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浆造纸技术之蒸煮氧脱木素漂白 ppt课件
制浆造纸废水及处理ppt课件

——专题2 特种废水的好氧生物处理 - 活性污泥法
目录
一、制浆造纸废水污染现状 二、制浆造纸废水的分类及污染组成 三、制浆造纸废水的处理方法 四、工程案例
什么是制浆造纸?
• 制浆是指利用化学方法、机械方法或两者结合的方法使植 物纤维原料离解变成纸浆的过程。
• 基本过程:备料→制浆→洗涤→筛选→漂白→纸浆 • 造纸是指将纸浆分散开获得交织均匀的薄片。 • 基本过程:纸浆→打浆→施胶→加填→调浓→纸页成型→
• 5.冷凝水废水
冷凝水废水是指多效蒸发中各效二次蒸汽的冷凝液、清洗和泄漏 的废水。这股废水中含甲醇、乙醇和丙酮等小分子有机物,同时还含 有有机硫化物。
完整版ppt课件
6
• 6.造纸白水
造纸白水中含有大量悬浮固形物如纤维、填料和涂料等,还有可 溶解的有机污染物。为了减少污染、节约用水,造纸厂通常采取部分 回用或全部回用。但是,长期循环使用会导致各类污染物在系统中积 累,对造纸系统和产品质量造成不良的影响。
17
(3)超声法
靠超声空化效应而引起的物理和化学变化降解污染物。液体在超 声辐射下产生空化气泡,这些空化气泡在极短的时间内崩溃释能。进 入空化气泡中的水蒸气在高温高压下反应产生氢氧自由基,在空化气 泡表面层的水分子则可形成超临界水,增加了化学反应速率。有机污 染物通过氢氧自由基氧化、气泡内燃烧分解、超临界水氧化三种途径 进行降解。
浆浆池池
除气浮法外,还有絮凝法、过滤法、膜分离法等方法。
完整版ppt课件
28
四、工程案例 1.广州造纸有限公司的废水处理
广纸计划将制浆废水,化浆废液蒸发站污冷凝水,纸机的废水共 20000m3/d送至HCR废水处理站处理,废水基本组成如下: 纸机废水 6000m3/d SS 460mg/L COD 800mg/L BOD160mg/L 制浆废水 14000m3/d SS 800mg/L COD 3700mg/L BOD1700mg/L
制浆造纸工艺课件第一章

第一章备料第一节造纸用植物纤维原料一、植物纤维原料的分类常用的植物纤维原料,大致可分为4大类:(一)木材纤维原料类针叶木:云杉、马尾松等阔叶木:杨木、桉木等(二)草类纤维原料类叶纤维原料类:龙须草、香蕉叶等禾本科纤维原料类:竹子、芦苇等(三)韧皮纤维原料类棉杆皮、桑皮等(四)棉麻纤维原料类棉花、大麻等二、植物纤维原料的化学组成(一)植物纤维原料的化学组分一般可分为7类:糖类、萜烯类、苯醇类物质、脂肪类、醇类、蛋白质类、无机物等。
(二)植物纤维原料的化学成分及其特性主要成分:纤维素、半纤维素、木素次要成分:树脂、脂肪、蜡、色素、灰分等1.纤维素纤维素是由葡萄糖结构单元构成的直链状高分子糖类。
纤维素的分子式简写为(C6H10O5)n,n代表葡萄糖基的个数,称为聚合度。
2.半纤维素半纤维素是指植物纤维原料中,除果胶和淀粉以外的低分子糖类。
它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单糖基组成的不均一聚糖,具有支链。
主要存在于细胞壁中,主要成分是多戊糖3.木素木素是具有苯丙烷骨架的芳香族非糖类。
木素主要存在于纤维胞间层及细胞壁中。
原料中含木素越多,制浆越困难,消耗的化学药品也越多。
木素容易氧化使纸张变黄。
4.其他组分5.灰分造纸植物原料中都含有一定量的矿物质,燃烧后变为灰分三、植物纤维原料的形态(一)植物细胞的结构及种类1. 植物细胞与细胞壁的结构细胞壁是由许多层次组成,根据先后顺序分为:胞间层、初生壁、次生壁。
(1)胞间层(M)两个相邻细胞共有,由半纤维素、果胶、木素组成,木素含量90%左右。
(2)初生壁(P)主要成分是木素。
含量达70%,还有一定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3)次生壁(S)比初生壁厚得多外层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并有一定量的半纤维素和木素总之,次生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也有一定量的半纤维素和木素半纤维素由外到内逐渐增加,木素由外到内逐渐减少2. 植物纤维原料细胞的种类一类是纤维细胞,一类是杂细胞(1)纤维细胞:形状细长,两头尖中间空,呈纺锤状(2)杂细胞:出去纤维细胞以外的细胞(二)植物纤维形态及其对纸张质量的影响纤维形态是指纤维的长度、宽度、长宽比、壁腔比、非纤维细胞等1.植物纤维形态(1)针叶木(2)阔叶木(3)芦苇(4)蔗渣(5)麦草(6)棉纤维2. 纤维形态对纸张质量的影响细胞壁薄而腔大的纤维抄成的纸张强度大壁腔比小于1是好原料非纤维细胞含量是衡量原料优劣的重要条件四、造纸用植物纤维原料的选择(一)植物纤维原料的选择原料是否适合于造纸,需要从多方面考虑纤维细胞壁越厚,细胞腔愈小的纤维,现为本身的强度愈大(三)我国植物纤维原料的使用情况第二节原料的贮存及原料场的设计一、原料贮存的目的能够改善原料的质量;预防原料紧缺;维持正常连续的生产二、木材原料的贮存(一)原木的贮存方法1.原木的水上贮存2.原木的地上贮存(二)木片的贮存方法三、草类原料的贮存必须注意堆垛原料的水分含量和注意通风稻麦草的水分含量不超过15%,最多不超过20%,否则会霉变蔗渣水分在50%左右四、原料厂的设计第三节木材原料的备料一、木材原料备料的基本过程备木:从原木起到制成符合化学木浆要求的木片为止的一段处理过程。
制浆工艺 ppt课件

设备(主要)工作原理
缝宽4mm
渣浆
出浆 良浆
压力筛工作原理
进浆
1#筛缝宽0.25mm 2#筛孔径1.8mm 3#筛孔径3.0mm
良浆
渣浆
液槽
真空洗浆机
出浆
进浆
黑液槽
置换压榨洗浆机
进浆
出浆
转轴方向
进浆
出浆
混合器原理
洗选漂流程图
M203除砂器 1#粗筛
1、2#洗浆机
1、2#喷放锅
跳筛
T308浆槽
圆盘除节机
T305泡沫槽 T306黑液槽 T307黑液槽
除节、洗涤部分流程
检测粘度、 硬度、残
碱、
1#压榨洗浆机
NaOH MgSO4
T308浆槽
氧气 氧塔
低压蒸汽 洗涤液
中压蒸汽
T310黑液槽 1#中浓泵 氧气混合器 T351喷放槽
压榨洗涤、氧漂部分流程
漂白生产目的
▪ 纸浆漂白的目的 一是去除纸浆中有色物质,或改变其化学组分使之脱色;二是进一 步去除木素或其他不纯物,以提高纸浆的白度和白度的稳定性,满 足生产的纸或高纯度精制浆的要求。
▪ 漂白流程 经蒸煮、筛选、洗涤和氧脱木素后的浆料存放到1#中浓浆塔。首先, 浆料通过D/C氯化段进行氯化漂白,再进行Eop段碱处理,最后进行 D段漂白,最后将漂后浆泵送至2#中浓浆塔储存,并送抄浆车间抄造 浆板。
1#浆塔
CL2 CLO2
D/C氯化塔
检测白度、 残 氯、PH值
4#洗浆机
3#中浓泵
CLO2混合器
CL2混合器
D/C氯化部分流程
T410滤液槽
LOGO
滑石粉
NaOH H2O2
项目6纸浆的漂白制浆技术PPT课件

二、低污染和无污染漂白技术
1、ECF:DEODD、OZEOD
2、TCF:OZP、OZEP、OZEZP等
其中O、Z、P是根本单元。
三、其它漂白新技术
1、置换漂白:动态漂白,后段漂液注入,前段的漂 液抽出,像是置换。每段的时间短,每段抽出的滤 液小部分排大部分循环利用。
工程6 纸浆的漂白
<制浆技术>
知识目1 各种单元漂白的原理及 其漂白的基本特性
2 各种单元漂白的工艺 条件
3 常用的多段漂白组合 4 低或无污染的多段漂
白系统
1 能制定一个低污染多段漂 白方案
2 实施HP的漂白操作 3 进行漂后测定及分析 4 推广使用漂白新技术
1 敬岗爱业 2 清洁生产
三、H的漂白工艺 1、用氯量:视硬度和终点白度要求,4~10%。 2、pH值:开场﹥12,终点﹥8.5,否那么损伤重。 3、温度:普通小于40℃。 4、浆浓度:有低、中、高浓,高浓时要留意混合和反
响的均匀。
5、终点:时间断定、pH值断定、残氯断定。 四、漂白设备:漂白机、漂白塔。
五、根本性能:漂液自制,本钱低,操作简单,白度增 值有限制,漂损大,污染。
意识 3 吃苦耐劳 4 技改能力 5 再学习和创
新思维
工程6 纸浆的漂白
<制浆技术>
学习义务
义务1 化学浆漂白工艺 义务2 机械浆漂白工艺
工程6 漂白
●有哪些漂白方法
学
什
么
●各种漂白方法的根本特性
●如何制定一个低污染的多段漂白方案
义务1 化学浆漂白工艺
单元一 概述 一、目的:到达特定的白度要求
浆强度大,属不含元素氯的漂白。但酸性且漂液制 备稍复杂。
《化学法制浆》PPT课件_OK

6
• 烧碱法
• • 脱木素能力比石灰法强,但生产化学浆时仍要加入蒸煮助剂提高脱木素能力。 • • 它的优点是成浆颜色较浅,易漂白。国内草浆厂大部分采用烧碱法蒸煮。
7
• 硫酸盐法
• • 硫酸盐法蒸煮对原料适应性强。脱木素能力强,生产的浆强度高。 • • 蒸煮的针叶木浆又称为牛皮浆,适用于抄包装用牛皮纸及纸袋纸等高强度纸张。 • • 黑液污染重,成浆颜色深,难漂白。
• 化学机械法:与半化学法相似,原料先用化学 药液浸渍,然后撕磨成浆,但化学处理的程度比半 化学法缓和。
• 机械法制浆,是原料在磨木机或盘磨机内撕磨 成浆的过程。
•
3
• 二、化学法制浆分类
• • 化学法制浆的实质是通过化学药液与植物 • 纤维原料在高温下的反应,使胞间层和细胞 • 壁中的木素尽可能多的溶出,原料离解成浆。
壁中的木素溶出,纤维之间连结减弱,相互分离。 • 在高温的碱液中细胞壁润胀,由原料变成纸浆。
•
渗透
溶出
12
• 1、渗透的方法(两种方式) • 一种是毛细管渗透,它是由于料片中存在大量毛细
管,药液通过毛细管渗入原料内部,这种作用在干 料片中起主导作用。 • 另一种是扩散作用,在水分含量较高的料片中,药 液中的离子在离子浓度差的作用下扩散到料片内部。 • 蒸煮开始至升温前对料片进行的各种预处理,都是 为了加快这两种渗透。
24
• 随着剥皮反应的不断进行,纤维素聚合度变小,纸 浆的得率下降,碱耗增加。所以,剥皮反应是有害 的。
• 纤维素大分子剥皮反应中损失的部分,在碱液中其 最终降解产物主要是葡萄糖异变糖酸及2,5-二羟基戊 酸,还有相当量的乳酸、甲酸、乙酸及少量乙醇酸。
造纸蒸煮原理(PPT31页)

蒸煮初期,毛细管作用是主要的; 温度超过140℃,扩散作用是主要的。
(二)渗透途径
1、蒸煮液整体渗透途径
①纵向渗透(纤维轴向) a. 针叶木:通过管胞渗透到木片中; b. 阔叶木:通过导管; c. 草类:通过导管;
②横向渗透(细胞壁方向) a. 针叶木:通过管胞纹孔从一根纤维渗透到 另一根纤维(S3→S2→S1→P→胞间层); b. 阔叶木:通过木射线管胞上的纹孔; c. 草类:通过纤维上单纹孔。
第二章 化学法制浆
第二节 蒸煮原理
第二节 蒸煮原理
主要内容
一、蒸煮液对原料片的浸透作用 二、蒸煮过程中的脱木素化学和脱木素反
应历程 三、蒸煮过程中碳水化合物降解化学及碳
水化合物反应历程 四、蒸煮反应动力学
一、蒸煮液对木片或草片的浸透作用
碱液怎样进入纤维原料内部,与木素发生反应 将其溶解出来?
药液浸透作用的两个方式: (1)压力降。
说明此阶段如果继续蒸煮,残余木素很难脱
除,而碳水化合物损失很大。
蒸煮曲线的制订
根据脱木素的反应及反应历程来考虑,同时也要考 虑碳水化合物的降解反应和条件。 ✓ 升温时间应足够,以保证药液的浸透,但3小时已
经足够了,保温时间不宜不适当地延长,一般0.5 -1小时. ✓ 最高温度的确定:即要使木素大量溶出,又不能
蒸煮中强调药液的渗透!
(一)药液渗透基本原理
1、压力渗透(毛细管渗透)
产生条件--毛细管作用,发生在纤维饱和点之前。
推动力: △P = P – P1 (P1主要因不凝性气体而增大) 途径:通过导管或管胞的胞腔或纹孔等向内部渗透。
(1)速率遵循的原则为poiseaille 方程
造纸工艺流程ppt课件

28
磨浆用的双盘磨
内 部 结 构
29
磨(打)浆的作用 利用剪切力、磨擦力、扭曲力、水力等的综合作用,使纤维切断、分
丝、帚化、压溃等。 打浆度:影响原纸的抗张、耐破、耐折、平滑、匀度
一般纤维形状
单纯的分丝
单纯的切断
切断与分丝
30
3)添加剂: • 内部施胶:防渗透、防潮;松香胶 • 加填:改善光学性质和印刷适性,满足特殊性能要求(可塑性、耐
9
箱纸板
A等
B等
C等
D等
E等
牛皮箱纸板
挂面箱纸板
普通箱纸板
单层成型
多层成型
10
牛皮箱纸板
单层成型
双层成型
100%硫酸盐本色木浆。
11
挂面箱板纸:
面层,未漂硫酸盐木浆或化学 竹浆。
芯层,废纸浆,半化学草浆或化 学机械浆等。
底层,化学竹浆或半化学草浆掺 入部分化学木浆的混合浆等。
面层,硫酸盐未漂木浆或化学 竹浆。 衬层,机械木浆、浅色废纸浆 或草浆 芯层,废纸浆,半化学草浆或化 学机械浆等。 底层,化学竹浆或半化学草浆掺入 部分化学木浆的混合浆等。
1)化学制浆法
化学制浆法——纤维破坏小,适合制造高档纸。 备料:原木——剥皮——削片——木片筛(清除杂质)——木片仓 蒸煮:通过化学反应保留纤维素用于造纸,去掉木素;石灰、烧碱、 硫酸盐法,碱法制浆;亚硫酸盐法,酸法制浆;后两种广泛使用 洗涤:清除废液,碱法黑酸法红 筛选:清除杂质 漂白:提高白度 净化:提高纯度; 烘干:去除水分,制成片或棉絮状成品;
31
5、供浆系统
;
32
5、供浆系统
造纸工艺流程培训ppt课件

平板常见纸病
• 3、缺材
• 纸芯窜出——复卷不良 • 纸芯窜出,走纸跑偏,导致一边露瓦缺材; • 水分过高——压榨部、干燥部 • 水分过高,经过预热缸、热板后,原纸纸幅收缩 • 严重,导致一边露瓦缺材;
42
平板常见纸病
4、起皱
• 松紧边 • 原纸松紧边,一定速度下,原纸两边的走纸长度 • 不一致,松边走纸长度较长,多出来的部分在张 • 力、压力的作用下,与其他部分重叠,造成起皱
1、降低运行费用,减少工艺环节,可直接制浆造 纸; 2、节约能源(如:水、电、煤)和劳力资源 ; 3、降低原料成本和产品成本,增强了商品的市场 竞争力和占有率,提高了企业效益 ; 4、在国外有人把废纸称为“城市中的森林”,废 纸的利用本身对减轻我们的生存环境和固体垃圾污 染起着积极作用; 5、绿色产业,可持续性发展,国家大力支持 ;
调色 在漂白纸浆中加入少量的蓝色、紫蓝色或紫红色, 使与漂白纸浆中相应呈现的淡橙、浅黄或呈黄色其 互补的作用而显出白色。 染色目的是生产色纸,调色目的是提高纸张白度。
37
化学品作用 干强剂 具有极性羟基,与纤维之间能形成氢键结合 提高纸的裂断长、耐破度
38
五.常见纸病及其原因分析
39
平板常见纸病
43
平板常见纸病
• 5、压线开裂
• 原纸水分低(压榨、干燥)、原纸薄、原材料差 • 原纸水分降低,韧性减弱,脆性增加,易折裂; • 原纸克重低、厚度薄,耐折性能差; • 原纸材料纤维短,纤维间结合力差,耐折性能差
44
平板常见纸病
6、表面黑斑 • 胶粘物(热分散、除渣) • 再生纸用废纸抄纸,夹带有热熔性的胶粘物,再 • 生纸经过预热缸、热板,胶粘物熔化、展开,出 • 现黑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浆造纸技术之蒸煮氧脱木素漂白
在特殊情况下后续的漂白过程也会含有反应的木质素, 例如抽提阶段是在第一个二氧化氯漂白阶段后和第二 个二氧化氯漂白阶段前,在碱抽提之后,纸浆能够在 与第一阶段相同或类似的新阶段被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制表2浆传统造和纸改技良的术连之续蒸式硫煮酸氧盐法脱蒸木煮素药液漂成白分的比较(参看表1)(m3/t绝干木
材
制浆造纸技术之蒸煮氧脱木素漂白
这些实例提到了一种典型的北欧针叶材云杉或松木的 木片混合物,这些木片的密度为400kg OD wood/m3湿 木,相应在切片前木材的密度为410kg/m3。密度降低 的原因是在切片过程中木材有裂缝产生。
传统漂白工序反应的其它实例是如在CEHDED和 CEHEDED漂白中,氯化后或二氧化氯处理后碱抽提
制浆造纸技术之蒸煮氧脱木素漂 白
制蒸煮浆过造程纸分为技不术同之的阶蒸段煮,氧包括脱木木材素原料漂的白装锅,送
液,升温至蒸煮温度,最终蒸煮和余热回收后浆料的 排出。蒸煮这一章节会对现代化蒸煮器的几个蒸煮阶 段做详细介绍。
制表1浆传造统和纸改技良术的间之歇蒸式煮硫酸氧盐脱法木蒸煮素药漂液白成分的比较(m3/t绝干木材)
制浆造纸技术之蒸煮氧脱木素漂白
假设表中所示的蒸汽只是进入木片的部分,而不包括 后面主要用于去除空气所需要的那部分蒸汽,那么木 片的浸渍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冬季的冻木需要输 入更多的蒸汽以解冻木材中的水分,这就必然会增加 蒸汽的凝结量。对应于190kg OD wood/m3容器体积填 充密度的木材填充度是47.5%,然而这在现代蒸煮器中 还不算是特别高的填充度。
黑液预浸渍在这可以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是温黑液, 然后是热黑液,这是为了更好的热回收,而上面显示 的只是预浸渍的最终结果[20]。
制浆造纸技术之蒸煮氧脱木素漂白
在木片仓进行汽蒸时,将来自高压给料器的额外蒸汽 加入到低压系统,目的是在蒸煮器中保持足够高的压 力以平衡药液温度。这种蒸汽的添加自然增加了蒸汽 的消耗量。在双管蒸煮系统中,每吨木材通常消耗1.1 立方米用于高温洗涤的洗涤液,洗涤液在预浸渍段加 入,然后变为黑夜的一部分,被送回化学药品回收系 统。
制浆造纸技术之蒸煮氧脱木素漂白
制浆造纸技术之蒸煮氧脱木素漂白
为获得最优性能,蒸煮后卡伯值的增减,氧脱木素的 强度和漂白反应的强度以相同的方式变化,都是很重 要的。
制浆造纸技术之蒸煮氧脱木素漂白
在蒸煮和氧脱木素阶段,对碳水化合物的溶解和/或碳 水化合物的降解进行比较,脱木素反应到某一个特定 点便是一个合理的选择。根据反应过程的情况,这些 合理的点的选择范围有所不同,并且由于蒸煮和氧脱 木素的种种原因,每个阶段的选择性部分的范围应受 到一定的限制。
制浆造纸技术之蒸煮氧脱木素漂白
氧脱木素是使用氧气和碱除去蒸煮后剩余的大部分木 质素。这种脱木素方法会产生较高的白度,所以达到 过半或全部白度所需的后续漂白将会更容易一些。在 漂白阶段之前进行氧脱木素处理与只有漂白阶段传统 工序相比,主要的好处是在氧化阶段溶解的物质可以 在通过未漂浆洗涤循环时进行化学品回收,这意味着 氧脱木素减少了对水循环系统环境的影响。
在氧化阶段溶解的有机物质和残留在纸浆的脱木素化 学品会在下面的洗涤阶段被除去,然后被一起输送到
制化学浆品造回纸收系技统术。之与蒸不使煮用氧氧脱脱木木素素这漂种白情况相比,
假设蒸煮后的卡伯值不变,氯化有机物的排放量在减 少,可以通过以下特征表明,例如AOX(可吸附的有 机卤素)、BOD (生化需氧量)、COD(化学需氧量) 和漂白设备中的流出物的颜色,其颜色大致正比于在 氧脱木素阶段取得的脱木素的程度。氧脱木素的主要 优点是减少了纸浆厂对环境的影响,但其他优点也很 重要。例如,氧脱木素阶段一个显着好处是让漂白化 学品成本减少。现在氧脱木素生产的经济回收期明显 比以前短。
高浓(25-30%)或中浓(10-13%)纸浆氧脱木素过程 中,在单个或多个阶段中通过升高温度(85〜110℃)
制和压浆力造(纸4-8技bar术以被应用到任何类型的纸浆。这个 过程是非常灵活的,并因为作为蒸煮和最终漂白之间 的过渡段而被看好。氧脱木素应用的方法和反应的程 度,涉及到制浆生产线全面的优化,同时还要考虑总 成本、纸浆的质量和对环境的影响。最常见的工业应 用是中浓纸浆单段氧化脱木素,脱木素率(用卡伯值 表示)通常在30%一50%的范围内。氧脱木素的新应用 反应通常涉及两个反应阶段,并在保留了纸浆的质量 的情况下,将最大脱木素率延伸到65%一70%。出于对 经济和环境的考虑,最大限度地利用氧脱木素阶段, 是一个明显的趋势。
制浆造纸技术之蒸煮氧脱木素漂白
图7给出了漂白阶段基本发展原则的典型例子 1.初期,非常有选择性的阶段 2.过渡阶段
3.停滞漂白的最后阶段。
制浆造纸技术之蒸煮氧脱木素漂白
制浆造纸技术之蒸煮氧脱木素漂白
具有较高的化学品消耗量的过氧化物漂白阶段可 以从图中找出,这是因为最初的反应速度足够慢, 可以控制反应从开始就在合理的细节条件下进行。 原则上大多数其他漂白阶段采取了类似的过程。然 而,有时漂白反应的时间非常短,使得难以控制初 始阶段,例如在氯化或二氧化氯预漂白的情况下。
假设在传统蒸煮中的白液的用碱量是每吨绝干木材 220kgEA(有效碱),那么改良的蒸煮则是每吨绝干木材
制215浆kgE造A(纸有技效术碱之)。蒸改良煮的氧硫脱酸木盐法素蒸漂煮白通过黑液预
浸渍使得其用碱量降低,这是因为黑液中仍含有一定 量的碱可以在新的蒸煮中继续利用。
改良的蒸煮在完全充满着木片和蒸煮液的蒸煮器中进 行,而传统蒸煮一般要使液比尽可能低,但又要满足 升温周期蒸煮液循环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