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装配紧固件防松标识指导工艺规程

设备装配紧固件防松标识指导工艺规程
设备装配紧固件防松标识指导工艺规程

深圳市嘉熠精密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1.目的:

确认螺栓(钉)紧固到位,配合件无间隙,规范紧固件安装规范,保证产品质量;作为检测设备调试运行前状态

的参考依据。

2.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公司生产的各类非标自动化设备及组件的防松标识涂打(有特殊要求的产品除外)。

3.一般要求:

3.1、使用油漆笔或其它特定类型标记笔涂打防松标记,保证防松标记干燥后不易被擦掉。

3.2、防松标记要涂打在便于观察的位置,所做标记不间断、不偏斜、不重复,涂打清晰、整齐、美观。

3.3、长槽孔,或者装配完成后调试时,需可调节的零部件(调节脚等)的紧固螺丝不做防松标记。

3.4、以下所指基材的表面均指距平垫外沿5~10mm处:紧固件中无平垫的,基材的表面是指距螺栓、螺钉或螺母侧面5~10m 处:

3.5、需在螺母端画防松线的,对于露出螺丝长度为5mm以内的,防松线涂满整个螺丝;对于露出螺纹长度大于5mm的螺栓,螺丝上的防松线长度在5~15mm范围内。

3.6、涂打防松线以前,须将溢流到紧固件外的螺纹锁固剂、二硫化钼等油脂擦拭干净。

3.7、如需要拆卸后再次紧固则需要在清洗掉第一次的标识后再次涂打防松标记。

3.8、防松标记涂打的宽度线条宽度:1.5~2mm。

4.涂打方法:

4.1、紧固件为M8及M8以上的,用红黑平行线条表示,自检时用黑笔涂打,互检时用红笔涂打;两条平行线

间距为2-3mm。

图片一:在可视部位从螺母的侧面及螺纹处打到基材的表面;

图片二:在可视部位从螺栓的头部中心位置附近打到基材的表面;

图片三:在可视部位从圆螺钉的头部中心位置附近打到基材的表面。

4.2、紧固件为M8以下的,用一条黑线和一个红点表示,自检时用黑笔涂打,互检时用红笔涂打;

图片一:在可视部位黑线从螺母的侧面及螺纹处打到基材的表面,红点在螺母上邻近黑线的可视部位涂打;

图片二:在可视部位黑线从螺栓的头部中心位置附近打到基材的表面,红点在螺栓上邻近黑线的可视部位涂打;

图片三:在可视部位黑线从螺钉头部位置打到固件的表面,红点在螺钉头上邻近黑线的可视部位涂打。

4.3、其他类型

图片一:对于空间小无法正常使用记号画笔线的部位,要在可视部位的螺栓、螺母或螺钉上涂打红黑点表示:自检画黑点,互检画红点;

图片二:因多数电缆旋紧件固定面基材是保温材,所以电缆线旋紧件自检互检线都画到保温材料上,用平行线条表示,自检画白线,互检画红线;

图片三:底座螺栓紧固后,如基材表面颜色为黑色自检线画白线,互检画红线,如画不到压缩机底座上的,画到压缩机底座的下一级固定面上。

4.4、接线端子紧固标记的要求

通过扭力工具确认端子已紧固后,进行涂打。

说明:自检画黑线,从螺母、螺栓或螺钉的侧面打到接线端子的面上。

互检画红点,在螺母、螺栓或螺钉头部邻近黑线的可视位置涂打。

4.5、特殊类型防松线涂打要求:

①画防松线时,如基材表面颜色与油漆笔颜色冲突,自检颜色用白色代替,互检颜色仍用红色,画法遵循通用画法。

②如果弹垫、平垫的外径小于螺钉头、螺栓头、螺母的外径,防松线可以不画到弹垫、平垫上。

③如总装完成后紧固件螺栓螺母都可看见的,在容易画防松线的螺栓或螺母处涂打,但同一部件,同一批次要保持一致。

④其他型号的螺栓、螺钉、螺母紧固时,防松线画法都遵循上述标准。

4.6、其他图纸中有特殊要求的,依图纸要求执行。

轨道交通装备螺栓紧固防松标识操作规程

工艺文件 T-60-001 代替JT-60-249 轨道交通装备螺栓紧固防松标识操作规程

工艺文件 T-60-001

轨道交通装备螺栓紧固防松标识操作规程 1 目的 为防止轨道交通装备螺栓紧固防松标识漏划、错划,防松标识线条不规范等现象,本规程规定了各型轨道交通装备螺栓紧固防松标识的具体划法,做到能够明确辨别螺栓连接结构是否发生松动,确保各型轨道交通装备螺栓连接组装达到设计和制造工艺、质量要求和运营安全。 2 适用范围 本操作规程适用于各型轨道交通装备的螺栓、螺钉等紧固件防松、防脱的紧固标识划法及标识工具的使用。 3 基本要求 3.1 螺栓紧固防松标识工具 螺栓紧固防松标识工具主要有油漆记号笔、洁净抹布、清洗剂等。油漆记号笔的颜色应能与被标识部分颜色明显区分开来,一般情况下自检选用红色油漆记号笔,互检选用黑色油漆记号笔,特殊情况按照该产品组装工艺文件规定执行。 3.2 螺栓紧固防松标识流程 螺栓紧固操作者使用扭矩工具将螺栓、螺钉、螺母紧固到位后,先用洁净抹布将防松标识部位(螺栓、螺母及安装面)进行清洁,随后用规定的油漆记号笔涂打防松标识。 产品返修(紧固件需拆卸或松动的情况),产品返修前应先用抹布蘸取少量清洗剂去除原有的防松标识,然后进行返修,返修完成后重新涂打防松标识。 特殊情况下需要标识双线的具体按照该产品组装工艺文件规定执行。 3.3 螺栓紧固防松标识准则 3.3.1 产品图样上有明确扭矩要求的部位一般都需要进行防松标识。 3.3.2 当被紧固部位的螺栓、螺母都可进行防松标识时,防松标识原则上涂打在螺母端。 3.3.3 工序中的可视部位最好能在整车时看到,如果整车时确不能看到的,以本工序的可视面为准。 3.3.4 整车完工状态时观察,螺栓紧固为竖直方向时,防松标识位置为视觉正前方且标识线为竖直线;螺栓紧固为水平方向时标识线为水平线,无法在以上两个位置进行防松标识或有特殊要求的以该产品组装工艺文件为准。 3.3.5 所有防松标识的可追溯性,包括自检和互检,在产品质量确认表中以实名制体现。 3.3.6 同一产品的相同部位防松标识应一致,相邻或成组螺栓(螺钉)、螺母的防松标识

+紧固件常用防松方法

224 第21章 螺纹紧固件连接的防松 一、松动机理 螺纹连接在工作状态下可能会经受所有类别的变动载荷,包括极为激烈的振动和冲击载荷。在变动载荷的作用下,螺纹连接的失效通常是由其自身的松动和疲劳破坏所引起的。在一般情况下,螺纹连接抗振松的寿命比其材料和结构的疲劳寿命短得多,远在疲劳破坏之前,就已经出现了因松动而造成螺纹连接的松脱失效,或者出现了因松动而导致连接件和被连接件的过早疲劳破坏。螺纹连接的失效会影响产品和设备的正常运转,甚至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如何防止螺纹连接的松动是研制和设计螺纹紧固件的重要任务之一。 在通常的螺纹连接中,摩擦力产生于内外螺纹接触面或螺纹紧固件支承面与被连接件的接触面上。当螺纹连接开始松转时,克服螺纹接触面上的摩擦所需的力矩M 1为: ()αρ-= tg Qd M 2 2 1……………………………(公式21-1) 式中:Q ——作用于螺栓或螺钉上的预紧力,又称轴力或紧固系统的夹紧力; d 2——螺纹中径; ρ——摩擦角,对于三角形螺纹,β ρcos 1 M tg = ,M 1是螺纹接触面之间的摩擦系数,β是牙型半角; α——螺纹螺旋线的升角,又称导角。 螺纹紧固件被拧紧后,由于螺母或螺钉头支承面上的摩擦而产生的附加力矩M 2为: 2 2 22D Q M μ= …………………………(公式21-2) 式中:μ 2——螺母或螺钉头支承面与被连接件接触面之间的摩擦系数; D 2——螺母或螺钉头支承面的平均直径,在接触压力均匀的情况下,D 2的精确值是: ??? ? ??--=223 3232n n R R R R D ωω ,R ω和R n 分别是支承面的外半径和内半径,如果支承面不平或接触压力不均匀,D 2就可能随着支承面的内半径到外半径而变化。 综上所述,决定螺纹连接开始松转时的总力矩M 为: ()??????+-=+=22 22221D tg d Q M M M μαρ…………………(公式21-3) 分析公式21-3可知,仅在总力矩M 等于或小于零的情况下,螺纹紧固件才开始自行松 转。对于连接用螺纹,在受静载荷作用时,即使润滑条件很理想,其摩擦角也始终大于升角:ρ>α,即满足螺纹的自锁条件,使公式21-3括号内的总值不会等于或小于零,螺纹紧固件也就不会自行松转。但是在经受动载荷时,例如在振动和冲击的作用下,螺纹紧固件在螺纹和支承面上产生了微观的滑移,这种相对的微观运动使摩擦系数由相对高的静态值变为很低的动态值,螺纹连接在各个方向上处于自由摩擦状态。此时,作用在螺纹上的轴向力在圆周方向上形成一个导致螺母松转的内松出力矩,使螺母开始松转,就像一个在斜面上的重物,由于摩擦力的变小或消失而往下滑动一样。这种松转称为螺纹连接的自松。千万次的振动循环耗尽了螺纹连接的防松摩擦阻力,使其从细微的松转直到完全的松脱。 螺纹件在螺纹面和支承面上的微观滑移是怎样产生的呢?对于承受轴向动载荷的螺纹

通用焊接工艺规程已修整

通用焊接工艺规程 1 碳素钢、合金钢及不锈钢的焊接 焊前准备 焊件的坡口加工宜采用机械方法,也可采用等离子弧、氧乙炔焰等热加工方法,在采用热加工方法加工坡口后,必须除去坡口表面的氧化皮、熔渣及影响接头质量的表面层,并应将凹凸不平处打磨平整。 焊件组焊前应将坡口及其两侧表面不小于30 mm范围内的油、漆、垢、锈、毛刺及镀锌层等清除干净,不得有裂纹、夹层、加工损伤、毛刺及火焰切割熔渣等缺陷。油污清理方法如下,首先用丙酮或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擦洗,然后用不锈钢丝刷清理至露出金属光泽,使用的钢丝刷应定期进行脱脂处理。 管子或管件、筒体对接焊缝组对时,内壁应齐平,内壁错边量不宜超过管壁厚度的10%,且不应大于2mm; 焊缝的设置应避开应力集中区,便于焊接和热处理,并应符合下列规定:钢板卷筒或设备、容器的筒节与筒节、筒节与封头组对时,相邻两纵向焊缝间的距离应大于壁厚的3倍,且不应小于100 mm,同一筒节上两相邻纵缝间的距离不应小于200 mm; 除焊接及成型管件外的其他管子对接焊缝的中心到管子弯曲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管子外径,且不应小于l00 mm;管子对接焊缝与支、吊架边缘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50 mm。同一直管段上两对接焊缝中心面间的距离:当公称直径大于或等于150mm时不应小于150mm;公称直径小于150mm时不应小于管子外径; 不宜在焊缝及其边缘上开孔。

不锈钢焊件焊接部位两侧各l00 mm范围内,在施焊前应采取防止焊接飞溅物沾污焊件表面的措施:可将石棉置于焊接部位两侧等。 焊条、焊丝在使用前应按规定进行烘干、保温,并应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干燥。焊丝使用前应清除其表面的油污、锈蚀等。常用焊材烘干温度及保持时间见表4。 焊接工艺要求 异种钢材焊接时的焊条选用。 (1)当两侧母材均为非奥氏体钢或均为奥氏体钢时,可根据合金含量较低一侧母 材或介于两者之间的选用焊材; (2)当两侧母材之一为奥氏体钢时,应选用25Cr—13Ni型或含镍量更高的焊材。 定位焊缝应符合下列规定: 焊接定位焊缝时,应采用与根部焊道相同的焊接材料和焊接工艺。

+紧固件常用防松方法

---------------------------------------------------------------最新资料推荐------------------------------------------------------ +紧固件常用防松方法 第 21 章螺纹紧固件连接的防松一、松动机理螺纹连接在工作状态下可能会经受所有类别的变动载荷,包括极为激烈的振动和冲击载荷。 在变动载荷的作用下,螺纹连接的失效通常是由其自身的松动和疲劳破坏所引起的。 在一般情况下,螺纹连接抗振松的寿命比其材料和结构的疲劳寿命短得多,远在疲劳破坏之前,就已经出现了因松动而造成螺纹连接的松脱失效,或者出现了因松动而导致连接件和被连接件的过早疲劳破坏。 螺纹连接的失效会影响产品和设备的正常运转,甚至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如何防止螺纹连接的松动是研制和设计螺纹紧固件的重要任务之一。 在通常的螺纹连接中,摩擦力产生于内外螺纹接触面或螺纹紧固件支承面与被连接件的接触面上。 当螺纹连接开始松转时,克服螺纹接触面上的摩擦所需的力矩 M1 为:M1 ?Qd 2 tg ?? ? ? ? ……………………………(公式 21-1)2式中:Q——作用于螺栓或螺钉上的预紧力,又称轴力或紧固系统的夹紧力; d2——螺纹中径;ρ ——摩擦角,对于三角形螺纹, tg? ?M1 ,M1 是螺纹接触面之间的摩擦系数,β cos ?是牙型半角; 1/ 34

α ——螺纹螺旋线的升角,又称导角。 螺纹紧固件被拧紧后,由于螺母或螺钉头支承面上的摩擦而产生的附加力矩 M2 为:M2 ?Q? 2 D 2 …………………………(公式 21-2)2式中:?2——螺母或螺钉头支承面与被连接件接触面之间的摩擦系数; D2——螺母或螺钉头支承面的平均直径,在接触压力均匀的情况下,D2 的精确值是:D2 ?3 3 ? ? Rn 2 ? R? ? ? 2 2 ? ,Rω 和Rn 分别是支承面的外半径和内半径,如果支承面 3? R ? R n ? ? ?不平或接触压力不均匀,D2 就可能随着支承面的内半径到外半径而变化。 综上所述,决定螺纹连接开始松转时的总力矩 M 为:? D ? ?d M ? M 1 ? M 2 ? Q ? 2 tg ?? ? ? ? ? 2 2 ? …………………(公式 21-3)2 ? ?2分析公式 21-3 可知,仅在总力矩 M 等于或小于零的情况下,螺纹紧固件才开始自行松转。 对于连接用螺纹,在受静载荷作用时,即使润滑条件很理想,其摩擦角也始终大于升角:ρ >α ,即满足螺纹的自锁条件,使公式 21-3 括号内的总值不会等于或小于零,螺纹紧固件也就不会自行松转。 但是在经受动载荷时,例如在振动和冲击的作用下,螺纹紧固件在螺纹和支承面上产生了微观的滑移,这种相对的微观运动使摩擦系数由相对高的静态值变为很低的动态值,螺纹连接在各个方向上处于自由摩擦状态。 此时,作用在螺纹上的轴向力在圆周方向上形成一个导致螺母松

轨道交通装备螺栓紧固防松标识操作规程

轨道交通装备螺栓紧固防松标识操作规程 1 / 9文档可自由编辑

轨道交通装备螺栓紧固防松标识操作规程 1 目的 为防止轨道交通装备螺栓紧固防松标识漏划、错划,防松标识线条不规范等现象,本规程规定了各型轨道交通装备螺栓紧固防松标识的具体划法,做到能够明确辨别螺栓连接结构是否发生松动,确保各型轨道交通装备螺栓连接组装达到设计和制造工艺、质量要求和运营安全。 2 适用范围 本操作规程适用于各型轨道交通装备的螺栓、螺钉等紧固件防松、防脱的紧固标识划法及标识工具的使用。 3 基本要求 3.1 螺栓紧固防松标识工具 螺栓紧固防松标识工具主要有油漆记号笔、洁净抹布、清洗剂等。油漆记号笔的颜色应能与被标识部分颜色明显区分开来,一般情况下自检选用红色油漆记号笔,互检选用黑色油漆记号笔,特殊情况按照该产品组装工艺文件规定执行。 3.2 螺栓紧固防松标识流程 螺栓紧固操作者使用扭矩工具将螺栓、螺钉、螺母紧固到位后,先用洁净抹布将防松标识部位(螺栓、螺母及安装面)进行清洁,随后用规定的油漆记号笔涂打防松标识。 产品返修(紧固件需拆卸或松动的情况),产品返修前应先用抹布蘸取少量清洗剂去除原有的防松标识,然后进行返修,返修完成后重新涂打防松标识。 特殊情况下需要标识双线的具体按照该产品组装工艺文件规定执行。3.3 螺栓紧固防松标识准则 3.3.1 产品图样上有明确扭矩要求的部位一般都需要进行防松标识。 3.3.2 当被紧固部位的螺栓、螺母都可进行防松标识时,防松标识原则上涂

打在螺母端。 3.3.3 工序中的可视部位最好能在整车时看到,如果整车时确不能看到的,以本工序的可视面为准。 3.3.4 整车完工状态时观察,螺栓紧固为竖直方向时,防松标识位置为视觉正前方且标识线为竖直线;螺栓紧固为水平方向时标识线为水平线,无法在以上两个位置进行防松标识或有特殊要求的以该产品组装工艺文件为准。3.3.5 所有防松标识的可追溯性,包括自检和互检,在产品质量确认表中以实名制体现。 3.3.6 同一产品的相同部位防松标识应一致,相邻或成组螺栓(螺钉)、螺母的防松标识应一致,其中圆形布置的螺栓标识线呈辐射状朝外(见图1) 图1 3.3.7 从螺母端紧固的,防松标识应从工件的表面划到螺母的侧面并延长到

通用焊接工艺规程

通用焊接工艺规程 2006-05-25发布2006-06-01日实施

1 碳素钢、合金钢及不锈钢的焊接 1.1 焊前准备 1.1.1焊缝的坡口形式和尺寸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当无规定时,符合本规附录A.0.1的规定. 1.1.2焊件的坡口加工宜采用机械方法,也可采用等离子弧、氧乙炔焰等热加工方法,在采用热加工方法加工坡口后,必须除去坡口表面的氧化皮、熔渣及影响接头质量的表面层,并应将凹凸不平处打磨平整。 1.1.3焊件组焊前应将坡口及其两侧表面不小于30 mm围的油、漆、垢、锈、毛刺及镀锌层等清除干净,不得有裂纹、夹层、加工损伤、毛刺及火焰切割熔渣等缺陷。油污清理方法如下,首先用丙酮或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擦洗,然后用不锈钢丝刷清理至露出金属光泽,使用的钢丝刷应定期进行脱脂处理。 1.1.4 管子或管件、筒体对接焊缝组对时,壁应齐平,壁错边量不宜超过管壁厚度的10%,且不应大于2mm; 1.1.5 焊缝的设置应避开应力集中区,便于焊接和热处理,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1.5.1 钢板卷筒或设备、容器的筒节与筒节、筒节与封头组对时,相邻两纵向焊缝间的距离应大于壁厚的3倍,且不应小于100 mm,同一筒节上两相邻纵缝间的距离不应小于200 mm; 1.1.5.2除焊接及成型管件外的其他管子对接焊缝的中心到管子弯曲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管子外径,且不应小于l00 mm;管子对接焊缝与支、吊架边缘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50 mm。同一直管段上两对接焊缝中心面间的距离:当公称直径大于或等于150mm 时不应小于150mm;公称直径小于150mm时不应小于管子外径; 1.1.5.3 不宜在焊缝及其边缘上开孔。

铝合金通用焊接工艺规程

铝合金通用焊接工艺规程 1 使用范围及目的 范围:本规范是适用于地铁铝合金部件焊接全过程的通用工艺要求。目的:与焊接相关的作业人员按标准规范作业,同时也使焊接过程检查更具可操作性。 2 焊前准备的要求 2.1 在焊接作业前首先必须根据图纸检查来料或可见的重要尺寸、形位公差和焊接质量,来料不合格不能进行焊接作业。 2.2 在焊接作业前,必须将残留在产品表面和型腔内的灰尘、飞溅、毛刺、切削液、铝屑及其它杂物清理干净。 2.3 用棉布将来料或工件上的灰尘和脏物擦干净,如果工件上有油污,使用清洗液清理干净。 2.4 使用风动不锈钢丝轮将焊缝区域内的氧化膜打磨干净,以打磨处呈白亮色为标准,打磨区域为焊缝两侧至少25mm以上。 2.5 焊前确认待焊焊缝区域无打磨时断掉的钢丝等杂物。 2.6 钢焊和铝焊的打磨、清理工具禁止混用。 2.7 原则上工件打磨后在48小时内没有进行焊接,酸洗部件在72小时内没有进行焊接,则焊前必须重新打磨焊接区域。 2.8 为保证焊丝的质量,焊丝原则上用完后再到焊丝房领用,对于晚班需换焊丝的,可以在当天白班下班前领用,禁止现场长时间(24小时以上)存放焊丝。 2.9 在焊接作业前,必须检查焊接设备和工装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焊 前应检查焊机喷嘴的实际气流量(允差为+3L/min),自动焊焊丝在8圈以下,手工焊焊丝在5圈以上,否则需要更换气体或焊丝;检查导电嘴是否拧紧,喷嘴是否需要清理。导电嘴不能只简单的采用手动拧紧,必须采用尖嘴钳拧紧。检查工装状

态是否完好,若工装有损坏,应立即通知工装管理员进行核查,并组织维修,禁止在工装异常状态下进行焊接操作。 2.10 焊接前必须检查环境的温度和湿度。作业区要求温度在5?以上,MIG焊湿度小于65,,TIG焊湿度小于70,。环境不符合要求,不能进行焊接作业。 2.11 焊接过程中不允许有穿堂风。因此,在焊接作业前必须关闭台位附近的通道门。当焊接过程中,如果有人打开台位相近处的大门,则要立即停止施焊。如果台位附近的空调风影响到焊接作业,也必须将该处空调的排风口关闭,才能进行焊接作业。 2.12 对于厚度在8mm以上(包括8mm)的铝材,焊接要预热,预热温度 80?,120?,层间温度控制在60?,100?。预热时要使用接触式测温仪进行测温,工件板厚不超过50mm时,正对着焊工的工件表面,距坡口表面4倍板厚,最多不超过50mm的距离处测量,当工件厚度超过50mm时,要求的测温点应位于至少75mm距离的母材或坡口任何方向上同一的位置,条件允许时,温度应在加热面的背面上测定,严禁凭个人感觉及经验做事。 2.13 按图纸进行组装,点焊固定,点焊要满足与焊接相同的要求,不属于焊接组成部分的点焊要尽可能在焊接时完全熔化(图纸要求的点焊 除外,如焊接垫板的固定),组焊后不能出现图纸要求之外的焊点,部件固定后按图纸要求进行尺寸、平行度、垂直度等项点的自检,自检合格后,根据图纸进行焊接,操作工人必须及时、真实填写操作记录。 2.14 当图纸要求或工艺要求使用焊接垫板时,应将焊接垫板点焊在工件上,点焊应符合焊接质量要求,点焊要求为:焊接垫板小于100mm时,在焊接垫板两端点焊固定,焊接垫板大于100mm时,根据焊接垫板长度点焊均匀分布,间距100mm。 2.15 为了避免腐蚀,铝合金配件存放时不允许直接采用钢或者铜材质的容器存放,不允许将配件直接放置在钢制的工装或地板上。 2.16 对于焊缝质量等级为

件标记规范.doc

标准件的标记规范

1、前言 本标准适用于 BOM、爆炸图、装配图及部件图、工序作业指导书、检验与试验作业指导书等技术 文件。 2、引用或参考标准 GB/T1237-2000《紧固件的标记方法》 GB/T117-2000《圆锥销》 GB/T 118-2000 《内螺纹圆锥销》GB/T 《普通圆柱销》 GB/T 《弹性圆柱销》 GB/T 91-2000 《开口销》 GB/T 65-2016 《开槽圆柱头螺钉》 GB/T 67-2008《开槽盘头螺钉》 GB/T 《内六角圆柱头螺钉》GB /T 《内六角花形圆柱头螺钉》 GB/T 68-2016 《开槽沉头螺钉》 GB/T 69-2016 《开槽半沉头螺钉》 GB/T 818-2016 《十字槽盘头螺钉》GB/T 《十字槽沉头螺钉》 GB/T 83-1988 《方头长圆柱球面端 紧定螺钉》 GB/T 41-2016 《1 型六角螺母— C 级》 GB/T 9457-1988 《1 型六角开槽螺母—细牙— A 和 B 级》 GB/T 《六角薄螺母— A 和 B 级一倒角》 GB/T 6174-2016 《六角薄螺母— B 级—无倒角》GB6178-1986《1 型六角开槽螺母— A 和 B 级》 GB/T 812-1988《圆螺母》 GB/T 《平垫圈 A 级》 GB 《轴用弹性挡圈— A 型》 GB 93-1987 《标准型弹簧垫圈》 GB 《孔用弹性挡圈— A 型》 GB 《半圆头铆钉》 GB 865-1986《沉头铆钉》 GB/T 872-1986 《扁平头铆钉》 GB 876-1986《空心铆钉》 3、螺钉 ( 螺栓、螺丝 ) 螺钉常见的头型 圆柱头平圆头大扁头沉头半沉头六角头 六角垫圈头平圆垫圈头防松垫圈头大平头 螺钉顶部常用的槽型 : 一字槽十字槽一十字槽H字槽梅花槽三角槽内六角三翼槽 常用螺钉的尾端与代码 A B AB BT T C 螺钉的标记

通用工艺守则

1.操作者应仔细看清图纸与工艺文件中的各项说明,保持图纸与工艺文件的整洁和完整,并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工艺规程和技术标准,进行零部件的加工,不得随意自行更改。 2.操作者按照工艺要求查看所借的夹、量、刃辅具是否符合工艺文件的要求,若有疑问,应立即与组长或车间施工员联系。 3.操作者应将夹、量、刃辅具分别整齐地放置在工具箱上或其他适当的地方,但不准直接放在机床上,并应妥善保管好,不得任意拆卸,改变原来形状或尺寸。 4.在加工前,操作者首先应检查毛坯,或上道工序加工和本工序有关的尺寸,以确定余量是否符合工艺要求。 5.操作者应按照工艺规程的定位基面安装零件;在装夹工件前应将工件和夹具清理干净。在定位基面处不得有铁屑、毛刺、污物及磕碰现象。 6.加工面已到成品尺寸,以后该加工面不再加工,加工后应达到工艺文件通用技术标准、部标或厂标有关规定的要求。 7.按工艺规程进行压紧,应注意压紧力的位置、大小和方向,用以增强刚性的各种辅助支承压紧后要注意防止变形和磕碰。 8.工件的首件检验,应在自由状态下进行,不得压紧在夹具上或机床工作台面上或其他压紧情况下检验,换刀后的首件应交检。 9. 对连续加工的工序或工步,为避免最后成批报废,操作者应分工序进行自检,并请检查员巡检。 10. 倒角与倒棱,沉割槽,都应按工艺规程加工,保证加工完成

后达到工艺或图纸要求。 11. 图纸中或工艺中未规定倒角倒棱的棱边处一律倒钝,一般情况应在加工有关方面时进行,如机械加工时无法倒钝,则最后由钳工倒钝。车内外螺纹时,口端都要倒成和螺距的大小及螺纹角度一样的成形角。零件倒毛刺应由操作者在本工序完成。 12.工件在各道工序加工后应由操作者保持清洁,到达无屑、无水、无脏物,并在适当的工位器具上存放整齐。经过研磨后的精密配合面必须洗净研磨剂。不立即进行下道工序加工的工件,加工面应采取防绣措施。 13.用磁力台吸住加工的各种工件,在加工后应该进行退磁。 14.工作前应首先检查机床各部位是否正常,机床应空运转5~10分钟,使转速逐渐增高,以消除传动部分的间隙,并保持良好的润滑状况,对于磨床磨头应点动和快速行程4~5次,工作台以最大行程往返10~20次。 15.操作者不私拆机的任何部件,在保险装置和安全罩拆下的情况下,严禁开车工作。 16.机床开动时不得擅离工作岗位,工作是时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的规定,合理使用劳动保护用品。 17.用作精密加工的机床,严禁强力切削或进行粗加工,一般机床应按规定动作进行操作,杜绝野蛮操作。 18.严格遵守机床说明书中所规定的工件加工范围,不允许超规格,超负荷使用机床。

铝合金焊接通用工艺规范(定版)

铝合金焊接工艺规范 技术部 编制 审核 批准 ××工业有限公司 2012.6.26

前言 本规范根据××工业有限公司,定制与实施设计规范、工艺规范、试验规范的要求,按《企业标准编写的一般规定》,为明确铝合金焊接的工艺要求而制定。 本规范是公司在铝合金焊接中的经验总结,对于生产起指导作用。 本规范编制部门:技术部 本规范制定日期:2012-6-26。

一、目的 为规范焊工操作,保证焊接质量,不断提高焊工的实际操作技术水平,特编制本规范。 二、编制依据 1. GB/T 985.3 《铝及铝合金气体保护焊推荐坡口》 2. GB/T10858-2008《铝及铝合金焊丝》 3. GB/T24598-2009《铝及铝合金熔化焊焊工技能评定》 4. GBT3199-2007 《铝及铝合金加工产品贮存及包装》 5. GBT22087-2008《铝及铝合金弧焊接头缺欠质量》 6.有关产品设计图纸 三、焊前准备 3.1 焊接材料 铝板 3A21(原LF21)及铝合金型材。 焊丝:S311铝硅焊丝 ER4043 直径φ2,φ3,焊丝应有制造长的质量合格证,领取和发放由管理员统一管理。铝硅焊丝抗裂性好,通用性大。 3.2 氩气 氩气瓶上应贴有出厂合格标签,其纯度≥99.99%,所用流量8-16升/分钟,气瓶中 的氩 气不能用尽,瓶内余压不得低于0.5MPa ,以保证充氩纯度。氩气应符合 GB/T4842-1995。 3.3 焊接工具 ①采用交流电焊机,本厂用WSME-315(J19)。 ②选用的氩气减压流量计应开闭自如,没有漏气现象。切记不可先开流量计、后开气 瓶,造成高压气流直冲低压,损坏流量计;关时先关流量计而后关氩气瓶。 ③输送氩气的胶皮管,不得与输送其它气体的胶皮管互相串用,可用新的氧气胶皮管

防松垫圈知识培训

TOP-LOCK防松·緊固系統 ——產品知識培訓TOP_LOCK防松原理:楔入式独特结构改变了传统依靠摩擦力的防松方式,而采用国际先进的防松技术,利用张力来防止连接件在强振动时引起的松动。 TOP-LOCK·防松垫圈是由两片完全相同的垫片组成,每片的外侧带有放射状的凸纹面,内侧为斜齿面。 TOP-LOCK·独特的垫圈的内侧斜齿面倾斜角度α大于螺栓螺纹倾斜角度β。装配时,内侧斜齿面是相对的,垫圈外侧放射状的凸纹面(外滚花齿面)的摩擦系数要比内侧斜齿面的摩擦系数大,且与两端接触面成咬合状态。当连接件受到振动,并使螺栓发生松动趋势时,仅仅允许两片垫圈内侧斜齿间相对错动,产生擡升张力。独特的齿牙系统利用张力在紧固的连接处产生壹个很高的抵抗力来经受振动力,从而达到100%的防松效果。 TOP_LOCK?防松垫圈的优点: 确保在强震动下仍然保持连接件的夹紧力,优于依靠摩擦力来制琐的紧固件; 防止因震动引起的螺栓松动,不再发生由于紧固件松动而引起的相关问题; 不需要特殊的安装工作,容易安装和拆卸; 锁紧功能不受润滑影响; 温度有变化也不会使连接件松动; 具有耐久性; 可重复使用。 这个系统可以用高或低的预负载力锁紧固定元件; 表面处理不含Cr 6,不会有任何氢脆危险情况出现; 垫圈两个大的斜齿面相对胶合成对,目的是便於安装这一放松系统;

符合DIN25201标准DIN65151振动测试: TOP_LOCK材质范围硬度盐雾测试 钢质垫圈 (Delta protekt?表面涂覆) TL3—TL130 (大外径用“SP”表示) >465HV1 >600小时 不锈钢EN1.4404合金钢(AISI316L,进行硬化处理) TL3ss—TL80ss (大外径用“SP”表示) >520HV0. 05 >1000小时 振动测试: TOP-LOCK防松垫圈振动测试: 振动测试满足DIN25201标准,检测振动中的螺栓连接可靠性的方法之一是连接件振动测试.预紧力(螺栓拉力)由测力传感器来测量.同时,螺栓径向产生振动动作。 配以TOP-LOCK?的标准螺母显示出的自锁效果比普通螺母自锁(比如塞入尼龙材料的螺母)要出色。螺栓依靠螺纹间的摩擦力来自锁,这样就损失了大部分通过振动产生的预紧力,这主要是由于螺纹下陷引起的。而那些由TOP-LOCK?固定的部件仅仅表现出损失了一小部分预紧力。 当使用TOP-LOCK?垫圈时,在适当拧紧螺母之後螺栓即被牢固地锁定。牢固锁定的表现是当用扳钳松开螺母时预应力增加了(而不是螺母瞬间松动)。这是TOP-LOCK?垫圈独有的特性。

气体保护焊通用工艺规程

1.目的 1.1为确保气体保护焊的焊接质量,特制订本工艺规程。 1.2本规程为气体保护焊的基本工艺文件,适用于碳素钢、低合金钢的气体保护焊,是焊工操作时的通用作业指导书。 2.引用标准 GB/T 985.1 气焊、焊条电弧焊、气体保护焊和高能束焊的推荐坡口 NB/T47015 压力容器焊接规程 GB/T8110 气体保护电弧焊用碳钢、低合金钢焊丝 JB/T9186 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工艺规程 NB/T47018 承压设备用焊接材料订货技术条件 3.技术要求 3.1按图纸要求进行工艺评定。根据工艺评定试验的结果编制产品的焊接工艺,工艺评定的内容和要求,可根据产品技术要求或供需双方协商的结果由制造厂拟定,并经过制造厂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执行。工艺评定试验结果应存档备查。 3.2材料准备 A 所使用的母材应符合相应的材料标准,焊丝应符合GB/T8110的规定,气体应符合HG/T2537的规定。 B 焊丝应储存在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专人保管,焊丝使用前应保持清洁。 3.3 焊机及附属设备 焊机应符合JB/T8748 的有关规定。使用前应先检查联接电缆看看焊接电源是否正常;检查保护气路系统是否正常;检查焊枪、送丝机构、焊接控制装置是否正常。焊机应有专人保养,定期检修;如出现故障,应立即停机检修。 3.4坡口的形式和清理 坡口选择原则:焊接过程有利于减小变形、节省焊材、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焊接件焊缝坡口的基本形式与尺寸应符合图样的要求,如果图样没有规定,应符合GB/T985的规定。 坡口的清理:清除坡口两侧20mm范围内的油污、锈迹、水和涂料等,保持清洁,并在焊件表面涂上一层飞溅防粘剂,在喷嘴上涂上一层喷嘴防堵剂。 3.5焊工 焊工必须经过气体保护焊理论学习和实际培训,经考核并取得相应合格证书,方可从事相关焊接工作,强烈推荐采用左焊法。

装配工艺规范(20210130024917)

本技术规范适合于公司从事机械装配作业之员工或技术人员一、作业前准备 1、作业资料:包括总装配图、部件装配图、零件图、物料BOM 表等,直至项目结束,必须保证图纸的完整性、整洁性、过程信息记录的完整性。 2、作业场所:零件摆放、部件装配必须在规定作业场所内进行,整机摆放与装配的场地必须规划清晰,直至整个项目结束,所有作业场所必须保持整齐、规范、有序。 3、装配物料:作业前,按照装配流程规定的装配物料必须按时到位,如果有部分非决定性材料没有到位,可以改变作业顺序,然后填写材料催工单交采购部。 4、装配前应了解设备的结构、装配技术和工艺要求。 二、基本规范 1、机械装配应严格按照设计部提供的装配图纸及工艺要求进行装配,严禁私自修改作业内容或以非正常的方式更改零件。 2、装配的零件必须是质检部验收合格的零件,装配过程中若发现漏检的不合格零件,应及时上报。 3、装配环境要求清洁,不得有粉尘或其它污染,零件应存放在干燥、无尘、有防护垫的场所。 4、装配过程中零件不得磕碰、切伤,不得损伤零件表面,或使零件明显弯、扭、变形,零件的配合表面不得有损伤。 5、相对运动的零件,装配时接触面间应加润滑油(脂)。 6、相配零件的配合尺寸要准确。 7、装配时,零件、工具应有专门的摆放设施,原则上零件、工具不允许摆放在机器上或直接放在地上,如果需要的话,应在摆放处铺设防护垫或地毯。 8、装配时原则上不允许踩踏机械,如果需要踩踏作业,必须在机械上铺设防护垫或地毯,重要部件及非金属强度较低部位严禁踩踏。 三、联接方法 1、螺栓联接 A ?螺栓紧固时,不得采用活动扳手,每个螺母下面不得使用1个以上相同的垫圈,沉 头螺钉拧紧后,钉头应埋入机件内,不得外露。 B?—般情况下,螺纹连接应有防松弹簧垫圈,对称多个螺栓拧紧方法应采用对称顺序逐步拧紧,条形连接件应从中间向两方向对称逐步拧紧。 C?螺栓与螺母拧紧后,螺栓应露出螺母1-2个螺距;螺钉在紧固运动装置或维护时无须拆卸部件的场合,装配前螺丝上应加涂螺纹胶。 D ?有规定拧紧力矩要求的紧固件,应采用力矩扳手,按规定拧紧力矩紧固。未规定拧 紧力矩的螺栓,其拧紧力矩可参考《附表》的规定。 2、销连接 A ?定位销的端面一般应略高出零件表面,带螺尾的锥销装入相关零件后,其大端应沉入孔内。 B ?开口销装入相关零件后,其尾部应分开60°-90° 3、键联接 A. 平键与固定键的键槽两侧面应均匀接触,其配合面间不得有间隙。 B. 间隙配合的键(或花键)装配后,相对运动的零件沿着轴向移动时,不得有松紧不均现象。C?钩头键、锲键装配后其接触面积应不小于工作面积的70%,且不接触部分不得集中于一处;外露部分的长度应为斜面长度的10%-15%。 4、铆接

产品装配设计工艺技术规范

产品装配设计工艺规范 1前言 产品装配设计是产品制作的重要环节。其合理性与否不仅关系到产品在装配、焊接、调试和检修过程中是否方便,而且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与电气性能,甚至影响到电路功能能否实现,因此,掌握产品装配设计工艺是十分重要的。 本标准就规范产品装配设计工艺,满足产品可制造性设计的要求,为设计人员提供产品装配设计工艺要求,为工艺人员审核产品装配可制造性提供工艺审核内容。 2名称解释 2.1装配 2.2对机器、仪器等的零部件进行必要的配合和联接,使成为成品的过程。装配可分为部件装配和总(产品)装配二个阶段。 2.2.1部件装配 根据一定的技术要求,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零件结合成一个装配单元,并完成局部功能组合体的过程。 2.2.2总(产品)装配 根据一定的技术要求,将若干个零件和部件结合成为一个总体(产品),

并完成一定功能组合体产品的过程。 2.2.3装配单元 在装配过程中,以一个装配基准件为基础,可以独立组装达到规定的尺寸链与技术要求,作为进一步装配的独立组件、部件、总成或最终整机的一组构件。 2.2.4装配基准件 在一组装配构件中,其装配尺寸链的共同基准面或线所在的构件。2.3工艺 劳动者利用生产工具对各种原材料、半成品进行加工或处理后成为产品的方法和过程。 2.4装配层: 在装配过程中,为了便于作业划分,对类似作业的装配阶段的划分,如总装层、部装层。一个装配层,可以是一个装配单元,也可以是几个装配单元所组成。 3装配设计的一般原则 装配设计在科研和生产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产品设计时,装配图是设计者把装配设计思路落实在文件上的具体表现,它表达产品或部件的工作原理、装配关系、传动路线、连接方式及零件的基本结构的图样。因此,在装配设计时必须遵循以下一般原则:

电子产品总装工艺规范

电子产品总装工艺规范 整机装配就是将机柜、设备、组件以及零、部件按预定的设计要求装配在机箱、车厢、平台,再用导线将它们之间进行电气连接,它是电子产品生产中一个重要的工艺过程。 1 整机装配的顺序和基本要求 图1 整机结构树状图 1.1整机装配的基本顺序 电子设备的整机装配有多道工序,这些工序的完成顺序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设备的装配质量、生产效率和操作者的劳动强度。 电子设备整机装配的基本顺序是:先轻后重、先小后大、先铆后装、先装后焊、先里后外、先平后高,上道工序不得影响下道工序。

1.2整机装配的基本要求 电子设备的整机装配是把半成品装配成合格产品的过程。对整机装配的基本要求如下: 1)整机装配前,对组成整机的有关零部件或组件必须经过调试、检验,不合格的零部件或组件不允许投入生产线。检验合格的装配件必须保持清洁。 2)装配时要根据整机的结构情况,应用合理的安装工艺,用经济、高效、先进的装配技术,使产品达到预期的效果,满足产品在功能、技术指标和经济指标等方面的要求。 3)严格遵循整机装配的顺序要求,注意前后工序的衔接。 4)装配过程中,不得损伤元器件和零部件,避免碰伤机壳、元器件和零部件的表面涂敷层,不得破坏整机的绝缘性。保证安装件的方向、位置、极性的正确,保证产品的电性能稳定,并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稳定度。 5)小型机大批量生产的产品,其整机装配在流水线上按工位进行。每个工位除按工艺要求操作外,要求工位的操作人员熟悉安装要求和熟练掌握安装技术,保证产品的安装质量,严格执行自检、互检与专职调试检查的“三检”原则。装配中每一个阶段的工作完成后都应进行检查,分段把好质量关,从而提高产品的一次通过率。 2 整机装配中的流水线

标准件的标记规范

标准件的标记规

1、前言 本标准适用于BOM、爆炸图、装配图及部件图、工序作业指导书、检验与试验作业指导书等技术文件。 2、引用或参考标准 GB/T1237-2000《紧固件的标记方法》GB/T117-2000《圆锥销》GB/T 118-2000《螺纹圆锥销》 GB/T 119.1-2000《普通圆柱销》GB/T 879.1-2000《弹性圆柱销》GB/T 91-2000《开口销》 GB/T 65-2016《开槽圆柱头螺钉》GB/T 67-2008《开槽盘头螺钉》GB/T 70.1-2008《六角圆柱头螺钉》 GB /T 2671.2-2004《六角花形圆柱头螺钉》GB/T 68-2016《开槽沉头螺钉》 GB/T 69-2016《开槽半沉头螺钉》GB/T 818-2016《十字槽盘头螺钉》 GB/T 819.1-2016《十字槽沉头螺钉》GB/T 83-1988《方头长圆柱球面端紧定螺钉》GB/T 41-2016《1型六角螺母—C级》GB/T 9457-1988《1型六角开槽螺母—细牙—A和B级》GB/T 6172.1-2016《六角薄螺母—A和B级一倒角》GB/T 6174-2016《六角薄螺母—B级—无倒角》GB 6178-1986《1型六角开槽螺母—A和B级》GB/T 812-1988《圆螺母》GB /T 97.1-2002《平垫圈A级》 GB 894.1-1986《轴用弹性挡圈—A型》GB 93-1987《标准型弹簧垫圈》GB 893.1-1986《孔用弹性挡圈—A型》GB 863.1-1986《半圆头铆钉》GB 865-1986《沉头铆钉》GB/T 872-1986《扁平头铆钉》GB 876-1986《空心铆钉》 3、螺钉 (螺栓、螺丝) 3.1 螺钉常见的头型 圆柱头平圆头大扁头沉头半沉头六角头 六角垫圈头平圆垫圈头防松垫圈头大平头 3.2 螺钉顶部常用的槽型: 一字槽十字槽一十字槽 H字槽梅花槽三角槽六角三翼槽

金属热处理通用工艺规程

金属热处理通用工艺规程 1 主题容与适应围 1.1 本规程规定了钢制零部件在加热炉中透烧后在水油、空气中淬火及在炉中加热的正火、退火与回火热处理工艺方法和要求。但不包括感应加热、火焰加热、电解加热等热处理方法。 1.2 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钢制压力容器和零部件的淬火、正火、退火、回火热处理。 2 总则 金属的热处理除符合本规程的规定外,还应遵守颁布的有关法令、法规、标准、本公司其它相应规程和图样及专用工艺文件的要求。 3 正火和退火 3.1 热处理设备 3.1.1 正火与退火所使用的加热设备必须满足下列要求: 3.1.1.1 在加热设备正常装炉量情况下,有效加热区的温度偏差应按表3-1所列的精度进行调节和控制。 表3-1 3.1.1.2 工件加热后在随炉冷却过程中应尽量保证各部位的冷却速度均匀一致。 3.1.2 温度测定及温度控制设备 3.1.2.1正火与退火所使用的各种加热设备都应配有温度测定及温度控制装置。加热设备中的每个加热区,都应配有跟踪处理温度与时间关系的记录装置。 3.1.2.2 热电温度测定设备的指示器经校正之后,其指示器上温度读数的误差不得超过表3-2的规定。

表3-2 3.2 正火、退火件的装炉 3.2.1 正火、退火件装炉时,必须放置在预先确定的有效加热区,装炉量、装炉方式及堆放形式应保证工件加热和冷却均匀一致,且不得造成工件有较大变形和缺陷。大件、形状复杂则采用低温装炉,加热到500℃左右保温一段时间后,再加热到正火、退火的温度。 3.2.2 不同温度或成批生产的有效厚度相差一半以上的零部件,正火时不应一起装炉。对单件有效厚度相差可适当放宽,但必须严格控制加热时间。 3.2.3 装炉时工件堆放应有条理,不可杂乱堆放,钢板正火应垛装,支点距离小于1米,层距0.1~0.15米。与校圆结合的正火筒节应卧放,下垫半圆形支座。直接正火的筒节应竖放,下垫高度0.2米的平支座,筒节之间应保持0.2米以上的距离。 3.3 工艺规的选择 3.3.1 加热温度 3.3.1.1 正火与退火加热温度主要根据钢的临界点、热处理目的等因素来确定,其一般规律如下: 正火:Ac3(或Acm)+(50~70)℃ 完全退火:Ac3+(30~50)℃ 不完全退火:Ac1+(30~50)℃ 等温退火:Ac3+(30~50)℃(亚共析钢) Ac1+(20~40)℃(过共析钢和共析钢) 球化退火:Ac1+(10~20)℃,Ac1-(20~30)℃ 去应力退火:Ac1-(100~200)℃ 扩散退火:Ac3+(150~200)℃ 再结晶退火:Ac1-(50~150)℃ 3.3.1.2 常用钢材的正火加热温度见表3-3、表3-4、表3-5。

标准件的标记规范

标准件的标记规范 1、前言 本标准适用于BOM、爆炸图、装配图及部件图、工序作业指导书、检验与试验作业指导书等技术文件。 2、引用或参考标准 GB/T1237-2000《紧固件的标记方法》GB/T117-2000《圆锥销》GB/T118-2000《内螺纹圆锥销》GB/T119.1-2000《普通圆柱销》GB/T879.1-2000《弹性圆柱销》GB/T91-2000《开口销》 GB/T65-2016《开槽圆柱头螺钉》GB/T67-2008《开槽盘头螺钉》GB/T70.1-2008《内六角圆柱头螺钉》GB/T2671.2-2004《内六角花形圆柱头螺钉》GB/T68-2016《开槽沉头螺钉》GB/T69-2016《开槽半沉头螺钉》GB/T818-2016《十字槽盘头螺钉》GB/T819.1-2016《十字槽沉头螺钉》GB/T83-1988《方头长圆柱球面端紧定螺钉》GB/T41-2016《1型六角螺母—C级》GB/T9457-1988《1型六角开槽螺母—细牙—A和B级》GB/T6172.1-2016《六角薄螺母—A和B级一倒角》GB/T6174-2016《六角薄螺母—B级—无倒角》GB6178-1986《1型六角开槽螺母—A和B级》GB/T812-1988《圆螺母》GB/T97.1-2002《平垫圈A级》GB894.1-1986《轴用弹性挡圈—A型》GB93-1987《标准型弹簧垫圈》GB893.1-1986《孔用弹性挡圈—A型》GB863.1-1986《半圆头铆钉》GB865-1986《沉头铆钉》GB/T872-1986《扁平头铆钉》GB876-1986《空心铆钉》 3、螺钉(螺栓、螺丝) 3.1螺钉常见的头型 圆柱头平圆头大扁头沉头半沉头六角头 六角垫圈头平圆垫圈头防松垫圈头大平头 3.2螺钉顶部常用的槽型: 一字槽十字槽一十字槽H字槽梅花槽三角槽内六角三翼槽 3.3常用螺钉的尾端与代码 ABABBTTC 3.4螺钉的标记 名称+末端代码特征代号+规格×长度槽型、头型表面处理或材料% 标记说明:% a)螺纹的特征代号:“ST”表示自攻;“M”表示标准普通螺纹。 b)自攻螺纹和粗牙普通螺纹不标注螺距。 c)标准普通螺纹的末端不标注。 d)螺钉的名称填写在BOM的“名称”栏和图样明细栏的“名称”栏目中;标记的其余 部分均填写在工程BOM和图样明细栏的“规格及材料”栏目中。 标记示例1:螺纹规格ST3,公称长度L=6mm,一十字槽平圆头自攻螺钉,尖端,表面镀锌纯彩虹色。 标记为:自攻螺钉AST3×6/一十字槽平圆头/镀彩锌 标记示例2:螺纹规格d=M3,公称长度L=8mm,一字槽半圆头机制螺钉,表面镀锌纯白色。 标记为:机制螺钉M3×8/一字槽半圆头/镀白锌

金属热处理通用工艺规程

金属热处理通用工艺规程 1 主题内容与适应范围 1.1 本规程规定了钢制零部件在加热炉中透烧后在水油、空气中淬火及在炉中加热的正火、退火与回火热处理工艺方法和要求。但不包括感应加热、火焰加热、电解加热等热处理方法。 1.2 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钢制压力容器和零部件的淬火、正火、退火、回火热处理。 2 总则 金属的热处理除符合本规程的规定外,还应遵守国家颁布的有关法令、法规、标准、本公司其它相应规程和图样及专用工艺文件的要求。 3 正火和退火 3.1 热处理设备 3.1.1 正火与退火所使用的加热设备必须满足下列要求: 3.1.1.1 在加热设备正常装炉量情况下,有效加热区内的温度偏差应按表3-1所列的精度进行调节和控制。 表3-1 3.1.1.2 工件加热后在随炉冷却过程中应尽量保证各部位的冷却速度均匀一致。 3.1.2 温度测定及温度控制设备 3.1.2.1正火与退火所使用的各种加热设备都应配有温度测定及温度控制装置。加热设备中的每个加热区,都应配有跟踪处理温度与时间关系的记录装置。 3.1.2.2 热电温度测定设备的指示器经校正之后,其指示器上温度读数的误差不得超过表3-2的规定。

表3-2 3.2 正火、退火件的装炉 3.2.1 正火、退火件装炉时,必须放置在预先确定的有效加热区内,装炉量、装炉方式及堆放形式应保证工件加热和冷却均匀一致,且不得造成工件有较大变形和缺陷。大件、形状复杂则采用低温装炉,加热到500℃左右保温一段时间后,再加热到正火、退火的温度。 3.2.2 不同温度或成批生产的有效厚度相差一半以上的零部件,正火时不应一起装炉。对单件有效厚度相差可适当放宽,但必须严格控制加热时间。 3.2.3 装炉时工件堆放应有条理,不可杂乱堆放,钢板正火应垛装,支点距离小于1米,层距0.1~0.15米。与校圆结合的正火筒节应卧放,下垫半圆形支座。直接正火的筒节应竖放,下垫高度0.2米的平支座,筒节之间应保持0.2米以上的距离。 3.3 工艺规范的选择 3.3.1 加热温度 3.3.1.1 正火与退火加热温度主要根据钢的临界点、热处理目的等因素来确定,其一般规律如下: 正火:Ac 3 (或Acm)+(50~70)℃ 完全退火:Ac 3 +(30~50)℃ 不完全退火:Ac 1 +(30~50)℃ 等温退火:Ac 3 +(30~50)℃ (亚共析钢) Ac 1 +(20~40)℃ (过共析钢和共析钢) 球化退火:Ac 1+(10~20)℃,Ac 1 -(20~30)℃ 去应力退火:Ac 1 -(100~200)℃ 扩散退火:Ac 3 +(150~200)℃ 再结晶退火:Ac 1 -(50~150)℃ 3.3.1.2 常用钢材的正火加热温度见表3-3、表3-4、表3-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