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2--土壤作物营养诊断_附件

实验2--土壤作物营养诊断_附件
实验2--土壤作物营养诊断_附件

实验二土壤与作物营养诊断

在农业生产中,营养诊断正如医学上的临床化验诊断一样,通过土壤养分速测,可以大致摸清某个生产单位各种田块土壤养分的基本数量及其供应养分的能力,作为作物布局、轮作倒茬、肥料合理分配以及以户定肥、按地投肥等科学用肥的参考,作物从土壤养分供应不足或施肥过多,致使作物的营养失去平衡,产生缺素或者毒害症状,通过对作物生长过程中的营养状况观测与分析,为作物合理施肥提供依据。

植物营养诊断的方法有形态诊断、化学诊断和对比营养诊断法等。作物在生长期内由于营养失调而使植物的外部形态发生变化,如叶子的颜色和形态的改变,出现特有的斑点或暗色点,植物生长延缓等,通过肉眼观察作物的外部形态判断养分丰缺的方法,称为形态诊断,在作物的不同生育期,取其特定部位,用化学方法测定某种养分元素的浓度,用以判断该元素的丰缺水平,叫做植物养分的化学诊断。用所需的营养稀溶液注射到树干分枝或喷洒在叶部,经过7~10天后比较叶子颜色、形态和植物生长状况的变化,用以诊断植物营养方法,称为对比营养诊断法。植物营养诊断的方法是综合的方法,化学诊断必须与土壤调查、作物的生长发育和形态观察、气候条件、农业技术措施等结合起来,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

植物营养化学诊断的速测方法具有操作简单而快速的特点,用以测定植物组织中未被同化的无机养分,适用于田间,可通过多次重复来获得相对可靠的结果。

判断植物组织速测结果时,必须考虑全面,一般地说,植物组织中某元素含量多少,能反应土壤中该元素的供应水平。但是必须注意植物由于某一营养元素严重缺乏而使生长受到抑制时,另一元素的含量反而会增高,这就容易导出错误的诊断,例如在肥力较低的地块,植物组织中严重缺磷时,硝酸盐的转化受到阻滞,结果会造成组织中NO3-—N的积累,这不能说明土壤有效氮供应充足;又如土壤中氮中磷都缺乏时,组织速测的NO3—N含量很低,而P含量则相对较高,此时,如果施用氮肥,组织中NO3-—N增高,而P降低了。在干旱情况下,土壤中的养分不容易被吸收,致使植株内养分含量下降,这并不能说明土壤中缺乏有效养分;相反,寒冷和缺光等条件会使养分在植物体内积累。此外,中耕切断一些根系,病虫的侵袭等也能影响体内养分的含量。因此在进行化学诊断时必须考虑如下三条原则:

1、化学诊断结果要和植物的产量(或生长量)相比较是判断植物需肥结论的首要原则;

2、营养元素之间在植物体内存在相互作用,故需同时测定N、P、K三种以上的元素;

1、正确选择植物的器官和部位进行测定。

一、土壤营养诊断

(一)土壤样本的采集与处理

在一个生产单位范围内,应根据不同土壤类型、地形、历史情况、田块界限与不同的肥力状况分别采集样本,一般在20亩以下的地块可以采集一个混合样本,超过20亩地块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增加样本数目。采样可以采取对角线法或蛇形法多点采集等量土样,然后充分弄碎混匀用四分法对角淘汰。最后取土0.5 kg作为一个样本。采样深度以耕作层深度为准(一般为20 cm)。样本袋标签注明采样地点、深度、时间、地块前茬、施肥水平、产量水平、采样人等,袋内外各一标签。

采回的样本及时风干,剔除根茬、枯枝落叶以及石块等混杂物然后,研碎通过1 mm筛孔,备用。

在田间进行土壤养分速测时,都是采用新鲜样本,但由于土壤水分含量变异很大,为了统一计算基础,均以烘干土计,因此必须测定新鲜土样水分含量,然后计算应称湿土重。同时也为判断作物营养条件时,作为水分是否适宜的参考。现介绍田间土壤水分速测法——酒

精燃烧法:

先称盛土铝盒的重量,然后称新采湿土样10 g 于铝盒,用量筒加入6~8 ml 酒精,充分搅匀,然后点燃酒精,待燃烧将尽时,用小刀轻轻拔动土壤以助其燃烧完全,随后再加入2~3 ml 酒精。继续点燃一次,至松散粒状时表示土壤已干燥,待铝盒冷却后称重。

%

100%?-烧失重湿土重烧失重

土壤含水量

根据土壤含水量的测定结果,应称量的新鲜土样重为:

应称湿土重(g )= 应称干土重(g )+土壤含水量%×干土重 例如:测定的土壤含水量结果为10%,则

应称湿土重=5+(10%×5)=5.5克。

广大贫下中农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对土壤墒情(含水量)的观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把不同的土壤垧情划分为干土、灰垧、黄垧、合垧、黑垧等五级。在田间也可以测土壤垧情来估算出土壤的含水量(不一定要用酒精燃烧)。

干土的含水量约为4~8%,灰垧为8-12%,黄垧为12~16%,合垧为16~20%,黑垧为20~24%,一般砂土轻壤土用低限,垆土(粘土或重壤)用上限,二合土(绵土,即轻壤至中壤)取中间数值。此外,水稻田浸水的土壤含水量约为25~35%。

由于水稻土中含水量很高,因此,在加浸提液的量时,应除去相应的含水分量。 (二)土壤养分浸出液的制备

称取土壤样本5 g (以干土计)于30 ml 干净的细口瓶中,用量筒加入0.5N 浓度碳酸氢钠15 ml ,再加一小匙活性碳,用力摇动200次,静置5分钟过滤于另一干燥的容器中待测。 (三)土壤有效养分的测定

本法适用于含石灰,pH 为中性至微碱性的土壤。如改用其它方法或不同土壤类型,则应结合田间肥料试验进行,不可机械应用分析结果。

① 土壤NO 3-—N 的测定。

测定原理:锌在酸性条件下,产生氧气,将硝酸根还原成亚硝酸根,后者与对氨基苯磺酸和α—萘胺作用,形成红色偶氮染料,在一定范围内可按颜色(玫瑰红)深浅估测NO 3-—N 含量。本法的灵敏度范围内0.5~20 ppm ,其反应一定要在酸性条件(pH =5左右)下进行,在碱性条件下不显色或显色不明显。

测定步骤:分别吸取含有NO 3—N 2 和16 ppm 的混合标准液各1、2、4滴两份,按一定顺序滴入白磁板的各自穴中,然后每穴加蒸馏水3、2、0滴,每穴中的总体积各为4滴,搅匀。即得含NO 3-—N 分别为0.5、1、2、4、8、16 ppm 的系列标准液。

与此同时,吸取两份土壤待测液各4滴,分别放入白磁板的另2个穴中,各级标准液穴中再加蒸馏水1滴,而土壤浸出液穴中加2.0N 硫酸1滴,搅匀,然后分别向各级标准液和土壤待测液的白磁板穴中加入硝酸试粉—小匙(绿豆粒大小),搅匀,5~20分钟内与标准色阶比色读数。

② 土壤中铵态氮的测定

测定原理:纳氏试剂与铵作用生成碘化氨基氧汞黄色溶液,在一定的浓度内,黄色愈深,铵态氮就愈多,相反就少,通过与已知的标准色阶相比,即可求出其含量。在强碱性条件下才能显色,酸性则不显色,化学反应如下:

2K 2(HgI 4)+ 3KOH + NH 3 = NH 2Hg 2O + 7KI + 2H 2O

测定步骤:分别吸取含有NH 4+—N 2 ppm 和16 ppm 混合标准液1、2、4滴两份,按一定顺序滴入白磁板的各自穴中,然后于每穴中加蒸馏水3、2、0滴,使每穴中的总体积均匀为4滴,搅匀,即得含NH 4+—N 分别为0.5、1、2、4、8、16 ppm 的系列标准溶液。

与此同时,吸取土壤待测液两份各4滴,分别滴入白磁板的另外2个穴中,分别向各级标准溶液和土壤待测穴中加入10%酒石酸钾钠阿胶溶液1滴,纳氏试剂1滴,搅匀,5~20分钟与标准液比色读数。

③土壤中有效磷的测定

测定原理:土壤中的磷酸与硫酸钼酸铵溶液作用生成淡黄色或无色的磷钼酸铵,被氯化亚锡还原便形成蓝色的络合物,在一定范围内,根据蓝色深浅和标准色阶相比,即可求出其含量,化学反应如下:

(NH4)2MoO4 + H2SO4→H2MoO4 + (NH4)2SO4

H2MoO4→MoO3?H2O

MoO3→MoO2

H3PO4 + MoO2 + 4MoO3→MoO2·4 MoO3·H3PO4

侧定步骤:分别吸取含磷2 ppm和16 ppm的混合标准溶液各1、2、4滴,按一定顺序滴入白磁板的各自穴中,然后各加蒸馏水3、2、0滴,使每穴总体积均为4滴,搅匀,即得含磷分别0.5、1、2、4、8、16 ppm的系列标准溶液。

与此同时,吸取两份土壤浸出液各4滴,分别滴入干净的白磁板的另2个穴中,于系列标准液穴中加蒸馏水1滴,往土壤浸出液穴中加2.0N硫酸1滴,搅匀,然后,向各级标准液和土壤浸出液穴中分别1.25%硫酸钼铵溶液1滴,搅匀再加0.4%氯化亚锡1滴,搅匀,5~10分钟与标准色阶比色读数。

④土壤中有效钾的测定

测定原理:钾离子与亚硝酸钴钠试剂作用时,生成难溶于水的亚硝酸钴钠钾黄色沉淀,当溶液中含钾量少时,此沉淀则成悬浊液存在。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根据悬浊液的混浊程度,即可求出其含量,化学反应如下:

2K+ + Na3[CO(NO2)6]→K2Na[CO(NO2)6]↓+ 2Na+铵离子对测定有干扰,加入甲醛溶液作为掩蔽可消除,此反应pH值控制在4~6较好,当pH>6时易形成氢氧化钴沉淀,pH<4时,亚硝酸钴钠钾易溶解。

测定步骤:分别吸取含K 20 ppm、160 ppm的混合标准液各1、2、4滴两份,按一定顺序放入底部中间有2 mm直径黑点或1 mm粗黑线条的白磁板的各自穴中,然后于每穴中加蒸馏水3、2、0滴,使每穴的总体积为4滴,搅匀,即得含K分别为5、10、20、40、80、160 ppm 的系列标准液。

与此同时,吸取土壤待测液4滴两份放入带有黑点或黑线的白磁盘另2个穴中,于各级标准中加蒸馏水1滴,土壤待测液中加1:1醋酸1滴,37%甲醛阿胶溶液1滴,搅匀,加15%亚硝钴钠1滴,再加95%酒精4滴,2~20分钟与标准液的混浊比浊读数。

二、植物营养诊断

(一)植株化学诊断样品采集和处理

1、取样的代表性

在作物化学速测工作中,为了保证速测结果能正确反映客观实际情况,采集工作十分重要,对测定样品的选择一般要求有充分的代表性,要多点取样,避免采集田边、路旁的植株,采样时要注意长势、长相,凡是植株过大、过小的以及受病虫害或机械损伤的植株不应采集,如果测定对象是缺素或者有病的植株,则应选择典型的样品。同时采取无病正常植株样品进行对比,取样株数一般一个样品应在10株以上。

总之,在采集时一定要考虑到植株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对营养诊断要注意代表性,对阻碍因子诊断则力求典型性。

2、取样时间

作物体内各种物质数量在不断的代谢变化之中,在白昼和傍晚,在不同生育期,都有所不同,因此,采集时间要尽可能固定在一天之内,一般在上午8~10时进行较宜,因为那时作物的生理活动已趋于活跃,地下部分根系对养分的吸收速率和地上部分光合作用对养分的需要,接近动态平衡,作物组织中的无机养料贮量最能反应根系养分吸收和作物同化作用对养分需要的相关性。因此,这时取样测定效果最好,当然,互相比较的样品也必须在同一时间内采取,否则就失去互比较的意义。

3、取样部位

取整株作物进行分析是没有必要的,也是不科学的,因为在一般作物的各种组织和器官内,含有的营养成分和数量都有很大的差异,即使是同一种器官,由于所处的年龄阶段不同,其营养含量也有差异。因此,在进行化学诊断时,只需要选择植物替的某一部位进行分析即可。

总之,不同作物,不同时期,取样部位各不相同,下面是几种主要作物养分的测定部位,仅供参考。

①麦类和水稻:在拔节前选择主茎分蘖节以上1 cm长度为样本,拔节后选取主茎全株各茎节部位(以茎节为中心上下0~5 cm长度)为样本。

②玉米和高粱:幼苗期(定苗前)选择主茎基部分蘖节处约1 cm长度,7~9片真叶期,选取顶部展开的第一或第二叶子的中脉茎基部1 cm长度;玉米抽穗后选取第一果穗以下第二片叶子的中脉基部1 cm长度为样本。

③棉花:打顶前选取主茎顶端展开的第一或第二片真叶的叶柄为样本,打顶后取顶部第二果枝主茎上的大叶的叶柄为样本,这也应予注意,如淀粉测定仅是在水稻幼穗分化之后进行,在此之前,水稻体内的淀粉与氮素水平差异无明显相关性。

4、样品的处理

①植物样品的处理的方法:进行作物诊断的样品,一般要求在田间测定,如果不能在田间测定,则最好带土盛在深色口袋或水桶(水稻植株带土并放少量水)中带回室内,以免由于水分蒸发等原因造成测定误差,一般在采样后2小时内完成,测定前先将样品中枯叶断茎、霉株、残根等除去。再将沾染在植株上的土粒、灰尘等用布或吸水软纸揩干,最后将特定的测定部位取下,剪成小段进行压汁或浸提,然后进行诊断测定。如果放置时间较长,由于植株体内有机化合物可能分解。造成测定误差,所以测定应及时进行,最好在取样后3小时完成,若不能立即测定,可暂时用清洁的湿布包裹或放入塑料袋中防止水分蒸发,必要时放入冰箱,但这样做时间也不可太长,以免养分转化或样品干燥压不出汁液来。

②植株汁液和浸提液的制备:制取植株汁液的方法有三种,一是用压汁法将组织液挤压出来,然后稀释到一定浓度进行测定这就叫压汁液稀释法;二是用浸提剂浸提,制成速测用的浸提液,浸提剂可用热水、冷水或其它试剂;三是将汁液直接挤压在比色皿或试纸上进行快速测定。本实验采用浸提法:具体操作是将已处理后的植株样品,用干净剪刀把特定部位剪下,剪成1 cm小段,然后称0.5 g,加蒸馏水20 ml摇200次,待测(应在2~3小时内测定完毕,否则有机养分要水解,改变浓度,特别是磷变化更为突出)。

(二)作物组织中氮、磷、钾速效养分的测定

1、NO3-—N侧定(硝酸试粉法)

作物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氮素,以氨态氮(NH4+—N)和硝态氮(NO3-—N)两种形态为主,氨态氮进入根系以后,迅速参与含N化合物的合成,很少在植株体内积存,如游离氨过多还会使作物受害,而硝态氮进入根系以后,虽然也可还原参与含N有机物的合成,但仍有相当数量的累积,因此,植株体内经常可以检测出一定量的硝态氮,其浓度在一定范围内能反映当时作物体内氮素营养水平和土壤的供氮状况。作物组织中的硝态氮可以压汁或浸提后测定,

也可以在组织切面上直接速测,速测方法有硝酸试粉法、二苯胺法、马钱子碱法等。本实验采用硝酸试粉法。

①测定原理(同土壤NO3-—N测定)

②测定步骤:分别吸取含(NO3-—N)2和16 ppm混合标准液各1、2、4滴两份,按一

定顺序放入白磁板穴中,然后每穴中加蒸馏水至每穴的总体积均为4滴,搅匀,即得含NO3-—N分别为0.5、1、2、4、8、16 ppm的阶梯标准液。与此同时,吸取两份植株浸提液4滴,分别放入另外白磁板穴中,于各级标准和植株浸出液穴中均加硝酸试粉1小匙,搅匀,5~20分钟内与标准色阶比色读数。

③结果计算:

NO3-—N含量(ppm)= 读数值×40

2、磷的测定(钼兰比色法)

作物根系自土壤中吸收的无机磷,大部分在作物体内迅速转化为有机磷,其余的部分仍以水溶性状态留在体内,这部分水溶性磷的含量大体上能反应土壤磷素供应状况,可作为测定作物组织中磷素水平的指标。

①方法原理(同土壤有效磷测定)

②测定步骤:分别吸取含磷(P)2和16 ppm混合标准液1、2、4滴,两份,按一定顺

序放入白磁板穴中,然后于每穴中加蒸馏水使每穴的总体积均匀为4滴,搅匀,即得含磷分别为0.5、1、2、4、16 ppm的各级标准液。

与此同时,吸取两份植株浸出液4滴,分别放入另外白磁板穴中,与各级标准液和植株浸出液穴中均加1.25%硫酸钼铵溶液1滴,搅匀,再加0.4%氯化亚锡1滴,搅匀,5~30分钟内标准色阶比色读数。

③结果计算:

植株无机磷(P)含量(ppm)=读数值×40

3、植物组织中钾的测定

植株组织中的钾基本上是以离子态存在于组织汁液中,它的含量变化与土壤供钾状况关系很大。可以作为钾素测定的指标,下面介绍两种方法:

①四苯硼钠比浊法

⑴方法原理:钾离子与四苯硼钠在pH值为5~10的条件下作用,能生成稳定的白色四苯硼钾沉淀。

K+ + Na[B(C6H5)4]→K[B(C6H5)4]↓+Na+

当溶液中含钾量少时,此沉淀则变成悬浊液存在,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根据悬浊液的浑浊程度可判断其含量。

⑵测定步骤:分别吸取含钾(K)20 ppm和160 ppm混合标准液各1、2、4滴两份,按一定顺序放入底部中间带有黑点或黑线条的白磁板穴中,然后加蒸馏水至每穴总体积均匀为4滴,搅匀,即得含K分别为5、10、20、40、80、160 ppm的各级标准溶液。

与此同时,吸取两份株浸出液4滴,放入另外带有黑点或黑线条的白磁板穴中,加3%四苯硼钠溶液1滴,搅匀5~20分钟内与标准阶比浊读数。

②亚硝酸钴钠法

⑴方法原理(同土壤速效钾)

⑵测定步骤:分别吸取含钾(K)20 ppm和160 ppm混合标准各1、2、4滴两份,按一定顺序放入黑磁板或底部中间有黑线条的白磁板穴中,然后加蒸馏水至每穴总体积均为4滴,搅匀即得含钾分别为5、10、20、40、80、160 ppm的各级标准液。

与此同时,吸取两份植株浸出液4滴,放入黑板或带有黑点或黑线条的白磁板中,加30%亚硝酸钴钠1滴,95%酒精4滴,5~20分钟内与淮液比浊读数。

③结果计算

作物内无机钾(K,ppm)=读数值×40

三试剂配制

⑴ 2.5%硫酸钼酸铵原液,称取酸铵25 g,溶于200 ml水中,加热溶解,如显混浊需过滤,另取比重1.84的浓硫酸275 ml,缓缓加入400 ml蒸馏水中,两溶液冷却后,把钼酸铵溶液缓缓加入硫酸溶液中,经冷却至室温,用水定溶为1000 ml,并移入棕色瓶中长期保存。

⑵ 1.25%硫酸钼酸铵:量取2.5%硫酸钼酸铵溶液1份,加蒸馏水1份即成,可供3个月内使用。

⑶ 20%氯化亚锡原液:取氯化亚锡20 g,加浓盐酸10 ml和甘油90 ml(化学纯,稍加热溶解,摇匀),此液可保存4~5个月。

⑷ 0.4%氯化亚锡:当天临用时吸取20%氯化锡原液4滴,加蒸馏水10 ml稀释即成,此液当天失效。

⑸ 3%四苯硼钠溶液:取四苯硼钠3 g,硼酸钠0.3 g,溶于100 ml蒸馏水中,加浓盐酸1滴,搅匀,再加氢氧化铝0.5 g,搅动溶解,混浊澄清过滤。

⑹ 30%亚硝酸钴钠溶液:取亚硝酸钴钠3 g,溶于10 ml蒸馏水,加冰醋酸10滴即成。

⑺ 95%或无水酒精:市售化学纯。

⑻ 2.0N H2SO4:5.6 ml 浓硫酸溶于94.4 ml水中。

⑼ 0.5N NaHCO3:42 g NaHCO2溶于1000 ml 水中。

⑽活性碳

⑾ 10%酒石酸钾钠,配200 ml。

⑿ 1:1醋酸,配200 ml。

⒀铵试剂:

A 碘化钾17.5 g溶于50 ml水中,

B 氯化汞8.5 g溶于150 ml水中,

将B缓缓加入A,到显红色沉淀,不再消失,

C 30%氢氧化钾300 ml,

将C加入A-B混合液中,再加数滴氯化汞,稍有沉淀出现。

⒁3%的EDTA甲醛溶液:称取3 g EDTA溶于50 ml蒸馏水中,加37%甲醛50 ml,再加0.5N NaHCO3溶液4 ml和β—二硝基酚0.1 g充分混合溶解即成。(加0.5N NaHCO3的目的是造成碱性,β—二硝基酚是为了把白色沉淀染成黄色,便于比浊)。

⒂混合标准溶液:用分析天平或感重1/100 g的天平,准确称取二级磷酸二氢钾(KH2PO4)0.439 g,硝酸钾(KNO3)0.722 g,(NH4Cl)0.382 g,硫酸钾(K2SO4)1.325 g,放入烧杯中,用少量蒸馏水溶解,然后无损地转移至1000 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刻度,摇匀,即得含磷、硝态氮和铵态氮各为100 ppm及含钾1000 ppm的混合标准原液,此液加甲苯防腐剂5滴,即可保持3~4个月。

⒃2和16 ppm混合标准稀液:准确吸取4 ml混合标准原液,放入25 ml量筒(或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含硝态氮、铵态氮及磷各16 ppm和钾160 ppm标准溶液,再从16 ppm稀液吸取0.5 ml放入25 ml量筒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含硝态氮、铵态氮和磷各2 ppm和钾20 ppm标准溶液,此液7~15天,尤其是2 ppm失效。

⒄硝酸试粉:

A 保存剂:甲:称取柠檬酸150 g,对胺基苯磺酸4 g和甲苯胺2 g,混合磨细均匀,贮于棕色瓶中,防潮防光;乙:称取锌粉2 g,和硫酸锰10 g,混合磨细均匀,贮于另一瓶中。

B 使用试剂:取保存剂甲15 g和乙1 g充分混合均匀,贮于棕色瓶中备用,此试粉一般保持两个月以内有效(吸湿发红失效)。

作物营养诊断方法

作物营养诊断方法>植株形态诊断 植株形态诊断植株化学分析诊断土壤分析诊断施肥诊断 缺素症的观察步骤作物营养缺乏症状检索表主要农作物营养缺乏症状蔬菜的主 要缺素症状 一、缺素症的观察步骤 1.对比正常植株,首先观察症状出现的部位:症状主要发生在下部老叶,或在新叶或顶芽? 2.观察叶片颜色:叶片是否失绿变褐变黄?叶色是否均一,叶肉和叶脉的颜色是否一致?叶 上有无斑点或条纹?斑点或条纹是什么颜色? 3.观察叶片形态:叶片是否完整?是否卷曲或皱缩?叶尖、叶缘或整个叶片是否焦枯? 4.症状发展过程:症状最先出现在叶尖、叶基部、叶缘或是主叶脉两侧?症状以后又怎样发 展? 5.观察顶尖是否扭曲、焦枯或死亡? 返回顶部 二、作物营养缺乏症状检索表

返回顶部三、主要农作物营养缺乏症状 植株形态诊断>主要农作物营养缺乏症状 主要农作物营养缺乏症状

返回顶部 四、蔬菜的主要缺素症状 1.蔬菜缺氮症状蔬菜缺氮时叶绿素含量减少,植株生长发育不良,生长缓慢,从老叶开始失绿,渐渐发黄,并逐步向上发展直至整株作物失绿而变为黄绿色;蛋白质合成受阻,导致组胞小而壁厚,植株矮小瘦弱,花蕾容易脱落,果实小而少,产量低,品质差。 番茄缺氮时果实小,色淡; 黄瓜果实色浅白绿,靠果柄前一段很细,果实端部靠花蒂一段突然膨大成畸形果,辣椒、茄子果实少而小。 大白菜缺氮时,叶片从下向上渐渐发黄,株形小;包菜缺氮时,发棵慢,下部叶子渐渐发红。 2.蔬菜缺磷症状缺磷的症状是植株生长迟缓、矮小、直立、叶色呈暗绿,花蕾少。 番茄缺磷茎叶呈紫红色,叶片小,株形矮小似发僵,果实少,易开裂。 黄瓜缺磷时叶色深绿,发育不良,果实畸形呈镰刀形,色深。

实验诊断学综合测试卷二及答案

实验诊断学综合测试卷二及答案 2008-07-02 20:40 来源:医学教育网【大中小】【打印】【我要纠错】 一、名词解释 1.抗人球蛋自试验:用抗人球蛋白血清检查病人红细胞表面有无吸附不全抗体,或血清中有无游离的不全抗体的试验。主要用于诊断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和新生 2.冷溶血试验:在先冷后温条件下,观察病人的红细胞在含补体的自身血清中是否溶血清中是否溶血的试验。主要用于诊断阵发轻寒冷性血红蛋白尿。 3.贫血:贫血指单位容积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及红细胞比容低于参考值下限,通常称为贫血(anemia)。以血红蛋白为标准,成年男性血红蛋白<120g/L,成年女性<110g/L,即存在贫血。 4.平君红细胞体积:系指每个红细胞的平均体积,以f1(um3)为单位。 5.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系指每个红细胞所含血红蛋白的平均量,以Pg为单位。 6.平均血红蛋白浓度:系指每升红细胞中所含血红蛋白的克数,以g/L表示。 7.染色质小体:位于成熟或幼红细胞胞浆中的紫红色小体,呈圆形,大小约1-2um,可一个或数个溶血性贫血及脾切除后。 二、填空题 1.甲、乙、丙型血友病时,血浆凝血酶原时间(),血清凝血酶原时间()。 【答案】正常,缩短 2.原发性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时,在有关出血,血栓性疾病的检查试验()常延长,()常缩短。 【答案】出血时间,血清凝血酶时间 3.血栓性疾病时。凝血时间和血浆凝血酶原时间()。 【答案】缩短 4.血小板第3因子明显减少时,()缩短。 【答案】血清凝血原时间 5.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症时,出血时间(),凝血时间()。 【答案】延长,正常 6.复钙试验是用以检测凝血第一阶段()有无障碍的试验。 【答案】源性凝血途径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次月考摸底测试及答案(2套)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次月考摸底测试及答案班级:姓名:分数:考试时间:90分钟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 得分 一、读拼音,写词语。(20分) qiān xū nǎo nù zhēng chǎo pǔ sù jià zhítáo guàn zuǐ ba huāng liáng 二、比一比,再组词。(10分) 险(________)脑(________)城(________)摇(________)检(________)恼(________)诚(________)遥(________) 三、读一读,连一连。(10分) 开放的光斑穿过花环 朴素的孩子透过珍珠 银色的花朵泼洒密林 快乐的花环编织树叶 四、想一想,选词填空。(10分) 发明发现 (1)造纸术的(______),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2)在姐姐的书架上,我(______)了那本我喜欢的漫画书。

改进改正 (3)有了错误,要及时(_______)。 (4)蔡伦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_______)了造纸术。 五、照样子,按要求写句子。(15分) (1)教室里的掌声激烈而持久。(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仿写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亮晶晶的把交给了钥匙爸爸小强(连字词组成两句不同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立在这儿的那棵树(_____)到什么地方去了呀(______)鸟儿问树根(_______)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20分) 掌声(节选) ①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在掌声里,我们看到,英子的泪水流了下来。掌声渐渐平息,英子也镇定了情绪,开始讲述自己的一个小故事。她的普通话说得很好,声音也十分动听。故事讲完了,教室里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 ②从那以后,英子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不再像以前那么忧郁。她和同学们一起游戏说笑,甚至在一次联欢会上,还让同学们教她跳舞。 1.“骤”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___部,再查____画,“骤”的第13画是_____。 2.在文段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突然(_______)猛烈(_______)慢慢(_______) 3.请用“”画出文段中描写英子行动不便的句子。

植物营养诊断与施肥复习题

植物诊断施肥与营养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根外营养:植物叶片(包括一部分茎)吸收养料并营养本身的现象。意义:只能作为根系营养的一种补充,而不能代替。 2根外追肥:对于微量营养元素的叶面施肥是一个很重要微量元素施肥方式。 3植物营养期;植物通过根系由土壤吸收养分的整个时期。 4植物营养阶段性:生长初期吸收的数量和强度都较低,随着生长期的推移,对营养物质的吸收逐渐增加,到成熟阶段又趋于减少。 5植物营养的临界期:是指营养元素过多或过少或营养元素间的不平衡,对于植物生长发育有着明显不良的那段时间。(P的营养临界期在幼苗期,N在幼苗阶段,比P稍晚)6影响植物吸收养分的外界因素:1光照2温度3水分4通气5土壤溶液的ph 6养分浓度7离子间的相互作用(注:在酸性反应

中植物吸收的阴离子多余阳离子;而在碱性反应中又恰恰相反) 7同等重要率:必要营养元素在植物体内不论数量多少都是同等重要的。 8不可替代率:任何一种营养元素的特殊功能都不能被其他元素代替。 9最小养分率:是土壤缺少某种营养元素时,其他养分含量虽然较多,植物仍然不能良好的生长,而且植物的生物量在一定限度内随这个元素的增减而相对变化。 10吸收:营养物质由介质进入植物体内的过程,即养分离子向根部运动的迁移过程和养分离子由根部进入植物体内的吸收过程。 11截获:根系在土壤里伸展的过程吸收直接接触到的养分。 12 质留:因植物蒸腾作用引起的土壤养分随土壤水分流动的运动速度较快但是要求水分和离子浓度够大。 13植物营养最大效率: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还有一个时期,植物对养分的要求,不论是在绝对的数量上,还是吸收速率上,都是最高的,此时施肥所起的作用最大增效率显

实验诊断学---临床血液学检验

临床血液学检验 Ⅰ、血液一般检验----红细胞系统 一、红细胞生成起源 二、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增多 1、男:RBC>6.0 ×1012/L, Hb>170g/L 女:RBC>5.5 ×1012/L, Hb>160g/L 2、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增多的【临床意义】 ⑴、相对增多:血浆容量减少血液浓缩 ⑵、绝对增多 ①继发性:非造血系统疾病,主要环节是EPO增多 代偿性增加:血氧饱和度低,组织缺氧所致 生理性:新生儿、高原居民 病理性:慢性心肺疾病、异常血红蛋白病 非代偿性增加:无血氧饱和度低和组织缺氧 肿瘤和肾病所致:肾癌、肝细胞癌、卵巢癌、子宫肌瘤、肾盂积水、多囊肾等 ②原发性: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三、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 1、贫血:男<120g/L, 女<110g/L 贫血程度:轻度:>90g/L 中度:90-60g/L 重度:60-30g/L 极重度:<30g/L 2、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的【临床意义】 ⑴、生理性减少:婴幼儿(生长发育迅速),妊娠中、后期(血容量增加,血液稀释),老人(骨髓造血减少) ⑵、病理性减少 ①生成减少 骨髓造血障碍 造血干细胞异常:再障 骨髓浸润:急性白血病等 原因不明或多种机制:慢性感染、肿瘤、肝病、内分泌病等伴发的贫血 细胞分化和成熟障碍 DNA合成障碍:巨幼细胞贫血 血红蛋白合成障碍 血红素合成障碍:IDA 珠蛋白合成障碍:海洋性贫血 ②破坏过多 红细胞内在缺陷(遗传性):遗球、红细胞酶缺陷的溶贫、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异常血红蛋白病、PNH 红细胞外在缺陷(获得性):免疫性、机械性 ③失血 急性失血

慢性失血 四、网织红细胞(reticulocyte) 【定义】网织红细胞是晚幼红细胞到成熟红细胞之间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胞质中尚残存多少不等的核糖核酸等嗜碱性物质。用煌焦油蓝或新亚甲蓝进行活体染色,这些嗜碱性物质被凝聚沉淀并着色,在胞浆中呈现蓝色细颗粒状,颗粒间又有细丝状联缀而构成网状结构,故称网织红细胞。 【正常值】 0.005~0.015(0.5%~1.5%) 【临床意义】 (一)反映骨髓的造血功能 1. 网织红细胞增多:溶血性贫血;急性大量溶血 2. 网织红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 (二)贫血治疗的疗效判断 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细胞贫血给予铁剂或叶酸治疗有效,网织红细胞增高; 溶血性贫血和失血性贫血治疗有效,网织红细胞减低 五、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 【定义】是指红细胞在一定条件下沉降的速率。 【正常值】男性:0~15mm/h 女性:0~20mm/h 【临床意义】 (一)生理性增快:妇女月经期(与子宫内膜破损及出血有关);妊娠3月后至分娩后3周(与生理性贫血及纤维蛋白原含量增加有关);老年人(与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增加有关) (二)病理性增快: 1. 炎症性疾病: ①急性细菌性炎症(与肝脏释放急性时相反应物质增多,包括α1抗胰蛋白酶,α2巨球蛋白,CRP,结合珠蛋白,转铁蛋白,纤维 蛋白原等有关); ②风湿热活动期(与γ及α2球蛋白增高有关); ③慢性炎症(如结核)活动期(与球蛋白,纤维蛋白原增加有关) 2.组织损伤及坏死:大范围组织损伤,手术创伤,心肌梗塞(心绞痛时正常,可作为鉴别),肺梗塞 3.恶性肿瘤:与α2巨球蛋白,纤维蛋白原增高,肿瘤组织坏死,继发感染,贫血等有关。 4.高球蛋白血症 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恶性淋巴瘤、风湿性疾病(SLE、类风湿关节炎)、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慢性肾炎、肝硬化 红细胞沉降率的临床意义 5. 贫血 HB低于90 g/L时,血沉增快,随贫血加重而增快明显 *血沉加快不与红细胞减少呈正比(严重贫血 , 红细胞过少不易形成缗钱状排列)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镰形细胞贫血、红细胞异型症:异型红细胞不易聚集成缗钱状 , 血沉加快不多 6.高胆固醇血症 六、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Hct) 【定义】又称血细胞压积(packed cell volume,PCV),指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容积的比值。 【正常值】温氏法: 男0.40--—0.50l/L (40-50容积%),平均0.45l/l 女 0.37-0.48i/L (37-48容积%),平均0.40l/l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次月考测试及答案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次月考测试及答案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填空题。(20分) 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_________)计算简便。 2、认一认,填一填。 过10分是(___)过一刻是(___)过半小时是(___)过25分是(___) 3、小新身高90厘米,再长(______)厘米,他就有1米高了。 4、是由________个和一样大的三角形组成的。 5、在○里填上>,<或=。 27+141 125+104 425+311 873-122 276-115 452-320 345+114 967-452 6、1时=(_______)分。半小时是(_______)分。 7、16与14的和是(_____),再减去20,结果得(_____)。 8、最小的三位数与最大的两位数的积是(_______)。 9、两位数乘一位数(不为0),积可能是________位数,也可能是________位数。 10、在一个乘法算式中,积是其中一个因数的12倍,另一个因数是(______)。 二、我会选(把正确答案前面的序号填在()里)(10分)

1、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圆B.正方形C.平行四边形D.等腰梯形 2、直尺上5厘米至l2厘米之间长()厘米。 A.5 B.12 C.7 3、下面是同一只小闹钟从不同角度看到的形状,请你从下面的4只钟里去找是哪一只() A.B.C.D. 4、1分钟之内,小华不可能完成下面哪件事?() A.跳绳40次 B.步行500米 C.做口算题10道 5、教室里,聪聪坐在第3列第2行,用数对(3,2)表示,明明坐在聪聪正后方的第一个位置上,明明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A.(3,3)B.(4,3)C.(3,2)D.(4,1) 三、判断题:对的在()里画“√”,错的画“×”。(10分) 1、两个9相乘的积是18。() 2、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一定是正方形。() 3、把24颗糖平均分成6份,每份一定是4颗。() 4、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平行四边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5、计算混合运算的算式,一定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 四、计算题。(10分)

实验诊断学试试题库学校答案学习资料

实验诊断学试试题库 学校答案

实验诊断学试题库 选择题: 1.下列临床常用标本中,不正确的是:D A.血常规实验中,最常用的抗凝剂为EDTA·K2。 B.严重溶血的标本不能用于血K+的测定。 C.对于尿液一般常规检查,可用随机尿标本。 D.采集脑脊液标本时,常采用第一管作细胞计数。 2.下列关于临床检验标本描述中,错误的是:A A.血常规检查的标本一般用EDTA-Na2抗凝的标本。 B.尿液常规检查一般可留取随机尿标本。 C.PT、APTT试验需采用枸橼酸盐抗凝。 D.严重溶血的标本不能用于血K+的测定。 3.在急性化脓性感染时,以下检验结果哪一项是错误的:D A.WBC总数升高 B.外周血中出现晚幼粒细胞 C.中性粒细胞空泡变性 D.NAP(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活性降低 4.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C A.在急性化脓性感染中,外周血中常易出现晚幼粒细胞。 B.在病毒性感染中,常可见淋巴细胞分类增多。 C.嗜酸性粒细胞生理功能中突出的特点是参与超敏反应。 D.缺铁性贫血经铁剂治疗后,在红细胞分布直方图上可出现“双峰”改变。5.关于非选择性蛋白尿,下述描述中错误的是:D A.非选择性蛋白尿常出现于较严重肾小球病变中。 B.中分子量白蛋白与小分子量β2-微球蛋白同时增多。 C.大分子量蛋白质如IgG、IgA甚至IgM也大量滤出。 D.非选择性蛋白尿治疗反应常常十分有效,因此预示预后良好。 6.关于正常骨髓象的描述,下列中错误的是:C A.骨髓增生活跃 B.粒红比值约为5-7:1 C.粒系中杆状核粒细胞高于分叶核粒细胞,在粒细胞系中所占的比例为最高 D.可见到极少量网状细胞、内皮细胞、组织嗜碱细胞等非造血细胞 7.依赖维生素K的凝血因子(依K因子)包括有:B A.FⅡ、Ⅳ、Ⅸ、Ⅹ

八年级数学第二次阶段测试卷及答案

金华市聚仁教育集团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 八年级数学试卷 、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如图,已知 a // b, /仁65°,则/ 2 的度数为( ) A . 65° B. 125° C. 115 ° D. 25 ° 2. 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 2, x , 13, 若x 为整数,则x 的最大值为( ) 4 ?三角形的下列线段中一定能将三角形面积分成相等的两部分的是 A .中线 B.角平分线 C.高 5. 如图,已知 AB=AC / A=36°, AB 的中垂线 MD 交AC 于点D,交AB 于点M 。下列结论: ①BD 是/ ABC 的平分线;②厶BCD 是等腰三角形;③ DC+BC=AB 正确的有() A .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6. 如图,Rt △ ABC 中,/ C=Rt Z, AB=10, BC=8 贝U AC 边上的中线 BC 长为() A . 5 B. 4 C. 3 D. "91 7. 以下列数据为三边长的三角形为直角三角 形的是 ( ) A . 1, 2, 3 B. 2 2 2 3, 4, 5 C. 1, 2, ,3 D. 5, 13, 17 &已知实数a 、b ,若 a>b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 . a - 5 叮 b 一 5 B. 2 a :: 2 b C. a b < — D. 3a 3b 3 3 9. 若不等式组 X - b 0的解集为2 ■ X ::: 3,则a 、b 的值分别为() lx + a > 0 二、填空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 点O 是厶ABC 的两条角平分线交点, 若/ BOC=118 ,则/ A 的度 / 0 \ 数为 ______ 。 匚 ? 一 A . 11 B. 12 3?用尺规作图,如图为已知角的平分线的示意图, C. 13 D. 14 则说明/ CAD=/ BAD 的依据是 C. ASA D. A AS A A C M D D B C A — _____ B 第5题 第6题 () D.以上都不对 A . -2 , 3 B. 2 , -3 10. 下列三角形中面积一定为 24的是( A.两边为6、8的直角三角形 C. 3 , -2 D . -3,2 ) B.三边为2 13, 2 13, 8的等腰三角形 D. —边为6, 一条高线为8的三角形 第1题 第3题

作物营养诊断施肥实习报告 (2)

一、指导老师;肖海华吕世华吴德勇 二、实习目的 此次资阳作物营养诊断与施肥实习之行主要目的是:通过亲身观察、接触、体验,熟悉常见作物的一些普遍缺素症,分析其缺素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掌握作物营养失调的诊断流程和基本方法,增强感性认识,从中进一步了解、巩固与深化已经学过的理论和方法将并将其与实践更好的融汇贯通,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时间 2011年11月14日、秋初冬时节 三、实习地点 资阳市雁江区雁江镇响水村 四、实习环境的概况 资阳市雁江区位于华夏系四川沉降带之川中褶带内,龙女寺半球状构造和威远辐射构造之间,西高东低。按大的地貌形态全市可分为低山、丘陵、河流冲积坝三种地貌类型。其中以丘陵为主,大约占总面积的百分之九十以上。地形主要为龙女半球环状构造的影响带,其特点是:结构简单、地层平缓。出露岩层按其新老秩序有:第四系全新统地层、侏罗系蓬莱镇组地层、侏罗系遂宁组地层、侏罗系沙溪庙组地层,土质多为石灰性紫色土构成。该土主要由亚热带地区石灰性紫色砂页岩母质(以白垩纪紫色砂岩和紫色砂砾岩的风化坡、残积物为主,主要分布在西南部河谷两侧的低丘及盆地底部,穿插在红壤亚类向黄红壤亚类过渡的地段)发育而来。全剖面呈均一的紫色或紫红色,层次不明显。在频繁的风化作用和侵蚀作用下形成的,其过程特点是:物理风化强烈、化学风化微弱、石灰开始淋溶。紫色土土层浅薄,通常不到50厘米,超过1米者甚少。一般含碳酸钙,呈微碱性、PH在7.2-8.2之间。石灰性紫色土的发育度轻矿质养分磷、钾、铁等含量丰富但由于有机质含量低、土壤酸度高、因而有效性较低,且养分流失严重,氮素利用率不高,所以出现了大多数作物的大面积缺素症。 该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资阳四季分明,终年碧翠,一般海拔高度600-1000 米,年平均气温17℃,年平均降雨1100毫米,年日照时数1300小时,年平均无霜期长达300天。全年云雾多而日照少,空气湿度大而昼夜温差小;平均风速小,大风日数少。适合油菜、水稻、玉米、花生等各类作物的生长,但由于土壤中存在部分必需营养元素的缺失、且当地村民对施肥的不均衡和提高养份有效率方法的不理解,因此许多作物表现出有明显的缺素症。 五、实习内容 Fe元素的缺乏:由于铁在植株体内活性小、移动性很差,不易被重复利用。 (由于土壤PH高,有机质含量低,其有效程度仅为4-5PPM,该区域除单子叶植物较轻外几乎所有的作物表现出严重缺铁现象) 铁的作用:铁是许多酶的组成元素,有较强的固氮作用,直接影响叶绿素合成和叶绿素含量,是促进作物糖类物质合成和蛋白质合成的重要元素。 柑橘的缺铁:柑橘缺铁时,幼嫩新梢叶先发黄,叶脉仍然保持绿色,脉纹清晰可见。随着缺铁程度的加深,叶片除主脉绿色外,其他部位均褪色变为黄色或白色,严重时,仅主脉基部保持绿色,其余全部变黄,叶面失去光泽,叶片皱缩,边缘变褐并破裂,提前脱落。同一博树上的老叶则仍保持绿色。(但局部区域有相邻果树表现出缺铁与不缺铁的显著差异,其原因主要在于:两棵果树之品种、基因·、适应性··间的差异、土壤母质的不同、微域环境造成的影响) 竹子缺铁:表现出竹子顶端叶片黄化、叶脉间断失绿,下部叶片保持绿色,严重时会出现严重时心叶不出,植株生长不良,萎缩,甚至枯死。

实验诊断学病例分析

实验诊断学病例分析 一周前,左腋下附近的疖肿,用手抓痒后,局部红肿加剧。口服土霉素和局部应用后,局部肿胀和疼痛没有减轻。两天的发烧和全身不适;今天我看了一个发高烧和发冷的医生。过去的健康状况体检:体温39.8℃,呼吸26次/分钟,脉搏118次/分钟,血压120/80毫微克脸部疼痛,左侧鼻翼根部有肿胀(1.5厘米×2.0厘米)的疖子,破碎,表面有黄色脓液和坏死组织,肿胀、压痛(+)心率快,每分钟116次,心音正常,腹部柔软,肝脾不沾。实验室检查血液常规检查 RBC 5.0x1012/L,Hgb 150g/L,HCT 0.45, MCV 85fl,MCH 28pg,MCHC 340g/L,RDW 0.14;;PLT 200 x109/L,MPV 10fl,PDW 0.15; WBC 16.8 x109/L,Sg 0.78,St 0.12,L 0.09,E 0.01中性粒细胞 大小不一,多为细胞质,毒性颗粒较多,空泡变性,尿常规检查葡萄糖2+, 临床化学检查肝、肾功能及电解质检查正常。血糖12.5毫摩尔/升病原学检查血培养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检查题 1。结合临床和实验室检查,该疾病的初步诊断是什么?2.尝试解释实验室检查结果 3。你认为还应该做哪些实验室测试? 4。结合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提出该病例的最终诊断。案例分析1。结合临床和实验室检查,患者的初步诊断是:面部疖肿败血症?糖尿病?

2。本例实验室检查结果如下: (1)血常规检查:红细胞检查和血小板检查均为正常,白细胞检查均为化脓性感染和中毒:①白细胞总数增加;②中性粒细胞明显增多;③核左移(St增加高达0.12);④中性粒细胞中毒(有毒颗粒和空气炮变性)(2)尿常规:葡萄糖2+ (3)血液生化检查显示高血糖(与尿糖阳性一致),其余正常3.需要进一步检查: (1)血细菌培养和鉴定(看是否有疔疮引起的菌血症) (2)如果有细菌分离,应进行抗菌药敏试验和细菌耐药性试验(3)应复查血糖。如有必要,可以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以确定是否有糖尿病)。入院后实验室检查 血培养报告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药敏试验和耐药性试验结果待报告。血糖复查结果:空腹血糖12.5毫摩尔/升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FBG 13.5毫摩尔/升,餐后1小时(1HbG)23.8毫摩尔/升256±199小时(2HbG)15.6毫摩尔/升3小时(3HbG)12.2毫摩尔/升4个时间点的尿糖均为阳性256±1994。结合入院前后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该病例的最终诊断为:1、面部疖肿2、败血症3、糖尿病

土壤与植物营养复习资料

土壤与植物营养复习资料 一、解释 1. 肥料利用率 2.土壤肥力 3.土壤质地 4.土壤腐殖质5.有机质矿化度6.腐殖质化系数7. 土壤吸湿水8. 田间持水量9.萎蔫系数10.阳离子交换量11.盐基饱和度12.土壤容重13.活性酸度1 4.拮抗作用1 5. 作物营养最大效率期16.反硝化作用 二.填空 1.化肥三要素的含量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表示的。 2.氯化铵因含有________,故一般不用作_____肥,不宜给______作物和______土壤施用。 3.块状结构形成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土壤胶体一般带_______电,能够吸附_________离子。 5.化肥应深施是因为铵态氮肥易____________,磷肥的移动性________,钾肥在土壤表层易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 6.对某种土壤来说,它的热容量和热导率的大小主要取决于___________比例。 7.农业土壤形成的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在作物营养上,应重视的两个关键时期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9.在有机质测定中,重铬酸钾主要起________作用,浓硫酸起____________作用,邻啡罗啉主要起________作用。 10.植物缺磷时,根系发育___________,叶色___________,严重时变为___________。 11.养分迁移的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测定土壤酸碱度所用的两个电极名称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13.团粒结构对土壤肥力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我国土壤酸碱度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在土壤碱解氮的测定中,氢氧化钠溶液主要起________作用,硼酸溶液起____________作用。 16.限制因子律主要包括养分以外的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等因素。 17.氯化钾适作基肥和________,不适作_____肥,不宜给______作物施用。 18.在配方施肥中,目标产量配方法常用的方法有 ________和__________。 19.影响微量元素有效性的因素主要是土壤的 ________和________。 20.对高产田,应控制肥料的______,以免增产不______,甚至增肥____。 21.把N、P、K列为植物营养三要素的原因是_____、 ______、________。 22.我省从南到北依次分布的土壤类型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3.适于我省种植的多年生绿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4.微量元素肥料的主要施用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5.高温堆肥过程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四个阶段。 三.选择填空: 1.植物叶片失绿与___________缺乏无关。

植物营养诊断与施肥

植物营养诊断与施肥 一、名词解释 1.营养诊断:通过各种方法进行调查观察来判断作物的营养状况是处于缺乏、适当或过剩,为作物合理施肥提供依据,以达到不断提高作物产量和改进品质的目的。 2.营养诊断方法: 9.幼苗法(幼苗诊断):利用植株幼苗敏感期或敏感植物来反应土壤 的营养状况。 10.田间肥效实验法:在田间采取不同的施肥处理,观察长势、长相、 成熟期测产,比较土壤养分供应情况。 化学分析法:采用常规分析方法或测速方法测定土壤养分含量进行判断。 3.形态诊断:通过外形观察或生物测定了解某种养分丰缺与否的一种手段 4.缺素症状: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因缺乏某种营养素而导致的一些生长异常的症状。 5.根系氧化力: 6.根系活力: 7.营养最大效率期:植物生长阶段中所吸收的某种养分能发挥最大增产效能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作物对某种养分的需要量和吸收量都是最多的,这时期也是作物生长最旺盛的时期。 8.潜伏缺素期:生产上,植株外部形态尚未表现缺素症状,而植株内

的某种养分浓度少到足以抑制生长并引起减产的阶段。 二、知识点 1.基本施肥原则和规律 原则:1、提高化肥利用率,提高约10%;2、降低农业生产成本,节约10%左右;3、增产增收效果明显,等量肥料投入可增产10%左右;4、有利于农产品质量提高,正常发育、成熟完全。 ●最小养分律,作物的生长和产量受最小因子的供给水平限制,产量常因该因 子的供给水平的增减而出现浮动。 ●限制因子律,在植物生长过程中影响作物生长的因子很多,不仅限于养分, 把养分条件扩大为整个生态因子(光照、温度、水分、空气、养分和机械支持),作物和产量决定于这些因子,并要求它们之间有良好的配合。假如其中某一元素和其它元素的配合失去平衡,就会影响甚至完全阻碍作物生长,并最终必然会表现在产量上。 ●最适因子律,植物本身适应能力是有限的,只有当各项条件处于最适状态时 植物产量才能达到最高水平。 ●报酬递减律,作物的经济回报不是随施肥量的增加而无限增加,到一定程度 后,出现回报率愈来愈少。在生产中我们一定要注意施肥量和回报的关系。 环境对植物营养的影响看作是合理施肥的重要依据,影响肥效的因素有五个方面,即作物本身的营养特性、土壤性质、气候条件、肥料性质和农业措施。 2.植物营养诊断的几种方法有那些?了解不同诊断方法的优缺点 ●形态诊断、化学诊断、施肥诊断、酶学诊断 1.形态诊断 优点:形态诊断不需要专门的仪器设备,主要凭目视判断,所以经验在其中起重要作用。缺点:当植物缺乏某种元素而不表现该元素的典型症状或者与另一种元素有着共同的特征时就容易误诊。因此形态诊断的同时,还需要配合其他检验方法。尽管如此,这种方法在实践中仍有其重要意义,尤其是对某些具有特异性症状的缺乏症。 2.化学诊断 优点:一般说,植株分析结果最能直接反映果树营养状况,所以是判断营养丰缺最可靠的依据。 缺点:但因为作物营养缺乏除土壤元素含量不足外,还因为植株本身根系的吸收要受外界不良环境的影响,因此有时会出现土壤养分含量与植物生长状况不一致现象。所以总的说来与植物营养状况的相关就不如植株分析结果的高。但是土壤分析在诊断工作中仍是不可缺少的。另外,在缺乏症诊断中,由于缺乏症通常不是所有植株都普遍均匀地发生。所以需要按症状有无及轻重分别采取根际土壤。对于果树等深根作物,不仅需要采取耕层土壤,而且还应根据根系伸展情况采集中、下层的土样。 3.施肥诊断 优点:此法在果树微量元素缺乏的诊断上应用较多,有见效快、用肥少、经济省事等特点,且避免了供试液与土壤接触,对易被土壤吸附固定的元素尤为适用。 缺点:①根外施肥法:叶面吸收养分穿透率低, 吸收数量少; 叶面施肥易从叶面滴落, 喷施

实验诊断学综合测试卷

实验诊断学综合测试卷一及答案 发布人:圣才学习网 发布日期:2008-2-28 浏览次数:1588 [大] [中] [小] 一、名词解释 1.红细胞比积:抗凝血在一定条件下离心沉淀,由此而测出红细胞在全血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称为红细胞比积。 2.红细胞沉降率:指红细胞在一定条件下沉降的速度,以mm/h表示。 3.红细胞渗渡脆性试验:将红细胞悬浮于不同浓度的低渗氯化钠溶液里借以观察,判断红细胞脆性强弱的试验。主要用于诊断先天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4.红细胞直径曲线:用目镜测微计,分别测出染色薄血片上100个或200个红细胞直径后,把各红细胞的直径数据绘成红细胞大小分布的曲线,称为红细胞直径曲线曲线。 5.碱性点彩红细胞:在瑞氏染色条件下,红细胞胞浆中存在大小不等,多少不一的嗜碱性黑蓝色颗粒,其胞浆每具有嗜多色性色调称为碱性点彩红细胞。 6.卡博环:位于嗜多色性碱性点彩红细胞胞浆中的一种紫红色细线圈状结构,呈圆形或8字形,见于铅中毒,巨幼细胞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和恶?血。 二、填空题 1.血小板具有粘附于胶原纤维及带负电荷物质表面的特性,称为() 此种功能对初期止血有重要意义。 【答案】血小板粘附功能 2.血小板与血小板之间的粘附称为() 【答案】聚集 3.血小板在各种诱聚剂作用下,将其颗粒内含物放出的反应,称为()或分泌反应。 【答案】释放反应

4.检查血小板分泌功能最常用的化验指标是()和()测定。 【答案】β-血小板球蛋白,血小板因子 5.血小板具有使血块收缩的功能,主要由()来完成。 【答案】血栓收缩蛋白 6.凝血过程主要分为(),()和()形成三个阶段。 【答案】凝血酶原激活物,凝血酶,纤维蛋白 7.凝血第一阶段因起动方式及激活X因子的途径不同分为()和()。 【答案】内源性途径,外源性途径 8.内源性凝血途径起动于(),这一过程有四个凝血因子参加,即()(),()和()后二者在血浆中以复合物形式存在。 【答案】接触活化,Ⅻ,Ⅺ,激肽释放酶原,高分子量激肽原 9.外源性凝血途径起动于组织损伤后所释放的()。 【答案】组织因子 10.()由于参与的凝血因子多,反应步骤复杂,故需3—8 min。()由于参与的因子少,步骤简单,故反应迅速,所需时间不到10s。 【答案】内原性凝系血途径,外原性凝系血途径 11.当凝血第一阶段的各凝血因子特别是(),(),()含量严重减低(各种血友病时),每导致凝血时间延长。 【答案】Ⅷ,Ⅸ,Ⅺ因子 12.内源性和外源性两条凝血途径一旦各自激活()后,就沿着一条()而进入其后的阶段。 【答案】X因子,共同作用 13.()是血浆中最重要的一种生理性抗凝物质,占血浆中总抗凝血酶活性的50%以上。 【答案】抗凝血酶-Ⅲ 14.血液凝固后,血块再被溶解的现象称为()。这一过程是由存在血浆中的()转变为()后面完成的。

货币银行学第二次测试及答案

货币银行学测试 1、中央银行区别于一般商业银行的特点是什么?试通过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来说明其特定的职能。(25分) 答:(1)中央银行区别于一般商业银行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中央银行的活动不以盈利为目的。获取利润是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目标。中央银行向政府和银行提供资金融通和划拨清算等方面的业务时,也收取利息和费用,但中央银行业务经营的目标却不是获取利润,而是制定实施货币政策以确保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 ②中央银行与国家政府关系密切,享有国家法律上所授予的特权。各国建立中央银行的主要目的在于借助中央银行制定实施宏观金融政策,管理和监督金融机构,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使中央银行具有一般商业银行所不具备的超然地位和特权地位。这种地位借助法律来实现,即国家赋予中央银行以法定职责,明确其在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上具有相对独立性,享有垄断货币发行、代理国家金库、掌握发行基金、集中保管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制定基准利率、管理金融市场等一般银行所没有的特权。 ③中央银行具有特殊的业务对象。中央银行不对工商企业和个人办理业务,其业务对象是政府和各类金融机构。而且中央银行的业务活动涉及的是货币政策、利率政策、汇率政策等宏观金融活动,即以宏观金融领域作为活动范围。 ④中央银行的资产流动性高。中央银行持有具有较高流动性的资产(现金、短期公债、部分能随时变现的有价证券等),旨在灵活调节货币供求,确保经济金融运行的稳定。 ⑤中央银行不在国外设立分支机构。根据国际法的有关规定,一国中央银行在他国只能设置代理处或分理处而不能设立分支行,不能在他国发行货币、经营商业银行业务,不能与他国商业银行发生任何联系。 (2)由于各个国家的金融制度、信用方式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各国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其中的项目多寡以及包括的内容颇不一致。这里仅就中央银行最主要的资产负债项目概括成表10—1,旨在概略表明其业务基本关系。 中央银行在履行职能时,其业务活动可以通过资产负债表上的记载得到概括反映。 中央银行一般是一国通货的惟一发行银行,因此,流通中的通货是中央银行负债的一个主要项目。作为银行的银行,它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间的业务关系,主要是列于负债方的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包括准备金存款)和列于资产方的贴现及放款;作为国家的银行,它在业务上与政府的关系,主要是列于负债方的接受国库等机构的存款和列于资产方的通过持有政府债券融资给政府,以及为国家储备外汇、黄金等项目。 表10—1 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示要 在: ①发行的银行 发行的银行就是垄断银行券的发行权,成为全国惟一的现钞发行机构。目前,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的现钞都由中央银行发行。一般硬辅币的铸造、发行,也多由中央银行经管。 银行券的发行是中央银行的重要资金来源,为中央银行调节金融活动提供了资金实力。

《作物营养与施肥》教学大纲

《作物营养与施肥》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课程编号: 开课学期:5 本课程课内总学时数:36 本课程实验课时数:9 学分:2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作物营养与施肥》课程是根据石河子大学农学专业本科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的规定为农学类各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作物营养与作物营养诊断的基本知识,掌握基本理论与操作技能,对学生从事农业教学、科研、推广奠定知识基础。 二、教学对象 本教学大纲适用于农业资源与环境、农学专业本科学生。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施肥的基本原理、基本理论与基本技术,掌握养分平衡法、肥料效应函数法施肥理论和技术,施肥技术、轮作施肥技术、保护地施肥技术、计算机施肥专家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应用、农化服务与施肥、大田作物营养与施肥、蔬菜营养与施肥、果树营养与施肥、保护地栽培作物营养与施肥等知识。 四、课程教学要求的层次 课程按“了解”、“掌握”、“重点掌握”三个层次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要求。 考核难度及题量的梯度对应于教学要求的三个层次。 未作具体教学要求的内容不作考核要求。 第二部分学时分配与教学要求 一、学时分配

课内总学时30,实验学时6,2学分。 序号内容课内学时 1 绪论1 2 施肥的基本原理3 3 施肥的基本原则1 4 养分平衡法2 5 肥料效应函数法4 6 作物营养诊断5 7 常规施肥技术2 8 轮作施肥技术2 9 保护地施肥技术2 10 计算机施肥专家系统的建立与应用4 11 农化服务与施肥1 12 大田作物营养与施肥1 13 蔬菜作物营养与施肥1 14 果树营养与施肥1 合计36 二、教材 1、主教材为《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谭金芳主编,张自立、邱慧珍副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实验教材是《土壤农化实验指导书》,土壤农化教研室编写,石河子大学教材科编印 辅助教材《作物营养与施肥》,浙江大学主编,农业出版社。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第一章绪论 教学内容: 一、施肥的作用、施肥科学的发展概况 二、施肥科学的体系、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教学要求:

植物营养学题库答案

名词解释 1、硝化作用:土壤中铵态氮肥或尿素转化成的铵在硝化细菌作用下氧化为硝酸的过程。 2、最小养分定律:在作物生长因子如果有一个生长因子含量相对量少,其她因子即便丰富也难以提高产量。 3、生理酸性肥料:施入土壤后,经植物吸收作用,土壤呈现酸性的肥料。 4、复合肥料:肥料主要成分中同时含有N、P、K三要素或其中任何两种元素的化学肥料。 5、生理碱性肥料:施入土壤后,经植物吸收作用,土壤呈现碱性的肥料。 6、营养临界期:营养元素过多或过少或营养元素不平衡将对植物生长发育造成损害,而这种 损害即便以后养料补充也很难纠正,这段时期叫植物营养临界值。 最大效率期:在植物的生长阶段中,所吸收的某种养分能发挥其最大效能的时期。 7、土壤供肥强度:土壤溶液中养分浓度与作物根表面该养分浓度之差。 供肥容量:土壤溶液中养分浓度降低时,土壤补给有效养分的能力,即潜在转化为有效养分的能力。 8、矿质营养学说:土壤的矿物质就是一切绿色植物唯一养料,厩肥及其她有机肥料对于植物生长所起的作用,不就是由于其中所含有机质,而就是由于这些有机质分解形成的矿物质。 9、异成分溶解:过磷酸钙施入土壤后,水分从四周向施肥点汇集,使肥料中的水溶性磷酸一钙溶解并进而水解,形成磷酸一钙、磷酸与磷酸二钙组成的饱与溶液。 10、离子拮抗作用:一种离子存在抑制另一种离子吸收的作用。 协助作用:一种离子存在促进另一种离子吸收的作用。 11、营养元素的同等重要律:无论大量元素还就是微量元素对作物来说就是同等重要的,缺一不可。 营养元素不可替代律:作物所需各种营养元素在作物体内都有其特殊功能,相互间不可替代。 12、反硝化作用:NO3-在嫌气条件下,经过反硝化细菌的作用,还原为气态氮的过程。 13、磷酸退化作用:贮存潮湿条件下,过磷酸钙吸湿后,会引起各种化学变化,往往使水溶性磷变为水不溶性,这种作用通常称为磷酸退化作用。 14、归还学说:由于不断栽培作物,土壤中的矿物质势必引起损耗,如果不把土壤中摄取的矿物质归还土壤,土壤将会瘠薄,寸草不生,完全避免不可能,但施用矿质肥料使土壤损耗与营养物质归还之间保持一定平衡。 15、化成复肥:在生产工艺流程中发生显著的化学反应而制成,含两种主要养分的肥料。 16、样品的代表性:采集的样品能够代表一定范围的总体情况。 样品的典型性:采集的样品能够充分反映所要了解的目的与情况。 17、三梢肥:出秋施基肥外,每次新梢抽生之前追施依次壮梢肥,一年追肥三次,称为“三梢肥”。 18、掺合复合肥:应用机械方法将颗粒状的若干种基础肥料,按养分配方要求掺合在一起的肥料。

实验土壤作物营养诊断

实验土壤作物营养诊断

————————————————————————————————作者:————————————————————————————————日期:

实验二土壤与作物营养诊断 在农业生产中,营养诊断正如医学上的临床化验诊断一样,通过土壤养分速测,可以大致摸清某个生产单位各种田块土壤养分的基本数量及其供应养分的能力,作为作物布局、轮作倒茬、肥料合理分配以及以户定肥、按地投肥等科学用肥的参考,作物从土壤养分供应不足或施肥过多,致使作物的营养失去平衡,产生缺素或者毒害症状,通过对作物生长过程中的营养状况观测与分析,为作物合理施肥提供依据。 植物营养诊断的方法有形态诊断、化学诊断和对比营养诊断法等。作物在生长期内由于营养失调而使植物的外部形态发生变化,如叶子的颜色和形态的改变,出现特有的斑点或暗色点,植物生长延缓等,通过肉眼观察作物的外部形态判断养分丰缺的方法,称为形态诊断,在作物的不同生育期,取其特定部位,用化学方法测定某种养分元素的浓度,用以判断该元素的丰缺水平,叫做植物养分的化学诊断。用所需的营养稀溶液注射到树干分枝或喷洒在叶部,经过7~10天后比较叶子颜色、形态和植物生长状况的变化,用以诊断植物营养方法,称为对比营养诊断法。植物营养诊断的方法是综合的方法,化学诊断必须与土壤调查、作物的生长发育和形态观察、气候条件、农业技术措施等结合起来,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 植物营养化学诊断的速测方法具有操作简单而快速的特点,用以测定植物组织中未被同化的无机养分,适用于田间,可通过多次重复来获得相对可靠的结果。 判断植物组织速测结果时,必须考虑全面,一般地说,植物组织中某元素含量多少,能反应土壤中该元素的供应水平。但是必须注意植物由于某一营养元素严重缺乏而使生长受到抑制时,另一元素的含量反而会增高,这就容易导出错误的诊断,例如在肥力较低的地块,植物组织中严重缺磷时,硝酸盐的转化受到阻滞,结果会造成组织中NO3-—N的积累,这不能说明土壤有效氮供应充足;又如土壤中氮中磷都缺乏时,组织速测的NO3—N含量很低,而P含量则相对较高,此时,如果施用氮肥,组织中NO3-—N增高,而P降低了。在干旱情况下,土壤中的养分不容易被吸收,致使植株内养分含量下降,这并不能说明土壤中缺乏有效养分;相反,寒冷和缺光等条件会使养分在植物体内积累。此外,中耕切断一些根系,病虫的侵袭等也能影响体内养分的含量。因此在进行化学诊断时必须考虑如下三条原则: 1、化学诊断结果要和植物的产量(或生长量)相比较是判断植物需肥结论的首要原则; 2、营养元素之间在植物体内存在相互作用,故需同时测定N、P、K三种以上的元素; 1、正确选择植物的器官和部位进行测定。 一、土壤营养诊断 (一)土壤样本的采集与处理 在一个生产单位范围内,应根据不同土壤类型、地形、历史情况、田块界限与不同的肥力状况分别采集样本,一般在20亩以下的地块可以采集一个混合样本,超过20亩地块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增加样本数目。采样可以采取对角线法或蛇形法多点采集等量土样,然后充分弄碎混匀用四分法对角淘汰。最后取土0.5 kg作为一个样本。采样深度以耕作层深度为准(一般为20 cm)。样本袋标签注明采样地点、深度、时间、地块前茬、施肥水平、产量水平、采样人等,袋内外各一标签。 采回的样本及时风干,剔除根茬、枯枝落叶以及石块等混杂物然后,研碎通过1 mm筛孔,备用。 在田间进行土壤养分速测时,都是采用新鲜样本,但由于土壤水分含量变异很大,为了统一计算基础,均以烘干土计,因此必须测定新鲜土样水分含量,然后计算应称湿土重。同时也为判断作物营养条件时,作为水分是否适宜的参考。现介绍田间土壤水分速测法——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