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西藏近代史上爱国主义优秀传统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上历史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上历史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上历史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哪项是北京人使用的工具?A. 石器B. 铁器C. 铜器D. 陶器答案:A2.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哪个朝代?A. 商朝B. 周朝C. 秦朝D. 汉朝答案:A3.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A. 商朝B. 周朝C. 秦朝D. 汉朝答案:C4.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最早出现的是:A. 造纸术B. 印刷术C. 指南针D. 火药答案:A5.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了哪项制度?A. 分封制B. 郡县制C. 世袭制D. 禅让制答案:B6. 汉武帝时期,实行了什么政策以加强中央集权?A. 推恩令B.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 郡县制D. 世袭制答案:B7.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其中最重要的科目是:A. 明经B. 进士C. 明法D. 明算8. 唐朝时期,玄奘西行取经,他去的是今天的哪个国家?A. 印度B. 尼泊尔C. 斯里兰卡D. 阿富汗答案:A9. 宋朝时期,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在哪个地区?A. 四川B. 浙江C. 广东D. 福建答案:A10. 元朝时期,实行了什么制度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B. 行省制C. 世袭制D. 禅让制答案:B11.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了哪里?A. 东非B. 南亚C. 东南亚D. 西亚答案:A12. 清朝康熙帝时期,平定了哪个地区的叛乱?A. 西藏B. 新疆C. 蒙古D. 东北答案:B13. 清朝乾隆帝时期,实行了什么政策以加强对西藏的控制?A. 金瓶挚签B. 驻藏大臣C. 世袭制D. 禅让制答案:B14. 清朝末年,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A. 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B. 中国向英国走私鸦片C. 英国向中国出口茶叶D. 中国向英国出口丝绸答案:A15. 太平天国运动的领袖是:A. 洪秀全B. 杨秀清C. 石达开D. 李秀成答案:A16. 洋务运动的口号是:A. 自强B. 求富C. 自强不息D. 师夷长技以制夷答案:D17. 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慈禧太后杀害的维新派人士是:A. 康有为B. 梁启超C. 谭嗣同D. 严复答案:C18.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成立,首任临时大总统是:A. 孙中山B. 黄兴C. 宋教仁D. 蔡元培答案:A19.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A. 提倡民主和科学B. 提倡儒家思想C. 提倡佛教思想D. 提倡道教思想答案:A20. 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A.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B. 俄国十月革命C. 日本侵华D. 一战爆发答案:A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21. 北京人会使用天然火。

“玉麦精神”的基本内涵与时代价值

“玉麦精神”的基本内涵与时代价值

“玉麦精神”的基本内涵与时代价值“家是玉麦,国是中国”的“玉麦精神”是以爱国守边精神、忠诚奉献精神为基本内涵,用实际行动一直延续至今的爱国守边精神;是有利于实施“治边稳藏”战略,努力实现西藏地区长治久安;有助于提高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成西藏地区小康社会;有助于加强民族团结,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标签:玉麦精神;基本内涵;时代价值忠诚玉麦落于西藏山南隆子县的边境,地处喜马拉雅北麓,山高险峻,恶劣的自然环境,当地人从事牧业为生,有我国最小“行政乡”之称。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给卓嘎、央宗姐妹回信中指出:“希望你们继续传承爱国守边的精神,带动更多牧民群众像格桑花一样扎根在雪域边陲,做神圣国土的守护者、幸福家园的建设者。

”①;之后中宣部授予卓嘎、央宗为“时代楷模”的称号之后曾经的“三人乡”及“玉麦精神”收到广泛的关注和焦点。

一、“玉麦精神”的基本内涵“玉麦精神”是“老西藏精神”和“两路精神”的延续及发展,体现着边疆人民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面认同,其基本的内涵有爱国主义为核心和坚守神圣国土的精神追求和忠诚奉献的优良品质精神。

(一)爱国守边精神爱国是激励各族人民自强不息的强大力量,是凝聚全国人民团结一致的精神力量,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的最深层、最根本、最重要的精神核心。

爱国不只是一句口号,更不应该是一句口号,是落实到每一个人身上能够体现出来的行为和举止。

身在祖国边境地区的人民对于爱国最好的表达是一直坚守在国家特殊重要的地理位置,确保国家的国土安全,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玉麦精神”的核心内涵是爱国守边精神,以爱国为出发点,以放牧守边为落脚点。

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政治立场是卓嘎、央宗为代表的玉麦人民的经历长年的自然灾害和恶劣环境中一步步形成的,是面对个人与国家利益之间取舍并一代代传承下来的,是恪守祖国每一寸土地的精神,是对土地的热爱,更是对祖国的热爱。

西藏近代史上的摄影人汪曲策仁

西藏近代史上的摄影人汪曲策仁

■中国西藏史海钩沉▲亚东海关副税务司汪曲策仁拍摄的后藏管理粮台丁星桥的照片(1911年)。

诚如前述,汪曲策仁的确是那个 动乱年代里一位旗帜鲜明的藏族爱 国人物。

这一点在学者孙宏年著《民 国初年陆兴祺救助、组织流亡哲印难 民回国问题初探》一书中有详细描 述: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西藏 地方的清朝驻军有人响应革命。

由于 各种势力的介入,特别是英帝国主义 的挑拨、干预,1912年,联豫、钱 锡宝等前清官员、官兵和商人及其眷 属被迫经过印度回国,而后一部分人 滞留在哲孟雄、英属印度,成为流亡 国外的难民(1913〜1915年,“护理 驻藏办事长官”陆兴祺协调人力、财 力,救助难民,并组织他们回国)。

1912年1月13日,驻藏办事大 臣衙门参赞钱锡宝及眷属在50名士 兵护送下到达亚东,16曰前往印度 “转道回中国”。

到3月30曰(阴历 二月H -—曰),靖西理事同知马师周 又以前往印度就医为名,把‘‘靖西监督关防”暂交汪曲策仁。

马师周之所 以离开,并非完全是因病赴印,而是 “藏人施加极大压力要其离藏”,而 海关监督衙门又有人因“数月未发 薪俸,拟杀死马师周,他不得不贷 款发薪以免被劫持”,以致被迫“仓 皇离去,无法正式移交衙门一切事 宜”,连关防也是私下交给汪曲策仁 的。

该年6月,达赖喇嘛从印度进入 中国西藏境内,在亚东短暂停留,此 后西藏噶厦当局开始驱逐拉萨、亚东 的前清官员、士兵和汉族居民,7月 1曰驱逐了亚东海关文案王绍昌,理 由是“发觉他有政治阴谋,在汉人与 藏人之间制造麻烦”。

对于亚东的其 他汉族居民,西藏地方政府也计划全 部驱逐出境,但汪曲策仁与藏官讨论 时,强调这里的汉人并非士兵,都是 “无害之公民”,他可以“保证他们行 为良好”。

/丁乐年提供參文/索穷傲东高娃117年夏天,我跟同事杜7 |丨冬、摄影师颜道靖结伴vy去西藏江孜、亚东,印象最深的是探险中印边界的清代亚 东(靖西)海关遗址。

新时期的爱国主义

新时期的爱国主义

新时期的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指个人或集体对祖国的一种积极和支持的态度。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精神动力。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弘扬中国精神,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是对大学生的基本要求。

新时期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既承接了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又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内涵更加丰富。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必须继续坚持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坚持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统一,弘扬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主要内容的中国精神,献身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促进祖国统一的伟大事业。

一、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

(简单的说也就是世界经济日益成为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它的发展使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的联系日益紧密,同时影响到世界各国的政治和文化。

经济全球化内在地具有正面和负面双重影响,这是客观事实。

就经济全球化的正面影响而言,最重要的可概括为:1、经济全球化由于信息技术使空间距离极大地缩短,几乎在产地之间“天然的”竞争界限的地理距离已失去了意义,于是世界各地彼此都是潜在的竞争者,相互争夺正在变得短缺的资本投资和相应的劳动岗位,后两者通过纳税使民族国家和社会福利国家的政策得以实现。

即是,经济全球化使一些国家变得更具有竞争力、创造力和创新精神,从而使国家能富裕起来。

2、现代信息的通信技术以及复杂的计算机程序,有助于人们消除不同资本市场的时间差。

在跨国的生产网络方面,时间的全球化正在形成。

“时间竞争”对能否通过卫星通讯可以即时了解全世界正在发生的事件,从因特网上可以获取大量信息和宝贵的知识,因此,商品、服务、资金、思想和信息的流通将比过去更加自由、快捷,这就给各国人民带来很大益处3、全球化意味着新的经济增长,虽然在这期间存在着增长的风险,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国民财富在日益增长,都是全球化的受益者。

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

文成公主入藏
文成公主入吐蕃后与松赞干布举行了隆 重的婚礼。松赞干布还为文成公主修建一 座华丽的王宫,就是今天布达拉宫的前身。 文成公主和随从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 过去吐蕃没有文字,受文成公主的影响, 松赞干布下令创造文字,文成公主在吐蕃 生活了40多年。加强了吐蕃关系文成公主 入藏之后,把唐朝的优秀文化和先进的生 产技术传入了西藏,和松赞干布同心协力 发展吐蕃的经济和文化。
“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 林则徐
他抵得上五个师
• 1950年7月,已经下定决心返回祖国 的钱学森,会见了主管他研究工作 的美国海军次长,告诉他准备立即 动身回国。这位美国海军次长大为 震惊,拒绝了钱学森的要求。钱学 森走后,这位美国海军次长对人说: “钱学森无论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 师。”他还说:“我宁肯枪毙他, 也不愿放他回中国。”但是,钱学 森的爱国之心矢志不移。
4、爱自己的国家。
爱祖国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祖国的大好河山,自己的骨肉同胞, 民族的灿烂文化,是同具体的国家相 联系的。
我们说岳飞、林则徐是民族英雄、 爱国志士,因为他们深爱着他们的 国家——赵宋王朝和大清王朝。 在现阶段,爱国就是要热爱中国共 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共和国。
二、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
(四)同仇敌忾,抵御外侮
中华民族爱好和平与自由,但绝 不容忍外来的侵略和压迫。面对外 来侵略,各民族人民总是团结一致, 同仇敌忾,奋起抵抗。
抗日英雄——杨靖宇
1940年2月23日,抗日名将杨靖宇由于 叛徒告密、饥寒交迫和寡不敌众而英勇牺 牲。对于杨靖宇的死,他的老对手、日伪 通化省警务厅长岸谷隆一郎心情非常复杂, 他想知道,在断粮半个多月且零下三四十 度的严寒条件下,这个对手到底是靠什么 支撑着跟他们周旋斗争了那么久。于是他 怀着敬畏的心情,亲自对杨靖宇的尸体进 行了解剖,用军刀切下了杨靖宇的胃送去 化验。

八下历史第一单元期中期末复习资料中考复习资料

八下历史第一单元期中期末复习资料中考复习资料

八下历史中国现代史阶段特征一、中国现代史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指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的历史。

这一时期是中国人民建立政权、巩固政权、探索与发展中国,使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走向富强、民主、自立的一段发展史。

一条主线:社会主义革命(1949新中国成立到1956三大改造完成)与建设(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的建设)的探索史与成就史。

两大阶段:新民主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一条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两个奋斗目标: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近代史: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三大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二、中国现代史的分期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两对主要矛盾1.1956-2017年: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2.2017年至今: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四、八大领域经济、政治、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国防建设、外交成就、科技文化、社会生活。

第一单元(1-3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一、单元线索1.请给“新中国成立、抗美援朝、西藏和平解放、土地改革”取一个主题?答:主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单元题目)2.建国初期巩固新生人民政权的三件大事?答:(1)西藏和平解放(1951年)(2)抗美援朝(1950-1953年)(3)土地改革(1950-1952年)二、近代史上,改变中国社会性质的三件大事1.1840-1842年鸦片战争:从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1949年新中国成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

3.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筹备成立巩固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政治协商会议制度1949年10月1日14时,在北京中南海勤政殿召开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会议由毛泽东主持,首先举行了就职仪式,宣告中央人民政府正式成立。

高中历史必修三试题及答案

高中历史必修三试题及答案

高中历史必修三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了哪项政治制度?A. 分封制B. 郡县制C. 禅让制D. 世袭制答案:B2.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其中进士科是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以下哪项不是进士科的考试内容?A. 经义B. 策问C. 诗词歌赋D. 律令答案:D3.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航海活动,其主要目的是什么?A. 贸易往来B. 宣扬国威C. 寻求海外资源D. 军事征服答案:B4. 清朝末期,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 民族矛盾激化B. 阶级矛盾激化C. 宗教信仰冲突D. 自然灾害频发答案:B5.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中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民族主义B. 民权主义C. 民生主义D. 民主主义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推行了_______制度。

答案:推恩令7. 唐太宗时期,实行了“_______”政策,促进了民族融合。

答案:和亲8. 明朝时期,为了加强海防,修建了著名的_______。

答案:万里长城9. 清朝康熙皇帝在位期间,实行了“_______”政策,加强了对西藏的统治。

答案:金瓶掣签10.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具有深远影响的爱国主义运动,其爆发的导火索是_______。

答案: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史意义。

答案: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分裂局面,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大一统,奠定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基础,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民族融合,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2. 请简述唐朝科举制度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答案:唐朝科举制度以考试选拔官员,强调公平竞争,选拔人才更加注重实际才能和知识水平。

科举制度的实行,促进了社会流动,提高了官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对后世中国乃至东亚地区的政治制度和文化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近代史口述史作业2000字

近代史口述史作业2000字

近代史口述史作业2000字《论中国近代革命》[摘要]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为求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民族奋斗史。

民族民主革命是他的主题,旧、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他的内容。

回顾中国近代史,探索中国近代史上的革命历程。

[关键词]中国近代史、民族民主革命、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族主义革命。

中国的近现代发展史,是一卷被鲜血浸满鲜血又惨遭蹂躏的长卷。

中国人民饱受列强的欺压与凌辱,深受国弱民贫的危害。

鸦片战争的屈辱、联军侵华的无奈、日本扩张的悲惨遭遇……但同时,就其本质与主流上来说,中国近现代史又是中国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民族民主革命、艰苦探索的历史。

1840年,英国发动了世界知名的鸦片战争,中国历史的发展从此发生了巨大的转折。

鸦片战争以前中过是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鸦片战争以后,通过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中国的主权遭到破坏。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侵略特权,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逐渐把中国市场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中国的社会矛盾也由阶级矛盾转化为民族矛盾,革命任务也发生变化,由反对本国的封建统治转变为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任务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鸦片战争掀开了中国近代史的第一页,也拉开了中国革命的序幕。

面对帝国主义的入侵,我们不得不拿起武器,保卫自己的祖国,实现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

中国革命的目标是争取国家与民族的独立和富强,革命性质是民族民主革命。

革命因为前后期的领导阶级分别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而又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族主义革命两个时期。

民主政治建设是一个国家实现近代化的重要内容。

在我国明末清初开始出现了民主政治的启蒙思想;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政治思想的传入,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了建立民主政治的探索,都以失败告终。

旧民主主义革命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目的、反对外国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革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简述西藏近代史上爱国主义优秀传统
作者:多杰
来源:《西部论丛》2019年第28期

摘 要: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文化在思想道德建设中的
艰巨而光荣的任务。中央指出∶“深入开展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中国革命传统教育,开展各民
族平等团结教育,培养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树立民族自尊心、
自信心和自豪感。要把民族精神教育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结合起来,引导大学
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在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进步中汲取营养,培养爱国情
怀、改革精神和创新能力,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①培育当代大
学生的民族精神已经成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民族精神;爱国主义;优秀传统
一、民族精神在爱国主义中的内涵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自己特定的生活和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特有的精神风貌,集中
地表现为一个民族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是一个民族精神支柱的集中体现,具有普遍的价值取
向。它既是一个民族延续发展的思想基础和内在动力,又是该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根本标
志。民族精神又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繁荣中华
民族的优秀文化,把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有效地抵制西方
腐朽思想文化的渗透,关系着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关系着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 在经
济全球化与努力实现我区“一加强、两促进”的历史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努
力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

民族精神的内涵十分丰富,在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是我们中华民族极其宝贵的
精神财富,是凝聚和激励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重要精神力量。我们的民
族精神是伟大的,也是随着人的历史活动的变化也处在演变之中,也就是说它是与时俱进的。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既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五千多年逐渐形成并不断发展的优良传统,又
要继承和发扬我们党在长期的历史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中,我们党
高举爱国主义旗帜,振奋和弘扬民族精神,并以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
等丰富和发展了民族精神。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我们党继续高举爱国主义旗帜,振奋和
弘扬民族精神,并以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抗洪精神以及“六十四字创
业精神”等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民族精神。

二、传承西藏近代史上爱国主义优秀传统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藏族是我们伟大祖国民族大家庭中光荣的成员之一。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以藏族为主的
西藏各族人民,与各民族兄弟一道为多民族大家庭的形成、發展与巩固,为维护祖国的统一和
主权的完整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作出了光辉的贡献。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西藏人民有着悠久的
爱国主义传统,在抗击侵略、维护国家主权与独立的斗争中,西藏人民更表现出了崇高的民族
气节和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十七世纪初到二十世纪初,伴随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代表资产
阶级利益统治者在世界各地疯狂推行殖民主义。

抗英英雄江孜如本吉普巴的爱国主义精神
1840年英帝国主义发动野蛮的鸦片战争,侵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同时,又图谋由西藏
侵入我国腹心地区。1888年和1904年直接对我国西藏发动了两次野蛮的侵略战争。西藏人民
与我国东部人民一样,在这严重关头,高举爱国主义大旗,英勇地抗击了入侵英军,在1888
年隆吐山战役和1904年保卫江孜战役中,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前仆后继、浴血奋战,写下
了我国反帝斗争史册上光辉的篇章。其中以江孜如本吉普巴为主的抗英英雄的爱国主义精神对
西藏近代史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吉普巴等人在“曲米雄古大屠杀中,藏军虽然中了英军的轨
迹,但是他们英勇斗争的精神后来为抗击英国侵略做出了榜样”④以吉普巴为主的抗英英雄始
终与我国各族人民在一起,统一抗英并为维护民族团结、反抗外来侵略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五世热振·图旦降白益西爱国主义精神
两次抗英斗争以后,在1914年西姆拉会议前后, 1933年自五世热振·图旦降白益西主持
西藏政教事物以来,西藏和中央的关系更加密切,也是最为和稳的时期。而五世热振·图旦降
白益西的主要爱国精神体现在,热振·图旦降白益西未惧怕达扎集团的迫害并用短暂的生命,
维护祖国统一,证明了西藏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孱弱的清政府采取错误的对藏策略,英
美等帝国主义企图西藏从祖国的领土中分割之时五世热振·图旦降白益西用拳拳报国之心,抵
挡住了暗地射来的流矢;以护国弘法的大愿,报效了祖国,使西藏永远在祖国母亲的怀抱里健
康的成长。

以及在我国的抗日战争中、1951年的西藏和平解放时期、1959年平叛斗争,1962年中印
边境自卫反击战历史事件中,西藏最广大的爱国主义者同国外的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势力,同西
藏内部极少数卖国投敌的分裂主义分子,继续进行了数十年不屈不挠的斗争,在这些斗争中,
同样表现了那种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爱国团结、不畏强暴、众志成城、勇于献身的民族精神。
西藏人民的这种光辉灿烂的民族精神,一代又一代地流传下来,经久不衰,成为中华民族遗产
中珍贵的精神财富。这一切为我们进行大学生思想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取之不尽的教育资源和
教育内容。

为此,我们在新时代里要从历史中汲取优秀爱国主义者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精神,传承中华
民族的优秀文化,并要为新时代未经过战争纷乱的后代传播历史中真实发生过的爱国主义者事
迹,让后代知道西藏是祖国不可分割一部分,也要让他们懂得怎样去爱国。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参考文献
①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4年8月26

②③ 江泽民:《十六大报告》
④ 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宣传部编:《岁月记忆----从历史人物看西藏地方与祖国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