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ppt

合集下载

甘薯生产新技术—绿色食品甘薯(甘薯生产技术课件)

甘薯生产新技术—绿色食品甘薯(甘薯生产技术课件)

甘薯无公害高产高效生产技术
二、栽植前准备:
(一)选用抗病优质品种,严格挑选种薯 2.不同病区选用的适宜淀粉型品种: 在无病、一般肥力薯区,选高淀粉品种:徐薯22、心香、豫薯7号及其它抗病等品种; 在轻根腐病、茎线虫病薯区,选抗根腐病、茎线虫病品种:商薯19、商薯9号、郑红 22、洛薯10号、豫薯13、苏薯9号等品种;在高水肥地、轻病区选短蔓耐肥品种:徐 薯32(徐食5)、秦薯5号和徐薯27等品种;在重根腐病薯区选用高抗根腐病品种: 徐薯18、济薯15、商薯19;徐薯25、豫薯13、商薯7号、苏薯9号、及徐薯27(徐252)等品种;在重茎线虫病病薯区,选高抗至抗茎线虫病品种:漯薯10号、郑红22、 豫薯13、漯徐薯8号等品种;在黑斑病薯区, 选抗黑斑病淀粉型及淀粉兼食用型黑斑 病品种:秦薯5号、漯薯10号、冀薯98、渝苏151 (淀粉兼食用型,抗黑斑病); 徐 薯28、和西成薯007、南薯99等品种;在薯瘟病区选用抗薯瘟病品种: 湘农黄、皖苏 61 、湘薯75-55;)在蔓割病区选用高抗蔓割病品种:苏薯12号、农大6-2、洛薯 10号、商薯6号、冀薯71、 金山208); 3.生产紫薯全粉、饮料专用型高花青素甘薯优良品种选用:济黑1号、徐紫薯3号、 绫紫、烟紫薯2号、烟紫薯2号等。 4. 生产黄色甘薯全粉、饮料专用型品种选用:郑红22、心香、徐55-2、徐食5,高 胡萝卜素甘薯新品种选用:浙薯81、.维多丽、徐22-5、波嘎等.
培训包四 甘薯无公害高产高效生产技术
二、栽植前准备:
(一)选用抗病优质品种,严格挑选种薯 1.不同薯区淀粉加工用的适宜品种: 北方薯区选:商薯19、徐薯22、商薯9号;重根腐病地选用高抗根腐病的品种:脱毒 徐薯18、商薯19、豫薯13、商薯7号等;夏薯及高肥地轻病区选:广薯87、徐薯32 (徐食5)、及秦薯5号;黑斑病区选:秦薯5号、冀薯98、洛薯10号等;多病区选: 漯薯10号、徐薯25等. 长江中下游薯区选:徐薯22、西成薯007、心香、鄂薯9号、川薯217、渝苏8号、商薯 19等; 南方薯区选:桂粉2号、广薯421、金山208等;

甘薯PPT

甘薯PPT
甘薯栽后20-30天内,地上部茎叶生长缓慢,其 后生长较快,腋芽伸长,分枝陆续长出,到本期末分 枝可达全生长期分枝数的80-90%。一般品种此时分枝 与主蔓一起构成植株的主体,覆盖地面,即团棵或封 垄。
(一)发根分枝结薯期 (栽插——封垄始期)
此期的生长中心为根系
春薯约历时60-70天,夏薯约历时40天左 右。
(三)叶
1.着生类型 甘薯叶属不完全叶,互生,呈螺旋 状排列。
2.叶形 分掌状形、心脏形、三角形或戟形。 3.叶缘 有全缘、带齿、浅或深单复缺刻 。 4.叶片大小和叶柄大小 因品种及栽培条件有较 大变化。 5.叶色 可概分为绿、绿带紫和紫色,也是鉴别 品种的形态特征。 6.内部结构 甘薯叶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3部 分组成。
(1)初生形成层活动与块根形成
表皮 皮层 中柱鞘
原生木 质部
后生木 质部
韧皮部
形成层
发根后5天内
发根后约10天
发根后约15-20天
形成 层环
次生形成层
次生木 质部
发根后约25-30天
周皮
发根后约30天后
(2)次生形成层活动与块根膨大
1.周皮 2.韧皮部 3.初生形成层 4.次生本质部 5.次生形成层
选用了一大批适宜各大区生产需要和加工需要的优良 品种,如徐薯18、南薯88等 研究并实施了蔓尖越冬、地膜覆盖等育苗技术;开展 脱毒种薯生产和良种繁育
进行耕作改制、大田理技术研究和应用,以及 发展和应用高温大屋窖等安全贮藏技术等
二、甘薯生产概况与发展趋势
(二)茎叶盛长,块根膨大期 (封垄——茎叶生长高峰)
由于处在高温多雨季节,茎叶生长旺盛,生长速度达一 生最高峰,生长量达到最大值。在茎叶迅速生长的同时, 黄叶、落叶也陆续出现,形成新叶片与老叶片相互交替 的现象。在此阶段,同化物质向地下部运送量增多,薯 块相应膨大,本期末薯重约占全生育期总重量的30%40%。故本期又称 “藤薯同长”或 “薯蔓并长”时期。

甘薯生产工作总结PPT

甘薯生产工作总结PPT

生产进度跟踪
定期对生产进度进行检查和评 估,确保生产计划按时、按质 完成。
生产问题协调解决
针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及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协调解
决,确保生产顺利进行。
生产技术培训和指导
技术培训
组织种植户参加甘薯生产技术培训, 提高种植户的生产技能和管理水平。
技术指导
派遣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生产一线,对 种植户进行面对面的技术指导,确保 技术措施的落实。
提高机械化水平
研发和推广甘薯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 率。
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甘薯生产条件,加强农田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甘薯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
拓展甘薯加工产业链
01
开发甘薯深加工产品,如淀粉、粉丝、薯片等,提高附加值。
培育甘薯品牌
02
加强甘薯品牌建设,提升甘薯产品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工作地点
XX省XX市XX县甘薯生产基地

以上内容仅为示例,具体工作总结应根据实际情 况进行撰写。
02
甘薯生产情况分析
甘薯种植面积及分布
种植面积
今年甘薯种植面积达到1000亩, 相较于去年增长了10%。
种植分布
主要种植分布在山区和丘陵地带 ,其中山区种植面积占比60%, 丘陵地带种植面积占比40%。
技术发展
新品种选育、高效栽培技 术等研究取得显著进展。
工作目的
提高甘薯产量
通过引进新品种、优化栽 培技术,提高甘薯单位面 积产量。
改善甘薯品质
选育抗病性强、口感好的 新品种,满足市场对高品 质甘薯的需求。
促进农民增收
通过提高甘薯产量和品质 ,增加农民收入,助力乡 村振兴。

甘薯栽培技术PPT课件

甘薯栽培技术PPT课件

.
22
2.柴根
柴根又称梗根或牛蒡根,形状细长,粗细 均匀,粗约0.2~1cm,长约30cm。甘薯根 的生长是先伸长后加粗,当开始加粗时,如 遇土壤干硬坚实,或者水分过多、土壤透气 性差等条件,即阻碍根系加粗,加快幼根木 质化进程而形成柴根。柴根无经济价值,徒 耗养分和水分,栽培上忌生柴根。柴根形成 的多,表明栽培条件不良,不能满足块根形 成和膨大的需要。
红薯忌与柿子、西红柿西红柿、白酒、螃蟹、香蕉 同食。红薯和柿子不宜在短时间内同时食用,如果 食量多的情况下,应该至少相隔五个小时以上。如 果同时食用,红薯中的糖分在胃内发酵,会使胃酸 分泌增多,和柿子中的鞣质、果胶反应发生沉淀凝 聚,产生硬块,量多严重时可使肠胃出血或造成胃
溃疡
.
6
.
7
(三)甘薯是重要的经济、能源作物
.
16
5.华南秋冬薯区
包括海南全省,广东、广西、云南和台 湾的南部。秋薯一般在7月上旬至8月中旬栽 插,11月中旬至12月上旬收获,生长期 120~150天。秋薯也可以越冬栽培,延迟到 第二年春收获,成为冬薯。而冬薯一般在11 月栽插,次年4~5月收获,生长期170~200天。
.
17
二、甘薯生产概况
●利用甘薯作为原料的工业已遍及食品、化工、医疗、
造纸等十余个工业门类,利用甘薯制成的产品达 400多种。 ▲可制造人造纤维、塑料、合成橡胶、农药以及柠檬 酸,丁酸、丙酮、葡萄糖、味精、饴糖等多种产品。 将酒精按10%~15%的比例加汽油中作为燃料,称 为乙醇汽油。已推广应用。
.
8
.
9
◆制造酒精和淀粉的主要原料 100公斤鲜薯 可制造淀粉15~20公历
来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因此,

项目四模块二(甘薯)PPT课件

项目四模块二(甘薯)PPT课件
10
(一)甘薯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意义
11
12
13
我国甘薯消费比例大约为:工业加工约 45%,饲用35%左右,食用20%。
14
(一)甘薯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意义
15
16
(二)甘薯生产概况和发展趋势
➢ 甘薯广泛种植于世界上100多个国家,以亚洲和非洲 最多。
➢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甘薯生产国家,面积仅次于水稻、 小麦和玉米。
0
8.2 2.2 0.3 0.4 170 230 5.0 0
0
9.0 4.3 1.5 1.3 22 310 3.4 0.15 0
11.0 1.4 0.3 0.6 — — — 0
0
5
6
7
8
9
甘薯是重要的饲料作物。茎 叶可作为鲜、干和青贮饲料; 薯块加工后的副产品如粉渣、 糖渣、酒糟等是畜、禽的好 饲料。
38
39
甘薯茎叶生长与块根膨大之间的关系
1、茎叶正常生长、上下部生长协调,块根产量高;2、 茎叶生长差、块根产量低;
3、茎叶生长过旺、块根产量低; 4、茎叶早衰,块根产量较低
40
4、花、果实和种子
41
42
43
44
45
二、甘薯的脱毒与快繁技术
46
➢甘薯是我国栽培面积最广的作物之一。近年 来种植面积达到666.7万公顷,占世界的80%以 上。但采用营养繁殖导致甘薯病毒蔓延,致使 产量、质量降低。病毒病成为我国甘薯生产的 最大障碍之一。
➢ 四川省面积最大,山东省产量最高。
湖北, 4.31
福建, 5.53 湖南, 5.86
,四川 16.36
河南, 6.57
安徽, 6.68 广东, 7.43

脱毒甘薯的检测-完整版PPT课件

脱毒甘薯的检测-完整版PPT课件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 / 教学资源库
甘薯生产技术
脱毒甘薯的检测
(三)原种田的检测 脱毒原种的繁殖要在有一定隔离区的地方进行,即周围500米内不能种植非脱毒薯
。原种田的病毒检测以目测法和田问种植巴西牵牛为主,必要时田间取样用血清学方 法检测病毒的感染率。
(四)良种田的检测 良种田的病毒检测以目测法为主,就是要定期对良种田的发病率进行调查,必要 时也可抽样用血清学方法检测,当发病率超过一定标准时就不能再作为种薯使用。 (五)不同级别脱毒苗的质量标准 根据不同级别脱毒苗对病毒感染率的不同要求,初步制定以下判断标准(表8-3),病 毒感染率超过一定标准的应降级使用。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 / 教学资源库
甘薯生产技术
脱毒甘薯的检测
由于甘薯脱毒苗在繁育过程中极易受到病毒的再侵染,因此,在繁种过程中,除根据不 同级别种薯的繁种要求采取防治蚜虫等必要措施外,还应加强病毒的检测,及时淘汰感 病种薯以保证脱毒种薯的质量。根据不同级别种薯对病毒感染率的要求,可采取不同的 病毒检测方法。
种苗 级别
试管苗 (R0代苗)
表8-3甘薯脱毒苗病毒检测方法及标准(试行)
检测 方法
取样 方法
检样 数量
重复 次数
判断依据
检测标准
a.血清
法 b.指示
试管苗 。
3株/株系
2
植物法
a.血清学检 测阴性
b.嫁接所有 重复均不显 症
显症率为O
备注各级脱毒种带病 毒率最大限量

原原种苗
a目测法 b血清法 c指示植 物法
5点样 取样
a目测普查
b.50株/
667平米米
嫁接不显症 或血清反应 阴性
目测显症率 为0血清及

甘薯根与叶片形态PPT课件

甘薯根与叶片形态PPT课件
5
甘薯根与叶片形态
甘薯扦qiān插后,产生的根均属不定根。生长健壮的不定根在适宜环境 条件下,经一系列生理活动,逐渐膨大成块根,通常称薯块。块根既能 贮藏养分,又能用于繁殖。
细根是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主要根系,也称吸收根。 牛蒡bàng根是不定根在发育过程中遇到干燥、土壤通气性差以及种性
退化等情况下形成的,它没有经济价值,生产上要采取措施防止其产生。
4
甘薯栽培
甘薯又名蕃薯、山芋、地瓜、红薯、红苕sháo等。 甘薯在明朝万历年间(16世纪末)从吕宋岛(今菲律宾)传入福建,至
今已有400多年栽培历史。它是福建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重要饲 料、工业原料作物。 甘薯块根含有丰富的淀粉和多种维生素,尤以维生素A、C含量最高, 还含有蛋白质、脂类和钙、磷、铁等无机盐类物质。
6
活动与探究:甘薯的根
在甘薯膨大时期,剖开甘薯垄,露出地下部根系和薯块,认真观察其特 征,填写表格。块根、牛蒡根和细根的特征、作用
根的类型
特征与作用
块根
蔓节上比较粗大的不定根,可供人们食用和加工的薯块,甘薯块 根既是贮藏养分的器官,又是重要的繁殖器官。
牛蒡根 根内组织发生变化,中途停止加粗。消耗养分,无利用价值。
12
活动与探究:甘薯的叶形
在老师组织指导下到甘薯田,采集不同甘薯品种的叶片,对照图中甘薯 的三种基本叶形,说说你采集的叶片属于哪种叶形。
13
德化鹏祥中学
14
2019/11/1
15
甘薯根与叶片形态
德化鹏祥中学1甘薯来自培2甘薯根与叶片形态
3
甘薯的传说
红薯是民间常见的食物,红薯并不是原产我国,而关于它的来历还有一个传说。相传,明 代万历年间,在吕宋(今菲律宾) 经商的福建长东县商人陈振龙无意间发现,当地的红薯非 常好吃,产量也很高。他想到自己的家乡粮食欠缺,尤其是每遇大旱,百姓们往往食不果 腹,于是暗下决心,要将这红薯带回祖国。当时,吕宋是西班牙的殖民地,统治者严禁红 薯外传,违者杀之。陈振龙苦思冥想,心生一计,他让同行的商人先期回国,自己装病, 托辞在老乡家休养,趁机学习红薯的种植技术。一年之后,在红薯栽种期,他花钱私买了 一些红薯藤,编入货船的缆绳里,巧妙躲过了海关的检查,返回祖国。当年,红薯便在福 建栽培成功。两年后,福建遇旱,稻米颗粒无收,而陈振龙所栽培的红薯却收获了很多, 他用这些红薯帮助乡亲们渡过了难关。福建巡抚大喜,将陈振龙的功劳上报朝廷。朝廷认 为红薯种植期短且能耐饥,便在全国推广开来,成为人们餐桌上的寻常食物。

甘薯栽培技术(甘薯生产技术课件)

甘薯栽培技术(甘薯生产技术课件)

图2-15甘薯的果实与种子 1.果实;2.种子
(一)茎的形态
甘薯的茎
甘薯的茎通常称为薯蔓(藤),一般具有匍匐地面生长的习性。由于品种
间匍匐生长程度的不同,可分为匍匐、半直立、丛生三种类型。蔓的长
度因品种而异,短蔓的不足1米,长蔓的可达7米左右。短蔓品种的茎在
初期呈半匍匐生长,往后仍表现为匍匐生长,如华北117.长蔓品种一开
图2-17 甘薯幼根分化途径示意图
影响幼根分化的因素,内因在于薯苗的质量和品种.壮苗或薯蔓顶端幼嫩部分 根原基数目多而大,形成层发生的范围广,活动能力强,容易分化成块根.弱 苗和老梗蔓苗根原基细小,形成层活动范围也小,形成块根就少.
环境条件是外因.不同气候条件,土壤水分与氧气和营养元素等,都直接或间 接影响块根分化与膨大.土温在21~290C之内,阳光充足,雨水调匀,土壤相 对含水量维持在60~80%之间,通气性良好,土壤中含有足够的氮磷钾元素, 并且磷钾与氮的搭配合理,这样既增强了形成层细胞的分裂,又有利于光合作 用的进行和光合产物向根部的运转,容易形成块根,结薯早,薯数也较多. 如土温过低会延迟根系发展;土温过高,则使植株因呼吸加强,消耗大于积累, 生长停顿;如长期干旱,根内木质部导管发达,木质化程度加大,容易分化为 柴根;如遇澇渍年份,土壤含水量过多,甚至接近饱和,土壤通气性差,形成 层活动很弱,形成吸收根就多.
图2-4 甘薯块根的形状 1.纺锤形;2.圆筒形;3.椭圆形;4.球形;5.块状形
(二)根的分化发育 甘薯茎蔓上的节都有若干个根原基,在适宜的外界环境条件下,根原基开始冲长,
长出不定根。由于根原基形成时的条件不同,有的较粗大,有的较细小。在节的幼 嫩阶段早期形成的根原基较粗大,长出的幼根较粗,易于形成块根;反之,较晚形 成的根原基较细小,长出的幼根也较细,不易形成为块根,而多成为须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酱色、味精)
5.抗逆性较强的作物。 块根、茎蔓均能无性繁殖,受自然条件约束较小。
4. 甘薯也具有保健作用
• 1995年生物学家发现,甘薯中含有一种化学物质叫氢表雄酮,可以用 于预防结肠癌和乳腺癌; • 科学的实验分析证明,在蔬菜王国里,熟、生甘薯的抗癌性,高居于 蔬菜抗癌之首,超过了人参的抗癌功效。
钾120mg/kg以上。
(四)光照
• 甘薯是喜光作物,其光合作用的光饱和点30000-40000lx。 • 充足的光照有利于甘薯块根膨大,块根的膨大也与每天受光时间长短 有关。每天受光12.5-13小时,比较适宜块根膨大。
产。
(三)叶
• 甘薯的叶着生在茎节上,是主要的光合作用器官。 • 品种间叶形有差异,可分为心脏、三角与掌状等。 • 叶色有绿、浅绿和紫色等。 • 顶叶叶色是识别品种的主要特征之一,分为绿、紫、褐或绿带紫色等。 • 叶片背面的叶脉颜色,分淡红、红、紫、淡紫和绿色等。 • 叶柄基部色分为紫、褐、绿色等。 • 叶脉色和叶柄基色都是识别品种的标志。
▲短蔓型品种,春薯蔓长在1.5m以下,夏薯在1m以下。
• 蔓的长度又因土壤肥力、栽植密度、栽植时期及环境条件不同而有差异。

• 茎色因品种而异,可分为绿、紫、褐或绿中带紫色等。 • 光照强或生长速度缓慢时茎色较深;反之,则较浅。
• 甘薯顶芽含植物生长激素较多,顶端生长优势强,所以用蔓尖栽夏薯有利增
甘薯
第一节 概述
又名红薯,白薯,地瓜,红苕
一、经济价值
1.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在我国
和世界都居第四位,产量高,增产潜力大。 2.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富含淀粉、糖类、蛋白质、维生素、 纤维素以及各种氨基酸,是非常好的 营养食品。“生理碱性”食物
3.是发展畜牧业的好饲料。 茎叶中含有较丰富的营养成分,蛋白质(1.62%)、碳水化 合物(7.33%)、脂肪(0.46%)是牲畜的上好饲料。
甘薯的生长期
(二)生长中期 从茎叶封垄到茎叶生长量达高峰为生长中期。 • 甘薯茎叶覆盖地面开始到叶面积生长最高蜂。 • 茎叶迅速生长,茎叶生长量约占整个生长期重量的60~70%。 • 地下薯块随茎叶的增长,光合产物不断地输送到块根而明显膨大增重,块根 总重量的30~50%是在这个阶段形成的。
(三)生长后期 • 指茎叶生长由盛转衰直至收获期,而以薯块膨大为中心。 • 茎叶开始停长,叶色由浓转淡,下部叶片枯黄脱落。 • 地上部同化物质加快向薯块输送,薯块膨大增重速度加快,增重量相当于总 薯重的40~50%,高的可达70%,薯块里干物质的积蓄量明显增多,品质显著 提高。
二、甘薯的生长时期
甘薯是蔓生草本植物,在热带或亚热带地区能终年生长,为多年生植物。 可以划分为三个生长时期。 (一)生长前期 从栽插到茎叶封垄为生长前期。 它包括扎根缓苗和分枝结薯两个生长阶段。
• 甘薯扦插后3-10天,从苗地下部发根,地上部展开第一片叶,老叶变 绿叫还苗; • 大量根系迅速生长,地上部生长由缓慢转快,不断分枝,叶片制造的 光合产物逐渐增加,并向地下运转,开始结薯, 分枝结薯。 • 此阶段的任务是促进生根、早封垄、早结薯、多结薯,管理措施以水 肥运筹为主。
高糖、高维生素型品种

薯型美观,如薯块大小适中,形状好看,皮色好看等;营养成分高,含糖 量高、食味好;薯肉黄色、桔黄色、桔红色或紫色;产量较高。它们具有 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良好的保健功能。

代表性品种有:北京553、苏薯1号、鲁薯8号、台农65、苏薯4号、豫薯5
号、冀薯4号、豫薯10号、农林37号、农林43号、山川紫、百年薯。
(四)花、果实、种子

我国北纬23°以南,一般品种能自然开花 ,在我国北方,则很少自然开 花。
• • •
甘薯是异花授粉作物,花单生或若干朵集成聚伞花序,花型如漏斗状。 有雄蕊5个,花丝长短不一,花粉囊分为两室。 雌蕊1个,柱头球状分二裂。
• 果为蒴果,球形或扁球形,每果有种子1-4粒,种皮褐色。
三、甘薯的产量与品质及其形成
(一)甘薯块根的形成与膨大
1.初生形成层活动时期(即块根形成期)
甘薯栽秧后10-25天为根初生形成层活动时期。
大约在栽后10天左右,在原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之间出现初生形成层。
初生形成层活动力强弱和中柱鞘薄壁细胞木质化程度大小决定甘薯幼根发展
的方向。
初生形成层活动期
初生形成层活动力 强 弱
(一)温度 • 甘薯喜温暖而对低温反应敏感,最怕霜冻。
• 在15-30℃之间,温度愈高生长愈快,以25℃为最适温度,超过35℃生长缓
慢,低于15℃生长停滞,10℃以下植株因受冷害而死亡。
• 较大的日夜温差有利于块根膨大。
(二)水分
• 甘薯是耐旱作物,其蒸腾系数约在300-500之间,低于一般旱田作物。 • 甘薯田间耗水量与产量成正相关。一般认为春甘薯公顷产37.5-60t时,田 间耗水量为450-750mm,相当于每公顷4500-7500m3的灌溉量。 • 生长前期土壤水分以土壤最大持水量的60-70%为宜,生长中期以保持土壤 最大持水量的70-80%为宜,生长后期保持土壤最大持水量的60%即可。
第二节
甘薯的生物学特征
一、甘薯的形态特征 (一)根
由薯苗或茎蔓生长的
根均称为不定根。不定根 的发育情况可分为纤维根、 梗根和块根三种类
图13-1 甘薯三种根的形态 1.块根 2.梗根 3.纤维根
甘薯的根
1.纤维根

纤维根又称吸收根,其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养分
• 纤维根主要分布在30cm左右的土层内,入土深的可达1m以上,具有很强的 吸水能力,保证甘薯具有抗旱的特性。 2.梗根 • 梗根又称柴根或牛蒡根,形状细长,粗细均匀。 3.块根 —所处条件好、分化发育早的不定根,则可能膨大成块根。块根为贮藏根。
• 甘薯在我国种植的范围很广泛,南起海南省,北到黑龙江,西至四川西部山 区和云贵高原,均有分布。 • 根据甘薯种植区的气候条件、栽培制度、地形和土壤等条件,一般将我国的 甘薯栽培划分为五个栽培区域:北方春薯区、黄淮流域春夏薯区、长江流域 夏薯区、南方夏秋薯区和南方秋冬薯区。 • 北方薯区以淀粉加工业为主,长江中下游薯区主要作为饲料,南方薯区则在 食品加工业方面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块根形状有圆形、圆筒形、纺锤形、球形和不规则形。
—块根上有纵沟和根眼(或称根痕)。
—块根皮色因品种而异,有紫、粉红、黄、黄白、白等。
—皮色和肉色是鉴别品种的主要特征。
(二)茎
• 甘薯的茎是输导和繁殖的器官。 • 甘薯蔓的长度因品种而异。
▲长蔓型品种,春薯蔓长在3m以上,夏薯在2m以上;
▲中蔓型品种,春薯蔓长为1.5-3m,夏薯为1-2m;

1996年日本国立癌症预防研究所对26万人饮食生活与癌的关系统计 调查,证明了蔬菜的防癌作用。
• 通过对40多种蔬菜抗癌成分的分析与实验性抑癌的实验结果,从高到 低排列出20种对癌有显著抑制效应的蔬菜,其顺序是:熟甘薯98.7%, 生甘薯94.4%,芦笋93.7%,花椰菜92.8%,卷心菜91.4%,菜花90.8%, 欧芹83.7%,茄子皮74%,甜椒55.5%等
二 、甘薯马铃薯的分布及生产分区
• 世界甘薯主要产区分布在北纬40°以南。起源于美洲的秘鲁、墨西哥、 厄瓜多尔一带。 • 栽培面积以亚洲最多,非洲次之,美洲居第3位。 • 甘薯是块根作物,用途很广,可以做粮食、饲料和工业原料作物,种 植于世界上100多个国家。
• 在世界粮食生产中甘薯总产排列第七位。 •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2002年世界甘薯总种植面积为976.5万公顷, 总产量为1.36亿吨,平均鲜薯单产13.9吨/公顷。 • 我国的甘薯种植总面积和总产量分别占世界的62% 和84%,平均鲜薯 单产19.0 吨/公顷。
(三)甘薯的品质
• 根据甘薯的品质特点和用途,将甘薯品种分为三个类型: 高淀粉型 高糖、高维生素型 高淀粉、高饲料转化率型。
高淀粉型品种
• 块根产量高、出干率高、淀粉含量高,淀粉白、加工品质好。 • 代表性品种有:徐薯18、淮薯3号、绵粉1号、苏薯2号、鲁薯7号、甘薯868、 农林41号、农林43号、高系14,例如农林41号块根淀粉含量高达30% 。 • 这类品种的主要用途是,生产淀粉、柠檬酸、酒精、甘薯粉丝方便面等。
决定根的发展方向
根的类型 块根 纤维根
中柱薄壁细胞木质化程度 小 大强大 Nhomakorabea梗根
2.次生形成层活动期(块根膨大期)
甘薯栽后20-25天左右出现次生形成层,是块根的发展主要动力
栽后20-25天左右,出现次生形成层,原来的皮层组织剥落,为木栓层即薯皮所
代替。薯皮内含有花青素呈红色或紫色。
形成层活动范围、强度及时期的长短决定了块根的大小,是块根的发展主要动力
土壤

甘薯高产对土壤物理性状的要求是:土壤空隙度在50%以上,其中非毛管
空隙在20%以上,毛管空隙在30%以下;砂质壤土的容重为1.24g/cm3。
• 高产甘薯田的土壤肥力指标是:有机质1%~2%左右,全氮约0.6%,水解
氮约50mg/kg,全磷约0.1%,速效磷20mg/kg以上,全钾2%以上,速效
2. 茎叶生长过旺、块根产量也不高
• 主要原因是土壤肥水充足、土壤透气性差、施氮肥过多。前期茎叶猛 发,结薯晚;中期茎叶徒长,叶色浓绿,叶片肥大,最大叶面积指数 达到5以上,下层叶片受光差,叶片生死交替频繁,消耗大量养分块 根膨大慢;后期叶色不落黄,块根产量低,收获时T/R比值多在1以上。
3. 茎叶生长健壮、块根产量高
• 甘薯的丰产取决于初生形成层活动力的强弱和次生形成层活动力的强 弱和分布范围的大小。 • 甘薯的块根膨大过程受品种、气候、栽培条件等影响。 ▲一般薯块形成的早,前期膨大快的为早熟品种;前期膨大慢,后期 膨大快的为晚熟品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