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手足口病的中药方

合集下载

热毒宁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观察

热毒宁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观察
热 毒宁 的抗 病毒 、 抑菌、 解热 、 促进 细胞 免疫 、 清除 自
或 口含后 创 面有凉 爽感 , 减轻 了患儿疼 痛 , 增 加 了患
儿及 家长 的 自信心 及服 药 的依从性 。
本研 究应 用热 毒 宁注射 液联 合康 复新 液治疗 小 儿疱 疹性 咽峡 炎 , 大 大缩 短 了热 退 天 数及 疱 疹 或 溃 疡愈 合天 数 , 疗效肯定 , 未 见 不 良反应 出现 , 值 得 临 床 推广使 用 。
资 料 与 方 法
面局 部炎 症 反 应 、 改善循环、 促 进 肉 芽组 织 生 长 L 4 ] 、 促进 创 面愈合 作用 。康复 新液 味甜 , 无 刺激性 , 口服
( 编辑 : 崔群 飞)
热毒 宁治疗 手足 口病 的疗 效 观察
钟 琼 龙
( 广西南 宁市邕宁区人民医院, 广西南宁 5 3 0 2 9 9 ) 【 摘要】 目的 对 比热 毒 宁 与病 毒 唑 用 于 手 足 口病 临 床 治 疗 的 效 果 。方 法 选 择 2 0 1 3年 1 ~ 5月 收 治 的 1 2 0 例 手 足 口病 患 儿 , 依 照 入 院 顺 序 平 均 分 为 观 察 组 与对 照组 各 6 o例 , 观 察 组 予 以热 毒 宁 治 疗 , 对 照 组 予 以病 毒 唑 治 疗 , 7 d为 1疗 程 , 比较 两 组 临 床 疗 效 。结 果 对 照 组 临床 治疗 总有 效 率 为 8 0 . 0 , 观察组 总有效率 为 9 6 . 7 %, 观 察 组 的
参 考 文 献
[ 1 ] 胡亚美 , 江载 芳 . 诸福棠实 用儿科学 [ M] . 7版 . 北京 : 人民
卫 生 出版 社 , 2 0 0 5 : 8 0 7 .

白头翁汤治疗小儿手足口病48例效果观察

白头翁汤治疗小儿手足口病48例效果观察
时 间 3~1 5 d , 平均 5 . 8 9 d 。患儿 均 有皮 疹 , 以手 掌 、
表 2 两组患儿体温恢复、 皮 疹 消 退 时 间 比较 ( d , i±S )
足底 、 臀 部及 大腿 内侧 多见 , 偶 发于膝 部 、 肘部 及躯 干 处; 伴发 热 , 体温 3 7 . 5~ 3 9 . 6℃ , 其 中3 7 . 5~3 8 . 0 o C
统计 学 意义 ( P> 0 . 0 5 ) 。
注: 与 对 照 组 比较 , P< 0 . 0 5, 一 P< 0 . 0 1
3 护 理
3 . 1 发 热护 理
本 组 患 儿均 有 发 热 , 对 低 热 或 中度
发热 的患儿 不做 特 殊处 理 , 嘱其 卧 床休 息 1周 , 减 少 活动 , 多 饮 温 开水 , 随时 观察 体 温 变化 。若 体 温超 过 3 8 . 5 c l C, 汇 报 主 治 医生 , 并 给 予 物 理 或药 物 降温 , 注 意观察 降 温 效 果 j 。对拒食拒水造成脱水 、 酸 中毒
齐鲁护理杂志 2 0 1 3 年第 l 9卷第 l 7期
白头 翁 汤 治疗 小儿 手 足 口病 4 8例效 果 观 察
臧 雪红 , 石丽 萍 ( 1 . 烟 台市 莱 阳 中心 医院 山 东莱阳 2 6 5 2 0 0; 2 . 烟 台市 中心 血站 )
【 摘 要】 目 的: 探 讨 白头翁汤治疗 小儿手足 口病 的方法及 临床效 果。方 法: 将9 6例手 足 口病 患儿随机 分为治疗 组和对 照组各
儿康 复 。
【 关键词 】 手足 口病 ; 白头翁汤; 护理
中 图分 类号 : R 4 7 3 . 7 2 文献标识码 : A DO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6— 7 2 5 6 . 2 0 1 3 . 1 7 . 0 1 7 文章编号 : 1 0 0 6— 7 2 5 6( 2 0 1 3) 1 7— 0 0 3 4— 0 2

“手足口病”中医辩证防治方法

“手足口病”中医辩证防治方法

“手足口病”的中医辩证及防治方法[摘要] 手足口病属中医“湿温”、“时疫”等范畴。

病因为湿热疫毒,多因内蕴湿热,外受时邪,留于肺、脾、心三经而成。

外邪自口鼻而入,侵袭肺、脾二经,肺主皮毛,故初期多见肺卫症状,如发热、流涕、咳嗽;脾主四肢,开窍于口,手足口受邪而为水疱,口舌生疱疹、溃疡。

目前中医药治疗本病,主要采用辨证分型、辨病分期、专方加减三种基本方法。

可达标本兼顾,减轻症状、缩短病程之功效。

[关键词] 手足口病;中医辩证;防治方法手足口病(hand-foot-and-mouth disease)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

个别重症患儿如果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

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柯萨奇病毒a组的16、4、5、9、10型,b组的2、5型,以及肠道病毒71型均为手足口病较常见的病原体,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

“手足口病”的症状:发热、头痛、流涕、咳嗽、肢软乏力、手足及四肢水疱及淡红皮疹,兼见呕吐、腹痛、腹泻、流涎、胸痞、心悸或行走不稳,四肢颤抖,甚则抽搐、神昏。

1、此病为中医的湿热病。

辩证要点如下:1.1、湿热初起病在表,卫阳被遏,症见发热,恶寒头痛,肢软乏力,若无汗可用藿香、香薷、羌活、苍术、薄荷、牛子等;有汗兼关节疼痛为病在肌肉不为汗解,可用滑石、茯苓皮、苍术皮、桔梗、通草等。

头不痛去羌活,不恶寒去苍术皮。

两太阴同气,可兼见咳嗽、流涕,可用牛子、杏仁、桔梗、杷叶之类。

1.2、“太阴之表,四肢也,阳明之表,肌肉也,胸中也”故胸痞,四肢乏力,肌肉烦疼均为太阴,阳明湿热见症,宜选用蔻仁、杏仁、枳壳、桔梗、六一散、郁金、厚朴之类。

1.3、“疹出太阴”湿热郁蒸,不得外泄。

蒸于血络,而为疹,手、足、四肢、口均为太阴脾所主,故为疱、疹多发之处。

手足口病的中医治疗

手足口病的中医治疗
维普资讯
第 4卷 第 1期 20 0 8年 1月
中 医 儿 科 杂 志
J P DL T C C . E A 】 S OF T M
Vo. No 14 .1
Jn 2 0 a.08
手 足 口病 的 中 医治疗
殷 子 斐 ,苏永华 胡玉芝 ,
张立秋[研究认 为: 4 ] 本病 由于外感 时行邪毒,
染性疾 病。该病最早 于 15 97年 由新西兰 Sdo 经 口鼻而人 , edn 客蕴肺脾 , 波及营分 , 外发肌肤而成。 加 以描 述 , 国 自 18 我 91年上 海始 见本病 , 主要 病原 本病感 受 的邪毒 为特殊 的疫毒 之邪 , 这种 湿热 之邪 为柯萨奇病毒 A组 1 型( A 6 和肠道病毒 7 型 具有强烈的传染性 , 6 C 1) 1 发病初期为毒热伤及肺脾 , 导 ( v 1 …。现西医临床主要以抗病毒治疗为主 , 致肺卫失和而见发热、 E 7) 流涕、 咳、 轻 咽红等感 冒症 例 如 甲氰 咪 胍 、 昔 洛 维 ( 环 鸟 苷 ) 利 巴韦 林 状 , 者 出现 吐泻 等脾伤证 候 , 阿 无 、 重 继而毒 热人 血 、 循行 ( 病毒唑) 病毒灵及更昔洛韦等 , 、 均有一定疗效。 全身 , 而脾主四肢 , 开窍于口, 邪伤脾则手足口受邪 此外, 由于细胞 因子干扰素在抗病毒感染中是最早 而热, 热郁为疹 , 毒透成疱 , 引起手足 口 部位发生红 出现的防御反应 因子 , 也被应用于手足 口病 的治 疹 , 渐变水疱 , 并且出现 口痛 、 咽痛、 流涎、 拒食、 烦 疗 [ 。 中医医生 根据 患 者 的 临床 症状 , 2 ] 辨证 施 治 , 躁 以及 手足痒 痛 等症 状 。 马爱 军 ] 出本 病 属 于 指 随症 加减 , 取得 较好疗 效 。现对手 足 口病 的中医治 温病 中 的风 温 , 因是感 受 春 季 或冬 季 风 热 病邪 。 病 疗作一简要述评 . 以便更好地治疗并控制该疾病的 外感风热病邪 , 多从 口鼻而人 , 肺居 高位, 首当其 发生与 流行 。 冲。 由于肺 主气 属 卫 , 与皮 毛 相合 , 气 敷 布 于皮 卫 1 病 因病机 毛, 邪正 相 争 , 因而 病 变初 起 可有 发 热 。风 热病 邪 手足 口 病在祖国医学 中属于“ 时疫” 温病” 留恋气分 , 和“ 酝酿淹缠, 郁蒸卫表 , 形成皮肤的白色疱 范畴 [ , 是 由于手 足 口病 的发 生具 有 突 然性 、 3这 ] 暴 疹 。肺 受风 热之 邪 , 熏 口咽 , 口腔 部 出现疼 痛 上 故 发性、 季节性以及极强的传染性和流行性 , 同时多 性小 疱 , 破溃后呈现灰 白色糜烂或浅溃疡。 具有 发 热等前 期 症 状 。此 外亦 有 学 者依 据 临 床证 12 内外 因共 同作 用 . 候, 认为手足 口病属 于中医学 “ 湿温” 畴[。临 范 4 ] 刘敏[通过大量临床治疗, 6 ] 认为本病多因内有 床医家对手足 口 的病因病机看法不一 , 病 主要有以 湿热蕴郁 , 外感时邪疫毒所致。《 难经 ・ 五十八 第 下几种观点。 难》 “ 云:温病之脉, 行在诸经, 不知何经之动也, 各随

对付手足口病中医方法灵

对付手足口病中医方法灵
的 措 施 防 止 疾 病 的 发 生 和 发 展 的 防 治 原 则 ,主 要 包 括 未 病 先 防 和 已病 防 变 两 个 方 面 。中 医 对 “ 病 ” 疗 素 有 成 温 治 效 , 早 期 干 预 可 有 效 防 止 并 发 症 的 发
祛 除 邪 气
同 一 人体 , 正气 处于 正 常状 态 , 若 感 受 了 不 同 的 邪 气 , 可 能 不 发 病 或 发 病 ,然 而 在 某 些 传 染 病 流 行 期 间 ,“ 无
拿 、食 疗 等 均 可 调 节 机 体 免疫 力 ,增
强机 体 抗 病 能 力 。
疹 或 疱 疹 为主 要 特 征 ,臀 部 或 膝 盖 处
也 可 出 现 皮 疹 , 后 大 多 良 好 。少 数 患 预 儿 可 并 发 无 菌 性 脑 膜 炎 、 炎 、 性 弛 脑 急
病 治 未 病 ” 治 未 病 ” 想 贯 穿于 《内 ,“ 思 经 》的 始 终 。“ 未病 ”是 指 采 取 一定 治
另 外 , 可 通 过 针 灸 、 拿 、 疗 等 促 亦 推 食 进 邪气 的驱 除 。
早 治 防 变
“ 病 ” 般起病 急、 展迅速。 温 一 发 在
手 足 口 病 是 由 多 种 肠 道 病 毒 引 起 鼻 而 入 , 袭 肺 脾 、 卫 失 宣 、脾 失 健 侵 肺 的 常 见 传 染 病 , 婴 幼 儿 和 儿 童 容 易 被 运 而 引 起 发 热 和 皮 肤 黏 膜 疱 疹 。 若 邪 感 染 , 但 以 3岁 以 内 的 婴 幼 儿 发 病 为 主 。 本 病 起 病 急 , 大 多 数 患 儿 症 状 轻 微 ,以 发 热 和 手 、 、口 腔 等 部 位 的 皮 足 毒 内 陷 或 湿 热滞 留 于 心 ,则 出现 高 热

运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的进展

运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的进展

运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的进展【关键词】:痰热清;治疗;进展痰热清注射液是黄芩、熊胆粉、山羊角、金银花、连翘等中药提取而成的中药注射剂,以黄芩为君药,熊胆粉、山羊角为臣药,金银花与连翘为佐药配伍,有清热、解毒、化痰的作用,痰热清所主之痰热阻肺证,以热像为主,痰湿为辅。

经过近二十多年临床运用及研究,对多种疾病有良好治疗作用,现归纳如下:1.儿童手足口病:范敏勇【1】研究示痰热清治疗组退热、皮疹消退显效率高于对照组,退热、皮疹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儿童手足口病安全有效。

2.小儿重症肺炎:张邵【2】研究示在小儿重症肺炎救治过程中应用痰热清能够显著提高抗菌效果,降低炎性反应,改善肺部功能,促进疾病康复.3.带状疱疹:马湖蕊【3】等研究示痰热清治疗组症状的改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止疱时间、完全结痂时间及皮损痊愈时间短于对照组.结论痰热清注射液联合TDP治疗器治疗带状疱疹效果明显。

4.流行性腮腺炎:沈仕华【4】研究示痰热清联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病例具有明显抗病毒、退热及改善症状的作用.值得推广应用.5.风疹:杨守峰, 苏菲菲【5】研究示痰热清治疗组在缩短风疹患者各种症状好转时间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痰热清注射液是治疗风疹安全有效的药物。

6.麻疹:高兰【6】研究示采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麻疹,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7.疱疹性咽峡炎:王仕奎【7】研究示痰热清治疗组患儿疱疹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缩短(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疗效确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8.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蔡芳丛等【8】研究示采用痰热清注射液静脉点滴治疗本病88例,结果:总有效率90.9%.提示:本方法对本病有清热解毒,化痰止咳的功效.9.支气管扩张急性发作:顾咸斌等【9】研究示痰热清注射液雾化吸入对治疗支气管扩张(痰热郁肺证)疗效显著,具有较好的临床参考价值。

自拟中药方药浴辅助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效果

自拟中药方药浴辅助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效果

自拟中药方药浴辅助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效果章新辉【期刊名称】《《医学理论与实践》》【年(卷),期】2019(032)019【总页数】2页(P3150-3151)【关键词】自拟中药方药浴; 儿童手足口病; 疗效【作者】章新辉【作者单位】江西省鹰潭市中医院儿科 33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12.5在临床上,儿童手足口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主要是因为肠道病毒感染造成的。

其起病速度比较急,患儿发病后口部、手部、足、臀部会出现丘疹,最后发展为疱疹,影响患儿的健康。

如果没有及时进行治疗,疾病会出现恶化,最终造成患儿死亡[1]。

为此,笔者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探究自拟中药方药浴辅助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抽取2018年9—12月在本院收治的手足口病儿童40例,依照随机分层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20例。

对照组中男13例,女7例;年龄1~14岁,平均年龄(10.1±2.7)岁;病程1~7d,平均病程(4.3±0.7)d。

治疗组中男14例,女6例;年龄0.6~13岁,平均年龄(10.5±2.1)岁;病程2~8d,平均病程(4.7±0.5)d。

两组患儿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选择标准纳入标准:(1)符合手足口病普通型西医诊断标准。

(2)符合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3)发热和皮疹症状出现低于72h。

(4)患儿年龄6个月~14周岁。

(5)最高体温不超过40℃。

排除标准:(1)疑似手足口病重症患儿和水痘、疱疹性咽峡炎、不典型麻疹、幼儿急疹、带状疱疹以及风疹、丘疹性荨麻疹者。

(2)严重营养不良、佝偻病以及合并心、肺、肝、肾、脑以及造血等系统严重原发性疾病者。

(3)高度过敏体质或对试验药物过敏者。

(4)治疗期间受试者不配合随机入组。

(5)在随机化之后没有任何检测数据。

(6)患儿依从性差,中药药浴少于3次者。

清利解毒方治疗小儿手足口病200例临证报告

清利解毒方治疗小儿手足口病200例临证报告
维普资讯

中 医 药研 究 20 0 2年 2月 第 埽 卷 第 1 期
R SAE C OFT DI ONA HI S ME I NE EF R H RA TI L C NE E D CI
V l1 o,8No 1F b2 O e O 2
- 1 7
近 年来 , 笔者运 用 自拟清 利解毒 方治疗小儿 手足 口病 20 0 例, 获藕意疗效 ,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 2 0例均为门诊患儿 , 0 其中男 1 3 , 8 1 例 女 7例 ; 年龄最
小 9 月, 大 1 个 最 2岁 , 均 3 3岁 ; 程 1 d. 均 2 。 主 要 平 病 ~3 平 d
3 治 疗 结 果
王丽君 , 工作单位同第一作 者。
( 收稿 日期 :0 1 0— 0 20 —1 1 ) 本文 编辑 : 白玉 金
3 1 疗效标准 .
治愈 :n r腔疱 面平复 , 手足疱疹 消退 , 全身症状
及体 征消失 ; 显技 : 手足疱 疹及 全身症状 、 体征基本消失 , 腔疱 r n
院后 死 亡 。
食 管癌术后胃肠功 能紊乱 非常 常见 , 轻者影 响患者 的生活 质量 . 重则导致非 癌性死 亡 , 治疗 方法不一 , 中西 医结台 防治 而
有 着 明显 的 优 越 性 , 总 结 如 下 。 现
l 临床资料 自 19 9 3年 ~19 9 9年笔者对 5 0例 该类 症状 的患 者进行 随 诊式治疗( : 注 与住 院治疗 区别 ) 。男性 4 例 , 1 女性 9倒 , 平均年 龄 5 . 。其中 4 8 5岁 8例表现 为精神欠 佳 , 欲不振 , 食 消瘦 明显 , 生活勉强 自理 ;5例为 咽下困难 , 4 有阻 滞感及 刺痛 , 经造 影和/ 或 胃镜检查证 实为非 器质 性吻 台 口缺窄 , 部为粘膜 充 血、 全 水 肿, 部分表 现为糜烂 , 活检 未发 现癌 复 发证 据 ;7例 上腹饱 胀 、 3 憋痛 ;2例有辣嗝 ; 口臭明显 , 中 6例有大便样稿味 , 响 3 8例 其 影 食欲。全组 中 4 2例为山区患者 ,6 为低 收^农业型 家庭 。 3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疗手足口病的中药方
文章目录*一、治疗手足口病的中药方*二、手足口病如何预防*三、手足口病饮食调理
治疗手足口病的中药方1、治疗手足口病的中药方
近年中医以清热解毒祛湿为主要原则,采用自拟方或成方为
基础,随症加减治疗本病,效果很好。

如采用以清热解毒、清心泻脾为主的清热泻脾散共治疗50例患儿,痊愈36例,有效13例,
无效1例,痊愈率72%,总有效率98%。

清热泻脾散:金银花、蒲公英、黄芩各10克,连翘9克,野菊花、赤芍、大青叶各12克,石膏15~30克。

兼高热有肝风内动者加羚羊角、蝉蜕;兼心火炽盛者,合导赤散;若大便秘结者加大黄、生地黄、薏苡仁;兼阴虚者加麦冬、知母;兼风热犯肺者加桑叶、苦杏仁。

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2、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
急性起病,发热、口痛、厌食、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或溃疡,位于舌、颊黏膜及硬额等处为多,也可波及软腭,牙龈、扁桃
体和咽部。

手、足、臀部、臂部、腿部出现斑丘疹,后转为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

手足部较多,掌背面均有。

皮疹数少则几个多则几十个。

消退后不留痕迹,无色素沉着。


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

多在一周内痊愈,预后良好。

部分病例皮疹表现不典型,如单一部位或仅表现为斑丘疹。

3、手足口病的鉴别诊断
散在发生时,须与疱疹性咽颊炎、风疹等鉴别:
单纯疱疹性口炎
四季均可发病,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以散发病例为主。

口腔黏膜出现疱疹及溃疡。

但没有手、足部疱疹。

疱疹性咽颊炎
主要由柯萨奇病毒引起,患儿发热、咽痛,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灰白色疱疹,周围有红,疱疹破溃形成溃疡。

病变在口腔后部;如扁桃体前部、软腭、悬雍垂,很少累及颊黏膜、舌、龈。

不典型的患儿须做病原学及血清检查。

手足口病如何预防1、建立定时排查常规:校医院医生、社区医院医生要定期到幼儿园给孩子做体检,或者去幼儿园的门口值班,在上下学的时间,检查儿童在上述的三个部位是否有病变,如果有发现可能症状,应及时将其与其他孩子进行隔离,防止疾病的蔓延。

给孩子做体检不能一劳永逸,必须建议一个定期的检查制度,在地区内的高发病时期,检查的时间间隔要短一些,相反,如果该地区发病率低,可以间隔的时间长一些。

2、加强与家长的合作:幼儿园的老师应当与孩子的父母一块努力防止手足口病的传播。

老师与家长应定时的沟通,交流预防疾病的经验,
3、每天消毒:玩具、餐具、课桌椅、楼梯扶手等容易接触的东西要每天消毒,用84消毒液擦拭或者喷洒都是可以的。

4、保持教室内的空气流通:在封闭的空间内传染病更容易传播,所以幼儿园里的教室要保证通风良好。

在早晨孩子还没有来的时候,教室应该提前通风。

5、儿童卫生教育:饭前便后洗手可以有效的预防手足口病。

不过,一般幼儿园的孩子的健康意识比较差,即便老师教给孩子
要洗手,孩子仍然可能坚持自己的习惯。

所以,在饭前饭后检查小童鞋们的手是必要的,对于勤洗手的孩子要奖励。

手足口病饮食调理1、多摄入优质蛋白:当机体遭受病毒侵袭的时候,人体产生的抗体实际上就是蛋白质,蛋白质能够中和某
些感染因子,杀灭病原菌并将其排出体外。

发烧的时候比平时需要更多的蛋白质,摄取了足够的蛋白质,便可使人体内的抗体数
目在几天之内增加100倍之多。

能够使机体处于良好免疫状态的蛋白质来源包括:鸡蛋、瘦肉、牛奶、豆制品等食物。

2、多摄入维生素A和C维生素A和维生素C是对抗病毒的第一卫士!可以防止病毒的繁殖和复制,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抵
抗力,帮助减轻症状并缩短病期,因此,要多吃维生素C含量高的天然食物,主要是新鲜蔬菜和水果,包括酸枣、鲜枣、沙棘、刺梨、猕猴桃、草莓、荔枝、橙子、葡萄柚、芦柑、柠檬、芒果、玫瑰果实、哈密瓜等新鲜水果和白萝卜缨、柿子椒、甜红椒、绿花椰菜、白菜花、西兰花、绿豆芽、黄豆芽、青萝卜缨、苋菜等新鲜蔬菜。

而维生素A则主要含在黄色、橙黄色的蔬菜和水果中(如
胡萝卜、玉米、红薯、南瓜、橙子、哈密瓜、木瓜、芒果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