, 1993)。

双歧杆菌的应用

因为有上文提到的生理学上的积极作用,现在双歧杆菌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动物饲料等行业。摄入这种类型的产品,使有利的双歧杆菌进入到肠道中改善肠道菌群,进而改善肠道环境,有助于维持肠道的健康,以达到预防或改善肠道疾病的最终目的。在德国双歧杆菌在食品中的应用已有一段历史(Mayer, 1948),日本也在九十年代初开始在食品中对其进行利用(Ishibashi, 1993)。后来遍及到欧洲,目前已在全球范围内使用(Tamime et al, 1995)。双歧杆菌在食品中的应用最具代表性的是双歧杆菌酸奶。另一个流行的产品是在未发酵的牛奶中添加双歧杆菌的双歧杆菌牛奶。在食品中添加双歧杆菌是认为其能为肠道提供有活力的菌,但是在保质期内维持酸奶或牛奶中双歧杆菌活性需要较高水平的技术。如在牛奶中双歧杆菌的生长需要特殊的生长促进物质。此外双歧杆菌严格厌氧,对氧气十分敏感。所以需要有特殊技术使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没有氧气。现在冻干粉生产技术已经取得了巨大进步,其生产的每克中含有1010到1011个有活力的细胞的产品已经投入市场作为食品添加剂。高质量的冻干粉可以在室温下长期保存一年以上,它可以以多种形式和应用在健康食品、药品、粉胶囊和药片等产品中。

枯草芽孢杆菌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枯草芽孢杆菌发酵培养基优化 作者姓名 专业 指导教师姓名 专业技术职务

目录 摘要 (1) ABSTRACT (2) 第一章绪论 (3) 1.1枯草芽孢杆菌简介 (3) 1.2枯草芽孢杆菌的应用 (3) 1.2.1枯草芽孢杆菌在工业酶生产中的应用 (3) 1.2.2枯草芽孢杆菌在生物防治领域中的应用 (3) 1.2.3枯草芽孢杆菌在微生物添加剂领域中的应用 (4) 1.2.4 枯草芽孢杆菌在医药方面的应用 (4) 1.2.5 枯草芽孢杆菌在水产中的应用 (4) 1.2.6枯草芽孢杆菌是微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良好试验材 料 (5) 1.2.7枯草芽孢杆菌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 (5) 1.3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6) 1.4研究的思路、目的及意义 (7) 第二章材料与方法 (7) 2.1实验材料 (7) 2.1.1 菌株鉴定 (7) 2.1.2 培养基 (7)

2.1.3 主要设备 (8) 2.2 培养基的优化 (9) 2.2.1 培养方法 (9) 2.2.2实验流程 (9) 2.2.3实验方法 (10) 2.2.4正交试验 (11) 第三章结果和分析 (11) 3.1 鉴定结果如下 (11) 3.2 枯草芽孢杆菌最优化培养基正交实验结果 (16) 3.3 pH变化曲线(以G18为例) (19) 3.4 实验总结 (25) 致谢 (27)

摘要 枯草芽孢杆菌是主要的饲用益生菌菌株,本论文以两株枯草芽孢杆菌G18和G21培养的延滞期和倍增时间为评价指标,通过三角瓶摇床培养,进行了两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对发酵培养基主要组分进行了优化,豆粕处理的蛋白酶加量2u/g 豆粕、5u/g豆粕、10u/g豆粕和玉米浆添加量0.5%、1.0% 、1.5% 做两个因素三水平的正交实验,研究表明:G18最佳培养基是:葡萄糖0.5%,淀粉3%,豆粕3%,玉米浆1.0%,破壁酵母0.5%,磷酸氢二钠0.2%,硫酸镁0.1%,硫酸锰0.01%,普通a淀粉酶2u/g淀粉,蛋白酶添加量10u/g豆粕。G21的最佳培养基是:葡萄糖0.5%,淀粉3%,豆粕3%,玉米浆1.5%,破壁酵母0.5%,磷酸氢二钠0.2%,硫酸镁0.1%,硫酸锰0.01%,普通a淀粉酶2u/g淀粉,蛋白酶添加量5u/g豆粕。[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培养基优化正交试验

公司软件管理规范

XXXXXX有限公司 文件制订(修订、作废)申请单NO.: 表格编码:

1. 目的 为规范公司软件、程序的管理,确保开发、使用、变更等过程得以受控,根据本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范。 2.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公司所有自主开发、外购、客供软件、程序的管理。(如无特别说明,本规范内“软件”包含软件、程序) 3. 软件分类: 3.1产品源程序: 由研发部软件开发工程师编写,实现产品功能的烧录文件。 3.2 ATE测试软件及测试程序: 是指由信息技术部负责编写的配套ATE硬件使用的产品测试软件平台,及在此平台下针对不同型号产品编写的测试程序。 3.3 设备应用程序: 是指工程部在设备操作系统下针对不同产品型号编写的对应程序(ATE除外)。如:打码程序、贴片程序、SPI检测程序、AOI检测程序、分板程序、回流焊程序、X-Ray 测试程序等。 3.4管理应用软件: 是指企业使用的电子化管理工具或系统平台。如:ERP系统、品质管理系统、SPC系统、生产报表系统、电子看板系统、绩效管理系统、项目管理系统等 3.5办公软件:Windows、office、Coremail、PDM、AutoCAD、杀毒软件等。 4、职责定义: 原则上公司各部门均可依据自身需求提出软件申请,由技术部门进行开发,交由使用部门进行管理,异常无法解决时,可向技术部门寻求技术支援。具体定义如下: 4.1 需求提出部门:依据公司或者部门的实际情况,提出软件需求申请。软件需求多由软

件使用部门提出,但也可以由其它部门提出。 4.2使用/管理部门:对提出的申请进行评估,确定需求后向开发部门发起正式申请;在软件验收合格后负责日常的管理、维护等;当异常时且无法解决时,及时向开发部门反馈,并要求协助处理。 4.3开发部门:对于使用/管理部门提出的申请进行评估,确定执行方案,并最终完成软件开发;开发部门也负责后期的技术支援。 4.4监控部门:负责对软件验收完成后的使用过程进行监控,确保不出现使用错误,维规操作,使用非法软件及机密软件外流等。 4.4软件管理职责对照见下表: 分类开发部门使用/管理部门监控部门 产品源程序研发部工程部品质部 ATE测试软件及测试程序信息技术部工程部品质部 设备应用程序工程部工程部品质部 管理应用软件信息技术部使用部门信息技术部 办公软件信息技术部使用部门信息技术部 5.软件管理规范: 5.1软件申请、开发、使用管理流程图:(如下图)

企业软件管理办法

软件管理办法 1、目的:为有效使用及管理计算机软件资源,并确保公司计算机软件之合法使用避免人员因使用非法软件,致触犯著作权法、智能财产权,影响公司声誉或造成计算机病毒侵害,影响日常工作之进行,故订定本办法。 2、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本公司软件使用之相关信息作业管理。 3、名词定义:非法软件指未取得合法授权之软件。即非授权公司使用或超过使用 授权数量之软件。自由软件(Free Software)是指可以自由使用、下载、修改、散布的不需付费的软件。 4、作业办法 4.1权责单位: 4.1.1信息室负责间接部门所使用之原始合法软件保管及安装。 4.1.2为确保公司计算机软件之合法使用,各单位对该部门的每台计算机应指定保管人,共享计算机则由单位指定人员保管,保管人对计算机软、硬件具使用、保管及合法软件使用之责。 4.1.3各部门应指派专人管理监督该部门软件使用及授权情形,并负责软件预算编列及软件异动等事项。以确保该部门软件的合法使用,若发现使用之计算机存在来历不明之软件,则应移除或连络信息室协助移除。 4.2软件增置之方式如下: A.自行开发。 B.购置。 C.委托开发。 D授权使用。 E.随硬设备附赠。 F.赠与。 4.3计算机软件之采购与接受赠予,取得资料如下: 4.3.1采购与接受赠与之软件应有合法之版权授予,若授权书应取得版权所有人或赠予单位之可资证明版权来源之文件或签证。 4.3.2软件之采购应依据正常之请购等手续,并于取得软件及授权证明后,统一交由信息室管理人员登录「软件变动登录表」(附件二)经造册查验无误后,始得依据该授权数量安装于公司计算机内使用。 4.4计算机软件安装及保管: 4.4.1公司之各类计算机软件,应以具著作版权者为限,并统一由信息室负责安装

双歧杆菌与乳酸菌筛选培养基

BBL培养基 双歧杆菌选择性培养基成份 蛋白胨15.0g 酵母粉2.0g 葡萄糖20.0g 可溶性淀粉0.5g 氯化钠5.0g 5%半胱氨酸10.0mL 西红柿浸出液400.0mL 吐温80 1.0mL 肝提取液80.0mL 琼脂20.0g 蒸馏水520.0mL pH7.0 MRS培养基 乳酸细菌培养基(MRS) 蛋白胨10.0 g 牛肉膏10.0 g 酵母膏 5.0 g 柠檬酸氢二铵[(NH4)2HC6H5O7] 2.0 g 葡萄糖(C6H12O6·H2O) 20.0 g 吐温80 1.0 mL 乙酸钠(CH3COONa·3H2O) 5.0 g 磷酸氢二钾(K2HPO4·3H2O) 2.0 g 硫酸镁(MgSO4·7H2O)0.58 g 硫酸锰(MnSO4·H2O)0.25 g 琼脂18.0 g 蒸馏水 1 000 mL pH 6.2~6.6 当乳酸菌生长代谢出乳酸后,会使pH下降而使颜色由绿变为黄绿,也由于pH 值降低再加上抗生素及厌氧培养的作用,所以一般的微生物不容易在此培养基上生长,因此十分容易鉴别乳酸菌。 2005-03-10 08:08 消息引用收藏分享 奉上一篇实验,以供参考! 厌氧菌的分离和培养 目前培养厌氧微生物的简便而又有效的技术包括有:厌氧箱培养技术;厌氧罐培养技术;厌氧袋培养技术;亨盖特厌氧滚管技术。这里介绍的是亨盖特厌氧滚管技术。

亨盖特厌氧滚管技术是美国微生物学家亨盖特(Hungate)于1950年首次提出并应用于瘤胃厌氧微生物研究的一种厌氧培养技术。以后这项技术又经历了几十年的不断改进,从而使亨盖特厌氧技术日趣完善,并逐渐发展成为研究厌氧微生物的一整套完整技术。而且多年来的实践已经证明它是研究严格、专性厌氧菌的一种极为有效的技术。 亨盖特厌样滚管培养技术不仅可用于有益厌氧菌如双歧杆菌等的分离、与活菌培养计数,还可以用于有害***菌(如酪酸菌)或病原菌(如肉毒梭状芽孢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1材料 1.1 样品 双歧酸奶(液体)、双歧杆菌制剂(固体)。 1.2 培养基 改良MRS培养基,PTYG培养基。 1.3 仪器和器具 亨盖特厌氧滚管装置一套,厌氧管,厌氧瓶,滚管机,定量加样器。 2 流程 铜柱除氧→预还原培养基→稀释用液制备→稀释样品→滚管→培养→计数 3方法 3.1铜柱系统除氧 铜柱是一个内部装有铜丝或铜屑的硬质玻璃管。此管的大小为40—400mm,两段被加工成漏斗装,外壁绕有加热带,并与变压器相连来控制电压和稳定铜柱的温度。铜柱两端连接胶管,一端连接气钢瓶,一端连接出气管口。由于从气钢瓶出来的气体如N2、CO2和H2等通常都含有O2,故当这些气体通过温度约360℃的铜柱时,铜和气体中的微量O2化合生成CuO,铜柱则由明亮的黄色变为黑色。当向氧化状的铜柱通入H2时,H2与CuO中的氧就结合形成H2O,而CuO又被还原成了铜,铜柱则又呈现明亮的黄色。此铜柱可以反复使用,并不断起到除氧的目的。当然H2源也可以由氢气发生器产生。 3.2 预还原培养基及稀释液的制备

双歧杆菌的生理作用

双歧杆菌的生理作用 1899年,Tisser首先由母乳营养儿的粪便中分离一种厌氧的革兰阳性杆菌,菌体轻度弯曲,末端常见分叉,故名双歧杆菌。在20世纪初,曾试图用双歧杆菌肉汤培养物移植到数量较少的婴儿肠道中,用以提高婴儿对肠道疾病的抵抗力。20世纪50年代后,多次国际会议讨论双歧杆菌对机体的有益作用,对其生理意义的认识不断深入,在用于预防和治疗微生态失调及某些疾病中取得了一定成绩,双歧杆菌引起国际上广泛关注。20世纪60年代后,我国开始了这一领域的研究,试图利用双歧杆菌等微生态制剂达到有病治病、未病防病、无病保健三重效应,展现出了可喜前景。 1 生物学性状 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为G+菌,不形成芽孢和荚膜,也无动力,抗酸染色阴性。菌体略弯曲,末端呈分叉状。多形性是本菌属的一个重要特征,形状多样性的呈现可能由某些碳酸盐所诱发,或与缺乏氯化钠、硫酸钠、硝酸钠、醋酸钠以及N-乙酰氨基糖有关。一般认为多形性是细菌对环境不太适应的结果。

该菌为厌氧菌,但不同菌种对氧的敏感性有差异,某些菌种当有CO2存在时,对氧可以耐受。最适生长温度为37℃~41℃,初代培养最适PH为6.5~7.0。在TPY琼脂培养基上形成表面光滑、凸起,边缘整齐、质地柔软的菌落,呈奶油色或瓷白色。在液体培养基中混浊生长,管底有小块状沉淀物。 不同种类的双歧杆菌对糖的发酵能力不同,产酸不产气。触酶试验多为阳性,多数能分解尿素,不产生靛基质和硫化氢。无内、外毒素。 双歧杆菌一般对卡那霉素、新霉素、链霉素、多粘菌素、庆大霉素、灭滴灵等耐受。对夹竹桃霉素、林可霉素、万古霉素、青霉素G、氨苄青霉素、红霉素、呋喃坦啶敏感。

使用“钉钉”软件的管理规定

使用“钉钉”软件的管理规定(试行) 一、总则 为了便于各部门之间工作沟通、流程审批和员工的日常(外出)考勤管理,公司员工从201年8月1日起正式使用通讯办公软件“钉钉”,为规范管理,特制定本规定。 二、“钉钉”软件使用原则 1、员工的“钉钉”账号仅做工作使用,在工作群中不得发与工作无关的事项。 2、“钉钉”为即时性沟通工具,但重要紧急的工作沟通,仍需使用电话沟通或书面沟通。 3、着重采用“钉钉”软件管理平台的“签到”“考勤打卡”、“审批”(请假、出差、外出、物品领用等)、“日志”“智能报表”“电话会议”等功能,使管理人员实时了解员工外出办事、出差等的工作状态,加强对外出人员的工作管理,同时简化内部日常工作的管理流程。另逐步调试推广使用其他适合企业管理的功能,作为团队协作的应用平台,提高对工作任务的分配、进度控制、监督等管理水平。 三、“钉钉”考勤打卡要求 1、员工上下班依据“钉钉”管理员设置的考勤组及考勤要求,必须操作“钉钉”考勤打卡。一般每天考勤打卡两次,上下班各打一次。 2、无故未打卡以及未打卡且在三个工作日内未申请补卡手续的,按旷工处理(系统原因除外)。 3、正常上班时间内有外出工作时,按签到流程,履行签到手续。 四、“钉钉”软件签到要求 1、员工在公司正常上班时间内有外出工作时,每访问一个地方、一个客户时签到一次。 2、签到时须确认: 2.1“签到时间”,手机系统默认; 2.2“签到地点” 须地点微调; 2.3“签到内容”填写文字说明、现场拍照并含有明显标志物。 五、“钉钉”软件审批要求 1、公司管理人员及员工应在外出、出差、请假等通过“审批”平台进行审批。特别情况,管理人员在外出、出差、请假时,还需在部门群内发出消息知会相关人员。 2、对员工未经审批的出差、请假等事项按旷工处理。

实验方案(双歧杆菌的分离)

1 双歧杆菌的分离 1.1 样品 取出生后20天母乳喂养健康婴儿粪便。 1.2 培养基 根据目前的双歧杆菌选择性培养基,以及X-Gal在这方面的应用。选择使用NPNL培养基,在其基础上添加X-Gal。 1.2.1 缓冲蛋白胨水溶液(BP) 成份:蛋白胨10g 磷酸氢二钠2g 葡萄糖5g 磷酸二氢钾2g 氯化钠5g 蒸馏水1000ml 制法:精确称取各种试剂,加人到1000ml的蒸馏水中,加热溶化后分装于250ml的三角瓶中,每瓶90ml,121℃,杀菌15min后置4℃的冰箱中备用。 1.2.2 选择性改良NPNL培养基(苏世彦) 成份:酵母膏5g 淀粉0.5g 蛋白胨10g L-半胱氨酸0.5g 胰蛋白胨5g 溶液A 10ml 大豆蛋白胨5g 溶液B 5ml 葡萄糖10g 溶液C 50ml 乳糖3g 琼脂 15g 吐温80 1g pH 7.2 牛肝提取液150ml 制法:将各成分准确量取后,分别加热溶化,混合摇匀后分装,121℃杀菌10min,备用。 溶液A:K2HPO4 10g、KH2PO4 10g溶于蒸馏水100ml。 溶液B:FeSO4·7H2O 0.2g、MgSO4·7H2O 4g、MnSO4·4H2O 0.135g、NaCl 0.2g溶于蒸馏水100ml。 溶液C:丙酸钠30g、硫酸巴龙霉素400mg、硫酸新霉素200mg、NaCl 6g溶于蒸馏水1000ml。 1.2.3 NPNL培养基(孙雪) 培养基成分及用量:牛肉浸汁粉(oxoid)3g,蛋白胨10g,胰蛋白酶5g,

植胨3g,酵母浸出汁5g,肝浸出汁150ml,葡萄糖10g,可溶性淀粉0.5g,溶液A 10ml,溶液B 5ml,吐温80 1g,盐酸半胱氨酸0.5g,琼脂15g,蒸馏水815ml,X-Gal(5-溴-4-氯-3-吲哚-β-D- 半乳糖苷)60mg。pH 7.2,121℃,15min 高压灭菌。 溶液A:K2HPO425g,KH2PO425g,蒸馏水250ml。 溶液B:MgSO4·7H2O 0.5g,FeSO4·7H2O 0.5g,NaCl 0.5g,MnSO40.337g,蒸馏水250ml,硫酸新霉素100μg/ml,硫酸巴龙霉素200μg/ml,萘啶酮酸15μg/ml,氯化锂3mg/ml。 1.3 分离方法 取成年人的粪便1g,放人含有9ml缓冲蛋白胨水溶液中,用液枪充分混匀,制成1:10的稀释液,摇匀后取1ml注人含有9ml缓冲蛋白胨溶液中制成1:100的稀释液,在此基础上作10-3~10-9与的稀释,由于肠道中双歧杆菌的菌数一般在109左右,所以取10-4~10-9稀释液用倾注法倒平板,每个稀释液都各取1ml分别注人到两只无菌平皿中,每个稀释度重复3个平板。待培养基凝固后倒置,将温度调至37℃进行厌氧培养48h。用缓冲蛋白胨水溶液做稀释液可以有效地保护双歧杆菌的存活,避免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 1.4 分离培养 在加人样品稀释液的平皿中,分别注人适量冷却至50℃左右的选择性改良NPNL培养基,然后放人37℃的恒温培养箱中厌氧培养1.4.1 培养特性与镜检特性 双歧杆菌在改良NPNL培养基上,经过厌氧培养以后,菌落直径1-2cm,圆形、凸起,表面光滑,边缘整齐,乳白色,粘稠湿润。经革兰氏染色后镜检,双歧杆菌为革兰氏阳性无芽抱杆菌,呈多形性、典型的双歧杆菌为V字型或Y型;也有直、弯、棒状、匙形等多种形态,排列成单、双、短链、X、Y、V 或栅状;其大小为2-8×0.4-0.6μm,不具英膜和鞭毛,无运动性。 培养48h 后,平板上菌落呈现深蓝色、白色、浅蓝色三种颜色。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说明书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说明书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说明书 通用名称: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 商品名称: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思连康) 拼音全码:ShuangQiGanJunSiLianHuoJunPian(SiLianKang) 本品为复方制剂,主要组成成分为:婴儿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粪肠球菌、蜡样芽孢杆菌。 本品为类白色剂。 本品用于治疗与肠道菌群失调相关的腹泻、便秘、功能性消化不良。 0.5g*24s 成人:口服,一日3次,一次3片,重症可加倍服用或遵医嘱。儿童:六个月内婴儿一日2次,一次1片;六个月至一岁幼儿一日2次,一次2片;一岁至六岁幼儿一日2—3次,一次2片;六岁至十二岁儿童一日3次,一次2—3片。婴幼儿可将片剂溶于50℃以下温水或牛奶中服用。 尚不明确。

尚不明确。 1.本品抽真空封装,开袋后不宜长期保存,应尽早服用。 2.当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用。 3.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服用。 遵医嘱。 遵医嘱。 遵医嘱。 1.氯霉素、头孢菌素、红霉素、青霉素对本品中的活菌有抑制作用。 2.铋剂、鞣酸、药用炭、酊剂等能抑制、吸附或杀灭活菌,不应合用。 尚不明确。 本品中婴儿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粪肠球菌为健康人体正常菌群,直接补充可抑制肠道中某些致菌群,维持正常肠道蠕动,调整肠道菌群平衡。蜡样芽孢杆菌在肠道中定植,消耗氧气,为双歧杆菌等厌氧菌营造厌氧环境,促进双歧杆菌的生长和繁殖。 本品经口服进入肠道后,会在肠道内生长、繁殖、定植。其中蜡样芽孢杆菌不属于人体肠道正常菌群成员,在肠道中定植48小时后随粪便排除体外;而其余三种菌均是人体肠道中正常菌群,一般定植10天以上达到平衡。

(完整版)计算机软件管理办法

欢迎共阅 计算机软件管理办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本公司管理类计算机软件购置、开发、上线、使用、保管、报废、报失各环节的工作内容、要求和工作程序。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 GB/ 3 3.1 软件 3.2 3.3 3.4 3.5 指信息系统进入正常的稳定运行并提供给用户实际使用。 3.6 应用系统的下线 指系统从此退役或报废,不再提供任何应用服务。 4职责 4.1技术总监 4.1.1负责业务系统上线及下线运行的批准。 4.1.2负责购置软件的审定。 4.2 信息中心 4.2.1 信息中心为公司管理类软件管理的归口部门。负责购置(研制)软件的审核论证、招标购置工作;参与研究、落实软件设计及开发优化方案。 4.2.1.1建立、健全公司管理类信息系统应用的相应管理规章、制度等,并负责贯彻实施。

4.2.1.2负责公司级管理类应用软件的统一规划和管理工作。 4.2.1.3负责组织对业务部门提出的软件需求进行技术论证。 4.2.1.4负责管理类软件外委开发的项目管理。 4.2.1.5 负责系统软件的保管并建立软件资产台帐(见附录C)。 4.2.1.6协助应用系统使用部门开展系统使用的培训工作。 4.3 软件使用部门职责 4.3.1负责本部门的工具软件和随机软件的保管,并建立软件资产台账,保证软件稳妥、完整。 4.3.2负责提出部门的应用需求,协助信息中心做好应用系统的开发工作。 4.3.3负责提出部门所需软件的购置申请((见附录B)。 4.4物资采购部职责 负责申购软件的合同签订、货款支付、违约处理、供应协调及到货验收等工作。 5管理内容与要求 5.1 软件购置 5.1.1 系统软件和公司级应用软件由信息中心负责编制购置申请,物资采购部负责购置。 5.1.2 部门级应用软件,由使用部门填写《软件购置申请表》,经使用部门、信息中心、计划与发展部、财务部审核后,报技术总监审定,公司分管副总经理批准后由物资采购部负责购置。 5.1.3 部门申购的软件应要求供应方提供完整的技术资料以及人员培训,软件升级承诺等完备售后服务。 5.1.4 物资采购部负责召集并会同使用部门、信息中心、计划与发展部、综合管理部档案室或由公司聘请专家组成小组进行到货验收。验收的主要内容应包括: a) 外观检查,包装完整,外观无损坏; b) 核对合同清单,检查、清点所有光盘等软件载体、附件的数量,检查是否损坏丢失、受潮或与 合同清单不符之处; c) 清点所有资料软件介质,质保书、说明书及资料等; d) 功能测试及供货公司商对使用人员培训服务的记录等; e) 验收合格后由验收小组出具验收证明。只有通过验收方可办理入库报帐手续。验收过程中,如 发现属供方公司商的责任问题,由验收小组负责通知物资采购部,由物资采购部负责与供应商交涉。 5.1.5 各部门购置的软件应填写《软件登记卡》一式两份,并按卡片要求逐栏认真填写清楚。经部门负责人审核后报信息中心备案,信息中心应在收到的登记卡上盖“软件已登记”专用章。软件登记卡一份由信息中心存档,一份由使用部门软件保管员保管。 5.2 应用系统的开发 5.2.1 应用系统的开发方式分为自行开发、协作开发、委托开发三类。 5.2.2 应用系统软件在开发前应正式立项。对于应用价值高、通用性强的软件开发项目,可申请科技项目立项,成立由技术人员、业务人员和管理人员共同组成的项目小组,并建立软件质量保证体系。 5.2.3 公司级应用系统项目的执行按上级主管部门相关管理规定执行。 5.3 应用系统的上线 5.3.1 系统上线的必备条件 5.3.1.1 系统建设开发单位按照系统需求说明书、系统目标任务书或合同中的规定已完成系统的开发和实施,系统已相对运行稳定。 5.3.1.2系统建设开发部门对系统已进行严格的自测试,测试包括系统的功能实现、安全性、性能、可用性、兼容性、集成性等方面,并形成测试报告。测试结果必须证明系统具备上线的条件,并获得系统建设开发单位、业务主管部门、信息中心的认可。 5.3.1.3系统已完成各方面各个层次重点用户的培训工作,包括系统的最终用户和运行维护部门

软件使用管理规定

天保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软件使用管理规定 第一条概述 (一)目的 为加强集团公司计算机软件的使用管理,定义在集团公司内使用具有版权和知识产权的计算机软件的安全要求,保护软件和信息的完整性,预防病毒与各种恶意软件的入侵,特制定本管理规定。 (二)范围 本管理规定适用于ISMS体系实施范围内的全体员工和相关人员,包括外来人员。 (三)术语 术语定义 计算机软件包括操作系统,办公软件,业务相关的信息系统、工具软件,开发及数据库软件等。 第二条职责 (一)设备使用者 所有天保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员工或在集团公司办公环境下工作的外来人员在日常工作过程中,涉及到计算机软件的使用时,必须遵守本规定。

(二)IT信息中心 本管理规定实施的过程中,信息中心负责对本管理规定落实情况的检查和考核。 第三条软件使用管理规定 (一)软件使用管理 (二)所有员工不得安装公司《标准软件清单》之外的软件,禁止使用未经授权的软件。 (三)在使用带有版权和许可证的开放源码软件,使用前应由信息中心进行审查,通过后即可在公司内部按照许可证声明使用。 (四)系统监控和管理工具、安全扫描工具及网络管理工具必须在信息中心授权后方能使用。这些软件均应保存在仅允许相关人员访问的电脑中,以防止非授权使用。 (五)禁止对计算机软件进行非授权的复制、分发、使用及反编译。 (六)禁止停止或卸载任何由信息中心安装的防病毒、系统监控等软件。 (七)禁止猜测未授权的应用系统登陆密码,以及使用未经授权的功能。 (八)禁止使用软件未经授权的功能。“授权”,意味着明确允许用户执行的功能和操作。未经明确授权前,用户不应拥有使用任何功能的授权。 (九)禁止将公司所有的计算机软件复制或安装至非公司的私人电脑上。 (十)如果不在工作职责范围内,禁止使用以下软件: 安全评估工具,例如端口扫描、嗅探器等;网络管理工具,例如网络监听工具、路由命令、IP地址管理软件等;管理员工具,例如用户管理、IIS、安全策略工具等。 防恶意软件管理,信息中心指定专人负责计算机恶意软件防范工作,负责 防恶意软件的升级,维护,恶意软件信息获取与提前防护,以及对恶意软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说明书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 商品名称: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思连康) 拼音全码:ShuangQiGanJunSiLianHuoJunPian(SiLianKang) 【主要成份】本品为复方制剂,主要组成成分为:婴儿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粪肠球菌、蜡样芽孢杆菌。【性状】本品为类白色剂。 【适应症/功能主治】本品用于治疗与肠道菌群失调相关的腹泻、便秘、功能性消化不良。 【规格型号】0.5g*24s 【用法用量】成人:口服,一日3次,一次3片,重症可加倍服用或遵医嘱。儿童:六个月内婴儿一日2次,一次1片;六个月至一岁幼儿一日2次,一次2片;一岁至六岁幼儿一日2—3次,一次2片;六岁至十二岁儿童一日3次,一次2—3片。婴幼儿可将片剂溶于50℃以下温水或牛奶中服用。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禁忌】尚不明确。 【注意事项】 1.本品抽真空封装,开袋后不宜长期保存,应尽早服用。 2.当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用。 3.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服用。 【儿童用药】遵医嘱。 【老年患者用药】遵医嘱。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遵医嘱。 【药物相互作用】 1.氯霉素、头孢菌素、红霉素、青霉素对本品中的活菌有抑制作用。 2.铋剂、鞣酸、药用炭、酊剂等能抑制、吸附或杀灭活菌,不应合用。 【药物过量】尚不明确。 【药理毒理】本品中婴儿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粪肠球菌为健康人体正常菌群,直接补充可抑制肠道中某些致菌群,维持正常肠道蠕动,调整肠道菌群平衡。蜡样芽孢杆菌在肠道中定植,消耗氧气,为双歧杆菌等厌氧菌营造厌氧环境,促进双歧杆菌的生长和繁殖。 【药代动力学】本品经口服进入肠道后,会在肠道内生长、繁殖、定植。其中蜡样芽孢杆菌不属于人体肠道正常菌群成员,在肠道中定植48小时后随粪便排除体外;而其余三种菌均是人体肠道中正常菌群,一般定植10天以上达到平衡。 【贮藏】2-8℃避光保存。 【包装】每盒装24片。

软件维护及使用管理规定

软件维护及使用管理规 定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日常办公软件及特殊软件维护及使用管理办法 1、目的:为有效使用及管理计算机软件资源,并确保公司计算机软件的合法使用,避免人员因使用非法软件,影响公司声誉或造成计算机病毒侵害,影响日常工作正常进行,特制定本办法。 2、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本公司软件使用的相关信息作业管理。 一、软件安装及使用 1.公司的各类计算机软件,应依据着作版权者为限,并统一由信息技术部负责安装 保管,信息管理软件及其它专用软件,需填制《IT资源申请单》(见附表info- 03)进行申请,获准后方可安装。 2.严禁个人私自在公司计算机上安装未获授权、非授权公司使用或超过使用授权数 量的软件,未经授权或同意,使用者不得擅自在计算机内安装任何软件或信息, 经授权同意者始得于计算机内安装合法授权的软件或信息。 3.各部门软件分配使用后,保管人或使用人职务变动或离职时,应移交其保管或使 用的软件,并办理交接。 4.禁止员工使用会干扰或破坏网络上其它使用者或节点的软件系统,此种干扰与破 坏如散布计算机病毒、尝试侵入未经授权的计算机系统、或其它类似的情形者皆 在禁止范围内。 5.网络上存取到的任何资源,若其拥有权属个人或非公司所有,除非已经正式开放 或已获授权使用,否则禁止滥用或复制使用这些资源。 6.禁止员工使用非法软件,或私人拥有的计算机软件安装使用于公司计算机上,也 不得将公司合法软件私自拷贝、借于他人或私自将软件带回家中,如因此触犯着 作权,则该员工应负刑事及民事全部责任,各部门应妥善保管正版软件,防止软 件授权外泄或被非法使用。 二、软件的相关维护升级管理

脓毒症患者肠道乳杆菌属和双歧杆菌属相对丰度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脓毒症患者肠道乳杆菌属和双歧杆菌属相对丰度与临床预后的 相关性分析 研究背景脓毒症是重症医学科(Intensive Care Unit,ICU)危重病患者中后期死亡的主要原因,寻找脓毒症患者的预后相关因子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肠道及肠道菌群被认为可能是脓毒症发病的始动器官,且脓毒症本身疾病因素及相关临床治疗可能影响或加重肠道菌群失调。 益生菌在治疗脓毒症和调节肠道菌群方面可能有着积极作用。研究脓毒症患者肠道内乳杆菌属和双歧杆菌属的相对丰度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能为脓毒症患者肠道菌群研究提供新的信息。 研究假设脓毒症患者肠道乳杆菌属及双歧杆菌属相对丰度与患者的临床预后有相关性。研究目的1.主要研究目的:明确脓毒症患者肠道乳杆菌属及双歧杆菌属相对丰度与住院时长是否具有相关性。 2.次要研究目的:2.1明确脓毒症患者肠道乳杆菌属及双歧杆菌属相对丰度与入ICU时相关生化指标、SOFA/APACHEⅡ评分及预后指标是否具有相关性。2.2评价患者基本临床因素(性别、入ICU原因、脓毒性休克、入ICU48小时内给予肠内营养、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对患者乳杆菌属及双歧杆菌属相对丰度是否有影响;研究方法选取自2017年11月至2018年5月期间,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ICU内符合试验纳入标准的脓毒症患者,收集其入ICU后的第一次粪便,采取16SrDNA测序及分析方法,测得乳杆菌属及双歧杆菌属的相对丰度值,并将其:1.与患者相关临床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2.根据临床因素进行分组,分别比较乳杆菌属及双歧杆菌属相对丰度值在组内的差异性。 结果共成功收集17例脓毒症患者粪便标本,其中男性11例,女性6例,28天

软件使用管理规定

软件使用管理规定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天保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软件使用管理规定 第一条概述 (一)目的 为加强集团公司计算机软件的使用管理,定义在集团公司内使用具有版权和知识产权的计算机软件的安全要求,保护软件和信息的完整性,预防病毒与各种恶意软件的入侵,特制定本管理规定。 (二)范围 本管理规定适用于ISMS体系实施范围内的全体员工和相关人员,包括外来人员。 (三)术语 (一)设备使用者 所有天保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员工或在集团公司办公环境下工作的外来人员在日常工作过程中,涉及到计算机软件的使用时,必须遵守本规定。 (二)IT信息中心 本管理规定实施的过程中,信息中心负责对本管理规定落实情况的检查和考核。 第三条软件使用管理规定 (一)软件使用管理

(二)所有员工不得安装公司《标准软件清单》之外的软件,禁止使用未经授权的软件。 (三)在使用带有版权和许可证的开放源码软件,使用前应由信息中心进行审查,通过后即可在公司内部按照许可证声明使用。 (四)系统监控和管理工具、安全扫描工具及网络管理工具必须在信息中心授权后方能使用。这些软件均应保存在仅允许相关人员访问的电脑中,以防止非授权使用。 (五)禁止对计算机软件进行非授权的复制、分发、使用及反编译。 (六)禁止停止或卸载任何由信息中心安装的防病毒、系统监控等软件。 (七)禁止猜测未授权的应用系统登陆密码,以及使用未经授权的功能。 (八)禁止使用软件未经授权的功能。“授权”,意味着明确允许用户执行的功能和操作。未经明确授权前,用户不应拥有使用任何功能的授权。 (九)禁止将公司所有的计算机软件复制或安装至非公司的私人电脑上。 (十)如果不在工作职责范围内,禁止使用以下软件: 安全评估工具,例如端口扫描、嗅探器等;网络管理工具,例如网络监听工具、路由命令、IP地址管理软件等;管理员工具,例如用户管理、IIS、安全策略工具等。 防恶意软件管理,信息中心指定专人负责计算机恶意软件防范工作,负责防恶意软件的升级,维护,恶意软件信息获取与提前防护,以及对恶意软件事件的处理;该负责人应确保通过合格来源(例如,着名杂志、可信 Internet 站点或反恶意软件的供货商)识别恶意软件,并及时公布恶意软件的应对措施。

双歧杆菌的培养

双歧杆菌的培养和分离 双歧杆菌是专性厌氧菌,对氧气非常敏感,因此,双歧杆菌的分离、培养及活菌计数的关键是提供无氧和低氧化还原电势的培养环境。 双歧杆菌的最适生长温度37℃~41℃,最低生长温度25℃~28℃,最高43℃~45℃。初始最适pH 6.5~7.0,在pH4.5~5.0或pH 8.0~8.5不生长。其细胞呈现多样形态,有短杆较规则形、纤细杆状具有尖细末端形、球形、长杆弯曲形、分枝或分叉形、棍棒状或匙形。单个或链状、V形、栅栏状排列,或聚集成星状。革兰氏阳性,不抗酸,不形成芽孢,不运动。双歧杆菌的菌落光滑、凸圆、边缘完整、乳脂至白色、闪光并具有柔软的质地。双歧杆菌是人体内的正常生理性细菌,定殖于肠道内,是肠道的优势菌群,占婴儿消化道菌丛的92%。该菌与人体终生相伴,其数量的多少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是目前公认的一类对机体健康有促进作用的代表性有益菌。该菌可以在肠粘膜表面形成一个生理性屏障,从而抵御伤寒沙门氏菌、致泻性大肠杆菌,痢疾致贺氏菌等病原菌的侵袭,保持机体肠道内正常的微生态平衡;能激活巨噬细胞的活性,增强机体细胞的免疫力;能合成B族维生素、烟酸和叶酸等多种维生素;能控制内毒素血症和防治便秘,预防贫血和佝偻病;可降低亚硝胺等致癌物前体的形成,有防癌和抗癌作用;能拮抗自由基、羟自由基及脂质过氧化,具有抗衰老功能。 双歧杆菌的培养方法很多,如厌氧箱法、厌氧袋法、厌氧罐法。本实验介绍的是一种简便的试管培养法——亨盖特厌氧滚管技术该技术的优点是:预还原培养基制好后,可随时取用进行试验;任何时间观察或检查试管内的菌都不会干扰厌氧条件。 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RAPD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双歧杆菌进行基因指纹图谱的构建,分析不同双歧杆菌种间存在的同源性和多态性;RAPD技术也可用于双歧杆菌菌种鉴定及分型。一般来讲,我们都应用适合鉴定所有厌氧菌的方法,主要包括双歧杆菌特定酶的检测、乙酸、乳酸等有机酸的测定、糖发酵试验和其他相关指标等。 一、实验方法 1、铜柱系统除氧 2、预还原培养基及稀释液的制备 制作预还原培养基及稀释液时,先将配置好的培养基和稀释液煮沸驱氧,而后用半定量加样器趁热分装到螺口厌氧试管中,一般琼脂培养基装4.5~5.0mL,稀释液装9mL,并插入通N2气的长针头以排除O2。此时可以清楚的看到培养基内加入的氧化还原指示剂—刃天青由蓝到红最后变成无色,说明试管内已成为无氧状态,然后盖上螺口的丁烯胶塞及螺盖,灭菌备用。 3、分离 (1)编号 取五支无菌水试管,分别用记号笔标明10-1、10-2……10-5。 (2)稀释 在无菌条件下,用无菌注射器吸取1mL混合均匀的液体样品,加入装有预还原生理盐水的厌氧试管中,用震荡器将其混合均匀,制成10-1稀释液。用无菌注

软件配置管理规定

软件配置管理规定 为进一步加强软件配置管理工作,明确软件配置原则,规范软件配置流程,制定本规定。 一、配置原则 1.软件配置遵循安全性、适用性、经济性和正版化的原则,不得配置非正版软件。 2.单位使用的商业软件、OEM软件、免费软件均需纳入配置管理,不得配置与工作无关的各类软件。 3.优先采用场地授权(许可)方式配置软件。 二、配置流程 1.软件使用部门根据本部门各岗位工作需要,编制岗位软件需求清单,填写《软件使用需求申请表》(附件1)。 2.信息化部门统计、汇总软件使用部门报送的《软件使用需求申请表》,对软件使用部门需要的相关软件进行统一测试和试用,综合考虑软件的价格、兼容性、安全性和售后服务等因素,确定软件选型,明确软件名称和版本。涉及使用免费软件的,更新《可使用免费软件清单》(附件2)。 3.信息化部门依据单位软件使用管理台账,梳理单位软件需求与现有软件许可的差异。单位软件许可不足的,编制《软件采购计划表》(附件3)。

4.财务部门要将软件采购纳入单位年度预算。财务、资产管理部门指导信息化部门完成软件采购。软件采购合同要明确软件名称、版本、授权方式、许可数量、使用年限、兼容性和售后服务等要求。 5.财务、资产管理部门指导信息化部门做好软件采购相关资料管理工作,重点是软件采购合同、软件授权证书、软件安装序列号等资料的管理工作。 6.信息化部门负责软件使用管理日常工作。 7.单位采购的软件,因以下情况申请报废的,需经过信息化部门鉴定,严格履行资产处置报批手续:(1)已经达到规定的最低使用年限,且无法继续使用的。 (2)未达到规定的最低使用年限,因技术进步等原因无法继续使用的。 (3)未达到规定的最低使用年限,因计算机硬件报废,且无法迁移到其他计算机上继续使用的。 8.信息化部门在单位新采购软件、报废软件和调整可使用免费软件清单后,更新《软件使用情况汇总表》(附件4)。

实验方案-益生菌生产中益生菌培养工艺的优化

工业生产中益生菌培养工艺的优化 一、实验目的 在实验室条件下,对益生菌的培养及胶囊的制备进行模拟和优化,以达到改 善益生菌的生产条件,降低工业生产成本,提高益生菌在胶囊中的活度,提高益 生菌胶囊品质的目的。 二、实验材料 1.菌种:YO-MIX 300 LYO 250 DCU(维维),含有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双歧杆菌。 2.培养基成分 2.1 TPY培养基:大豆蛋白胨1.67%, 酪蛋白胨(酪蛋白?)0.83%,乳糖0.5%, 酵母浸出粉O.5%,低聚糖(菊粉)0.7%,胡萝卜汁15%琼脂粉2%~1.5% 水. 115°C高压蒸汽灭菌15-20min.该培养基尽量配的比较透明。 2.2脱脂乳培养基:脱脂奶粉10% 菊粉4% 水。115°C高压蒸汽灭菌15-20min. 3.主要仪器: 无菌操作台三角瓶培养箱真空冷冻干燥机离心机高压蒸汽灭菌锅 超净工作台恒温箱PH计 三、实验过程: 1、益生菌混合菌株的形态学研究 1.1菌种的分离 1.2菌种的性质实验 2、益生菌生长特性以及相互影响(查文献得到) 2.1单一菌种发酵实验 2.2混合菌种发酵实验 2.3培养基配方的优化(益生因子) 3、对离心上清液的成分及性质探究 3.1抑菌性质实验 3.2促益生菌生长性质实验 3.3成分测定实验?怎么测? 3.4环境因素对其性质影响实验 4、对冻干粉存储条件的探究及优化 4.1存储温度对冻干粉活度影响实验 4.2存储时间对冻干粉活度影响实验 4.3冻干粉耐氧实验 四、实验方法 1.菌种的活化 将菌种接种在装有TPY(或脱脂乳)培养基的试管中,将试管用塞子塞好,在厌 氧操作台中厌氧培养48小时,37℃。 2.扩大培养 2.1将菌种5%接种于脱脂乳液体培养基,于恒温培养箱中37℃培养48h。每4 小时测一次菌液pH值和滴定酸度和活菌数。测活菌数采用10倍稀释后平板计数法。 2.2将菌种5%接种于TPY培养基,37℃恒温培养,在0~48h内每间隔4h测定 600nm下菌液的吸光值和pH值和滴定酸度,并相应测定菌种的活菌数,绘制生 长曲线(首先,菌悬看成是溶液,其中的菌体理想化成球状,而且是均一的。这

双歧杆菌的作用及应用

双歧杆菌的作用及应用 系部: 专业班级: 姓名: 指导老师: 时间: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前言 (1) 1双歧杆菌生物学性状 (1) 2双歧杆菌的形态及生理生化特征 (1) 3双歧杆菌的分布及类型 (2) 4双歧杆菌生理作用 (2) 4.1屏障作用 (2) 4.2营养作用 (2) 4.3抗肿瘤作用 (3) 4.4免疫作用 (3) 4.5控制内毒素血症的作用 (3) 4.6延缓衰老作用 (3) 5 双歧杆菌的应用 (4) 5.1双歧杆菌在药品中的应用 (4) 5.2双歧杆菌因子的应用 (4) 5.3双歧杆菌在营养液中的应用 (4) 5.4双歧杆菌在酸奶中的应用 (4) 5.5双歧杆菌在新剂型中的应用 (5) 小结 (5) 参考文献 (6) 致谢 (7)

摘要:双歧杆菌作为人类肠道菌群的重要成员,在人体保健与疾病防治方面的作用引人瞩目。近年来对双歧杆菌的生物学作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在保健品及药品等方面进行着广泛的开发。 关键词:双歧杆菌生物学作用应用 前言 1899年,Tisser首先由母乳营养儿的粪便中分离一种厌氧的革兰阳性杆菌,菌体轻度弯曲,末端常见分叉,故名双歧杆菌。在20世纪初,曾试图用双歧杆菌肉汤培养物移植到数量较少的婴儿肠道中,用以提高婴儿对肠道疾病的抵抗力。20世纪50年代后,多次国际会议讨论双歧杆菌对机体的有益作用,对其生理意义的认识不断深入,在用于预防和治疗微生态失调及某些疾病中取得了一定成绩,双歧杆菌引起国际上广泛关注。20世纪60年代后,我国开始了这一领域的研究,试图利用双歧杆菌等微生态制剂达到有病治病、未病防病、无病保健三重效应,展现出了可喜前景。 1 双歧杆菌生物学性状 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为G+菌,不形成芽孢和荚膜,也无动力,抗酸染色阴性。菌体略弯曲,末端呈分叉状。多形性是本菌属的一个重要特征,形状多样性的呈现可能由某些碳酸盐所诱发,或与缺乏氯化钠、硫酸钠、硝酸钠、醋酸钠以及N-乙酰氨基糖有关。一般认为多形性是细菌对环境不太适应的结果。 双歧杆菌为厌氧菌,但不同菌种对氧的敏感性有差异,某些菌种当有CO2存在时,对氧可以耐受。不同种类的双歧杆菌对糖的发酵能力不同,产酸不产气。触酶试验多为阳性,多数能分解尿素,不产生靛基质和硫化氢。无内、外毒素。 双歧杆菌一般对卡那霉素、新霉素、链霉素、多粘菌素、庆大霉素、灭滴灵等耐受。对夹竹桃霉素、林可霉素、万古霉素、青霉素G、氨苄青霉素、红霉素、呋喃坦啶敏感。 双歧杆菌属于丙酸杆菌科,共有11个种、30个亚种和型,如分叉双歧杆菌、长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青春长双歧杆菌、婴儿双歧杆菌等。 双歧杆菌具有多种生理功能,是目前公认的益生菌,只有齿双歧杆菌与龃齿形成和牙周炎有关,但其致病作用仍不明确 2 双歧杆菌的形态及生理生化特征 双歧杆菌是革兰氏阳性多形态杆菌,呈Y字形、V字形、弯曲状、刮勺状等形态,其典型的特征是有分叉的杆菌,因而取名为bifidus,拉丁语源是裂开、分开之意。双歧杆菌不形成芽孢,亚甲兰染色菌体着色不规则,无运动性,专性厌氧,过氧化酶阴性,不还原硝酸盐,吲哚反应阴性,明胶液化阴性,联苯胺反应阴性;最适生长温度37~41℃,

软件控制管理办法

1.0 目的 1.1 加强对产品质量有影响的软件的确认。 1.2 加强对数控程序的控制、验证和管理,防止数控程序错用,遗失。 2.0 范围 本条款适用于本公司所生产的产品相关的对产品质量有影响的软件及数控程序。 3.0定义 3.1对产品质量有影响的软件:CMM检测软件、影像仪检测软件、钝化线操作软件。对 于加工设备所自带系统软件,由于已广泛使用,且通过检测产品可实时监控其运 行情况,故不作为需确认的软件范围。 3.2数控程序:数控设备所使用的,根据产品编制的加工程序或检测程序。 3.3编程员:负责数控程序的编制人员;也可以线长等制造部人员兼任。 4.0职责 4.1编程员负责数控程序的编制、修改、发放和有效版本控制。 4.2制造部负责数控程序的验证。 4.3《CNC作业指导书》由编程员编制,由调机员进行校对,并经工程审批后,发放制 造部使用。 4.4制造部负责有效版本数控程序的调用,程序现场使用的维护,参与数控程序的修改 等工作,并给编程人员提供支持。 4.5《CNC作业指导书》有编程员编制,由另外2名编程员校对、审核,质管部经理批 准后,发放精测室使用。 4.6程序管理员定期备份数控程序,刻录成光盘后,并交档案室存档备份。

4.7质管部负责影像仪检测软件的确认。 4.8工程部负责钝化线操作软件的确认。 5.0程序 5.1数控程序的产生 5.1.1编程员按照产品工艺要求(包括加工基准、加工刀具、加工夹具、加工设 备等),完成数控程序的初步编制:加工中心非手工编制程序、CMM程序编 制《CNC作业指导书》;加工中心手工编制程序与其他数控设备程序建立程 序清单。 5.1.2《CNC操作指导书》内容应包括所使用的刀具、夹具、程序名及找正零点 等内容,并进行制造试用。 5.1.3操作指导书、程序清单为纸制文件,数控程序为电子文件。 5.2数控程序的验证 5.2.1加工过中心非手工编制程序与CNC程序的验证 5.2.2线长安排设备的调机员对已初定的试制程序进行试用,至少加工三件合格 产品。通过验证后填写《过程验证记录表》,对程序和作业指导书进行固化。 5.2.3加工中心手工编制程序与其他数控设备程序验证. 5.2.4线长安排设备的调机员对已初定的试制程序进行试用,至少加工三件合格 产品。通过验证后将程序加入程序清单,并记录验证产品的生产批号。 5.2.5由验证不符合造成的数控程序修改,则返回编程员处,修改程序或修改相 关操作指导书重做验证。 5.3数控程序的修改 5.3.1正常因为工艺因素的调整造成的程序修改,由修改部门提出,编程员完成 对数控程序的修改,必要时填写《工艺文件更改单》,同步修改相应操作指 导书。 5.4数控程序的保存。 5.4.1数控程序验证后由工程部签字并发放制造使用,工程部备份留底。 5.4.2发放制造部分由各线长安排专人、专机管理,并建立管理台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