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滩小学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活动实施方案

东滩小学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活动实施方案

哈溪镇东滩小学开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活动”实施方案优秀的传统文化,代表着文明、高雅;优秀的传统文化意味着健康、和谐。从《诗经》中“载驰载驱”“我心则忧”的许穆夫人,到《楚辞》中“九死其犹未悔”的屈原,从“日省三身”“君子慎独”的孔子,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孟子,从“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刘禹锡,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杜甫,从对祖国山河“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的深沉热爱,到“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的庄严责任……优秀的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厚的民族精神和道德理念,她对人类的进步和发展产生着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和伦理道德中的优秀成果、探究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德育资源,充分发挥中华传统文化在育人中的独特作用,进一步推进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着力打造书香人文校园,结合学校实际特制订本校“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系列讲话精神,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刻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贯穿于学生成

长的全过程。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创新教育方式,丰富活动内容,尊重学生认知规律,不断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创出特色,打造品牌。

二、组织机构

加强领导,明确传统文化教育各类人员职责。校长挂帅亲自抓,教导处、班主任具体抓落实,学校其它各部门、全体教职工配合抓,形成的良好格局,具体如下:

组长:杨大平(校长)

组员:全体教师

四、活动目标

经过“学国学,弘扬传统文化”;“讲文明,养成文明礼仪”;“争当礼仪标兵,构建和谐校园”等为主题的传统文化教育和文明礼仪教育活动的开展,经过“读”、“诵”、“唱”、“讲”、“画”、“演”等丰富多彩的实践体验活动的开展,全力打造“文明、高雅、健康、和谐”的师生形象和关系,推动学校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提高全校师生的精神文明素质和道德水平,营造良好的校园秩序和文明环境,进一步推动校园文化内涵,促进学校全方面和谐发展。

五、活动内容

(一)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大力弘扬爱国、诚信、勤奋好学、孝亲敬长等传统美德,大力弘扬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内容,陶冶学生情操,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践行《中小学生守则》,积极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谦虚礼貌、助人为乐、遵纪守法、言行合一的礼仪规范。

(二)注重传统节日、纪念日教育。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为中华传统道德教育的有效载体,创新活动形式,普及传统文化经典知识、故事,积极挖掘德育元素,培育民族感情,激发民族自豪感。以儿童节、劳动节、建军节、国庆节、国家公祭日等纪念日为契机,引导广大师生缅怀先烈,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和祖国的发展史,不断增进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爱她人的情感。

(三)加强传统经典诵读教育。按照从易到难、从少到多、循序渐进、以点带面的原则,经过“诵经典、写经典、唱经典、演经典”,带动落实学生能力提升工程,促进国学经典教育生活化、活动化、故事化、体验化、兴趣化。

六、实施路径

(一)加强课程建设。全面落实地方必修课程内容,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教学计划和课程表,上好上足课程课时。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学期16课时,结合文化主题教育、道德教育、主题班会、团队

活动、国旗下讲话等进行学习。可经过晨诵、暮读等多种方式,持续开展阅读活动,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常态化学习模式。

(二)重视学科渗透。教师要自觉承担起价值引领、全员育人、全科育人的职责,不断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与研究,在相关学科教学中有机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加强备课,经过深入钻研课程标准及要求,找出相关学科知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点,在教学过程中,因势利导,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深刻教育。

(三)提升校园文化。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全方位、多形式、多渠道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与践行。开辟专栏,经过板报、文化墙、广播站、微信等载体普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师生诗词歌赋、书法绘画作品、传统美德典型等,营造浓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氛围。

(四)开展主题教育。以传统节日和重大纪念日、读书节、艺术节、体育节、推普周等活动为载体,策划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教育活动。主动发挥少先队、学生社团的主体作用,广泛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强学生学习体验,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七、活动要求

(一)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继续坚持将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进校园活动,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既体现继承、发扬的要求,又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在创新过程中形成学校特色。

(二)坚持因时因地制宜原则。继续坚持因时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统筹安排,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支持文艺团体和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开展艺术表演与艺术教学活动。

(三)坚持课程改革同步推进。继续坚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结合。根据各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在基础性课程中做到学科课程、教学环节、教育人群“三个全覆盖”,整体贯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四)坚持结合文明校园创立活动。积极总结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经验,将传承优秀文化与打造办学特色相结合。在文明校园建设中经过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掘传统文化资源,营造浓厚的校园人文教育氛围,让师生在审美中受到传统文化熏陶,从而走近传统文化,建设内容更多、品位更高、百花齐放、生动活泼的学生乐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