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民俗课程标准

中外民族民俗

课程标准

《中外民族民俗》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和地位:

中外民俗与旅游课程主要介绍民俗的基本理论及中外相关民族与国家的民俗文化生活。重点选择人口多、旅游开发价值大的民族民俗作为讲述对象。

中外民俗与旅游作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旅游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的主要方式之一,对于将来从事酒店管理、景区管理、文化产业管理、航空服务管理、海乘服务的学生也大有裨益。该课程对提高学生基本素养、了解其他民族、国家的生活习惯,外出旅游有很大帮助。

二、课程教学目标:

1 .了解不同国家、民族的民俗基本内容。

2. 对不同现象的民俗能够做出合理的解释,日常交际中得到应用。

三、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下列要求:

1、了解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历史概况。

2、掌握各民族、国家具有特色的风俗习惯。

四、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中外民俗》作为高职高专类旅游英语专业的主干课程,与其他课程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旅游地理学》是本课程的基础,并与《导游基础知识》、《客源国概况》、《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等课程相互衔接配合。本课程的学习能够更好的服务于不同民族大众,使得不同民族的精神风貌都能得以传承,有助于文化产业的发展。

五、本课程授课内容(72学时)

中国民族的分布与现状1学时

中国衣食住行、婚姻、丧葬、节日禁忌习俗1学时

第一节汉族概况及民俗风情2学时

第二节壮族概况及民俗风情2学时

第三节满族概况及民俗风情2学时

第四节回族概况及民俗风情2学时

第五节苗族概况及民俗风情2学时

第六节维吾尔族概况及民俗风情2学时

第七节苗族概况及民俗风情2学时

第八节蒙古族概况及民俗风情4学时

第九节藏族概况及民俗风情4学时

第十节白族、哈萨克、傣族概况及民俗风情2学时

第十节其它少数民族概况及民俗2学时

第三章世界民族概述

第一节亚洲民族概述2学时

第二节欧洲民族概述2学时

第三节非洲民族概述2学时

第四节美洲民族概述2学时

第五节大洋洲民族概述2学时

第四章世界部分民族民俗

第一节日本1学时

第二节韩国1学时

第三节越南1学时

泰国1学时

新加坡1学时

马来西亚1学时

菲律宾1学时

印度尼西亚2学时

印度2学时

巴基斯坦1学时

尼泊尔1学时

土耳其2学时

埃及2学时

南非1学时

法国2学时

荷兰2学时

英国1学时

希腊1学时

还有10学时用于2学时的复习,8学时的实习实训

实训课安排:

学时

章节

实训内容

目标和要求

1

第一节汉族概况及民俗风情

讲之前请班上三个同学分别讲下汉族的传统习俗,包括节日让学生对汉族传统习俗有个初步认识

1

维吾尔族概况及民俗风情

维族舞蹈文化,维族语言、信仰文化

让学生记住维族舞蹈的特别,维族人民的勤劳

2

藏族概况及民俗风情

讨论西藏地区是否应该进行旅游开发?

让学生明白旅游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合理应用

1

许多民族的织锦、绣花、编织艺术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民族艺术,并加以阐述

加深学生对民族艺术的热爱

2

中国民俗讲完以后

讨论:我最喜欢的民族

加深学生对各个民族的印象

1

世界民族民俗讲完后

讨论:我最喜欢的国外民族?

加深学生对国外民族民俗的印象

六、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1、本课程的重点:掌握各民族的特色风俗。

2、本课程的难点:在掌握各民族特色风俗的基础上,如何更好的遵从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七、本课程的实践性环节

收集资料,制作ppt,向大家展示某种民俗风情

调查,撰写调研报告

八、考核方式

1.本课程采用闭卷笔试,时间为100分钟;本课程的命题考试,应根据本大纲所规定的考核知识点和考试目标来确定考试范围和考核要求,不要任意扩大或缩小考试范围,提高或降低考核要求。考试命题要覆盖到各章,并适当突出重点章节,体现本课程的内容重点。试卷采用的题型,一般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等八种题型。试卷所采用的题型不得少于6种,总题量为50个左右2.考核标准兼顾平时实践和课堂发言占总分50%。

九、本课程推荐教材及参考书

1、推荐教材:

方澜、孙廷忠等中外民俗[M]. 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2、参考书:

石应平中外民俗概论[M] 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