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对磁粉探伤

轮对磁粉探伤
轮对磁粉探伤

轮对磁粉探伤--.

————————————————————————————————作者: ————————————————————————————————日期:

?

四、铁路客车轮轴、轮对、车轴磁粉探伤

1适用范围

1.1本部分工艺适用于最高运行速度不大于200km/h的铁路客车轮对组装、厂(A4)修、段(A2、A3)修时轮轴、轮对、车轴磁粉探伤检查。

1.2本部分工艺规定了铁路客车轮对车轴外露部位、制动盘毂和车轮、车轴表面等探伤部位磁粉探伤的适用范围、检验规则、探伤设备及器材、性能校验、探伤方法、质量标准、探伤标识和记录等。

2检验规则

轮轴、轮对、车轴在施行段(A2、A3)修及以上修程时须按下列规定施行湿法荧光磁粉复合探伤检查。组装前探伤合格的部件,组装后不需探伤。

2.1车轴

2.1.1新制车轴的再加工部位;

2.1.2轮对解体后的车轴各外露及再加工部位;

2.1.3轮对车轴外露及再加工部位;

2.1.4轮轴车轴外露及再加工部位。不退轴承(内圈)时,轴颈、防尘板座不需磁粉探伤,但须增加卸荷槽部位超声波探伤;

2.1.5 车辆颠覆或脱轨事故卸下轮对的车轴外露部位。

2.2轮轴、轮对其它探伤部位

2.2.1车轮的轮毂、辐板全表面;

2.2.2制动盘毂外露部位(制动盘摩擦环退卸后为制动盘毂全表面);

2.2.3分体制动盘半盘螺栓联接处的盘体外圆面。

3探伤设备及器材

磁粉探伤机和磁粉等重要器材,应通过铁道部组织的技术评审或生产质量认证,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3.1磁粉探伤机

3.1.1轮轴(轮对)、车轴磁粉探伤机应具有手动和自动两种操作方式,具备周向磁化、

纵向磁化、复合磁化和自动退磁功能,并按规定的周期进行检修。

3.1.2微机控制系统应具备以下功能

3.1.2.1能有效地对探伤设备的工作电压、周向磁化电流、纵向磁化电流等主要技术参

数进行实时监控和自动记录,并设有紧急停机按钮;

3.1.2.2具有磁悬液高低液位、过载、欠流报警功能;

3.1.2.3能对探伤性能校验和探伤记录进行存储、打印、查询;

3.1.2.4具有探伤设备主要故障的自诊断功能;

3.1.2.5具有客车车辆信息管理系统(KMIS)接口,高速USB接口。

3.1.3磁粉探伤机应符合以下技术指标

3.1.3.1周向额定磁化电流至少应达到3000A,并连续可调;纵向额定磁化电流至少应

达到2400A,并连续可调;

3.1.3.2磁化时间应为2s~3s,停止喷淋磁悬液后应再磁化2次~3次,每次0.5s~1s;

3.1.3.3紫外线波长范围应在320nm~400nm内,中心波长为365nm。白光照度与紫

外线辐照度对应关系见附件1;

3.1.3.4整机绝缘电阻≥2MΩ;

3.1.3.5退磁效果:车轴剩磁≤0.5mT(5Gs);轮对剩磁≤0.7mT(7Gs);轮轴剩

磁≤1.0mT(10Gs)。

3.2 交流磁轭探伤仪

交流磁轭探伤仪提升力应至少为34.3N(圆柱形提升力试块3.5Kg)或44.1N(平板形提升力试块4.5Kg)。

3.3 试片和试块

应配备A1-15/50型标准试片;使用交流磁轭探伤仪时应配备34.3N圆柱形提升力试块或44.1N平板形提升力试块。

3.4 磁粉和磁悬液

3.4.1 磁粉

3.4.1.1 荧光磁粉性能符合TB/T2047.1-2011的要求。

3.4.1.2磁粉入库检验至少应检验的项目

湿法:颜色、颗粒尺寸、磁性、悬浮性、灵敏度;

干法:颗粒尺寸、磁性、灵敏度。

3.4.1.3 磁粉性能检验方法

磁粉性能检验方法执行TB/T2047.1-2011的规定。

3.4.1.4 磁粉保质期

磁粉保质期为一年。在保质期内发现磁粉出现受潮结块、变质等影响磁粉使用性能的现象时,禁止使用。

3.4.2磁悬液

3.4.2.1磁悬液应具有润湿性好、易清洗和对零件无腐蚀、对人体无伤害等特点。

3.4.2.2 油基磁悬液的载液为溶剂油。溶剂油载液应化学性能稳定、闪点(闭口)大于94℃。

3.4.2.3水基磁悬液的pH值为7~9。

3.4.2.4 配置磁悬液时,推荐采用磁粉生产厂家提供的配比。

3.4.3 磁悬液体积浓度

荧光磁粉磁悬液体积浓度为0.1mL/100mL~0.5mL/100mL。

测量方法:将磁悬液充分搅拌均匀后,用长颈沉淀管接取从喷嘴喷出的磁悬液100mL,静置沉淀,水基磁悬液静置30min~35min,油基磁悬液静置40min~60min,然后观测长颈沉淀管底部的磁粉容积值。

3.4.4 磁悬液的定期更换

根据工作量、季节变化及磁悬液清洁程度等因素确定磁悬液的更换周期,但水基磁悬液最长更换周期不应超过1个月,油基磁悬液最长更换周期不应超过3个月。

3.4.5 磁悬液应具有润湿性好、易清洗、对零件无腐蚀和对人体无伤害等特点。油基磁悬液化学性能须稳定,闪点(闭口)大于94℃。

3.5 工装配备

3.5.1轮轴、轮对、车轴磁粉探伤应配置专用除锈设备。

3.5.2探伤工作间和探伤作业场地应配有必备的办公用品和工具,探伤人员应配置必备紫外线防护眼镜和防电磁辐射工作服等防护用品。

3.5.3 磁粉入库检验应配置磁粉灵敏度测试仪、天平秤、白光照度计、紫外线辐照计、铜网筛(320目)、磁悬浮测定玻璃管、磁吸附仪、配比磁悬液所用的量杯、量桶等专用器具。

3.5.4 探伤现场应配备天平秤、白光照度计、紫外线辐照计、长颈沉淀管、磁强计等专用器具。

3.5.5 天平秤、磁强计、白光照度计、紫外线辐照计应按照检定周期进行检定并有检定标识。

4性能校验

探伤设备性能校验分为日常性能校验和季度性能检查。

4.1日常性能校验

4.1.1项目

4.1.1.1荧光磁粉探伤白光照度和紫外辐照度值;

4.1.1.2设备技术状态;

4.1.1.3磁悬液体积浓度;

4.1.1.4磁场方向及系统灵敏度;

4.1.1.5退磁效果;

4.1.1.6电流表(或磁动势表)检定状态。

4.1.2要求

每班开工时,应首先进行日常性能校验,由探伤工、探伤工长、质量检查员、验收员和设备维修工共同参加。校验结束后应填写附件3中《铁路客车轮轴磁粉探伤机性能校验记录表》(车统-53K20),参加校验人员应确认校验记录内容并签章。

探伤设备发生故障,检修后投入使用前应重新进行日常性能校验并做好记录。

4.2季度性能检查

4.2.1项目

同4.1.1条。

4.2.2要求

每季度由单位主管检修(生产)领导组织,轮轴(探伤)专职、设备专职、验收员、质量检查员、探伤工长、探伤工和设备维修工共同参加,检查结束后应填写附件3中《铁路客车轮轴磁粉探伤机性能校验记录表》(车统-53K20),参加检查人员应确认检查记录内容并签章。

新购置及大、中、小修后的探伤设备,第一次使用前应按季度性能检查的要求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

4.3性能校验用器材

白光照度计,紫外线辐照计,长颈沉淀管,A1-15/50标准试片,磁强计,提升力试块等。

5探伤方法

5.1探伤前准备

轮轴、轮对、车轴被探测表面须露出基本金属面,并擦拭干净,不应有油污、锈蚀、毛刺和纤维等杂物。

5.2磁化规范

5.2.1周向磁化电流推荐值

车轴 I=1400A~2000A

轮轴、轮对I=1800A~2600A

5.2.2纵向磁化磁动势推荐值

5.2.2.1采用分散式线圈法时

NI=10000AT~24000AT

5.2.2.2采用磁轭法时

NΙ=12000AT~24000AT

式中: N—线圈匝数; Ι—纵向磁化电流(A)。

5.3探伤系统灵敏度

探伤灵敏度以A1-15/50型标准试片清晰显示为准。

5.3.1粘贴试片

5.3.1.1将A1-15/50型标准试片粘贴在车轴中央部位、轴颈根部、轮座部位(车轮退

卸后)及车轮内侧辐板上部(有辐板孔的粘贴在辐板孔附近)。

5.3.1.2粘贴试片的部位,应擦拭干净,无锈蚀、油污及灰尘。

5.3.1.3粘贴试片时,试片刻槽面应与实物表面密贴,“+”字刻槽应有一条刻线与工件

轴线平行。试片粘贴后应平整、牢固。如用胶带纸粘贴,胶带纸不应遮盖试片

的刻槽部位。

5.3.2试片磁痕显示

5.3.2.1单向磁化时,试片上与磁场方向垂直的圆弧形刻槽“( )”磁痕和十字刻槽的

“—”或“︱”磁痕应清晰显示。

5.3.2.2复合磁化时,试片“○”形刻槽和“+”字刻槽磁痕应清晰完整显示。

5.4磁化及喷淋

5.4.1在探伤灵敏度调节后,以同样的磁化电流和磁动势对轮轴、轮对、车轴进行磁化。

5.4.2轮轴、轮对、车轴磁化前,先对探伤部位表面自动喷淋磁悬液,磁悬液应做到缓

流、均匀、全面覆盖探伤部位,然后磁化,磁化时间2s~3s,磁化的同时喷洒磁悬液,磁化结束前停止喷洒磁悬液,再磁化2次~3次,每次磁化时间0.5s~1s。

5.4.3夹持装置夹紧车轴时,须保证两电极与车轴两端面可靠接触,防止打火现象发生。

5.5观察磁痕

5.5.1轮轴、轮对、车轴磁化后,应及时观察磁痕显示。标出每个探伤部位转动的“起

始”标识,保证转动1周以上,所有探伤部位不漏检。

5.5.2在检查过程中发现缺陷磁痕时,应使用标记笔画出缺陷磁痕位置,并详细记录缺

陷磁痕的位置、方向和尺寸大小。

5.5.3对缺陷磁痕存在疑问时,应退磁并抹除存在疑问的缺陷磁痕,重新磁化(复合或单

向)后再次观察。车轮辐板等粗糙表面局部复探时可采用交流磁轭探伤仪。

5.6退磁

轮轴、轮对、车轴退磁后,应使用磁强计逐一检查退磁效果。在距探伤机4m以外,用磁强计在车轴两端的中心孔附近测量,剩磁应符合如下规定:

车轴剩磁≤0.5mT(5Gs);

轮对剩磁≤0.7mT(7Gs);

轮轴剩磁≤1.0mT(10Gs)。

6质量标准

6.1车轴

6.1.1车轴上不允许存在裂纹和横向发纹。

6.1.2车轴表面上的纵向发纹允许存在的限度如下:

6.1.2.1轴颈:单个纵向发纹长度不应超过20mm,长度为5mm~20mm的发纹总长度不应超过50mm;

6.1.2.2轴肩:不应存在发纹;

6.1.2.3防尘板座:单个纵向发纹长度不应超过10mm,长度为5mm~10mm的发纹总长度不应超过50mm;

6.1.2.4轮座:发纹的单个长度不应大于10mm;长度在5mm~10mm的发纹,总长度不应超过100mm。

6.1.2.5轴身:单个纵向发纹长度不应超过10mm;任意300mm长度内周向全表面上,

长度在5mm~10mm的发纹长度总和不应超过40mm;

6.1.2.6车轴各圆弧处不应存在发纹。

6.2车轮

6.2.1车轮轮毂不允许存在裂纹;

6.2.2车轮辐板孔裂纹长度不允许超过5mm,小于5mm时须消除;

6.2.3车轮辐板不允许存在裂纹。

6.3 制动盘和盘毂

6.3.1分体制动盘半盘螺栓联接处的盘体外圆面不允许存在裂纹;

6.3.2制动盘盘毂不允许存在裂纹。

7探伤标识和记录

7.3探伤标识

探伤结束后,应使用标记笔书写磁粉探伤检查标识“TD”,轮轴、轮对在左端车轮辐

板外侧,车轴在轴身上;确认有缺陷时,在缺陷处作好标记,并在“TD”下注明缺陷性质和位置。

7.4探伤记录

轮轴、轮对、车轴探伤后,应填写下列探伤记录,做到字迹清晰、干净整齐、不错不漏。探伤记录不得涂改,相关人员在相应栏内签章。探伤记录表见附件3。

7.4.1《铁路客车轮轴磁粉探伤记录表》(车统—53K21)

7.4.2《铁路客车轮轴磁粉探伤发现缺陷记录卡》(车统—52K20)。

7.5记录保管

日常校验用《铁路客车轮轴磁粉探伤机性能校验记录表》(车统-53K20)、《铁路客车轮轴磁粉探伤记录表》(车统—53K21)应按月装订成册,《铁路客车轮轴磁粉探伤发现缺陷记录卡》(车统—52K20)、季度检查用《铁路客车轮轴磁粉探伤机性能校验记录表》(车统-53K20)应按年装订成册,由单位统一保管。轮轴段修(A2、A3修)单位保存时间至少为一个段(A3)修期,轮轴新造、厂修(A4修)单位保存时间至少为一个厂(A 4)修期。

?

附件1:

荧光磁粉探伤时紫外线辐照度与白光照度的对应关系

1荧光探伤时,工件表面探伤区域紫外线辐照度与白光照度须符合下列关系: v≤20 时: u ≥ 800 (1)

20< v ≤1670 时: u ≥ 11.637v+567.26 (2)

式中u表示紫外线辐照度,单位为微瓦每平方厘米(μW/cm2)

v表示白光照度,单位为勒克斯(lx)

2紫外线辐照度与白光照度对应关系以曲线表示时如图4.8.1所示。

图4.8.1 紫外线辐照度与白光照度曲线图

3若采用无暗室荧光磁粉探伤工艺,应无阳光直射到观察区域,且观察区域白光照度应≤1000lx。

附件 2

铁路客车轮轴、轮对、车轴磁粉探伤用记录表

1铁路客车轮轴磁粉探伤机性能校验记录表(车统-53K20)

车统-53K20

铁路客车轮轴磁粉探伤机性能校验记录表

单位名称: 年月日

探伤机名称及型号编号各部动作性能电流表(或磁动势表)检定状态提升力

良好□不良□过期□未过期□

34.3 N□ 44.1 N

磁粉及磁悬液生产厂家

磁粉类

磁粉

粒度

磁悬液

更换日期

磁悬液浓度

荧光□

非荧光□目

接取磁悬液时刻读取时刻磁悬液浓度读数

mL/100mL

磁粉探伤工艺参数

探伤

方法

磁化

方式

周向磁化

电流

纵向磁化电流

(或磁动势)

白光照度

最低紫外线

辐照度

剩磁强度湿法

连续法

复合

A

A□

AT□lx μW/cm2

mT□

Gs□

探伤灵敏度(试片A1-15/50)

左侧

车轴中央

部位

右侧

轴颈根部轮座部位辐板辐板轮座部位轴颈根部

清晰完整□

不清晰□

清晰完整□

不清晰□

清晰完整□

不清晰□

清晰完整□

不清晰□

清晰完整□

不清晰□

清晰完整□

不清晰□

清晰完整□

不清晰□

日常校

验人员

探伤工探伤工长维修工质检员验收员

季度检

查增加

人员

轮轴专职设备专职主管领导

备注

2铁路客车轮轴磁粉探伤记录表(车统—53K21)

车统—53K21

铁路客车轮轴磁粉探伤记录表

单位名称:探伤者年月日

序号轴型轴号轮对首次组装

探测部位及结果剩磁

mT□

GS□

备注轴颈部位轮座制动盘座

轴身

车轮制动盘

时间单位左右左右左中右左右左中右

注:

1.探测时须在被探测部位相应栏中画“√”表示“无缺陷”,画“×”表示“有缺陷”。

2.“轴颈部位”包含轴颈、防尘板座和轮座前肩外露部位;“轮座”为退卸车轮后的部位;“制动盘座”为退卸制动盘毂后的部位;“轴身”包含轴身、轮座后肩外露部位和制动盘座外露部位;“车轮”包含轮毂、辐板(辐板孔);“制动盘”包含制动盘毂外露部分(用A表示)和分体制动盘半盘螺栓联接处的盘体外圆面(用B表示)。

3铁路客车轮轴磁粉探伤发现缺陷记录卡(车统—52K20)

车统—52K20

铁路客车轮轴磁粉探伤发现缺陷记录卡

单位名称:_______________年月日

轴型轴号车轴制造年月制造单位

轮对首次组装日期年月日轮对首次组装单位

轮对末次组装日期年月日轮对末次组装单位

缺陷情况

缺陷部位

缺陷性质

缺陷长度

处理方法

探伤工探伤工长质检员验收员

磁粉探伤检验要求规范

. 磁粉探伤检验规范 1、适用范围 本规范叙述的是湿磁粉对铁磁性材料表面及近表面裂纹及其它 不连续的一种检测。适用于钻井工具表面和连接螺纹的磁粉检测。 2、引用标准、规范 ASME 709 磁粉检测的标准推荐操作方法 GB11522 标准对数视力表 JB/T4730.1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1部分:通用部分 JB/T4730.4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4部分:磁粉检测 JB/T6063 磁粉探伤用磁粉技术条件 JB/T6065 无损检测磁粉检测用试片 JB/T8290 磁粉探伤机 ASNT-TC-1A 无损检测人员的资格鉴定 3、磁粉检测人员 3.1 从业人员应按ASNT-TC-1A和《特种设备无损检查人员考核与监督管理规定》的要求,取得相应无损检测资格。 3.2 无损检测人员资格的分级为:Ⅲ(高)级、Ⅱ(中)级、Ⅰ(初)级。取得不同无损检测方法和资格级别人员,只能从事于该方法和资格级别相应的工作,并负责相应的叫声责任。 3.3 磁粉检测人员未经矫正会经矫正的近(距)视力或远(距)视力应不低于5.0(小数记录值为1.0)。测试方法应符合GB11533的规定。

3.4 无损检测人员应根据ASNT-TC-1A的规定,每年进行一次视力检查,1 / 12 . 不得有色盲。 4、检测设备、器材和材料 4.1 磁粉探伤机 磁粉探伤机,在有效适用期内应良好的保养。交流电磁轭应有45N 的提升力,直流电磁轭至少应有177N的提升力。检测周期为6个月一次。 4.2 磁悬液 磁悬液浓度应根据磁粉种类、力度、施加方法和被检工件表面状况等因素来确定。用于完全润湿工件表面的油机介质,如出现不完全润湿,要从新进行清洗或添加更多磁粉或添加更多润湿剂。 4.3 退磁装置 退磁装置应能保证退磁后,表面剩磁不大于0.3mT(240A/m)。 4.4 辅助设备 磁场强度计 标准试片A(或CX) 1磁场指示器 磁悬液浓度测试仪(管) 2~10倍放大镜。 5、被检工件表面 清洁被检工件表面,不得有油脂、铁锈、氧化皮或其他粘附磁粉的物质。被检工件表面不规则状态,不得影响检测结果的正确性和完

磁粉工艺规范

磁粉检测工艺规范 1.适用范围 本部分适用于铁磁性材料制板材、管材、管件和锻件等表面或近表面缺陷的检测,以及铁磁性材料对接接头、T型焊接接头和角接接头等表面或近表面缺陷的检测, 不适用于非铁磁性材料的.检测 2.引用标准 NB/T47013.1—201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1部分通用要求 NB/T47013.4—201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4部分磁粉检测 3.检测人员 3.1从事磁粉检测的人员应按照国家无损检测人员考核的相关规定取得相应无损检测人 员资格 3.2本规范要求进行无损检测人员:持有二级证书的可以独立操作,一级人员必须要在 二级人员的监督下进行操作 3.3磁粉检测人员的未经矫正或经矫正的近(小数)视力和远(距)视力应不低于5.0(小数 记录值为1.0),测试方法应符合GB11533的规定;并一年检查一次,不得有色盲4.磁化设备仪器 4.1磁粉检测设备应符合JB/T8290的规定 4.2当使用磁轭最大间距时,交流电磁轭至少应有45N的提升力;直流电(包括整流电) 磁轭或永久性磁轭至少应有177N的提升力;交叉磁轭至少应有118N的提升力(磁极与试件表面间隙为小于等于0.5mm) 4.3本规范使用交流磁化设备-电磁轭法 4.4辅助器材 a、磁场强度计 b、A1型标准试块和磁场指示器(如下图) c.2~10倍放大镜 d.白光照度计 4.4.1标准试片 标准试片主要用于检验磁粉检测设备、磁粉和磁悬液的综合性能,了解被检工件表面有效磁场强度和方向、有效检测区以及磁化方法是否正确 4.4.2标准试片使用于连续磁化法,使用时,应将试片无人工缺陷的面朝外。为使试片与 被检面接触良好,可用透明胶带将其平整粘贴在被检面上,并注意胶带不能覆盖试 片上的人工缺陷。(磁粉检测是一般选用A1:30/100) A1型试片

磁粉探伤检验方法

磁粉探伤检验方法 1 适用范围 1.1 本方法规定了铁磁性材料和零件磁粉检验时工艺的一般要求和详细要求。 1.2 本方法适用于铁磁性材料及其成品、半成品零件的磁粉探伤检验。不适用于非铁磁性材料的检验,也不适用于母材为铁磁材料但用奥氏体焊条焊接的焊缝的检验。 2 定义 磁悬液磁粉和载液(磁粉分散剂)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悬浮液叫磁悬液。 连续法在工件磁化的同时浇洒磁粉或磁悬液的检验方法叫连续法。 剩磁法先将工件进行磁化,然后在工件上浇浸磁悬液的检验方法叫剩磁法。 3 检验人员 3.1 检验人员必须取得相关部门颁发的无损检测人员技术资格证书(磁粉专业)。签发 检验报告的人员必须持有Ⅱ级或Ⅱ级以上磁粉检验技术资格证书。编制磁粉检验工艺 (或工艺图表)的人员必须持有磁粉检验Ⅱ级或Ⅱ级以上技术资格证书,且应由磁粉检 验Ⅲ级人员或主管工程师审核。各级人员只能从事与自己技术资格等级相适应的工作。3.2 色盲、近距离矫正视力在5.0以下者,不得参与磁粉检验结果评定。 3.3 为防止强电及紫外线的危害,必须配备有关防护用品;同时,必须遵守有关安全操作规程。 4 设备和仪器 4.1 检验设备 检验设备应能满足受检材料和零部件磁粉检验要求,并能满足安全操作的要求。 4.1.1 检验设备有便携式、移动式、固定式和专用设备,设备应具备对工件完成磁化、 施加磁粉或磁悬液、提供观察条件及退磁等功能,有必要时,退磁装置亦可另外单独配置;检验设备应按零件形状、尺寸和技术要求配备,同时满足相应技术及安全操作的要求。 4.1.2 磁化装置应有足够的磁化电流或提升力,能满足零件磁粉检验的要求;其他辅助 装置(如指示仪表、夹头、搅拌喷淋器等)均应能适应检验的实际需要。 4.1.3 当采用剩磁法检验时,交流探伤机应配备断电相位控制器。直流和三相全波整 流探伤机应配备通电时间控制继电器。 4.1.4 半自动化磁粉检验装置应配备检验工件是否磁化的控制装置及报警装置。 4.1.5 当采用荧光磁粉检验时,应有能产生波长在320nm~400nm范围内,中心波长为365nm的紫外线照射装置。检验时应有足够的紫外线辐照度,一般规定在距光源380mm 处,紫外线辐照度应不低于1000μw/cm2。荧光磁粉检验暗区的环境光照度应不大于 20lx。 4.1.6 当采用非荧光磁粉检验时,被检零件表面的可见光照度应不小于1000lx。 4.1.7 检验设备应安装在灰尘较少、整洁的地点,并有良好的通风排气设施,检验地 点应有专门的照明装置并符合零件磁粉检验的要求。 4.2 退磁设备

磁粉法对焊缝探伤

实验磁粉法对焊缝探伤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磁粉探伤的基本原理; 2.掌握磁粉探伤的一般方法和检测步骤; 3.熟悉磁粉探伤的特点。 二、实验原理 1. 磁粉检测的原理 磁粉检测,是通过对被检工件施加磁场使其磁化(整体磁化或局部磁化),在工件的表面和近表面缺陷处将有磁力线逸出工件表面而形成漏磁场,有磁极的存在就能吸附施加在工件表面上的磁粉形成聚集磁痕,从而显示出缺陷的存在。如图1所示。 图1 不连续性部位的漏磁场分布 1-漏磁场;2-裂纹;3-近表面气孔;4-划伤;5-内部气孔;6-磁力线;7-工件 磁粉检测有三个必须的步骤: (1)被检验的工件必须得到磁化; (2)必须在磁化的工件上施加合适的磁粉: (3)对任何磁粉的堆积必须加以观察和解释。 漏磁场:被磁化物体内部的磁力线在缺陷或磁路截面发生突变的部位,离开或进入物体表面所形成的磁场,漏磁场的成因在于磁导率的突变。设想一被磁化的工件上存在缺陷,由于缺陷内物质的磁导率一般远低于铁磁性材料的磁导率,

因而造成缺陷附近磁力线的弯曲和压缩。如果该缺陷位于工件的表面或近表面,则部分磁力线就会在缺陷处溢出工件表面进入空气,绕过缺陷后在折回工件,由此形成缺陷的漏磁场。 漏磁场与磁粉的相互作用:磁粉检测的基础是缺陷的漏磁场与外加磁粉的磁相互作用,及通过磁粉的聚集来显示被检工件表面上出现的漏磁场,在根据磁粉聚集形成的磁痕的形状和位置分析漏磁场的成因和评价缺陷。设在被检工件表面上有漏磁场存在。如果在漏磁场处撒上磁导率很高的磁粉,因为磁力线穿过磁粉比穿过空气更容易,所以磁粉会被该漏磁场吸附,被磁化的磁粉沿缺陷漏磁场的磁力线排列。在漏磁场力的作用下,磁粉向磁力线最密集处移动,最终被吸附在缺陷上。由于缺陷的漏磁场有被实际缺陷本身大数十倍的宽度,姑而磁粉被吸附后形成的磁痕能够放大缺陷。通过分析磁痕评价缺陷,即是磁粉检测的基本原理。2.磁粉检测的适用范围 (1)未加工的原材料(如钢坯)、半成品、成品及在役与使用过的工件都可用磁粉检测技术进行检查。 (2)管材、棒材、板材、型材和锻钢件、铸钢件及焊接件都可应用磁粉检测技术来检测缺陷。 (3)被检测的表面和近表面的尺寸很小,间隙极窄的铁磁性材料,可检测出长O.lmm、宽为微米级的裂纹和目测难以发现的缺陷。 (4)可用于检测马氏体不锈钢和沉淀硬化不锈钢材料,但不适用于检测奥氏体不锈钢和用奥氏体不锈钢焊条焊接的焊缝,也不适用于检测铜、铝、镁、钛台金等非磁性材料。 (5)可用于检测工件表面和近表面的裂纹、白点、发纹、折叠、疏松、冷隔、气孔和夹杂等缺陷,但不适于检测工件表面浅而宽的划伤、针孔状缺陷、埋藏较深的内部缺陷和延伸方向与磁力线方向夹角小于20。的缺陷。 磁粉检测方法应用比较广泛,主要用以探测磁性材料表面或近表面的缺陷。多用于检测焊缝,铸件或锻件,如阀门,泵,压缩机部件,法兰,喷嘴及类似设备等。探测更深一层内表面的缺陷,则需应用射线检测或超声波检测。磁粉检测具有检测成本低,操作便利,反应快速等特点。其局限性在于仅能应用于磁性材料,且无法探知缺陷深度,工件本身的形状和尺寸也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到检测结果。

磁粉检测工艺规程.(DOC)

目录1.摘要 2.磁粉探伤的原理和特点 3、主要磁化方法 3.1 磁轭法和交叉磁轭法 3.2 触头法 3.3 轴向通电法或中心导体法和线圈法 3.4 复合磁化法 3.5 平行电缆法 3.6 直流磁化法和交流磁化法 4.磁粉探伤的工艺 5.带齿轴磁粉检测工艺卡 6.磁粉探伤工艺编制说明 7.磁粉检测报告

1.摘要 磁粉探伤是通过对铁磁材料进行磁化所产生的漏磁场,来发现其表面或近表面缺陷的无损检测方法。本文主要介绍了磁粉探伤的原理,磁粉探伤的方法,磁粉探伤的工艺,磁粉探伤在焊接件中的应用。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压力容器的数量将日益增多。由此可见,在用压力容器的安全运行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安全工作,因此,加强在用压力容器无损检测就显得尤为重要。工业现代化进程日新月异,高温、高压、高速度和高负荷,无疑已成为现由于压力容器的使用条件恶劣,原材料中存在的缺陷、制造过程中遗留的缺陷或使用中产生的新生缺陷,均会导致其安全可靠性大幅下降,甚至产生灾难性的后果。已有的统计数据表明,在原材料中存在的与制造过程中产生的缺陷有70 %以上是表面缺陷,而在使用中产生的缺陷有90 %以上是表面缺陷或由表面缺陷导致的缺陷[1 ] 。断裂力学分析表明,表面和近表面缺陷的当量尺寸比埋藏缺陷大一倍,故其对压力容器安全性的影响至关重要。磁粉检测对表面缺陷有很高的检测灵敏度、准确性和可靠性,是最常用、最直观、最经济方便的常规无损检测方法之一。这使得压力容器的磁粉检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无损检测磁粉探伤缺陷检验

2.磁粉探伤的原理和特点 磁粉探伤是通过磁粉在缺陷附近漏磁场中的堆积以检测铁磁性材料表面或近表面处缺陷的一种无损检测方法。 磁粉探伤的基本原理:将待测物体置于强磁场中或通以大电流使之磁化,若物体表面或表面附近有缺陷(裂纹、折叠、夹杂物等)存在,由于它们是非铁磁性的,对磁力线通过的阻力很大,磁力线在这些缺陷附近会产生漏磁。当将导磁性良好的磁粉(通常为磁性氧化铁粉)施加在物体上时,缺陷附近的漏磁场就会吸住磁粉,堆集形成可见的磁粉迹痕,从而把缺陷显示出来,如图1所示。 (a)(b) 图1 磁粉探伤原理示意图(a) 表面缺陷(b) 近表面缺陷 磁粉探伤的用途:在工业中,磁粉探伤可用来作最后的成品检验,以保证工件在经过各道加工工序(如焊接、金属热处理、磨削)后,在表面上不产生有害的缺陷。它也能用于半成品和原材料如棒材、钢坯、锻件、铸件等的检验,以发现原来就存在的表面缺陷。铁道、航空等运输部门、冶炼、化工、动力和各种机械制造厂等,在设备定期检修时对重要的钢制零部件也常采用磁粉探伤,以发现使用中所产生的疲劳裂纹等缺陷,防止设备在继续使用中发生灾害性事故。 磁粉探伤的特点:磁粉探伤对钢铁材料或工件表面裂纹等缺陷的检验非常有效;设备和操作均较简单;检验速度快,便于在现场对大型设备和工件进行探伤;检验费用也较低。但它仅适用于铁磁性材料;仅能显出缺陷的长度和形状,而难以确定其深度;对剩磁有影响的一些工件,经磁粉探伤后还需要退磁和清洗。

磁粉探伤操作流程

磁粉探伤操作流程 1、做好仪器的准备工作。 2、记录被探伤件的规格、材质、编号、用途等参数以及探伤机型号、灵敏度试片型号等。 3、对被探伤件表面进行表面处理,一般采用砂纸打磨后,用洗涤剂清洗。 4、接好电源并对仪器进行预热,预热时间要求10分钟以上。 5、配制磁悬液,并将配制好的磁悬液滴出几滴在工件上,看其浓度及润湿性是否合适,若不合适,磁悬液需重新配制。 6、检查探伤机的提升力是否符合要求。 7、校验灵敏度:将灵敏度试片用洗涤剂清洗,用胶水把试片紧贴在工件上,再对工件进行磁化,同时施加磁悬液。观察试片上各个方向的磁度是否显示出来,并以此确定磁化次数。 8、对工件进行探伤,并注意对同部位需要垂直交叉磁化,以及要有复查间距,探伤后关掉电源。 9、观察磁痕显示,进行磁痕解释、定性、定位及记录磁痕。 10、取下试片擦洗、涂上防锈油,放回原处。 11、整理、清点设备、出具报告。 (6)着色探伤的操作程序 1、做好仪器的准备工作。 2、到现场后,应检查工作场地的通风条件及有无火原等。

3、记录被探伤件的规格、材质、编号、用途等参数,以及探伤剂型号及灵敏度试块型号。 4、对被探伤件进行表面处理,如去除氧化皮、铁锈等。 5、对工件和试块进行预清洗,一般采用丙酮或清洗剂,然后进行自然干燥。 6、待工件和试块表面干燥后,施加渗透剂,喷嘴应距工件和试块表面20-30mm。 7、渗透时间应根据使用说明,一般为15-30分钟,这期间应保持探伤面被渗透剂充分湿润。 8、渗透后,清洗掉多余的渗透剂,注意不要造成清洗不足或过清洗。 9、待工件和试块表面干燥后,均匀的喷洒显象剂,在施显象剂之前,应用力摇晃显象剂,使其呈雾状喷出。并注意喷嘴应距探伤表面300-400mm。 10、显象时间应根据使用说明,一般为15-30分钟。 11、显象时间过后,观察、记录、评定结果。 12、进行后清洗、试块放回原处。 13、清点、整理设备,出具报告。

磁粉探伤检测工艺

磁粉探伤检测工艺规程 1 适用范围 1.1 本规程规定了铁磁性材料及其产品的磁粉探伤方法和检测工艺。 1.2 本规程适用于造船、修船、海洋工程及军工产品的铁磁性材料磁粉探伤。 1.3 本规程不适用于陆用锅炉压力容器产品的铁磁性材料探伤。 2 引用标准 GB3721-8 3 磁粉探伤机 ZBJ04006-87 钢铁材料的磁粉探伤方法 JB/T606 3-92 粉探伤磁粉技术条件 JB/T6065-92 磁粉探伤用标准试片 JISG0565-74 钢铁材料的磁粉探伤试验方法及缺陷磁粉花纹的等级分类 AWS D1.1-2001 美国焊接协会无损检验标准 3 探伤人员 3.1 从事磁粉探伤人员的视力,校正后应不低于1.0,并不得有色盲和色弱。 3.2 从事磁粉探伤人员应具有国内外各船级社互相认可的Ⅱ级以上资格证书。 4磁粉探伤设备 4.1 磁粉探伤设备应符合GB3721—83《磁粉探伤机》的规定 4.2 我厂使用的磁粉探伤设备采用便携式电磁轭和永久磁铁探伤仪。 4.3 电磁轭磁极间距50—200 n皿,交流电磁轭应具备44N以上提升力(磁吸力)。直流电磁轭应具有177N提升力(磁吸力)。4.4 旋转磁场的磁极间距为100—120 mm。 交流磁轭在被探工件表面上行进扫查时,四个磁轭端面与探测面之间间隙不超过2.0 mm。激磁安匝数不得低于1300ATx 2。4.5 使用电磁轭和旋转磁场探伤仪,被探工件不必做退磁处理。 5磁粉和磁悬液 5.1磁粉应具有高导磁率和低剩磁材料制成。 磁粉颗粒之间不应互相吸引,用磁称量法检验时,其称量值应大于7—10g。测试磁悬液浓度时,非萤光磁粉每100mL悬浮液的体积中为1.2—2.4mL的浓度。萤光磁粉应符合JB/T6063-92《磁粉探伤用磁粉技术条件》的规定,每100mL体积为0.1—0.5mL。5.2 磁粉材料应采用经有关技术监督部门验收合格的产品。颗粒度应均匀。湿法用的磁粉平均颗粒度为2—10μm,最大颗粒度不大于45μm(即大于320目)。 5.3 磁粉的材料成份不同,颜色不同,符号也不同。红色(棕色)磁粉为Fe2O3。黑色磁粉为Fe 3O4。磁粉颜色应与被探工件表面有鲜明的对比度。 5.4 湿法磁悬液的配制:磁粉浓度为10—20g/L, 其载液可以是水和煤油加变压器油。当用水为载液时,磁悬液中应加入少量的分散剂、防腐剂和消泡剂。 6 标准试片 6.1 使用A型磁粉探伤用标准试片,应符合JB/T6065-92《磁粉探伤用标准试片》的规定。 6.2 标准试片用来校验探伤装置,磁粉、磁悬液和操作工艺等综合性能。 6.3 A型标准试片灵敏度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分别是15/100μm;30/100μm;60/100μm。分子为人工槽深,分母为试片厚度。 6.4 A型灵敏度试片的形状、尺寸发生变化时,不得继续应用,应更新相对应的新的试片。 7 磁化方式、方向和时间 7.1 电磁轭和旋转磁场的磁粉探伤仪应有足够的磁通量。电磁轭磁探仪对工件局部磁化时,两磁轭极之间产生纵向磁场,探测横向裂纹。旋转磁场磁探仪是由两个轭状电磁铁以90夹角组合,以不同相位的两相交流电激励,在交叉磁轭中间的空间形成一个旋转磁场.来探测各个方向的表面和近表面裂纹。 7.2 电磁轭式探伤仪进行纵向磁化探测时,要将磁轭交叉移动,使其磁力线方向大致相互垂直。且磁轭每次移动覆盖区域要

磁粉检测全部+

第一章 绪论 1.1、能形成磁粉显示的零件结构或形状上的间断叫做---------不连续性 1.2、磁粉检测与渗透检测元件检测主要区别是---------检测原理不同 1.3、以下关于磁敏元件检测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磁敏元件检 测法获得不连续性(包括缺陷)深度的信息。 1.4、磁粉检测在下列哪种缺陷的检测不可靠--------埋藏的很深的气孔, 工件表面浅而宽的划伤,针孔状的缺陷和延伸方向与磁感应线方向夹角小于20度角的缺陷。 1.5、磁粉检测优于涡流检测的地方--------能直观的显示出缺陷的位置、 形状、大小和严重程度-。 1.6、磁粉检测优于渗透检测的地方---------能检出表面夹有外来材料的表 面不连续性;对单个零件检测快,可检出近表面的不连续性。 1.7、承压设备对铁磁性材料工件表面和近表面缺陷的检测宜优先选择磁粉 检测,主要是因为---------磁粉检测对铁磁性材料攻坚的表面和近表面缺陷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可发现微米级宽度的小缺陷。 1.8、对检测有色金属管子表面缺陷最合适的方法是---------涡流法。 1.9、被磁化的工件表面有一裂纹,使裂纹吸引磁粉的原因是------漏磁场。 1.10、漏磁场检测的试件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试件有磁性。 1.15、通常把影响工件使用的不连续性称为缺陷,所以不连续性和缺陷的概 念不是不同的。 1.16、磁粉检测和检测元件检测都属于漏磁场检测。 1.17、磁粉检测的基础是不连续性处漏磁场与磁粉的磁相互作用。 1.18、磁粉检测可以检测沉淀硬化不锈钢材料,不能检测奥氏体不锈钢材料 1.19、采用磁敏元件检测工件表面的漏磁场时,探测的灵敏度和检查速度及 工件大小无关。 1.20、如果被磁化的试件表面存在裂纹,使裂纹产生漏磁场的原因是磁力线 的不连续性导致磁力线发生弯曲。 1.21、磁粉检测对铁磁性材料表面开口气孔的检测灵敏度要低于渗透检测。 1.22、简述磁粉检测的原理?--------- 答:磁粉检测是指铁磁性材料和工件被磁化后,由于不连续性的存在,使工件表面和近表面的磁力线发生局部畸变而产生漏磁场,吸附施加在工件表面的磁粉,形成在合适光照下目视可见的磁痕,从而显示出不连续性的位置,形状和大小的一种检测方法。 1.23、简述磁粉检测使用范围?--------- 答:磁粉检测适用于铁磁性材料表面和近表面尺寸很小,间隙极窄,目视难以看出的不连续性。 1.24、简述磁粉检测的局限性?--------- 答:①只能检测铁磁性材料及其工件,不能检测奥氏体不锈钢材料和奥氏体

无损探伤标准

无损探伤标准 一、通用基础 1、GB 5616-1985 常规无损探伤应用导则 2、GB/T 9445-1999 无损检测人员技术资格鉴定通则 3、GB/T 14693-1993 焊缝无损检测符号 4、GB 16357-1996 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标准 5、JB 4730-1994压力容器无损检测 6、DL/T675-1999 电力工业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考核规则 二、射线检测 1、GB 3323-1987 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 2、GB 5097-1985 黑光源的间接评定方法 3、GB 5677-1985 铸钢件射线照相及底片等级分类方法 4、GB/T 11346-1989 铝合金铸件X射线照相检验针孔(图形)分级 5、GB/T 11851-1996压水堆燃料棒焊缝X射线照相检验方法 6、GB/T 12469-1990 焊接质量保证钢熔化焊接头的要求和缺陷分类 7、GB/T 无损检测术语射线检测 8、GB/T 12605-1990 钢管环缝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透照工艺和质量分级 9、GB/T 16544-1996 球形储罐γ射线全景曝光照相方法 10、GB/T 16673-1996 无损检测用黑光源(UV-A)辐射的测量 11、JB/T 7902-2000 线型象质计 12、JB/T 7903-1995工业射线照相底片观片灯 13、JB/T 泵产品零件无损检测泵受压铸钢件射线检测方法及底片的等级分类 14、JB/T 9215-1999 控制射线照相图像质量的方法 15、JB/T 9217-1999射线照相探伤方法 16、DL/T 541-1994 钢熔化焊角焊缝射线照相方法和质量分级 17、DL/T 821-2002 钢制承压管道对接焊接接头射线检验技术规程 18、TB/T6440-92 阀门受压铸钢件射线照相检验 三、超声波检测㈠

磁粉探伤机的原理

磁粉探伤机的原理 所谓无损探伤,就是在不损坏被检查物体的情况下,用某些物理方法检查其有无表面和内部缺陷的方法,以各种物理方法为原理制成的探伤设备称为无损探伤仪器。 磁粉探伤机适用于对工件进行表面或近表面探伤,其灵敏度较高。将被检查物体通以大电流后,形成磁场或将被捡物置于产生磁场的线圈中,如果物体表面或近表面有裂纹等缺陷,则撒在物体表面上的铁磁粉就会聚集在裂纹处。 、磁粉探伤机的检验 4.1 检验依据 磁粉探伤机的检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JB/T8290一~998 (磁粉探伤机》和机械电子工业部计量检定规程JJG(机械)l00—92{磁粉探伤机》。 4.2磁粉探伤机整机的主要技术指标按IB,T8290—1998(磁粉探伤机》标准中第5条的规定,应包括额定周向磁化电流、额定纵向磁化安匝数、周向磁化电流和纵向磁化安匝数相对误差、剩磁感应强度、电气绝缘性能、允许温升等。 4.3 检验方法 1.首先检验磁粉探伤机对工件的充磁效果,使用灵敏度试片进行检验。磁粉探伤灵敏度标准试片是刻有一定深度的人工缺陷的试样,能用磁粉显示,显示直观。检验时把试片人工刻槽开槽的一面紧贴在被检工件的表面上,并用胶带纸将试片贴牢,在工件进行磁化时,在试片上喷撒磁粉或磁悬液,观察试片刻槽处是否有磁粉痕迹,以判断磁粉探伤机的充磁效果。 2.额定周向磁化电流和额定纵向磁化安匝数的检验是使用标准中规定了规格和材质的L 紫铜试件,由低到高调整磁化电流,磁粉探伤机周向磁化电流和纵向磁化安匝数指标值应满足JB/T8290—1998标准中第52条表1中不同规格的不同要求。周向磁化电流和纵向磁化安匝数相对误差的测量:在磁粉探伤机上,分别接上相应量程的标准电流表和标准电压表,以及利用规定了规格和材质的r

磁粉(MT)检测通用工艺规程111讲解

广州番禺潮流水上乐园建造有限公司 磁 粉 检 测 工 艺 规 程 工艺规程版本号:CL/Y01-2016 二零一六年一月一日

1.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应于本公司对大型游乐设施磁粉检测方法及质量分级的要求。 本规程适用于铁磁性材料制造的大型游乐设施的原材料、零部件和焊接接头表面、近表面缺陷的检测,不适于奥氏体不锈钢和其它非铁磁性材料的检测。 与大型游乐设施有关的支承件和结构件,如有要求也可参照本规程进行磁粉检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NB/T47013-201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刊物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 11533-1989 标准对数视力表 GB/T 16673-1996 无损检测用黑光源(UV-A)辐射的测量 NB/T47013.1-201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1部分:通用要求 JB/T 6063-1992 磁粉探伤用磁粉技术条件 JB/T 6065-2004 无损检测磁粉检测用试片 JB/T 8290-1998 磁粉探伤机 3. 一般要求 磁粉检测的一般要求除应符合NB/T47013.1的有关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3.1 磁粉检测人员 磁粉检测人员未经矫正或经矫正的近(距)视力和远(距)视力应不低于5.0(小数记录值为 1.0),测试方法应符合GB 11533的规定。并1年检查1次,不得有色盲。 3.2 磁粉检测程序 磁粉检测程序如下: a) 预处理; b) 磁化; c) 施加磁粉或磁悬液; d) 磁痕的观察与记录; e) 缺陷评级; f) 退磁; g) 后处理。 3.3 磁粉检测设备 3.3.1设备 磁粉检测设备应符合JB/T 8290的规定。本公司采用CJX-220E交流磁粉仪,仪器编号:15876

磁粉探伤磁悬液的配置方法

磁粉探伤磁悬液的配置方法

b、配制方法: 1#配方——将磁粉分散剂YF-3混和均匀后按用量称取出来,先用少量的水稀释后加入磁粉搅拌均匀至完全顺湿,再加入少量的水充稀后加入硝酸钠,搅拌均匀后加入其余的水充分混和后即可使用。 2#配方——取少量的水将肥皂溶化,再加入适量的水及硝酸钠及磁粉搅拌均匀后加入其余的水充分混和后即可使用。 4#配方——将100#浓乳加入到1升50度的温水中,搅拌至完全溶解,再加入三乙醇胺、亚硝酸钠和消泡剂,每加入一种成分后都要搅拌均匀。加磁粉时,先取少量分散剂与磁粉混合,使磁粉全部顺湿,再加入其它分散剂。 三、荧光油磁悬液的配制 荧光磁粉是以磁性氧化铁粉、工业纯铁粉、羟基铁粉等为核心,外面包覆一层而制成的。 荧光磁粉与非荧光磁粉相比,荧光磁粉在紫外光激发下呈黄绿色荧光,色泽鲜明容易观察,可见度和对比度均好,零件缺陷显示更清晰,使用于任何颜色的

四、荧光水磁悬液的配制 配制荧光磁粉磁悬液的水分散剂要严格选择,除了满足水分散剂的各项性能要求外,还不应使荧光磁粉结团,溶解和变质。 建议YC—2型荧光磁粉可使用YF型磁粉散剂或采用下述配方: (JFC)5克 亚硝酸钠15克 消泡剂(28#)~1克 荧光磁粉1~2克 水1升 配制方法:将乳化剂与消泡剂搅拌均匀,并按比例加足水,成为水分散剂,用少量水分散剂与磁粉搅拌均匀,再加入余量的分散剂,然后加亚硝酸钠。 磁悬液的浓度是指每升液体中含磁粉的克数。浓度太低,小缺陷会漏检;浓度太高,会使降低衬度,而且会在工件的磁极上沾附过量的磁粉,干扰缺陷的显示,所以配制浓度要适宜。 第三节磁悬液浓度的测定 在磁粉探伤检测过程中,每个被检工件在磁化后,都要吸附一定数量的磁粉,因此,磁悬液使用一段时间后,应该测定磁悬液的浓度,以保证磁粉探伤的检测精度和可靠性。 一、用磁悬液浓度检测管测定 检测磁悬液浓度的准确方法是应用磁悬液浓度测定管——即磁粉沉淀管。 1、开启设备油泵十五分钟,待储液桶的磁悬液充分搅拌、均匀后,从油枪或喷淋系统取样100ml,装入磁悬液沉淀管,垂直静置放置。 2、煤油磁悬液和水剂磁悬液放置60分钟,变压器油和10#机油磁悬液放置24小时。 3、时间到后,观测磁粉沉淀管的磁粉沉淀刻度。

磁粉探伤检验规范

磁粉探伤检验规范 1、适用范围 本规范叙述的是湿磁粉对铁磁性材料表面及近表面裂纹及其它 不连续的一种检测。适用于钻井工具表面和连接螺纹的磁粉检测。 2、引用标准、规范 ASME 709 磁粉检测的标准推荐操作方法 GB11522 标准对数视力表 JB/T4730.1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1部分:通用部分 JB/T4730.4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4部分:磁粉检测 JB/T6063 磁粉探伤用磁粉技术条件 JB/T6065 无损检测磁粉检测用试片 JB/T8290 磁粉探伤机 ASNT-TC-1A 无损检测人员的资格鉴定 3、磁粉检测人员 3.1 从业人员应按ASNT-TC-1A和《特种设备无损检查人员考核与监督管理规定》的要求,取得相应无损检测资格。 3.2 无损检测人员资格的分级为:Ⅲ(高)级、Ⅱ(中)级、Ⅰ(初)级。取得不同无损检测方法和资格级别人员,只能从事于该方法和资格级别相应的工作,并负责相应的叫声责任。 3.3 磁粉检测人员未经矫正会经矫正的近(距)视力或远(距)视力应不低于5.0(小数记录值为1.0)。测试方法应符合GB11533的规定。 3.4 无损检测人员应根据ASNT-TC-1A的规定,每年进行一次视力检查,

不得有色盲。 4、检测设备、器材和材料 4.1 磁粉探伤机 磁粉探伤机,在有效适用期内应良好的保养。交流电磁轭应有45N的提升力,直流电磁轭至少应有177N的提升力。检测周期为6个月一次。 4.2 磁悬液 磁悬液浓度应根据磁粉种类、力度、施加方法和被检工件表面状况等因素来确定。用于完全润湿工件表面的油机介质,如出现不完全润湿,要从新进行清洗或添加更多磁粉或添加更多润湿剂。 4.3 退磁装置 退磁装置应能保证退磁后,表面剩磁不大于0.3mT(240A/m)。 4.4 辅助设备 磁场强度计 标准试片A1(或CX) 磁场指示器 磁悬液浓度测试仪(管) 2~10倍放大镜。 5、被检工件表面 清洁被检工件表面,不得有油脂、铁锈、氧化皮或其他粘附磁粉的物质。被检工件表面不规则状态,不得影响检测结果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6、检测操作规程及工艺 6.1 用磁悬液浓度沉淀管或浓度测试仪测量磁粉浓度,浓度范围见表1。

磁粉探伤和超声波探伤原理

有表面或近表面缺陷的工件被磁化后,当缺陷方向与磁场方向成一定角度时,由于缺陷处的磁导率的变化,磁力线逸出工件表面,产生漏磁场,吸附磁粉形成磁痕。用磁粉探伤检验表面裂纹,与超声探伤和射线探伤比较,其灵敏度高、操作简单、结果可靠、重复性好、缺陷容易辨认。但这种方法仅适用于检验铁磁性材料的表面和近表面缺陷。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新闻 >> 技术文章 >> 正文 磁粉探伤的原理 我要打印 IE收藏放入公文包我要留言查看留言 切割设备网:利用在强磁场中,铁磁性材料表层缺陷产生的漏磁场吸附磁粉的现象而进行的无损检验法,称磁粉探伤。 磁粉探伤原理:首先将被检焊缝局部充磁,焊缝中便有磁力线通过。对于断面尺寸相同、内部材料均匀的焊缝,磁力线的分布是均匀的。当焊缝内部或表面有裂纹、气孔、夹渣等缺陷时,磁力线将绕过磁阻较大的缺陷产生弯曲。此时在焊缝表面撒上磁粉,磁力线将穿过表面缺陷上的磁粉,形成“漏磁”。根据被吸附磁粉的形状、数量、厚薄程度,便可判断缺陷的大小和位置。内部缺陷由于离焊缝表面较远,磁力线在其上不会形成漏磁,磁粉不能被吸住,无堆积现象,所以缺陷无法显露。 超声波探伤仪 运用超声检测的方法来检测的仪器称之为超声波探伤仪。它的原理是:超声波在被检测材料中传播时,材料的声学特性和内部组织的变化对超声波的传播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对超声波受影响程度和状况的探测了解材料性能和结构变化的技术称为超声检测。超声检测方法通常有穿透法、脉冲反射法、串列法等。 说白了就是变频原理

超声波探伤技术简介 1、超声检测 超声波检测是无损检测方法之一,无损检测是在不破坏前提下,检查工件宏观缺陷或测量工件特征的各种技术方法的统称。常规无损检测方法有:超声检测Ultrasonic Testing(缩写UT);射线检测Radiographic Testing(缩写RT);磁粉检测Magnetic particle Testing (缩写MT);渗透检验Penetrant Testing (缩写PT);涡流检测Eddy current Testing (缩写ET); 2、超声波探伤仪 运用超声检测的方法来检测的仪器称之为超声波探伤仪。它的原理是:超声波在被检测材料中传播时,材料的声学特性和内部组织的变化对超声波的传播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对超声波受影响程度和状况的探测了解材料性能和结构变化的技术称为超声检测。超声检测方法通常有穿透法、脉冲反射法、串列法等。 PXUT-350 1、检测范围0.0-5000.0mm 2、工作频率 3、增益调节 4、 波形显示 3、衰减控制 4、垂直性误差≤3% 5、水平性误差≤0.3% 6、抑制电平 7、探伤灵敏度余量≥60dB 8、脉冲移位 9、使用电源7.2VDC,220VAC 10、外形尺寸250×140×50 11、备注全国服务,上门调试培训。如有特殊需要,特聘上海铁路局机务系统无损检测设备服务中心工程师,上门培训指导。探伤工艺乃保证质量的重中之重,选购信誉好,产品好的商家尤为重要。 12、产品介绍PXUT-350全数字智能超声波探伤仪采用新型超大屏幕高亮度EL显示器件(6.5"高亮场致发光显示器),仪器造型优美,体积小巧,屏幕超大,强光下无需遮光也能清晰显示,仪器功能实用,性能稳定,操作简便,是一款性能价格比非常优异的笔记本式全数字智能超声波探伤仪。 13、产地中国 回答者:Eisenhower314 - 魔法学徒一级5-18 11:23 PXUT系列超声波探伤仪是南通友联生产的主要机型,我用其中的几款。 工作原理一两句说不清楚,我就简单说一下吧。 首先,超声波,探伤仪发射出电脉冲,通过屏蔽传输线给探头上的压电晶片(换能器)两个

特种设备磁粉检测通用工艺规程和工艺卡

10 特种设备磁粉检测通用工艺规程和工艺卡 10.1 特种设备磁粉检测通用工艺规程 10.1.1通用工艺规程的特点: 1.通用工艺规程应根据相关法规、产品标准、有关的技术文件和JB/T4730.4-2005等相关检测标准要求编制; 2.针对检测机构的特点和检测能力进行编制; 3.磁粉检测通用工艺规程应涵盖本单位(制造、安装或检测单位)产品的检测范围; 4. 通用工艺规程应有一定覆盖性、通用性和可选择性; 4.通用工艺规程一般为原则性条款,以文字说明为主; 5.通用工艺规程Ⅲ级人员编写,检测责任师(Ⅲ级人员)审核,技术负责人批准。 10.1.2通用工艺规程的内容: 磁粉检测通用工艺规程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a)适用范围; (b)引用标准、法规; (c)检测人员资格; (d)检测设备、器材和材料; (e)检测表面制备; (f)检测时机; (g)检测工艺和检测技术; (h)检测结果的评定和质量等级分类; (i)检测记录、报告和资料存档; (j)编制(级别)、审核(级别)和批准人; (k)制定日期。 10.2 特种设备磁粉检测工艺卡 10.1.1检测工艺卡的特点: 1.特种设备磁粉检测工艺卡应根据磁粉检测通用工艺规程、产品标准、有关的技术文件和 JB/T4730.4-2005等检测标准的要求编制; 2.检测工艺卡针对某一具体产品或产品上的某一部件而单独编写的,一般为一件一卡; 3.检测工艺卡制定的是有关磁粉检测的细节和具体参数条件,多为图表形式; 4.检测工艺卡Ⅱ级或Ⅱ级以上人员编写,检测责任师(Ⅱ级或Ⅱ级以上人员)审核; 5.检测工艺卡用以指导相关检测人员进行磁粉检测操作。 10.2.2检测工艺卡的内容: 磁粉检测工艺卡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

磁粉探伤

磁粉探伤 磁粉探伤又称磁力探伤(MT、MPT,Magnetic Particle Testing),是一种通过磁粉在缺陷附近漏磁场中的堆积以检测铁磁性材料表面或近表面处缺陷的一种无损检测方法。 磁力探伤中对缺陷的显示方法有多种,有用磁粉显示的,也有不用磁粉显示的。用磁粉显示的称为磁粉探伤,因它显示直观、操作简单、人们乐于使用,故它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不用磁粉显示的,习惯上称为漏磁探伤,它常借助于感应线圈、磁敏管、霍尔元件等来反映缺陷,它比磁粉探伤更卫生,但不如前者直观。由于目前磁力探伤主要用磁粉来显示缺陷,因此,人们有时把磁粉探伤直接称为磁力探伤,其设备称为磁力探伤设备。 铁磁性材料被磁化后,其内部会产生很强的磁感应强度,磁力线密度增大到几百倍到几千倍,如果材料中存在不连续性,磁力线会发生畸变,部分磁力线有可能逸出材料表面,从空间穿过,形成漏磁场,漏磁场的局部磁极能够吸引铁磁物质。如果在工件上撒上磁粉,漏磁场会吸附磁粉,形成与缺陷形状相近的磁粉堆积(磁痕),从而显示缺陷。指示图案比实际缺陷要大数十倍,因此很容易便能找出缺陷。 磁粉探伤方法应用比较广泛,主要用以探测磁性材料表面或近表面的缺陷。多用于检测焊缝,铸件或锻件,如阀门,泵,压缩机部件,法兰,喷嘴及类似设备等。探测更深一层内表面的缺陷,则需应用射线检测或超声波检测。 在工业中,磁粉探伤可用来作最后的成品检验,以保证工件在经过各道加工工序(如焊接、金属热处理、磨削)后,在表面上不产生有害的缺陷。它也能用于半成品和原材料如棒材、钢坯、锻件、铸件等的检验,以发现原来就存在的表面缺陷。铁道、航空等运输部门、冶炼、化工、动力和各种机械制造厂等,在设备定期检修时对重要的钢制零部件也常采用磁粉探伤,以发现使用中所产生的疲劳裂纹等缺陷,防止设备在继续使用中发生灾害性事故。 磁粉探伤的工作原理

磁粉探伤检验要求规范

磁粉探伤检验规 1、适用围 本规叙述的是湿磁粉对铁磁性材料表面及近表面裂纹及其它 不连续的一种检测。适用于钻井工具表面和连接螺纹的磁粉检测。 2、引用标准、规 ASME 709 磁粉检测的标准推荐操作法 GB11522 标准对数视力表 JB/T4730.1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1部分:通用部分 JB/T4730.4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4部分:磁粉检测 JB/T6063 磁粉探伤用磁粉技术条件 JB/T6065 无损检测磁粉检测用试片 JB/T8290 磁粉探伤机 ASNT-TC-1A 无损检测人员的资格鉴定 3、磁粉检测人员 3.1 从业人员应按ASNT-TC-1A和《特种设备无损检查人员考核与监督管理规定》的要求,取得相应无损检测资格。 3.2 无损检测人员资格的分级为:Ⅲ(高)级、Ⅱ(中)级、Ⅰ(初)级。取得不同无损检测法和资格级别人员,只能从事于该法和资格级别相应的工作,并负责相应的叫声责任。 3.3 磁粉检测人员未经矫正会经矫正的近(距)视力或远(距)视力应不低于5.0(小数记录值为1.0)。测试法应符合GB11533的规定。 3.4 无损检测人员应根据ASNT-TC-1A的规定,每年进行一次视力检查,

不得有色盲。 4、检测设备、器材和材料 4.1 磁粉探伤机 磁粉探伤机,在有效适用期应良好的保养。交流电磁轭应有45N的提升力,直流电磁轭至少应有177N的提升力。检测期为6个月一次。 4.2 磁悬液 磁悬液浓度应根据磁粉种类、力度、施加法和被检工件表面状况等因素来确定。用于完全润湿工件表面的油机介质,如出现不完全润湿,要从新进行清洗或添加更多磁粉或添加更多润湿剂。 4.3 退磁装置 退磁装置应能保证退磁后,表面剩磁不大于0.3mT(240A/m)。 4.4 辅助设备 磁场强度计 标准试片A1(或CX) 磁场指示器 磁悬液浓度测试仪(管) 2~10倍放大镜。 5、被检工件表面 清洁被检工件表面,不得有油脂、铁锈、氧化皮或其他粘附磁粉的物质。被检工件表面不规则状态,不得影响检测结果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6、检测操作规程及工艺 6.1 用磁悬液浓度沉淀管或浓度测试仪测量磁粉浓度,浓度围见表1。

磁粉探伤原里及方法

磁粉探伤原理及方法 本文章详细介绍了磁粉探伤仪及磁粉探伤机在磁粉探伤中常用的几种探伤方法及原理,本文章摘录于《磁粉检测(第2版)》。并推荐磁粉探伤仪及磁粉探伤机使用单位购买《磁粉检测(第2版)》。 磁粉探伤的原理及其主要特点 有表面或近表面缺陷的工件被磁化后,当缺陷方向与磁场方向成一定角度时,由于缺陷处的磁导率的变化,磁力线逸出工件表面,产生漏磁场,吸附磁粉形成磁痕。用磁粉探伤检验表面裂纹,与超声探伤和射线探伤比较,其灵敏度高、操作简单、结果可靠、重复性好、缺陷容易辨认。但这种方法仅适用于检验铁磁性材料的表面和近表面缺陷。 一、周向磁化法 周向磁化法又称环形磁化法,使工件产生周向磁化,形成周向磁场。周向磁化法能有效的检出与工件轴线平行或近似平行的缺陷即与轴线夹角小于45度的轴向缺陷(纵向缺陷)或源盘工件的径向缺陷。对大多数工件,周向磁化比较容易控制。常用的周向磁化法有轴向通电法,触头法,中心导体法和平行电缆法。 1 触头法 触头法又称支杆法、磁锥法、电极触点法、刺入法。是一种工件直接通电磁化法。即电流通过两个触头直接通人工件,使工件局部磁化产生以两触头为圆心的局部轴向磁场,检测与两触头连线平行和近于平行(夹角小于45度)的缺陷。 (1)触头法的优缺点: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检测效率高。触头法磁化形成基本为轴周向磁场,适于大工件的局部磁化或形状复杂的工件磁化,检测灵敏度较高。工件直接通电,触头与工件接触容易引起过热。 (2)磁化电流:交流电与直流电、 (3)磁化规范:触头法可以用较小的电流产生较强的基本为轴向的磁场,对大工件局部进行有效地磁化,磁化规范与两触头间距L及工件的厚度T有关。一般用I等于4L选择磁化电流。 (4)有效磁场范围:触头法有效磁场在两触头间。 2 轴向通电法 轴向通电法是一种直接通电的磁化方法,即沿工件轴向通电而磁化工件的方法。 (1)轴向通电法磁化的优缺点:轴向通电灵敏度可在一定范围内选择,调整使用性广。工件直接通电,容易烧损工件且不太安全,且对于轴套类工件由于磁屏蔽效应内壁裂纹几乎不能检测。 (2)磁化电流种类:交流电,直流电。 (3)磁化规范:不同资料介绍的磁化规范步不尽相同,甚至相差很大,请参见相关书籍。确定磁化规范的方法主要有三种: a.按照工件材料的磁化曲线; b.用磁粉探伤灵敏度试块或试片通过实验确定; c.按照技术标准.法规等技术规范确定。 (4)磁粉探伤灵敏度试块,试板或试片确定磁化规范,是一种简便,可靠而有直观的方法,把灵敏度试片或试块试板放在被检工件表面上,调节磁化电流以在灵敏度试片或试块试板上对应的人工缺陷产生清晰磁痕显示的磁化规范为准。 (5)实心圆柱体工件的磁场强度,随着与轴线距离的增加而增大,工件表面的磁场强度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