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校园公共空间环境设计

合集下载

校园公共空间整体性

校园公共空间整体性

校园公共空间整体性的研究摘要:如何处理好校园公共空间的整体性,如何安排好校园中的教学区、体育活动区、生活服务区等多个功能分区并创造良好的建筑空间环境,是对设计者提出的挑战。

文章简要的介绍了阿镇高级中学规划设计方案的主要构思和特点。

本文在校园空间环境塑造、校园功能分配、及交通流线组织的处理上做出了有效的尝试。

关键词:校园公共空间整体性研究现代校园是社会进步的窗口, 校园环境是人类精神文明和科技进步的表现。

完整的校园公共空间一般包含校园建筑、交通、景观等一系列要素因子,它们之间的有机组织才能形成良好的整体环境秩序,而校园规划设计过程也就是运用设计手段对环境系统的整体性设计的探寻。

设计对象的整体性是整体性设计的起点和基础,对于一所校园而言,就是加强校园作为一个整体的内在联系、便捷度和识别性。

在阿镇高级中学的总体规划设计中, 从方案的最初阶段直至建成, 我们结合当地教育局的具体要求, 力图充分把握时代发展的节奏和规划设计的要求。

下面将把阿镇中学设计的感悟结合校园的公共空间的若干子系统的做一下整体性分析。

1 项目基本情况1.1 基地概况项目用地位于内蒙古伊金霍洛旗阿镇,北侧为经六路,东侧为规划五路,南侧为越山路,西侧为规划七路。

基地面积共213893m2,基地形态为矩形,地势平坦。

拟建筑面积45206.2 m2,办学规模为36 个班级,年在校人数为1800 人。

1.2 规模及功能组成在功能布局中,学校由教学中心区、体育运动区、生活服务区三大功能组成。

教学中心区由普通教室、专业教室、实验室、公共教室、图书馆以及教研、行政办公室组成;生活服务区由学生宿舍、学生、教职工餐厅组成;体育运动区由室外田径场、篮球场、排球场、足球场、室内体育馆等综合体育设施组成。

(图1)图1鸟瞰图2校园公共空间各子系统分析2.1功能系统分析中学校园的功能相对于大学,简单得多,主要有教学楼、宿舍、体育场等设施。

通常在功能组织上以教学活动为基本活动,作为组织的“核心”,并规定其他功能组成要素的布局原则。

浅谈大学校园规划的整体设计

浅谈大学校园规划的整体设计

浅谈大学校园规划的整体设计浅谈大学校园规划的整体设计大学校园建设不同于普通的单体建筑设计,不同于一般的城市规划,有其特殊性,第一,它不是单栋的建筑或建筑综合体,而是数万栋数十万平方米多种功能非单一用地的大量建筑单体的集合,第二,它不涉及复杂的社会政治,经济因因素,几千至几万平方公里的城市资源配置,而是功能线索相对单纯,用地规模在几十至几百万公顷的综合设计。

校园建设也不是单纯的平面规划,更不是单纯的建筑空间设计,而是二者加上景观和外部空间形态,情感空间的综合体。

一、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理念1. 功能分区:随着高等教育理念的变化,学校严格强调高校内各大功能分区,事实上已不能满足对学生、老师的使用要求。

而要使各功能区域之间相互交融、渗透,就必须运用“以人为本”的理念。

2. 校园特色:在新校区规划中传承大学文化、地域特色,反映各自学校人文精神和特色的校园环境。

3. 生态环境:随着校园的大规模建设,规划设计中应结合自然和充分利用自然条件,保护和构建校园的生态系统。

创造生态化、园林化的校园环境。

4. 可持续发展:校园规划应充分考虑到未来的发展,使规划结构多样、协调、富有弹性,适应未来变化,满足可持续发展。

在校园整体设计中还应:1)建筑单体之间应相互协调、相互对话和有机关联,以形成道路立面和外部空间的整体连续性2)从校园整体风格出发,建筑物或景观应该具有有机秩序并成为系统整体中的一个单元。

3)外部空间和建筑空间的设计是不可分的,规划建筑景观设计,应成为校园建设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二、校园整体设计观的普遍性原则普遍性原则就是把大学校园抽象为一个多功能相当规模的人居环境研究。

(一)宏观层次――以整体空间环境营造为对象设计师要以整体用地空间环境营造为设计对象和最终目标,他应关注校园区的整个生活空间,人文环境。

1、明晰整体设计的重要出发点每一个园区的整体设计中,要分析基地,教学理念等,拨出设计的切入点。

明晰整体设计的重要出发点有利于在设计中把握重要矛盾,突出主体特点明确主从关系,并提出各个要素联系的内在逻辑和方式,从而明确各个设计要素应遵循和突出的重点规则保证整体统一的方向。

校园设计的十个优点十个缺点

校园设计的十个优点十个缺点

校园设计的十个优点十个缺点一、校园设计的优点1. 空间利用校园里有很多不同功能的区域,像教学楼、操场、图书馆等。

教学楼里的教室布局合理,能容纳好多学生上课,还会有一些小的活动室,供大家开展小组讨论或者做实验啥的。

操场很大,有跑道、足球场、篮球场,这样不同爱好的同学都能在操场上找到自己的活动空间。

图书馆的书架摆放也很科学,方便大家找书,而且还有很多自习的桌椅,让大家可以安静地看书学习。

2. 绿化环境走在校园里,到处都能看到绿树和花草。

那些大树在夏天的时候就像一把把大伞,给我们遮阳,走在树下特别凉快。

花园里的花五颜六色的,春天的时候开得特别灿烂,看着就让人心情好。

而且这些绿色植物还能净化空气,让校园里的空气特别清新,就像一个天然的氧吧。

3. 文化氛围校园里有很多体现文化的地方呢。

比如教学楼的墙上会挂着名人名言,激励我们好好学习。

学校的校训也刻在很显眼的地方,时刻提醒我们要遵守学校的精神。

还有一些文化长廊,展示着学校的历史、优秀校友的事迹,让我们对学校有更深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4. 交通便利性校园里的道路规划得很有条理,从宿舍到教学楼、食堂、图书馆等地方都有比较直接的道路。

而且路上还会有指示牌,就算是新生刚来也不容易迷路。

有的校园里还有自行车道,方便同学们骑自行车穿梭在各个区域之间,节省时间。

5. 功能多样性除了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娱乐和休闲的场所。

有体育馆,可以打羽毛球、乒乓球,还能健身。

还有艺术楼,里面有音乐教室、美术教室,为有艺术爱好的同学提供了专门的场地。

另外,校园里还经常会举办各种活动,像文艺演出、科技展览等,这些活动场地的存在就很有必要。

6. 安全性校园的安保措施做得比较好。

有保安在门口站岗,外来人员要登记才能进入。

校园里也安装了很多摄像头,这让我们感觉很安全。

而且校园里的道路设计也考虑到了交通安全,有减速带、人行道等标志,保障同学们的出行安全。

7. 社交空间校园里有很多地方可以让同学们社交。

校园环境设施

校园环境设施

校园区环境设施的设置和设计校园区环境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学生群体。

从学龄前的儿童一直到大学生的高校校园,环境设施的设计需要具备与之相适应的特征。

学生们在校园中学习、生活、娱乐,他们既处于长身体的阶段又处于增长知识的阶段。

“人是环境的产物”,作为影响学生成才的重要外部条件校园景观无疑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环境育人”的思想已深入人心,校园环境对创造良好的科学文化氛围、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以及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通过优美而充满个性的景观环境,实现对学生潜移默化的教育意义。

校园区环境的功能分类1.幼儿园幼儿园应有其自身独特的环境氛围,既要符合儿童天性好动的行为特点,又要符合儿童对色彩的审美特点。

圆浑、墩实、稚拙、简洁的造型最能吸引儿童,针对儿童活动设计而言,主要应遵循发展性、生活化、活动化、综合化等,活动设施的设置便成为幼儿园设计的首要。

同时幼儿园环境在色彩上,应该给儿童以美的视觉享受,明快的色彩对比可使活泼好动的儿童从中感受到色彩变化的节奏和共振。

色彩单纯、接近自然的色彩可以令纯洁的孩子们产生丰富的想象:广阔无边的绿色草原、茂盛的森林、辽阔的蓝天、漂浮的白云、蔚蓝的海洋和可爱的小动物们等,这些单纯、源于自然的色彩、易使儿童产生共鸣、易于理解,便于他们欣赏、借鉴和表现。

2.中小学中小学校园是以学习为主的环境氛围,;另一方面这个时期的学生正处于长知识和长身体的阶段,校园需要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设施,以利于学生们积累经验、丰富情感、积极思考、养成良好习惯、活跃身心,打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素质基础。

对于中小学校园要积极创设和提供具有教育化、艺术化、科学化的优良环境,努力开展富有学习趣味的环境氛围。

我国的中小学校园,由于用地比较紧张,不可能对校园的环境进行全盘考虑,只能根据自身的条件,在室外适当设置一些运动场地和设施,比如乒乓球台、篮球场地等。

3.大学高校是人才的摇篮,是科学、技术、知识的荟萃之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自身广博的知识含量和教学设施,同样也离不开优美的校园环境。

衡水学院校园公共开放空间多样化分析

衡水学院校园公共开放空间多样化分析

没有 。到 了晚一 ,校 园内各个绿地漆 黑一片 ,无景观可言 , z I
而 且还有安全隐患 。 .
4 结 束 语
择上种类 比较丰富,高低错落 。
1 私密性空 间。位于学 生公寓楼之 间的空 间。属于生 活 . 3 区,在此活动的人群 多为居住在此空间的学生。他们 更多的 是需要一种放松 空间,来缓解学习压力,更承要 的足要具存
33 植物种 类不足 。校园植物 物种应 具有 多样性 ,照顾到 .
叫季 景观 ,以满足学生学习和欣赏需要。 目前校 园内秋冬季 节景观较 为单调 、突7 ,应加强常绿植物的应用。 [ 34 夜 间照 明设施不 足 。恰 当的照 明设 计会给校 园户外 空 . 问增色不少 ,而 目前除 了交通道路的路灯之 外,景观灯基本
23 交往娱 乐区 。校 园 内以 “ - 点、线 、面 ”形式规划 了不
同类型的交往 空间:点 —— 入 口广场 ,适合集 会、娱乐表
演 :建筑 周 围空间结合绿化 ,适合私 密活动 。线 —— 步行 小道 ,适合漫步交往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面 —— 游 园可行可憩 ,适合 私密度 不高的群体交往活动。
突,所以中心 区域。 个最大用途是交通 集散。图书馆广场更 大性质上 属于整 个校 园的中心 集会 区。主要 用于礼 仪性集 会、 日常交流等 内容 ,同时也是整个校园的交通枢纽 。 1 楼问 空间。此种类 型空间较 为分散 ,校 园 内教学楼 问 . 2 的空间均属于此类。在固定的时间内来往 的人流较多 。通过 小品、铺地、绿化等 限定因素与建筑 、道路 网络互为图底 , 形成统一和谐的布局,营造较私密 的休憩空问。在植物的选
人 的 一 块 集 中 绿 地 “ 翠 园 ” 由 中 心 雕 塑 和 亭 廊 、 植 物 带 汲 ,

论大学校园空间的研究

论大学校园空间的研究

蘸塑整凰.论大学校园空间的研究彭浩(孝感学院城建学院,湖北孝感432000)睛要】大学庭院空间是大学校园公共空间的重要妇成部分,良好庭院空间设计不仅可以给学生带来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还肩并4于促进学生身心的成长。

拳文从分析庭院空间的概惫入手,阐述了大学援园与庭院空间的渊源关系,提出大学校园庭院空间环违屯的设计原则、设计方法,对大学校因建设有一定等参考意义。

法键词]庭院;校园;建筑色彩;设计法则庭院历来都是城市韧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庭院空间形式组织的建筑遍布世界各地。

庭院空间所具有的内向、安静的气质正好与学习气氛相契合,中国古老的“书院”、西方的“学院”往往选择庭院作为大学校园空间重要的组织方式和构成形态。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开始强调自由交流的学术氛围,强调开放性,大学的空间模式也适应了这种变化,庭院空间也由封闭逐渐走向开放,并形成了不同的层次,有的封闭、有的开敞。

因此,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庭院空间是由建筑和墙或其他的实体(植物、小品等)围合的,有明确边界的易于形成中心的。

场所”,是具有某种特征的集合区域。

可以是建筑群围合的广场庭院、单体建筑中的小庭院和天井等。

一、大学校园庭院空间的功能与作用1)满足师生对自然的需要。

对大自然的追求是人的天性,学生正处干身,憾长阶段,在日常繁重的学习中需要适当的放松,而融^、自然则是最好的方式之一。

如孝感学院教—栋前的花园,亭台计科系左边的“三声亭“,池塘等等。

课问可以在最近的自然场所—庭院中得到放松和安抚,可以呼吸新鲜空气,融入自然的怀抱。

因此,学生的很多知识、创作灵感甚至是从室外的场所中获得的。

2)满足学生对交往的需要。

交往空间是大学校园空间环境设计的—个特有的需要,这是由大学生,厶理需要决定的。

大学生的心理需求表现在:社会化的需要与自我确定的需要,即依靠社会为自己提供信息和感情交流,同时通过浊会为他人所了解并得到承认,反映在对环境的需求上表现为对公共交往空间的向往。

大学校园空间分析

大学校园空间分析

大学校园空间分析摘要:大学空间小是指个别的研究室、实验室、教学楼或图书馆,也小是单纯地指具有树林的大面积的场地,而是指由校园必要设施围合而成的开放空间作为基木单元而形成的校园空间。

是容纳人们丰富室外活动的场所。

关键词:城市空间校园空间一、大学校园空间的界定大学是接受高等教育和从事研究的场所, 其主体是教师与学生构成的共同体。

大学是教师与学生面对面进行知识传授和交流的场所, 其本质是生产知识或者说是创造知识的场所, 这需要一种可供教师与学生共同携手生产或创造知识的实在的场所, 或者说是教师与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的空间, 这就是大学的空间。

大学空间不是指个别的研究室、实验室、教学楼或图书馆,也不是单纯地指具有树林的大面积的场地, 而是指由校园必要设施围合而成的开放空间作为基本单元而形成的校园空间。

多样的大学空间的形成与变化正是以开放空间作为媒介, 而开放空间的聚合力及对聚合空间的开放力正是大学空间形成与变化的基本原理。

二、大学校园空间的分类大学是我们学习和生活的地方,里面承载者我们的生活和我们生活所需要的空间,但是这些空间没有明确的划分,所有的空间都是相互交融在一起的。

仅以个人感受和分析,我认为校园空间可以按以下的方式分类:2.1按使用功能分类根据空间的使用性质不同,我将其分为教学空间、居住空间、景观空间、交通空间。

这四个空间都是校园里不可缺少的空间,也是学生使用最频繁的空间。

2.2按开放性与私密性分类不同的空间具有不同的开放性和私密性,根据其具有开放性与私密性的不同比例,将其分为开放性空间、半开放半私密空间、私密性空间。

2.3外部空间与内部空间根据建筑形成的空间,建筑内部空间和建筑外部空间。

这些空间的分类买一个分支都有交叉,比如说景观空间有属于外部空间,外部空间又可划分成开放性空间和私密性空间。

2.4其他空间除上述空间外还有交往空间、展示空间、公共空间、院落空间、路径空间、文化空间等等。

所有的这些空间都是大学校园空间的一部分,这些空间的组合才形成了充实又完善的校园空间,形成了给我们学习和生活的空间。

环境设计研究论文(6篇)-环境设计论文-设计论文

环境设计研究论文(6篇)-环境设计论文-设计论文

环境设计研究论文(6篇)-环境设计论文-设计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第一篇:高校寝室人性化空间环境设计创新思维研究[内容摘要」高校的学生寝室不仅仅是同学们居住生活休息的场所,更是学生消化巩固知识、探求理解知识的地方,它不但需要能给同学们带来舒适的环境,更是为了给同学们一个成长的“家”。

学生寝室的基本功能包括睡眠、学习、贮藏、社交等。

学生寝室既要满足学生的私密性、公共性要求,也要在狭小的数人共居的寝室内尽力创造能够保证每一个学生私密性的空间。

利用人性化空间布局改造来重新定义高校寝室,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学生。

[关键词]人性化;环境设计;寝室;空间高校寝室人性化空间环境设计是在根据现有高校寝室内部结构和整体风格的创新和改造,是增添个性进人寝室文化。

利用色彩、造型、结构形式的变化,设计出适合各个不同个体的寝室,更要将高校历史文化增添进寝室中,不同的文化背景会装饰出各具风格的寝室。

创新高校寝室则是指对一个高等院校寝室内部结构进行变化和改造,运用色彩、造型、形式的不同,使寝室空间更具合理性、美观性和舒适性,创造出具有归属感、舒适感、私密感、领域感的寝室环境。

一、高校寝室空间环境现状分析(一)国外寝室空间设计研究哈佛大学的规划办公室在19 年曾提出他们的政策是“指导性的有组织的发展”。

约瑟夫赫德认为:“校园的建筑及其规划是在不断变化的。

他们的未来难以预计,我们对学校的想象应如同城市一样,它们的发展形成一部分与过去有关,同时又与未来有关。

我们的大学永远不会完成……”事实上,西方开始在教育理念上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每一个学生的个性都会得到关注,强调因材施教和教育方法上的灵活。

那么,相应地在进行校园寝室的设计上就强调个性化的原则设计理念,设计者也就是学生自己的个性特点将得以发挥,但也要遵循学校的办学特色,在认可的范围内自由创作。

宿舍是学生生活的重要场所。

人性化的管理,既可以方便了学生,又方便了学校的管理,是一件双赢的好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校园公共空间环境设计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高校校园空间环境建设也在日益进步完善。而在高
校校园的建设中,高校校园公共空间环境建设尤为重要,因为它不单单为校园环
境服务,在一定程度上,更能影响高校学生的心理及价值观,以及成长进步的需
要。但在高校校园公共空间环境中存在一些问题,亟需解决以更好的发展,适应
时代的发展和满足大学生学习生活及成长的需要。

关键词:高校校园;公共空间环境;存在问题
引言:
教育事业的发展关系到国家的繁荣昌盛与发展,其中大学教育在国民教育中
也尤为重要的,培养的人才不但为祖国的未来提高国家民族的素质,也为社会经
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恰恰这么重要的教育场所,高校校园空间环境
的建设完善及质量更是显得尤为重要。高校校园的公共空间建设不单单是美化环
境的功能,亦能影响高校大学生的心理,促进他们的成长成才,比如学校的公共
环境景观能潜移默化的激励学生的信心。在日益发展的社会中,这些也越来越重
要,对于大学生的交往、健康、信心等方面都逐渐得到好的激励暗示及塑造。因
为环境空间能对人有潜移默化的暗示及激励塑造的作用,所以在高校校园的公共
空间环境建设上更为重要。

一、高校校园公共空间环境的重要性
“公共空间”这个名称的解释是相对于私人专用空间来说的,指的是一切非限
于特定人群使用的外部公共空间,并在这个空间里,可以向群众提供进行一定社
会群体或独体活动的场所。而高校校园公共空间环境主要服务于学校的师生,而
对学生服务更是主要的。大学生作为一类特殊的社会群体,置身于校园这个特定
空间里,他们在校园中的活动比较有规律可循,校园公共空间环境既有具公共活
动的普遍性又具有其个体的特殊性。公共空间,狭义是指那些供城市居民日常生
活和社会生活公共使用的室外空间。它包括街道、广场、居住区户外场地、公园、
体育场地等。广义是指公共空间不仅仅只是个地理的概念,更重要的是进入空间
的人们,以及展现在空间之上的广泛参与、交流与互动。这些活动大致包括公众
自发的日常文化休闲活动,和自上而下的宏大政治集会。

此外,随着国家经济文化的日益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国家的综合国
力逐渐提高。国家对于高等教育更加比以往重视。各地区的综合性大学也相应增
加,逐步发展壮大,各门学科也兴起并发展的如火如荼。也有更多的新校园都建
设在远离城市的郊区乃至更远的地方。而新校园的公共空间设计建设也面临新的
挑战,因为环境对于大学生的心理成长、学习兴趣、品德修养、价值观取向等有
一定的影响。而那些建校比较早的校园公共空间环境的设计已远远不能满足当代
大学生的成长所需,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因此,将高校校园公共空间环境作
为研究符合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及对校园建设的需求。
二、高校校园公共空间环境存在的问题
与上世纪80年代的大学生相比,这一代学生物质上无疑是丰裕的,但他们
在精神上却是痛苦、迷茫的。给高校校园内大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实现自己、
与人交流的公共空间,将对大学生精神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氛围。

大学校园公共空间环境指的是在高校校园内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习文化、
相互交往、漫步休息、公共业余活动等功能的空间。大学校园公共空间环境的规
划设计应充分利用自然条件,保护和构建校园的生态系统并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
习交往空间。从我国目前高校校园公共空间环境设计的现状看,普遍存在着以下
的问题。

1、高校校园公共空间环境的缺少。现在,大多数的高校校园公共空间大多
是以往的规划设计,进入大学校门,要么是广场,要么是雕塑,伴随点缀花池,
中心对称式,大多显得单一枯燥,印象也深深得留在了大学生的心里。但继续进
入大学校园,会发现,除了功能用的建筑楼群及美化作用的设施环境外,高校公
共空间环境的建设更是显得不足及缺少,没有真正在高校校园环境规划中真正的
得到展现。

2、高校公共空间环境的作用不大。“有时候设计者期望的设计达到某种效果
或者产生某种氛围,并能让人们得到满足,但是却恰恰相反,往往都是浪费空间,
或者不被人认可。在高校校园公共环境空间内,它有这么几种:第一种是非人性
化的空间,比方在很小的场地上设计布置公众活动性强的环境空间,恰恰得不到
满足,也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反作用;第二种是非文化空间,比很普通很没有意义
的很俗的雕塑、踏步、走廊等;第三种是矛盾的空间,比如在人流密集的路侧安
放休息学习用座椅,在来来往往的人群中下设计安排封闭性的私密空间等。在长
春城市的高校的调查调研中大多存在这么几种情况。有的学校更是留着空地浪费
不利用闲置。大多数的公共空间环境在高校校园公共环境中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3、 高校校园公共空间环境不适应校园的生活所需。比如,随着信息化的不
断发展。大多进入高校校园内,常常就会在建筑的入口处或是校园道路的交叉口
处,会有展板及宣传栏,大多是商家的广告,真正对学生宣传教育的意义不大,
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交通空间。也成了校园环境的一个难以根治皮肤癣。不能满足
高校校园大学生的生活所需及成长需要。

4、校园公共空间环境设计普遍存在雷同的现象。校园公共空间环境的设计
受不同地域、不同类型的高校及所在城市的主题文化所影响的。比如南方、北方
的高校的公共空间设计受地域及气候影响就有所不同;理科、工科、文科不同种
类的校园公共空间环境设计受学科影响也有所不同;甚至同一地区不同城市文化
主题下的校园公共空间环境设计也有所不同。高校校园环境营造的公共空间环
境,应该满足和促进大学生的学习及生活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通过相互的活动
可能够增强大学生的团结和凝聚力以及对高校校园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因此,高
校校园公共空间环境的设计直接或间接影响作用于大学生的心理及学校的环境
氛围。纵观现在的校园公共空间环境设计,没有着重考虑到这些影响因素,以休
闲娱乐为目的居多,故设计理念大多雷同。

三、结语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应该多强调人性化,因地制宜,创造出优秀的高校校
园公共空间环境、心灵空间、文化空间等,关爱学生的心理健康。此外,环境与
人的心理及行为有密切关系,高校校园公共空间环境作为人的外部心理环境,它
对人心理的意义尤为重要,高校大学生处于人生的特殊时期,对校园公共空间环
境的重视也体现了设计者及学校对学生心理的人性化关爱。最后重要的是,高校
校园公共空间环境仅是高校校园整体规划众多内容中其中的一个部分,一个好的
高校校园的设计规划,不仅仅体现在的是高校校园的某个公共空间环境的设计规
划,但是一个出色的高校校园公共空间环境却能成为校园整体规划中的一个亮
点,并为师生尤其是学生更好的服务,也关系到学生群体的发展、高校教育的发
展、国家经济的发展及国家的繁荣昌盛。

参考文献:
[1] 陈家琦。 从学生需求看大学校园公共空间环境[J]。 山西建筑, 2007,
(07)。

[2] 欧诗,陈建。 高校校园公共空间环境探析[J]。 规划师, 2003, (09)。
[3] 郑堡元,秦华,何为。 大学校园公共空间环境人性化设计探讨——以
西南大学共青团花园为例[J]。 南方农业(园林花卉版), 2009, (01)。

[4] 刘静,梁天一,董和壁。 大学校园公共空间环境构架与效用分析——
以北京师范大学主校区为例[J]。 管理与财富, 2008, (09)。

[5] 胡佩玲,朱竞翔。 校园公共空间环境的改进——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书
院的工程案例[J]。 新建筑, 2009, (03)。

[6] 孙靓。 大学校园典型公共空间环境调查与分析[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城市科学版), 2002, (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